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房管理规定

2024-04-24

洗衣房管理规定(精选8篇)

篇1:洗衣房管理规定

一、总则

1、洗衣房隶属公司行政人事部门,工作人员应服从行政部的工作安排,主动开展工作。

2、为规范洗衣房的管理,现制定洗衣房管理制度。

3、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需要送洗衣服的部门员工和管理人员。

二、管理办法

1、洗衣房工作时间规定:周一至周五7:15—15:15,周六7:15—13:15(中午午餐时间为1小时11:00—12:00),工作人员必须按时上下班,不得迟到或早退。

2、洗衣房严禁非工作人员长时间逗留、嬉笑、打闹。

3、洗衣房工作人员不得随意离开工作岗位,不可出现洗衣房无人状态。

4、洗衣房工作人员做好防触电、防滑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发现安全隐患妥善处理,及时上报。

5、员工需洗涤的衣物由各部门领班送至洗衣房,洗衣房工作人员按公司规定对员工衣物进行洗涤。

6、洗衣房洗涤衣物的范围:员工工作服、工作帽及工作所用鞋套。

7、洗衣房对不同类别的衣物要进行分类清洗。

8、洗衣房工作人员对送来的衣物进行清点并做好记录,各部门领班取回员工衣物时也应做好签字登记后方可领取。

9、不准无关人员进入洗衣房,除电工及各部门领衣人员,如有衣物遗失,工作人员要进行赔偿。

10、洗衣房工作人员对送洗的衣物进行检查,发现有掉扣和脱线的衣物要进行修补。

11、洗衣房工作人员每天做好辖区及周边环境的清洁卫生,保持地面干爽,不得随意放置个人物品。

篇2:洗衣房管理规定

目的

为员工提供一个安全、健康、卫生的洗衣环境,确保洗衣房的正常运作,让员工放心使用,特定此规定。2 适用范围

入住酒店宿舍的所有员工 3 管理规范

3.1严格按照洗衣操作规程操作全自动洗衣机,确保安全;

3.2员工应爱护设备,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洗完衣服后及时关闭洗衣机电源; 3.3为确保洗衣的正常运作,员工在洗衣期间不得离开,直至衣服洗完; 3.4严格按照先后顺序进行洗衣,不得出现抢占洗衣机的现象;

3.5发现洗衣机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宿舍主管进行处理,员工不得私自进行处理等; 3.6节约用水、电,合理使用洗衣粉、洗涤剂等;

3.7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违反操作规程所造成的一切后果由员工本人自负; 3.8员工洗完衣服后,应马上取走;

3.9严禁在洗衣房内大声喧哗、吵闹、吸烟和进食。4 使用规定

篇3:洗衣房管理规定

1洗衣房易引起医院感染的因素

1.1洗衣房为全院布质污物的集中回收处, 在回收、洗涤及分发的过程中极易造成相互污染。

1.2洗衣房的工作人员多为卫生工人和临时工, 他们缺乏必要的医学感染基础知识, 不了解消毒、隔离的基本常识。

1.3温暖潮湿的环境为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洗衣房一旦被致病菌污染, 极易在全院范围内造成感染。

1.4洗衣房大多归属后勤管理, 无感染监控人员, 在管理上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及有效的监督措施。

2建立合理的布局及工作流程

2.1洗衣房划分为污染区 (收集、分检、浸泡、清点、处理及清洗衣服、被单) 及清洁区 (烘干、缝补、熨烫、折叠、储存及发送洗净衣被和办公) 。污染衣被未经洗涤不得进入清洁通道及清洁区, 各区受污染程度不同, 消毒方法也应有所不同。

2.2洗衣房工作流程

2.2.1每个病房应有3个衣被收集袋, 分别收放有明显污染的病人衣被、一般病人衣被及医护人员的工作衣服、帽子和口罩。衣被收集袋应保持密闭直至清洗。接送衣被均用推车, 接衣后及送衣前的推车均应用清水或1%洗涤剂溶液抹擦一次;接送传染病房及有明显污染衣被后的推车应用0.5%过氧乙酸或1000mg/L有效氯溶液擦拭消毒。

