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论文毕业论文

2024-04-15

鲁迅论文毕业论文(通用6篇)

篇1:鲁迅论文毕业论文

鲁迅先生论文有关鲁迅文学的论文

换一种眼光看鲁迅

[摘要]鲁迅先生始终植根于生他养他的土地里,他的每一步都留下足够的分量,从东昌坊口新台门的第一声啼哭到万国公墓“民族魂”的入殓,每一步都给我们留下取之不竭的精神食粮!

[关键词]鲁迅 先生

驻足于北师大学四宿舍前,凝视着“三一八”纪念碑,端详先生清癯的面容,想像先生灯下奋笔疾书《为了忘却的纪念》时的悲愤。我深知在不惑之年里先生内心的悲凉:兄弟反目,学生喋血,政府通缉,前途渺茫。在艰难的环境中,先生奋然抗争,毫不退缩。

于是,先生铮铮铁骨的斗士形象就定格在国人的心目中。然而我细读鲁迅。才发现鲁迅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普通人而生存着,他有着丰满的形象。

作为孩童,他展现给我们的是童话般的晶莹世界。百草园的一草一木,都可带来无穷的乐趣,在三味书屋学习虽然枯燥但却可以在寿老先生的眼皮底下描绣像。放假的时候和乡下的小伙伴划船去听社戏,偷煮毛豆吃。冬天下雪了支起竹匾捉麻雀,也能听听闰土讲夜晚沙滩捉獾猪的传奇经历。在安桥头的水乡,那是一个孩子们的世外桃源。和小伙伴们的纯洁友情,让鲁迅先生在漂泊的异乡时常回味,倍感温暖。

作为青年,他有着务实的追求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由于家道衰落,不得已上洋式学堂,不顾路程险阻,东渡日本求学。先生博览群书,惜时用功,先涉足自然科学,又研读哲学与文艺之书,尤注意于人性及国民性的问题。先生坚信: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又因为希望救治像父亲这样病人的痛苦,便选择医学专业,却由于痛心国人精神的麻木便毅然弃医从文,苦苦寻找着救治国人的精神良药。这却是一条寂寞与艰难的道路,先生铁肩担道义,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留下了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鞭策。先生也便成了盗取圣火的中国式普罗米修斯。

作为中年人,他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为了养家糊口,不停地在职场上奔波,从杭州到南京到北京又到南方,生计的重担迫使他要做多分兼职工作。先生曾辛酸地说:“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为在北京落脚最终还是忍痛卖掉祖宅。为了安慰母亲,独自吞下不幸婚姻的苦果,后来还要背着世俗眼光的十字架。也由于是长兄,和兄弟失和后忍辱负重地从八道湾搬迁出去,无法倾诉的苦衷伴随先生一生。

作为长者,他谆谆告诫,辨明是非,无畏无惧。因为目睹太多孩子的不幸,他借狂人之口呼喊:救救孩子!提出《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的问题。面对禁锢妇女千年的封建枷锁,写下了《我之节烈观》为妇女追求自由解放。还探索妇女的解放之路,发出《娜拉走后怎样》的疑问。面对列强凌辱,他拍案而起,斥责“友邦”莫名惊诧。还揭露

御用文人的卑鄙嘴脸,痛打《“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让人痛快淋漓。

同时,鲁迅也是一个有良知的人,先生一生热爱祖**亲,面对外辱“没有丝毫奴颜媚骨”(毛泽东语),倾其一生的精力为民族的觉悟和精神的改造奋斗打拼;或“郁郁独行”如“过客”(《野草/过客》),或“荷戟彷徨”如“斗士”(《彷徨/卷首诗》);先生执着自己的理想,直面惨淡的人生,在依稀微茫的血色中而奋然前行(《纪念刘和珍君》)。“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这掷地做金石声的自白,即使是在今天,又有哪一个具备起码良知的国人不为之动容?鲁迅也是一个非常坚强勇敢的人,他像马克思一样的把普罗米修斯当着自己的道德偶像,宁愿冒着巨大的个人危难,而“盗天火给人间”;先生在“风雨如磐”的“故园”,像一棵独立支持的大树,并不在乎腹背的受敌;面对着无边的黑暗,和做着各种鬼脸的妖魔,他的回答就是用他的一支“金不换”,一再地“举起了投枪”还有“匕首”(《野草》)。鲁迅更是一个高尚的人。先生反抗着,并且肩负着广博的社会和人生的责任——他“肩着黑暗的闸门”,放青年人到光明的地方去(《坟》);心胸装着对每一位“弱者和幼小者”的博爱,包括对家人,对“黄包车夫”,和对每一个到书店里购买他的书的读者——他写到:每一块带着读者“体温的铜板”,都像“烙铁一样灸烫着”自己的心(《且介亭杂文》)。鲁迅也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先生没有很高且完全的学历,也不是学文史哲的科班出身,但是他却成为一代文学巨匠思想泰斗;靠的就是勤奋

和努力——他不认为自己有什么天才,只不过把别人“喝咖啡聊天的时间”都用来读与写罢了。我眼中的鲁迅是一个严格要求的人。先生没有私敌,对自己的敌手严厉,至死奉行“一个也不宽恕”的政策;但对自己也非常严格。他说“解剖自己严于解剖别人”。他敢于在文章中说出自己皮袍裹着的“小”字,虚心向“引车卖浆者流”认输,敢于忏悔并“幡然自新”(《一件小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就是先生一生恪守的座右铭。鲁迅还是一个真实不假的人,先生敢怒、敢爱、敢恨、敢骂、敢笑。不做欺心之事:不弃对前妻朱安的道义责任,更爱红颜知己许广平;呵护小弟周建人有加,而对不肖的二弟周作人强忍决裂之痛;既敢于理性的分析和呼吁社会对于妇女解放的关注(贯穿于于早期的大量文字),又大胆地感性地指出个别女人的邪恶(见于晚期的杂文《阿金》),修正自己对于女性的偏颇的看法;既痛斥作威作福的“洋大人”和“假洋鬼子”、“西崽”,也真挚地感念跨洋的老师藤野先生的恩情。

所以,先生不是天生的圣人,他是一个形象丰满的普通人。正是敢爱敢恨,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成为一代文豪。正因为他是一个形象丰满的人,他才会深刻剖析国民的劣根性,从批判国民的冷漠到剖析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正因为他是普通大众中的一员,他的呼声和呐喊才更具感染力,从“救救孩子”到提倡实行“拿来主义”,每一声呼喊都惊心动魄。也正因为他始终植根于生他养他的土地里,所以他的每一步都留下足够的分量,从东昌坊口新台门的第一声啼哭到万国公

墓“民族魂”的入殓,每一步都给我们留下取之不竭的精神食粮!

