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健康教育制度

2024-04-30

安全健康教育制度(精选8篇)

篇1:安全健康教育制度

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制度

1.管理人员的职业安全健康教育

企业法定代表人和厂长、经理主要应进行国家有关职业安全健康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有关规章制度;工伤保险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知识及安全文化;有关事故案例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项内容教育。安全教育时间不少于四十学时。

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人员教育内容应包括:国家有关职业安全健康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职业安全健康标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安全技术、职业健康知识、安全文件;工伤保险法律、法规;职工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及调查处理程序;有关事故案例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项内容。安全教育时间不少于一百二十学时。

企业其他管理负责人(包括职能部门负责人、车间负责人)专业技术干部的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职业安全健康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本职安全生产责任制;典型事故案例剖析;系统安全工程知识;基本的安全技术知识。安全教育时间不少于二十四学时。

班组长和安全员的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内容包括: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职业健康和安全文化的知识、技能及本企业、本班组和一些岗位的危险因素、安全注意事项;本岗位安全生产职责;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抢救与应急处理措施等。安全教育时间不少于二十四学时。

2.特种作业人员的职业安全健康教育

特种作业人员上岗作业前,必须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教育,增强其安全生产意识,防止由于缺乏安全教育和必要的技能培训而引起伤亡事故。

3.用人单位员工的职业安全健康教育

用人单位员工的职业安全健康教育主要有新员工上岗前的三级教育、“四新”教育和变换岗位教育、经常性教育三种形式。

三级教育时间不得少于四十学时。厂级安全教育由企业主管厂长负责,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内容应包括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通用安全技术、职业健康和安全文化的基本知识,本企业职业安全健康规章制度及状况、劳动纪律和有关事故案例等项内容。车间级职业安全健康教育由车间负责人组织实施,车间专职或兼职安全员协助,内容包括本车间的概况,职业安全健康状况和规章制度,主要危险因素及安全事项,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主要措施,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班组级职业安全健康教育由班组长组织实施,内容包括遵章守纪,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岗位间工作衔接配合的职业安全健康事项,典型事故及发生事故后应采取的紧急措施,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的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等项内容。企业新职工须按规定通过三级安全教育和实际操作训练,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企业在实施新工艺、新技术或使用新设备、新材料时,必须对有关人员进行相应的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企业职工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位一年以上重新上岗时,必须进行相应的车间级或班组级安全教育。当用人单位内部职工从一个岗位调到另一个岗位、或从某工种改变为另一工种、或因放长假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时,用人单位必须进行相应的安全技术培训和教育,以使其掌握现岗位安全生产特点和要求。

4.经常性职业安全健康教育

在经常性安全教育中,安全思想、安全态度教育最重要。进行安全思想、安全态度教育,要通过采取多种多样形式和安全活动,激发员工搞好安全生产的热情,促使员工重视和真正实现安全生产。经常性安全教育的形式有:每天的斑前、班后会上说明安全注意事项;安全活动日;安全生产会议;事故现场会;张贴安全生产招贴画、宣传标语及标志等。

篇2:安全健康教育制度

1.1为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避免工伤事故发生,根据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1.2本制度规定了新职工、特种作业人员、中层及中层以上干部、班组长、变换工种和“四新”教育、职业健康、全员、复工和安全管理人员等九种安全教育的程序、内容和管理要点。2 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员工。3 总则

3.1 安全教育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各单位要通过开展安全教育工作,提高职工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3.2 各单位要坚持安全教育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认真布置,检查落实,讲求效果,严格考核。

3.3 各单位对各种安全教育均要有记录,除新职工的教育考试记录、档案永久保存,其他保存三年。4 职责

4.1 人力资源部是职业安全健康教育的主管部门,负责下达培训计划,并组织或督促相关部门实施;负责教育培训资金的申报和使用。4.2 安全部负责提出职业安全健康教育的需求;负责实施新职工、班组长、变换工种和“四新”教育、职业健康、复工等安全教育,负责组织特种作业人员、中层及中层以上干部、安全管理人员参加相关部门的安全教育培训;负责制定全员安全教育内容。4.3 其它单位负责组织和实施全员安全教育。5 新职工安全教育

5.1 凡新职工(包括干部、工人、临时工、合同工、集体工、季节工、代培人员和实习人员等)进厂都必须进行厂级、分厂(部)级、班组级的三级安全教育,时间不少于40学时,并填写《安全合格培训证书》(对代培人员和实习人员,应作专门记录并签字)。三级教育后,安全部门对其进行考试,分厂接到考试合格通知后方可安排其工作。5.2 经三级安全教育后,受教育者持《安全合格培训证书》到劳保仓库领取规定的个人劳动防护用品。此卡由劳保仓库定期交安全部门保存建档。未经三级安全教育或不符合要求者,劳保仓库不得发放个人劳动防护用品,更不准安排其上岗。5.3 人力资源部门应当确定新职工的学徒期,分厂必须为其指定师傅,师傅应当对其进行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并对其安全操作进行监护。

