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木棉》阅读答案

2024-05-03

《燃烧的木棉》阅读答案(精选4篇)

篇1:《燃烧的木棉》阅读答案

12.(1分)对木棉花的赞美和喜爱(意对即可)

13.(2分)①使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木棉花的灿烂热烈、无拘无束。②贬词褒用,流露出了作者对木棉花的喜爱。(每点1分,意对即可)

14.(3分)①增加散文的文学色彩 ②进一步突出木棉花的灿烂、美丽,表达出对木棉花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答出第①点1分,第②点2分。意对即可)

15.(2分)①生气盎然地盛放,又如此壮烈地坠落。②我们应当像木棉花一样,用尽全力开放一次,无悔人生。(每点1分,意对即可)

篇2:《燃烧的木棉》阅读答案

2.简略分析下边这句话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

偶尔从书页间抬头,看到无数开放着的木棉花像无数张笑脸,如此灿烂热烈,奔放到肆无忌惮的样子。

3.文章引用古人有关木棉花的诗句,有何作用?(3分)

篇3:《木棉》阅读答案

1.我的家乡在南宁市。我家的屋旁有一棵木棉树。

2.家乡的木棉树一年四季都是挺拔秀丽的。

3.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到来了。春雨蒙蒙,细如牛毛。高大挺拔的木棉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巧玲珑的花骨朵。过了两三天,木棉花开了。有的只绽开两三瓣,有的全开放了,露出嫩红的花蕊。从远处看,木棉花像一团团熊熊燃烧的火焰,把天际染得通红。

4.到了炎热的夏天,木棉树又换上了翠绿的夏装,长得格外挺拔秀丽。圆长嫩绿的叶子,绿得透明,像一块块无瑕的碧玉。一场大雨后,木棉树的绿叶上滚动着晶莹的水珠,好像一颗颗透明的珍珠,更惹人喜爱。

5.秋天,百花都(枯黄、枯萎)了,木棉树的叶子却长(得、的)更绿更(密、蜜)了。尽管下着霜,木棉树却和往常一样的挺拔,(显露、显示)出顶风斗霜勇敢顽强的风格。

6.寒冷的冬天,西北风卷着雪花,许多花草树木经不起风雪的考验,木棉树却勇于拼搏,傲然挺立。树枝上开满了银花,一阵风吹来,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

7.我听说木棉树也叫“英雄树”,它的花也叫“英雄花”。抗日战争时期,有一位战士就义在一棵木棉树下,用他的鲜血染红了木棉花。望着火红的“英雄花”,怎能不使我产生对革命先烈的敬意呢?

8.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的木棉树。

1.用“‖”把短文分成四部分。其中第二部分是按照_______顺序记叙的。(5分)

用“△”标出最能概括第二部分段意的句子。(2分)

2.用“/”划去第5自然段中用错的字或词。(2分)

3.在第3自然段中,用“~~~~”划出一个比喻句,用“____”划出一个拟人句。(4分)

4.用“……”划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并改成陈述句(2分)

5.归纳中心思想。(5分)

本文通过记叙___________,赞美了木棉树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崇敬,热爱______________,更爱__________思想感情。

《我爱家乡的木棉树》答案

1.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

第二部分(第2、3、4、5、6自然段),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

第四部分(第8自然段)

时间顺序家乡的木棉树一年四季都是挺拔秀丽的。

2.(略)

3.春雨蒙蒙,细如牛毛。(或:木棉花像一团团熊熊燃烧的火焰)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到来了。

4.望着火红的“英雄花”,怎能不使我产生对革命先烈的敬意呢?陈述句:望着火红的“英雄花”,我产生了对革命先烈的敬意。

篇4:木棉似火现代文阅读答案

①在更远的南方,春天是木棉花燃烧的季节。

②在一个下着微雨的早晨,我在街心公园中散步。走着走着,一棵木棉树出现在我的面前。它枯褐色的枝干像垂暮老人布满皱纹沟壑的脸,充满沧桑的样子,一点也不好看。一抬头,才发现无数硕大、深红的木棉花在头顶密匝匝地开放,像天空中飘过来一团火红火红的云,又像一道红艳艳的朝霞,也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映红了一片天空,是那样耀眼夺目。偶尔,有开得正艳的木棉花从枝头落下,“啪”的一声落到地上,掷地有声,那样响亮,那样决然。

③在这样的春天,我最爱到图书馆里看书。图书馆旁边有一个明如镜子的小湖,湖水清澈。湖边,一棵古老的木棉树临湖岸而长,它一树灰褐的枝干,未待绿叶长出,先开出一树繁盛无比的红花来,像美人临水梳妆。她伸出纤纤玉手,描唇画眉,那艳红亮丽的木棉花便是她发髻上的头饰。满树盛开的木棉花 与湖水中的倒影交相辉映,更令人感到惊艳绝伦的美。我每次到图书馆,都坐在靠窗的座位上,安静地阅读。偶尔从书页间抬头,看到无数开放着的木棉花像无数张笑脸,如此灿烂热烈,奔放到肆无忌惮的样子。那时那刻,我的心里也开出一朵朵热情奔放的木棉花来,满心欢欣与感动。有木棉花相伴的闲读,更觉舒心惬意。