篇2:鲁迅论文毕业论文

在绍兴,周家算得上一门望族,做官经商且都不说,单是人丁的繁衍,就相当可观,所以到鲁迅出世的时候,周家已经分居三处,彼此照应,俨然是大户了。鲁迅的祖父周介孚,出身翰林,做过江西一个县的知县老爷,后来又到北京当上内阁中书,成为标准的京官。鲁迅的人生长途的起点,就设在这样一处似乎距乐园相当近便的地方。

中国是个讲究父权的国家,将子女认为私产的父母。倘若遇上这样的父母,你的童年仍然会被糟蹋的。鲁迅的运气如何呢?周介孚虽然脾气暴躁,但在教鲁迅读书这件事上,却显得相当开通。他让鲁迅先读历史,从《鉴略》开始,然后是《诗经》,再然后是《西游记》,都是选小孩子比较感兴趣的书。祖母更是特别疼爱他,每每在夏天的夜晚,让鲁迅躺在大桂树下的小板桌上,摇着芭蕉扇,在习习的凉风中给他讲故事,什么猫是老虎的师父啦,什么许仙救白蛇啦,鲁迅直到晚年,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的兴味和惬意。鲁迅的父亲周伯宜,神态一本正经,却比祖父更为温和。他家教虽严,却从不打小孩子。鲁迅在《朝花夕拾》的那一篇《五猖会》中,记过他一件事,就是在小鲁迅那样快乐的时刻,偏偏逼他去背书。可实际上,周伯宜平时对儿子们的读书,监督得并不紧。在日常管教上,更常常很宽容。有一次鲁迅和弟弟偷偷买回来一本《花经》,被周伯宜发现了,他们又害怕又绝望,因为这是属于闲书,一般人家都不许小孩子看的:“糟了,这下子肯定要没收了!”谁料周伯宜翻了几页,一声不响地还给了他们,使他们喜出望外,从此放心大胆地买闲书,再不用提心吊胆,像做贼似的。至于母亲鲁瑞,对他的挚爱就更不必说了,几个孩子当中,她最喜欢的就是鲁迅。鲁迅想通过医学来治病救人。但他的这种梦想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严酷的现实粉碎了。在日本,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鲁迅,经常受到具有军国主义倾向的日本人的高度歧视。在他们的眼睛里,凡是中国人都是“低能儿”,鲁迅的解剖学成绩是59.3分,就被他们怀疑为担任解剖课的教师藤野严九郎把考题泄露给了他,这使鲁迅深感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悲哀。有一次,一场电影中,鲁迅看到众多的“体格强壮,神情麻木”的中国人,在淡然地围观被当作俄国侦探处死的同胞。鲁迅受到极大的打击,这时他已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于是他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回到东京,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筹办文学杂志,发表文章,从事文学活动。当时,他与朋友们讨论最多的是关于中国国民性的问题: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通过这种思考,鲁迅把个人的人生体验同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奠定了他后来作为一个文学家、思想家的基本思想基础。

在日本留学期间,鲁迅先生初步形成了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但是,鲁迅的思想不但为当时大多数中国人所无法理解,就是在留日学生中也很难得到广泛响应。他翻译的外国小说只能卖出几十册,他筹办的文学杂志也因缺乏资金而未能出版。家计的艰难使鲁迅不得不回国谋职。1909年,他从日本归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今杭州高级中学)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员。这是鲁迅思想极其苦闷的时期。1911年的辛亥革命也曾使他感到一时的振奋,但接着是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历史丑剧的不断上演,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沉滞落后的现实,社会的混乱、民族的灾难、个人婚姻生活的不幸,都使鲁迅感到苦闷、压抑。五四运动之后,他压抑已久的思想感情像熔岩一样通过文学作品猛烈喷发出来。

鲁迅先生所表达出来的极端深刻的思想,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史上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甚或在几千年以来的整部世界文学史中间,无疑也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现象。他燃烧着自己的生命,集中全力地思索着中华民族的命运与前途,焦灼和无畏地呼吁着要改变长期以来专制王朝的统治方式,阐述和控诉着像这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等级特权为基石的社会体制,只能造成民族精神的衰退和社会生活的停滞;他针对着这样的痼弊,在《文化偏至论》里提出了人性解放的主张,认为“根柢在人”,“首在立人”;在《破恶声论》里提出:而“立人”的关键,又在于“尊个性而张精神”,要做到人人都具有独创个性和聪明才智,像这样的话自然也就“人各有己,而群之大觉近矣”,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获得了健康与合理的发扬,那么整个社会群体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与升华,自然就是轻而易举和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最值得注意的是鲁迅著作中所蕴涵着的许多异常深刻的思想,往往伴随着一种强烈地关怀整个民族和人类命运的炽热情怀,因而就辐射出了震撼着人们灵魂的力量。他在观察和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的时候,总是将广大民众生存的状态、前途与命运,作为进行阐发的比较和参照,从而得出引人深思的结论来。像他在《马上支日记》里感叹于“本国人和外国人颂扬中国菜,说是怎样可口,怎样卫生,世界上第一,宇宙间第n”,然而“我们有几处是嚼葱蒜和杂合面饼,有几处是用醋,辣椒,腌菜下饭;还有许多人是只能舐黑盐,还有许多人是连黑盐也没得舐”。多么巨大的悬殊,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都是父母所生,都是在辛亥革命之后已经号称为平等的公民,各自的生存状态竟还有着如此的天壤之别,实在是太不合理了。

于是他万分坚定地站在广大民众的立场,充满了强烈的正义感和责任感,为他们苦难的生涯而大声疾呼,显示出与西方思想史上像叔本华、尼采之类的人是大异其趣的。正是这种对于广大民众全身心的关切和挚爱,就必然会形成如他在《准风月谈•后记》所说的那样,“中国大众的灵魂,反映在我杂文里”,这种博大和宏伟的精神实在是太值得我们努力学习了。

鲁迅先生是中国文坛的一个标志。文学作品所承载的意义本来就不是文字本身,每一个文学作品都有一个属于他自己的灵魂,而鲁迅先生的作品所拥有的灵魂是一种血性的、刚强的、并且深深刻入历史痕迹的。

另一方面,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鲁迅一生所受到最大影响的学者有两位,一是弗洛伊德,一是厨川白村。日本文艺理论家厨川白村对鲁迅文艺思想的成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鲁迅在接触厨川白村之前,思想正处在一个十分苦闷的时期,他的大部分写作时间用于了《野草》里的文章。他以自己思想的磨难,深深体验着“苦闷”的真味。“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呜乎呜乎,我不愿意,我不如彷徨于无地。”有希望吗?——“希望是什么?是娼妓。”(《希望》)有目标吗?——“前面,是坟。”(《过客》)作者自我表白说,他的哲学全部包括在这里面了。就在这样的心境之中,鲁迅遇上了厨川白村的日文版《苦闷的象征》,让他找到了异国的知音。

当然,我们从《阿Q正传》、《孔乙己》中可以看到,两位作家的小说中共同存在着那种“几乎无事的悲剧”,那种“含泪的微笑”;在《高老夫子》、《离婚》、《肥皂》里又可以看见他们那种“用平常事、平常话,深刻地显示出当时地主的无聊生活”的讽刺本领。这种讽刺要经过相当高度的提炼才能达到其艺术效果,比如说《离婚》当中的例子吧,封建遗老七大人把玩着一个玉器,得意洋洋,引得大家都围上来看。七大人说:“这就是‘屁塞’,就是古人大殓的时候塞在屁股眼里的。”一边说着,一边在自己的鼻子旁边擦了两下。后来这个动作就始终贯穿在人物的行动当中。

