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社区团委工作的心得

2024-05-01

村、社区团委工作的心得(精选6篇)

篇1:村、社区团委工作的心得

村社区团委工作的心得

各位领导:

大家好!

我是詹家埭社区的团支书,今天很荣幸能够发言,借此机会我想就自己从事团委工作的一点体会同大家作一个交流,不妥之处恳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多提宝贵意见。

一、党建推动团建。党的领导是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根本保证,以党建带团建是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根本措施。基层团委工作正按照“政府主导推动、基层自主运作、社会多方参与”的思路有序开展,各基层团委紧密配合党支部工作部署,主动向党支部联系、汇报与沟通,阐明团建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从而改善基层团组织建设,把年轻人的思想统一起来形成一个团体,使党、团组织形成凝聚力。

二、对象扩大团建。我们的工作对象不能只局限于团员,要把眼光投向团外,把青年作为工作对象。扩大团建对象,一来可以解决团组织工作对象缺乏,团员外流的难题,并以流动团支部的形式,让外来务工者能够在这里找到组织的归属感。二来扩大团建对象,能够让更多的青年了解认识共青团,并积极向团组织靠拢,给我们团组织注入新鲜血液。

三、资源带动团建。要充分利用各种现有资源,抓住各种时机,整合社会资源,来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在基层,要利用好村社区的图书馆、活动室等设施资源,把握好村社区各类卫生、文明创建,假日学校,各项文化娱乐活动,让青年团员融入到村社区的创建、活动中来,活跃在村社区的基础设施中去,加强健康文化导向,丰富村社区青年的文化生活。

四、全面体现团建。基层团委工作可能没有太多的成型的活动,而基层团委的工作并没有因此而停歇,它融化在我们村社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老龄人的关心慰问,到中年人的健康保健,到青少年的心理教育。做到哪里有活动,哪里就有团员的身影,充分发挥团员的生力军作用。

团的工作就是青年人的工作,要干好团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就要充分发挥青年人能吃苦,有热情,思想上进,活跃等特点,充分把青年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融入到各项活动的开展中去。

篇2:村、社区团委工作的心得

聚焦重点难点提升换届标准质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选优配强村(社区)“两委”“领头雁”,必须立足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统筹协调的作用。要把提高村(社区)“两委”“一肩挑”比例作为一项政zhi任务,坚持“‘一肩挑’是原则,不‘一肩挑’是例外”的目标要求,有力有序部署、推进。

坚持调查摸底先行,对每个村(社区)的选情进行分析研判,对不合格、不尽职、不胜任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进行撤换,对超龄的党组织书记进行劝退。坚持把正风肃纪贯穿换届全过程,抓细抓实重点环节,把功夫下在换届选举之前。深入学习有关村(社区)“两委”换届的党内法规和有关法律,严格督促各级党组织、党员和干部执行,确保换届工作于法周延、严谨规范。

厚植担当实干精神抓发展保民生。临危不避显担当,实干为要见精神。新时代的村(社区)“两委”干部,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因人制宜、因户制宜、因村制宜、因地制宜,积极引导群众转变观念,采取资源开发、土地流转、合作经营等多种形式,加强与农业龙头企业的联系对接,增强规模化经营,促进群众就业与创业。

坚持服务为先,树立服务理念。把群众过上好日子作为最大的追求,做到群众生产生活中需要什么服务,村(社区)“两委”干部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打牢社会和-谐的基础。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敬业奉献,廉洁自律。

瞄准弱项短板补齐农村基础根基。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书。村(社区)“两委”是群众的主心骨、带路人、领头雁。村(社区)“两委”不能漠视群众利益置之不顾,不能面对急难险重一筹莫展。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牢固树立爱岗敬业意识,准确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在思想上、言论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篇3:村、社区团委工作的心得

