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防诈骗宣传

2024-04-20

新防诈骗宣传(共15篇)

篇1:新防诈骗宣传

防诈骗宣传语 防诈骗宣传文案范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文案吧,文案在生活中是比较重要的一种宣传形式。究竟什么样的文案才是好的`文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防诈骗宣传语 防诈骗宣传文案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时刻绷紧防范之弦,谨防新型电信诈骗。

2、建立健全打击、防范和控制电信诈骗罪的长效工作机制。

3、严厉打击诈骗罪,维护社会诚信体系。

4、号码陌生勿轻接,虚拟电话设陷阱。

5、飞来大奖莫惊喜,让您掏钱洞无底。

6、打击电信诈骗罪,构建平安和谐社区。

7、不存贪婪心,诈骗难得逞。

8、提高防骗意识,增强防范能力,构筑电信诈骗“防火墙”。

9、骗人之心不可有,防骗之心不可无。

10、网上汇款需警惕,电话核实莫大意。

11、执法办案有规范,怎会汇款到个人。

12、扫除诈骗罪,创建和谐家园。

13、万般骗术皆为财,遇到疑虑找人问,紧急情况请打“110”。

14、普及防骗知识,提高防骗意识。

15、不明电话及时挂,可疑短信不要回。

16、苍蝇专叮有缝蛋,骗子偏爱贪财人。

17、大吉大荔:莫信天上掉馅饼,财富双手来创造。

18、网络购物便利多,支付流程要仔细。

19、铸就防骗长城,擦亮识骗慧眼。

20、投资理财和股票,多是骗子设的套。

21、不信陌生短信,拒接陌生来电,让骗子无从下手。

22、一不贪二不占,诈骗再诡玩不转。

23、遇到恐吓要淡定,说你违法莫慌张,一旦难分真与假,赶紧拨打警方110。

24、短信说你卡消费,不予理睬最有效。

25、拒绝陌生来电,避免上当受骗。

26、积极提供犯罪线索,严厉打击电信诈骗罪。

27、全力打击电信诈骗罪,维护人民群众经济利益和正常经济秩序。

28、天上不会掉馅饼,涉钱信息勿轻信。

29、天上不会掉馅饼,退税中奖是骗局。

30、心不贪、利不占,诈骗再诡也玩完。

防诈骗精选宣传语二

31、捂紧口袋多留神,资金安全有保障。

32、打击电信诈骗罪,构建平安和谐社会。

33、短信诈骗花样多,不予理睬准没错。

34、守法者畅行天下,失信者寸步难行。

35、难分电话真与假,请您拨打110。

36、遇到法院传票要警惕,亲自前往求证才能信。

37、要想生活安安稳稳,大脑不能鬼迷心窍。

38、陌生来电要提防,多方确认防上当。

39、提防非法假网银,登录网址记清楚。

40、诈骗知识不可少,多方求证保荷包。

41、致富十年功,诈骗一场空。

42、不贪便宜不吃亏,不捡馅饼不上当。

43、所谓内幕和信息,全是人家使的计。

44、不要轻信涉钱信息,严防骗子乘虚得逞。

45、幸运来了不(莫)惊喜,恐吓到了不(莫)慌张,110就在您身旁。

46、心莫贪,擦亮眼,绷根弦,防诈骗。

47、积极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共同提高识骗防骗能力。

48、防范网络的骗术,不贪便宜要记住。

49、和谐网络你我共享,电信诈骗大家共防。

50、真假网店难分辨,购物不慎就被骗。

51、严厉打击电信诈骗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52、鱼因馋上钩,人因贪受骗。

53、个人信息顶重要,密码账号保管好。

54、防范诈骗很简单,拒绝**心不贪。

55、大额支付用转账,现金最好少搬家。

56、代办退税有猫腻,骗取存款是目的。

57、网上购物便利多,支付限额要设好。

58、电信欠费要核实,大额汇款要当心。

59、全民参与防范,骗子有孔难入。

60、诈骗手段万万千,捂紧钱袋不沾边。

防诈骗精选宣传语三

61、拮紧钱袋多留神,资金安全有保障。

62、心清眼睛亮,才会少上当。

63、安全账户子虚有,大额汇款多思索。

64、遇事要深思,不上骗子当。

65、网络购物要小心,反复要钱不是亲。

66、防范诈骗手牵手,平安常州心连心。

67、飞来大奖莫惊喜,让你掏钱洞无底。

68、安全账户子虚有,大额汇款要三思。

69、异地刷卡消费现,不要着急忙给钱。

70、机上取款要当心,切莫轻信小广告。

71、电话通知接传票,实为骗钱设圈套。

72、刷卡消费莫离眼,防止盗刷盯着点。

73、心中无贪念,骗局远身边。

74、取款转帐多留意,小心坏人设陷阱。

75、电信欠费要核实,大额汇款莫着急。

76、严厉打击电信诈骗,提高识骗防骗能力。

77、转账汇款须谨慎,万元以上到柜面。

78、电信欠费要核实,大额汇款绝不能。

79、丢包分钱是陷阱,天上不会掉馅饼。

80、陌生电话勿轻信,对方身份要核清。

篇2:新防诈骗宣传

2、严厉打击电信诈骗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3、防范诈骗人人参与,和谐社会人人受益。

4、社会环境要净化,防范骗靠大家。

5、为平安勿以其小而不为,管安全勿以其小而不管

6、电信诈骗猛如虎,细心甄别是关键。

7、客服来电多留心,改号电话常冒充。

8、校园安全不能马虎大意,事故预防不能放松警惕。

9、绷紧防范之弦,远离诈骗之害。

10、天上包馅饼含陷阱,要留心。

11、一旦难分真与假,赶紧拔打110。

12、刀刃上的诈骗,口袋中的金银。

13、陌生电话谈钱财,十有八九是诈骗。

14、理财投资要谨慎,高额回报莫轻信。

15、账号卡号手机号,通通都要保管好,短信微信和客服,一旦涉钱不轻信。

16、街头莫扫二维码,小心账户被盗刷。

17、快捷支付多份心,莫名中奖少顿惜。网购陷阱花样多,线上交易要当心。

18、遇到恐吓要淡定,说你违法莫慌张,

19、兼职刷信誉不靠谱,骗取保证金没商量。

20、汇款需谨慎,防骗靠自身。

21、个人信息最重要,密码账号勿泄漏。

22、网购陷阱花样多,线上交易要当心。

23、涉钱信息莫轻信,陌生账户不转账。

24、保护信息安全,预防电信诈骗。

25、通讯网络骗子不少,寄钱汇款确认为好。

26、建设和谐大社会,谨从防诈骗做起。

27、短信中奖勿相信,馅饼背后是陷阱。

篇3:新防诈骗宣传

本刊讯 为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电信诈骗犯罪, 提升全社会犯罪预防意识, 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日前, 四川省2012年打击防范电信诈骗犯罪系列宣传活动在成都正式启动。本次活动以“平安通信·为民服务”为主题, 为期一年。启动仪式由省通信管理局副局长林建祥主持。省公安厅、省国资委、团省委、省消委会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出席启动仪式。高校志愿者、公安、通信行业员工代表共160余人参加活动。