再如,《药》一文,鲁迅对华老栓一家的物质生活的贫困只作暗示,但却着力揭示他们一家精神的麻木。鲁迅进入民众的生活,不仅仅是物质生活,更多的是精神世界的生活,揭示精神病态和社会的病态。鲁迅深知要改变民众的精神枷锁是十分艰辛的,但他坚信他们在本质上是朴素的人民,他们的心弦是可以拨动的。因此,他致力于要激发民众良性的灵魂,改变他们麻木的精神状态。

虽然鲁迅曾说他是“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但在他的作品中,即使他离得再远,他都无法抛开他的家乡,他的作品都无法脱离他的家乡。绍兴小城是他的根。走得再远,他都会“精神归乡”,正如他说的“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这不仅仅像是在表面上写家,而是祖国,他就一家来烘托出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热爱祖国,爱我们自己的家园,并且要尽一切可能的爱护它。鲁迅还创作了一批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流的散文和散文诗。其中,以篇幅短小,构思新颖独特、语言精美而意象曲折深沉的散文诗集《野草》为最,至今还给读者、研究者们无穷的思考、启迪和情感、艺术上的陶冶。而被选进本书的鲁迅一系列关于文学理论、批评的杂感,对当今的读者、作家乃至批评家们,也仍然不失现实的指导意义。

这足以体现出鲁迅先生的爱国之情以及他对叛离祖国的人的愤怒与不满,他也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有志人们的身上,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把祖国的命运云结合起来,好好保卫它。先生虽然不在了,可我们依然能够从他的文字里,感受到他那坚韧不屈,舞动着的灵魂,就象不死的火焰,在黑暗中,孤悬天幕,永久不灭。鲁迅逝世时,郁达夫说过这样的话: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拜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鲁迅的深刻和鲁迅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他对失败和失败者身分深入骨髓的体验。如果一定要称鲁迅为人类的思想家,那也是因为鲁迅对人类最终失败这个最伟大的主要题的深刻体认。他的出现,是造物主为了警醒老不解气的中国人的有意结果。

鲁迅在中国的价值就是:对中国人精神的深刻反思和对黑暗的坚韧反抗。用长一些的话解释,就是:在20世纪中国从封建专制向现代文明转型的历史时期,对几千年来封建禁锢下的中国人的精神进行彻底的根柢性的反思,敦促中国人冲出思想的牢笼,获得精神的解放,达到精神的独立和思想的自由,从而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确定自己在世界的恰当定位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正确方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之所以称鲁迅为“民族魂”,我认为就在于他是对于中国人的精神、即民族的灵魂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人有三性:奴性、悟性、理性。所谓奴性,并不是“奴在身者”,真的给人做奴,而是“奴在心者”,精神上处于奴隶状态,依赖于外在的某种力量或者自身虚构的某种东西,受其精神奴役,缺乏精神之独立,思想之自由,属于盲目的本能的人。悟性,则是悟己为奴,开始感悟到自己的奴性,争取精神的解放和思想的自由,然而尚没有达到理性的境界,对自身与外界尚没有深刻的系统的理解。而理性,则是达到了这种境界,对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及其相互关系有了理性的认识,成为了自觉的理性的人。

一个人的精神发展要经过奴性、悟性、理性这三个阶段,一个民族直至整个人类同样也要经过这三个阶段。而民族和人类的精神自觉就需要本民族和全人类的思想家、文学家,对本民族的精神以至整个人类的人性进行内审与反省,并以文学为途径把自己反思的结晶传达给人民,以启悟人们为改造自身和本民族的精神以及整个人类的人性而努力。鲁迅正是为了改变中国人的精神而走上文学道路的,他是伟大的思想家,但是并不同于毛泽东、孙中山那样的政治领域的思想家,而是深邃探索人类精神现象、深刻反思中国人精神的伟大思想家;鲁迅是伟大的革命家,但是并不同于专门致力于政治理论与政治实践的革命家,而是倾心于改变中国人精神的革命家;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但是并不同于茅盾、沈从文那样的侧重描摹社会世态与乡土风俗的文学家,而是集中全力勾勒、提炼中国人精神特征、为中国人提供反思自我“镜子”的文学家。

鲁迅是一位他青年时代就大声呼唤的致力于中国人精神革命的“精神界之战士”。鲁迅在20世纪初中国“救亡图存”的大背景下,提出“立人”主张,反对已经弥漫整个世界的轻精神的“质化”倾向;登上五四文坛后写出《阿Q正传》等不朽著作从反面批判人性的残缺;后期则以杂文为武器全力抨击封建专制主义扭曲人性的社会和传统。他毕生所倾心的,就在于对中国人精神的反思,启悟中国人“悟己之为奴”,改造自己的国民性,从奴性状态上升到悟性境界。而这种反思的目的,就是为了中国人能够“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放年轻人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鲁迅“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他与黑暗苦斗,为光明苦争,傲视权贵,对“世上害己害人的昏迷和强暴”毫不妥协,骨头最硬;悲天悯人,为被压在最底层的劳苦大众呐喊疾呼,心地最善。勇猛、坚韧而悲壮地反抗绝望,苦苦奋斗了一生。他深刻的思想与精美的作品使他不仅在中国具有巨大价值,在东亚以至全世界都产生了越来越深远的影响。日本从竹内好到伊藤虎丸、丸山昇等鲁迅学家对鲁迅“抗拒为奴”思想的共鸣就是明证。这是鲁迅所承担的历史的职责,也是他恒久的一直延续到当代的最重要的价值。

鲁迅的这种当代价值,绝不是某个人或某个政治集团所独享的,而是普世的,即中国人以至全人类精神文化发展所需要的。正因为鲁迅具有这样的价值,是从根柢上深刻反思中国人的精神以至整个人类的人性,所以必然触动了每一个读鲁迅的人的神经中枢,牵扯到所有文化论战的核心问题,因为种种文化论战争论的根柢,说到底也是应该怎样认识人类自己与外部世界的问题。因而至今总有人骂他,攻击他,也总有人推崇他,纪念他,每一次的文化论战也都要把鲁迅牵连进去。

篇3:论文科类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写作

一、毕业论文写作前需要明确的几点认识

1.毕业论文与其他所学的课程一样, 就是一门课程。从这一点上来说, 毕业论文与其他课程没有什么不同, 论文答辩通过就相当于及格, 没有通过就需要重新答辩 (相当于补考) 。

2.毕业论文, 就文体性质而言, 是学术论文的一种, 但严格地说, 它又不同于正式的学术论文。毕业论文只是为将来进行学术研究、撰写正式的学术论文所作的练习性写作。所以, 不能把毕业论文凌驾于其他课程之上。

3.毕业论文的写作又与一般课程的学习不一样。其他课程的学习只不过是对已经成熟的理论知识的被动的记忆、理解而已;而毕业论文的写作则是运用所学知识创造出以前没有的一种东西, 是一种主动的行为。所以, 它又比学习一般课程难得多, 必须引起我们每一位同学足够的重视, 并做好心理准备。