2.2.2根据衣被受污染程度分别用专机洗涤, 特别是传染病的衣服应专机洗涤。无条件时也应先洗工作人员的工作服、帽子和口罩;再分次洗病人一般衣被、污染衣被;最后洗具有明显传染性病人的衣被。病人衣被和医护工作人员的工作服必须分机或分批洗涤。

2.2.2.1一般衣被的洗涤消毒一般衣被指无明显污染及无传染性的衣被, 将衣被收集袋打开, 棉质衣被即可用70度以上1%洗涤剂溶液在洗衣机内洗25分钟再用清水漂洗。

2.2.2.2传染病房的衣被, 必须用90度1%-2%的洗涤剂溶液洗30分钟或70度含有效氯500ml/L的消毒洗衣粉溶液洗30-60分钟然后用清水漂净。烈性传染病人的衣服应先经压力蒸汽灭菌后, 再送洗衣房洗涤。

2.2.2.3有明显的血、脓、粪等污染的衣服洗涤和消毒, 应先用冷洗液或1%-2%冷碱水将血、脓、粪等有机物洗净, 然后将该洗液煮沸消毒, 对该衣被按具有传染性的衣被洗净和消毒。

2.2.2.4熨烫也是消毒方法之一, 要注意熨烫曾受或易受污染之处。对一般、污染、有传染性的衣被洗涤消毒后应分批晾干、熨烫、不宜混杂。

2.2.2.5洗衣机的消毒洗衣池 (机) 洗衣后, 特别是洗可能有传染性的衣被后, 应用90度以上的热水或含有效氯250-500ml/L的消毒洗衣粉消毒。

2.2.2.6洗衣房的环境消毒洗衣房污染区的消毒:上班时应打开窗户, 保持通风。下班时应将地面用0.1%含氯消毒剂清水冲洗1次。洗衣房清洁区的消毒:上班时应开窗通风1次, 并用清水抹擦桌、台、椅、地面, 保持清洁。下班时关闭门窗, 减少灰尘和风沙。

2.2.2.7洗衣房工作人员的防护洗衣房工作人员必须更换鞋, 穿好衣, 戴好帽后方可进入工作区。工作前后, 特别是在处理了污染衣被或具有传染性的衣被后, 必须用肥皂流动水洗手, 即使戴了手套, 工作以后也应用流动水洗手, 污染区的工作人员工作时应穿工作服, 工作后脱下工作服, 每天换洗一次。

3工作体会

3.1提高认识, 转变观念 应针对洗衣房的工作特点和工作人员的文化水平, 重点进行上岗培训, 强化工作人员的素质及感染知识教育, 使牢固树立起预防医院感染意识, 重点学习消毒隔离知识, 消毒液的配制方法及有效浓度等一般医学常识。

3.2完善制度, 明确职责 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积极推行目标管理, 加强质量控制。洗衣房布局合理, 洁污分开, 通风良好;指定地点收集污物, 运送车辆每日清洗消毒;认真执行衣物清洗的规章制度, 分类清洗;清洁被服专区存放;工作环境保持卫生, 每日清洁消毒, 工作人员做好个人防护, 每日洗澡更衣, 接触污物后洗手。

3.3充分发挥监督组织的作用, 对洗衣房的工作质量, 操作环节, 制度落实情况加强监督, 制订质量标准, 定期检查, 做到有章可循, 奖惩分明。

摘要:目的 加强洗衣房质量管理, 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落实各项管理措施, 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重视衣被的收集、清点、正确的洗涤消毒方法, 洗衣池 (机) 的消毒, 以及洗衣房的清洁消毒, 加强清洗消毒质量控制, 完善各项监测措施。结果 加深了洗衣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确保了洗涤消毒的质量。结论 通过对各个工作环节严格把关, 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篇4:洗衣业“洗”出新型管理模式

一个好的企业,必须有一套完整的内部管理体系,根据洗衣行业特点和企业特色,主要有3种基本的管理模式:人性化管理模式(水洗管理)、强权化管理模式(干洗管理)和企业化管理模式(湿洗管理)。

人性化管理模式及结构“水洗”管理

“水洗”式管理模式也可以成为“家庭式管理”或“人性化管理”。很多企业在发展初期阶段都是采用的这种管理模式。尤其在加盟店中,这种情况比较普遍,通常是夫妻开店或是兄弟姐妹开店。因此,在企业成立初期,这种家庭式就已经十分明显。

