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来了教案

2024-05-01

狼来了教案(精选14篇)

篇1:狼来了教案

课题:《狼来了》

执教教师:舒静 执教班级:学前班

主要涉及领域:

语言类 活动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不能说谎,要做个诚实的孩子。2.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能用语言较清楚地回答问题。3.能大声、有表情地在集体面前讲述故事。4.尝试根据故事情节,分角色合作表演。

5.喜欢参加故事表演活动,体验共同表演的乐趣。活动准备:

故事动画视频、多媒体、表演道具(角色头饰、场景等)。活动过程:

一、播放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的主题曲,引出活动内容。引导语:(1)请小朋友注意观看和倾听,这是哪部动画片的主题曲?(2)灰太狼吃到羊了吗?(3)在动画故事里,灰太狼吃不到羊。老师今天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关于狼吃羊的故事,叫做《狼来了》,大家想不想听呢?

二.观看视频,感知、理解故事内容。(1)观看视频,完整欣赏故事内容。(2)提问:

1、故事中小男孩喊了几次“狼来了”

2、第一次狼真的来了吗?村民们相信了吗?

3、第二次狼真的来了吗?村民们相信了吗?

4、第三次狼真的来了吗?村民们相信了吗?结果怎样?

5、小男孩为什么拼命叫?

6、人们为什么不理会他?

7、小男孩为什么伤心? 三.讲述故事。

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故事。(师给予鼓励和表扬)四.表演故事。

(1)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故事,其余幼儿根据故事讲述做相应的表演。

(2)分组表演故事,尝试根据故事情节分配角色、合作表演。五.总结:通过今天的故事,说说你学会了什么?

• “说谎是不好的行为,好孩子要诚实。”

六、读一读:(课件出示)师领读。

• 说谎话,害处大,• 害自己,害大家。

• 从小要说老实话,• 诚实孩子人人夸。

资料链接:

狼来了 从前,有个小孩每天都要到山上去放羊。

有一天,他在山上放羊时,感觉很无聊,就大叫起来:“狼来了!狼来了!”

在山下干活的人听说狼来了,赶紧放下手里的活儿,带了镰刀、锄头、扁担,飞快地咆上山来打狼救孩子。大家跑到跟前一看:咦?羊在乖乖地吃草,根本就看不见狼。“狼在哪儿呀?”大家问这个小孩,小孩哈哈大笑起来。

原来根本没有狼,是这小孩闹着玩儿呢。大家很生气,说了他一顿,叫他以后不要再说谎了,然后就回去干活了。

过了几天,大家正在忙着,又听见那个放羊的小孩在喊:“狼来了!狼来了!”

大家跟上回一样,放下活儿带了镰刀、锄头、扁担,赶来打狼救孩子,谁知道又上当了。根本没有狼,还是这个小孩在闹着玩儿。

大家很生气地说:“上回跟你说了,叫你不要说谎,你怎么又说谎了?”这小孩呢?他一边哈哈大笑,一边心里在想:瞧我,一个小孩能叫那么多大人上当,多有本事!

又过了几天,这个小孩又喊起来:“狼来了!狼来了!快来打狼呀!”

大家听见了,谁也不去理他。有人说:“这小孩说了两次谎,这回肯定又在说谎了。”有人说:“我们上了两次当,这回再也不上他的当了。” 哎呀!这回真的是狼来了!狼涨着血红的嘴巴,露出尖尖的牙齿,见了羊就咬,咬了羊,又要来咬这个小孩。

“狼来了!狼来了!快来打狼呀!”这小孩一边跑,一边叫,可是谁也不来救他了。

小孩拼命地逃,从山坡上滚下来,这才没让狼咬到。可是他的羊全给狼咬死了。从此以后,这个小孩再也不敢说谎了。

篇2:狼来了教案

——寓言故事阅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故事内容,真正理解其中的寓意。

2.、初步感悟故事在现实生活中的新意。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这则寓言故事背后的寓意与新意。

三、交流课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都读过《狼来了》了,它是伊索寓言的其中一个故事,这节课我们来继续欣赏交流。

(二)阅读交流指导:

1、对故事内容的交流:

(1)放羊娃是怎样捉弄农夫们的?

(2)农夫的反应有什么样的变化?

(3)放羊娃有怎样的后果?你有怎样的感觉?

师小结:寓意:A、说谎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它既不尊重别人,也会失去别人对自己的信任。

我们应该培养诚恳待人的良好品质。

B、说谎不可能总是欺骗到别人,因为几次之后就没人相信了

2、延伸阅读内容,指导成果展示 :

(1)小朋友们,除了《狼来了》的故事外,伊索寓言中还有许多多有趣的故事:狼和小羊,乌鸦喝水,鹰和狐狸,狼来了,狐狸和猴子,狐狸和葡萄„„都是写动物的。想读这些故事吗?那就一起来读朱老师本月推荐的书籍吧!它就是你们桌上的《伊索寓言》(出示书)。这些故事全藏在里面呢!请用我们今天学习的读书方法,一天读一个故事,让这本好书带领我们走进寓言故事集,让它陪伴我们进入美好的梦乡!

(2)汇报交流:你想对这位放羊娃说些什么?对蛇这样的恶人,你怎样看待他们?

(3)开展讲故事比赛,看谁讲的好。

(4)用画成连环画的形式讲故事。

小结:找来更多的寓言故事书介绍给大家。其实我们中国也有很多相传已久的寓言故事,这些故事都是智慧的化身,他将教会我们怎样学习,怎样做人。在本次的读书活动中,你们能积极准备,争取每个人都收获多多。还有好多好故事还在等着我们去发现,大家一起探寻吧!

狼来了

从前,有个放羊娃,每天都去山上放羊。

一天,他觉得十分无聊,就想了个捉弄大家寻开心的主意。他向着山下正在种田的农夫们大声喊:“狼来了!狼来了!救命啊!”农夫们听到喊声急忙拿着锄头和镰刀往山上跑,他们边跑边喊:“不要怕,孩子,我们来帮你打恶狼!”

农夫们气喘吁吁地赶到山上一看,连狼的影子也没有!放羊娃哈哈大笑:“真有意思,你们上当了!”农夫们生气地走了。

第二天,放羊娃故伎重演,善良的农夫们又冲上来帮他打狼,可还是没有见到狼的影子。放羊娃笑得直不起腰:“哈哈!你们又上当了!哈哈!”

大伙儿对放羊娃一而再再而三地说谎十分生气,从此再也不相信他的话了。

过了几天,狼真的来了,一下子闯进了羊群。放羊娃害怕极了,拼命地向农夫们喊:“狼来了!狼来了!快救命呀!狼真的来了!”

篇3:“狼来了”还是“羊来了”

一、互联网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工具, 需要高度重视和充分利用

互联网不是目的, 而是工具, 是学生学习的工具, 是教师教学的工具, 是学生成长的工具, 也是学校教育的工具。工具只是实现目的的手段, 而不是目的本身。在互联网模式下, 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很可能是革命性的变化, 教育教学思想、理念、行为也必然发生革命性变化。这需要教育者有充分的勇气、决心和智慧认真思考、勇于实践, 才能让这一新型工具充分发挥它的效能, 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服务。在教育教学中, 教师既要熟练掌握和充分利用这一工具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 更要指导学生运用这一工具进行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因此, 不仅要加强硬件设施建设, 配备好媒体终端, 比如四机一幕标准化教室建设、电子白板等, 还要精心打造网络交互平台, 为学生学习交流提供服务。比如建设校园网等, 更要强化信息技术培训, 让每位教师都能熟练使用平台和网络, 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 让每个学生都了解互联网, 都会使用计算机、平板、手机等设备, 有效地利用互联网手段, 更好地为教育教学和学生的发展服务。

二、互联网是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渠道和宝藏, 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发掘

