清西陵实习心得

2024-04-15

清西陵实习心得(共10篇)

篇1:清西陵实习心得

清西陵导游词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欢迎您来清西陵观光游览,我是导游员×××,旅途中您有什么意见和要求尽管提出来,我愿竭诚为您服务,我们今天的日程是这样为大家安排的:首先参观泰陵,中午到行宫就餐,下午参观崇陵。

泰 陵

清西陵中,雍正皇帝的泰陵建筑最早、规模最大,堪称首陵。这是一处清朝盛世时期遗存下来的古建群体,从它的选址、规划,布局都反映出当时国家的强盛以及政局的稳定,在建筑用料、工程技术,传统工艺等方面也都非常考究。

当代建筑学家讲,泰陵是一处典型的风水宝地的模式。站在大红门前五孔桥上环顾四周,可以看到,北面有连绵起伏的永宁山,为靠山,酷似屏障。永宁山是太行山的余脉,与东陵的昌瑞山属于同一脉系,此山从山西过来,如巨龙横卧中原;大红门两侧的东、西华盖山为天然门户;九龙、九凤山为环护左、右的低岭;南面形态端庄的元宝山,为泰陵的朝山;在中间广阔的平原上座落着泰陵辉宏壮丽,错落有致的建筑群。易水河从五孔桥下流过,形成山映于水,水扶于山的格局。“陵制与山水相称,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在这里充分体现出来,同时又展示出古代建筑学家巧夺天工的高超艺术。正如美国景观建筑学权威西蒙德先生所说的:“埃及人是在他自己预定的一条不能改变的需求道路上一直走到底,中国人在他的世界里独自徘徊时有友好的大自然来引导他拜谒上天和祖坟。所以没有任何一个地方,风景会真正成为建筑艺术材料。”

泰陵的建筑布局也非常考究,完全依照帝王生前所居宫廷格局,按礼制的需要而规划设计。以神道为中轴线贯穿南北,主体建筑安排在中轴线上,一律座北朝南;地宫座落在中轴线的末端,居中当阳,其余建筑沿中轴线次第排开。这些建筑都以准确的尺度,适宜的体量,斑斓的色彩,灵活巧妙的手法进行配制和空间组合,使陵寝的纪念性、礼制性主题有条不紊地展开并不断深化。

石牌坊是泰陵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泰陵设三架,无论是从数量还是排列形式上都独具一格。一架面南、两各东西,与北面的大红门形成一个宽敞的四合院。三架牌坊的大小、规制完全一样,均由66块大小石料,仿木卯榫结合而成,每架牌坊高12.75米,宽31.85米,为五间六柱十一楼造型,全部用巨大的青白石打造,各个部位还雕有丰富的纹饰,画面布局合理,造型生动,雕工细腻,玲珑剔透,生机盎然。这在中国历代帝王陵墓中尚属孤品。成为清西陵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最具有价值的建筑之一。

整个陵区注重对门的处理,门既可作为出入之用,也可截断空间界面。大红门是进入陵区的总门户,单檐庑殿顶,看上去质朴、凝重、敦实、稳重,视若腾龙偃卧,镇守陵前。两侧有42华里的风水墙,逶迤延展,包护陵区,愈发显出大红门的庄严气派。

具服殿独成一院,是供后代皇帝、后妃来谒陵祭祖时更换衣服的场所,沿续明代拂座殿而建,殿内有净房,类似于现在的洗手间,内有绣花墩马桶。而今为了方便游人,在净房的旁边建有一座水冲厕所。

碑楼内,矗立着两统巨大的石碑,每统碑重56.55吨,碑身阳面用满汉两种文字镌刻着雍正皇帝生前的丰功伟绩,大约五千字,这是一部给雍正歌功颂德的重要资料。

走下七孔桥,可见在神路的两侧对称排列着的雕刻精美的石望柱、石狮、石象、石马、武将、文臣等五对石像生。

望柱为六角形石柱,柱身雕流云纹饰,底部为六角形的须弥座。在宋代以前,石望柱置于墓道的最前面,为主要建筑,因为明、清陵时石牌坊作为陵墓前主要建筑,所以石望柱退居次要位置,纯属装饰。

石像生是设置在陵墓前的由石人石兽组成的石雕群,来显示死者生前的地位,身份。泰陵原来并未安设石像生,乾隆登基后,认为陵寝不设石像生,与典制不符,想在此泰陵增设石像生,而臣工们(风水大师:高其悼、洪文澜)则坚持:“泰陵甬道,系随山川之形势盘旋修理,如设立石像生,不能依其丈尺,整齐安设,而甬路转旋之处,必有向背参差之所,则于风水地形,不宜安设”。所以泰陵不设石像生并非违备典制,而是与风水有关。乾隆建议将大红门,龙凤门向南展拓,于是臣工们尊旨赴现场审核了原有计划并向乾隆奏议:“大红门正在龙蟠虎踞之间,护北面随龙升这旺气,纳南面特朝环抱之水,前朝后拱,天心十道,时天造地设之门户,不便展拓向外,况石像生之设,古制未详,无大关典礼之处,似可毋庸添设”。一言九鼎的天子,面对臣工的据理力争,也无可奈何,于是在奏折上批道:“知道了”。此事不了了之。事隔几年,乾隆旧事重提,最终在1748年,大臣拗不过皇帝,在泰陵前安设了五对石像生,这样就失去了龙凤门横陈为底景的依托,而又失去了石像生拱卫迎候于门前,聚巧形而展示的效果。所以泰陵石像生在所有建筑中是一个败笔,但由于臣工们极端负责的态度与皇帝的据理力争,所以也未伤及大雅。

篇2:清西陵实习心得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欢迎您来清西陵观光游览,我是导游员×××,旅途中您有什么意见和要求尽管提出来,我愿竭诚为您服务,我们今天的日程是这样为大家安排的:首先参观泰陵,中午到行宫就餐,下午参观崇陵。

泰 陵

清西陵中,雍正皇帝的泰陵建筑最早、规模最大,堪称首陵。这是一处清朝盛世时期遗存下来的古建群体,从它的选址、规划,布局都反映出当时国家的强盛以及政局的稳定,在建筑用料、工程技术,传统工艺等方面也都非常考究。

当代建筑学家讲,泰陵是一处典型的风水宝地的模式。站在大红门前五孔桥上环顾四周,可以看到,北面有连绵起伏的永宁山,为靠山,酷似屏障。永宁山是太行山的余脉,与东陵的昌瑞山属于同一脉系,此山从山西过来,如巨龙横卧中原;大红门两侧的东、西华盖山为天然门户;九龙、九凤山为环护左、右的低岭;南面形态端庄的元宝山,为泰陵的朝山;在中间广阔的平原上座落着泰陵辉宏壮丽,错落有致的建筑群。易水河从五孔桥下流过,形成山映于水,水扶于山的格局。“陵制与山水相称,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在这里充分体现出来,同时又展示出古代建筑学家巧夺天工的高超艺术。正如美国景观建筑学权威西蒙德先生所说的:“埃及人是在他自己预定的一条不能改变的需求道路上一直走到底,中国人在他的世界里独自徘徊时有友好的大自然来引导他拜谒上天和祖坟。所以没有任何一个地方,风景会真正成为建筑艺术材料。”

泰陵的建筑布局也非常考究,完全依照帝王生前所居宫廷格局,按礼制的需要而规划设计。以神道为中轴线贯穿南北,主体建筑安排在中轴线上,一律座北朝南;地宫座落在中轴线的末端,居中当阳,其余建筑沿中轴线次第排开。这些建筑都以准确的尺度,适宜的体量,斑斓的色彩,灵活巧妙的手法进行配制和空间组合,使陵寝的纪念性、礼制性主题有条不紊地展开并不断深化。