“水洗”管理模式与水洗方式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因此,我们将这种管理称为“水洗”管理模式。

方式。水洗的最大特点是洗涤时间长,而浸泡时间短。“水洗”管理模式也是一样。水洗的洗涤,正如管理中的领导与员工的充分接触一样。这种管理通常是领导(多数为投资人)与员工接触的时间比较长,大家几乎每天都在一起,分开的时间比较少。因此,方式中的共同点就是“充分接触”。

方法。水洗所使用的洗涤剂种类繁多。就连目前家里常用的洗涤剂也是内容丰富。正如“水洗”管理模式一样,管理的方法也是非常丰富,有时候可能是批评,有时候可能是奖励,有时候做一些变相的惩罚。这就是“水洗”管理模式的又一特点:方法随意,比较灵活。

用具。水洗可以在洗衣机里操作,可以在家里的大洗衣盆里,也可以在水池子里加个搓衣板操作,就算在村里的小溪边洗衣服也不足为怪。而“水洗”管理的手段也是非常随意的。管理者可以完全不懂得任何管理方法和手段,完全使用常人的通常的道德和思想,用一些类似于“溪水洗衣”的土办法,也可以达到一样效果。

程序。“水洗”管理的程序化不是很严格。比如上班时间,老板控制的比较灵活;可能今天可以晚一些,如果任务急,可能今天大家要加班几个小时。完全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和程序来约束管理者及员工,随意性比较大。这种随意可以带来一些融洽的气氛和灵活的经济收益,但同时,制度不严格会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而变得有些力不从心。程序化不严格是水洗管理模式的一个特点。

反应。水洗洗涤主要依靠机械力(卷离力)来去除污渍。对一些颗粒大的污渍去污能力比较有效,而对于油污的去除力比较差。因为水洗的洗涤剂相对比较柔和,而且化学去渍不是十分强烈,因此,它的去渍能力有限。正如“水洗”管理一样,大家都亲如一家人,因此,有时候的管理就变得比较弱。但这样对于团结大家力量,建立良好的团队合作是有好处的。

后果。水洗的最大问题是使一些衣物变形。“水洗”管理模式有时候可能会使一些有个性或特别能力的人在家庭里没有办法发挥自己更好的特长。就像是水洗要让一些衣物改变其形状一样,“水洗”管理有时候可能不会让具有特别技能的人发挥出来,家庭中的平等有时候不能更强的激发员工热情。

成本收入。“水洗”管理在物质上的投入比较少,但在时间投入上比较多。因此,“水洗”管理实际上是在用时间成本换取收益。

强权化管理模式及结构“干洗”管理

“干洗”管理模式也可以称为“强权式管理”、“大棒管理模式”或是“军事化管理”。它是与“水洗”管理模式并行的一种方式。很多洗衣店是家庭投资开设的,也有一些是合伙开办的。在管理中有“水洗”式的家庭温和管理,也有类似于干洗的强权式管理、大棒管理或军事化管理。这种管理产生的条件是没有更多直系亲属参与管理,因此,主要的管理者多采用这种方式,当然,这里也存在个人对管理方式的偏好问题。

方式。干洗的特点也是洗涤时间长,而浸泡时间短。这和水洗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洗涤的用品和方式都不太相同。水洗主要依靠水来浸泡,而干洗是用干洗用具进行浸泡和洗涤。就像在管理中,老板未必经常会和员工接触,但却存在着一种威严和严格的制度在时刻与员工做着接触。这种接触比员工经常可以看到老板更具有威慑性。

方法。干洗所使用的洗涤剂种类教少。只有四氯乙烯和石油干洗剂。就像“干洗”管理模式一样,通常采用的是严格的纪律和几种比较简单,但是却非常严厉的制度框架来实现管理的。无须老板和员工做很充分的接触,只是通过一些严格的纪律,让员工时刻感到老板的威慑力。

用具。干洗的用具要求非常严格。只有在专业的干洗机里才可以进行干洗。而这种干洗机正在从开启式干洗机向封闭式干洗机过渡。同样,“干洗”管理模式也正在向更加严格的方向发展。干洗机主要是通过洗涤剂与衣物融合,通过一些化学反应去除污渍。绝对不可以在干洗机以外的地方进行洗涤。这也是“干洗管理模式”的态度强硬的观念。干洗的洗衣用具的局限性,也预示着“干洗”管理模式也并不会适用所有管理者。只有那些具有这些严肃特性的管理者才能使用这种管理模式。

