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南中考语文作文

2024-05-05

2022年河南中考语文作文(精选5篇)

篇1:2022年河南中考语文作文

2012年河南中考语文作文题目

二选一

1.同在一个屋檐下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2.材料作文:

一块砖头没有什么用,一堆砖头有没有什么用,如果你心中没有一个造房子的梦想,拥有天下所有的砖头有没有什么用,它只是一堆废物;但如果只有造房子的梦想,而没有砖头,梦想也是无法实现的。

自拟题目,600字左右。

点评河南2012年中考作文

【大公中原新闻网讯】记者:张峰教授,今年河南省中考作文题出了两个,一是全命题作文:《同一屋檐下》;二是材料作文:有人拥有梦想却缺少砖头,而有人拥有砖头却没有梦想……

请您对这两篇命题作文给予点评,考生们如何才能写好作文?

张峰教授:河南省中考语文作文今年还是采用二种命题形式,这种命题是符合新课标的意旨,这两篇作文难度适中,给考生们一个很大的选择及写作空间,全命题作文《同一屋檐下》,关注自我,考查其平时的积累。因为中考要求的是对“中学生的身边人,身边事的考查,特别是要关注自身的成长,展现真实的自我”。同时也符合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提到的“要写符合中学生特点的作文”。所以从这一点看,学生还是有话说,有事讲的。《同一屋檐下》主要是引导同学们对社会及现实生活中人物及事件的论述,比如说;生活中的好人好事、助人为乐、爱心奉献等。本命题的中心思想是;同一屋檐下,共筑美好家园。

记者:张峰教授您能不能举例说明,这篇作文如何下笔?

张峰教授:首先要理解本篇作文命题人的中心思想,同一屋檐下;它有别于同一片蓝天下。就是要从同学们身边写起,同学、邻居、你每天能接触到,看到的,这样命题是不让同学说空话,说大话。我在考前写过有一篇这样的作文,可能对同学们有引导性。

题目是;学雷锋践行动、共筑美好家园。

周翔同学是我校初三年级八班的一名同学,他居住的小区里有一位贫困的老奶奶,这位老奶奶已是满头银发,步履蹒跚,特别是在冬日的寒风里更显得弱不禁风,尤其是老奶奶的老伴在两年前去世后,老奶奶在一夜之间苍老了好多好多……有一天,周翔同学发现老奶奶每天都会去小区的垃圾桶里捡一些空盒子、塑料瓶拿去卖,让人看了很是心酸。从那以后,周翔同学便把家里的空盒子、塑料瓶都搜集起来送到老奶奶家里。有时周翔同学路过垃圾桶旁看到空盒子、塑料瓶,也会去把这些东西捡起来送到老奶奶手中。这时,老奶奶都会非常慈祥地朝周翔笑一笑,并说一声“谢谢你”,而周翔同学也会朝老奶奶笑一笑,回答说“不用谢”。每当这时,周翔便会发现老奶奶笑得很开心,他心想:“让老奶奶经常开心该多好啊!”就这样,为了老奶奶那难得的笑容,周翔同学一直坚持了下来,并且他真的做到了。

周翔同学告诉我们,通过这件事,他深深地体会到关爱的力量是那么的伟大,它既可以使老人们感到快乐,同时也可以让自己感到快乐;它能给老人家带来一份关爱,更重要的是能让老人家感到温暖,舒适和爱心。

这让我联想到今年是雷锋叔叔逝世五十周年,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学习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周翔同学看上去和别的同学没什么两样,而就是这样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人,每天都在做着充满善良与爱心的事情,让我们肃然起敬。我在想,大家都是在同一屋檐下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的同学,相信还有很多同学也和周翔一样,向雷锋叔叔学习,充满爱心。

雷锋叔叔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的精神在千万个周翔身上得以传承,我今后要向雷锋叔叔学习,像周翔同学那样,关爱他人,做文明使者。因为我们在同一屋檐下,让我们共同建设爱的家园。

记者:这篇作文读起来很朴实,不知道同学们在真正考试中会不会联想到自己身边的好人好事。

张峰教授:其实现在的中考作文命题已经从以前“华丽”命题中走了出来,我们现在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一代青少年能够说实话、做实事、讲和谐、献爱心。关心他人、快乐自己。同一屋檐下;说白了就是一家人,我们中华民族每个人都这样想,这样做,人与人之间充满爱,我们的国家才会更团结,社会更美好。

记者:张教授您说的太好了,其实中考作文越来越像高考(微博)作文了,也体现社会风尚主旋律。

张峰教授:现在已经开始意识到了,考题就是指挥棒,努力把考试题出的结合国情、民意,同时也是引导作用,我个人认为这样做还不够,要从学生思想体系,认识体系等全方位进行教育。

记者:张峰教授,您认为第二篇作文,材料作文;有人拥有梦想却缺少砖头,而有人拥有砖头却没有梦想……

这篇作文如何才能写好?

张峰教授:这篇作文是有深度的,一般来说考生选择写这篇作文的按比例要少,材料作文;有人拥有梦想却缺少砖头,而有人拥有砖头却没有梦想;延续了河南省中考作文这些年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这篇作文命题人在选材上比较宽泛。要求学生调动平时的生活积累,更是考量学生的内心体验、生命感悟、人文修养和道德涵养。这正符合《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的标准要求。材料作文;有人拥有梦想却缺少砖头,而有人拥有砖头却没有梦想……,让同学来谈一下做人的道理。设一个到两个论点,做人要做一个诚实的,正直的人,坚强的人。但不可以做一个一成不变的人。

记者:关于做人的道理自古以来就是很多人所探讨的,究竟怎样做才能使人生更有意义呢?同学如何下笔?

张峰教授:“孔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王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关于人生与梦想等等很多人有很多的看法,它们都各显人生的精义所在。其实我们也不必老想着这豪言壮语,轰轰烈烈的人生,只要努力付出,总会有所得,有所获。倒不如像一块砖头一样,踏踏实实地完成我们每一天学习或生活。

张峰教授:一块砖头没有什么用,如果你心中没有一个造房子的梦想,拥有天下所有的砖头也没有什么用,它只是一堆废物;但如果只有造房子的梦想,而没有砖头,梦想也是无法实现的。

当梦想照进现实,用什么来赢得一个可以实现的梦想呢?让现在的都市人成为疑惑,它让我们彷徨。为什么会让我们彷徨、徘徊停滞不前呢?那是因为我们没有积累充足的砖头去砌这座房子。就这样当我们就差那么一点的时候,却回头发现已经没有充足的材料来供给我们的房子。这时才悔不当初为何没有多储备些砖头。也因为这样需到用时方恨晚呀!也许在我们不经意的瞬间,我们遗弃了最珍贵的材料与基石。如果把努力凝聚在每一天去实现一个梦想,散乱的日子就变得规整,并汇集成了生命的永恒!

记者:我发现今年全国高考作文、各省中考作文在命题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关,据说您现在参加了全国学雷锋树新风宣讲团,能谈一下您当前学雷锋树新风的心得体会吗?

