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会计人员岗位职责

2024-05-04

收入会计人员岗位职责(通用17篇)

篇1:收入会计人员岗位职责

一、收入会计的岗位职责

1.负责收入的确认,在业务系统内对已经过流程审核完毕的合同进行财务确认,财务确认的内容包括刊前付款合同是否已支付、置换广告是否已按规定办理入库手续;

2.审核客户付款(包括取得代付证明等),进行欠款核销,和收款登记;

3.根据发票管理制度受理并审核客户/业务员的开票申请,登记开票流水表格,在业务系统内录入开票信息,并负责发票的日常管理工作,核销及购买发票等;

4.月末核对发票流水表格、业务系统录入的发票数据与税控机中的发票资料统计数据相一致,更新当月与以前月度客户未开票金额,敦促业务员及时开具发票;

5.编制收入凭证、收款凭证及预收转应收等会计凭证;

6.保持业务系统与用友系统内的收入和应收数据的准确和一致性; 7.保证部门内和部门间沟通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8.保质保量完成上级交给的其他相关工作和任务。

篇2:收入会计人员岗位职责

2.凭证编制及管理;

3,记账、成本核算、审核监督;

4.应收、应付账款、存货进销存、固定资产、成本管理

5财务报表编制及管理;

6报表分析及经营分析;

★ 会计的竞聘稿

★ 会计学院院长竞聘稿

★ 小学会计竞聘稿

★ 税务会计竞聘稿

★ 车间会计竞聘稿

★ 物业公司会计竞聘稿

★ 竞聘收费站会计演讲稿

★ 会计大学生竞聘个人简历

★ 农商行会计竞聘稿

篇3:收入会计人员岗位职责

关键词:会计人才,能力要求,综合素质

目前, 我国的会计行业按照严格意义上的工作性质可以分为三种:一是“做会计的”, 即从事会计核算、会计信息的会计人员;二是“查会计的”, 包括注册会计师、政府和企业事业单位审计部门的审计人员、资产清算评估人员;三是“管会计的”, 也就是总会计师。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 对河北省及周边市区的多类企业进行了调查走访。通过对本次调查的整理汇总, 得出以下结论:

一、企业对会计从业人员的数量要求

企业对本单位的会计人员需求普遍都在5个人以下, 只有少数的会计事务所才需要大量的会计人员, 而会计事务所在河北地区 (其他地区也如此) 的数目其实并不是很多, 按照推理, 社会上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量应该不是很大, 那么社会上真正缺乏的会计人才是哪些?

经过认真分析总结此次问卷调查的结果, 我们认为当今社会上真正需求的是中高级会计的从业人员, 如中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师, 当然少不了注册会计师。前者所说的中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师是职称, 它看重的是从事会计行业的工作经验, 所以必须具备一定年数的工作经验才可以得到职称;而注册会计师则是资格, 注册会计师虽然只要有大专学历就可以考, 但是其本身的难度很大, 所以每年能够得到该证书的人很少。根据这些数据的推测, 加之中国的发展在飞速地前进, 在未来十年里, 中高级会计人员, 特别是注册会计师的需求会有很大缺口。

二、企业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在不断的提高

(一) 证书

企业所要求的会计人员不再是有个会计证这么简单了, 因为有会计证的人实在太多。像这样的会计人才已不再看好, 现在的企业都是有一定的要求, 随着河北省经济的不断发展, 外资企业的大量进驻, 河北地区更需要一些面向国际化的会计人才。现在企业都看重中高会计师证, 特别是以下三种:

1、ACCA (The Association of charterd certified auountants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 , 是英国本土六个会计师协会中最大的, 在英国有签字权, 在中国ACCA是没有签字权, 但因具有晋升优势而被看好。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分工明确, 多数是希望有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资格的, 这样有利于吸引客户。

2、中国的注册会计师考试 (CertifiedPublic Accountant, 简称CPA) 是一项被业内人士视为“不胜其难”的考试, 虽然我国已经举办了11次考试, 但是全国仅有7万余人取得了执业资格。

3、CAT (Certified Accounting Technician) 即国际注册《会计技师》资格认证, 从属于ACCA系列, 被人们喻为“国际型企业中高级财务管理人员的摇篮”。加入WTO后的中国, 也亟需大量的这种国际化复合型中级财务管理专业人才。

(二) 学历

调查发现, 企业越来越看重会计人员的学历与专业水平, 有61%的受访者都希望或者要求企业的会计人员有本科或本科以上的学历。看来企业越来越重视高素质的人才, 而当今河北地区上一批的会计人员都是上一辈的老会计人员或大专文凭以内的居多, 高文凭的会计人员是比较少的, 随着新的会计准则的颁发, 很多老一辈的会计人员需要重新去学习。

