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疾控中心命题

2024-04-09

省疾控中心命题(共8篇)

篇1:省疾控中心命题

省疾控中心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将学习、调研、查摆、整改和落实各个环节紧密结合,环环相扣,步步深入,边学边查边改确保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一是边学习边讨论,确保思想认识提高到位。自实践活动启动以来,省疾控中心多形式组织干部职工学习相关政策文件和精神,邀请党校教授进行专题讲座,观看系列教育片,开展群众路线知识测试,参观反腐倡廉教育基地;中心领导班子带头开展“集中学习”交流讨论,党员干部以支部为单位分组学习讨论,科所开展“践行群众路线,服务群众健康”专题大讨论等,引导干部职工边学边思,确保干部职工思想认识提高到位。

二是边查摆边整改,确保反映的问题查改到位。领导班子带头开展集中解决“四风问题”专项调研活动,通过召开民主党派座谈会、深入服务企业走访、征集基层单位意见、利用网络倾听群众呼声等形式,查找出存在问题和意见建议23条。同时,注重分析原因,寻求对策,制订了问题整改任务分解表,明确了责任部门、责任领导、解决方式和期限,将问题分解落实到部门、责任到人,确保反映的问题查改到位。

三是抓好重点改,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省疾控中心在梳理问题、查找根源、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的同时,抓好重点改,制定整改工作方案和加强作风建设工作方案,出台完善《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制度》等7个,已经整改和即将整改到位的问题和意见17条,通过着力解决实际问题,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篇2:省疾控中心命题

名:专

业:实习基地:

XXX XXX XXX

XX省疾控中心实习报告

一年的实习已圆满结束,回顾实习的点滴不论专业知识还是工作能力都有所提高。XXXX年X月—XXXX年X月作为医学生的我实习于X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顾名思义疾控中心是通过对疾病、残病和伤害的预防控制,创造健康环境,保证生产生活安全有序的进行。能够在这样一个肩负使命的单位实习我感到无比自豪。中心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健全的管理规模、先进的领导班子、专业的技术人员、一流的服务体制。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为我们实习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老师严格要求学生,认真耐心的指导使我受益匪浅。

中心科室诸多分工较细,在中心领导的精心安排下一年来我依次在寄生虫病防治科、诊疗体检科、性艾实验室、免疫规划实验室、理化检验科、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进行转科学习。具体总结如下:

一、寄生虫病防治科

踏实学习了省内常见寄生虫病(包虫病,黑热病,囊虫病)的理论知识、免疫检测方法(ELISE、免疫层析实验)、B超检查以及镜下对常见寄生虫(虫卵、包囊、滋养体、成虫)形态特征的镜检技能,通过带教老师的认真指导掌握了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完善了不合理的操作,圆满完成该科实习计划。

二、诊疗体检科

诊疗体检科是全省职业性体检的科室,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该科实习是对临床检验知识的充分运用。

1.仪器设备:学习了日立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魅力2000全

自动生化分析仪,日立MEK-64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尿干化学分析仪的工作原理、仪器使用注意事项及操作过程。

2.实践技能:全面学习了运用仪器设备对生化全项、血常规及尿常规的检验工作。

通过对以上知识的学习理论联系实践掌握了各项指标的正常范围及出现异常的原因,了解了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演变。注重操作技能的培养、强化训练、规范操作、准确检查。

三、性艾实验室

首先全面学习了《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修订版),通过规范的学习了解了性艾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样品采集处理、HIV抗体检测、HIV核酸检测、HIV-1耐药性检测、CD4+和CD8+淋巴细胞检测、HIV-1的分离培养及鉴定的理论知识。实践学习了艾滋病毒的复检(ELISA法和PA法)、确诊实验(HIV-1/2混合试剂检测法)、流式细胞仪对CD4+和CD8+淋巴细胞检测工作,掌握了相关操作及实验过程。

四、免疫规划实验室

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了脊髓灰质炎、麻疹病毒的检测。具体工作如下:1.实验室基础工作:①组织培养:对RD、Hep-

2、L20B细胞进行细胞复苏、冷冻、组织培养,保证了病毒分离工作的正常进行。②病毒的分离鉴定:对省内送检样品进行病毒分离鉴定工作。2.病毒检测工作:对省内送检的疑似脊灰炎麻疹样进行前处理、病毒分离实验和病毒鉴定实验。掌握了将病毒接种到其敏感细胞的接种方法、连

续培养观察致细胞病变的镜检技术以及病毒鉴定技术。

五、理化检验科

1.仪器设备的学习:学习的ED36、S60消化仪,原子荧光光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离子交换色谱仪,测汞仪,氟离子选择电极,PH玻璃电极的工作原理及操作规程。

2.实践技能:对送检的280份发样、40份土样、6份空气虑膜、XX两地区4份粮食分别进行了前处理(湿消化法)。然后对送检发样进行金属锌、锰、锶的测定,土样金属汞、PH测定,水样氟离子测定,空气中锌的测定工作。

通过仪器操作与实践技能相结合了解了标准曲线的绘制,掌握了样品前处理工作及常规检测技术。

六、病原微生物实验室

学习了培养病毒和细胞培养液及有关试剂的配制工作、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工作。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了流感病毒的检测技术。具体工作如下:1.实验室基础工作:①组织培养:对流感病毒的致敏细胞(Vero细胞)进行细胞复苏、冷冻、组织培养,保证了病毒分离工作的正常进行。②病毒的分离鉴定:对省内送检样品进行病毒分离鉴定工作。2.病毒检测工作:对省内送检的疑似流感样进行前处理、病毒分离实验和病毒鉴定实验。掌握了将病毒接种到其敏感细胞的接种方法、连续培养观察致细胞病变的镜检技术以及病毒鉴定技术。

篇3:省疾控中心命题

关键词:东中西部,县级疾控机构,调查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在东中西部选取浙江、湖北、四川和云南四省, 各省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好、中、差) 选取三个市, 每个市选取三个县, 抽样对其疾控机构开展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各疾控机构的资源配置、设施建设、财务收入与支出、技术人员的职称及学历结构、检验及监测能力等情况。

1.2 分析方法

将收集到的所有调查表汇总整理, 运用软件Excel2003和SPSS 17.0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四省基本情况

以下是调查四省的基本情况, 由此可以看出四省在GDP, 人口数, 幅员面积, 政府卫生投入等基本情况能够反映东中西部的差异, 可以认为这四个省具有较好的代表性。他们之间存在的问题, 也能代表全国范围内县级疾控机构需要解决的问题。 (表1)

2.2 职工人数

分别在浙江、湖北和云南抽取了5家, 四川抽了9家县级疾控机构。平均每家机构的职工总数是浙江46人, 湖北116人, 四川73人, 云南64人。其中, 卫技人员数和离退休人员数浙江分别是42和19, 湖北分别是78和27, 四川分别是45和23, 云南分别是42和19。其中, 值得注意的是浙江平均每家职工总数低于其他三省。 (表2)