近年来, 电信诈骗犯罪日益猖獗, 其作案手法不断翻新, 跨境犯罪、有组织犯罪、职业犯罪突出, 严重伤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给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构成严重威胁。为此, 四川省公安厅、省国资委、团省委与省通信管理局联合下发了《全省2012年打击防范电信诈骗犯罪系列宣传活动工作方案》, 成立领导小组, 共同启动了2012年打击防范电信诈骗犯罪系列宣传活动。全省公安机关、在川国有企业、共青团组织将开展一系列贴近群众的宣传活动, 采取发放宣传手册、播放公益广告、入户宣传、举办知识问答和有奖征文, 动员人民群众广泛参与。

启动仪式上, 全省打击防范电信诈骗犯罪系列宣传活动领导小组副组长、省通信管理局副局长林建祥表示, 全省通信行业将配合相关部门积极策划和开展好有关工作, 充分显示击防范电信诈骗犯罪和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的坚定决心, 掀起全民防范电信诈骗犯罪的高潮, 做到宣传活动深入人心、人人皆知, 有效提高人民群众防骗意识, 进一步遏制和减少电信诈骗犯罪的发生。 (甘信建)

篇4:防诈骗宣传材料

爱打电话,爱发短信,爱装警察,爱装法官,爱装检察官。也爱说网上好友介绍兼职、“我是歌手”中奖、QQ中奖、网上超低折扣机票、电话欠费、法院传票、银行转账、恶意透支、涉及洗钱、安全账户„„我不是神马,我是骗子,警察一直在找我,如果我找你,马上拨打110„„这种‘凡客体’的安全传单已向大家充分揭示了当今诈骗尤其是电信诈骗的手段之多,范围之广。

据统计,上海2011年共破获电信诈骗案件157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55人,查封涉嫌诈骗网站158个,避免经济损失达6000万元。然而,这些数据仅是持续高发的电信诈骗案件的冰山一角,大量的犯罪分子仍旧逍遥法外,受骗群众巨额财产无法追回,从某种程度上讲电信诈骗已然成为当前社会治安较突出的问题。

特别是我们这些在外地求学的孩子们,更应该懂得自我保护,谨防上当受骗!

所以,积极关注,加强诈骗防范意识,是真的很有必要的

一、“我是歌手”中奖

近期,有关“我是歌手”的中奖诈骗信息逐渐增多,甚至有同学被骗万余元。不法分子借“我是歌手”之名,开展手机短信抽奖业务等方式告知用户中奖,诱骗用户登录虚假网站,进而通过收取“手续费、所得税”等方式实施诈骗。其短信样本如下: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的手机号已被《我是歌手》栏目组抽中为 “正月送大礼”场外二等奖,您将获得奖金¥8万8千元人民币与索尼时尚笔记本电脑一台,详情请用电脑登陆活动官网: 领取(手机无法登陆)。请牢记您的领取验证码:【8166】注:本次活动已通过互联网公证处公证审批,请幸运用户放心领取。”

这类虚假网站诈骗特征为:要求用户登陆所谓的“我是歌手”网站,输入手机号及验证码后,就会跳转进入用户资料填写页面,该页面声明如果用户不填写真实资料,就无法收到奖品。然而,当用户提交资料后,点击“立刻领奖”,该网站却弹出一个提示框,声称用户已经进入领奖流程,需要交付押金和税金。受害人交付押金后发现被骗终止支付后续费用,可能还会接到对方电话,声称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类似的诈骗还有“非常6+1”,“星光大道”、“中国好声音”等中奖诈骗。

二、利用QQ诈骗

1、QQ加好友介绍网络兼职 2012年12月,女生王某被一个自称是网络客服小玲的通过QQ在线加为好友,说可以做兼职,还发来了兼职协议,是帮淘宝网做假的好评,具体做法是拍下对方给的的淘宝网的货品,然后把截图发回对方,对方会把自己支付的钱和佣金在打回,王某做了一单,钱和佣金共300元很快到账。对方要求再买三单,共计支付1900元后,发现被骗报警。

2、QQ中奖

3月某日19时许,某生早上打开QQ时,突然发现里面有一条短信,称其QQ在抽奖活动中获得了二等奖,奖金为18000元和一台笔记本电脑。于是该生登陆了对方提供的网站。中午12时许,该生就用他的农行卡到自助取款机上向对方提供的账号汇了5000元钱作为押金。后来发现上当才报警。

3、利用QQ冒充亲友诈骗

犯罪嫌疑人先利用黑客软件盗取他人的在线游戏、QQ、MSN等账号的密码,然后从中物色被骗对象,锁定对象后,冒充账号主人与被骗对象聊天,然后以种种理由诱骗对方汇款到指定账户或进行网上购物。在行骗过程中,有些骗子甚至播放被盗账号主人的视频、音频资料。

三、“猜猜我是谁”骗局

8月,同学小赵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就问对方找谁,但电话那头的男子却很熟络而亲切地对他说“你猜猜我是谁”,小赵想了半天都猜不出来,他突然觉得这个声音与一年多没联系的同学小刘很相似,就问对方是不是小刘。对方高兴地笑了起来,随后,双方聊了一会后就挂了电话。

第二天,小赵又接到了小刘的电话,说他在路上出车祸了,现在急需2000元钱,小赵当时没有多想,就按照对方提供的账户打了过去。

第二天,小赵给小刘打电话询问病情时,对方手机显示为空号,他意识到不对劲,当他与真小刘联系上后,才知道自己已上当受骗了,随后报警。

类似的还有生病急用钱、违法需摆平等。

四、“刷卡消费”诈骗

不法分子通过手机短信提醒手机用户,称该用户银行卡刚刚在某地(如XX百货、XX大酒店)刷卡消费5968或7888元等,如用户有疑问,可致电XXXX号码咨询,并提供相关的电话号码转接服务。

在用户回电后,其同伙即假冒银行客户服务中心及公安局金融犯罪调查科的名义谎称该银行卡可能被复制盗用,利用受害人的恐慌心理,要求用户到银行ATM机上进行所谓的更改数据信息操作,或是根据其电话指引进行所谓的加密操作,逐步将受害人引入“转账陷阱”,将受害者卡内的款项转到犯罪分子指定的账户,达到诈骗的目的。

五、“引诱汇款”诈骗

此类诈骗犯罪中,不法分子以群发短信的方式,将“请把钱存到××银行,账号×××,王先生”等短信内容大量发出。有的事主碰巧正打算汇款,收到此类汇款诈骗信息后,即可能未经仔细核实,将钱直接汇到不法分子提供的银行账号上。还有的事主因拖欠别人钱款,收到此类诈骗信息时,自认为是催款的,没有落实真实姓名,便匆匆把钱汇入该银行账号。