张峰教授:今年的高考作文,各省中考作文也好,就是以弘扬时代正气,彰显雷锋精神,提高公民素养,体现社会风尚为主旋律。谈起这个话题,我可有话可说了,最近全国学雷锋树新风领导小组办公室“学雷锋树新风宣讲团”在北京、河南、河北、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实施方案》总体部署,进行以《弘扬雷锋精神、做全面发展一代新人》主题教育,感受至深,许多地方教育主管部门非常重视,同时受到了老师、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和认可。雷锋在六、七十年代是家喻户晓的,是人们向往和学习的榜样,做好事不留名成为佳话。在今天,我也走访许多中小学生,他们对雷锋的理解还是有限的,比如说我问一个一年级的同学;你知道雷锋叔叔是谁吗?他说不知道,我又问;你知道奥特曼是谁吗?他就知道,而且非常感兴趣让我给他讲奥特曼的故事……。在走访中更多老师、家长认为应该针对中小学生思想品德,道德观念进行加强教育,提升他们综合素质,他们也建议;学习雷锋不能只是每年的考试作文中出现,要纳入全科基础教育体系。其实说句心理话家长比我们还着急,他们担心孩子们未来和前途,要做个什么样的人,通过这次学雷锋树新风宣讲活动,让我深有感触,我们的教育是有这方面缺失,长期以来大家都在重视学生的成绩、考分,所以家长也只重视孩子们的考试成绩,而呼视了他们其它方面的教育,所以现在大家都意识到思想品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记者:张教授您说的太好了,我原以为您就是一个中高考备考提分的高人,现在我了解到了,您非常重视孩子们思想品德教育,那么我们今后应该如何针对学生们学习雷锋精神和思想品德进行有效的教育呢?

张峰教授:现在从中央到各部委、各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都下发了文件,要求全面开展学习雷锋精神活动,本人认为只是这样还不够,多年来我国地方有关部门形式主义在作怪,他们认为学习雷锋只是形式,没有一个长期方案,做一些面子,搞个演讲比赛,组织一批学生做一些所谓好事,我想这样都不能达到我们最终想要的目标,我们要想提高公民整体素质,就要有计划,有方案的进行一步一步实施落实,这是很大的系统工程。首先我希望各级政府,尤其是教育主管部门,要按照教育部党组《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实施方案》总体部署,进行细化、深入领会、主要在于重视实施,建立建全长效机制,学习雷锋精神要从小抓起、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形成风气、弘扬正气,并尽快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考评体系,让学雷锋做好人进入考评制度,并加强管理。有关部门要加强学习雷锋精神这方面教材编著出版,让教材多样化,趣味化,吸引更多孩子们去看、去学,(潜移默化)影响他们。

记者:张峰教授您下一步打算是什么?是以学雷锋宣讲、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为主,还是以您多年经验去指导中高考备考呢?

张峰教授:我想这两方面也都是我们当今社会及家长们想要的,我们要致力于培养一批全面发展的学生,让他们爱国、爱党、爱社会、爱生活、爱学习,让他们有品德、有爱心、有知识、有智慧,最终成为能为国家服务的一流人才,这才是我们最大愿望。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全心全意的为这个社会服务,这也是我学习雷锋的一点心得。

记者:张峰教授您讲的太好啦,感谢您在百忙中接受我们采访。

张峰教授:本次点评由于时间有限,难免有不当之处敬请谅解,谢谢大家。

篇2:2022年河南中考语文作文

章 来源

011年河南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文华

2011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共四大题23小题,满分120分。整份试卷考试内容分四大版块,即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和作文。试题以《语文课文课程标准》为依据,题量适中,题型内容覆盖面广,注重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注重语言文字的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核,无偏题、怪题,整份试卷简约、清晰、合理、各部分比例适当。

第一个版块是积累与运用。7个小题共27分。第1小题选择题考查字音,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考查的是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难度增加了。第2小题辨析字形,此题难度不太大,主要是考查学生对C项里“名信片”的“名”(明)及“变本加厉”的“利”(厉)的辨析。只有学生弄清楚词语的意思,就不难辨出错误。第3小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这里面既有对近义实词的考查,同时也有对关联词语的考查,这是近几年没有考过的。第4小题是名著阅读考查题,去年是要求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按情节的先后顺序填写。因此小题对初中生来说,难度系数颇大,一是由于应试教育课业负担重,名著阅读并没有实质性的开展,其二是考题限制太严,要按照情节的先后顺序填写,学生即使看了《水浒》电视剧一些片断,但不是很系统完整的,能认定是其中一人的故事并记清情节的先后也很不易。今年的名著阅读题改为了选择的形式,看似比去年容易了,因为比较好判断的三项都是正确的,而不正确的B项中的“衍太太”是学生不太了解的,她在《父亲的病》中出场。在“父亲”临终前,她让鲁迅叫父亲,结果让父亲“已经平静下去的脸,忽然紧张了,将眼微微一睁,仿佛有一些痛苦。”后来“父亲”死了,这让“我”觉得是“‘我’对于父亲最大的错处”。衍太太对别的孩子们“很好”:怂恿他们吃冰,给鲁迅看不健康的画,唆使鲁迅偷母亲的首饰变卖。而衍太太自己的孩子顽皮弄脏了自己的衣服,衍太太却是要打骂的。鲁迅表面上赞扬她,实际心中却是鄙视衍太太的。因为这是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欢使坏的妇人。而选项中的内容则是对“衍太太”的赞美,若没有仔细读过《父亲的病》,很难判断,学生就很可能在正确的选项中挑错,因而失掉宝贵的3分。第5小题古诗文默写8分,与往年一样,都是课标提示范围之内的,没有太大难度,失分原因主要是记忆不清或写错别字。第6小题是句子排序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语感能力,同时考查了说明文中的说明顺序,恰好和后面的议论文阅读互为补充。以往的排序题是一条横线,把序号全填上,今年每个填序号的空是用标点隔开的,降低了试题难度。第7小题是综合性学习考查题,其中又分两点来考,一是从材料一中摘录出4全能概括“微博”主要特点的词语,一个词一分,出题人相当大方,这四个词除了“即时”外,其他三个都好找,因为总共四句话,第一句还是个总领句,一般情况下应是一个特点一句,但在第三句里包含两个特点,有点勉强了。二是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写出右边这幅画的寓意。总分值7分。

第二个版块是现代文阅读。9个小题共28分。第一篇是从维熙先生的散文《漓江情韵》,本文用寥寥数语,将那朦胧娇美的自然风光打造成一个展现人物风采的舞台。可作者花大量笔墨刻画的人物却是脸清癯瘦削,而且长着一只永远感到“路不平”的跛脚——一走一歪的残疾船夫。这样的外貌可能同人们的审美想象相去甚远,因此心理上的落差也许会让读者认为这外在不敢让人恭维的船夫难以承当代言漓江山水的大任,但二者的船中闲聊却让人不禁对船夫另眼相看。船夫身世凄苦,但他不甘心吃“低保”,便接过了这船这桨,通过自身的努力去获得生命的尊严。他的胸中盛有对生命、对生活宽厚博大的爱。该文比较适宜于对初中考生的阅读考查。5个小题16分。第8小题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考查整体感知和语言概括的能力。第9小题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主要抓住内容和结构上两点就可以得分2分了。第10小题两问4分,第一问要答“我”见到摇船人“兴致顿时跌落下来”的原因,这个从文中能较容易的找到答案;第二问是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要从写法上来答,稍微有点难度。第11小题是从文中画波浪线的a、b两个比喻句中任选一句,分析其表达效果。这里要看清问题,任选一句来写,答题时还要注意既然是比喻句一定首先写出来比喻内容,即把什么比作什么,然后再分析表达效果。第12小题是分析人物形象,题后括号内已标出写出两个方面。共4分,每个方面2分,其中形象1分,分析1分。对于这种类型的题目,学生已练过多遍,相信都能拿到满分。