石牌坊是泰陵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泰陵设三架,无论是从数量还是排列形式上都独具一格。一架面南、两各东西,与北面的大红门形成一个宽敞的四合院。三架牌坊的大小、规制完全一样,均由66块大小石料,仿木卯榫结合而成,每架牌坊高12.75米,宽31.85米,为五间六柱十一楼造型,全部用巨大的青白石打造,各个部位还雕有丰富的纹饰,画面布局合理,造型生动,雕工细腻,玲珑剔透,生机盎然。这在中国历代帝王陵墓中尚属孤品。成为清西陵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最具有价值的建筑之一。

整个陵区注重对门的处理,门既可作为出入之用,也可截断空间界面。大红门是进入陵区的总门户,单檐庑殿顶,看上去质朴、凝重、敦实、稳重,视若腾龙偃卧,镇守陵前。两侧有42华里的风水墙,逶迤延展,包护陵区,愈发显出大红门的庄严气派。

具服殿独成一院,是供后代皇帝、后妃来谒陵祭祖时更换衣服的场所,沿续明代拂座殿而建,殿内有净房,类似于现在的洗手间,内有绣花墩马桶。而今为了方便游人,在净房的旁边建有一座水冲厕所。

碑楼内,矗立着两统巨大的石碑,每统碑重56.55吨,碑身阳面用满汉两种文字镌刻着雍正皇帝生前的丰功伟绩,大约五千字,这是一部给雍正歌功颂德的重要资料。

走下七孔桥,可见在神路的两侧对称排列着的雕刻精美的石望柱、石狮、石象、石马、武将、文臣等五对石像生。

望柱为六角形石柱,柱身雕流云纹饰,底部为六角形的须弥座。在宋代以前,石望柱置于墓道的最前面,为主要建筑,因为明、清陵时石牌坊作为陵墓前主要建筑,所以石望柱退居次要位置,纯属装饰。

石像生是设置在陵墓前的由石人石兽组成的石雕群,来显示死者生前的地位,身份。泰陵原来并未安设石像生,乾隆登基后,认为陵寝不设石像生,与典制不符,想在此泰陵增设石像生,而臣工们(风水大师:高其悼、洪文澜)则坚持:“泰陵甬道,系随山川之形势盘旋修理,如设立石像生,不能依其丈尺,整齐安设,而甬路转旋之处,必有向背参差之所,则于风水地形,不宜安设”。所以泰陵不设石像生并非违备典制,而是与风水有关。乾隆建议将大红门,龙凤门向南展拓,于是臣工们尊旨赴现场审核了原有计划并向乾隆奏议:“大红门正在龙蟠虎踞之间,护北面随龙升这旺气,纳南面特朝环抱之水,前朝后拱,天心十道,时天造地设之门户,不便展拓向外,况石像生之设,古制未详,无大关典礼之处,似可毋庸添设”。一言九鼎的天子,面对臣工的据理力争,也无可奈何,于是在奏折上批道:“知道了”。此事不了了之。事隔几年,乾隆旧事重提,最终在1748年,大臣拗不过皇帝,在泰陵前安设了五对石像生,这样就失去了龙凤门横陈为底景的依托,而又失去了石像生拱卫迎候于门前,聚巧形而展示的效果。所以泰陵石像生在所有建筑中是一个败笔,但由于臣工们极端负责的态度与皇帝的据理力争,所以也未伤及大雅。

★ 英语导游词范文300

★ 英语导游词

★ 关于英语导游词

★ 英语导游词

★ 清西陵土壤学实习报告

★ 关于英语导游词欢迎词

★ 辽宁英语导游词

★ 西湖英语导游词范文

★ 台湾英语导游词参考

篇3:清西陵实习心得

关键词:自动播控系统,视频服务器,直播

随着全高清时代的来临,标清系统也正逐渐过渡到高清系统。目前,广东广播电视台已完成三个高清频道的搭建,其中卫视高清频道已正式播出,体育高清频道也正在试播,针对体育频道多赛事直播,操作相对复杂,因此,本文以广东广播电视台高清体育频道为例,就大洋播控软件在播出中出现的情况以及解决办法进行探讨。

1 系统简述

高标清混播出系统是按照高清标准设计,支持高标清同播的硬盘播出系统。系统整体架构采用信号主备和播出通道主备的方式进行系统播出通道的设计,由主备视频服务器、主备路数字切换台等核心设备构成,播出环节文件化传输统一使用MXF封装格式。

高标清混播出系统与现有的标清播出系统独立,包含视频服务器系统、自动播控系统、视频及周边系统三个部分。其中,播出视频服务器存储部分为Seachange BMLex24000播出媒体资料库,采用具高稳定性的24块300G SCSI硬盘保障系统播出。系统兼容高标清混播,对外传输采用标准FTP协议,单节点带宽3.2Gbit/s,利于大量文件的快速传输。采用两台存储服务器互为主备的设置,增强系统安全。每台BMLex24000具备4个千兆网口,每端口带宽为800Mbps,每个端口可单独负责12个高清解码通道的传输。

播出视频服务器编解码部分采用SeaChange MCL-6000系列媒体客户端,MCL-6000系列采用高标清通用的硬件平台,根据实际需要配置通道数量和类型。当前配置为4台MCL-6202高/标清同播解码器,每台含两路独立解码输出通道。可自动完成同一素材的上变换或下变换,且同时输出该素材的高清及标清信号。

2 自动播控系统

高清自动播控系统结合广东广播电视台的播出业务流程,对播出数据和文件进行统一网络化管理,可分为自动播控应用软件、数据库管理模块、网络平台三个环节。

2.1 自动播控应用软件

自动播控应用软件按照功能可划分为上载、编单、迁移管理、网络管理、播出控制等模块,各模块均部署在Dell R710服务器的硬件平台上,安装Windows 2003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完成素材上载迁移、节目单编辑、自动化播出等自动播控功能。

上载模块支持采用手工录入或自动提取两种方式获取上载任务,能够同时控制录像机和上载视频服务器完成素材上载和人工审看。针对广告部门的实际需求,还专门提供了广告下载功能。另外,在上载模块嵌入素材管理视图,可以按照存储区、节目类型进行素材分类查看。

根据目前设置的迁移策略,上载、人工审看通过的素材在审看通过后直接发起迁移任务,通过迁移管理模块从上载视频服务器分别传入主备两个播出视频服务器。节目素材的删除根据策略目前是保存7天后在凌晨自动发起删除任务;广告素材由广告部人工发起删除任务。

编单模块支持节目单的文件化导入和节目单编辑,可以采用顺序、触发、定时等编排方式编辑节目单,素材的提取可以通过该模块嵌入的素材管理视图获取具体素材添加到节目单中,广告条目通过合并广告单方式编入节目单。编辑完成的播出节目单保存、发送给播出控制工作站。

播出控制模块通过控制视频服务器、切换设备、录像机以及键控设备,根据播出节目单完成高清频道节目的播出和台标、字幕叠加。能够对播出节目单内的逻辑时间、设备连接状态、逻辑校验、心跳状态进行自动检查;素材信息及存储状态进行手工检查。在视频服务器信号出现中断时能自动垫播垫片信号,同时支持信号的主备切换、垫片快速切入等特殊功能键的人工干预方式。目前播出控制模块部署在主、备播控工作站和第三备播控工作站上,主、备播控工作站通过心跳线连接,在主播控工作站出现网络断开时能自动由备播控工作站接管播出控制工作,而日常对播出节目单的临时修改在第三备播控工作站上完成并发送到主、备播控工作站。

