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电池工作原理教案

2024-05-14

原电池工作原理教案(通用8篇)

篇1:原电池工作原理教案

今天我们要讲的内容是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节选自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我将从以下四个板块进行讲解。他们分别是水果电池、原电池的定义、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以及习题部分。

今天老师要做一个有趣的家庭小实验,水果电池,用水果真的可以做电池吗?和老师一起走进今天的实验吧。

【视频】实验所需要的材料有:柠檬、铁钉、铜币、导线和发光二极管。在每一块柠檬中插入一枚铜币和一根铁钉,用导线像这样子把它们连接好,最后连上发光二极管,仔细观察,发光二极管亮了。

【ppt】想知道水果电池的原理吗?这节课让我们学习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接下来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下面的演示实验。

【视频】向烧杯中加入稀硫酸,先将锌片插入稀硫酸中,观察到锌片上产生大量气泡,现在我们将铜片插入稀硫酸中,观察到铜片上没有任何现象,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锌的金属活泼性比氢强,铜的金属活泼性比氢弱,所以硫酸中的氢可以被锌置换,而不能被铜置换。用导线将铜片与电流表的正极相连,锌片与电流表的负极相连,观察到锌片上的气泡减少,铜片上有气泡产生,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

实验的装置是一套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我们就把这样的装置叫做原电池。由刚才实验观察到,电流计的指针偏转方向可知,电子由锌电极流出,流向铜极,那么我们就把有电子流出的一极叫做负极,有电子流入的一极叫做正极,显然,锌在这里是负极,铜在这里是正极。

我们再来看他下面的动画,同学们就更清楚它的工作原理了。锌失去电子成为锌离子,被溶解,失去的电子沿导线流向铜电极,溶液中的氢离子被吸引到铜电极得到电子成为氢气,外电路因为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从而使灯泡亮了。

同学们看懂了吗?我们再来看一遍,该原电池的锌电极为负极,铜电极为正极,在负级,锌失去了电子成为锌离子进入溶液,失电子的反应叫氧化反应,锌失去的电子沿导线传递给正极,由于铜电极有了外来的电子,它吸引了溶液中的阳离子-氢离子,氢离子在铜的这一极得到电子,生成了氢气,得电子的反应叫还原反应,在外电路中,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使指针偏转,电子的移动方向与电流的移动方向相反。那么在电池的内部,离子有没有发生移动呢?方向又是怎样的呢?其实在电池的内部,正极消耗了大量的H+,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移向正极,而负极处生成了大量的Zn2+,所以需要大量的阴离子移向负极。

根据以上的两个电极反应式,该原电池的总反应为,锌和两摩尔氢离子反应,生成一摩尔锌离子和一摩尔氢气。

同学们,学习了有关原电池工作原理的知识,大家知道,水果为什么能做成电池了吗?其实柠檬中的化学物质类似于铜锌原电池中的电解质稀硫酸,而铜币相当于铜片做正极,铁钉相当于锌片做负极。水果中的化学能转变为了电能。

掌握了这些知识点,我们来做一道练习题……

C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同学们在记忆有关知识点的时候,可以记住这么几句话。负极氧化失电子,正极还原得电子,用六个字概括就是“负失氧,正得还”,要记住,原电池溶液中的阳离子一定是向正极移动的,阴离子一定是向负极移动的,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同学们再见~

篇2:原电池工作原理教案

[学生思考的问题]

(1)锌和稀H2SO4直接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2)插入铜丝接触到锌粒后,为什么在铜丝上出气泡?

(3)铜丝上的电子由何处而来,出来的是什么气体?

学生根据实验,建议讨论步骤:现象(易)——解释(难)——结论(难)

一、原电池

对比铜锌原电池与直流电源或干电池的实验,得出有关的电极名称,电流流动方向,电子流动方向等。

电极反应:负极(锌片) Zn - 2e = Zn2+(氧化反应)

正极(铜片)2H+ + 2e = H2↑(还原反应)

原电池反应:Zn + 2H+ = Zn2+ + H2↑

定义: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原电池中:电子流入的一极是正极(较不活泼金属),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较活泼金属)。

原理:较活泼的金属发生氧化反应,电子从较活泼的金属(负极)流向较不活泼的金属(正极)。

原电池组成:①两块相连的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可以导电的其它材料);②电解质溶液(中学只局限活泼金属与电解质溶液能自发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情况)。

原电池形成电流的条件:两块相连的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可以导电的其它材料)与电解质溶液接触构成闭合回路。

经常用做惰性电极材料的物质是Pt(铂)或C(石墨),如下图两个装置的电极反应是相同的。

说明:教学软件不能代替教学实验,不过可以在总结时用演示教学软件。

[练习]判断下列装置那些能构成原电池,标出电极名称,写出电极反应。

二、化学电源

(教师可以布置课外文献检索,课堂时间有限,不可能涉及过多内容,局限于教材即可)

1、干电池

家庭常用电池。

常见的是锌-锰干电池。如图:

2、铅蓄电池

目前汽车上使用的电池。

铅蓄电池的构造是用含锑5%—8%的.铅锑合金铸成格板。PbO2作为阳极,Pb作为阴极,二者交替排列而成。电极之间充有密度为1.25%—1.28%gcm-3的硫酸溶液。

3、锂电池

锂电池是一种高能电池,锂作为负极,技术含量高,有质量轻、体积小、电压高、工作效率高和寿命长等优点。常用于电脑笔记本、手机、照相机、心脏起博器、火箭、导弹等的动力电源。

