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行业品牌故事

2024-04-27

茶行业品牌故事(精选8篇)

篇1:茶行业品牌故事

茶行业:寻找被稀释的品牌资源

据考证,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叶、饮用茶叶的国家,辉煌的茶文化使“茶”俨然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之一。然而,时至今日,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茶叶产地,利润与品牌的匮乏却成为心头之痒。

中国茶叶行业集中度非常低,据统计,仅云南的普洱茶企业就3000多家,其他茶叶产地的企业更是不计其数,然而年销售额过亿元的却屈指可数,知名品牌更是凤毛麟角。不产一片茶叶的英国立顿红茶年销售额在30亿美元以上,而全球茶叶产量最高的中国,最大的茶企年销售额仅10亿元人民币。目前中国六七万家茶厂中,注册品牌的仅有1000家左右,在总体实力上甚至敌不过一家英国立顿。

20世纪80年代,英国立顿红茶进入中国时,并没有引起国内的茶企警觉。经过十余年的蛰伏与市场积累,立顿突然施出强手,开始进入广州、上海等地的高级宾馆和酒店,进而生产本土化的绿茶、花茶和乌龙茶,直接杀入终端茶包的销售,甚至立顿铁观音都卖到了安溪门口——厦门。此时,中国茶行业才忽然意识到品牌提升的迫切。

无论是家喻户晓的“四大名茶”(西湖龙井,信阳毛尖,洞庭山碧螺春,黄山毛峰)还是“八大名茶”都是以产地和品类命名,消费者无法分辨出孰真孰假,拥有真货的商家更是被假货搅乱得苦不堪言。

历史、产地、文化、稀缺性、工艺、渠道是茶叶品牌发展最主要的因素。但是茶叶行业的地域品牌被严重透支,历史文化被大量的抄袭复制,稀缺性被放大成为通路货,工艺仍然停留在手工作坊式时代,渠道更是单一。相对其他行业来说,茶行业是一个发展比较落后的行业,至今为止连基本的国家标准还是一片空白,普洱茶、绿茶标准仍在制定中,铁观音尚未进入制定程序。

茶叶行业本来极具优势的历史、文化、产地、传统工艺等可深挖资源被严重稀释浪费。面对世界上最广大、最集中的消费群体,茶叶行业具备区别于其他行业的天然优势,因为人所共知的保健及饮用习惯等因素,茶叶的消费人群在不断扩大,茶叶行业可以称之为长久的朝阳行业。中国的茶叶品牌如何走出困局?未来5年,是茶叶企业的决战期,是快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最好阶段。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俯拾皆是的品牌故事

无论是“四大名茶”或者“八大名茶”,每一种名茶的背后都有俯拾皆是的品牌故事,其中的稀缺性产品与独特的传统工艺是茶叶行业永久的财富,中国茶叶企业已经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文章,虽然乏善可陈,然而铁观音里面的“天福”、“长和”,普洱的“大益”,竹叶青的“论道”还是在品牌建设的道路上走出了长足的步子。

铁观音属乌龙茶系,是介于红茶与绿茶之间的半发酵特种茶。明末清初乌龙茶采制工艺的诞生,是对我国传统制茶工艺的一次重大革新。长和茶业原来就系出名门,其家族的制茶历史可以追溯到康熙年间。长和先祖张河清早在公元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就创建了“长和茶庄”,在安溪声名远播。同年,施琅收复台湾,张河清闻讯提笔疾书“长年祈安安天下民生之所愿,和平共享享太平盛世乃众望”置于长和茶庄正门处,以示天下一统、万民安居乐业之愿。为表赤诚,张河清亲携精制珍藏镇店之宝“御藏”茗茶八两,跋山涉水,横渡台海,献于施琅,以贺台湾归复。

长和还原这样一段品牌历史之后,马上从无以数计的铁观音品牌中脱颖而出,成为铁观音历史内涵与品味的典范代表,由此在安溪铁观音企业中引发了一场跟风潮。一些中小茶

企纷纷开始对品牌文化和历史进行探究,并以此进行营销推广和品牌宣传,以期让消费者认可自己的“世家”地位,获取更多的品牌内涵提升和消费共鸣。更有甚者竟然出现了虚假炮制“世家”故事的现象。

二、机会:中国式连锁茶饮店

20世纪90年代,星巴克意识到美国人对一杯好咖啡的渴求胜过其他。他们从中看到商机,于是就精选咖啡豆,改进烘焙技术,加强员工训练,改善咖啡馆的陈设、气氛和气味、音乐,甚至调整椅子的舒适度,成功地为顾客营造了最佳消费体验,成为顾客的“第三个家”:家——办公室——星巴克。从此开启了咖啡时代的到来。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间,星巴克就成为闻名遐迩的国际品牌了。

美国企业靠咖啡打造国际化的品牌,作为文化含量极高、价值空间极大的茶行业,有什么理由说自己出不了大品牌呢?

中国的茶叶作为朋友交流、政商接待的历史已经延续了千年以上。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引发了世界对于中国了解的渴望,茶叶、陶瓷、唐装、中国结、太极图已经在国际上成为中国的符号。在商务活动越来越频繁的时代,咖啡在中国已经不具备商务、休闲的独占性,精选茶叶、茶具,使用专业正宗的泡茶工艺流程,辅助中国古典音乐、中国古典家具同样可以成功为消费者创造超越星巴克的消费体验。同时,中国茶文化里面的“温、和、醇、贵”又代表了商务交流的诚、挚、真,为中国式茶馆提供了最佳的背书。目前在全国各地,商务人士已经越来越多地喜欢在茶馆的轻松、温和气氛里面洽谈商务,几乎所有的咖啡馆都已经纷纷增加了各种茶叶,可惜的是这样一块巨大的蛋糕被咖啡馆占有,至今尚没有茶叶企业或者中国餐饮企业进入该连锁领域,由茶道向“人道”与“商道”延伸。

