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故事《一袋干粮》

2024-04-11

红军长征故事《一袋干粮》(共11篇)

篇1:红军长征故事《一袋干粮》

《一袋干粮》

当五星红旗随太阳一同升起,当耳边响起雄壮昂扬的《义勇军进行曲》,总会令我感动,每次感动,都忆起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都想起红军长征路上,发生的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一袋干粮》。它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被水冲走了。为了不让大家担心,她没有告诉战友们,装成没事一样,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让挎包塞得鼓鼓的。可是她的身体越来越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粮”的事后,大家才明白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自愿地分一点干粮给她,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

故事虽小,内涵不小。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小故事却让我们看到红军战士们的优秀品质——不怕苦、坚强、无私、热心„„小兰,她只是一个13岁的小女孩,却有大人一样坚强的意志,却知道体谅他人。在她没有粮食之际,她大可伸出双手向战友们要一些,可她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选择沉默,自己吃苦。此刻,她脑海里想的只有战友,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难;而对伤势严重的伤员们,她大可丢下他们,轻松地自己上路,可她没这么做,她细心照料每一个伤员,没有怨言,没有后悔。这种“长征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这种“长征精神”更需要在我们的学习中发扬,在为人处事中发扬,在一点一滴的成长道路上发扬,在为祖国的建设中发扬。

故事讲完了,谢谢大家!

每当五星红旗随太阳一同升起,耳边又响起雄壮昂扬的《义勇军进行曲》,总会令我感动,每次感动就会忆起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想起红军长征路上,发生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有一位普通的红军叫做谢益先,过草地时,他分到了四斤干粮。在行军过程中,战士们看到了饿慌了的母子三人,小谢就瞒着队友,把自己的干粮袋给了他们,而他自己每天就吃些野菜、凉水充饥,最终,因体力不支,就这样走了。直到那母子三人来还这一只印着“谢”字的干粮袋时,部队的同志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看了这个故事,心中无比的沉重啊!谢益先明明知道,在茫茫草地上,哪怕是一小袋粮食,都是救命的“宝贝”,意味着一个人的生命!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是毅然把自己的粮食给了那位母亲;每天,自己在饥饿中煎熬,也不愿连累队友;甚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在询问那母子三人的情况,在得知“他们很好”的回答后,嘴角才带着微笑,离开了人世„„

他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谊,对战友的深厚情谊,都深深地震撼了我,让我看到了那世世代代都令我们铭记在心中的“长征精神”。长征,对于我们新世纪的一代,或许已经太遥远了。我们未曾经历过这样的艰难困苦、这样的惊心动魄,但这段历史,还是带给我们无数的深思。种种永垂不朽的“长征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当然,在新世纪,在我们学生中,这些“长征精神”,需要在学习中发扬,在校园中发扬,在做人处事中发扬,在一点一滴的成长道路上发扬,在为祖国的建设中发扬。我们要将这些精神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中,让这些瑰宝,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接班者。

他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谊,对战友的深厚情谊,都深深地震撼了我,让我看到了那世世代代都令我们铭记在心中的“长征精神”。长征,对于我们新世纪的一代,或许已经太遥远了。我们未曾经历过这样的艰难困苦、这样的惊心动魄,但这段历史,还是带给我们无数的深思。种种永垂不朽的“长征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当然,在新世纪,在我们学生中,这些“长征精神”,需要在学习中发扬,在校园中发扬,在做人处事中发扬,在一点一滴的成长道路上发扬,在为祖国的建设中发扬。我们要将这些精神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中,让这些瑰宝,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接班者。

我们是长在国旗下的儿童,我们是幸福的一代,但我们一定要向红军学习,学习那种勇往直前,把老百姓看做亲人的高尚品质。做一个新世纪合格的小学生!

谢益先一袋干粮的故事

部队准备过草地了。那时战士多,粮食少,每人只分了三四斤麦子。大家都把分到的麦子看成宝贝,缝个小布袋装起来,有人还在袋子上绣上自己的名字。就这样,我们带着这仅有的一点点口粮,踏上漫无边际的草地。一天,我们正在没膝的水草中走着,忽然听到前面有孩子的哭声。走到近前一看,原来是一个面黄肌瘦的妇女,带着两个孩子坐在路旁。看他们瘦得皮包骨头的样子,就可以知道饥饿怎样在折磨着他们。我们走过他们身边,谁都要停一停,有的抓一把炒麦递给那个妇女,有的摸摸干瘪的粮袋,含着眼泪走开了。部队继续前进,谢益先同志却不见了。我们正在着急,他从后边赶上来了。大家关心地问他:“你怎么掉队啦?病了吗?”“没有,看那两个孩子来!”他沉重地回答。那天以后,谢益先同志跟平常不一样了。以前,一到宿营地,他就忙着帮大家弄水,拾柴,烧水;现在呢,只要放下背包,他就一个人走开,等大家吃完东西,他才露面。要是问他:“吃了吗?”他就拍拍自己的肚子说:“吃饱了!”次数多了,大家就不信了。后来,秘密终于暴露了。原来他是有意避开大家,去找野菜吃,遇到没有野菜的地方,就干脆喝点凉水了事。这样下去怎么行呢?班长对他说:“你多少还是吃点儿粮食,要是不够,大家可以凑点儿。” “日子长着呢,能省就省点儿。班长,你放心,我还有呢。”他坦然地回答。有一天,他终于支持不住了,一步一喘,几步一歇。领导见他跟不上队,就叫副班长扶着他在后边走。就在路上休息的时候,他躺在地上再也起不来了。大约是走出草地的那天吧,我们又看到了那个妇女。她带着两个孩子站在路边东张西望。她一下子认出了我们,高兴地走近来,笑着向我们打招呼:“喂,同志,姓谢的同志在吗?”说着,她拿出一个洗得干干净净的干粮袋,上面用白线歪歪扭扭地绣着个“谢”字。这不是谢益先同志的吗?怎么在她手上了?没等我们询问,她就说开了。“那可真是个好同志,救命恩人哪!那天,你们都走过去了,他站在我们跟前问长问短,直看着我那空米袋子摇头。后来他把自己的干粮袋给了我。这可不行,粮食就是命,我怎么能收呢?可是他说:‘拿着,大人好办,孩子不吃东西不行啊!’说着,丢下干粮袋就走了。我怎么喊也喊不应他,问他叫什么名字,他也不吭声。唉!多亏这些干粮哪,要不,我们娘儿仨早就俄死了„„”我们这才明白,谢益先同志不吃粮食,是因为他没有粮食了。谢益先同志啊!你在生与死的边缘上,所想的只是别人!我们都忍不住落下泪来。“出了什么事情?”那个妇女收敛了笑容,不安地问。“他„„他死了!”我们有个同志回答。那个妇女愣住了,眼圈红了,紧接着,两颗亮晶晶的泪珠从她干瘦的脸上滚下来。她低下头,抖动的两手紧紧抓住那个空干粮袋,两眼呆呆地看着上面的那个“谢”字。“妈妈,别哭,今天不就走出草地了吗?”那个大孩子扯着母亲的衣角说。母亲弯下腰,对孩子们一字一泪地说:“今天是要走出草地了,孩子,可要记住啊,我们是红军叔叔用生命救出来的啊!”

篇2:红军长征故事《一袋干粮》

部队准备过草地了。那时战士多,粮食少,每人只分了三四斤麦子。大家都把分到的麦子看成宝贝,缝个小布袋装起来,有人还在袋子上绣上自己的名字。就这样,我们带着这仅有的一点点口粮,踏上漫无边际的草地。一天,我们正在没膝的水草中走着,忽然听到前面有孩子的哭声。走到近前一看,原来是一个面黄肌瘦的妇女,带着两个孩子坐在路旁。看他们瘦得皮包骨头的样子,就可以知道饥饿怎样在折磨着他们。我们走过他们身边,谁都要停一停,有的抓一把炒麦递给那个妇女,有的摸摸干瘪的粮袋,含着眼泪走开了。部队继续前进,谢益先同志却不见了。我们正在着急,他从后边赶上来了。大家关心地问他:“你怎么掉队啦?病了吗?”“没有,看那两个孩子来!”他沉重地回答。那天以后,谢益先同志跟平常不一样了。以前,一到宿营地,他就忙着帮大家弄水,拾柴,烧水;现在呢,只要放下背包,他就一个人走开,等大家吃完东西,他才露面。要是问他:“吃了吗?”他就拍拍自己的肚子说:“吃饱了!”次数多了,大家就不信了。后来,秘密终于暴露了。原来他是有意避开大家,去找野菜吃,遇到没有野菜的地方,就干脆喝点凉水了事。这样下去怎么行呢?班长对他说:“你多少还是吃点儿粮食,要是不够,大家可以凑点儿。” “日子长着呢,能省就省点儿。班长,你放心,我还有呢。”他坦然地回答。有一天,他终于支持不住了,一步一喘,几步一歇。领导见他跟不上队,就叫副班长扶着他在后边走。就在路上休息的时候,他躺在地上再也起不来了。大约是走出草地的那天吧,我们又看到了那个妇女。她带着两个孩子站在路边东张西望。她一下子认出了我们,高兴地走近来,笑着向我们打招呼:“喂,同志,姓谢的同志在吗?”说着,她拿出一个洗得干干净净的干粮袋,上面用白线歪歪扭扭地绣着个“谢”字。这不是谢益先同志的吗?怎么在她手上了?没等我们询问,她就说开了。“那可真是个好同志,救命恩人哪!那天,你们都走过去了,他站在我们跟前问长问短,直看着我那空米袋子摇头。后来他把自己的干粮袋给了我。这可不行,粮食就是命,我怎么能收呢?可是他说:‘拿着,大人好办,孩子不吃东西不行啊!’说着,丢下干粮袋就走了。我怎么喊也喊不应他,问他叫什么名字,他也不吭声。唉!多亏这些干粮哪,要不,我们娘儿仨早就俄死了„„”我们这才明白,谢益先同志不吃粮食,是因为他没有粮食了。谢益先同志啊!你在生与死的边缘上,所想的只是别人!我们都忍不住落下泪来。“出了什么事情?”那个妇女收敛了笑容,不安地问。“他„„他死了!”我们有个同志回答。那个妇女愣住了,眼圈红了,紧接着,两颗亮晶晶的泪珠从她干瘦的脸上滚下来。她低下头,抖动的两手紧紧抓住那个空干粮袋,两眼呆呆地看着上面的那个“谢”字。“妈妈,别哭,今天不就走出草地了吗?”那个大孩子扯着母亲的衣角说。母亲弯下腰,对孩子们一字一泪地说:“今天是要走出草地了,孩子,可要记住啊,我们是红军叔叔用生命救出来的啊!”

