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顶岗实习工作总结

2024-05-14

幼儿教师顶岗实习工作总结(精选6篇)

篇1:幼儿教师顶岗实习工作总结

下学期的顶岗实习即将开始,我现在的心情除了激动只有激动,对未来的顶岗实习生活有了很多期待与希冀。说到实习中要达到的目标,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说。

教学基本技能的矫正。我认为在大二接触到的一些如教学技能实训课虽然为我们在微格教室进行了相关的指导以及练习机会。但由于我们的训练形式仍然是以8-10分钟为时限的微课为主,而这与我们将要进行的顶岗实习有着很大区别,我们将要面对的是30-40人甚至更多的学生,上的课将会是45分钟的标准课时长,对于我们的基本教学技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对于我而言,虽然我可以在微课中做到自始至终的相对自如,但在接近微课3-4倍时长的标准课中,可能就没有那么好的表现。这次顶岗实习,无疑是我们锻炼教学基本技能的最佳机会。虽然在初期我们会不适应,会因此感到苦恼,甚至会出现老师说过的职业倦怠。但我相信,我会在这段时间内好好调整,从而达到作为一名地理老师的标准。

职业心态的锻炼。我认为作为老师,应当有一个强大的内心,这个内心,大可承受各种重大意外、事故,小可容纳生活中的鸡毛蒜皮。而我认为在如今仍然没有做到能够“肚里能撑船”的地步,这次顶岗实习,做到了让我作为一名真正的地理教师去接触教学以及学生教育,在这中间必定会出现很多大大小小的琐事,我认为自己应当做好相关准备迎接挑战,经历的多了,在这段时间里自然就锻炼出了铁一般的心。

自身爱好与教学的有机结合。我在2016年高考后接触了视频剪辑,自从发现了这个可以在别人面前展现自己实力的“神技能”后,一发不可收拾。在学院学生会中,我作为宣传部的干事之一,主抓学院部分活动的视频制作与剪辑。在这中间,我的剪辑平台从最初的爱剪辑,再到如今的万兴神剪手,剪辑的水准也比初入时提升了一个档次;我的制作平台从手机的巧影APP,再到如今电脑中的万彩动画大师,接触的视频类型从简单的相册视频再到基础的MG动画视频……等等。在大二的实践课中,我发现了自己做出的视频可以在教学中大放异彩,这也与我所在的剪辑流派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我的视频主要是依靠对现有素材的重新剪切合并,并配以新的背景音乐,使得视频画面能够与音乐有机契合,从而带给观者与原有视频不一样的视觉与听觉体验。这种视频在如今的互联网有非常大的需求,尤其是对于青少年而言。我希望在这次顶岗实习中能有机会使用自己制作的视频,从而为我的课堂教学提供便利。

事实上,这些目标于我而言,要想实现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会有着很多的不确定因素。而因此引发的问题也会很多。

首先,在初期,我认为出问题最多的就是日常教学技能的培养了。虽然在学校中我们进行相关的训练,但那毕竟是面对的是同班的同学,身处在微课的环境下,与我们如今将要面对的是与自己年龄差距达到5-6岁的高中生以及45分钟的标准课堂有着巨大的差距。如何与学生建立起关系,如何在45分钟有效组织教学从而圆满完成一次教学过程,对于我们而言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我们在初期可能会出现课讲不完、课堂容量太大、课程内容安排不合理等等问题,我认为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多多请教指导老师以及同学科的老师,吸取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

其次,在中期,我们虽然能够与学生建立起一个和谐的关系,但与此同时,学生个体的差异所引起的学习成绩的差异以及波动,甚至是课堂中的意外,都有可能会让我们出现职业倦怠,对未来的教学工作充满了消极情绪。我认为在这其中不光是要靠自己进行调节,更要与岗友做好沟通,其实我认为这些事情并不能打倒自己,真正打倒我的只有自己,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希望到了那个时刻,自己能够及时调整过来。