目前,进入连锁经营的茶叶企业大多只是单做茶叶产品的销售,没有上升到餐饮服务的层面。而且提供茶饮服务的店铺对于茶饮的优劣评判没有标准,对茶叶也没有品牌要求。其实,这正是一家企业出来制作标准与程序,进而抢占这一行业第一品牌的良机。

三、做产品品牌,不做企业品牌

中国的茶叶企业除了“论道”、“天福”、“大和”、“大益”等少数几个产品品牌之外,其他的大多数是以企业品牌统领旗下的诸多产品,各类茶叶使用一个品牌。

其实,茶叶产品由于其不同的文化、产地与历史典故,是最不可以统一在一个品牌之下的产品。因为各种茶叶饮用方式与鉴赏方式各不相同,采摘上市的最佳时间也不一样,加工工艺更是繁杂多样,每个消费者对于某一种茶叶产品的喜好、理解与情结也不一样,所以如果想让消费者相信某个品牌的各种茶叶产品都是好的、地道的,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你知道勃朗帕爱、欧米茄、雷达、浪琴、天梭、卡文克莱、雪铁纳、美度、哈米尔通、皮巴曼、斯沃琪等手表奢侈品品牌都是一家瑞士企业斯沃琪公司的旗下品牌吗?斯沃琪公司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不同的品牌有不同的定位、不同的个性,从而针对不同的消费人群。经营奢侈品的斯沃琪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利润之高是大多数企业无法想象的。那么中国的茶叶这样具备先天性品牌故事与地域区分的产品,为什么一定要突出企业品牌呢?

1996年,日资麒麟午后红茶系列饮品进入中国市场。产品以奥黛丽·赫本为形象代言人,产品概念与19世纪中叶英国的“午后茶”理念有机结合。2004年,午后红茶系列饮品借由统一集团的渠道进行销售。直至2006年,午后红茶系列饮品延续正统的英式下午茶的定位及奥黛丽·赫本的形象代言,持续进行传播。2007年,统一麒麟推出了PET瓶装午后红茶,麒麟公司调整了销售战略,奥黛丽·赫本形象以及代言音乐停用,借新品麒麟推出全新的VI识别系统。

由于定位明确且聚焦,麒麟抢占了午后茶这一品类的王者地位。在麒麟午后茶的推广过程中

一直强调的是正统的英伦贵族风格,午后惬意的高尚消费饮品,强调的是产品品牌,而从来不去宣传日资的企业品牌。这样的定位,也使产品价格高出康师傅、统一同类产品价格近一元,在PET瓶装茶饮品里属于奢侈品了。

麒麟午后茶成功的诸多因素之一就是坚持做产品品牌,不做企业品牌。中国的茶叶企业目前多数还是在做企业品牌,除竹叶青的“论道”、铁观音的“天福”、“长和”、普洱的“大益”之外,茶叶行业里尚鲜有知名产品品牌。

四、要做奢侈品,先做品牌规划

中国最名贵的茶叶,首推龙井茶。龙井茶产于杭州西子湖畔的西南丘陵地带。那里气候温和、湿润、土壤为酸性,为龙井茶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龙井茶栽培历史久远,自元代时就已出名了,龙井茶的名贵之处在于,一是产地小,产量不大;二是制造龙井的茶叶要采自茶树顶端为数不多的几个尚未开放的幼叶。据说炒制一斤“特级龙井”需要三万多个幼嫩的芽头,可见其珍贵之极。

此外,产于江苏无锡太湖中的东、西洞庭山上的碧螺春、南京的雨花茶、“松萝香气盖龙井”的安徽休宁的松萝茶、黄山的毛峰茶、“色香幽细比兰花”的庐山云雾茶、河南信阳的毛尖茶、云南的普洱茶和沱茶等,都是举世闻名的名贵好茶。

茶叶产品独特的历史文化、生长环境、栽培方式、加工工艺以及传奇故事传播都可以使茶叶成为奢侈品。

如今,国内奢侈品消费趋势已经日趋明显,日本进口的越光大米,还不是有机的,价格卖到99元一斤,竟然还出现卖断货的局面。茶叶因其稀缺性、特殊性而具备奢侈品的先天基因,进入这一市场的空间也是非常大的。有些企业正在探索,但是仅仅停留在包装形象方面,其实,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过度的包装不但违背茶叶清雅文化的原则,而且对看惯了花花绿绿奢侈品的高端消费群来说,反而缺少特色和差异。

当普洱茶从几元、十几元飙升到几千元、上万元的时候,有人做了一个实验。把普洱茶、绿茶、花茶和铁观音放在一起浸泡,请客户品尝赏鉴。在几乎所有的试验中,普洱茶都排到了最后,与当时市场上如火如荼的普洱大势相比,这一点显得尤为矛盾。随后发现,普洱茶势之所以愈走愈高,其根本原因在于普洱茶已经从一种消费品转变为一种投资品,也就是说普洱茶是被“藏”起来了,而不是被“喝”掉了,这是一个极度危险的信号。一方面,投资行为是为了追逐收益,也就是说普洱茶需要被再度卖出后才能获得收益,这也意味着有朝一日如果市场逆转,很有可能投资藏家会抛售,届时市场价格必定跳水;另一方面,投资消费只是短暂行为,没有可持续性,当投资饱和后这种需求就会消失。

奢侈品之所以能够以远高于同类产品的价格销售,主要因为其品牌历史、血统、工艺等。而普洱茶经过概念炒作之后虽然出现了“天价”,但是缺乏构成奢侈品的其他因素组合,至今普洱茶除了一个并不奢侈的“大益”品牌之外,其他品牌仍然默默无闻,硝烟散尽之后,普洱茶回归沉寂。

五、产地资源:茶叶的价值之源

茶叶这个天赐的“神叶”,可以说是一种极为奇妙的艺术产品。代代相传的制作技艺充满了神秘与传奇的色彩,复杂多变的制作程序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其实,历史对于茶叶,就犹如茶叶对于中国一样意义非凡。