2.3 资产分布

浙江、湖北、四川和云南四省的经济发展水平依次由高到低, 其各县级疾控机构的平均资产拥有量应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一致。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资源配置越充分, 资产总额越多, 基础设施越完善。浙江、湖北的建设情况应优于西部的四川和云南, 但浙江省例外, 平均每家县级疾控机构的占地面积, 总建筑面积均低于湖北, 其中, 平均每家占地面积仅比云南高。 (表3)

对四省各县级疾控机构的平均资产量进行Kruskal-Wallis H检验, H=210.602, P=0.000<0.05。各省疾控机构平均资产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经济水平不同, 各机构的资源配置不同, 经济水平越高, 资源配置量越充足。

2.4 人员职称分布

县级疾控机构的人员素质同样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从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结构看, 浙江省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在50%左右, 湖北省接近60%以上, 而云南省却不足40%。 (表4)

对四省各县级疾控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分布进行Kruskal-Wallis H检验, H=11.113, P=0.011<0.05, 各省疾控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分布的不同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经济水平不同的地区, 其机构人员的职称分布存在差异, 经济水平高的地区, 中高级职称人员更多。

2.5 人员学历结构

从学历结构来看, 浙江省的技术人员中本科与大专学历的比例基本一致, 而湖北则是以大专和中专的学历层次为主, 四川和云南则主要是以大专学历的层次为主 (表5) 。

对四省各县级疾控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历结构进行Kruskal-Wallis H检验, H=8.719, P=0.033<0.05, 各省疾控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历结构的不同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经济水平不同, 其机构人员的学历结构也不同, 经济水平高的地区, 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员多于其他地区。

2.5 业务开展情况

在疾控机构常开展的20项业务中, 浙江省有11项是所有县级疾控机构都能开展, 湖北省有5项, 四川省有8项, 云南省有6项。对于所有县级疾控机构都不能开展的项目, 浙江省为0项, 湖北省和四川省为1项, 云南省有4项。 (表6) 。对四省各县级疾控机构所开展的业务项目进行Kruskal-WallisH检验, H=14.578, p=0.002<0.05, 各省疾控机构开展的业务项目的不同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各疾控机构开展的业务项目也有差异, 经济较发达地区所开展的业务项目也比较丰富。

3 讨论

3.1 机构规模与资源

从东部到西部县级疾控机构的规模及职工人数理应由大到小, 由多到少。但根据此次调查结果显示浙江省却例外, 平均每家县级疾控机构的职工人数远低于其他三省。根据表1中各省的农村人口数及幅员面积分析来看, 可以解释这个问题。县级疾控主要服务于农村人口, 而浙江的农村人口在四省中最少, 幅员面积也最小, 所以其疾控职工人数少于其他三省是合理的, 也说明当地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基于这个原因同样可以解释浙江疾控机构的平均资产量低于其他省的问题。

3.2 机构人员情况

在疾控机构的人员职称方面, 经济较发达的浙江和湖北主要以中高级职称为主, 中高级职称人员占到总职工人数的50%~60%, 而经济欠发达的四川省和云南省则主要是初级及以下职称人员为主, 云南省初级及以下职称的人员占到了总人数的60%以上。在人员学历结构方面, 同样也是浙江省与湖北省的技术人员高学历人员为主, 而四川省与云南省则是中低学历人员较多。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湖北省县级CDC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结构较高, 学历层次偏低, 有两个因素:⑴年龄结构可能较为老。⑵职称评价体系较为宽松。以上分析说明经济发达地区卫生技术人员的层次要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同时也可以看出, 各省疾控机构的卫生人力资源仍存在许多问题。疾控机构的人员数较少, 加上人员学历偏低, 专业技术人员偏少, 不能独立承担相应的专业技术工作, 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服务成本提高, 严重影响疾控机构的发展, 尤其是经济落后地区更为明显。据全国的调查, 在全部疾病预防控制人员中, 中专以下学历和无职称人员几乎占到了1/2方面的, 主要是非专业分配和其他行业调入, 再加上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 在职培训等继续教育环节难以保证。另外, 疾病预防控制的管理工作多属于低层次运行, 习惯于经验从事而忽视科学管理, 忽视了引进技术上的新方法, 管理上的新思想。

3.3 业务项目

在各省县级疾控机构开展的业务项目方面, 由于各地经济水平的不同, 所能开展和不能开展的项目有明显差异, 经济发展好的地区能开展的业务比较多, 不能开展的少, 经济发展较差的地区能开展的项目就要比经济好的地区少, 而不能开展的就更多。分析其原因, 浙江省14.71%的机构无设备, 5.88%的机构缺人才, 73.53%的机构既无设备又缺人才, 5.88%的机构认为非自身业务;湖北省27.54%的机构无设备, 10.14%的机构缺人才, 44.93%的机构既无设备又缺人才, 2.9%的机构认为非自身业务;四川省20%的机构无设备, 11.76%的机构缺人才, 64.71%的机构既无设备又缺人才, 3.53%的机构认为非自身业务;云南省32.26%的机构归因于无设备, 67.74%的机构既无设备又缺人才[1]。这里,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 除了云南外, 其他各省的县CDC的业务范畴的认定都有所不同, 比如四川省多数县CDC认为病毒分离不属于自身业务范畴, 湖北省和浙江省某些CDC认为大气定点监测不属于自身业务范畴, 而这些项目, 在其他地区或其他机构又在正常开展。表明在我国县级CDC的业务范畴和功能有待进一步明确和规范。

4 建议

4.1 合理配置资源, 平衡地区间疾控机构的发展

疾病预防控制事业的发展对人们的健康起着关键的作用, 尤其在当今“重医轻防”的社会背景下, 更应重视疾控事业的发展情况。在“看病难, 看病贵”的今天, 大力推宣传三级预防, 重视一二级预防是非常重要的, 也是最经济最实际的选择, 因此疾控机构的地位也显得尤为重要。经济水平对疾控机构的规模和资源配置有重要作用, 各地政府应充分利用资源, 合理配置疾控的资源, 让其为人们的健康发挥最大的效用。

4.2 增加人员编制, 保证疾控机构的能力

为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 政府应考虑当地的卫生服务人口卫生服务范围以及社会经济状况, 重新核实编制人数, 增加专业人员的数量, 保证其正常运行。各级疾控机构树立事业发展要靠人才的理念, 从战略的高度培养和储备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各级政府重新审定疾控机构的编制, 按有关文件的要求, 尽快解决机构改革后疾控机构及卫生监督机构的编制少、人编难的问题[2]。

4.3 提高专业人员素质, 改善用人机制

卫生人力资源是一种知识密集型资源, 它不是可以临时准备的, 而是需要长时间的培养, 因而它不可能在一般劳动力市场上任意选择;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必须采取各种措施, 加强管理。不同机构中的各类卫生人力由于技术活动和专业的差异, 其分工和职能不同, 必须对他们进行合理配置, 不断调整, 达到最佳组合, 使其发挥最好的效益。卫生人力资源在不断再教育和知识更新中发展壮大[3]。不断完善卫生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和职务聘任工作, 通过硬化评审程序, 履行聘任合同, 加强卫生人力资源的管理, 提高综合素质, 合理评价卫生技术劳务所创造的价值, 逐步提高卫生技术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稳定卫生人力队伍。

4.4 加强队伍建设, 充分利用现有人力资源

疾控机构本身要转变观念、拓展工作思路及工作范围, 靠人才和技术服务赢得市场。加强对专业人员的重点与全面培养。在解决了编制问题的前提下, 有计划、有目的地引进专业人才, 加强对引进人才的管理, 为留住人才创造良好工作及生活条件。[4]要提倡在职终身制学习, 鼓励在岗人员积极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学习。要挖掘内部潜力, 提高新进单位人员及初级业务人员的工作能力及业务水平, 加强对人员的监督管理, 完善考核制度, 引入竞争机制, 做到优胜劣汰。对不能及时更新专业人员的单位, 应积极开展继续医学教育, 加强卫生人力资源培训, 提高疾控机构人员业务素质, 鼓励卫技人员参加各类学习培训, 选派优秀业务骨干进修学习[5]。

(数据来源: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全国基本医疗卫生保健法立法调研) 。

参考文献

[1]郑小华.基本医疗卫生保健法立法调研报告[Z].2011.3.