六、利用任意显号软件诈骗

不法分子使用任意显号软件,冒充电信局、公安局等单位工作人员随意拨打手机、固定电话,显示国家机关的热线号码、总机号码,以受害人电话欠费、被他人盗用身份涉嫌犯罪,以没收受害人银行存款进行威胁恫吓,骗取受害人汇转资金到指定账户。

七、校园代理陷阱

2010年9月5日,某高校一名新生上午刚办理完报名入住,下午就从上门推销人员手中购买了500元的文具。由于经验不足没有当面清点,待推销人员离开后发现文具的数目少了近一倍多,最多只值100元,追悔莫及。

2011年5月,某女生在宿舍内花费上千元从某上门推销的骗子手中购买近百瓶洗发水,并从校外将其提回。按照协议,该生成为其校园代理,但之后再也无法联系到推销人员,恍然大悟并报案。

八、短信(或电话)陷阱

有的家长会收到短信,虽然是陌生号码,却分明是自己孩子的语气:爸(或是妈),我手机没钱了,借同学的手机用,快帮我汇多少多少钱来,打到卡里:**银行,6222****。父母一看,孩子没钱了,赶紧汇啊,结果把钱汇到骗子的账号上了。

有的会谎称学生见义勇为受伤或者出了车祸,诱骗学生家长汇款。

九、银行卡陷阱

有的大学新生在校园或是校外独行时,可能会遇到陌生人向自己求助。他们往往看上去衣冠楚楚,甚至开着豪车,是个“好人”,有的还是年轻的同龄人。

他们的伎俩一般都是假称自己是港澳台同胞,“银行卡丢失”,但又急需支付学费或者用钱等,希望借用你的银行卡“汇钱过来”。有的还恳切地许诺,“钱汇到后要请你吃饭”或是“一定报答”等。

篇5:防诈骗宣传标语

2、严厉打击电信诈骗的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3、欠费通知要核实,大额汇款要谨慎。

4、公共WIFT莫使用,小心信息被套取。

5、电话退税不要信,骗取钱款是目的。

6、陌生人电话自称官方的时候问问自己:即使能说出你的准确信息,但他自己说自己是官方就真的是吗?

7、苍蝇专叮有缝蛋,骗子偏爱贪财人。

8、路遇借钱提高警惕,爱心泛滥小心受骗。

9、网友借口会很长,涉及金钱莫慌忙,记住网络没有丈母娘。

10、接到陌生电话,只要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

11、致富十年功,诈骗一场空。

12、严厉打击,提高识骗防骗能力。

13、陌生电话先求证,寄钱汇款须谨慎。

14、所谓内幕和信息,全是人家使的计。

15、依法从重从快打击电信诈骗的犯罪。

16、个人信息最重要,密码账号勿泄漏。

17、心中无贪念,骗局远离身。

18、不贪便宜不吃亏,不捡馅饼不上当。

19、严厉打击电信诈骗,保障公民财产安全。

20、万般骗术皆为财,遇到疑虑找人问,紧急情况请打“110”。

21、飞来大奖莫惊喜,让你掏钱洞无底。

22、拮紧钱袋多留神,资金安全有保障。

23、陌生电信说到钱,一律挂断别相信;陌生电话不牢靠,反复查询很重要

24、预防诈骗听我说,要你打钱往后拖。拖上三天看一看,都是鬼怪和妖魔

25、网上借你钱,电话沟通先。

26、陌生电话说你事,你就巧妙应对之。凡涉金融和股市,十有八九是骗子。对方不知你名字,怎知账户已透支?揭穿骗子巧簧词,拒绝诈骗不疑迟

27、时刻绷紧防范之弦,谨防电信詐騙犯罪。

28、防卫好,财产安全得保障。

29、保护信息安全,预防电信诈骗。

30、问清查清不单行,兼职陷阱无踪影。

31、全力打击犯罪,维护人民群众经济利益和正常经济秩序。

32、网购收购要小心,反复要钱不是亲。

33、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全面排除安全隐患

34、心悸悸其欲购兮,我将细思而求稳。

35、陌生号码来电话,涉及银行信用卡,透支洗钱医保卡,中奖退税补差价,半夜电话响一下,全是假冒属欺诈,不回电话不理他,及时挂机不要怕

36、遇事不慌利不贪,网络难。

37、取款转帐多留意,小心坏人设陷阱。

38、积极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共同提高识骗防骗能力。

39、返现、中奖、搞投资,不是馅饼是陷阱。

40、“馅饼”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41、极速上网,精彩共享。

42、遇事不慌,见财不贪,电信网络诈骗难。

43、谨慎即是“防火墙”,警醒最牢“铁丝网”

篇6:防诈骗宣传标语

2. 欺诈陷阱戏于指尖,天上馅饼伪如水月。

3. 个人信息最重要,密码账号保管妙;

4. 重拳打击,掀起打击整治电信詐騙犯罪新高潮。

5. 网络中奖真够狠,奖品多是笔记本。

6. 电信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贪图所谓“好处”钱打水漂。

7. “股神”带你理财的时候问问自己:他和你非亲非故,为什么要带你挣钱?

8. 陌生号码不急回,大额汇款要当心;

9. 个人信息是个宝,不泄密码和账号;街头莫扫二维码,谨慎发送验证码

10. 少在网上聊交易,身份资料要核实;手游网游莫沉迷,珍惜不易血汗钱

11. 骗子万万千,目的只为钱

12. 社会环境要净化,防范诈骗靠大家。

13. 网上没有白马王子,只有闪闪发亮的“杀猪刀”;

14. 电信网络一涉钱,十条信息九条骗

15. 不信陌生短信,拒接陌生来电,让骗子无从下手。

16. 网络诈骗似虎狼,被骗家破又人亡

17. 接到退款电话的时候问问自己:是对方主动退款,为啥要你自己一大堆操作,到底谁主动?

18. 防火防盗防诈骗,不理不睬不给钱。

19. 万般骗术皆为财,遇到疑虑找人问,情况紧急须报警。

20. 内幕消息炒股票,全是骗子设的套。

21. 重娱乐轻安全无穷后患,抓教育保平安福地洞天。

22. 一旦难分真与假,赶紧拔打110。

23. 轻易去见网友面,家庭命运都改变。

24. 提高自我文明意识,展示当代学子风采。

25. 打款之前细思量,多问慢动防上当;天上不会掉馅饼不存贪心不受骗

26. 万般骗术皆为财,遇到疑虑找人问,情况紧急可报警。

27. 收到逮捕令时问问自己,抓人还要提前通知警察是不是觉得自己太闲,怕坏人跑路跑得不够快?

