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构建

2024-04-14

法制构建(精选8篇)

篇1:法制构建

行政管理法制化构建

..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而行政管理法制化则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只有扎实推进行政管理法制化,才能实现依法行政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

一、行政管理法制化的意义

行政管理法制化是指按照相关法规的要求,将行政管理置于法律的调整与支配下,切实保证行政活动能够依照法律进行,从而使行政行为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道路。行政法制化主要体现在法制意识的培养、行政管理组织法制化、行政管理职能法制化、行政管理程序法制化等方面。法制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核心观念,是宪政和人权保护的坚实基础。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政府的法制意识薄弱、依法行政能力欠缺,因而,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对推进整个社会的法制化进程有着重要的意义。依法行政是维护政府形象和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是提高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手段。在现代社会中,公民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和政府有着密切的联系,政府的行政行为直接影响着公民的各种权益。依法行政不仅是一种政治理念,更是一种政治道德和社会价值。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落实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地位,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就必须扎实推进依法行政。

二、我国行政管理法制化的现状

1、行政管理程序法制化滞后当前,我国的许多行政程序还没有实现法律化、规范化,许多行政行为的步骤、方式仍处于杂乱无章的状态,野蛮执法、越权执法、滥权执法、以权压法等行政违法行为屡见不鲜,行政执法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受到了很大的质疑。这些大大降低了行政执法的效率,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此外,由于执法体制不畅、行政管理体系不完善带来了多头执法、重复执法、扰民执法等许多执法问题。以食品

安全监管为例,涉及的监管部门有十几个,结果是大家都管,但是都管不好。这种重复执法不仅带来了行政执法资源的巨大浪费,还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

2、行政管理执法方式落后行政管理执法方式落后集中体现在城市管理中。由于执法人员素质、执法环境与执法机制等因素的影响,城市行政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社会管理主体单一,政府是唯一的社会管理主体,社会机构、民间组织等很少参与社会管理;缺少长效管理机制,执法部门热衷于专项执法、运动式执法,总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少整体考虑和长远规划,缺少长效管理机制,以致于群众满意度低、暴力抗法事件时有发生。

三、推进行政管理法制化的几点建议

1、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的理念法治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内容,法治不仅体现在法律的制定和执行上,更体现在人们的法制意识、法律素养等方面。因此,推进依法行政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文化变革,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在现实中许多执法者将法律作为统治百姓的工具,执法手段简单粗暴,在民众中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为此,广大执法人员应转变执法理念,应树立服务意识、理性执法意识,将执法作为增进民众福利、促进社会和谐的一种手段。执法观念决定着行政人员的执法行为,影响着执法效果。因此,执法者应树立行政服务、民主参与、平等互动的执法理念,自觉约束自己的执法行为,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同时应在严格遵守法律的情况下,提高执法的能动性,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完美统一,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全面提高行政执法能力要提高行政执法能力就必须高度重视执法人员素质建设。应通过政治学习和思想教育等方式,使广大执法人员树立正确的正确的金钱观、权力观、人生观,能够自觉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能自觉做到文明执法、规范执法、严格执法。同时应完善法律制定与修改的程序,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不断修改和完善法律,促进法律建设的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应建立完善的法律学习培训制度,定期对执法人员进行法律培训,以提高其法律素养。此外,还要培养执法人员的行政程序意识,使执法者

能够严格按程序执法,能够充分保障当事人的各种合法权利,促进执法公正。推进执法组织建设也是加强行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此应理顺行政管理体制。依法行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许多部门和多种利益关系,现实中因部门利益冲突而导致的推诿扯皮、重复执法、多头执法等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必须从体制上理顺各个执法主体之间的关系,建立完善的部门协调机制。此外,应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要求进一步明确执法主体和执法责任,建立完善的执法责任制,将执法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杜绝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的行为;应建立明确的执法考核标准和奖惩办法,加强执法管理监督,强化行政执法人员的责任和义务。

3、进一步完善执法工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基本建立了完善的法律体系,基本实现了有法可依,但是在行政执法上还存在着许多漏洞,如行政法规中背离法律等级性,越权立法的现象普遍存在;行政法规之间相互冲突,造成执法难的现象屡见不鲜,等等。为此,应完善行政立法制度,提高行政立法质量。如在立法之前应建立科学的立法规划,并对立法项目进行充分的论证;应完善立法程序,通过调查、座谈等多种方式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通过立法听证会等方式来保证立法的公平性、合理性。另外,还应根据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及时修订过时的、不符合社会需要的各种法律法规,确保法律法规的科学性。依法治国是我党的基本治国方略,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基本内容。为此,我们应深入研究行政管理法制化建设中的新问题、新情况,不断提高行政人员的法制意识和依法行政的能力,全面提高行政管理的法制化水平,深入推进我国的行政管理法制化建设。

篇2:法制构建

—— 学校德育特色汇报

江苏省沙溪高级中学

江苏省沙溪高级中学是一所具有九十六年建校史、五十年省重点中学办学史的省四星级高中,现有3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400余名,其中寄宿学生近1100人。近年来在市教育局和司法部门的指导下,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五五”普法教育规划,以全力打造“平安校园”、“和谐校园”为目标,以法制教育工作为主线,以创建平安文明活动为载体,以加强安全教育,杜绝在校学生违法犯罪为重点,强化并深化学校内部管理,努力构建学校治安、安全防范长效机制,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为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校全面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特别是多年来,学校认真贯彻上级有关部门关于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文件精神,积极探索学校法制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大力开展适合青少年学生特点的法制教育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广大学生的法制观念,促进了依法治校工作的落实,形成了学校办学的一大特色。在开展“五五”普法活动,加强学校法制教育工作中,我们的方法是:树立一个观念、落实两项措施、采取三个步骤。