3 在播出中出现的情况

3.1直播超时:将手工触发事件改成定时播之后,节目单会出现时间间隙, 时间间隙中没有在播节目,HOLD键不起作用。处理方法:在直播节目后添加(或复制)一条相同视源的顺播事件,事件时长要确保直播节目与之后改定时播的节目之间没有时间间隙(即垫播节目时长≥直播超时时长)。

3.2直播超时做定时操作时,若不小心直接删除了手工触发事件,会造成节目单混乱,手工触发事件后的下一条节目变成在播事件(播出时间自动提前)。 处理方法:在菜单栏“节目单”中找到并单击“加载正播表”选项恢复节目单, 之后先将需要播出的事件定时,再删除手工触发事件,保证节目正常播出后再调整面。(注:大洋播控系统U事件优先级大于R定时事件。)

3.3直接删除带有插播事件的主事件,软件会默认连同所有插播事件一起删除。处理方法有两种:(1)加载正播表恢复节目单,把所有插播事件改为顺播后再删除主事件;(2)打开广告单或素材管理器,将相应的插播广告或插播节目拖拽至相应位置。

3.4在第三备执行「发送节目单」 操作时,一定要认真检查弹出的错误提示框中的错误列表,尤其要注意是否有提示节目之间存在时间间隙,要确保节目单没有时间间隙且正确无误之后再确定发送(存在错误的节目在节目单左侧会有“!”提示)。

3.5在定时播和手工触发状态下可以修改节目播出日期,只能往后改不能往前改,因此在定时播出和手工触发情况下要特别注意播出日期,确保与实际播出时间相符。原定0点之前播出的节目, 由于直播超时,需定时至0点之后播出的, 必须将节目播出日期+1,否则无法确认修改定时。原定0点之后播出的节目, 由于直播提前结束,需定时至0点之前播出的,必须将节目播出日期-1,否则节目单会有很长的时间间隙(节目前面会有“!”提示,发送节目单时,会弹出错误提示框提示存在时间间隙)。

3.6主事件时长小于插播事件插播点的相对时长,当主事件播出完成之后 (包括功能键TAKE),会跳过插播事件, 直接播出下一条事件。

3.7如果相对插播事件后面有顺序插播(跟随事件IF),当系统播至相对插播事件时,主事件会显示灰色,顺序插播事件会显示绿色(就绪);当系统播至顺序插播事件时,主事件会显示绿色(就绪)。

4 结语

篇4:清西陵的古松

和我国历代的皇帝一样,清朝的皇帝也都十分重视陵墓的“风水”。他们把常青长寿的松柏树视为“江山永固,万代千秋”的象征,尤其要在宝顶上种植古柏。因为古柏不但常青长寿,而且木质芳香,经久不朽,在我国很多地方都被视为“神柏”,历代帝王们不但把柏树种植在陵寝里,而且广植在各种祭祀的坛庙中。像陕西黄陵县的黄帝陵,山东曲阜孔庙的孔林、邹城的孟林,河南洛阳的关林等,都是我国著名的古柏林。北京天坛、地坛、日坛,先农坛、社稷坛(中山公园)、太庙(劳动人民文化宫)的古柏群也驰名于世。故清帝们在选择好万年吉壤之地后,把陵区内的植树也作为陵寝营造的重要工程之一。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清东陵中定东陵的慈禧陵(也是清朝最后一陵)的宝顶上光秃秃的,没有一棵树,而大清也在其后不久就灭亡了。慈禧陵的宝顶上为什么没有树木?这一直是个“谜”。

清王朝对陵区的绿化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这在史料中也多有记载。如雍正年间的《大清会典》中记载:“凡栽树旧例,寝栽种树株,定限三年。如限内枯干者,监栽官员,铺户补栽。限外枯干者,工部补栽”。“陵寝栽种树株,每二丈栽种一棵”。嘉庆十二年(1807年)“陵寝事务”记:“恕妃园寝后山并无树株,着赶紧加倍栽种松柏树,俟三五年后一律茂密,再行停止栽种”。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昌陵补种松树3080棵。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为昌陵补栽松树3000多棵。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为整个陵区补栽松树11370棵等。

西陵的松树树苗都来自河北涞源县上老荒的成材大树。在交通尚不发达的清代,这些树全要靠马匹驮运,一匹马每次只能驮两棵,人拉马驮走在崎岖的山路上,其艰难可想而知。后来,老慈禧为表彰上老荒的农民,把上老荒改赐名“上老芳”,并刻巨碑立于松林。

提到清西陵的绿化,就不能不提光绪的老师梁鼎芬植松的佳话。崇陵崇陵建成后,并没有种树。愚忠的梁鼎芬看到崇陵无松树,十分痛心,就拿出自己的积蓄雇人植树,但这只能是杯水车薪。后来,他想到集资种树的方法。梁鼎芬用很多瓷瓶灌上崇陵的雪水,并在瓶外写上“崇陵雪水”字样,运到北京。他亲自登门把这些瓷瓶送给清朝的遗老遗少,请其根据官职大小酌情出资,为崇陵植松。在绿化过程中,梁鼎芬事必躬亲,还和民工们一样亲自植松,真可谓清末的绿化“积极分子”。现在崇陵的18棵“十八罗汉松”(云杉),就是他亲手所植。而且至今还留有一张梁鼎芬持锨植树的照片。

清西陵的古松千姿百态,蔚为壮观,著名的古松也不少,像泰陵(雍正)宝顶后城墙上的“卧龙松”、昌陵宝顶上的“盘龙松”、慕陵侍女松、崇妃陵(珍妃墓)的“凤凰松”,真可谓:“一松具一态,巧以造物争”。

篇5:精选河北清西陵导游词

陵区内千余间宫殿建筑和百余座古建筑、古雕刻。每座陵寝严格遵循清代皇室建陵制度,皇帝陵、皇后陵、王爷陵均采用黄色琉璃瓦盖顶,妃、公主、阿哥园寝均为绿色琉璃瓦盖顶,这些不同的建筑形制,展现出不同的景观和风格。

清西陵共有14座陵寝,帝陵4座:泰陵(雍正皇帝)、昌陵(嘉庆皇帝)、慕陵(道光皇帝)、崇陵(光绪皇帝);后陵3座:泰东陵、昌西陵、慕东陵;妃陵3座,其他陵寝4座(怀王陵、公主陵、阿哥陵、王爷陵等)。共葬有4个皇帝、9个皇后、56个妃嫔以及王公、公主等70多人。

陵区布局

篇6:清西陵实习心得

清西陵我十几年前就去过,印象最深的是哑巴院和崇陵的地宫。崇陵里埋葬着光绪和他的孝定景皇后,当导游在地宫里绘声绘色的描绘着民国年间的盗墓奇案时,我看着满是灰尘的金券却十分悲哀,曾经身份显赫的皇帝又如何,葬于九券四门的地下宫殿又如何,将修陵的哑巴全部灭口又如何,不还是被摸金校尉偷盗一空吗?