最后,在后期,我的教学技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也会像我在剪辑视频中所出现的那样:“前面华丽的不行,后面差劲的不行”,不光是在制作视频的过程中,在后面的教学中,我必定会出现“瓶颈期”,在这中间,可能会怀疑自己有没有那个资格、有没有那个勇气再做下去。我认为,在之前的学院学生会工作过程中,与团委老师发生的关于视频形式的思维冲突激起了我的反叛心理,使得那时的我本没有动力接着坚持自己这一爱好有了新的动力。“永远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敢于搞事情”成为了我一直以来坚持下去的信条,而这个信条我也能够贯彻于整个实习的过程之中。

这次实习于我而言,是机会,更是挑战。我会多多向其他老师请教学习,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在课堂中与自己的爱好有机结合,打造属于我自己的特色地理课堂。我也希望在未来的教学中能为学生们传达这样一个理念:地理,不是一个个冰冷的概念。地理也是有人情味的,也是可以生动起来的。我的教师生涯也将因此而有一个不一样的开篇。

篇2:幼儿教师顶岗实习工作总结

四个多月的时间里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让我们细细品味。在威县二中实习生活过得很充实,很快乐,也让我充分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不尽的光怀。记得大家一起听评课,包饺子,搞团日活动。尽管我们十六个人来自不同的班,在实习前我们也不是非常熟悉,但在半年的实习期间,我们感觉我们各自的了解逐渐加深。刚到实习学校时,我们一起打扫收拾我们的宿舍,威县二中记录了我们的欢笑,我们的忙碌,我们的进步与成熟等等。

这一切永远都会尘封在我记忆的深处!很感谢各位队友与我一起度过这半年的时光,其中的点点滴滴都铭记于心。实习结束意味着大家要接受另一番现实的考验,希望每一位队友都能坦然地面对,走上自己另一个精彩的人生旅程。

二、教学实习篇

在四个多月的实习时间里,我主要负责高一的英语课。高一不同于其它年级,它的教学工作复杂而又繁琐,在半年的实习阶段,我教高一一班,每天上一节课,相对于其他实习生我是很轻松的。我的指导老师是岳丽老师,班主任是刘芳红老师,岳老师对人很热心,对于我的教学总是给我们很认真的指导,并将他的一些教学经验传授给我们;刘老师将班主任工作的方法、管理班级的方法、经验都很详细传授给我们,老师们都很热情负责,对我们的工作也很配合,生活上给予关心,工作上给予指导,我们的成长与进步离不开老师们的帮助。在听课中,我个人体会很深。因为学生的基础都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在听课的同时,我注意到班里学生的不同反应,作好记录,思考以后我该以怎样的形式在班级上课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如何激发学生兴趣使知识点变得通俗易懂。这种听课和我们以往的听课不一样,它并不仅仅为了学习老师所讲的知识,还要去学习老师怎么样讲课,学习如何传授知识,如何控制课堂气氛,如何把握授课时间,好好驾驭整个班级教学等。听课的时候,我会认真做好听课笔记,听课的重点是注意各个老师讲解过程中与自己思路不同的部分,以吸收老师的优点。形成自己的讲课风格。

难以忘记第一节课,由于第一次上讲台,虽然课前准备得比较充分,但是还是很紧张,所以感觉还是很紧,非常感谢同学们的配合,让我最后顺利的讲下来这节课。课后岳老师和刘老师认真的给我评课,让我知道了哪些不足,并在以后的讲课过程中注意这些问题。

虽然第一节课讲下来了,但我总担心自己做得不好。接下来的时间,我准备好后,讲课给老师听。指导老师听过以后,很认真的为我指出讲课中的缺陷,还有一些要注意的问题及建议,对我的讲课给以了很高的评价并鼓励我,这让我很欣慰。从那之后,我就开始以平常的心态去备课、上课,不再紧张了。

四:活动篇

篇3:幼儿教师顶岗实习工作总结

2009年, 湖南省教育厅在认真总结2008年师范生顶岗实习工作经验的基础上, 扩大了师范生顶岗实习试点的规模, 确实湖南一师继续到农村小学实施顶岗实习试点工作, 确定衡阳师范学院到初中学校实施顶岗实习试点工作, 实习学生由去年的152名增加到400名。湖南一师经与基地充分协商, 选派初等教育、语文教育、数学教育、英语教育、音乐教育、体育教育、美术教育7个专业2007级成建制的7个班300名学生在芷江、邵东、浏阳、临湘四县市基地14所小学实施顶岗实习试点工作。

