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励志小故事

2024-05-19

大学生励志小故事(精选10篇)

篇1:大学生励志小故事

他是一位非常淘气的小男孩儿,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草原上。母亲为了他的成才,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可是,那个时候的他一点也不理解母亲。淘气、贪玩儿,常常惹母亲生气。母亲一生气,就会打他的小屁股。时间一长,他一天不挨母亲的打,就会感到少了一点什么。

他人生的第一次转折是在他小学的时候。由于过于贪玩,那次段考他竟然考了全班倒数第二名。更让他伤心的是班主任把全班学生的成绩和名次用毛笔抄下来,贴在了教室后面。每当他看到那张名次榜,心里就像是刀绞一样,没有了一点自尊。终于,他找到了一个机会,悄悄把那个名次榜撕掉了。

他的“杰作”很快被班主任知道了。班主任通知了他的母亲。他知道,母亲一定会打他的。不过,他不怕。因为,挨打对于他来说,已经早已经习惯了。然而,让他感到惊讶的是这次母亲竟然没有打他。班主任说:“你撕掉名次榜,说明你有上进心。你一定会把学习搞上去的!”他问:“我的基础这么差,能行吗?”班主任说:“只要努力,命运总会来敲门的!”这次谈话,对他鼓励很大。自此,他变成了一位爱学习的好孩子。

他的第二次转折来自于他的哥哥。哥哥让他有了梦想。那是一个流行“接班”的时代。他的母亲是一位教师,当时,他的梦想就是学点知识,长大了接母亲的班,当教师。然而,接班的名额只有一个,他需要与哥哥竞争。让他想不到的是哥哥考上了大学。哥哥走后,他每天要到村子里的老井挑水。他这才想起哥哥的好。于是,他下决心努力学习。因为,他也要像哥哥一样上大学。

梦想归梦想。他的学习并不是太好,距离上大学真的很远。每当他失望的时候,他就会想起小学班主任老师说的那句话:只要努力,命运总会来敲门的。于是,他又咬着牙,坚持学习。他的努力没有白费。高中毕业,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

他的第三次转折来自于自己。大学毕业,正赶上大学生自主择业。要想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除了自己的才学和实力,最重要的是拼爹。自己的父母都远在农村,他只能靠自己。他相信生活中有B面,但他更相信生活中也有A面。只要努力,命运总会来敲门的。

实习的时候,他选择到国际广播电台实习。他希望通过实习,能够留在那里工作。结果,国际台以没有招收中文编辑的计划而抛弃了他。他买好了前往广东的火车票,打算到广东一家电台碰碰运气。临行前一天,他意外接到系里通知:“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试试,或许还有机会。”他成功了。他得到的职务虽然不是做播音员,只是在《中国广播报》做报纸编辑,但是,他还是愉快地接受了这份工作。

在努力工作之余,他喜欢自己写点东西。他的文章发的越来越多,渐渐显露出了卓越的的才华。这些才华为他赢来了一个新的机会。中央电视台要开辟一个“东方时空”栏目,让他前去试镜。由于平时的积累,再加上他的专业,他一次性通过了面试,成功入住东方时空栏目。自此,央视每晚的新闻联播便有了一个深刻而不呆板、活泼而不媚俗的节目主持人。

他的名字叫白岩松。 随着“东方时空”的成功,白岩松也渐渐为观众所熟知。接着,他又主持了“子夜”、“焦点访谈”、“新闻1+1”等栏目,还担当了多次春节联欢晚会节目主持人,荣获了“中国金话筒奖”、“第九届长江韬奋奖”以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

“只要努力,命运总会来敲门。重要的是,你是否听得到,是否已经准备好”。这是白岩松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白岩松没有可以拼的“爹”,从未因为工作升迁等事请过客、送过礼。可是,白岩松成功了。

他的成功再次证明了小时候班主任老师对他的教诲:只要努力,命运总会来敲门。

篇2:大学生励志小故事

这位同事曾在这附近开店卖早餐,听说小红想租房,立刻摇头说:“这家的房东是个60多岁的老太太,脾气十分古怪,之前有好几个人租了这里做生意,都和她闹得不欢而散,你趁早还是找别的地方吧!”

小红听了心里直打怵,只好到別的地方重新选址,可是一直没有合适的。有一天,她路过那家店铺,见门开着,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太太坐在门前看报纸,小红试着上前搭讪,没想到,老太太听说她要租房开花店,很痛快地答应了。

后来小红才知道,老太太有洁癖,但之前的租客有卖菜的、卖冷饮的,总是把屋子里弄得乱七八糟,老太太这才不愿意续租。小红本来就爱干净,她把花店布置得温馨美丽,地板每天都擦得晶晶亮,老太太看了心情舒畅,在小红生意忙不过来的时候,还会主动跑来搭把手呢。

如今,花店开业五年,小红的生意蒸蒸日上,她和房东老太太相处得也十分融洽。她庆幸当时自己鼓起勇气试了一下,不然只听别人的话,差点错失了一个良机。

篇3:警惕学生身边的哲理小故事

通过这次调查, 笔者惊喜地发现学生们拥有的已不再是单一的为学科考试服务的作文类或竞赛类的书籍,而是很多文学类的书籍。不过,笔者也意外地发现这些学生拥有的书中诸如《小故事大智慧》之类的书籍尤其多,甚至有的人还是整套一起买的。我想,这与老师和家长的引导有着很大的关系, 他们希望孩子能够在良好的氛围中成长,能够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善良而睿智的品格。那么,这些看似充满着“智慧”的书籍,是不是真的能使学生在阅读的体验中受到爱的引领与智的熏陶呢?