互联网信息量大, 知识存量极为丰富, 获取知识和信息非常便捷, 一改过去学生主要依赖教师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单一做法, 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自主学习成为可能。而且随着慕课等网络资源变得越来越丰富, 这一学习方式还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单纯地依赖教师、课堂、学校、家庭、书本获取知识的传统渠道被打破, 互联网成为其中重要的一员, 虽然互联网的知识量和信息量之大是其它任何一种渠道不可比拟的, 但其应用却非常的便捷, 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成为我们身边的百事通和助手。新形势下, 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和知识的宝库, 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 因此教师不仅要充分了解这一宝藏的内容和获取的渠道, 更要和学生一起熟练使用互联网获取需要的东西。假如我们把传统课堂称为第一课堂, 课外实践活动称为第二课堂, 那么, 互联网这一“虚拟课堂”, 便成为学生自由学习和成长的第三课堂, 是一个无限广阔的空间, 为学习提供了更多更大的可能性。

三、互联网是学生交流信息和自我展示的平台, 需要精心打造和倾情激赏

博客、微博、QQ、微信等交互工具极大地方便了交流和互动, 让学生随时可以通过平台了解别人, 展示自我、评价激励、多边互动, 让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启发、共同提升成为一种方便和可能。所以互联网可以是知识学习的宝库、信息交流的管道、自主成长的平台、幸福生活的田园。教师要精心打造、充分利用这样的平台, 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以引领、欣赏和鼓励,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利用平台学习。山东省泰安师范附属学校做了有益的尝试, 不仅建设了较为完善的校园网络, 还自主研发了“在线班级”。该虚拟班级具有完整的博客功能, 师生可以在这里布置提交批改作业, 展示作品, 学习微课等课程, 还可以组织网上研讨、召开视频会议等, 为教育教学和师生互动、家校沟通搭建起一座便利高效的平台。

互联网还是一把双刃剑, 用得好, 会成为学习的得力助手, 促进学生的幸福成长;用不好, 则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阻碍学生的幸福成长。教师必须指导学生擦亮慧眼, 学会辨别和取舍, 懂得节制和利用, 让互联网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沟通的桥梁、创新实践的天地, 使“互联网+”不负其名, 真正实现其应有价值。

综上所述, “互联网+”既不是狼, 也不是羊, 而是师生得力的工具, 亲密的朋友和伙伴, 是实践创新、幸福成长的助推器。

摘要:新形势下, 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技术的应用的浪潮, 铺天盖地、汹涌而来。本文以“互联网+教育”为主题, 以期探究“互联网+”的模式之下, 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教育

参考文献

[1]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DB/OL].http://www.ccidcom.com.

[2]李克强:用“互联网+”打造经济转型升级新引擎[DB/OL].http://www.ccidcom.com.

篇4:狼来了教案

这个新协议一经达成,很快就在国内影坛造成不小的震撼。华语电影面临的到底是一场真正的狼来了,还是一个虚空惊吓的“狼来了”?

解读协议中的新变化

1、

现状:每年20部海外分账的电影配额

变化:增加14部美国进口大片,以IMAX和3D电影为主。

解读:其实所谓“电影配额”这个东西,说到底还是用调控的手段保护本地电影票房。这次协议中一下增加了超过50%的配额,较于以往真可谓大手笔了。但细想一下,这又是早就谋划了多少年的必行之事。

纵观国内票房的现状,仅2011年一年,我国电影总票房就达到131.15亿,其中国产影片70.31亿,占53.6%;美国分账影片49.1亿,占37%。而WTO入世之前的2000年,总票房收入只有10亿。这当中迅速疯涨的巨大收益,让美方越来越垂涎于中国这块电影市场。2007年,WTO就专门成立了关于中美电影相关问题的一个小组,所以时隔五年后提出这么一个新协议,并不算突兀。

2、

现状:美国电影分账比例13%

变化:分账比例提高到25%

解读:美国大片在国内上映,势必都要与之分账。这次新政策一出,分账比例一下翻了一番,美国影方一定笑开了花。美国媒体分析,这比例变动将会为美国电影产业带来每年数亿美元的收入增幅,每一部美国电影有望在中国多获得2000万到4000万美元的票房提成,而3D制作电影和IMAX电影也将会在中国获得更高的收益。

但是,分账的提高会不会挤压影院的利润空间,导致电影票价上升呢?这对于影迷们来说可能是更实际的一个问题。但是换个角度想,对于院线而言这就类似于“薄利多销”,更多大片的引进,会弥补分账比例减少带来的利润下降,总体上影响并不大,所以基本上不会造成票价上涨。

3、

现状:进口片发行由国企把控

变化:增加民企发布进口片机会

解读:过去中国进口电影的发行,一直由中影集团和华夏电影发行有限公司两家国有公司控制。但随着此次协议中增加民营企业发布进口电影机会的条款,电影行业对能够拥有进口影片发行权业务的“较劲”也会随之开始。进口电影发行寡头垄断格局或被打破,对很多民营发行商将是行业性机会。而且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还大力鼓励民营资本在文化产业中发挥效用,这对于民营发行商们来说,都是一次很好的发展机会。

是狼来了,还是“狼来了”?

我们都知道,“狼来了”是一句吓唬人的话,没有实质威胁;狼来了确是真真正正的灾难。这次新政一出,美国电影产业喜形于色,国内一片哭丧脸。但形势真就这么“一边倒”,于华语电影就没半点利吗?

首先,任何事情都必须有刺激才会有转折,有激发才能有进步。这次的新订协议,就是当中的转折点。电影圈和生物链一样,其实都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构成,大批量的好莱坞大片涌入,让华语片人人自危,想站得住脚跟,就势必得交出更具故事性、观赏性更强的作品来,这就要求国内的电影无论是从剧情、演员演技,还是特效、配乐都要全面提高。国产片不是没有机会,更加本土化、更有实用性、更贴近生活,这些都是美国大片不能比拟的,所以华语电影并不缺少可塑性和发展性。一旦把自身全面提高了,抓住观众会比进口大片更容易。就像去年年末《失恋33天》,票房远高于同期其他进口影片。只有在不断的攀比和改进中,我们才能看到质量更好的中国电影。这对于华语影坛而言,并不是一件坏事。

其次,引进的美国大片多为3D、IMAX版本为主,这是人们对视觉上的享受和刺激性的一种追求。而播放这些影片就需要专门3D和IMAX影厅。目前国内可以放3D(同时可放2D)的影厅已经达到4700多个,接近总影厅数的一半,3D影厅总数仅次于美国,而比例已经超过美国,因为增加了3D影片的引进,很多影院也会进一步增大3D影厅的数量,这对于国内院线的硬件整体水平提高是很有收效的。之前,国内基本上所有的IMAX影厅都会因为票价高、座位多、但是片源少的原因而处于亏损状态,比如2011年,《变形金刚3》之后再无IMAX影片,这对单厅投资至少在1000万元的IMAX影厅来说压力很大。此次更多IMAX分账大片的引进,势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IMAX影厅的片源问题。目前中国的IMAX影厅数量已达60多个,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位,相信还会更多。

第三,反盗版问题应该会更加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因为国产电影的宣传机会较多,很多热片上档之前就已经被“千呼万唤”,而我国又是一个“高手如云”“人才济济”的国家,很多影片一上线,第一时间就会有TS枪版(影院内偷拍的版本)流出,而往往影片还没有下档,网上就已经能搜到高清版本的下载地址了。但是这一情况在美片上发生的几率就很小。此次增加了进口大片的份额,那么在国产影片的保护上就要更加缜密,坚持反盗版,应该会是华语影坛呼声很高的一项措施。

最后,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于观众和影迷来说,无疑是个绝好的消息。因为好莱坞大片的可选性更多了,每年34部,就意味着平均每月就会有3部左右的美国大片可看;同时国内影片也会优胜劣汰,涌现出更好更有进步的作品,单纯作为观众,这不是福音又是什么?