买龙井,当然买西湖龙井;买碧螺春,当然买洞庭碧螺春;买普洱,当然买云南普洱市的普洱茶;安溪之于铁观音,信阳之于毛尖„„这些地域名品资源弥足珍贵。

但是到底哪个品牌的西湖龙井好?哪个品牌的碧螺春好?哪个品牌的普洱茶好?除了业内专业人士可以分辨以外,大众消费者脑子里大多没有任何概念。历史上的地域名品

具有很高的知名度,这是占领市场的先决优势条件。如果有哪些品牌占据了地域名品的产地资源,那么就等于确立了在品类上的霸主地位。

每一种地域名品都是当地的一张名片,现在各级政府对此都高度重视,有志向的企业要学会争取政府的支持,除了注册商标外,申请原产地域产品保护、中华老字号、中国驰名商标等,都会在某种程度上抑制品牌乱局,让自己的品牌凸显闪亮。

峨眉山竹叶青茶业有限公司从最难解决的“竹叶青”商标使用权下手。1998年,他们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用法律辅以经济手段,经过艰苦曲折的努力,终于以15万元的代价收回其他厂商使用的“竹叶青”商标,成为独家拥有“竹叶青”品牌的企业。抢占和垄断了这一宝贵的稀缺资源,等于占有了“峨眉山”这个竹叶青唯一的产地资源。“竹叶青”后来受邀参加在摩纳哥举办的世界顶级奢侈品展览会,跻身世界顶级奢侈品牌行列。

竹叶青的“论道”更是成为竹叶青顶级茶叶的代名词,引导消费者从品类认知转向品牌认知。茶叶企业所表达的价值,包括理性价值和感性价值是否成为能被客户感知、认同,并愿意拿货币交换的价值,历史悠久的产地资源是价值表达的最好方式之一。

六、做有机茶叶产品

北京德青源虽然食品标准未到达有机食品的标准,但是销售价格也达到了每只鸡蛋1元以上,AC尼尔森2007年1月市场研究显示,德青源生态鸡蛋目前在北京品牌鸡蛋市场的占有率高达71%,是消费者最信赖的鸡蛋品牌。

德青源成功的原因在于采用生态农业模式,实现了生态养殖、食品加工、清洁能源、有机肥料、订单农业、生态种植的循环系统,对其品质和来源进行全程化的监督和管理,蛋壳上会被标注生产地址、时间、批号、序列号、质检员工号、鸡舍号、鸡笼号及产蛋鸡年龄等各种信息,等于将每个鸡蛋打上“身份证号码”。这使德青源的鸡蛋成了奢侈品,销售额从50万做到了5亿。

北京的“更香茶楼”正在抢占有机茶叶第一品牌的占位,为了推广有机茶,不惜在北京各大媒体刊登广告,向社会各界人士免费赠送价值100万的有机茶,让消费者体验和认同有机茶的品质和价值,在北京打响了有机茶战役,同时开辟差异化渠道,与五星级饭店合作,共同合作在其咖啡厅推广有机茶。一般来说,高级酒店一年茶水的营业额都超出1000万,更香茶楼在与其建立稳固的关系后,进一步将有机茶深度推向了高端消费市场,谋求中国有机茶叶领导品牌的地位。

未来5年将是中国茶叶行业发展的决战时期,是快速实现跨越式增长的最佳时段,谁率先在品牌化进程的道路上先走出一步,谁将拥有先决主导优势。集结号即将吹响,中国的茶叶企业准备好了吗?

篇2:茶行业品牌故事

经过公司系统的三天培训,并且有幸这次成为培训课程上的助理,首先针对我个人作为助理,我应该首先检讨自己做得不对的地方。

第一,在住宿方面,本次住宿我本人没有在里面与大家一起,不管我有什么理由,我都觉得十分抱歉。

第二,在工作方面,第一天训练,我个人没有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召集好培训人员并及时在门口集合,除此之外,时间观念我也有所欠缺,人员召集方面也是如此。由于我没有在这里住宿,所以各位参加培训的人员,我还没统计到大家在培训中所得到的有多少。在此方面,我将在这个星期做好统计。

关于培训内容,我个人认为还有几点做得不是很到位的:

第一,薪酬制度,我表示个人是听不清楚的,还有提成部分不知道怎么去计算

第二,有一些比较虚的理念,听起来比较闷,很容易打瞌睡,实际上的操作是我们所喜欢的部分。

第三,茶叶产品知识还不够充分,包括公司的产品为什么叫金珠,银珠,一江春水这些名字的解释。

第四,销售技巧,如何跟客户销售,如何回答客户提出的问题,现场模拟,然后进行纠正,这样有效的让每个销售人员都能牢牢记住。关于培训安排课程,根据我以前做培训的经验,在培训中穿插小组互助又或者说是小游戏,来调动全场气氛,由于人数比较少,所以活动的团建意识比较薄弱,在这次培训中,我们缺少了自我介绍的环节,这个环节更好的让大家互相认识以及了解大家的兴趣爱好。

以上观点仅代表个人在参加三天培训后所得到的感触,培训是成功的,非常感谢杨总监以及各位领导抽出宝贵的时间让我们充实自己的知识面。培训得到了多少,我们记得多少,仅靠自己说是不算的,只有在日常的工作中才能好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总而言之,此次培训,我还是有所收益的。非常感谢你们,辛苦了。

市场部:xxx

篇3:茶行业品牌故事

关键词:行业协会,台湾,比较

一、安溪茶行业协会与台湾茶行会

安溪县茶叶协会前身为1995年成立的茶叶同业公会, 属民办行业社团组织。安溪县茶行业协会在外省设有分会, 同时在每个乡镇、部分村也设有分会及相关的农业合作社, 合作社以集体的形式加入行业协会。协会独立或半独立举办的活动如职业岗位培训、倡议诚信经营、帮助茶产业良性科学发展等得到政府的支持。但是, 由于行会还处于发展初期, 还有很多方面亟待完善。