让我们先来看一看这些书中的小故事:

故事一

失去了什么

夏天的傍晚,一个美丽的少妇投河自尽,被正在河中划船的白胡子老艄公救起。

“你年纪轻轻的,为何寻短见啊? ”艄公问。

“我结婚两年 ,丈夫就遗弃了我 ,接着孩子又病死了。您说,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少妇哭诉道。

“两年前你是怎么过的? ”艄公又问。

少妇的眼睛亮了:“那时我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那时你有丈夫和孩子吗? ”

“当然没有。”

“那么你不过是被命运之船送回了两年前 ,现在你又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了。请上岸吧。”

少妇回到岸上,艄公摇船远走。自此,她再也没有寻过短见。

这是一个劝人豁达的故事。故事中的女主人公因为是一个凡人,必定会被一些凡间的悲伤事缠绕,因而伤心欲绝,想要轻生。在老艄公的劝说下,她终于放弃了自尽的念头,继续快乐地活着。故事想要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原来,它想说的是:失去了亲人,可以找知己;失去了钱财,可以努力挣;失去了朋友,可以重新找……人无论处在怎样的环境下,都应学会乐观地考虑问题,有时一次痛惜不已的失去,反而会变成另一段快乐的开始。

[思考]人生 ,什么都可以淡忘吗 ?

这则故事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上,豁达自然是一种胸襟,一个人拥有了这样的气度,也才能够比较淡然地面对很多所谓的俗事。但《失去了什么》这个故事想传达的意思似乎又有些绝对。故事中的少妇失去的是人生里最重要的两个人, 但有人却偏偏告诉她,她什么也没有失去。少妇厌世想要自尽,这是一种非常消极的做法,她的内心在逃避现实。而老艄公的建议是忘却,假装生活还和以前一样,让痛苦的人活在假想的世界里,这其实只是逃避现实的另一种做法。

既然这样的故事出现在很多孩子的书上,这说明它的读者中有一大部分是心智还未成熟的孩子,而童年时代读的书籍也必将影响到他们一生的生活态度与处世方式。

还处在童年时期的孩子们对自己的未来是一无所知的,他们将来能够过上怎样的生活都应由他们来创造,世界到底是多彩的, 还是黑暗的, 也都应由他们自己来体验,这是他们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他们的权利。故事中的主人公经历的悲剧似乎很难让常人接受, 因为里面蕴含了太重太重的悲伤和痛苦。人类就是这样,往往越是痛苦的东西,就越想要逃避,所以故事教给了大家一个非常“巧妙”的办法———忘却,假装什么也没有发生过。对于那些人生尚未起步的孩子, 我们是否也可以这样教导他们呢? 忘记,当你认为可能悲伤将要来袭时,就转过身,回过头,再从原点开始。可如果我们的孩子从小就学会了这样的生活方式,作为父母或老师的我们,真的会为他们感到高兴吗?

那么,我们希望孩子们拥有怎样的生活态度呢?

我们要鼓励孩子去勇敢地尝试生活, 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我们应持有的态度是正视与合理地解决,教孩子学会坚强。正是因为生活充满了各种不同的体验才变得异常多彩, 而孩子们的生活也理所当然地由他们自己去经历。当他们遇到艰难坎坷时,要学会思考积极地解决的方法,找到能够让自己继续走下去的路。

故事二

请不要开错窗

一个小女孩趴在窗台上, 看窗外的人正埋葬她心爱的小狗,不禁泪流满面,悲恸不已。她的外祖父见状,连忙引她到另一个窗口,让她欣赏他的玫瑰花园。果然小女孩的心情顿时明朗。

老人托起外孙女的下巴,慈爱地说:“孩子,你开错了窗户。”

故事中的女孩开错了窗,看到了一件令她伤心的事,很自然地悲痛起来, 慈爱的外祖父急忙为她打开另一个窗口,让小女孩欣赏美丽的玫瑰,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改变小女孩的心情。故事认为小女孩开错了“窗”,使本来美好的事物变得黯淡无光。而外祖父的善举才挽救了她心中美好世界的形象。

[思考]这扇窗真的开错了吗 ?

我们知道, 现在的孩子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对人不知尊重,对己不知要求,对事不知负责,对物不知珍惜……

究其原因多半是因为家庭孩子少,个个是宝,很多家长宁可自己苦点,也不愿让孩子受到一点点委屈。如同故事中的外祖父,当他的外孙女打开窗看到小狗死去时,这位长辈就迫不及待地关上了那扇名为“挫折”的窗户,快速地打开了另外一扇,说:瞧,窗外很美,鲜花开放,世界是这样的。刚才你开错了。

其实,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既会有愉快的创造,又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即所谓“碰钉子”。心理学上认为它是“当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遇到障碍或受到干扰时所表现的情绪状态”。就如同小女孩看到的景象一般,它让小女孩难以接受甚至痛苦,但这是真实的,对于小女孩的小小心灵来说,这也是一种挫折,一种体验。在这个故事中,小女孩主动打开窗户这一动作非常重要,这说明这个孩子已经开始想要自己了解外面的世界, 对于这个对她来说还稍显陌生的世界,她勇敢地迈出了探索的第一步,不幸的是,她首先看到的便是痛苦。她真的开错了吗? 不,她用自己的眼睛捕捉到了身边最真实的信息, 而且这一信息对她的冲击非常大。相信即使后来外祖父给她看美丽的玫瑰园, 她也一定不会忘记邻居悲痛的眼神和小狗孤单的身躯,因为那是她亲眼所见。如果故事中的外祖父能够让小女孩下楼安慰一下她的邻居, 直面她看到的痛苦,而不是一味地回避,那么小女孩会不会从此就明白了生活本来就是有不幸的,懂得关爱也很重要呢?

未来的社会充满了风险和挑战, 当我们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希望提高孩子的耐挫和承受力的时候,或许需要更进一步地想想: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哪些事是我们可以做到的,不要回避,不要隐瞒,告诉我们的孩子:人生的路上有风也有雨,不要害怕,勇敢地走过去,你才能看到美丽的彩虹。

故事三

随时随地随便随缘

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俩和尚。

小和尚化缘得到一大包种子,问老和尚:师傅,什么时候种啊?

老和尚闭眼答道:随时。

小和尚转一圈又回来:师傅,种哪里啊?