(三) 新技术的应用

随着社会科技不断发展, 电脑的普及, 会计的事务也日益趋向电算化。财会电算化的发展和应用日新月异、迅猛无比, 它的应用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促进了现代企业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和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 为整个现代企业的管理工作现代化奠定了基础;还能使企业的业务流、资金流、物资流、进行了标准化的管理, 尤其是如果现代企业使用了ERP产品, 将会通过计算机的管理降低产品成本, 保护企业资产不流失, 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会计电算化还给会计工作增添了新内容, 因此, 未来的会计人员必须具有较好的综合素质。一方面加强对会计电算化专业知识的培训, 使财会人员熟练掌握必要的计算机知识, 不断提高操作技能;另一方面招聘专业会计电算化和计算机复合型人才用于软件开发和维护, 并充实到财会人员队伍中。

三、企业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工作经验要求

企业对有工作经验者优先, 最少要有1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是大多数企业的理想选择。招聘新人时, 有36%的企业会考虑聘请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 但企业所真正想要的会计人员要求是要有1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有92%。也就是说, 应届毕业生要想顺利应聘成功, 就要努力增加自己的工作经验值, 可以通过在假期到企业单位上实习或顶岗实习的方式来弥补不足, 这样竞争力才会胜人一筹。

综上所述, 企业真正需要的是具有高学历、高证书的会计人才, 而社会上缺乏这样的人才;懂外语、熟悉国际会计和国际商务惯例的会计人才将倍受欢迎;能熟练掌握必要的计算机知识, 最好是有专业会计电算化和计算机复合型人才被企业青睐;企业对有工作经验者优先, 最少要有1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是大多数企业的理想选择。

参考文献

[1]、韩桂玲.浅谈新形势下会计人员如何提高自身素质[J].现代经济信息, 2009 (2) .

[2]、许萍, 曲晓辉.高级会计人才能力框架研究[J].当代财经, 2005 (11) .

篇4:收入会计人员岗位职责

收入的确认时间在会计上是指收入的实现时间,而在税收上是指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也即应税收入的发生时间。

一、企业会计制度关于收入的确认

新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了企业的销售只有在同时满足下列五个条件时,才能确认为收入:⑴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⑵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⑶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⑷相关的收入能够可靠地计量;⑸相关的已发生或者将要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根据收入准则的解释,可以看出会计上确认收入注重的是“主要风险和报酬”的转移,即注重收入实现的实质而不再重收入实现的形式。

二、所得税法关于收入的确认

税法对收入的确认没有原则性规定,但是采用了列举式的说明。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按销售结算方式的不同,具体分为:

1.采用直接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不论货物是否发出,均为收到销售额或取得索取销售额的凭据,并将提货单交给买方的当天视为销售实现。

2.采取托收承付和委托银行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发出货物并办妥托收手续的当天视为销售实现。

3.采取赊销和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按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视为销售实现。

4.采取预收货款方式销售货物,为货物发出的当天视为销售实现。

5.委托其他纳税人代销货物,为收到代销单位销售的代销清单的当天视为销售实现。

6.销售应税劳务,为提供劳务同时收讫销售额或取得索取销售额凭据的当天视为销售实现。

7.视同销售货物,为货物移送的当天视为销售实现。

根据以上规定所知,企业会计制度和税收条例与细则对收入的确认时间上的规定差异较大。企业会计制度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和谨慎性原则出发,侧重于收入的实质性的实现。而税法从组织财政收入的角度出发,侧重于收入的社会价值的实现,对某个企业来说,某项收入可能还未实现,但从整个社会角度来说其价值已经实现。正是由于企业会计制度和税法条例与细则出发点的不同,造成两者对收入的确认产生了较大差异。企业在计算所得税时应该按税法收入进行纳税调整。

三、收入计量之差异

(一)企业销售收入的实现,会计上主要通过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科目核算。税法对销售收入的确认,不仅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还包括会计不作收入处理的价外费用和视同销售收入。

(二)新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作为计量收入的标准、特别是延期收款方式,应按照合同或协议价款的现值确认其公允价值,作为销售商品收入金额。而税法中很少使用公允价值概念,更多地采用了历史成本的计量标准,但赋予了税务机关在特定情况下按照合理标准调整应税收入的权力,在《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第47条中规定当纳税人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时,税务机关有权采用法定的方法核定其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

(三)会计对商业折扣(税法中称为折扣销售)按实际收取的价款确认销售收入,税法为了保证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的准确性明确规定,如果销售额和抵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余额作为计税依据;如果将抵扣额另开发票的,不论其在财务上如何处理,均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抵扣额。对于现金折扣(税法中称为销售折扣),会计上如采用净价法可按照扣除折扣的净额确认收入,而税法上认为现金折扣是企业为督促购买方尽快支付货款而发生的理财费用,不应由国家负担相关成本,所以税法规定按照销售收入全额作为计税依据。

(四)视同销售是造成会计收入与应税收入差异的又一个重要原因,视同销售是指会计上不作为销售业务核算,不确认会计收入,而在税法上要作为应税收入计算缴纳税金的商品或劳务的转移行为。视同销售的规定主要是出于反避税的考虑,体现出税法对会计谨慎性原则的背离。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纳税人将自产的应税消费品用于换取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投资入股和抵偿债务等方面,上述确定方法不适用于消费税,应按纳税人同类应税消费品的最高销售价格作为计税依据计算消费税,而不是采用平均价格计税。在计算所得税时,上述视同销售项目的收入扣除成本后,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即在流转税应税收入的基础上,扣除转出或动用的各项材料、产成品或固定资产的成本后,结出视同销售业务的利润,调增应纳税所得额,一并征收企业所得税。