随着经济社会体制发生的深刻变革, 卫生事业得到了很大发展, 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但是, 一些传染病、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 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经济社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尤其是2003年的SARS事件, 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对公共卫生工作的高度关注, 社会各界纷纷呼吁要求建立完善公共卫生应急机制。然而, 村 (社区) 作为承担公共卫生工作最基础的末梢网络, 是预防和有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第一防线, 对加强公共卫生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就宁波市镇海区的村 (社区) 公共卫生网络组织建设情况探讨如下:

1 村 (社区) 公共卫生网络组织建设现状

1.1 完善网络组织

2005年11月, 根据镇海区政府相关文件精神, 全区重点实施了镇 (街道) 的公共卫生管理员制度, 行政村 (社区) 的公共卫生联络员、联络小组和信息员制度。全区6个镇政府 (街道办事处) 分别成立了公共卫生工作领导小组, 每个镇 (街道) 设置1名公共卫生管理员, 由镇政府 (街道办事处) 社会事务办相关人员担任;62个行政村、19个社区和10个驻镇的大工程单位, 分别设立以村干部、大工程单位相关人员担任的公共卫生联络员, 计91人;以联络员为基础, 在每个村 (社区) 组建了公共卫生联络小组, 一般由村长 (或村党支部委员) 、妇女主任和外来人口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组成,

(1) 宁波市镇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浙江宁波315200并以自然村为单位, 下设公共卫生信息员共计700余人, 从而确保了公共卫生网络管理延伸到所有的自然村和农户家庭。

1.2 落实工作经费

按户籍人口计算, 落实公共卫生专项经费27.50元/ (人·年) (分别为市财政5元/ (人·年) 、区财政15元/ (人·年) 、镇街道以区级财政的50%配套为7.50元 (人·年) ) 。2007年共安排专项经费917万元, 其中90万元专用于村 (社区) 公共卫生网络组织建设、应急物资储备、宣传资料印制和信息收集报告等。实行了村 (社区) 公共卫生联络员津贴制度和信息报告制度, 按照村 (社区) 户籍人口数小于2 000人、2 000~4 000人和大于4 000人分成三档, 分别给予120元/月、160元/月和200元/月的公共卫生联络员津贴;通过调查摸底而新发现的预防保健对象, 按每例进行5~10元的奖励。

1.3 明确工作职责

编制了公共卫生管理员、联络员工作手册, 明确各自工作职责。公共卫生管理员职责是负责辖区内公共卫生联络员队伍的日常管理, 每月召开联络员工作例会, 根据区公共卫生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要求, 组织、协调、督促和考核村 (社区) 公共卫生工作;村 (社区) 公共卫生联络小组、联络员职责是负责本村 (社区) 公共卫生基本情况的摸底调查、信息收集和及时上报, 负责分发免疫预防接种通知单, 协助开展健康教育, 按要求建立村 (社区) 公共卫生台账, 配合卫生部门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等的调查处理工作;村 (社区) 公共卫生信息员职责是负责自然村公共卫生相关信息的摸底调查, 并及时向公共卫生联络员报告。

1.4 取得的工作成效

近3年来, 公共卫生管理员、联络员制度对全区的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管和妇幼保健工作较好地发挥了第一防线作用, 使相关部门能及时掌握农村各方面公共卫生基础信息, 强化了公共卫生的基础管理工作, 尤其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方面更为突出。自2005年0~7岁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建卡数为7 678人、五苗接种率为77.63%, 至2007年提高到17 561人, 达到89.93%, 2项指标分别增长了128.70%和12.30%, 与以往相比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及时发现并报告起到了第一防线作用。2009年区内的首起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就是由公共卫生联络员发现并报告, 使相关部门能在第一时间及时采取疫情控制措施, 确保了疫情得到有效处置;2007年共报告管理21起规模性农村集体聚餐, 举报非法行医12起, 并给予有效打击;利用公共卫生联络员熟悉村 (社区) 的优势, 能较好配合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开展传染病和慢性病等现场处置和防控工作;共同推进妇女健康促进工程, 使农村妇女常见妇科病检查率、婚孕前健康检查率和流动人口保健覆盖率等得到快速上升;协助开展农村健康促进工作, 组织人员听健康讲座、卫生进村活动的现场布置、分发各类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入户和落实建立农村健康教育宣传阵地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 村 (社区) 公共卫生网络组织存在的问题

