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中的桂花小学

2024-04-12

崛起中的桂花小学(共14篇)

篇1:崛起中的桂花小学

窗外下着雨,我的心似乎也随着雨滴在欢跳着……

看着雨丝,品着桂花茶,我又回忆起中秋前夕,和弟弟摇桂花的情景。那天,天气并不晴朗,也没有明亮的阳光。我们在乡间小道上漫步,一阵幽香吸引着我们的脚步。

走几步,一抬头,一棵高大的桂花树映入眼帘,它的树冠几乎撑满了邻居婆婆家的整个院子,枝头上缀满了金色的小花。这些小花好香,好美。它们就像阳光,把我的心照得明媚起来。

“婆婆,我们可以摇桂花吗?”

“当然可以,我都被它们的香味熏透了,你们敲下一些更好!”

邻居婆婆热情又慷慨,还帮我们拉来了一张晒种的席子,铺在桂花树底下。我们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取来长竹竿,在树下蹦跳着,欢呼着。

开始打桂花了,金色的桂花轻轻飘落下来,我的眼前像下了一场桂花雨。我索性站在桂花树下,和金色的花儿一起舞蹈。不一会儿,席子上落满了桂花,像铺了一层金色的毯子。我的头上,手上,身上也落满了桂花,连我也染上了香的气息。

“弟弟,咱们再起劲些,等会儿做桂花酱吃。”一旁的弟弟把它当作了好玩的游戏,笑得咯咯响。

这时,竟下起了小小的雨,许是雨点也被我们的欢乐吸引了吧,忍不住要跳下来和我们一起玩耍。

桂花好多啊!我们用筛子盛起来,轻轻抖动着,细细的淡绿的花托漏了下来,筛子里留下了纯净的黄。实在筛不掉的,我和婆婆用手挑出来。弟弟也在一旁忙活着,也不知是挑了花还是花托,我们也不计较。终于忙好了,我们捧着一筛子金黄欢天喜地回家了。

妈妈帮我们洗桂花,打上盐,因为没有阳光,索性用电吹风帮忙。然后在锅里融化冰糖,熬制成粘稠的糖水,再倒入桂花,顿时桂花和糖水交融在一起,香气四溢。

桂花酱做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泡了杯桂花茶,细细地品着。这时,窗外的雨更大了些,那沙沙的雨声好像在为我们充满情趣的生活鼓掌、喝彩。

作者: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小学六(3)班 杜灵月

公众号: 北京文鑫作文

篇2:崛起中的桂花小学

近看,那米粒般的桂花又像一个个小小的爆米花,看着看着,我都流口水啦!它又软又滑,我生怕不小心一失手,桂花就掉到地下摔碎了。

桂花可真香啊!我站在桂花树旁边,香味扑鼻而来。我撅着屁股,翘着鼻子,闭上眼睛,轻轻吸了一口气,香气像海洋一样,把我团团围住,又像一朵云,穿过我的身体,我感觉自己变成了桂花人,浑身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桂花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香味扑鼻。瞧,起风的时候,它把香气带到各处,带到田野,田野香了,带到校园,小朋友们也香了。总之,它走过的地方,都会留下桂花的香味。

下雨的时候,它把那一串串的小雨点感染了,让它变得香起来,并且给它了一个任务,让它把整个世界变香,小雨点发出“滴答、滴答”的声音,好像在说:“知道了、知道了。”果然,雨停了,四面八方都变得芳香四溢……(香气真的扑鼻而来了。)

桂花的用处可真不少,可以酿酒,可以做桂花糕,还可以做桂花茶……

篇3:桂花在园林中的应用

1 桂花的生物学特性及生态习性

桂花为常绿阔叶乔木,高可达12 m;树皮灰色,不裂;单叶对生,长椭圆形,长5~12 cm,两端尖,缘具疏齿或近全缘,硬革质;叶腋具2~3叠生芽;花小,淡黄色,浓香,成腋生或顶生聚伞花序,9月开放;核果卵球形,蓝紫色。桂花喜光,也耐半荫,喜温暖气候,不耐寒,淮河以南可陆地栽植;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为最好[2]。

2 桂花的观赏特征

桂花的树形、花形和花色给人以美的享受。桂花冠型饱满、分枝紧凑,不论是孤植还是群植抑或是与其它园林要素配置,都能达到很好的效果。虽然桂花的花朵总体都较小,但花瓣、花冠乃至雌雄蕊和花梗的形状却因品种不同而异,有的还成为了主要观赏特点,如花大台阁状的“天香台阁”,有3个雄蕊的“三蕊”,花瓣裂片细长呈长矩圆形的“矩花银桂”以及花梗细长下垂的“垂丝”等[3]。桂花的花色虽不似桃花、梅花般艳丽,但满树的繁花,淡雅的色彩,配以沁人心脾的花香,同样具有极好的观赏价值。唐代李峤《桂》中的“枝生无限月,花满自然秋”一联即是描写桂花枝条在月下的美姿和桂花在秋天开放的繁盛景象。清代《考界余事》作者曾为花的“雅”提出了两条标准,一是香清,二是色淡。依此标准,桂花无疑是“花中之雅者”[4]。桂花清香馥郁,沁人肺腑,是香花的代表之一。洪适称其“谁为花王定等差,清芬瑞合佩金犀,……只道幽香闻十里,绝知芳誉亘千乡”。历代咏桂诗中以他的诗对桂花评价最高,感情亦深。

3 桂花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历史上众多的文学作品中,有不少是描写桂花的。例如,明代沈周的咏桂诗有《桂花》,关于桂花的传说有吴刚伐桂,在湖北、江西、河南和安徽流传的八月桂花遍地开及桂花开放贵人来等有关桂花的歌曲。桂花是长寿的植物,作为观赏植物中的一枝奇葩,它是崇高、贞洁、荣誉、友好和吉祥的象征。自古以来,许多诗人颂扬桂花,甚至将桂花加以神话。