毛泽东爷爷的小故事

——斗智

在上私塾的几年中,毛泽东对同学团结友爱,礼让.为先。放学之后在回家的路上,有些同学总喜欢抢头,他却从容不迫地慢慢走。毛泽东对人很有礼貌,但对于无理取闹的人力主制服。他常常对人说:“逢恶就莫怪,逢善就莫欺。”

一天,毛泽东从韶山到外婆家去。当他走到一个山谷的时候,突然有一个人双手插腰拦住了去路,原来是当地一个姓赵的富豪子弟。毛泽东早就听说,这个人经常在穷人面前舞文弄墨,以富欺贫。赵某横在路上,傲慢地说:“我知道你是文家的外甥,今天要考考你,能答得出,我就放你过去,若答不出,哼!你就别想回去!”赵某接着说:“百家姓里的„赵钱孙李‟分开如何解释,合起来是什么意思?”毛泽东稍加思索便说:“赵公元帅的„赵‟,有钱无钱的„钱‟,有理无理与„李‟同音。大宋天子赵匡胤说过,有钱龟孙不讲理!”赵某听后满脸通红,又恼怒又尴尬,只得让他过去。

“——牛司令”

毛泽东少年时代和同伴放牛时,经常在山坡上玩耍,一玩起来往往就误了放牛,要么是到了时间牛还没有吃饱,要么是牛跑到人家的田里去啃庄稼。怎样才能既保证放好牛,又让大家玩得痛快?毛泽东和大家商量了一个办法。他把同伴们组织起来分成三班:一班看牛,不让它们吃了庄稼;一班割草;一班去采野果子。每天轮班,今天看牛的,明天割草,后天去采野果子。这样,各人都有自己的工作。

篇3:探秘红军长征中鲜为人知的故事

1935年5月中央红军渡过金沙江,进入四川大凉山彝族聚居地。为了介绍红军的民主的民族政策,朱德以红军总司令名义发布了《中国工农红军布告》。布告上写道:“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今已来到川西,尊重彝人风俗。真正平等自由,再不受人欺辱。希望努力宣传,将此广播西蜀。”在这个布告里首次出现了“长征”一词。而这个布告是出自陆定一之手的。因为在《陆定一传》里说道:“陆定一当时在总政治部宣传部担任宣传干事。他沿用当时通行格式,六字一句、共八句,一韵到底,通俗简明,琅琅上口,易记易传。短短56个字揭露了四川军阀的罪行,准确扼要地表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的宗旨、任务、政策、纪律。”也就是说,“长征”这个词是陆定一创造的,而经过朱德总司令的首肯而传播开来的。所以说朱德是最早使用“长征”一词的。

毛泽东深感内疚:长征中红军唯一的外债是什么

在过草地时由于缺少粮食,红军队伍仍在生死线上挣扎。最后一颗粮食都没有了,只能靠吃树皮和草根充饥。许多战士食用有毒的野菜后,上吐下泻,甚至丢失了性命。野菜草根找不到,只得將身上的皮带、皮鞋,甚至皮坎肩和马鞍子,和着水煮了吃。再这样下去,红军是无法走出险象环生的草地。生存变得尤为重要,红军司令部下达了命令,要求每个人要寻找到30斤粮食。

后来红军在藏区波罗子的一户人家里找到了粮食。几口大铁锅盛着小麦、大麦、玉蜀黍、黄豆、豌豆,还有红辣椒。藏民早已跑得精光,为了保持部队有生力量,红军不能不拿了这些粮食。第一次违反了民族政策。

长征队伍胜利到达陕北后。毛泽东对此深感内疚,他曾对斯诺说:“这是我们惟一的外债,是红军拿了藏民的粮食而欠的债,有一天我们必须向藏民偿还我们不得不从他们那里拿走的给养。”

长征中朱德唯一发怒为何事

红军南渡乌江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由陈赓和宋任穷率领的红军干部团奉命担任守护乌江浮桥的任务。后来,他们得知殿后的红五军团已从另一渡口过江,又得到中央军委一位参谋的口头命令,就把浮桥拆了。

宋任穷回忆说:“我们到宿营地时,朱总司令、周副主席、刘伯承总参谋长都在场。他们听说拆了浮桥,十分焦急,当场对我们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朱总司令发了脾气,很恼火地说:岂有此理,为什么下这样的命令!五军团过江了,可罗炳辉同志率领的九军团还在后面,还没有过江呀!怎么能拆桥呢?朱总司令指示我们,马上返回江边,重新架桥。总司令说,浮桥架好后,交给九军团,如果等到明天早晨7时九军团还不来,你们再拆桥。”

大家从来没有见过总司令发脾气,这次发怒是大家见到的唯一的一次……此时此地,此事此举,可见胸怀全局的总司令虑事之精细,爱护官兵之心切。

二万五千里长征是怎样算出来的

一提起长征,人们自然就会想到“二万五千里”,它已成为一个固定词组深深地印烙在人们的脑海中。从某种意义上说,“二万五千里”成为了红军长征的代名词。

那么,“二万五千里”到底是怎样算出来的?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的里程不是在地图上测量出来的,更不是凭空编造的数据,而是有着充分的事实依据的。

“二万五千里”指的是中央红军的行程。1935年10月19日,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到达陕北吴起镇,长征胜利结束。当天,时任直属队党总支书记的萧锋在日记里写道,毛泽东对他讲,红军长征“根据红1军团团部汇总,最多的走了二万五千里”。此后,中共中央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为日本帝国主义并吞华北及蒋介石出卖华北出卖中国宣言》等正式文件中,开始使用“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提法。

此外,在计算红军长征行程时,有几个重要因素不容忽视。

一是长征途中,红军打的是运动战,频繁迂回穿插、重复走路。二是红军在行军作战中,还要筹款、做群众工作等,这些都需要走路。三是在长征中,特别是长征初期,红军由于缺少地图,走错路的事经常发生。

篇4:《一袋干粮》读后感

长征是一首悲壮的诗歌,是一段艰难历史,是一个个感人的事迹。那是一段艰辛的历史,我们无法忘却.我们在得知那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故事,是否会被感动?去情不自禁地赞叹他们呢?

有这样一个女孩子,她们13岁,为了救一名受伤的士兵,把自己的救命粮食给弄丢,为了让大伙儿的粮食不紧缺,她把挎包弄得鼓鼓的,装成里面像放了食物一样,自己也像没事的样子.不久,她身体实在不行了,饿得说话的力气也没有,晕倒了,护士长发现她是饿晕的,于是打开她的包,里面除了一堆草,什么也没有.大家这才知道相,一时大家被她这种不愿意给别人带来不便的事给感动了,一个个默默的把自己的干粮拿出来分了一部份给她。

故事虽然小,比这伟大的事还好多好多,但内涵却不小,她让我们看到了她的无私,热心,坚强。其时,在她没有粮食之时,她便可以说出来,要求再给一些,但她没有,在对那些有伤在身的士兵时,她也可以选择视而不见,不用拖着饥饿的身体照顾他们。这些优秀的品质,同为13岁的你我,做到了吗?在我们身边,是不是有这样的人呢?在他们没带文具时,把自己的给别人用,手工课上,材料分给没有人的一起做;在劳动时,主动去帮忙,这就是热心,你只需要付出一点点,就可以收获一份真心,养成一份好品质。

篇5:《一袋干粮》优秀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一篇长征的故事――《一袋干粮》,它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小心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冲走了。她为了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坚持没告诉他们。为了不让大家发现,她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体就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事情的真相。

读完这篇故事,我想了很多……小兰,一个只有13岁的小女孩,却有男孩一样顽强的意志。在她最困难的时候,她脑海里想的只有战友的利益,宁愿自己受苦。生长在和平年代的我们,虽然没有那种经历,但是我们同样需要一种顽强的`精神。刚开始学琴的时候,妈妈就给我讲了一个“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故事。让我懂得了只要坚持,什么事都能做好。两年多的学琴经历,有时真觉得很苦很累。每当吃过晚饭坐在钢琴前练琴,听到窗外小朋友的嘻闹声,我羡慕过,但我还是坚持下来了。看着一个个和我一起学琴的小朋友大多半途退出,我心里又多了一份力量,虽然我没有多少学琴的天赋,但我至少比他们多一份勇气和毅力。学琴的过程,是一条起伏的曲线。有段时间总感觉自己练琴不进步,我哭过,烦恼过。但只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及时改正自己的不足,针对问题反复练,过了这段时间就会感觉到自己又上了一个台阶,我又赢了。学琴更多的时候让我感受到快乐,每当一个个优美的音符从我的指尖流出,每当一次次从老师那里听到学钢琴的孩子是聪明的孩子的话语,每当一次次小朋友们投来羡慕的眼光,我有了更大的动力。