[2]韦克波, 韦自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现状与对策[J].应用预防医学, 2008, 8 (14) :37.

[3]王珊红.湖州市疾控机构人力资源状况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2, 2 (28) :152-153.

[4]唐肇昶.聊城与东营市县级疾控机构人力资源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管理, 2007, 1 (23) :16-18.

篇4:疾控中心疫苗管理分析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各种新疫情的出现,人们对疫苗需求不断的增加,基层疾控中心疫苗业务不断扩大,这对基层疾控中心疫苗库存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结合基层疾控中心的实践工作,剖析了目前疫苗库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更加合理化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基层疾控中心;疫苗库存管理

疫苗是利用细菌、病毒、肿瘤细胞等制成的可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的生物制剂,按种类可以分为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的一类疫苗和公民自愿自费接种的二类疫苗(也称作有价疫苗)两种。随着公众的免疫观念不断增强,政府的政策导向与支持,疫苗需求量稳定增长,发展前景乐观,这给基层疾控中心疫苗流通与库存管理带来了新的课题。

一、加强基层疾控中心疫苗库存管理的重要意义

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科学有效的手段之一,其关系到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因此,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十分关心疫苗预防接种工作。基层疾控中心应该充分认识到疫苗接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及社会影响,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布实施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和国家卫计委制定执行的《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进一步完善疫苗管理制度,加强对疫苗采购、运输、储存、发放等各个环节的管理,落实工作责任和监管职能,确保疫苗质量。

二、基层疾控中心疫苗库存管理存在问题

1.岗位设置不够全面,职责分工不太明确;规模较小,人员配备不够齐全,拨入经费有限。

一线业务科室是疫苗库存的实际管理部门,由疾病预防控制科室负责报送疫苗的采购计划和进货,购入后作备查登与出入库手续,并承担疫苗的储存、管理、调拨以及疫苗接种业务指导工作,这不符合内部控制制度中规定的物品保采购、保管即不相容岗位需要相互分离的原则,疫苗库存管理游离于财务监管之外,一旦出现问题,难以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2.管理问题突出,会计核算不规范。疾控中心为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财产物资的管理意识淡薄,疫苗库存管理存在缺陷和疏漏,具体表现在:一类疫苗由国家无偿调拨,基层疾控中心只在数量上做三栏式备查登记,未纳入财务核算体系;各基层疾控中心的二类疫苗核算方法不统一,难以真实、准确地反映疫苗收支存等情况,缺乏纵向与横向可比性;未建立完善的疫苗定期与抽查盘点制度,而是根据财务账面数来盘点库存,盘点流于形式,对于发生的盘盈、盘亏等情况未及时查明原因,不作相应处理,容易造成漏盘,账实不符,也容易滋生腐败。

3.技术手段落后,管理方式欠佳疫苗数量和种类的增加,加大了疫苗管理的复杂程度,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工作量大,易出错,既严重影响工作的效率效果,又未能实时掌握库存的动态信息,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财务和后勤仅仅依据业务部门提供的出入库清单进行核算与监督,缺少对疫苗库存的有效监管。

4.缺少采购计划,报损审批不严基层疾控中心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疫苗库存和需求情况,没能设置合理的安全库存量:对疫苗需求估计过量,会出现疫苗积压、批号过期报废等现象,造成资源浪费与财产损失,对疫苗需求估计不足,会出现疫苗断货,无法满足公众对疫苗接种需求的情况发生;疫苗管理过程中会出现破损、过期等现象,对于这些疫苗疾控中心往往处置不规范,报废缺少严格的逐级审批程序,难以追究相应岗位管理人员的责任。

三、改进疫苗库存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1.设置合理分工,明确岗位职责为保证疫苗库存管理安全,应加强基层疾控中心对疫苗库存的监管,设置合理分工,明确各岗位的工作职责,把疫苗仓储和物流管理分离给后勤部门负责,由财务部门负责核算、监督,业务科室则专门负责疫苗的使用指导、采购、调拨。这不仅能起到科室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作用,也能实现相关职能科室之间的有效制衡;建立健全疫苗库存安全管理制度,在月末、季末、年末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实地盘点,分批次,按种类地填写盘点表,并与财务数据核对,及时发现库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旦出现舞弊情况,严厉查处并督促整改,甚至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2.增强管理意识,规范疫苗核算单位领导应重视库存管理工作,并以内部控制制度的形式加以规范,将疫苗库存管理制度化。基层疾控中心相关人员应加强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主动学习新知识,不断提升疫苗管理人员素质,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一类疫苗虽为国家免费调拨,但管理上不容忽视,应纳入财务管理核算;二类疫苗收入应全额、及时上缴财政非税专户,以准确核算二类疫苗进销存及其成本、利润情况。管理与核算规范化,保证在账薄、报表、备查簿中真实反映、监控疫苗的实际情况,利用疫苗库存信息做好数据分析工作,为决策提供依据,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3.利用网络化信息管理手段管理好疫苗库存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替代手工是疫苗库存管理的必然趋势,基层疾控中心应建立信息化库存管理系统,实施网络化信息管理与信息资源共享,促进单位间信息的有效传递,提高疫苗库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电算化需要根据职责分工对操作权限、信息使用、信息管理、信息安全、信息维护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在具体操作上,应先对系统进行调试和维护,录入单位信息和各类疫苗库存初始化数据,收到疫苗后,与采购单认真核对疫苗的数量、金额、生产厂家、批号、失效期、规格、剂量等信息,生成本级库存的入库单,并录入系统。一类、二类疫苗应分开录入,信息必须填写完整,以提高数据准确性、有效性。库存电算化管理不仅方便查询疫苗的批次、种类、出入库数量与金额等情况,也有利于数据预测、分析、汇总,有效杜绝舞弊的发生,为疫苗的事后管理提供有利条件。

4.加强疫苗用量的预见性,严格审批程序为保证合理的疫苗供应量,管理人员必须准确预测疫苗需求数量,以适当储备、保证需要、避免浪费为基本原则,适时调整计划,从本地区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际效果,并在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采取自下而上,层层审核的办法;监控疫苗有效期,坚持“先进先出”、“近效期先出”的原则,对质量异常或过期疫苗采取果断措施,将其隔离、停止发货,避免过期疫苗流向市场。疫苗的被盗、破损、报废应形成书面报告,走正规审批流程,分析破损、报废的原因,明确责任,提出改进建议,且向上级行政部门报告、备案。过期、破损疫苗应记录下种类、批号、数量、出库等信息,由疫苗生产厂家收回后统一销毁,不得擅自处理。

四、结语

随着基层疾控中心不断发展壮大,中心领导和科室对疫苗的库存管理更加重视,内部控制制度也日趋完善。疾控中心应在上级部门的业务指导下,从与省、市、县(区)级疾控中心经验交流中,逐步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探索,通过合理合法途径加以解决,以规范疫苗库存管理,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切实提高疾控系统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Z]. 2013(3).