近期热映大片多,新协议初见成效

在新协议出台之后,各院线上档的美国大片明显增加。以2月29日UME国际影城的影讯来看,美国大片的数量甚至多于国产片,其中以《碟中谍4》的口碑最赞,《地心历险记2》的萌点最多,还有去年那些包括奥斯卡最佳影片等四项大奖的《国王的演讲》,以及新上档的《战马》,还有《王者之剑》《铁血精英》《快乐的大脚2》;而国产片只有《我愿意》《爱》《双城计中计》和老片《新龙门客栈》压阵,当中《爱》和《我愿意》都已在线上有了一些时日。对比之下,似乎是国产影片败下阵来。

不过,接下来的3月份里,国产影片似乎是蓄力喷发了,仅3月8、9日两天内,就有《桃姐》《高举爱》《女人如花》《结婚狂想曲》等十部新片上映。4月份美片又会回击,10日将上映《泰坦尼克3D》,20日是《超级战舰》,都是能让人荷包大失血的大片。这么看来,国产影片与美国大片的争斗似乎是正式打响了,一个井喷,再一个回击,再一个盖火锅,再一个回旋踢,谁输谁赢我们得等至少一个回合才能判定。看看到下一次统计数据或者新政策出来之前,这回的这一嗓子“狼来了”到底是真是假。

篇5:《狼来了》优秀教案

《狼来了》这个故事:正在忙碌的季节里,放羊的孩子为寻自己的开心,不顾后果一次又一次的欺骗大人,从此失去别人对自己的信任。

活动目标

让小朋友知道说谎的坏处

教学重点、难点

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诚恳对待别人,不能够拿别人来寻自己开心,这样是一个不好的坏习惯。

活动准备

1、《狼来了》的故事录音

活动过程(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

小朋友,你们想听故事吗?!现在老师放《狼来了》的故事给你们听。

你们听了《狼来了》知道故事是讲什么的吗?!这个故事是讲,有讲一个小孩子子在山上放羊的时候,他感到无聊,然后他就朝山下正在工作的大人们喊“狼来了,狼来了”正在工作的大人们放下手上的工作就跑上山,没看到狼,就问那个小孩子“狼呢?!”小孩子就说“我是骗你们的,”第二天他就故伎重演,大人们又跑上山,结果没有看见狼……

又过了几天,狼真的来了,那小孩急坏的喊“狼来了,狼来了,救命啊……”可是这一回正在工作的大人们以为他又是骗人的,所以没有上来……

教学反思

篇6:中班教案_三狼来了

实习园:大名城小金星幼儿园

实习生:陈梅花

班级:中四班 指导老师 :刘兴妹

活动目标:

1、能清楚地讲述有趣的故事情节。

2.利用表演游戏等形式提高基本的表演能力。

2、体验喜羊羊战胜灰太狼的喜悦心情。充分感受故事所表达的趣味性。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看过动画片,了解动画片中喜羊羊、村长和灰太狼等的外形特点。

2、物质准备:小羊、喜羊羊、村长和灰太狼的头饰以及(喜洋洋和灰太狼)的音乐。活动过程:

1、播放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的主题曲,引出活动内容。引导语:(1)请小朋友注意倾听,这是哪部动画片的主题曲? 幼儿;喜洋洋和灰太狼

(2)今天我们要一起欣赏“喜羊羊和灰太狼”系列动画片的第二集,名字叫《狼来了》。你们想不想体验当喜洋洋、村长和灰太狼的角色?

(3)幼儿:想

(4)那我们接下来先熟悉下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故事。教师先念一遍,小朋友们注意听了哦。老师会有问题提问,会回答的小朋友才有上来表演喜洋洋的机会。

(5)提问:①灰太狼第一次要到羊村捉羊,它用了什么办法?②灰太狼把自己伪装成什么样?(引导幼儿学习词语“伪装”。)③灰太狼是怎么样编造谎言骗小羊和村长的?

(6)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帮助小羊们认识灰太狼的真面目:这只灰太狼太恶毒了,我们有什么好办法让村长和小羊们不上当?哪种办法好?我们来看看喜羊羊是怎么做的

3、(喜羊羊认出灰太狼到结束)。

(1)提问:①喜羊羊用什么办法识破灰太狼的伪装?②灰太狼是怎么样露出凶恶的面目的?谁能用好听的词句来讲讲?

(2)定格画面,帮助幼儿理解灰太狼的“凶恶面目”和“气急败坏”。

(3)提问:最后,喜羊羊是用什么办法赶走灰太狼的?

4、引导幼儿讲述故事的内容。

5、引导幼儿讨论和交流动画片的主题。

引导语:狼来了,小羊们是怎么样认识狼的真面目的?为什么喜羊羊会战胜灰太狼呢?你们想不想像喜羊羊那么厉害,把灰太狼赶跑呢?

活动展开:表演游戏部分 幼儿自由试演,教师指导

(1)请表现好的小朋友上台扮演一个角色(小羊、村长、喜羊羊、),然后找一个扮演灰太狼。

(2)幼儿通过故事语言、动作把故事中的角色表演出来,在表演过程中老师加以指导。

观摩表演

每一个角色请一个小朋友来扮演,其他小朋友欣赏他们的表演,分响他们的快乐。

收拾材料,游戏总结

活动延伸:

请家长和幼儿一起观看《喜羊羊和灰太狼》系列动画片,相互交流动画片的内容。

活动反思

今天下午进行的表演游戏《小羊和狼》已经进行到了第二次游戏了,相比第一次游戏而已,本次游戏中幼儿对于角色的对话和出场顺序更加的熟悉,大部分幼儿都表现出了极大的表演

欲望,游戏在欢快的气氛中结束。

反思本次游戏,即存在一些亮点,但是必不可少的也存在一些不足,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本次游戏制定的两个活动目标:

1、在熟悉故事的情节内容的基础上,能运用恰当的语句、动作,表情,表现角色性格特征,并能根据自己的想象创造人物和情节。

2、学习与同伴协商,共同分享游戏的快乐。目标制定符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基本教学目标达到,但是在创造人物和情节上没有很好的突破,需要在下次游戏时再进行改进。

二、本次活动中,教师请个别幼儿进行角色动作模仿,让其他幼儿进行学习,但是也因此让幼儿的创造力受到限制,被前面几位幼儿的动作所影响,没有办法创新,后来教师及时改变了方式,让幼儿集体自由表现,幼儿的创造力才被激发出来,虽然常规有些混乱,但是幼儿的表现力却是得到很大的展示。

三、幼儿在分组进行表演时,在场地的划分和布置上的自主能力不足,过于依赖老师,教师没有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四、分组表演时,个别幼儿过于投入于角色的表现,导致没有很好的分清游戏和现实,扮演白马的凯东由于过于投入,不小心真的踢到了扮演狼的思静,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在下次游戏中教师一定要提醒告知幼儿表演不能具有性。

篇7:幼儿园中班教案《狼来了》

让幼儿能按照故事情节分角色表演,突出表现角色的特征。

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难点

幼儿能大胆地表现出角色特征。

活动准备

1、欣赏故事《狼来了》,熟悉并掌握故事内容。

2、动画片《狠来了》的VCD、角色头饰。

教学过程

1、欣赏动画片《狼来了》。

引导幼儿观察片中角色的表现形式。

2、引导幼儿回忆故事中的对白,抓住各角色的特征。

引导幼儿有表情地表演对话,再次练习。

3、教师帮助幼儿分配角色尝试表演。重点指导幼儿运用表情和动作表演。提醒幼儿当孩子第三次喊“狼来了”的时候,山里人不同的表情和动作,如第一次的着急、第二次的气愤、第三次的不屑一顾。以及说谎的孩子无助的焦急。

4、全班分享活动

让每个孩子参与其中,布置舞台,准备道具,进行分组表演。让幼儿体会每个角色。然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教学反思

篇8:“狼来了”意识要不得

预防安全事故, 抓好安全生产, “狼来了”意识要不得。做好预防, 抓好安全就是要时时抓、处处抓、点点滴滴抓, 放松不得, 马虎不得。因此笔者认为, 安全生产决不能用是否出事来衡量, 而应该始终保持空杯心态, 时刻保持从零开始的理念, 从日常基础工作抓起, 筑牢安全堤坝。