一、树立一个观念,抓认识到位

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我们认为:只有广大教职工理解、掌握了法律,并转变为自觉行动,才能更好地为人师表,教育学生。认真学习党的“依法治国”、“以德治国”方略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教师法》、《劳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引导大家深刻认识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是国家民主法制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是实现依法治校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使教职工们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真正树立起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依法治教的观念。我校先后编写了《法制教育》和《中学生法制教育读本》两本教材,组织广大教师学习执行。现在,《中学生法制教育读本》已作为校本教材在全校使用,为广大师生学习掌握党和国家关于教育的重要政策、法律、法规提供了依据,对增强大家“依法治校”、“以法执教”意识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落实两项措施,抓责任到位、管理到位。

1.健全组织,抓责任到位。为了使学校“五五”普法工作真正落实到位,我们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德育主管领导亲自主持,各有关部门参加的“五五”普法工作联席会议,研究法制教育工作。德育办公室具体负责全校的法制教育工作,学校聘请了法制副校长,并建立了一支由德育办公室为主体,班主任、政治教师和学生会组织为骨干的法制教育工作队伍,在全校上下内形成了级级有人抓,层层有人管的法制教育组织体系。

2.完善制度,抓管理到位。为了深入持久地把“五五”普法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在法制教育工作中努力探索,形成了法制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和课程化的特点。

(1)法制教育规范化。每学期我们都认真制定法制教育工作计划,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今年学校正式出版了《江苏省沙溪高级中学管理手册》,其中收录了一整套包括法制工作在内的管理规范,实行目标管理,明确责任,量化工作任务,落实到人,从而在全校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制度管理,保证了法制教育工作落实到位。我们还把法制教育纳入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德育等项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权。

(2)法制教育常态化。法制教育“十个一”活动成为每学期开展的固定工作,即“一长、一课、一片、一文、一会、一报、一栏、一感、一庭、一观”,具体是配一法制副校长,每周上一次法制教育课,每月观看一部法制类影片,每学期一次法制征文活动,每学期一次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每学期开展一次法制手抄报活动,每学期举行一次法制宣传教育专栏,每学期人人写一篇法制教育观后(读后)感,每学期开展一次模拟法庭活动,每学期参观一次法制教育活动基地(或展览)。

(3)法制教育课程化。多年来,我校按照《国家教委、司法部关于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意见》和“五五”普法教育规划和省教育厅要求,在高

一、高二学生中开设法律常识课,列入课表,间周1课时,采用省编《中学生法律常识读本》和校本教材《中学生法制教育读本》,做到了法制教育“四落实”(有计划、有课时、有教师、有教材)。

我们还十分注意在各年级、各学科中寻找法制渗透点,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识水平,由浅入深地分阶段、分层次施教:高一学生初步了解一些与日常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法律常识,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品德行为;高二学生重点学习与日常行为有关的重要法律法规,提高学生遵纪守法意识;高三学生主要学习法律基本理论和知识,帮助学生树立宪法权威的意识和依法享有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的观念。例如开展“校园公德”的个案研究,研究公民道德建设的价值目标,研究公民道德人格建设遵循的规律,研究公民道德人格养成经历的三个阶段(他律阶段、自律阶段、道德人格的形成阶段),确保了道德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开展学生“自立、自律” 问题研究,继续修改完善了学生自我管理、自理自立的规章制度等。

同时,我们加强了学科渗透,各学科教师把法制教育内容有机地结合进课堂教学之中,例如,在政治、语文、地理、生物等学科教学,渗透《义务教育法》、《国旗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环境保护法》等知识,重点渗透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宪法》和其它有关法律法规。

另外,结合学校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开展法制教育的课题研究,如:《社区群众法律知识调查》、《校园环境综合治理现状调查》、《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的动向研究》、《青少年道德素质状况调查》、《网络环境对学生法制意识的影响研究》等。

三、采取三个步骤,做好三个结合1、做好理性教育和感性教育相结合由于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时期,其理性思维能力比较弱。我们注意借助于形象思维的方法,开展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法制教育活动,营造了一种“人人学法、知法,个个守法、护法”的良好氛围。

一是运用各种宣传教育阵地。学校利用校园网络、校园电视台、广播站,校报、校刊,开办法制专栏、专刊;运用影视、录像、图片、编排校园系列短剧等,重点宣传法制内容,2007年学校专门拍摄了《沙溪高级中学学生一日常规》电视宣传短片,在每学期新生入学时播放,使学生一进校就能养成良好的自理、自立的习惯,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学校还利用业余党校、团校、“法学兴趣小组”等,组织学生学习法律常识,增强学生的遵纪守法观念。

二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通过举办主题班会、模拟法庭、开展社会调查、知识竞赛、举办法制教育手抄报大赛及画展,自编法制教育文艺节目,组织社会实践,宣讲法律故事、进行典型案例审理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教育,既提高了学生学法、用法、守法的积极性,又进一步提高了青少年的守法意

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强了法制教育教育的实效。

2、做好学校与社会有关部门教育相结合在青少年安全教育中,我们坚持做到学校与公、检、司、法等执法部门密切配合,建立校外法制教育基地,同唱一台戏,齐抓共管青少年的安全教育工作。一是与司法局、检察院、法院、公安局等部门联系,开展警校共建活动。聘请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定期研究指导工作。二是邀请政法干警到学校举行法制讲座;三是争取执法机关的配合,对侵犯学校利益、扰乱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人和事进行及时查处;四是学校通过社区教育组织,积极主动争得社会有关部门的支持,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安全教育。通过社区法制委员会,加强学生在假期里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协助家长做好监护工作。我们还组织部分教师利用假期进行家庭访问,及时了解学生假期活动内容,送法进家庭,向群众、社会广泛宣传法律,争取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更大支持。学校改变了过去那种传统的家长会形式,定期举办家长学校,把法制教育作为一项必修内容,向家长宣讲;邀请家教有方的家长介绍经验,提高了家长的法制观念和育人水平,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融为一体。