5.4 新职工安全技术教育内容

5.4.1 厂级教育由安全部进行,主要内容为:

a)安全生产的意义和任务,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b)本单位概况、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和危害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危险性作业项目、安全管理程序;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有关规章制度,职业安全健康常识; d)典型的工伤事故案例及防范措施; e)安全生产方面的希望和要求。5.4.2 分厂(部室)级教育由分厂(部室)负责安全工作的领导进行,主要内容为:

a)本分厂(部室)的生产特点、危险区域、要害部位和设备状况;

b)本分厂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规章制度;危险性作业项目、安全管理程序;

c)安全技术基础知识、劳动纪律及应注意的安全健康事项; d)本分厂典型的事故案例及防范措施; e)希望和要求。

5.4.3 班组级教育由班组长或班组安全员进行,主要内容为:

a)本班组的生产特点、作业环境、危险、危害区域和本岗位设备状况;

b)本岗位、本工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等; c)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及正确佩带、使用方法,本岗位安全卫生操作方法示范,排除故障的方法、互相合作的安全事项,危险性作业项目、安全措施;

d)本岗位及作业场所日常安全检查内容、方法和隐患报告、整改要求;

e)本岗位及作业场所意外情况的紧急应变措施。6 班组长安全教育

6.1 班组长安全教育,由人企部负责组织实施并建档。安全部负责授课。一般情况下,每年6月、12月进行培训,特殊情况另定。6.2 教育内容:

a)安全生产的意义和任务;

b)国家相关法规、标准,班组长安全生产责任制和企业的规章制度;

c)安全技术、职业危险、危害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d)现代科学管理的方法及应用、班组安全建设、安全生产“五同时”教育、检查、危险作业、违章管理等内容、方法和要求。6.3 班组长安全教育应有教学大纲、学员名单、考试(或考核)记录。7变换工种和“四新”教育

7.1 工人变换工种(以人事部门调令为依据)时,必须进行变换工种教育,其程序为:企业内分厂之间调动,进行分厂、班组级教育;分厂内班组之间调动,进行班组级教育,教育后填写《安全培训合格证书》。

7.2 变换工种人员安全教育的内容等同新职工安全教育的内容。7.3 变换工种人员按要求进行安全教育后,凭教育卡到劳保仓库领取个人防护用品,并将教育卡交安全部存档。

7.4 同工种变换岗位,管理人员之间的变动不属于变换工种。管理人员从非生产岗位调动到生产性质的岗位,要进行变换工种安全教育。7.5 对工种不变、一人多机(岗)操作的人员,先由各分厂审查同意,再通知安全、设备、工艺等部门进行一人多机(岗)的安全、设备操作、工艺等培训,填写“一人多机(岗)安全教育登记卡”并签字,然后才能上岗。

7.6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以下简称“四新”)时,必须对有关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由各职能部门或分厂负责组织实施,安全部配合,然后班组进行岗位教育,接受培训人员填写《安全培训合格证书》,此卡分厂教育一栏由主管部门填写,由分厂收齐,及时反馈人企部。人企部对教育过程和效果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单独建档,注明“四新”教育。8职业健康教育

8.1 职业健康教育分两种层次组织实施:一是全员的职业健康教育,由各分厂组织进行,每年一次;二是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的职业健康教育,由安全部组织进行,每年两次。8.2 全员的职业健康教育内容为:

a)国家和行业职业病防治的法规、标准和本企业的规章制度。b)分厂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布情况、排放浓度的变化情况、防治方法等。

c)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自我防护措施、应急救援办法和紧急处理程序。

8.3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的职业健康教育内容为:

a)国家和行业职业病防治的法规、标准和本企业的规章制度。b)分厂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布情况、排放浓度的变化情况、防治方法等。

c)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自我防护措施、应急救援办法和紧急处理程序。

d)本岗位职业健康的常识和案例。

8.4 分厂建立职业健康教育台帐,安全部负责检查。

8.5 人力资源部建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的职业健康教育卡片。9 复工安全教育

9.1 工伤休工人员和离岗三个月以上重新上岗的职工,本单位人事科必须安排对其进行复工安全教育,对工伤休工人员要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其他复工人员进行分厂级和班组级安全教育。复工人员须经安全教育后,方可安排工作。9.2 复工教育内容

a)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b)本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操作规程;

c)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和安全生产的具体要求; d)对工伤复工者,分析、掌握事故的原因及防范的措施。9.3 复工教育后,填写《安全培训合格证》,交本单位安全部存档。10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教育

10.1 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称为特种作业人员。

机械制造企业所涉及的特种作业及人员主要有:

a)电工作业。含发电、送电、变电、配电工,电气设备的安装、运行、检修(维修)、试验工;

b)金属焊接、切割作业。含焊接工,切割工; c)起重机械(含电梯)作业。含起重机械(含电梯)司机,司索工,信号指挥工,安装与维修工;

d)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含在企业、货场等生产作业区域和施工现场行驶的各类机动车辆的驾驶人员;

e)压力容器作业。含压力容器罐装工、检验工、运输押运工,大型空气压缩机操作工;

f)经国家局批准的其它的作业。

10.2 负责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的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条件,并经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其委托的地市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认定。特种作业人员经培训考核后,发给相应的特种作业操作证(含IC卡);特种作业操作证每2年由原考核发证部门复审一次,经复审合格的,由复审单位签章、登记,予以确认。

