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考研国际关系

2024-05-15

中山大学考研国际关系(共6篇)

篇1:中山大学考研国际关系

首先是英语,英语在我的复习中所占的比重挺大的,尤其是初期,因为这时专业课刚起步,政治还没开始复习,因此我每天花在英语上的时间至少是3个小时,有时甚至是4-5个小时。在暑假前主要就是背背单词,市面上的单词书很多也都比较系统,挑一本比较权威的评价比较好的就可以了。我尝试了很多种背单词的方法,包括什么艾宾浩斯记忆法啊,死记硬背法啊,还有各种不同的计划,每天的进度等。因为身边没有战友只能自己琢磨,我尝试下来还是翻书法比较好,省时省力,就是要反复多次。翻书法其实就是每天看一定数量的单词,不看例句什么的,就是看英文中文,一个接一个,一页接一页,开始先将一本单词书合理分配在一周内看完,接着再反复,一点点再缩短周期,再反复,通过这样的方法慢慢记住,至于背单词要背到怎么样的程度,我觉得就考研来说,能看到英文说得出中文就可以了。

我觉得英语最重要的还是研究真题,真题我只做了一遍,从94年到10年的,主要是阅读和翻译,完型做得不多,也没特地复习,新题型很重要,尤其是这两年考的排序题,错一个就可能产生连锁反应,所以要多加练习。作文我是从10月份开始复习的,背了些往年的高分作文,自己也练习了一点,到考前总结了一些自己的模板,注意最好是从往年的高分作文中自己总结一点,不要用网上的,这样既印象深刻,得分也有保障。至于模拟题,我建议从考前一个月到半个月开始做,做的目的不是为了看能得多少分,是为了摸索考试的节奏,训练在时间和环境受限的情况下解题,模拟题我一共做了四五套,有的是套卷,有的是自己拼凑起来的一份卷子,我主要是配合正式考试的时间,下午2点到5点,按照正式考试的要求,做一整套试卷,包括大小作文,这样上了考场就不至于手忙脚乱心神不定了。总的来说,英语最好拿分的是作文,最重要的是阅读,这两块把握住,真题有时间的话多研究几遍,其他问题不大。

再说说政治,政治我用的书比较多。比较下来,还是应该以红宝书为主,任一是上辅导班用的,很厚,虽然有人说它的提纲很清晰,但我觉得还是红宝书好,我在任一和红宝书中纠结了很久,以至于到后来要做模拟题,没有时间再看了,所以希望各位吸取教训,果断选择一本,另一本就视而不见,切勿三心二意,有舍才有得啊。政治我是从9月开始的,时间很紧,而且我放在每天晚上复习,基本经历了白天英语和专业课的洗礼,很容易看着看着就睡着了,所以我建议大家还是应该再早点开始,狂翻红宝书,多翻几遍一定行。(当初我计划着若不幸二战就这么干……)至于辅导班,不报也罢。

专业课政治学原理,我主要看了孙关宏的《政治学概论》,虽然11年考研没有指定这本为参考书,但是与其在书海中徘徊不定,还不如就看这本,因为这本是之前几年一直沿用的指定参考书,因此还是比较靠谱的。此外,我还看了海伍德的《政治学》、罗斯金的《政治科学》,这两本结构比较类似,可用来入门,而且外国学者的书案例比较多,理论成分比较少,容易理解。《政治学理论与方法》这本书请大家引起重视,每年必考其中的名词解释,比如今年的选举经济周期也是出自其中。这本书很多是定量分析,我直接跳过了,自己总结了其中的名词解释,主要就背了那些,还算比较简单的。说说真题试卷吧,我买的是《复旦大学833国际关系理论考研复习精编》,个人觉得挺不错的,特别是里面的答案解析。政治学原理这科考卷很简单,只有名词解释和分析题,把握住名词解释是关键,今年的两道分析题都是民主还是比较让人跌破眼镜的……我觉得看书要做到有博有精,毕竟初试不是考看了多少书,而是能答出什么,这对于跨专业的考生还是很有难度的,理解和记忆须并重。

国际关系主要分为理论和历史两部分来复习,理论比较难以理解,但是题目比较好猜,所以可以自己总结一下。我建议大家可以以这本为主复习战前的,如果时间来不及,战前可放弃,毕竟分数不多。战后史其实也包括了两本指定参考书,《战后国际关系》和《当代中国外交》,这两本书我都自己做了详细的笔记,把两本书重复的内容,比如中美关系、中苏关系等都整理在了一起,我觉得这样合并同类项可以减少复习的量,虽然整理的阶段比较辛苦,但是最后复习起来的就去掉了相互重复口径不一所导致的精力消耗。这两本书是十分重要的,一定要仔细看,对整理出来的笔记要反复记忆,包括横向、纵向都需要比较清楚。

但是,从今年的试卷中可以看书,简答题几乎没有可能从这两本书中直接反映出的题目,除了全球化那题在《战后国际关系》的第二章有所提及外,其他都没有明确的出处。不过,拿政党外交这题来说,其实还是比较好答的,因为这些内容在《当代中国外交》各章节中都零散的有所提及,只要合理整合在一起,总结历史历程,突出当今状况,并非无话可说。今年的论述题我认为是比较简单的,虽然题目只有三个字……但是只要对战后国际关系有所了解,都能答出一二。从今年的名词解释可以看出,历年真题还是很重要的,真题必有重复,此外,题目的时代性也更强了,比如东亚峰会、多哈回合谈判等都不是指定参考书中可以直接了解到的,所以建议大家多看新闻多看报,只有日积月累才能水到渠成。

以上只是我的个人考研复习的心得体会,毕竟考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非洋洋洒洒数千字所能详尽,仅供各位参考,希望大家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坚定地走下去,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篇2:中山大学考研国际关系

政治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8分,共80分)

1、绝对主义国家

2、寡头统治铁律

3、诺斯悖论

4、全方位政党

5、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

6、《使民主运转起来》

7、民主和平论

8、迪维尔热定律

9、地方自治

10、社群主义

二、问题回答(每小题35分,共70分)

1、简述国家自主性概念的主要内容,并举例说明其在当今政治学研究中的应用。

2、简述理性选择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在当代政治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影响。

国际关系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50分)

1、无政府状态

2、相互依赖

3、全球治理

4、特别提款权

5、英布战争

6、雅尔塔体系

7、上海合作组织

8、尼克松主义

9、京都议定书

10、中美建交三原则

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简述建构主义的国际体系文化观。

2、简述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主要代表和成果。

3、简述90年代美欧关系。

4、简述胡锦涛同志的“和谐世界理论”。

三、论述题(40分)

篇3:中山大学考研国际关系

关键词:就业压力,考研学生,压力源,影响因素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考研成了大学生缓解就业压力和谋求个人发展的重要选择。 调查显示, 大学生考研比例逐年增加, 近几年更是达到了高峰, 部分高校大学生考研比例达到80%左右, 有的院系、专业甚至高达90%。 据国家人事部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超过600万。 到2015年, 我国高校毕业生则达到了749万人。 由于考研学生的不断增加, 每年研究生录取比例有限, 这必然给考研学生带来巨大心理压力。