3.1 桂花象征着胜利和荣誉

古时的科举考试制度,乡试在农历的8月进行,8月又称桂月,人们就把参加科举考试选拔人才喻为折桂,考中状元即称为“蟾宫折桂”[5]。这种说法最早兴盛于唐代,例如白居易在《喜敏中及第偶示所怀》中有“桂折一枝先许我,杨穿三叶尽惊人”之句;杜甫《同豆卢峰知字韵》:“梦兰他日应,折桂早年知。”温庭筠《春日将欲东归寄新及第苗绅先辈》“犹喜故人先折桂,自怜羁客尚飘蓬。”《红楼梦》第九回中林黛玉听说贾宝玉要上学了,就笑道:“好,这一去,可定是要‘蟾宫折桂’去了。”[6]现在,人们还将获得各种殊荣称为夺得“桂冠”,以表示光荣之意。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是同学获取知识的场所,因此在校园中种植桂花具有很好的象征意义。

3.2 桂花象征着美好和吉祥

在我国古代,人们常把桂花种植于庭院,表达追求美好生活和吉祥安康的愿望,传统园林植物配置中就有“两桂当庭”“双桂留芳”的称谓。而在《吕氏春秋》中有“物之美者,招摇之桂”一说,即意为世上最美好的东西是招摇山上的桂花。人们也常常把桂意为“贵”——将其与玉兰同植喻为“金玉满堂”,与玉兰、海棠、牡丹同植喻为“玉堂富贵”,与玉兰、海棠、牡丹、迎春同植则喻为“玉堂春富贵”。

3.3 桂花象征着崇高

桂花春日不争,无桃李之艳,但其花于众芳摇落的岁晚开放,独秀三秋孤芳自赏,而叶则四季青翠不惧风霜。正是桂花的这些特质,千百年来一直颇受骚人墨客的赏识,被视为高洁、崇高的象征。我国战国末期著名的浪漫主义和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在其著作《楚辞》中多次提到了桂:“嘉南州之炎德兮,丽桂树之冬荣”(《楚辞·远游》),“援北斗兮酌桂桨,辛夷车兮结桂旗”(《楚辞·九歌》)。

3.4 桂花象征着秋季

桂花一般在每年农历的9~10月开花,那时正值中秋赏月之时。因此,后来人们就把中国的桂花和中秋的明月联系了起来。有诗曰:“月中有客曾分钟,世上无花敢斗香”(宋·韩子苍)、“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宋之问《灵隐寺》)。而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月宫系列神话,也正是由桂花把他们联系在了一起。

4 桂花在园林中的应用

4.1 应用形式

4.1.1 作为行道树

行道树是道路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为行人蔽荫,同时能起到美化街道、降尘、降噪和减少污染的作用。桂花四季常绿,枝叶密集,树形美观,发枝能力强,加之其吸粉尘和抗噪音,是优良的行道树树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4.1.2 作为园景树

园景树是园林绿化中应用较多、形态较丰富、景观作用显著的树种,其树种类型既有观形、赏叶,又有观花、赏果,而选择树种的首要标准就是树形高大和姿态优美。桂花虽说不上树形高大,但其树形美观,秋天来临,桂花芳香馥郁,令人陶醉。桂花可观可闻,是园景树很好的选择。

4.1.3 作为庭荫树

庭荫树的作用主要在于形成绿荫以降低气温,并提供良好的休息和娱乐环境,同时由于庭荫树一般枝干苍劲、荫浓冠茂,无论孤植或丛植,都可形成美丽的景观。一般来说,桂花大多3~4 m高,但是也有高达12 m的桂花,同时桂花无不良气味、无毒、少病虫害、适应性强、管理简易,因此,桂花不失为庭荫树的一种选择。

4.1.4 作为绿篱

桂花四季常青,可作乔木亦可作灌木,比较耐修剪,每年发枝两次。而且四季桂品种群中的一些品种,如‘小叶佛顶珠’‘旧香桂’等,树势低矮,枝叶密集,易移栽,耐修剪,花期较长,着花繁密兼有清香,这些特点使得桂花可以成为一种优秀的绿篱植物。

4.1.5 作为盆景

桂花也是我国盆景艺术常用的素材,与地栽桂花不同,盆栽桂花的品种有其特定的要求,一是植株要矮小,不宜高大,以灌木型桂花品种为好;二是要植株紧凑,分枝短密,叶色浓绿;三是要开花时间长,在一年内能三季开花,连续不断开花时间每年应在200 d以上[7]。因此,在选用桂花作盆景时,最好选用的是四季桂品种。

4.2 配植方式

4.2.1 孤植

桂花一般孤植在空旷的平地和山坡上。当配置在建筑物的正前方、道路交叉点上时,要求以体现其树形美,因此对桂花的树形要求较高。一般要求桂花树体高大,树干通直,树冠圆满,枝繁叶茂。桂花也可孤植于宽阔的大草坪上,观形、闻香和赏花,使桂花在大自然中充分展示其个体美。

4.2.2 对植

桂花对植一般在殿堂、厅和轩等古典建筑物入口处,左右两边各植一株,取“两桂当庭”、“双桂留芳”之意。这种种植方式不但可以丰富建筑物的立面,而且还赋予了建筑物时间和空间的生机动态感。一般来说,桂花对植比孤植应用广泛。