4.关于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创新性。因为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术研究能力, 为其毕业后进行学术研究活动做好准备。因此, 毕业论文的写作与正式学术论文写作就有不同的要求, 其突出表现在“创新性”上。正式的学术论文要求的是真正的“创新性”, 即必须有自己的研究成果, 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有自己新的发明、发现。而毕业论文则不同, 它更多的是对已有学术成果的继承和借鉴, 不要求一定要有“创见”, 只要对某一学术问题有自己的深刻认识, 深切体会, 有一定的新意, 并言出有据、言之成理即可。

二、文科类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和拟定提纲时应注意的问题

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有五个环节:选题、拟定提纲、正式写作、修改、定稿。以下仅就选题和拟定提纲时须注意的问题进行论述。

(一) 选题

1. 怎样选题。

(1) 选题不能跟风。不能看见别人写什么题目自己也跟着写什么样的题目, 见眼下什么“热门”就一窝蜂地去弄什么, 心血来潮、灵机一动就“定”一个题目。其之所以不可取, 就是因为它缺乏研究的坚实基础。 (2) 选题前要阅读大量的文献。选题前一定要对本学科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有一个大体的了解, 这也是要求写文献综述的目的。要搞清楚在自己写作的这一学科领域里, 前人都有哪些研究的积累?哪些问题解决了, 哪些问题存在争议?争议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等等, 总之, 要在总体上摸清本学科的基本情况。 (3) 可以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和工作来选题。 (4) 可以从“热点”问题中选题。 (5) 可以从身边常见现象中选题。

2. 选题中须注意的问题。

(1) 选题不能太大或太小。大了做不深入, 难以完成;小了又说明不了问题。所以, 要恰当适中。 (2) 选题要有价值。即要有学术价值或社会价值。 (3) 选题要做到不与已有研究成果重复。 (4) 要拟一个好的标题。一个好的标题应是确切适宜、简洁明了、醒目吸引人的标题。标题不可过长, 尽量控制在20个字以内。 (5) 选题要“量力而行”。即要考虑: (1) 自己占有的材料能否完成写作任务; (2) 自己是否擅长该方面的写作。总之, 应首先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有一个正确的估计, 决不能好高骛远、贪大求全, 当然也不要谨小慎微、缩手缩脚。坚持“小题大做”, 所谓“小题”, 就是从小处着眼, 选择那些自己有深刻认识、深切体会或明确理解的问题, 并且要尽可能具体, 落到实处。一般不选纯理论性问题。所谓“大做”, 就是要“从大处着手”, 开阔思路, 展开联想, 把具体的问题提高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来认识, 把局部的问题放在全局中去考察, 以求获得“以小见大”的效果。 (6) 要具有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学位论文写作的前提。研究就是要研究问题, 没有问题就用不着去研究。每一个学科都有自己的问题, 有前沿理论问题, 有方法论的问题, 有对前人研究提出质疑的问题, 有对前人的研究进行补充的问题等等。除此之外, 还有很多的现实问题需要从不同的学科去加以研究。发现了真问题, 不仅有了学习的动力与兴趣, 更有了学位论文写作的方向与目标。

(二) 拟定提纲

拟提纲也就是说文章应该包括哪些部分。一般列到二级标题即可, 当然也可以列到三级标题。提纲在文章写作过程中还可以调整。拟提纲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 不能写已经成熟的书本上的理论, 应该是应用这些成熟的理论去分析问题。

论文中更不应该有已经成熟或大家都熟知的概念解释。学位论文写作的本意是对某一问题的细节作深入的探讨, 并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其阅读对象是同行中同一问题的研究专家。因而, 文中不需要作一般性的叙述, 更不必作常识性的介绍, 甚至同行专家通过查阅文献即可知的内容也不需要写入。

2. 拟提纲时应该尽可能地考虑周全。

拟提纲之前也应该反复地阅读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提纲越详细, 写起来越得心应手。

3. 论文提纲不应该频繁地、较大地变动。

写作过程中提纲的顺序并非绝对不可变更的, 确实发现问题时做适当的调整, 是正常现象, 但频繁地改动, 一般说来是不可取的。拟定、修改提纲时首先需要认真考虑的关键问题是它的逻辑性, 就是论文各部分的逻辑安排或布局, 这种布局能否更鲜明地突出主题, 突出论文的新思想, 从而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三、文科类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中的其他注意事项

(一) 论文准备工作宜早不宜晚

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阅读文献要早。

学生应较早开始重视与专业相关文献的阅读。从文献的阅读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 为下一步论文的选题和资料的重点收集做好准备。

2. 选题要早。

当学生和导师有一定接触, 互相有所了解, 对所学专业内容有一个大致认识以后, 导师就应向学生谈及毕业论文选题的事, 要求学生尽早确定选题的方向。

3. 科研训练要早。

在本科生学习阶段, 许多课程只注重知识传授, 考试中只重记忆, 而忽视理解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毕业论文往往是许多本科生第一次带有科研体验的活动。有一些学生缺乏实际的研究活动和研究体验, 形不成兴趣点, 到论文开题之际煞费苦心地要“想”个题目, 或者找一个相对比较感兴趣的题来做, 结果一试不行或被老师否定, 被迫重新换题。所以, 让学生多经历一些“小”的研究, 逐渐产生自己的发现和探索目标, 所研究的问题更具研究的本意, 学生因此而自然地成长, 这是我们在本科生培养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二) 要重视论文的开题工作

论文开题是本科生学习与研究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情, 它决定着研究的实施、方向和结果。《开题报告》是提交给导师审查和开题报告会集体讨论、审查的第一份文字报告, 也是论文的大体思路、框架、提纲。《开题报告》一定要认真、详细地写作, 不能应付了事。

(三) 一定要注意论文的写作格式

论文格式是给评审老师的第一印象, 体现了作者是否受过严格的学术论文写作训练, 在成绩评定中, 也占有一定的分数比例, 因此, 不可小看论文格式的规范化写作。撰写学位论文是为了交流、传播、储存新的科技信息, 让他人利用, 因此, 学位论文必须按一定格式写作, 必须具有良好的可读性。在文字表达上, 要求语言准确、简明、通顺, 条理清楚, 层次分明, 论述严谨。在技术表达方面, 包括名词术语、数字、符号的使用, 图表的设计, 计量单位的使用, 文献的著录等都应符合规范化要求。

(四) 统计资料的准备

许多文科类的毕业论文也要讲求量, 没有数据、统计资料不行, 许多观点要靠数据来说话。所以, 一开始就要重视搜集各种统计资料, 不断积累资料。学会自己动手准备统计资料, 这是每一位本科毕业生的基本功。此外, 还要要求统计资料具有真实性, 尽量多用国家正式公布的统计资料, 不能道听途说, 尽量避免不加分析地转摘、借用别人的资料。

(五) 正确看待数量分析方法

数量分析只是理论研究工具箱中的重要工具之一, 但工具本身并不能创造理论, 它只是为理论生动直观地表达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方式。数量分析作为一种工具在理论研究中的作用是有一定限度的, 只能起服务的作用, 而不能居于支配地位。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既要重视运用数量分析工具, 克服以往忽视运用定量分析的缺陷, 适当增加定量分析的成分, 但同时又必须特别重视克服近年来在有些人中出现的滥用数量分析和搞“数字游戏”的错误倾向。

(六) 要处理好文章与参考资料之间的关系

任何学术研究都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发展、求创新, 因此, 学术论文的写作都离不开参考资料。如前所述, 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写作, 往住是学生对学术性文章写作比较全面、要求较高的一次尝试, 因而就更离不开参考资料。本科生毕业论文从观点到材料, 从结构模式到语体风格, 往往都要从参考资料那里去借鉴、模仿甚至借用, 因此, 处理好参考资料便成为毕业论文写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 但却是毕业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它反映了毕业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可靠程度, 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 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 因此, 应认真对待。

摘要:本科生毕业论文不仅是学生所学知识的一个综合表现, 而且毕业论文的写作也可以促进理论知识向能力转化, 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 在介绍了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前需要明确的几点认识的基础上, 分析了文科类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拟定提纲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文科类本科生,毕业论文,论文写作

参考文献

[1]蔡录昌.怎样写毕业论文[J].金触教学与研究, 1992, (4) .

