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有关名人名言

2024-05-16

学习有关名人名言(共18篇)

篇1:学习有关名人名言

1.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2.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3.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4.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张潮

5.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6. 勤奋者废寝忘食,懒惰人总没有时间。——日本

7. 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浜投痰纳嗤贰?——弗莱格

8.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9. 古往今来,凡成就事业,对人类有所作为的,无不是脚踏实地,艰苦登攀的结果。——钱三强

10. 智慧源于勤奋,伟大出自平凡。——民谚

11. 只要心还在跳,就要努力学习。——张海迪

12. 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13. 培育能力的事必须继续不断地去做,又必须随时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会成功。——叶圣陶

14. 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确定一个伟大的目标,并决心实现它。——歌德

15.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16. 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加菲劳

17. 提防那只念一本书的人。——拉丁谚语

18. 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19. 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的光泽——泰戈尔

20. 书本上的知识而外,尚须从生活的人生中获得知识。——茅盾

篇2:学习有关名人名言

2. 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

3. 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鲁迅

4. 好读书,不求甚解。——陶渊明

5. 书是世界宝贵财富,是国家和历史的优秀遗产。——梭罗

6. 身边永远要带着铅笔和笔记本,读书和谈话时碰到的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话语都把它记下来。——列夫·托尔斯泰

7. 书籍对于人类原有很重大的意义„„,但,书籍不仅对那些不会读书的人是毫无用处,就是对那些机械地读完了书还不会从死的文字中引申活的思想的人也是无用的——乌申斯基

8.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9. 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10. 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11. 书籍犹如朋友,必须慎重选择。——黑德斯

12.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莎士比亚

13. 藜羹麦饭冷不尝,要足平生五车书。——(宋)陆游

14. 读书之于精神,恰如运动之于身体。——爱迪生

15. 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格言联璧》

16. 书,能保持我们的童心;书,能保持我们的青春。——严文井

17. 要建设,就必须有知识,必须掌握科学。而要有知识,就必须学习,顽强地、耐心地学习。向所有的人学习,不论向敌人或朋友都要学习,特别是向敌人学习。——斯大林

18. 读书要玩味。——(宋)程颢

19.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其专精。——(清)章学诚

20. 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郑成功

21.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22. 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而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还很少。——伏尔泰

23. 劝君莫将油炒菜,留与儿孙夜读书。——《增广贤文》

24. 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人都向往知识,一旦知识的渴望在他身上熄灭,他就不再成为人。——南森

25.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

26. 贫寒更须读书,富贵不忘稼穑。——(清)王永彬

27. 我们知道的东西是有限的,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则是无穷的。——拉普拉斯

28. 凿壁偷光,聚萤作囊;忍贫读书,车胤匡衡。——(元)许名奎

29. 必日退。——(宋)晁说之

篇3: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些思考

1. 学生的独立思考时间不够

笔者听课时习惯记下每个环节所需的时间。有些课上, 教师刚提出一个问题, 就让学生进行讨论, 根本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或是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十秒。这样仓促的情况下, 学生思考问题的质量如何得到保证?那些思维较慢、对学习缺乏热情的学生, 他们能想到答案吗?下个环节的讨论他们又会发言吗?

2. 学生参与不均衡

小组合作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 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 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它的本意是希望通过合作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特别是较好的学生能够带动学困生或是对学习缺乏热情的人。可是笔者在观察中却发现, 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好的学生发言积极, 主导整个讨论过程, 而那些较差的学生却很少发言或是一言不发, 有些甚至有种置身事外的感觉。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后的提问中, 也往往是让那些较好的学生发言。这样, 真正受益的还是那些好学生, 较差学生的能力没有得到提高, 这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本意是相悖的。

3. 教师缺乏指导总结

经常能看到学生在交流时, 教师在讲台上踱来踱去, 无事可做。其实这时正需要教师深入到学生的讨论中去倾听学生发言, 指导那些不会合作探究的学困生。

首先, 教师要转变观念, 不要为了合作而合作。合作要以学生为主体, 应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 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事物的某些方面。这样, 就能使学生看到那些与他人不同的观点, 从而对新知识的理解更丰富、更全面。

其次, 学生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合作学习的基础是学生的独立思考。为了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教师要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展示的空间, 使学生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通过组内的交流、探讨, 使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 不断地产生新的想法。

再次, 明确学习的目标和任务, 且任务难易适当。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难易要适当, 如果太容易, 学生不需要他人协助也能完成, 就会失去合作学习的意义, 学生的合作也会失去动力;如果太难, 小组通过一定的努力仍不能达到目标, 便会饱尝失败的苦果, 逐渐失去学习的信心, 也就失去了合作的兴趣和主动性。