程序。干洗的程序也非常严格。每个环节的衔接一定要通过一些文字化的规章制度表现出来。正如洗衣行业总公司为每个加盟店发送的设备使用手册一样,必须严格按照手册操作。当然,在一定的范围内还是可以有一些变化的。比如强化某个程序,或是加长某个程序的时间一样。程序化也是干洗管理模式的主要特点。每个工人,每个工序都要严格执行程序,而不许任何不按规定操作的事情发生。不符合程序的操作会付出巨大代价。

反应。干洗洗涤主要依靠化学方法(化学溶解)来去除污渍。尤其表现在处理油污上。比如四氯乙烯会和衣物上的油渍充分结合,并产生化学溶解,经过过滤蒸馏,污渍就留在了蒸馏箱内。可以说,四氯乙烯和油渍的反应是十分强烈的。但有的衣物是不能进行干洗的,如果误操作干洗后,衣服甚至被完全化学反应给毁掉。一些加盟的洗衣店就发生过衣物经过干洗后就消失了,或者是面目全非。这正如“干洗”管理模式一样,老板的管理手段和处理问题的过程是十分激烈的。不合格的员工和不符合要求的行为一定会受到管理者的严格批评和惩罚,有的甚至解聘开除。这是完全不同于“水洗管理模式”的。

后果。干洗的最大优点是不会让衣服变形。正如“干洗”管理模式一样,管理者往往采用一些强制的手段,发挥出每个员工的能力,或是叫“挤压”出每个员工的能量。强制他们将自己的能量贡献给企业。虽然在方式上有时候是比较难以接受的,但却可让员工充分的发挥,同时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成本收入。“干洗”管理在物质上的投入比较少。管理者通常是通过“拿一当百”的方法来处罚那些犯错的员工。管理者偶尔的一次发现,就会以经常性的错误来论罪。惩罚也是相当严厉的。这样,企业员工因为害怕处罚就会严格遵守纪律。这样的管理虽然有些不近人情,但的确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企业化管理模式及结构“湿洗”管理

湿洗管理模式也可称为是“企业化”管理模式或“大管理”模式。因为这种模式主要针对大规模的洗衣店。而对于刚刚成立的小型企业并不十分适用。

湿洗技术在国外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在中国还是一个新事物。北京福奈特洗衣服务有限公司率先将这种技术引入中国。我们针对湿洗的一些技术问题和“湿洗”管理模式进行比较,来看看两者的关系。

方式。湿洗的特点与水洗和干洗恰恰相反。湿洗的洗涤时间短,而浸泡时间长。我们通常说是“洗一停九”。就是洗涤的时间相当少,主要通过浸泡来实现洗涤。这和“湿洗”管理模式中的管理者与员工的接触时间很相似。“湿洗”管理模式通常是管理那些具有一定规模的洗衣店,因此,管理者已经不能像“水洗”管理模式那样长时间的和员工接触,而主要是通过层级管理和制度管理来实现统一的管理目标。管理者多从宏观上把握管理的脉搏。

方法。湿洗所使用的洗涤剂种类较少。主要有去渍剂、洗涤剂和后处理剂。这些洗剂的造价相对高,但效果却十分明显。我们通常的水洗洗剂属于阴性洗涤剂,而干洗洗剂属于中性洗涤剂,而湿洗的洗剂属于阳性的洗剂。它的最大特点是不会和衣物有紧密的接触,主要针对污渍进行处理。这正像是“湿洗”管理模式中的领导虽然很少与员工接触,但少数的几次接触往往会解决企业中的重大问题。这就是具有针对性的有效管理。

用具。湿洗的用具要求非常严格。只有在专业的湿洗机里才可以进行湿洗。目前我们使用的湿洗机是在水洗机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部件和程序来完成湿洗的。这里对机器的要求也是相当高的,并不是所有的机器都可以进行湿洗的。这正如在管理中的现象一样,“湿洗”管理模式是一个系统的管理,整个管理环境必须配套才能起到效果。犹如湿洗程序加入到不符合要求的水洗机里一样没有效果是同样道理。