2.1 认识不到位

近几年来, 公共卫生工作虽然在各级政府提得很多, 但是, 还有一些部门对此工作的认识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基础上, 认为是卫生部门的事情, 把公共卫生作为一项配合性的工作, 缺乏主动性而处于应付状态, 致使村 (社区) 公共卫生工作不能得到很好地贯彻落实, 对有效预防和科学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埋下隐患。特别是在流动人口已经超过常住人口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单靠卫生部门的力量, 根本没有能力及时掌握公共卫生的一些基础性资料, 如果有关部门不能及时掌握这些基本信息,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就难以有效防控和科学处置。

2.2 投入有待增加

公共卫生经费是以户籍人口为基数, 市、区和镇 (街道) 三级财政按不同比例拨款, 而公共卫生实际需要服务的对象, 不但是这些户籍人口, 还有与户籍人口数量相等或更多的外来人口。因此, 公共卫生经费与实际工作需要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2.3 素质尚需提高

村 (社区) 公共卫生联络员队伍, 由于原来都是从事非公共卫生工作, 对相关的专业知识一无所知, 再就是学历低下、年龄普遍偏大, 要做好专业性较强的公共卫生工作存在一定的困难。据统计, 全区91名公共卫生联络员中, 年龄在50岁以上的占49.00%, 学历初中以下的占47.00%。卫生部门虽然组织了一些业务知识培训, 但与实际工作需要还存在较大差距。

2.4 职责未能全面落实

村 (社区) 的公共卫生工作考核管理机制尚未有效建立, 尽管区卫生局委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对村 (社区) 进行工作目标考核, 但由于不具备行政、经济等管理手段, 考核发挥不到应有的作用。镇政府 (街道办事处) 虽然已将公共卫生列入社会事务的重要工作内容, 但至今没有设立卫生专干, 兼职的公共卫生管理员的工作任务与享受待遇已经发生偏离, 工作积极性受挫。公共卫生联络员与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工作职责没有得到很好理顺;与工作要求相匹配的激励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3 加强村 (社区) 公共卫生网络组织建设的对策措施

3.1 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对村 (社区) 公共卫生网络组织重要性的认识

要从维护国家稳定、维护社会公平、维护农民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 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宣传。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要把建立完善村 (社区) 公共卫生联络员模式, 纳入县、区三级公共卫生网络组织建设管理的重要内容, 充分发挥公共卫生联络员的第一防线作用, 真正实现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早预防、早发现和早处置, 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

3.2 建立经费保障机制, 稳定村 (社区) 公共卫生网络组织队伍

为保证农村公共卫生联络员队伍建设的稳步推进, 要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 必须建立科学的经费保障机制。一是要将所有服务人口作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划拨的人口基数。二是要从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中提取更大的比例用于公共卫生联络员队伍的建设。在此基础上, 建议组织、人事部门能够在镇政府 (街道办事处) 设置专职的卫生专干, 担任公共卫生管理员。也可试点镇政府 (街道办事处) 与卫生部门联合聘用专职的村 (社区) 公共卫生联络员, 在镇政府 (街道办事处) 公共卫生领导小组的领导下, 由公共卫生管理员负责落实对公共卫生联络员的日常管理, 建立相应的工作管理机制, 稳定农村公共卫生联络员队伍, 从源头上抓好抓实公共卫生工作。