四、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一)应注意明确应税收入的范围企业通过《企业会计准则——收入》来核算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并取得货币资产收入,以及正常情况下的以商品抵偿债务的交易。而对于非货币交易、债务重组等业务则必须按税法规定的要求调整。

(二)应注意理解投资收益确认的差异由于税收与会计对投资业务处理不同,导致投资的计税成本与会计成本存在差异。例如,因投资而发生的借款利息,会计上计入“财务费用”,税法上因不能税前扣除而计入有关投资成本。另外,因税法与会计制度在确认收益的时间上不同而产生时间性差异。具体表现为:企业获得的某项收益、按会计制度应确认为当期收益(或应当于以后期间确认收益),但按税法规定需待以后期间(或需计入当期)确认为应税所得额。企业的投资收益存在时间性差异,企业在会计上和税法上确认的收益也会有差异。

(三)应注意分清业务性质,正确、完整地反映当期应税收入有些收入必须结合有关会计科目分析填报。比如:企业转让处置资产收入应分析“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贷方,结合“营业外收入”和“资本公积”等科目填报;出租出售包装物的押金和逾期未退包装物没收的押金应分析“其他业务收入”、贷方和“其他应付款”借贷双方分析填报等,通过分析,能更好地反映业务的真实面貌,避免疏漏。

篇5:收入会计岗位职责

2.组织公司财务预算、决算、成本核算、经营计划管理等相关工作;

3.负责公司资金管理,组织公司财务分析与资金调度;

4.负责公司的各项税务筹划工作;

5.熟悉进出口退税流程及相关政策;

6.主导金蝶系统运行,按期及时出具财务报表;

篇6:收入会计岗位职责描述

在规定的时间节点正确地完成月结及年结工作,以及内部和外部临时需要的报告。

根据中国政策法规对会计凭证保管时效的规定,妥善保管和存档所有的会计凭证。

严格执行财务系统的安全管理制度,被授权的员工才有使用权限。对工作中出现系统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备份。

有效执行公司的保密性政策

将成本&收入核算业务向共享中心迁移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及非标准流程向流程经理汇报,以便其做出决策。

篇7:收入会计岗位职责描述

2.负责整理核对库房提供的签收单;

3.负责将发票存根联和出库单整理后报给财务部相关同事装订,若有差异,及时催缴;

4.负责结账相关税务数据的核对;

篇8:收入会计人员岗位职责

关键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能力要求

会计人员是从事会计工作、处理会计业务、完成会计任务的人员,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合格会计人才。为了能较全面的了解现代企业对会计岗位人才的要求, 以及更好地提高会计专业对社会的敏感度, 本课题小组利用假期时间对衡水市及周边县区的多类企业进行调查走访, 调查的形式主要采用的是问卷调查。通过对本次调查的整理汇总, 我们发现一名合格的会计工作者, 首先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具体情况如下:

一、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

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是原性则、无私性、服务性、时代性, 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具有:

(一) 拥有诚信品质

会计人员的主要工作是生成和提供会计信息, 信息的质量影响了决策的正确性和利益分配的格局。为了确保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不仅需要制度的规范, 更需要会计人员诚信的品质。诚信是会计人员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 是会计人员的立身之本。诚信要求会计人员要忠诚于自己所承担的会计事业, 热诚勤勉地做好会计工作, 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反映经济事实, 并忠实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

(二) 保持客观公正

会计信息是市场经济下多元利益主体进行利益分配的基础, 会计人员正处于这些多元利益主体的中心, 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在履行会计职能时应保持客观公正, 应摒弃个人私利, 避免各种可能影响其履行职能的利益冲突;以中立的态度客观、真实、充分地反映经济活动中的会计信息。

(三) 保守秘密

会计人员处于企业资金运动的中心, 掌握着大量的秘密资料, 一旦泄漏将给企业造成损失或引起混乱, 因此要求会计人员不得任意泄漏工作中所了解的秘密资料, 不得使用工作中掌握的秘密资料为个人或他人谋取利益, 也不得以不道德的手段去获取他人的秘密资料。

(四) 保持职业谨慎和维护职业声誉

会计人员在职业活动中, 应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和勤勉作风, 对会计活动中的不确定性, 进行恰当的职业判断, 以确保所提供会计信息的质量。会计人员应激励自己保持较高的职业道德要求, 维护本职业的良好声誉, 不得有任何损害职业形象的行为, 并且也不能容忍他人损害会计职业形象。

二、会计人员应具备的能力要求

(一) 学习能力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的加快, 知识更新周期日益趋短。会计人员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努力钻研业务, 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 具有创新与发展的能力, 成为终身学习的实践者。会计人员除了需精通会计专业知识以外, 还需知晓诸如财务管理学、财政学、金融学、审计学、统计学、管理学等经济管理知识。