[2]蔡志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浅析[J].新财经.上半月,2013(3).

[3]亓恒梁.基层预防接种单位第二类疫苗使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2(4).

[4]颜凌云,颜丽,穆冬枚.疾控中心生物制品的核算和管理[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1(02).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 [Z].2005[6]国家卫计委.预防接种工作规范[Z].2005.

篇5:省疾控中心命题

---镇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创建省二级档案管理工作汇报

自2002年成立以来,中心在市、区档案局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关心领导下,围绕“规范档案管理,推进疾病预防事业快速发展”的目标,认真贯彻执行《档案法》、《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通过档案规范化管理,为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发展注入持续发展的动力,中心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先后获得了省计量认证合格资质,市、区级文明单位、浙江省卫生先进单位、省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现将本中心档案管理工作汇报如下。

一、镇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概况

建国前无专业卫生防疫机构,仅在县警察局设有卫生警察1-2名,负责卫生监督工作。1949年6月,镇海县人民政府卫生院成立,兼管卫生防疫工作,设卫生警2名。1954年,镇海县卫生院成立防保股。1956年,镇海县卫生防疫站成立。1958年4月,县卫生防疫站撤销并入县卫生局。1958年11月至1962年12月,县、市合并,防疫工作由市卫生防疫站担任。1963年1月恢复县建制,同年3月镇海县卫生防疫站成立。1985年10月,宁波市政府根据国务院决定,撤销镇海县建制,以甬江为界,划分北仑、镇海二区,成立镇海区卫生防疫站。

2002年3月,根据镇海区机构编制委员会,镇编委[2002]1号文,撤销镇海区卫生防疫站、镇海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建立镇海区卫生监督所和镇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公益性全民事业单位,隶属区卫生局,定编各20名,经费属全额拨款。

二、镇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要职责 镇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镇海CDC)是于2002年4月11日正式挂牌成立的公益性卫生事业单位,承担着全区疾病预防控制、应急预警与处置、疫情收集与报告、监测检验与评价、健康教育与促进、应用研究与指导、技术管理与服务等任务。中心现设办公室、疾病防制科、性慢防制与卫生监测科、检验科等四个科室,在职在编职工28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7人,中级职称9人。

三、开展省二级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的基本情况

镇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前身是镇海区卫生防疫站,是一个有着档案规范化管理优良传统的单位。1995年通过“宁波市科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市级标准”。1996年初,又被浙江省档案局评为“档案管理省级先进单位”。2010年初,我中心被镇海区档案局评为“2008-2009年度全区档案工作先进集体”。

本中心档案共分四大类目,分别是文书档案、会计档案、科技档案(基建和设备)、特种载体档案(照片、光盘和荣誉实物)。至2010年底,本全宗共有文书案卷级档案1456卷,文件级档案3299件;会计档案768卷;科技档案247卷(其中基建档案21卷,设备档案226卷);照片档案14卷,共959张;光盘档案1卷,13张;荣誉实物档案75个。

泰宇档案软件现代化管理中,文书档案案卷级档案电子条目著录1078条、文件级档案电子条目著录6775条;设备档案案卷级档案电子条目著录226条;基建档案案卷级档案电子条目著录21条;荣誉实物案卷级档案电子条目著录75条;照片档案案卷级档案电子条目著录4条。

中心历经两次档案资料进馆。第一次进馆为1991年,进馆资料为1974年至1984年的文书档案10卷;第二次进馆为2005年,进馆资料为1962年至1995年的文书档案337卷(其中照片档案7卷,392张。底片档案1卷,382张)。

近几年来,中心经过不断的整改,档案工作管理水平上了新台阶,根 据《浙江省科技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等级认定标准》,中心对综合档案室工作进行逐条对照,自评得分93分。其中档案工作管理机制标准分30分,自查得28.5分;档案工作业务建设标准分45分,自查得42.5分;档案信息开发利用标准分25分,自查得22分。我们在扎实做好日常基础工作的同时,重点做了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领导重视,组织管理健全

中心领导重视档案工作,将档案工作列入中心发展规划,成立了由中心主任亲自担任组长的档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及档案鉴定小组,将档案工作列入领导日常议事日程,定期研究讨论。同时,中心将档案管理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并将具体职责分解落实到各科室,建立了档案管理中心、科两级责任制,将各科室档案管理工作情况纳入年终考评体系,将考核结果与文明科室评比、奖金分配相挂钩。在二级档案管理体系中,由中心综合档案室档案员负责档案质量把关,由各科室档案员负责各自档案组卷归档,确保档案及时收集、整理、归档、入库。同时,中心制订了《档案归档制度》、《档案整理制度》、《档案保密和利用制度》、《档案统计制度》等制度,实现了档案规范化管理。

(二)加大投入,不断完善软硬件设施

中心在原有防疫站设施的基础上,对档案管理软硬件设备给予了改善,购置佳能数码相机、SONY摄像机、明基刻录机、惠普扫描仪、三星录音笔、理光复印机、档案管理专用电脑及泰宇档案管理软件、配备了4列组合式档案密集架、20个档案柜、去湿机、碎纸机、灭火器、温湿度计等,做到档案库房、阅览室、办公室三分开。中心档案办公用房面积近100平方米,其中档案室库房达40平方米、阅览室18平方米。

(三)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中心综合档案室设在办公室,有1 名档案管理人员,取得了宁波市档 案管理岗位考试证书,并参加了档案专业人员继续教育班。同时,中心每年举办各科室兼职档案员业务知识培训,对档案管理新知识及时组织传达,利用每月业务学习组织全体职工学习《浙江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档案管理办法》、《镇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办法》等档案管理制度,并多次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参加省档案局与上级业务指导部门组织的档案管理培训班,赴省内其它兄弟单位参观交流档案管理经验,不断提升中心档案管理水平。

在做好本单位档案工作的同时,中心开展对区内各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档案的指导,制订了《镇海区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病预防控制考核办法》,并将档案工作纳入考核。每年到各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档案员进行现场指导。同时,积极对各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档案管理员进行培训,提升镇海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档案工作的整体水平。2008年3月,邀请市疾控中心档案员李海芬老师进行了“宁波市乡镇街道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管理办法”的培训;2009年3月,邀请区档案局罗勇勇老师进行“疾控档案规范化整理”的讲座;今年3月份,中心组织各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管人员及档案人员赴宁海县深圳中心卫生院参观“宁波市乡镇疾病预防控制五星级档案室”,促进了各镇(街道)疾病控制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四)撰写编研材料,提高档案利用率