4. 分组后小组成员分工要明确

小组合作学习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在学生合作与交流后, 使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这就要求每位学生都应该参与其中, 不能只是少数好学生参与讨论发言, 而较差的学生却“随波逐流”, 这样小组合作学习也将失去本身的价值。

5. 学生间的交流习惯要正确

在听课和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当一个学生发言时, 其他学生并没有认真听, 而是一味地举手, 不住地喊:“老师, 我来!我来!”有的学生干脆一副“事不关已, 高高挂起的模样”。这样, 就不能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因此培养学生的交流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1) 要培养认真倾听的习惯。合作学习中除了要独立思考, 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外, 还应具有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这就要求每位学生在其他学生汇报交流时, 认真、仔细地倾听, 对其他学生说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足或不对的及时补充或纠正, 只有这样才能把知识层面逐步引向深入, 使学生对一个一个知识点有全面、深刻的理解。

(2) 要培养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合作学习尽管是小组化学习, 人数不多, 但也必须在一定的组织纪律约束下进行, 避免不必要的吵闹和争论。当然这里所指的纪律约束并不是把学生管死, 不给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自由, 而是通过一定的纪律要求, 让学生在“合作”中活而不乱。

6. 教师要适时指导调控

教师要留心每个学生合作学习的状态, 深入小组, 及时了解学生的讨论进展、合作效果、讨论焦点, 获取学生合作中的大量反馈信息, 为教学评价及调控指导提供第一手材料。

篇4:有关“教育”的名人名言

——William Butler Yeats

教育并非注满水桶,而是点燃火种。

——威廉·勃特勒·叶芝

2. Education is what survives when what has been learned has been forgotten.

——Burrhus Frederic Skinner

教育就是把所学的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

——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

3. Education is the most powerful weapon which you can use to change the world.

——Nelson Mandela

教育是你可以用来改变世界最强大的武器。

——纳尔逊·曼德拉

4. The important thing is not to stop questioning.

——Albert Einstein

重要的是不停止质疑。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5. Learning is not attained by chance, it must be sought for with ardor and diligence.

——Abigail Adams

学问不是随随便便就来的,必须热情地去追求,努力地去获得。

——阿比盖尔·亚当斯

6. The person who is educated is the one who has learned how to learn and change.

——Carl Rogers

受过教育的人知道如何学习和改变。

——卡尔·罗杰斯

7. The object of education is to prepare the young to educate themselves throughout their lives.

——Robert Maynard Hutchins

教育的目的让年轻人作好毕生教育的准备。

——罗伯特·梅纳德·哈钦斯

8. The roots of education are bitter, but the fruit is sweet.

——Aristotle

教育的根是苦的,但结出的果实却是甜的。

——亚里士多德

9. An education isnt how much you have committed to memory, or even how much you know. Its being able to differentiate between what you know and what you dont.

——Anatole France

教育并不是指你记住了多少,或者你知道了多少,而是能区分你知道的和不知道的。

——阿纳托尔·法朗士

10. Education is a progressive discovery of our own ignorance.

——Will Durant

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

——威尔·杜兰特

11. Education is the ability to listen to almost anything without losing your temper or your self-confidence.

——Robert Frost

教育就是要使人具备一种能力,无论你听什么,都不会大发雷霆或丧失自信。

——罗伯特·弗罗斯特

12. A human being is not attaining his full heights until he is educated.

——Horace Mann

一个人只有当他受过教育后,才能达到真正的高度。

篇5:有关勤奋学习名人名言

2)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刘彝

3) 芸芸众生,孰不爱生?爱生之极,进而爱群。 —— 秋瑾

4) 如果你颇有天赋,勤勉会使其更加完美;如果你能力平平,勤勉会补之不足。 —— 雷诺兹

5) 勤劳的人会有各种幸运,懒惰的人则只有一种不幸。 —— 兰谚

6) 在日常生活中靠天才能做到的事情,靠勤奋同样能做到;靠天才不能做到的事情,靠勤奋也能做到。 —— 亨沃比彻

7)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8)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9)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10) 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 萧楚女

11) 莫要由于侥幸取得一次收获,便否认踏实苦干是成就的基础。 —— 佚名

12) 埋头苦干是第一,发白才知智叟呆。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 华罗庚

13)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14) 我们活着不能与草木同腐,不能醉生梦死,枉度人生,要有所作为。 —— __

