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示范户简介

2024-04-09

科技示范户简介(精选6篇)

篇1:科技示范户简介

科技示范户简介

张世军,男,现年47岁,二峪河杨家湾村组长,从2008年开始从事农用车维修,由于现在农村的农用车辆多,使其生意十分火爆,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就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有钱人,其经济效益非常可观,他成了一个真正的脱贫致富带头人。

科技示范户简介

2002年在通过市场调查,**,男,49岁,二峪河杨家湾村人,对市场经济效益好的核桃种植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他承包了50余亩荒山进行了种植。为了发挥核桃的优点,生产上取得更快更好的效益,他对核桃进行了幼树整形等多种植改良措施和管理方式,现在实现了高产出,高收益,成了本村一村一品的典型人物。

科技示范户简介

***二峪河东坪村人,初中学历,现年39岁,俗话说靠山吃山,所以他在家里承包了70亩山地,从外地引进了优良品种的板栗,在经过细心,科学的管理后,短短几天5年时间,现在的林子已经产生了经济效益,年收入达成万元左右,使其成了本村的一村一品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科技示范户简介

**二峪河东坪村人,35岁,是一名退务军人,由于其原来在部队饲养过猪。回家后,他便想起了办一个养猪厂,他评自己在部队学到的养猪经验及不思学习,自己的养猪厂恨快就办好了,由于他很上进,在第一栏猪出栏就挣了3万元,现在有扩大了养猪规模,在第二栏猪出栏收入将达到10万元左右,他还把养猪技术不断给村里人传授,希望村里的人都能共同致富。

篇2:科技示范户简介

健民镇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是柳安才同志个人投资修建的了绿色富硒蔬菜、花卉果品种植以及农产品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该项目总投资1.2亿元,建设工期3年。园区企业注册资金3000万元,现有职工135人,其中管理人员18人,中高科技人员6人,区蔬菜中心高级农艺师张新华、农艺师张开军为驻园区科技特派员,技术依托西南大学、西农大、安康学院(主要是常权记教授)、汉滨区农业局。项目总占地1000亩,建设内容共四个方面:一是绿色农业种植区占地475亩,主要种植富硒蔬菜、莲菜和果品;二是高科技农业展示区占地155亩,主要建设全自动智能温控室和高科技温室;三是现代园艺种苗繁育区,占地290亩;四是农产品加工、储存、保鲜和销售。预计项目建成后,年产绿色富硒蔬菜1万吨,富硒干鲜果储存10万吨,加工蔬菜2万吨,年销售收入1.28亿元,税收258万元,利润3622万元。

园区从2009年6月筹划,11月份开工以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园区建设顺利进行,目前已完成投资2400万元,完成了四项工作:一是建成设施大棚300亩、莲菜100亩、苗木花卉50亩,在建100亩;二是硬化生产道路3公里,建立抽水泵站1座,机电井5口,铺设滴灌管网360公里,土地整理和土壤改良300亩;三是引进推广了六项先进技术、10个新品种,种植的西红柿、茄子、青椒、莲藕等品种,经检测均为无污染、富含硒元素的蔬菜,取得良好效果;四是已生产蔬菜600万斤,其中150万斤销往城区各大超市。

篇3:一名科技示范户的“科技梦”

20世纪90年代初, 由于家庭原因, 陈旭善从一名莘莘学子辍学成了一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心中许多美好的愿望也随之破灭了。祖辈们那种“一滴汗水摔八瓣”, “满怀希望播种, 寥寥无几收获”的情景, 深深地刺痛了陈旭善的心, 他下决心要扭转这种局面, 决定从科学种田入手。

1 自我充电, 学习农业科技知识

为了掌握更多的农业科技知识, 提高科学种田水平, 改变以往那种“庄稼活不用学, 人家咋着咱咋着”的老传统, 陈旭善多方学习, 汲取农业科技知识。河南人民广播电台的《对农村广播》、《今日农村》和中央七套的《聚焦三农》、《致富经》、《农广天地》、安阳电视台的《乡村服务社》等成了他每天必听必看的节目。他每年还订阅手机报《惠农通》和《河南科技报》、《农民日报》、《河南农业》等报刊杂志。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要点问题, 都用一个小本本记录下来。他还经常带着问题到县农业局、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滑县分校等农业部门向专家请教。他每次到县城办事, 都不忘到县农业局、农技中心、农广校带一些农业科技资料回去学习。