篇4:向鲁迅杂文学议论文拟题

议论文是社会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一种文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息息相关。高中生应具备写作议论文所需的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高中生“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要求高中生能够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与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写作教学相比,议论文写作教学问题显得十分突出。高中生普遍存在不重视议论文写作、不善于写作议论文的现象,尤其是在议论文写作拟题上出现不准、不深、不实、不新等问题。笔者在今年苏、锡、常、镇四市二模阅卷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在拟题上存在许多问题。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凡是已有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叶圣陶先生也说过:“课文无非就是一个例子。”鲁迅先生作为中国近代史上妇孺皆知的文章大家,他的杂文就是学生学写议论文的绝佳例子,高中生通过这类例子可以学到很多议论文写作的技巧和手法,有效提高议论文写作水平。

去年江苏省高考作文开始使用材料作文,材料作文一般都是只提供材料而要求“自拟题目”,这种形式有自身的限制性,就是“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另起炉灶;同时也有它的灵活性,可以选拟不同形式的标题。今年苏、锡、常、镇四市二模卷的作文题就采用了材料作文,具体内容是: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人带鸡蛋在市场贩售,他在纸板上写着:“新鲜鸡蛋在此销售。”

有人过来对他说:“老兄,何必加‘新鲜两个字,难道你卖的鸡蛋不新鲜吗?”他一想有道理,就把“新鲜”两个字涂掉了。

不久,又有人对他说:“为什么要加‘在此呢?你不在这里卖,还会去哪儿卖?”他也觉得有道理,又把“在此”涂掉了。

一会儿,一个老太太过来对他说:“‘销售是多余的,不是卖的,难道会是送的吗?”他又把“销售”擦掉了。

这时来了一个人,对他说:“你真是多此一举,大家一看就知道是鸡蛋,何必写上‘鸡蛋两个字呢?”

结果他涂掉了所有的字。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写成诗歌),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提示:

(一)从“他”的角度看:做事要有主见,不要被他人的意见左右。

(二)从路人的角度看:对别人提建议要慎重。

(三)从材料的整体看:既要自己有主见,又要善于吸取别人的意见。

(四)合题的观点:从善如流;虚心接受他人意见;化繁为简;取舍等等。

学生在审题立意准确的前提下拟题出现了很多问题,如拟题空泛的有“坚持自我”、“固守本心,方可成事”、“坚信自己”等等,没有抓住材料体现出的“主见”这一关键词。拟题不切合材料的有“我的地盘我做主”、“不要被他人左右”、“别让他人牵着走”、“盲目听从要不得”、“何必被他人动摇自己”等等,没有切合材料所体现的“他人的建议、意见、言语”等。其中还有拟题立意较肤浅的,如“不要轻易改变自己的想法”、“要有自己的想法”等等。

议论文究竟应该怎样拟题?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鲁迅先生的杂文为我们提供了拟题的绝好例子。鲁迅杂文一直受世人所推崇。不仅在其文章中所体现出来的思想性上,还在于其文章标题的特点上,从鲁迅先生的杂文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写议论文拟题的技巧。

首先,鲁迅杂文的题目鲜明、简洁,不拖泥带水,清楚地向读者透露文章的议论话题、大致内容乃至基本观点。主要体现在:一是以“论”、“说”、“观”、“谈”、“记”、“略论/谈”、“再论/谈”等为标志的题目,如《论雷峰塔的倒掉》、《说胡须》、《我之节烈观》、《谈皇帝》、《记“发薪”》、《略论中国人的脸》;二是以“主义”为标志的拟题方式,如《拿来主义》、《寡妇主义》等;三是以“有感”、“闲谈”、“漫笔/谈”、“杂感/谈”等为标志的拟题方式,如《看镜有感》、《春末闲谈》、《灯下漫笔》、《黄花节的杂感》、《读书杂谈》等;四是以“从……说到/说起/说开去/到……”、“对于”、“关于”等为标志的题目,如《从胡须说到牙齿》、《从孩子的照相说起》、《关于知识阶级》、《对于批评家的希望》等;五是虽无明显标志,但是观点明确,使人一目了然,如《学界的三魂》、《作文秘诀》、《读书忌》等。

其次,鲁迅杂文在拟题上形象别致,避免了平、实、熟,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一是把一些不相关的事物、概念或现象组合进文题,产生错位感,如《文学与出汗》。又如《以脚报国》中鲁迅借“以脚报国”讽刺其自欺欺人,既具有讽刺意味,又切中要害。二是把平常或一般化的题目披上形象的外衣,如《生命的路》用形象的语言概括了生命本质的认识。三是以成语或熟语为题,如《事实胜于雄辩》、《咬文嚼字》。四是引用流行语为题,如《“以夷制夷”》、《“寻开心”》等。五是以问句为题,如《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我们怎样教育儿童的》。

再次,鲁迅杂文在拟题上还体现了整齐工整的特点。如果文题内容较多,或者文章体现的是关系类的内容,那么在拟题时可以借鉴对偶或者对举的手法,既充分展示了文章的内容,又体现了整齐之美。在鲁迅众多的杂文里,有许多文题体现这一特点,如《战士与苍蝇》、《可惨与可笑》、《文艺和革命》、《文学和出汗》、《吊与贺》、《书籍和财色》、《习惯与改革》、《爬和撞》、《捧与挖》等等。

通过对鲁迅杂文拟题特点的分析,此次二模作文议论文写作拟题可以有以下几种操作方法。按照观点鲜明简洁式,可以拟写以下作文题:《论/谈主见》、《我之主见观》、《主见杂谈》、《从纸板删字说开去》等等。按照形象别致式,可以拟写以下作文题:《我的主见我做主》、《做一棵有思想的苇草》、《面对建议,你动摇了吗?》、《主见何处寻?》、《主见都到哪儿去了?》等。按照整齐工整式,可以拟写以下作文题:《莫因他言,变己之见》、《坚持己见,察纳雅言》、《拒绝盲从,坚持己见》等等。

(镇江市“十二五”规划课题(三)“新课程背景下高中鲁迅作品教学的问题及对策”阶段性成果)