篇6:与学习有关的名人名言

2.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 孔子

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刘彝

4.志不强者智不达。 —— 墨翟

5.学不可以已。 —— 《荀子》

6.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 爱迪生

7.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 —— 鲁迅

8.盆景秀木正因为被人溺爱,才破灭了成为栋梁之材的梦。

9.如果把才华比作剑,那么勤奋就是磨刀石。

10.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陶渊明《杂诗》

11.山涧的泉水经过一路曲折,才唱出一支美妙的歌。

12.一个人不能骑两匹马,骑上这匹,就要丢掉那匹。聪明人会把凡是分散精力的要求置之度外,只专心致志地去学一门。

13.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14.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15.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16.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颜真卿

17.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 蒲松龄:《阿宝》

18.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托尔斯泰

19.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它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 爱因斯坦

篇7:有关快乐学习的名人名言

2)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3) 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4)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高尔基

5) 学习要有三心,一信心,二决心,三恒心。——陈景润

6) 山路曲折盘旋,但毕竟朝着顶峰延伸。

7) 只有登上山顶,才能看到那边的风光。

8) 对于那些内心充溢快乐的人们而言,所有的过程都是美妙的。——罗莎琳·德卡斯奥

9) 一个有真正大才能的人会在工作过程中感到最高度的快乐。——歌德

10) 真正的笑,就是对生活乐观,对工作快乐,对事业兴奋。——爱因斯坦

11) 笑实在是仁爱的象征,快乐的源泉,亲近别人的媒介。有了笑,人类的感情就沟通了。——雪莱

12) 保持快乐,你就会干得好,就更成功更健康,对别人也就更仁慈。——马克斯威尔·马尔兹

13) 所有快乐中最伟大的快乐存在于对真理的沉思之中。——阿奎那

14) 所谓的快乐,是指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伊壁鸠鲁

15) 人生真正的快乐,在于能对一个事业有所贡献,而自己认识到这是个伟大的事业。——萧伯纳

16) 人生最大的快乐不在于占有什么,而在于追求什么的过程中。——班庭

17) 人生所有的欢乐是创造的欢乐:爱情天才行动——全靠创造这一团烈火迸射出来的。——罗曼·罗兰

18) 凡人生之生也,必以其欢,忧则失纪,怒则失端,忧悲喜怒道乃无处。爱欲静之,遇乱正之,勿引勿摧,福将自归。——管仲

19) 所谓内心的快乐,是一个人过着健全的正常的和谐的生活所感到的快乐。——罗曼·罗兰

篇8:有关小学数学体验学习的探讨

体验学习虽然本意来自经验学习, 但我们认为取体验这个词的内涵比经验要丰富些, 它不仅包含了学习的结果——经验, 也包括了学习的过程——体验, 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更重要的是, 它已经不是美国教育家杜威所说的经验学习, 而是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赋予新内涵的名词。当然, 我们在追溯体验学习的本意时, 往往也要考察它的起源。体验学习的体验, 开始来自杜威所说的经验, 这个在20世纪20~30年代风靡一时的概念, 当时也是一个颇有争议的术语。也就是说, 人们的经验或体验都是复杂的、各自不同的内心感受。无论当时还是今天, 人们之所以一直喜欢沿用这个概念的背后, 其实包含了一个时代的召唤和对人类学习本质认识的理论发展, 包含了人们渴望对自己经验的解放及其对体验范围的扩大。

二、小学数学体验学习的特征

1.情境性

体验学习强调学习者通过实践而获得具体的经验, 最终又在实践中检验知识, 学习者的实践必定是在具体情境中的实践, 因而体验学习是具有情境性的。而传统的学习方式, 是以书本为媒介, 以符号和图表为主体的, 是很难进行实践的。体验学习强调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开展教学活动, 这个情境可以是真实的, 也可以是模拟的, 使得学生可以置身于实践环境中, 以其亲身的感性认识产生丰富真切的体验, 又以情感为动力, 深化和升华理性知识。

2.亲历性

亲历性是体验学习的本质特征。所谓亲历性, 是指学习者进入到某种情境, 参与其中的活动, 在这一过程中用自己的身体去感受, 用自己的心灵去体悟。学生的实践感受是体验内化的前提, 也是体验内化的源泉。亲历性可分成两个层面, 一是实践层面的亲历 (如角色扮演、动手实际操作等) , 二是心理层面的亲历, 学习者在虚拟情境下的“亲身经历” (如心理上的移情理解、对自身经验的回顾与反思) 。作为学习当事者学生首先关心的是自身学习, 只有自己才能体验所发生的事情, 才能明了经过的情境。必须由学习者亲历亲为, 谁也不能代替, 谁也不可能代替, 即使是最有经验的教师也不能代替学生去体验。