为有效利用档案,中心编制了多种检索工具和编研材料。目前,中心综合档案室有计算机泰宇文档检索、文书档案案卷目录、会计档案案卷目录、设备档案案卷目录、实物档案案卷目录、照片档案案卷目录、光盘档案案卷目录、基建档案案卷目录等多种检索工具,形成了《大事记》、《年鉴》、《组织沿革》、《工作总结汇编》、《基础数字汇编》、《论文汇编》等数十种编研材料,有效地提高了档案资料的利用率。

档案的生命在于利用。在做好档案归档工作的同时,中心努力提高档案的利用率,充分发挥中心疾病控制档案的社会效益。

四、档案工作体会

档案工作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质量和科学管理水平,促进中心规范建设管理的基础性工程。经过中心近年的发展,使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档案工作对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也是推动我们做好档案工作源动力。

但目前,我中心档案工作人员档案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尚未取得档案中级技术职称;对于档案工作与设备、基建等“四同步”管理还有一定的欠缺;档案归档质量尚待提高;数字化档案室建设尚需推进;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实行异地备份工作还不完善;档案管理工作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的建立规范化综合档案室仍有一定差距。

所以,非常希望能借此机会,请各位领导、专家多加批评指正,使我中心在档案管理工作做得更好,使我中心档案管理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

镇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篇6:疾控中心个人总结

xxx、男、49岁、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现任海林市疾控中心主任。多年来,始终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认认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官,堂堂正正做人,得到各级领导和职工的充分肯定,整体工作呈现出健康发展的态势。被省委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被牡丹江市政府授予“劳动模范集体”、被市委组织部确定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点”,13项专业工作获省级奖励先后争取到“国家艾滋病防治综合示范区”、“德国贷款”、“国家流感哨点”等多个项目,代表全省迎接疾控体系项目建设验收,省卫生厅长高度赞誉“全省第一”(县级)。

二、工作业绩

(一)勇于开拓,创新发展。

多年来,我们在工作中以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为目标,善于思考,敢于创新,大胆实践,走出一条特色发展道路。通过先后争取到“中央转移支付疾控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级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等7个国家级项目(其中,2个全省唯一的国家级项目,5个国家级项目),项目工作的实施,全面提升了我市综合防病水平,填补了我市在这些领域的空白。确保我市疾控工作走在省、牡市同行业排头。利用项目的拉动,在全省率先建成2个生物安全实验室,改善了办公环境,增加了仪器设备,锻炼了队伍,扩大了服务领域,赢得了领导、专家的一致好评。同时,我们在慢病防治、卫生监测、学校卫生监测工作中等工作中创新开展的服务项目,在牡市同行业中独树一帜。几年来,先后荣获省卫生厅授予“艾滋病综合防治先进集体”、“传染病防治先进集体”、“农村自备水检测先进集体”等13个单项省级先进称号。

(二)尽职尽责,带好班子。

“班长”对班子建设和班子作用的发挥负有重要责任。做为“班长”,坚持对副职放权、放手、尊重、勤沟通、多商量,不越级指挥。推功揽过,出事为副职担担子。副职分工明确,宽严适度,工作以表扬鼓励为主,发现问题及时予以指导。对班子成员以诚相待,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工作上支持。重大事项实放民主决策,不搞“一言堂”,积极营造班子公正、民主、和谐的气氛,班子整体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卫生系统享有盛名,成为一个敢打硬仗、善打硬仗领导集体。一次通过省级文明单位评审验收,顺利通过计量认证复评审工作,园满完成利民实事农村自备水监测工作任务。应对水栉霉、防范一氧化碳中毒、甲型流感防控等突发事件9次,为各级领导策提供科学、准确、可靠的技术依据。党支部被组织部确定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示范点。在全市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经验交流会上,做了题为“找准支部工作的着力点,全面推进整体工作”经验介绍,受到与会领导和兄弟单位的广泛好评。

(三)淡泊名利,关心群众。

始终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地位观、利益观,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严格自律,清正廉洁,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做的事不做,顾全大局、秉公办事。工作中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困难面前临危不惧,率先垂范,靠前指挥,荣誉面前先人后已,大公无私,不计个人私利和得失。关心群众疾苦,职工遇到困难和问题,该出钱出钱、该出车出车、该出人出人、该协调协调。几年来,由于工作性质特殊,要24小时随时应对突发疫情,没有节假日、休息日,工作加班加点连轴转是常事,常年吃饭、休息没有固定时间,有时要带病坚守在岗位,从未借此向组织和领导讨价还价。为群众办好事、实事37人次,拿出资金1万余元,让出的个人荣誉10余个,让出的个人奖资1万余元,赢得了职工的真诚相待,职工常说“这样的领导,工作干不好不好意思”。

(四)善于学习,与时俱进。

当今社会要确保不被飞速发展的社会淘汰,学习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几年来,学习上抓住几个方面。一是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认真学习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理论,党的时事、方针、政策等;二是加强专业理论的学习。广泛学习与疾控专业有关的法律、法规、规范等,阅读有关文献资料;三是加强管理知识的学习,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方法、理念;四是虚心向同行、前辈、经验丰富的老同志请教,积极与省、市兄弟单位领导沟通、交流,借鉴先进经验。同时,把学到的先进理论、办法、理念,结合本单位特点,应用于实践,使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升华。经过几年的努力,掌握了现代化办公技术,做学习笔记10万余字,撰写论著一部,国家级论文5篇,其中一篇获全国优秀医学论文学术交流会一等奖。党课授课4次8学时,专业技术授课5次10学时。同时,全力推动中心职工的学习,中层以上领导干部,每人轮流授课。将授课情况、参加学习时间、考试成绩、笔记、论文撰写等内容,纳入中心考核一项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对成绩优异者给予重奖,极大调动了职工学习热情。被市总工会授予“学习型组织”。

三、个人荣誉

20xx年卫生局党风廉政建设先进个人

20xx年、20xx年、20xx年获劳模

四、年度考核

篇7:疾控中心工作汇报

XX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尊敬的各位领导:

金秋渐远,银冬已至,迎着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的喜悦,很荣幸能够参加全省疾控工作座谈会,首先,向各位领导和专家长期以来对XX疾控事业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多年来,XX县的疾病防控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强化人员培训和学习,不断完善规章制度与管理措施,努力提高疾病防控业务水平,为保护全县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做出了积极贡献。现将近年来全县疾病防控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县位于XX省西南部、XX山南麓、XX盆地北缘。全县辖16个乡镇、340个行政村,总人口XX万;总面积2946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和丘陵面积占96.6%,境内有大小河流百余条,顺山势流向汇入XX水库,基本格局是“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是全省25个深山县、7个库区重淹没县和53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秦巴山系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也是全省革命老区县之一。

XX县疾控中心现(新)址占地17.4亩,于2006年建成投入使用,建筑面积8000余平方米;人员编制为90人,现有在职员工140人,其中:事业全供96人(占68.5%)、自收自支44人(占31.5%),业务人员110人(占78.57%)、行政工勤人员30人(占