老和尚不动声色:随地。

小和尚一会儿慌慌张张跑过来:师傅,鸟乱吃,轰不走。

老和尚微微笑道:随便好了。

过不几天,下场大雨,小和尚坐不住,看看外面焦急地说:师傅,水把种子都冲跑了。

老和尚继续打坐:随缘。

来年春天,漫山遍野都是鲜花。

这是一个十分超脱的故事, 故事中的老和尚肯定是一个大彻大悟之人。当小和尚因为种子的流失而感到无措时,老和尚的话总是那样轻描淡写:随时、随地、随便、随缘。而编故事的人也总是能让故事按他的意愿发展,你看,第二年春天,漫山遍野不是开满鲜花了吗? 所以,凡事不必太过认真,一切随性,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就可以了。

[思考]一切随性就能有所收获吗 ?

很多故事之所以能够启迪人们, 让大家都照着它所引导的那样去做,是因为它给出了具体的做法,并且十分明确地告诉了这一做法可能带来的结果。在这个故事中,结果就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漫山遍野开满了鲜花”,这是多么迷人的景象。于是, 读了这个故事的人们便都认为,放开手去,什么都不问,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们再思考一下, 故事的结尾一定会是这样的吗? 似乎并不是,种子们有可能掉进了水沟,腐烂死亡;有可能受到阳光的炙烤,干枯消失……更有可能第二年春天,寺庙周围只是稀稀拉拉地长出了几株并不显得娇艳欲滴的花朵。这几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而故事中出现的场景只是一种偶然。就是这样一种偶然,却成了教导人们随意处事的真理。

不过,话又说回来,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大彻大悟的老和尚,相信即使是看不到漫山遍野的鲜花,他也不会在乎、不会动容。

但是,这些故事都印在给孩子们看的书里,他们不是对俗事看淡看远的高人,他们还在成长,还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还要经历一场又一场的播种。播种过后是什么,对于他们来说是不是都无所谓呢?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现在,孩子们所面对的最现实的挑战就是学习,而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克服困难,由未知到已知,由知之不多到不断认识了解事物的过程。因此,要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在学习过程中付出努力是绝对重要的。

关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有助于激发学生内在的、持久的动机。关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归因风格。因为当学生关注自己的努力时,他成功了,归因于自己付出了努力,失败了,归因于自己努力不够。归因于努力与否是一种可控的、内部的归因方式,这种归因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内在的动机、形成认识失败、应对失败, 不受环境影响的正确态度及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都有重要作用。

马斯洛还告诉过我们,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对孩子们而言,就体现在他们在学习中对成功的需要。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果孩子们通过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持之以恒的努力与拼搏而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他们的情绪必定是积极的、愉悦的,具有满足感,这也必定会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使他们乐意在学习方面去探索,而且不畏困难,有毅力坚持和克服,所有这些由于成功而继续得到强化,从而形成勤奋好学的好习惯。这一切,对于孩子们来说十分重要。

试想: 如果故事中的小和尚并不是每一个问题都去问老和尚,而是自己努力地开辟一块地,精心地种好这些花草。等到来年,看到自己挥汗种下的花儿都绽开了美丽的笑脸,他内心的喜悦,想必也一定与故事中的会有所不同吧。

篇4:大学生励志小故事

在学生的帮助下,晚上8:00钟,我们三人坐在了一起。

“东东,你看都晚上8:00了,还是跟妈妈回家吧,有什么问题明天再解决好吗?”我打破了我们三人坐在一起的尴尬局面。

“打死我都不回,我要在外边租房住。”东东用敌视的目光看着他的母亲,很显然他们的矛盾很深,有班主任和他们坐在一起的这种力量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威慑。

“那你能不能说一说,你要在外边租房住的理由呢?”我平静地对他说。

“她天天唠叨,烦死了。”他的情绪并没有丝毫的平静。

“能不能说点具体的。”我接着他的回答说。

在我问题的诱导下,他有点平静了,考虑了近二分钟,才开始说出自己不愿意呆在家里的原因。在表述具体理由的过程中,他的言辞还是相当激烈,反映出对母亲的极度不满。看来我还得继续努力,才能达成与孩子的有效沟通。

于是,我调整了处理事情的策略,进而把教育的对象转为了他的母亲,“东东说的是正确的,他也需要自由,看来你在管理孩子上还是有问题的,以后你一定得改改教育方法了。”说着话我用眼睛的余光去观察东东,发现他的眼睛有点红红的,我知道这是一种委屈得到理解后的情感释放,也说明了他对我的一种信任,能与他达成心理的有效沟通的目标近了。

“你能不能说说你为什么这么管东东吗?”看到东东的变化,我不失时机地问他的母亲。

这时,坐在我身边的这位母亲,泪花早就溢满了眼眶,听到我问回答到:“可怜天下父母心,我做这一切其实都是为了他,你知道我与他爸爸都是普通工人,心里就指望着他争气了,去年他在叶县已经上过一年初中了,今年在咱们学校是复读,我和他爸怕他今年还象去年一样,就把工资都投到他身上了,为他报了数学英语复习班,我们少吃点花点,只要他成绩上去,有个好的前途,我们也放心了,但你问问他,争气了吗,钱是花了,英语课却一次也没去上,数学课有两次偷着去网吧,周六周日那一天不是抱着电脑过的……”

母亲说着话,东东“倔强”的头是越来越低了,脸红红的,我没有再怎么做思想工作,他同意与母亲一起回家。

很显然这是一个典型的母亲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缺乏与孩子沟通,导致孩子出现严重逆反心理的个案。在现实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必须用智慧和方法与孩子进行沟通,让孩子能够心去理解,这样才能起到真正教育孩子的目的。

1、让孩子冷静下来,是与孩子进行有效沟的前提。“易冲动”是中学生普遍所存在的一个心理特点,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由于缺乏生活体验,心智上并不成熟,看问题往往偏激和片面,常常把自己的情感体验作为正确与否的判断标准,一旦自己认定的事情,就表现出很强烈的情绪反映,不但不能冷静地去思考问题,而且很有可能会不计后果地采取过激行为,失去理智;因此,作为教育学生的工作者——班主任,一定不能与正在发怒的孩子发生正面冲突,要想法设法让孩子先冷静下来,帮助他们寻回理智,做好这些才能与孩子进行沟通。