我还是相信一句话:只要坚持,铁棒也能磨成针。

篇6:红军长征故事《一袋干粮》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每当我吟诵这首诗时,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幕幕革命先辈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克服重重困难,过雪山、渡黄河的悲壮场面,想起故事《一袋干粮》中小红军的感人故事,故事中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冲走了。她为了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坚持没告诉他们。为了装成没事发生一样,她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体就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分了一点干粮给她,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故事虽短,对我的教育却非常的大。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小故事却能够反映红军战士们的优秀品质——不怕苦、坚强、无私、热心……小兰,她只是一个13岁的小女孩,却有男孩一样坚强的意志;却知道体谅他人。在她没有粮食之际,她大可伸出双手向战友们要一些,她没有这么做,她选择沉默,不告诉任何人,自己吃苦,此刻,她脑海里想的只有战友的利益,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难;而对伤势严重的伤员们,她大可丢下他们,让他们自生自灭,可

第 1 页第 1 页 她没这么做,她细心照料一个伤员,没有怨言,没有后悔。一个小兰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伟大的红军整支队伍的品质了。

看看现在,在党的阳光滋润下的孩子,在这美好的生活中表现出的任性、野蛮、自私、冷漠……与这个社会是多么的不协调。今后我要向小兰学习,学习她不怕苦、坚强、无私、热心,为创建和谐的社会奉献自己的微薄力量。同时我还要好好学习,珍惜今天的美好幸福生活,长大好回报祖国。

篇7:红军长征到班玛和木匠红加的故事

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南部,有蜿蜒起伏的玛柯河多柯河流过的地方叫班玛,班玛,汉译为“莲花盛开的地方”。沿着玛柯河前行,过了亚尔堂乡,我们便进入了玛柯河林区。这时我们的目光从比较开阔的河滩阶梯地不由地集中起来,变成了险峻的峡谷。弯弯曲曲的公路旁就是郁郁葱葱的松林,两旁都是被松树覆盖的山峦,间或有几座碉楼点缀其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北上抗日时经过这里,留下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让人们称诵不已。

1936年,正是果洛藏族人民处于反抗马步芳统治和压迫最艰辛的岁月。马家军残酷镇压了藏族群众后,还在班玛的邻县久治长驻一个营的兵力,使班玛百姓对武装官兵充满厌恶,深感恐惧。

炎热的7月初,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第六军团近万人,在长征途中,突破了蒋介石和四川军阀的追击、拦截所设置的重重天险与难关,又在甘孜清算了张国焘分裂逃跑主义的错误后,浩浩荡荡向北挺进。为了执行第二第四方面军立即北上与中央红军会合的决定,从甘孜会议后,二、四方面军编为左、中、右三个纵队,其中左纵队约2万5千人,由四川色达县日清沟进入青海省果洛班玛地区。从7月2日由李先念率领的先遣军进入班玛唐摇沟多柯河下游林场地区智钦寺起,到贺龙所率领的第二军团7月26日到达阿坝与第六军团和三十二军会合止,红军左纵队大部队在班玛境内活动20余天。至今,现存有当时红军第六军政治部主任张子意从7月10日至31日的《长征日记》,成为这段历史的珍贵资料。

那时的第六军军团长是陈伯钧,政委王震,参谋长谭家述、彭绍辉,政治部主任张子意,供给部长俞杰,副部长何维忠、张启龙;十八师师长张振坤,政委余秋里,参谋长苏鳌,供给部长罗振坤;模范师师长刘转连,政委彭栋材,参谋长陈宗尧,政治部主任王赤军,供给部长陈宗德。当时,师下无团建制。

正如,《长征日记》所记:7月14日、15日,我军在绒玉(即今天的班玛县班前乡的任玉)休息筹粮。14日我模范师及18师均到达任玉。筹粮无成绩。7月21日(雨),本日我军到达离阿坝50里地山下露营,30军同志送牛120头来。连日天雨,粮缺,帐篷少,掉队死亡现象极严重。(70里),30军属红四方面军。7月23日(晴):本日我32军及17师、模范师均到达。17师、模范师自西倾寺出发后,即大部无粮,沿途亦无补充,尽食野菜、皮带、臭尸①,致部队极疲困,减员两师达二百人。

注①指先头部队宰马为食,剥去皮肉,留下骨架而已发臭。我部取骨架上的残肉而食之。张子意同志纪录(笔注)。

红二方面军红六军团军团长陈伯钧、政委王震率十六、十七、十八师、模范师及军直机关万余人,进入班玛到达今日的班前乡,沿玛柯河西行,7月16日到亚尔堂乡亚尔堂寺宿营时,红军宣传队在子木达沟口石壁上书写标语:“北上响应,全国抗日,反蒋斗争!安庆宣”字样。赫然醒目,浑厚雄健的大字,至今保存完好。1986年5月,被列为省级革命文物遗址,为了保护,在此处修建一座红色小亭,取名为红军亭,见证红军长征来到班玛藏区的重要历史。

为了解决红军的粮秣,红二方面军经过长途跋涉,进入班玛境内,预计4天内筹粮5万6千余斤,每人准备15斤干粮。时值7月的高原林区,地形复杂,天热多雨,疾病流行,还因为当地群众受国民党军队的造谣蛊惑,并不了解红军,青壮年人纷纷逃入森林,躲避他们所说的“打灰绑腿的官兵”,留下老弱残疾人守家。红军战士进入班玛,严守铁的纪律,不拿少数民族百姓的任何食品,陷入断粮的境地,许多红军战士,转战累月,伤残前进,劳累过度,不幸患病、饥饿牺牲,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从当时红军政治部主任张子意的“日记”可以看出,红二方面军长征后期的后勤条件极端恶劣,吃野菜,煮食皮带,割食腐臭残骨剩肉,伤病死亡惨重。两个师几天便减员200余人。这些革命烈士,被战友们掩埋在前面山坡上。不久,一些藏族群众下山回家取食物看牲畜,见到红军官兵纪律严明,大部分住在屋外,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与国民党军队相比,有天壤之别,很受感动,有的回去召来邻居朋友,一些阿卡佛僧也回到寺庙,接待红军领导居住。但是,玛柯河谷地两岸山坡和滩头,耕地不多,只产青稞、豌豆、油菜、萝卜等,产量不高,红军四处寻走,拿银元也购买不到预计的粮食,采购到一些菜籽,立即土法榨油运走。红军看到当地百姓的生活也十分贫困,不忍心大量收购,给群众留下必要的种子和口粮,甚至把自己的一些锅碗铜盆及水桶、提灯等用具,留给了住房主人。

据当地下山的老人回忆,红军来到阿什姜寺附近,作短期休整、四处筹粮,夜晚风大暴雨,住进寺院,一间殿堂不慎失火,一些红军将士为了灭火保护寺院,不幸牺牲。红军要和大军汇合,只能将牺牲红军的遗体匆忙掩埋在山坡。老人看到,临出发前,在墓地前聚集了很多红军战士,举行了追悼会,脱帽致礼,还向天鸣枪致敬,开完会就出发了。班玛解放后,红军墓群受到保护,常有干部或群众前来祭奠。改革开放后,2006年,县政府将红军灵骨迁移到子木达沟红军亭附近,集中安葬。此处,背靠青山,面向河水,竖碑“红军墓”,以示纪念,加以保护,让后来人瞻仰。牢记中国革命的成功,是许许多多满怀伟大革命理想,充满共产主义信仰的工农红军,纪律严明,宁肯饿死自己,对群众的一切,秋毫不犯,他们高尚的精神,做人的品格,值得后人永远学习继承。

有一位曾经给张子意当过警卫员,后来曾担任山东军区司令员的尹特辉将军1984年回忆说:

“记得长征后期生活极其艰苦,途中掉队牺牲的人很多,王震同志带的六军团长征经过任玉草地,那时候不知道是青海,光知道在阿坝西面不远。走这一路的不是整个大部队,约有一两个师,我们从甘孜出发往北走了几天后,翻过一座大山即到了现在的班玛县境,沟不宽,山很大,中间有条大河,约20多米宽,水流很急,翻过大山看到藏民村寨和群群牛羊,森林很多很大,村寨旁边种有青稞。”

7月是收获季节。红军安庆部从班前寺后高山丛林间翻越过来,他们驻军到吉德寺、班前寺和玛柯河两岸的群众碉楼,筹措粮草,部队人数上万。这里是班玛藏族农牧民的集聚的碉楼山寨村落,风格独特的石板碉楼,重重叠叠,傍山而建,沙石小巷,纵横连贯,肥沃田园,有序连片。红军长征走到这里,由于以往马步芳军队的骚扰欺压,许多藏族青壮年群众,躲到大山密林中。据当年见过红军的老阿妈昂秀的母亲回忆说,红军来到班玛的具体时间说不上,但是记得是藏历鼠年(农历丙子鼠年),正是豌豆开花结荚的时候,从班前乡的叶昂沟、亚尔堂的水磨沟、王柔沟等处来了许多灰绑腿的官兵,因为害怕,人们都躲进森林。我们从山林中看到这些兵坐在河边、地埂上休息,没有钻进地里摘豆荚吃,而是挖野菜、拣牛骨头熬汤喝,觉得和过去见到的兵不一样,当时并不知道这些兵就是红军。下大雨了,看见他们被雨淋得湿透,还有生病的人,我们才放心地劝说他们,请到碉楼里居住。亚尔堂乡扎洛村的唐洛、扎西、查藩等人还说:当年红军来的时候,虽说我们还没成年,但亲眼看见的事情仍然记得很清楚。红军在村寨旁山坡上和玛柯河边扎了许多帐篷,还有很多人住在露天或碉楼房檐下。只有在村寨阿邦格觉家住有“红宝”(官员),门口站有哨兵,许多兵见了都举手敬礼。唐洛说,有几个兵住在我家屋檐下,因生火做饭不小心,把墙上的垫木烧着了。红保知道后,训斥了兵,赔了木料,还向我父亲赔礼道歉。阿邦格觉家红军做饭所安的大锅,后来红军走的时候,还留给他们几个。后来,我们把这些锅叫“阿邦锅”、也叫“红军锅”。他们亲眼看到红军纪律严明,热情对待群众,又有川康藏区参军战士的宣传解释,很快消除了群众的顾虑,躲入山林的多数藏族同胞陆续回到了村寨。

尹特辉将军回忆中还说:“我们宿营后,有一些藏民回来了,看到我们与马步芳军队不一样,通过翻译做工作,宣传政策,他们了解我们红军北上抗日,很高兴,有说有笑,他们自愿给我们带路弄吃的。”有位文化人还写首歌词:

青青绿色草地上,

灰衣人从哪里来?

