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个人总结

2024-04-10

设备管理个人总结(共8篇)

篇1:设备管理个人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不知不觉间,来到中材科技(白城)风电叶片有限公司已经有一年半的时间了,在设备维护管理的工作中,经历了很多酸甜苦辣,认识了很多良师益友,获得了很多经验教训,感谢领导给了我成长的空间、勇气和信心。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在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了诸多不足。回顾过去的时光,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总结

在从来到公司到现在的时间里,先后参与了公司初建、设备模具的安装调试、公司的试生产等。我亲眼见证了公司的成长,亲历了公司在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艰难。让我更加明白企业的成败是关乎公司员工的命运的。

二、在工作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由于对公司设备的不熟悉,所以在维护保养的过程中多次出现因为不懂得设备的原理,而返工的情况,但是通过这一年多的了解和学习,对相关的设备有了越来越深的认识与了解。

2、在维修过程中,会需要经验的积累,只有在工作中不断积累,才能够不断的解决问题,分析问题。虽然有的时候设备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但是维修检查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总结积累,才能将遇到的问题很好的解决。

3、由于对工作认识不够,缺乏全局观念,对设备维修故管理这个岗位缺少了解和分析,对工作定位认识不足。从而对工作的最优流程认识不够,逻辑能力欠缺,结构性思维缺乏。不过我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的学习和思考,从而加强对工作的认知能力从而做出工作的最优流程。

三、工作心得

1、在这一年多的的工作实践中,我参与了许多集体完成的工作,和同事的相处非常紧密和睦,在这个过程中我强化了最珍贵也是最重要的团队意识。在信任自己和他人的基础上,思想统一,行动一致,这样的团队一定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在2011你那的上半年工作中,很多工作是一起完成的,在这个工程中,大家互相提醒和补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所有的工作中沟通是最重要的,一定要把信息处理的及时、有效和清晰。

2、工作的每一步都要细化,力求工作效率最大化,在这种心态的指导下,我在平时工作中取得了一些令自己满意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工作上的缺陷。能够积极自信的工作起来是这一年来我在心态方面最大的进步。

现在的我经常冷静的分析自己,认清自己的位置,问问自己付出了多少;时刻记得工作内容要精细化精确化,个人得失要模糊计算;遇到风险要及时规避,出了问题要勇于担当。

3、在这一年多的工作中,经过实际的教训,深刻理解了设备上每次变更、每次时间的滞延都是对公司很大的伤害,这就需要我们在设备维护之前,一定要对设备极其的了解,在维护保养之前,多辛苦一下,多钻研一下,减少因为自己工作的不熟悉或者对设备的原理不能很好的理解的原因,而影响生产的痛苦。

在这一年多的工作中,我学到了很多技术上的知识,也强化了设备维修的质量、成本、进度意识;与身边同事的合作更加的默契,都是我的师傅,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知识技能和做人的道理,也非常庆幸在刚上路的时候能有他们在身边。我一定会和他们凝聚成一个优秀的团队,做出更好的成绩。

四、工作教训

经过一年多的工作学习,我发现了自己离一个职业化的人才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工作技能、工作习惯和工作思维的不成熟,也是我以后要在工作中不断磨练和提高自己的地方。仔细总结一下,自己在一年多的工作中主要有以下方面做得不够好:

1.工作的条理性不够清晰,要分清主次和轻重缓急;

在工作时间很仓促的情况下,事情多了,就一定要有详实而主次分明的计划,哪些需要立即完成,哪些可以缓缓加班完成,今年在计划上自己进步很大,但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

2.对设备工作原理不够熟悉;

在一年多的工作中,发现因为原理的问题而不知道如何下手的情况有点多,对工作的安排上考虑不到位的地方,对于这块的研究力度显然不够。平时总是在应付工作,但说到底对设备的工作原理很熟悉才是很好完成设备管理维护的前提。

3.工作不够精细化;

平时的工作距离精细化工作缺少一个随时反省随时更新修改的过程,虽然工作也经常回头看、做总结,但缺少规律性,比如功能修改等随时有更新的内容就可能导致其他的地方出现错误。以后个人工作中要专门留一个时间去总结和反思,这样才能实现精细化。

4.工作方式不够灵活;

在管理的过程中,周围所有能利用资源的就要充分利用,该让其他部门或者人员支持的就要求支持,不要把事情捂在自己手上,一是影响进度,二是不能保证质量。做事分清主次,抓主要矛盾,划清界限,哪些是本职工作,哪些是提供的帮助,哪些是自己必须要做的,都要想清楚。怎么和其他部门进行沟通,怎么和本部门人员进行沟通,怎么和供应商沟通,怎么才能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又不会多做职责外事情,以后是需要重点沟通学习的地方。

5.缺乏工作经验,尤其是现场经验;

今年的现场维修经验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整个设备从工作开始到设备维修有了新的认识,但在一些细节上还缺乏认知,具体的维护管理方法还缺乏了解,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加强学习力度。

6.缺少平时工作的知识总结;

这一年多虽然在工作总结上有了进步,但仍不够,如果每天、每周、每月都回过头来思考一下自己工作的是与非、得与失,会更快的成长。在以后的工作中,此项也作为重点来提高自己。

7.做事不够果断,拘泥细节,有拖沓现象;

拖沓现象是我很大的一个缺点,凡事总要拖到后面,如果工作更积极主动一些,更雷厉风行一些,会避免工作上的很多不必要的错误。其实有时候,不一定要把工作做到细才是最好的。进度、质量、成本综合考虑,抓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随时修正。事事做细往往会把自己拘泥于细枝末节中,学会不完美也是工作中的一个进步,也是对精细化工作的一个要求。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时时刻刻注意修正自己不足的地方,一定会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成长为一名公司优秀的职业化人才。

五、对目前公司设备管理的建议

在公司的一年多中,我从一名设备维修人员转变成为设备管理人员,但是对于这个设备管理的岗位做的并不到位,根据我自己的经验以及对设备维修人员的了解,我对公司提出以下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公司在以后的设备管理中能够做到最好。