28. 短信诈骗手段多,身份信息需保密

29. 要让自己的钱不受损失,就要让自己的脑保持清醒。

30. 陌生信息不要理,以防害人又害己。

31. 不存贪婪心,诈骗难得逞。

32. 谈到中奖,一律挂掉;谈到“电话转接公安局、法院”,一律挂掉;

33. 打击电信詐騙犯罪,构建平安和谐社区。

34. 陌生人电话自称官方的时候问问自己:即使能说出你的准确信息,但他自己说自己是官方就真的是吗?

35. 大叔装成美女蛇,巧立名目诈你钱;特殊服务本该否,洁身自好才是好

36. 拒绝陌生来电,避免上当受骗。

37. 捂紧钱袋多留神,资金安全非小事。

38. 家中隐私莫泄露,涉及钱财需小心。

39. 个人信息要保密,不明来电须警惕。

篇7:新防诈骗宣传

笔者建议应当从国家层面应尽快增设“国家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周”, 将全民防范电信网络犯罪宣传活动成为常态, 每年定期进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宣传活动, 建议国家定在每年8月21日 (徐玉玉因电信诈骗致死事件) 为国家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周起始日, 之所以选择这个日子主要有3层意义:首先是对我国电信网络诈骗案猖獗气焰的一种严重警示;其次是时刻提醒广大群众提高电信网络诈骗的警惕意识;最后是对这位无辜受害大学生最好的祭奠。

推行实施“国家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周”应当有组织、有内容、有规模。每年宣传周活动应该由专门的机构联合举办, 要有明确的宣传主题, 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系列宣传活动, 营造出全民参与预防电信网络犯罪的良好氛围。为积极配合宣传周工作取得实际成效, 需做好以下4点工作。

首先注重宣传手段和形式的多样化, 增强宣传的影响效果。移动互联网时代用于宣传的渠道和形式种类较多, 因此我们要广泛利用现代信息手段, 发挥宣传手段多样化的优势, 广泛利用电视广播、社区电子屏幕、微博、微信、短信等媒介, 向广大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电信网络诈骗防范宣传, 还可以通过制作《防电信网络诈骗指南》等宣传手册、宣传单, 通过发送或播放宣传音频、视频, 悬挂宣传横幅、现场咨询解答等形式, 向群众普及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常识, 进一步扩大宣传覆盖面, 增强宣传效果。

其次加强重点人群集中宣传, 提高宣传效率。针对特定人群集中的地区要做好重点宣传, 提高群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 达到预防的目的。选择在社区主干道、广场公园以及人群集中的区域, 采取张贴宣传标语、悬挂横幅、摆放展板、宣讲、播放视频等形式, 以更加直观的形式加深群众印象。针对重点区域的企业, 要积极开展组织企业员工学习, 让企业员工了解电信诈骗惯用的伎俩手段, 同时公司应配合电信网络诈骗宣传, 提高防骗意识, 不断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 杜绝给电信网络诈骗分子留有余地。“徐玉玉案”的发生, 表明当前在校学生因涉世不深, 已经成为了一些不法分子行骗的主要对象, 广大在校学生应该成为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普及的重点人群, 为此, 在开展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周时, 要组织开展“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进校园”活动, 邀请专业人士向广大在校学生义务宣传电信网络诈骗防范常识, 提高学生的防骗意识, 实现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家庭辐射社会的防范宣传效应。

再次注重发挥金融机构的宣传教育作用, 确保人民群众财产安全。金融机构的安全是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重要环节, 也是要重点宣传的主要对象。发挥金融机构的宣传作用, 尤其是针对大额不明转账、陌生人转账交易等行为进行有效提示, 提高办理金融业务群众的风险防范意识。除此之外, 还应该不断规范金融机构的相关业务, 加强对金融投资理财类、互联网金融公司的日常监管, 确保金融监管部门能够及时发现新型的电信网络诈骗形式, 做到有效阻断, 减少百姓受骗上当情况的发生, 保证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最后注重对电信网络诈骗源头的法治宣传, 普及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危害的认识。由于电信诈骗犯罪分所在地区较为集中, 当地人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后果了解不足, 法治观念淡薄。为此, 我们应当选择电信网络诈骗源头地区, 作为开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治宣传的重点地区, 实施高压、常态化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提高该地区群众法律意识, 减少甚至杜绝电信网络诈骗案的发生, 从根源上切断电信网络诈骗的黑色产业链条, 彻底治理一些地区电信网络诈骗成风的风气。

篇8:养老诈骗宣传总结

一是强化涉老食品、保健品生产经营监管。进一步加大对涉老食品、保健品等生产经营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全面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严格要求企业执行“食品”“保健品”索证索票制度。严厉查处涉老“食品”“保健品”的标签、说明书、功效和宣传材料等虚假宣传行为,强化企业守法诚信经营意识,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和消费安全。强化网络市场监管,加大网络监测,对排查发现的网络领域相关违法线索,立即进行网络市场违法案件查处。截至目前,共检查涉老“食品”“保健食品”经营主体37户次,出动执法人员123人次,发现问题1个,主要是索证索票不齐全,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2份,已限期完成整改。

二是强化涉老食品、保健品市场消费环境监管。严格规范直销行为。对直销企业经销商进行提醒告诫,严禁虚假宣传和夸大产品功能,不得将保健品功能与疫情防控、病毒防治挂钩。开展老年消费市场违法行为专项检查,聚焦民生和新消费领域中的热点问题,严厉查处假借健康讲座、专家义诊、免费体检、赠送礼品等形式,向老年消费者推销食品、保健品、伪高科技产品,并对产品做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的行为。以“保健”为名推销普通商品、伪高科技产品、保健理疗,宣称有疾病治疗或者功能等侵害老年人群体合法权益的行为。虚假宣传金银箔粉可食用的违法行为。使用“协和”“同仁”等知名医院标识欺骗、误导消费问题。强化消费纠纷处置,及时调解处置涉老食品、保健品相关投诉举报,切实维护好老年群体的合法权益。

三是强化宣传教育、努力形成社会共治氛围。执法人员走进商场、农贸市场、药店等经营场所向广大消费群体普及药品及保健食品安全常识、相关法律法规,重点向广大老年消费群体宣贯“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的观念,提升老年人防骗能力。通过微信公众号、LED屏等媒介,图文并茂宣传各类养老骗局,提高人民群众防范养老诈骗的能力,营造打击整治养老诈骗浓厚的社会氛围。

为贯彻落实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部署会议要求,官渡区文化和旅游市场综合执法大队聚焦老年旅游、艺术品经营等领域涉诈问题,深入推进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区文化和旅游市场综合执法大队高度重视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结合职责职能拟制行动方案,召开工作部署会议,对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作出具体安排。2022年以来,出动工作人员372人次,检查旅行社124家次。围绕整治老年旅游、艺术品经营等领域涉诈问题隐患,加强旅游市场监管,依法查处虚假宣传等违规经营行为。