(二) 交际能力

会计工作既是经济管理工作, 同时也是服务窗口, 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协调和沟通能力, 能够妥善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优化会计工作的内外环境, 要具有适应各种不同环境的能力, 具有从各方面听取或吸收信息的能力。

(三) 应用能力

1. 实际操作能力

会计工作是一门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会计核算、编制财务报告以及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设计等都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进行具体业务处理时有关会计处理方法的选取、会计估计的变更、会计信息电算化的操作、网络化传输等, 都要有相当娴熟的操作能力。

2. 职业判断能力

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是指会计人员面临不确定情况, 依据一定的职业规则和自身的

经验, 对某一事项做出分析、判断、选择和决策的能力。职业判断需要职业经验来支撑, 职业经验是职业实践的积累和升华。各个企业、各个不同的时期以及各种不同的环境条件, 会计事项的性质、会计处理的方式、方法都不尽相同, 这不仅需要会计人员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还需要对实践进行总结提高。

3. 应变能力

会计人员应具备根据具体情况, 适时、适地、适宜地进行会计处理的能力。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新情况、新问题、新经济业务不断出现, 会计人员要在不违反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的前提下处理所发生的经济业务。

(四) 管理和控制能力

企业信息化的需求使会计的管理职能进一步体现。这样会计人员的职能将会极大地拓展, 从单纯的记账、算账、报账发展到成本控制、资本预算、营运资本管理、风险控制、业绩考核与评价、战略管理、跨国投资决策、跨国营运资本管理等, 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强的综合管理控制能力。

总之,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我国经济融入国际市场这个大环境, 各企业都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新的挑战, 而企业的会计岗位则越来越凸显其核心地位, 因此, 企业对会计岗位人员的要求也将会不断的提升, 这就要求会计人员不断加强自身素质建设, 以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韩桂玲:《浅谈新形势下会计人员如何提高自身素质》[J], 《现代经济信息》, 2009年02期。

[2]曹玉玲、赵素娟:《加强会计学历教育中的职业道德教育》[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7年9期。

篇9:会计收入与所得税收入差异分析

摘要:随着新会计准则与新企业所得税法相继颁布,两者之间的差异也出现了新情况和新内容。在会计实务中,必须对这些差异进行充分认识,以确保企业会计核算和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会计;所得税;收入;差异;分析

会计上的收入体现企业的经营成果, 税收上的收入则是税收的税基或税源。收入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收入的含义和收入的确认两个方面。随着新会计准则与新企业所得税法相继颁布,两者之间的差异也出现了新情况和新内容。在会计实务中,必须对这些差异进行充分认识,以确保企业会计核算和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的顺利进行。

一、收入确认范围上的差异

在收入确认范围上,会计收入小于所得税法收入,具体体现在:

会计收入。其范围只涉及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企业会计准则》中指出: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根据这一定义,会计收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会计收入的范围只涉及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而将在非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作为利得加以确认,比如企业接受的捐赠收入、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等。因此,会计准则中“ 收入”为“ 狭义”上的收入。但在计算会计利润时,应从广义的角度考虑收入,则要将“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纳入计算的范围。正如基本会计准则第37条规定,会计利润包括收入( 狭义) 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或损失等。

所得税收入。其范围涉及所有经营活动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在《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虽然未对所得税收入做出明确的定义,但规定了应纳税所得额的基本原则、收入的形式、内容等。所得税法第6条采用列举法明确了所得税收入的内容。其中,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转让财产收入、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属于企业日常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流入,与会计准则中的收入一致。接受捐赠收入和其他收入则属于非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入,相当于会计准则中的“利得”。但“已作坏账损失处理后又收回的应收款项”的其他收入,不形成会计准则中的利得。另外,在《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25条中指出,所得税收还包括视同销售货物、转让财产或者提供劳务收入。由此可见,所得税法中收入的范围大于会计收入,除了包括会计收入之外,另外还包括视同销售货物、转让财产或者提供劳务收入和利得。视同销售货物、转让财产或者提供劳务收入和其他收入中的“ 已作坏账损失处理后又收回的应收款项”, 则形成会计收入与所得税法收入之间的永久性差异项目。

二、收入确认条件上的差异

会计收入更注重实质重于形式和谨慎性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以及收入的实质性的实现。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第四条规定, 销售商品收入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 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3)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4)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5)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从上述确认条件可以看出,企业会计准则主要从实质重于形式和谨慎性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出发, 注重收入的实质性的实现。

所得税法从国家的角度出发,更注重收入的社会价值的实现。以销售货物收入确认条件为例,所得税收入应为:企业获得已实现经济利益或潜在的经济利益的控制权;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合理地计量。各种劳务收入确认的确认条件应为:收入的金额能够合理地计量;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交易中发生的成本能够合理地计量。企业的其他收入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确认收入:一是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而是收入的金额能够合理地计量。因此,对所得税收入的确认主要是从国家的角度出发,注重收入的社会价值的实现。只要有利益流入企业或者企业能控制这种利益的流入,所得税法就应该确认为收入。