篇5:大学校园励志小故事

大门,破破烂烂的,毫无大学的 庄严气势。

教学楼,门上的漆掉得让人难以置信这是一所高等学府。

而唯一联通学校一市区的12路公车,车上的拥挤与路途的颠簸让吴桐望而却步。

这就是现实与理想的差别。让人一时难以接受。吴桐也一样。

而现实与理想的差别不过来源与人把理想描绘蓝图的太完美,无视于现实中太多残酷,吴桐 只有这样想着来安慰自己。

既来之,吴桐却一时无法安之。对陌生环境的难以适应与独在异乡的寂寞强烈冲击,她无法抑制想念家的情绪。总是沉溺在思恋的海洋中。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地成孤影。背灯和月就花和月就花和月就花和月就花阴,阴,已经十年踪迹十年心。点点滴滴,时光滴滴,时光还停留在高中时候。

那是绿水青山情常在。

高中的学校是市里唯一的示范性高中,依山而建且远离市区的幽静环境别具一格,吴桐想着那山,那水。

山上有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踏春的足迹,湖畔有朋友一起窃窃私语的秘密。还有那人……

吴桐想起那句“汝女子勿管丈夫事,吾爱游戏人间,则何如?”

那人,是自己心中的一个挂念。

念,讨论题目的争执不休;

念,互道关心的殷殷话语;

念,共同为前途的担忧;

念,争吵之后冷战的纠结;

念,和好如初的甜蜜;

念着念着。吴桐只能叹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

当时只道是寻常。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斜阳。吴桐还是无奈的穿梭在寝室与教学楼之间,每日路过那一段格林路。那有两个转角的格林路。

第一个转角的那位弹吉他的姐姐,总是满脸的忧伤,手指尽是创伤,一个个细小的伤口与琴弦交错着,低声吟唱陌生的词。

吴桐没有靠近,长凳与后面的杂草已经是一幅完整的图,吴桐也不敢靠近,吉他与人都哀伤的,连周围的空气也洋溢着哀伤的气息。吴桐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停在这个转角,吴桐喜欢音乐,喜欢吉他,却从未用吉他弹出如此哀伤的音乐,她只有用吉他弹出五月天的倔强。 一如自己倔强的拒绝与大学的交流。

到教学楼就要经过格林路。吴桐喜欢在这段路上慢慢走,在第二个转角有个小店铺,是一个收集理想的店铺,吴桐一直都纳闷着。却从未进去。每次都站在门口看着店主在里头忙碌着,把各类理想分类排列,店主总是一脸的焦急,身影也从来是忙碌的,脸色或许是因为少见阳关,苍白的吓人。

“要进来吗?你可以把你的理想放在这里。”

吴桐诧异店长竟然问自己,他今天竟然有空看看别人。上午的太阳此时恰恰射在橱窗上,玻璃柜中德瓶子一个 个欢快的闪着光芒。犹豫了下,吴桐跨入那条一直没有进过的门槛。

“我一直在等一个人的理想,却始终没有等到……”

吴桐不明白店主为什么会对自己说这句话,她望着还是一脸焦急的店长,这张似乎从未出现过放松的脸,吴桐不知道怎么回答他。

“我其 实也不知道自己的理想,就算有,也是迷茫!”

“不,你有理想,你有的……你知道上个转角弹吉他那位的理想吗?我感觉不到她的理想……

“我不知道,不好意思。”

脸色还是一脸的焦急,而这次似乎多了一丝哀伤。他手上拨弄着理想瓶,“我等了很久,那个理想,每天收集到的学生的理想很多,却不是我等的那个……”吴桐听着店主的念叨,奇怪他的语气为何没有脸色那般焦急。

“那个理想:对生活的热爱与憧憬!”

阳关渐渐移动,一个歌瓶子此时已不再闪光。而店主哟开始忙碌与瓶子的摆列,吴桐叹口气,转身走了。

看着前方的教学楼,还是接受现实吧!课还是的去上的。

格林路不长,走过第二个转角便是教学楼。破旧的大门,灰色的砖块在阳关的映忖下与刚刚的瓶子形成强烈对比。吴桐揉揉头,走了进去。

渐渐的,吴桐忙了,格林路也是匆忙走过。

似乎有很久没有看到 第一个转角的那位弹吉他的姐姐了,而那位店主也很久没有开门了,吴桐忽然想再去里面看看的冲动。

终于,再次走进门槛的时候,吴桐又看到的那位脸色苍白的店主,但是身影却不在忙碌。

“你来了。“

你的理想就是我一直等的……我就要走了。“

吴桐很吃惊,自己的理想他怎么会知道,她诧异的理想的瓶子,果然在第二排找到了自己瓶子。

“对生活的热爱与憧憬!”吴桐低声读着。

店长苍白的脸色在橱窗后笑笑,“我要走了。”

吴桐看着店主的笑,她明白了,自己的大学生活在一天又一天的忙碌中得到 充实。而理想也再无形中也树立起来。

第一个转角的那位姐姐,没有理想,却总是一脸的忧伤和满手的创伤。

吴桐走了教学楼门口,依旧破败,却发现自己很久没有排斥了,破旧又如何,学业与理想的奔波中自己不在在意。回头再望望格林路,吴桐坚定的走进了教学楼。

篇6:大学生励志求职小故事

奋斗的过程很艰险,可成功的果子很诱人。很多人选择奋斗是冲着成功的果子去的。有人为此,在奋斗的途中摔倒无数次,他们一次次的重新爬起,拍拍身上的灰尘,继续赶路;有人达到终点时已是遍体鳞伤;有人甚至是爬到终点的,因为他们知道梅花香自苦寒来。