区文化和旅游市场综合执法大队聚焦与老年群体旅游消费密切相关领域,加强执法检查和日常巡查,整治侵害老年人权益的违规经营行为,严查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不合理低价游”等侵害老年人权益的违法经营行为。

篇9:防诈骗宣传标语

2、任凭骗术千百变,捂紧钱袋应万变。

3、不听不信不转账,多想多问多商量。

4、打击电信詐騙犯罪,构建平安和谐社区。

5、你防、我防、大家防,电信诈骗无处藏。

6、诈骗守法日益新,你我务必要小心。

7、号码陌生勿轻接,虚拟电话设陷阱。

8、深入开展校园安全管理专项整治行动。

9、保安全深究细查不松手,抓纪律道似无情却有情。

10、严厉打击犯罪,保障公民财产安全。

11、诈骗手段花样多、不听不信不转账。

12、陌生电话不牢靠,寄钱汇款是圈套。

13、全民参与反诈,骗子有孔难入。

14、骗术多、花样足,知防范、捂钱袋。

15、严历打击买卖、出租、出售银行卡、手机卡、支付宝、微信账号等违法犯罪!

16、天上不会掉馅饼,中奖信息有陷阱。

17、加强自我防范意识,提升防骗识骗能力。

18、短信说你卡消费,不予理睬最有效。

19、鱼因贪而上钩,人因贪而受骗。

20、违禁包裹莫惊慌,邮局核实来帮忙。

21、网上购物便利多,设置限额准没错。

22、推荐平台app,高额收益变成灰,千金散尽无处追。

23、不明来电多警惕,反复查询很重要。

24、网络交友需谨慎,甜言蜜语不要信。

25、破骗局、知己彼、反诈骗、我做起。

篇10:预防诈骗宣传标语

1、时刻绷紧防范之弦,谨防新型电信诈骗。

2、铸就防骗长城,擦亮识骗慧眼。

3、致富十年功,诈骗一场空。

4、十人受骗,九人贪财。

5、真假网店难分辨,购物不慎就被骗。

6、诈骗知识不可少,多方求证保荷包。

7、诈骗手法日益新,你我务必要小心。

8、诈骗手段万万千,捂紧钱袋不沾边。

9、全民参与防范,骗子有孔难入。

10、遇事要深思,不上骗子当。

11、遇人向你借手机,始终留意别远离。

12、遇到法院传票要警惕,亲自前往求证才能信。

13、鱼因馋上钩,人因贪受骗。

14、异地刷卡消费现,不要着急忙给钱。

15、以次充好货难验,拿钱就跑最常见。

16、一旦难分假和真,警方咨询最放心。

17、一不贪二不占,诈骗再诡玩不转。

18、严厉打击电信诈×犯罪,保障公民财产安全。

19、虚拟电话设陷阱,回拨号码能问明。

20、幸福生活双手造,馅饼不会天上掉。

21、心清眼睛亮,才会少上当。

22、心莫贪,擦亮眼,绷根弦,防诈骗。

23、违禁包裹莫惊慌,邮局核实来帮忙。

24、网上购物便利多,支付限额要设好。

25、网上购物便利多,设置限额准没错。

26、网络中奖真够狠,奖品多是笔记本。

27、网络购物要小心,反复要钱不是亲。

28、网络购物要小心,低价商品莫贪心。

29、投资理财和股票,多是骗子设的套。

30、天上不会掉馅饼,退税中奖是骗局。

31、提防非法假网银,登录网址牢记心。

32、提防非法假网银,登录网址记清楚。

33、所谓内幕和信息,全是人家使的计。

34、刷卡消费莫离眼,防止盗刷盯着点。

35、群策群力hold住防范诈骗,同心同德给力平安嘉善。

36、取款转帐多留意,小心坏人设陷阱。

37、钱卡证件分开放,挂失要快莫等闲。

38、骗子不高明,专骗财迷人。

39、骗人之心不可有,防骗之心不可无。

40、莫信天上掉馅饼,常劝自己心放平。

41、陌生来电多防范,资金转移留心眼。

42、陌生电话勿轻信,银行客服问究竟。

43、陌生电话不牢靠,反复查询很重要。

44、领奖先要手续费,买个教训实在贵。

45、拒接陌生来电,避免上当受骗。

46、家庭情况要保密,不明来电多警惕。

47、积极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共同提高识骗防骗能力。

48、机上取款要当心,切莫轻信小广告。

49、花言巧语轻信,受骗上当跟进。

篇11:试论诉讼诈骗

根据行为模式不同, 诉讼诈骗概念分为狭义和广义, 前者是指诈骗人向法院提起以其行为对象即被骗人作为被告人的虚假诉讼, 促使法院形成错误的认识, 然后获得胜诉判决, 被害人因此得交付财给行为人或第三人; 后者是指行为人欺诈法院, 以便对方交付财物或者其他财产性利益的一切行为。1我们可以看出, 广义的诉讼诈骗行为作为一种欺诈行为, 不只是诉讼之前行为人伪造、变造证据以提起诉讼的行为, 诉讼过程中行为人消灭、隐匿证据的行为亦包括在内; 不仅涵盖通过诉讼骗取财物或财产性利益的行为, 而且涵盖在诉讼活动中实施的针对其他非财产性利益的诈骗行为。本文笔者仅探讨狭义的诉讼诈骗行为。实践中的诉讼诈骗的案件有以下共性:

( 一) 案件中行为人的主体关系———行为人、被骗方 ( 审判机构) 、被害人 ( 财产所有人) 。传统的诈骗罪的基本结构模式只存在两方主体即诈骗行为人和受害人。而诉讼诈骗的基本流程是: 行为人实施欺诈行为、法院由此产生错误认识、法院做出有利于行为人的判决、行为人获得利益。被欺骗的对象不是诈骗行为的最终的受害者而是法院, 即诈骗行为的对象具有非同一性, 构成了行为人、被骗人、被害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诉讼诈骗是三角诈骗的典型形式, 这是刑法理论界公认的结果。2

( 二) 行为人主观上具有某种非法目的。即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希望或追求获取非正当利益的目的, 这些恶意的主观动机不仅包括获得他人财产或财产性利益, 还包括损害他人财物或名誉、扰乱和破坏正常的审判活动等等不正当目的。

( 三) 行为人客观上采取了积极的诈骗行为。即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或伪造证据的欺诈行为, 只是不同于普通诈骗罪的是其行为人主要在诉讼中故意隐瞒事实真相做虚假陈述、签订假合同、伪造、变造与案件审理有关的重要证据等方法主动通过诉讼手段骗取人民法院的信任, 实现自身的非法目的的前提条件是借助了具有司法权威性和强制性的特殊地位的法院。