1.研究目的及设计

对当代考研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压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看哪些因素是影响考研生心理压力的主要原因。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 抽取宁波大学2016年考研学生200名作为研究被试, 发放问卷200份, 被试中男女生各100名。 回收有效问卷194份, 问卷回收率为97%, 其中男生96份, 女生98份。 研究工具为《考研大学生心理压力量表 》。

2.研究结果及讨论

调查结果发现, 仅有26.80%的学生基本没有紧张感, 在这当中, 女生没有紧张感的人数较少, 说明考研的女生男生更有心理压力;有轻微紧张感的学生达到42.78%, 有将近30%的学生属于严重紧张型。

将抽样学生所选的导致其产生心理压力的各种心理压力源从大到小进行排序, 所得结果如下表1中所示:

从表1中不难看出, 导致学生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就业问题、父母期望、学业问题。

3.影响考研学生心理压力的因素分析

从上述研究结果中不难发现, 导致考研学生产生心理压力的主要压力源包括就业问题、父母期望、学业问题及家庭问题等。 (1) 就业问题。 对于绝大多数毕业生来说, 就业是他们首要面对的问题。 对于影响大学生就业率的因素, 从客观上讲, 现今社会, 由于高校连年扩招, 毕业人数激增, 社会竞争加剧, 本科生供过于求, 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比比皆是;从主观方面说:自身期望值过高和实践能力弱是都是导致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2) 父母期望。 在考研大军中, 有部分学生考研并非完全出于个人自愿, 而是来自于家庭的压力和期望。 部分学生来自贫困山区和贫困家庭, 他们家长外出打工挣钱负担儿女上大学。 他们在家人的深切期盼中走上考研这条路, 这必将给他们极大的心理压力。 (3) 学业问题。 有些学生认为自己在本科阶段所学的专业知识不够深入, 希望通过考研继续更加深入地学习, 期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 希望考研以继续深造, 但与此同时又担心自己所学知识不够扎实, 在考研当中会受阻, 难免产生焦虑、紧张心理。

除上述原因之外, 导致学生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还包括家庭条件, 名校情结、群体效应等。 总体而言, 调查结果发现, 就业压力、父母期望、学业压力成为导致考研学生心理压力的三大主要原因。 如何有效缓解考研学生的心理压力呢? (1) 树立正确考研观。 考研学生要正确认识到考研并非回避就业压力的方法, 而只是增加知识储备、 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出路而已。 (2) 正确处理各方压力。 (3) 增强自身实践能力。 在就业过程中, 招人单位要求的不仅是学生的理论知识, 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 考研学生希望通过考研增加理论知识储备这个出发点是好的, 但不能把所有希望都放在这里, 而忽略自身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吴秀霞.高校毕业生心态透视与压力原因分析.2008, S1:123-125.

[2]赵红, 张平, 段功香.考研学生心理亚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的研究.护理研究, 2009.1, 第23卷:215-216.

[3]周红萍, 高晓芳.大学生就业压力与择业研究.2008 (2) , 第10卷 (第2期) :212-213.

篇4:中山大学考研国际关系

命题思路和考点分布

完型填空题目就是在一篇240~280个字的完整文章中挖出20个空,空与空之间相隔4~15个词,考生的任务就是把这些空补回去。该题目的原理跟拼图游戏相似,考查的是考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考研完型填空题的综合性和逻辑性非常强。考生解题时,需要对整篇文章的结构布局、上下文关系和句子的内部结构进行层层分析,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的一个反复推敲的过程。总的说来,完型填空题是一种检验考生英语综合能力的题型,要想得到相对满意的分数,就必须对英语知识有全面的了解。

笔者在对2001~2010年考研真题进行研究之后发现,考研完型填空题的考点大致分布在三个方面:逻辑关系(25%,50/200)、词汇(65%,130/200)、语法与固定搭配(10%,20/200)。完型填空文章的已知部分和未知选项是通过逻辑关系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因而,考生可以通过在文章的句子内部和句子之间寻找提示点来完成题目。近十年的真题也体现了这一点:经笔者统计分析,近十年考研完型填空真题的答案提示点分布在句子内部的题占到60.5% (121/200),提示点分布在句子之间的占到39.5% (79/200)。因此,如果考生做题时具有全局观念,能够抓住文章的中心主线进行解题,攻克考研完型填空并非难事。

七大逻辑关系题

逻辑关系题是考研英语完型填空题中每年必考的题型,题目本身难度不大,而且规律性特别强。在下文中,笔者总结出了考研英语完型填空题中经常出现的七种逻辑关系题类型,分析了各类逻辑关系题的表现形式,列举了每类逻辑关系题的选项所涉及的逻辑词,并通过具体的真题实例来展示解题思路。

(一)转折让步关系题

转折让步关系题是历年考研英语完型填空中考得较为频繁的一种逻辑关系题,2001~2010年间共考了15道题。这一类题的表现形式是空前后的词语或句子出现语义上的转折。选项中经常出现的逻辑词包括however (然而)、although (虽然)、yet (还,但是)、even if (即使,纵然)、even though (虽然,即使)、while (而)、on the contrary (相反地)、rather than (而不是)、though (虽然)、but (但是)、whereas (相反,反之,然而)、by contrast (与之相反,对比之下)、instead of (代替,而不是)等。在考查转折让步关系题时,句中一般会出现not或否定前缀等信号词,考生如果能够找到这些关键字眼,解题时便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们来看一道真题实例:

This group generally do well in IQ test, scoring 12~15 points above the mean value of 100, and have contributed disproportionately to the intellectual and cultural life of the West, as the career of their elites, including several world-renowned scientists, affirm they also suffer more often than most people from a number of nasty genetic diseases, such as breast cancer. These facts, 14, have previously been thought unrelated. (2008年真题)

14. [A] moreover [B] therefore

[C] however [D] meanwhile

解析:该空后面出现带否定前缀的信号词unrelated,据此可初步确定该空所连接的前后两个句子是转折让步关系。我们再来看前后两个句子的意思:前面指出智商高的小组更容易受到基因性疾病的侵袭,后面(即该空所在句)说“这些事实以前被认为是不相关联的”。因而,前后两句构成了转折关系,正确选项应该为C。需要指出的是,句子出现的“have previously been thought”(以前被认为……)具有一定的暗示意义,暗示以前的情况与现在不同,具有转折的意味,认识到这一点对解题也非常有帮助。另外,however一词在考研完型填空题目中出现的次数很多(在2002、2003、2004、2005、2007、2008年的考题中都出现过),是典型的表示转折关系的信号词,考生应当给予重视。

(二) 因果关系题

因果关系题也是近年考查的重点,2001~2010年间共考了13道题。这一类题的表现形式是空前后的句子表达的都是完整的意义,而且前后句子之间构成因果关系,要么是前因后果,要么是前果后因。选项中经常出现的逻辑词有because (因为)、so that (以便) 、consequently (结果,因此)、as a result (结果,因此)、so (所以)、result from (由……造成的)、result in (导致,引起)、in that (因为)、therefore (所以,因此)、as (因为)、since (因为,既然)、so as to (以便,以至于)、turn out (结果是)等。下面请看一道真题:

Fruit flies who were taught to be smarter than the average fruit fly tended to live shorter lives. This suggests that dimmer bulbs burn longer, that there is an advantage in not being too terrifically bright. Intelligence, it 5, is a high-priced option.(2009年真题)

5. [A] insists on[B] sums up

[C] turns out[D] puts forward

解析:该空前面的句子说“通过训练而变得更聪明的果蝇,其寿命往往比普通果蝇短。就像昏暗的灯更耐用一样,不太聪明具有一定的优势”;该空所在的句子表达的则是“聪明是要付出代价的”。可见,前后句子构成的是因果关系,而选项中只有turns out能够表示因果逻辑关系,因而正确选项是C。

(三)平行并列关系题

平行并列关系题每年必考,2001~2010年间共考了22道题。该类题的表现形式是空的前后部分在语法结构或意义方面对称,具体可以分为句子内部的并列和句子间的并列。句子内部并列又可分为词性并列、褒贬并列、动静并列以及肯定与否定并列;而句子间的并列主要为语义并列。该类题型选项中经常出现的逻辑词有and (和)、or (或者)、also (也)、as well as (也)、while (而,表示并列)、either...or... (要么……要么……)、neither...nor... (既不……也不……)、not...but... (不是……而是……)、not only...but also... (不仅……而且……)等。下面请看一道真题:

Together with another two scientists, he is publishing a paper which not only7that one group of humanity is more intelligent than the others, but explains the process that has brought this about. (2008年真题)

7.[A] advises[B] suggests

[C] protests[D] objects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not only...but (also)...平行并列结构,只要懂得平行并列结构所连接的两个部分在语法结构或意义方面对称,考生就可以轻松作答。文章中第7个空的答案要和but后面的explain形成对应,因而只能用suggest,表示“提出,表明”的意思,正确选项为B。

(四)例证关系题

例证关系题非常容易辨别,难度也不大,2001~2010年间共考了五道题。这一类题的表现形式是空的前面表达的是总体的概念,后面表达的是具体的例证和说明。选项中常见的逻辑词是for example (例如,比如)、for instance (例如)、such as (例如,比如)等。for example和for instance的用法相同,短语前后要先用标点符号隔开,再加例子;而such as前面是名词,后面直接加例子,不需要用标点符号隔开。下面看一道真题:

It turns out that peculiar way of conducting the experiments may have led to misleading interpretations of what happened. 15, lighting was always changed on a Sunday. When work started again on Monday, output suddenly rose 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Saturday and continued to rise for the next couple of days. However, a comparison with data for weeks when there was no experimentation showed that output always went up on Monday, workers tended to be diligent for the first few days of the week... (2010年真题)

15. [A] In contrast[B] For example

[C] In consequence[D] As usual

解析:空的前面说“实验的方法不对,由此得出的对事件的解释可能会对我们产生误导”,后面举了一个实验的例子,然后以这个例子来说明为什么这种实验方法会误导人:如果在星期日改变照明条件,当星期一工人重新开始工作时,产出比先前周六的产出高,并且在接下来的几天,产出也继续保持增长;然而,事实上,从以往数据的对比中看出,在没有做改变照明条件这一实验的几周中,周一的产出同样是保持增长的,这是因为工人在一周的头几天往往会更勤奋。因此,此处正确选项应该为B,表示上下文之间的例证关系。

(五)递进关系题

递进关系题在考研完型填空中考查较少,2001~2010年间只考了一道题。这类题型的典型特点是“前浅后深,逐步升华”。选项中常出现的逻辑词主要有furthermore (而且,此外,再者)、indeed (更确切地说,甚至)、moreover (并且,此外)、what is more (而且,更重要的是)、besides (此外)、in addition (另外)、additionally (此外)。请看下面一道真题:

The homeless make up a growing percentage of America’s population.1homelessness has reached such proportions that local government can’t possibly cope. (2006年真题)

1.[A] Indeed [B] Likewise

[C] Therefore [D] Furthermore

解析:该空前面说“无家可归的人占美国人口的比例越来越大”,该空后面说“无家可归的人所占的比例如此之大,政府可能无法应付了”。可见,两者之间是递进的关系。根据题意,我们把正确答案的选择范围缩小在A和D之间。由于furthermore更多的是“而且,此外”的意思,所引出的是与前句不同的观点或是事例,而此处空格前后的句子强调的是同一个事例,即“无家可归者占美国人口的比例越来越大”,因而正确选项应该为A。

(六)条件关系题

条件关系题的考查最近两年具有升温的趋势。2008年之前的考研英语真题中表示此类逻辑关系的词汇从来没有作为正确选项出现过,但是2009年和2010年都考查了这个考点。这一类题的表现形式是空的前面表示假设条件,空的后面表示结果。选项中经常出现的逻辑词有if (如果)、provided that (假如,在……条件下)、given (考虑到)、lest (以免,以防)、unless (除非)、only if (只有)、if only (要是……就好了)。请看下面一道真题:

We believe that 15 animals ran the labs, they would test us to determine the limits of our patience, our faithfulness, our memory for terrain. (2009年真题)

15. [A] if[B] unless[C] as[D] lest

解析:根据这道题的选项,考生能够初步确定该句考查的是主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空所在的宾语从句前半部分说“动物操作实验室”,而后半部分说“它们会测试我们的忍耐极限、忠诚度和对地形的记忆力”,显然这两部分的关系是条件关系。根据句意,正确选项应该为A。

(七)总结关系题

总结关系题的考查近两年有升温的趋势, 2001~2010年间共考了五道题。在这类题目中,空后的内容是对前面句子内容的总结和概括。选项中常见的逻辑词有generally (大体上,普遍地)、ingeneral (一般地)、above all (最重要的是,首先,尤其是)等。

Born in the crisis of the old regime and Iberian Colonialism, many of the leaders of independence share the ideals of 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 careers open to talent, freedom of commerce and trade, the right to private property, and a belief in the individual as the basis of society.6there was a belief that the new nations should be sovereign and independent states… (2007年真题)

6. [A] Presumably[B] Incidentally

[C] Obviously[D] Generally

篇5:暨南大学国际关系考研经验分享

英语

英语一是很应试的一门考试科目,很讲究做题技巧,特别是阅读,所谓得阅读者得天下。我的整个备考过程基本以研究真题阅读为主,完型新题型基本没怎么管。我的英语底子虽然还可以,但是听到很多人说英语底子好的人往往考研英语都考的不太好,所以也挺重视的。我从3月份开始背单词,每天跟何凯文的每日一句(一直坚持到11月,后期因为要冲刺英语的时间就没给太多),在6月之前花在英语的时间还是比较多的,有时候一天能学5个小时英语,英语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渐的过程,所以一定要尽早开始英语的复习,而且不能断,每天都要坚持学一下保持语感。

下面大概说下我复习英语的时间安排和复习资料

①背单词(贯穿考研的全过程):只用何凯文的1575,重点背1575个高频单词,其他的单词也会背,但是主要是1575个重点词,把里面的熟词僻义背熟,然后后期刷真题的时候把不会的真题和短语用一个本子记录下来,反复看熟,后