3.主体性

尽管体验学习强调课程的目标、内容与环境的适当性, 但在活动的方式上是以学习者为中心, 关注学习者自己的感受、价值取向以及学习方式, 需要学生自己观察、反思和总结, 学会在不同的环境中学习、思考和解决问题。体验学习的基本形式是学生在自主的学习中, 获得身体活动和心理活动的感受。活动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 关注学习者自己的感受、价值取向以及学习方式, 需要学生自己的观察、反思和总结, 学会在不同的环境中学习、思考和解决问题。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中,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 是教学的中心, 学生只需专心听讲, 认真做笔记即可。但体验式学习则要求学习者发挥主动精神, 对自己的学习负主要责任, 真正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体, 它强调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参与, 认为没有这种参与, 就不能产生任何体验, 更谈不上学习过程的完成。

4.过程性

过程性是指体验性学习是一个通过实践操作循序渐进的过程。体验是主体内在的历时性的知、情、意、行的亲历、体认与验证, 它是一种活动, 更是一个过程。体验的过程性正好内在地吻合于教育过程中学生主体对外在世界的接受与内化过程。体验性学习不仅是一个学生凭借书本在教师的指导下, 把知识对象化、情境化, 以获得客观、精确的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 凭借自己的情感、直觉、直观地感受、体味、领悟, 去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

三、小学数学体验学习的操作策略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 在课堂教学中怎样组织学生进行体验学习, 我们作了以下的尝试:

1.情境体验策略

在情境中体验数学学习的需要。学习数学是件非常有意义的行为, 需要有推动、刺激他们去学习的内部动力, 从而实现学习目的, 而这种内部动力来源于学习自身的需要。如果当学生产生了学习数学的想法和需要时, 就会出现一种推动、刺激自身去学习数学的内部力量, 并且会主动地去参加学习活动。为了实现这种愿望, 在教学过程当中, 笔者会从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 把学生需要学习的各个知识点, 尽最大可能地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 创造出一个使学生“认知冲突” 、“相似思考“或“厌旧思新”等体验情境, 开启学生的心理需要, 激励学生相关的认知结构, 带领学生主动去体验。

2.生活体验策略

在生活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学生是生活中的人, 学生的数学体验, 学生的生活是不可分割的。如果缺乏数学和生活的关联, 体验也就失去了“舟辑”与“桥梁”。从这个意义上说, 我们认为体验学习首先一点就是需要去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同时《标准》也提出, 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学科特点, 更应该遵守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 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重点, 数学教学活动应该建立在知识经验基础和已有的学生的认知水平之上。”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 力求体现“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 使学生认识数学的价值和体验数学作用。

四、结语

篇9:有关学校的“名言”

学生把课堂搞成情景喜剧表演场,老师想把课堂搞成神圣肃穆的教堂。

妈妈们到学校,一般干三种事:送衣服,送早餐,送文具。虽然很温暖,但没一件是体面而且受到亲生儿热烈欢迎的。

我发现,人在订计划时,像被终极催眠一样,变得不清醒而激动,体内流淌着一股新鲜的血液,以为自己是假面超人。就像我们订“新学期新打算”时一样,在打算里,自己过的是干净用功的生活,于是,我们便真的以为自己的人生可以从此“翻开一页崭新的篇章”。

在学校,没有人的尊严不会被伤害。我的后座太过敏感,什么型号的伤害都用尊严来挡,也难怪她的尊严伤痕累累。

我们班的调皮男生有两种:一种是在老师背后竖中指,然后等待众人哄笑,最后认为自己很帅;另一种是在老师的背后竖中指,然后埋怨众人为什么还没开始哄笑,等众人反应过来了之后,认为自己很帅。和老师作对,也许是因为老师的权力比他们大,所有神圣的、严肃的、尊严的、比自己优越的东西都是可以用来嫉妒和调戏的——用来平衡自己的心理。

学生跟老师作对,原因可能很难被老师理解:只不过为了挽回上次被老师大声数落之后,在同学哄笑中损失的尊严。

老师所在的位置——高人一等的讲台,风水实在特殊。我每次下课时站在讲台上,总是感觉到自己的整个气质都不一样了,陡然被拔高了一截,渴望拿着教鞭指点江山:“冯圆,闭上你的嘴!”“杨非雪,把头缩回去!”“何伟业,你给我滚出去!”