( 四) 诉讼诈骗形式上必须提起符合正当程序的诉讼, 司法实践中主要存在的是民事诉讼, 但我认为, 不能排除行政诉讼案件和刑事案件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的可能。诈骗行为进入诉讼程序是诉讼诈骗的重要构成条件, 行为人实施的行为如果仅仅是虚构事实、隐瞒事实或伪造变造诉讼证据材料等欺诈行为, 是不能认定为诉讼诈骗的。这些当事人通过精心策划实施诉讼行为, 以形式合法掩盖实质不法, 一般情况下法院难以发现, 行为极具隐蔽性。

( 五) 诉讼诈骗行为客观上造成了法院做出错误判决的危害结果。即法院根据行为人的欺诈行为产生了错误认识, 并且以裁判的形式处分了被告人的财产或财产性利益, 造成的严重危害后果是被告人遭受财产损失而行为人获得被告人财产或财产性利益的。这也是刑法基本理论中因果关系法则的体现。

二、诉讼诈骗行为定性

( 一) 国内学界争议

国内学术界对于诉讼诈骗的定性问题存在多种不同的看法, 通过归纳分析法, 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观点:

1. 敲诈勒索罪说

该学说认为诈骗罪要求被害人与被骗人必须具有同一性, 且诉讼诈骗的行为人是通过法院的强制力获得被害人财产的, 被害人是“被迫”交付的, 与诈骗罪的欺骗后“自愿”交付是有明显区别的。再者, “法官作为一种特殊身份主体掌握了法律专业知识, 其基本职责就是审查案件事实、辨明证据真伪, 当普通的行为人面对精通专业知识的法官时, 恶意诉讼不太可能成功。同时即使一审法院判决被告败诉, 被告依然有权向上一级法院上诉, 如果二审法院依然维持原判的话, 被告还可以请求检察院提出抗诉, 这样被告还是有胜诉的可能。因此, 应将诉讼诈骗视为敲诈勒索罪的一种。”3笔者不同意该观点。理由是: 第一, 敲诈勒索罪中行为人的行为特征是威胁、恐吓, 而诉讼诈骗的行为特征是欺骗、欺诈; 第二, 敲诈勒索罪中被害人的心理状态是恐惧, 无奈之下处分其财产或财产性利益的, 而诉讼诈骗中被害人是基于法院判决的强制力被迫处分财产的; 第三, 认为构成敲诈勒索罪的学者的观点存在明显的逻辑错误, 因为如果认为敲诈勒索罪中的“威胁、要挟”包括法院裁判的强制执行, 则强制执行行为是非法行为, 但众所周知, 一国审批机构的判决一定是合法的, 显然该观点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

2. 妨害作证罪说

该学说主要体现在02年最高检的《答复》中, 持该观点的学者认为, 首先, 诉讼诈骗罪侵害的两个客体———公民的财产所有权与司法秩序相比较, 扰乱司法秩序会产生更为严重的危害结果, 应更重视对其的保护;其次, 诈骗罪是结果犯, 而妨害作证罪是行为犯, 如果行为人并没有造成危害结果, 则这样定性更有利于诉讼诈骗行为的预防和惩罚。笔者认为, 认为构成妨害诉讼罪的观点也存在漏洞。因为此观点没有考虑到诉讼诈骗行为的本质, 没有注意到诉讼诈骗行为对被害人财产所有权的侵害, 将诈骗罪限制为两者之间的诈骗是错误的4, 以国家司法机关诉讼活动的正常秩序为客体的妨害诉讼罪, 无法涵盖该行为侵害了被害人的财产所有权这一本质的。因此, 笔者不同意诉讼诈骗按妨害作证罪处罚的观点。

3. 抢劫罪说

根据《刑法》第263条的规定, 行为人采取诉讼诈骗行为后, 若被害人不按照法院的裁决履行, 经过一定期限, 法院有义务强制执行判决, 继而, 行为人顺利“劫取”财物。在取财过程中法院充当了行为人的犯罪工具。这一观点明显是站不住脚的。首先, 抢劫罪最大特征处是行为人是否以强迫、胁迫手段使财物占有人当场直接交出财物或当场直接暴力夺取被害人的财物, 诉讼诈骗行为人获得财物最早也必须是法院经过审理做出判决以后, 不符合抢劫罪的时间紧迫性的特征; 其次, 针对法院成为行为人的犯罪工具的理由, 我国法院是独立的审判机构, 其审判权的行使是不受任何国家机关或个人的干涉的, 法官是有意识的主体, 法院不可能成为行为人的帮助犯。

4. 诈骗罪说

该学说从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入手, 认为诉讼诈骗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通过该行为获取某种非法利益的目的, 客观上实施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或伪造证据的欺诈行为, 使审判机关做出了错误的裁判, 获取了他人财物, 侵害了他人的财产权和国家的司法秩序, 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以张明楷为代表的学者认为, “诈骗行为的对象不应当局限于财产所有人或占有人, 也可以是享有财产处分权的人, 被害人与被骗人可以不具有同一性。因此, 诉讼诈骗是三角诈骗的典型形式, 完全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5笔者同意此观点, 将在下文具体分析。

( 二) 笔者观点

笔者更同意将诉讼诈骗定性为诈骗罪的观点, 理由如下:

1. 诉讼诈骗符合诈骗罪的基本构成要件

首先, 从主观方面上讲, 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他人的财产为目的, 而诉讼诈骗行为恰与此相吻合, 其行为人有在诉后非法获得他人的财产或财产性利益的直接故意。

其次, 从犯罪客体的角度上讲, 诉讼诈骗侵犯了双重客体, 包括司法机关的正常秩序和公私财产的所有权, 但是我认为, 其侵害的主要客体是财产的所有权。因为: 第一, 行为人欺诈司法机关, 扰乱司法秩序的根本目的不是侵害司法秩序, 而是侵害他人的财产权, 类比想象竞合犯中的一行为触犯数罪名、侵害数法益, 最终择一重处罚的做法, 诉讼诈骗应以侵害财产权认定; 第二, 我国《刑法》条文的设置具有系统性的重要体现就是类罪的先后顺序, 即危害程度重的罪名排在危害程度轻的罪名前, 这意味着, 侵害国家优先保护的法益的罪名在前, 具体而言, 诈骗罪排在妨害作证罪前表明财产权比司法秩序重要。

再次, 从客观方面的角度上讲, 诉讼诈骗行为人实施的“骗财”行为与典型诈骗罪的本质特征相一致。我们都知道, 诈骗罪的基本特征是行为人虚构事实、隐瞒真相, 致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并处分财产, 这也是诈骗罪与其他财产类犯罪有所区别的关键。诉讼诈骗中行为人虚构、伪造证据材料, 通过诉讼手段骗取人民法院的信任并做出利己判决, 在法院的强制力下被害人处分了财产。