3、做好普及法律知识与进行行为实践相结合在普法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坚持普及法律知识与进行行为实践相结合,是对青少年进行安全教育的必由之路。既要使学生初步了解法律常识,又要引导学生知法、懂法的基础上进行守法实践。我们结合学习宣传税法和交通法规,组织学生走上街头,做“税务宣传员”,上“民警值勤岗”,当“交警指挥员”,不仅向社会宣传了法律法规,而且还使学生接受了知法守法的行为训练。结合学习《国旗法》,学校都严格制定了升降旗制度;结合学习《国防法》、《兵役法》、《国防教育法》,每年都组织高一新生参加军训活动,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连续二十年被评为市军训先进集体。

随着法制教育的深入开展,全校广大师生不仅在法律意识上有了明显增强,而且促进了学校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近年来,学校获得“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依法治校示范校”、1996—2000年全省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2001-2005全省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先后6次被评为太仓市级以上先进。前党总支书记居翔凌同志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司法部评为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个人,2005年,江苏省中小学生法制教育工作会议在我校举行,也是对我校法制教育工作的极大肯定。

我们深知,学校法制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虽然我们在“五五”普法工作中取得了一点成绩,但这只说明过去,今后我们将坚持我校普法的特色教育,寓法于教、寓法于乐,进一步开创法制教育的新局面。

篇3:加强法制建设构建诚信政府

一、加强法制建设是实现诚信政府与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

诚信社会是人与人之间充满了责任感和信赖感的社会, 是一个信用经济十分发达的社会。社会的诚信包括公民的诚信、企业的诚信和政府的诚信, 其中首先是政府的诚信。这是由政府的特殊角色和地位所决定的。从政府存在的法理基础上讲, 政府是人民意志的产物, 其权力来自于人民。因此, 政府的诚信与否就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信用和伦理信用问题, 更主要的还是一个政治信用问题。政治信用关系到社会的信任、信仰乃至社会稳定。从政府的职能上讲, 政府不仅是游戏规则的供给者, 同时也是游戏的监督者。从政府的性质上讲, 政府是权力的垄断组织。这就可能造成政府用行政规则代替市场规则, 破坏市场内在的声誉机制。我国当前正抓紧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而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 建立在市场经济上的现代法治政府必然应该是一个诚信政府。

如果政府自身不诚信, 就会加剧社会矛盾甚至引发新的社会矛盾。我们遗憾地看到:在人民内部矛盾面前, 群众往往选择越级上访, 主观上希望提高接访单位和接访个人的级别来快速解决问题。这一现象实际上反映的就是人民群众对某些地方政府及政府部门的不信任, 说到底就是一些地方政府出现了信用危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 必须救治当前存在的政府信用危机, 而法律和制度将成为救治行动的必然选择。

二、政府诚信缺失的表现及原因

(一) 传统权力本位思想不同程度存在

我国长期以来是一个官本位的社会, 在传统官本位思想的不良影响下, 一些政府机关及其公务人员错误地认为政府的权力是可以不受约束和任意行使的, 甚至为了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 为了个人政绩而牺牲政府诚信。主要表现为滥用行政权力和以权代法。有的地方政府在涉及公众利益的重大事项或公共危机面前, 对群众的切身利益漠不关心, 甚至采取不恰当的处理方式, 使公众的权利受到损害, 进而影响到公众对政府的评价和信任。有些地方政府缺乏依法行政的理念, 甚至以权力代替法律, 使法律制度形同虚设。

(二) 规范性文件的可操作性不强

我国长期以来在制定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时, 遵循“宜粗不宜细”的规则, 导致很多法律法规和政策条文的弹性过大, 内容缺乏可操作性, 给各级政府依法行政造成制度的障碍。为更好地贯彻落实法律法规和政策, 各级地方政府就会运用自由裁量权来强化操作标准。当然, 政府的自由裁量权运用得当, 能够很好地解决立法和政策遗留的不足, 但由于部门利益和公务员的个人偏好不同, 往往造成不同部门对同一执法依据解释不同, 执行结果也不同, 群众因质疑执法的公正性而产生抵触, 使政府的威信受到影响。

(三) 地方保护主义还不同程度存在

地方保护主义不仅导致国家资源的浪费, 危害社会经济的发展, 也损害地方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信誉。虽然我国为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各地专设打击地方保护主义办公室来打击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主义, 但时至今日地方保护主义的情况仍然还有一定普遍性。一些地方政府制定与法律法规和中央政策相违背的土政策来保护地方利益, 甚至以政策代替法律或使“法律成为政策的仆人”。长此以往就造成了有的地方政府在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中“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的政策拉锯及博弈现象。

(四) 政府失信成本过低

如果政府工作人员为其失信行为而付出的代价和成本高昂, 得不偿失, 他们必然会在以后的行政活动中信守承诺, 不敢失信;假如对失信的政府工作人员只给予警告或象征性的行政处分, 或者经济处罚, 或者无关痛痒的法律惩处, 将政府诚信建立的希望置于公务人员自身的“觉悟”上, 就不能有效制止政府诚信缺失行为。更为甚者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将其调至另一岗位, 失信者不仅不为其失信行为造成的损失、损害负责及受到应有的惩处, 反而可以继续其仕途, 甚至高升, 这种鼓励性的“处分”不会使他们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 那么政府的诚信势必会受到损害。

三、加强法制建设, 构建诚信政府

(一) 加强诚信意识的培养, 树立法治观念, 消除特权思想

建设诚信政府、法治政府, 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是人心所向的客观要求, 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建设诚信、法治的政府, 就是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 依法规范和约束行政权力, 从根本上防止行政权力异化、腐败, 保证行政权力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运行, 保证宪法和法律赋予广大人民的各项权利和自由得到真正实现。因此, 建设法治政府, 必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培育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强化法治教育, 强化行为规范, 形成崇尚法治、遵守法律法规、体现现代社会民主、平等、自由的法治风尚。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思想, 充分认识政府的一切权力根植于人民、来自于人民, 充分认识权力是人民赋予的, 摆正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彻底消除封建特权思想和封建特权陋习, 保障人民群众依法享有各项权利和自由。