青岛大学的李香莲说,大一是期待,大二是尝试,大三是选择。中国海洋大学的蔡子杰说,大一是新鲜的,大二是寻找,大三是坚持。中国海洋大学大二的学生陈文蕾说,大一是实践 ,大二是学习。青岛大学的陈逸菁说,大学就是要在生活,学习,能力方面全方位的提高。中国海洋大学的李志鹏说,大一是选择,大二是体验,大三是认知。青岛工学院的朱瑞奇认为,大一是学习,大二是参加比赛,大三是出去实践。青岛科技大学的孙晶晶说,大一是好奇与期待,大二是充实,大三是温暖的记忆。对于大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大家都认可的是梅花香自苦寒来,要实现自我,只有努力,没有捷径。

当我们在自己的啼哭声中开始生命历程的时候,自己注定会成为一名生活的竞争者。生命就是一段长征的过程,这个过程困难与艰险,即使我们知道这条路是如何的不平坦,我们也必须走下去。生活处处存满竞争,童年时代我们和同龄人比乖巧;学生时代我们与同学比成绩;今后工作了,便要与同事比业绩;假使运气好,做了官,就与同聊比政绩。通俗易点我们还在与别人比财富。假使我们不是第一,他人不会记得我们,历史更不会记得我们。每个人为了做第一而奋斗终生,但并不是付出了就有回报,其实付出与回报并是不对等的,我们之所以说“付出就有回报”只不过是为了安慰他人或自己罢了,使他人或自己不会失去最后的一丝希望,毕竟生活还得继续啊。正因为有了比较,我们才知道人生的过程必须不断奋斗。虽然,有很多人“死”在了奋斗的路上,但他们的“死”并不能停止我们奋斗的步伐。古人云“沉舟侧伴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正是对这一道理的阐释,唯有奋斗,才有可能改变自己乃至国家的命运,唯有奋斗过的人才 会青春无悔。

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失败数不清。但又有几人真正挺过来一步步向前,直到人生的顶峰。他们要做起航者,高悬自信的风帆,为迎接生命的阳光而起航。

求职故事:学会给自己创造机会

现阶段的大学生在就业形式严峻的形式下,常常会抱怨国家的扩招以及教育体制等问题,也会听到很多人感慨怀才不遇,把就业绝大多数原因归结为客观原因,那么通过来自几位大学生的经历分享,或许可以从中得到更多借鉴和思考。

西南财经大学 赵若岚

还记得进入大学以前,老师说,你们现在要好好拼搏,考个好大学,大学里就轻松多了。但在现在的我看来,当年的老师就是骗子,因为大学的这几年我过得一点也不轻松,而是太充实了,充实得我想哭。

大一应该是最丰富多彩,最轻松的一年了。总是对任何活动都充满好奇和热情,当时的自己雄心勃勃,无所畏惧,什么都愿意去尝试。

这一年,我参加了新生床上用品和新东方书籍的销售,突破了自己,也赚了一小桶金;这一年,我和班上的孩子组队参加辩论赛,打到了决赛获得了亚军;这一年,我参加了学校“光华杯”青春活力大赛武术组的比赛,代表院队获得了第四名,同时参加的学生组的比赛也获得了第四名和最佳音乐奖;这一年,我和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做了电商行业的调研,暑假在外奔波,收集了600多份问卷,结合调研的结果和自己的创新点参加了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商业与创业项目策划大赛,并获得了成都赛区的二等奖;这一年,我通过了全国计算机二级和剑桥商务英语中级的考试 。

随着这种种活动和经历,自己成长了,很多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和提升,后面也渐渐明晰了自己的选择,心里有了目标,行动有了方向,一切都明朗了起来。

电子科技大学 卢洋

到大学两年多,想想初进大学校门的自己,真的变了许多。那时,多一些天真,对未来也有无限的期待,对遇到的人,遇到的事都充满好奇,也曾期待大学期间去游历那些名山大川,更是小小的期望着能有一段美好的姻缘,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如今,或许是经历,也或许是年龄,渐渐的变的有些成熟。对未来依旧期望,却不急迫,我知道未来的路就在前方,现在要做的,便是好好的欣赏这一路的芬芳。

对与大多数大学生而言,五彩缤纷的校园活动是大家成长的主要来源,我也不例外,参与了许多的校园活动,每一次的活动,总是能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组建团队参加各种比赛活动,从中体会了团队的力量,开拓了思维,结识了朋友。其中让我收获最多的是电信行业调研项目和参加商业策划大赛。让我对电信行业的营销模式,渠道,市场占有率等都有详细的了解。参与省商业策划大赛的过程中,又一次的开阔了视野,也比之前更多的了解的企业的渠道,销售模式等。

篇7:小学生励志小故事

我所在的区工会针对下岗工人开展扶贫工作,我的扶贫对象是一个丈夫因工伤瘫痪在床,妻子患有严重的心功能衰竭,一个小女儿正上小学,家庭收入低于本市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家庭。

一次去走访,走到最后一家,看到一个小姑娘趴在一个旧式方凳上写作业,她亮亮的眼睛,整齐的瓦瓦沿,紧抿着嘴唇,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工会领导与屋主人谈完话我才知道这就是我们定向捐助的对象。走访的人们退出去后,我留了下来。

“你一直在凳子上学习吗?”我问。

“是的。从一上学就这样。”她回答,语气平淡,把我的不解和惊讶轻轻地揉化了。

谈话中,我知道了她叫月儿,10岁,在学校担任少先队大队长。她5岁时就学会了洗涮做饭,当妈妈发病住院时,小姑娘就要两头跑着照顾卧床的父亲和医院里的母亲。

我看到她的文具盒里有五六个各式样的铅笔头时,她说:“这些都是同学扔了我捡来的,还能用很长时间呢。我两个学期没买铅笔了。”她说话的语气有了一丝丝成熟骄傲的气息。

过了几天,我买了一扎中华牌铅笔去了她家,没上楼就碰见了月儿,我将铅笔递给她,她只说了一句话:“谢谢伯伯。”我又说了很多鼓励、鞭策的大道理,她没再回话。

回到单位我把月儿家的情况告诉了同事们,大家唏嘘不已,说没想到都小康社会了,身边居然还有吃不饱饭的家庭。我安排办公室的同事,今后年节发福利,拿出一份给月儿家送去。

中秋节、元旦过去了,春节又快到了,人们开始忙忙碌碌地准备年货。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一昕竟然是月儿打来的。她上来就说:“我不喜欢你们单位那些叔叔阿姨的怜悯。”

经查问,所里七八个年轻的同事这两个节日前都去月儿家了,光月饼就送去七八盒,猕猴桃、花生油、干果等一送就是五六份。我隐隐感觉到了月儿受伤的自尊与率直的倔强劲儿。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碰到月儿学校的大队辅导员,问起月儿的情况。这位老师说,月儿很要强,从不喊苦喊难,学习成绩在全校拔尖,而且不偏科,家庭特别困难还力所能及地帮助其他同学。十几岁的孩子不仅会洗衣做饭还会剪裁自己的衣服,你信吗?