当学校里有帅哥的时候,不仅学校有看点了,人生都变得有希望了。所以,我提议咱们学校应该招一些超级帅的帅哥,把长得帅也作为一项特长。

只要女朋友的团体超过4个人(含4个人),就一定会破坏铁三角,出现“你要是跟谁玩,我就不跟你玩了”之类的话语。不会像刘邦的几个拜把子兄弟一样亲如手足。

在校园里,只有两件事可以干,那就是看和被看。看上和被看上的过程变得很简单,你和一个五官完整的异性不小心对视一眼是邂逅,对视两眼是艳遇,对视三眼就可以准备进行恋爱长跑了。

篇10:有关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的名人名言

2) 我们知道,时间有虚实与长短,全看人们赋予它的内容怎样。——马尔麦克

3) 好花盛开,就该尽先摘,慎莫待,美景难再,否则一瞬间,它就要调零蒌谢,落在尘埃。——莎士比亚

4) 青春去时不告别,老年来时不招手。——俄罗斯谚语

5) 人若把一生的光阴虚度,便是抛下黄金未买一物。——萨迪

6)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 --高尔基

7) 必须记住我们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时间有限,不只是由于人生短促,更由于人事纷繁。我们应该力求把我们所有的时间用去做最有益的事情。 --斯宾塞

8) 一个人越知道时间的价值,越倍觉失时的痛苦呀! --但 丁

9) 节约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就等于延长了人的寿命。 --鲁 迅

10)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11) 我们感叹“生也有涯”,却活得好似“生也无涯”.

12)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13)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

14) 荒废时间等于荒废生命。 --川端康成

15)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 --郭沫若

16) 时间一分,贵如千金

17) 最亮的东西是阳光,最宝贵的东西是时光

18) 在一切与天俱来的天然赠品中,时间最为宝贵(德国)

19) 必须记住我们学习的时间有限的。时间有限,不只由于人生短促,更由于人事纷繁(斯宾塞)

篇11:勤奋学习有关名言

2) 在学习上,勤奋好学的,我永远是自己学习的主人。

3) 把读书当作自己的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粮食。教师只有持之以恒的读书,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才能在教学时做到胸有成竹,做到游刃有余。只有不断地读书,才能从知识的海洋里汲取营养,才能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让自己摆脱坐吃山空的境地。才能使息的生命不会过早的枯萎。

4)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 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

6) 未来的路上,等待我的也许是荆棘,也许是指南针,我不知道。我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我该对未来有信心,因为我在努力。

7) 快乐是我们每个人都追求的,只是不同的人追求的目标不同,对于我来说,有许多事情会让我感觉到快乐,但是我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学习的时候,因为通过学习我了解了更多的知识,使我有了更强的本领。

8)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9)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10) 心态确实能改变一个人。我们常听说被医生判了死刑的癌症病患者因心态好而安然无恙的故事,而那些原本没什么大病的人因心存担忧无病早亡的人也比比皆是。

11) 人生当自勉,学习需坚持。从这一刻开始,我依旧是我,只是心境再不同。不论今后的路如何,我都会在心底默默鼓励自己,坚持不懈,等待那一场破茧的美丽。

12) 学习有如母亲一般慈爱,它用纯洁和温柔的欢乐来哺育孩子,如果向它要求额外的报酬,也许就是罪过。

13) 据鞍读书: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后多形容学习勤奋。

14) 后来我去上海的中欧商学院进修ceo课程,一位老师讲到一个商人和一个士兵的区别:士兵是接到一个命令,哪怕打到最后一发子弹,牺牲了,也要坚守阵地。而商人好像是在一个大厅,随时要注意哪个门能开,他就从哪出去。一直在寻找流动的机会,并不断进出,来获取最大的商业利益。所以听完,我就心中有数了——我自己不是做商人的料。虽然可以很勤奋地去做,但从骨子里这不是我的比较优势。

15) 天下事以难而废者十之一,以惰而废者十之九,希望你能引以为鉴,谨防惰性,知难而进,走好人生的路。

16)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17) 给生命一个微笑,用微笑面对人生。就如苍鹰自信地去搏击长空,就如河流欢快着去融入大海,我们的生活将因微笑而美丽,人生将因微笑而成功。

18) 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 晋、陶渊明《读山海经》

19) 虽然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不顺心的事,但古人说得好——吃一堑,长一智。多了一次失败,就多了一次教训;多了一次挫折,就多了一次经验。没有失败和挫折的人,是永远不会成功的。

篇12:有关学习名言警句

1、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2、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3、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4、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5、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6、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7、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8、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9、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

10、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

1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1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14、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15、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16、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17、春宵一刻值千金。(苏轼)

18、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达·芬奇(意大利)

19、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20、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1、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22、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23、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爱因斯坦

24、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列宾

25、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2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27、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28、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2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30、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31、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3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33、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真心英雄》

34、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35、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36、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37、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38、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茅以升

39、吃一堑,长一智。(古谚语)

40、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4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42、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卡莱尔