清西陵始建于雍正年间,后乾隆虽有孙从爷葬的遗训,可其后代子孙却并未严格执行,道光就是子从父葬的。清朝的先祖都是火化,后皇帝受汉文化的影响,开始土葬,这些陵寝也是越建越宏伟,虽然清晚期政府受列强的欺压财力吃紧,可这些陵寝并未缩减规格,反而更加精雕细琢。清朝灭亡的原因也可见一斑。

此外,除了史实和记叙,作者还对各位深埋于此的皇帝做了剖析,虽然十分简短,但却非常中肯。比如在写道光帝的作风和性格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有两个,一个是节约,另一个是自谦。道光帝勤于政务,办事小心认真,事必躬亲。他敢于正视并揭露社会上的种种弊端。他苦心推行实政,恭行节俭,谨慎自谦,这是他的优点。他也有许多难以克服的致命的弱点和毛病。他没有像康、雍、乾三帝那样的雄才大略、他不知人善任,在他身边没有形成一个忠心辅佐他的权力中枢,他心胸狭隘、优柔寡断、处事反复多变,注意细节多、纵观全局少,他因循守旧、只知恪守成宪、看摊守夜,不敢开拓进取,与时俱进。这些弱点,终使他成为一个竭尽全力的失败者。

曾经看过一个开脑洞的帖子:如果你是古代的皇帝会怎样。下面的答案五花八门。自己想想:首先是不加标点的文言文已经让我眼圈发黑;其次是政治学、经济学、水力学、外交学等,据此书看还有建筑学,这些我都要学并且最差也要学到一般水平以上;最后是一群具有全国最高智慧的知识分子为各自所代表的利益互撕,我要负责调停决断。这还是风调雨顺,没有天灾人祸或外强入侵的情形下。所以评价别人总是容易的,而亲历亲行总是困难的。

作者:平安小果果

篇7:清西陵之旅与中国古代建筑浅谈

说起旅游,心里便有着说不出的喜爱。这学期学习了这门关于旅游的选修,喜爱的感觉更是增加了不少,每次上课看到关于一些建筑或者旅游的地方,心中便充满遐想,仿佛自己已经飞出课堂,到了自己喜爱的地方。

而众多旅游景点中,我最钟爱的便是古代建筑。历史悠久,在世界上都占有重重的一笔。从半坡遗址被发现七千年的历史。再看看现在依旧蜿蜒曲转的长城,雄伟宏伟的紫禁城都堪称这人类奇迹。那些精准建造的桥梁,经历了百年的沧桑依旧为人们服务着。至于我国的古典园林,它的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它成为中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这一系列现存的技术高超、艺术精湛、风格独特的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统,独树一帜,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价值不可估量。它们本身已经成为一种艺术,一种不朽的文化。它们虽然不会移动,但是却使很多人为之前来观赏,可见其吸引力之大。

这次我要分享的是我众多去处之一,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永宁山下的清西陵,是清代自雍正时起四位皇帝的陵寝之地,共有14座陵墓,包括雍正的泰陵、嘉庆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和光绪的崇陵。此外还有3座后陵,以及若干座公主、妃子,阿哥园寝。清西陵有规模宏大、体系完整的古建筑群,是一处环境幽雅、风景秀丽的游览胜地。在方圆200华里、面积800平方公里的陵区内,有华北地区最大的人工古松林。从建陵开始,清王朝就在永宁山下、易水河畔、陵寝内外,栽植了数以万计的松树,现在这里有古松1.5万株,青松幼柏20余万株,陵区内松柏葱郁,山清水秀,14座陵寝掩映在松林之中,若隐若现,俨然一幅绚丽的山水画。陵区内千余间宫殿建筑和百余座古建筑、古雕刻,气势磅礴。每座陵寝严格遵循清代皇室建陵制度,皇帝陵、皇后陵、王爷陵均采用黄色琉璃瓦盖顶,妃、公主、阿哥园寝均为绿色琉璃瓦盖顶,这些不同的建筑形制,展现出不同的景观和风格。这遍是中国古代皇家陵墓,虽然除了雍正帝其他三帝都属于晚清,但是依旧富丽堂皇,而这里的建筑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在盛夏时节来此还可以避暑养生。

说完关于清西陵的简介,下面就到了关于它的一些细节,第一点相信鹬蚌相争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但是它的发生地估计就很少有人清楚了,他就是在这发生的,这里的河名为易水河就是鹬蚌相争的发生地,而这里也立着典故的碑牌。当时来到这里,我见到这个很是惊讶,原来小学就知道的东西,发生在此。第二,清西陵,与明十三陵和清东陵一道,组成了京城附近重要的帝王陵墓遗址,为世界文化遗产。西陵中泰陵为雍正帝的陵寝,也是最早、最宏伟的建筑群。从建制来看,与之前参观过的盛京昭陵,以及明十三陵等基本一致。第三,就是关于这里的历史了,按照乾隆的意旨,他的儿子嘉庆帝的昌陵就安放到西陵,嘉庆时代清朝的国力大不如“康乾盛世”,所以昌陵的规模远不如泰陵。同样,嘉庆的儿子道光帝本应该埋葬在东陵,但他刚为先死的皇后建陵时,地宫就渗漏地下水,道光认为不吉利,决定迁移到西陵。道光的慕陵每扇门窗的隔扇中间都雕刻有一个朝外的木龙头,非常精致,如同模子套出的,他想用龙取水,以此来躲避水患。

来这里一次,我也就是了解这么多,但是我觉得我很喜爱这里,喜欢这里的建筑,喜欢这里的山和水,有些事听别人说的,有些是自己观察的,不过真正的感觉只有亲自来过以后才会有真正的体会,如果没有来过我想哪怕是看了图片也会觉得没有感情。也希望经过介绍可以很多人对此感兴趣,有更多像我这样对古代建筑更加喜爱的人。

下面呢,是我这个热爱中国古代建筑的人,对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些浅谈,最大的特点,拥有者巧

篇8:清西陵实习心得

西陵长江大桥位于三峡大坝中轴线下游4.5 km处, 大桥全长1 118.66 m, 分为主桥、引桥。主桥为单跨双铰钢箱加劲悬索桥, 主跨900 m, 桥面顶板全宽为20.60 m, 行车道全宽15.0 m。原桥面铺装结构自上而下为35 mm厚改性沥青SMA上面层、粘层、35 mm厚改性沥青SMA10下面层、EBCL防水粘结层。运行5年由于上游侧半幅桥面为长期重载车辆通行, 出现不同程度损坏, 需对上游侧半幅桥面铺装进行全面维修, 维修方案采用优化后的ERS钢桥面铺装结构, 自上而下为25 mm厚改性沥青SMA10上面层, 粘层、25 mm厚改性沥青SMA10下面层、20 mm厚RA05结合层、EBCL防水粘结层。

2 两种钢桥面铺装层结构性能对比

原钢桥面铺装结构采用EBCL+7 cm SMA10结构, 由于EBCL胶料在温度大于120℃时其抗剪强度不足1 MPa, 直接在粘结层上进行SMA10铺装层施工时温度大于170℃将对界面产生部分破坏, 降低层间受力性能, 重载车道侧路面损毁较明显。

新修的钢桥面铺装结构采用EBCL+RA05+SMA10的新型组合ERS铺装结构, 防水体系可靠, 铺装层受水损坏的危险大幅降低。新增加RA05冷拌树脂沥青混合料整体化层的强度 (稳定度70℃) 达到大于30 k N, 起到隔热和约束SMA层滑动的功能, 可有效保护EBCL防水粘结层不被高温破坏, 还具有固化时间可控制、强度高、耐高温、耐疲劳等优点, 并兼作调平层等作用。

3 ERS钢桥面铺装结构及相关材料要求

大桥钢桥面铺装采用ERS钢桥面铺装方案, 由EBCL+RA05+SMA10构成。钢板要求喷砂除锈达到Sa2.5级, 粗糙度要求达到60~100μm。然后立即分两层涂刷总量为0.9~1.1 kg/m2的EBCL胶料, 同时洒布3~5 mm粒径的玄武岩, 碎石洒布要求达到满布面积的80%。EBCL层固化以后在其上成型一层2.0 cm厚的树脂沥青混凝土RA05整体化层, 由树脂沥青、0~3 mm和3~5 mm两种辉绿岩矿料、石灰岩矿粉和聚酯纤维拌和组成, 碾压施工时, 撒布10~13 mm单粒径辉绿岩碎石。RA05固化以后洒布防水粘结层, 然后成型5 cm厚SMA10沥青混凝土面层, 分两层进行施工。