(二) 完善民主监督机制, 依法行政

立法赋予了行政机关极大的自由裁量权, 在对社会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中, 政府职能的施展得到了充分的自由空间, 使它能够处理好各种紧迫的社会问题。然而, 权力可能被滥用, 这将是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的隐患, 行政权必须受到严格的监督和制约。对于大的行政自由裁量事项, 既要求政府依法行政, 又要求政府在行使手中的权力时必须要做到诚实信用, 因为自由裁量的行政行为在形式上可能是合法的, 但它却可能是不合理的。那么, 判断那些尚无具体法律条文依据的行政活动是否正当, 就应当借助诚信原则来进行, 其判断的标准应当是凡是忠实于法律精神和老百姓利益的行政活动就应当予以肯定, 这就离不开民主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宪法所赋予人民群众的最终的监督权, 通过制定有关的法律来保障人民群众监督权利的有效行使, 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因行政行为的失信而受到侵害, 并给政府部门依法行政形成足够的压力, 减少政府的决策失误行为, 树立诚信政府形象。因此, 必须通过健全民主制度、加强和扩展公民参政、议政、监政的权利来防止政府权力被滥用。健全民主制度实行“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使政府的行政行为民主化、程序化、制度化, 保障人民权利。

(三) 完善立法, 使诚信责任追究制度化

目前, 政府的诚信义务更多的不是体现在法律、法规里面, 而是停留在文件上、报告上和一些无形的道德规范中, 这就使得在责任的追究上缺乏相应的力度和刚性。因此, 在实际的政府活动中不乏政府失信的案例, 但却很难追究其相应的法律责任。而往往这类案件又在大都事关众多利益主体和切身利益内容, 并且极有可能涉及社会的稳定和政府威信。这样, 完善立法便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所在。

第一、诚信建设法制化

诚信是道德的重要内容, 政府和政府工作人员应当比普通群众具有更高的道德水准是应有之义, 在强化道德水准方面我国素有注重道德教育的传统, 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多次通过发文等形式强化对各级政府和政府工作人员的教育, 要求他们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明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鉴于这些措施往往停留在文件的层次上, 没有形成法律效力, 规范性不强, 且主要依靠自律, 缺乏具体的实施和监督程序, 因而收效并不显著。而加强公务员道德立法用法律的手段保障公务员履行道德义务是近代以来公务员制度的普遍现象, 如美国国会与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公务人员的伦理规范并将伦理要求法律化。我国进行道德建设, 建设诚信政府有必要借鉴上述成功经验, 强化职业道德建设。

第二、及时调整或废除不合理的法律制度, 推进政府诚信

制度的合理与否是政府能否诚信的关键。很多时候, 不合理的制度在促使人们不能做到诚信。而政府越按照不合理的法律去执法, 就越加偏离社会诚信, 损坏政府诚信的形象。在政策和制度出台之前, 应首先自下而上认真倾听民众的呼声、专家学者的意见, 重大事项还应由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政策和制度实施之后, 应根据公民、专家的合理化建议, 及时完善, 这是保证制度合理性和取信于民的关键。

第三、强化政府失信的责任机制与制约机制的法律建设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 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所以, 应当建立对政府机构及公务员的失信追究机制, 包括明确责任主体、责任形式、适用范围, 设立受损害的单位和个人的补偿制度等。在构建失信责任时, 还要特别注意规定行政机关不作为的法律责任, 由于一些政府部门和公务员在行政管理过程中, 不求有功, 但求无过, 没有执行的积极性, 因此要从法律上强化执行力, 依法规范政府部门的机构设置和职责权限, 加强行政监督, 对执行不力的情况进行惩戒, 通过失信责任的立法建立强制性的外在约束来提高失信成本, 来促进政府诚信建设。政府不仅是制度的建立者, 更是制度的执行者。制度执行得如何、法律能否奏效, 关键在于政府是否承担了应尽的职责。目前, 我国市场经济活动中出现的恶意欺诈行为, 与一些地方政府的无所作为、听之任之的态度是分不开的。有的地方政府甚至充当失信者的保护伞, 使得失信者更加有恃无恐。所以有必要在惩处欺诈行为的同时, 更加严惩政府官员中的直接责任者。实践证明, 没有制约的权力是极易腐败的权力, 更易产生诚信危机。因此, 要强化国家权力之间的互相监督, 尤其是人民代表大会对行政权力的监督, 将人民代表大会的人事权、财政权落到实处;提高法院的地位, 真正做到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 扩大高级法院的行政诉讼授案范围, 制约行政违法行为。

参考文献

[1]黄建春.政府诚信的法理基础与诚信政府建设[J].岭南学刊, 2007, (2) .

[2]钟添生, 邓彦.论诚信政府的法律支持[J].理论界, 2005, (9) .

[3]涂富秀.政府诚信法治化的思考[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2) .