本文来源于公众号:国际关系学考研联盟

期冲刺阶段就可以不用单词书,直接背自己整理的单词短语。

②句子练习:我是上网找何凯文的长难句视频来看,每天跟何凯文的每日一句练习切分和翻译。

③阅读:我从5月份开始做阅读,做04年-98年,每天做一篇,做完对答案,把每个选项的设置、正误都研究透然后翻译文章,这个过程耗费的时间很长,但是对于前期复习时间比较充裕的考研er来说是一个提升英语语感和熟悉出题人套路的方法,如果时间不太来得及可以不用做这么前的真题。6月-9月:做05-14年的真题,具体操作跟之前一样,每天一篇,刷完一遍之后,继续刷第二第三遍,反复研究出题人的套路,中间看何凯文的阅读视频(强烈推荐何凯文的阅读技巧,个人觉得很好,其他的可以不跟kk,但是阅读确实我是很服的)9-11月:做14-16年阅读真题,也是反复研究,用17 18年的真题做一次完整的模拟,个人建议早一点进行比较好,年份越接近的真题含金量越大,我当时比较晚才研究17/18年的真题,所以到考试前也没有把17/18年的真题搞透,这是一个失误。

④作文;也是跟何凯文,前期背一下句子,后期直接看冲刺班的作文模板,用他的作文模板自己改成自己的模板,所以在作文方面我花的时间不算特别多,省下来的时间都留给专业课。Ps.比较多人用王江涛的作文,我也有看过他的作文书,这么说吧我觉得他的风格不适合我,他的作文要求的是把十大十小的作文都背熟然后自己运用,我觉得20篇作为的背诵量对我来讲太大了,本身专业课要背的东西就很多,而且还不太好背..背了到会写会用的阶段又很长,所以就没用了,我个人感觉是如果你的英语基础比较好、时间比较充裕的话跟王江涛的作文还是挺好的,可以冲击作文的高分,如果时间紧迫,英语写作能力一般对写作的分数要求一般的话就可以跟kk,看自己的情况选择)

本文来源于公众号:国际关系学考研联盟

⑤完型和新题型:完型的难度逐年下降,今年的完形填空比较简单,在10月-11月期间做了近7年的完型填空,发现得分率都比较稳定,以前的难度偏大,但是从16年开始难度就急剧下降了,后面今年每次做都能维持在6-7分左右,因为我完型设定的目标就是6-7分,所以就没有花多少时间研究完型,而且最后几个月时间宝贵,主要任务是专业课。在新题型的研究上比完型花的时间稍稍多些,看了新东方的徐佳朋的真题解释视频,方法还是不错的。⑥作文:作文我全程是跟何凯文的,前期看他的写作视频,买了作文书,他给的句子贼多挑一些自己认为可能会用到的背就行,然后最后看冲刺班跟点睛班的视频,然后考前的最后五天背三篇大作文和一篇小作文的模板,考试的时候直接默写就行.....因为点睛班是考研前5天才出的,如果时间精力充沛的话可以不必冒这个险。我今年在考试的时候大小作文的位置写反了,然后申请换答题卡,来来回回浪费了20分钟,不过因为今年的作文题目用哪个模板都行,所以我选择了自己背的最熟的那篇来默,最后大小作文就花了30分钟就写完了,不幸中的万幸了。关于跟哪位老师的问题:我觉得没有最好的老师,只有最适合自己的。网上也有很多人觉得kk的课很鸡肋只会吹水英文发音又怪怪的....对于网上的各种撕逼考研期间我从不关注,复习的时间很宝贵,自己的学习任务还没完成实在没心思去管辅导界的风风雨雨。我整场考研下来没有迷恋过哪位老师,我始终认为哪位老师都不能直接让你成功考上研究生,你能靠的只有自己!所以我一般都是汲取各位老师所长,哪一种题型哪个老师擅长就听谁的。个人建议,跟kk的阅读和每日一句(虽然现在每日一句的鸡汤和水分偏多,但还是要推荐),作文王江涛或kk,单词自己背、其他题型新东方的老师讲得比较好。

政治

本文来源于公众号:国际关系学考研联盟

政治是性价比很高的科目,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基础安排好时间,个人认为70分是一个分界线,往上提分要花大量的时间,还是那句如果时间很充裕你可以投这个时间进去,我个人认为专业课提10分比政治提10分容易一点,所以我就没花这个时间啦。

有两点个人情况首先要说明一下,我是个文科生本科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虽然我没怎么具体学过考研政治的那些知识,但是四年的专业学习让我养成良好的政治素养还有我自己本身对回答政治大题有一定的天分...(就是比较能吹官话啦)。。所以我的政治学习经验大家可以选择性借鉴。

用书:肖秀荣一整套+风中劲草(虽然以往很多师兄师姐推荐,个人觉得一般,买了肖秀荣的可以不买这个,买的书多其实也没时间看,看杂不如看精)+后期打印了各大名师的模拟题选择题部分来练手

①8月-9月:每天两个小时的复习时间(如果当天的专业课任务没完成就压缩政治的时间),主要是看精讲精练和1000题,马原部分和毛中特部分看视频(马原看任燕翔、毛中特看蒋中挺)其他部分过的很快也没有看视频。②10月:再刷一遍1000题,整理属于自己的错题本。

③11月-12月;看风中劲草和肖秀荣的时政、练习找马原的原理、做各大名师的模拟题,8套卷的大题凭自己的时事触觉挑了一些题来读熟、稍稍记忆一下,4套卷出来之后就背四套卷,考试前一个星期看自己整理的选择题错题本,看了两遍,关于四套卷个人建议为了保险起见都背下来的,不用一字不漏,但是大概的一些说法和史实还是要记牢。不过由于我自己作死,很晚才背四套卷,所以上考场前四套卷背的还不太熟悉,但是好在有根据各个名师的押题都重要的题有针对性的去背,考试前一晚上实在是没法背完就跟本专业的死党押了一下题,然后押

本文来源于公众号:国际关系学考研联盟

中了马原、毛中特、和当代三道大题.也是狗屎运了...而且今年有19大在,政治大题考得很松,反正我无论背得熟不熟、有没有背过都不管了,上了考场就拼命写,把整份答题卡写满了,写到交卷,估计最后政治大题拿了40分左右吧。这里推荐一下小白考研的政治资料整理,特别是他整理的各个名师的密押五道题对于抓住背诵的重点很有用。

④关于选择题:选择题是很迷的东西,你花的时间再多可能比不过别人考试时候运气好猜中了。但是政治能否得75+的高分就在于选择题了,今年的多选题很难,而且基本是19大报告时政,所以就算前期很勤奋把1000题仔细看了三遍和1000题刷了一遍的结果还是一样的,最后都只能猜,结果如何就全靠运气了。在这里不是说投机取巧、凭运气就能考好,该花的基本时间还是要花,该打的基础还是要打牢,容不得半点偷懒,只是想告诉大家政治会存在投入和付出不成正比的可能,希望大家要从总分最大化的原则出发去安排学习时间,避免收益和付出不成正比的情况出现。