4.2.3 列植

桂花列植,是指按照一定的株行距成行栽植。列植主要体现植物的整齐美和线条美,树龄相近的桂花一般树型近似,按直线或曲线以等距离栽植,很容易取得整齐一致的艺术效果[8]。在园林中,桂花一般作为行道树、林带及水边或作为树墙和绿篱等栽培。列植桂花构成的植物景观显得整齐有气魄,主要配置在规则式的园林绿地中。

4.2.4 丛植

丛植既可欣赏桂花的个体美,又可欣赏其群体美。对植和丛植都是桂花在我国传统园林中的配植手法,对同一景点的丛植桂花来说,只需挑选1~2个树种与桂花搭配即可,这样可以达到生长稳定、景观和谐持久的效果,部分街旁绿地的桂花就是采用这种配植方式。

4.2.5 群植

群植主要表现树种的群体美,常用它来组织空间和划分景区。桂花观赏特性好,且能在秋季散发浓郁的香气,大面积的种植桂花,可营造出较有气势的园林景观。如以桂花为主体,配以杜鹃和沿阶草。不过,桂花群植最好采取多品种配植方式。

4.3 桂花与山石、建筑和水体的配置

桂花在应用时,定会与山石、建筑和水体相结合。地形是园林的骨架、建筑是园林的眉目、水体是园林的脉络,园林植物与其它造园要素的协调配置,才能营造出“群山郁苍、群木荟蔚、空亭翼然、吐纳云气”的景象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

4.3.1 桂花与山石的配置

淮南王刘安称:“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偃蹇连蜷兮枝相缭”。桂花树姿秀丽,树势强健,枝叶常集中分布在树冠表层,再加上桂花独特的芳香,古人常根据桂花这一习性,将桂花与山石相配。现今,依旧可以按照这一手法配置桂花。

4.3.2 桂花与建筑的配置

园林植物与建筑的配置是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结合[9]。桂花优美的树姿、柔和多变的线条、清新淡雅的花香都增添了建筑的美感,使之产生一种生动活泼而具有季节变化的景观效果。如几株树形优美的桂花种植于粉红色的墙体之内,一到秋天,桂花的花竞相开放,满树的繁花配以粉红色的墙面典雅别致。

4.3.3 桂花与水体的配置

桂花忌积水,不宜种植于水边。但是如果改变一些外在的条件,如在设计时,注意控制地下水位,使其不至漫过桂花树根部,那也就可以将桂花树植于水边了。南朝梁吴均《夹树》有云“桂树夹长陂”,说明在我国古代,桂花就有配置于水边的例子。

5 结论

作为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桂花集绿化、美化和香化于一身。一些地方,用桂花命名了“桂花苑”“桂花路”;用其花制成香囊和食品。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桂花应用虽然普及,却没有更好地体现它的形美和花美。因此建议:通过不同桂花品种间的适当搭配,创造出更加丰富的植物景观,如早花品种与中花、晚花品种间的搭配,观叶品种与观花品种的搭配。同时,当桂花与其它乔木、灌木配植时,需要考虑色彩、季相和姿态等因素。在以桂花为优势种的植物群落设计中,落叶乔木数量和比例应适当增加,少用常绿乔木,少配植接近于桂花叶色和花期的树种,在桂花周围还要注意选择耐荫性强的灌木等。

参考文献

[1]杨先芬.花卉文化与园林观赏[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张天麟.园林树木1200种[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史佑海.四川桂花品种资源调查与桂花的园林应用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4.

[4]常炳华.桂花品种整理及其景观应用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5]殷广鸿.公园常见花木识别与欣赏[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6]吕晓贞,王薇,王磊,等.桂花在现代庭院绿化中的应用[J].现代园林,2009(11):34-37.

[7]丁朝华,武显维.桂花栽培与利用[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4.

[8]田英翠,曹受金.桂花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福建林业科技,2005,32(2):132-136.

篇4:农村小学精神的崛起

校舍坍塌,易地重建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的浪潮拍击深圳、珠海海岸,也波及北部湾畔。南方,骚动了。然而偏远的龙湾依然沉寂。

1978年,陈朝生于遂溪县杨柑中学高中毕业。就读期间他就担任了杨柑中学团总支部书记,毕业后留校工作。1981年他考进了民办教师队伍,被派往有半个世纪校龄的龙湾小学任教,而他的家就在龙湾村。

半个世纪风雨飘摇,学校已破烂不堪。第一天,陈朝生到二年级上第一节课。刚讲了10分钟,猛地,残旧的课室轰然坍塌。陈朝生和全班学生被埋在瓦砾和梁桁中。正梁恰好击中陈朝生的头部,血流如注。但他赶紧去抢救学生,毫不顾及自己。他挖出了几位学生后,见一位8岁的学生躺在血泊中,左手断折,他立即背起这位学生一气跑了几里路,送到医院抢救。但这位学生终因伤重抢救无效离开了这个世界。其余学生在师生、群众的紧急抢救中脱险。

这是晴天霹雳!陈朝生和家长们悲痛欲绝。最底层的贫困农村,小学教育多么脆弱呀!陋室危房,就这样夺去了一位孩子的生命。面对此情此景,陈朝生找校长商量,要求彻底破旧立新,易地重建学校。

上级支持龙湾小学搬迁,却又忧虑:谁领头?再三考虑,决定破格提拔陈朝生当副校长,负责建校。镇里相信这位青年的能力和精神。

千斤重担压来,陈朝生确实感到压力沉重。这间学校,四分五裂,教师无心向教,学生无心向学,社会上还有人寻衅闹事。

只要搬迁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即使天大的困难,陈朝生也敢迎难而上。他主动向上级汇报,争取支持;他向外出的老板讲述农村小学的远景和自己的决心;他找地,筹款,没日没夜。他在村里村外发动乡亲:“为学生创造良好环境,是发展农村教育的基础,功在千秋万代。”他的精神感动着每一个人。省老促会拨来危房改造费30万元;镇委镇政府和县教育局积极配合,拨来资金80万元;侨商黄永庆、唐文成各捐来40多万元。在30亩新址,第一栋教学楼得以落成。龙湾小学见到了易地重建学校的第一缕曙光。然而,更艰苦、更复杂的工作还在后头。后来被提拔为校长的陈朝生是有思想准备的。他冷静地思索前段的工作,总结经验,也记下了教训。他似乎明白了什么。