21.43%);具有中级职称27人、初级职称21人,具备本科文凭的15人、大专文凭的62人、中专文凭的31人。

根据工作需要,中心设置有免疫规划科、预防接种科、传染病防控科、地方病科、艾防科、结防科、消杀科、检验科、慢病和健康教育科、公共危害因素监测科、卫生监测科和办公室、财务科、药械科、驾驶员体检中心共15个科室。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以基本公卫服务项目实施为龙头,促进疾控工作全面健康开展

2014年6月,县卫计委研究决定,把全县基本公卫服务项目管理及经费拨付工作交由县疾控中心牵头负责,县卫生监管所、妇幼保健院共同参与,由此改变了以往该项目由县卫计委直接管理的方法,开辟了工作的新模式。面对新的工作任务,我中心统一思想,积极主动,探索创新,务实重干,一是完善机构、加强学习,二是建立机制、强化管理,三是明确分工、厘清职责,四是细化标准、严格考核,工作中坚持以基本公卫服务工作为龙头,将疾病防控工作与之有机结合,着力使二者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2015年7月,在省卫生计生委召开的全省疾控工作推进会上,我县作了会议发言,同月《XX报》进行了专题报道。2016年12月举行的XX省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我县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模式作为先进经验在大会上交流。

(二)免疫规划工作扎实开展

我中心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法规、规范和工作要求,积极探索免

疫规划管理的新思路,大力加强工作阵地和队伍建设,努力提高预防接种服务水平,以保持无脊灰状态、加速麻疹控制、推进病毒性肝炎监测与控制、防控疫苗针对疾病的发生和流行等工作为重点,在做好常规免疫工作的基础上,适时开展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活动,保持了免疫规划工作的规范运行,免疫规划疫苗常规接种率保持在较高水平,相关传染病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针对山东疫苗事件的不利影响,我们积极探索在全县推广免疫规划妈妈课堂讲座活动,11月份组织了由全县各预防接种单位参加的妈妈课堂演讲比赛,提高了预防接种人员的工作能力,改善了预防接种工作在基层的开展情况,有效的降低了山东疫苗事件对我县的影响,受到广大儿童家长的好评。

(四)结核病防治工作不断巩固

一是实行目标管理。二是加强防痨网建设。不断加强以县结防门诊为中心,以乡卫生院为枢纽,以村为基础的三级防痨网络建设,充分调动乡村两级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的职能作用,不断巩固提高其工作能力和水平。积极开展县结防门诊达标建设,配备了DR,开展了结核分枝杆菌分离培养和分子生物学检测项目,业务水平和能力不断提高。三是狠抓“三关两措施”。即村医关、归口管理关、网络直报病人追踪关和报病奖励、处罚措施,提高各级结防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有效促进结核病归口管理的开展。四是积极做好学校结防工作。与县教育主管部门保持密切联系,落实学校疫情日常监测,建立通畅的疫情信息沟通机制,做好每年新生入学结核病筛查工作,对发现的学校结核疫情按规

定及时规范处置,有效预防和控制学校结核病疫情的传播流行。五是积极探索结核病分级诊疗和综合防治服务模式,在以县疾控中心结防门诊为枢纽,以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为基础的结核病防治体系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防治策略,使结核病防治医疗资源配置更加合理,结核病患者得到更好的救治。六是积极开展结防门诊标准化建设,我们根据省疾控中心下达的建设标准,坚持设备到位、人员到位、房屋到位、基础设施建设齐全,在全市范围内率先为结防门诊配备了与XX市结防所对接的远程会诊信息化系统,使我县的结核病患者不出县就能享受到上级结防机构的诊疗服务,同时利用信息化系统,使县结防门诊工作人员在家就能接受上级结防机构的培训,提高了诊断水平,方便了人民群众就医。

在经费保障方面,除了将结防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给予保障,我们还利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加大对结防工作的支持,每转诊一例结核病阳性病人,奖励村医100元,阴性病人奖励50元,疑似病人奖励20元,从而调动了村医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使我县的结防工作收到了省、市卫生行政部门的赞扬。

我们利用上级拨付的三免经费,对结防病人的检查费用全部免费,不足部分利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进行补助;针对贫困人员中的结核病患者,我们通过争取新农合政策的支持,在治疗的7个月内,每人每月可享受报销150元,把党和国家对人民群众的关怀,体现到具体工作中来。

(五)艾滋病防治工作成效显著

为有效控制艾滋病疫情蔓延,我们积极向卫生行政部门和县政府建议,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目标责任书,纳入目标管理,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县疾控中心常年对辖区30余家公共娱乐场所暗娼高危人群开展高危行为干预,对辖区监管场所被监管人员进行HIV抗体检测;对存活的病人落实随访管理,进行CD4检测,对阳性育龄妇女及夫妇单方阳性的配偶随访率100%、检测率100%。XX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被选为全省艾滋病防治“一站式服务”试点,通过“一站式服务”的开展和我们扎实、细致的工作,为艾滋病人提供了更优质、更快捷的服务,使他们的生命质量明显提高,保证了这部分人群的社会稳定。

(六)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防控不断加强

各乡镇卫生院均设置有慢性病门诊和精神疾病门诊,由专兼职人员负责管理,村级管理组织健全。工作中,以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的日常发现与管理为重点,从群体防治着眼、个体防治入手,探索建立以卫生主管部门为领导、疾控中心管理评价,综合医院进行诊断、治疗和技术支持,村卫生所协同乡镇卫生院随访管理与医疗指导的县、乡、村三级管理模式和机制。

(七)地方病防治和健康教育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一是县疾控中心将“三热病人”血检当做常规性工作来抓,近年来组织了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镜检培训班,2016年顺利通过了河南省卫生厅的考核,基本实现了消除疟疾目标。二是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联合畜牧、卫生、疾控等部门,建立了以县政府主管领导为组长,各相关单位为成员,多部门联动的布鲁氏菌病防控

综合体系,坚持防控结合,从源头入手,切断布病畜间传播途径,加强人感染布病的诊断、治疗,疫情已经做到了稳中有降,2016年全省布病防控现场会在我县召开,为我县布病防控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了新的思路。

我们在全县范围内通过组织健康教育巡讲活动,印刷健康教育宣传册,并积极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方式,宣传传染病防控知识,让群众更进一步了解卫生防病知识,有效降低了各类传染病疫情的发病率。积极协调教育部门,选调艾防、结防专家,在学校开展艾滋病、结核病防治知识讲座,降低了结核病、艾滋病在学校发生暴发的风险。同时,我们要求对发现的聚集性传染病疫情要第一时间上报,及时处置,有效控制了乙、丙类传染病在学校等人员密集型场所的暴发,近年来,我县无学校聚集性传染病疫情暴发。健康教育科工作人员利用晚上人民群众到文化广场活动的有利时机,现场播放健康教育宣传片、发放健康知识宣传单,有效提高了人群健康素养。