三、在收入确认时间上的差异

会计准则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来确定收入的入账时间。而《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条规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但本条例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由此可以看出,在收入确认时间上,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一致的。所以,在多数情况下二者对收入确认时间的规定是相同的,但也有例外。它们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的确认时间上。《长期股权投资》准则中规定,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在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企业取得股权投资后,在被投资单位实现损益以及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均要按照投资单位应享受或分担的份额确认投资损益。而《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17条第二款规定: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在一般情况下按照被投资方作出利润分配决定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由此可见,所得税法上对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的确认已偏离了权责发生制原则,更接近于收付实现制,但又不是纯粹的收付实现制。也就是说,税法上不确认会计上按权益法核算的投资收益。

参考文献:

[1]财政部:2006.企业会计准则.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篇10:收入会计岗位工作职责

一、日常工作:

1、负责收取各收费员的现金缴款单并整理入账工作;

2、负责体检发票的开具和体检收入入账工作;

3、负责各医保的对账、收款、入账工作;

4、负责其他汇入款项的入账工作;

5、负责向高新区统计局报送统计报表;

6、负责十大指标涉及财务数据的统计,并向小赖报送;

7、负责对收费员的现金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盘点。

二、期末结转工作:

1、负责统计临床、门诊、医技科室的收入,并编制科室收入报表;

2、负责汇总各科室的转账收入等,并填制科室收入报表;

3、负责编制期末收入类会计分录;

4、负责用友软件中科室收入明细表的录入工作。

三、临时性工作:

1、负责月底对交通医院的账务进行处理;

2、领导交办的其他临时性工作。

职责二:收入会计岗位工作职责

1、负责收入帐户的核算,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收入的规定,分清收益、收入等的界限,正确确认收入。

2、每日审核日报表和相关收入单据,及时入帐核算;

3、对往来帐及时进行对帐工作,要求及时挂帐、挂对帐,记帐内容必须正确,清楚反映业务往来关系;

4、每月月底根据往来帐上的未了款项进行清单;

5、因业务问题而造成帐款收不回来,配合有关人员对此作出分析,报请领导,使企业往来帐款能及时、完整地收回;

6、对每月的收入结构变动情况进行分析;

7、承办经理或主管交办的其他工作。

职责三:收入会计岗位工作职责

一、每日核查卡机、汇总当日(或上日)的卡机收入、收银员现金收入、签单收入,并及时编报《餐饮管理公司营业收入日报表》,报表上必须有制表人签 章(表示对该《日报表》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负责);出纳签章(表示现金收入无误);总账会计签章(表示经过复核,银行存款、现金、相关应收账款、营 业收入等科目总帐金额与明细账金额完全相符)并满足所有的勾稽关系。报表报总账会计、财务总监、餐饮总监、销售总监、总经理。

篇11:收入成本会计职责

2.严格控制成本,促进增产节约,增收节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负责对生产成本进行监督和管理;督导成本控制及清点存货,审查原材料的采购;

4.认真核对各项原料、物料、成品、在制品的收付事项;

篇12:收入成本会计职责

2、 负责公司成本的归集核算及相关账务处理;

3、 负责对成本进行分析、优化细化核算工作;

4、 负责推行公司的降本增效工作;

篇13:会计收入与税收收入的差异探析

第一,会计收入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中的“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等日常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总流入”。从会计核算角度来看,会计收入基本可分为基本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投资收益以及补贴收入等5类,主要特征是有形的收入。

第二,税法收入,根据税务条例及细则,是指“增加企业经济利益的全部流入”。可简述为,只要能增加企业的经济利益流入,就是税收收入,主要特征是有形和无形的收入。有形的税收收入主要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非营业收入,无形的税收收入主要是视同销售收入和其他经济利益。

第三,确认原则带来的差异。会计核算的主要目的是向财务报表的预期使用者全面、真实和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变动情况,要遵循客观性,重于形式和谨慎性原则,注重收入的实质性,而不是收入在法律的实现。税法的目的是对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所获得的经济收入进行测定,从而对此课征一定量的税收,以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满足政府实现经济和社会职能的需要。因此税法主要是遵循法律性和确保收入的原则。

两者确认原则的差异,在一些收入的确认与计量方面,存在业务处理的差异。如会计核算根据谨慎性原则,要在一些收入的处理上,充分考虑这些收入将来要承担的潜在义务或潜在风险,以确保准确反映一个经济实体真正的长期获利能力,因此,在会计核算上会计提预计负债。但税法系列中的企业所得税法是不予确认纳税人的潜在义务或潜在风险的,所以在应纳税所得额计算时不能扣减预计负债带来的费用。

2 会计收入与税收收入的确认差异

2.1 税法确认的收入比会计确认的收入范围更广

根据税法规定,企业在发出商品、提供劳务并取得收取价款的凭证时,确认为收入;会计制度对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入以及让渡使用权收入提出4个确认条件;从范围上来看,税法确认的收入比会计确认的收入范围更广,税法确认的应税收入不仅包括会计收入,还包括会计上不做收入的视同销售、价外费用、纳税人转让不动产采取预收款以及纳税人自产应税消费品移送使用等业务。所以,税法确认的收入范围要大于会计制度确认收入的范围。