篇13:声乐教学中技巧学习的有关问题

关键词:声乐教学,技巧学习,实践,问题

声乐教学是声乐艺术体系的组成内容之一, 声乐教学不仅要对学生的歌唱能力和歌唱素质进行培养, 还要加强学生领悟、感受和体验能力, 加强学生对抽象声乐艺术的理解。声乐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和歌唱技巧, 对学生进行吐字、呼吸和发声方面的训练, 提高学生的音乐领悟和感受能力。

一、声乐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1. 模拟训练法。

声乐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和领悟能力, 还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帮助学生超常发挥自身潜能。教师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要主动的穿插各种调节心理的办法, 确保学生临场发挥和平时发挥水平的一致。声乐教学一般都是单独授课, 学生对这种单独的授课环境具有依赖性, 教师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多参加实践活动, 逐步消除自身紧张心理, 通过重唱或者是合唱的方式来锻炼自身心理素质。

2. 情绪调节法。

声乐教学学生以后要经常参加演出, 学生要加强训练, 进行心理的调整和训练。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过分的注重个人得失, 这会造成学生临场发挥的紧张,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疏导工作, 帮助学生打好基本功, 提高表现水平。此外, 教师还可以使用注意力迁移法来锻炼学生的心理能力, 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思想, 将学生的注意力放到感情表达和作品的二次创作上来, 帮助学生甩掉思想包袱。

二、声乐教学中技巧学习的有关问题

1. 学生的模仿引导。

声乐教学技巧的首要技巧是锻炼学生的模仿能力, 学生在声乐学习中要进行理智模仿, 认真分析自身的条件, 保持清醒的思想。首先, 学生可以对音像制品进行模仿, 这种音乐模仿包括了歌词语言发音模仿和声音音色模仿。学生在模仿音像制品的时候要注意, 音乐制品的声音音色是经过处理的, 盲目的模仿音像制品音色会造成学生声音观念和歌唱技术的错觉,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仿外语音像制品, 但是学生要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其次是对崇拜对象的模仿, 学生崇拜的对象可以是教师或者歌星, 学生在模仿过程中要首先把握歌曲旋律, 结合自身的嗓音选择合适的模仿对象, 避免盲目的挤和喊, 声乐训练要循序渐进, 避免拔苗助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对演唱技法进行研究, 对学生的个人能力进行分析, 提高学生对声乐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提高学生的声乐鉴赏和表达能力。

2. 教学过程中的想象启发。

声乐艺术一般是作词者和作曲者合作完成的, 声乐艺术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锻炼自身的发音和吐字的能力, 还要提高自身的领悟和感受能力, 领悟以及感受能力的锻炼就要通过学生的想象能力。想象是有事实根据的想象, 学生要在听觉表象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预想和联想, 对音乐作品所描述的意境以及情感进行更加深刻的把握。首先, 预想主要是指内心听觉的预感, 通过经验可以预先得知发声质量的好坏。学生要在不断的学习和训练中锻炼自己的预想能力, 通过预想来选择正确的发声感觉, 提高发声能力。其次, 联想是指教师在声乐训练和歌唱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寻找歌唱状态, 取得意想不到的发声效果, 学生通过想象歌唱者的发声动作, 既可以建立自身正确的发声感觉, 逐步把握声乐艺术精神实质, 提高学生的音乐艺术水平。

3. 教学中的感情抒发。

声乐学习既不是对歌唱家和教师音色和动作的简单模仿, 也不是声乐学习中简单的预想和联想, 而是通过教学和学习来锻炼学生声情并茂的表演能力。学生要通过学习来增加自身表演的魅力, 让观众直接、真实的感受到演唱者抒发的生动、深刻和真挚的感情。教师在声乐教学中要重点加强学生的感染力培养, 学生在日常练声的过程中要掺入自身的感情, 充分把握声乐作者的创作情感和创作目的, 学生在练声的过程中要尽量的保持微笑。此外, 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情绪的调节, 帮助学生轻松放松喉头, 在提高学生演唱积极性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进而顺利的完成教学的目标。此外, 声乐课教学练声的过程中要贯彻整体协调的原则, 实现学生身体部位的整体协调, 锻炼学生的呼吸、发生和共鸣能力。整体协调还包括了声音训练、语言训练和情感训练的一致性和协调性, 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客观的分析各种难题, 帮助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练声的技巧, 提高学生的体验和表达能力, 提高声乐教学的效果。

结语

声乐教学是一门综合的技术, 它需要对学生的吐字、发声以及呼吸进行控制, 帮助学生掌握音奏、音高和音准技巧, 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领悟、体验、感受和表达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要首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消除学生的心理包袱, 提高学生的自信。学生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声音技巧, 通过想象和模仿来提高自身的模仿能力和发声能力, 在练声的过程中要加入自身的情感, 对创作者的创作目的和创作意图进行分析和把握, 逐步提高自身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婷婷.浅谈声乐训练及演唱技巧[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9 (02)