重建学校,更要重建精神

陈朝生和学校的班子及教师们达成共识:在重建校舍的同时,科学管理,创新管理,重建龙湾小学精神。伟大的精神支柱可以让新校耸立在农村的土地上。这,将决定新龙湾的命运。

龙湾小学要重建何种精神?陈朝生紧紧抓住五点:

一是校长身先士卒,树立勇于献身精神。陈朝生当校长后,自定纪律,一定要把自己置身于全校的监督之下。新建一幢校舍,离原校一里多路。因偏远、空旷、四通八达,很不安全。为了学校的安宁,陈朝生除了以制度保证安全外,决定亲自出马看管。他每夜1—2点到新校巡查,风雨无阻,一直坚持了3年。为在教学上做出表率,他上课比教师多,还写作和发表教学论文;年终一切嘉奖,他都婉然谢绝。暑假50天,他始终不离开学校。妻子说:“学校才是他的家。我们这个家只是他的临时招待所。”一年到头,他总是摩托车开到家门口,吃了饭旋即返校。

“我一定要做得比人家更好!”他说。这位校长,总喜欢让大家出点子。重大事情开会集思广益,三番五次讨论,言出必行,行之必果。这就是陈朝生赖以前进的精神动力。

二是教师以校为家,树立当家作主精神。全校17名教师,2名副校长,1名教导处主任。陈朝生首先强化班子建设,使班子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其次,加强制度管理,鼓励教师做遵守纪律的模范,坚守岗位,真正以校为家,关爱学生。一个学期内,教师请假不得超过5天。定期召开家长会,教师每周用书面向家长报告一次学生的德智体情况。抽出8位教师配合校长轮流看守新校区。教师上课不准接听电话和打电话。全校教师团结互助,人际关系和谐融洽。家长评价说:“龙湾小学的管理是一流管理,龙湾小学的教师拧成了一股绳,龙湾的教育大有希望”。

三是学生立德立志,树立发奋图强精神。全校600多学生,均为农家子弟,入校先讲德,相见谈大志,尊师互爱,拒绝散漫。无论在旧址或新校,都以德智体全面发展为目标。过去学生纪律涣散,一些学生在校内外惹是生非,隐藏着不少不安全因素。陈朝生强调:入校必立德以树正气;言行必文明,以绝邪气;相见言大志,以增勇气。学校在重建,学生的发奋精神也在重建。

四是家长心系学校,树立互助合作精神。村民过去认为教育是教师的事,孩子交给学校就万事大吉。陈朝生利用土生土长的有利条件,苦口婆心地引导村民:老百姓心系学校,学校的基础才能牢固;家长配合老师教育,学生的学习才到骨到肉,入心入肺;村民和学校配合,是育才的良方,是改变贫困农村面貌的百年大计。从此,千百个家长以和善目光关注学校,关心老师,关爱学生;以警惕的目光注视校内外,合力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五是校友关心母校,树立友爱帮助精神。在陈朝生的努力下,龙湾小学成立了校友会,凝聚了更多社会力量来关心学校的发展。龙湾小学半个世纪以来,校友分布各地,各有各的成就。如何让他们关心母校,帮助母校,成了陈朝生的一项重要工作。龙湾小学每年开一次校友会,向校友报告母校行进的信息,让校友言传身教,推动学生素质教育。同时,不少校友捐款捐物,支持母校的建设与发展。

重建学校校舍和重建学校精神的同时,也重建了陈朝生的信心、勇气和大无畏精神。学校新址征地,始终有人反对,常出难题。陈朝生毫不退缩,勇敢面对。他没有放弃,日日夜夜呕心沥血。遇到无理取闹者,他挺身而出,以正压邪,以理服人,待之以诚,晓之以理,不感动对方,决不罢休。

5年过去,新校终于落成了。崛起的龙湾小学坐落在平地上,总面积达21400平方米,课室18间,教师办公室面积80多平方米,操场1200平方米,教师宿舍600多平方米。前25年的残旧和支离破碎,变成后25年的整洁楼房。龙湾小学成了管区的中心小学,不但解决了龙湾村孩子的入学,周边的新宁、豆坡、乾留、后田、尾墩、松树等村的孩子都涌来龙湾就读。龙湾,出现龙腾虎跃的崭新局面。

以新精神注入教学,

并让精神辐射

陈朝生说:“学校的精神注入教育的整个过程,是重塑教育的灵魂。如注入教学,就会抵达最高境界,提高教育质量。”

对于学困生,他主张从精神上提高学生的自信力。他反复强调:“我校从倒塌到易地重建成功可以证明,失败可以变成功,关键是要具备一种精神,一种超常的自信力。”新屋村有名学生叫阿坚,学习能力较差,个性较封闭,学习成绩十分糟糕。但李祥老师观察到,阿坚喜欢劳动,乐意多做好事。于是,李祥老师让阿坚担任班上的劳动委员,让他发扬自己的长处和“闪光点”。自此后,阿坚的自信心提高了,勤奋读书,主动请教老师、同学,李老师也专门辅导他。阿坚的成绩提高很快,由原每科10分左右到每科70—80分,后来还考上了杨柑第一中学。

