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可喜的变化作文

2024-05-27

家乡可喜的变化作文(精选16篇)

篇1:家乡可喜的变化作文

在我很小的时候,家里想吃新鲜菜,要走十几里路,如今刚出门,就能买上新鲜的蔬菜。

今天早晨,妈妈带我去离家不远的市场,这里的人可真多,有买东西的,也有闲逛的,人们有说有笑,兴致勃勃。我和妈妈顺着市场往前走,这里货架摆得整整齐齐,井井有条。货架上的商品先后映入我的眼帘;左边有顶花带刺的黄瓜,绿油油的菠菜,红艳艳的辣椒,雪白的菜花,还有萝卜、豆角、韭菜等。右边摆放着又红又大的苹果、大把大把的香蕉、黄橙橙的梨、绿皮红瓤的西瓜……

我和妈妈继续往前走,只听一声接一声的吆喝:“又嫩又便宜的蒜苗快来买啊!”我和妈妈顺着叫卖声走去,以为小伙子见我们向他走来,忙站起来说:“大姐,你瞧这又嫩又绿的蒜苗多好呀!你来多少?”妈妈看了看蒜苗又用手掐了一下问:“这蒜苗多少钱一斤?”卖蒜苗的小伙子爽快地回答:“一块四。”妈妈摇了摇头,有点嫌贵。小伙子说:“你要真心买,算你一块二。”妈妈觉得价钱还可以,便说:“称2斤!”只见小伙子左手提起秤,右手抄起一把蒜苗往秤上一搁:“二斤一两,你就给两块五毛钱吧!”妈妈从包里拿出两块五毛钱交给了他。我顺手把蒜苗放在袋子里。我和妈妈边走边看,妈妈又买了些又大又红的西红柿和新鲜的蘑菇。

我提着袋子和妈妈走出了热闹的市场。一路上妈妈对我说:“这都是开放搞活的经济政策给人民群众带来的方便,改革开放使我们老百姓的生活越变越好了。”

篇2:家乡可喜的变化作文

原来,在哪都是脏兮兮的,一个垃圾筒也没有,可是现在,随处可见绿色垃圾箱.以前的人们乱吐痰`乱扔垃圾,现在不一样了,大家都知道爱干净了,既不乱扔垃圾也不随地吐痰.

现在环境好,大家生活在一个空气清新的城市里,想要永远这样,必须爱护环境,爱护环境.

怎样应该保护好环境呢?首先,要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然后,看到垃圾就应该捡起来,扔进垃圾箱,最后一点是应该主动打扫.

因为只有这样,空气才能保持到最佳,我们应该弯弯腰,环境才会更好.

篇3:家乡的变化

拿以前和现在相比, 变了, 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村里一条条的柏油路取代了那坑坑洼洼的黄土路;摇摇欲坠的泥砖房转变成了砖瓦房;每家每户都有属于自己的专用私家车……

国家实行“城乡一体化”, 这让我们的家乡变化地更加迅速。

水泥路穿过田间, 绿草坪和小树苗随着风的节奏舒展着那优美的身姿;一展展新颖的路灯散发出温暖的光, 照亮着在黑夜前进的人们;一辆辆小轿车穿梭在道路上……

篇4:可贵的反思,可喜的变化

如何真正发挥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如何在学校开展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生动有效的德育,成为摆在德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挑战。

2002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这个标准调整了部分教学内容,删除了某些“繁、难、偏、旧”的内容,充实了具有时代感的相关内容,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创新精神、加强实践环节等素质教育的理念,增强了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2011年,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这是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儿童道德教育积极而大胆的尝试。

一、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

几点显著变化

1.课程的基本特征增加了“综合性”。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三条轴线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的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社会参与和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了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所以,它的基本特征在原来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的基础上增加了“综合性”。

2.课程基本理念的表述顺序和内容做出了调整。比如,理念的第一条调整为“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是课程的核心”,这是对课程价值的理解。原课程标准中“学会做人”对低年级儿童来说比较抽象,修改为“学会关心、学会探究”则更为具体。

3.课程增加了对动手能力的要求。将“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改为“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增加了对动手能力的要求。因为低年级儿童动手能力的发展是其创造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加之多数儿童在这方面一直比较欠缺,增加这个要求也更有针对性。这样既强调动脑也强调动手,有利于培养儿童手脑并用,进一步突出了课程活动性、实践性的特质。