4 主要施工方法及要求

4.1 旧桥面清除施工

1) 清除上游面旧沥青路面前先在道路中央沥青路面切割一条施工缝。清除原铺装层过程中考虑桥面设置配重, 以保证桥面平衡。

2) 原桥面防水粘结层应彻底清除干净。对局部受油污污染的部位采用碱性清洗剂清洗, 高压鼓风机将桥面吹干净。

3) 对清除干净的钢桥面板进行其他病害的检查和处理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4.2 喷砂除锈施工

采用德国2-30DS80 cm真空无尘抛丸机进行工作。在喷砂除锈过程中喷砂机应连续、匀速地进行喷砂除锈工作, 抛丸打砂机按1.5 m/min内的速度较为理想。根据标准板进行对比检测粗糙度, 表面光洁度达到Sa2.5级, 粗糙度达到60~100μm技术要求。

4.3 EBCL防水粘结层施工

1) 有效地控制EBCL用量, 在施工作业区范围内用色笔采用画点方式点画出1.5 m×1.3 m的网格线, 按照EBCL胶料涂布量分两层进行操作施工。

2) 由专门的技术人员按照厂家提供的EBCL胶料A、B组分比例进行混合, 并做好EBCL胶料混合质量记录, 采用电动搅拌机人工搅拌均匀, 搅拌时间按照50~60 s控制。第一层EBCL层涂布量按照0.1~0.15 kg/m2控制, 专人用量杯称好EBCL胶料用量, 然后倒在钢板的方格网内, 由操作工人均匀地将EBCL胶料刮涂在方格网里。

3) 待第一层EBCL胶料初步固化后再涂刷第二层EBCL, 方法同第一层。第二层EBCL胶料按照0.8~0.95 kg/m2控制。在刮涂EBCL第二层前, 表面无灰尘、无杂物。

4) EBCL第二层刮涂均匀后, 立即撒布一层3~5 mm单粒径的石子, 使之完全与EBCL胶料一起固化, 碎石表面撒布均匀、满布不重叠、无堆积。

5) 现场成型的EBCL胶料布置拉拔和拉剪试件, 检测EBCL胶料的第2 d、3 d的拉拔、拉剪强度, 并记录胶料养生期间天气变化情况。

4.4 RA05树脂沥青混合料施工

4.4.1 拌和及运输

1) RA05原材料由0~3 mm、3~5 mm两种集料和石灰石矿粉填料组成。两种集料分别置于树脂沥青混凝土专用拌和机的2个冷料斗中。矿粉填料厂家定量包装, 采用人工添加方式投入到提升斗内, 与集料一起提升到拌缸内进行拌和。

2) RA05胶料由定量包装的A组分和B组分组成。在RA05胶料混合时, 首先需开盖将B组分搅拌15 s, 其次加入聚酯纤维搅拌30 s, 以便聚酯纤维在胶料中打散, 不结团, 然后将A组分、B组混合倒入拌和桶内搅拌45 s, 最后将搅拌好的RA05胶料提升至拌锅平台上, 待集料干拌结束后直接倒入拌锅内。

3) RA05干拌时间控制在10 s, 湿拌控制在80 s, 以混合料拌和均匀为准。

4) 拌和完毕的RA05混合料直接放入运料卡车, 卡车装料按照“先后侧再前侧”的原则。

4.4.2 摊铺和碾压

1) 在摊铺RA05时, 提前用吹风机对EBCL层进行清理处理, 保证EBCL层表面干燥、无杂物、无松动石子。

2) 摊铺机行走速度控制在2 m/min左右。摊铺机RA05摊铺厚度采用走平衡梁进行控制, 通过试验段RA05混合料摊铺虚铺厚度和碾压完成后高差对比, 确定其松铺厚度。

3) RA05混合料铺面采用胶轮压路机碾压方式。初压1~2遍结束后, 安排专人将RA表面均匀洒布一层10~13 mm粒径的石子, 碎石撒布量按满布面积的50%控制, 然后采用胶轮压路机进行复压碾压, 碾压3~4遍, 撒布石料粒径的一半以上部分嵌入RA表层。

4) 碾压采用分段控制, 碾压长度与每车料摊铺长度一致, 碾压由低到高, 做到紧跟慢压。为防止粘轮, 统一采用菜籽油涂刷压路机轮胎表面。

4.4.3 养生及检测

RA05施工结束后根据气温条件养生2~3 d, 使RA05固化形成强度。现场对RA05混合料取样, 成型标准马歇尔试件, 并置于现场进行同步养生。检测RA05混合料2、3 d的马歇尔试件的稳定度和流值, 以观察混合料强度随时间、气温变化增长情况。

4.5 沥青粘结层施工

1) 防水粘结层洒布前将RA05层清理干净并处于干燥状态。洒布管道进行充分预热并在场地内试喷检查, 当每一喷嘴均匀的喷射出来后, 洒布量达到设计要求后, 才能进行主桥的洒布。

2) 防水粘结沥青在RA05层基本固化后宜尽早施工。防水粘结沥青洒布量按照1.0~1.2 kg/m2控制。洒布沥青后的RA层表面应基本不渗水。

3) 对于局部未洒到部位, 进行人工补涂防水粘结材料, 每次人工刷涂的厚度尽可能薄, 一般不大于0.4 mm, 在前一次补涂的防水粘结材料干燥后, 进行下一次补涂, 补涂达到最低厚度要求。

4.6 改性沥青SMA-10混合料施工

4.6.1 SMA混合料生产工艺控制

1) 严格掌握改性沥青和集料的加热温度、出厂温度、运到现场温度。

2) 拌和次序及时间确定。集料干拌15 s, 加沥表湿拌约45 s, 总生产时间约60~70 s。

3) 严格控制油石比和矿料级配, 避免油石比不当而产生泛油和松散现象。拌和站拌和混合料稳定后, 取具有代表性的试样进行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和抽提筛分试验, 检验混合料矿料级配、油石比及相关体积参数指标。

4) 木质素纤维掺量按预先设计数量包装运至现场, 人工添加到纤维斗, 自动称量添加到拌锅内。

4.6.2 SMA混合料的运输及摊铺

沥青混合料运输至施工场地时温度不低于170℃。采用大型摊铺机摊铺作业, 摊铺速度控制在3 m/min, 一次施工成型。沥青混合料层采用非接触平衡梁装置进行厚度及路面平整度控制。

4.6.3 SMA混合料的碾压

1) 碾压时紧接摊铺机碾压, 初碾、复碾工作长度约30 m, 不允许超过50 m。

2) 采用钢轮压路机+胶轮组合的方式碾压, 光轮碾压不开振动。

3) 碾压过程不应超压, 初压由钢轮压路机紧跟摊铺机静压1~2遍, 复压用胶轮碾压3~4遍, 最后用钢轮压路机消除轮迹。在试验段施工时确定具体的碾压遍数。

4) 碾压按照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的原则进行。采用光轮压路机时, 压路机的轮迹重叠1/3~1/4碾压宽度, 采用胶轮压路机时, 压路机轮迹重叠1/3~1/2碾压宽度。

5 结语

采用新型钢桥面铺装结构有可靠的防水体系, 新增树脂沥青混凝土RA05整体化层能有效对EBCL层面进行隔热保护, 并通过层间传力有效分散集中的车轮荷载。在沥青混凝土拌制过程中严格控制油石比和集料级配, 施工过程中加强摊铺碾压的工艺质量控制, 降低车辙对铺装层结构的影响, 有效提高ERS钢桥面铺装层结构的耐疲劳性能, 为钢桥面铺装层结构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依据。