4、新型燃料电池

还原剂(燃料)在负极失去电子,氧化剂在正极得到电子。

目前常见的有,氢气、甲烷、煤气、铝等燃料与空气、氯气、氧气等氧化剂组成的燃料电池。

特点是能量大、使用方便、不污染环境和能耗少等。

三、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1)金属的腐蚀

金属腐蚀是指金属或合金跟周围接触到的气体或液体进行化学反应而腐蚀损耗的过程。

◇ 析氢腐蚀(在酸性条件下)

说明:析氢腐蚀备有Flash演示教学软件,请查阅或选用。

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钢铁表面吸附的水膜由于溶入二氧化碳,使H+增多。

H2O + CO2 H2CO3 H+ + HCO3-

构成的原电池:铁(负极)——碳(正极)——酸性电解质薄膜

负极(铁)Fe – 2e = Fe2+ (被氧化)

正极(碳)2H+ + 2e = H2↑(被还原)

◇ 吸氧腐蚀(在弱酸性或中性条件下)

说明:吸氧腐蚀备有Flash演示教学软件,请查阅或选用。

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钢铁表面水膜溶解了氧气。

构成的原电池:铁(负极)——碳(正极)——电解质薄膜

负极(铁)2Fe – 4e = 2Fe2+ (被氧化)

正极(碳)2H2O + O2 + 4e = 4OH-(被还原)

◇ 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往往同时发生,一般情况下,钢铁腐蚀主要是吸氧腐蚀。

[讨论] 析氢腐蚀或吸氧腐蚀钢铁表面水膜溶液的PH值会有什么变化?

(2)金属的防护

[通过研究讨论学习]

1、改变金属的内部组织结构。

2、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

涂油脂、油漆,覆盖搪瓷、塑料,电镀、热镀、喷镀,在钢铁表面形成致密而稳定的氧化膜。

3、电化学保护法。

Ⅲ作业——教材69页:一、二、三题

[课后研究课题]

篇3:《铜锌原电池原理》微课程设计

一、学习指南

●1.课题名称:

鲁科版高一年级化学必修2《铜锌原电池原理》

●2.达成目标:

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和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规定的任务,能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判断电池的正负极,能判断外电路中电子的流向、电流的流向以及内电路中离子定向移动的方向,学会分析和书写电极反应式。

●3.学习方法建议:

根据视频要求完成自主学习单上相应的任务。如果学习中遇到困难,可以暂停或回放,直到完成为止。如果还有疑惑或建议,请记录在学习任务单的“困惑与建议”一栏,并在课堂上集中探讨。

●4.课堂学习形式预告:

展示自主学习成果—学生分组实验—协作探究—完成自我检测—教师巡视,进行个性化辅导。

二、学习任务

通过观看教学录像自学,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观看实验视频一,将铜片、锌片平行插入稀硫酸中,观察产生的现象并做解释。

(2)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锌片上产生大量气泡的原因,并用单线桥法表示出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在这个反应中能量转化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3)观看实验视频二, 请思考并解释: 当插在稀硫酸中的铜片和锌片用导线连接起来时,铜片上有什么现象?电流计指针偏转说明了什么?在这个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形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4)根据实验现象并结合动画模拟来填空:

1负极(片),正极(片):

2外电路电子流向:

外电路电流流向:

内电路离子移向:

3电池反应(总化学方程式):

4动脑思考:对比电池反应与锌和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你能发现什么?

三、困惑与建议

《铜锌原电池原理》解析

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提出了微课程设计的ADDIE模型,即分析、设计、制作、应用、评价。我在进行微课程设计时以此模型为指导,为微课程的教学性、科学性和系统性提供了保证。

●分析

微课程的选题一般选择教材的重点、难点和易错点等,我选择的课题是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2《铜锌原电池原理》。原电池原理是中学化学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也是电化学部分的核心内容。但是这一知识点很抽象,理论性很强,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很多学生难以在头脑中建立起电子在电池的正、负两极间转移的微观模式,所以有必要将其制作成微课程让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

依据教材的要求并且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发展情况,我明确了本节微课程要达成的目标是掌握和理解铜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其中包括:能够判断铜锌原电池的正、负极;能够判断外电路中电子的流向、电流的方向以及内电路中离子定向移动的方向;学会书写铜锌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

●设计

要使学生达成所设定的目标,需要设计好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以下简称“任务单”)。任务单由学习指南、学习任务、困惑与建议三个组成部分。

学习指南包括课题名称、达成目标、学习方法建议和课堂学习形式预告等四个子项。通过学习指南设计,使学生明确自主学习的主题和达成目标的要求,对学生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学习就可以达成学习目标提供了建议,了解了教师关于课堂学习形式的设计,学生可以明确自己在课堂上将要进行和参与哪些活动,明确课前自主学习微课程与将要进行的课堂学习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能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主学习中去。

学习任务是任务单的主体部分,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否达成目标的重要保证,学习任务的要求必须具体,可操作性要强,让学生只要完成学习任务就能达成设定的目标。根据本节微课程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我制定了四项学习任务。

困惑与建议部分是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之后,将自己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微课程的一些建议进行记录,留待课堂学习时与教师和同学交流。

●制作

我制作了相应的微视频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任务单相关学习任务。本节微视频时长6分51秒,使用Camtasia 8.0进行录制和后期加工处理。整个微视频的讲解对学生都使用第二人称“你”,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观看微视频时感觉教师好像直接面对自己一样,增加了亲切感,无形中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微视频首先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各样的电池图片,简要介绍化学史——伏打电池的起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明确本节微课程的学习任务就是研究铜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播放实验一视频:将锌片和铜片平行插入到稀硫酸中,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学生可以观察到在锌片上产生了大量的气泡,而铜片上没有气泡产生(为了使学生更加清晰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在微视频的后期制作时,我对产生相关实验现象的局部都进行了放大处理)。实验一视频播放完后,字幕显示“请暂停播放,完成学习任务单中的两项学习任务”。此时,学生需要暂停视频播放,并完成任务单上相应学习任务,根据学生已学过的知识,会比较容易完成任务中的问题和练习。