第一, 要解决观念问题。安全生产工作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必须把预防、预警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 时刻抓紧、抓实。安全工作无小事, 安全工作必须从日常的一点一滴抓起, 常抓不懈。因细节工作做不好而引发事故酿成大祸的案例数不胜数, 人们屡屡栽在小小的不注意上, 究其根源还是思想意识上的问题。细节从何而来, 来自思想里的关注, 来自意识观念。只有想到了, 才能做到。

第二, 要解决意识问题。在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 侥幸心理和习以为常思想是做好安全预防工作的一个潜在绊脚石。例如有些单位在进行安全检查、巡查时, 存在着形式主义, 认为经常检查的地方就不用再仔细检查了, 检查时也只是例行公事, 一眼而过, 久而久之, 就认为事故不会发生。殊不知, 每天进行检查的地方就是“狼”会来的危险所在。所以最好的预防措施就是要有“狼”随时可能会来的危机感、紧迫感, 每次都认真对待。在生产过程中, 一次“真正的狼来了”都要不得, 必须在每一次“疑似狼来了”时加以制止, 加以预防, 提前握好“灭狼武器”, 提前制定“灭狼预案”, 组建“灭狼小组”, 并明确小组中每个人的责任。这样时刻警惕, 不时演练, 一根弦绷紧, 等“狼”真的来了, 才不会丢了“绵羊”又搭了“性命”。

第三, 要解决机制问题。虽然大多数企业都能按要求定期组织安全检查, 但笔者认为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专项检查、突击检查和亡羊补牢式的检查较多, 缺乏抓安全隐患排查的长效机制;二是企业基层部门主动排查安全隐患、员工岗位安全巡查意识较差, 把每日巡查作为一种负担, 不能从源头及时发现、治理安全隐患;三是检查不到位, 一些单位安全检查浮于表面, 在技术上和意识上都不够深入。

篇9:“狼来了”不如“羊来了”

乐乐妈妈一下明白了,为什么抱孩子上街,每有警车通过,或者在电视上看到穿制服、戴大盖帽模样的人出现,乐乐就表现得极为胆怯,躲到大人的身后。原来是奶奶“教育”的结果啊。

这是一般中国家庭比较常见的教育子女的方式,尤其是在隔代教育的家庭中更为常见。

按照美国儿科专家西尔斯博士“亲密育儿法”的理论,当孩子以自己的方式向教育者发出信号时,后者应该学会聆听和分辨,并适当地予以回应,这将有利于改善孩子的行为,促进其发育并有助于智力开发。

从这个角度来讲,乐乐奶奶的做法有其合理性,她对乐乐的哭闹给予了回应。不过,对于孩子发出的信号,究竟该如何适当地予以回应,却是很有讲究的。

乐乐奶奶对于孩子通过哭声发出的信号,不分青红皂白,采取简单处理的方式,势必会让育儿行为堕入“双输”状态,即宝宝否定了他的暗示信号的作用,教育者否定了他们读懂并回应宝宝暗示的能力。可以想见,最后教育者与孩子之间必然会出现隔阂。

科学研究表明,靠“狼来了”(典型的恐吓式教育)这种外部因素来管束孩子和纠正行为的做法,无法使规范与道德准则真正内化为孩子的理性认知和心理自觉,这决不是家庭教育的目标。一旦有一天,孩子的心智趋于成熟,“狼来了”的谎言被洞穿,孩子很有可能会因为解除了“紧箍咒”而变得放肆起来。此外,孩子的恐惧心理也不利于其心理和心智的发展,以及建立对于现实世界客观、科学的认知,这样的孩子,心理上有阴影,性格上有缺陷,会在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失去很多机会。因此,父母要给予高度的重视,针对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及时采取合理的对策,改变这一不良教育方式。

] 对策:

1、父母尽可能和爷爷奶奶进行有效的沟通,并达成如下共识:恐吓式的家庭教育会给孩子带来很多的问题,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对于孩子的淘气或者哭闹,应当采取有理有据的方案来应对。总之,必须坚持的一点就是,要引导,不要恐吓。

2、“狼来了”是会被揭穿的,但羊来了,孩子会喜欢。喜羊羊、米老鼠等是一般孩子都特别喜爱的卡通人物形象,他们的一个共性特征就是勇敢、机智,父母可以利用孩子的这一心理特征,经常对孩子进行积极、正面的暗示。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孩子对自己有信心,并产生内在的驱动力。

3、在勇气方面,对于孩子表现出来的进步,有时哪怕只是一点点的进步,家长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孩子在现实中体验勇敢,在肯定中增进自信,从而在迈向勇敢的道路上更加鼓足干劲。

4、父母参照酒店的厨师,为自己买套厨师服(包括帽子)。孩子眼前一亮,觉得新奇好玩,必然和父母要有一番交流。在交流中让孩子意识到,穿厨师服的并非总是酒店大厨,也可能是家里小厨,甚至压根从不涉足厨房。厨师服是这样,其他制服也是如此,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疏通和平息孩子极端恐惧的心理。

5、父母可以从网络上搜索些关于制服、大盖帽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制作成美丽的幻灯片,和孩子一起观看,在观看中增进孩子对各种制服的了解,提高孩子的认知水平。

6、如果父母有在公检法等单位工作的亲戚朋友,不妨带领孩子一起登门拜访,让孩子有机会亲眼去看看、亲手去摸摸制服和大盖帽,并且允许他穿着感觉一下。从而彻底消除孩子的恐惧心理。

7、可以在孩子过生日时,给孩子准备一份特殊的礼物。比如一套小公安制服,不但给孩子以惊喜,而且完成了对孩子勇敢教育和科学认知的升华。

篇10:语言活动狼来了教案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分享了语言活动狼来了的教案设计,欢迎欣赏!

活动设计背景

《 纲要》明确指出,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关键是为幼儿创设一个想说敢说乐意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所以在语言教学中我认为要达到这些教学目标:养成倾听的习惯;乐意与人交谈;能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且基于幼儿总是有意无意说出谎言这一现象在此设计本课学习内容。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习创编。

2、培养幼儿诚实、不说谎话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 活动难点:学习创编

活动准备

电脑,录音机,挂图、头饰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活动。

1、幼儿随“小兔乖乖”音乐走入教室。

2、教师出示谜语“不是狐狸,不是狗,前面架铡刀,后面拖 扫帚,打一动物(狼)

二,探究新知,展开活动。

1、观看视频故事“狼来了”

2、静听故事狼来了:根据所看所听幼儿自由汇报看到了谁?他们都做了什么?说了什么?

3、出示连环挂图,教师和幼儿一起讲故事“狼来了”

教师提问: (1)前两次放羊的孩子喊狼来了的时候山下的人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放羊的孩子是怎么说的?

(2)第三次放羊的孩子喊狼来了的`时候山下的人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放羊的孩子是怎么样了?

(3)你撒过谎吗,以后你会怎么做?

4、请幼儿看挂图到黑板前试述故事。

5、请一个小朋友独立讲故事

三、角色创编,深入活动:分发头饰,教师指导分角色做故事的情景表演。

四、总结全课,活动延伸

篇11:狼来了教案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不能说谎,要做个诚实的孩子。

2.学会本课7个生字“狼、喊、赶、哪、理、被、哭”,认识“衣字旁”,懂得“常常、赶快、放羊、哪里、好玩、说谎”等词的意思。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课文中7个生字:“狼、喊、赶、哪、理、被、哭”,认识“衣字旁”,懂得“大声喊、说谎”等新词的意思。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读通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幻灯:一只狼,小朋友,这是什么?出示生字“狼”字,这个字什么偏旁,这个字什么结构?大家怎么记住它?比较“狼一一粮”有什么不同?