2 为民解忧, 助人为乐

陈旭善同志不但自己刻苦学习农业科技知识, 掌握了一些科学种田的新技术、新知识, 还经常为民解忧, 助人为乐, 成了远近闻名的“科技迷”。

记得有一年, 邻居陈振山的一块花生田, 浇过水施过尿素后一直不长, 陈振山急坏了, 赶忙找到陈旭善。他不顾中午三十多度的高温, 立即来到陈振山的花生田, 通过认真查看, 结合自己所掌握的农业科技知识, 回家又翻阅了大量的农业书籍。陈旭善断定陈振山的花生生长停滞, 植株矮小、分枝、根系发育不良, 次生根很少, 叶片短小、暗绿无光泽、下部叶片及茎基部呈紫红色是缺磷的表现, 建议他每亩追施10~15kg过磷酸钙。过了几天, 陈振山家的花生苗开始有了新绿, 慢慢地转入正常生长。陈振山总算舒了口气。

2004年7月, 一场大雨过后, 小铺乡陈庄村及邻村的花生田大面积出现上部嫩叶失绿, 下部老叶及叶脉仍保持绿色;严重的叶脉失绿进而黄化, 上部新叶全部变白, 出现褐斑坏死, 干枯而脱落。很多农户不了解情况, 盲目到农资经销处购买大量农药或叶面肥, 结果钱没少花, 效果却不理想。陈旭善看在眼里, 急在心里, 通过仔细查看苗情, 认真查阅《花生栽培技术》等农业科技资料, 并咨询农业专家, 得知是由于花生缺铁导致的黄化症状。建议农户选用0.2%~0.3%的硫酸亚铁溶液进行叶面喷雾, 每隔5~7天喷施1次, 连续喷3~4次, 也可选用绿叶宝 (其主要成分为铁的螯合物和一些微量元素, 喷施效果优于单纯喷施硫酸亚铁) , 一般每亩使用一袋 (25克) 兑水15kg, 每隔10天喷1次, 连续喷2~3次。几天后花生苗逐渐变绿、生长健壮。这样既节约了成本, 又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陈旭善科学种田的做法得到了周边农户的认可。

3 成为示范户, 圆了科技梦

2012年, 陈旭善被评为滑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科技示范户。随后, 他又报名参加了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现代农艺专业中专班培训, 成为一名农广校中专学员, 不能圆大学梦, 却圆了“科技梦”。陈旭善如鱼得水, 他学习钻研科学技术的热情更高了, 积极参加基层农技推广项目和农广校组织的科技培训, 学习钻研农业科技知识;带头使用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新农资, 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基层农技推广项目和农广校安排的相关试验示范, 配合技术指导员做好技术推广和示范带动工作;把学到的农业新技术、新知识及时传授给周围农户, 真正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及时提供生产和技术指导的有关信息, 及时反馈农民意见呼声, 做好农情调查、技术推广和政策宣传, 并向周围农民传授科技致富的信息经验。

2013年麦收后的一天, 陈旭善到田间查看玉米出苗情况时, 发现自家的玉米叶片上出现成片的银灰色斑, 叶片点状失绿, 致使玉米心叶上密布小白点及银白色条斑, 部分叶片畸形破裂, 心叶扭曲, 呈“牛尾巴”状, 难以长出, 严重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刚开始, 他还以为是除草剂危害, 到周围农户田间查看, 发现也有这种现象。陈旭善剥开扭曲的心叶一看, 发现里面还有针尖样的小虫在爬。他立马拔了两棵扭曲的玉米来到滑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向专家请教。经专家辨认, 原来是蓟马危害。陈旭善按照专家的指点提醒周围农户立即喷施吡虫啉或高效氯氰菊酯等农药。由于陈旭善的善于观察、发现及时和积极带动, 当年的玉米田蓟马很快得到了控制, 为农户挽回了不少经济损失。陈旭善再次从钻研农业科技中寻到了乐趣。

4 钻研农业科技, 成了推广农业技术的播种机

经过不懈努力, 尤其是在成为农业科技示范户和农广校学员后, 通过两年的培训学习、农业专家和农技指导员的精心指导和自己的刻苦钻研, 陈旭善掌握了小麦前氮后移、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精量半精量播种、玉米“一增四改”、玉米适时晚收等农业实用新技术, 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土专家”、“大名人”。田间地头、培训班的课堂上、种植户的家中, 经常有他的身影。提起陈旭善, 小铺乡陈庄村及周边村庄的老百姓没有不知道他的, 都从内心里感谢他。很多村民慕名而来向他“取经”。他都热情接待, 耐心讲授, 带着大家一起学科技, 用技术, 义务向他们发放科技资料, 免费向他们提供市场信息, 无偿进行科技培训、技术咨询等全方位服务, 在群众中掀起了学科技、用科技, 宣传先进农业实用技术的热潮。每到农事关键时期, 他用村高音广播、黑板报, 举办培训班等形式进行宣传。不管严寒酷暑, 只要农民有需求, 他都随时到田间, 面对面、手把手地对农民进行指导, 直到农民满意为止。