1、俗话说,有什么样的领导,就会有什么样的下属。这就验证了,要想工人的思想进步,那么首先要改变的就是他们领导的思想。

2、要提高保障维修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做事干脆果断,不拖泥带水;

3、要让保障维修人员在工作中工作要注重实效、注重结果,一切工作围绕着目标的完成,不能让保障人员有完成就可以的思想;

4、要提高保障人员的大局观,要让保障人员明白一切以完成公司需要为他们的工作目标,以否能让其他人的工作更顺畅作为保障人员工资待遇的标准;

5、要培训保障人员,提高他们自身的专业能力,加强平时知识总结工作;

6、要将精细化工作方式融入他们的工作理念当中。

7、要选出一名优秀的班长,要改变班长的管理思想,要将班长的思想改变,要让他坚决服从公司的安排,做事要一切从公司的角度出发,不能有私心。

8、能够胜任保障维修的员工,所有的地方都是需要学习的,多听、多看、多想、多做、多沟通,能够虚心从其他员工身上的学到优秀工作习惯,丰富专业技能,配合着实际工作不断的进步,不论在什么环境下,都要相信两点:一是三人行必有我师,二是天道酬勤。

在参加工作的这一年多中,有时候深刻的体会到,虽然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投入进去,但是管理工作不可能做到完美程度,毕竟设备的工作太繁杂,外加上一同工作的人员不同心,很多时候工作在进行的过程中就截止了,这不仅影响了自身的发展,也影响了公司的生产。只有大家多一些付出,少一些牢骚,遇到事情大家多一些讨论,少一些争吵,多一些担当,少一些推脱。只有大家凝聚在一起,才能将工作做得更完美。做事情需要认认真真沉下心去做,我们要提倡:职业做事,诚信待人。的这种工作理念。

制造部设备管理员:*** 2011年12月01日 星期四

篇2:设备管理个人总结

个人总结

转瞬间2010年即将结束,又到了总结的时候了,回首这一年感触颇多,也成熟了许多。在这一年中我所从事的是设备管理工作,在公司领导和基地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帮助下,2010年车间设备管理、设备润滑、设备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不足。正是这些不足更激励我在明年的工作中,要努力学习理论知识,更新观念,多在专业技术和经济技术创新等方面多下工夫。现将2010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从思想上:一年里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学习,能够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在工作过程中,我深深感到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的紧迫性,一是向书本学习,坚持每天挤出一定的时间不断充实自己,改进学习方法,广泛汲取各种“营养”;二是向周围的同事学习,虚心求教的态度,主动向同事们请教;三是向实践学习,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知识,查找不足,提高自己〃

二、工作方式:在此以前是抢修,整天的忙忙碌碌,可设备还是常常出现问题,不仅自己不轻松,还时常的耽误生产,到现在设备的故障率大大降低,自已轻松了,对生产的影响也小了很多。再者是逐步形成了做台帐的习惯。在以前不是这样的,做过还是没做过,做到什么程度,都是连一个月也不用就是以忘掉的。以润滑为例,哪台设备,哪个润滑点到底有没有做过润滑,都是刚开始记得,逐渐就忘记掉。现在则不同,自己所掌握的每一个润滑点每一次的润滑都有记录,并保存。并且这些记录都经过把关,一是生产岗位的润滑加油记录、巡视人员的确认,再就是我对加油情况进行检查。这样就可以保证不漏过一个加油点。润滑是一个周期性很强的,重复性的工作,这样的记录虽然重要。

三、大修工作:年初公司在资金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保证了基地车间的大修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基地领导班子召集所有维修人员开会决定:“大修工作本着修旧利废和经济技术创新的原则,突出关键和主要设备重点修理”。2月份车间的大修工作全面扑开,在技术人员少、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按期完成了车间的大修工作。经过这一年的生产检验,2010年的大修工作比较成功。

四、经济技术创新工作:年初车间制定了3项经济技术创新

项目,截止到12月份维修人员已经完成全部创新项目,在完成的所有技术创新项目中每一项都在生产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用,每一项都为公司节省了资金且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非常好的体现了公司以人为本的原则。

篇3:个人信用档案管理刍议

进入21世纪后, 世界经济全球化日益凸显, 规范的信用体系建设对我国融入世界经济潮流、确保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良好的社会信用是建立规范的市场经济秩序的保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个人的经济活动在多个层面、以多种形式出现。现今生活中很多经济行为都以个人信用为基础, 如学生贷款、住房贷款以及一系列需要以良好的个人信用才能够实现的借贷行为、预先消费行为等, 人际交往也以信用为基础, 讲信誉已成为立足社会最基本的条件之一。个人信用档案是反映公民在社会活动中信用关系的原始记录, 是社会信用档案体系的组成部分, 是信用社会和信用制度的基础。如何有效地建立和开发个人信用档案资源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是摆在档案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我国个人信用档案建立情况

1. 银行系统建立了个人信用档案信息基础数据库。

银行个人信用档案是银行管理部门负责建立和保管的关于个人信用的档案, 包括纸质材料和以其他载体形式存储的数据。目前, 我国规范的银行个人信用档案数据是在中国人民银行的统一领导下, 整合全国商业银行有关个人客户的消费和还贷款记录的信用数据库。建立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目的在于实现商业银行之间的信息共享, 方便群众借贷, 防范信贷风险。与此同时, 还要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 只有经当事人书面授权, 在审核个人贷款、信用卡申请或审核是否接受个人作为担保人等情况下, 以及出于对已发放的个人贷款进行信用风险跟踪管理的需要, 才能查询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许多商业银行已经将查询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作为贷前审查的固定程序。在提高审贷效率、方便广大群众借贷、防止不良贷款、防止个人过度负债以及根据信用风险确定利率水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 初步建立了个人信用中介机构。