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

几个变化

1.课程性质的表述更加清晰。新课标将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性质定义为:“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同时,增加了關于课程特征的阐述: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

2.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年段区分。课程内容修改为“我的健康成长、我的家庭生活、我们的学校生活、我们的社区生活、我们的国家、我们共同的世界”六个领域,适当降低了难度,并且对各年段内容做出了区分度的说明。

3.增加了体现新时代要求的目标和内容。课程目标增加了“崇尚公平与公正”“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课程内容中增加了“有荣辱感与知耻心”“懂得感恩”“珍爱我国的文化遗产”等内容。

4.对实施建议做了详细的、可操作性的补充与完善。教学建议部分对指导教师教学的指向和课程的具体实施要求更明确、清晰、详实,提供的教学方法也更丰富、更明确,可选择性更强。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教学内容不是一个孤立的知识体系,而是博大生动的社会生活画面;不是某种静止的、不变的状态,而是具有强烈时代感和现实性的动态。它给教师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给德育课程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责任编辑/苗 培

篇5:可喜的变化作文400字

那是去年暑假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一觉醒来,看见爸爸妈妈正在收拾东西,我好奇地问:“爸爸,您收拾东西干嘛?和妈妈吵架了?”爸爸微微一笑:“不对。”“那是咱们去三婆家啦?”“更不对了!”妈妈说:“艾伦,我们要搬家了!”我一听,高兴地叫着:“啊!要搬家了!“一连在床上打了好几个滚,嘴里不宣泄住地喊:“万岁,万岁!”床不住地发出“吱吱”的响声。“快下来,床都要让你给折腾坏散了。”妈妈说。

这时,妈妈说:“艾伦,你想不想去看新楼房呀?”我拍着手高兴地说:“当然愿意了,咱们马上就去吧!”

没想到,我家的新楼房就在附近。我上到三楼时,妈妈说:“艾伦,怎么还走,到了。”

走到屋里,嘿!居室真宽敞。我一溜烟似地跑进厨房,摸摸煤气灶,动动柜台,连厕所也觉得新鲜。我推开门,看了又看。我站在阳台从上往下看,街上真是车水马龙。忽然我看见一只小黑猫在房顶上玩耍,在平房这是看不到的,多有趣啊!我看着下面的平房,不由地想起了我家居住的破平房。那间屋子只有十来平方米,一张床几乎占了半间屋子。

“艾伦,你在想什么?”妈妈的话打断了我的回忆。

篇6:可喜的变化小学生作文

那一刻别电光照亮的他的身姿,千万年后仍凝固在传说之中

他,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齐天大圣,一个勇猛无敌无所畏惧的自由之王。多少次,在轻狂少年的梦中闪现;多少次,我们为他大闹天宫的壮举感叹。力量,反叛,唯我独尊!被多少少年崇拜。

悟空,另鬼神闻风丧胆的名字。闹龙宫夺神针,闯地府改生死,战天庭斗如来的齐天大圣孙悟空,怎么能被一个小小的金箍所禁锢,所改变?

多少人惋惜,多少人哀叹。昔日的万王之王怎能变成了虔诚的佛教徒?

其实,怎么不能呢?

这个转折,是个可喜的变化。

在这宇宙之中,三界之间(如果可以这么说的话),无论人鬼神魔都需被规则所支配,有了这规则,世界才能和平安然。

他不满这规则,于是他反抗,要重新制定价值。他有着无比强大的力量,却用来反抗天地,反对原本是对的.东西,他得到了什么呢?他苦苦地追求着绝对地自由,他得到了什么呢?他抗拒,可是除了毁灭和失去,他又得到了什么呢?他还能毁灭得更多吗?