为实现顶岗实习师范生培养和顶岗实习基地县市教师培训的双赢, 湖南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师范生顶岗实习试点县 (市) 教师培训有关事项的通知》, 要求湖南一师和衡阳师范学院利用高校教育资源、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等的优势, 加强对顶岗实习基地教师的“职后培训”。根据我省农村县市中小学教育现状, 拟从四个方面考虑职后培训的内容:学科专业知识的提升;学科教育学知识能力的拓展及教学实践的指导;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

在湖南省教育厅的指导和相关县市教育行政部门的积极配合下, 湖南一师和衡阳师范学院积极开展了“顶岗实习———置换培训”工作, 本文主要探索集中培训和就地培训二种培训模式。

一、集中培训模式

集中培训模式是将被顶替的农村中、小学教师集中到高校, 高校组织进行相对系统、专业化的学科专业培训。集中培训模式既方便于高等院校系统地开设专业培训课程, 又便于中、小学教师能够集中精力和时间来学习。同时, 让农村中、小学教师有更多的机会与高素质的专家队伍进行学习和交流, 也可以充分发挥高校丰富的图书馆和专业期刊网的资源优势。集中培训是一种课程化培训与非课程化培训相结合的综合培训模式。每一个培训项目以一个研究专题为纽带, 围绕专题组织专题讲座、读书指导、专题研讨、专门技能讲解、现场实践与研究、论文或研究报告的撰写等。

2008年10月, 湖南一师为浏阳、邵东、芷江三县市基地80名被顶替小学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教师进行了为期40天学科专业培训。为更新顶岗实习试点基地小学教师的教育理念, 使其在专业知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教育教学与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有明显提高, 提高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师专业化水平, 学院精心制订了《湖南省顶岗实习学校教师培训方案 (数学) 》、《湖南省顶岗实习学校教师培训方案 (语文) 》和《湖南省顶岗实习学校教师培训方案 (英语) 》三个培训方案。每个学科的培训内容由三个部分组成:通识课程, 专业课程, 实践课程。通识课程着眼于提高小学教师的综合素养, 开拓视野;专业课程着眼于夯实小学教师的专业知识基础, 了解本学科知识领域发展的新方向, 更新学科教学理念, 培养教育创新能力;实践课程着眼于提高小学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和教学技能, 使其能熟练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 提高反思性教学与总结的水平。

2009年10月, 湖南一师为浏阳、邵东、芷江、临湘四县市基地的计算机教师及从事小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教师进行集中培训, 共培训教师90名。

另外, 为了进一步开阔培训教师的视野, 学院聘请一些资深的小学教育教学研究专家举办专题讲座, 如国家级教学名师石鸥教授、课程改革研究专家薛根生教授等;组织观摩了长沙市育才小学、仰天湖小学和湖南一师第一、第二附小等名校的研讨课。

这是一种按需施教、传递信息、更新观念、拓展能力的短期培训。短暂的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小学教师的科学人文知识、学科专业技术知识得到了补充和更新, 他们的教育科学素养得到了明显提高; (2) 多渠道、多层次、多视角的培训传递了大量新的有效的信息, 而多角度、多层面分析问题的思路的传授促使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得到快速更新; (3) 系统化的研究研讨活动和专项技能训练, 使小学教师的社会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育研究能力、感受判断新问题的能力、心理调节与辅导能力、把握教育时机转化教育矛盾的能力、根据实际情景迅速做出教育决策的能力等得到了明显提升。培训受到基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小学教师的广泛好评。

但是, 集中培训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困扰。一是培训经费缺口, 培训学员的学费、住宿费、交通费、生活费等是一笔较大的开支。在高等院校办学经费异常紧张的情况下, 高等院校不可能独自承担巨额的培训经费, 需要政府部门、教育行政部门等大力支持。与此同时, 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均有专门的教师培训项目和专项资金, 若能将置换培训与此合二为一, 必将带动师范生顶岗实习的全面推广。二是小学教师都是长期从事农村小学教育, 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工作责任心, 无论他们哪里, 都时刻牵挂着自己的学生, 使他们难以集中精神去学习,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训效果;三是农村小学教师年龄老化是一种普遍现象, 他们首次远离家乡家人, 他们对家庭、子女的牵挂, 使他们心力交瘁, 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训效果。