目前, 我国已有一些中介机构从事个人信用调查、评估业务, 个人资信评估工作逐步开展, 开始为银行贷款决策提供参考。如建立员工个人信用档案, 可以帮助企事业单位降低管理成本, 规避用人风险, 培养稳定的员工队伍, 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建立学生个人信用档案, 可以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健康品格, 在升学、申请助学贷款、社会资助等方面创造良好条件, 提高市场人才竞争优势, 为将来就业开辟一条绿色通道;建立商人个人信用档案, 可以帮助商人在经济活动中抢得先机, 赢得更多生意, 获得更多商业合作伙伴。

二、现阶段个人信用档案工作的难点

1. 信用档案征信范围狭窄。

一是拥有信用档案记录的都是与银行发生过信贷关系的个体, 只有极少数人拥有自己的个人信用档案, 大多数人还是处于信用档案的监督和约束之外。二是数据库中收录的信息种类单一。笔者认为, 完整的个人信用档案应该包含四类基本信息, 即个人基本身份信息, 如姓名、身份证号、职业、户籍、学历等;个人职业信息, 包括工作单位名称和地址、个人职位、收入等;商业信用信息, 主要是个人与银行间的借贷及偿还记录个人信用消费记录;社会公用记录信息, 包含个人纳税、保险费用以及缴纳水、电、通信等部门费用的记录, 是否受到重大奖励、有无违法犯罪行为等记录。

2. 缺乏客观、可靠的个人信用档案资料。

个人信用档案资料主要由自然人的身份证明、个人社会档案、账户和收入来源及个人可支配的用于抵押的资产所组成。在现阶段社会环境下, 失信现象时有发生, 却缺乏对其行为的实时、客观记录, 未形成个人信用信息记录的途径, 这都将直接对个人信用档案资料的真实性、可信度以及来源渠道带来不良影响。因此, 缺乏客观、可靠的个人信用基础数据和材料, 致使个人信用档案的建设受到严重制约。

3. 缺乏个人信用档案信息共享机制。

根据我国现行的管理体制, 居民个人信用档案的信息和数据主要来自公安、街道、单位、工商、税务、银行、保险、医院、公用事业收费单位、商家等。由于各部门个人信用档案信息与数据仍处于封锁状态, 缺乏信用记录的有效沟通, 严重阻碍了我国个人信用档案体系建设的步伐。

三、做好个人信用档案工作的几点建议

1. 强化个人信用意识。

信用既是一种道德品德, 更是一种宝贵资源、一种无形资产。在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社会里, 信用是一个人经济行为的立足之本, 也是涉足经济社会的“通行证”。恪守信用乃是每个人应当具备的生存理念之一。不守信用, 受损失的不仅是个人的名誉和社会形象, 还会对个人一生的信用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并直接影响其今后的工作和消费。所以, 一定要珍惜自己的信用历史, 保持良好的个人信用档案记录。

2. 保证个人信用信息的实效性。

及时更新个人信用档案, 提供真实的个人信用报告, 真实地反映个人信誉程度, 定期核实个人信用档案的静态信息内容, 包括身份识别、职业和居住地址等信息;定期补充个人信用档案的动态信息, 包括个人参加保险、缴纳费用和个人公积金缴存等情况, 以维护个人信用档案的时效性。

3. 加速个人信用档案信息的整合, 实现个人信用档案信息共享。

篇4:个人知识管理探索

个人知识管理技巧

1、信息、知识检索技巧。在个人知识管理中,信息检索的技巧既包括技术要求较低的咨询技巧(如向内行咨询和如何提出问题等),也包括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搜索引擎、电子图书馆的数据库和其他相关数据库查找信息的技巧。为充分掌握信息检索的技巧,个人必须对搜索的概念、数据库知识和实际检索技能等有充分地掌握。

2、信息评估技巧。这种技巧不仅指个人可以判断信息的质量,而且还包括能判断这种信息与自己遇到的问题的关系。

3、信息、知识的组织技巧。这种技巧包括用不同的工具把各种信息、知识组织起来。在网络环境中,可使用电子文件夹、相关数据库和网页的办法来组织它们;在手工操作环境中,应该会用卡片、文件夹、记录本、剪报、抽屉等比较原始的方法来组织它们。

4、信息分析研究技巧。信息分析研究就是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并从中得出有用的结论。常用的信息分析研究方法有三种:创造思维法(变换角度法、聚焦思维法、辐射思维法头脑风暴法等)、逻辑思维法(判断、比较、分类、分析与综合等)和数学方法(平均数统计、指数统计、动态统计、指标统计、文献计量等)。较为先进的数学分析法是建立和应用模型,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从而得出信息间的关系。电子表格和各种统计软件提供了分析信息的方法,但在建立各种分析软件模型和研究、分析的工作过程中,人却是最重要的。

5、信息表达技巧。信息表达的最重要方面是受众。信息表达无论是通过Power Point、网站还是通过文本及任何其他形式,大部分工作应围绕如何让受众理解、记住并能与表达者互动上。

6、信息安全保证技巧。信息安全涉及开发、应用信息的秘密,信息质量与信息安全存储的方法和技巧等。经常用到的如密码管理、备份、档案管理、防火墙等都是保证信息安全的方法。

7、信息交流、协同技巧。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组织和部门间的信息交流、协同工作提供了强有力支持。有效利用这种技术不仅要会使用这类工具,而且要充分理解交流、协同工作的各种原则和内容。譬如社交礼仪、网络礼仪等就是个人知识管理中信息交流、协同的一类重要知识。