[2]王濛濛.声乐学习的基本要求和演唱技巧[J].大舞台 (双月号) .2009 (06)

[3]刘媛.声乐换声技巧探究[J].铜仁学院学报.2011 (03)

篇14:那些与名人有关的菜肴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的这段话,让熊掌成为千年珍馐,成为饮食中的“八珍”之一。还有西晋文学家张翰,在任大司马东曹掾时,为了吃到家乡的菰菜、莼羹和鲈鱼脍,连官都不做了,匆匆忙忙跑回家,过自己的名吃瘾去了。《世说新语·说鉴》曰:“翰因见秋风起, 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 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从此这三种平常的菜肴名声大震,杭州莼菜汤、松江鲈鱼,至今仍是江南名吃。

左丞相陆凯为了阻止吴主孙皓把都城建业(今南京)迁到武昌,曾引当时民谣“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上书,这没有什么褒意的引用,也让武昌鱼一下子出了名,成了上等食用鱼类,让后来的《湖北通志》中也不得不写上“鳊鱼……产樊口者甲天下”之语。这里的“鳊鱼”,就是武昌鱼,又叫“团头鳊”或者“团头鲂”。1956年,毛泽东主席视察武汉时,品赏过武昌鱼后,写下的“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之句,更让武昌鱼身价大增,成了人们口中的美味佳肴。

隋炀帝杨广到扬州观察琼花,对名胜葵花岗赞不绝口。御厨知道了,特意做了一道“葵花献肉”让隋炀帝品尝,这道菜因此名传江南。到了唐代,郇国公的名厨又将其发扬光大,把葵花型的肉团子做成了狮子头的模样,于是又有了“狮子头”之美名。如今淮扬清炖蟹粉狮子头早已名扬天下了。

宋代宗泽率兵抗敌,其家乡金华义乌老百姓腌制咸猪肉到前线劳军,战士们亲切地把这种猪肉称为“宗泽家乡肉”。后来,“宗泽家乡肉”进贡到皇宫,宋高宗觉得它肉色火红,口味鲜美,很是欣赏,于是就命名为“金华火腿”。这就是“金华火腿”的来历。

福建名菜“西施舌”又与大美女西施挂上了钩。据传,春秋时期,越王勾践灭吴后,他夫人骗出西施,沉之于海,西施的舌头就变成了海蚌肉。尽管这只是一个传说,但还是让这种蚌肉神秘感大增。唐朝诗人李商隐就曾经有诗曰:“莫将越客千丝网,网得西施别赠人。”李渔在《闲情偶寄·饮馔部》中更把“西施舌”的“色”和味说到了极致:“所谓西施舌者……白而洁,光而滑。入口咂之,俨然美妇之舌。但少朱唇皓齿牵制其根,使之不留,而即下耳。”

篇15:有关认真学习名言

2) 业精于勤疏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3)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4) 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

5) 用宝珠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

6) 造烛求明,读书求理。

7) 知识是智慧的火炬。

8)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9) 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都离不开一个“苦”字。

10) 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

11) 劳动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生活的指南。

12) 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

13)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

14) 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

15)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6)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17)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8) 读一书,增一智。

19) 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篇16:有关努力学习名言

2) 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3)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 学生如果把先生当作一个范本,而不是一个敌手,他就永远不能青出于蓝。——别林斯基

5) 提防那只念一本书的人。——拉丁谚语

6) 书籍乃世人积累智慧之长明灯。——寇第斯

7) 欺人只能一时,而诚实却是长久之策。——约翰雷

8)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宋)朱熹

9) 重复是学习之母。——狄慈根

10)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11)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2)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13)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14) 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的怪癖。——培根

15)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

16) 学习并不等于就是摹仿某些东西,而是掌握技巧和方法。——高尔基

17) 唯一能持久的竞争优势是胜过竞争对手的学习能力。——盖亚斯

18)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19)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篇17:有关学习古代名言

2)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

3)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

4)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

5)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

6)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汉书董仲舒传》

7) 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弇列传》

8)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

9)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佚名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10)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11) 一日不书,百事荒芜。——李诩

12)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3)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14) 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王豫

15)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6)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7) 磋砣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宋诗纪要》

18)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9) 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增广贤文》

篇18:有关移动学习资源开发的探析

1 移动学习资源开发原则

一般而言, 在移动学习资源开发过程中要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1.1 标准化原则