在此基础上我提出问题:如何将反应释放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呢?为了让学生明确思考的方向,降低思考的难度,同时给予学生启发:如果能让锌失去的电子不是直接传给H+,而是通过外加导体间接传递,就可以发生电子的有序流动,外加导体上就能形成电流,使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对“不直接”、“间接传递”、“有序流动”等重点词进行了颜色强调和符号标注)。

继续播放实验二视频:将实验一中的铜片和锌片分别用导线连接在电流表的正、负两极,引导学生观察铜片上有什么现象,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会观察到铜片上竟然会有气泡产生,同时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了偏转,这个实验结果出乎意料,自然而然会引发其思考。同样,实验二视频播放完后,学生需要暂停视频,完成任务单学习任务3。

为进一步解释铜片上产生气泡的原因,我将铜锌原电池原理的微观过程制作成Flash动画:电子持续从锌片沿导线转移到铜片上,与此同时锌片上不断有锌离子进入稀硫酸溶液并移向铜片,溶液中的氢离子也不断向铜片定向移动并在铜片上得到电子产生氢气气泡。模拟动画的使用让铜锌原电池中电子的移动、两极发生的变化以及在溶液中离子的移动这些抽象的微观过程变得直观、生动。学生通过观看动画并联系物理学科的相关知识,很容易判断出铜锌原电池的正负极、外电路中电子的流向、电流的流向以及溶液中离子定向移动的方向,同时学会将作为负极的锌片发生的氧化反应和在作为正极的铜片上氢离子发生的还原反应表示为电极反应的书写方法,明确如果将二者相加并把电子约去就可得到铜锌原电池的电池反应式,学会了以上知识学生自然就可以顺利完成任务单上有关铜锌原电池原理的学习任务4。

自此,学生从电子转移的角度理解了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完成了思维上由抽象到具体、由现象到本质的飞跃,突破了本节微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微视频最后对所学内容进行了简单小结,指出原电池是利用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在构成原电池前后反应的实质并没有发生改变,只是能量的转化方式发生了变化。同时提出对所学知识的延伸思考:如果改变铜锌原电池的电极材料,或者更换电解质溶液,是否能形成原电池?通过问题激发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科学探究的渴望。

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基础上,我提供了几道与学习任务难度相当的题目让学生练手,使其有机会印证自主学习成效,获取学习成就感。另外,我还设计了根据铜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让学生自己在家制作一个水果电池的实践作业,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动手实践的能力。

●应用

我制作的微课程在课前发给学生供学生在家自主学习时使用。在课堂上,首先进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的环节,学生在此环节中展示自己自主学习微课程的收获,提出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和对微课程的建议,然后进行小组内的合作讨论。学生在回答形成原电池的一般条件时遇到了障碍,于是自然需要分组来进行合作探究。我为每个小组准备了多种不同的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审核的学生可以自己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进而展开讨论分析,最终总结出形成原电池的一般条件。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可能会发现预料之外的现象,他会把疑问提出来,同学们一起来讨论,当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难以解释问题的时候,教师应给予学生帮助。最后,学生完成课堂检测,教师在学生中巡视并进行个性化辅导。

●评价

篇4:原电池工作原理知识

1.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原电池工作原理(以锌铜原电池为例):

(1)电极名称和电极反应

原电池中,相对活泼的电极为负极,相对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电极)为正极。

上述电池发生的反应为

锌电极(负极):Zn-2e=Zn?摇 铜电极(正极):2H+2e=H↑

总反应方程式:Zn+2H=Zn+H↑

(2)电子、电流流动方向

电子从原电池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电流在外电路中从原电池的正极到负极。

(3)阴阳离子的迁移

阳离子→正极 阴离子→负极

注:“电子不下水,离子不上岸。”

上述过程可表示为右图:

例1 锌片、铜片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装置,工作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锌片是正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B.电流方向是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C.溶液中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

D.电解质溶液的pH保持不变

解析 活泼金属锌为负极;外电路中电流的方向由正极到负极,与电子流动的方向相反;随着H消耗,pH逐渐增大。

答案 C

(4)原电池正、负极判断

特例:Al在碱性溶液中比Mg更易失电子,Al做负极,Mg做正极;Fe、Al在浓硝酸中钝化后比Cu等金属更难失电子,Cu等金属做负极,Fe、Al做正极。

例2 如右图所示的装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用一根绝缘的细丝吊着铁圈和银圈,使之平衡,小心地从烧杯中央滴入CuSO溶液,片刻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A.铁圈和银圈左右摇摆不定?摇 B.保持平衡

C.铁圈向下倾斜?摇 D.银圈向下倾斜

解析 铁圈和银圈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相互连接组成闭合回路,放入CuSO溶液中,构成了原电池。活泼金属铁做负极,失电子生成Fe进入溶液中:Fe-2e=Fe,电子传给了银圈,溶液中的Cu在银圈上得电子生成铜单质:Cu+2e=Cu,所以铁圈向上倾斜,银圈向下倾斜。

答案 D

(5)原电池的形成条件

①具有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前提条件);

②有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金属与石墨)做电极;

③要有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

④形成闭合回路(工作条件)。

例3 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能够组成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是( )。