(2)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学的课文是跟狼有关的故事,出示课题,齐读。

(二)初步感知课文,自学生字

(1)听录音,划出生字、新词。

(2)自学生字:读读音、记记形、想想义。

(3)检查自学。

①开小火车读生字,井正音。

②齐读。

(三)了解课文大概内容,学习生字

(1)出示图片:放羊的孩子坐在地上大声哭。提问:这个孩子在干什么?为什么会哭?引出生字:哭、被。

哭:a.看图说说怎么记?b.学生记形。C.师在田字格范写,学生临写。

被:什么偏旁?什么结构?比较“衣字旁”和“示字旁”有什么不同,说说怎么记?

(2)放羊的孩子看见狼要吃羊时,向山下的人求救了吗?山下的人是怎么做的?引出生字“理”,说说你用什么好办法来记?

(3)为什么山下的人不去救呢?因为小孩经常要说谎骗人,他们以为那孩子又在骗人了。)小孩子是怎么骗人的?大人上当了吗?从哪里看出来?引出生字:喊、赶、哪。说说用什么办法记?

“喊”字中有两个口,可见“喊”时嘴巴要张得大,声音要洪亮。指名上台表演“喊”的动作。

哪与那进行区别。“哪”表示疑问,不能确定;“那”指确定的事物,与“这”相对,指较远处的事物。完成课后练习2。

哪那

(1)你到里去?

(2)你看这本书,我看()本书。

(四)齐读全文思考: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自由说一一同桌说--指名说。

(五)巩固生字

(1)抽读生字卡片。

(2)做“找朋友”的识字游戏。

(六)作业

篇12:幼儿园中班语言狼来了教案

1.倾听并理解太阳发烧后发生的一系列故事情节,感受夏天炎热的气候特征。

2.感知树荫给大家带来的方便,了解各种夏天避暑的方法。

活动准备:

课件、图书

活动过程:

一、听听说说——在听辨声音的过程中梳理并感知夏天的气候特征

1.今天我带来了几个与夏天有关的声音,听一听,猜猜是什么?

听声音(蚊子、知了、雷雨声)

引导幼儿猜测,并根据幼儿回答演示ppt

小结:夏天来了,知了在枝头鸣叫;雷阵雨轰隆隆,轰隆隆,雨后的天空中有时还挂着一道美丽的彩虹呢,夏天真热闹!

2.你们喜欢热闹的夏天吗?夏天还给我们怎样的感觉?

3.是呀,夏天很迷人,但实在太炎热,火辣辣的太阳晒在身上快受不了啦,今天老师带来一则故事,猜猜太阳会发生什么变化。

二、理解感受——倾听并理解太阳发烧后发生的一系列故事情节,感受夏天的炎热并了解避暑的好方法

1.倾听故事前半部分

提问:太阳发烧了,发生了什么事?(大地和河水变得怎么样了?小树、鱼、狗、小鸟热得怎么样了?)

怎么办?大家快来想想办法。(鼓励幼儿想办法,发挥想象)

2.为什么大家要到大树下?大家为太阳做了什么?

3.夏天真热啊,躲到什么地方会比较阴凉呢?你还有什么办法让自己变凉快?

三、延伸——树荫下真凉快

篇13:新《专利法》是否招致“狼来了”

对涉外代理敞开大门

原《专利法》第十九条规定:在中国没有经常居所或者营业所的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在中国申请专利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的, 应当委托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指定的专利代理机构办理。现行《专利法》中取消了委托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指定的专利代理机构办理一条, 这就说明, 凡在大陆地区的合法专利代理机构都将有资格受理涉外专利申请。

取消“指定的专利代理机构办理”的门槛, 全国700多家的专利代理机构都将可以涉足涉外专利申请, 敞开大门是否会增强该行业竞争能力, 带动代理机构的业务水平?“开放”与“指定”会对该行业有多大的波动?市场真的会有“狼”来吗?

记者带着以上疑问采访了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会长、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马连元先生。马连元表示, “做涉外的业务很难, 现在国内市场的涉外业务基本已经被一些成熟的、有经验的代理机构瓜分了, 之前没有做过涉外代理业务的机构想要进入并非易事, 一方面在经验上没有优势, 原本指定的涉外代理机构已经在多年的摸爬滚打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趋于成熟了;另一方面, 涉外代理机构在语言方面有较高的要求, 现有较为成熟的涉外机构多年来培养出的人才不是后来者轻而易举能够赶上的。对于从未做过涉外业务的机构现在再进入其实有一定的难度。”

就同样的问题记者采访了集佳知识产权代理公司的许天易律师, 他对马连元的观点表示赞同, 认为取消“指定的专利代理机构办理”并不影响原本做涉外代理的机构, 也不会给专利代理机构带来多大的冲击。但同时他也表示了担忧, 他认为:“没有了‘指定’的限制, 可能现在做的比较好的涉外代理机构的合伙人出来单做, 组成新的代理机构, 加之原有的涉外经验, 可能会对现在涉外代理机构‘三足鼎立’的现象有所压力, 但也不会很大。”

记者采访了解到,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专利法》中对该条的修改是必然的, 改革开放初期因为条件的原因迫不得已才产生“指定”现象。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只有三家涉外代理机构, 是由国务院指定的, 直至1992年《专利法》第一次修改, 才改为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指定涉外代理机构。直至本次《专利法》修改实施, 我国涉外代理机构已有160余家, 市场的格局基本已经形成, 而随着中国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 取消“指定”已成为必然趋势。而专利代理机构是中国所有中介机构中最后一个开放的。

受到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的影响, 国内的涉外代理机构的业务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往年无论或多或少在业绩上都会有所增长, 而在09年, 尤其是上半年出现了下滑的现象。但据了解,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逐渐消散, 国内专利代理机构的涉外业务从2009年年底开始有所好转, 原本做涉外业务的代理机构对此“复苏”现象都有感触, 但对《专利法》中取消“指定的专利代理机构办理”所带来的竞争并不放在眼里。

“外来狼”有多大影响

原《专利法》中第二十条规定: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将其在国内完成的发明创造向外国申请专利的, 应当先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申请专利, 委托其指定的专利代理机构办理, 并遵守本法第四条的规定。此次修改后的《专利法》中同样取消了“委托其指定的专利代理机构办理”, 而是更加强调了“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将在中国完成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向外国申请专利的, 应当事先报经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进行保密审查”。

修改后的第二十条, 使得企业或个人向外国申请专利时, 可以免去原本要经过中国指定代理机构的中间环节, 理论上可以直接委托申请国专利代理机构或国外其他代理机构。

这或许就是舆论中的“狼来了”。放开此项限定, 确实让“外来狼”有机会猎食“本土食物”, 但就中国企业目前对知识产权的了解和认识, 又有多少的企业能够独自与外国专利代理机构过招呢?

许天易律师表示:“在业务量方面我们还没有明显的感受, 此次的修改取消了‘指定的专利代理机构办理’是可以让中国企业在国外的申请直接委托给国外代理机构, 但中国现在能够直接委托给国外代理机构申请专利的企业并不多, 可能只有像华为这样的企业才可能, 因为他有比较专业的知识产权团队, 对专利到海外申请前的一些准备工作比较了解, 对国外的一些规定和法律也比较熟悉, 只有企业有能力将在海外专利申请前的准备工作做好, 并对到海外申请会遭遇的一些法律情况有所了解, 才可能直接与国外代理机构合作。中国大部分中小企业都没有专门负责专利申请工作的员工, 对国外的相关法律了解的更是甚少, 所以现在他们更愿意先委托中国专利代理机构做前期的大部分工作, 因为国外的代理律师是按照小时收费的, 如果前期的工作企业自身没有能力做好, 交给国外律师做费用是非常昂贵的, 所以就算现行《专利法》中取消了此条, 很多中国企业还是愿意先交给国内专利代理机构做大量的前期工作。”

许天易律师所说的情况是当下中国很多企业所面临现状, 虽然中国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越来越重视, 保护意识也在不断提高, 但企业自身的能力有限, 很多企业的知识产权负责人都是兼管制的。