篇5:鲁迅研究论文

文学院09级10班

肖燕

200902141027 摘要:《起死》是从《庄子》《至乐》篇的寓言故事里演义出来的,巧妙地运用了,“古为今用”的原则,借用历史的素材,以“新编”的“故事”为躯壳,将古代和现代生活错综地交融在一起,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对庄子思想的扬弃。

关键词:《起死》

庄子思想

扬弃

在古代文化中,对鲁迅影响最大的就是庄子了。鲁迅说过:孔孟之道对我没多大影响,真正对我有影响的一个是庄子,一个是韩非子。实际上,鲁迅对庄子怀有很复杂的一种情感。作为学者的鲁迅,他对庄子的评价,和作为一个杂文家的鲁迅对庄子评价是不一样的:在《汉文学史纲》中,鲁迅对庄子的文采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而作为杂文家的鲁迅关注的则是,庄子这种哲学在中国现实生活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学者的鲁迅和杂文家的鲁迅,在面对不同对象、不同任务的时候,对庄子有不同的评价。

《起死》是从《庄子》《至乐》篇的寓言故事里演义出来的。故事中的那个骷髅,是五百年前的一个乡下人。当年是条汉子,夹着一个包裹,拿了雨伞去看亲戚,走在半路,被一棍子打死了,而且被剥光了衣服。现在,这个骷髅被庄子施法术,复了生,不过却是赤条条的,没衣服穿。他只看到旁边有一个老头,当然这老头就是庄子。于是他一把抓住庄子说:“你把我弄的精赤条条的,活转来又有什么用?叫我怎么去探亲?”庄子说:“这跟我没关系呀!不是我弄你的。”

“我不信你的胡说。这里只有你,我当然问你要!我扭你见保甲去!” 这时,庄子就开始和他讲起自己的哲学来:“慢慢的,慢慢的,我的衣服旧了,很脆,拉不得。你且听我几句话:你先不要专想衣服罢,衣服是可有可无的,也许是有衣服对,也许是没有衣服对。鸟有羽,兽又毛,然而黄瓜茄子赤条条。此所谓彼也一是非,此也一是非。你固然不能说没有衣服对,然而你又怎么能说有衣服对呢?” 这是鲁迅的神来之笔。庄子大谈他的哲学,汉子大怒:“放你妈的屁,不还我的东西,我先揍死你„„”

对照小说,鲁迅的改造,举其大者有三:

第一,把髑髅复活,在原文里仅只是一个设想,小说里却当真实行了。

第二,这段文字里,庄子有意降低了自己的水准,发出一通稷下学士式的夸夸其谈,然后才借髑髅之口说出了自己真意。鲁迅不容他这么扮猪吃老虎,小说里的庄子虽然滑稽,嘴里的议论,却是《齐物论》里的精义。第三,不论怎么说,原来髑髅和庄子之间的辩难,总还是两个知识分子之间的对话。小说里,死而复生的这位杨家庄的杨大,却不幸并不是读书人。

从这些内容的改造,我们可以看到其思想内蕴的不同。

哲学家的相对主义,遇到了乡下人的现实主义,就一筹莫展,陷入非常狼狈的境地。

汉子说,既然你说衣服可有可无,那你把衣服剥下来给我穿吧。庄子说,不行,不行,我要见楚王,怎能不穿衣服去呢?可见这样的玄而又玄的相对主义哲学是连哲学家自己也不准备认真实行的。汉子死死揪住庄子不放,庄子没办法,只好吹警笛,请巡警帮他解围。

庄子劝说司命的话很有讽刺性,“做人要圆滑,做神也不必太迂腐”,庄子和司命相互勾结掌握着普通人的生死大权,庄子可以呼风唤雨般的唤司命吹巡士,却并不能随心所欲的操纵司命。在庄子要急于摆脱杨大纠缠的时候,想将他还原成髑髅,却叫不出司命。司命和庄子的不合作态度在庄子劝说司命的对话中已经可以看出来,司命对待庄子的态度似乎更具有嘲讽性,司命是用一种冷眼看世界的方式看待庄子,看庄子出丑,对文化人“能说不能行”的灵魂似已洞悉到骨子里。司命背后对庄子的嘲弄和冷眼意味着对文化人的鄙夷,在一定意义上显示了鲁迅对现实中知识文化人的解剖和批判。司命作为一个清醒的观世者对世界的态度让读者联想到鲁迅对现实的清醒和无奈。

庄子是联系故事中人物的纽带,他与楚王有旧,其哲学对警察局长形成影响,他被鬼魂嘲笑但还是借司命之手将杨大复活,以文化名人的身份让巡士肃然起敬,复活了杨大的肉体却不能为之选择一条生路。杨大处于社会的最底层,生命掌握在别人手中,受到来自权势者(楚王、警察局长)的威慑,被文化人“起死”又受文化人愚弄,并直接受到权势者的爪牙“巡士”的镇压。这样看来,《起死》实际上是中国封建等级社会的一个缩影,鲁迅是对中国社会的整体解剖,以他特有的冷峻嘲讽了这个社会的人物,表现了他的生命之思和历史忧患。

故事中的庄子和历史上的庄子有很大的差别,这毫无问题,我倾向于将《起死》看作是鲁迅的有意误读,鲁迅是用写杂文的方式来写小说。过去的评论者注意到《起死》对虚无主义的批判,却没有看到是什么性质的虚无主义,道家虚无主义对现实的逃避性是鲁迅批判的对象,却不是《起死》中重点批判的唯一目标。因为在《起死》中庄子与楚国国王有交情,他还很重视他们的见面,与《秋水》篇中庄子对楚王的使臣毫不在乎是不一样的,他还有一个警察局长的崇拜者,他可以与司命相勾结,借随身带的笛子叫来帮手。鲁迅的虚无主义继承了庄子思想对现实的批判态度,但鲁迅对道家思想的消极无为、回避现实、混淆是非是一直持批判态度的,他希望能够积极的作用于现实,但现实的黑暗使他无法摆脱空虚和绝望,他只能作“绝望的反抗”。他对“滑头哲学”的批判意味着他希望能积极有为的活下去,但当他对历史中英雄命运作自己的思考之后,他为英雄的无奈而悲哀,更也为英雄的堕落而愤怒。

庄子,承载着华夏五千年历史的精灵,独来独往,师法自我,穿梭于瑰丽文学与奇异哲理之中。他宛如一位天外来客,横空出世,灵气逼人,娓娓道着鲲鹏之志、屠龙之技、鱼儿之乐、谢绝相位、庖丁解牛„„这些衍生的无穷的奇思奇想奇言奇论无不深刻影响着后世文人的文学创作,鲁迅便是这其中之一,连鲁迅大师自己都说:“自己正苦于背了这些古老的鬼魂,摆脱不出,时常使人感到一种气闷的沉重。就是思想上,也何尝不中些庄周韩非的毒,时而随便,时而很峻急。”思想上的继承自然影响了鲁迅作品的思想内容、文风笔法、格调气质等诸多方面。由此,我们看出庄子作为我国浪漫文学与现实文学甚至讽刺文学的一代宗师对另一代宗师鲁迅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庄子与鲁迅这两位相隔两千多年的中国文化史上的杰出人物,他们的思想在二十世纪发生了一场大交锋。鲁迅以其独到的眼光、犀利的文字,对庄子的文辞思想进行了一番论述,或接受或批评,得出了与其他人不同的结论。在《汉文学史纲要·老庄》中,鲁迅对儒家、墨家、道家思想文辞进行了概括,在比较中充分肯定了庄子文辞的成就:然儒者崇实,墨家尚质,故《伦语》、《墨子》,其文辞皆略无华饰,取足达意而已„„然文辞之美富者,实惟道家,《列子》、《冠子》书晚出,皆后人伪作,今存者有《庄子》。