濛濛细雨透衣衫,

他们的名字叫红军;

涛涛松林风唱歌,

蜿蜒曲折翻大山,

夜空明亮北斗星,

他们是抗日革命军。

在玛柯河下游有一座著名的佛塔,那是噶玛巴七世叶西娘吾的诞生地,还有迎接噶玛巴七世前往西藏时所修建的吊索桥,红军筹粮时来来往往,后来被当地群众叫作“红军桥”受到保护。桥后便是被中央电视台专题报道过的班玛碉楼群落,层层叠叠的碉楼,都是由当地的石板和木材垒砌而成,墙厚,窗户小,有两三层平台,上楼的圆木悌子是活动的,可以上下抽动,为了保卫家乡,防御敌人攻击。其中有个红军干部住过的碉楼,楼前种有杏树,小杏子结得一串串的。紧接着下面一户碉楼,户主是索敏,红军住在他家,非常友好,给他们家挑水,劈柴火,送药。走的时候,还把一只铜锅送给索敏家作纪念。求保是索敏的儿子,他说他出生那年是牛年(农历丁丑牛年)还不到一岁。80年前所发生的事情,父母对他们经常说起,记忆犹新,求保夫妻把这只铜锅珍藏至今。锅盖因为潮湿有点破损,但锅底被擦得铮亮,上面凿刻的字迹,虽然经过了80年,现在依然清清楚楚。中间是“百年偕老”四个双钩魏体字,右上篆有“淑芳女士 纪维先生 结婚纪念”题字,左下便是赠送礼品的三位单线题记的“李镜瀛、胥妤毓、周毓斌合贺”落款。是件十分珍贵的红军革命历史文物。求保把这件“红军锅”当作传家宝收藏。

红军进入班玛后,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给当地僧俗群众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红军向当地寺院和群众借住过房屋,他们一律缴纳房费,所购买的少许牛羊和粮食,都是公平买卖,红军待人非常和气。红军走时,还将一些多余的枪支弹药送给了当地藏胞,把一些马鞍、马叉子、行军锅、木桶、油灯、草帽等留给群众。原亚尔堂僧人夏智华、更尕回忆说:“当时有几个红军战士因寺院都在山上,晚上天冷无行李,把寺院的‘大玛尼卷取下披在身上,领导知道后,批评了这几个战士,并做严格检查,向寺院活佛道歉赔礼。”红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动了藏族同胞,许多人主动为红军筹粮,购买燃料。还自愿为红军带路。据调查,红军撤离时,有当周、满吉玛、唐洛、阿亚三智等一直把红军队伍送到四川阿坝。红军虽然离我们越来越远,但红军的为了拯救祖国北上抗日的伟大精神永远留在班玛人民心里。当时还有首歌在民间流传:

红军走了,

村寨空了,

村寨空了心不焦,

心焦的是红军走了!

木匠红加的故事

红军进入班玛的时候,翻山越岭,高山反应,病痛饥饿,掉队现象严重,时有伤员躺倒在地。红军大队担负筹粮重任,往往在行进中有个别伤病员被留下来,受到藏族群众的积极救护。莫巴乡的铁匠公保老人回忆说,他在那年(1936年)夏天,和哥哥去亚尔堂干活,在雪江滩上埂地方,发现一位大约30岁的红军躺在地上昏了过去,穿的衣裳很破,面色苍白,两眼深陷。我们把他背回家喂茶喂饭,很快恢复了健康。接着跟我们学习打铁,还学会了藏话。第二年春天,他精心做了一把锉刀,上面刻了一只手捧着一颗红心的图案送给我们。他含着眼泪告别离去,说要到阿坝找红军,挽留再三也不行,只好送他上路。后来哥哥不放心,专程去阿坝寻找,但再也没有见着他。后来哥哥病逝,反复嘱咐我要把这把锉刀保存好,说这是红军留下的遗物,是纪念品,千万不能丢掉。班玛解放后,1961年,铁匠公保老人把这把珍贵的锉刀交给了人民政府,现存班玛县城红军纪念馆。

有一个小红军因为受伤被藏族同胞营救后却留了下来,他的名字叫红加,一直留居在班前乡岗村。村子里藏族同胞都叫他“昂加”,是藏语称呼红军的谐音,昂是红色,加是乏指汉人。昂加是当年被藏族同胞精心救护,幸存下来的一位红军小战士。

红加说,他原籍四川太平村人,原名何世安,父亲叫何忠元。红军长征路过四川家乡时,他跟随老师和姐姐及其他同学一起参加了红军,那时他才12岁,只晓得跟上共产党,打倒地主老财干革命,就会不饿肚子有饭吃。当时尽管年纪小,长征路上过草地时,与国民党军队遭遇,小小年纪,英勇战斗,不料被敌人骑兵冲过来砍了一刀,身负5寸长的刀伤,跟随大部队坚持走到班玛任玉时,因为经常下雨,伤口化脓掉了队。小何自己摇摇晃晃走到亚尔堂乡阿格东哇村时,昏倒在地旁。这时,恰好有命运的使臣前来相助,一位名叫唐阿觉巴的好心阿卡正好路过此地,发现一个穿着破旧灰色军装的小孩子倒在地上,摸摸鼻子,还有气息,他左右看看,果断地背起回到自己家里。小何被唐阿觉巴救回家里,立即放到炕上,喂水喂酥油糌粑糊糊,挽救了小红军的命。

何世安在唐阿觉巴的悉心照料下,经过采药治伤,身体渐渐好了起来。小何穿上了阿卡大伯找给他的小藏袍,能够下地慢慢走路时,他几次要求阿卡大伯给他指路,要追赶红军大部队。阿卡觉巴比比划划地给小何解释,听说红军大军早已返回四川走向了西北方,你只能住下来等候消息,知道他们的确切住地后,再去寻找不迟,也比较安全。其实,阿卡觉巴看到小何年轻,聪明伶俐,非常喜欢,处于爱护,有意想挽留下来。唐阿觉巴便请小何在吴扎村的木匠哥哥成南木那里学木工,过了两年,小何很快适应了当地的生活习惯,也学会了许多藏语,经常跟着师傅去给他人做家具。大家都称呼小何为“昂加”。不久由阿卡大叔觉巴和木匠师傅做主,在岗村找了位贤惠的藏族姑娘仲拉结婚成家。阿卡觉巴的哥哥成南木不负弟弟的重托,他把自己的木匠手艺全身心地传授给了小何。

七八年过去,红加心中经常想念着红军,但因为妻子的恩爱和救命恩人已经逝去,也就相聚为安,住在一座简陋的碉楼。红加仍然保持着红军的优良作风,为人诚恳实在,礼貌待人,每天勤勤恳恳出去做活,养家过日子。玛柯河、多柯河两岸,好木材有的是,谁都想请“木匠红加”给他们打家具。因此,天长日久,何世安已经完全融汇到藏族人民中间,甚至讲汉话也不太周全连贯,藏族群众也一直把他叫昂加或木匠红加,当作当年红军的代表,班玛的群众,对红加的名字和故事,家喻户晓。说红加是红军长征时撒下的火种,并不知道他的真名实姓,哪里人氏。

红军虽然在班玛久治时间不长,但给广袤大地播撒了革命火种,鼓舞了果洛藏族人民反对马步芳血腥统治的斗争。1938年春夏之交,果洛人民联合行动,一举全歼了马步芳喇平福团。1950年,由于红军的革命影响,果洛各部族同胞派代表前往兰州西北局向彭德怀司令员和习仲勋书记,请求中央早日解放果洛。在党中央和西北局的部署下,促进了果洛的和平解放。1952年果洛藏族人民迎接果洛工作团进驻神奇美丽的草原,组建了人民政权,藏族人民从此当家作主人,齐心合力建设新果洛。