篇4:重视法制宣传 构建和谐校园

关键词:寻找根源;宣传;落实措施;寻找新方法

一、全面分析,寻找违纪违法根源

我校地处本市西南偏远乡镇,生源来源比较复杂:一部分是邻县附近的乡镇农村的孩子,为求学方便来我校读书,整体素质不高。另一部分是本乡剩余劳力,走向城市打工,每年都小有积蓄,过起了小康生活,但孩子无人照管,素质也可想而知。这两种家庭走出来的孩子,他们的家庭环境不同,而导致他们各自受教育的心态不一样。

1.溺爱放纵型。少数人富了起来,这些家长追求的是子女优秀的学习成绩,而他们自己又绝大多数把精力放在自己的事业上,所以给孩子零花钱大手大脚,对子女口头上比较严,行动上比较松。由于孩子手头上宽裕,因而很易走进网吧、游戏厅,追求物质享受,更易引起孩子心理的变态,放纵自己的行为。在金钱的影响下形成校园小暴力,甚至因他一人而影响几个孩子。

2.迁就放纵型。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农村仅有的农田满足不了机械化的生产操作,大批劳动力闲余,这是开放、科技发展而带来的矛盾,大批农民工走向城市打工也是必然趋势。据不完全统计(因这是动态的),我校200名左右学生,有14.2%的家长是在外地打工,根本无时间、无条件教育子女,好点的把子女留给了爷爷奶奶,更有甚者把子女独自一人留校住宿,因而造成了一种教育的隔代“迁就放纵型”。

以上两种类型虽然不是全部,但在我们学校,家长对子女学习要求不严格,对子女不良习气的包容、迁就、放纵却是普遍现象,如果不重视教育,学生违纪行为将会害了学生,害了家庭,害了社会,为此我们十分担忧。

二、全面出动,搭建法制教育宣传班子

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仅靠老师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社会各界、学生家长实实在在的配合与支持,真正将齐抓共管落到实处,有效地规范学生的思想行为,防微杜渐,防止青少年违法犯罪,维持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陶冶青少年的良好情操,使他们初步懂得:知法,懂法,守法,因而我们全面出动。

1.以学校、社会、家庭为单位,成立“三结合”教育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由各村村主任任组长、学校校长、分管法制的副校长、老师代表、家长代表等为成员。领导小组定期会办,定期调研,定期活动,定向解决实际问题。

2.学校成立法制領导小组。具体由校长任组长,德育副校长、德育主任、班主任代表、学生代表共同组成。

3.聘请学校法制副校长,定期进行法制讲座。

长期聘用镇派出所所长为法制副校长,为有效地进行法制讲座,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三、全面安排,落实法制宣传措施

为了使法制宣传工作真正有实效,我们采取了以学校、社会、家庭联手,请进来作讲座,“引导为主”的教育方法,取得了实效。

(一)学校教育是法制教育主阵地

1.成立学生教育档案。违法违纪的根源找到了,我校以此建立了不同类型的学生档案。(1)家庭困难学生档案。(2)单亲家庭学生档案。(3)经常违纪问题学生档案。

2.采用教育的主要方式——“关爱”。(1)单亲家庭学生在校期间,我们老师、同学主动在生活上帮助他们,鼓励他们学会生活自理,自强不息,正确认识社会,我校还成立了心理咨询室,专为这些学生加强心理辅导,使这些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品质。(2)对于经常违纪,屡教难改的学生,我校从校长开始,领导班子成员、老师一一建立“谈心”对子即“师生交友”,并建立师生交友档案。如有个学生经常打架,校长主动与其结对子,经常谈心,晓之以理,谈及打架忍不住的后果——那就是违法,并辅导他学习,关心他生活,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该生已成了一个遵纪好学的好学生,并顺利升入高中。

(二)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后力军

从1998年开始,我们先后聘请了镇派出所所长刘立东、张树友两位同志为我校法制副校长,每学期他们至少两次到校给学生、给老师、给家长作法制讲座,他们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例深入浅出的剖析,对大家的教育是刻骨铭心的,给家长敲响了警钟,使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四、全面总结,寻找法制教育新方法

篇5:加强法制教育构建和谐社会

大战略举措,是我国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趋势,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是新时期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实现执政使命的根本要求。

从1986年我市实施第一个五年普法规划开始,法制宣传教育已经走过了20个年头。20年来,我们在经济生活中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变革,在政治生活中实现了从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国家事务到依靠法律手段管理国家事务的发展变革,在思想观念领域实现了从相对僵化封闭到兼收并蓄、繁荣活跃的发展变革。经济、政治和思想领域的变革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条件、环境、目标、要求等方面都有体现。公民对法律的认识由“法律本资料权属,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更多资料是约束、制裁群众行为的”,转变为“法律是公民维护自己合法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利、权益的手段”;公民对法律知识的了解由接受启蒙教育,转变为对法律知识的内容、广度、深度的多种选择;公民对法律的需求由单纯接受法律知识教育,转变为需求法律素质的全面提高,逐步开始运用法律,参与社会法治实践。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依法执政是新时期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依法执政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法制观念,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依法执政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培养和形成法律意识,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依法参与管理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事务;依法执政需要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充分运用法律的手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今年是我们全面落实“四五”普法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为启动“五五”普法打好基础的关键一年,为此,一要把宣传学习与解决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普法与依法治理相结合,充分调动全民学法、用法、守法的积极性,掀起全市普法新高潮;二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人施教,充分利用现代化媒体进行深层次发动和广泛宣传,形成全市各单位和部门分工协作、上下联动的宣传态势;三是广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宣传宪法和相关法律,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决策、依法办事,为群众学法用法树立良好的榜样。

篇6:法制构建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法,从党的主席到一般老百姓都要按照它做,将来我不当国家主席了,谁当也要按照它做,这个规矩要立好。——毛泽东

1949年新中国成立成立初期,由于不具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的条件,中共中央以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由《共同纲领》暂代国家宪法的过渡办法。五年后中国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刘少奇通知想大会作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报告对宪法草案的基本内容做了若干说明,对新阿发的意义做了精辟的论述。大会经过认真讨论,一致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我国一切法律、法规的母法。其他法律、法规是宪法的子法。子法如与母法的内容相违背,子法则无效。除了母法--宪法之外,我们可以把其余一切法律、法规分为以下四大部门。即:(1)刑事;(2)民事;(3)经济;(4)行政。打官司的人可以根据自己所打的官司,侧重学习其中的一个部门法律、法规。现行的第四部宪法在1982年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并经过了1988年、1993年、1999年和2004年四次修正。