程序。湿洗的程序相当严格和精确。每个环节和步骤的时间是非常明确的,步骤与步骤之间的衔接关系也非常严格。正如管理中的每个环节一定要通过一些文字化的规章制度来表现一样。大规模的洗衣店,可能要有几十位员工,如果不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操作,不按照分工和工序来操作,那么一定会出现问题。“程序”就是“湿洗”管理程序中的法律。有法可依是必须的。

反应。湿洗洗涤主要依靠化学溶解方法去除污渍。同时采用微水环境下的卷离方法处理污渍。由于湿洗采用了阳性的洗涤剂,因此,洗涤剂和服装并不做紧密结合,这样比较容易去除洗涤剂,并且可以保证不损害衣物,增强去污能力。湿洗的化学溶解方法虽然表现出来的外相并不像干洗那样强烈,但它的最大优势是能够针对问题,处理问题。做到最有效的利用资源解决问题。因此是最为有效的反应。

后果。湿洗具有保型、防脱色、柔软衣物并消除静电的作用。正如“湿洗”管理模式一样,具有比较多的优点。它结合了水洗和干洗的优点,规避了两者的缺点,因此,具有了足够的优势。“湿洗”管理模式可以让企业在有序的状况下,实现企业目标。

成本收入。“湿洗”管理模式在物质上的投入比较多,但这些工作都是一劳永逸的。“湿洗”管理模式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时刻面对市场的挑战。虽然在短期内市场投入比较大,但从长远来看,“湿洗”管理将为企业扫清前进中的障碍,利大于弊。

篇5:单位洗衣房管理规定

2、生产相关部门,应指定专人将衣服交保洁员,并按排定周期使用洗衣房;

3、按规定洗衣量投放被洗物品,禁止超负荷运行;

4、机器发生故障应及时报告行政部,禁止私自拆装;

5、使用完毕必须关好水、电,方可离开,违犯操作规程,造成事故损失,责任自负;

6、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精心爱护设备,节约水,电,洗衣粉等。洗衣粉应按正常用量投放;

7、严禁在洗衣房内嬉笑、打闹,切实注意安全,防触电、防意外事故,发现不安全因素需妥善处理,及时上报;

8、保洁员每天打扫卫生一次,保持地面,室内干净,下水道通畅;

篇6:工厂洗衣房管理规定

一﹑目的﹕为保障洗衣设备的使用寿命及洗衣房的正常运作﹐特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全体员工

篇7:洗衣房管理制度

为了跟上安全生产形势的发展,结合我矿洗衣房的实际情况,确保职工身着舒适工装上下班,特制定洗衣房管理制度。

1、洗衣房工作人员做到持证上岗,洗衣房为全矿矿工服务。

2、提前到岗,认真做好交接班,交接班要做到手拉手,把上一班已办,待办事项和下一班要注意的问题交接清;对于工作中出现的差错实行责任追究制。

3、工作上要做到 “严、细、准、快”的作风。

4、坚守工作岗位,不迟到,不早退,不脱岗,不串岗,干满点,不干私活,随时完成当班任务。

5、早上7:00---8:00、中午11:30---12:30、晚上10:---11:00、为替换吃饭时间,除该时间外一律按工作质量考核标准进行奖罚。离岗超过30分按窜岗,40分按脱岗处理;工作期间不干私活。

6、在工作中服从领导分配,做到工作认真、负责、热情。爱护洗衣设施,节约水、电等资源,养成节约高尚,浪费可耻的良好行为。并严格请销假制度。

7、做好本班卫生及服务,及时为职工缝补好需要修补的衣服。

8、洗衣机房的工作职责是:为全矿的职工兄弟做好后勤服务。

9、洗衣房的工作流程为:

第一:交接班,交接班要做到手交手,口交口,把上一班已办,待办事项和下一班要注意的问题交接清;对于工作中出现的差错实行责任追究制。

第二:收发衣服。工作上要做到 “严、细、准、快”的作风。牌衣准确。

第三:清洗。

第四:烘干。

第五:打扫好当班卫生,提醒记录下一班要注意的问题。

篇8:洗衣房管理规定

关键词:RFID,13.56MHz,洗衣系统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是一种利用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信息的技术。目前常用的RFID产品工作频段有低频、高频、超高频和微波频段。根据其工作频段不同,RFID技术可广泛应用于仓储物流、交通运输、农牧渔业、医疗卫生等方面[1]。