篇8:红军长征感人故事

我们的贺主席 1935年12月19日中午时分,贺龙率领的第二军团部分主力,从管竹进入岩石乡。三个穿灰布军衣、身背短枪的战士来到三房院子,见一妇女抱着小孩慌慌张张走进自己家里。战士跟着走进她家堂屋,见她房门紧闭,便轻轻地敲门说:嫂子,请你不要害怕,我们红军是为老百姓服务的,请你开开门,我们有事和你商量。青年妇女叫欧阳香元,丈夫在外做挑夫,她听到敲门的声音不是很急,喊话的声音也很平和,就开了房门。战士见她屋内还有一间空房,便提出:嫂子,今天晚上借你这间空房搭个铺住一晚上,你看行不行?欧阳香元虽没有完全听懂他们的话,但知道他们是要借房子住,于是脸上露出了同意的笑容。过了一会儿,有位战士领着一位身材高大魁梧、身穿兰布长衫、留有八字胡子的人来到了欧阳香元的家门口,后面跟着二三十个穿灰布军衣、背短枪的战士,在禾坪里整整齐齐地站成两排。那个八字胡子对大家讲:我们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是为人民求解放的,我们有铁的纪律,大家千万要注意,不能进年轻妇女的卧室内;接着又讲,我们红军无论走到那里,都要关心群众,爱护群众,群众家里的东西未经主人同意不能搬动,借东西一定要还,损坏和丢失东西一定要照价赔偿,这样我们才能取得群众的信任,才能团结群众去打倒蒋介石卖国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欧阳香元从战士们的表情上,看出八字胡子是个大官。听他讲话句句为老百姓着想,认定红军是好人。她怀着兴奋的心情走到院子里去,把那个八字胡子讲的话告诉别人,直到天快黑时才回家,她走到堂屋门口见地上搭起了铺,那个八字胡子和另外两个人在煤油灯下看地图,一边看一边比比划划。她想知道那个大官是个什么官,于是走到门外悄悄地问一个小战士:那个穿兰布长衫、留着 胡子的是你们的什么人?小战士轻声地告诉她:是我们的军团长,苏维埃政府的贺主席,我们都喊他贺老总。她听后心里嘀咕,原来他是个大官,难怪战士们都规规矩矩听他讲话。她走到房内,一位女战士非常和气地请她坐下,像亲姐妹一样和她拉起了家常。在交谈中她问女战士:你是哪个的老婆?女战士很爽快地告诉她:我是贺龙同志的爱人,今晚住在你家,真麻烦你了。她知道了住在她家里的是红军的大官贺龙主席一家人,不好意思地说:这房子不好,没有好好收拾,真对不起你们,女战士说:等打完仗以后,穷人就有好房子住了。第二天清早,部队要走了,有些战士在收拾行装,有些在打扫卫生,有个战士走到欧阳香元嫂嫂雷青菊面前(住她对门)再三询问是否有损坏和丢失的东西,雷青菊讲:只有一个木脸盆没看到。那个战士不一会拿了一个铜脸盆对她说:如果找不到就用这个脸盆,找到了就留做纪念,红军的纪律都是贺主席规定的,你一定要收下。贺主席和战士们走时,群众都含着热泪相送,战士们 也不时地回头,依依惜别。几十年过去了,欧阳香元没有忘记当年的贺主席。1961年,她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的挂像时,一眼就认出了当年住在自己家里的贺主席,高兴地说:你们看,我们的贺主席又回岩山来了,又到我们家里来了。可敬的先烈 第二、六军团自从撤离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后,国民党的军队始终跟踪他们、搜索他们,妄图把他们消灭在长征途中。12月21日中午,从高沙开往花园的第六军团,有的在李家渡一带休整,有的在行进途中。战士们虽然头上都用树枝、绿叶作了伪装,但国民党飞机还是发现了目标,丧心病狂的投下了6颗炸弹,20位战士当场光荣牺牲,数十名战士受伤。当时年仅12岁的王康元正赶着牛回家,一位红军战士见状,急忙跑过去,尸把将王康元按倒在地,用自己的身体掩护他。王康元安然无恙,而那位战士却血流如注。王康元的叔父王仁德知道后,深为红军战士舍已救人的精神所感动,为了报答红军战士的救命之恩,他冒险同李明生、刘大炳等20多个贫苦农民一道,将烈士的遗体安葬在蛇形山一块空地上。但红军走后不久,一些土豪劣绅心怀鬼胎煽动说,红军葬的地方是‘风水宝地’,是李家渡的‘龙脉’所在。现在‘龙脉’挖断了,‘龙神’不安,只有把红军的尸体挖出来,丢到河里去,才能保住‘龙脉’,恢复‘风水’。为了粉碎土豪劣绅的阴谋诡计,贫苦农民邓成竹等人连夜将红军烈士的棺木移葬到松涛滚滚的长岭界,周围栽上苍松翠柏。被红军救了命的王康元,每年清明节去烈士墓前祭扫。1972年他担任西中大队党支部书记后,积极倡议并在公社党委的领导下,带领本大队和李家渡的干部群众,整修了烈士墓,在墓前竖起一块烈士纪念碑,刻上长征烈士之墓六个大宇,两侧刻有两副对联,一副是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另一副是继承先烈志,永作革命人。洞口县委和县政府已将烈士墓做为全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几十年来,干部、工人、农民、学生经常去墓前瞻仰、凭吊学习先烈精神,继承先烈遗志,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做贡献。讨还血泪债旧社会的广大农民,饱受土豪劣绅的压迫和剥削,挣扎在死亡线上。红军打击土豪劣绅,为贫苦农民求解放,因而得到他们的真诚拥护。岩山乡沙坊院子有个土豪叫付升庭,长有一脸麻子,为人专横残忍,欺压穷人,群众都叫他升麻子。他的五个儿子个个凶残如虎,群众称他们是五老虎。1931年,升庭麻子准备修新屋,找来新化方师傅给他烧砖瓦。可怜方师傅辛辛苦苦一场,不但未得分文工钱,还要倒贴伙食。一气之下他推倒砖瓦垛子,满腹怨恨回新化去了。1935年,他参加了红军。12月19日,部队在岩山宿营,他 把当年在付家的遭遇和当地农民受付家欺压的情况,向部队首长做了汇报,首长同意他带三名战士去找升麻子算帐。他们操小路走到沙坊院子,把正准备逃跑的升庭麻子抓祝附近群众听说红军抓住了作恶多端的升麻子,喜得奔走相告,纷纷向红军首长揭发升麻于的罪恶。首长派出一位战士领着贫苦农民到升麻子家里,打开了付家的粮仓,把粮食分给了群众。第二天红军离开岩山时,把升麻子押到绥宁县李熙桥处决。红军第六军团在石江处决了一贯包揽诉讼、敲榨勒索的王文祥;镇压了高沙镇街上被称为三王五霸之一的大恶霸、土匪袁宽:将石背乡的土豪财主尹成哉、花园乡罪大恶极的邓星芳、拒绝给红军派粮的反动保长邓陈卓三人,押到绥宁县武阳处决。广大群众拍手称快,感谢红军为自己伸了冤,讨还了血泪债。

篇9:红军长征小故事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我们以各种形式隆重纪念这一伟大的胜利。为了使同学们更好地了解那段历史,为了歌颂我们的先辈前仆后继,不屈不挠反抗侵略的英雄事迹,弘扬抗日战争中孕育出伟大的民族精神进一步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今天校会课的内容我们围绕红军长征中的小故事让我们一起纪念和追忆这段

第一个:《一袋干粮》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多年以前,红军叔叔长征的时候。

在红军部队的医院里,有个小红军叫小兰。小兰才 13 岁。她的爸爸、妈妈都被地主逼死了,她也被地主拉去干活,受尽了地主剥削和打骂。后来,红军来了,小兰跑到部队,说什么也不离开红军啦。

红军长征的时候,小兰跟着部队走进了草地。

一说草地,小朋友们准会想到公园里那长着绿茵茵小草的草坪,又平坦又好看。红军叔叔过的草地可不是那样的,那里荒凉极啦。地上除了野草就是烂泥坑,走几十天也走不完。一路上看不见一间房子,找不到一个老百姓。只有几只老鹰在天上飞旋。

这天,走着走着,前边出现了一个小村子。红军叔叔一看,可高兴啦。小兰也乐得又蹦又跳。有了村子就能找到粮食了。部队进了村,小兰把伤病员安置好,就拿着米袋找粮食去了。可村里一个老百姓也没有。

小兰在村里走着走着,看见一个打麦场。场上堆着一堆麦秸,上面还有没有打干净的麦粒。她把麦秸捶了又翻,翻了又捶,东一粒,西一粒地捡起来。总共不到一小碗。这点东西能吃几顿呢?不行,还得找!小兰刚走不远,正好碰见一个大个子红军,扛着一袋沉甸甸的东西走过来。

小兰一看,哟,这不是在我们医院养过伤的那个大个子吗?小兰忙问:“哎,你在哪儿搞来这么多的粮食呀?” 大个子红军放下口袋说:“嘿,是小兰呀,我这粮食是在地主院子里挖出来的。你找到多少粮食了?” 小兰把口袋一伸说:“喏,都在这儿呢!” 大个子红军接过米袋掂了掂,笑着说:“小兰,听说还要走 20 多天的草地,这点麦子还不够塞牙缝的呢!” “明天再找嘛!” “来,把我的给你一点吧!” 说着,他捧着麦子就要往小兰的米袋里放。小兰赶紧米袋藏在背后,摇摇手说: “不要,你们人多,自己还不够吃呢。” 大个子红军胳膊长,一把夺过米袋,一边往里倒,一边亲切地说: “没关系,我们每人少吃一口,就省出来了。” 小兰又在别处找到了一些麦子,炒熟了,碾成了麦粉,放在了米袋里。心想:这些麦粉我一顿吃一把,再拣点野草野菜,能吃它 20 来天,走出草地没问题。对!还要省出一点给伤病员吃。