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架构

基于简单有效、经济实惠和容易使用的原则,个人知识管理系统应包括信息网络和知识系统两个部分。

1、三维信息网络架构。根据普鲁克斯知识增长方程:k(s)+△i=k(s+△s)(k(s)代表个体原有的知识结构,△i表示信息增量,k(s+△s)表示个体在吸收新信息后所形成的新的知识结构。)表明,知识是通过获取信息而得到增加的,而所获信息的信息量(或知识量)又与接收者原有的知识结构(或知识总量)密切相关。获取大量有用信息是个人知识增长和完善知识结构的关键,也是进行个人知识管理的基础。个人信息网络代表其收集信息的能力,数据的多少与品质的好坏成为决定知识产出品质的重要影响因素。一般而言,个人知识管理至少应该建立三个方面的信息网络:人际网络、媒体网络和Internet资源网络。其中,人际网络是一种无形的网络,它是个人学习知识和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人际网络的建立和维持并不容易,一旦建立起来必须十分珍惜并认真加以维护。人际交往中可以学到很多书本和学习软件中学不到的知识——隐性知识。人际圈子越广,结交人员的素质越高,可以学到的知识就越多越好。因此,要扩大自己的交往圈子(多个朋友多条路,少个仇人少堵墙),多与贤良和高手为友,经常与之交流、沟通和讨论以提升自己的人品、知识和能力层次。通过电视、广播、杂志与报纸等媒体网络往往可以获得最新的信息和新闻。要结合自身的学习、工作需要,使主要媒体来源的数据讯息及时到达自己的工作桌面,促进自己的知识结构良性发展。目前,Internet已成为人们进行学习和工作的重要工具。应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善用搜索引擎,充分利用IE的收藏夹,为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服务。

2、个人的知识系统架构。从个人知识管理的角度上说,知识系统架构就是储藏知识的架构。知识架构的系统化有助于将收集到的资料有效储存和快速索取。

第一,对所需管理的信息和知识进行分类。如人际交往资源(联系人通讯录、每个人的特点与特长等)、通讯管理(书信、电子信件、传真等)、个人时间管理工具(事务提醒、待办事宜、个人备忘录等)、网络资源管理(网站管理与连接)、文件档案管理等。对信息、知识的分类、索引,应根据自身需求,以“需要什么信息,如何最快找到它”为原则。操作时可根据工作和学习的专业科目来划分,也可参照图书馆文献的分类方法。

第二,选择合适的知识管理工具。对个人来说,针对不同的信息可以采用不同的工具,不必采用统一入口,只要简单易用,适合自己就行,比如邮件管理,通讯录管理;还有就是知识内容的管理,可以采用WIKI和BLOG等。

第三,建立个人知识库。在知识库中,所有知识都以目录结构分类存放。可以设置一个临时目录来存储那些无法及时处理的信息和知识,待以后再分类。此外,文件命名应简单明了、见名知义并辅以数字编码、时间和来源等。还要建立文件安全、资源删除与更新,交流与共享的规则,以文件形式妥善保存,并在以后的实践中逐步扩展和完善,逐渐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选择有效的个人知识管理工具,对所有资源进行分类、命名以后,就可以将信息、知识分批放入个人知识库。个人知识库建立起来之后,能够快速而方便的访问至关重要。一个可以借鉴的方案是网络日志,这种个人发布系统现在越来越多的被用作个人知识管理系统。随着知识的不断丰富和能力增强,也要持续不断地对个人知识库进行维护和管理。一般而言,个人应主要作好以下工作:增添新的学习资源和知识类别;删除、修改和更新部分资源;进一步完善个人知识管理准则;协作学习以便交流和共享知识;在知识管理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完善个人知识结构。

篇5:设备管理个人工作总结

一、制定检修计划,组织各项检修、技改工作有序进行

年初组织制定检修、技改计划,根据计划,提前组织编制、审查检修、技改项目技术文件,对外委工作流程有计划提前开展;对工作内容、时间节点和人员配置提前进行合理安排,提前准备耗材备件、工器具等,协调督促施工单位提前进场开工,对检修、技改项目进行全过程跟踪,全力协调解决检修技改项目中各项问题。编制项目验收标准,落实三级验收制度,深化生产人员管理意识,完善检修技改管理。

二、主抓设备治理,前方百计抢发电量

每月组织各风电场针对风电机组频发故障及集中性缺陷进行分析,形成月度报告,制定防范措施和专项解决方案,做到细致故障归类、深入查找故障症结、逐一专项整治。对齿轮箱油温高、发电机轴温高、变桨通讯闪断、等频发故障制定专项部件及系统精维护计划,把设备存在的问题在精维护工作中一并落实解决,确保在富风期来临前完成检修工作,提高设备可利用率,前方百计抢发电量。积极协调大部件

三、参与组织开展主数据编码审核工作。

20xx年9月,技能竞赛在风电场举办,其中我担任盯办比武物资和赛场总协调的角色,为大赛的成功举办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比赛准备的过程中充分锻炼了自己的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争取把学习到的经验运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当中去。

20xx年11月,由于集团物资编码系统的上线,主数据编码审核专家组,我有幸参与其中,圆满的完成了此次审核工作,通过此次审核工作,深刻的意识到数据编码对于实际备件储备工作的意义,希望能为公司的智慧仓储贡献一份力。

四、积极推进保险的赔付工作。

20xx年,随着设备运行时间不断增加,大部件故障不断暴露,风电场陆续出现主轴位移、发电机损坏、包齿和105叶片、SVG设备损坏等问题,公司保险赔付工作相对滞后,机器损坏保险的赔付工作迫在眉睫。为此,积极与各风电场、财务部和计划发展部的沟通,完善索赔项目保险所需的过程资料,截至12月中旬近两年的大部件损坏等相关保险的所有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准备就绪,保险公司正准备保险赔付相关工作。

以上是我在一年中做得好的方面,纵观一年的工作,客观自我剖析,自己也存在以下不足之处,恳请领导的指正与批评,以待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和改正。

1、20xx年对风电场检修技改工作计划性管控不严。部分检修项目的开展时间滞后。20xx年应在计划性上加强监督及考核,在设备治理方面提前谋划,提前治理,逐步使生产工作更加规范及可控。

2、设备台账和技术监督的管理不到位。20xx年积极推动制度的修订管理、运检规程,结合精维护工作组织完善设备台账;严格执行设备的技术监督定期工作,完善技术监督台账,提高对技术监督管理水平。