从鲁迅对待庄子的态度,我们不仅可以考察现代性与传统对立交织的一面,还可以看到五四时期的文化启蒙者面对传统时所选择的不同的文化立场,以及这些立场对后来的中国现代文坛所产生的影响。如果我们在讨论“传统”与“现代性”时,把它们放回到具体的历史语境中来探讨,就会发现五四及五四后的几十年间,作家、诗人、学人在对待儒与道采取很不同的文化立场,并以此服务于自己的政治倾向与社会导向。比如在对待《庄子》时,鲁迅一直采取拒绝的态度,而郭沫若则是早期热爱庄子,晚期却贬斥庄子,这都与他们强烈的政治态度相关。如果说孔夫子是中国“最可怜的人”那么庄子又何尝不是?他何尝就能摆脱被“揉捏”的命运?现代语境对传统文化的实用态度,或排斥、或批判、或接受、或继承、或误读,或揉捏等等的“再创造”方式,说明所谓的“启蒙主义”是一个充满矛盾、冲突的庞杂的精神现象,绝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在彻底否定了历史的种种可能之后,鲁迅不能不陷入对自身状态和命运的思考。鲁迅对庄子哲学的消极无为是十分反感的,因而鲁迅对庄子哲学的批判是刨祖坟式的,这是第一层;庄子消极无为哲学在现实中的影响是鲁迅所深恶痛绝的,这是第二层;打着虚无主义的招牌骗人,行利己主义的实质,这是庄子哲学的变体,也是《起死》批判的现实意义,这是第三层。这三层之间又是紧密联系的,第二层是第一层的现代延续,但不是复制,王富仁将之视为道家的人生哲学为明知是非曲直而不得不明哲保身的中国知识分子提供了思想的武器,使他们不但可以原谅自己的自私和软弱,反而可以把责任推卸到弱者的挣扎和反抗上。在《起死》中,为了突出庄子哲学的软弱性,小说中让庄子哲学在简单的问题上碰壁,在庄子的自相矛盾中凸现其虚无哲学的荒谬性和现实有害性。第三层是历史中庄子哲学在现实中的衍生态,这种变化虽然在形式与第二层有很大不同,但对现实的无为却是相通的,如果说第二层中还保留了文人在黑暗现实面前洁身自好的话,第三层则是对文人堕落和滑头的批判,老庄思想成了他们逃避现实责任的精神避难所,也成了他们到处招摇撞骗的看家本领,而后者尤其让鲁迅感到愤怒和悲哀。正是鲁迅的这种清醒形成了鲁迅思想的深刻性,因而我们在认识鲁迅对庄子虚无主义的批判应该充分注意到鲁迅的复杂性。

启蒙者庄子所处的尴尬,也是所有知识分子、麦田守望者式的不合时宜与尴尬,这也是鲁迅本人的尴尬。那种被活死人逼难的处境之下,鲁迅即是庄子。知识能使蒙昧的骷髅复活成“类人体”,但知识、理念并未使“类人体”获取人的文化。从这一点看,对庄子的狼狈处境,我不觉得鲁迅有几分幸灾乐祸,实则顾影自怜,同对待阿q、孔已己的态度一样,阿q、孔已己有的苦难,鲁迅有,我们自身都有。而启蒙者庄子有的尴尬,是独知识分子才能有的。也不是苦难,而是尴尬,这或许便是知识给人带来的改变,知识使人复活,走出苦难,但知识也带给人尴尬。知识对于蒙昧的人来说不是智慧,不是文化,更不是活力,而是违言和非难他人并夺取利益的武器。启蒙者将知识赋予不合适的人,也即是在制造灾难。这应该是鲁迅对所有中国知识分子境遇的感同身受。

鲁迅对道家的拒绝是明确的,也是复杂的。之所以如此,不仅因为它与鲁迅“文明批评”的使命承担有关,而且与鲁迅内在的自我更新、自我改造以及自我革命有关。鲁迅通过《《起死》的写作来凸显庄子的价值,把他绑定在思想与行动之轴来褒贬取舍,既为了确立一种新的有关人的理想的新景观,同时也跟道家的关系作了了断。《故事新编》中,鲁迅拒绝老庄是与肯定孔墨同时进行的,涉及其新“立人”建构中道德与事功、责任与信念、思想与行动之连动可能性的问题——儒、墨、道思想人物分别对应其中,是因为他们作为中国问题或中国希望之源,带有方法的意义。鲁迅清理它们,既是清理历史、文化、自我,同时也奠定了现代中国人和中国文化再出发的新基点。

参考文献:

①鲁迅《汉文学史纲要·老庄》,《鲁迅全集》第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②鲁迅《两地书》,《鲁迅全集》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③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文人相轻》,《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④王富仁:《鲁迅与中国文化

(四)》,《鲁迅研究月刊》2001年第5期

⑤郭沫若:《庄子与鲁迅》,《1913—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第三卷》,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7年版

篇6:鲁迅论文

文学院中文(4)班梁莹莹2011212994

鲁迅小说简介:

鲁迅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堪称中国的民族魂。在他的作品中体 现出了那个时代的民族精神,可谓整个时代的缩影。尤其是鲁迅的小说作品,深刻反映了民国时期黑暗的社会制度,吃人的封建礼教。在整个民族被压迫阶级及少数进步人士与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做斗争的时候,鲁迅用他的笔写出了赤裸裸的现实、血淋淋的人吃人现象,用他的文字给黑暗的统治阶层沉痛一击。严家炎在《<呐喊><彷徨>的历史地位》中写道:“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成熟。”这句话在现在看来是有夸大之意的,但足以体现了鲁迅小说作品的伟大。

鲁迅的“画眼睛”手法:

鲁迅在他的《我怎么做起小生说来》中这样写道:“忘记是谁说的了,总之是,要极俭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的逼真,也毫无意思。我常常在学这一种方法,可惜学不好。”

鲁迅在《祝福》里充分应用了“画眼睛”的手法,而且应用的相当精妙,在《祝福》里鲁迅共有十三处写到了祥林嫂的眼睛,这十三处的描写充分表现了封建道德传统是如何对下层穷苦人民进行毒害和摧残的。十三次对眼睛的描写,每次揭示的意义、表现的感情都不同,概括起来有四种:

一、揭示祥林嫂善良老实的精神品质。例如文中两次提到“顺着眼”,这三个字与“横眉竖眼”形成鲜明的对比,充分展现了祥林嫂善良老实、安分守己的性格。

二、揭示祥林嫂的痛苦与悲哀。例,祥林嫂第二次死了丈夫,失掉了儿子,回到鲁四老爷家的时候,作者写道“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祥林嫂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妇女,在那个时代里,丈夫和孩子就是一个女人的全部,当她两样都失去时,她该是何等的痛苦呀。