摘要:介绍ERS钢桥面铺装结构优化后的性能, 阐述施工程序、方法及控制要点, 为钢桥面铺装层结构设计及施工提供借鉴依据。

篇9:精选的河北旅游区清西陵导游词

清西陵始建于1730年(雍正八年),历经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余绪延至民国年间。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选此为陵址。雍正的陵址本来是选在清东陵九凤朝阳山,但他认为“规模虽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带砂石,实不可用”,因而将原址废掉,命另选“万年吉地”。选陵址者奏称,易县永宁山下是“乾坤聚秀之区,阴阳汇合之所,龙穴砂水,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雍正皇帝览奏后十分高兴,也认为这里“山脉水法,条理详明,洵为上吉之壤”。

自此,清各代皇帝便间隔分葬于遵化和易县东、西两大陵墓。西陵自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首建泰陵,至公元19光绪的崇陵建成,历经186年,共建有帝陵4座,后陵3座,王公、公主、妃嫔园寝7座,埋葬着雍正、嘉庆、道光、光绪4个皇帝,9个皇后,56个妃嫔及王公、公主等共80人。 宣统皇帝溥仪于1967年去世,最初安葬在八宝山。于1995年迁葬到清西陵的华龙皇家陵园。建筑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共有宫殿1000多间,石雕刻和石建筑100多座,构成了一个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古建筑群。

清西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月,清西陵与清东陵一起,被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清西陵有规模宏大、体系完整的古建筑群,是一处环境幽雅、 风景秀丽的游览胜地。在方圆200华里、面积800平方公里的陵区内,有华北地区最大的人工古松林。从建陵开始,清王朝就在永宁山下、易水河畔、陵寝内外,栽植了数以万计的松树,现在这里有古松1.5万株,青松幼柏20余万株,陵区内松柏葱郁,山清水秀,14座陵寝掩映在松林之中,若隐若现,俨然一幅绚丽的山水画。

陵区内千余间宫殿建筑和百余座古建筑、古雕刻,气势磅礴。每座陵寝严格遵循清代皇室建陵制度,皇帝陵、皇后陵、王爷陵均采用黄色琉璃瓦盖顶,妃、公主、阿哥园寝均为绿色琉璃瓦盖顶,这些不同的建筑形制,展现出不同的景观和风格。

清西陵共有14座陵寝,帝陵4座:泰陵(雍正皇帝)、昌陵(嘉庆皇帝)、慕陵(道光皇帝)、崇陵(光绪皇帝);后陵3座:泰东陵、昌西陵、慕东陵;妃陵3座,其他陵寝4座(怀王陵、公主陵[1]、阿哥陵、王爷陵等)。共葬有4个皇帝、9个皇后、56个妃嫔以及王公、公主等70多人。

清西陵导游词 (五)

清西陵是清朝帝王两大陵寝之一,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15公里处的永宁山下,离北京120多公里。周界约100公里,面积达800余平方公里。这里北依峰峦叠翠的永宁山,南傍蜿蜒流淌的易水河,古木参天,景态雄伟。

从建陵开始,清王朝就在永宁山下、易水河畔、陵寝内外,栽植了数以万计的松树,现在这里有古松1.5万株,青松幼柏20余万株,陵区内松柏葱郁,山清水秀,14座陵寝掩映在松林之中,若隐若现,俨然一幅绚丽的山水画。

篇10:清西陵实习心得

关键词:满族守陵人后裔,经济,调查报告

河北省易县忠义村, 在北京西南方120公里永宁山下, 处于世界文化遗产清西陵之泰陵与崇陵之间。首建泰陵时, 大量东北、北京上三旗八旗子弟便被调往此处守护皇陵, 并依陵形成村落。忠义村原名“太妃园寝内务府”, 为建造泰陵、泰东陵、泰妃陵的内务府衙门。自辛亥革命之后, 以朝廷俸禄为生的守陵人的经济生活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守陵人后裔们不断转换着角色, 顺应着历史的变迁。在今天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环境之下, 如何更好的利用其文化资源优势、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拓宽收入增加途径, 成为目前村民们努力的方向。

一、历史上忠义村的经济发展沿革

(一) 刚迁入时守陵人的经济生活

从1730年首建泰陵起, 北京和东北的一批满族上三旗八旗子弟就被调来此处看守皇家陵寝并依照品级高低按月享受国家俸禄。以乾隆三年为例, 每月官员俸饷乾银两万八千余两, 每月米石四千余石。官员家属如茶饭妇人给纱一匹, 高丽布两匹。子女上学的费用除永济库支付外, 每月令给生活补助费。如遇特殊情况, 茶饭上认给吉事银十两, 凶事银八两, 遇有丧事, 借给官员当时所人任品级四个月的俸银。除此之外, 对陵寝的太监妇人每年也会例行赏赐, 比如总管内务府则例记载每年冬季“赏给首领太监每名官用衣素纺丝各一匹毛青布五匹棉花四斤, 太监每名彭缎杭细各一批毛青布四匹棉花三斤, 茶膳房妇人头目每名硬纱一匹高丽布两匹, 茶膳房妇人每名屯绢一匹高丽布一匹”。那时守陵人以陵区的各项事务为业, 工作比较清闲, 生活条件相对优越, 在政治上享有特殊的位置。

(二) 民国以后忠义村村民的经济生活

1911年宣统帝下诏退位, 自此满族守陵人失去了曾经的安稳和闲适。根据民国政府与清皇室当时签订的“清室优待条件”中“先筹八旗生计, 与未酬定之前八旗兵俸饷仍旧支放”以及“大清皇帝辞位之后, 其宗庙陵寝永远奉祭, 由中华民国酌设卫兵妥慎保护”等内容规定使守陵的八旗人在自谋生路之前有一个暂时的过渡。但没过多久, 民国政府就不再按期开支, 这从当时的“内务公函”中可以看出。财政部每年都会拖欠大量的皇室经费, 东西两陵以及宗人府等处所欠的款项始终无法补足。于是内务府频繁向财政部致函催要经费, 遇到逢年过节, 皇室财政更加吃紧, 忠义村的守陵人依靠皇家俸禄的生活至此走向了尽头。于是他们在林区周围砍伐树木, 开垦土地, 开始各自谋生。

从未种过地的守陵人把土地租给当时大量迁入陵区的汉族人, 由汉人种地, 满人吃租子, 即获得收成的少一半。那时满族人对土地好坏、收成多少、需要的口粮心里是没数的, 遇上水灾旱灾 , 也只能实行减租。所以虽然他们以租为生, 生活依旧艰难。每年收完租子后, 粗略估计下能吃多久 (一般只有四五个月的量) , 剩下的日子就到山东、关东等地打工、要饭去了。据说那时在保定有暂时收留他们的大营, 饿死在外的满族人有很多。另外还有一些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很快适应耕地生活的守陵人, 他们依靠相对较多的耕地, 日子渐渐稳定下来。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解放前, 1947、1948年的土地改革实行“耕者有其田”, 没收地主的土地给农民, 村里的土地平均分配。所以占有大量土地的守陵人后裔成了被打击的对象。但对于忠义村的满族人一般都要算两笔帐, 一方面他们吃租子, 有剥削人的一面, 另一方面他们流浪在外, 吃苦谋生, 又有被剥削的一面。