篇6:医疗设备管理个人总结

2012年将要过去,我们除了物价飞涨的经济外,就是最关心自己的业务,有得有失,有教训有经验,有不足有长处,一一盘点,感觉生活压力不断加大。

从七月份来到xxx医院后我就努力工作,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建立并健全医疗仪器设备技术档案资料室并搜集整理出五万元以上设备及其他设备的技术档案资料;维护设备17台次,维修设备25台次;配合厂家的安装调试大型设备3次(其中包括西门子双排螺旋CT、数字式多导联心电图机、肺功能检测仪);在用万元设备的操作规程方面要求操作人员落实到位,每周下科室巡查设备运行情况两次,发现问题及时予以解决;积极配合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中心工作人员对单位的应检测仪器设备进行合格检测,及时完成相关设备仪器的送检工作,没有因为设备的合格检测方面出现问题,并以最短的时间完成检测工作,没有因此而影响临床的正常使用。积极配合相关检测机构对我单位放射源设备的防护检查检测工作。

在维修设备中,节省费用甚多。尤其在维修手术室空气消毒机过程中,其中心电路板烧坏需要更换新电路板,最后自己想尽一切办法修复了这块电路板,避免更换新电路板带来的相关费用;还有内三科空气消毒机的维修方面,将本需要花钱更换的臭氧发生器,经过跟厂家交谈最后免费帮我们更换;还有在急诊科多参数心电监护仪维修方面,也通过积极和厂家联系和有效沟通,将本来需要花费一千多元维修费用的血压模块,最终免费为我们维修。还有很多设备的维修

方面都有效的节省了维修费用。

总之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完成份内的各项工作任务,不怕苦,不怕脏累,不迟到,不早退,以尽快尽早解决设备故障,降低维修费用为己任,以保障设备正常运行为目标。在具体分管的工作中,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通过查阅技术资料和相关杂志,并定期和同行互相交流的方法来不断提高本人的业务水平,积极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关系,以使参与主持安装、调试或拆卸再安装的设备能够及时到位,投入运行。

Xxxxx

篇7:收益管理个人总结

来到大三下这一学期,按照我们学校大四上开始找工作的传统,我们的时间与精力被分散于实习和学习两方面,因此造成了有时候的课程和任务并不能按时完成,实在是惭愧不已。经过了一学期的学习,我的心得和总结主要从课程内容与学习感悟这两方面展开:

一、学习感悟方面:

上完收益管理这门课,最令我感到感慨的就是张老师对待授课的态度——认真、严谨、负责。上大学以来,课业从高中时代时最重要的任务将为比较重要的事情,很多大学老师对于我们的课业管的比较松,另一方面我们也过了独立行政人的年龄,应该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而非老师时时督促,因此对待所学的课程很难再有高中那种认真的态度。可是上了张老师的收益管理之后,似乎那种对待课程认真、负责的态度又回到了我们身上,这都是由于张老师对于我们所学的内容专业而认真的表现。我们常常会想,大学的作业随便做做就行,总是抱着很大的侥幸心理和很大的惰性去做事,因此对于课程的作业总是马虎,总想糊弄了事。在大学期间,老师也习惯了这样的现象,或者说工作的重点在于科研,并不会太刻意地注重。当张老师一次次指出我们作业中的不足时,三年大学生活消磨走的对学习的认真探索的态度似乎又让我看到了,没有糊弄,尽力去完成任务,对不懂的地方能认真求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才是我们应该持有的学习态度,我真的想说,好久不见。

同时由于收益管理采取的是小班授课的方式,而以往小班授课都是以同一班级为主体进行,这次却不同,是同一方向但不同班级。在做小组作业的过程中,有时候觉得真的说小组伙伴或合作人士很重要的,只有大家都负责,明确责任,才能更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这时我才明白了小组内部协调的重要性。在之前的小组案例中,一般都是固定的自己班的小组,合作较久,人际关系较熟,因此分工容易,沟通与信息的传递方便及时,大家各司其职,总是可以很好地完成案例工作。在这次的收益管理小组作业中,却是不一样的情况。大家缺乏沟通,任务没明确,没有主事人,没有分配好任务,使得小组作业不尽人意,这是收益管理结课后最让我遗憾的地方。

在未来的小组合作中,我应该更主动地协调大家的关系,加强与组员的沟通,加快相互间信息的传递,从这次的小组合作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以后才能不负使命完成任务。

二、课程内容方面:

收益管理这门课,顾名思义,就是对航空运输的收益进行的一系列管理工作,使航空公司的收益最大化的一门科学。它主要包括了超售管理、市场细分与差别定价、座位优化控制、客运市场需求预测以及货运部分的收益管理等内容。收益管理最初从国外传入中国,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的航空公司开始关注收益管理的问题,我们假设一个航空公司有N个航班,一个航班也有很多种票价,每种票价可以看作一种产品,这时候收益管理研究的问题就是找出一种产品的组合使得航空公司在这一航班上的收益达到最大化。

一说到收益管理,可能我们脑海里最初想到的是日常生活比较常听到的财务管理,但其实这两者有很大的不同,财务管理指的是利润分配方面的内容,而航空公司收益管理研究的内容是怎样使航空公司的收入最大化,通过研究产品组合的方式来得以实现。

当我们作为消费者的立场去购买机票时,总是希望以低价获得机票,而航空公司作为卖方,自然希望以高价卖出机票以获得高利润,这时双方的目标不同,就造成两者在于机票价格上的矛盾,那么究竟怎样可以平衡两者的关系,这也是收益管理研究的内容之一。关于超售:

由于现实中存在着旅客订票后再次取消订票,或者购票后由于种种原因没到机场乘坐航班,因此就形成了飞机起飞时部分座位空着的情况,倘若这时航空公司能够通过某种方式减少这种情况,便能获得更大的收益,达到收益最大化的目的,这便是超售管理的由来。这种旅客没有乘坐航班而导致航班座位在起飞时空闲的情况就是no-show,为了弥补这种情况导致的收益空闲,我们可以采取超售的作法,即oversale:超过航班座位数接受订座和销售机票,例如某航班上有340个座位,航空公司采取超售,售出345个座位,这时我们称作超售5个座位,在这里345个座位我们叫做超售水平,即在超售操作中可销售的座位数。