3.3 强化指导培训, 落实村 (社区) 公共卫生网络组织工作职责

公共卫生联络员模式作为加强农村公共卫生管理的一种新的尝试, 抓好联络员队伍建设和落实工作职责, 是能否真正发挥这支队伍作用的关键。为此, 要结合实际, 编印《村 (社区) 公共卫生联络员工作手册》, 明确公共卫生联络员重点抓好流动人口的公共卫生管理工作, 建立每月1次的调查摸底机制, 随时掌握所辖村 (社区) 的公共卫生基本情况, 及时报告相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 参加每月1次由镇政府 (街道办事处) 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办的公共卫生联络员例会。同时, 区卫生行政部门要定期召开镇 (街道办事处) 公共卫生管理员例会, 布置有关工作, 培训业务知识。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和妇幼保健院根据各自职能, 可以采取以下方式组织业务知识的培训指导:一是每年定期、不定期集中举办公共卫生联络员业务知识培训班。二是在镇政府 (街道办事处) 每月召开的公共卫生联络员例会上开展针对性的业务知识培训。三是成立村 (社区) 公共卫生业务指导小组, 实行包村 (社区) 的形式, 进行现场培训指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利用公共卫生联络员月会, 在布置任务的基础上, 把业务知识培训作为重要的内容, 结合阶段性工作, 做到每次月会培训1个主题, 并加强下村 (社区) 的现场指导。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业务培训指导, 促进全区公共卫生联络员队伍的业务素质的快速提高, 为保证落实农村公共卫生联络员工作职责奠定扎实的基础。另外, 要明确公共卫生联络员与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公共卫生工作职责, 避免职能交叉、相互推委现象的发生。

3.4 完善考评机制, 激励农村公共卫生管理工作深入发展

公共卫生考评机制应该是一个立体的考评体系, 包括区政府对镇政府 (街道办事处) 和区属相关部门的考评;镇政府 (街道办事处) 对行政村 (社区) 的考评;区卫生行政部门对各医疗卫生单位的考评;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所属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考评。其中, 要夯实农村公共卫生基础, 切实发挥村 (社区) 公共卫生联络员队伍的作用, 建立镇政府 (街道办事处) 对村 (社区) 科学的公共卫生工作考评机制是关键。镇政府 (街道办事处) 要制定对村 (社区) 公共卫生工作的考核细则, 明确工作任务与目标指标, 实行联络员津贴、工作经费补助与业绩挂钩制度, 并以文件形式下发, 对村 (社区) 公共卫生工作考核采用由镇政府 (街道办事处) 牵头, 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起参与的模式。同时要每年评比公共卫生联络员先进个人, 并进行表彰奖励, 以激发工作积极性, 深入推进村 (社区) 公共卫生工作的持续发展。

篇4:村、社区团委工作的心得

[关键词]女干部;思想政治;制度建设

以对某街道下属16个村进行调查研究为例。调查结果显示每个村至少有1名女干部,有的村还配备两名以上,妇女进两委率达到100%。16个村两委成员总计81人,其中女干部22人,占有率达27%。进支委人数为12人,村委17人,同时进两委7人。16个村党员总数1333人,女党员192人。进两委的22名女干部中14人为党员,2人任村书记。按年龄划分,30-39岁3人,40-49岁12人,50岁以上7人。这些女干部主要负责妇联、计生、卫生、民政及党务工作。具有跨度大,涉及面广的特点。如何做好这些女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更好的为群众服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重视教育,提高女干部综合素质

做好工作人员的思相政治工作,让他们全力以赴地投入为人民群众服务中去,是我们从事政工工作者的重要职责。一是从思想政治上二是从业务能力上,不断提高基层女干部的能力水平。根据某街道女干部队伍的年龄情况,22人中30-39岁3人,40-49岁12人,50岁以上7人。40岁以下的年轻干部仅为3人,普遍存在队伍老龄化,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在工作中老同志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是年轻人学习的榜样,同时也难免出现效率较低、现代办公软件应用不熟练的影响进度的现象。对于年龄偏大,现有能力己不能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大龄女干部。第一要有计划地组织大家学习理论知识,提高思想认识,提高重视程度。强化思想政治工作,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不断提高女干部素质。第二提高专业技术知识。组织专业技术培训,注重现场操作对动手能力的培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为女干部提供培训的机会,增强其业务能力。让女干部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更好地适应工作,实现自身的价值。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模式,将先进的技术和好的工作方法带到女干部中来。集中培训的同时,鼓励女干部自学成才,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电大、远程教育等方式及时充电,提高专业技能。第三增强女干部的归属感。将基层工作的现状、发展路径、前景展现在她们面前,让她们认识到社会的发展与个人是相辅相承的关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女干部的贡献,而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直接决定着国家的命运和前途。同时发扬老同志对基层情况了解,群众基础比较好的特点,主动协调帮助办事群众诉求。