二、就地培训模式

就地培训模式是一种“在顶岗实习基地相对集中”的教师培训模式, 即高等院校将培训送到顶岗实习基地, 基地教育行政部门落实参与培训的小学教师, 安排培训场地。

就地培训主要针对当前农村小学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急需理论指导的问题, 采取专题研究与讲座的形式, 围绕专题组织讲座、研讨、专门技能解读等。

就地培训是在充分考察实习基地的实际情况, 高等院校与基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一起商定培训方案, 确实培训内容、目标和要求。因此, 每个实习基地的培训方案都不尽相同, 各有特色。这里以芷江县实习基地的就地培训方案为例。2009年, 湖南一师经与芷江县教育局和实习小学反复沟通后, 制定了四个环节的就地培训方案。

第一, 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英语交流课与点评。湖南一师第一附属小学选派三位优秀教师到基地小学进行现场教学交流, 教学交流课按基地小学正常教学秩序进行, 并安排资深小学教育教学专家进行现场点评, 组织培训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一起探讨本次课堂教学的得失与成败。随后, 资深小学教育教学专家运用新课改理念对该课堂教学进行剖析, 并就新课改理念做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专题讲座。通过交流课, 不仅传递经验和友谊, 也使城镇小学和农村小学建立了密切联系和伙伴关系。

第二, 班级管理艺术探讨。“班级”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教师工作的基本阵地, 也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基本场所。培训采取理论与详实案例相结合, 共同探讨如何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如何予学生精神关怀, 如何予学生以大爱, 如何“赏识”每一位学生, 以开启学生的潜能之门。

第三, 农村小学校本教研理论、方法和案例探讨。农村小学的课堂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 教师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高质、高效、低负”仍停留在口头上。培训以理论为基石, 以案例为示范, 明确了校本教研是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必然要求, 是实施课程改革的需要, 是提高农村小学教学质量的现实需要;指出了当前校本教研中存在的困惑与问题, 给出了小学教师开展校本教研的有效途径与策略。

第四, 农村小学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剖析与指导。今天, 我们倡导全面素质, 即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在日益增长的城乡经济差异和教育鸿沟的背景下, 农村学生和农村小学教师面对着形形色色的不同的压力和困惑, 心理压力、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等问题日益严重。培训就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与原因进行分析, 指导小学教师进行心理健康自我维护;指导小学教师就农村小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身体、心理和社会背景进行分析, 掌握行之有效的解决和缓解日益增长的困扰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培训通过丰富的案例说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途径、方法和技术。

就地培训是一种新型的培训模式。它密切农村教育教学现状, 加深了高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对接。它直接将高校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和理念送到了广大农村, 既扩大了培训受益面, 又节省了培训投入, 为一直深受困扰的农村教师培养培训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三、师范是顶岗实习学校教师培训工作的成效和意义

1. 开辟了农村小学教师的职后教育的新模式

置换培训为承担繁重教育教学任务的农村小学教师提供了一个难得的“职后教育”的机会, 使他们可以利用被顶岗的时间开阔视野、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丰富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补充专业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发展教师的专业能力。农村小学教师重返大学校园, 甚至是第一次踏入大学校园, 接受高校优秀专家的指导, 与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学习最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方法和手段, 享受高校优良的教育教学资源, 亲身体验大城市现代化的小学教育教学过程。通过专业化的学习、身临其境的体验和实践, 农村小学教师在理念、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获得了新的全面提高。从而, 置换培训有力地促进农村师资水平的提升, 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教学的质量。