以视同销售为例,视同销售是指在会计上不作为销售核算,在税收上作为销售,确认收入计缴税金的转移行为。其主要依据是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条规定,属于视同销售货物的行为,在会计上不作为销售核算,但在税收时应及时计算增值税。

2.2 会计收入与税收收入的时间差异

根据会计制度规定,只要符合会计确认收入的条件,确认为当期收入。税收收入的确认时间,主要在纳税申报表反映,对不同的税种做出不同的应税收入时间确认。如税法规定:“销售商品采用托收承付方式的,在办妥托收手续时确认收入”。增值税细则规定:“采取托收承付和委托银行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发出货物并办妥托收手续的当天”。比所得税收入确认增加了“发出货物”这个并列条件。通过比较,说明同一经济业务下,不同的税种,确认时间不同。

另一种情况是同一税种下,会计与税收对收入确认产生的时间性差异,这是指会计制度与税法在确认收益、费用或损失时间不同而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主要从损益表的角度来考虑时间差异:当会计与税法在确认某些收入或支出的时间不同时,则产生时间性差异。例如,2010年12月,甲企业购入生产设备一台,入账价值为150万元,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预计净残值为0。税法规定该设备的折旧年限不短于5年,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所得税率25%),产生时间性差异,如表1所示。

单位:万元

根据表1数据,从损益表的角度分析,会计与税法扣除折旧的差异如下(单位:万元)。

(1)2011年,甲企业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50-30=20,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20×25%=5;

(2)2012年,应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40-30=10,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10×25%=2.5;

(3)2013年,不需要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4)2014年,应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20-30=-10,冲减递延所得税资产10×25%=2.5;

(5)2015年,应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10-30=-20,冲减递延所得税资产20×25%=5。

上例从资产的计税基础和损益表的角度分析了时间性差异,虽然会计与税法确认递延所得税的方法和时间不同,产生了时间性差异,但最终结果是相同的,并没有影响最终的应纳税所得额。

2.3 会计收入与税收收入的确认依据差异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收入的定义,包括销售商品收入、劳务收入、利息收入、使用费收入以及租金收入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第六条规定收入的定义:“包括营业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以及视同销售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25条规定:“企业发生非货币资产交换,以及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其他用途,应视同销售收入”;从两者的收入定义依据来看,税法列示的收入依据更广,主要是税法规定的其他业务收入比会计规定的更广。

2.4 与会计收入无关的税种

目前,在我国的税种中,有些是企业即使没有会计收入,依然要缴纳的税种,即使没有取得会计收入,也要及时进行纳税申报。

2.4.1 与会计收入无关的营业税

营业税来自会计营业收入的确认和计提,一般情况下,没有会计收入就不需计提营业税,但有些特殊经济业务的营业税与会计收入确认无关。根据《营业税暂时条例实施细则》规定,纳税人转让土地使用权或销售不动产和纳税人提供租赁或建筑业劳务,采取预收款方式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从本经济业务分析得出,会计核算中没有确认收入,但税法需要计算缴纳营业税。

2.4.2 与会计收入无关的消费税

消费税暂行条例规定,纳税人生产的应税消费品,在纳税人实现销售时计提消费税。纳税人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不需计提消费税;用于非应税行为的,在移送使用实现时,计提消费税。上述情况说明,纳税人自产的应税消费品根据不同的用途,有时会计不确认为收入,但税法上依然要计提缴纳消费税。

2.4.3 与会计收入无关的房产税

房产税暂行条例第二条规定,房产属于单位的,由经营管理的单位缴纳;房产出典的,由承典人缴纳;第三条规定,房产税依照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 至30% 后的余值计算缴纳;房产出租的,纳税人以房产租金收入计提房产税。上述情况说明,纳税人只要拥有房产,无论是自用还是出租,或全年没有会计收入,都应缴纳计算房产税。与其类似的,还有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

3 两者收入的差异分析

会计收入与税收收入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其确认标准和时间不同造成的,会计准则和制度是从权责发生制和实质重于形式、谨慎性原则出发,侧重于收入的实质性实现,体现的是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税收收入是从组织管理财政收入的角度出发,侧重于收入的形式,即企业只要有应税行为发生,不论是否作为销售处理,均按税法计量标准计征税款,体现的是国家利益。

摘要: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对收入在确认和计量方面有着不同的标准,因而产生差异,认真学习和把握两种收入的标准与差异,才能正确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进行纳税申报。

篇14:会计收入的主要职责

1、办理工商业务、公司注册、变更、注销、等业务

2、负责业务办理中与客户沟通工作

3、完成公司安排的工作

篇15:收入会计的工作职责

2、每月应收账款余额追踪跟进;

3、完成银行余额调节表的终稿,确保无银行已收、已付而企业未记账事项;

4、核对团购或其他线上平台款项的到账情况;

5、储值卡充值数据的导出并冲减收入;

6、储值卡门店退单操作指引及系统退款;

7、关于收银系统后台与收入相关的基础设置;

篇16:收入会计职责与工作内容

2、往来账务处理及余额核对;

3、应收款催收、跟进,资金风险防控;