第二篇现代文阅读是议论文阅读,《坚持“一件事原则》摘自《世界名人教子圣经》。4个小题12分。第13小题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议论文考查常规题,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极其好找,或许是因为去年的论点较难概括的缘故,今年的论点就在开篇第一段的最后一句:专心做好一件事,就能有所收益。第14小题考查论据与观点关系的把握,即给第三段补写一个事实论据。这道题与去年找出第④段中一个不恰当的事实论据并说明理由相比,难度降低了许多,只要所写论据能突出目标和专心,古今中外皆可。第15小题结合具体内容分析3-6段论证思路,是考查该部分议论文的思路及其结构特点的,答题时必须要结合具体内容,而不是简单的论证过程。第16小题考查画线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也属该种文体阅读的常规考查题,应该不会失分。

第三个版块是诗文阅读。6个小题共15分。古文是《小石潭记》选段与《游青溪记》配读,古诗阅读是李白的《行路难(其一)》诗,分值15分比去年一样多一分,题型与往年基本相似。第17小题考查实词,共2分。第18小题是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共2分,与去年相比少了一个句子。此题难度不大,抓住关键字“居”即可。第19小题考查的是作者心情的变化,并要把相关内容从文中提取出来,从哪个地方可以看出“乐”,从哪个地方可以看出“忧”。第20小题是考查信息的筛选与表述能力,共4分。两个文段分别是怎样突出水的特点的,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方法1分,具体内容1分。第21小题考查的是作者的思想感情,“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个句子是用典的,只要能答出作者对被重新任用有所期待,对未来仍抱有希望就可以得分了。第21小题是关于古诗名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炼字作用的考查。

第四个版块是作文。作文考查仍沿袭河南省多年的做法,即二选一命题,今年两道作文题都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思维。第一道题是半命题作文,怀念 的日子,可以选取自己身边最熟悉最感动的人和事去写,自由度广,可写的东西很多,范围也宽泛;第二道题是材料作文,寓意既深刻也比较明晰,“有时候你不能挑选你希望的东西,你得去适应你自己可以拥有的东西”,抓住关键词“适应”。

当盼了四年的11年中考语文卷如期摆在桌面上的时候,当眼光掠过一道道似曾相识的题目的时候,眼前浮现最多的却是高标准,严要求的出题的日子,大海淘沙般搜寻可以入卷的文段,斟词酌句的考虑每一个问题,如何做到指向性再明确一些,再明朗一些,错别字再少一些,再少一些…… 虽辛苦着却快乐着……当中考语文卷终于撩起神秘的面纱的时候,我们这才发现,她并不神秘!以后的日子,我们将更加深入的研读课标,认真备课,做好教学各项工作,为学生语文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提升不懈努力,引领学生走向更为辽阔的语文世界!

ww w.Y k j.CoM文

篇3:2022年河南中考语文作文

一.综合性学习题考查学生语文综合素质

自2001年综合性学习首次列入新“课标”以来, 综合性学习试题作为重要的组成模块逐步而广泛地进入到全国各地中考试卷之中。如2009年福建省中考《考纲》就首次将综合性学习列为其考试内容并对其要求进行了说明, 今年基本延续了去年在综合性学习试题方面的要求:一方面考查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根据设置的情景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根据占有的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的能力;另一方面重视语言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但鉴于测题命制时间短而经验不足, 命制者对于综合性学习的地位认识不明等问题 (是否是对语言应用与积累知识的重复考查) , 部分试题的命制在这两方面表现得并不尽如人意。

根据中考要求, 综合性学习试题命制的出发点往往有二:一为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试题需要架设成系统的语言情境, 为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形成独立观点提供全面的内容。然而现实是, 部分试卷在设置考题时, 将《考纲》中完整的要求割裂开来, 变成了对单独知识点和能力点的考查, 综合性学习题变成了单纯的语言积累和运用题, 变成了语文常识题, 造成考题的命制无法承载起对考生在综合性学习能力方面要求考查职能的结果;二为考查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言的能力。部分试卷的材料测试语言与实际生活中的语言存在一定距离, 特别是一些设置了按情境写话的试题, 其答案并非口语交际语, 而是加工过的“书面口头语”, 将这种语言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会让人对说话者的语言能力产生质疑, 进而对解决实际问题产生阻碍作用, 所以对于这类命制的试题是值得商榷的。

要改良这些问题, 应该明确地将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命题的根本, 而并非考查学生所掌握的语文知识点。而且应当把重点放在考查对学生分析综合与表达应用方面的能力, 而并非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的能力。通过对更高层级能力的考查, 关照到较低层级能力, 以期达到《考纲》中对各项能力的综合要求;另一方面, 当知识上升为学生的能力之后, 方能活学活用, 因地制宜地对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合适的解决。部分地区的试卷就很好地关注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 如今年的湖北襄樊卷:

在我国古代历史长河中, 曾经涌现出无数风流人物。虽然这些风流人物的生命早已消逝, 但他们感人的故事, 不朽的业绩, 博大的情怀, 高尚的品质, 却留在我们心中。假如你班要开展以“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8分)

(1) 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主题语。 (2分)

(2) 在参与此次综合性学习过程中, 老师设计了两项活动, 请你再补充两项。 (2分)

(1) 排风流人物座次。

(2) 讲风流人物故事。

(3) 。

(4) 。

(3) 在“排风流人物座次”时, 假如你把诸葛亮排在第一, 请说说你对诸葛亮重要精神品质“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理解。 (2分)

(4) 在襄樊的历史舞台上, 活跃着众多的风流人物, 请你简要写一个他们在襄樊留下的传颂千古的故事的名称 (必须包括人物和事件) 。 (2分)

该卷第一、二题通过对班会活动总结和活动计划进行出题, 注重考查学生获取与筛选信息的能力, 通过分析现有信息形成自身观点 (拟写主题语) 和作出假设 (补充活动) 的能力。第三、四题则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文化常识和地域文化经验 (诸葛亮故居) , 由课内扩展到课外, 考查学生整合多种知识资源作答的能力。值得指出的是, 第三题对诸葛亮精神品质的理解, 不仅仅是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测量, 更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 重在对考生进行价值取向的引导。

二.口语交际题在曲折中蛇行

个人语言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产生了持久而深刻的变化, 由过去相对稳定的语言系统开始朝着多元的方向发展。鉴于口语交际在信息互动中的重要地位, 现代化进程对其的影响首当其冲, 因而学生具备相当程度的口语交际能力对个人未来的发展极具现实意义。新“课标”对学生在口语交际方面作出如下要求:“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 在各种交际活动中, 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发展合作精神。”

以考试形式而言, 纸笔测试能否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进行高效测量, 如下几点值得我们深思:首先, 纸笔考试难以涵盖在口语交际过程中传达出的全部信息。有部分学者认为信息互动过程中信息的表达由有声语言 (占20%) 和无声语言 (占80%) 来传达。其中无声语言包含受众对施话者肢体动作、面部表情、行为习惯等因素的分析理解, 然而中考在命制语文试题时, 不管从何种角度 (测试内容、测试材料、测试形式) 都很难对这些无声信息进行充分观照。其次, 中考口语交际题的题干和题肢的语言选择往往流于书面化。部分口语交际题并没有考虑语言交际的目的最终是为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倾向于书面化的题干与题肢语言, 在考生临场答题时容易造成一定的误导:使考生更倾向于使用书面化的口语而非现实中的口头交际语。最后, 考场环境可能阻碍学生营造答题所需的语言情境。考场暗含一种严肃、紧张的环境氛围, 而多数口语交际题更倾向于让学生架构出一种轻松、和谐的语言情境, 这种矛盾的氛围对考生的答题无疑会产生或多或少的障碍。