安溪与台湾一水之隔, 同为乌龙茶的主要产地。明代, 安溪饮茶、植茶已广泛传播至全县各地。明末清初, 安溪乌龙茶传至台湾。目前, 台湾茶行业有两个重要协会, 一为制茶工业同业公会, 二是茶商会同业公会, 乡镇一级还设有合作社, 这些组织有效地保障了茶产业相关主体的利益。

两地的地理环境和乌龙茶的发展历史决定了比较二者的茶行业协会的现实性和可能性。其中, 二者体制的差异和历史演进是两地行会发展程度不同的决定性因素。

二、体制的差异

安溪县茶叶协会与台湾茶行会所属的体制存在差异。台湾近代以来先后经历了日本和国民党的统治, 不同的政治体制和价值观念的碰撞使得台湾人民更加追求民主和共富。台湾的广阔的民主土壤孕育了当地茶农的民主开放的发展意识。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大陆的农产品行业协会的发展经历了由改革初期的政府意志充分体现、会员被迫接受, 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政府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再到进入21世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出现顺应广大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意愿, 发展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行业协会雏形的过程。

可见, 中国农产品行业协会的产生是市场主体制度创新与外部制度环境变迁共同作用的结果, 它与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市场化进程相呼应。最早出现的第一批中国农产品行业协会并非来自协会会员市场主体自愿、自主的选择, 而是中央政府意志的集中体现。政府自上而下的制度安排是安溪茶叶协会产生的直接原因。

三、安溪茶叶协会的结构性缺陷———从组织化行为理论说起

3、1组织化行为理论的描述

根据组织化行为的理论, 组织化行为是一种基于制度的行为。制度决定组织, 特定的组织有特定的组成结构, 这种组成结构是灵活的。此类活动系统的组织意味着对某种基本价值和法则的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实现了农民的组织化, 到现在基层政府还具有较强的动员和组织能力。

3、2台湾的茶行会组织

在台湾, 茶行业有两个重要协会, 一为制茶工业同业公会, 二是茶商会同业公会。前者由生产茶叶的农户组成, 后者以经销茶叶的商人为主, 以县级为单位, 许多台湾农民都同时加入两个公会, 因此茶行业的这两个协会可以保障所有相关主体的利益。

乡镇一级的农业合作社是台湾农民自发组成的农业合作组织。20年前, 台湾农业转型, 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农户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技术无法提升。比如制茶, 先进的制茶机械和工艺是品质的保证, 但单个农户根本没有能力购置。于是, 少则以8个农户为单位、多则以20-30个农户为单位的合作组织纷纷成立, 他们共同出资购入先进设备, 以成本价使用。通常的做法, 我们称之为“统一并堆”, 即统一采收茶田、统一加工茶叶, 扣除成本后, 成品按每户实际种植面积的比例分配到户。这种做法的好处是, 可以低成本使用先进设备、大幅度提升产品质量, 从而增加产品的竞争力。农户分得成品后, 可以自己销售, 也可以共同注册一个品牌后统一或各自销售。

台湾的体制和特殊历史为台湾茶农、茶商自下而上地结成完善的组织、维护自身利益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这虽然结构较为松散, 但保障自身利益这一一致的目标又为协会注入了整体性因素;而在安溪情况则完全不同。

3、3安溪的茶行业协会的组织缺陷

根据组织化行为的理论, 制度决定组织、特定的组织有特定的组成结构, 这种组成结构是灵活的。我国社会主义体制的演进决定了安溪县茶叶协会是在政府的直接推动下建立的, 大企业为主要参加者。

至于乡镇一级的农业合作社, 主要有以下两种建立方式:一是在茶叶协会主导下成立的, 以长坑珍田茶叶合作社为代表;二是在大型茶业企业发起下成立的, 在茶企“基地+农户”的茶叶供应环节中起到“基地”的作用, 以虎邱美庄合作社为代表。

就合作社的运作模式来看, 以美庄合作社为例, 它借鉴了台湾合作社的经验。该合作社是茶农因感于农残严重, 茶叶外销困难而自发组成的, 以技术交流、相互帮助、技术引进等方式提高茶叶初制水平, 适应市场准入的需要。社员每5户为一组形成联保小组, 捆绑式生产, 在组长的指导下, 实行社员的互相监督。合作社通过这种途径把千家万户分散经营通过市场杠杆结合起来, 统一有效地提供生产方面的指导, 统一喷洒农药, 解决农残问题, 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

尽管此类合作社在推广品牌、保障会员茶农收益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包括合作社在内的行业协会的覆盖面和执行力十分有限。笔者所属的调研队从“中国茶都”茶叶批发市场的茶农、到安溪县城其他地方的茶叶经销商、再到最后一些知名企业总部一路探访, 受访茶农中仅有不足5%表示知道茶叶协会一个较成功的基层合作组织“珍田合作社”;受访茶商中除八马茶业有限公司、普瑞历山茶业有限公司作为茶叶协会的副会长单位对茶叶协会职能有所知晓, 其余生产经销商均表示不甚清楚, 或把茶叶协会混同于茶叶总公司。

那么, 为什么台湾的茶叶行会及合作社能够覆盖几乎所有利益相关者并充分保护协会会员的利益, 而安溪茶行业协会的运作却步履维艰呢?笔者认为, 与台湾不同, 自上而下推动的组织在执行力方面有其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但不可否认的是, 由于下层力量较弱小, 组织的执行方式稍加不慎便可能造成下层利益的受损或是组织整体的运作缺乏活力。因此即使茶农和企业认识到茶叶协会的作用和重要性, 也不一定懂得并且有能力利用行业协会保护自己的利益。

如何弥补该缺陷呢?笔者认为, 在已有的政治体制的基础上, 上级机构如掌握行政权力的政府可以采取必要措施来激发基层成员的活力。一方面深化政府职能转型, 完善行业协会的职能建设, 另一方面使更多茶农和茶商认识到行业协会的重要性、懂得如何利用行业协会保障自身利益, 以基层的力量反作用于上层的职能履行, 激励行会更加自觉地改革。