二、加强制度建设,体现女干部自身价值

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在调动女干部工作热情,挖掘她们的工作潜力上下功夫。一是要创造机会让女干部在日常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增强女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坚定信念、振奋精神,以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以主人公的精神投入到工作当中。二是要切实加强制度建设,为女干部争取合法的权益,使女干部受到尊重和帮助,树立女干部“自尊、自立、自强”的信念。女性是社会的半边天,对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党组织应当关心她们的成长和职业诉求,同工同酬,帮助规划职业愿景,积极选拔合格的女干部走向重要的工作岗位。利用三八妇女节等节日契机,举行评选和表彰活动。这样是对她们工作的肯定,还带动一大批热爱工作、尽职尽责的女干部。强化各项工作制度建设,明确职责,使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再配合各种行之有效的激励方式,激发女干部工作潜能,增强其成就感,一定能促使她们更好的为群众服务,参与社会主义建设中来。

三、人性化管理,处理好工作与生活的關系

与男性相比,女性除了职业角色外,还充当女儿、妻子、母亲的角色,在工作之余,还要照顾老人、抚养孩子、料理家务,是家庭生活的重要成员和主要承担者,生活中往往需要处理很多实际困难。所以,关心帮助女干部处理好家庭与工作的关系,也是做好女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面。首先是在生活上,针对女性特有的心理和生理的特点,认真做好生理保护工作。如让其享有法定婚产假,和女性补贴等。设身处地为她们着想,让她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使她们有存在感和归属感。其次是尊重个性,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对象是人,这就要求在工作开展中充分考虑每个人的性格特征,尤其是女干部面对社会、家庭、工作的多重压力,往往会体现出情感脆弱的一面,所以在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要以人为本,换位思考,尊重个性,考虑到女干部面临的实际困难开展工作,能有效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更好地发挥出思想政治工作所具有的作用。开展必要的定期访谈活动,通过谈心、拉家常、文体娱乐活动、技能展示等活动,了解女干部特长,发挥个人专长优势,激发工作兴趣。同时通过访谈活动了解女干部的心理和工作、生活中的困难阻碍。对有困难的女干部,组织一定要及时开展帮扶救助工作,发挥工会、妇联等部门的作用,采用集中帮扶或者结对子的方式,帮助困难女干部走出困境。

四、推举典型,发挥带头作用

定期实施各项评比与座谈活动,以“巾帼建功”、“双学双比”为载体,开展各类活动,培养女干部岗位立功意识和主人翁精神,为中国的发展出谋划策,积极带动广大妇女群众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来。做好女干部思想政治工作,要讲求方法、创新形式。尤其是基层女干部处理的问题,具有重复性高、类别单一的特点。通过定期开展一些具有新意、内容丰富的活动,激发女干部参与性和创新性。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不断更新观念,与时具进,将最新最快的资讯传递给工作人员。倡导女干部结合新形势、新政策的,积极创造出新的成绩。

综上所述,要做好新时期基层女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既要提高她们的文化素养和工作能力,又要坚持以人为本,关心她们的生活,提升她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还必须建设好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企业的发展与女职工的工作贡献不可分离,因此,做好女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田醒东.论领导干部思想道德建设[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6(05)

篇5:村、社区团委工作的心得

20XX年6月,XX省XX县探索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社区)干部管理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村干部任用管理、教育培养、激励保障、考核监督体系,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任用管理规范化,让村干部选任有依据。对村干部人选标准、离职审批、补选程序等方面作出硬性规定,明确县委组织部、乡镇党委备案管理村干部具体职责,进一步促进村干部选拔任用、日常管理规范化。严格实行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其他两委成员乡镇建档管理,做实村干部“一人一档”,目前县级建档335份、乡级建档1419份。全面规范村(社区)干部“平时轮流值班、定期集中坐班”制度,严格落实绩效考勤、外出报备规定,确保群众办事随时找得到人、办得了事。建立健全村级后备干部“梯次”培养储备机制,明确村党组织书记至少帮带1名后备党员干部,作为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培养,全县储备村级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346人。

