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命题趋势分析

2024-05-22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命题趋势分析(共9篇)

篇1: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命题趋势分析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命题趋势分析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到底考什么、侧重点在哪部分?这是每一个考生都关心的问题。我们无法预测每个知识点、每道题会怎么考,但是通过对近几年、尤其是2012年全国各地的公务员考试试题分析研究,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总结出数量关系模块的一些新的命题趋向,希望对大家的复习备考有所帮助。

一、解题思想 【例1】(深圳2012-11)举办排球比赛,选男员工的1/11和12名女员工,剩余男员工是剩余女员工的2倍,总员工人数156人,问:男员工有多少人?

A.100B.99C.111D.1

21简析:数字特性法+代入排除法,选B

【例2】(山东2012-59)某公司的6名员工一起去用餐,他们各自购买了三种不同食品中的一种,且每人只购买了一份。已知盖饭15元一份,水饺7元一份,面条9元一份,他们一共花费了60元。问他们中最多有几人买了水饺?

A.1B.2C.3D.4简析:不定方程组+因子分析法,选C

二、浓度问题 【例】(安徽2012-62)在某状态下,将28g某种溶质放入99g水中恰好配成饱和溶液,从中取出1/4溶液加入4g溶质和11g水,请问此时浓度变为多少?

1A.21.61%B.22.05%C.23.53%D.24.15%

简析:饱和状态下的浓度,是溶液所能达到的最大浓度,选B

三、容斥原理 【例1】(北京2012-80)运动会上100名运动员排成一列,从左向右依次编号为1-100,选出编号为3的倍数的运动员参加开幕式队列,而编号为5的倍数的运动员参加闭幕式队列。问既不参加开幕式又不参加闭幕式队列的运动员有多少人?

A.46B.47C.53D.54简析:先求出参加开幕式、闭幕式以及都参加的人数,然后代入两集合容斥原理的公式,选C

【例2】(浙江2012-60)如下图所示,正方形ABCD的边长5cm,AC、BD

别是以点

D和点

C

为圆心,半径为

5cm的圆弧,问阴影部分

a

比阴影部分

b的面积小多少?(π为

3.14)

A.13.75平方厘米

C.14.75平方厘米B.14.25平方厘米 D.15.25平方厘米

简析:将扇形ACD和BCD分别看成条件1和条件2覆盖的区域,正方形ABCD看成总体,则(b-a)=都满足的-都不满足的,选B

四、计数问题 【例1】(421联考2012-53)12个啤酒空瓶可以免费换1瓶啤酒,现有101个啤酒空瓶,最多可以免费喝到的啤酒为()。

A.10瓶B.11瓶C.8瓶D.9瓶

简析:空瓶换水问题(2006年国考曾出现过),选D

【例2】(北京2012-84)环保部门对一定时间内的河流水质进行采样,原计划每41分钟采样1次,但在实际采样过程中,第一次和最后一次采样的时间与原计划相同,每两次采样的间隔变成20分钟,采样次数比原计划增加了1倍。问实际采样次数是多少次?

A.22B.32C.42D.52简析:单边线型植树模型,把对应关系找清楚,选C

【例3】(广东2012-9)有绿、白两种颜色且尺寸相同的正方形瓷砖共400块。将这些瓷砖铺在一块正方形的地面上:最外面的一周用绿色瓷砖铺,从外往里数的第二周用白色瓷砖铺,第三周用绿色瓷砖,第四周用白色瓷砖……这样依次交替铺下去,恰好将所有瓷砖用完。这块正方形地面上的绿色瓷砖共有()块。

A.180B.196C.210D.220

简析:方阵问题+等差数列求和,注意一边与一圈个数之间的关系,选D

五、牛吃草问题

【例1】(国考2009-119)一个水库在年降水量不变的情况下,能够维持全市12

万人20年的用水量。在该市新迁入3万人之后,该水库只够维持15年的用水量。市政府号召节约用水,希望能将水库的使用寿命提高到30年。那么,该市市民平均需要节约多少比例的水才能实现政府制定的目标?