为了加强对学校教学的引导和管理,陈朝生主动地把自己摆到教学的全过程。他参加到各科班组中去,总结经验教训,鼓励教师多写教学体会和教学论文。陈朝生自己撰写的数学教学论文在报刊发表并获了奖;李祥老师的《互动合作,走进课堂新境界》等多篇论文得以发表并获奖,并被评为县教坛新秀。

镇委书记吴刚说:“陈校长具有开荒牛精神,平凡中见到伟大精神;他的成功来自创新意识、创新理念和创新勇气。这里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村风、文风汇集,扩散到了全镇。它是全镇学校的榜样,是粤西农村的一流学校。”

其实,龙湾小学崛起的精神力量也来源于杨柑镇的迅速发展,来源于杨柑镇委镇政府这个坚強的班子。镇领导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带领全镇10万人奔康致富。短短几年,他们用心血和智慧招商引资,破天荒在穷乡僻地建厂,目前有27个工业企业落地生根,迅速改变着杨柑镇的面貌。这种创新观念、创新意识和创新勇气,直接鼓舞和影响着陈朝生。

陈朝生有意识地把镇的精神和学校的精神结合在一起,让学校的每个领域都能得到精神的浸润,带领学校阔步向前:从2006年至今连年被评为县、镇优秀单位;1999年被评为湛江市双优学校;原在镇27间小学中排在第25名,现在跃居县镇的前几名。

篇5:桂花小学作文

那棵桂花树还是清秀地挺立着,树叶泛着墨绿的光泽,一簇簇、小球般的桂花便藏其间。开始,还是不起眼地、像个婴孩般默默萌发。不久,几朵小花相继绽开了笑靥,散发出香甜的味道。渐渐地,花儿们纷纷展示起自己的魅力,与阔大绿叶形成对比,还有的花儿羞涩地躲在绿叶后,倒宛如一个古典美人,犹抱琵琶半遮面。桂花的花瓣虽少,却晶莹的犹如金黄色的蜜蜡,又似一块成色极好的琥珀,泛起诱人的金黄色。花瓣厚实而饱满,手感细腻柔软,好像一匹绫罗绸缎,一眼望去,光泽柔和。

桂花不仅在树上,她小巧的丽影遍布在任何地方。

柔软的芳草地上,落着几片花瓣。它们是那样的小,那样的微不足道,却又悄然给单调的草地上,增添了几分颜色与生机。仿佛娇媚的绣娘,罩着轻纱,纤纤玉手灵巧地做着针线。

水平如镜的湖面上,漂着两片花瓣。风一吹,使得水面便荡漾起来,桂花,犹如成对的鸳鸯在水面上嬉戏,随波逐流,形影不离。

澄净的天空中,又是片片花瓣,打着飞舞的旋儿,踏着轻盈的舞步,飞落到草地上,若落叶归根,静躺在泥土里。

篇6:桂花小学作文

在我们学校后院有几棵不粗的桂花树,那天我们在上课,突然一股香气扑鼻,瞬间吸引了我们这些在上课的小朋友们,都用鼻子使劲抽搐:“哇!好香啊,老师,这是哪里来的味道啊。”老师也放下了手中的课本:“好,今天就耽误大家几分钟的时间,给大家普及一下课外知识。有谁知道今天是几月几号吗?”“九月14号!”有一个同学举手回答道。“对,现在是九月份,已经是秋天了,那么在秋天开花的都有什么植物啊?”老师看我们都不回答,又紧接着道:“是桂花树。桂花树每到这个季节,它的花朵就会开放,并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味,也就是大家刚刚闻到的这个味道。桂花的花瓣其实是很小的,就像两个米粒那么大,但是它的威力却和它的身材成反比,如果有很多的桂花聚集在一起,都可以把整个城市包围起来。

其实桂花不仅可以散发出香味,更重要的还可以泡茶,酿酒,也可以制作成点心,就是大家平时最喜欢吃的桂花糕,桂花糖,它的枝和籽还可以制作成药材,抵抗癌症,治愈感冒,牙痛,胃病等症状。“听了老师的一番话,我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小小的桂花竟然有这么多的用处,这一点值得我们去学习。我们作为高等动物,更应该做出一些成就去回报这个社会,让它变得更美好。

篇7:赏桂花小学作文

还没等到我走到桂花树下,那桂花的香味早就争先恐后地钻进我的鼻子,在里头调皮地打转,我不由得加快脚步,迫不及待地来到树下。我贪婪地吸了吸鼻子,兴奋极了。桂花浑身金黄金黄,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格外醒目。它们一个挨着一个,真像是好朋友。桂花总喜欢一串串地长,你挨着我,我遮着你,像是害羞的小姑娘见到陌生人一样,总想躲起来。阳光洒在桂花娇嫩的花瓣上,使它们更加清新可人。那金黄的花瓣,是顶好看的舞裙;那被风随意吹出的姿态,是最美优的舞姿……

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桂花树,可我拥有了一段与桂花树的快乐回忆。

篇8:重庆——一个崛起中的文化高地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多次强调加强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他说, 精神状态很重要, 文化素养很重要。有了文化, 就有了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本领。有了思想内涵, 有了文化品位, 重庆就有实现跨越发展的可能。

6月18日, 重庆市委三届五次全委会提出, 到2012年, 把重庆初步建设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文化强市。

新风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入人心

近来, 山城重庆出现一种新风尚: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百姓, 不少人都随身携带“口袋书”——一本名为《读点经典》的小册子, 包含古今经典语录、诗词佳作和散文精粹。从去年12月出版发行到今年5月31日, 6辑《读点经典》发行量超过125万册。从第三辑开始, 《读点经典》登上了重庆书城销售排行榜榜首。