四、完善安溪茶行业协会的相关建议

结合台湾农业合作社和行会、安溪农业合作社和行会的具体情况, 笔者构建了一种安溪茶行业协会的模式:

今后安溪茶行业协会的两大组成部分为合作社和大企业。在最基层, 大量农户在政府的鼓励、支持下, 自发组成松散型的合作社保护自身利益、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代表农户以集体的形式加入行业协会。行业协会中的大中型企业拥有自己基地以供应基本的茶叶的生产加工, 鉴于企业的基地的生产能力有限、且难以保证高档茶的供应, 他们也将重视向多家不同的合作社收购不同档次的茶叶 (尤其是高端茶叶) , 与合作社构成平等的买方与卖方的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

这样, 合作社与大企业成为茶行业协会的两大支柱, 在政府的支持下保障茶农和茶商的利益, 把茶产业做大做强, 使整个茶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海峡财经网.访台湾制茶工业同业公会监事陈诚.[EB/OL].http://www.hixa.cn/htm/FEChannel/FEChannel_Content_167_060904c4f75414-d5.htm.2005-08-02

[2]台北市茶商業同業公會[EB].http://www.taipeitea.org.tw/km-portal/front/bin/ptlist.phtml?Category=100004

篇4:王晓湘:“众筹”品牌颠覆茶行业

“茶二代”的使命感

她出身于茶乡福建,是茶农的女儿。作为一个茶二代,她觉得喝茶、卖茶、传承茶文化是自己义不容辞的使命。

大学时,她为了卖掉自家的茶叶,几乎所有空闲时间都奔波在北京最大的茶叶市场里。在与茶叶市场频繁接触的过程中,她发现这个行业价格不透明、信息不对称。很多“顶级”茶叶卖得很贵,而卖家只能给出含糊的解释,而顾客也能很容易被说服。茶客们花了高价,没有喝到好茶,而茶农的收入也得不到提高。从那个时候起,她就萌生了“升级传统茶叶,帮助茶农增加收入”的想法。

她真正把“众筹包茶山”“做实在茶”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源于一次和同学喝“下午茶”,几个好友开玩笑说:“大家都这么爱喝茶,何不集资包一座茶山专供‘下午茶’,既知根知底、保证质量,又能节省中间多道费用,岂不一举两得?”

一语切中她的心思,“对呀,干脆包下山头,接手茶农对茶山的经营权。这样既能帮助茶农提高收入,又能让茶客们喝上来自茶山的最好的茶叶”。

她的这个创业想法,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家人、亲戚、同学、好友甚至同村的乡亲们义无反顾的支持。

但也有人质疑:“一个刚出大学门的小黄毛丫头,就敢在全国包下千座茶山,做CEO,怎么有这么大的胆识和魄力?你觉得这事靠谱吗?”

她的回答是:“不靠谱!因为从来没有人做过,这是一个连谱儿都没有的项目。如果选择靠谱那我就不会选择创业,创业就是创新,创新一开始看起来总有那么点不靠谱或不可思议。”但是,她愿意试一试。

众筹做中国最实在的“不知名茶”

既然要做,首先面对的就是资金问题。王晓湘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作为一个网媒人,她首先想到的就是“众筹”,“众筹”无疑是近几年来的新宠,既上演着“投资者”和“消费者”的身份转换,也展现着“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智慧。但是具体的众筹方案怎么做,她懵懵懂懂。好在她是个善于学习的人,平时就酷爱泡图书馆。遇到不懂的可以上图书馆、上网寻找答案。

那段时间,她几乎翻遍了所有众筹网站上的众筹项目的设计方案。看别人的众筹项目创意,看别人的资金募集方案,看别人的网页设计。渐渐地,她有了一点思路。

要想让消费者成为茶山的股东,首先就要让网友明白她要做什么?怎么做?需要什么?如何投资?如何回报?当然还要把所需的全部费用,分项目明码实价发布在网站上,让茶农与消费者之间“只有一杯茶的距离”。

按照这个思路,她首先给自己要做的茶起了个品牌名,它就是后来我们都知道的“不知名茶”。取名“不知名茶”的寓意来自“花不知名分外娇,茶不知名分外香。”她希望她做的这个茶品牌,分外香。

接下来,她上众筹网申请注册了一个账号,公布了一号茶山的众筹方案,将项目以杂志图文的样式铺开,她在项目书中说:“一杯茶的距离是没有中间商,茶叶直接来自茶山”,“我们做的所有只为解决长期存在茶行业中的两个顽疾:茶叶农残不过关,茶叶价格不透明。让茶叶更安全,让价格更接近价值”……

众筹方案公布到网上后,起初遭到过各种质疑,诸如:“你们这不就是在集资吗?听说过那个万亩大造林吗?都是骗人的。”等等,面对这样的质疑,她只说:“那咱们再等一段时间看看吧。”她知道,“解释太多也没用,不如节省时间服务好支持你的人,比起浪费时间争取不支持你的人来得明智。”

公示在众筹网上的项目不断被看好,很快就吸引了很多人。投资人接连造访,半个月后,她就顺利地众筹来了一号山头的66个小股东,以及将近十万元的资金。

有了这第一笔资金,她踏上了寻茶山“找茶”的道路。

为了考察茶山的情况,王晓湘用了大半年时间走遍了福建、广西、云南、四川等多个省份数不清的茶园。在“找茶”的过程中,也经历过半夜12点冒雨上山,无处住宿,不得不战战兢兢敲开一户茶农家的门,最后被收留在农家极其简陋的储藏室过夜的尴尬。而与茶农沟通,说服茶农接受“茶众筹”的新鲜概念,以互联网的方式做茶品牌,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无论这期间的过程有多艰辛、曲折,只要她站在郁郁葱葱的茶山上,想到茶农的收入很快就可以得到提高,老百姓都能喝上实在茶,她就觉得再苦再累也都值了。

“不知名茶”香气扑鼻

在茶山拍照片时,一个念头突然从脑子里跑了出来:何不把茶山的原始面貌和茶农采摘茶叶、制作茶叶的整个过程拍成视频带回去,让一切透明化可视可见,岂不是更有说服力?