如何减轻客观因素对口语交际题造成的负面影响?近几年中考试卷的一些命题趋势和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可参照的经验。

从总趋势来看, 在测试形式上由客观题向主观题过渡, 这一趋势由2009年的中考口语交际题数量为分水岭。2008年的口语交际题还以客观题居多, 而2009年主观题居上, 在数量上超过了客观题, 2010年这种趋势依旧明显。究其原因, 主观题因其所具有的开放性, 不像客观题对答案有明确指向, 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这样一方面尊重了考生自身语言的习惯, 另一方面体现口语作为一种交流介质在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中所扮演的丰富角色。

从试卷个例来看, 福建莆田卷等部分试卷运用录音设备为测试工具, 综合考查学生听说读写各项能力, 为纸笔考试惯常的以语言文字或图表来进行测试的形式, 进行了很好的补充。以福建莆田卷为例, 其听力材料由标语、新闻稿、人物对话三篇听力材料构成。材料内容围绕家乡的城市发展, 对“90”后的评价等问题进行, 因为这些多为考生耳熟能详的事件, 不仅不易对考生的理解产生陌生感而影响做题, 而且可能会激发考生的阅读兴趣, 对作答产生积极效应。值得肯定的是, 福建作为典型的南方 (闽) 方言区, 是我国汉语方言最复杂的地区之一, 用播放录音的方式对口语交际题进行考查无疑对当地普通话的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 以这种方式进行口语交际题的考查需要具备良好的经济物质条件, 如需要给每一个考场配备多媒体播放设备, 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并非全国每个学校都承担得起, 因而这种方式的推广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论证。

三.题干语言应体现人文关怀

语文试卷在命制和评价的过程中难以避免地存在主观性。在测试形式上, 中考语文试卷主观题在题量上一般多于客观题;在测试材料和测题命制上, 阅读文段的选择与题干的设置存在着命题者的主观性;在测试主体上, 学生在作答的过程中伴随着一系列的主观的逻辑推理过程。如何尽量减轻主观因素对于考生临场考试所造成的消极影响?相对测试形式和测试主体的不确定性, 对题干语言的修改更具操作性:一般情况下, 表述语言严肃的题干会加深学生的紧张情绪, 表述语言亲和的题干能激发学生的思维。

综观2010年中考语文试卷, 客观选择题多采用较为冰冷和命令式的题干词语, 而具有亲和力的词语主要出现在主观题内, 如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和阅读等部分。这种区别一定程度上是由主观题答案的不确定性造成的。正是由于主观题答案的不确定性, 因此需要考生充分调动其提取信息和推导出假设和结论的能力, 而亲和性的语言往往对考生在临场发挥上起到积极的作用。

以作文题为例, 比较传统的作文题在题干末尾一般会有如下要求:“文中不得 (不能或不要) 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校名”、“不得抄袭”等字样, 以命令性祈使句置于试卷末尾, 其主要目的在于防止学生与阅卷者串通作弊, 以保证中考对于所有考生的公平性。出发点是好的, 但类似的句子会加重考场的紧张气氛, 使得部分考生增加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临场发挥。

2010年部分中考试卷注意到并开始有意规避此类问题。如福建厦门卷使用了“正文中如需出现人名、地名、校名, 请用XX或虚拟名称替代”的语句, 湖南益阳卷使用了“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地名、校名等”的语句, 同为祈使句的题干语言, 厦门卷和益阳卷对学生答题提出要求的同时在细节上体现出命题者对考生的人文关怀。

篇4:2018年河南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一)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2分)A.古刹/刹车 怅惘/为虎作伥 鞠躬尽瘁/群英荟萃 B.供给/给以 取缔/根深蒂固 混为一谈/混迹江湖 C.攒聚/攒钱 坎坷/百舸争流 怆然泪下/满目疮痍 D.虐待/戏谑 诧异/叱咤风云 妄自菲薄/日薄西山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暇想 微时代 千峰竟秀 心惊胆战 B.潦草 跷尾巴 消声匿迹 不记其数 C.偏袒 两码事 浮想连翩 巧夺天功 D.急躁 三角洲 一筹莫展 融会贯通 3.古诗文默写(共8分)(1)树木丛生。(2),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3)《岳阳楼记》中“,”动静结合,描写了洞庭湖月夜美景。

(4)伟大的诗人大都关心社会,关注民生。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用

“,”表达了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白居易在《观刈麦》中用“,”表达对劳动人民刈麦的艰辛的深切同情。4.名著阅读。(4分)

请结合名著中相关情节,分析下面每组中人物性格的异同。(任选一题作答)

(1)林冲和武松(2)格列佛和鲁滨逊

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4分)

夏天是属于蝉的季节,蝉的叫声是每个慵懒夏日的背景音乐。但是,美国有一种蝉,每17年才叫一次,像钟表一样准确。科学家称其为“周期蝉”。周期蝉最早出现在大约180万年前,那个时候北美正处于冰河期,气候极不稳定,经常会遇到冷夏。①

,假如它们出土后正好遇到低温,就死定了。科学家经过计算发现,加入在1500年的时间里每50年出现一次冷夏,那么七年蝉的成活率是7%,11年蝉的成活率是51%,17年蝉的成活率是96%。显然,②。①②

6.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共7分)

材料一:国学大热背后存硬伤,学国学被误解为背经典。如(下图)

材料一:国学教育应该成为当今教育的补充,以满足对青少年教育的需求。比如:学龄前至小学期间,就可为孩子做《三字经》、《弟子规》之类的教育,以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青少年在中学、高中时期,则可以重点培养他们的古文阅读与写作,拓展学习国学的能力。而大学之后的学生们,则当自主地寻找感兴趣的国学知识,并通过对国学大师们的学习而更加深刻地领会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将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出去。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在2014年亚洲教育论坛年会上向记者透露,“在新修订的初中语文教材中,国学篇目所占比重约增至35%.”