第二天早上,部队出发了。

小兰扶着伤员,紧跟着部队,小心地往前走。走着走着,前边出现了一条小河,河上用树干临时搭起一座桥,桥下的河水“哗哗”地流着。小兰把肩膀上的米袋背好,紧紧扶着伤员说:“同志,该过桥了,慢慢走!” 谁知道,走到桥中间,那个伤员忽然咳嗽起来了,脸涨得通红,身子直发抖,脚底下一滑,身子一歪,小兰连忙使劲扶住了他。可小兰肩膀上那袋麦粉却掉到了河里。米袋在水里滚了几下,就冲走了。小兰愣住啦,她小声地叫了一声: “哎呀,这可怎么办呀?”伤员看她望着河水直发愣,就问: “小兰,什么东西掉到河里了?” 小兰连忙摇摇头:“没有,什么东西都没掉。咱们走吧!” 这时候,看护长从后面走过来了。小兰告诉她伤员咳嗽得很厉害。看护长双手扶住伤员说: “好,到前面找医生看一看。” 她见小兰好象有点什么事儿的样子,又问: “小兰,怎么啦?是身体不舒服吗?” “没有。嗯„„” 小兰把刚到嘴边的话又收了回去。她想:不能把丢米袋的事儿说出来。要是同志们知道了,准会把自己的粮食捧出来给我吃。大家的粮食都很少,我怎么能吃他们的呢?不,我要坚持!看护长走了。小兰赶紧拔了许多野草,放在挎包里,把挎包塞得鼓鼓囊囊的好象真的粮食一样。

晚上,部队休息了。小兰怕大家看见她尽吃野草,就跑去给伤员换药,洗绷带。等大家吃完了东西休息了,她才煮野草吃。

这样过了几天,小兰的身体就不行了。常常拉肚子,头发晕,两腿软绵绵的,一点劲都没有。有一天,她走着走着,一下栽倒在地上,什么也不知道了。等她醒来的时候,发现看护长正背着她呢。

看护长是 40 多岁的人了,这些天来和大家一样,吃野草和麦粉糊糊,身体很虚弱。她背着小兰,脸上淌着豆大的汗珠,嘴里喘着粗气,摇摇晃晃地往前走着。小兰醒来说:“看护长,我自己能走,快让我下来!” 央求了半天,看护长才把她放下来。小兰咬紧牙,坚持着走到了傍晚。等大家休息以后,她又躲到一边煮野草吃去了。这时候,看护长笑眯眯地走了过来:“小兰,你身体好一点了吗?哎,怎么一个人躲在这儿煮东西吃?” 小兰赶紧用手遮住瓷缸:“我煮好东西吃,不让你看!” “好!我不看。” 看护长嘴上这么说,趁小兰不注意,一下把瓷缸抢了过来,一看:“哎呀,小兰,你怎么光吃野草,一点麦粉也不掺呀?” “路还远呢,留着慢慢吃呀!” “你的米袋呢?” 小兰拍拍挎包说:“这不是吗?” 看护长奇怪地问:“你为什么放在挎包里呀?” “米袋破了个洞,怕麦粉漏出去!” “拿来!我给你缝缝。” 说着,看护长一把夺过小兰的挎包,打开一看,里面全是野草。她愣住了。“小兰,你的麦粉呢?” 小兰看到看护长这么关心她,想说话,可嗓子眼像什么堵住了似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眼泪“唰唰”地流了下来。过了一会儿,她才把丢粮食的事儿告诉了看护长。看护长听了说:“哎呀,小兰,你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呢?我们一起参加革命,就像兄弟姐妹一样。你没了粮食,大家应该帮助你呀!” 说着,看护长从自己的米袋里,抓出一把麦粉,放进小兰的缸子里。“你先吃吧,我马上去报告首长。”

不一会儿,小兰丢粮食的事儿,像一阵风似地传开了。同志们立刻提着米袋走了过来,你一把他一把地直往小兰的挎包里装。小兰忙摇手说: “ 不,不,谢谢大家„„”这时候,那个伤员拄着拐杖走过来,拿着一点粮食,激动地说: “小兰,你为了救我,把粮食丢了。我这一份你一定要收下。” 同志们都说:“小兰,你收下吧。不管碰到多大的困难,我们也得把你这个小红军带出草地。”

小兰呢,感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好收下了大家的粮食。

这天夜里,小兰怎么也睡不着。想起小时候,在地主家里受剥削挨打受骂。要不是找到了共产党,自己早就死了。参加红军以后,得到了首长和同志们多少帮助和教育,懂得了多少革命道理呀!

小兰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永远听党的话,永远跟着共产党走!

第二个:《神枪手》

军委总部来到贵州仁怀县一个山坳的时候,警卫班的战士们麻利地把首长和自己的营房安置停当,留下值勤人员,然后一起走到村边,在一棵枝叶茂密、一抱多粗,约有十多丈高的大树下,唱歌、跳押、摆龙门阵,消除战斗、行军后的疲劳。

不多一会,碰巧总参谋长刘伯承也来这里散步。他主动参加了警卫班的活动,和年轻的警卫战士们一起谈天说地,玩得非常高兴。

忽然,从头顶上传来几声“哇哇”的叫声,刘伯承顺着声音一看,在大树纵横交叉的枝桠上,站着一群乌鸦,不由心中一动,立刻诙谐地对警卫员们说:“你们哪个的枪法最准,快打只乌鸦下来给大家打顿牙祭(即加餐)吧!”

警卫员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谁也不肯开枪打乌鸦,有的是怕枪法不准当面丢丑,有的是不愿在领导面前耍弄武艺。

其中有个年轻、机灵、调皮的警卫员,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总参谋长,你文武双全,是全军出名的神枪手,今天就请您给我们来个示范表演吧!” “要得——”

“欢迎——”警卫员们不约而同地拍起巴掌来。段落化

刘伯承略一沉思,哈哈大笑地回答:“你们还会倒打一钉耙,将起我的军来了!好吧,就让我来试试看。”说着,不慌不忙地从腰里拔出左轮手枪,只见他不用瞄准,手一举,“砰”的一声,一只乌鸦扑棱棱地应声而落,黑光闪闪的翅膀还在不停地扑腾哩。

“好枪法,刘总长真不愧为百步穿杨的神枪手!”警卫员们异口同声地啧啧称赞。只有要求刘伯承作示范表演的那位警卫员依然半信半疑地说:“嗯,树上那么多乌鸦,怕是撞到一只的哟!”

刘伯承听了毫不生气,只是笑了笑说:“也许是这样吧,不妨再考试考试,看到底及格不?小鬼,麻烦你去给我找个鸡蛋来。”

那个警卫员不知道他要搞什么名堂,心里怦怦直跳,只好硬着头皮到伙房里要来了一个鸡蛋。刘伯承又叫他用力朝天上甩,他立刻明白了八九分,用最大的力气把鸡蛋朝天上抛去。当鸡蛋飞向天空,看上去小得像一粒黄豆时,刘伯承沉着地把枪一举,“砰”的一声,鸡蛋随着枪声四分五裂,蛋壳、蛋黄、蛋白纷纷洒落下来。那个调皮的警卫员连忙伸出大拇指,夸赞刘伯承是神枪手。警卫员们纷纷要拜刘伯承为师,请他教练枪法。刘伯承谦逊地说:“功多艺熟,业精于勤嘛,什么老师、学生的,我们互相学习好了。枪法愈准,才能更好地消灭敌人啊!”

从此,刘伯承就挤时间给警卫班讲习枪法,没过多久,警卫班战士也个个都成了百发百中的神枪手。

第三个:《倔强的小红军》

陈赓同志回顾自己革命经历的时候,曾经深情地谈起这样一件往事。

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阳偏西了。由于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陈赓同志感到砖瓦分疲惫。这一陈他掉队了,牵着那匹同样疲惫的瘦马,一步一步朝前走着。忽然,看见前边脸皮小红军,跟他一样,也掉队了。

那个家伙不过十一二岁,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儿翘,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陈赓同志走到他跟前,说:“小鬼,你上马骑一会儿吧。”

小红军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同志长着络腮胡子的瘦脸,微微一笑,用一口四川话说:“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

陈赓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上去,骑一段路再说!”

小红军倔强地说:“你要我同你的马比赛啊,那就比一比吧。”他说着把腰一挺,做出个准备赛跑的姿势。

“那我们就一块走吧。”

“不。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陈赓同志无可奈何,从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递给小红军,说:“你把它吃了。”

小红军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轻轻的拍了拍,说:“你看,鼓鼓的嘛。我比你还多呢。”陈赓同志终于被这个小红军说服了,只好爬上马背,朝前走去。

他骑在马上,心情老平静不下来,从刚才遇见的小红军,想起一连串的孩子。从上海、广州直到香港的码头上,跟他打过交道的那些穷孩子,一个个浮现在他眼前。

“不对,我受骗了!”陈赓同志突然喊了一声,立刻调转马头,狠踢了几下马肚子,向来的路奔跑起来,等他找到那个小红军,小红军已经倒在草地上了。

陈赓同志吃力地把小红军抱上马背,他的手触到了小红军的干粮袋,袋子硬邦邦的,装的什么东西呢?他掏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有几个牙印。

陈赓同志全明白了。就在这个时候,小红军停止了呼吸。

陈赓同志一把搂住小红军,狠狠地打了自己一个嘴巴:“陈赓啊,你怎么对得起这个小兄弟啊!”