超售的出现是因为出现了旅客的no-show现象,然而当航空公司采取超售操作,实到旅客却不符合航空公司的预期,即出现了实到旅客数大于航班座位数的情况,部分旅客持有机票却无法登机的现象,即“实超”。这时,航空公司应该如何应对?这与如何确定超售水平构成了超售管理的两大关键环节。

为了确定超售水平,航空公司主要通过两类模型:确定性模型与风险性模型。确定型模型的原理是根据历史预测no-show率,进而计算出可销售座位数。而风险性模型将旅客是否到机场乘坐航班看做一种不确定的随机现象,利用概率的技术来计算各种超售水平的收益,从而找到最适合的销售座位数。

用以上模型计算超售水平,需要知晓很多因素如超售可获得的额外收入、no-show现象的概率分布、实超可能性、实超成本等。我们通常将no-show率的预测和DB成本的确定当作学习的重点。

为了预测no-show率,我们首先需要对订座取消和no-show现象的历史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这里的历史数据可以通过专业人员的相关经验得到,也可以通过以往航班的记录文件得知,或者通过一定的市场调查过程。

只有收集到足够的订座取消和no-show现象的历史数据,才能提高对未来航班no-show率的情况的预测准确性,从而有助于我们的超售水平的确定。

关于影响订座取消和no-show现象的因素有很多,并且在不同时间影响的程度也是不同。

例如:

1、旅客自身的特征,如不同票价的旅客、散客与团体旅客的区别等。

2、时间的不同:在不同日期,一天中的不同时刻,no-show现象的情况不同。

3、天气因素:如雷雨天气、冰雪天气会延误航班的起飞和到达,也会影响地面交通的顺畅程度,从而影响旅客的成形率。

4、不同航空公司对于销售有不同的倾向,从而导致不同的销售政策。预测no-show率可通过移动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指数平滑法和逐年预测法等统计方法来进行,并且在数据预测后还可以通过专业的管理人员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对预测结果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赋予不同数据不同权重、根据季节因素进行调整、根据时间因素进行调整、根据以往经验控制预测结果的波动范围、用相近航线的历史数据来预测新开辟航线,以及关注航班时刻变化的影响而调整。

DB成本是指DB现象发生时对航空公司造成的损失,一般包括以下部分:

1、旅客被迫乘坐下一班航班时获得的赔偿

2、旅客在转乘下一班航班前的住宿、饮食费用等

3、转乘其他航空公司时需要补齐的票价差额

4、对其他航班运营的影响做造成的成本

5、使旅客对航空公司产生不良印象所造成的企业形象损失

由于旅客的no-show是一种不确定的现象,在航空公司采取超售行为时,就必须制定好相关的应对DB现象的措施,使DB发生时带来的损失减到最小,也是从另一种程度上使航空公司的收益最大化的表现。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正确应对DB呢?通常从以下问题入手:

1、事先制定好方案,安排好处理DB的人员,做到分工与责任明确,防止出现DB无人管的情况

2、在DB发生时,应做好各部门间的信息沟通,使有效信息快速地传递,进而使对DB的处理快速有效的得到处理

3、选择好自愿下机对象,这时应选取对价格因素敏感的旅客,即持航空公司免票和没有联程航班的灵活性散客,用悬赏的方式使其自愿下机,愉快地解决DB现象

4、DB给旅客的出行造成了许多的不便,为了安抚旅客的心,应给予一定的补偿,例如给予因延长旅客出行时间的补偿,因延长旅客候机时间的补偿等。

上文中我们说到的都是航空公司的超售管理内容,那么作为旅客而言,超售又有什么影响呢?下面我们来谈谈关于旅客利益保障的问题。合理的超售使得航空公司的座位资源得到更大程度的利用,从而提高了航空公司的收益,也给旅客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更低的票价与有利条件,但实际上航空公司对于超售中出现的纠纷问题往往没有采取足够的重视,使得旅客的利益被无情地侵犯。频发的因为超售问题而导致的诉讼案件显示,旅客对于航空公司超售的行为并不能足够地认同,这是由于目前我国航空公司对于超售的操作过于草率,没有第三方机构对其合理规范的原因。

关于市场细分和差别定价:

为什么要采取市场细分和差别定价呢?这是由于不同的消费者对不同价格水平的商品愿意购买的数量不同。例如只有一种高票价,低收入旅客就可能不会选择该航班,那么虽然该航班价格高,但是销售出去的座位数却很少,结果收益依然不高;如果只有一种低票价,情况则相反,座位会供不应求,但是因为票价低,收益依然无法得到提高。正是由于以上现象的存在,多等级票价应运而生,即卖低票价的座位给低收入的旅客群体,卖高票价的座位给高收入的旅客群体,从而最大程度上减少旅客的消费者剩余,使航空公司的收益最大化。

为了进行差别定价,我们首先要进行市场细分,可将航空客运市场细分为商务旅客市场和闲暇旅客市场,其各自的市场特征为:商务旅客对价格不敏感对服务敏感,而闲暇旅客相反。为此,我们可以旅客分为4个具体的细分市场:时间敏感而价格不敏感,时间敏感、价格也敏感,时间不敏感、价格敏感,以及时间价格都不敏感。由于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特征不同,对价格的承受能力不同,航空公司通常实行差异化定价策略,目前航空公司普通采用的是三级价格歧视和间接价格歧视。

差异化战略具体到票价的制定,即采取多等级票价,它有两个核心环节:

1、为航班座位设定不同的票价等级;

2、对不同等级的票价设定相对应适用的限制条件。

在多等级票价制定的过程中,航空公司主要通过三种方法:

1、成本加成定价

2、竞争导向定价

3、顾客导向定价,也称作价值定价法。在熟悉了相关的定价方法后,我们一般通过9个步骤来进行定价过程;