他输了,一无所有地被压在五行山下。

五百年,太长了,也许又太短了。五百年中,也许他忏悔了,屈服了。

五百年后,他踏上了漫漫取经路。也许在外人看来这是苦役,这是对一个灵魂的毁灭。不,不是毁灭了。他只是改变了,并且拥有并创造着。一路向西的追求中,他才真的笑了,无邪地笑。

轻狂的少年,五百年的变化对人来说太长了

篇7:可喜变化作文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衣食住行真是今非昔比。现在人们不但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在生活方式,消费观念,思维方式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笔者信手列举出以下有趣的变化,从中可见一般。

住房装修像宾馆。有的装修一套住房有花上好几万元甚至更多,比三星级宾馆还要豪华。

三人两个卫生间。以前整座楼才一个公用厕所,早上起来排队倒马桶是城市一道风景。现在家家有卫生间还不满足,有的还在主人卧室再装修一个卫生间。

一家两台大彩电。有的一家还不止两台,免得一家人争频道。

家中有了电影院。功能齐全的“家庭影院”已进入不少家庭,起码也有VCD机。

电话装在兜边。移动电话已不是“大款”的象征,连捡垃圾的人也有手机。而且款式越来越小巧玲珑,不必专门提个“大哥大”包,只要装在衣服兜里即可。

衣着越来越大胆。现在无论男女老少,什么样的奇装异服都敢穿着“招摇过市”。

奶奶也把婚纱穿。年轻人结婚进影楼,拍婚纱照已屡见不鲜,连“金婚”、“银婚”的老太太也浓妆艳抹,补拍婚纱照。

客人来了不做饭。以前家庭主妇最头疼的是家里来客,要买洗烧,忙活大半天还怕招待不周。现在招待客人,往往是上饭店,差的也上“大排档”。在家也可以,只需一个电话,热菜便会送上门。

……

30年的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沧桑巨变,30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

中国的经济成就不仅写在了中国历史之上,也在世界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

篇8:家乡可喜的变化作文

关键词:都可喜,尼莫地平,血管性认知障碍

1995年Bowler[1]等提出了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概念,并被广为接受。这个概念涵盖了血管性认知损害从轻到重的整个发病过程,尤其是VCIND的提出,提示人们把重点放在VCI早期诊治上来,使患者在发展为血管性痴呆之前就得到干预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是指由危险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明显(如脑梗死、脑出血等)或不明显的脑血管病(如白质疏松、慢性脑缺血等)引起的从轻度认知障碍到痴呆的一大类综合征。目前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发病率较高,在老年人中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本研究旨在探讨都可喜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脑卒中患者70例,符合1995年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能配合检查者。其中男38例,女32例,年龄49~74岁,平均为67.5岁。原发病:脑栓塞50例,脑出血20例,全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降压、控制血糖,降纤、脑保护剂等。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都可喜2片/d,尼莫地平120mg/d,连续12周,对照组未给予尼莫地平。在服尼莫地平治疗期间停服其他钙离子拮抗剂及其他对治疗产生影响的药物。比较2组患者的MMSE、Mo CA评分。

1.3 评估方法

认知功能可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表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MMSE和Mo CA评分比较

治疗12周后,观察组MMSE、Mo CA评分别较治疗前有显著变化,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照组MMSE、HDS评用药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

2.2 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2组均未出现严重副作用,仅观察组出现2例恶心、腹胀等消化道症状,经对症治疗后缓解,未影响用药疗程。

3 讨论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VCI)是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学习新事物的能力,或运用过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降低[1]。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将其分为轻、中、重3个阶段:轻度主要表现为记忆力保留而注意力和执行功能障碍,可有行动和信息处理上的迟缓,也可出现精神症状如抑郁、情绪不稳、意志丧失、情感淡漠等;中度主要表现为语言、记忆、视觉空间技能、情感、人格和认知(概括、计算、判断等)存在1项或2项受损,但不够痴呆程度,可有或无神经系统局灶体征;重度即为痴呆阶段,生活不能自理,如吃饭、穿衣、洗澡均需人照顾,大小便失禁。甚至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2]。

目前循证医学证明有效的药物主要有安理申、尼莫地平及美金刚等。此外,吡拉西坦、奥拉西坦、银杏叶制剂、尼麦角林、胞二磷胆碱等药物也有一定疗效。但目前尚无改善认知功能障碍的标准疗法,故探索早期治疗VCI的有效药物及方法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3]。

现代病理医学研究认为中枢胆碱能系统在学习记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枢胆碱能通路是构成学习记忆的重要途径,乙酰胆碱是其中重要神经递质[4~5]。

都可喜的主要成分为阿米三嗪和萝巴新。阿米三嗪可作用于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兴奋呼吸,增加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萝巴新可提高脑血管功能不全者脑神经元内线粒体呼吸控制率,有效改善线粒体功能障碍。