A.2/5B.2/7C.1/3D.1/4

简析:牛吃草模型仍然适用,节约用水后,相当于“牛吃草的速度”不再是恒定的“单位1”,选A

【例2】(贵州2012-44)由于天气干旱,村委会决定用抽水机抽取水库中剩余的水浇灌农田。假如每天水库的水以均匀的速度蒸发,经计算,若用20台抽水机全力抽水,水库中水可用5周;若用16台抽水机,水库中水可用6周;若用11台抽水机,水库中的水可用多少周?

A.7B.8C.9D.11

简析:本题可看做工程问题,也能用牛吃草公式求解,只是“长草”速度为负值,选B

小 结

因为篇幅有限,以上只是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对一些常规基础题型的概括分析,并未涵盖数学运算的全部模块和全部考点。希望广大考生在复习过程中,注意传统与创新的结合,更要明白,题目再怎么创新,其核心和基础的公式不会变。只有基础知识扎实,才能不惧创新题型,把握好综合性题型。

篇2: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命题趋势分析

2018年上海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命题趋势及考试难度分析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难吗?上海华图分析行测试题,距离2018国考笔试的时间越来越近,已经还剩一个月不到的时间,还没准备的小伙伴可得加把劲了!相信更多的宝宝们是正在备考的道路中。可能大家备考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数学运算这个模块太难了!太难了!我不会做啊!谈到数学,备考的宝宝们瞬间都是自带BGM的小哥哥和小姐姐啊!其实,不置可否的是,相较于行测其他模块,确实数学运算的最难的模块,但正因为它难,所以也是提分最快的,最高效,最能拉开与其他考生差距的关键。虽然我丑,可是我很温柔啊!所以今天带大家分析分析,国考近几年的命题趋势,为各位考生们的备考提供一些方向感。

一、题目设置

首先,近几年虽然考试大纲上所写,考察的有数字推理,但近几年都未见出现数字推理的题目,所以今年大概率也依旧是没有数字推理,依旧是15道数学运算题傲视群雄。

二、历年命题趋势

根据图中对近6年国考数学运算15题的考点统计,可以发现

工程和的几何考点题型每年都有出现,可谓是备考中的重中之重。工程的难度较小,掌握基本工程问题的赋值套路,几乎能解决所出现的所有题目。而几何问题考察的越来越灵活,难度也越来越大,涉及的中学几何性质也越来越多。尤其每年均会出现几何构造问题(即提问中出现最多最少的极端问法,需要自己构造成满足提问要求的图形),解题难度系数大大加大。对这部分的试题,考生应不必太过于纠结,切不可花费太多时间。

众多考生害怕的排列组合从除2013年之外均有考察,但考试的难度不大,多为考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涉及捆绑法、插空法、环形排列等技巧的难题偶尔出现,但并非考察重点。上海华图

考生害怕的第二大知识点当属行程,2014、2017没有考察,其他年份均有。主要测查对基础行程和一些特殊行程模型的考察,如环形追及相遇、多次往返运动、流水行船问题。对于这部分的考题主要侧重在对模型,也就是相应情景下公式的掌握。

除了以上这些难点也是高频考点的同时,概率问题、经济利润、方程问题均是考察的重点。概率除了2014年未考,其他时间均考;经济利润只有2015、2016年未考;方程问题除2016年未考方程,其他年份均有出现专门针对方程的考点,尤其是不定方程是考察的重中之重。

周期问题和年龄问题是近几年的后起之秀,更加倾向于结合实际生活来命题,让考生产生更大的亲切感。这部分只要掌握好必备公式、口诀,也是能一举拿下此部分分值的。可以说这部分考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考试的难度。除了上述以外,也可看出某些考点的占比正在逐步减退,例如数列构造和最不利构造这些考察考生的极端思维的构造问题,从2015年不再考。钟表问题、容斥原理、牛吃草问题、植树问题这些也只是占据了很小的比重。