2. 解决了农村小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部分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校本教研问题和班主任工作艺术问题是当前农村基础教育健康发展途中的突出问题。置换培训以“立足小学、研究小学和服务小学”为宗旨, 密切关注农村基础教育现状, 有针对性地确定培训主题。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为例,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留守儿童问题等是当前导致教师、学生及家长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诱因。为此, 高校为置换的农村小学教师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小学生个别心理辅导的理论与实践》等十五门专业课程, 《团体心理辅导课堂教学观摩与研讨》《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等五门实践课程。这些课程通过详实案例的剖析、模拟、示范来组织教学, 培训效果显著。高校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研和班主任工作艺术培训课程为农村基础教育“雪中送炭”, 解决了多年来急切需要解决的部分问题, 促进了城乡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3. 加强了高师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对接

高师教育与基础教育从事着一个共同的事业, 共同承载着民族的希望和未来。高师教育应服从和服务于基础教育, 而高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良性互动是两者健康发展的基础。顶岗实习实现了师范生教育经验和教育能力等全面的实习和实践, 让师范生了解农村教育现状, 了解自身的优势与不足, 增强师范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置换培训让农村小学教师重新步入象牙塔“回炉再造”, 促进农村学校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优化教学管理, 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顶岗实习-置换培训”增强了高等师范院校与农村中小学的联系与合作, 探索了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是高师教育模式改革的新开端, 更是高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对接的一个很好的结合点。

参考文献

[1]刘晓红, 段作章.中外几种教育实习模式的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 2000 (4) :56-59.

[2]曹慧英, 彭小虎.“顶岗实习, 置换培训”——一种新的教师教育一体化模式探索[J].爱满天下, 2007 (3-4) :19-23.

[3]李思殿.扶贫顶岗支教:师范教育服务新农村的好形式[J].中国高等教育, 2007 (10) :36-37.

[4]李建强.实践的教师教育——河北师范大学顶岗实习支教工作初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7 (5) :75-77.

篇4:顶岗实习教师法律问题解析

一、顶岗实习教师与实习学校法律关系定性

解决顶岗实习教师法律问题的核心在于准确定位顶岗实习教师与实习学校、学习学校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定位实习教师与实习学校之间的关系。目前主要有劳务关系说、劳动合同关系说、培训性质的学习关系说三种观点。

“劳务关系说”认为,实习教师并不符合《劳动法》的调整范围,1995年原劳动部颁发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因此,顶岗实习教师与实习学校之间的关系只能用民法调整,应当为劳务关系(雇佣关系)。

“劳动合同关系说”将顶岗实习教师与实习学校的法律关系定位为事实劳动关系或者准劳动合同关系。事实劳动关系说认为,顶岗实习教师依照三方签订的实习协议,为实习学校提供劳动并接受管理,接受一定的报酬,遵守用人单位的劳动纪律,因而形成了事实上的劳动合同关系。准劳动关系说认为,为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应在劳务关系和劳动关系间寻找平衡点,将实习教师与实习学校之间的法律关系定性为准劳动法律关系,把最低工资、最高工时、劳动纪律、社会保险等纳入劳动关系进行保护。

“培训性质的学习关系说”认为,顶岗实习教师的身份仍为在校学生,其到实习学校顶岗实习的目的不是为实习学校提供劳动或劳务,而是为了获得从事教师职业所必需的实践经验,是要将学习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因此顶岗实习只不过是实习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学校学习活动的延伸,顶岗实习教师与实习学校之间应为培训性质的学习关系。

目前,培训性质的学习关系说是通说。顶岗实习教师的身份为学生,其与实习学校之间不是不愿签订劳动合同,而是双方根本不具备签订劳动合同的条件,事实劳动合同关系无从建立。劳务关系说很难保护实习教师的合法权益,明显对实习教师不利。准劳动合同关系说只不过是学界对立法的呼吁,再说保护实习教师的合法权益也不一定非要采用准劳动合同关系的方式。综合考虑,将顶岗实习教师与实习学校的法律关系定性为培训性质的学习关系较为妥当。

二、顶岗实习教师法律关系的特殊性

在企业的顶岗实习中,实习生的权益经常受到侵害,因此社会上对企业顶岗实习问题特别关注。顶岗实习教师法律关系既有与一般顶岗实习法律关系相同的地方,也有自身的特殊性。在准确定位顶岗实习教师法律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其特殊性,有助于解决顶岗实习教师法律问题。