解析 依据构成原电池的四个必要条件分析:A中两电极相同,C中没有构成闭合回路,D中酒精是非电解质,唯有B符合条件。

答案 B

3.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

(1)写出总化学反应方程式(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2)根据总反应方程式,从电子得失(或元素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将总反应分成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3)氧化反应在负极发生,还原反应在正极发生,注意介质可能参与反应;

(4)验证:两电极反应式相加所得式子和总化学反应方程式相同,则书写正确。

4.原电池的主要应用

(1)利用原电池原理设计新型化学电池;

(2)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如实验室用粗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3)进行金属活动性强弱比较;

(4)电化学保护法,即将金属作为原电池的正极进行保护。如在铁质轮船底部镶嵌锌块。

例4 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电流流向为d→导线→c;a、c相连时,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d相连时,b极上发生还原反应。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a>b>c>d?摇 B.c>a>b>d?摇?摇 C.a>c>d>b?摇 D.b>d>c>a

解析 根据原电池原理可知,作为负极的金属活动性比正极的金属活动性强,电子流动方向是由负极流向正极,电流方向与电子流动方向相反,据此判断金属的活动性:a>b,c>d,a>c,d>b。

答案 C

例5 某原电池总反应为:Cu+2Fe=Cu+2Fe,下列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 )。

答案 ?摇D

5.化学电源

一次电池:用过后不可复原,如常见干电池;

二次电池:充电后能继续使用,如铅蓄电池。

燃料电池(氢氧燃料电池):

①用酸性电解质时:

总反应方程式:2H+O=2HO

负极:2H-4e=4H?摇?摇 正极:O+4H+4e=2HO

②用NaOH等碱性电解质时:

总反应方程式:2H+O=2HO

负极:2H+4OH-4e=4HO?摇 ?摇正极:O+2HO+4e=4OH

二、典型试题导析

1.如右图所示,电流计G发生偏转,同时A极逐渐变粗,B极逐渐变细,C为电解质溶液,则A、B、C应是下列各组中的( )。

A.A是Zn、B是Cu、C为稀硫酸溶液

B.A是Cu、B是Zn、C为稀硫酸溶液

C.A是Fe、B是Ag、C为AgNO溶液

D.A是Ag、B是Fe、C为AgNO溶液

解析 该装置为原电池,A极变粗,说明A上有金属析出,即在A极上发生还原反应,A为正极;电解质溶液中应含有易得电子的金属阳离子;B为负极,应是比A极材料更活泼的金属,只有D项符合题意;D中负极(Fe)反应:Fe-2e=Fe,正极(Ag)反应:2Ag+2e=2Ag。

答案 D

2.某原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H↑,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NO为电解质溶液?摇?摇 ?摇?摇?摇?摇?摇B.锌可能为原电池正极

C.铁极质量不变?摇?摇?摇?摇 ?摇?摇D.铜可能为原电池正极

解析 由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知,电池的负极为铁,则正极应是比铁更不活泼的金属(B选项错误),在反应中负极不断被消耗(C选项错误),由于反应中放出了氢气并生成了Fe,故知电解质溶液不能是HNO。由上分析可知正确选项为D。

答案 D

3.把适合题意的图像填在横线上(用A、B、C、D表示)。

(1)向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b中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同时向a中加入少量的CuSO溶液,产生H的体积V(L)与时间t(min)的关系是 。

(2)向过量的两份锌粉a、b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稀硫酸,同时向a中加入少量的CuSO溶液,产生H的体积V(L)与时间t(min)的关系是 。

(3)将(1)中的CuSO溶液改成NaCl溶液,其他条件不变,则图像是 。

解析 加入CuSO溶液后,Zn置换出Cu,形成原电池,能够加快反应速率。(1)a中Zn减少,H体积减小,A项正确;(2)中由于HSO定量,产生H的体积一样,B项正确;(3)当把CuSO溶液改成NaCl溶液时,相当于将溶液稀释,反应速率减小,但产生H的体积不变,C项正确。

答案 (1)A (2)B (3)C

4.某高一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索铝电极在原电池中的作用,设计并进行了以下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试根据下表中的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2中Al所做的电极是否相同?

(2)写出实验3中的电极反应式和电池总反应方程式。

(3)实验4中Al做正极还是做负极,为什么?写出Al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4)解释实验5中电流计指针偏向Al的原因。

(5)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在原电池中金属铝做正极还是做负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解析 一般情况下,较活泼的金属做原电池的负极,根据实验1、2的结果,自然得出1中Al做正极,2中Al做负极,但在NaOH溶液中Al比Mg活泼,Al做负极,在浓硝酸中由于Al发生钝化,Cu做负极。

答案 (1)不同

(2)Al为负极:Al-3e=Al,石墨为正极:2H+2e=H↑,总反应方程式:2Al+6H=2Al+3H↑

(3)Al做负极,因为Al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Mg不能,Al+4OH-3e=AlO+2HO

(4)实验5中由于Al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所以Cu为负极

篇5:原电池工作原理教学设计

一、探究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并掌握原电池形成的原理及原电池的定义。

2、能利用实验进行探究原电池形成的条件。

3、能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知识的运用。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利用化学实验进行探究原电池原理和形成条件的能力。情感、态度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化学实验对原电池原理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相互合作精神及科学探究问题的能力。

二、探究重点

初步认识原电池概念、原理、组成及应用。

三、探究难点

通过对原电池实验的研究,引导学生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以及这种转化的综合利用价值。

四、探究过程

【引入】电池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电池?(学生踊跃回答)电池对我们的生活如此重要,那么你知道世界上第一个电池是谁发明的吗?告诉大家世界上第一个电池是意大利物理学家伏打于1799年发明的,又称伏打电池,也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原电池

【提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 【展示】西红柿电池。(观看趣味实验,激发探究原电池工作原理的欲望。)【转引】下面我们通过分组实验探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实验探究】介绍实验桌上的物品,指导学生做以下三个实验:

实验1:把一块锌片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里。测量溶液的温度,分析能量变化情况 实验2:把一块铜片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里。

实验3:把铜片和锌片用导线连起来插入稀硫酸的烧杯里。要求同学认真观察现象,并思考原因 【学生回答】

1、锌片上有气泡,因为锌能和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 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2、铜片上没有气泡,因为铜不能和稀硫酸反应

3、铜片上有气泡

【教师设疑】铜不与稀硫酸反应,铜片上的气体是哪里来的? 【学生讨论】学生激烈讨论的焦点问题有:

1、铜片上的气体是什么?