涉及到的解题方法代入排除、赋值法、数字特性法也不再单独作为考点,更多是结合具体的题型进行综合性的考察。

三、今年难度预测

篇3: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命题趋势分析

直言命题对当关系推理是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科目判断推理板块逻辑判断试题常考知识点。直言命题“是断定事物具有 (或不具有) 某种性质的命题”。直言命题按其量项和联项的不同可以分为全称肯定命题、全称否定命题、特称肯定命题、特称否定命题、单称肯定命题、单称否定命题。全称肯定命题形如“所有的S都是P”, 简称A命题;全称否定命题形如“所有的S都不是P”, 简称E命题;特称肯定命题形如“有的S是P”, 简称I命题;特称否定命题形如“有的S不是P”, 简称O命题;单称肯定命题形如“某个S是P”;单称否定命题形如“某个S不是P”。

“直言命题之间的对当关系, 是指有相同素材 (即主项和谓项) 的直言命题间的真假关系”, 是根据有相同素材的直言命题之间的对当关系进行推演的推理, 因此, 解答直言命题对当关系推理试题需要考生正确理解直言命题之间的对当关系。此外, 解答直言命题对当关系推理试题还需要考生熟练掌握一定的方法技巧。

一、直言命题之间的对当关系及其推理

直言命题之间的对当关系主要有四种。一是A命题与E命题之间、单称肯定命题与E命题之间、A命题与单称否定命题之间的反对关系;二是I命题与O命题之间、单称肯定命题与O命题之间、I命题与单称否定命题之间的下反对关系;三是A命题与O命题之间、E命题与I命题之间、单称肯定命题与单称否定命题之间的矛盾关系;四是A命题与I命题之间、E命题与O命题之间、A命题与单称肯定命题之间、E命题与单称否定命题之间、单称肯定命题与I命题之间、单称否定命题与O命题之间的差等关系。

二、公务员考试中直言命题对当关系推理试题解题方法与技巧分析

(一) 直言命题转化方法与技巧分析

有些直言命题并不是按照标准直言命题的逻辑形式来表述的, 需要考生把它转化为直言命题的标准形式。常见的命题转化关系有:形如“S不都是P”的语句表达的命题是“有的S不是P”。形如“S不都不是P”的语句表达的命题是“有的S是P”。形如“没有S是P”的语句表达的命题是“所有的S都不是P”。形如“没有S不是P”的语句表达的命题是“所有的S都是P”。

(二) 直言命题对当关系推理试题解题方法与技巧分析

1.已知一个命题的真假, 要求推知其他命题的真假。这类试题相对简单, 直接考查直言命题之间的对当关系, 只需要用直言命题之间的对当关系的知识来解决就可以了。例如:张经理在公司大会结束后宣布:“此次提出的方案得到一致赞同, 全体通过。”会后, 小陈对此事进行了调查, 发现张经理所言并非是事实。

如果小陈的发现为真, 下面哪项也必然为真?

A.有少数人未发表意见。B.有些人赞同, 有些人反对。C.至少有人不赞同。D.至少有人赞同方案。

题干中张经理的话可以整理为A命题“所有人都赞同方案”, 如果小陈的是真的, 则张经理的话是假的。由A命题是假的, 根据矛盾关系, 推知O命题必然是真的。答案是C。