材料三: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

(1)请你用简明的语言说明上面一幅漫画的内容。要求:①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②运用合理的说明顺序。(5分)

(2)学校要举行“崇国学,弘文化”读书月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则宣传标语。(2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8)

(一)阅读下文,完成7—10题。(共16分)

余爱绕梁

(1)公交站牌前,一个上了年纪的妇人,拎着一个大袋子,里面是刚刚抢购的鸡蛋。鸡蛋价格飞涨,柴米油盐、一丝一毫都需要精打细算。

(2)人多手杂,不知是谁的手,猛地碰到了袋子,鸡蛋落在地上,碎了一地,蛋清蛋黄,淌了出来。公交车呼啸而去,老妇人满脸焦急痛惜,嘴里嘟囔着,想想一周的生活费,禁不住骂了出来。

(3)站牌旁边有一个小摊,卖鸡蛋饼的,一个小姑娘,正在帮母亲摊饼,听见声音赶了过来,手中端着一个碗,顾不了许多了,蹲下就抢救鸡蛋,妇人道:“鸡蛋都碎了,算了。”小姑娘没吭声,手下也没停,小心翼翼地,将每个破碎的鸡蛋捧了起来,将蛋清蛋黄倒进碗里。

(4)这样的烟火人家,才知道日子的金贵,成全她吧,妇人叹了口气,不再阻拦姑娘,自顾坐在站牌旁边出神,等着下一班公交车。

(5)除了忙活的小姑娘,周围人对碎了一地的鸡蛋都熟视无睹,一男一女正处于恋爱期,漠然地瞥了小姑娘一眼,依然搂在一起,在他们的眼里,那一地碎鸡蛋恐怕是大煞风景吧。

(6)花费了约10分钟时间,小姑娘将抢救出的一大碗的生鸡蛋汤端给了一旁坐着的妇人,妇人一愣,这才知道,小姑娘竟然是替自己收拾的。

(7)妇人道:“不要了,你们用吧。”

(8)小姑娘一脸青涩,许是某个学校的学生,趁周日休息帮母亲的忙,她回过头去看母亲,母亲冲着她点点头,小姑娘忙不迭地端着鸡蛋跑了过去。

(9)车马上进站了,妇人准备上车,仍然没有摆脱刚才的懊丧。这时,小姑娘却跑了过来,手中举着10块钱,硬生生地,由不得人拒绝,毫不犹豫地塞进了妇人的手中。

(10)妇人好半天才回过味来,但人已经在车上了,随即满脸感动,将手伸出车窗来,冲着母女俩频频摆手致意。

(11)刚才的所有不快一下都烟消云散了,老妇人记住了一个孩子的善良,虽然损失了不少鸡蛋,但她心里却觉得熨帖。

(12)站在公交站牌前目睹了这一切的我,刚刚经历了失业的苦闷,没有想到,这样一个不经意的瞬间,阳光就这样毫无保留地撒进了心间。

(13)这对母女生活一定很拮据,或者正在为孩子未来的学费与一家人的生活费挣扎,不然,不会冒着严寒,在冬天的黄昏里,筹划着明天。本来已经破碎的鸡蛋,若任人踩踏,便是一地污泥,但小姑娘却用那双美好的手,将它变成可贵的食材。

(14)我看到她们把那碗捡来的鸡蛋放在一边,一直没有动,仍用新打的鸡蛋摊饼,可能是要留着自己吃。我走了过去,示意她们,用刚才破碎的鸡蛋为我摊饼,那味道,我想会更加喷香可口。

(15)后面,有很多人也陆续围拢过来,有一种口碑,小到极致,却深入人心。

(16)我知道,自己接下来,不会再为明天的牛奶面包而焦虑万分了,因为,那黄灿灿、热腾腾的鸡蛋饼的温度一直会保存在我的记忆中。

7.为什么“鸡蛋饼的温度一直会保存在我的记忆中”?结合全文加以概括。(4分)

8.品读第三段,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结合相关语句进行赏析。(4分)

9.文中第(4)、(5)段写了什么内容?有何作用?(4分)

10.联系上下文内容,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4分)

(1)这样一个不经意的瞬间,阳光就这样毫无保留地撒进了心间。

(2)后面,有很多人也陆续围拢过来,有一种口碑,小到极致,却深入人心。

(二)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共12分)

给心灵安装一个删除键

① 法国哲学家蒙田说:“我希望大家看见我简单、自然、不矫揉、不造作的处世方式:因为我描画的是我自己。”就是说,他把真性情的自己展示给了世人,把那些刻意的内容都删除掉了。大凡品德高尚、有一定品位的人都会这样做。其实这也是区分雅人和俗子的一个重要标志。而这个世界又充满了诱惑、名利、财富、权势等,如果不懂得删除,我们往往就会受其牵累,甚至自己的修行、前行都会受其羁绊。老子有言:“持而盈之,不如其已。”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② 那么,我们该删除什么呢?

③删除虚假。当年,为了打击皇太子李显(即后来的唐中宗),张昌宗找到了时任凤阁舍人的张说,许以高官为诱饵,让他诬陷御史大夫知政事魏元忠与司礼丞高戬密谋,迫于张昌宗的权势,出于自保,他无奈应允,后来在起居郎刘知几的劝说下,他在作证时说了实话。他后来官至相辅,权高位重,看到《则天实录》中关于自己的这段记载,自觉有损自己的形象,就多次暗示史官吴兢,令其进行删改,但他义正词严地说道:“是兢书之,非刘公(刘知几)修述,草木犹在,其人已亡,不可诬枉于幽魂。”其“一字不改、善恶必书”的史学精神捍卫了历史的真实和他高尚的人格。

④删除报复。《宋史》记载,赵思绾反叛,周祖带兵前去讨伐,王溥跟随周祖一同出征,很快平定了叛乱,在清理赵思绾留下的文件时,看到有很多信件,是朝中的权贵与他的通信,成为了这些人勾结藩镇的证据,周祖就打算把这些信件带回去交给朝廷,但王溥却不同意这么做,他对周祖说:希望您把这些信件全部烧掉,不必记得他们的过错。”周祖采纳了他的建议,果然安定了那些人的心,使他们自此以后忠心地为国家效力。这样的删除,大度而睿智。

⑤删除仇恨。当年,甘地在信徒们的陪同下,参加一次祈祷会,当他步入会场时,早已隐藏在人群中的纳图拉姆走到他面前,一边弯腰向他问好,一边迅速掏出枪,抵住他枯瘦赤裸的胸膛连放三枪,殷红的鲜血染红了他洁白的缠身土布。他捂着伤口,发出最后的声音:“请宽恕这个可怜的人。”如此删除,体现了宽恕者的高大和被宽恕者的卑贱。⑥该删除的内容,还有很多。

⑦一个人就像容器一样,都有一定容量。如果这方面内容盛多了,那么那方面的内容.. 就盛得少了。而世上的内容分两类:一类属于真、善、美,一类属于假、恶、丑。一个人只有懂得删除什么,他才能被更多的美好包围。

⑧契诃夫说:“对一切事都喜欢做到准确、严格、正规,这些都不愧是高尚心灵所应有的品质。”而要做到这样,就必须给心灵安装一个删除键,不断地删除那些不属于自己的内容,呈现出最本真的自己,就像天空,删除了乌云,呈现出万里晴空?? ..

11.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12.结合上下文内容,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1)一个人就像容器一样,都有一定容量。..

(2)就像天空,删除了乌云,呈现出万里晴空?? ..