教育培训常态化,让村干部履职有能力。建立“县级示范培训、乡镇兜底培训、村级巩固培训”培训机制,对村(社区)主职干部、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村(居)务监督委员和其他村(社区)干部实行分级、分类全覆盖培训,提升履职能力。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围绕乡村振兴工作实际和阶段性工作重点,采取政策培训与技能培训相结合、“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开拓视野、掌握政策,提升业务水平和实战能力。同时,实行后备干部到乡镇、村(社区)常态化跟班学习机制,组织后备干部参与乡村实际工作,加强实践锻炼。鼓励村(社区)干部及后备干部利用农民大学、函授教育等多种途径,积极参加各类学历教育,不断改善村(社区)干部队伍文化结构。

激励保障体系化,让村干部干事有劲头。坚持“在岗有待遇、干好有希望、离任有保障”原则,确保村(社区)干部生活有保障、精神有鼓励、政治有提升,不断激发干事创业活力。创新“基本报酬+绩效+奖金”工资发放模式,建立村干部基本报酬正常增长和动态调整机制,上实现基本报酬增长8%。同时根据考核等次,差异化发放绩效奖励,乡镇在县级基础上自主发放一定比例的考核奖励。鼓励集体经济收入明显增长的村,拿出净利润不超过20%的部分进行奖励,真正实现“以绩定酬”。探索实行个性化体检模式,根据个人实际需求安排体检项目,落实村干部购买意外险、补贴养老保险要求。建立离任村(社区)干部基本生活补贴增长机制,今年增加支出191.3万元。每年明确并保持困难离任村干部慰问比例,及时给予离任村干部关怀和救助。拓展村干部发展空间,加大从优秀村(社区)干部中招录乡镇公务员和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力度,畅通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选拔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渠道;优先推荐表现优秀的村干部为各级“两代表一委员”和优秀共产党员。

篇6:村、社区团委工作的心得

为做好2021年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近期,XX镇人大组织主席团成员及部分县镇人大代表深入XX村1社区,采取入户走访、群众座谈等形式,广泛征求基层干部和党员、群众对本次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就选举的不利因素、突出问题、上届村委会的运转情况、选民的参与态度、参选人数、后备干部状况等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掌握了换届选举前的第一手资料。针对存在的问题,对做好今年的换届选举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

一、基本情况

村两委班子现状:2018年村“两委”换届后,全镇XX个行政村共选出“两委”成员XX人,最大年龄59岁,最小年龄32岁,平均年龄46.4岁,妇女干部XX名,仅占17%。35岁以下人员XX名,仅占13.8%,高中以上文化程度XX名,占44%,村党组织委员与村委会成员中交叉任职的有XX名,其中由村支部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的XX名。总体来看,村两委班子的年龄总体偏大、文化偏低,与当前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没有最大限度地实现班子整体优化的目标。

二、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家族、宗派意识严重。

由于我国两千年封建制度的影响,宗族社会残留意识在不少农村群众中依然存在而且根深蒂固。相当一部分农民在看问题和处理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家庭,其次是家族,再次是宗族。换届选举时,家族、宗派都可能形成一方势力,影响正常的选举工作。

(二)村委会换届选举中的非正常“拉票”现象突出。

在换届选举前,候选人之间有一些不正当的竞选活动。如一些候选人不仅仅通过亲朋好友“游说”,有的以经济手段拉票,或有些候选人及其代理人在选举开始之前四处活动,给选民送烟、送物、请客送礼等。有的甚至通过贬低性言论有意损害竞争对手的声誉,以达到自己当选的目的。