(三) 解放后忠义村村民的生活状况

从1958年起, 随着全国开展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土改时期分给私人的全部归公。在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基础上西陵镇建立了西陵公社, 公社下辖17个村, 每一个村是一个大队, 忠义村通过干部抓阄的方式分成了两个生产队 (包括四个小组) , 农业上实行“统购统销”政策, 村民们也开始了集体劳动、吃大锅饭的生活。

那时村墙外还没有盖房, 村墙内有300多口人, 一般一家是3~5口人, 每天家里的劳动力都要被生产队统一分派任务, 集体在地里耕作, 劳动一天挣十个工分, 等于人民币2分7厘5, 年终时以粮食的形式结算。

生产队种玉米、谷子和豆类等, 会指定固定的人从事副业 (不脱离集体劳动) 。村里几乎没有娱乐活动, 在大年初一还在集体劳动。

1959年到1961年的三年严重的自然灾害, 村民们生活非常困苦, 没有粮食的时候, 只有靠榆钱、杨叶、“头发菜”为生, 尤其是最后一年, 即使国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粮食的调配救济, 但村里饿死的人还是很多。

70年代末期, 人民公社被彻底废除, 生产队解散。土地重新分配到户, 村里的经济状况有了明显的好转。1974年左右, 村民们开始逐渐使用化肥和国家推广的新种, 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当时的劳动单位一队和二队的称法一直保留到现在, 忠义村村民均分属于两个大队, 但只是单纯的划分没有实际意义。

二、忠义村经济结构的变迁与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后, 忠义村面对新的形势与机遇, 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 不断寻求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 积极利用其传统文化的资源, 扩大自身的影响, 创造发展机遇, 努力向着小康生活迈进。在这样的背景下, 忠义村的经济结构也从单一的传统农业向多元化经济模式转变。

(一) 传统经济形式——农业的现状

1.关于土地的分配

改革开放之初, 依照国家政策, 村里按人头平均分配土地, 三年分一次地, 平均每人有一亩左右 (原先村里的土地很多, 只是因为分布的太远太分散, 又大都在山区, 人们渐渐不去种了) 。

从90年代起, 国家延长了土地承包期, 30年不变, 在承包期内实行“增人不增地, 减人不减地”, 进而稳定土地承包关系, 鼓励农民增加投入。从1993年开始, 忠义村的土地按人口多少承包给各户。但对于这个政策的实施, 随着时间的推移, 村里出现了一些现实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

(1) 30年的时间跨度里, 对于增加了人口的一些家庭, 只能在其内部重新分配土地, 使得按人头平均在土地上的收入进一步减少而加重了经济负担。

(2) 有一些特殊的情况会造成土地的闲置, 比如村民们在城里打工暂住不归的情况, 这与以上由于家庭人口增多导致土地不足的状况形成了反差。而土地政策的稳定性使之无法对此做出灵活的调整。

(3) 一些不愿种地的村民把树栽到了自家的耕地上, 由于树木对土地养料消耗从而降低了耕地的肥力, 无形中增添了对未来土地重新分配的担忧。

2.税费改革的成效以及农业发展

从2006年开始, 取消农业税和一并推出的对种粮农民的直补、对农民农机具购置的补贴、良种补贴 (统称“三补贴一减免”) 的政策为村民真正减轻了负担。现在除去生产资料的投入外, 收入所得均归村民自己所有。

不过与生产队时所耕种的粮食种类相比, 现在的生产几乎单一化了, 即以玉米为主, 一年一季。从玉米麦子两茬到现在单一品种的转变, 其原因主要在于:种麦子收益不高, 土地有限又无法形成规模经营, 加上在这两年比较干旱, 又增加了引水灌溉的成本 (每次开闸放水每人需交30元) , 所以村民宁愿选择需水量较低的玉米。另外水渠的水流到忠义村之前会经过很多邻近的村庄 (如晓新村、西大地) , 村民们逐渐抱怨中途有偷水的现象, 需要增加人手, 加强监督, 进而造成了经济成本的增加以及各村百姓之间的不愉快。

其中最主要的还是水费的问题, 如果按期放水, 这项费用会在所有投资中占最大的比例。不过虽然村民们改种了玉米, 省去了这部分开支, 但依靠人均一亩左右土地上的粮食收入, 是远远不够承担生活中的诸多费用的。

由此看来在免除了农业税及其他各项税费的基础上, 农民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但随着粮食 (玉米) 价格的下跌, 村民们细数了自己的收入所得后, 还是很失望:在正常光景下, 每亩地种子的投入是6块/斤×7斤左右=42块左右;底肥二氨和尿素的投入共200块左右;用机器精地平均200块/亩, 而每亩的玉米产量在700~800斤, 平均每斤5毛多, 外加粮食补贴相对较少 (基本够一年的种子) , 村民们每年的粮食收入是很低的, 况且这样的大致计算忽略了耕作土地过程中的劳动力投资。

由此可见村民们面临的普遍问题是——生产的粮食不值钱, 无法用它来满足子女的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开支。除玉米外, 村民们还会种些花生或开垦出一畦菜地, 供日常所需。

(二) 新兴经济模式

虽然对于村民来说, 农产品的前景不容乐观, 无法满足生活方方面面的开支, 但忠义村作为守陵人后裔聚集而成的村落, 具有其特有的文化优势。比如紧依世界文化遗产清西陵, 风水极佳, 国内外游人常年不绝;清朝时期流传下来的“摆子龙灯”, 在村里文化精英的挽救之下, 重现于舞台并已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特色均为满族村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与契机。目前, 村民的收入来源,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劳务输出——古建修缮

忠义村家庭中的男劳动力, 绝大部分都会去北京或附近其他城市打工, 主要从事古建筑的修缮工作, 职业身份多为油漆工、瓦工和画工。他们的手艺来源可追溯至相邻的晓新村 (从前负责附近皇陵的修缮工作) 。目前这些从事古建修复职业的村民基本通过拜师学艺的途径, 他们向本村或邻村经验丰富的前辈敬茶拜师, 这些前辈多为古建的包工头, 徒弟们跟着师傅的项目先从小工做起, 工资较低 (20—30元) , 大概经过3年左右的时间, 就可以学会油漆工或瓦工的操作技能了, 这时候选择工作的空间逐渐变大, 既可以继续为师傅打工, 也可以去其他古建队或者到国外当临时的油漆彩画工人, 其工资标准稳定透明, 为60-80元/天 (国外100元/天) 。要成为画工相对较难, 需要一定的天赋, 不过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油漆工有时也可担任, 其工资为150—200元/天。

总之, 大致上本村劳动力的转移方向属“向异地城镇劳务市场转移加上偶尔向国际劳务市场转移”, 其流动方式属于“农闲离乡, 农忙回乡, 即随季节出行, 亦工亦农, 两栖性质”, 他们的收入支持着家庭中的大部分开销。

2.旅游业——农家屋兴起和发展

(1) 早期的农家屋

通过广播电视等多种途径, 忠义村的村民们了解到民族旅游业有很大的发展前途, 顺应新农村建设的改革局势, 2002年起村领导决定带领村民开办农家屋以增加收入渠道。一方面希望凭借清西陵旅游资源优势以及自身的满族文化特色吸引游客;另一方面考虑到主要以提供满族风味菜肴为主的农家屋经营, 属于低成本、低风险, 对于尚没有经验的村民来说, 相对较为适合。

村干部们第一件事就是带领村民去北京怀柔等地学习经验, 对应该如何发展农家屋形成了一个初步的想法并决定采取“集体入股”的方式鼓励村民们积极开办农家屋。

第一批客人是来自北京某个公司的旅行团, 那时每位客人收5块钱, 村民们不计成本, 实实在在的做了一些满族传统菜招待客人。这个村的满族村民向来礼貌好客, 谈吐客气周到, 村干部对村民礼节方面一直都很自信。之后客人渐渐增多, 有的是回头客, 有的是慕名前来, “满族风情村”的招牌也逐渐被更多的人所认可。不久县里为支持村里发展, 在资金等方面给与了很多帮助。另外中央电视台的金土地节目在这里拍了一期专题片, 易县电视台等媒体也进行过宣传报道。