(一)强制性

由于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各高校曾经对毕业生实习有所放松,因而造成社会各界甚至毕业生本人都认为毕业实习可有可无的错觉。其实,根据有关规定,毕业实习是强制性的。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第四十八条规定:毕业设计(论文)、毕业实习或毕业时的课程考核不及格的课程未达到留级门数者,先发给结业证书。在分配工作后一年内向学校申请补考(补作)一次,及格者换发毕业证书。经补考(补作)仍不及格的课程以后不再补考(补作)。从师范类学生来看,师范毕业生教育实习的强制性更强,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教师补充工作的通知》将教育实习与教师资格的获得挂钩,要求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掌握教师资格申请条件和认定程序。要将申请人修学教师资格课程、通过教育教学能力测试、进行教育实习和具备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等作为申请教师资格的前提条件。因此,顶岗实习作为实习的一种类型,实习教师可选择的余地不大,必须接受学习学校的安排,这与劳务合同双方意思自治的要求相抵触。顶岗实习教师无法与实习学校建立劳务关系。

(二)教师岗位的特殊性

与其他类别的顶岗实习相比,师范生的顶岗实习具有特殊性。教师岗位有自身的特殊要求,《教师资格条例》第二条规定:中国公民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应当依法取得教师资格。顶岗实习教师尚未取得教师资格,严格意义上是不能从事教师职业的。基本的资格尚不具备,实习教师只能是“有名无分”,无法与实习学校建立事实劳动合同关系。

(三)学习性

教师职业是经验性的职业,对实践经验的要求比较高,而顶岗实习教师缺乏的恰恰是实践经验,其顶岗实习的目的也正在于获得实践经验。与其他类别的顶岗实习相比,师范生顶岗实习的学习性更强,其他职业顶岗实习的劳务性更强。

(四)政策性

顶岗实习不但是解决师范生的实践技能问题,而且还承担一定的实现教育均衡的重任。《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指出:组织高年级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城镇幼儿园教师到农村幼儿园顶岗实习支教,置换出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到高水平院校、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和城市优质幼儿园进行为期3个月左右的脱产研修。各地在组织师范生顶岗实习时,地方政府经常出台一定的文件对顶岗实习加以规范,划拨一定的经费对顶岗实习进行支持。因此,师范生顶岗实习的政策性更强。

三、顶岗实习教师法律问题的解决

顶岗实习教师的法律关系既然应当定位为培训性质的学习关系,而且这种关系具有强制性、学习性、政策性和教师岗位的特殊性等特征,顶岗实习教师的一切法律问题都要围绕其法律地位的定性与特殊性来解决。

(一)顶岗实习教师能否适用《劳动法》保护问题

顶岗实习教师能否适用《劳动法》进行保护,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劳动报酬问题。实习生的同工同酬问题是非师范类专业顶岗实习的热点问题,那么顶岗实习教师是否也可以要求“同教同酬”呢?第二,顶岗实习教师因实习受伤能否享受工伤待遇问题。第三,顶岗实习教师能否享受社会保险待遇问题。

劳动报酬与“同教同酬”、工伤待遇、社会保险等问题的关键在于顶岗实习教师与实习学校之间是否能够建立劳动合同关系或者准劳动合同关系。如前文所述,顶岗实习教师的法律关系应当定位为培训性质的学习关系,加之顶岗实习的学习性(实习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得实践性经验)、教师岗位的特殊性(顶岗实习教师虽有劳动付出,但并不具备教师资格),因此顶岗实习教师无法与实习学校建立劳动合同关系,也不适用准劳动合同关系进行保护,“同教同酬”、工伤待遇、社会保险等问题也无从谈起。但顶岗实习教师毕竟付出了劳动,从劳务关系来看,实习学校也应该给予一定的报酬。同时为了防止实习单位利用顶岗实习教师的廉价劳动力、防止学校克扣顶岗实习教师的报酬,从中央到地方对顶岗实习的报酬问题都做了规定。如教育部、财政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 实习单位应向实习学生支付合理的实习报酬。学校和实习单位不得扣发或拖欠学生的实习报酬。《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生实习与毕业生就业见习条例》规定: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实习单位应当按照同岗位职工工资的一定比例向学生支付实习报酬,具体比例由地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予以确定。实习单位、学校应当按照规定或者约定,按时足额向学生支付实习报酬、实习补助,不得拖欠、克扣。实习协议确定的投保人,应当及时为学生办理意外伤害等相关保险。师范生顶岗实习的强制性和政策性较一般的顶岗实习更强,因此顶岗实习教师的实习报酬等问题一方面依赖于地方政府的政策规定,但更多地依赖于学习学校、实习学校与顶岗实习教师三方的实习协议。