我信。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困难的家庭迫使孩子早成熟……

记得是第三年秋天一个周六,我到棉纺厂宿舍调查一件事,办完事点了,顺便拐到月儿家坐了坐,与她父亲谈了谈工伤善后处理的情况。她父母非要留我吃午饭。月儿放学回来了,知道我同意留下吃饭,高兴地扎起围裙哼着歌曲,麻利地开始做饭,妈妈在一旁为她做助手。

不一会儿,两个炖莱和一个炒辣椒就端上来了,一小盘白菜叶、香菜根、萝卜皮腌的清脆咸菜拌在一起,几滴香油亮闪闪地在菜叶上滚动着,特别诱人食欲。我不知不觉把一大海碗苞米面粥和一个大馒头吃完了。月儿妈妈讲这小咸菜腌了一大缸呢,都是我和月儿去菜市场捡来洗净了腌的,你愿意吃带些回去……

三年的定向扶贫结束了。据工会的人讲,现在低保家庭统一由政府安排社区负责,有了基本保障,但我却与月儿家有了一种扯不断的联系,逢年过节我还要过去看望一下。有一次,一位记者朋友送给我一张书城的购书卡,我把它给了月儿。她高兴极了,没多久,她就把买的书籍列了一个目录告诉我,并陆陆续续送来了读后感。后来月儿过生日我也只是送她一本书,记得第一次是成语辞典,第二次是英汉大辞典……最奢侈的是送她一部mp3,那是一个香港客户给我的,为叫她接受,真费了不少口舌。

篇8:学生不良习惯矫正的小故事

一、由“料想不到”到“大吃一惊”

情景再现:

一个星期三的下午, 我校全体教师 (除了守班教师外) 到四楼多功能厅听“党课”, 学生自己上自习, 由守班教师负责学生的纪律。听完精彩、朴实的演讲后, 我异常兴奋。我来到办公室, 听同事说中数办公室里进小偷了, 把三位教师的包翻了, 其中张老师钱包里的200多元钱不见了, 我的心情立马低落下来, 这是怎么回事呢?教师议论纷纷:有的说上课时间, 不可能是外人, 可能就是学生;有的说中数办公室在二楼, 可能是五年级的学生;也有的说看看学校的监控, 就知道是谁了;还有人说抓住了“小偷”好好收拾收拾, 让他长长记性。我在想:“谁家的孩子胆子这么大, 竟然偷到老师头上了, 得好好教育教育。”第二天早上, 张老师不费吹灰之力就查出来了, 万万没想到, “小偷”是我班漂亮的“品德与社会”课代表———李生燕。这让我大吃一惊, 教师的议论声像炸开了锅, 羞得我这个班主任无地自容, 当时我的感觉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张老师说:“我拿着从监控拍下来的照片去问她时, 她就承认了, 并且告诉我现在只剩100元钱, 其余的钱已经花掉了。中午把剩下的100元钱拿给我。”下午上课前她就把钱拿过来了, 也把事情的经过交代得一清二楚, 说明这个孩子挺诚实的。我打电话把家长叫过来, 他们知道孩子的情况后显得很难堪。听家长说, 孩子在家里拿过两次奶奶的钱, 拿的钱不多, 每次只有5元钱, 揍了一顿就完事儿了。这个孩子在家里人人喜爱, 因此都很宠爱她。

处理的方法:

下午我把李生燕叫到德育处马校长办公室, 她向张老师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还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她说:“我身为‘思品’课代表, 做出这种偷窃的行为, 辜负了老师对我的栽培和同学们对我的信任, 我没有当‘思品’课代表的资格, 我丢了班主任李老师的脸, 给五 (4) 班抹黑了, 我羞死人了。今后我一定要改掉这个毛病, 决不再偷别人的东西。”我也乘机诱导她, 这才是教师眼中的好孩子, 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 只要正确认识到这件事的严重性, 以后在成长的过程中就不会再发生这么幼稚、愚蠢的事。马校长也语重心长地说:“对, 孩子, 你虽然学习成绩不错, 但你首先要学会做人。”孩子的家长连连点头, 说:“老师们教育得好, 我怎么也没想到我的女儿会做出这种见不得人的事, 我以此为戒, 改变教育孩子的方法。”马校长、张老师和我经过商量并做出了慎重的决定:由于她是个女孩子, 年龄较小, 在学校公开处理有失她的自尊心和名誉;再者她本人敢于承认错误, 有错就改, 是个诚实的孩子。作为班主任的我, 对她及她的家长承诺:“只要她改掉这个坏毛病, 老师在班里是不会公开这件事的。”

事后反思:

事后我一直在思考这件事的前因后果, 这个孩子平时学习成绩不错, 怎么会大胆到去偷教师的钱呢?原因有三:1.她是我班的“品德与社会”课代表, 经常出入办公室, 胆子大, 机会多;2.她家里已经有拿过奶奶钱的毛病, 手就“发痒”了;3.家长过于溺爱她, 是非标准的教育和引导缺失, 遇到事情缺乏与教师的沟通, 学生在遇到难易道德判断的事时辨不清方向, 把握不了界限;4.作为班主任的我, 平时只注重学生的教学成绩, 认为学习好的学生什么都好, 没有花时间洞察他们的内心世界, 这也是我“只教书, 不育人”的因果表现。