尼莫地平作为选择性Ca2+拮抗剂,脂溶性强,可有效通过血脑屏障,选择性作用于颅内血管,抑制组织神经元细胞坏死和凋亡有效调控Bcl-2和Bax的表达等,达到保护脑细胞的作用。同时还有逆转血管痉挛,特别是扩张直径<70~100µm的微小动脉,降低脑循环阻力,从而减轻血管源性脑水肿,且对灌注不足的部位血流量增加于正常部位,不会造成脑内“盗血”现象。

两者联用使脑功能得到改善和加强。协同尼莫地平舒张脑内小动脉、抑制神经元细胞钙内流引起的钙超载,进而更有效阻止VCI的进展,因此都可喜联合尼莫地平是防治VCI更佳的选择。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2周后,观察组MMSE、Mo CA评分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照组MMSE、HDS评用药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过程中2组均未出现严重副作用,仅观察组出现2例恶心、腹胀等消化道症状,经对症治疗后缓解,未影响用药疗程。

综上所述,合理使用改善认知功能药物,进行积极的药物干预和生活方式的改善,可以延缓老年痴呆的发生甚至不发生。

参考文献

[1]周士枋,范振华.实用康复医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8:458.

[2]贾建平,魏翠柏.血管性认知障碍提出的临床意义[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5,1:9~10.

[3]Yanpallewar SU,Hota D,Rai S,et al.Nimodipine attenuates biochemi-cal behavioral and histopathological alterations induced by acute tran-sient and long-term bilateral common carotid occlusion in rats[J].Phamacol Res,2004,49:143~150.

[4]李焰生.认知功能障碍领域的相关概念[J].中华内科杂志,2006,45(2):551~553.

篇9:家乡可喜的变化作文

一、当代农村英语教学的现状

首先,在教师方面,以前教师只会使用急功近利的方法,强迫孩子学习英语,这种现象在农村英语教学中很难出现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线教师注意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从心理上、思想上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对待英语学习观念,从而使学生积极的、主动的想要把英语知识掌握牢固。

其次,在学生方面,网络高速发展使他们能够很快地了解新鲜事物,使之对外国的一切充满了好奇,也很想了解英文电影里的内容。这些都强烈地刺激了孩子们对学好英语的渴望,使他们在课堂上能积极回答老师们的提问,认真地做作业,及时地做好课下新课程内容的预习。

最后,在学生家长方面,我记得我们这一代人的家长并不重视英语的学习,而现在的初中生家长,有了自己的经历,知道了知识的重要性,所以从精神和经济上大力支持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特别是学习英语,他们深知只有把英语掌握的精通,才能更好的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

二、针对这种现状的对策

学校,应鼓励英语老师们多参加各级组织教育培训,鼓励英语教师多参加各级教研;多组织年轻教师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更要采取有效的鼓励措施调动一线教师的积极性,使老师们更加积极主动的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学中去。

家庭,在孩子们面前要以身作则。初中孩子多喜欢模仿,家长做好孩子的榜样,多尝试着看一些英文资料,而且让孩子参与进来,哪怕是问他一个单词,让他们有实际的成功感。家长要及时引导孩子去注意,在孩子心目中父母永远是第一位老师。

社会,尽可能地给孩子创建一个有益于学习的环境,让孩子多接触积极的事物,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习气,让我们的学生快快乐乐地成长。

当前农村英语教学环境变了,变得让我们高兴,证明我们的努力有了收获,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我们在各个方面坚持不懈地努力,为我们的孩子学习英语营造一个更好的环境。

篇10:可喜变化作文

当我走到根河的中学时,看到了一个光荣榜。我仔细一看,上面有一个人我特别熟悉,他黑黑的头发,大大的眼睛,呀!这不是振华表哥吗?这么多年来,他还是那么帅气,真是一点没变。

妈妈的惊讶不亚于我,她也吃惊地张大了嘴巴。脸上充满了不相信的神色。不就是上个光荣榜吗!有什么好了不起的。这对别人来说,不值一提,可是对于我的表哥来说,那不得不提一提了。