2、氢离子转变为氢气所需的电子从何而来?

3、锌片有什么变化?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讨论结果:锌失去的电子通过导线转移到铜片上,氢离子在铜片上得电子转变为氢气 【引导】怎样通过实验来证明锌片上的电子是否通过导线转移到了铜片上? 【学生回答】在铜片和锌片中间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检测有无电流

【实验验证】在连接锌片和铜片的导线中接入一个灵敏电流计。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结论。【学生回答】电流计指针偏转说明导线中有电子流过,证明氢离子得到的电子确实是锌片失去,通过导线传递到铜片上的。

【追问】能量是如何转化的?(生答: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师生小结】

原电池的定义:我们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负极:电子流出,较活泼,(锌片):Zn-2e-=Zn2+(氧化反应)正极:电子流入,较不活泼,(铜片):2H++2e-=H2↑(还原反应 【提问】通过以上实验探究,你认为构成原电池应满足什么条件呢

【实验验证】用下列实验用品:锌片、铜片、硫酸铜溶液、无水乙醇、稀硫酸、电流表、导线、碳棒、烧杯分析验证下列哪些装置可以构成原电池?

【思考】若把B装置中的一个铜片分别换成铁片和碳棒后,能构成原电池吗? 【学生小结】组成原电池的条件 首先,有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其次,满足下列条件:

(1)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是非金属导体)作电极(2)电极材料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3)两极相连形成闭合回路

【教师强调】构成原电池的条件:两极一液成回路

【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给与补充

【思考与交流】相同条件下,纯锌粒和粗锌粒与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的速率一样吗?为什么?

【课堂练习】

1、根据Zn+Cu2+=Zn2++Cu的反应原理设计一个原电池,当Zn为负极时,正极可以选用的金属材料是:

A 镁

B 石墨

C 铝

D 铅

2、X、Y、Z都是金属,把X投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X的表面有Z析出,X 与Y组成原电池时,Y为电池的负极,X、Y、Z三种金属的活泼性顺序为:()

A X>Y>Z B X>Z>Y

C Y>X>Z

D Y>Z>X

3、电工操作规程中规定不能把铜导线与铝导线连接在一起,其中的化学原理是。

4、市场上出售的“热敷袋”中含有铁屑、炭粉、木屑和少量氯化钠、水等,热敷袋启 用前,用塑料袋和空气隔绝,启用时打开塑料袋,轻轻揉搓就会放出热量。试回答下列问题: 热敷袋产生热量的来源是 炭粉的主要作用是 加入NaCl的作用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教学设计

一、设计意图:

1、引导学生探究原电池概念的形成过程,理解其工作原理,明确原电池的形成条件;会书写简单的电极反应式,设计简单的原电池,会判断电极名称,电子及电流的方向。

2、从概念的形成入手逐步探究其原理,以问题为中心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充分享受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⑴使学生了解原电池概念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和组成条件,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⑵初步掌握形成原电池的基本条件,能正确规范书写电极反应方程式,能初步根据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设计设计简单的原电池。

2.过程与方法:⑴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分析思维能力。⑵通过化学史实引导学生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方法。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加深理解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辨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通过原电池的发明、发展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投身科学追求真理的积极情感。⑶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愉悦,增强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重点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四、教学难点

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及电极反应;电子流向和电流方向。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实验:观察锌片、铜片上各有什么现象发生? 【学生分组实验】⑴锌片、铜片分别插入稀硫酸中。⑵锌片、铜片用导线连接插入稀硫酸中。【学生记录现象】⑴中锌片溶解,锌片上有气泡产生;铜片上无现象。⑵中锌片溶解,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实验能力、观察能力,通过观察、思考发现新问题的能力。【问题与讨论】铜片与稀硫酸不反应,但与锌片连接后铜片上为什么有气泡产生?气体是什么?怎样产生的?

【学生猜想与推测】铜片上的气体应该是氢气,虽然铜不与稀硫酸反应,但锌片与铜片连接后,锌片仍然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而溶解,铜片上发生了氢离子得电子的还原反应,生成氢气。铜片上的电子来自于锌片,即锌片上失去的电子通过导线传递到了铜片上,氢离子在铜片上得电子。

【教师活动】动画演示,指导学生观察电子的流动方向、离子的移动方向。【启发】从物理角度看,电子定向移动就会产生电流,怎样证明电流的产生? 【学生回答】连接灵敏电流计检验电流的存在。

【学生分组实验】锌片、铜片用导线连接以后连上灵敏电流计,插入稀硫酸中。【问题】灵敏电流计的指针是否偏转,偏向何方。【学生】指针偏转,偏向铜片一方。

【问题】电流计指针偏转说明有电能产生,请问电能是从什么形式的能转化来的?