2.已知几个命题中只有一个是真的, 但不具体指出这个真命题是哪一个, 要求推出相关结论。解答这类试题的方法主要有:一是矛盾关系突破法。观察所给命题, 如果其中两个命题是矛盾关系, 则唯一的真命题必然在这两个命题之中, 那么题干所给的其他命题必然是假的, 由此推知结论。二是下反对关系突破法。观察所给命题, 如果其中两个命题是下反对关系, 则唯一的真命题必然在这两个命题之中, 题干所给的其他命题必然是假的, 由此推知结论。三是差等关系突破法。观察所给命题, 如果其中两个命题是差等关系, 则差等关系中在前的那个命题必然不是真的, 而是假的, 由此推知结论。例如:在某次税务检查后, 四个工商管理人员有如下结论:

甲:所有个体户都没纳税。乙:服装个体户陈老板没纳税。丙:个体户不都没纳税。丁:有的个体户没纳税。

如果四人中只有一人断定属实, 则以下哪项是真的?

A.甲断定属实, 陈老板没有纳税。B.丙断定属实, 陈老板纳了税。C.丙断定属实, 但陈老板没纳税。D.丁断定属实, 陈老板未纳税。

解答这道试题, 可以用矛盾突破法。首先把丙的话转化为“有的个体户纳税了”, 则甲乙丙丁的话分别是E命题、单称否定命题、I命题和O命题。甲的话与丙的话是矛盾关系, 唯一为真的那句话必在这两句话之中, 则乙和丁的话是假话。由乙的话是假的, 推出“陈老板纳了税”。丙和丁的话是下方对关系, 由丁的话是假的, 推出则丙的话必定是真的。答案是B。另外, 这道试题也可以从丙的话与丁的话之间的下反对关系进行突破, 也可以从甲的话与乙的话、甲的话与丁的话之间的差等关系进行突破。

3.已知几个命题中只有一个是假的, 但不具体指出这个假命题是哪一个, 要求推出相关结论。解答这类试题的方法主要有:一是矛盾关系突破法。观察所给命题, 如果其中两个命题是矛盾关系, 则唯一的假命题必然在这两个命题之中, 题干所给的其他命题必然是真的, 由此推知结论。二是反对关系突破法。观察所给命题, 如果其中两个命题是反对关系, 则唯一的假命题必然在这两个命题之中, 题干所给的其他命题必然是真的, 由此推知结论。三是差等关系突破法。观察所给命题, 如果其中两个命题是差等关系, 则差等关系中在后的那个命题必然不是假的, 而是真的, 由此推知结论。例如:

甲、乙、丙、丁是同班同学。甲说:“我班同学考试都及格了。”乙说:“丁考试没及格”丙说:“我班有人考试没及格。”丁说:“乙考试也没及格。”

已知只有一人说假话, 则可推断以下哪项断定是真的?

A.说假话的是甲, 乙考试没及格。B.说假话的是丁, 乙考试没及格。C.说假话的是丙, 丁考试没及格。D.说假话的是乙, 丙考试及格了。

解答这道试题, 可以运用矛盾突破法。甲乙丙丁的话分别是A命题、单称否定命题、O命题和单称否定命题。甲和丙的话是矛盾的, 唯一的假话必在这两句话之中, 则乙和丁的话是真的。乙和丁的话与甲的话都是反对关系, 由乙和丁的话是真的, 推出甲的话是假的。答案是A。另外, 这道试题也可以从甲的话与乙的话 (或者甲的话与丁的话) 之间的反对关系进行突破, 也可以从乙的话与丙的话 (或者丁的话与丙的话) 之间的差等关系进行突破。

三、结语

篇4: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命题趋势分析

自2013年、2014年出入境检验检疫开始单独命题,但是在这两年的时间内,其题目却并没有体现出专业性质,均为4道题,题型也很固定,题目与统考题目区别不大。但是在2015年之后,出入境检验检疫的题目却有了很大的变化,开始呈现出新的特点,因此,就近几年的命题趋势进行具体介绍,希望能引起各位考生的注意。

一、自我认知题目重现

在2015年的考试中,出现了两道自我认知的题目,这在以往的题目中并不多见,如2015年3月10日国家公务员出入境检验检疫面试真题:

检验检疫工作有一个特点就是不断需要学习新的技术和标准,请你举一个例子说明自己是如何做到不断学习的。

这道题目就要求考生对自身经历有一个充分的梳理,提前准备好一些事例以备不时之需。

二、专业知识要了解

以往的题目中对专业知识的考察并不明显,但是2015年的题目中就开始有所涉及,如2015年3月7日国家公务员出入境检验检疫面试真题:

你是某检验检疫局的一名工作人员,在出入境大厅检查窗口中,一名东南亚游客神色紧张,对其进行检查时,皮箱中窜出一条蛇,引发现场恐慌,你该如何处理?(部分考场明确提示考生要详细说明检验流程)这道题目有个别考场反映要求考生说出检验流程,这个检验程序说复杂是很复杂的,分为出境与入境两种情况,但是笼统来说就是四个步骤:报验、抽样、简研、签发证书。但是即使笼统的四个步骤考生们也不一定会了解,因此,这就要求考生对这一问题有所准备,提前了解岗位的基本特征及日常工作内容。但考生也不用惧怕,害怕题目出得过于专业。一般情况下,面试题目的出题要求是去专业化,而从题目的情况来看,题目也并没有非常专业,稍微了解一下即可。

三、热点不能忘关注

热点事件的出题一直是面试命题的重点,每年的热点都是比较贴近现实的,如2015年3月7日国家公务员出入境检验检疫面试真题:

当前,很多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在市场之中,也出现了很多以打假为职业的人群,称之为“职业打假人”。对于这种现象,你有什么看法? 职业打假人是一种新兴职业,也是现今社会大家比较关注的话题,这也提醒我们广大考生在备考时要注意近年来发生的热点事件,这样才能做到有备无患。

四、能力考查更多样

这几年的面试题目,往往一道题目会涉及几个能力考查,不再是单一能力的存在。如2015年3月8日国家公务员出入境检验检疫面试真题:

检验检疫部门联合多个国家举办轻工产品博览会,所有产品都要通过检验检疫,工作比较多,且许多国家相关检验标准不明确,现在,领导让你负责这项检验检疫工作,该如何确定检验标准? 这道题既考查信息获取能力,也考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考查的题目,相对答题更加灵活。

又如2015年3月8日国家公务员出入境检验检疫面试真题:

游客从东南亚带了一块木料,木料上有虫蛀的洞,按规定要予以销毁。游客是一名老艺术家,情绪激动,说木料珍贵,指责说销毁是破坏他的艺术创作,现在你是现场工作人员,要与他沟通,你会怎么说,请现场模拟一下。

篇5: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命题趋势分析

1.(2017x2017+2013)-2015x 2015= A.8064 B.10077 C.4070302 D.8130527 2.小王近期正在减肥,某天他匀速健步走20分钟后,计步器显示他走了3800步,2.5千米,消耗热量150千卡。则为了达到通过健步走消耗600千卡热量的目标,他还得继续走多少步?(假设小王每走一步,消耗的热量保持不变)A.3800 B.7600 C.11400 D.15200 3.若将一个长为8厘米、宽为6厘米的长方形盖在一个圆上,两个图形重叠部分的面积占圆的三分之二,占长方形面积的一半。则这个圆的面积为多少平方厘米? A.64 B.24 C.48 D.36 4.小张将带领三位专家到当地B.单位调研,距离B.单位1.44千米处设有地铁站出口。调研工作于上午9点开始,他们需提前10分钟到达B.单位,则小张应通知专家最晚几点一起从地铁站出口出发,步行前往B.单位?(假设小张和专家的步行速度均为1.2米/秒)A.8点26分 B.8点30分 C.8点36分 D.8点40分

5.一台全自动咖啡机打八折销售,利润为进价的60%,如找七折出售,利润为50元。则这台咖啡机的原价是多少元? A.250 B.240 C.210 D.200 参考答案解析