因为呀!我的振华表哥学习非常差,听说期末考试时,只有物理和历史两门学科勉强才算及了格,据说还是是他“奇袭”的“硕果”呢!别看他才15岁,老师把舌头都快磨烂了的给他讲题,他连听都不想听;抽烟、喝酒,没有人教他,他也都学会了。曾在三方会议(家长、学校、街道)上被评为重点管教对象。可他现在怎么成了光荣分子?这个谜因在我和妈妈的脑袋男绕来绕去,想不出个所以然来,我和妈妈决定,向姑妈探索奥谜,无心欣赏根河漂亮的雪景,快步向姑妈家奔去。

一口气儿跑到了姑妈家,姑妈见我们来了,高兴极了,便要起身给我们做做饭,我一把拉住姑妈,抢着说“您先别忙着做饭,还是先给我们讲讲振华的改变吧!”看着我心急的样子。姑妈笑了:“好!”

噢!原来是这样,自从一股文明礼貌的春风吹进了校园。每个人都开始行动起来了。振华表哥没有了市场,没了“志同道合”的伙伴,他开始孤独了。最后,在家长和学校的努力下,表哥悔悟了,他能吃苦,有拼劲。学习在一个月之内上去了。成了班级里的尖子。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做了五十多件好事,被表扬的也达十五次之多!

篇11:可喜变化作文

记得我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有天我放学回家,看到家里多了一台电脑,可把我高兴坏了,我心想:这下我可以尽情地享受趣味无穷的游戏了。可爸爸说这是为我以后学习用的,我听后有一点点失落,但是我还是非常高兴,我终于有电脑了。因为听爸爸妈妈说他们小时候只有收音机听,根本不会想到会拥有电脑,现在我却拥有了它。

我们现在不仅有了电脑,还住进了很漂亮的大别墅,而我们以前住在自己盖的小楼房里,而且边上的环境也不好,而现在有大花园,健身场,孩子们嬉戏的地方。。。。。。

篇12:可喜变化作文

建国60周年以来,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加让我们心中有了祖国。

祖国经济在三十年间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也在这三十年间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衣食住行和生活环境、工作条件哪一样都是翻天覆地。听妈妈说,计划经济时期凭证供应的年代,一年至多能添置上一两件新衣服,还是一般的平布。“过年穿新衣”的期盼是她们那个时期的同龄人都有过的愿望吧,如果能在没有过年就穿上新衣裳,让邻居羡慕时的那种满足和得意让现在的年轻人不能理解,更不要说现在的“小天使”们,他们的`服装款式新、布料的质地好,一年四季都能添新衣。

食品的供应更是让妈妈难忘,买肉凭票是自然的,但绝对没有挑肥捡瘦的份儿,更不要说得排上拥挤不堪的露天长队,并要担心轮到自己时还有没有货物可以买到。因为争购食品引起大人们吵闹甚至是相互抓扯让孩子们惊恐不已,妈妈十几岁时最怕的就是让家长吆喝着去排队,常常在接受这个任务时嘴硬地说“宁可不吃肉也不去排队”。六七十年代物资极度匮乏,一块红糖或豆腐乳,甚至是加了点食盐的辣椒面都曾经是分享的零食,而在当时津津有味的吃相一点不逊于现在孩子们吃到最新上市食品时的兴奋程度,被辣椒麻木过后的畅快也不亚于现在吃火锅后的酣畅淋漓。

三十年前,许多家庭的住房都只有一间,几乎相同的布局就是用一张床或一个大立柜放在房屋的中间,拉上帘子把屋子隔成两间,前面是客厅兼饭厅。妈妈说,她们玩时只能以床入坐,条件好些的能备上一两只小马扎或小木凳;孩子多的家庭还得设计成上下铺,而床后面就是另一间卧室与储藏室的统一。现在,条件好了,人们大多住上了单位分的三室一厅,有了自己的独立王国,兴奋不言而喻。

篇13:可喜变化作文

“哇,真的有分类桶耶。”刚刚发现有垃圾分类桶的我们新奇不已,几个本该很文静的女生竟对着几个垃圾桶围观了起来。

学霸小颖开始给我们科普:“其实垃圾的种类不仅有可回收、不可回收和有害垃圾,还有厨余垃圾、有毒垃圾、干垃圾、湿垃圾等等,所以垃圾分类并不如想象中那样简单。”