篇10:红军长征小故事

曾经身经百战、九死一生的传奇将军,88岁的王定烈老人至今仍喜欢在家里穿草鞋。他难以忘怀六七十年前的那些往事。

1936年7月,王定烈所在的红四方面军第5军第二次穿越草地。这一次,18岁的他准备了一条拐棍。

“在草地上行走,随时都可能陷入泥潭。”王定烈回忆说,“每走一步,都先

用拐棍这儿戳一下,那儿捅一棍,找到一块能够落脚的地方后再迈出下一步。”

进入草地后,王定烈患上了重感冒。两天后,师长兼团长郭锡山见他的病情没有好转,借故把他丢弃在荒野之上。

“幸好政委万汉江赶来,与郭大吵一架,几乎动了枪,才又把我找了回来。”王定烈回忆说,郭锡山在后来西路红军血战河西走廊的战斗中当了叛徒。

1936年10月,王定烈随部队开始西征。这支由2万余名红军将士组成的西路军,经过几个月的浴血奋战,最终兵败在一个名叫石窝山的地方。

1937年3月,敌人包围了石窝山的西路军余部。王定烈和战友们凭借有利地形进行阻击。上午10时,敌人突然占领王定烈所在团的右翼前沿阵地,七八个敌骑兵挥着马刀冲了上来。

“一个敌人拨马冲过来,举起马刀朝着我的头顶斜劈下来。好在一个战友调转枪口,将敌人击落马下。”王定烈回忆说。

但,王定烈还是被子弹击中。一颗7.9毫米的步枪子弹从他的左后腰穿进去,打穿左肾,之后向上,卡在脊骨间。他当场晕了过去。

苏醒时,已是下半夜了。王定烈在尸体堆里,又找到两名负伤的战友。第二天,他们找到一个独屋,里面有二三十名红军伤员挤躺在一起。于是,他们走进去,也挤在一起,晕晕乎乎地睡着了。

“突然,一挺机枪从窗户里伸进来嘎嘎怪叫,满屋的人立即被扫倒一片。紧接着闯进来的马家军手举马刀一阵疯狂乱砍。”王定烈比划着手势,“我的头被猛击一下,一下子又昏过去了。”

记者注意到了老人的伤疤:耳根上部的一条刀痕深及半个脑门,左右手各有一道伤深及骨的刀疤。

当时,王定烈戴的棉帽上,有一个铁片做的“耳朵眼”,恰好挡了一下马刀,才使他的半个脑袋没有被削去。他手上的刀疤,则是在遭到刀击的一瞬间,本能地护住头部而被砍伤的。

等到王定烈再次苏醒时,天色已近黄昏,屋子里的其他人都牺牲了。他挣扎着站起来,摇摇晃晃沿着小路走了。两天后,他还是被马家军俘虏了。

王定烈和被抓来的其他西路红军,被关押在甘肃省甘州(今张掖市)。天气渐渐变暖,几乎每天都有死亡的战友被抬出去埋掉。他身上的刀枪伤口,四处化脓,腐烂发臭,生了许多白花花的蛆虫。

“一天,来了一位身材修长的女护士,她仔细地为我擦洗伤口。当擦到腰上时,她‘啊呀’尖叫一声,捂着嘴转身跑了。原来,伤口处生的蛆已经结成了团,扑拉拉地直往下掉。过了一会儿,女护士又转回来,流着泪用纱布将一团团的白蛆从伤口处拨下来,把腐臭的烂脓一点一点地用盐水洗干净,整整用去了一大堆纱布。”王定烈回忆说。

后来才知道,这个女护士是地下党派来专门照顾重伤病员的。在她的照料下,王定烈的伤也渐渐好转。这时,叛徒郭锡山企图劝降他。

“我在团部当书记的时候,和郭锡山打过几个月的交道,知道他的德行。这个家伙打仗不行,平时讲吃讲喝,干部战士对他都很反感。”王定烈回忆说。

然而,横在腰脊上的那颗子弹,卡得他始终直不起腰,在叛徒面前只能弓着背。这让王定烈十分恼火。

“在叛徒面前挺不直腰杆子算啥玩意儿!”王定烈回忆说,他牙一咬,心一横,硬是一挺,那颗横着的步枪弹头顺了过来,和脊骨平行,如同动了一次手术。

王定烈的腰直起来了!后来,在党中央的交涉下,王定烈被释放了。在之后的革命生涯中,他又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最高职务曾任空军副司令员,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而那颗子弹却一直在王定烈的腰里停留了16年,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得以取出来。至今,这颗子弹,仍被他保存着。

篇11:回顾红军长征路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了长征。1936年10月,最后一支红军抵达陕北,结束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历程。红军铁流两万里,从东南地区转移到西北,进入接近华北抗日前线的陕甘宁。中国革命力量重新在西北建立了新的战略基地,为随后迎接全国抗战高潮并发展革命力量创造了最基本的条件。

红军“三方四路”长征时间、里程各不同

通常说长征的开始时间是1934年10月,这是以中央红军离开赣南根据地为标志。这支红军历时一年,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有人认为整个长征结束时间是在1936年10月,是因为三个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长征路线不相同。

过去出版的一些工具书中把“长征”一词解释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简称”,或认为其特指“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其实这是不准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一说法,是指中共中央所在的红一方面军(亦称中央红军)的行军里程。中央红军从江西的瑞金、福建的长汀等地出发后,经过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解放后该省建制取消,其东部并入四川)、甘肃、宁夏,最后到达陕西的吴起镇。从里程看,这是走得最远的一路红军。红四方面军的长征,是从四川北部突破嘉陵江西进算起,经过四川、西康、甘肃、宁夏,最后在陇东的会宁县与红一方面军会师,结束了长征。红二方面军的前身红二、六军团自湖南桑植出发,经过贵州、云南、四川,到达西康的甘孜,同红三十二军(原一方面军的九军团)合编为二方面军,最后经青海到达甘肃接近宁夏的静宁县的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会师而结束长征。红二十五军的长征,从湖北出发,经过河南、陕西、甘肃、宁夏,到达陕西同陕北红军会师。

各路红军出发时间、到达陕甘时间也不一致。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离开江西南部开始长征,历时一年,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结束长征。此后一方面军又东征山西,接着西征宁夏,接迎二、四方面军。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从长江以北的鄂豫皖根据地出发,在党中央到达陕北的前一个月即1935年9月前期抵达那里。1935年4月,红四方面军离开川陕根据地西进,此后因张国焘错误指导的干扰,在川西和西康往返行动,三过草地,最终于1936年10月到达陕甘宁根据地。1935年11月,红二、六军团离开湘鄂西根据地,经过向西的万里大迂回,于1936年7月在西康甘孜同四方面军会师,随后也于同年10月到达陕甘宁根据地。总计起来,红军长征历时两年,有些部队也确实走了这么长时间。如朱德总司令以及原属一方面红五、九军团,从瑞金出发后历时两年才到达陕甘宁苏区。

20世纪50年代拍摄的表现长征的故事片《万水千山》问世后,毛泽东就表示不能光写一方面军,还要写其他红军。从当时的全国战略大局看,在南方的各支主力红军,除留下少数部队坚持根据地外,都离开原来的根据地向陕甘宁地区进行战略大转移。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长途行军,都属于长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靠相互配合才赢得胜利。

回顾红军三大主力以及红二十五军的长征过程,可以看出各支部队走的路程不同、里程不一,到达时间也有差异,然而都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奋斗。后来,“二万五千里”这一称谓在革命斗争中渐渐约定俗成,中国人民在艰苦奋斗时又产生了“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的激励之词。万里长征与万里长城一样,是中华民族坚韧顽强的精神在世界上的光荣象征,并将激励着后人为振兴中华而奋斗。

“屈指行程二万”——中央红军长征里程

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是红军原来的最大主力,出发时有8.6万人,中共中央又随军行动,因为国民党军投入最多的兵力进行围追堵截,一方面军在长征中损失比例最大,行军也极为艰苦。

当年红一军团留下一份详细的里程一览表,累计长征1.8万华里,为什么到陕北后并没有“一万八千里长征”的说法,只有“二万里”、“二万五千里”的说法呢?

1935年秋,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长征到达宁夏六盘山,曾写下著名的《清平乐》——“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此后,人们讲起红军长征,大都习惯说成“两万长征”或“二万五千里长征”。

“屈指行程二万”,这虽是艺术语言却基本符合事实。到达陕北后一个月,1935年11月中共中央首先明确地宣布了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的结论,并在《抗日救国宣言》中说明:“红军主力,经过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历尽艰难困苦北上抗日。”

现存的历史档案中有一份《红军第一军团经过地点及里程一览表》,这是红一方面军部队最早的、最详细的可靠资料。此表以红一军团直属队长征中每天的记录为依据,标明每天从哪里出发,到哪里宿营,行军里程多少。累记下来,从赣南到陕北一年间共行走18095华里。中共中央机关基本与红一军团同路,每天行军里程累计,也是1.8万华里。

若仔细考察,这一里程累计数字只是中央机关、军团司令部直属队从每天出发到宿营的统计,并非实际所走的全部里程统计。以机关人员而论,到宿营地后多数人还要外出找粮、砍柴和奔走向群众宣传;战斗部队经常要迂回行动,有时反复冲锋;此外,中央和军团直属队驻扎时,各师、各团还要继续担负警戒,或进行侦察和筹粮活动。中共中央机关、红军直属队,可谓是参加长征的红军中走路最少的。作战部队同他们相比,估计至少要多走1/3的路,以此估算“二万五千里”只少不多。

当年在红三军团长征的张爱萍后来在回忆遵义战役的情况时曾说过,他们一个团在大部队占领遵义后,向敌军一次反击就追出70华里,再返回遵义找大部队,这往返140里都没有算在军团直属队的长征里程统计中。

红一方面军参加长征的部队,还有在一、四方面军会合后随总司令部行动的红五、九军团,他们走的路程比一方面军计算的还要长约一万里。这是由于他们在张国焘分裂红军后随四方面军南下川康边区,转战近一年,后分别调属二、四方面军北上。朱德、刘伯承便随这些队伍行动,他们行军两年,走的路程有三万多里,是长征中走得最远的。

nlc202309012043

休整和跃进相结合的进军——二方面军长征

在红军三大主力长征中,二方面军在途中的损失比例最小。二方面军是1936年7月进入西康藏区后才正式组建的,此前其主要成分是任弼时、贺龙等人领导的红二、红六两个军团。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即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而四方面军转入川康边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和当地红二、六军团就成为长江以南最后的一块革命根据地和最大的红军主力,被蒋介石视为心腹大患,集中20余万兵力准备向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发动新“围剿”。当时红二、六军团只有1.7万人,根据地又很不稳固,任弼时、贺龙等领导人毅然决定在敌人围攻之前转到外线寻求新的机动,开辟新苏区。