专业课部分:政治学(703)+国际关系史(805)

我复习专业课没有看其他课外参考书,就只看了四本指定书目,暨大国关的专业课考察比较重基础,就算考到难的题目也是从指定书上的基础内容进行延伸,所以把四本书的内容和笔记看熟看透背熟就可以了,不需要额外花时间看其他辅导书,政治学部分我是本科有学过十五讲、去蹭了比较政治制度课程,复习时候也坚持去蹭课,积极问老师比较政治学里面不懂的或者比较难背的部分怎么处理。国际关系史部分主要在刘德斌的国际关系史,前期有搭配视频来捋清思路,顾关福的战后国关前期看看,然后等到刘德斌那本背的差不多的时候再返回 面具体来说说具体的复习方法。

本文来源于公众号:国际关系学考研联盟

政治学:暨大的用书是燕继荣的政治学15讲+张小劲、景跃进的比较政治学导论

政治学这门课跟国际关系史不同,比较重理解,比较政治学又很艰涩难懂,用我们政治学老师的话来讲就是作者编得本来又不太好...又是十一五计划用书,所以比较那啥.....①3月-5月末:把两本书仔细的看两遍,要在自己的脑海中一个宏观框架,我当时也有自己尝试做笔记,但是发现只是在抄书,后期根本不会看,所以我的建议是不要一边看一边详细的做笔记,写写框架思路还是好的,主要是认真的看书和理解。政治学15讲大三的时候有学过一些,所以看得比较快,比较政治花的时间比较多

②6月-7月中旬:根据自己找到的笔记对照着书本再看一遍书,按照书上的内容自己对笔记进行修补。

③7月中旬-9月开学前:7月底有一个星期完全没有学习,回家狂欢!!然后回学校继续复习,这个时候开始背书,每天大概背4个小时的政治学(我比较喜欢边背理解)也没有往前回顾,每天都是新的内容,大概花1个月粗略的背完15讲,然后再开始背比较,第一遍背书花的时间很长,但是背完还是会发现啥都没记住一脸懵逼,这很正常,知识的体量很大,而且时间间隔很长不能奢求一两个月就记住,所能做的只能是不断的重复重复再重复。

④9月-10月:背第二遍,看真题的命题趋势划定重点复习的章节。同时再去上一遍政治学15讲的课,上课花的时间不多一周一个下午,但是效率比自己复习的要高很多,而且老师有时候会讲很多有趣的故事或者看电影啥得就等放松了。我在下课的时间也经常问老师问题,比如比较政治学里面前几章的很多东西很难

本文来源于公众号:国际关系学考研联盟

理解也很难记,然后老师就会给我举例子解释一下,然后跟我说如果考试考到的话可以答什么内容比答书上的内容还好,因此我的背诵量就减少了很多。所以个人建议有条件的师弟师妹最好去蹭一下你们学校的政治学课程,你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的。

⑤10月-11月:背第三遍,11月中开始做真题。大概每周模拟一次,做真题的目的在于练手,看看自己在三小时之内能写多少,同时在检验自己背诵的熟不熟,实在没时间不用把真题都做完,分配好时间,确保考前至少模拟两次就行。暨大的真题重复率极低,所以也没有必要强迫自己把真题都完完整整的写一遍,但是一定要研究真题的命题趋势,统计命题人最喜欢考的是哪一章。

⑥12月:继续背书,重点背诵记不熟的部分,同时回归书本查漏补缺。有些记得非常不熟的地方背完之后可以简单的默写一下,加深记忆。

国际关系史

史实性的东西线索性很清,不用花很多时间去理解,所以只要把整本书的体系变化横向纵向的事实捋清就ok,国关的重要在于目录,一定要把目录利用好,目录已经帮你把体系立起来了!国关的复习重点是刘德斌那本书!刘德斌的那本书!刘德斌的那本书!重要事情说三遍!不要本末倒置了!

①3月-5月末:把两本书仔细的看两遍,一边看一边画线,看书的时候目的性不要太强,砖头这么大本书你想看两遍就知道人家讲什么?你是记忆天才?看完觉得自己什么都不知道的不用太担心啦,从看-记-写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从输入到输出需要一定时间的累积,你以为自己什么都不会,但是只要你是用心看的就会有一定的印象。看第二遍书的时候可以多关注框架,起码你要知道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维也纳体系-俾斯麦大陆联盟体系-。。。。刘德斌十二个章的排序

本文来源于公众号:国际关系学考研联盟

要了解。

②6月-7月中旬:根据自己找到的刘德斌的国关史笔记对照着书本再看一遍书,按照书上的内容自己对笔记进行修补。战后国关没有找到笔记,我当时自己做了笔记,8月份到背书的时候背到一半问了一下师兄,师兄说顾关福的战后国关不用怎么看,因为有很多跟刘德斌的国关史有重复,所以我就把战后的那本书先放放,重点整国关史。

③7月中旬-9月开学前:7月底有一个星期完全没有学习,回家狂欢!!暑假这个阶段跟政治学一样,开始背书,每天大概背3个小时吧,也没有往前回顾,每天都是新的内容,大概花1个月背完国关,然后再开始背战后,背到一半得知不太重要后就没有继续背下去,然后再背一遍国关史。同时,8月中旬开始研究真题,归纳真题出现的重点章节。注意:不是做真题,这时候完全没有做真题的资格,因为背了一遍或者两遍书输入的还不够多所以很难输出,只需要对着目录仔细的归纳常考的章节,然后往后背书就会有重中之重的章节了。④9月-10月:背第二遍,看刘德斌国关史的视频,梳理一下思路。

⑤10月-11月:疯狂背书,11月中开始做真题。大概每周模拟一次,做真题的目的在于练手,看看自己在三小时之内能写多少,同时在检验自己背诵的熟不熟,实在没时间不用把真题都做完,分配好时间,确保考前至少模拟两次就行。然后开始看看顾关福的战后国关,由于我之前做了笔记,所以就没有回归书本看书,直接看自己做的笔记,这时候看就会发现很多战后的内容跟国关史重复的,我就花点时间把自己的笔记思路再梳理一遍,把笔记的内容压缩成三四张A4纸的内容,然后背这三四张A4纸的框架。

⑥12月:继续背书,重点背诵记不熟的部分,同时回归书本查漏补缺。有些记得

本文来源于公众号:国际关系学考研联盟

非常不熟的地方背完之后可以简单的默写一下,加深记忆。有几点要注意:

背诵是为了加深理解和记忆,每个人的学习方法不同,有些人不喜欢背书,如果可以通过看书就把内容都记住的话也不一定要背诵,反正到考试前用自己擅长的方法把内容记熟了就行。背书也不在于背多少遍,在于记住了没?我在11月份的时候刷考研帮看到有人说把书背到7-8遍的时候我的心是很慌的,因为我才背到第三遍。有些人是需要刷轮次缩短背诵一本书的周期来加深记忆,有些人背的比较细,所以过一遍很慢,这个没有可比性。按照自己习惯的节奏复习就好。专业课没有所谓的重点,特别是国关史。如果你研究两门真题就会发现,三本书书都是重点,只有重要和非常重要之分,而没有重要和次重要之分。专业课也只有6道大题,如果考到有任何一道你没有背过的题,一道题25分-30分这直接决定考研成败的。所以请务必复习周全和细致,特别是在前期!不要偷懒得过且过!用好书上的目录,目录就是一本书的体系,背诵的时候可以看着目录背,回忆的时候看着目录看看自己能想起多少,我在复习的时候直接把国关史目录撕下来看着整理的笔记背诵,国关史那十几页的目录要背诵,因为老师出题很多时候就是目录的某一个三级化标题,只有把目录了然于心才能从宏观上答题。

专业课可能只有到11月中后期你才会发现原来我记熟了这么多东西,所以前期千万不要放弃,只要方法正确,前面的努力都是有用的,一定要坚持!