④在这个木棉花盛开的时节,流连在燃烧的木棉花下,禁不住吟咏木棉花的诗句,惹几分追昔怀远的情思。

⑤宋代诗人杨万里在《三月一十雨寒》诗中写道:“姚黄魏紫向谁赊,郁李樱桃也没些,却是南中春色别,满城都是木棉花。”意思是说,像姚黄魏紫这样名贵的花要向谁要,就连李子樱桃这样的小家碧玉的花也没有。但是南方春色却有不同,满城都是木棉花。生动地描绘了南国红棉闹春的绚丽景色。我能想象,走在开遍全城的木棉花下,该是怎样繁盛热闹的景象。

⑥明末清初女诗人张乔的《春日山居》里也写到了木棉花,诗曰:“二月为云为雨天,木棉如火柳如烟。烹茶自爱天中水,不用开门汲涧泉。”诗中写了早春二月时晴时雨的气候,木棉花如火如荼地开放,杨柳冒出新芽像一团团浅黄色的烟雾,遇到大雨时,不用开门汲涧泉取水,自接天水烹茶,饶有风味。那样的山居生活令我无限向往。

⑦我爱木棉花,爱它生气盎然地盛放,又如此壮烈地坠落。当我看到那一朵朵盛开的木棉花, 心中不禁燃起火一样的热情。我想,我们也要像木棉花一样,要用尽全力开放一次,才无悔这一生。

(选自《教育导报》 20__年3月28日)

阅读题:

1.贯穿选文的感情线索是什么?(1分)

2.简略分析下边这句话中 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

偶尔从书页间抬头,看到无数开放着的木棉花像无数张笑脸,如此灿烂热烈,奔放到肆无忌惮的样子。

3文章引用古人有关木棉花的诗句,有何作用?(3分)

4.简略说说木棉花可贵的精神及其给我们的人生启迪。(2分)

参考答案:

1.(1分)对木棉花的赞美和喜爱(意对即可)

2.(2分)①使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木棉花的灿烂热烈、无拘无束。②贬词褒用,流露出了作者对木棉花的喜爱。(每点1分,意对即可)

3.(3分)①增加散文的文学色彩 ②进一步突出木棉花的灿烂、美丽,表达出对木棉花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答出第①点1分,第②点2分。意对即可)

4.(2分)①生气盎然地盛放,又如此壮烈地坠落。②我们应当像木棉花一样,用尽全力开放一次,无悔人生。(每点1分,意对即可)

阅读说明文要注意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招:善于找准说明对象。

第二招:善于概括说明对象的特点。

第三招:善于分析说明顺序。

第四招:善于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弄清楚了说明方法的特点,分析它们在文章中的具体作用。

第五招:善于分析说明文的语言。

第六招:善于分析引用古籍或名言的目的。先要理解所引古籍或名言的含义,现联系说明的内容,看看这两者间有何内在联系,就能领悟其引用的目的了。在说明的开头文段或中间叙述有关的故事,究竟起何作用:在文章开头叙述故事,其目的往往是为了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或者是为了引出说明对象。在文章或段落中间叙述故事,往往是为了增强说明文的可读性,同时也为了说明事物的来源或作用。

第七招:善于完成开放性问题。中考说明文阅读,根据“新课标”中要求“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的要求,说明文阅读考查的题目势必要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关注自然、关注生态环境、关注科技进程、关注未来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思想、科学品质、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快速阅读全文并寻找答案

语文中考现代文阅读题在答题时首先了解阅读材料的多样性和人文性等特点,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进行作答。在备考时,初中语文教师要通过有效的训练手段提高初中生的阅读能力,包括速读、精读等,同时还要逐步培养初中生的理解能力和探究能力,以实现初中生知、能、行的和谐发展。学生在考试时应该快速的阅读全文,中考考试时间有限,要尽量避免因为过度咬文嚼字而造成时间的浪费。当对文中所描述的事物有了一定的认识以后,带着问题回到原文找答题区域,现代文阅读题的答案或多或少都在原文中有所体现的,只要学生经过思考和提炼一定可以找到正确的答案,然后准确地加以表达就行。

概况文章的中心思想

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章的写作目的,我们要归纳中心思想,就必须先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就在文章中找:开头,结尾,重点段。其主要方法有:

(1)、先概况文章的内容,再想一下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

(2)、从文章的题目找中心;

(3)、分析文章的重点段落;

上一篇:某餐饮品牌推广策划案下一篇: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