(八)卫生检验、监测工作正常开展

检验科积极配合艾防、地方病防治、卫生监测科、传染病防控等科室开展了食品检验、水质检验、碘盐检测、消毒效果监测和学生、各类从业人员体检等工作,设立了XX县居民饮用水水质监测中心,先后配备了全自动水质分析仪等仪器,为我县城乡居民饮用水水质安全发挥了巨大作用。

三、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编制设置滞后,疾控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我单位的编制

文件是1998年下达的,人员编制90人、科室设置为10个,至今未变。多年来随着工作指标分类的不断更新,疾控事业的不断发展,单位人员和科室逐渐增加,原来的设置早已与形势不相适应,中心面临着严重的青黄不接现象,人才断档现象已非常严重,部分科室已缺乏学科带头人多年,相关专业大学毕业生进不来,也无法解决全供事业编制,单位只能根据实际情况招收大量人事代理人员,自1994年以来,我中心仅在2003年时从XX医学院招聘了1名临床专业大专生,而其编制至今未解决。同时乡村两级也普遍存在疾控专业人员配备不足、服务能力不强的问题。随着国家事业单位改革的逐步深入,工资水平的逐渐提高,这部分人事代理人员的工资发放将成为巨大负担,仅靠目前申请到的财政预算拨款,实属杯水车薪。编制、待遇问题得不到保障,基层疾控中心得不到年轻专业技术人才的补充,疾控事业的发展也成为空谈。

(二)工作经费不足。疾控机构工作内容和范围不断扩展,任务要求更加具体;今年四月,国家取消了预防性体检等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2017年中,根据上级统一安排,所有二类疫苗每支只能加价8元,仅能维持疫苗的冷链运转费用,但这部分收入原本是疾控系统收入的主要来源。目前,县级疾控中心所负责的任务越来越大,政府应承担的公益性卫生经费难以兑现,这就使我们开展工作举步维艰,导致开展的工作越细、干活越多“赔钱”越多,难以长久支撑,如不引起重视,预计2--3年内个别县级疾控中心存在运行困难的风险。

四、下步工作建议

希望通过国家、省、市卫生行政部门、疾控部门的共同努力,借国家事业单位改革的东风,更新基层疾控系统编制设置,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坚持预防为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的精神为指导,以保证基层人民享受到充分的疾控服务为标准,在编制设置时不搞一刀切,适当增加县级疾控机构的人员编制数量,解开勒在疾控中心人员编制上的枷锁,打通专业人才进入疾控系统的途径,切实解决县级疾控机构人才紧缺的窘境。

(二)统一协调,加大对基层疾控机构的投入。希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上级主管部门能够对基层疾控中心的运行情况进行调查,深入了解基层疾控机构运行的实际情况,本着解决基层疾控机构难题,造福地方百姓健康,保障疾控工作平稳运行的宗旨,正本溯源,实事求是,通过国家、省、市相关领导的共同努力,向中央、省、市各级政府统一协调,出台各种积极措施,全面加大对疾控工作的投入力度,彻底解决基层疾控机构所面临的“资金断流”之渴。

(三)想方设法走出困境,争取政府的大力支持。在预防性体检停止收费后,有些县觉得预防性体检无利可图,这项工作开展可有可无,在免费办理健康证时推三阻四,有的索性推到一些不具备预防性体检资质的机构去收费体检,这与国家减轻群众负担的初衷是相悖的。前段时间,在疾控系统开展的检验项目整合调查,其目的是将疾控中心所担负的部分检验职能与药监、质检技术监督部门整合,如果将我们的检验核心业务划拨到其他部门,原本系统性很强的疾控职能将进一步萎缩,这势必造成疾控部门在政府的话语权

进一步降低,疾控中心的发展将更加步履维艰,只有守着我们目前的阵地,保证疾控工作的公益性、全面性,才能引起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促进疾控工作的全面发展。

各位领导,XX县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上级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很大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以此次会议的召开为契机,认真落实国家、省、市的工作指示和安排,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探索创新,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和机制,加强人员队伍建设,加强对基层的业务指导和管理,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促进我县疾病防控工作不断登上新的台阶,为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做出更大贡献!以上汇报,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并请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指导意见!

篇8:省疾控中心命题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从东、中、西部各选1省, 确定广东省、江西省和甘肃省作为研究现场, 综合当地区域分布特点、乡镇卫生院种类及运行状况、经济水平、人口特征、研究人员和能力及可操作性等因素, 每省各确定2个县。采取单纯随机抽样, 每县抽取乡镇卫生院6所, 共36所乡镇卫生院。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 以机构为单位填写, 内容包括乡镇卫生院疾控岗位绩效考核开展情况、考核内容、考核频率、考核主体、考核形式、考核流程、考核结果运用以及与机构考核衔接情况。对问卷调查所得数据, 采用Epi 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一般描述性分析, 对于3个项目省率或百分比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水准取α=0.05。

2 结果

2.1 岗位绩效考核开展情况

88.8%的被调查乡镇卫生院开展了疾控岗位绩效考核, 3个项目省情况与总体情况基本一致,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χ2=0.563, P=0.755。

2.2 岗位绩效考核形式

对于乡镇卫生院疾控岗位绩效考核形式, 所有开展岗位绩效考核的被调查乡镇卫生院都采用了内部员工和群众访谈形式;超过一半的机构也采用了现场考察、查阅资料、问卷调查等考核形式。在3省的所有考核形式中, 甘肃省除员工和群众访谈形式外, 其他方式相对其他2个省采用较少。见表2。

2.3 岗位绩效考核频度

被调查乡镇卫生院的疾控岗位绩效考核频度以季度考核和半年考核为主, 均占43.8%;其次为年度考核, 占21.9%;月考核比例最低, 占12.5%。广东省没有乡镇卫生院采取月考核, 江西省以季度考核为主, 甘肃以半年考核为主。见表3。

2.4 岗位绩效考核内容

调查发现, 根据由高到低的比例, 乡镇卫生院疾控岗位绩效考核内容依次为工作数量、工作质量、业务能力、群众满意度、医德医风和劳动纪律, 比例均超过50%。从地区分布看, 广东省对业务能力、工作质量、医德医风和群众满意度四方面进行考核的机构较多, 江西省所有开展岗位绩效考核的被调查乡镇卫生院均对工作数量进行考核, 甘肃省对劳动纪律进行考核的乡镇卫生院仅有5所, 在3个省中最低。见表4。

2.5 岗位绩效考核实施主体

被调查乡镇卫生院中, 84.4%的机构以本科室为疾控岗位绩效考核的主体, 其次是本人 (81.3%) , 再次是机构内部管理部门 (78.1%) , 服务对象满意度最低 (56.3%) 。在3个省中, 广东和江西省的考核实施主体以机构内部管理部门为主, 甘肃省该选项最低, 主要以科室和本人为主要考核实施主体。见表5。

2.6 岗位绩效考核结果运用情况

各地普遍将考核结果运用到乡镇卫生院疾控岗位管理的有关方面, 其中, 挂钩因素主要为奖金发放 (65.6%) 、工资发放 (56.3%) 、晋升机会 (50.0%) 、培训或进修机会 (31.3%) 、物质奖励 (25.0%) , 仅3.1%的乡镇卫生院的考核结果与上述因素均不挂钩。从3省情况看, 广东省绩效考核结果挂钩因素的第1位为晋升, 江西第1位为奖金发放, 甘肃省第1位为工资发放。见表6。