13.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3分)

14.文章以“给心灵安装一个删除键”为题有何妙处?(3分)

三、文言文阅读(共15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5—18题。(共11分)

(一)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皆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二)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为分宁①主簿②。有狱③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

邑人惊曰:“老吏④不如也。”部使者荐⑤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不听,乃委⑥手版⑦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选自《周敦颐传》)

注:①分宁:地名。②主簿:官名 ③狱:案件 ④吏:官吏 ⑤荐:推荐 ⑥委:抛弃,扔弃 ⑦手版:即笏板,是古代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15.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不蔓不枝青树翠蔓 ..B、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C、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诚宜开张圣听。..D、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16.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7.文段一借莲抒怀,为什么要写菊和牡丹?(2分)

18.从两段文字可以看出周敦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段二加以分析。(3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9—20题。(共4分)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9.“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20.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颈联中的“直”、“圆”字的妙处?(2分)

四、作文

21.任选一题作文。(50分)(1)题目:绽放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如果你不能成为山顶上的高松,那就当棵山谷里的小树吧!但要当棵溪边最好的小树。如果你不能是一只香獐,那就当尾小鲈鱼;但要当湖里最活泼的小鲈鱼。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就当一颗星星。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一)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共27分)1.C(2分)2.D(2分)3.(1)百草丰茂(2)枯藤老树昏鸦(3)浮光跃金,静影沉璧(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共8分)4.(1)他们都是武艺高强、有勇有谋的人。不同点:林冲,隐忍、退让、安分守己、循规蹈矩。高衙内调戏他的妻子,他一忍再忍。面对高俅的加害,仍心存忍让。风雪山神庙,使他对官场仅存的美好愿望化为泡影,走投无路不得已只得投靠梁山。武松,秉性刚烈、嫉恶如仇、有仇必复、有恩必报、敢作敢当,滥杀无辜。在孟州,武松为报恩,醉打蒋门神,帮助施恩夺回了“快活林”酒店。因此遭到蒋门神、张都监及张团练的暗算,大闹飞云浦后,武松被迫大开杀戒,杀了张团练一家老小,血溅鸳鸯楼,并书“杀人者打虎武松也”。(写出异同点2分,结合情节2分,共4分)

(2)相同点:天生喜欢冒险,不甘寂寞与无聊,追求自由,性格坚强。

不同:格列佛,具有质疑精神,酷爱真理。他从不自暴自弃,纵使将他当作玩物到各地供人观赏,仍泰然自若,保持自身的尊严,以平等的姿态与大人国的国王交谈。他勇于

帮助小人国抵抗外族入侵,但断然拒绝为小人国国王的侵略扩张政策效劳。在飞岛国,他对“把粪便转化成食物”“简化言辞,取消所有的词汇”等荒谬现象表示质疑、批判。

鲁滨逊,有不服输的韧性和敢于面对挑战的坚强。在荒岛上,他利用船上留下的东西,挖凿山洞,修筑栅栏包等,使自己的“生活过得很富裕”,历经28出异同点2分,结合情节2分,共4分)

5.①成年蝉需要很高的气温(围绕“气温”,表达意思对即可)②周期越长,成活率就越高(一句2分,共4分)6.(1)示例:该漫画由上下两部分组成。(1分)漫画的上方,中间是一位老学者,他 左手指着身边的“国学班”招生旗,说“先背《三字经》”,右手拿着厚厚的一本书;(1分)画面的左边是两位家长和两位背着书包的孩子,其中妈妈说:“儿子,背一句奖十元!”(1分)画面的右边的两个孩子以钦慕的眼光看着这位老者。(1分)漫画的下方是一行字“国学=之乎者也=有面子?”(1分)(共5分)

(2)示例: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人生第一课,国学第一师;诵读文化经典,传承中华文明。(语言精炼,紧扣材料内容即可,2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共16分)7.小女孩母女勤俭经营烙饼生意的精神激发了我创业的热情;经济拮据的母女并没有用捡拾的碎鸡蛋为客人烙饼的信誉值得称赞;小女孩接受抢救的碎鸡蛋却付出10元钱的品质让人敬佩;母女助人为乐,善良纯洁的心灵给人以永久的温暖与感动。(每点1分,共4分)

8.示例一:动作描写。“帮”“摊”“赶”“端”“蹲下”“抢救”“捧”“倒”等动词,准确传神地写出小姑娘抢救鸡蛋时麻利、谨慎的情态,表现小姑娘的勤劳、热心、善良和对食材的爱惜。示例二:语言描写。“鸡蛋都碎了,算了。”传神地表现出老妇人怨愤、生气的心情。(任选一点即可,描写方法1分,具体词句1分,分析2分,共4分)9.文章第④⑤段写老妇人的内心想法和周围人的表现。(2分)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小女孩收拾鸡蛋不是为自己的情节蓄势、铺垫。(1分)从侧面烘托小女孩,使小女孩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1分)(共4分)10.(1)小女孩的善良无私像阳光一样,撒播到我和老妇人的心间,顿感明亮和温暖。(2)处在社会底层却保持着善良美好品质的小女孩母女的行为,感动了所有的人。小小的善意举动带来的生意效应胜过任何宣传。(意思对即可,每小题2分,共4分)

(二)(共12分)11.人要删除心灵上丑恶的品行,追求本真和高尚。(意思对即可,2分)12.(1)指一个人心灵上可容纳东西的多少(大小)。(2)比喻心灵上的假恶丑的东西。(4分)13.第一段引用蒙田的话提出观点,接着列举张说删除虚假、王溥删除报复、甘地删除仇恨三个事例论证文章观点,最后两段运用比喻论证和道理论证,形象有力地强化观点。(3分)14.一是题目新颖,简明点题,二是形象生动,极富时代感,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三是突出强调了解决问题的办法。(3分)

三、(共15分)15.B(2分)16.(1)我只爱莲花的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妖媚。(2)喜爱牡丹的人,当然是很多的人了!(4分)

17.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慕荣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2分)

18.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慕荣利、清正廉洁的高尚节操。(1分)文

(二)中周敦颐面对强权恶势力,宁可不做官也要秉公办事,也决不献媚。(2分)(共3分)19.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2分)20.“直”字,表现了大漠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两个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塞外雄奇壮观的自然之景,而且巧妙地融入了作者的孤寂情绪。(2分)

篇5:2022年河南中考语文作文

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2分)A.开辟/复辟

模具/装模作样

差强人意/参差错落 ......B.馈赠/崩溃 ..C.给力/供给 ..D.斗争/挣脱 ..

针灸/脍炙人口

..

呼吁/长吁短叹

..

矫揉造作/骄兵必败 ..

人才济济/扶危济困 ..

淳朴/谆谆教诲

忍俊不禁/襟怀坦白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恻隐

订书机

顶礼膜拜

默守成规 B.宣泄

挡箭牌

开源节流

绵里藏针 C.坐落

震摄力

妇孺皆知

开诚布公 D.家俱

发祥地

轻歌曼舞

凭心而论 3.古诗文默写。(8分)

(1)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山河破碎风飘絮。(文天祥《过零丁洋》)

(3)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用“

,”赞美了莲花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

(4)明月千里寄相思。“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明月送去了李白对远方朋友的担忧和牵挂;“

,”(《水调歌头》),明月寄托了苏轼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祝愿。

4.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分)

(1)下面是章回小说《西游记》和《水浒》中的两个回目,请任选一个,简要叙述其主要故事情节。①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西游记》第七回)②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水浒》第十回)

(2)童话可以让人从小读到老,且常读常新。请从下面两篇童话中任选一篇,结合具体情节,写出你“常读常新”的阅读感受。

①《夜莺》(《安徒生童话》)

②《渔夫和他的妻子》(《格林童话》)

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4分)

书法是中国的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①。从狭义上讲,书法是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规律。从广义上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②。例如,使用工具从传统的毛笔到硬笔、电脑仪器、喷枪烙具等,种类繁多;书写颜料从单一的墨汁到化学剂、黏合剂、喷漆等,丰富多彩;书法流派从传统书派到意象派、墨象派等,各具特色。

6.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共7分)

(1)下面是几则新闻的标题,请认真阅读,把你探究的结果写在下面方格中。(不超过20字)(3分)①教育部将重点发展校园足球(2014年8月1日《新京报》)

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2014年11月26日《人民日报》)③足球进校园有了第一课,一周一节足球课成现实(2015年3月4日《中国青年报》)