半年后,她带领她的团队,在中国传媒大学400人的演播厅举办了“一号山头不知名茶”产品发布会。

发布会不但展示了制茶的各种生产用具,还利用灯箱的效果,将茶叶制作的几个主要环节:采青、晒青、晾青、摇青、揉捻、烘焙等艺术化地展现在舞台上。整个舞台伴着古琴音乐,在时尚灯光的映衬下美轮美奂,不时有周到的接待员给每个来宾端来香气扑鼻的新鲜热茶。同时还播放了他们国庆期间到福建安溪福斗村拍摄制作的“一号山头不知名茶”生产实录视频,最真实地还原了茶叶生产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展示结束,她一袭白衣、绿裙,款款走上场,向大家介绍了这款国内首个茶众筹品牌——不知名茶一号山头新品。从众筹茶山、组建团队到产品发布会,仅仅用了半年时间,她就用行动给了一号山头的66位股东以及一直支持“不知名茶”发展的人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茶众筹”,“让茶与茶客之间,只有一杯茶的距离”这些新元素、新理念让她和她的不知名茶团队顿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兴趣。面对扑面而来的记者的约访,她依旧保持着一份难得的清醒。她说:“担心太多媒体报道,过度宣传会‘伤仲永’,毕竟我们刚起步,需要的更多是踏实做事。”

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女孩,到什么都要亲力亲为的CEO。她坦言:“创业最大的收获是‘长大了’。真正地成为一个有担当的人,创业是一个随时都要面临突发情况的过程,所有的事情,团队的人解决不了,最后我都必须得上,无论我是不是第一次遇见,是不是明白该怎么办,都得承担并解决。”

将“不知名茶”带到世博会

让茶山连接互联网,她和她的不知名茶团队完全颠覆了传统行业的做法。她们第一个敢公开茶山成本,第一个敢公开茶叶生产视频,第一个用一杯茶拉近了喝茶人与种茶人的距离,这些在茶行业看起来似乎是大忌的行为(因为传统企业挣的就是成本不透明、信息不对称的钱)却成为了她赢得消费者的核心所在。

“这是一个讲究用户体验的时代,一个食品安全问题繁多的时代,一个不参与互动就玩不大的时代,一个信息媒体技术超发达的时代——时,乃势也,顺时应势必然逆袭。”她说。

2015年年初,“不知名茶”已经开始了第二轮“二号山头”的众筹,在这次的众筹中,他们将借助众筹网、淘宝网以及京东商城等大型电商平台进行众筹,预计筹资金额将达到千万。

王晓湘的成功是基于不断地学习、思考、实践和总结,反复努力、厚积薄发的必然结果。

如今,“不知名茶”已经包下了1000座茶山,成了一个有近400个股东的品牌。2015年5月,王晓湘和她的“不知名茶”团队受邀进入意大利米兰世博会场馆展示,希望她和她的团队带世界领略中国茶的魅力与风情。

这的确是一份鼓励与殊荣,但她的目标不仅仅在此。“我希望未来还是会一直把山头做下去,把品控和管理做得更规范、更好玩,也想让茶走进更多的大学,不单单是国内的,哈佛、耶鲁都要有我们的小茶馆,我想和世界所有厉害的人喝着不知名茶,畅谈宇宙天地。”

篇5:茶行业公司简介

简 介

简 介

英德了心茶业有限公司是香港向阳居国际控股集团的子公司,是集茶叶的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科研为一条龙的综合型企业。公司现拥有总资产叁仟余万元,其中茶叶种植基地一千多亩,茶叶年生产能力达万吨以上。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合作,严格按照GB/T 13738.2-国家标准执行生产,企业已通过全国工业产品QS认证。目前在香港、广州、清远、郑州等多个城市设有营销服务中心。

公司本着以质量求生存、以科技求发展的原则,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及英德市原华侨茶厂、红旗茶厂的高级茶艺师合作,培养了一支具有精湛加工技术的高级茶艺、农艺师,茶叶科研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队伍。在茶叶种植、加工、科研开发工作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

公司研制生产的 “了心”牌红茶,是选自公司在英德市英红镇种植的 “英红九号”、“英州一号”等优质国家级良种茶叶,采用传统手工工艺与现代CTC照相技术的茶叶色选机结合制作而成。其主要制作工艺为:茶园采摘-初制(萎调、揉捻、发酵、烘干)-精制(筛分、色选补火、包装等工序)。品质特点是:1、外形:条索紧密、显毫;2、色泽:乌润、显“宝光”;3、香气:甜香,独特的“英红花蜜香”;4、滋味:鲜醇、味中有香;5、汤色:红艳明亮、晶莹剔透。

其中“修心”、“悟道”、“自在”、“女士用茶”、“男士用茶”、“办公用茶”、“老板用茶”、“中老年用茶”、“学生用茶”等系列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亲睐。

目前,公司已建立了系统的营销网络,制定了“立足广东、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市场开发战略,为热爱茶产业的仁人志士搭建一个互惠双赢、共同创业、共谋发展的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旗舰店+大型商超专柜+专卖店特许经营”的销售推广模式。现面向海内外招募战略合作伙伴及经销商!