本文所讨论的系统基于RFID高频13.56 MHz的工作频率,针对目前逐步呈现集中化、规模化、工业化的洗衣工厂以及其服务对象如医院、宾馆等,可以大幅提高工业洗衣企业管理效率,降低管理过程中的错误率,最终达到有效管理、以管理促生产的目的。

1 系统工作原理

当系统在RFID高频13.56 MHz的工作频率工作时,电子标签与读写器之间的通信一般通过电感耦合的方式进行,即使用感应磁场进行能量传递和数据交换。其原理和变压器的工作原理相同,如图1所示。读写器天线产生一个电磁场,电子标签天线通过该电磁场感应出电压,以提供电子标签工作的能量[2,3]。

作为该系统的核心部件,RFID电子标签的系统框图如图2所示。

射频接口电路主要实现以下4个功能[4]:

(1)从读写器的磁场中获取标签工作所需的能量。

(2)在电子标签刚刚进入读写器的电磁场范围时,产生上电复位信号,将整个标签系统复位。

(3)从阅读器的射频信号中分离出时钟信号,供电子标签系统使用。

(4)从阅读器的射频信号中解调数据信号,把标签产生的信号调制后反馈给读写器。

数字控制电路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1)编码/解码电路,实现两个功能:一是从射频接口电路解调出来的数据中解码出数据;二是将电子标签需要发送的数据经过编码后送给射频接口电路中的调制电路调制。

(2)数据完整性检测电路,数据在从读写器到电子标签的传输中可能出现传输错误,通过CRC校验产生电路负责检测数据是否正确。

(3)命令译码电路,电子标签用到很多命令,比如读命令、写命令、锁定命令等。指令译码电路负责将命令、命令标识和指令参数等从帧中译出。

(4)指令执行电路。

(5)系统控制电路。

存储电路包括EEPROM存储模块和EEPROM接口电路。电子标签中EEPROM用来存储数据。EEPROM接口电路负责完成地址译码和读写等操作。

2 系统结构

结合RFID高频技术,可以开发出一套系统,通过在布草、制服上缝制RFID电子标签,实现衣服的洗涤次数统计,快速、批量扫描点数,大大降低了用户的数量统计工作,在清点污物时,由于无需拆包,从而避免了交叉感染等问题。

2.1 硬件配置

(1)服务器。

主要用来安装运行服务器端软件和数据库软件。相关RFID电子标签内编码及其对应的信息也存储于服务器中。

(2)计算机。

用于收集通过读写器天线接收到的RFID电子标签信息,并通过同步更新的方式实时将信息包传送至服务器端存储备份。

(3)RFID电子标签。

被缝制于每件衣服或布草上,作为该件衣服或布草的惟一识别标志。每个电子标签都有惟一编码,避免出现重复记录。并且,该编码存储于服务器中,在每次洗涤时进行读取记录,可记录该件衣服或布草的洗涤次数,洗涤时间,洗涤场所等信息。

(4)读写器。

可以对RFID电子标签进行读取/写入操作,用于注册衣服或布草。当电子标签缝制于衣服或布草上后,即可对该件衣服或布草进行注册。利用读写器的读取/写入操作,将电子标签的编码和对应的衣服/布草类型、面料类型、尺寸、颜色、品牌、洗涤工艺等相关信息通过计算机记录于服务器中以备每次洗涤时调用。

(5)衣物清点隧道。

衣物清点隧道是将RFID读写器和天线与隧道集成于一体,当缝制有RFID电子标签的衣服或布草通过隧道时,通过集成于隧道内壁的读写器及其天线,可以读到电子标签存储区内所携带的信息并通过数据线传输到计算机,同时计算机通过实时更新的方式将衣物信息通过网络传送到服务器备份。

目前,针对不同的投递衣物方式,大致有两类衣物清点隧道:

1)手动式衣物清点隧道。该衣物清点隧道如图3所示。主要针对小批量的衣服或布草,采取单件或少数几件衣物投递的方式。该隧道的主要优点在于其小巧灵活,易于安装,对于衣物收发人员来说,其使用方便,可以达到衣服或布草随到随投的效果,既节省了等待时间,也节省了清点时间。但缺点在于隧道口径较小,无法满足大批量的衣物投递要求。