(二)顶岗实习教师的人身伤害问题

顶岗实习不同于勤工俭学,虽然原劳动部的部门规章否定了勤工俭学建立劳动合同的可能,但勤工俭学与学校教学无关,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劳动获得报酬,因此,对勤工俭学发生的伤害事故,许多地方规定可以比照工伤待遇执行。但顶岗实习明显与劳动无关,如果教师自身受到了伤害,其损失该如何弥补?从顶岗实习教师的法律定性看,既然是培训性质的学习,实习教师的身份还是在校学生,所在学校当然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承担民事责任。作为接收单位,实习学校与顶岗实习教师之间也存在培训性质的管理关系,可以看作是学习学校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延伸,因此实习学校也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顶岗实习教师在实习过程中,还有可能因职务行为造成其他人员的伤害,对此虽然顶岗实习教师不是正式教师,但由于“顶岗”的存在,其责任已经非常接近于正式教师的责任。不管是顶岗实习教师自身受到伤害,还是致使其他人受到伤害,都属于民事责任的范畴,需要实习学校、学习学校、顶岗实习教师三方面协议加以解决。

四、提醒与建议

顶岗实习教师与实习学校之间既非劳动合同关系,也非劳务合同关系,而应当是培训性质的学习关系,属于学校学习活动的延伸。同时,师范生顶岗实习还具有强制性、学习性、政策性、教师岗位的特殊性等特征。顶岗实习教师的法律定位及特殊性限制了顶岗实习教师利用《劳动法》保护自身权益的可能,其实习补助、在实习期间受到伤害、造成其他人伤害等问题,需要依据地方政府的政策,更需要通过学习学校、实习学校、顶岗实习教师三方协议来解决。

篇5:教师顶岗实习总结

登上客车,背上行囊,渐渐远离了我的大学,前往一个全新的环境。初来这里,是一个温暖的中午,校园里没有人,很安静,像一个世外桃源一样,脱离了城市的喧嚣与繁华。

学校的大门很简单,教学楼有三层,单面带阳台的那种,全篇《弟子规》悬挂于二层阳台上,正中间写着“学知识学做人,做有用之人”。整个教学楼的走廊里,挂满了各种书法作品,有一种很浓的文化气息。当时就像爱玲的小说给我的感觉一样,我惊讶的发现这所学校有一种突兀之美。

食堂楼一共四层,很是宽敞明亮的,一层正在使用,三、四层是男生宿舍。食堂有两个阿姨和一个叔叔做饭,还有一个胖胖的主任。早餐是小米粥、腌青椒加油饼,午饭是馒头白菜炖豆腐,晚饭是小米粥、腌青椒加馒头干,天天如此。宿舍楼一共有三层,有厕所,有网线,有地砖,环境不错,屋里5个上下铺,一个屋子只住四个人,还算宽敞。最意想不到的是,在如此偏僻的乡镇中学里,还有洗澡的地方。

操场不大,只有二百五十米一圈,土质的。东南角有厕所,西南角有活动器材。主席台只是简单的用水泥砌成的台阶,旁边有两排乒乓球台。学校里还有一栋实验楼,楼上有会议室和微机房。院墙东面是一片树林,每天清晨都有金灿灿的太阳光透过树枝,照进校园。

在这里的生活满是艰辛和挑战。这里的生活很艰苦,经常会停水停电,冬天暖气不够热,食堂饭菜单一,自己做饭时间紧而且厨房地方小等等,但于我而言,这整整五个月的顶岗实习生活过得快乐、充实又难忘。