重庆的文化新风尚不止这一个。“红歌”传唱, 不到一年的时间里, 全市已开展红歌传唱活动5万多场, 3900多万人次参加;“讲故事”活动, 短短数月时间, 从重庆人民大礼堂讲到了居民小区和农家院坝, 举办故事会超过1万场, 直接听众1042万人次;红色短信创作传播大赛和群众性的“传箴言”活动, 3个月累计上传18.1万条, 转发短信562万条, 参与用户达587万人次, 成功地实现了用先进文化占领手机传播阵地。

从直辖前夕“弘扬红岩精神, 塑造当代重庆人”活动的开展, 到直辖后对三峡移民精神的总结提炼和宣传, 从2006年延续至今的“重庆城市精神”的讨论, 到去年“五个重庆”建设目标的提出, 以及“唱读讲传”活动热潮的掀起, 重庆这个新兴直辖市的精神文化之路“脉络”清晰可见。

近日, 一项对11万人的调查显示, 87.7%的干部群众表示“唱读讲传”活动犹如绿色的“氧吧”、强身健体的“钙片”, 提振了全市人民精气神,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

新变化——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覆盖城乡

今年春节前后, 巫溪、城口等远郊区县的农民足不出村, 就看到了平时看不到的文艺表演和电影。让他们受益的, 是“双送” (送戏、送电影下乡) 活动。

重庆市从2006年开始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农村电影放映惠民工程。3年来, 共完成农村放映任务47万余场, 观众1.2亿人次。“现在, 乡里村里办红白喜事, 经常会邀请电影放映队免费给村民放上一部好看的电影。”江津区电影放映公司负责人彭清模颇为自豪地说。

直辖后, 大城市带大农村的重庆坚持“亦城亦乡、先急后缓、建管并重、持续发展”的思路, 在西部率先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城镇“15分钟文化服务圈”、农村“半小时文化服务圈”初步形成, 农民群众看书报难、看电影电视难、看文艺演出难、搞文化活动难等问题基本解决。

公共文化硬件设施变化日新月异。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图书馆、重庆大剧院等民心工程成为了城市文化新地标, 国泰艺术中心、重庆自然博物馆等一批大型文化设施也在建设中。据统计, 目前重庆公共文化设施总面积达到29万平方米, 是1996年的近5倍。今年“五一”, 郭沫若旧居、杨尚昆故里等13家文博单位免费向市民开放, 前来参观的游客数量发生了一次“井喷”。目前, 重庆免费开放的文博单位已逾30家, 位居西部前列。

目前, “区县文化馆、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的覆盖城乡的文化设施网络正在加紧构建。全市已建设图书馆43个、文化馆4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455个、村文化室1400个。同时, 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等文化工程也全面铺开, 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了92.88%和96.42%, 基本实现农村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影片观影率100%和农村“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

新跨越——

文化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5月13日, 第十二届“渝洽会”开幕, 总额达368亿元的66个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引来了62家国内外投资方的关注。

投资者们看中的是重庆文化产业的活力与创新力。

重庆市国有文化产业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裁陈扬说:“这是重庆文化创意产业项目的首次集体亮相, 也是项目与资本市场大规模对接的一次有益尝试, 更是重庆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

重庆文化体制改革始于2003年。2004年, 重庆市国有文化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成立, 它是由市政府出资组建并授权经营的国有独资公司, 解决了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缺位”的问题。随后, 重庆歌舞团等38家经营性文化单位先后通过转企改制, 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去年,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重庆广电集团、重庆出版集团、重庆新华书店集团等四大国有文化集团首次实现资产突破100亿元, 收入突破50亿元, 分别比2004年增长了69%和37%, 充分发挥了国有文化资产在文化事业、产业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民营文化产业异军突起是重庆文化产业中的新亮点。记者从市文资公司了解到, 民营文化产业2007年实现增加值79.23亿元, 占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的69.4%, 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 增速超过29%。重庆民营文化企业主要集中在印刷业、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广告业、会展业、动漫制作和影视剧制作等门类, 并在这些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刚“出炉”不久的《2009年重庆文化产业蓝皮书》显示:2007年, 重庆文化产业增加值首次突破100亿元, 达到114.19亿元, 比上年增长26.6%, 高于GDP增速11个百分点, 占GDP的比重为2.8%, 对全市GDP的贡献率为4.4%。

篇9:危难中的崛起

这是一次全方位的恢复,这更是一场高水平的重建。如今的灾区,不仅居民住房条件极大改善,而且城乡整体布局得到全面优化;不仅公共服务设施整体跨越,而且群众生活方式发生历史性变迁;不仅城乡环境风貌焕然一新,而且群众精神状态实现深刻转变……这份恢复重建的壮丽答卷,人民满意,世界惊叹。

在这份壮丽的答卷上,西部铁军——中国十九冶留下了奉献的足迹。将士们用坚强的意志、英雄的气魄、宝贵的品质和央企的风范,促成了东汽异地重建任务提前完成,崇州安置房项目顺利交付,成都至都江堰快铁如期通车,都江堰崇义立交桥拔地而起和彭白路、都江堰IT大道的不断延伸……

在东汽重建中,中国十九冶承担静子大件车间、铸铁车间和铸钢车间厂房的施工任务。2008年大年三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静子大件车间工地慰问,看到东汽新基地建设正快速地推进,总理的脸上绽放出了笑容。他激励铁军将士们:“你们要继续发扬‘泰山压顶不弯腰’的精神,坚定信心,战胜一切困难,为建设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东汽作出更大的贡献。”铁军将士牢记总理的嘱托,从2008年8月工程开工,到2010年5月全面竣工投产,仅用21个月时间,就告别饱含艰辛与汗水的重建历程,还社会一个“新东汽”。这个“中国速度”创造的奇迹再一次证明,只要有了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坚强意志,就一定能崛起于危难之际。