哦,现在想想,以前的垃圾桶可真是惨不忍睹!教室门前摆着一个及腿高的塑料桶,里面满满的塞着一些垃圾。什么苹果核,废纸,牛奶盒……真是应有尽有,不时还溢出一些什么液体来,一旁的草木似乎也要为之“痛哭”了。丢垃圾时,多数人也是随手一扔不管不顾的,这垃圾就好像苏东坡那样"一蓑烟雨任平生了”。

现在有了这些分类垃圾桶,似乎人人都开始关注垃圾分类了。

上次经过卫生间门口,发现一个女生拿着一些橘子皮,在认真地看垃圾桶上的标识。“嗯,厨余垃圾!”她惊喜地叫了一声,确认之后便潇洒地放了进去。随后她一扬脸,昂首挺胸地走了,脸上似乎还有“我垃圾分类了,真骄傲!”这几个大字,看得我不禁偷偷笑了。

“这是可回收!”在耳边,我时常会听见这样的声音。从以前的随手一扔到今天的仔细分类,这是多么可喜的变化呀!

篇14:我身边可喜的变化

作者:潘欣宇

你们发现了吗?我们身边有许多地方发生着变化,有的变好;有的给人们带来方便,这些变化都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经过在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周围有许多“白色垃圾”正在渐渐的消失。

以前,人们买东西,都用塑料袋,所以超市没过几天,就会买进许多塑料袋,而用完的塑料,通常不会再使用了就会随手一扔,所以,树杈上,草坪上,到处都是它,而且刮风时,塑料袋就飞,它还高兴的说:“哈哈!我们已经快把绿色吞没了,我们就是“白色天使”哈„„”。不光这样,他们还污染环境 影响美观,损害我们首都北京的形象。

篇15:家乡可喜的变化作文

上学期,我们学校周围人行道也开始改造了。每天上学、放学,我总能目睹这换颜的过程。

起初,工人叔叔们先利用挖掘工具,把废旧瓷砖全部挖开,接着向下挖开了硬硬的水泥地面,露出了黄色的土层。然后,继续向下挖了大概有一二十厘米。停靠在路边的卡车,就把这些废弃的瓷砖和泥土装运走。

等到挖掘完毕,卡车又送来了一堆堆沙子和砖头。几位工人叔叔把它们卸在了路边。细小金黄的沙子,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表面呈红色的砖头更是吸引我的眼球。仔细端详,发现砖头表面有密密麻麻细小的孔洞。从侧面看,大概有5、6厘米厚,呈水泥色,和表层一样有密密麻麻的孔隙。我好奇地问起了一位指导施工的叔叔:“叔叔好,这叫什么砖?”

叔叔亲切地说:“这叫透水砖。它的好处是提高渗水性,让地面不会有积水。”

“哇,原来这种砖有那么大的作用啊!”我禁不住赞叹到。

后来,在与叔叔的交谈中,我还知道了铺透水砖仅仅是厦门建设“海绵城市”的其中一项。

篇16:家乡的变化变化作文500字

10月3日,我们全家开车回老家过中秋节。到了家门口妈妈转了好大一圈才找到停车的地方。进了家门妈妈还在抱怨说“门口怎么这么多车?停车都没有地方了。”太姥姥听见了说:“车多?不要说别人家的车,你看看咱家的车就停了几辆?”我听后算了算,呵呵,我们家就有8辆车。太姥姥又说:“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变化也越来越大,看看咱家的车就知道了。”我一听就让太姥姥讲讲有什么变化。

太姥姥接着说:“我就说说这车的变化吧。我年轻的时候,没有交通工具,就是靠两条腿走路,出门有什么东西都用扁担在肩膀上挑着或用筐在身上背着。70年代你姥姥上班的时候,就骑自行车了。那时候自行车不随便卖,实行配给制,用自行车票才能买。到了80年代,自行车才普及,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买了自行车了。90年代摩托车渐渐代替了自行车,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你妈妈上班也是骑摩托车的。进入新世纪,生活就更好了,汽车开始进入家庭,成为主要交通工具。除了车还有其他方面,比如,过去是吃饱了就行,现在不但讲究吃饱,还要吃好、吃出健康。衣服过去是穿破了补了又补,现在是新衣服一看过时了就不穿了。生活真是越来越好,日子也越来越顺心。”

听了太姥姥的话,我想:祖国这60年的变化真大呀!等到我长大了,那时候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我们的祖国会变成什么样呢?

上一篇:邻居路爷爷优秀作文下一篇:面对怯懦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