中考语文 ④中小学足球课本将试点,足球进校园将有本可依(2015年4月20日《人民日报》)

(2)下图是中国青少年校园足球(CSF)活动的标志。请结合图案和文字具体介绍该标志的设计意图。(4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7~10题。(共16分)

滴水之恩

紫红色的天空渐渐变得暗黑。我握着桑木棍,孤单地走在山路上。

我是搭赶集的车来到这个地方的,去寻找据说矗立在附近田野中的古塔。当我在陌生的乡间找到青麦田里残存的白色古塔,再回到先前下车的小街时,集市早已散了。

街角凉粉摊前头裹苗帕的老妇人的回答叫我失望:‚公交车下午一点以后就没有了,要是你早些到,还可以搭摆摊的货车。‛

这会儿,什么车也没有了。

‚在那里住一晚,明早再搭车走嘛。‛老妇人指指对面一家写着‚迎宾旅馆‛的木楼对我说。但我无论如何也得赶回去,明早还有事呢。

走三十多里路是没有问题的,只是我根本不认得返回的路。老妇人指点我沿这条路一直朝东走,别走岔路就可以走回去了。‚小心哟,这个季节山里有蛇。‛她顺手砍下一截桑木枝递给我。

雷声从远处沉沉地压过来,闪电把天边的乌云撕开一道耀眼的裂缝。

我一边走一边看有没有经过的车可搭。一辆卡车嘶吼着爬上山坡,我拼命挥手,车从我身边呼地开了过去。

山下沟坳里,几户人家的窗格透出昏黄的灯光来。雷声越滚越近,大雨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瓢泼而下。我只得加紧步子,同时担心蛇会突然从路边草丛中钻出。

终于又有一辆小拖车开过来,这次被我拦下了。没想到,司机竟会是那个人。去年夏天在马山,有一天将散集时,我在街上闲逛,看见了他。

当时,他衣衫不整地斜靠在土墙根下,胡须很长,头发蓬乱,一副潦倒落魄的样子。他的面前并没有放乞讨钱币的碗,但我确信,他一定是又渴又饿了。

几步之外有个茶水摊,我去买了一杯水一块糕递给他。他无神的眼睛并没有因我的热心而闪亮,他甚至不抬眼看一看便自顾自吞食起来。‚快散集了,要去哪里,你也该去了。‛我随口劝了他一句,便走开了。

几个月过去了,虽然眼前这个人整洁而精神,但我还是认出了他。‚去马山吗?‛我焦灼地问。

‚去马山?‛他迟疑了一会儿,让我上了车。

小拖车颠簸着,他燃着的烟头,红红的亮点忽明忽暗。‚你是马山人?‛他问。‚不是,我在那儿见习。‛ 他有点失望:‚我倒曾遇到过一个马山人呢,那真是个好人。‛ ‚你去过马山?‛ ‚去过。‛

话题断了,黑暗中,他似乎笑了笑。开始下雨了,豆大的雨点叩打着车窗。他忽然说:‚说起来那次去马山,怪难为情的。那时我赌输了,输得精光,被撵出来,流落到马山。有个人给我水喝,给我东西吃,可惜我不认得她,要不,真得好好谢她。‛

中考语文 ‚就为了那个人送你一点水一点吃的吗?‛ 他不屑地看我一眼:‚你不懂,那时候我心灰意冷,没脸回家,她劝我‘快散集了,要去哪里,你也该去了’。我听了她的劝告,回家了。后来再也不赌了。我真的很感谢她,要不是她那一杯水一块糕一句话,我现在还不晓得会怎样呢。‛

我心中有掩饰不住的喜悦,想不到那件小事会对他帮助那样大。

他没有认出我来。我决定不提看见他潦倒情形的就是我。每个人都有尊严,我要让他拥有一份完整的助人的快乐和自豪。

‚我也很感谢你,要不是搭上你的车,这会儿我还在山路上挨雨淋呢!‛ 他听了果然高兴:‚其实你也不用谢我,要谢就谢那个给我水喝的人。那次之后,我才晓得,人有时候是多么需要旁人帮一把。‛

‚马山到了!‛他刹住车。

‚谢谢你啊,下车来喝杯热茶,歇会儿吧。‛ 他一边倒车一边说:‚我还得赶回去运货呢——本来,我的车是不到马山的。‛

(作者:唐敏。有删改)

7.请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概述“我”和“他”之间的故事。(4分)

8.“头裹苗帕的老妇人”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结合具体内容,从情节和主题两个角度进行分析。(4分)

9.文中的“我”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10.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结尾的妙处。(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共13分)

为什么不读经典

①‚所谓经典,就是大家都认为应该读而没有读的东西。‛马克〃吐温这句话道出了经典的尴尬处境——没有人否认应该读经典,但真正去读的却寥寥无几。为什么人们会对经典敬而远之呢?

②因为经典本身是纯粹的,它不打算讨好人,不千方百计诱惑你去读它。作家在写作时,只是要写出他对生活的所感所思和他自己的欢欣与疼痛。他是写给自己看的,至多是写给他认为可以与之对话的人看的,并没有打算让大量的读者成为自己的粉丝,也没有其他的动机。曹雪芹在‚举家食粥‛的窘境中写《红楼梦》,只是想写出‚一把辛酸泪‛,并没有想到把它做成畅销书,赚它个盆满钵满。因此,经典不会时刻想着为你提供方便,不会挖空心思哄你逗你,不会因为你理解不了而降格以求。

③因为经典关注的是事物本质的东西。对于同一个轰动一时的新闻事件,经典总能深入其中,烛照事件背后人性的晦明;而平庸的作品只会对那些热闹的戏剧性的过程趋之若鹜,对于故事之外的东西,它没有耐心,更没有能力去做更深入的分析。《安娜〃卡列尼娜》和《包法利夫人》都取材于当时沸沸扬扬的桃色事件,这类故事都足以吸引眼球,受到报纸花边新闻的追逐,但在这些地方人们发现不了那些驱动故事萌生和发展的动力。只有列夫〃托尔斯泰和福楼拜这样的作家,凭借他们天才的洞察力,精确地描绘了一个人的热情和梦想、挣扎和无奈,揭示了人性的丰富和局限。经典就是这样,瞩目事物的内部,触及到事物坚硬的内核,揭示出生活的本质。

④因为经典太留意那些本质的东西,所以常常会忽略表层和细节,在表现形式上,有时会显得呆滞笨重,不以轻盈妩媚的姿容愉悦人。就像许多真正大智若愚的人,常常会在小事上犯糊涂,会因某种笨拙的举止而被取笑。倒是那些乖巧机敏的人,待人接物八面玲珑,但如果试图从他们身上发现独特的人格和精中考语文 神,往往是缘木求鱼。在并不那么具备观赏性的背后,经典体现的是真正的深刻和独特的禀赋。

⑤以上这些特征,使那些渴望阅读之‚轻‛的读者对经典产生隔膜,使他们无缘分享出自人类杰出头脑的感受、智慧和发现。

⑥因为阅读经典需要充足的时间和从容的心境,而匆促的生活节奏,过于丰富乃至泛滥的信息,培植了现代人浮光掠影的阅读习惯。面对扑天盖地的碎片化、娱乐化信息,人们没有时间沉潜到情韵悠长的大部头文学作品中;人们静不下心去欣赏一段风光描写,揣摩一种细腻的心理变化过程;人们没有耐心细细品味节奏、韵律、布局谋篇的微妙之处,享受纯粹的文字之美。