1935年11月19日,红二、六军团由湖南桑植地区出发,从此开始了长征。经过2个多月转战,部队于1936年2月渡过乌江,进入了贵州西部的大定、毕节地区建立政权。3月下旬,任弼时、贺龙、关向应、萧克、王震等领导认为北进是出于全国革命战略的要求,决定放弃在江南建立根据地的意图,会合红四方面军北上。随后,红二、六军团先以佯攻昆明吸引滇军主力,接着迅速向西渡过金沙江,翻越雪山,于7月初到甘孜同红四方面军会师,还保留了1.4万人。

根据中共中央命令,红二、六军团和原在四方面军的第三十二军(原一方面军的九军团)合组成第二方面军。贺龙总指挥、任弼时政委等领导人通过对张国焘的耐心说服和适当斗争,终于使得二、四方面军能够并肩北上。两个方面军通过了茫茫数百里草地,于9月初进入甘南并控制了8座县城。此时张国焘又不执行中央电令一意西进,国民党中央军胡南部乘机将孤立的红二方面军包围,经过指战员奋勇拼杀,红二方面军损失2000多人后终于冲过西(安)兰(州)公路,10月下旬同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在甘肃静宁县将台堡会师。到达陕甘宁苏区时统计,红二方面军还保留1.1万人。毛泽东接见贺龙时称赞说:“你们一万人,走过来还是一万人,没有蚀本。”

从红二、六军团自湖南西部桑植出发算起,11个月后到达陕甘宁边区,走的路程为两万里。他们长征时采取了跃进一段、再休整一段的方式,并以灵活的方式打转,途中还大量扩军。国民党军追击他们的部队也比较少,且多非主力,以上各种因素使红二方面军在长征途中总减员较少。在延安召开党的“七大”时所拟定的军事报告,对红二方面军的长征方式还专门做了赞扬。

三过草地曲折长征的红军——四方面军

在红军三大主力长征中,四方面军走的路线最曲折,所用的时间也最长,这是因为负责人张国焘犹豫动摇,总想逃避北上抗日前线,使部队在北上与南下中反复走了许多弯路。

1935年春,在四方面军负总责的张国焘认为全国革命形势低落,于5月初擅自决定放弃已开辟了两年的川陕根据地,以四方面军主力、地方武装及苏区机关人员等共8万余人全部西进,开始了长征。西进之初,四方面军占领了川北十几个县,人力物力得到了补充,却因放弃了根据地陷入了无依托的游动作战困境。此后,张国焘对于同国民党军作战感到悲观失望,一意向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退却,这种错误一度分裂了党和红军,并造成了四方面军在川康边区近一年的往返徘徊局面。

1935年6月,红四方面军同刚过雪山的中央红军会师,全军兵力相加有10万人。当时中共中央决定开辟川陕甘根据地,担任红军总政委的张国焘经说服勉强同意。第一次通过草地后,张国焘又反悔要求南下,拒不执行中央命令,使红四方面军全部及随总司令部行动的原一方面军的五、九军团掉头再过草地,进入成都西北的川康边天全、芦山、道孚、丹巴等地。由于国民党川军主力和入川的中央军大举进攻,红四方面军经4个月苦战仍难以立足。1936年2月,红四方面军被迫向西转移进入藏族聚居的甘孜及附近地区,部队也由南下时的8万余人减为4万余人。

南下的失败和中央北上的胜利,从正反两方面教育了广大指战员。在中共中央劝导和督促下,经过朱德、刘伯承以及广大指战员强烈要求,张国焘被迫于6月间接受了中共中央的战略方针。7月间,红四方面军同红二方面军一同离开甘孜地区北上。

红四方面军第三次过草地后,进入了甘肃南部。此时张国焘又动摇了,不愿同中央会合,提出向黄河以西前进。这时四方面军的干部大都反对“再天天向太阳落下的西边走”,总指挥徐向前、政委陈昌浩也要求北进,坚持逃跑主义的张国焘彻底陷入孤立。1936年10月9日,红军总司令部和四方面军主要领导人到达甘肃会宁,同前来迎接的一方面军会师,从而结束了长征。

从地图上看,红四方面军从嘉陵江边出发到会宁的直线距离不到1000里,却用了一年半时间,反复迂回往返行程超过1万里。虽然红四方面军走的里程少于红一、红二方面军,艰苦程度却不逊色,过草地这种最艰苦的行程就走了三次。到达陕甘宁后,红四方面军还有3万多人,虽然在后来的西路军中有很大损失,仍是红军中保留长征骨干最多的部队,在后来的革命战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进行“小长征”的红二十五军

长征的红军除了三个方面军之外,还有红二十五军进行了一次“小长征”。这支部队数量不大却很精干,是长征中惟一数量不减反增的部队。

坚持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十五军,在1934年内外处境日益艰难。周恩来认为如果该军继续留在当地,部队和根据地都会因力量枯竭而被消灭,只有向外发展才能保存力量,引开大批敌军又会减轻根据地的压力。红二十五军吴焕先、徐海东等领导人经过研究,决定率主力突围西进至豫陕边界一带开辟新根据地,留下一部分人组成红二十八军坚持游击斗争。后来的事实证明,突围和留下的部队都有了发展。

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后的一个月,红二十五军于1934年11月16日从河南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向平汉铁路以西转移,开始了长征。同年12月,部队转战到陕西省雒南(今洛南)县落脚,此后在这一地区开展游击战争,经半年战斗开辟了一块有50万人口的鄂豫陕边苏区。在长征途中还能建立一块较稳定的根据地,这是仅有的一例。

nlc202309012043

1935年7月,徐海东、吴焕先等领导人得到缴获的报纸和交通员口信才知道,红军一、四方面军已在川西会师并准备北上,便决定留下部分人员坚持陕南斗争,主力继续长征迎接中央。红二十五军西进甘肃攻占两当县时,遇国民党军围攻,部队转向北进,于9月16日进至陕甘革命根据地的永坪镇,同红二十六、二十七军会师。到达陕北时,红二十五军还有3400人,此外在陕南还留下了2000多人,比长征开始时的人数还有增加。

红二十五军从鄂豫皖出发到达陕北的行军距离,总计约9000里,历时10 个月。同红军主力三个方面军相比,红二十五军长征距离短一些,途中也未经过雪山、草地,因此被有些人称为“小长征”。尽管当时追击他们的国民党军大都系地方军阀部队,然而战斗仍十分激烈残酷,政委吴焕先在火线指挥时牺牲,徐海东、程子华都因身先士卒负过重伤。部队最高领导带头挥大刀在一线率部冲杀,是红二十五军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的突出体现。这一支红军部队在陕甘打开了局面,为随后到达的中央红军能落下脚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毛泽东后来一再称赞红二十五军的军长徐海东,说他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

长征后的红军保存下多少人

对红军长征到达陕甘宁时还剩下多少人,过去长期有着“3万人”或“8万人”的不同说法。其实,这两种说法是由于算法不同,因此得到的数字不同。

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从江西南部根据地出发时是8.6万人的大队伍,一年后进入陕北时部队只剩6000人。当时周恩来心情沉重地说:“我们红军像经过一场暴风雨的大树一样,虽然失去了一些枝叶,但保留下树身和树根。”以后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中央红军在陕北会合了先期到达的红二十五军和陕北红军,一年内主力部队和地方部队总计又发展到3万余人,二、四方面军接着又北上到陕甘宁。三大主力会师前,陕甘的红军后勤部门准备了冬衣7万套,还是不足,因为三大主力会师时全军统计有8万人。

三大主力会师结束长征后,红四方面军主力2万多人又渡过黄河西进组成西路军,结果于1937年春基本失败,不过这一时期红军在陕甘地区又扩大了一些兵员。至1937年夏,军委统计在陕甘宁地区的红军主力部队、地方部队和后方机关总计为7.4万人,其中总部为4000人,野战部队为4.2万人,此外还包括地方部队以及院校学生、医院和残废院中的伤残军人、后方被服和制械工厂的人员。同年8月红军改编时,野战部队编为八路军三个师,编制4.5万人。

过去的党史书中,长期有“长征后红军只剩3万”一说,这其实是指经过万里长征到达陕甘宁的人员,而不算陕北红军及长征后扩大的人员,以及长征结束后西路军损失的人数。

经历过长征而剩余的3万多红军指战员包括: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的6000人;红二十五军到达陕北3000人;红二方面军到达陕甘宁1.1万人;红四方面军在陕甘宁剩余人员1.4万人。

当时红军处于激烈的战斗和艰苦的生活环境之中,除战斗伤亡外,因病和意外情况造成的损失也经常发生,部队的人员时时都在变化中,统计数字不可能很准确。不过大致上讲,有3万多名经历过万里长征考验的指战员保存下来,这是当时党和红军最宝贵的财富。毛泽东认为长征后红军人数虽然减少,力量却比过去更强,这既是指党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已由错误转为正确,也是指红军的质量大为提高。

“铁流两万五千里,直向着一个坚定的方向。苦斗十年,终锻炼成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这是抗战初期创作的《八路军军歌》,其中前四句概括了红军长征体现的坚定性和无敌无畏精神。尽管后人对长征后剩下的人数从不同角度统计有不同说法,却都证明了一个事实,即人数虽减少,革命力量却增强了,并最终发展成一支赢得全国胜利的大军。

上一篇:产险公司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下一篇:古西湖合惠专业合作社联社在发展林业方面的作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