1、确认相关成本

2、估计顾客对产品或服务价值的看法

3、发现不同顾客的价值评价差异

4、测度顾客的价格敏感性

5、确认最优的价格结构

6、考虑竞争对手的反应

7、监控交易的实际价格

8、估计顾客的情绪反应

9、分析企业在各类顾客上的收益 多等级票价可以提高航空公司的收益,但是也有其弊端所在,即如果不能对座位数进行精确的控制,高收入旅客也会转向购买低价机票,而支付高票价的旅客会对这种行为感到不满。这时如果低票价旅客把高票价旅客的座位占了,高价旅客就会退票,航空公司收益也没有得到提高。这时,我们涉及到接下里要学习的座位控制的问题。关于座位优化控制:

座位优化控制是为了使航空公司座位价值最大化,其影响因素有:

1、航班可销售的座位数

2、多等级票价体系决定的票价

3、客运需求

4、航线结构的具体形式——城市对、联程航线、轮辐式航线

座位优化控制是收益管理的核心内容。通过座位优化控制,我们需要达到的目标是在合适的时间,把座位以合适的价格销售给合适的消费者,即“三合适”。在实际中,订座限额控制结构主要有分离式控制、平行式控制、嵌套式控制和混合式控制。其中嵌套式控制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内容。假设在某个航班上只有两个票价等级,我们通过决策树分配座位,确定给高等级保护的座位数。而当票价等级不只两个时,问题就变得更加复杂了,此时决策树的方法不再适用,我们加入了一个“期望边际座位收益”的概念,从而采取EMSR座位分配方法。如果我们研究的是多航段的座位优化呢?问题越来越复杂了。这时我们又三种方法得以选择,分别是:基于航段的座位优化分配方法、基于需求价值均衡的多航段座位优化和基于数学规划模型的O&D座位优化分配。其中最后一种方法用到了许多数学模型,比较精确地利用数学工具进行分配。

在实际客运过程中,团体旅客是极为重要的部分,很多地方航空公司收入大部分来自于旅行社等团体旅客,因此往往出现票价往往高出其他航空公司很多的情况。对于团体旅客的座位控制,通过收益最大化的团体定价模型来进行,当团体旅客愿意支付的票价低于最低团队票价时,航空公司拒绝这个团队。最低团队票价=被取代的散客的期望收益值与团队需求的大小的比值。关于客运市场需求预测:

这部分的内容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统计学的方法,来预测客运市场未来的需求情况。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时间序列预测法、回归分析预测法等。

总结:收益管理博大精深,作为一名航空运输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还需不断补充相关知识,关注行业前沿信息,将所学与工作实际相联系,做到学识为我所用,以这样的面貌和态度去面对未来的任务。

篇8:个人知识管理浅谈

一、个人知识管理的内涵及意义

个人知识管理, 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简称PKM。在国外的研究已经日趋成熟。最初由Paul Dorsey教授于1998年初提出, 并被Jonathon Goade在PKMNet网站上详细介绍。个人知识管理是指个人组织和集中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 使其成为自己知识基础的一部分, 并将散乱的信息片段转化为可系统应用的信息, 以此扩展个人知识的一种战略与过程。其本质在于帮助个人提高工作效率, 整合自己的信息资源, 提升个人的竞争力。通过实施PKM, 可以提高个人获取、管理以及表达知识的能力, 并使个人占有信息转化为价值更高的知识资本, 从而最终提升自己的工作与生活质量。个人知识管理的定义包含三层意思: (1) 对个人已经获得的知识进行管理; (2) 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新知识, 并取长补短构建个人知识体系; (3) 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思想和方法实现显隐性知识的迅速转换, 并创造出新的知识。

二、个人知识管理的原则

1. 简便原则

个人知识管理的基本目标在于提高个人工作效率。保证作业质量的前提下追求时间的高效利用。若个人知识管理本身需要繁复的手续, 花费大量的时间, 显然违背了个人知识管理的目的。

2. 经济性原则

个人知识管理不同于政府或企业知识管理, 相比拥有强大的经济基础的政府或企业知识管理, 个人知识管理的经济支撑都相对有限。经济性原则即指, 在进行个人知识管理时所使用的管理工具以普通人能得到的免费的工具为主, 如Blog等, 而不需要购买价格昂贵的知识管理软件。

三、个人知识管理的框架及流程

1. 个人知识管理框架

甘永成 (2004) 提出了E-Learning时代背景下个人知识管理框架, 它由几个相互联系的部分组成。个人知识管理理论框架主要包括: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组织信息、展示信息、共享信息、评估信息、信息安全等七个部分。这7个环节内部自然有序, 但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不需严格遵循, 可针对主体需求根据不同的需要选用。

2. 个人知识管理流程

根据个人知识管理的过程, 可以提炼出个人知识管理的大致流程。

信息收集是外部信息向个体内部转移的过程, 该过程主要包括两种形式, (1) 主体在明确自己的信息需求之后, 有意识地进行针对性检索, 从而获取信息; (2) 主体在日常活动中无意识地对外部信息进行汲取和累积的过程。通过这两种方式获取的信息与主体已有的知识系统进行交互和融合, 从而内化为主体的新知识, 这一过程即为信息的分析过程。信息发布则是主体内部知识信息向外部转移的过程, 即外化的过程, 主体出于某种目的将自己发现的新知识通过各种方式让更多的人知道。当有若干其他主体对该问题感兴趣时, 便会形成类似于讨论组的单元, 对该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 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有更多的主体分享自己在这一领域所拥有的知识, 这一知识社会化的过程, 使得该个体获得更多的信息和知识。因此, 个人知识管理流程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参与主体通过该过程不断增加自身所拥有的信息和知识, 从而达到及时、高效地更新个人知识和技能的管理目标。

四、个人知识管理的实施策略

我们需要管理的知识既包括显性知识也包括隐性知识。显性知识 (Explicit Knowlodge) 指在一定条件下已通过文字、公式、图表等表述或已通过语言、行为表述出来, 易于存储、交流和共享的知识。显性知识的梳理过程比较繁杂, 但实现较为容易;隐性知识 (Taeit Knowledge) 指在一定条件下未体现于客观载体 (如图书、光盘等) , 介质上的高度个性化或难以格式化的知识, 隐性知识是个体化的知识, 依赖于亲身的体验、直觉和洞察力。在个人知识管理的过程中, 不仅包括显性知识管理和隐性知识管理, 还应包括这两者的相互转化, 动态循环。