灾后重建工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工期紧,任务重,责任大。2009年的崇州,雨水特别多,这对于13万平方米安置房工程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为了能让受灾群众早日住进新房,铁军将士们发扬建设攀枝花时艰苦奋斗、追求卓越的精神,在一年半时间里,完成设计、选址、搬迁、场平和建设,用铁的行动把安置房工程建成了崇州市灾后重建样板工程。正是这种不退缩、不言败、不气馁,勇于负责、敢于担当、攻坚克难的英雄气魄,成就了四川灾后重建项目的快速推进。

灾后重建中,西部铁军展现的是尊重科学、锐意创新的宝贵品质。在成都至都江堰快铁的都江堰车站和聚源车站项目、都江堰崇义立交桥项目、彭白路项目、都江堰IT大道项目上,铁军将士锐意创新,努力攻关,通过桥、路、地紧密协作,创建和谐施工环境;通过抽调精兵强将和精良设备,保证工期精确到每一天;通过协同配合,创造出质量、安全、工期、环保、投资及技术创新“六位一体”的项目管理办法……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流程的创新以及大量技术创新成果的运用,成为了这些项目快速推进的强大动力。

救灾就是救民,重建就是为民。重建的进度和质量,群众认可是最硬的标准。中国十九冶始终坚持把灾区人民的利益当作根本利益,把保障人民的生活当作头等大事,把群众安顿好、把民生保障好、把灾区建设好。崇州安置房建设,铁军将士视其为责任,义不容辞地前去扶助;崇义立交桥建设、成都至都江堰快铁项目,铁军将士视其为民生,责无旁贷地前去支援;东汽异地灾后重建,铁军将士视其为道义,义无反顾地前去承担……关爱民生、铁肩道义,中国十九冶用无疆的大爱诠释了“西部铁军”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在两年的灾后重建过程中,中国十九冶的每一名党员干部、每一位铁军将士,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同时,又一次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又一次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又一次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有灾后重建的洗礼,有危难中崛起的抗震救灾精神,建设实力十九冶、魅力十九冶的美好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篇10:桂花香小学作文

在我身边,发生过许许多多的新鲜事,但那一次,让我终生难忘。

记得那一次,是我们班扫操场,在楼前,放着一盆桂花。那一天,我下来扫地,看见有一个小女孩向我走来,她长得眉清目秀,水汪汪的眼睛下有一个高鼻梁,再下就是一张樱桃小是、嘴。她看了我几眼便灰溜溜地走了,我也没什么留恋,拿起垃圾就向垃圾堆跑去。不知过了多久,我回来时,看见那个小女孩正高高的伸出她那嫩嫩的小手去摘桂花,我看见了,急忙跑过去,用严厉的神情对她说:“你怎么乱摘花呢?难到你们的老师没教你要爱护植物吗?”那小女孩哑口无言。我俩在那儿呆呆的站了好一会儿。突然,她慢吞吞地对我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因为我奶奶生病了,我想给她摘一点儿桂花,放在奶奶的床头,让她闻闻桂花香,身体好得更快一些。”我被感动了,一个小小的女孩居然,我惊了一会儿,放下手里的扫把摘下红领巾,帮那个小女孩摘了几朵,那小女孩手里托着桂花,轻轻的闻了闻,开心的跑走了。我站在原地,远远的望着那小女孩,静静的站着。

桂花香里的祝福,是那小女孩对她奶奶的深切的主妇呀!

篇11:桂花赞小学作文

九月,校园里最香最美的花非桂花莫属了!桂花树的树根与树枝并不像梅花树那么优雅,它看起来是笨笨的;桂花的香也没有像茉莉花那样幽香,而是给予人一种沁入肺腑的感觉。别的花一开就显露在外面,像是炫耀自己有多美;而桂花却不是这样,她是谦虚的,开花时,总是把自己的小脑袋藏里头。只有仔细地去寻找,才能找到。

校园里的桂花真香啊!上课时,她的香味让同学们立刻打起精神,似乎在鼓励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了才能成为祖国有用之人。

下课时,桂花最受欢迎了。每个同学都跑来摸摸她,抱抱她。有些爱美的小女生还采一些放在自己的文具盒里,让自己的文具盒也充满香气。

校园里的桂花真美啊!远远望去,就像绿色的绣花布上点缀着一粒粒金子,又好似一个金色的小娃娃,灿若繁星,十分可爱!风一吹,桂花随风摇起,飘落的.花好似金色的小蝴蝶。同学们仰起小脑袋,桂花就落在了脸上,轻轻地,细细的,温和的,美极了!

校园里的桂花真多啊!多得像天上的星星,海摊上的沙子一样,数也数不清,眼花缭乱。

校园里的桂花不仅香、美、多。还有很多作用,桂花可以晒干泡茶,可以做成桂花糕,桂花酒,桂花糖……

篇12:桂花小学作文

桂花只有米粒那么大,小巧玲珑。仔细看你会发现开放的桂花有四瓣儿,花蕊很细,淡黄的颜色更给它增添了几分柔嫩。桂花这么小,花期刚到时,若你不经意是发现不了它的:它就像个害羞的小女孩,把自己藏在桂树深处,还不忘蒙上一层面纱。但随着秋意渐浓,它就会绽放出夺目的光彩。这时的桂花又好似一颗颗金色的宝石,镶嵌在绿松石般的树上,十分耀眼。

校园的桂花是金桂,开花早,同学们都很喜欢它。它虽没有玫瑰的娇艳,没有昙花的惊艳,没有牡丹的高雅,没有荷花的素洁,但它赋予了我们欢乐,点缀了我们多彩的童年!