10.3 安全部负责建立特种作业人员档案,按照规定的时间组织其参加培训或复审,并办理特种作业操作证(含IC卡)。操作者持证上岗。11 中层及中层以上干部安全教育

11.1 中层及中层以上干部(含新任干部)安全教育由人企部纳入职工教育计划,并组织实施和建档。新任干部必须进行安全教育,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11.2 中层及中层以上干部(含新任干部)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经过安全生产培训,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其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

a)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及有关行业的规章、规程、规范和标准;

b)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知识、方法与安全生产技术,有关行业安全生产管理专业知识;

c)重大事故防范、应急救援措施及调查处理方法,重大危险源管理与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原则;

d)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e)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11.3 中层及中层以上干部每年应进行安全生产再培训。再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新知识、新技能和新本领,包括:

a)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规程、标准和政策; b)安全生产的新技术、新知识; c)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d)典型事故案例。

11.4 中层及中层以上干部安全生产管理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8学时。

11.5 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储存单位的中层及中层以上干部由安全部组织参加法定机构举办的安全生产培训,考核合格并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后,方可任职。其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12 全员安全教育

12.1 各级领导应组织开展经常性的安全生产教育,根据不同对象、层次,采取多种形式,如下发安全简报、举办安全板报展览、放映有关电影和录像、举办学习班等,对职工进行安全卫生知识更新教育,切实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及素质。

12.2 班组应结合公司及本班组安全生产实际和当前事故通报等,每周应开展一次安全学习,作好记录,分厂要每月抽查一次,并签字。12.3 对重大施工、检修等项目,在施工、检修前,应根据予先危险性分析提出的安全措施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12.4 各分厂局部或全部集中休息超过一周的,应集中组织对休息人员进行收心安全教育,教育职工调整好身体和精神状态,为新一轮生产做好准备。

12.5 各分厂应将受教育人数、教育率及考试结果,及时报送安全部。13 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教育

13.1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培训和安全资格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

a)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政策及有关行业安全生产的规章、规程、规范和标准;

b)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劳动卫生知识和安全文化知识,有关行业安全生产管理专业知识;

c)工伤保险的法律、法规、政策;

d)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及调查处理方法; e)事故现场勘验技术,以及应急处理措施; f)重大危险源管理与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方法; g)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h)典型事故案例。13.2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每年应进行安全生产再培训。再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新知识、新技能和新本领,包括:

a)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规程、标准和政策; b)安全生产的新技术、新知识; c)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d)典型事故案例。

13.3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8学时。

13.4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培训由人企部组织,参加有资质的单位举办的培训教育。14 考核

篇3:安全健康教育制度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 安全工作正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笔者从事水运工程管理工作, 认识到目前工程建设项目众多, 各类事故频发。由于农民工的安全意识较低, 安全技术素质不强, 违章操作而导致的伤亡事故占了较大的比例。所以, 做好农民工的安全教育, 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术素质成为当前工程安全管理的当务之急。

1 建设工程安全的现状

目前我国工程项目上的农民工数量是世界上最大的行业劳动群体, 但是他们的劳动环境和安全现状却令人堪忧。由于行业的特点、人员的素质和社会现状等原因, 工程项目安全生产形势较为严峻。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网站上的数据, 建筑施工领域事故数量和死亡人数均呈现下降趋势, 但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暴露出在安全生产体制和企业主体责任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近年来, “平安工地”创建活动正开展的如火如荼, 各施工企业在安全教育、交底等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不是很明显。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原因、管理上的缺陷等等,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施工企业把大部分的精力花在了工程的质量、进度和成本控制上, 没有对安全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

要想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 做好安全教育, 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是其中一条重要的途径。

2 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2.1 安全意识的定义

关于安全意识的定义, 已有不少学者进行了研究, 其中张汉德[1]认为, 安全意识也叫安全观, 是人们关于安全的观点、思想、知识和心理的总称;刘克会等[2]认为, 安全意识是人的意识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来源于人类的安全实践活动, 同时又对实践活动具有积极的主观能动作用, 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对各种各样可能对自己及他人造成人身伤亡和损害的外在环境条件的一种戒备和警觉的心理状态。

综合上述定义, 笔者认为安全意识就是安全思想, 是自身保护意识, 对身边危险因素正确判断和认识及相应的防范措施的意识。在工作中, 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 仍然从自身和他人安全考虑, 自觉谨慎地遵守各种安全规则的意识和面对各种不安全威胁能做出有效反应的主观能动意识。农民工安全意识普遍不强, 主要体现在安全知识缺乏和安全防范意识淡薄两方面。安全知识缺乏表现为农民工没有这方面的安全知识, 或安全知识了解得不全面。而安全防范意识淡薄是指农民工有这方面的安全知识, 但并不重视, 疏于防范。其具体常常表现为对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不能掌握, 操作中无知蛮干;违章操作, 冒险蛮干;嫌麻烦, 盲目操作;图方便, 走捷径;自我保护能力较差;身体素质不能满足高强度施工作业的需要;不使用或不正当使用劳保防护用具等[3]。

2.2 提高安全意识的途径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 要先提高施工管理人员和农民工的安全意识, 才会有安全行为;有了安全行为, 才能确保工程施工安全进行。因此, 在工程安全管理工作中, 提高人的安全意识, 使人员对施工安全具有自觉能动性, 就变得非常重要。

笔者认为安全意识提高的途径有:抓好农民工的安全教育, 经常性开展安全活动, 加强安全施工的宣传力度, 加强安全管理等等。本文重点讨论安全教育的一种形式———安全晨会。