篇6: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命题趋势分析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冲刺技巧集锦

数量关系学习精解15套

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应用题400道详解

2008年山西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数量关系部分)

公务员考试数字特性法速解数量关系题

华图网校数量关系李委明名师模块班讲义

公务员行政能力测试数量关系-综合速算法

公务员行政能力测试数量关系-直除法

公务员行政能力测试数量关系-增长率相关速算法

公务员行政能力测试数量关系-速算技巧差分法

2009年辽宁省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预测

公考数量关系万能解法:行程问题之相遇问题

行测数量关系万能解法:行程问题之相遇问题

公务员考试数字数量关系真题分类汇总

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各类题型全解析

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315题训练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万能解法之植树问题

08年湖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真题解析

2009年内蒙古公考行测数量关系部分试题解析

2009年大学生村官考试行测试卷及答案详解:数量关系

2000-2009国考行测数量关系中数学运算基础易错题盘点

半年备考公务员——数量关系难在哪儿

版主强烈推荐:玩转公务员行政能力测试数量关系试题全讲解

公务员行政能力测试数量关系追及问题

公务员行政能力测试数量关系植树问题

公务员行政能力测试数量关系运用韦恩图解题的三个层次

公务员行政能力测试数量关系时间问题转化为行程问题

公务员行政能力测试数量关系巧算年龄

公务员行政能力测试数量关系巧求周长

公务员行政能力测试数量关系偶数题详解加法与减法

公务员行政能力测试数量关系基准数法

公务员行政能力测试数量关系鸡兔同笼问题

公务员行政能力测试数量关系还原与年龄问题

公务员行政能力测试数量关系和差倍问题

公务员行政能力测试数量关系和倍应用题

公务员行政能力测试数量关系打折问题

公务员行政能力测试数量关系抽屉原理和六人集会问题

公务员行政能力测试数量关系差倍应用题

公务员行政能力测试数量关系“两数之差”的问题

公务员行政能力测试数量关系“还原问题”怎样思考?

公务员行政能力测试数量关系“和倍问题”怎样思考?

巧解公务员行测之数量关系中百分数问题

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105题全解析

2009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数量关系部分)

2009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数量关系部分)

2009江西省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数量关系部分)

2008年重庆市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数量关系部分)

2008年天津市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数量关系部分)

2008年四川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数量关系部分)

2008年陕西省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及解析(数量关系部分)

2008年内蒙古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数量关系部分)

2008年湖北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数量关系部分)

2008年广西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数量关系真题)

2008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数量关系部分)

09年山东公务员考试行测辅导——数量关系

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模块宝典(李委明)

2009江西省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数量关系部分)

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模块宝典李委明主讲

2009年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四大趋势

a href=“" target=”_blank">2009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模拟60题

2008年江西省公务员考试真题 数量关系部分

2008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真题 数量关系部分

2008年北京市公务员考试真题(应届)数量关系部分

2008年江西省数量关系真题(26-35)及答案

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315题

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精讲

08年国家公务员数量关系真题及点评

08年国家公务员数量关系真题及点评

2008年国考真题--数量关系的解答技巧

数字特性法速解数量关系题

公务员行政能力测试数量关系

公务员考试冲刺:行测数量关系复习要点

2008华图最新 老师课件数量关系与资料分析课件

[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数量关系——商品销售问题快速求解

[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数量关系——商品销售问题快速求解

专家剖析数量关系常见题型之“工程问题”

[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常见题型之“工程问题”

[公务员考试]李如海行职讲义.数量关系

2008[公务员考试]大讲堂第四讲-行政能力测试-数量关系与数字推理题型(视频教程)

李如海公务员考试讲义-数量关系

2008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真题(全)及参考答案

[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辅导:数量关系2(视频)

[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辅导:数量关系1(视频)

[公务员考试]数字特性法速解数量关系题

2009公务员考试中公-数量关系讲义

[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辅导:数量关系10(视频)