4、负责各部门财务稽核工作

5、负责落实财收制度执行;

篇17:收入会计人员岗位职责

1 灰色收入

1.1 灰色收入

灰色收入——指职工获得的工资、津贴以外的经济收入, 如稿酬、兼职收入、专利转让费等。有时也指一些透明度不高, 不完全符合法规的收入 (区别于“白色收入、黑色收入”)

1.2 旅游业灰色收入

旅游业的灰色收入包括导游、旅行社工作人员、旅行社本身、司机四个方面。

1.2.1 导游的灰色收入

也就是回扣, 导游回扣是指在旅游业务中, 旅游单项产品供给方 (包括饭店、旅游购物商店、参观游览单位等) 为了销售商品, 支付给导游员的各种名目的好处费。

1.2.2 旅行社人员的灰色收入

旅行社主要工作人员为外联和计调, 前者主要是通过卖团、出卖旅行社的客户资源而获利——这就是许多游客被旅行社”卖猪仔”的主要原因;后者则依靠手中订餐、订房、订车等权利收取“回扣”, 甚至还向导游收取回扣。

1.2.3 旅行社本身

为保证必要的组团利润, 旅行社唯有尽可能地节省成本, 降低食住、用车标准等等手段就纷纷出现。旅行社在经营中缺乏准确定位而导致各旅行社被迫打价格战。拿回扣就成为旅行社利润和导游收入的一部分。旅行社目前处于两难境地。如果不带客人去购物, 那么势必让旅行社的报价偏高, 这很容易失去市场竞争力。

1.2.4 旅游专用车司机的灰色收入

现在的旅游专用车针对不同的旅游路线的相同路程, 收的费用是完全不同的, 这就是因为在某些路线, 司机可以拿到回扣高, 而一些普通的路线, 司机无法拿到回扣。这些回扣也就是游客购物或增加景点的回扣, 正常来说, 这种回扣是地陪导游40%, 司机40%, 全陪20%。

2 旅游行业灰色收入的来源

2.1 购物回扣

购物回扣是旅游业最明显, 最多人知的回扣, 这种回扣曾经是导游和旅行社人员的灰色收入的主要来源, 但由于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者的旅游常识的增加, 这种回扣在旅游业人员的灰色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

2.2 景点回扣

大部分的景点回扣都是属于旅行社的, 导游带游客到这些固定的旅游点都是以签单的方式来支付门票费用的, 作为一个导游如果用现金结算是享受不到这个价格的, 所以这块的门票回扣基本上属于旅行社的。

但还有一部分游客额外增加的景点的门票回扣就属于导游和司机平分的回扣了。这部分景点是一些比较特色的景点, 比如北京的恭亲王府, 厦门本来的金门海域游, 三亚的海底世界等等这类的门票回扣百分比非常高。基本上都可以达到50%以上, 例如金门海域游, 门票价格为96元, 导游基本上会给游客团队价70~90元之间, 实际导游结算价格为20元, 这样导游的景点回扣达到70%以上。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 游客们的旅游消费越来越理智, 大部分的游客由于旅游业的恶习, 已经对旅游购物失去信心, 不会花比较多的金钱在购物上, 而增加景点却是很多游客愿意做的事情。一来, 这些增加的景点价格虽然高, 但都是当地比较有特色的景点, 二来, 大部分游客认为, 既然出来旅游了, 多看几个景点也是比较好的。增加景点是游客喜欢, 而导游人员又可以拿到比较高回扣的做法。

2.3 风味餐回扣

旅行团每到一地, 导游都会给客人推荐当地的风味特色餐, 如重庆的火锅、北京的烤鸭、西安的饺子宴、海南的海鲜等等。由于是正餐之外的加餐, 自然要客人付费。一位导游告诉记者, 他曾陪一个20人的香港团到重庆颐之时餐厅用餐, 加了一餐火锅自助餐, 当时餐馆要价是32元/人。经导游介绍了一番火锅的历史、特色等之后, 价格便可以达到每人100元, 这样便可净赚68元, 20人就是1360元, 这笔钱便由导游与旅行社平分。

2.4 其他回扣

有些回扣不属于前面三方面的回扣, 但也属于旅游业人员的灰色收入, 例如一些佛教名山的“香火”回扣。不少以接待华侨团为主的导游则透露, 全国导游最容易赚钱的地方其实是九华山。由于九华山各寺院在财务上是各自独立的, 所以对拉“香火”的工作都不遗余力。据说有些比较偏僻的寺院给出的回扣高达50%, 因此, 当地导游最擅长的功夫, 就是杜撰各种香客捐钱后如何获得“福报”的传说。

当然还有娱乐场所、交通票务等其他方面的回扣, 笔者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

2.5 “人头费”

这是针对旅行社而言的一种特殊的灰色收入, 有些导游在上团前, 必须向旅行社交纳“人头费”, 大约为每位游客10~200元, 旅行社根据游客的客源地和身份地位将游客划分不同等级, 最普通的游客10元, 而最好的外国团队, 如日本或美国团, 上交的人头费都在120~200元之间。