篇6:茶行业品牌故事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称号,尚礼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此礼品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国家出台限酒令,对烟草行业亦采取压制的态度,礼品中烟、酒的比例有所减少。而茶作为健康、养生的饮品逐渐成为送礼的主流。送礼送好茶,选好茶就来品茶汇,作为我国茶业领头羊,品茶汇对独特的送礼文化还是颇有研究的。茶礼之缘,古已有之。我国名茶种类繁多,很多人在送礼时会有疑惑,究竟送哪种茶比较合适呢?下面品茶汇就为您介绍一下如何选择礼品茶叶。

送茶叶时可根据对方的身体状况、身份以及喜好来定.先说红茶,在中国红茶的种类有: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三种。红茶可以帮助胃肠消化、促进食欲。绿茶有减肥、降血脂防动脉硬化之功效,所以绿茶适合送予经常应酬喝酒的朋友或领导,著名绿茶有西湖龙井、惠明茶、洞庭碧螺春、信阳毛尖等。不同的花茶有不同的美容功效,适合送予女士。苏州茉莉花茶,是花茶中的名品。

品茶汇集合全国一线茶商如八马茶叶、中茶、吴裕泰等合作入驻,强强联手全面覆盖茶叶种类,打造茶叶产业链产品最全、价格最透明的B2C网站。对于礼品茶,品茶汇也推出了适合不同人群的产品,精美的包装、优质的茶叶让送的人有面子,喝的人真正品尝到茶的清香。

篇7:喜茶创业故事

比如在制作“金凤茶王”的时候,联系供应商,为压低茶的苦涩口感,多次进行茶的拼配,提高回香,最终生产出了市面上独一无二的茶饮,饱受消费者喜爱。

即便有了闲置资金,他仍然不急着开新店扩张而是稳扎稳打,用更多的钱去满足消费者的体验,每一家分店,都有自己独特的设计而不是照搬星巴克等,希望给消费者一个更好的环境。

02 立足消费者 在开店后,他也常常去微博搜评价,尤其是差评,从中了解顾客喜好,不断修改配方,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网络上常常会有人发排队买喜茶的照片,通过可以看到排队很长,让很多网络围观者想要一试,而一些排队买到奶茶的人也会分享出去,增加了喜茶的传播量。

其实前面两点即为喜茶的营销做了很好的铺垫,正是因为喜茶立足消费者,生产出消费者喜欢的产品所以喜茶在网络上营销如此成功,消费者自愿帮助喜茶传播营销。

03 注重品质格调 年轻消费者,他们讲究的不仅仅是口味,更多讲究的还有品质和格调。喜茶,不仅好喝,更多人讨论的都是他的装修和包装等。

有颜值有个性的餐厅,对于年轻一代的消费群体有一种天生的吸引力,而作为爱发朋友圈、玩转网络的他们,自然是更喜欢这样的餐厅,而且,集合所有网红餐厅,在装修上都有着高颜值的特点,而且环境高端、包装漂亮,而且造型独具特色等等特点,总是让大家心甘情愿跟风追捧!

喜茶为芝士现泡茶的原创者。自创立以来,喜茶专注于呈现来自世界各地的优质茶香, 让茶饮这一古老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04 品牌文化塑造 “喜茶”现在已经成为奶茶行业的一个领军品牌。此前,喜茶创始人聂云宸对外界公布了上海旗舰店的数据:每天卖出近4000 杯,日营业额达8万元,他还曾宣称,喜茶的门店月营业额一般都可达 100 万元以上,生意最好时会超过 200 万元。

最近,这个“网红品牌”再一次刷屏了,只因为它开了一家粉色主题店,而店中90%的物品都是粉色的。

看完是不是少女心炸裂了!

在此之前,喜茶的标准店铺走的都是中性风格,简约的灰色抓取了年轻人的审美喜好,这也成为了喜茶一直在延续的基础风格。

这一次,喜茶跳出了中性色彩,从女性角度出发打造的主题店。以粉色为主基调,通过粉色道具与软装的体现,将幸福感强烈的色彩语言运用到空间中。之所以会选择粉色,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喜茶80%的消费者都是女性,而且大多数女性都有一个阶段疯狂地迷恋粉色。

其实

喜茶真正崛起,只用了60天的时间。

喜茶的市场启动方案精准地把握了三个要素:

「 群体,地域和时间 」

群体上:针对七大群体,传播穿层 你的目标只盯住消费者,还远远不够。我们必须分析至少7个群体关注点和内在逻辑,才能够找到一个产品引爆的传播路径。

针对不同的群体,其宣传策略和宣传点自然不同,一般情况下,应该是做好消费者的口碑、行业协会和个人自媒体的宣传工作。在策划方案没有问题的情况下,经过3个月的密集宣传,市场就会动。然后再同其他品牌进行联合,在形象和舆论上成为品牌。那么接下来,广告营销号和品牌自媒体和其他行业就会跟风而来。

地域上:深圳,上海,北京三大战略 中国国土广阔,人口众多,市场非常巨大。一个品牌想要进入其他地区,本身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尤其是对当地市场情况,不了解的情况下。

但是喜茶的战略选择,非常厉害。从江门的一家小奶茶店,每攻占一处市场后,都会针对该城市的消费者、行业协会和个人自媒体做精准的宣传。而且,每一篇文章都是精心设计准备的。尤其是上海新店项目开业,更是将其发挥到了极致。

针对地域性的营销策划,在使用喜茶统一策划方案的前提下,又必须对该市场做深入探究,然后抓住最重要的三个核心点:

1,研究该地区消费者的习惯和风土人情。

2,最大的自媒体账号。

3,最有影响力的KOL。

时间上:阶段性,连续性,重复性 1,阶段性:预热,进行,后续;预热一般从一个月前开始,在正式开始时更需要大量的宣传,而在事件发生后,同样需要进行后续总结宣传。

2,连续性:所有的宣传点都集中在:喜茶。比如:50篇公关稿,48篇关于喜茶。并且所有的事情,都始终围绕喜茶品牌建设。

3,持续性:在全国各地开新店,每上一个新品,就是一个项目。如此反反复复地宣传,不断持续下去。良好的品牌传播,其传播形状一定是呈波浪型。

最后

一个广东江门的小奶茶店,一份50万启动资金。喜茶的原始处境、发展策略、策划方案、产品战略、产品设计、广告宣传、品牌战略的思维模式等和市面上其他商家的发展模式都非常相似,但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他们只做了两件事:

想清楚所有事和高效统一执行。

我们用眼睛看到的事情,都只是最终的现象而已,是冰山的一角。

如果,我们不去深入研究浮冰之下的世界,那么我们就永远无法找到正确的道路。所以,创业路上的小伙伴们加油吧。

【创业|故事】喜茶创始人:喜茶从开一家店开始就有基本的公司的架构,而不是从个体户做起来。

在茶饮店遍地的时代,喜茶除了能在竞争激烈中杀出一条血路,把“排队经济”做得风生水起之外,近日也获得超过1亿元融资,此轮融资由知名投资机构IDG资本以及知名投资人何伯权共同投资。喜茶创始人聂云宸表示,喜茶是采取直营扩张的方式,引入资本可以使喜茶门店得以快速拓张,同时也可从各方面细化完善公司结构,提升、规范及完整管理体制。

喜茶创始人聂云宸

未来布局 将“茶”年轻化、休闲化

不同于以往,如今茶饮行业已走向注重品质和健康的时代。谈及到喜茶为何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聂云宸说:“投资方对喜茶产品及产品在市场上的口碑非常有信心,也非常欣赏和支持创始人以及团队对产品的认真专注的那份态度,同时也是对喜茶将茶饮年轻化、休闲化发展模式和方向的一种肯定。”

纵观茶饮行业的发展,基本上发展格局都很“小”喜茶成功获得融资后,聂云宸强调,未来,喜茶市场布局模式不仅仅局限于一间奶茶店,而是希望将“茶”年轻化、休闲化,让这一古老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

融资资金 将用于完善内部制度和提高产品品质

资本对餐饮的态度越来越开放,对应的越来越多的热钱涌进餐饮行业,这个时候衡量一个品牌是否有生命力,不是是否拿到融资,也不是融资金额多少,而是如何运用这笔资金。

对于企业发展方向,聂云宸将会有两方面的关注:一方面,喜茶会更加注重内部的人员培训,进一步规范完善公司内部各方面制度,并且将品牌的调性与门店体验以及产品做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将对产品核心资源——茶进行大规模投入,将更多好的产品与市场进行对接,希望能成为年轻人喜爱的茶饮品牌。另外,外送业务和产品供应链这两部分,也将会进一步优化。

篇8:茶行业品牌故事

在健康和文化两大引擎的带动下, 我国国内茶叶消费出现多元化、品牌化、名优化发展, 消费热点不断, 成为茶叶发展一大亮点。同时我们也看到, 日益扩大的茶叶产能与消费之间的矛盾将会更加突出, 一些制约茶叶行业发展的瓶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例如:茶叶生产经营分散、集约化经营程度低;茶叶生产成本不断提高, 茶叶生产技术落后;与国际上大的品牌企业相比, 茶叶企业实力还比较弱, 品牌影响力也不强;行业管理薄弱, 行业社会化服务功能不健全等。因此, 2009年是我国茶叶行业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

政策因素影响最大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 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 对各行各业发展的冲击不断显现。保持茶叶行业稳定发展难度明显加大, 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和充分的估计。目前最乐观的估计, 我国经济走出危机最早要到2009年的三季度。因此, 要全面分析把握形势, 紧紧抓住机遇, 果断采取措施, 防止茶叶生产出现滑坡, 确保茶叶行业成功转型, 努力实现茶叶行业的稳定发展。

影响2009年我国茶叶发展主要还是政策因素, 十七届三中全会以及中央农村工作会传出的政策信息, 2009年国家惠农政策将频繁出台, 这也将惠及到茶叶行业。目前拉动内需是解决经济危机重要举措, 而提振消费重要途径又在农村, 农民消费增加又需要农民收入的增长作保证。农民的收入水平, 其中一大块来自于农民工外出打工收入, 而受金融危机影响, 一批农民工失去工作, 提前返乡, 对2009年农民收入增加构成不小压力。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 加大农业补贴力度, 减免农业各种税费, 落实对农业“多予少取”的精神, 虽然能够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但农民持续稳定增收还要依靠农业经济作物、农村工业的发展以及农民工的广泛就业。

茶叶是我国特色农产品, 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市场;茶叶同时也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 它既是农产品, 也是工业产品, 不仅可以就地解决当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而且可以通过发展茶叶的加工, 来增加农民收入。这几年, 南方主要产茶地区通过发展茶叶生产来提高农民收入, 脱贫致富, 效果十分明显, 在一些重点产茶县, 茶叶收入占到农民总收入的80%以上。因此, 各主要产茶地政府都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茶叶产业较大支持。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从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精神看, 今后在涉及茶叶的产业政策将会改变过去以扶持茶叶种植为主, 转向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方面发展,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 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要求, 搞好产业布局规划, 科学确定发展重点区域, 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 引导加工、流通、储运设施建设向优势产区聚集。推进茶叶的集约化、设施化生产, 并且因地制宜发展茶旅游。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升级, 扶持壮大龙头企业, 培育知名品牌, 实现产业化经营。

二是在科技创新方面, 要顺应世界科技发展潮流, 着眼于建设现代农业, 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 不断促进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 以适应农业规模化、精准化、设施化等要求。推进农业信息服务技术发展, 重点开发信息采集、精准作业和管理信息、农村远程数字化和可视化、气象预测预报和灾害预警等技术。

三是在社会化服务体系方面, 要建设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 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

四是在茶叶的安全生产, 要加强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严格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全程监控, 切实落实农产品生产、收购、储运、加工、销售各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责任, 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支持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加大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力度。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 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五是在建立现代的茶叶流通体系, 要健全农业市场信息服务体系, 强化信息引导和产销衔接, 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和损耗, 着力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 促进农民增收。积极推动农产品流通企业与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建立农产品直接采购基地, 培育自有品牌, 促进产销衔接。

上一篇:给李希贵老师的一封信下一篇:车间塑胶工程师的辞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