3 讨论

2009年以来, 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 国家先后出台了《卫生部关于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考核的指导意见》 (卫人发[2010]98号) 、《卫生部关于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实施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 (卫办农卫发[2011]34号) 、《卫生部关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指导基层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意见》 (卫疾控发[2012]42号) 等一系列相关政策, 包括上级有关部门对乡镇卫生院开展机构绩效考核以及乡镇卫生院对其工作人员的岗位绩效考核两个方面, 机构绩效考核由上级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岗位绩效考核由单位自行组织实施。本调查显示, 绝大多数乡镇卫生院已开展疾控岗位绩效考核。

3.1 关于考核形式与考核频度

《卫生部关于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实施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提出, 机构绩效考核以查阅文件资料、现场检查、问卷调查、机构负责人述职、内部员工和群众访谈等多种方法进行, 国家未对岗位绩效考核的方式进行明确要求, 交由乡镇卫生院自行操作。本调查发现, 乡镇卫生院的疾控岗位绩效考核方式以内部员工和群众访谈最多, 结合使用现场考察、查阅资料、问卷调查等形式。

被调查中, 乡镇卫生院的疾控岗位绩效考核频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季度考核、半年考核、年度考核、月考核。据了解, 由于目前考核多数停留在人工方式上, 月考核周期过短、过于频繁, 考核部门与职工均感到考核过程的时间成本和工作量太大;而年度考核周期太长, 考核信息反馈滞后, 难以发挥管理的时效性, 考核结果不够敏感, 因此, 综合权衡考核周期、考核效果敏感性、考核工作时间成本等因素, 大多数乡镇卫生院倾向于采取季度考核的方式。

因此, 鉴于乡镇卫生院疾控工作的复杂性和多元化, 考核不能完全依赖定量化或定性化, 应根据岗位工作性质及各地实际情况综合采取定量和定性考核, 并且根据当地资源和工作需要区分重点考核和一般考核, 短期考核和长期考核。

3.2 关于考核内容

本研究中, 乡镇卫生院疾控岗位绩效考核内容包括工作数量、工作质量、业务能力、群众满意度、医德医风和劳动纪律, 与国家关于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的要求相一致。目前, 国家没有对乡镇卫生院工作岗位绩效考核的内容作出具体要求, 由各地结合当地和本单位情况组织实施。《江西省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办法 (暂行) 》对乡镇卫生院职工的绩效考核细化为工作数量 (30分) 、工作质量 (30分) 、劳动纪律 (15分) 、医德医风 (25分) 等4个方面共计100分。2010年《甘肃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 (试行) 》规定,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的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劳动纪律、医德医风等。

3.3 关于考核主体

按照有关政策要求, 乡镇卫生院的机构绩效考核主体主要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中心。目前对疾控岗位绩效考核主体没做出明确规定, 本调查发现乡镇卫生院采取多种角度实施岗位绩效考核, 包括本人、本本科室、机构内部管理部门和服务对象, 符合人力资源管理中提出的360度绩效考核的理念, 但有30%~50%的疾控人员在问卷中未选择上述四类绩效考核主体, 他们的绩效考核可能会流于形式。同时, 第三方组织和群众参与岗位绩效考核所占比例相对较少, 只有1/2的乡镇卫生院的疾控岗位绩效考核采取调查服务对象满意度, 如何让服务对象对乡镇卫生院疾控岗位工作的绩效做出有效评价, 仍是一个新的课题。

按照《卫生部关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指导基层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意见》 (卫疾控发[2012]42号) 要求, 卫生行政部门要将疾控及相关专业防治机构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考核结果作为核拨经费的依据。本研究发现, 疾控机构在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实施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绝大部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内容都是疾控工作在基层农村的延伸, 但乡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存在谁出经费谁管理的问题, 疾控机构对乡镇大多时候只能发挥技术指导作用, 没有实质性的管理抓手, 疾控工作经费在绩效考核中的作用也比较薄弱, 对乡镇卫生院的管理、督导或考核必须通过县卫生局进行, 管理力度很多情况下取决于县卫生局的重视程度,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疾控机构参与乡镇卫生院疾控工作绩效考核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不利于开展乡镇卫生院疾控工作的绩效考核。

3.4 关于考核结果运用

在本调查中, 乡镇卫生院疾控岗位绩效考核结果普遍都与人员工资相挂钩, 目前, 绩效工资是体现绩效考核结果的重要形式, 但绩效考核的结果运用不能仅限于此, 应从多种角度提高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对疾控岗位人员的激励作用, 但是, 仅仅靠乡镇卫生院自身重视和努力上不能实现这个目标, 还必须依靠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财政部门、疾控机构、甚至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推动, 建立绩效考核的长效激励机制。

另外, 疾控岗位绩效考核还存在很多问题:虽然乡镇卫生院普遍将个人绩效考核结果与其绩效工资挂钩, 但绩效工资在工资总额中所占比例不高, 绩效工资所起到的激励作用非常有限;很多乡镇卫生院的绩效工资来自于创收, 根据科室整体经济效益和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奖金分配, 疾控工作因没有创收, 基本按全院平均水平进行奖金发放, 远低于临床部门;有编制的人员才能有绩效奖金, 没有编制的人员不参与绩效考核, 也没有绩效奖金;部分地区岗位考核与机构考核不相衔接, 没有将个人绩效考核与机构的绩效考核有机地结合起来。绩效考核的目的是使工作人员的工作目标和机构发展目标一致, 因此在实施绩效考核的过程中必须将个人绩效考核与组织的绩效考核目标相统一。

岗位绩效考核需要开展岗位分析或工作分析等工作, 通过分析制定岗位说明书[1]。考核指标体系结构正逐渐向简单化方向发展, 在设计考核指标体系时, 更多考虑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使指标体系贴近实际情况[2,3,4]。因此, 虽然近几年,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方面实施绩效考核政策规定, 明确了政策导向, 但在实施中省、市、县政府应结合当地实际, 细化地方和乡镇卫生院内部的疾控工作绩效考核措施。另外, 乡镇卫生院的绩效管理不能一刀切, 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统筹兼顾原有的绩效考核措施和做法。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良好的个人绩效水平对于组织绩效的提高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同时组织的制度设计等方面也会影响到个人绩效的有效形成[5]。乡镇卫生院的机构绩效与岗位绩效有着共同的目标, 岗位绩效与机构整体绩效之间存在联动关系, 应组织乡镇卫生院结合自身特点, 制定具体的疾控岗位绩效考核方案, 增加可操作性, 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方案, 建立科学评价指标。

参考文献

[1]陈倩.人力资源中岗位的确定与评价[J].市场论坛, 2008, (7) :88-89.

[2]Murphy, K.R.Criterion issues in performance appraisal research:Behavioral accuracy versus classification accuracy[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1991, 50 (1) :45-50.

[3]张德.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120.

[4][美]赫尔曼·阿吉斯.绩效管理[M].刘昕, 曹仰锋,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263.

上一篇:木门窗油漆施工工艺下一篇:论周东迁的试题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