⑦我们还可以有这样那样疏远经典的理由,这些理由让我们面对人类精神的优秀成果却漠然视之,让我们和深刻、和睿智、和经由艰苦求索而获得的精神愉悦等美好而珍贵的收获无缘。领悟了这些,我们就应该有所行动。

(作者:彭程。有删改)

11.请结合全文内容,从两个方面概括人们“对经典敬而远之”的原因。(4分)

12.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13.请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4分)

14.下面哪一则材料适合作为第⑥段的论据?请简述理由。(3分)

材料一

传媒学家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揭示,这是一个泛娱乐化的时代,深刻的思考在迅速地销声匿迹,我们变得匆忙和浮躁,只能以一种消费的心态,消受那些等而下之的粗浅的读物了。

材料二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发展和精神生活的丰富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不喜爱书,对书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5—18题。(共10分)

(一)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

(二)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国藩于此数语,常常体念。大约用兵无他巧妙,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孙仲谋之攻合肥,受创于张辽;诸葛武侯之攻陈仓,受创于郝昭,皆初气过锐,渐就衰竭之①②③④⑤故。惟荀罃之拔逼阳,气已竭而复振;陆抗之拔西陵,预料城之不能遽下,而蓄养锐气,先备外援,以待内之自毙。此善于用气者也。(节选自曾国藩《挺经》)

注:①荀罃:春秋时晋国大将。②拔:攻下。③逼阳:姓,古夷族一支。④遽:迅速。⑤备:准备。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专:独占。.B.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中考语文

福:保佑。C.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D.望其旗靡,故逐之 .

狱:过失。靡:倒下。

16.把语段

(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17.语段

(一)的标题是后人另加的。后人为什么用“曹刿论战”而不用“长勺之战”作为标题?(2分)

18.用兵者应该怎样利用士气取胜?请结合语段

(一)(二)的内容分条概括。(4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9—20题。(共4分)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

2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3分)

四、作文(50分)21.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题目:

里的微感动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一只狮子每次捕猎失败时,总是告诉自己,我的耐力可能比不上猎物,但我的爆发力强,下次捕猎时,我要想办法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三年后,它成为草原上最棒的狮子。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中考语文 2015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

1.C(2分)

2.B(2分)3.(1)入则无法家拂士(2)身世浮沉雨打萍(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4)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君)直到夜郎西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共8分)4.(1)①孙悟空被推入八卦炉中,不但没被烧死,反而炼成了火眼金睛;他蹬倒八卦炉,逃了出来。(2分)孙悟空大闹天官,玉帝请如来救驾;如来施法,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2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②在沧州,陆虞候等设计让林冲看守草料场;大雪压倒草厅,林冲到山神庙避雪。(2分)陆虞候指使人火烧草料场,加害林冲;林冲获知真相,在山神庙前杀了陆虞候等人。(2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2)①《夜莺》示例:以前读到真夜莺的歌声能赶走疲劳和死神时,感叹它歌声的神奇;现在又读,从皇帝、侍卫以及老百姓对真假两只夜莺的态度中,体悟到了作者对真善美的赞颂。②《渔夫和他的妻子》示例:贫穷的渔夫放走一条会说话的比目鱼,渔夫妻子一再让比目鱼满足她的贪欲,最终魔法消失,他们贫穷如初。以前感叹魔法的神奇,憎恶渔夫妻子的贪婪;现在则叹服作品极强的现实意义和高超的讽刺艺术。(体现“常读常新”,2分;情节符合原著内容,2分。共4分)5.①书法有狭义和广义之分②书法也在不断发展(意思对即可。一句2分,共4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6.(1)校园足球工作受到重视并逐步推进。(意思对即可。“校园足球工作”“受到重视”“推进”之意,一点1分,共3分)

(2)示例:图案以足球为主体,足球上标明“CSF”,意为中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给足球画上翅膀,寓意腾飞、活力和足球运动带给学生的快乐。“阳光体育,快乐足球”8个字,点明校园足球的宗旨和意义;这几个字错落排列,富有动感,显示出活力与快乐。(言之成理即可。“图案”“文字”一方面2分,共4分)(共7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

(一)(共16分)

7.几个月前,他流落到马山,“我”给他买水买糕,劝他回家。(1分)“我”在步行返回的山路上,恰好拦到他的车。他没认出“我”,给“我”讲了几个月前在马山发生的事,认为那次受到的帮助改变了他。到马山后“我”才知道他是专程送“我”的。(3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8.①情节:交代“我”面临的困境,写出“我”步行返回的原因,为故事情节的展开作铺。垫。②主题:老妇人充满善意的言行,表现了她对陌生人的友善与关爱,使主题更丰厚。(意思对即可。一个角度2分,共4分)

9.①善良,有爱心,乐于助人:为潦倒的他买水买糕,并劝他回家。②细心体贴,尊重他人:没有言明“我”曾帮助过他,维护他的尊严,让他拥有一份完整的助人的快乐和自豪。(意思对即可。一方面2分,其中形象1分,分析1分。共4分)

10.①点明他是雨夜专程送“我”的,更突出他的善良和爱心,使人物形象更鲜明。②突出受人滴水之恩,便涌泉相报、回馈社会的主题。③故事这样结尾,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更具艺术表现力。④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回味的余地。(意思对即可。一点1分,共4分)

(二)(共13分)

11.①经典本身是纯粹的,它关注事物的本质,在表现形式上不那么具备观赏性,使读者对它产生隔膜。②阅读经典需要充足的时间和从容的心境,而现代人习惯了浮光掠影的阅读。(意思对即可。一方面2分,共4分)

12.①引用名言,指出经典面临的尴尬处境,引出议论的话题。(多用设问(问句)引发思考,引起中考语文 下文。(意思对即可。一点1分,共2分)13.先提出观点:经典关注的是事物本质的东西。(1分)接着分析对于同一新闻事件,经典和平庸作品有不同的关注点,突出经典关注的是事物的本质;然后以两部名著为例加以印证。(2分)最后,再次强调经典关注的是事物本质的东西。(1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14.材料一。(1分)因为材料一论述的是泛娱乐化的时代使人们变得匆忙和浮躁,只能阅读粗浅读物,与第⑥段的观点相符。(分析合理即可。2分)(共3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15.C(2分)16.(齐国是)大国,很难预测(它的实情),(我)怕(他们)设有埋伏。(意思对即可。“伏”1分,大意1分。共2分)

17.语段

(一)主要写的是曹刿对战争制胜之道的议论,表现了曹刿的“远谋”。(1分)而对长勺之战中双方的对峙交锋描述不多。(1分)(意思对即可。共2分)

18.①当敌人士气衰竭、我方士气高涨时要及时进攻。②要善于保存士气,不要“初气过锐”。③当士气衰竭时要设法振作士气。④当不能迅速取胜时,要善于蓄养锐气。(意思对即可。一条1分,共4分)

19.思乡(意思对即可。1分)

20.时序交替(时间变化、季节交替、新旧更迭)(1分)示例一:通过描写景物,在残夜未退红日已出、旧年未尽新春已到的画面中表现了自然理趣。示例二: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入”赋予“日”“春”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理趣。(分析合理即可。2分)(共3分)

四、作文(50分)21.略

上一篇:销售工作中的自我反思下一篇:横店九龙大峡谷景区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