2)传送带式衣物清点隧道。该衣物清点隧道,如图4所示。主要针对大批量衣服或布草,由于集成了自动传送带,所以只需将衣物放置于隧道入口,即可通过自动传送带将衣物通过隧道带至出口,同时通过RFID高频技术完成清点数量。该通道的优点在于其隧道口径较大,可容纳大批量衣服或布草同时通过,对于衣物收发人员来说,则可免去拆包、投放、清点等动作,大幅提高工作效率。

2.2 软件配置

针对RFID洗衣管理系统自主研发的管理软件,包含以下功能:

(1)衣物注册。该功能由发卡机和注册功能模块构成。当未注册的衣物到来时,注册人员通过发卡机将用户和衣物信息写入RFID电子标签存储区域内,同时将该信息传输至服务器内存储备份。

(2)衣物清点。该功能由RFID读写器和清点功能模块构成。当衣物通过投衣通道时,RFID读写器将接收到的RFID电子标签信息传送到个人计算机,通过清点功能模块进行快速、高效、准确的计数。在完成清点动作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含有衣物汇总信息的表单,配合票据打印机可以将其打印出来后签字存根。

(3)衣物查询。该功能由衣物查询功能模块构成。可查询衣服所处的状态,如该衣物处于送洗状态或处于上架状态等等。可以为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详细的数据。必要时可将查询的数据打印或转存Excel格式。

(4)取衣统计。该功能由统计模块构成。可以按时间,客户类别等等条件统计数据,为决策者提供依据。必要时可将统计的数据打印、转存Excel格式。

(5)客户管理。该功能由客户管理模块构成。可以罗列出各类客户的不同需求及所洗衣物类型,能高效管理客户群体,为用户管理客户提供良好的工具。

(6)系统设置。该功能完成对系统设备的配置、语言、衣服类型、设置管理员和操作员及密码等系统管理。

2.3 网络配置

RFID洗衣管理系统在局域网内使用,其网络环境如图5所示。

3 系统工作流程

收货人员接收客户待洗涤衣物,确认是否缝制有RFID电子标签。如没有,则缝制一枚电子标签于待洗涤衣物上,然后通过发卡机和注册模块进行衣物信息注册。已注册衣物经过衣物清点隧道进行快速、准确、高效的清点待洗涤衣物数量,并打印信息汇总票据给客户和收货人员签字确认后存根。经清点后待洗涤衣物进入洗涤流程,同时通过系统检查待洗涤衣物的洗涤次数和所携带电子标签的洗涤次数是否超出使用期限,如有以上状况,则需要报废衣物或更换电子标签并重新进行注册。洗涤完毕后,衣物分类打包,再次通过衣物清点隧道清点数量并打印票据,确认无误后该批次衣物发送至发货点。客户领取衣物时,将之前送洗时打印的票据与发货员提供的洗涤后清点票据核对。确认衣物数量、信息无误后,客户领取衣物。系统工作流程如图6所示。

4 结束语

本文所讨论的系统将RFID高频技术应用于对衣服或布草的识别与管理。基于RFID高频技术,实现洗衣行业快速收衣、清点、取衣的高效工作平台,同时通过快速统计衣服或布草的洗涤次数,及时对其做出报废和更换,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出错率。

与传统的人工管理相比,本系统还具有以下的优点:(1)减少人工管理工作,使用方便快捷;(2)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节约人员费用支出,降低成本;(3)洗涤次数过多的衣服或布草及时报损和更换,保持其清洁、卫生;(4)系统灵敏可靠,设备安全耐用;(5)能准确区别客户类别,便于进行客户管理与维护;(6)记录并保存客户资料及洗衣记录,可随时查询信息。

参考文献

[1]谭民,刘禹,曾隽芳,等.RFID技术系统工程及应用指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Galehdar A,Thiel D V,O Keefe S G.Antenna EfficiencyCalculations for Electrically Small,RFID Antennas[J].Antennas and Wireless Propagation Letters,IEEE,2007(6):156-159.

[3]高小明.一种无源RFID无线射频识别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2009,25(7-2):161-163.

上一篇:中学生弟子规读书笔记下一篇:村社区法律顾问聘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