3 安全晨会制度

3.1 安全晨会主要内容

安全晨会, 类似于班前安全教育, 由各施工班组长每天施工前召集本班组全体人员对当天施工计划进行全过程安全检查和点评, 主要内容包括:

1) 分析当天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点及安全施工注意事项, 对当天施工过程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2) 检查并通报施工现场作业环境及施工机械设备性能状况;3) 施工班组成员上报前一天施工过程中发现的危险源、安全隐患或施工安全建议和意见。

3.2 安全晨会的执行

南京市航道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于2012年7月份下发了《关于全市航道在建工程施工班组实行“安全晨会制度”的通知》, 主要在秦淮河船闸扩容改造工程和芜申线南京段航道整治工程中实施。

各施工单位项目经理作为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 高度重视“安全晨会制度”, 对本项目所有施工班组会议记录签字确认或委托安全员签字确认, 对会议讨论中发现的各类安全隐患, 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确保隐患在可控范围内方能进行当天施工作业, 对于发现的问题在第一时间通知监理单位协同解决。

监理单位作为“安全晨会制度”监管机构, 督促施工单位做好施工班组“安全晨会制度”的执行和记录工作。监理单位每周不少于两次随机参加各施工班组“安全晨会”, 以确保制度执行到位, 不走过场。对于施工单位上报的重大安全隐患, 要求施工单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并及时将相关情况通知建设单位。每周对于晨会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整改情况汇总后报建设单位备案。

建设单位安全部门认真做好施工单位“安全晨会制度”的抽查工作, 确保监理单位监督工作有效开展, 并将“安全晨会制度”实施情况纳入施工和监理单位月度履约考核。对不按规定执行“安全晨会制度”或对会议中发现的问题不解决, 继续违章、违反操作规程的施工班组或单位要加大处罚力度, 尤其是对屡次违章、违反操作规程的施工班组和单位从重处罚。

3.3 取得的效果

以秦淮河船闸扩容改造工程为例, 该工程于2012年4月份正式开工建设, 2013年12月交工验收。从2012年8月份开始实行安全晨会制度, 通过安全专项检查和日常巡查对现场违章作业和安全隐患进行统计 (见图1, 图2) , 从2012年10月份起, 现场违章作业的现象和安全隐患数量开始有所减少, 2013年现场违章作业的现象和安全隐患数量明显比2012年少。

笔者在参与完秦淮河船闸扩容改造工程的建设后, 于2014年3月转战到芜申线南京段航道整治工程, 该工程于2009年开工建设, 2015年年底交工通航。该工程也是从2012年8月份开始实行安全晨会制度, 由于该工程标段较多, 进场时间不一致, 有些标段在2014年之前就已结束退场, 所以无法进行纵向的比较。笔者分管下游航道2标, 该标段负责9.745 km的航道整治, 于2014年4月24日开工, 通过月度大检查、安全专项检查和日常巡查对现场违章作业和安全隐患数量进行统计 (见图3) , 整个现场违章作业的现象和安全隐患数量总体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其中2015年年后数量增加主要是因为部分工人进行了调整, 不少新工人进场;10月份数量增加主要是因为年底要交工通航, 施工单位增加了机械投入和人员数量 (见图4) 。

4 结语

安全生产是永恒的主题, 安全教育始终贯穿于安全管理工作之中, 农民工安全意识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逐渐积累的过程, 是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 再到“我会安全”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懈努力, 将安全理念融入到每位农民工的血液, 将安全意识连接上每位农民工的神经, 生产安全才会得到保障。

摘要:结合建设工程的安全管理现状, 分析了安全意识在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 提出了一系列提高安全意识的途径, 并选取安全晨会制度进行了探讨, 旨在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

关键词:建设工程,安全意识,安全晨会制度,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张汉德.浅谈安全意识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J].地质勘探安全, 1995 (4) :30-32.

[2]刘克会, 丁辉.基于模糊理论的安全意识评价方法研究[J].露天采矿技术, 2006 (5) :80-81.

篇4:安全健康教育制度

而现实中,农村学校安全工作尤为令人担忧,这急需引起每一位教育者的重视。而农村学校在安全教育方面也存在着先天的不足。教育形式化、各方面重视不够、隐患多、家庭教育的缺失……因而,农村学校还应根据学校所处的环境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一、要有真正的安全管理落实机制

对于安全工作,学校应于全体教师间形成安全无小事的共识。学校应成立由校级领导担纲的专门的安全工作小组。学校要制订完善的安全工作排查制度、行政值周制度、导护制度、安全演练方案、应急处理预案、规范教育制度,与班主任科任教师签订安全责任状。只有做到有章可循,严格督查,才有可能落实到位。然而,安全管理不能停留在口头上,也不是挂在墙壁上的。这一切的关键是要真正的落实。我们知道从上而下层层都有许多规章制度,但并非都能很好地发挥领导作用,真正地使这些措施落实到位。因此我们还应有一套可操作的奖惩机制。对管理人员做到令行禁止,做到有错必纠、有错必罚的高压态势。校领导也应有连带的责任追究制度,使得每个人从意识上高度对学生负责,对家长、社会负责。只有强有力的奖惩措施,才能使得挂在墙上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并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应有以人为本的管理意识

每个学校的安全制度,可以满满地挂上一面墙壁,措施也很完整。然而,我们回到头来看看我们的这些制度,还只是停留在制度上,我们按着制度实施着制度,然而我们是否想过这些制度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安全,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我们制订的制度是否有缺失……

南平实验小学规定学生七点半到校,校门也只是在七点半才打开,提前到校的学生只能在校门口等待。这就是学校的制度,我们不可否认有规矩才能成方圆。因此大家就按规定办事,而那些早到的学生只能在寒风中等待。因为这是制度。但我们的学校在制订制度时想过没有,有多少家长也有自己的工作,他们要为自己的家庭生活起早摸黑。假若家长是七点上班,也只因早半个小时顺便把孩子送到学校,这应是可以的吧!那就只能在校门口等着。因为这是学校的制度,不到七点半校门不开。我们为什么不可以让早到的学生进校园?因为制度规定的。如果在这时学生在校园里出了什么情况,谁负责?