处理这件事的过程是封闭的, 没有让事件蔓延, 其他教师和班里的学生都不知道, 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李生燕的自尊心。处理这件事的过程成了学生、家长和教师共同面对、共同沟通、共同反思的过程, 成了学生深刻反思自己行为, 深刻反省不良行为习惯的过程。教育的过程是诚恳的、真挚的, 而且是在讲明道理的基础上, 促进了学生的自我教育, 给学生反思的机会, 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时间, 教师的心理期待给了李生燕心灵深处“重生”的勇气和力量。

二、“摸心”也能“物归原主”

情景再现:

上学期我带的班里总是有人丢钱、丢钢笔, 不知道怎么处理, 用“谁拿了要是不悄悄拿出来, 要交到派出所”这样的话刺激、威胁他们, 也不管用, 弄得我焦头烂额。一天中午又有一个学生跑来告状, 说:“齐斌上厕所去了, 回来时发现铅笔盒里的100元校服钱被偷掉了。”我急急忙忙跟着他来到教室, 把学生的书包翻了个遍, 钱的影子都没有, 忙乱中忽生一计, 何不来个“摸心”的动作?于是我让学生排成队, 我把手放在他们的胸脯上, 让他们盯着教师的眼睛看, 一个、一个地“摸心”。我告诉他们, 诚实孩子的心跳得平稳, 撒谎孩子的心会乱跳, 还会脸红。果然不出我所料, 一个家在农村的孩子脸红得像个大苹果, 心扑通扑通地乱跳。我说:“是你偷的钱吧。”这可把那孩子吓坏了, 赶紧承认了, 并且带着我从课桌的桌缝中间把叠成块的钱取了出来。事实摆在面前了, 学生都欢呼雀跃:“老师的办法真灵!”听完学生的夸奖, 当时我脚底下好像踩着一朵幸福的云。

事后反思:

后来, 我一直在反思这件事。心想:我作为班主任, 遇到这种情况总是翻学生的书包、铅笔盒, 尤其是搜身, 既侵犯了学生的人身权利, 效果又不好, 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我想, 做事一定要多动脑筋、想办法, 抓住学生的心理, 学生毕竟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 年龄小, 他们做贼肯定会心虚, 会导致身体某个部位的反应, 这是每个小学生的正常反应。我觉得在学生面前大张旗鼓地搞动作, 虽说显示了班主任的威风, 刹住了学生偷东西的歪风, 但我认为这种做法还有点不妥:使偷东西的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抬不起头。俗话说得好:“一棒子不能打死人。”班主任在保护好学生自尊心的同时处理好这件事, 不是两全其美吗?

让学生的不良行为得到有效矫正, 简单粗暴不行, 主观臆断更不行, 必须因势利导, 以人为本, 耐心热情, 循循善诱, 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

摘要:小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 是因为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影响和学生本身的品行潜质共同所致。站在保护学生自尊心的角度, 采用巧妙的给予期望期待的心理暗示方式, 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

篇9:用小故事让学生入情入境学拼音

1. 教学声母y、w以及整体认读音节yi、wu、yu

故事:i、u、ü是韵母家族中的老四、老五和老六,平时什么事都有老大、老二和老三顶着,相比之下他们显得有点胆小。但小朋友们不用担心,小i和小u有妈妈呢,他们是大y和大w(相机学习声母y和w)。要是小i和小u要单独活动时,大y和大w妈妈会在前面护着,这时,他们就成为了一个整体,谁也别想把他们分开(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了解整体认读音节的特点)。小ü看见小i和小u都有妈妈的保护,自己却没有,伤心地哭了。大y看见了,连忙走到小ü的前面,帮他把眼泪擦干,说:“就让我当你的哥哥吧!”小ü擦干眼泪,高兴地笑了(学生会更容易理解去除小ü头上的两点)。

2. 初次接触三拼音节(ɡ–u–ā→ɡuā)时的教学

笔者编了这样一个小故事:一天,小ɑ戴着一声帽子在树下唱歌,“āāāāā,āāāāā”(师按do、mi、so、mi、do的节奏绘声绘色地唱),小ɑ美妙的歌声吸引了鸽子妈妈(ɡ),鸽子妈妈很想跟小ɑ学唱歌,可是鸽子妈妈不认识小ɑ,贸贸然上前请小ɑ教自己唱歌怪难为情的。对了,她记得前不久才见到她的好朋友小u跟着他的大哥ɑ一起学唱歌,我要是找小u来帮忙做个介绍人,不就可以认识小ɑ了吗?于是鸽子妈妈找来了小u,小u拉上大哥小ɑ,一经小u介绍,鸽子妈妈、小u就一起跟着小ɑ学唱歌了。他们三个的声音和在了一起(师快速地把ɡ–u–ā三个字母滑碰起来,学生马上碰出ɡuā音),原来是小青蛙在“ɡuā、ɡuā、ɡuā”地叫啊。

紧接着学习j、q、x三个声母通过介母i与ɑ相拼,于是笔者又续编了前面的故事。小ɑ唱歌好听已经传遍了整个拼音王国,很多人都想跟他学唱歌。这一天,j、q、x到小u家里拜访,也想请小u帮忙介绍,小u说:“实在抱歉,明天起我要跟妈妈(大w)出远门,一个月以后才回来。” j、q、x只好失望而归。在路上,小j越想越气:“会不会是小u不肯帮忙在找借口呢?”小q、小x听了觉得有可能,于是三人就合计好“以后不跟小u玩”(这一故事内容的编排巧妙地帮助孩子理解了j、q、x为什么不与u相拼)。这时他们碰见了好久不见的小i,它也是小ɑ的弟弟,要不请他帮忙搭个线?小j说:“我们三兄弟非常仰慕小ɑ的歌声,很想跟他学唱歌,你能帮帮忙牵个线吗?” 小i听了说:“没问题,明天我们就一起跟我大哥学唱歌吧。”