3 旅游从业人员灰色收入的消极作用

3.1 国家税收减少

由于我国总体上对导游人员管理一直没有一种行之有效的机制, 从而导致导游人员市场管理比较混乱。导游没有工资收入或工资低于城市最低工资保障额, 导游的收入大部分来自于回扣。导游从工资账面没有收入, 就不用纳税, 拥有的丰厚的灰色收入——回扣, 却没有交税, 导致了国家巨额的税收损失。如魏司长所说, 旅游业的收入的65%都是灰色收入, 这样造成国家税收的损失就不是以千万计, 而是以亿计算了。

3.2 旅游地形象受损

对于来自异地的游客而言, 一切都是陌生的, 导游人员就是代表一个旅行社的形象, 一个旅游地的形象, 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国家的形象。大部分导游人员为了灰色收入, 在已定的行程中, 应付了事, 而热衷于推荐游客新的景点或带游客进购物点。这样的行为降低了旅游质量。而导游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一部分导游在没有拿到回扣的情况下, 还可以做出对游客不礼貌的行为。这样的劣质导游活动败坏了国家旅游形象, 败坏了旅游行业的风气。

3.3 导游人员服务质量无保障

导游人员大都没有基本的工资和劳务费, 没有保险, 收入只有靠拿客人的小费和购物时的回扣, 然而, 拿到小费的只是境外旅游团, 对于国内旅游团的兼职导游, 收入几乎全部来自回扣, 不稳定性非常大, 这样的导游人员报酬制度, 不仅对导游人员不公平, 而且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还失去了客人的信任。

3.4 旅行社长期利益受损

由于导游与旅行社关系不固定, 对双方缺乏约束, 导致了旅行社不能保证自己的导游服务质量, 一旦碰上责任心不强, 只想赚钱或表现平庸的导游, 会损害自己企业形象, 失去游客的信任, 减少了一部分回头客, 虽然节省了一部分支出, 实际上却是自毁“长城”。

而旅游行业灰色收入高, 归根到底是旅行社的恶性竞争造成的。旅行社为了拿到回扣来弥补自己降低团费恶性竞争的损失, 就必须增加购物点或支持导游人员增加旅游景点, 旅游从业人员必须收取回扣来维持自己日常生活和发展所需, 在这样的情况下, 导游人员出现购物频繁、增加自费项目就属于正常现象, 这样会使导游人员更为重视有回扣的服务行为, 而对一些没有回扣的固定服务行为却不被导游人员所重视, 降低了旅游质量的同时, 旅行社失去了游客的心。

3.5 旅游者合法权益受损害

导游无薪, 就无法把所有心思放在如何更好地为游客服务, 就要想办法“养”自己和家人, 只能靠灰色收入。于是乎, “导游”成了“导购”。

旅游者受导游人员的花言巧语而购买旅游商店的高价商品后, 明明受到了价格欺骗, 却不知投诉, 权益受到了侵害。

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 旅游者消费多少就应当得到相应等级与数量的服务, 但旅游行业从业人员从中抽取一部分作为回扣, 如果比较小, 作为佣金中介费, 也不是不合理。只是这个比例过大了, 旅游企业就会扣除相应的部分服务, 这就会影响到旅游者的合法权益。

3.6 对旅游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一些旅游购物企业坦言, 有时候看到旅游团队半喜半忧, 喜的是有生意上门, 忧的是如果没有游客购物, 企业就要损失停车费和人头费, 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况且, 现在的游客比较理智, 不会随便购物, 要倒亏人头费的可能性也是比较大的。这种情况也出现在旅游餐饮企业和旅游娱乐企业, 这些企业为了支付高额的回扣费用, 又要确保自己的收入, 不得不降低服务标准, 抬高物价, 以次充好, 甚至向游客出售假冒伪劣产品, 严重扰乱了旅游市场的秩序, 不利于旅游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旅游业灰色收入高, 是众所皆知的事情, 而它之所以能长期存在, 一定有它的必然性, 但从大局来看, 弊远远大于利。虽然, 旅游行业灰色收入存在的时间太久, 久到人们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甚至连一些行政管理机关都熟视无睹。但, 羊毛出在羊身上, 这样的灰色收入虽然养活了旅游业的从业人员, 却使广大的旅游消费者失去利益。如果任由这样的灰色收入继续存在下去, 最终损害的是整个旅游业。所以, 我们在此也呼吁政府部门尽快建立健全相关的法规制度, 加强监管力度, 在更好地保护游客利益的同时, 也还旅游业一个良好的形象, 促使我国的旅游业更加蓬勃兴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东方.旅游的“猫腻”[J].价格与市场, 2002 (8) .

[2]揭穿导游回扣内幕[EB/OL]. (2003-09-12) .http://www.cnien.com.cn.

[3]林龙飞, 唐峰陵.对我国导游人员灰色收入现象的反思[J].社会科学家, 2006 (5) .

[4]赵苗苗.“灰色收入”有多灰[N].人民代表报, 2005-03-31.

上一篇:最苦与最乐说课稿下一篇:2015年全国社区教育数字化资源及平台合作联盟会议在浙江嘉兴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