[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辅导:数量关系9(视频)

[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辅导:数量关系7(视频)

[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辅导:数量关系6(视频)

[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辅导:数量关系5(视频)

[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辅导:数量关系4(视频)

[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辅导:数量关系3(视频)

行政能力测试数量关系疑难问题集锦及分析

[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辅导:数量关系8(视频)

2007北京社招行政能力测试数量关系真题及详解

篇7: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命题趋势分析

一、列方程法

方程法是把待求的量设为未知量, 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列方程, 求出未知量, 进而解决问题。方程法也是年龄问题中最常用的方法。

例1今年王先生的年龄是他父亲年龄的一半, 他父亲的年龄又是他儿子的15倍, 两年后他们三人的年龄之和是100岁, 那么王先生今年的年龄是多少岁? ()

A.40岁B.30岁C.50岁D.20岁

例2小王和小李两人的年龄和为44岁, 当小王年龄是小李现在年龄的2/3时, 小李的年龄恰好是小王现在的年龄, 那么小王和小李相差几岁? ()

A.2岁B.3岁C.4岁D.6岁

二、利用和差倍关系

例3哥哥5年后的年龄和弟弟3年前的年龄和是29岁, 弟弟现在的年龄是两人年龄差的4倍。哥哥今年几岁? ()

A.10岁B.12岁C.15岁D.18岁

答案选C。

例4[2]父亲今年44岁, 儿子今年16岁, 当父亲年龄是儿子年龄的8倍时, 父子的年龄和是多少? ()

A.36岁B.54岁C.99岁D.162岁

解析:抓住年龄差不变的核心, 利用差倍关系求解。

三、代入排除法

当遇到多人之间年龄变化或关系比较复杂的问题时, 可使用代入排除法, 进行直接求解。当然, 有些较简单的问题, 采用代入法也可以教快得以求解。

例5[1] (2000年) 今年父亲年龄是儿子年龄的10倍, 6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4倍, 则今年父亲、儿子的年龄分别是 ()

A.60岁, 6岁B.50岁, 5岁

C.40岁, 4岁D.30岁, 3岁

例6[2]姐姐今年13岁, 弟弟今年9岁, 当姐弟俩岁数和是40岁时, 姐姐多少岁?

A.34B.22C.36D.43

解析:A选项姐姐34岁, 此时弟弟应为34-13+9=30岁, 姐弟俩岁数和是64岁, 排除。B选项姐姐22岁, 此时弟弟应为22-13+9=18岁, 姐弟俩岁数和是40岁。类似可以排除C、D。故答案选B。

数量关系作为公务员考试一个重要部分, 考查知识点较为集中, 有进行专题集中练习的需要。在短时间内熟悉解题思路, 掌握解题方法, 可提高该部分的得分率。公务员考试之路, 充满艰难坎坷, 相信经过系统、有深度的专项训练, 广大考生一定可以通过考试, 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摘要:年龄问题是公务员考试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常考的题目。主要研究两人或多人之间的年龄变化和关系情况, 其核心是年龄差不变, 但年龄的倍数关系是变化的量。而随着年龄时间的推移, 两人的年龄都增加相等的量。年龄问题常用的解题方法有列方程法、利用和差倍关系及代入排除法等。本文仅从解题方法上对年龄问题进行梳理。

关键词: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年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永新.数量关系必考专项题库[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4:72-74.

[2]华图教育.行政职业能力测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153-161.