【小结】由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电子的定向移动可以形成电流,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这样的装置称为原电池。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问题的设计与解决,层层递进,锻炼了学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通过实验验证理论推测的能力;在概念的逐步形成过程中体验到了探究的快乐,初步形成了原电池的概念。

四、进一步探究原电池的本质。

【提问】作为电池,有正极和负极之分,锌片和铜片谁是正极,谁是负极,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学生】电子流出(电流流入)的电极为负极,电子流入(电流流出)电极为正极。所以 锌片为负极,铜片为正极。指针偏向哪一极,该极为正极。从实验现象知道,指针偏向铜片铜片为正极,那么锌片为负极。【设计意图】运用已有的物理知识解决化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以及将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与应用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过渡】锌片、铜片上发生的变化本质是什么?我们如何用一个最简单的式子把其变化本质描述出来?

【师生互动】学生讨论,教师启发,运用已有的氧化还原反应知识,据反应本质写出电极反应式。

【板书】负极(Zn)Zn→Zn2++2e-正极(Cu)2H++2e-→ H2↑

总式 Zn +2H+ = Zn2+ + H2 ↑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书写电极反应方程式,强调其写法需注意事项。【提问】原电池反应与普通化学反应相比有何特点? 【指导实验】⑴锌粒单独与稀硫酸反应,观察现象。

⑵用铜丝接触锌粒,观察现象。

⑶拿走铜丝,观察;再加少量硫酸铜溶液,观察现象。

【学生活动】分组实验、讨论、汇报实验结果:形成原电池反应可加快反应速率。

【小结】发生原电池反应时,电子从负极流出,流入正极;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正极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而普通的氧化还原反应,电子直接从还原剂转移到氧化剂。原电池反应可加快反应速率。

【板书】负极:还原剂-ne-→氧化产物(氧化反应)正极:氧化剂+ne-→还原产物(还原反应)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流向正极,形成定向移动的电子流,使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被分开在两极发生,使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设计意图】揭示原电池的反应本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原电池形成的条件

【问题与讨论】比较伽伐尼电池、伏打电池和今天的化学模型电池,请你归纳组成原电池的条件。

【教师活动】重新演示这几种电池的投影,启发学生,共同探讨。【板书】原电池形成的条件:⑴两个电极,能导电。(强调:不一定是金属电极)⑵电解质溶液或者熔融态的电解质,能提供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导电。(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⑶形成闭合的回路 【设计意图】利用化学史料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归纳抽象其本质的能力。完成化学源于生活,探究其本质,应用于生活的学习目的。正在修改的教案

一、探究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原电池,理解原电池原理,会设计简单的原电池。

2、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3、能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知识的运用。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利用化学实验进行探究原电池原理和形成条件的能力。情感、态度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化学实验对原电池原理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相互合作精神及科学探究问题的能力。

二、探究重点

进一步探究原电池概念、原理、组成及应用。

三、探究难点 单液原电池向双液原电池的过渡

四、探究过程

【展示】西红柿电池。(观看趣味实验,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原电池工作原理的欲望。)【引入】电池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电池?(学生踊跃回答)电池对我们的生活如此重要,那么你知道电池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吗?

【提问]原电池在必修已介绍过,今天我们来进一步研究原电池。请大家回顾下列问题

1、什么是原电池?

2、要想构成原电池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 【学生回答】组成原电池的条件 首先,有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其次,满足下列条件:

(1)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是非金属导体)作电极(2)电极材料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3)两极相连形成闭合回路

【教师强调】构成原电池的条件:两极一液成回路 【思考】

下面,依据构成原电池的条件,请大家判断下列装置是不是原电池,不是的说明理由,是的写出电极反应方程式

【动画演示】原电池工作原理(以Zn-Cu原电池为例),教师做补充讲解 负极:电子流出,较活泼,(锌片):Zn-2e-=Zn2+(氧化反应)正极:电子流入,较不活泼,(铜片):2H++2e-=H2↑(还原反应

【分组实验】引导学生仔细做下面的实验

Zn-Cu原电池,用一个较大的电流表,用的电解质溶液浓度较小,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要求同学认真观察现象并思考原因 【学生回答】

两极上都有气泡产生,电流计指针偏转的幅度越来越小 【学生讨论】

为什么两极上均有气泡产生?这个原电池能否持续稳定产生电流?为什么? 【教师总结】汇总学生的讨论结果后,引导学生分析总结 这个原电池不能持续产生稳定电流。主要原因是锌与稀硫酸直接接触,氢气在锌片表面不断析出构成了原电池,致使向外输出的电流强度减弱。当锌片表面完全被铜覆盖后,不再构成原电池,也就没有电流产生。其次,两极周围有过剩电荷,阻碍电子的定向移动。

【提问】怎样才能持续产生稳定的电流呢?结合我们刚才分析的原因,应该怎样改进原来的装置呢? 【学生回答】

1、要避免锌与稀硫酸直接接触;

2、想办法消除两极周围的过剩电荷。【演示实验】

1、演示带有盐桥的改进实验。(边实验边讲解以下内容:

1、该原电池的组成;

2、相关概念:半电池、半反应、外电路、内电路、盐桥。)

2去掉盐桥,电流表指针是否偏转?为什么?眼桥的作用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不再偏转,因为这是个断路。盐桥的作用沟通内电路

【讲解】盐桥中阴阳离子的移动方向,并总结出盐桥的另一个作用—平衡电荷 【讨论并比较】盐桥原电池有什么优点简单原电池和带有盐桥原电池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设问】能产生持续稳定电流的原电池应具备哪些条件? 【学生总结】