3. 关于标声调的教学

拼音教学的初始,笔者已经跟孩子们讲过:ɑ、o、e、i、u、ü这六兄弟可臭美了,别的拼音宝宝都不喜欢戴帽子(这一设计旨在让孩子记住除了这六个单韵母,其他拼音字母都不戴帽子),可这六兄弟去哪儿都喜欢戴上一顶小帽子。而随着复韵母、特殊韵母、前鼻韵母、后鼻韵母的出现,“声调帽子给谁戴”就成了孩子的一大难题了,于是笔者编排了这样一个故事。

ɑ、o、e、i、u、ü这六兄弟经常单独出去玩,有时候感到很寂寞。于是大哥ɑ出了个好主意:“我们可以两个两个地出去玩,这样就不会寂寞啦。小i表现好,今天我就先带小i出去咯。”(师相机出示复韵母ɑi)其他五兄弟表示赞同。老四i和老五u的感情最好了,他们一前一后、一后一前约了连续两天出去呢。(这一编排旨在帮助区分ui和iu)两个兄弟一起出去玩当然开心啦,可妈妈规定:每次出门只能戴一顶帽子。那怎么办?他们达成了共识:老大在,老大戴;老大不在老二戴;老二不在老三戴;老四老五排队来,谁在后面给谁戴;五个哥哥都不在,就给小ü戴。

4. 教学声母j、q、x与ü相拼,ü上两点省去的规则

笔者续编了整体认读音节yu的故事。同学们应该还记得吧,大y是谁的妈妈?(生回答是小i的妈妈)之前小i为了帮助小ü,请自己的妈妈去陪小ü,大y妈妈经常陪着小ü,小ü可高兴了,但小i就变得孤零零的。j、q、x碰见了,决定帮助小i,怎么帮?一有空,j、q、x就代替大y妈妈去陪小ü,小ü见到j、q、x同样高兴,眼泪要擦得干干净净的。

篇10:大学生个人成就励志小故事

成就故事一: 学骑自行车

六岁的时候,家里人叫我学自行车,我很激动,看着简单学者却很难,当时的我还没有自行车高,爬上去就废了九牛二虎之力,坐在上面之后,爸爸扶着后座让我慢慢蹬车,可是小小的身体就是掌握不了平衡,爸爸刚刚撒手,我就一下子跌在了地上,膝盖都磕破了,娇生惯养的我从没受过这种待遇,耍气不学了。爸爸哄我,说绝不放手,我又,晃悠悠得骑着自行车,骑了好长一段,向后一瞟,只见爸爸在远处站着冲我笑呢。

感悟: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有坚定不移的毅力,和充足的自信就一定会成功!

成就故事二 做组长

随着年岁的增长,开始进入小学接受文化教育。因为第一次考试的优秀成绩,老师决定让我当组长。听到这个消息时我既兴奋又紧张,因为平时胆子很小,说话声音都不大,妈妈怕我不能服众,于是便开始了对我的训练,我要高声的喊出集合的口令,还练习领队,爸爸妈妈扮演我的同学。新的一周开始后,我就走马上任了,站在三十多个同学面前,在家练习的东西全都忘记了,最后很尴尬的让老师帮忙收拾场面,回家后跟妈妈大哭了一场。妈妈非常坚定的告诉我她相信我能做好,只是时间问题。最后,在几次失败后,我终于能担负起组长这个重任了。

感悟: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需要充分的准备和对自己坚定的信心的

成就故事三 演讲

我非常深刻的记得那是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因为老师的信任和比较突出的成绩让我在年级比较有声望,于是大队辅导员让我去参加一次有关于创新的演讲比赛。虽然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有过一定的演讲训练,但是想到是市级的比赛,潜藏在自己内心的自卑感就出来了。总觉得自己不行,总害怕当时上场忘记自己想要说的东西。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的练习和重复。当时上场的那一刻的确非常害怕,但是看到老师信任的眼神,想想自己的付出,变冷静了下来并完成了演讲,拿到了演讲的一等奖

成就故事四 住宿

结束了小学生活后,我便进入了初中。为了接受更好的教育,妈妈把我送到了一所离家较远教育质量很好的初中,我便开始了我长达三年的寄宿生活。这无疑对我是一个严重的考验,没有自己洗过衣服,也没有自己吃过饭,想想都发愁。开学的第一天,因为充满了好奇感,又忙着认识新同学,并没有感觉什么,但是过了几天,自己要学习,又要生活,开始觉得忙不过来,开始非常的想家,打电话的时候偷偷的掉眼泪。妈妈跟我说,改变不了环境,就要适应它,时间长了就会有所好转。一直很信妈妈,于是咬紧牙关坚持,最终在生活上跟学习上都获得了进步

成就故事五 中考

由于生于考试大省,父母一直很注重我的学习,理所当然的希望我考一个最好的高中。因为当时成绩属于中上游,所以还是很有希望的,但是由于年纪尚小而且身边的压力比较大,我开始有些厌学并且开始怀疑自己,成绩也是一落千丈,我心灰意冷了,父母也很失望,这个时候,我的班主任给我了很大的鼓励,并且爸爸妈妈也放松了对我的期望,给我了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我我自己也并不愿意落后,开始更加努力,同时找了关于调节心理的书读了一下,虽然最后中考分不是特别高,但是也是考进了市一中,同时,自己的心智也更加成熟成就故事六 再次任职

在高中里都是各初中的尖子生,我感觉自己非常渺小,自卑感随之而来,之后按照规矩每个班要选班委,我们班主任要求每个人都去竞选一个自己向往的职位,逼不得已,我紧张的站到了台上,声音发抖,两脚发软,很小声的说自己想做学位,便慌慌张张的下了台。正当自己觉得肯定没戏的时候,老师竟意外的宣布我的票数最多,我异常惊讶,从未想过大家会喜欢我,信任我,内心激动且欣喜,自信重回了脸上,告诉自己一定要对得起同学们的信任 成就故事七 高考

因为一直心态不好,使我高考发挥的很不好,经过家人和自己的慎重考虑,我上了大专。虽然不是美好的结果,但始终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们不能改变过去,但我们能决定自己的未来。现在我已融入大学生活,为自己的未来努力。。。。。。

上一篇:学校教师个人工作发展计划下一篇:中小学管理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