打开了海外申请的大门, 虽然中国企业还不能脱离拐杖, 但其选择余地却在增加。记者在上海的一次企业知识产权峰会中就碰到一家对大陆市场十分感兴趣的台湾地区的代理机构。

北美智权股份有限公司在2009年开始着重在大陆地区的宣传, 北美是一家有着15年经验的国际专利代理机构, 负责世界各国专利申请及案件管理。在采访其总经理许钟光时, 他表示:“修改后的《专利法》实施使我们对大陆市场十分有信心, 大陆的企业越来越注重知识产权, 企业众多, 而我们在代理海外专利申请上有着自身的优势, 我们有十几年的经验, 我们是从台湾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失败经验中总结出来的, 在人才方面我们也有一定的优势, 在海外申请方面积攒了很多的经验, 在价格方面并不比大陆代理机构贵, 所以我们会在近两年主要发掘大陆的客户。”

许钟光虽然对北美抱有十足的信心, 但马连元表示, 大陆现有的客户已经对大陆成熟的涉外专利代理机构有了一定的了解, 企业在选择专利代理机构时是比较谨慎的, 所以其他代理机构想借此赢得大陆客户应该不是十分容易。

篇14:狼来了……

故事一:从前有个放羊娃,闲坐在山坡上无事,看着远处干活的农民,心里盘算,怎样才能让他们过来呢?忽然,他觉得自己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大喊起来:"狼来了!狼来了!"周围的农民急忙奔跑过来,问:"狼在哪儿?"放羊娃笑了起来:"没有狼,我逗你们玩的。"农民们生气地说了几句放羊娃,就走了。

放羊娃心里很得意:我能让这么多大人上当,多好玩!

后来,放羊娃又重复了几次这样的恶作剧,大家气愤地说:"我们再也不相信你了!"

再后来,狼真的来了……

故事二:小白兔在森林中吃草。忽然,它发现一只大灰狼离它不远,跑是来不及了。于是,它忙捂着肚子向走过来的大灰狼说:"哎呀!狼先生,你行行好,快把我给吃了吧。我刚才吃了毒蘑菇,肚子疼得要命。实在是太难受了。"

大灰狼一听小白兔中了毒,连忙走开了。

机智的小白兔脱险了。

这是我们经常给孩子们讲的两个故事。同样是不真实的语言,在不同的场合,却起着不同的作用:一个是寻开心,一个是自卫。于是,人们给它们以不同的评价:前者被认为是撒谎,后者则被视为机智。

每一个家长都讨厌孩子对自己撒谎,每一个家长都有过对付孩子撒谎的经验。而细细回忆一下,也许大多数家长本人,也都有过没说真话的经历。

什么是撒谎?

撒谎好像是一个人人皆知的概念,但实际上,许多人在说"他撒谎" 时,用得并不准确。因为,这样一个简单的概念之中,也有着多层含义。首先,撒谎是指讲不真实的语言;其次,说话者不相信自己说的话,知道那是错误的;第三,这种言语欺骗是有意的;第四,撒谎的目的是为了让听者上当。

也许,这样一个明确的定义能对你鉴别孩子是否真的在撒谎有一定帮助。至少你已经知道,当孩子自己并不认为所言为假时,那些充满着想像的语言并不是谎言。

在成人的世界里,我们常常为了情感、为了想要得到的东西、为了想要去做的事而说谎。从某种意义上说,欺骗或说谎是为了适应生活的需要。根据说谎的目的,可以把说谎分成两大类:第一类是为了维护他人的情感(或他人的自尊)而说谎;第二类是为保护自我避免受到惩罚而说谎。孩子也是一样的。

先讲讲第一类:

维护他人情感

有一个女孩在3岁生日时,希望奶奶能够送她一个会说话的娃娃。她期待了很多天,结果在她生日那天,奶奶送她的却是一件毛衣。当这个女孩打开礼物,看到毛衣时,奶奶问她:"喜欢吗?"她笑着对奶奶说:"喜欢,谢谢奶奶。"事实上她并不喜欢这个礼物。但与其他许多儿童一样,她已经知道怎样处理此类情景。她把自己的内心期待掩盖起来,用微笑来代替失望与不愉快。这说明她已经学会了一种与说谎有关的社会交往规则:保护他人的情感。

同样是说谎,但在这种情况下,父母不但不会批评孩子,反而会感到孩子很懂事。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一般人都认为,这样做能有效地保持人际关系,具有社会适应性价值。

儿童是通过观察身边人的行为学习这种说谎规则的。被学习者主要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些重要的人物,如父母或兄弟姐妹。

罗兰的母亲突然想起她的一个朋友今天要到她家来玩,而她本来今天安排的许多事情还没有干。她当着罗兰的面说真希望沙莉不要来。正在这时,门铃响了,沙莉带着孩子来访。罗兰的妈妈打开门,同样是当着孩子,对来访的沙莉说我非常高兴你们到我们家里来玩。在这种情景下,即使儿童并不直接参与交往,但他们观察到了父母的谎言,也知道这是为了维护他人的情感。

因此,当父母明确地告诉孩子不伤害他人情感的道德的重要性,教育孩子利他行为和同情心时,他们并非直接地教孩子如何去说谎。儿童可能很小就知道了诚实与不伤害他人情感之间的矛盾,并学着处理这个道德两难问题。

有一个研究者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先告诉儿童,如果他们完成一个任务,他们会得到一个很好玩的玩具。但在他们完成任务后,给他们的玩具并不好玩。研究者观察儿童得到不好玩的玩具后的面部表情。尽管儿童没有违心地说他们喜欢这个玩具,但如果儿童没有表现出对所奖励的玩具的失望,就是为了保护实验者的情感。一、三、五年级学生参加了这个实验。结果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掩盖内部状态的能力在逐渐增强,而女孩显示这种能力比男孩更早,程度也更深。

再讲第二类:

逃避惩罚

在儿童早期,说谎最多的情况是为了逃避惩罚。当儿童承认了错误受到惩罚后,他很快就学会了说谎。例如,母亲在离开房间时,告诉2岁女儿不要吃饼干。但当母亲不在时,孩子还是吃了。母亲回来问孩子是否把饼干吃了,开始时孩子会承认是她吃的。母亲在此时的反应一般是:由于孩子没有遵守她的话而生气或不安,继而惩罚孩子。儿童并不笨,只要有一两次,她会发现如果她承认吃了饼干,她将被惩罚。这样,为了避免受罚,她就想到了找替罪羊:猫吃了。

在这个例子中,母亲实际上是告诉孩子:①说谎是不好的或坏的,如果发现她说谎,她将受到惩罚;②如果偷吃饼干,她也将被惩罚。由此一来,这个儿童便面临着两难境地:如果她告诉了母亲犯规的事实,她将被惩罚;如果她说谎,她也将被惩罚。但如果说谎,或许能够骗过母亲,逃避惩罚。儿童并不需要很长时间就能学会许多类似的犯规与说谎间的关系,于是他就形成了说谎可以避免惩罚的意识。

然而,大人最讨厌、最气愤的就是这种类型的说谎。

许多心理学的研究结果都表明为了避免惩罚而说谎是孩子很早期就学会了的技能,而且,在生命的前6年里不断地增加。智商高的儿童比智商低的儿童更有能力说谎。

尽管避免惩罚的说谎是一种自我保护,是孩子出于生存与适应的"自然行动",但并不意味着从道德的角度看,这是一种可以接受的行为。

于是我们开始研究说谎与教育方式之间的关系。大多数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说谎行为与教育策略的严厉程度之间存在着关系。一般来说,惩罚得越严厉,孩子犯规时越可能说谎。