5 执着农业, 深受好评

陈旭善学习农业科技非常执着, 用老百姓的话说是有股“拗劲”。他常常一边干农活, 一边进行试验观察, 有时在地里一呆就是7~8个小时。饥饿考验着意志, 汗水浸透了衣衫, 蚊虫爬满了全身, 但为了不打扰害虫的活动, 他只有一动不动静静地观察。辛苦劳累没有拖垮他的意志, 失败教训没有改变他的决心。功夫不负有心人, 经过多次试验, 他终于获得了成功, 掌握了小麦、玉米、花生等农作物的病虫活动规律, 发现了有效的防治方法;弄清了农作物在本地需肥特点, 总结了高效的施肥技巧。他的10亩责任田成了远近知名的“样板田”。

2012年4月下旬, 多数麦田发生红蜘蛛。小麦红蜘蛛本来是当地小麦的一种常发性害虫, 这次十几户农民反映用了几遍药, 效果却不理想。一开始陈旭善怀凝是农药质量有问题, 经反复试验发现不是农药的问题。于是他在村北定好两个地块作为观察点, 经过观察证实, 红蜘蛛的活动规律在本地有所变化, 不完全像书本上所说的大量红蜘蛛活动是在上午10:00以前, 而是下午3:30到下午5:00大部分红蜘蛛上升到叶面上, 其他时间大部分红蜘蛛返回到地表。根据这一规律, 在滑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业专家和农技指导员的指导下, 制定出防治小麦红蜘蛛的最佳方案, 陈旭善立即利用村广播和黑板报向村民宣传发布, 小麦红蜘蛛很快得到了控制, 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受到了周围群众的好评。

篇4:科技示范户简介

关键词:甜瓜科技示范户;增收现状;增长缓慢原因;思考

中图分类号: F304.8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08.013

1 示范户经营收入现状

示范户的种植结构调整缓慢,其中还是以玉米为主,甜瓜为辅,种植农作物的主业收入比例增长幅度不大,养殖业等副业收入徘徊不前,还有部分示范户的劳力人口外出打工,造成了示范户的收入总体上增长缓慢。其中非农收入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以种植玉米等为主的纯农户的收入水平已逐渐的落后于当地的平均收入水平。

2 示范户农业收入增长缓慢的成因分析

2.1 种植结构调整缓慢

在镇赉县镇赉镇,甜瓜种植已经形成产业规模,成为周边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其收入在农户总体收入中所占百分比有所提升,但是由于以下因素,导致种植结构的调整面临一定困难:一是耕种面积限制。甜瓜必需进行轮作,而农户耕地总面积较小,使得可种植甜瓜的轮作耕地面积受到一定限制;二是农户对甜瓜种植技术有抵触情绪。甜瓜种植技术要求严格,多数示范户对其科学管理认识不足,将甜瓜收入作为大田收入的补充,还未达到足够的规模;三是劳动力缺乏。甜瓜种植需要大量劳动力,而当前农村常出现劳动力资源紧缺现象;四是甜瓜销售渠道不畅。甜瓜销售还是以零售为主,稳定性差,缺乏议价能力,影响瓜农种瓜极积性。

2.2 文化素质影响务工收入

当前,越来越多的农民外出务工,务工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但是总体而言,外出务工吃的辛苦多,挣的钱难以与付出成比例。原因主要是农户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劳动技能偏低,无一技之长,就业困难,很难找到固定的工作,不得已只能做一些简单的零活,往往是付出大,收入低,难有保障。

2.3 农村社会家庭负担重

农民的农业收入不多,务工收入也有限,但日常生活要用钱,次年的生产还要高成本投入,这些都使农民有限的收入显得捉襟见肘。此外,目前农村医疗保险制度还不健全,因病致贫的现象在农村屡见不鲜。稍重一点的病就会使原本就不富裕的农民家庭一贫如洗,甚至是负债累累。同时农村养老支出也是农民的重要负担。