考试前一定要练手!我在考试前10天每天没门专业课都坚持写两道题目(题目是自己出的都是认为有可能会考到的,国关史还刚好押中俾斯麦大陆联盟体系和比较东盟和欧盟的成立过程)只要你复习的够熟悉,押中专业课的题目是很有可能的,比如今年是东盟成立50年(暨大主编的东南亚研究都做了好几期东盟

本文来源于公众号:国际关系学考研联盟

成立50周年的专题)外加上近两年又是欧盟危机,所以我就觉得东盟和欧盟肯定会考一个,没想到两个都考了。

如果有同学想报辅导班,可以去了解下新祥旭考研,一对一辅导还是有很大效果的。

关于时间安排的问题: 1、3月-5月:由于还要上课,复习的时间比较的松散,有时候还要处理大二大三时期接下的工作要处理,所以一天的学习时间大概在6-8个小时左右。2、6月-9月:6月开始没有课要上,其他杂事什么都处理完毕,开始系统的复习。整个暑假都在学校复习。学习时间为7:40-晚上9:00 中午吃饭+休息减去两个小时,7月底回家一个星期休息,陪陪家人和朋友。3、9月-11月:7点20-晚上10:00,吃饭吃的比较慢,跟研友聊天,饭后散散步减减压。4、11月-12月:7点20-晚上10:30

关于运动:考研前一年我一直有坚持做keep,我认为运动能让我保持头脑清醒提高效率,最重要的是能减肥!所以考研期间也一直坚持运动,3月-9月基本保持两天运动一次,9月-12月复习时间变紧张,运动的次数变少了,但是至少一周会运动一到两次,没时间回宿舍做keep就在去慢跑半个小时,所以整场考研下来我没有胖也没有长痘,而且还瘦了3斤。

关于休息:考研期间我每天都会在12点之前睡觉,有时候11点半,学习任务在教室完成,回宿舍就洗澡玩一下手机适当的放松放松,要注意劳逸结合,有时候复习得好累好累就放自己一下午和一晚上的假去流一身汗然后睡一个好觉,学会

本文来源于公众号:国际关系学考研联盟

修整和放松。

一定要相信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加油!坚持就是胜利,全力以赴走完全程,你会发现自己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都会提升,考研很累,但是也会得到很多,学会享受过程!学会苦中作乐!

篇6:中山大学考研国际关系

(2000年~2012年)

2010年初试真题 政治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5*8=40)旧制度主义 莫斯卡

《人权宣言》 混合政体 囚徒困境 民族国家 亨廷顿 政治冷漠

二、简述题(4*15=60)

权力分立理论的思想来源与依据 国家自主性与国家能力的关系

英国主权思想与法国主权思想的异同

多党制(含两党制)与一党制起源的制度背景

三、论述(2*25=50)

运用议程设置理论,结合案例说明中国政治决策过程的变化。

结合中国或其他国家的政治实践说明多中心治理与国家主导型治理的关系。

科目:学科综合(国际关系史、西方政治思想史、国际关系理论)

一、简述(10*10=100)

摩根索政治现实主义原则的基本内容及其现实意义 马汉的地缘政治思想的内涵

新现实主义与社会建构主义关于国际体系理论的不同点 国家利益的作用于特性

19世纪70年代德意志统一的影响 古巴导弹危机及其影响

中国提出的新安全观的主要内容

亚里士多德关于“人是政治的动物,应该学会统治与被统治”的思想内涵 霍布斯国家学说的人性论基础

柏拉图关于政体类型及其演变的规律

二、论述题(三选二,2*25=50)结合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演变,简述二战后西方国家政治学者对国家实力构成要素的理解的发展变化,并说明其现实意义 “十四点计划”的背景、内容及实质

有一种观点认为“高贵是高贵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所以正义的人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必然是不幸的;另一种观点认为“正义的人又聪明又好,不义的人又笨又坏”,所以

正义的人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可以是幸福的。请援引相关重要思想家的学说从古今之争的高度论述:好人应该如何面对社会政治生活 2009年初试真题

业务课一 政治学原理 一 名次解释

1政治现代化 2 利益表达 3政治评价/利益评价 4 参与型政治文化 5 寡头统治铁律 6 非正规性利益集团 7 联邦主义 8交易型政治家 二 简答 历史制度主义的基本特征 2 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基本特征 民主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和主张 4德国式现代化道路改革的要素与特点 三 论述 民主与法治的关系 论述我国政府大部制改革的政治意义

西方政治思想史 一 名词解释 希腊四主德 2 代议制民主 3 多党制 4 总统制 5 国家元首 二 简答 霍布斯论国家主权的性质 洛克对保护人权是怎样设计的 3 亚里士多德论公民的含义 4 政体的含义及其分类

国际政治理论 新自由主义关于国家合作的观点

2相对收益和绝对收益的内涵及其在国际关系中的意义 3沃尔兹的两极稳定论 4复合相互依赖理论 论述

用国际政治理论论述当今发达国家对外援助的新特点

国际关系史 四国同盟和神圣同盟关于维持欧洲和平的比较 2九一八后美国对日政策及其评价 论述经济危机对国家关系的影响

(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经济、外交专业)

2008 年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经济、外交专业(初试)真题 业务课一:政治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5 分)

1.宪政主义、2.技术专家型政治家、3.协商民主、4.社群主义、5.归口管理、6.内阁制、7.公民权利、8.政治系统理论

二、简述:(每题15 分)

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制度变迁理论 2.简述政治博弈规则的基本内容 3.简述媒体在民主政治中的作用

4.简述民粹主义在政治中发展的原因

三、论述:(每题25 分)

1.运用政治参与理论分析我国的“群体性事件”现象

2.试论述新世纪以来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中的制度革新

业务课二:综合考试(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关系史、中国外交)

一、简述题:(每题10 分)

1.简述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IPE(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 2.简述主流建构主义关于体系结构的观点 3.简述传统现实主义的研究方法 4.简述权力转移理论

5.简述华盛顿会议后美日之间权势的变化 6.简述俄国宣布武装中立的背景及影响

7.简述《共同纲领》对新中国外交政策是如何规定的 8.简述《中日联合声明》的基本内容

二、论述题

1.用相关国际关系理论分析国际气候谈判。(30 分)