在孩子因做了坏事而说谎时,大人往往会忽视行为本身,而对孩子说谎大加指责。我们经常会听到父母这样说:"但他对我说谎!"这是由于在我们头脑中有这样一个观点:处于重要关系中的人们(包括朋友、父母及孩子、丈夫及妻子等)不应该相互欺骗,因为说谎会损害这种关系的结构及相互信任。我们经常会因为某人的说谎而感到不安,主要原因是害怕失去信任,损害有关的人际关系。这样一来,父母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孩子说谎上,他们可能认为孩子说谎反映了父母与孩子个人关系的中断。父母总是觉得"他不应该对我说谎。如果他说谎,就不可能与我有好的关系"。事实上,孩子说谎是一种避免惩罚的自然需要。这种自我保护的行为并不反映他与父母之间关系的成败。但父母却把注意力集中在说谎行为上,而不是不良行为的本身。

作为父母及教育者需要去做的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儿童违规的本身,而不是说谎行为。例如,孩子从别人那里拿了东西(或者说偷),我们应该教的是不能随便拿人家的东西,把注意中心集中在"偷"上。如果让孩子学会不偷,那么他也不需要说谎了。

当然,我们这样说并不是承认说谎是正确的,重要的是要在说谎与导致说谎的不良行为之间作出区别。因为说谎只是某种"失败"行为的自然结果("失败"导致说谎)。我们要惩罚与避免的是不良行为本身而不是说谎,如果没有不良行为的产生,怎么还可能出现说谎呢?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因此,说谎并不比不良行为更坏。在教育时,应该避免的是不要让孩子有做坏事的机会,说谎不好,不良行为本身更不好。

不同年龄的不同谎言

雷 宁 编译

小时候撒谎,长大后会变成谎言家吗?绝对不会!像成年人一样,小孩子也要耍弄诡计或乔装打扮,但两者行为的性质是有本质的区别的。能像成年人编造的那种真谎言,只在12岁以上的青少年中出现。

当孩子撒谎时,他是在寻找一种实用方法以逃避困境。事实上,他是在创造。先撇开道德,关注一下说谎对儿童人格形成的积极作用。儿童首次撒谎成功,击碎了父母无所不知的神话,他开始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儿童可以借助撒谎来使自己承受外部世界的压力,建立并保持自我。同时,撒谎还使他意识到了一个他人无法闯入的内心世界。

4岁以前的孩子不懂得何谓谎言。当孩子开始学说话时,他发现语言是奇妙的无所不能的工具,并凭直觉运用它。在游戏中,它创造故事,编造想像,但绝对不是撒谎!当3岁的泰澳打碎了一只茶杯时,他申辩:"不是我!"这是实话,因为他的愿望是拿杯子喝水,不是打碎它,是这只讨厌的杯子自己碎了。根据他的逻辑,所有的东西都是有生命的。4岁的儿童没有丝毫有意欺骗他人的愿望,仅仅是愉悦自我。他虚构故事的用意是实现自己的愿望、否定挫折和揭露内心深处的企盼。父母这时要懂得如何去倾听。

6~12岁的儿童为了寻求帮助而撒谎。这时是"理智的年龄",儿童在智力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他的最大发现是大人们在觉察方面的缺陷,懂得了谎言的用途……10岁的儿童已经完全明白说谎是错误的,但他同时又发现不说实话有时倒能解决一些问题。他们一味地撒谎有时是为了好玩、吹牛、避免报复等,但更多地是为了应付进入少年时期的压力:考试成功,做个好学生……只要达到父母的要求,不让他们难受,与他们期待已久的形象相符,一切都在所不惜。父母这时可以告诉孩子谁也不会相信他的自吹自擂,学习成绩是客观事实。父母要做的是和孩子一起找到他想掩盖的创伤并设法医治。

4~6岁时,某些儿童因害怕受罚而试图欺骗,谎话成了保护伞。父母与其发怒,还不如利用这个极恰当的机会跟孩子一起讨论撒谎行为及由此引起的后果。这是帮助孩子分辨真实和想像的最佳时期,并养成必将影响他一生的诚实习惯。

青少年时期渴望的是自由和独立,但直接顶撞父母往往引起父母的愤怒,所以,托词借口成了他的最佳出路。谎言构成了一道抵御外来侵犯的防线,目的是为了保护个人隐私和按自己的意愿行事。父母如果不愿看到无休止的谎言,就应该控制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变得理智起来。

由此看来,撒谎是否无罪甚至应该听之任之呢?当然不是!撒谎具有反社会的倾向,与偷盗同出一辙,即使未发展到令人担忧的地步,也应常常干预而不使撒谎发展成为恶习。只是在决定惩罚的力度时,应考虑到儿童的年龄、责任和动机。从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可以避免绝对化。

理解不同年龄的孩子为什么撒谎,并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使孩子成长为一个正直、诚实而又机敏的人,因此让孩子也理解各种各样的谎言,将有助于孩子在不同的场合中正确使用语言工具。

关于真诚和谎言的对话

余焕然

我女儿今年二年级,年龄虽不大,但常常提出一些稀奇古怪问题,让你猝不及防。前不久,她突然"发难":"爸爸,我问你个问题,你不是说,撒谎的孩子是坏孩子吗?可是刘胡兰明明知道谁是共产党员,却骗敌人说不知道,这不是撒谎吗?

爸爸: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很好,说明你爱动脑筋了。爸爸以前是跟你讲过,对人要真诚,不能撒谎。但是我讲的这个"人",是一个统称。在实际生活中,具体到某一个人时,情况就要复杂得多了。你前面说到的刘胡兰面对的是她的敌人,能真诚吗?她一"真诚",势必就成了出卖同志的叛徒。别人就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所以,刘胡兰这个"谎言",是正义的"谎言"。

在日常生活中,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何"撒谎",还能表现出一个人的机敏和聪慧的程度。

女儿:你举个例子,让我来回答,看我聪明不聪明?

爸爸:上星期六,妈妈去技工学校考外语,我去单位学习,家中只有你一个人。这时候,如果有一个你不认识的人打电话到咱家,说要找爸爸、妈妈,你该如何回答?

女儿:我就说爸爸妈妈还在休息,让他中午再打电话来。

爸爸:你为什么不说爸爸、妈妈不在家?

女儿:因为我不知道这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是好人,中午打电话找你们也不迟;如果是坏人,我说你们不在家,他就会欺侮我人小,打不过他,然后踢开我家的门,大胆干坏事。

爸爸:你这个想法不错,警惕性也很高,但是,你这个"谎"撒得不高明。如果,这个人不肯放下电话,非让你叫醒爸爸妈妈,探听虚实怎么办?你坚持不喊,他就会据此判断出你在撒谎,那后果就严重了。

女儿:那我该怎么说呢?

爸爸:这时候,正确的方法应该是给这个人一个不确定的、模糊的概念,例如你告诉他,我爸爸妈妈上街买菜了,或者说爸爸去传达室拿报纸了,妈妈去做衣服了,你等一会儿再打电话来。这样,他就会估摸不透,狐疑难决,不敢轻举妄动。

女儿:我知道,爸爸这个谎言应该叫"聪明的谎言"。

爸爸: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好多"谎言"是为大家所乐意接受的。这些"谎言"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它不仅不违背"道德前提",而且还具有积极意义。例如可以起到调节情绪、缓和矛盾、润滑关系等作用。

女儿:你说给我听听好吗?