不过村里“集体入股”的方式在经营过程中, 弊端渐渐出现, 尤其是灵活性不强, 比如每次接待客人的农家屋是由集体按一定顺序事先安排好的, 客人走后, 农家屋需要将所得利润的30%上交,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经营者的积极性, 也妨碍了客人的自主选择。于是两年之后逐渐转变为农家屋独立经营自负盈亏, 通过这种方式, 增强了村民们的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 经营效益不断提高。

(2) 目前忠义村农家屋的整体情况

村里挂牌的农家屋有二十户左右, 当时镇里号召村民经营农家屋, 为申请的家庭发放安装灯箱的补贴 (100元/户) , 另外加上村里的补贴 (50元/户) , 村民只需很少的花费, 所以挂牌的户数很多, 但实际上目前只有一半左右的农家屋在运行之中。

同时各个农家屋经营状况的差异很大, 具体表现在:①居住环境、基础设施方面:盖瓦房的农家屋与新房相比, 冬暖夏凉, 更加受到顾客喜欢, 另外配有暖气的家庭依旧是旅游者的首选 (对烧煤热炕的环境可能会不适应) 。②经营方式方面:一些农家屋看重小利而失去了回头客, 而善于经营的家庭会以顾客良好口碑为目标, 经营方式灵活巧妙。③广告宣传方面, 有的农家屋积极利用广告打开知名度, 也有的家庭抱着“姜太公钓鱼”的想法, 对生意的好坏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

(3) 忠义村进行新农村建设, 支持农家屋发展的相关措施

①修建环陵公路。

从前村前没有公路, 一下大雨土路路面就会坑坑洼洼, 为了更好的发展旅游经济。县文物保管所出资修建了环陵公路, 村干部带领村民自发修路干活, 随后又促使旅游专线 (9路公共汽车) 从村门口经过, 不仅方便了游客的沿途观光, 同时也利于村民的物资交流。

②街道建设。

从前村里猪圈很多, 家里地方不足时就养在大街上。于是每年春天来临, 整个村子粪味很重, 环境状况很糟, 外加多数房子比较破旧, 完全无法吸引过往客人。2002年左右, 忠义村为了发展旅游, 进行了村容的整改, 将街道的猪圈、公共厕所全部拆除, 同时加快破房的改造, 在各方的努力下, 村子的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③大门的修缮。

从前忠义村的大门是作为“泰妃陵寝内务府”建村时留下的, 和北京故宫、清西陵的大门一样, 两扇厚重的大红门, 门上是整齐突起的厚钉子, 门槛高及膝盖。虽然依稀中可以看到皇家的庄严与气派, 但确给发展中的农家屋的经营带来了很多不便, 比如不利于自驾车的停放和游客的来往。所以古建队在2008年把西、南门重新进行了修缮, 撤掉了使用价值不高的大门和高门槛, 又在门廊上涂以油漆彩画, 保留了原先的古风古韵, 让忠义村有了新的门面。

三、忠义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

(一) 农业的基础地位过于薄弱

忠义村土地规模小, 经营分散, 组织化程度低, 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较为薄弱。虽然目前农业已不构成村里收入的主要来源, 但由于其第三产业的发展仍处于初创阶段, 发展的规模和水平都急待提高, 所以绝不能忽视农业的基础性保障作用, 需要充分利用国家惠农政策, 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力, 提高劳动力素质, 创新发展模式, 逐渐改变目前以妇女和老人为主, 靠天收成的落后模式, 进而增加农业收入, 成为服务行业发展的有力后盾。

(二) 品牌化建设有待完善

旅游目的地品牌化是指形成独一无二的品牌识别和品牌特色, 以便与其他竞争性目的地品牌区别开来的过程。民族村的旅游开发的队伍非常庞大, 而尚处于发育初期的忠义村旅游经济如何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掘出独特的品牌形象并与游客们形成情感的互动, 则是一个必须要积极面对的问题。作为历史上因守陵而形成的村落, 其文化内涵中是不乏有可待塑造的文化元素的。以“摆字龙灯”为例, 据传说是清朝乾隆年间成立清西陵泰陵衙门时由承德离宫带来的, 已有280余年的历史, 随着社会的变迁, 舞龙的本领由往昔的守陵人手中传到了普通农民之间, 又一度面临即将失传的境地。虽然目前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更多的人所关注, 但事实上, 忠义村对其发展的资金和人员配备方面都远远不足, 无法打造一个在游客心中达成共鸣的文化品牌, 进而形成具有竞争性的文化元素, 造成了一定的文化资源的浪费。所以提高品牌意识, 加强品牌建设, 应放在忠义村的经济发展的战略位置。

(三) 古建修缮人员的权益需进一步给予保障

忠义村所在的西陵镇, 古建行业由来已久, 在清西陵等古建筑的修缮中形成了工艺精良、工种齐全的古建队伍。忠义村外出打工的劳动者大部分师承了西陵镇的古建手艺。但由于村民们是以个人为单位从事工作, 这些具有一定技术的打工者和普通农民工一样面临着信息不足、权益无法充分保障、社会地位较低的处境。虽然最近成立了西陵古建协会, 但协会的力量尚未和真正维护行业从业者的权益接轨, 所以在今后的发展中仍需各方的积极努力, 一方面充分发挥协会优势, 整合资源, 提高其抗风险能力, 另一方面引导外出打工者进入有组织的发展平台之中, 使其在未来劳动力市场上拥有一定的谈判优势。

(四) 农家屋经营方式有待提高

忠义村的农家屋经营以满族饮食为特色, 其源于当时守陵人生活闲适, 讲究饮食的生活方式, 所以西陵的满族菜肴一直是小有名气的。但从农家屋总体经营上来看, 其问题表现在:家庭旅馆的规模普遍较小, 容纳游客的数量有限, 人数较多的旅行团只能分散居住;经营水平、基础设施等方面参差不齐, 有的家庭利用网络、流动广告的方式积极扩大知名度, 并注重设施的完善, 另一些家庭, 抱着“姜太公钓鱼”的想法, 竞争意识不强, 因担心无法收回成本, 很少进行设施的改进投资;户与户之间基本没有彼此合作的平台, 进而很难形成以文化为纽带的核心竞争力等等。所以, 对于尚有较大发展空间的农家屋经营, 需要在对其优势劣势的充分把握后进一步明确定位, 选择适合的发展模式。比如组建合作经济组织;将部分市场关系内部化, 形成互惠互利的机制等, 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收入差距的迅速扩大, 实现村民共同分享成果以及共同富裕。

四、结语

目前, 忠义村的经济已走在了多元化的发展轨道上, 如何对其更好的规划设计, 实现其经济文化的相互促进、协调共赢是忠义村各方力量需要努力的关键环节, 目前河北省满族农村农家游已经成为省民族旅游的一个亮点, 虽然起步相对较晚, 与东北地区满族文化的商业经营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但不盲目随从, 寻求自身特色与优势将会是河北满族文化传承与发扬的一个出口, 也相信像忠义村这样有着文化积淀的满族村落, 会一步步走向成熟, 在市场的运作中逐渐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费孝通.江村经济[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2]费孝通.乡土中国[M].人民出版社, 2008.

[3]那风英.清西陵探源[M].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4]钦定总管内务府则例[Z].

上一篇:财务部收款须知下一篇:四年级我喜欢过端午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