2. 诉讼诈骗认定为诈骗罪不违背立法宗旨

按照我国《刑法》第266条的规定, 诈骗罪仅对诈骗行为模式及数额进行了规定, 属于刑法理论中的简明罪状, 对于行为的具体方式和行为对象并无具体限制, 亦允许被骗人与被害人不具有同一性, 因此, 将诉讼诈骗行为定性为诈骗罪符合文义解释, 顺应国家立法精神。

3. 诉讼诈骗认定为诈骗罪符合司法实践的要求

研究对我国刑法发展影响重大的大陆法系的国家的司法实践后可以发现, 德国和日本均将诉讼诈骗行为认定为诈骗罪。另外, 从我国目前出现的诉讼诈骗案看, 大多数法院都是以诈骗罪定罪量刑, 表明司法实务界对该观点的认可。

三、相关认定问题

( 一) 罪与非罪

基于诉讼诈骗构成诈骗罪的论述, 必须具备诈骗行为人的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要件, 否则只能认定为普通的违反民诉法的行为, 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不构成犯罪。

( 二) 既遂与未遂

行为人已经实施完毕诈骗行为, 如果法院并没有陷入错误认识, 或者虽然其陷入错误认识但并没有做出错误判决, 或者虽然做出错误判决但没有将被害人财产转移给行为人或者出现其他使犯罪没有得逞的情形, 则构成犯罪未遂。

( 三) 罪数问题

为了达到犯罪目的, 行为人往往会触犯刑法其他罪名, 此时便会出现罪数问题。

1. 想象竞合犯

如果行为人具有司法工作人员的身份, 实施了“帮助诉讼诈骗人毁灭、伪造证据”的行为, 并且有严重的犯罪情节, 则其“帮助行为”同时构成诈骗罪和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 属于想象竞合犯, 从一重处断。

2. 牵连犯

如果行为人伪造、变造公文、证件、印章后进行诈骗, 或者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碍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后进行诉讼诈骗, 属于目的行为牵连手段行为, 是牵连犯, 必须择一重罪论处。

四、结语

诉讼诈骗问题是当今刑法界的热点问题, 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诉讼诈骗行为有其特殊性, 对于该行为的处理学界和司法实务界尚未达成确定的结论, 各派观点都有一定的合理之处, 但是, 在目前的法律体系下, 以诈骗罪加以规制是最好的解决途径。笔者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就其定性问题略陈管见, 期待我国立法的完善。

注释

11 [日]曾根威彦.刑法各论 (第3版) [M].东京:成文堂, 2001:151.

22 [日]山口厚.问题探究刑法各论[M].东京:有斐阁, 1999:155.

33 王作富.恶意诉讼侵财更符合敲诈勒索罪特征[N].检察日报, 2003-2-10, 3.

44 张明楷.论三角诈骗[J].法学研究, 2004, 2:101.

篇12:电信诈骗宣传标语

安全账户子虚有,大额汇款要三思;

个人信息顶重要,密码账号保管好;

提防非法假网银,登录网址记清楚;

网上购物便利多,支付限额要设好;

大额支付用转账,现金最好少搬家;

合法购汇勿贪小,中行网点容易找;

刷卡消费莫离眼,防止盗刷盯着点;

钱卡证件分开放,挂失要快莫等闲。

家庭情况要保密,不明来电多警惕;

短信诈骗花样多,不予理睬准没错;

飞来大奖莫惊喜,让您掏钱洞无底;

专利转让别轻信,全面验证多核实;

家庭情况要保密,涉及钱财需小心;

短信诈骗花样多,不予理睬准没错;

邮包违禁不要慌,医保欠费要骗你;

电信欠费要核实,来电信息需辨清;

公安法院来电紧,回拨号码查仔细;

亲属出事别轻信,骗取钱财是目的;

飞来大奖莫惊喜,让您掏钱洞无底;

天上不会掉馅饼 涉钱信息勿轻信;

陌生号码不急回,大额汇款要当心;

询问信息要警惕,卡号密码需保密;

陌生电话勿轻信,以防害人又害己;

一旦难分假和真,110咨询最放心。

畅游网络要小心,诈骗手段在翻新;

真假网店难分清,购物不慎就被骗;

以次充好货难验,拿钱就跑最常见;

投资理财和股票,多是骗子设的套;

所谓内幕和信息,全是人家使的计;

网络中奖真够狠,奖品多是笔记本;

领奖先要手续费,买个教训实在贵;

篇13:反诈骗宣传标语

2、时刻绷紧防范之弦,谨防新型。

3、兼职刷信誉不靠谱,骗取保证金没商量。

4、遇事不慌利不贪,网络电信诈骗难。

5、——作者:曹琳

6、电话通知送传票,切勿汇款求平安。

7、QQ视频可造假,认真核对不轻信。

8、一旦难分真和假,96110咨询最放心

9、——作者:徐静娴

10、不将现金转入陌生帐户,防止电信诈骗件发生

11、捂紧钱袋多留神,资金安全又可靠。

12、防范诈骗人人参与,和谐社会人人受益。

13、亲朋好友都可能,回拨号码要问清。

14、飞来大奖莫惊喜,骗你钱财没商量。

15、个人信息要保密,不明来电须警惕。

16、——作者:何怡雯

17、社会环境要净化,防范骗靠大家。

18、防不胜防,提高警惕从我担当。

19、万般骗术皆为财,遇到疑虑找人问,情况紧急须报警。

20、电信诈骗猛如虎,细心甄别是关键。

21、卡号密码要保密,身份信息莫泄露。

篇14:反诈骗宣传标语

2、心中无贪恋,骗局远身边。

3、街头莫扫二维码,小心账户被盗刷。

4、陌生电话莫接听,谨防骗子设陷阱。

5、账号卡号手机号,通通都要保管好,短信微信和客服,一旦涉钱不轻信。

6、个人信息最重要,密码账号保管妙;

7、防范诈骗擦亮眼,拒绝小利心不贪。

8、电话恐吓要淡定,说你违法莫慌张;一旦难分真与假,赶紧拨打110。

9、绷紧防范之弦,远离诈骗之害。

10、防范诈骗擦亮眼,拒绝诱惑不贪心。

11、打击电信诈骗犯罪,构建平安和谐社区。

12、隔屏如隔山,安知面前是虎狼。

13、擦亮双眼,预防诈骗。

14、遇到恐吓要淡定,说你违法莫慌张,

15、校园安全不能马虎大意,事故预防不能放松警惕。

16、秋名山上人烟稀,常有骗子较高低,

17、遇事不慌钱不贪,网络电信诈骗难。

18、网络通讯有陷阱,欺骗善良;切莫轻信防上当,后悔晚矣。

19、网购陷阱花样多,线上交易要当心。

20、天上包馅饼含陷阱,要留心。

21、不轻信不透露不转帐!