(三)农民民主权利意识淡薄。

从调查中看,村民的民主权利意识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状况。部分村民关心村两委换届,但大部分村民小农意识较强,整体素质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水平,对村两委换届缺乏热情,认识不到自己的民主权利,对村两委班子换届漠不关心,认为怎么选都行,谁当选都无所谓,只要有利可图就行。这种想法往往给别有用心的人以可乘之机。

(四)后备干部培养不足。

大部分村两委干部年龄结构老化,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的“领头雁”作用不明显。有的村现有村干部普遍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村级后备干部资源普遍缺乏,选择余地不大,即使有年纪轻、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村青年参加竞选,也会因为多年读书在外,不在村上居住,缺乏群众基础,同时缺乏较为强大的经济实力而难以被选出来。因此,干部年轻化、知识化难以实现。

(五)能胜任村干部的人减少。

农村能胜任村干部的人减少,选举竞争不激烈,主要原因有:一是村干部选拔标准更加规范统一。根据村干部从事农村工作的实际工作要求,选拔干部的标准开始从年龄、思想、文化、能力等方面提出的要求更高,符合条件的人选更少。二是培养力度不够。近几年来对农村后备干部培训、培养力度不够,能选拔到村班子岗位上的人很少。三是人才流失严重。一些文化素质高、懂经济、会管理的“能人”不愿意当“村官”。还有一些人,一怕当干部干工作得罪人;二怕耽搁了自己的事,影响自己致富;三怕干工作得不到相应的补偿,因而不愿意当村干部。

(六)人户分离现象严重。

根据调研情况来看,当前全镇外出务工经商选民占了相当的比例,还有部分举家外出。在人口流动到外地的同时,也有外地人口流动到本地,存在选民重复登记现象,人户分离现象日趋严重,由于村民流动大,在登记选民时造成村与村或村与居的重复登记,选民登记难度越来越大。同时由于村民委员会选举时间跨度较长,外出较远的村民不愿意回来参加选举,委托代写选票又受到有关规定的局限,增加了选举组织的难度。

三、意见及建议

(一)严厉打击违法违纪行为,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选举环境。

一要加强宣传引导。教育党员群众珍惜、正确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增强民主法制意识,严格按照候选人资格条件,从本村绝大多数群众的利益出发,选好自己的“当家人”。二要严肃换届纪律。坚持镇纪委、民政站、司法所、派出所等部门和镇党委政府联动,密切关注各种不良动态,及时将问题苗头解决在萌芽状态。对宗族、宗派和各种非组织活动干扰妨碍换届选举工作的行为,要理直气壮地予以制止和纠正,对以暴力、威胁、欺骗、贿赂、伪造选票、冲击选举会场等一些严重违法违纪行为,坚决依法打击。

(二)采取多种形式和有效方式,拓宽后备干部的推选范围。

在镇党委和村级党组织推荐的基础上,利用村民代表大会、党员大会、群众座谈会等形式,让广大党员群众推荐后备干部,从不断改善拓宽村级组织的文化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入手,从退伍军人、大中专毕业生、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回乡创业人员、致富能手中选拔。确实把政治上靠得住、真心为民、不图私利、有能力率领广大村民发展致富的人推出来选上来。同时,要建立后备干部培养制度,采取有岗培训、上岗锻炼、挂职锻炼、多岗培养等方式让他们既熟悉农村工作方法和办事程序,又切实提高为群众服务的能力。

(三)提高村干部待遇,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的内在活力。

现阶段我县农村基层干部待遇较低,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同时村干部晋升渠道狭窄,村干部看不到希望。合理提高村干部报酬,拓宽晋升渠道,解决他们的切身利益,显得越来越重要。为了鼓励激励大学生、能人等充实到村两委班子,从而更好的为村子谋长远,为老百姓办实事,建议县相关部门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建立稳定的工资增长机制,不断改善村干部的经济待遇。酌情加大补贴和转移支付力度并每年拿出适当名额从优秀村干部中选拔乡镇干部,让村干部尤其是副职干部“在职有奔头,卸任有想头,工作有劲头”。

上一篇:大一学生鉴定表自我鉴定怎么写下一篇:第五章物流运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