这是学校的懒人管理方式,也是制度的弊端及缺位。因此,在安全管理上,我们应以学生的利益为前提,而不是以学校的方便管理为前提,学校应处处为学生着想。那么我们管理上就会有更好措施。我们得重新审视现在的规章制度所存在的漏洞。

三、落实政府责任,消除安全隐患

除了制度的缺失外,我们管理者的安全意识也比较淡薄。现阶段,我们的教育体制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因此,学校最重要的不是给孩子们上安全课,而是如何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应试能力和提高成绩的方法。还有现在学校的经费困难,城里的学校应该不会为经费发愁,而广大的农村学校特别是农村完小可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因此,消除校园安全隐患,也就只能走走过场。即使发现了问题,也因经费原因只好写在纸上,层层汇报。还没汇报完,安全事件可能就发生了。

农村学校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学校的各种设施有许多已经老化,但由于经费等方面原因,特别是农村完小,有许多学校存在安全隐患,但学校却对此无可奈何。这些问题应是政府真正负起责任,检查不走过场,该政府做的,政府就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对旧的设施和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整改、清理。如,对门窗玻璃的更换,对旧电路、旧电线换新改造,对体育设施进行加固、更新。学校也应树立起对每个学生负责的态度,不应付了事,而是应根据学校的实际,加强安全隐患的排查。每两周进行一次安全工作排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四、及时有效地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升学校的安全意识

小学生在心智等各方面还不成熟,他们对事物及所存在的安全认识还不是很清楚。而农村孩子在安全管理方面有其先天的不足。农村中有许多小溪水塘,交通也不是那么的规范……从家长到社会对安全的认识也不是那么到位。特别是现阶段有许多留守儿童,他们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也存在着许多的安全隐患。这就要求学校应根据学校实际真正做好各种安全教育工作,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如,开展交通、游泳安全等专项教育。可以结合课堂及活动进行教育。如,春秋游及其他活动时引导学生在活动时要注意安全,在马路上不能追逐打闹,不随便横穿公路,过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线……显然,课题中蕴含着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教育内容。将教材进行延伸,学生在无意中接受了安全知识。在活动课中渗透,结合班队活动、课外活动进行有机穿插渗透安全教育。

也可进行自我体悟的教育。“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你听你忘记了,你看你记住了,你做你学会了”,一句中国寓言,一条外国谚语,说的都是一个道理:实践出真知。如,我们可以及时把在家乡及报刊上报道的有关溺水事故的事件作为极好的场景教育,我们时时地抓住这样时机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能给学生以震撼,让学生心存敬畏。

做好卫生和安全知识讲座,每班每学期授课两节以上,主要内容是:防中毒、防火灾、防触电、防溺水、交通安全、活动安全等,使学生远离危险。教会孩子在事故和灾害事件中自我保护和求助、求生的简单技能。学会正确使用和拨打110、119、120电话,以及不和无关的社会人员来往的教育。

五、加强日常常规安全制度的落实

学校安全无小事,这些都体现在我们平常教育管理的方方面面。我们只有切实做好日常常规的管理落实,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做好行政值周制度。学校行政领导每周轮流值周,主抓安全教育工作,发现、纠处安全隐患和不良倾向,并及时在每天的晨会上通报公告,在教师例会上及时告知教师问题的存在及整改意见,使各种安全问题能及时发现并化于无形之中。做好导护工作。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每天导护工作应及时到位,行政人员及导护教师要求在一天中做好早上、中午的巡视制度。巡视学校各项设施寻找安全隐患;及时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督促学生午间的学习;按时做好关、开校门的工作,严禁校外闲杂人员入校,同时不允许学生无故离校。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落实晨会报告、教育制,进行安全通报及教育工作;利用各种活动形式加强对师生进行安全防患教育……使安全这根弦时刻绷在师生的思想中。

安全工作只有防患于未然,学校的各项安全工作得到落实,使安全责任意识深入人心,才能创设一个良好的安全的教育环境。

篇5:消防安全教育制度

一、各级领导干部应高度重视防火宣传和教育工作。建立院、科、班组三级宣传教育网络,对职工进行经常性的防火宣传教育,普及消防知识,使职工懂得防止火灾事故发生相关知识,一旦发生火灾应立即报警和使用灭火器材进行扑救。

二、对医院义务消防队员培训学习每年不少于一次。

三、对新聘职工进行岗前消防安全培训。

四、对来我院实习人员,进行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教育。

五、对重点防火部门的职工,进行专业性消防训练。

篇6:安全教育制度条例

为保证安全生产,使职工熟悉和自觉遵守安全生产中的各项规章制度,特制订如下制度:

一、凡新进或调换工种的工人,上岗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并签定安全承诺书后,方准上岗操作。

二、特殊工种工人应参加主管部门的培训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三、要结合各特定季节、节假日,进行不定期的.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并建立教育、考核档案。

四、班组做好“三上岗”、“一讲评”班组安全活动,并做好记录。

五、安全教育主要内容有:

1、贯彻党和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令和规定。

2、各项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3、各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施工现场各项规定、制度。

4、施工生产中危险区域和安全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及预防措施。

5、施工现场消防知识和法制知识。

篇7:学校安全教育制度

一、学校德育处要经常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法制教 育、安全教育,并和班主任签订安全责任状。

二、班主任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安全常识教育。班主任必须有安全记事本,每次安全教育都要有记录,学校德育处要随时检查。

三、全体教职员工都有义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发现学生有危险行为要及时制止并通知班主任、德育处进行教育。

四、学生在校期间,校门卫要看好校门,学生不得无故出校门。

五、任何单位、个人到校找学生都要经过学校保卫科批准,并由门卫或教师派人到教室通知。如有事必须请假离校的,由学生写好请假条给班主任签字后交给门卫方可。

六、学生有事必须中途离校的,取自行车时要有班主任的批条。

七、机动车辆禁止进入校园,如工作需要确需进入的要由门卫提醒司机慢行,并指挥车辆安全行驶。

八、任何教师、班主任不得随意把学生驱逐出教室或校门,如有违反,学校将给予批评。

九、任何教师、班主任不得体罚学生,如有违反学校将给予批评。不准歧视个别生理有缺陷和“后进”的学生,所有学生在政治上一律平等。

十、没有经过班主任的同意,任何人不得把学生从课堂带走。上课期间,教师要负责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如有违反规定导致学生发生意外的,由该教师负主要责任。

十一、学校任何人无权对学生进行人身搜查、限制人身自由、扣压身份证或正常书信,更不准私拆他人信件、包裹。

十二、学校学生主管部门应适当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对于有危险的劳动项目不得安排学生参加。

十三、全体教职员工都有义务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课间或课后如遇学生遭受外来人员侵害而视而不见者,学校将给予严厉处分。

十四、班主任、任课教师都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学生攀爬二楼以上的窗子打扫卫生,班主任必须在场,并教育学生注意安全。不准学生用湿抹布擦电器和电器开关。禁止学生随意动开关、电器。

十五、实验室的教师要在大扫除之前把实验室的危险品存放好,并在打扫结束后检查危险品是否完好。

集会、比赛以及外出等活动安全的规定:

十六、全校集会,班主任必须到场指挥学生。各教学楼的楼道要安排专人监控,禁止学生上、下楼梯追逐、打闹。散会后大会主持人要对全体学生有秩序的进行疏导。重大集会前,学校领导组织安全保卫人员对会场进行全面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整改.十七、学校召开运动会必须有安全防范措施,班主任到场管理好本班学生,保卫人员负责整个会场的安全保卫工作。运动会期间学校校医不得离开会场。

十八、逢双休日或课间或课后组织校内活动,由组织者通知家长。活动期间有关人员要组织好学生,做好学生安全保卫工作。

十九、学生集会、比赛等活动实行“谁组织、谁负责”的安全工作原则,《体育活动安全管理规定》为保证师生正常的体育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和普及学生体育活动,使教学和群体工作既热烈蓬勃地发展,又有条不紊、安全有序地运行,特制定如下安全管理规定:

1、体育教师及管理人员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加强责任心,严格管理,认真履行职责。

2、教师上体育课,既要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又要保证学生安全。如上到有一定危险性的体育教材如跳马、单双杠、铅球、跳高等时,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体育活动的要领,还要在教学场地对学生进行保护与帮助,并安排学生干部协助。如因为教师组织课堂不力而造成学生伤害事故的,由任课体育教师负完全责任。

3、体育教师上课时间和活动时间不得擅自离岗,因离岗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由责任者负责。

4、学校教务处要按照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体育课运动会等体育活动,统筹考虑学生人数、场地、时间、活动项目等,以确保学生体育活动的安全。

5、在组织学生做课间操时,学校安排专人管理,集队速度不宜要求过快,禁止学生在楼梯、过道互相追逐打闹。

6、教师要教育学生必须遵守体育教师的指挥,服从管理,不得擅自动用各种设备和损坏体育设施,违者按有关规定处理。

7、学校总务处主任和体育教研组长要定期检查维修体育设施,如:健身器材、单、双杠、电器开关,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消除隐患。

8、发生学生意外伤害事故时,教师要在报告的同时,积极组织将学生送往就近医疗点治疗。

学校饮食卫生制度

1、为保证食品卫生,保障全体师生身心健康,根据《食品卫生法》有关规定,对周边食堂和商店特制定如下卫生制度:

2、学校成立食品卫生领导小组,食品卫生专人管理和负责。

3、从业人员持有效合格的健康证经培训后方可上岗,学校实行办证经营。

4、学校组织从业人员每年体检一次,凡患有传染病者不得参加直接接触食品的工作。

5、工作人员上班时应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并保持个人卫生。

6、做好食堂内外的环境卫生,做到餐一打扫,每天两清洗。

7、食用工具每餐用后应洗净,保持洁净,食(用)具做到“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

8、不购进、不加工、不出售腐烂变质、有毒、有害、超过保质期的食物。

9、生、熟食品,成品、半成品的加工和存放要有明显的标记,分类存放,不得混放。

10、保持仓库整洁,食品应做到有分类、有标志、离地离墙保管。

11、及时处理好垃圾,搞好“三防”工作。

120、安全生产约谈制度

第一条 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等法律法规,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吸取各类安全事故教训,强化主体责任,根据莎车县人民政府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安全管理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学校安全生产约谈,是指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事故发生地的下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主要负责人约见谈话,分析事故原因和安全形势,研究工作措施,以及对发生事故的单位负责入进行约谈告诫。

第三条 约谈对象

(一)发生安全事故的部门负责人及班级班主任;

(二)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主要负责人;

(三)认为有必要约谈的人员。

约谈对象应准时参加约谈,不得委托他人。

第四条 下列情形由校长主持约谈:

(一)三个月内发生两起较大安全事故的;

(二)发生重大或者特大安全事故的;

(三)认为有必要约谈的其他情形。

第五条 约谈要听取本单位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事故发生经过、事故抢险情况,事故性质、原因分析及教训,重点是采取的措施、强化安全责任等方面的汇报。被约谈对象应当准备书面材料。

第六条 约谈原则上在事故发生后,事故等级、性质确定后一周内组织进行。

第七条 约谈程序

(一)约谈前,书面通知约谈对象,告知约谈时间、地点、需要提交的相关材料;

(二)约谈时,应安排专人记录,形成约谈纪要并及时发送被约谈单

(三)约谈后,被约谈单位应在1 5日内将约谈要求落实情况以书面形式上报。

第八条 对无故不参加约谈或不认真落实约谈要求的单位和个人将进行通报批评,并按有关规定追究被约谈人的责任。

第九条 各学校要结合实际制定本校的责任事故约谈制度。

第十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消防设备定期检查、维护制度

一、消防设施应当定期检测、调试、维修和更换,并按时认真填写检查、检测、维修保养记录。

二、每年要到专门检测机构(县检测中心)进行全面检查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存档备查。

三、未经学校同意,不得擅自停用消防设施。

四、按照有关规定定期对灭火器进行维护保养和维修检查。对灭火器应当建立档案资料,记明配置类型、数量、设置位置、检查维修单位(人员)、更换药剂的时间等有关情况。

五、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并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设施,保持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火灾事故广播等设施处于正常状态。

六、每周全面检查一次学校消防安全,严禁以下行为:

1、占用疏散通道;

2、在安全出口或者疏散通道上安装栅栏等影响疏散的障碍物;

3、在教学、工作等期间将安全出口上锁、遮挡或者将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遮挡、覆盖;

4、其他影响安全疏散的行为。

防疫与健康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

为严格落实学校防疫与健康安全工作责任制,加强对健康安全工作的领导,细化责任,制订以下追究制度:

1、班主任教师对发现本班学生存在不良疫情,瞒报、漏报、缓报而造成学生大面积停课的,将由该教师承担补课责任,学校同时扣除该班主任工作津贴,年底班主任工作不予评优。

2、大队部、健康教师对学生在将抗防疫知识宣传不到位,工作流于形式造成疫情发生的,竟不能评为优秀辅导员、优秀教师。

3、工会、后勤人员检查当中,存在敷衍了事的,一经发现将扣除领导津贴。

篇8:安全健康教育制度

(一) 国际上关于核能生态安全检查监督制度的相关规定

国际上关于核能生态安全检查监督制度的立法主要集中在国际原子能机构通过的国际公约。国际原子能机构 (以下简称IAEA) 是国际原子能 (核能) 领域的政府间科学技术合作组织, 同时兼管地区原子安全及测量检查, 并由世界各国政府在原子能领域进行科学技术合作的机构。IAEA通过并且我国签署的关于核能安全检查的国际公约包括《及早通报核事故公约》、《核事故或辐射紧急援助公约》等。

IAEA的国际公约制定了有关核安全的国际标准, 对各国核能安全的立法有很大的帮助。而且IAEA对各国的核能发展事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国际合作的机会, 对核事故或辐射提供援助, 如日本在福岛核事故中就向IAEA发出了援助申请, 也得到了IAEA的援助。这些公约涉及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缔约国在核事故发生时的及时通报义务, 有关国家和IAEA有知情权;第二、缔约国在核事故发生时有提供迅速援助和合作的义务;第三、缔约国有义务保证核能利用的安全, 开展提高核安全的技术合作, 保护个人、社会、环境免受电离辐射的伤害;第四、缔约国有义务保证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的管理安全。IAEA通过的这些公约多是鼓励性质的, 也就是说缺乏强制执行的法律效力, 它们需要通过缔约国的国内立法来得以实现。

(二) 我国核能安全立法

我国的核能安全立法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起步,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立法进程缓慢, 下表是我国关于核能安全的法律法规:

二、我国对核能生态安全检查监督制度的立法价值取向

核能安全问题关系到整个社会, 核能安全立法应当体现强烈的社会法本位的价值取向, 所以核能生态安全检查监督制度也应当以社会性为其主要特征, 保障核能利用过程中的生态安全, 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核能生态安全立法的社会本位立法价值取向又包涵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 安全性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防治污染法》 (以下简称《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中体现着“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 严格管理, 安全第一”的原则, 这鲜明的表达着我国对核能生态安全的态度, 安全是第一位的, 只有在安全保障下利用才能实现。该法第二十条规定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第二十一条的“三同时”制度就是保证核能生态安全的重要制度的体现。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使得核设施营运单位要取得许可证和批准文件必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在环境报告书中就能很好的起到对生态安全检查监督作用。“三同时”指的是与核设施相配套的放射性污染防治设施, 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它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相辅相成, 是核能生态安全检查制度的具体体现之一, 也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方针。核能安全不仅是技术上的安全也包括管理上的安全。技术上要与时俱进, 管理上要严格遵守。法律的制定要综合融合核能技术本身, 也就是法律本身要包含科技成分, 要走法律与技术相结合的综合路线。

(二) 科学性

核能生态安全的检查监督制度的建立要讲究科学性。检查监督要形成统一而系统的体系。核能立法本身就是科技和法律的结合, 核能生态安全的检查监督制度要以核能科学技术为支撑, 指定具体的技术量化标准。 “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原则要贯彻到底, 在核能源的利用上做到未雨绸缪, 遇到危机情形时有应急措施。中央与地方要相互监督, 形成统一的体系,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 按照职责分工, 各负其责, 互通信息, 密切配合, 对核设施利用中的放射性污染防治进行监督检查, 做到科学性。

(三) 经济性

核能生态安全检查监督制度的建立也要考虑到社会经济效益。核能的利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国在能源上的不足, 对我国的生活生产都有很大的影响。核设备的检查监督制度的建立则是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对于核能源的放射性污染的治理同样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核污染的治理与防治需要一定的技术与经济。核能安全检查监督制度就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 对核设施进行严格管理与检查以减少核污染。核能安全检查监督制度规定核能的使用上严格按照国家主管部门的规定, 又采取了许可登记制度对核能设施进行的统一监督管理, 中央与各地方相互配合又各司其职。

三、我国核能生态安全检查监督制度立法的主要缺陷

由于日本福岛核泄露事件的影响, 国务院暂停了核电新项目的审批, 但是这并不表示中国放弃了发展核电事业。据报道, 核电新建项目审批将在今年上半年重启, 这预示了我国的核电能源将再次起步, 在利用核电造福人民的同时更应该关注核能利用存在的问题, 集中精力预防和解决好这些问题, 这样才能保证我国核电能源的安全发展, 否则将得不偿失。结合表1和我国核能生态安全立法价值取向可以看出我国核能生态安全立法的主要缺陷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 缺乏专门的基本法规范

我国至今没有《核能法》或《原子能法》作为核能安全的基本法, 虽然我国的核能源立法工作从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 但是立法进程缓慢, 唯一出台的一部法律就是2003年6月颁布的《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其次全部都是行政法规和政府部门规章, 这些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法律位阶较低, 而且相当散乱, 不成体系, 缺乏整体性, 加上立法陈旧, 最早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规定, 而核能技术是不断创新的, 这些对于核能安全的规制都相当不利。

(二) 缺乏专门的监督检查机构, 监督不力

例如, 根据《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的规定,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同级其他有关部门, 对本行政区域内核技术利用、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中的放射性污染防治进行监督检查。这就可能出现权责不统一, 权力交叉, 互相推诿的情况。

(三) 核能生态安全的检查监督制度不完善

日本核电站泄漏事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在利用核能的过程中生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核原料的巨大破坏性和生态环境的整体性使得一旦发生核能生态安全事故后果将极其严重, 影响的范围广泛、持续时间长。所以, 在发展利用核能的同时应当注重防患于未然, 建立以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为辅的检查监督制度。虽然我国现行的《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和一些相关的部门规章对核能安全利用的检查监督制度作出了一些规定, 但是其中有不少需要完善改进之处。我们应当在总结我国核能生态安全检查监督工作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借鉴他国有益的立法经验, 完善我国的核能生态安全检查监督制度。

四、完善我国核能生态安全检查监督制度的立法建议

(一) 制定《原子能法》

1989年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于保障核能生态安全提供了一些法律依据, 中国将进一步加强核安全领域的专项立法工作, 包括制定《原子能法》目前我国核能安全立法缺乏一部基本法, 多是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法律效力低而且散乱无章、不成体系。要完善核能生态安全检查监督, 就要以一部基本法为依托, 作为核能安全基本法的一部分进行更加完善的规定, 形成一个整体的体系, 与其他制度相结合, 使核能生态安全贯穿于核电站的选址、建造、运行、退役、核废料的处理等各个环节, 这样才能保障核能利用中的生态安全。

(二) 建立专门的检查监督机构

国家核安全管理司 (辐射安全管理司) (简称核安全司) 负责核安全和核辐射安全的监督管理, 它隶属于国家环保部, 内设有多个不同职能分工的机构, 但是没有细化出专门的检查监督机构, 虽然在核电厂的选址、建造、运行现场派驻监督组 (员) , 履行监督任务, 但是这种监督也没有形成制度化。应当针对监督制度进行完善, 建立专门的检查监督机构, 负责包括核能生态安全在内的检查监督工作, 可以形成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监督制度。定期检查监督可以派驻的监督组 (员) 进行, 不定期的检查监督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灵活处理。

(三) 建立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听证制度

上一篇:系列情感营销文案策划下一篇:观为了胜利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