篇8: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命题趋势分析

2012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试录用公务员工作于今年10月12日正式启动。近几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当中的竞争正以可感知的速度日趋白热化、激烈化。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准确把握国家公务员考录面试发展趋势,才可能在考试中做到先发制人、事半功倍。盘点2011的格局,前瞻2012的趋势,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录公务员工作主线日益凸显基层导向,坚持科学考录的原则,这一特点必然会影响到国家公务员面试的命题趋势。

一、强调基层实践经验的重要性

(一)招考政策的倾斜

2011考录进一步提高了省级以上机关录用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比例,据统计,2011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录用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比例达到了86%,这一比例在2010年为74.7%。按照中央有关要求,2012中央机关和省级机关录用公务员,除部分特殊职位外,全部从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中考录。

注重基层实践经验这一招考政策,凸显了国家对于公务员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视,因此注重实际工作能力,注重实践也必将成为面试的一个新趋势。

(二)情景模拟的强化

面试题目更加情景化是国家公务员面试的一个新动向,因此对于考生角色意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题目的考察中,往往结合实际的工作场景,要求考生设身处地的去解决实际问题。以2011年2月28日安徽国税国家公务员面试真题为例:你是国税大厅办事的工作人员,临近下班,业务系统产生故障,此时还有十几个人排队,纳税人因此而产生了不满,你怎么办?这道题目就是结合报考职位的实际工作情景展开,意在考察考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当然,现场情景模拟的考察形式也倍受推崇。例如2011年2月25日上午国税面试题中第五题就是一道情景模拟题:你动员学生下基层,有学生在会上当面说基层太累,并开始大哭,周围学生也随之起哄。请问你怎么回答他?请现场模拟。从2011年的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面试来看,情景模拟题可谓倍受命题者的青睐,一时间遍地开花,引起了全国范围内公务员面试领域的纷纷效仿。2011年各省市招考公务员的面试中,广东、浙江、天津、湖南、吉林、辽宁、广西、宁夏等省都出现了情景模拟题,有些省考情景模拟题比重甚至超过了25%。这种更贴近实际工作情景的试题难度进一步加大,需要引起考生的高度重视。

(三)注重实际工作能力的考察

无论是招考政策的创新,还是题目设置的情景化,以及题目和岗位特点的结合,都突出考察考生正确认识现实问题、合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质,如:2011年南昌海关面试真题:10个大学生要到你们单位实习,领导让你负责这件事,你怎么安排?这道题目就要求考生结合报考单位的实际情况,合理有效的组织这次实习活动,海关部门对于考生组织管理能力的要求较高,考生要想答好此类题目,就要避免因缺乏经验而脱离实际,更加注重实际工作能力的体现。这一趋势不仅在结构化面试中大受热捧,在无领导小组讨论中逐渐升温。

以2011年2月23日国家安监总局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题为例:

材料内容:弘扬“忠孝仁义礼智信”传统文化,提高机关干部思想道德素质。

任务1:在“忠、孝、仁、义、礼、智、信”中,选出三项最重要的。

任务2:就这三项,提出具体的实施措施。

篇9: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命题趋势分析

1、187,259,448,583,754,()。【2009年天津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88题】

A.847 B.862 C.915 D.944

【答案】B

【华图解析】这是一道数字特征型题目,每个数的三个数字之和加起来都等于16,所以选B。

2、一个人到书店购买了一本书和一本杂志,在付钱时,他把书的定价中的个位上的数字和十位上的看反了,准备付21元取货。售货员说:“您应该付39元才对。”请问书比杂志贵多少钱?()。【2009年天津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96题】

A.20 B.21 C.23 D.24

【答案】C

【华图解析】排除法。由两种价格的和是奇数(39)可知,两种价格的差也应该是奇数,所以排除A、D。假设答案是B的话,设杂志价钱是x元,则书的价钱是x+21元,且x+x+21=39,解得x=9,所以书的价钱是30,排除(0不能做十位)。所以选C。

3、一个细胞1小时分裂3个,9个小时可以把一个容器装满。请问要使分裂的细胞能装到容器的九分之一,需要多少小时?。【2008年天津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8题】

A.5小时 B.6小时 C.7 小时 D.8小时

【答案】C

上一篇:感谢恩师散文作文下一篇:那些事初三满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