学校安排给我每周4节美术课,8节体育课,还加上3节早自习,每天还要看课间操。我一共教4个班的孩子,总共240人左右。在与学生相处的时光里,有快乐也有悲伤,有信心十足也有悲伤绝望。因为他们还小不懂事,做事都不考虑太多总是随心所欲。

农村的孩子不太好管,这里的老师偶尔还会打他们,可能是因为性格的原因,我总是下不去手。只想他们上课时不再调皮捣蛋,只想他们回家时好好完成作业,只想他们长大后不会后悔,只想他们能对得起爱自己的每一个人。我想在操场上看见天真的微笑,在教室里看见求知的眼神,听见一声声真切的老师好。

有的孩子说我漂亮,有的孩子说我可爱,有的孩子说我严肃,也有的孩子说我幽默,还有孩子说我调皮,像姐姐,上我的课总觉得时间太短。我感受到:每一个学生都有他们的优点,没有一个孩子是坏学生,作为一个老师我们不要放弃每一个学生,而且我们不但要成为一个负责任的老师,更要成为一个有爱心的老师。我深深的爱着这群可爱的学生,带着这份回忆,相信我们会走得更远,为一个美好的未来而奋斗。

都说时间如流水转瞬即逝,的确,五个月的顶岗实习生活悄然而去,难忘记在这里的点点滴滴。虽然哭过,最艰难的时候也想过放弃,但最终还是坚持地走完了整个过程。回望整个阶段,我收获了很多,学到了很多。孩子们可爱的笑脸、纯洁的心灵,我会永远记得。

篇6:教师顶岗实习总结

时光如流水转瞬即逝,从9月12日到如今,在玉溪市澄江县第九中学顶岗实习已经三个月了。现在回想起这将近三个月的实习生活,心中既有无奈、烦心,又有满足、喜悦。

还记得来明德的第一次教师例会上,当木校长宣布我们这一批实习生直接教四个班时,我心里充满了紧张。因为在来之前,带队老师告诉我们的是我们每个人跟一个老师,先听听课,然后写教案交给指导老师,通过了就去上课,现在却是直接上课,没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一想到要面对一群学生,站在讲台上传授知识,心里就没有底。庆幸的是,当我走进教室上第一节课时,那种紧张感就消失了。

我被分在初一年级,一起的还有我们学院的杨晓娟。初一年级由我们两个分配教

在教学方面,经过这将近半个学期的亲身体会,我对如何上好一堂课有了基本的认识。

1、备好课。在上新课之前一定要备好课,通过备课的过程使自己对这节课上什么内容、上课的顺序以及怎么上有了一个大致的认识、了解,这样上课时才不会出现讲着讲着却不知该讲什么或怎么讲的情况了。我在前面一段时间就发生过这样的事,前一天晚上我忘记备课了,上课前我心想反正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我都知道,有没有备课都差不多。结果上课时我讲着讲着就不知道怎么连贯下去了,后来只好在后面的习题讲解中多花点时间补上来。当然,我们上课时也不能完全按照备好的教案来讲,因为在上课过程中,多半会出现一些你没有预料到的状况,如某个知识点你准备讲详细点,但学生却很快就掌握了,这时你就不能在在这上面浪费太多时间了。除了上新课前要备好课外,就算是讲练习前也要把题目看一遍,想好怎么讲,以免讲错。

2、听课。这里的听课不单单指去听其他老师的课,同时也要请其他老师来听自己的课。去听其他老师的课,可以从中发现、学到一些自己没有想到的教学亮点,也可以观察其他老师是怎么管理课堂。通过请其他老师来听自己的课,能够发现自己教学方面的不足,从而一步步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

3、课堂纪律。一名老师的课上得再好,如果课堂上吵闹个不停,那么那些想听的学生会听不清,久而久之就跟着不听了,但如果一堂课过于安静也不行。因此老师要以生动的说课为主、恰当的处罚为辅来管理好课堂纪律,让学生们平时安安静静地听课,回答问题时偶尔活跃一下,使学生从内心里喜欢上课,那样他们就会自主的配合老师了。

同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澄江九中专科组办公室的老师一直都给予我们各种帮助,传授我们他们的教学经验,指导我们如何管理班级,这些对我们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上一篇: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教案下一篇:教师整体教学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