2.凡尔赛体系内英法德三国的主要矛盾及各自的对策(20 分)3.冷战结束初期,邓小平提出指导中国外交的28 字方针的内容?试论述其对当前中国外交的指导意义。(20 分)

西方政治思想史 一名词解释 柏拉图论哲学王 2 阿奎那的教会国家 3 洛克论政府权力的性质 4 汉密尔顿论议会两院制 5 密尔论选举复票制 6卢梭论财产分配 二简述 亚里士多德研究城邦政制的主要方法 2 霍布斯的主权者义务 3 孟德斯鸠的政体原则 4美法革命的异同 5 西塞罗的政体思想 6杰弗逊的人民参政权利

2008 年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经济、外交专业(复试笔试)真题 1.比较现实主义和建构主义关于国际体系及其结构的基本观点(35 分)2.比较国联和联合国运行机制的特点(35 分)3.用外语阐述当前中国周边外交现状(30 分)

2007 年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经济、外交专业(初试)真题 政治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

1共和制2官僚自主性3操纵性权利4司法独立5议会主权6民族国家

二、简答题(5 道选做四道)简述政治参与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 简述利益集团的基本功能 3 简述内阁制政府的基本特征 简述政治统治合法性有哪些获得方式

三、论述题(选做两题)1论述代议制民主的优缺点

2运用政治学原理,试析建设和谐社会的方式

3结合国内政治或国际政治,说明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化 西方政治思想史

一 名词解释

1修昔底德 2 《论李维》 3 功利主义 4 积极的自由与消极自由 二简答

1如何理解霍布斯与西方近代自由主义的关联 2简述黑格尔的政治思想及其当代影响 在美国的联邦制度中一项法案成立须经哪些程序 4 为什么说美国总统选举是间接选举 5 英国光荣革命的制度意义是什么

综合考试

(一)国际关系理论

一、简答题

1、简述霸权周期理论的基本内容

2、简述结构现实主义关于国际体系分析的基本观点

3、简述跨国政治与国际政治的区别和联系

4、简述霍布斯“自然状态”概念的含义及其理论意义

二、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国际关系中的多边外交

(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一、简答题

1、简述《乌得勒支和约》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2、简述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与标志

二、分析克里米亚战争中相关大国的矛盾、意图及政策

(三)当代中国外交

一、简答题

1、简述新中国外交政策由“一边倒”变为“两个拳头打人”的主要原因

2、简述上海合作组织在地区安全合作中的作用

二、结合“战略竞争者”与“利益相关者”的概念,分析美国的对华政策。2007 年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经济、外交专业(复试笔试)真题 1.比较冷战前后跨大西洋地区国际关系特点及影响 2.什么是“安全共同体”并举例 3.用英语论述美国对中东的政策

2006 年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经济、外交专业(初试)真题 政治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 强制性权力2 非零和博弈3 压力集团4 国家能力5 政治合法性

二、简述题 简述合法性与权威的关系。简述政治统治与政治管理的关系。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民主政治的制度特征。4 简述国际政治中的人权观分歧。

三、论述题 结合国家对外政策的国内过程,论述利益集团的作用。2 用权力基本类型理论分析美国当前的对伊政策。综合考试(国际关系理论、国关史、当代中国外交)

一、简述题 简述海权论的内容。简述列宁关于垄断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特点。3 简述英国学派的特点。简述科学行为主义的方法论特点。5 简述俾斯麦外交的目标和具体政策。6 简述三国干涉还辽的背景和影响。简述70 年代中国外交政策及其特点。8 简述中国在朝鲜核问题上的立场和观点。

二、论述题 用有关国际关系理论分析“全球治理”。试论国际联盟的产生背景、主要作用和缺陷。3 当今中国和东盟国家关系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注:08、07、06 三年的试题考试科目相同,皆为“政治学原理”和“综合试题(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关系史、当

代中国外交)”,所以这三年的题要足够重视。2005 年 政治学原理 一 名词解释 1 历史制度主义 使命政党与掮客政党 3 议会委员会制度 4精英民主理论 5 寡头统治铁律 二 简述

1简述分权学说 简述归口管理体制 3简述公共选择理论 简述政党与利益集团的区别 5 简述共和制的要素和意义 三 论述 结合政治发展理论分析加强中国***的执政 能力建设问题 2 试论社会转型时期国家职能与社会公正的关系

西方政治思想史 一 简述题

1简述美国大选中的赢者通吃原则 2 简述亚里士多德的政体分类 3 简述西塞罗自然法的定义

4简述霍布斯自然权利说的核心内容 5简述“二元君主制” 二 论述 试论法国大革命对西方现代制度形成的影响 2试析美国政治中压力集团的作用 3 简要归纳苏格拉底的政治理论思想 试析JS密尔之于19世纪英国议会改革的主导思想

综合考试

一、简答题 简述民族与国家的关系。简述强制性权力与功利性权力的区别。3 简述英国议会主权理论。4 简述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简述亚非会议的主要成就和历史意义。6“古巴导弹危机”是怎样发生的? 简述欧洲一体化发展中超国家性质的主要体现。8 简述美国“人权外交”提出的国际背景。9 简述莱茵联盟建立的目的与意义。简述19 世纪40 年代《海峡公约》的内容及其影响。

11《开罗宣言》对中国的相关问题是如何阐述的?其意义何在? 简述美国20 世纪30 年代的“睦邻政策”。

二、简论题 试论国家权力的经济资源与政治基础。2 试论国际政治对国内政治的影响。试论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其作用。4 试论日俄北方领土问题的形成及当前有关争端。5 如何评价英国克伦威尔时期的对外政策。试析苏联20 世纪30 年代对外政策发生的两次转变。国际关系理论

一、名词解释 汉斯•摩根索2 非政府间国际组织3“低级政治”4 进攻型现实主义 5 卡尔•多伊奇的“沟通理论”

二、简答题 简述跨国公司参与国际政治的主要行为特点。2 简述理想主义学派的基本主张及影响。简述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主要分歧。

三、论述题 试论国际政治中的非传统安全。结合相关国际关系理论分析文化因素对国家间关系的影响。2004 年 政治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 制度主义 2 行为主义 3 议行合一 4 自由主义 5 兼容性政党 6 福利国家 二简述题 简述政治家与官僚的关系 2 简述治理概念 简述权利与权力的关系 试比较洛克和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 5 简述政治合法性概念 三 论述 试论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影响 2 试论民主与自由的关系 西方政治思想史 一 简述

1简述阿奎那教会的国家与国家关系思想 2 简述布丹的主权理论 简述法国启蒙运动的政治思想特征 4 简述文官的政治中立原则

5美国式总统制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二论述 试评柏拉图的哲学王思想 2 试评卢梭的人民主权学说 试述民主国家选举制度的意义

综合考试

一、简答题 多党制的特点是什么? 2 什么是比例代表制? 政党与利益集团的区别是什么? 人权的民族权利主要包括什么内容? 七年战争中欧洲国际关系的大改组主要包括什么内容? 6 法俄同盟的成立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为什么说“拉巴洛条约”是苏联和平外交政策的重大胜利? 8《非战公约》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9 何谓“舒曼计划”? 在第26 届联合国大会上,美国和日本提出了两项关于中国的提案,请分别说出其名称及主要内容。

11《日本国宪法》为何又被称作“和平宪法”? 中国***十六大政治报告提出的“主要战略机遇期”指的是什么?