在这个法制时代,作为一个中国公民,一个新时代的大学生,青年知识分子,能够知法,懂法,守法,用法逐渐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提高自身素质,提升自身素养的标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上明确的将“爱国守法”放在首位,遵纪守法,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在生活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就需要法律这个来进行调节,可以说,法律就是生活中的调味剂,要是缺少了这一味调味剂,人们的生活就不能够变得多姿多彩,所以,每个人都要遵纪守法,这就是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在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基础之上形成的,“废除旧法和对旧法的批判继承,是社会主义法产生的辩证规律。前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法制”被确定被社会主义法的基本原则之一。然而,在国家的建设过程中,由于坚持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导致经济停滞和落后,同时也导致“特权”的急剧膨胀。“在背弃马克思主义原则,削弱党的领导”之后,从斯大林时代“人民公仆”的蜕变到戈尔巴乔夫“新思维”,以及最终被叶利钦窃国期间,其法制建设被蒙上了一层厚重的“人治”色彩,法制的原则无力对权力进行制约,社会主义的民主在前苏联被葬送掉。中国的法制现代化道路始于“1911年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法制建设时期和新民主主义法制建设时期”。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宪法”和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将社会主义的法制粗略模式或宏观轮廓予以确立,并形成了基本格局。随之,1957年“反右运动”,停止了继续完善新法制模式的努力,从而宣告了法制大转换的结束,接踵而来的是法制近十年的停滞和大滑坡。直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十年法制建设的总纲领和总目标才得以确立。同时,形成了以多样化的法律价值、法律的主导性和法律的至上权威为特征的党的法治观。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这就是说,所谓法治,即良法与守法的结合。

法治的优越性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而这种优越性主要体现在:第一,法律是集体智慧和审慎考虑的产物;第二,法律没有感情,不会偏私,具有公正性;第三,法律不会说话,不能象人那样信口开河;第四,法律借助规范形式,具有明确性;第五,实行人治容易贻误国家大事,特别是世袭制更是如此;第六,时代要求实行法治,不能实行人治;第七,实行一人之治较为困难,君主的能力和精力毕竟有限;第八,一人之治剥夺了大家轮流执政的权利。

法制的基本要求是各项工作都法律化、制度化,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而法治的基本要求是严格依法办事,法律在各种社会调整措施中具有至上性、权威性和强制性,不是当权者的任性。

实行法制的主要标志,是一个国家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到法律监督等方面,都有比较完备的法律和制度;而实行法治的主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的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包括国家最高领导人在内,都严格遵守法律和依法办事。二者的联系在于: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要实行法治,必须具有完备的法制;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法制的发展前途必然是最终实现法治。

法制建设是一项需要长期努力,需要每个人都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重要任务,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更应该积极努力学习法律知识,认真贯彻法律道德,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为法治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学院:国际高等技术学院

篇7:法制构建

郑 佳 丽1 张 世 聪

2(西藏民族学院政法学院,陕西咸阳712082)

摘要:西藏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后发优势强劲。自2000年,西藏提出“实施特色追赶战略,大力发展旅游业”,确立旅游业作为全区重点培育的支柱产业的首要地位之后,发展规模日益壮大,已初步形成较为完备的旅游产业经济体系。笔者从法学视角着手,在树立“依法治旅”理念;抓紧制定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及条例;加大西藏旅游管理条例的实施力度;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全民法制意识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推动西藏旅游又好又快发展,大力促进和谐西藏、和谐社会的构建。关键词:和谐西藏;旅游;法制保障

西藏自治区(以下简称西藏)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境内高山巍峨,湖泊星罗棋布,自然风光雄伟壮丽,民俗风情古朴浓郁。世界第一大高峰—珠穆朗玛峰,世界第一大高原湖泊—纳木错神湖,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等旅游景观,倍受世人青睐。但由于区位特殊及发展经济等因素,西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生态环境损坏问题。一些不合理的经济开发和建设严重破坏了地区的生态系统,导致部分旅游资源利用率较低。因此,[1]西藏党委和政府必须按照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的“做大做强做精特色旅游业”的发展要求,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赋予的民族立法权为根据,着力加强民族法制建设,为西藏旅游又好又快发展,为构建和谐西藏、和谐社会保驾护航。1加强民族法制建设,树立“依法治旅”理念

“依法治旅”的概念在学术界尚未有统一的界定。笔者认为,“依法治旅”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旅游事务、管理旅游文化事业、维护旅游市场秩序,保证旅游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的一种基本方略。其核心是建设法治化的旅游管理机制。其关键是依法行政。

对西藏来说,“依法治旅”既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又是一项十分紧迫的工作。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和谐西藏等战略的实施,“依法治国、依法治区”理念的不断深入,西藏旅游的全方位发展面临着一个重大的发展机遇期。在此关键时刻,西藏党委和政府应根据全区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从全区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上着手,充分行使民族自作者简介:郑佳丽(1982—),女,汉族,重庆潼南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地区经济

与法制建设。

张世聪(1981—),男,汉族,山东莱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西部民族区域经济发展。

治立法权,进一步挖掘民族法制建设的根本特性。以“旅游经济”为切入点,尽快树立“依法治旅”理念,积极推进“依法治旅”进程。不断完善旅游法规,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下简称《民族区域自治法》)、《旅行社条例》、《旅行社条例实施细则》和《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条例》,转变和完善政府管理职能;积极推动地方综合性旅游法规建设,抓好“中国级旅游卫星账户”的研究建立;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市)建立旅游卫星账户,强化旅游统计职能。着力完善西藏旅游标准化体系,加紧制定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民俗旅游、西藏旅游度假区等旅游产品的标准;研究制定自驾车、滑雪、温泉旅游等专项旅游的标准。努力构建“西藏绿色饭店、酒店、汽车旅馆和旅游电子商务的综合评价体系,充分发挥民族法制的各项功能。从而促进西藏旅游发展再上新台阶!