1、电极和与其接触的电解质溶液不发生反应

2、用眼桥接通电路

【过渡】那么依据原电池原理如何设计一个能产生持续稳定电流的原电池? 〔巩固练习〕把反应Fe+2FeCL3=3FeCL2设计成双液原电池 〔课堂总结〕

1、原电池原理

2、产生持续、稳定电流的原电池应具备的条件

3、原电池的设计思路

篇6:铜锌原电池及其工作原理教学案例

该节内容为高中电化学的开始,在此之前学生学习过的氧化还原反应,能量之间转换,电解质溶液,金属活泼性等化学知识及物理电学的相关知识,已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一定知识储备;同时原电池的原理又为后面金属的腐蚀和防护,其它常见电池的原理及电解原理等重要电化学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它是电化学学习的基础内容也是核心内容。

本节内容对发展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实践再回归理论以及知识系统化及结构化的形成都起着重要作用。

一. 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编写教材的意图,结合本课的特点及本着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使学生学会学习,获得有效学习的新课程理念为出发点将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构成条件(2)能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和电池总反应方程式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化学实验的观察操作及设计能力;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分析解决一些化学问题的高级技能 2.过程与方法

(1)让全体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2)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问题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2)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等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3)学会与他人合作,主动交流.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了解原电池的反应原理及构成原电池的一般条件。依据:

1、依据大纲和新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要求

2、电化学的基础和核心地位

(二)教学难点:原电池的反应原理

依据:该内容特理论性强,抽象,难理解。学生很难在头脑中建立电子在原电池正负两极转移的微观模式。三.教学方法:

(一)教法:

1.情境激学法

2.探究实验促学法

3.CAI辅助教学法 4.归纳、演绎法

(二)学法:

1.实验探究法2.归纳演绎法

在本节课中教师在教材中没有把教材内容作简单,有序的展示,而是在分析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习来重新组织,站在改组和重建的高度来审视教材,把教材内容做为了解学科科学的生长点,以学生探究实验贯穿始终,将学生置身于一个动态,开放,个性,多元的学习环境中,体验类似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完成知识的自主建构。

本节课让学生采用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元化学习方式,对于更好地展现学生多元智能,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掌握探究的基本方法,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智慧潜能,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力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

(一)引课:创新实验:西红柿电池使音乐贺卡发出美妙音乐。

目的;创设新奇刺激的前置问题情境,极大地激发调动学生感知兴趣和探知热情。为什么西红柿电池能产生电流?

(二)教学重点一:原电池工作原理

突破方式:将原来的教师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变教材验证实验为探索实验。依据:

1.教材演示实验不便于所有学生观察,缺少学生的参与,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身主体作用。

2.建构主义鼓励学生运用他们自己的经验,让学生去学会发现并作出相关链接,主动构建有成效的内化了的,适合于自我的知识意义。

具体做法:

(1)用锌片铜片稀硫酸模拟西红柿电池做两个分组实验让,学生观察两金属片用导线连接前后现象的差别。实验结果的出乎意料使学生的原有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产生了差距,引发了学生新的问题:为什么导线连接后铜片上出现气泡?(2)教师设置几个有梯度,和层次性的问题引发学生讨论在有限的时间里经过讨论让学生在自主交流的过程中澄清了锌铜稀硫酸原电池产生电流的原因。(3)讨论结束,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证明装置中确实存在电流且证明电子的流向是从铜片流向锌片。以上问题的提出在于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及求真务实的优秀品质,告诉学生实验结果的分析要靠实验证据不凭主观臆断想当然。(4)实验结束教师收敛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给原电池下定义。从而完成学生思维从一般到特殊,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这一质的飞跃。

(5)最后用3D动画模拟锌铜原电池的微观反应。并将图像定格让学生书写两电极反应式,促进学生从形象思维和理性思维两个层面上共同认识原电池反应原理。

(6)投影生活中常见电池:如干电池,蓄电池,充电电池,高能电池图片感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以上将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增加学生的创造体验,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使学生的学生问题意识独立操作能力,创造能力得以充分培养。

(三)、教学重点二:掌握构成原电池的一般条件。

突破方式:增加教材没有的开放性探究实验。即给定多种药品(电极:锌片两个,铁钉一根,石墨棒一根。溶液:稀硫酸,硫酸铜,酒精,四氯化碳四种溶液和电流计仪)让学生自行设计并探究构成原电池的一般条件。依据:

1.STS教育观重视把科学看成是一种学习过程,认为能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论证比单纯地得到指向结论的结果同样重要或更重要。

2.实验方法论认为,化学实验功能的体现,不仅仅在于获得所谓正确实验结果,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经历和体验获得实验结果的探究过程。3.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也将探究性学习确定为为学生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基于以上原因,我大胆处理教材,将构成原电池的一般条件这一讲授性知识变为实验探究性学习。

该实验具有一定开放性和发散性所以教师适时抛出问题启发学生引发讨论如何确定探究的方向,如何处理实验中三个变量关系,如何逐一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原电池构成的一般条件。学生依据可行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实验,让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对所得多种实验信息进行筛选,对比,分类,加工选取有用信息,运用归纳演绎等思维方式,得出正确结论。

该做法让学生自主探索,主动求知,学会收集,分析和利用各种信息及信息资源,同时学习者之间通过讨论,交流,用集体的感知来丰富,强化个人的概括,通过学习者之间的交叉反馈来强化,矫正,丰富个体的探究结果,有利于发展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合作与分享意识。在实践活动理性认识的循环往复,螺旋式的上升,不仅促进了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也使学生的探究策略和方法得到提高,才能,智慧和判断力等多方面得到发展。

(四)化学史教育:教师讲述伏打电池发明的故事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五)小结:

采取学生先小结,老师后总结的方式,目的:

1、训练学生概括总结的思维能力

2、实施以主动建构为基础的精简教学策略,以图表的方式直观让学生清楚本节的内容要点,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六)练习:为了落实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构成原电池的原理及构成条件而设。

(七)作业:

家庭小实验:制作水果电池。

目的:该实验为开放性创造实验对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将科学探究延伸到课外。进一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调动学生探索研究的积极性,变实验知识为实践能力,升华创造意识。

陈雷

篇7: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

②将铜片插入稀硫酸中报告实验现象。

③将与铁锌铜片相互接触或用导线连接起来插入稀硫酸中报

告实验现象。

④在③中把锌片和铜片之间连上电流计,观察其指针的变化。

结论:①锌片能和稀硫酸迅速反应放出H2

②铜片不能和稀硫酸反应

③铜片上有气体生成

④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说明在两金属片间有电流产生

结论:什么是原电池?(结论方式给出)它的.形成条件是什么?

原电池定义: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形成条件:  ①两个电极

②电解质溶液

③形成闭合电路

讨论:1、Zn|H2SO4|Cu形成装置后有电流产生,锌片上发生了什么

反应?铜片上发生了什么反应?(可以取锌片周围的溶液

用NaOH溶液鉴别;取铜片上生成的气体检验。)

结论:在锌片周围有锌离子生成;铜片上生成的是H2

讨论:可能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俩金属片上的反应式的书写。

结论:在Zn上:Zn C 2e- =Zn2+

在Cu上:2H++2e-=H2

Zn失去电子流出电子通过导线--Cu--电解质中的离子获得电子

我们把:    流出电子的一电极叫负极;

电子流入的一极叫做正极

两极反应的本质:还是氧化还原反应,只是分别在两极进行了。

负极失电子  被氧化 ,发生氧化反应

正极得电子  被还原  发生还原反应

实验:分别用两个铜片和两个锌片做上述实验④。

结论:两种情况下电流计不发生偏转,说明线路中无电流生成,铜

片上无气体生成。即两电极必须是活泼性不同的金属与金属

篇8:原电池工作原理教案

1. 要做到引导有方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增强学生的新鲜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进入学习状态呢? 课题的引入就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也是如此。在《原电池原理及应用》一节课开头,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实验——用铜锌原电池带动一个功率非常小的灯泡, 介绍了用到的实验仪器后,向同学提问: “灯泡会亮吗?”大多数学生都非常迟疑,于是我就开始做实验,灯泡顷刻就亮了起来,使得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了起来,他们都在想:“为什么没电源灯泡会亮呢?”这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顺利引出要学习的内容。我接下来引出课本的演示探究实验,每个同学都跃跃欲试,想到讲台上做这组探究实验,看看灯泡为什么会亮。这样一来,课堂一开始就有了趣味和激情。当然不同的课可有不同的引入方法,只要我们运用得当,都会给课堂增色不少。

2. 要学会巧问善诱,启发探究

“循循善诱”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的,如何在现代的课堂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科具体恰当地使用需要我们后人不断研究。我认为在化学课堂中要巧问善诱,在“巧”和“善”上下功夫,何时问、问什么、怎样问及诱导, 都要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在讲、练、 读、论等环节中,都可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创设的问题不能过于简单,要难易适中。另外,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 启发学生去探究知识。在《原电池原理及应用》课例中,我设计了三组实验: 第一组补充了课本的演示实验,让学生讨论原电池的原理和概念;第二组补充了三个和铜锌原电池相似的原电池,让同学们讨论构成原电池的条件;第三组给出了四个原电池装置复习,以巩固原电池的概念。三组实验,三个讨论问题, 学生讨论得非常激烈,虽然问题少,但在诱导启发中很容易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3. 要学会灵活处理教材

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及时恰当地补充一些演示实验,增强说服力和课堂教学效果。在《原电池原理及应用》一节课中,当铜锌原电池概念归纳出来之后,我设计了三套装置,让学生来探究这三组装置外电路能否有电流通过,即能否构成原电池。学生自己通过实验验证后,接着讨论总结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轻松地掌握了原电池构成条件,这一化学知识就不再是枯燥的概念堆砌。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知识,更是学到了方法。实际教学中有很多地方我们都可以改进课本演示实验和增加一些小的实验,教学效果都会非常好。恰当地补充一些演示实验也体现了化学学科的特点:它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我们要善于用实验事实来说话,更要学会添加恰当的实验, 让学生在探究实验中学到知识,这也是新教材教法的理念所在。

4. 要善于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 力,达到化学教学的完美

在课堂中,如果我们能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那就如鱼得水了,如在引入环节配合鼓动性的语言,过渡环节注意语言的简洁和导向性,描述语言的化学性,就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科学地接受化学知识。作为一名化学老师, 我们更应该学习语文学科中的文采、数学学科中的逻辑,还可吸收戏剧相声语言的幽默、演讲语言的激情,博采众长, 为己所用,以提高驾驭课堂语言的能力。

5. 可适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 高教学效率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方式,作为一名中学化学教师,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如果能将多媒体运用和传统的教学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 尤其是当课堂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 容量很大时,有必要实施计算机辅助教学。比如《原电池原理及应用》教学中我穿插了一系列的演示实验,因容量很大,还要让学生在讲台上来做实验,于是我设计了课件,把要让学生做的实验图投放到大屏幕上,这样节约了很多时间,学生按照我们的实验方案探究到了新的知识,一节课下来教学计划圆满完成。当然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 精心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尽量集图、 文、声、像等综合表现功能于一体,还要有互动性,能有效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习效率。

上一篇:班干部选拔培养下一篇:学雷锋纪念日活动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