22、幸运来了不(莫)惊喜,恐吓到了不(莫)慌张,警方就在您身旁。

23、刀刃上的电信,口袋中的金银。

24、银行积分短信莫相信,切莫点击链接填信息。

25、防范意识要提高,防骗之心不能掉

26、防范诈骗手牵手,平安环翠心贴心。

27、严厉打击电信犯罪,维护社会诚信体系。

28、网上诈骗花样多,不予理睬准没错。

29、建立健全打击、防范和控制电信诈骗犯罪的长效工作机制。

30、严防诈骗,共创美好明天。

31、吾日三省吾身:防诈骗短信乎?防诈骗电话乎?防贪小利乎?

32、莫信天上掉馅饼,莫想不劳获钱财。

33、思想防范松,钱财一朝空。

34、为平安勿以其小而不为,管安全勿以其小而不管

35、电信诈骗猛如虎,细心甄别是关键。

36、遇事不慌,见财不贪,电信网络诈骗难。

37、真假亲友乱人心,学唐僧须辨真。

38、全民动员,警民携手,全力防范电信诈骗。

39、短信链接莫点击,木马病毒藏中间;一旦登陆填信息,卡内现金被转空。

40、纷繁复杂兮诈骗陷阱,谁能参悟兮结法于心。

41、时刻保持警惕,不让诈骗分子有任何可乘之机

42、安全账户不安全,切勿汇款和转账。

43、自己的账户自己管,切莫听他人来操作。

44、提防网银假网站,登录网址仔细看。

45、捂紧钱袋多留神,资金安全又可靠。

46、全力打击电信诈骗犯罪,维护人民群众经济利益和正常经济秩序。

47、安全之弦须紧绷,网络诈骗毒馅饼。

48、信任留给爱的人,警惕逼走坏的`人。

49、捂紧钱袋多留神,资金安全非小事。

50、安全教育是一生幸福的保证,安全事故是人生悲剧的根源。

篇15:借款型诈骗探析

(一) 概述

我国刑法对诈骗公私财物做了相关的规定, 对是否定罪的金额做了界限性的规定, 规定只有达到诈骗公私财物, 数额较大及以上的时候才对行为人的诈骗行为归罪, 并处于一定期限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这是针对一般性的诈骗公私财务的规定, 对于特殊的金融诈骗, 例如信用卡诈骗, 则属于该条规定的另有规定的叙述。目前对于如何界定金融犯罪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 有的学者认为金融诈骗罪, 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 骗取公私财产或者金融机构信用,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的行为。

(二) 要件分析

1.主观要件

我国刑法对诈骗罪的主观方面并没有进行明确性的规定, 对于是否应该将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这一主观要素列为诈骗罪的主观方面的必要性条件并没有明确的界定, 但是刑法关于诈骗等相关的经济型犯罪方面的理论通说认为, 诈骗罪的主观方面应该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 最高院发布的《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中规定了, 我国的金融诈骗罪应该将“非法占有为目的”加入到该罪的主观方面作为主观要件进行定罪的要件之一, 并且对什么样的情况下是非法占有为目的的骗取公私财产进行了列举似的规定, 主要包括七种情况, 在进行具体的分析时, 要结合实践中具体的案件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 坚持主观与客观相一致的基本的原则, 不能仅凭当事人的言词就将其主观方面进行是与否的界定, 同时要结合相关的间接证据进行佐证或是反驳, 以便做出正确的判定。

2.客观要件

诈骗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 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虚构事实, 就是捏造客观上不存在的事实以骗取他人的财物。欺骗行为, 表现为向受骗者表示虚假的事项、传递不真实的资讯。欺骗行为与受骗者的财产处分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因此, 欺骗行为的实质在于受骗者陷入错误的认识并进而处分财产。

二、借款型诈骗的存在现状及探析

目前社会上的诈骗形式多种多样, 在此仅讨论借款型诈骗的问题, 并以实际案例的形式进行具体的探讨和分析。2014年5月, 经张某介绍、吹捧, 李某以办理承兑汇票的名义, 向纪某借款2000万, 并约定李某将办理承兑汇票的银行预留印鉴交给纪某, 若到期不能还款, 就用汇票贴现。纪某转账1700万于李某后, 李某哄骗纪某说把预留印鉴拿出来办汇票, 办完之后, 就贴现还钱, 当纪某把印鉴交出去后, 就失去了李某的踪影, 纪某多方寻找未果, 后通过其他人找到李某, 其称没有钱, 李某以宁夏公司自己股权做保证以求缓期还款, 并说股权完全够还钱这笔钱的。

(一) 对上述案例的认定问题

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 我们发现以下几点问题:1、在借款之前, 李某属下的9个公司已停止运营, 且用以办理承兑汇票的公司就已经严重资不抵债, 处于经营异常状态;2、李某借款之前, 个人诉讼负债达到1.4个亿元;3、李某保证中的股权, 已被多家法院轮候冻结。由此可以得出一个非常明确的客观的事实, 即李某并没有偿还借款的能力, 并且有逃避债权人追债的行为, 在客观上已经具备了诈骗罪的要件。为了确定其是否应归入金融诈骗的范畴, 我们还应对其主观方面的要件进行分析, 即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这是上述案件的争议所在, 也是刑事证明的难点。在实践中直接证据不好搜集, 多以间接证据出现, 因此, 间接证据与待证实事之间的相关性和能否以间接证据形成一组证据链条对待证事实做出合法合理的证明, 这就成为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根据上述《纪要》的规定, 其间接证据主要包括虚构自身实力、虚构借款用途、逃避债务等。由此可以推定:上述案件中的行为人的借款行为的目的只是通过欺骗的方式将他人的财产占为己有, 并非其所谓的将所借资金投入相关的项目中去, 再加上其个人所负的债务, 行为人根本无法进行还本付息。因此, 上述案例中的行为人已经具备了诈骗的主客观要件, 构成诈骗罪, 应以诈骗罪对行为人进行惩处。

(二) 诈骗罪与民间借贷关系

借款型诈骗与民事债权债务纠纷有很多类似的表现形式, 都是以借款的名义转移财产、无法如约偿还债务等。但是它们两者之间的最大的区别就是是否以非法占有目的, 这是区分该借款行为是否为罪的重要条件, 其他的行为也都是在这个主观目的的指引下进行的。

三、对借款型诈骗的定性分析

本文通过以案例的形式对借款型诈骗进行研究分析, 结合主客观的要件对借款行为的诈骗进行了定性的分析, 当然, 只有当行为所涉的金额达到一定的标准或是数额时才将其诈骗行为入罪, 这也是区分一般诈骗行为和诈骗罪的界限。因此, 在满足上述条件下, 我们应该将这种行为入罪并进行惩处, 以维护经济社会的良好运行。

参考文献

[1]孙军工.金融诈骗罪[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999.

上一篇:南粤校园党旗红演讲稿下一篇:自动化测试课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