3 对示范户技术帮扶的实践与思考

3.1 加大培训力度,推广科学种瓜

农业科技组织要搭建与农民的互动平台,通过多种渠道主动向农户灌输农业科技知识,摆脱甘于贫困的落后意识,树立科学致富的信心,不但要让农民看到增收的希望,还要给予农民增收的路径。为了加强示范户的科学种瓜水平,镇赉镇农业站在县农业局和技术推广中心领导的引导和大力支持下,采用多种形式传授科技种瓜知识。一是送书下乡。及时将农业科普资料送到农户手中;二是开展集中学习。在农闲时节组织农户开展学习,向农户讲解种瓜技术;三是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解决甜瓜种植过程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四是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抓住甜瓜种植的关键性环节,深入田间现场指导;五是当好农业医生,随时解决田间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2 抓好试验示范,实施规模生产

随着甜瓜产业不断壮大,在镇赉镇的2个村3个自然屯建立了约40亩的试验示范基地。通过试验示范筛选出适合镇赉县推广种植的优质、高产及耐储运的甜瓜新品种,改变了过去品种杂乱的现象,甜瓜轮作年限由原来的4~6年降低到2~4年。同时把成熟的经验向科技示范户推广,进一步辐射带动周边200户甜瓜户,为推广甜瓜规模化种植提供了有力支撑。

3.3 强化科技引导,优化甜瓜品质

结合当地市场与地利,积极推广甜瓜新品种新技术。确定帮扶对象后,积极向农户灌输几年来甜瓜生产中积累的实践经验,引导农户接纳新的种植方式,实施拱棚双膜栽培技术,推广了大、小拱棚、育苗地膜移栽、地膜直播等3种栽培模式。在品种选择上,引导农户种植市场热销、高产、抗病新品种,减少病害发生,亩产一般在3400公斤左右,甜瓜亩产值由以前的3600元左右增加到5800元以上,让农户劳有所获,取得了超值回报,同时也加深了与农户之间的感情。农业科技人员要不断的为自己充电,开拓视野,仅仅有为农民服务的意识是不够的,还要拥有为农民服务的本领。农业科技人员要主动学习,不仅要了解国家宏观政策,农业技术走向,更多的是要学好实用技术,积累实践经验,诱导而不误导,扶农而不伤农。

3.4 拓宽销售渠道,做大做强市场

一是在镇、村政府及农业局共同努力下,利用好网络,加大网络信息覆盖力度,在网上发布甜瓜销售信息;二是培养壮大当地的代销、经纪人队伍,并与外地客商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建设通畅的销售网络;三是要打造香瓜品牌。镇赉甜瓜本身具有较多的优势,在当地得到了认可。但缘于季节性强、规模小,且缺乏主动的品牌意识和专业宣传队伍,知名度不高。镇、村政府及农业局全力开展镇赉甜瓜宣传,不断提升知名度。

篇5:科技示范户简介

塘口军民共建绿色蔬菜科技示范园位于咀头镇塘口村,总面积38亩,现有工厂化三连栋智能育苗温室一座,节能型日光温室10座,分特色蔬菜生态观光、设施蔬菜精细栽培、露地蔬菜标准化生产三个展示区。是一个集新品种试验示范、生态蔬菜观光、新技术应用推广为一体的现代农业高科技示范园。

目前,种植的各种名、优、特绿色蔬菜达到38个种类共280个品种。其中特色蔬菜生态观光区各种观赏瓜、巨型南瓜、西洋南瓜和豆类等100个品种,设施蔬菜精细栽培区水果黄瓜、水果西红柿、七彩椒等40个品种,露地蔬菜标准化栽植甘蓝、菜花、西葫芦、白菜、萝卜等165个品种。引进和推广的农业新技术达8类20项。其中工厂化育苗采用穴盘、嫁接等技术,提高促进蔬菜种苗繁育质量;特色蔬菜观光长廊采用有机质、滴灌、营养液、立体栽培等先进的管理技术,突破发展绿色蔬菜由产业型向生态观光型迈进;设施蔬菜精细栽培采用全膜覆、盖膜下滴灌、二氧化碳气肥、吊架等技术,充分展示现代农业新成就;露地蔬菜标准化生产采用新品种对比试验示范、方块田、地膜覆盖、标准化生产、绿色防控等技术,全面推进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迈上新台阶,为促进农民蔬菜生产确保技术支撑。

篇6:科技示范户简介

项目简介

为加快新山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做好农业产业示范带动,新山村科技生态示范园50亩示范园在凯里市民宗局、凯里市政府办、炉山镇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50亩生态示范园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该项目总投资35万元,机耕道及便道建设总投资15.8万元,水池建设1.2万元,流转土地租金5万元,建设莲藕养鱼池一个7万元,大棚建设2.5万元,其它设施建设3.5万元。

承建单位:凯里市鑫业种养殖专业合作社

二0一四年一月

上一篇:折 扣 教学设计下一篇:显摆的背后的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