1. 显性知识管理:选择合适的个人知识管理工具

Web2.0环境为个人知识管理提供了一系列有效的技术与平台。如, 博客 (Blog) 、维基 (Wiki) 、标签 (Tags) 、社会网络 (SNS) 、内容聚合 (RSS) 、网摘、威客等, 利用上述工具进行信息收集、分析、发布、交流, 从而不断增加和扩充自身知识, 并向社会贡献自己的知识, 实现个人的知识管理。用户可尝试通过RSS的信息推送服务、网摘的信息推荐服务等手段实现个人信息的自动获取;通过博客的个人化空间、维基的协同工作空间进行信息发布;通过标签的加注、社会网络形成的“团体”、威客的问答互动完成信息的交流, 进而为知识创新创造有利条件。

2. 隐性知识管理: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的树根发散式方法适于将内隐的知识通过图的形式转化为外显的知识。人头脑中的信息存放通常处于无序状态。利用思维导图可以指导人们将头脑中潜在的概念、思想、理论等以系统的方法展示出来, 从而对杂乱的信息进行有意识的梳理。思维导图在个人知识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如图3所示, 它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1) 个人灵感知识的管理

灵感知识, 具有不稳定、不成熟、易消逝和潜在价值大等特点。突发性的灵感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做是不可再生资源, 需要进行及时的记录和管理, 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利用思维导图对这些知识进行记录可以不受思维的限制, 并能够体现出整体性, 有利于对这些新出现的灵感知识原料进行深思, 对新出现的知识进行关联性思索。

(2) 个人知识项目的创新管理

个人知识项目管理的重点在于创新管理。通过创新管理, 努力使个人知识项目产生新的知识成果。其内容主要包括:知识项目选题新颖;设定个人知识项目创新的目标;搞好项目研究过程的质量控制;使知识成果合理地纳入个人和组织的知识积累、利用和更新的进程之中。个人知识项目的创新管理中, 选题是关键。在选题的过程中首先要查阅大量的文献, 利用思维导图便于整理文献资料, 便于选择合适的题目及个人知识项目创新目标的设定。

(3) 个人学习的针对性管理

思维导图在个人学习的管理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用思维导图作可视化学习笔记, 它以直观形象的方式进行表达和思考, 接近人的自然思维过程。把重要的信息以一张可视化的图的形式保存下来, 不仅能清晰地整理出学习内容, 还可以记录思考痕迹, 为日后查阅奠定基础, 同时进行针对性的知识积累。

五、个人知识管理的实现步骤

个人知识管理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 没有确定公认的完美方案和技术。需要使用者根据自己的需要, 选择适合自己的知识管理方案和策略。以下方法和步骤可供参考。

1. 明确个人知识需求, 制定知识获取战略

知识的获取是进行个人知识管理的首要问题, 这包括在与他人交流中获取有用知识、利用搜索引擎、电子图书馆和其他相关数据库查找信息、对隐性知识的挖掘和提取, 以及知识创新。知识获取的主要途径是通过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

2. 建立个人知识管理结构和知识体系

可根据前文所述的“个人知识管理实施策略”构建个人知识体系。

3. 建立管理的准则和文档命名规范

管理的准则和文档命名规范将直接影响个人知识管理系统的质量, 一个清晰的管理准则和科学的命名规范将使管理个人知识系统变的极为方便。比如对树形结构的分支方法和命名, 而对于基于网络平台的知识管理系统则需要建立合适的栏目。

4. 选择恰当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和工具

个人知识管理的工具和软件的选择首选应考虑自己已有的硬件配置、网络环境, 然后结合自己的知识体系特征, 结合工具和软件的特征进行选择。

5. 维护和更新个人知识体系

构建起自己的知识管理结构和知识体系后需要不断地应用信息评估技巧判断所获取信息的质量以及与自己问题的相关度。对显性和隐性知识分类保存, 同时应用信息安全技术保证知识的安全性。根据专业方向或关注领域的最新发展情况实时更新重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包括知识的新旧替换、新知识的加入, 以及错误信息或过失信息的删除。

6. 在使用或交流共享的过程中创新知识

与组织内部或与组织外的他人保持沟通, 以交流、共享自己掌握的知识, 特别是选择别人易于接受的方式呈现自己的隐性知识。并对原有知识进行理性分析归纳从而获取新知, 同时在应用过程中, 由新环境或新情况的诱发创造新知识。

六、结语

个人知识管理是个人专业知识和能力不断提升的有力保障, 是每个知识工作者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提升个人价值的有效手段。本文简单介绍了个人知识管理的相关概念以及个人知识管理参考步骤和策略, 旨在引起读者对个人知识管理的兴趣, 重视对学习资料的积累和整合, 充分利用Web2.0的各种技术、平台和理念, 搭建个人知识管理系统, 合理规划和发展个人的知识系统, 提升个人学习效率, 不断创新, 最终达到知识共享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王伟军, 熊瑞, 张扬.Web2.0与知识管理平台的集成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07. (5) :37~40.

[2]甘永成.e-learning环境下的个人知识管理[J].中国电化教育, 2003 (6) :19~23.

[3]王莹, 谢百治.信息时代实施个人知识管理的思考[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6 (6) :193~196.

[4]郑文辉.Web2.0环境下的个人知识管理研究[J].现代情报.2008 (8) :312.

[5]祝小诗.RSS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与发展[J].现代远距离教育, 2006 (1) :56~58.

[6]韩陈冲.个人知识管理理论与具体实施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7]赵英芳.思维导图在个人知识管理中的应用初探[J].教育技术导刊.2005 (9) .

上一篇:小浦镇成校2014年工作总结下一篇:《破阵子》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