三、揭示祥林嫂性格和精神的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例,“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揭示祥林嫂的悲剧已接近尾声,表示她的性格和精神已经完全失去了活力,她已变得麻木。

四、揭示祥林嫂的挣扎、反抗和追求。例,“她单是一瞥他们,并不回答一句话”,“单是一撇”,这一简单的眼神动作包含着祥林嫂对冷酷环境的强烈反感和沉默的反对。

在《阿Q正传》里,鲁迅也用到了“画眼睛”方法,阿Q在游街看到围观人们的眼睛时想到自己曾在山脚下遇到一只饿狼,“可是永远记得那狼眼睛,又凶又怯,闪闪的像两颗鬼火,似乎远远的来穿透了他的皮肉”,对狼眼睛的精彩描绘,形象的展现了那充满杀气的眼神,此眼神已经令人十分可怕了,而后面却说人们的眼睛更可怕,这种对眼睛的精辟描画深刻揭示了人们的冷漠,揭露了那个时代的悲哀,也隐含指出了阿Q是被看死的。

此外,《在酒楼上》这篇小说也有“画眼睛”手法的体现,文中吕纬甫在讲述阿顺时描述道“独有眼睛非常大,睫毛也很长,眼白又青得如夜的晴天,而且是北方的无风的晴天,这里的就没有那么明净了”,正如那句话所说的:要极俭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他对阿顺没有其他过多的描写,但就这眼睛的描写就足以让人感觉到阿顺是那种单纯、清秀、明净的女孩子。

还有,《药》里牢头阿义的“红眼睛”,康大叔的“眼光正像两把刀”的眼睛, 《狂人日记》里乡间庸医何先生的“鬼眼睛”, 《伤逝》里子君的“孩子气的眼睛”。鲁迅对人物眼睛的描写是贯穿于各部作品中的,并不是单一在某篇作品中展现的,妙哉!

通过对人物眼睛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心活动,这是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可以从中透露出人的内心世界,因此鲁迅才很重视描写人物的眼睛。“画眼睛”法可谓是鲁迅作品的一大亮点,是他文章的标志性手法。

鲁迅小说的主要内容:

其实,鲁迅作品的主要内容就是围绕“看”与“被看”展开的。他曾在《<呐喊>自序》里讲道:“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疑义的示众和看客。” 他在这里已经提出了国民的可悲之处,在那个时代,中国的国民大多都是愚弱的。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讲道:“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鲁迅的小说中大多是病态社会里被封建道德毒害的不幸人民,他们也正是那示众之人和看客,即“被看”和“看”的主体。

最明显体现“看”与“被看”主题的就是《示众》了,文章没有具体的故事情节,就是描写了北京西城区一个犯人在街上被示众时围观群众的各种精神状态,无聊、冷漠、麻木。表现了封建社会里暴政统治下的群众,不是示众的材料,就是示众的看客。《且介亭杂文二集.七论“文人相轻”---两伤》中说:“试看路上两人相打,他们何尝没有是非曲直之分,但旁观者只觉得有趣;就是绑出法场去,也是不问罪状,但看热闹的居多。”

《阿Q正传》最后写道:“他们多半不满足,以为枪毙并无杀头这般好看;而且那是怎样的一个可笑的死囚呵,游了那么久的街,竟没有唱一句戏:他们白跟一趟了。”由此可见,这些围观的看客真的是冷漠至极,他们去围观就单纯的是想要寻找一份快感,而这快感就源自于那“被看”的人被砍头,没有看到就觉得白跟了一趟,这是多么荒诞的想法呀,悲哉哀哉!

《药》里借华老栓的眼睛描写了夏瑜被砍头时围观者的神态,“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部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子,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一群愚昧无知的看客,伸长了脖子去看革命者的头颅是如何被砍掉的,当然,他们并不关心被砍的人是谁,他们只是想看到人头被砍掉落于地,他们只享受那一份所谓的“快乐”和“满足”,无知麻木的中国国民呀。

“鲁迅痛恨看客,也痛恨被看,他这种思想在他的诸多作品中都有明显的折射。他生活中也是这样,1936年10月19日,鲁迅病逝于上海,他留下遗言,“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

“看”与“被看是被鲁迅称之为“国民劣根性”的一种生存方式。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是永远的戏剧的看客。中国人在生活中不但自己做戏,演给别人看,而且把别人的所作所为都当作戏来看。看戏和演戏,即“看别人”和“被别人看”,就成了中国人长期的一种生存方式。而这种生存方式反映了看客们集体无意识的国民劣根性。

“看”与“被看”这一艺术群体形象是鲁迅个人经历对现实生活和民族积习的折射。这一意识,应该发端于早年仙台那个著名的“幻灯事件”。民族的忧患与个人责任感的强烈碰撞使他毅然弃医从文,去探索国民劣根性的灵魂,以尖锐的笔锋唤醒那沉睡的人们,以铿锵的文字砸碎那绝无窗户而又万难破毁的铁屋子。

鲁迅小说中偏激的观点:

当然,鲁迅对中国旧道德的批判也有片面化、偏激化的倾向,有夸大化、歪曲化的谬误。他一方面揭示中国妇女在封建社会所受的压迫和束缚,另一方面又带有性别歧视,有着明显的“女人祸国论”倾向。在《阿Q正传》第四章 “恋爱的悲剧”里有这么一段话:“中国的男人,本来大半都可以做圣贤,可惜全被女人毁掉了。商是妲己毁掉的;周是褒姒弄坏的;秦......虽然史无明文,我们也假定他因为女人,大约未必十分错;而董卓可是的确给貂蝉害死了。”

鲁迅的论断未免过于偏激,我并不是站在女性角度要为女性辩白什么,只是在为红颜

叫屈,将硕大一个王朝的覆灭归到一个小女子的身上,未免太难让人信服。难道长得美也是一种过错吗?没有君主的极度迷恋,这些红颜纵有天仙之貌,也登不上这罪名昭著的历史舞台啊!没有君主的昏庸无能国家也不会灭亡呀!

商和周的灭亡是历史的必然,即使没有妲己褒姒,那昏庸的商纣王和周幽王也不会创出千秋伟业。秦的灭亡也假定是女人?女人也太冤了吧。众所周知,秦是暴政而亡的。又怎能将罪名归于女性呢? 再说到貂蝉,虽说是由于她,吕布才杀了董卓。可若他们父子关系一直融洽,那恐怕四大美女齐上阵也无济于事吧?

鲁迅的作品就像一把利剑直刺封建旧道德旧观念,可为什么在千百年后的今天鲁迅 却保留着如此偏激的“红颜祸国论”呢? 红颜本无罪,何必称祸水。封建观念的影响真的是根深蒂固呀,就连伟大的鲁迅先生也不能完全摒弃封建旧思想。我并不是说鲁迅先生保留着封建思想,只是他的某些观点确实有待商榷。起码以现在的观点来看,“女人祸国论”的确是过于偏激了。

上一篇:名思教研学习心得下一篇:蓝红撞衫启示录杂文随笔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