二、简论题 试析选举制度与政党制度的关系。2 试析“国家”和“政府”概念的关系。试析近代国际体系形成的基础与标志。试论1929 年世界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5 试论新保守主义对当前美国外交的影响。结合中国外交的现实,谈谈你对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中“韬光养晦”、“有所作为”两句话的理解。

国际关系理论

一、名词解释 跨国政治2“心脏地带说”3 建构主义4“软权力”5“民主和平论”

二、简答题 简述马恩关于殖民主义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发展影响的基本观点。2 简述国家利益的主观性体现。3 简述主权平等的基本含义。

三、论述题 试论冷战后联合国在维护和平与安全方面的地位与作用。2 运用国际关系理论分析冷战后的欧美关系。2003 年 政治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 政治文化 2 多元主义 3 政治制度 4 意识形态 5 压力集团 6 合法性 二简答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 2 简述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简述中国***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4 简述人权的基本内容 5简述精英统治论 三 论述 论述西方国家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样式 2 政治发展理论评述

西方政治思想史 一 简答 总理衙门是什么机构 英国议会两党制的特点有哪些 与法国第四共和国相比第五共和国的政体形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4立法机关用两院制的理由有哪些 5国家的结构形式有哪些 选举中的赢者通吃指的是什么 7 选举制度的分类主要有哪些 当代各国国家元首的形式主要有哪些

二 简述题 简述孟德斯鸠分权学说的内容 2 简述英国光荣革命的意义 3 简述日本明治维新的意义 4 简述美国弹劾总统的程序

综合考试

一、简答题 什么是大陆封锁政策? 什么是英国的“光辉孤立”政策? 简析20 世纪20 年代上半期围绕德国赔偿问题而展开的大国斗争。4 什么是《大西洋宪章》? 简答二战后发展中国家采取的主要经济发展战略及特点。

6.2002 年中国在防止大规模杀伤武器扩散方面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 7 导致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召开的主要历史因素有哪些? 8 英国、美国、法国、日本在政体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9 伯拉图理想国中的政体主张是什么? 10 布丹政体分类的理论特点是什么? 霍布斯采用哪种方法建立他的政治思想体系? 12 卢梭是如何称呼社会契约基础上的政治体的?

二、简述题 试析促使维也纳体系瓦解的主要原因。2 试评价华盛顿体系的国际影响? 简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设想及重大意义。4 冷战后北约的发展出现哪些重大变化? 5 试析亚里士多德法治观的基本含义。6 试述近代西方分权学说的演化线索。国际政治学理论

一、名词解释

1“中心—外围”说2“边缘地带”说3 尼克松主义4 政治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 5 亚太经合组织(APEC)

二、简答题 简述列宁时代学说的主要内容。2 简述国家利益的基本内容。简述莫顿•卡普兰的国际系统模型。

三、论述题 如何认识国际关系的相互依存及发展趋势。试析非国家行为主体在当代国际政治中的作用和影响

2002年 政治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

1国家能力 2 政治体系 3 人权 4 法理型统治

二简答 简述官僚的作用 简述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三论述 试用政党理论分心江**的三个代表思想 2 试析意识形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西方政治思想史 一 简答 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的一般含义是什么 2 阿奎那对四个种类的法律排序是什么 3 霍布斯规定自然法的原则主要有哪些 4 卢梭划分了哪几种法律

5杰弗逊用哪几种自然权利取代洛克的财产权 二 简述

1柏拉图讲的城邦中的等级及其品质对应于人灵魂中的哪些要素 2 试归纳洛克关于政府解体的原因 3 简述孟德斯鸠的政治自由的含义

2001年 政治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

1政治参与 2 结构功能主义 3 功利性权力 4 内阁制 二简答 简述国家能力 简述威权主义国家的基本特征 三 论述 试析新马克思主义的统治理论 运用政治发展的基本理论分析我国现阶段的政治腐败问题

2000年 政治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 卡里斯马权威 2 国家元首 3 政治冷漠 4 政治沟通 二简答

1简述政治统治的合法化 2简述制衡原则 三论述 试析西方国家利益集团的基本活动方式 试论健全与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意义与途径

【2011年人大国关专业考研】---【政治学试题】

名词解释:熊彼特

托克维尔

民主集中制 共和主义

绝对君主制 工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民族主义 寡头政治铁律

简答题:

1公民与群众的关系

2权力,权利,权威的关系 3民主巩固的基本特征

4韦伯和马克思关于阶级概念的区别 论述题:

1从比较政治的经验论述民主与民粹主义政治的关系

2从当代中国的发展经历看,论述科学技术与政治变迁的关系

人大年国关专业考研--国际类综合试题 一,简答

1、新现实主义与传统现实主义的不同点

2、重商主义的内容与影响3、4。国际法对国际政治的影响5、6、核不扩散条约的内容与影响7、8、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

二、论述题

1、用国际关系相关理论分析欧洲和东亚在形成不同区域合作模式的成因

2、浅析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3、浅析冷战后中国的“伙伴关系”外交

人民大学2012《政治学原理》名词解释

1操纵性权利

2议会君主制 3政党团结性

4多中心治理

5阿尔蒙德

6集体行动理论

简述题

1.社会资本的内涵、特征与要素 2.官僚自主性的涵义和成因

3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4发展权利与民族权利的关系.论述

1结合相关国家的政治发展,试析“俘获型国家”成因及危害性。2运用政治系统理论,结合案例,分析中国政策制定过程。

2012年政治学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50)

1、王夫之

2、《群己权界论》

3、戴季陶主义

4、柏拉图的《政治学》

5、《联邦党人文集》

6、社群主义

7、九品中正制

8、改土归流

9、二次革命

10、国民参政会

二、简述题(100)

1、试析西汉初年黄老学说的思想特征

2、简述古、今文经学的异同,并分析其在历史上的不同地位和影响

3、试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史意义

4、述评中国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中间路线”的思想主张

5、简述亚里士多德的政体学说

6、简述洛克的财产学说

7、简述黑格尔的伦理国家学说

8、试比较英美两国两党制的异同

9、述评1927-1949年国民党的一党训政

10、简述中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内容和特点

2012人民大学《国际类综合》真题

一、简述题

1、简述罗伯特•基欧汉关于国际制度内涵的基本解释。

2、简述列宁关于金融资本和垄断资本国际政治经济含义的主要观点

3、简述建构主义的国家利益观

4、简述20世纪上半期地缘政治研究当中的陆权理论的发展演变及核心观点。

5、简述俄国在1848年革命中的作用

6、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构成及影响

7、简述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对外援助政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8、简述中美《八一七公报》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二、论述

1、运用国际关系理论分析当前亚太地区形势及大国关系的主要特点。

2、简述德国“世界政策”的意图和措施,并分析其原因和后果。

上一篇:农商行科技规划下一篇:西游记猴王的诞生改版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