爸爸:例如,一个人家,父亲得了不治之症,但儿女却"平静"地告诉他,不要紧,小毛病,休息、治疗一个阶段就会好的。众儿女为什么"撒谎"?那全是为了宽慰老人,以减轻他的心理负担,有利于老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这又叫什么?这就叫善良的"谎言"。在一个家庭里,妻子长得并不漂亮,但做丈夫的却常常夸她长得美,妻子明知此话有假,但觉得心里美滋滋的。这叫什么?这叫爱的"谎言";反之,如果你一味地"真诚","实话实说",那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景呢?老人从医院出来,神情黯然,面目憔悴,众儿女却朝他大声嚷嚷:"爸爸,你得了癌症了!"那可怜的老爸还不一屁股跌坐到地上;丈夫指着妻子,"你看人家的老婆长的……"那妻子闻听此言,还不得一跳三丈高。

女儿:哈哈哈……

让谎言不攻自破

木玉兰

大约是在儿子入学之后的第3个月,一次数学测验之后,试卷总也不见发下来。问儿子,他说老师没发,我也没追问。几天后再问,还是说没发。疑惑之下,翻看他的书包,卷子就在书包里,多处出错,分数不理想。面对这一重大发现,我们都傻了眼:儿子竟然说了谎!做一个诚实的人是我们家基本的道德标准。我们夫妻如临大敌,责骂、批评、讲理一齐用上,目的是想从此根除这类错误。重压之下,儿子又是哭,又是认错,最后保证不再重犯,此事才算结束。

可不久,类似的事又发生了。儿子要么为不完成作业找借口,要么为不守课堂纪律找托词。打、骂、吓、罚依次进行,都没有使他下不为例。到底该怎么办呢?

静下来反复推敲,这可能是孩子在尝试自己的新本领,却没有用对地方。看来这还需要"以智攻智"。

此后,每当这类事发生,我都不动怒,先平静地听他说,然后抓住他的逻辑漏洞一一提问。儿子对这样的问题很乐意回答,但答到最后,往往难以自圆其说,满面尴尬。每到这时我们会相对而笑,笑得十分开心。笑过之后,再一起分析这样做的利弊得失,颇有效果。

在一次放学回家的路上,儿子说:"妈妈,明天老师要带我们去参观植物园,规定每个同学可以带不超过50种食物做午餐,我已经和同学约好,只带40种就可以了。"我问:"你想吃些什么午餐?""我想吃面包、蛋糕、可乐……"我把他带到面包屋,让他数一数一大盘面包有几个,才数到第二盘,他的声音就由大变小,慢慢听不见了。 这时我才说:"我得准备一个大麻袋来装40样食品,明天你不用背书包,就扛着大麻袋去游植物园,好吗?"儿子大叫:"不要,不要,太多啦!"此时,我已忍不住笑出声来说:"说实话吧,到底买多少?""4种。"

一路无言,快到家时,儿子突然说:"妈妈,我以后再也不说谎了,说谎骗不了人,也没有什么好下场。"我看着他一脸认真的样子,只说了一句:"明白了就好。"

还是说出来痛快

王学江

我的孩子现在已经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了。记得她刚上一年级时,一次单元考试只得了89分。当时孩子的情绪很不好,也很怕我们会批评她。当她战战兢兢地拿出试卷给我们看时,孩子的爸爸说:"闺女,你真棒!你已经能写这么多字了。只要你努力,一定会学得非常好!"我们很高兴地在孩子的试卷上签了字,孩子的情绪也由阴转晴。在轻松的气氛中,我们和孩子一起分析了出错的原因,使她从一开始就对考试没有了恐惧,对学习充满了信心。这以后,她一直很努力,几乎每次考试成绩都不错。然而,当她拿着优异的成绩给我们看时,我们也只是给以适度的表扬,并让她看到自己仍有不足之处,好成绩只能代表过去。这样孩子每次考试后,无论成绩好坏,都如实地告诉我们。因为她既不用担心我们会对她指责或打骂,也不用为了取悦我们或不让我们生气而绞尽脑汁。

随着孩子的长大,她又开始有了一些其他的事想瞒着我们,如想在地摊上买些在同学中流行的小卡片;和同学、老师闹了别扭等等。一般我们也不会过多追问,相信有些问题她可以自己解决。但她自己也慢慢地发现,有什么心事直接跟我们说,往往都会得到最恰当的帮助,使心情轻松愉快。什么事总是掖着藏着,不但得不到帮助,而且自己老是紧张不安,还不如说出来痛快。

轻松、活跃、自由的家庭气氛,养成了孩子开朗坦率的性格。

冷静分析,区别对待

李文馥

多数儿童都有一次以上的说谎经历,有的还比较严重。有报道说,国外有个6岁的儿童经常编些非常离谱的谎言,有人甚至想把这些话整理成科幻小说发表。

幻想不是谎言

幼儿的认知能力有限,他们喜欢看生动的图画,听离奇的童话,甚至将自己的情感和想像也融会到故事之中。有时,他们分不清现实和想像的关系,将自己的想像当成事实来讲。这种编话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正常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儿童会自然地提高对真实世界和虚幻世界的分辨能力。对那些尚不能分清想像和现实的幼儿,一定要谨慎。弄不好,孩子还没有弄清楚你为什么惩罚他,就已经开始对你这个人产生了恐惧。成人应该做的是对他的故事提出某些问题,就事论事地引导孩子了解真实与非真实之间的区别。

安全带来坦诚

有时孩子真的是在说谎。但无论这谎言是为了博取人们的称赞,避免父母为他的担心,还是想掩盖错误以逃避惩罚,都说明孩子的心中缺乏一定的安全感。所以家长要让孩子感到在任何情况下,父母都是爱他的,是会帮助他和支持他的。有了安全感,孩子就会说实话。

讲究问话的艺术

不要直接问那些令孩子难堪而又难以回答的问题。那样的问题无疑是一个你给孩子设的陷阱。结果,你诱导了孩子说谎,又引来了自己的愤怒。有的家长明知孩子没写作业还要问:"你写作业了吗?为什么还不写?"但很多情况下孩子自己也不知为什么,他不得不编。你还不如直接告诉孩子你希望他在某个时间之前写完作业,如果有困难可以和你讨论。

别贴标签

有些家长碰到孩子说谎,很生气。为了加强教育,故意夸大说谎的严重后果。"你要是变成了撒谎的孩子,以后谁也不会再相信你了!""你怎么变成了爱撒谎的坏孩子?"这样的评价有可能会给孩子的心灵打上烙印,影响到孩子以后的为人。操之过急,往往适得其反。在很多情况下,孩子并没有恶意,只是想试试自己能走多远。

调动自信与自尊的力量

习惯性说谎是非常棘手的,就好像孩子在不知不觉中给自己挖了一个深坑,而且安居其中。我们的责任是帮助他,把他从深坑中拉出来。这并不容易,需要进行艰苦、耐心的教育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家庭与学校的配合、批评与鼓励的配合、讲道理与自然后果惩罚的配合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最为重要的是必须给他以自尊和自信,给他以真诚的爱的感受。无论是对他进步的鼓励,还是对问题的批评,都不宜宣扬,不宜在公开场合下处理。否则,孩子一旦失去了自尊心就更难办了。

以身作则

只有诚实的家长才能培养出诚实的孩子。家长的言行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万万不可忽视的。

编后语:

在英国,一个6岁的中国女孩子对我说:"我妈妈说我可以看电视,想看多长时间都行。"

"真的?"

"不,不是真的。"

"哦?"

"我特别想看电视,可是妈妈不让。我说谎了。英国孩子不可以说谎,我是中国人,我可以。"

"?"

我没有就这个问题同这个坦率的女孩讨论下去,但这个大大的问号却一直留在了心中。

尽管说谎有时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是被社会所接受的。 但是,语言的目的是交流信息,信息的真实性决定信息的价值,也决定着传递信息的人在其他人心目中的地位。因此,我们在讨论这个话题时,必须时时想着一条全世界通行的道德准则:诚实守信。无论走到哪里,诚实的人都会受到更多的信任,也会得到更多的机会。记得北京师范大学的陈会昌教授曾向我们讲述过这样一个事例:一位中国某名牌大学的优秀学生到美国读博士学位时,用办公室的电话打了40分钟的国际长途却不承认,还说自己是在做实验,最后被开除了。这不仅使他个人失去了一个机会,也大大地丢了中国人的脸。

世界是多彩的,并不是非黑即白;人是多样的,也不是非敌即友。面对这复杂的世界,在直言与谎言之间,有没有更好的说法?鲁迅先生《立论》中的"哈哈"的确耐人寻味。

上一篇:英语天气句子下一篇:南石槽城中村改造投资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