2抓紧制定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地方性法规、规章

《民族区域自治法》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列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和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是以1984年5月全国人大制定的《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为标志的。自实施以来,对西藏的经济、政治、文化、旅游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法制保障作用。在和谐西藏的构建过程中,对西藏的民族自治自主权利、西藏的社会稳定、区域稳定、边防稳定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2005年5月实施的《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第34条规定“自治区人民政府在职权范围内,根据本规定制订具体办法,并将执行情况向国务院报告”,对加强《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贯彻实施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规定,为自治区出台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具体法规、规章奠定了坚实基础。[2]西藏党委和政府虽然在完善与《民族区域自治法》相配套的法规和规章的过程中,对《民族区域自治法》作了相应的修改,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相关规定更加符合各个少数民族区域地方的发展要求。但可操作性不强,相关配套的法规、规章仍旧缺乏。迄今为止,全国五大自治区的行列内还没有出台实施有关《民族区域自治法》的任何法规,更没有较完整的关于旅游发展的一系列法规和规章。

因此,笔者认为,在党的十七大提出“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思想之中,必须以《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依据,结合西藏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抓紧制定和完善以《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主导的关于西藏旅游建设和发展的一系列法规和规章。

3努力制定实施自治条例

西藏自治条例是由西藏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原则,按照西藏的经济、政治、文化的特点制定,报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调整西藏内部民族关系及西藏与上级国家机关关系的综合性自治法规。为了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西藏旅游资源,保障国内外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维护旅游市场秩序,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西藏实际,努力制定实施西藏自治条例。

自1965年以来,西藏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共制定了230多件地方性法规和单行条例,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其中关于旅游建设和发展的,包括《西藏自治区旅游管理条例》、《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管理条例》、《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西藏自治区对外国人来藏登山管理条例》等条例。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西藏自治条例尚未出台,至于自治条例中涉及的旅游产业方面的法律内容就更无从谈起。这对西藏旅游建设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使其无法纳入民族法制化的轨道上来。当务之急,为了确保西藏旅游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制定实施西藏自治条例。西藏人民代表大会作为自治条例的制定者和起草者,必须通过长期的起草实践,积累丰富经验,在逐步完善旅游管理体制的基础上,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实地调研,努力解决全区旅游建设和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找准切入点,量体裁衣,积极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从而,为自治条例的出台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4积极完善单行条例,加大西藏旅游管理条例的实施力度

单行条例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区域自治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制定的单项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以下简称《立法法》)第六十六条第二款对单行条例的立法权限作了特别规定,即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特点,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但不得违背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不得对《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以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专门就民族自治地方所作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西藏单行条例是在西藏自治条例的基础上,把自治区条例具体化的单行法规。根据宪法规定,西藏的自治机关依法行使省级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根据本地方的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政策。西藏人民代表大会既享有普通省级行政区制定地方法规的权力,又享有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力。

自西藏七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西藏自治区立法条例》以来,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立法特色和机制,使西藏地方立法工作进一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在此期间,已经实

施了《西藏自治区信访条例》、《关于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反对分裂活动的决议》、《关于严厉打击“赔命金”违法犯罪行为的决定》、《西藏自治区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的若干规定(试行)》、《西藏自治区国外藏胞回国探亲管理暂行规定》等单行条例。但是有关旅游产业方面的单行条例数量较少。当前,只有《西藏自治区旅游管理条例》、《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管理条例》、《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西藏自治区对外国人来藏登山管理条例》等单行条例,这远远不能满足西藏旅游产业建设和发展的迫切要求。

为了合理有效的开发旅游资源,促使西藏旅游又好又快发展,西藏应坚持“依法治旅”理念,积极完善与旅游经济方面相匹配的单行条例。如果有的单行条例不适应实际情况,而这种情况又很普遍,那么,最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西藏根据《宪法》、《立法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相关规定,充分运用宪法和法律赋予自治或变通的权利,结合本区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单行条例经过法定机关批准,进行必要的变通或补充。标本兼治,一切从实际出发,真正为西藏旅游资源开发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

5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加大民族地区旅游法制实施、监督的力度

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旅游经济的发展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藏旅游发展离不开民族法制的强力保障。随着青藏铁路的通车运营,西藏旅游发展强劲,巨大的旅游客流的到来让西藏旅游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慌乱,住宿随意涨价、旅行社无序竞争等内地旅游市场的顽疾也传染到了雪域高原,给西藏经济的整体性发展带来了诸多障碍和不利因素。虽然我国法制环境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完善,西藏各种司法部门不断健全。但是,由于监督工作环节薄弱,导致民族法规、规章的效力降低。因此,要加快西藏旅游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进一步加大《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实施和监督力度。

首先,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普及民族法制知识,提高民族法律意识。西藏党委和政府应按照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发展要求,树立“依法治旅”理念,不断完善旅游法规和加强旅游设施标准化建设。针对西藏一些干部和群众的旅游法制意识淡薄,法制观念薄弱等问题,深入开展普法教育,让广大干部、职工、农牧民群众学习或了解国家和自治区内有关旅游方面的法律法规,不断强化法律关系中各个旅游主体的法律意识。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人翁精神,模范地遵守法律,大胆行使自己的权利,积极履行自己的法定义务。

在加强民族法制建设的前提下,还可以全面普及各个民族地区关于旅游方面的法制知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各种传播媒体和信息工具,深入持久地进行法制宣