目前, 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所遵循的标准原则是“可共享内容对象参照模型”。这是由美国国防部启动的SCORM (高级分布式学习) 研究项目, 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规范。因为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管理系统功能难以发挥、交互性差、课件无序性等问题, 所以在移动学习资源的建设中要遵循SCORM标准, 这不仅有利于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 也会有利于移动学习将来的发展。

1.2 简约性原则

移动学习的设备种类繁多, 如mp3、mp4播放器、智能手机、PDA等等。一般情况下, 移动学习的设备显示屏幕比较小, 因此用于学习的有效界面也比较小, 这就需要导航、菜单等附属功能简单明了, 学习资源的呈现方式要与学习设备相匹配。同时, 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还要遵循正文和背景的颜色搭配要符合人们的视觉特点。另外, 由于移动学习设备一般都是屏幕小, 无线网络的速度慢, 因此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就要求学习资源的开发内容言简意赅, 界面的操作要方便快捷。因此, 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应当遵循简约明了的原则, 要具备较强的概括性。

1.3 专题性原则

在移动学习资源开发过程中, 移动学习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 所以资源应当要以专题性的知识为主, 就某一专题的内容进行展开。通过增强学习的目的性, 从而实现学习者在每一次学习之后能对此专题有一个详细的了解, 掌握一定方法和知识的目的。

1.4 连贯性原则

移动学习过程具有片段性的特点, 这也就要求移动学习资源开发中需要很好的前后衔接, 要求具有良好的连续性。具体来讲, 移动学习的学习时间一般是自由支配的, 这容易造成学习上的不完整性和长期性。所以要求移动学习的知识资源能够与学习者的知识水平与学习进度保持一致, 满足学习者的要求。

1.5 片段性原则

斯坦福学习实验室的研究曾表明, 人在移动学习中, 其注意力是分散相关联的, 因此, 片段性的知识点作为移动学习资源的基本单位, 是移动学习资源开发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原则。相比于相对稳定的学习环境, 学习者在零碎的时间里学习的内容不会很多。这就要求移动学习的资源建设要重点放在开发适于在零碎时间学习的学习材料, 被称为“碎片式学习经验”。所以, 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应该将知识细分为许多子知识点, 便于在短时间内迅速理解和掌握。

2 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

笔者根据以上5条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原则, 基于对学习爱好者交互、交流、工作、领悟、学习、思考等的理解, 在此提出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的基本模型。

2.1 前期研究

从教学设计思想的角度对移动学习的内容、学习者、学习目标和系统软硬件需求, 设计教学策略、媒体类型和程序总体框架等, 确定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的原则。确保能够实现学习者在不同的地点根据需要进行学习;根据学习者的能力、知识特点和学习风格等进行设计;与学习者已有的知识或技巧配合恰当等。

2.2 内容设计

移动学习使得学习者处在一种非固定的状态, 注意力不集中导致的学习兴趣也不是很强烈, 因此, 移动学习资源在设计学习内容时要结合学习者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以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中心来进行设计。使用单一的有实用意义的主题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并且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学习, 这种单一的主题包括利用时间片段训练技能、获取实用的咨询和即时解决问题等等, 这大大的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3 结构设计

移动学习中的结构设计既要考虑到模块化的学习资源, 又要让其呈现出松散的知识点。一个学习主题刚好对应一个知识单元中的某个完整的内容, 这便于让学习者能够在一个独立的时间里完成学习。不同的知识点之间要呈现松散的知识关系, 但松散的关系后面要体现一定的知识关联, 并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个连续的知识结构。

2.4 测试、使用、调查和评价

通过分析、测试、调查, 获得调查的反馈信息, 找出存在问题, 做出相应修改, 实现对资源的进一步优化以及完善细节。评价包括对该学习资源的总结性评价, 也包括对整个开发过程的形成性评价, 该环节能够总结经验, 为将来进行资源的开发及开发模型的优化提供借鉴。

总之, 随着移动学习资源开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其相关研究成果、资料也在不断的丰富。移动学习必将为人类建立有效的学习体系, 最终实现其促进教育规模化与个体化发挥积极作用的目的。

摘要:随着社会进步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移动学习正日益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学习方式, 相应的, 有关移动学习资源开发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作者基于多年关于移动学习资源开发的实践经验, 从移动学习资源开发原则、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两方面进行浅析, 以期在实际应用中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移动学习,学习资源,开发

参考文献

[1]杨盼, 钱慧, 郑秀丽, 杨雁, 宋维虎.浅谈移动学习的教育应用及需要注意的问题[J].科技经济市场, 2011, (08) .

[2]郑琳琳.利用小件进行移动学习的应用研究[J].软件导刊 (教育技术) , 2010, (11) .

上一篇:四有军人思想汇报下一篇:《城南旧事》心得体会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