传和旅游法制知识教育。多维度增强全区领导干部、群众和广大旅游者的旅游法制观念意识,真正达到提高用法、守法、护法的能力。

其次,加大民族地区旅游法制实施、监督的力度。我国进入了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深刻变化的国际环境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出了新要求。加强法律监督不仅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而且是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3]为了深入贯彻这一精神,西藏应该抓紧制订下发相关的《检查方案》,督促各地区旅游质监部门加强对所辖旅游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西藏旅游质监部门应该紧紧围绕“深化整顿旅游市场”这条主线,立足区情,与时俱进,全力强化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经营行为。以规范导游执法为突破口,加大执法力度。着重对星级宾馆(饭店)、旅游景区(点)和旅游商场等相关旅游服务单位,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的方式进行专项检查;不定时出动相应的质监人员,对旅游车辆、旅游团队、导游人员、旅游购物场所等进行严格检查;加大对旅游市场的整治,规范旅游经营行为;进一步强化旅游行业管理,充分发挥旅游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积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有效打击西藏旅游业的违规、违法经营行为。加大优化全区旅游经营环境和消费环境的力度,尽力减少旅游投诉,强力净化旅游市场环境。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法》地方法规,规章、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及有关旅游方面的管理条例的作用。真正为西藏旅游的发展与和谐西藏、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R].2010—01—18.[2]朱玉福、张作江.构建和谐西藏的民族法制保障探讨[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7(3).[3]胡锦涛就制定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听出意见[N].人民日报,2006—08—28.Discussions on the Legal Guarantee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Constructing a Harmonious Tibet

Zheng JialiZhang Shicong

(School of Politics and Law,Tibet Nationalities Institute,Xianyang,Shanxi712082)Abstract:Tourism resources in Tibet are unique and have a strong advantage to develop.The development scale has been getting stronger day by day and the tourism in Tibet has formed a tentative perfect tourism industrial economic setup since 2000, when Tibet put forward to

篇8:重视法制宣传 构建和谐校园

我校地处本市西南偏远乡镇, 生源来源比较复杂:一部分是邻县附近的乡镇农村的孩子, 为求学方便来我校读书, 整体素质不高。另一部分是本乡剩余劳力, 走向城市打工, 每年都小有积蓄, 过起了小康生活, 但孩子无人照管, 素质也可想而知。这两种家庭走出来的孩子, 他们的家庭环境不同, 而导致他们各自受教育的心态不一样。

1.溺爱放纵型。少数人富了起来, 这些家长追求的是子女优秀的学习成绩, 而他们自己又绝大多数把精力放在自己的事业上, 所以给孩子零花钱大手大脚, 对子女口头上比较严, 行动上比较松。由于孩子手头上宽裕, 因而很易走进网吧、游戏厅, 追求物质享受, 更易引起孩子心理的变态, 放纵自己的行为。在金钱的影响下形成校园小暴力, 甚至因他一人而影响几个孩子。

2.迁就放纵型。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农村仅有的农田满足不了机械化的生产操作, 大批劳动力闲余, 这是开放、科技发展而带来的矛盾, 大批农民工走向城市打工也是必然趋势。据不完全统计 (因这是动态的) , 我校200名左右学生, 有14.2%的家长是在外地打工, 根本无时间、无条件教育子女, 好点的把子女留给了爷爷奶奶, 更有甚者把子女独自一人留校住宿, 因而造成了一种教育的隔代“迁就放纵型”。

以上两种类型虽然不是全部, 但在我们学校, 家长对子女学习要求不严格, 对子女不良习气的包容、迁就、放纵却是普遍现象, 如果不重视教育, 学生违纪行为将会害了学生, 害了家庭, 害了社会, 为此我们十分担忧。

二、全面出动, 搭建法制教育宣传班子

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 仅靠老师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社会各界、学生家长实实在在的配合与支持, 真正将齐抓共管落到实处, 有效地规范学生的思想行为, 防微杜渐, 防止青少年违法犯罪, 维持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陶冶青少年的良好情操, 使他们初步懂得:知法, 懂法, 守法, 因而我们全面出动。

1.以学校、社会、家庭为单位, 成立“三结合”教育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由各村村主任任组长、学校校长、分管法制的副校长、老师代表、家长代表等为成员。领导小组定期会办, 定期调研, 定期活动, 定向解决实际问题。

2.学校成立法制领导小组。具体由校长任组长, 德育副校长、德育主任、班主任代表、学生代表共同组成。

3.聘请学校法制副校长, 定期进行法制讲座。

长期聘用镇派出所所长为法制副校长, 为有效地进行法制讲座, 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三、全面安排, 落实法制宣传措施

为了使法制宣传工作真正有实效, 我们采取了以学校、社会、家庭联手, 请进来作讲座, “引导为主”的教育方法, 取得了实效。

(一) 学校教育是法制教育主阵地

1. 成立学生教育档案。

违法违纪的根源找到了, 我校以此建立了不同类型的学生档案。 (1) 家庭困难学生档案。 (2) 单亲家庭学生档案。 (3) 经常违纪问题学生档案。

2. 采用教育的主要方式———“关爱”。

(1) 单亲家庭学生在校期间, 我们老师、同学主动在生活上帮助他们, 鼓励他们学会生活自理, 自强不息, 正确认识社会, 我校还成立了心理咨询室, 专为这些学生加强心理辅导, 使这些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2) 对于经常违纪, 屡教难改的学生, 我校从校长开始, 领导班子成员、老师一一建立“谈心”对子即“师生交友”, 并建立师生交友档案。如有个学生经常打架, 校长主动与其结对子, 经常谈心, 晓之以理, 谈及打架忍不住的后果———那就是违法, 并辅导他学习, 关心他生活, 功夫不负有心人, 现在该生已成了一个遵纪好学的好学生, 并顺利升入高中。

(二) 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后力军

从1998年开始, 我们先后聘请了镇派出所所长刘立东、张树友两位同志为我校法制副校长, 每学期他们至少两次到校给学生、给老师、给家长作法制讲座, 他们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例深入浅出的剖析, 对大家的教育是刻骨铭心的, 给家长敲响了警钟, 使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四、全面总结, 寻找法制教育新方法

上一篇:通信优秀员工发言稿下一篇:斜卡乡中心校开展民族团结集中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