桂花,你于我而言是如此的珍贵。让我为你骄傲,让我为你陶醉。

篇13:桂花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一、桂花与园林建筑的配置【2】

园林建筑是园林中以造型美取胜的硬质景观, 集景观和实用功能于一体。桂花是有生命的活体, 有其生长发育规律, 表现出明显的季相景观。桂花和园林建筑在色彩、形态、体量、文化的配置可互为因借、相得益彰, 一“静”一“活”, 表现万千风情。

苏州怡园金粟亭里的“云外筑婆娑”, 留园闻木樨香轩的“闻木樨香”, 都是取桂花的意蕴或花香而形成。宋代梅尧臣的“山楹无恶木, 但有绿桂丛”指的是桂花丛植于园林建筑轩边, 以桂衬轩;欧阳修的“晓露秋晖浮, 清阴药栏曲”讲的是桂花与芍药相配置栽植在栏杆旁, 以桂花与芍药衬托栏杆。还有苏州沧浪亭清香馆、网师园小山丛桂轩等都是桂花和园林建筑的经典配置。

另外, 园林建筑各种门、窗、洞对桂花起到框景、夹景的作用, 形成“尺幅窗”和“无心画”, 组成优美的构图。园林建筑的匾额、题咏、楹联等题刻和桂花相关的诗词突出园林的主题和意境, 引发人们的遐思。

二、桂花与假山的配置

桂花与山石相配, 既能体现桂花的姿态, 又可映衬置石, 置石上嵌刻有关桂花的诗词、图案、神话传说则使景观别具意境。

网师园中部山水大空间之南, 有黄石假山, 山南有一轩, 轩南又有湖石山坡呈曲折状, 此山坡之南便是围墙, 墙较高, 山便成为阴坡, 在此山坡间植桂, 将此轩命名为“小山丛桂轩”, 成为主建筑;沧浪亭中的清香馆, 南有较大建筑五百名贤祠, 北有主体大假山及回廊, 只有馆北有一空间可以配置桂树, 其环境较为闭锁, 花香不易散逸, 题此客厅为“清香馆”。

焦山公园的桂花园中放置了一些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太湖石, 并在上面刻有诗词、楹联, 人们穿行其中, 观桂赏石, 意趣无穷。

三、桂花与道路的配置

桂花四季常绿、枝叶繁茂、落叶少, 利于清洁卫生。可以选择分枝点高在2.2m以上, 树体高大挺拔、姿态优美、生长健壮的作为道路的行道树;或在道路中央绿带上列植、丛植造型优美的球形类桂花, 并控制一定高度, 不妨碍司机和行人视线;或在道路两侧绿地中丛植、群植都可以取得较好的配置效果。还可以利用桂花的发枝力强, 耐修剪, 抗性强、叶形较小的品种的特点作绿篱种植, 既引导组织了交通, 又增强了道路的景观性。

桂花是桂林市的市花, 经过多年的发展, 桂花已是桂林园林绿化的主要树种, 市内种有桂花的道路和街巷共有117条, 绿化道路总长度达119公里。龙隐路、龙珠路、中山路、解放东西路、临江路等路段都是有名的“桂花长廊”。

四、桂花与水体的配置

桂花临水而植, 树影婆娑, 倒影成趣。盛花时节, 风起花落, 随波飘荡;月上枝头, 暗香袭人, 营造好一片中秋美景。

四川成都新都的桂湖公园, 是明朝学者、文学家杨升庵的故居, 升庵幼时攻读诗书于此, 并沿湖种桂, 游憩其间, 桂湖因此而闻名。湖中楼、台、阁, 雕梁画栋, 玲珑别致, 尤其是四周明代的古桂, 每当秋风送爽, 湖滨桂花竞放, 银白丹红, 香飘十里, 令人陶醉。郭洙若为桂湖公园题联云:“桂蕊飘香美哉乐土, 湖光增色换了人间”。

杭州西湖一带的桂花, 在唐朝时已闻名, 当时主要种植在灵隐寺一带, 而且有“月落桂子”的传说, 诗人宋之问作《灵隐寺》诗“桂子月中落, 天香云外飘”, 白居易的“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等诗句都使西湖周围的桂花更加充满了诗情画意【3】。

五、桂花园林绿化应用

1. 桂花自成景观

(1) 点景孤植。在空旷的平地、山坡或草坪上, 配置单株桂花, 以体现其树形美, 展现为空旷地上的主景, 称为孤植。孤植主要表现树木个体的体形美, 一般作为视觉中心处理。一般选择株型优美、高大挺拔、生长健壮的桂花孤植成景。

南京灵谷寺大草坪上孤植着一株桂花王, 形如巨伞, 在周围成片桂花林的映衬下, 个性鲜明, 具有“鹤立鸡群”的效果。

(2) 双桂对置。用2株桂花分别按一定的轴线左右对称的栽植方式称为对植。对植多用在公园、大型建筑物的出入口两侧, 或磴道石级与桥头的两旁, 它有烘托主景的作用。桂花对植古称双桂当庭或双桂留芳, 是我国传统的配置桂花的方法。它不但可丰富建筑物的画面, 而且还赋予建筑物以时间和空间的生机动态感, 常和厅、堂殿、轩等古建筑配置在一起。

(3) 列植。列植按照一定的株行距成行栽植桂花树, 叫做列植。列植主要体现植物的整齐美、线条美, 树龄相近的桂花一般树型近似, 按直线或曲线以等距离栽植, 很容易取得整齐一致的艺术效果。南京灵谷寺道路的两侧就是以桂花与其他树种配置作为行道树栽培的, 使道路两侧的植物景观富有层次变化, 十分独特。焦山定慧寺围墙外, 分别以数株桂花列植, 黄墙、碧瓦、绿树色彩丰富, 构图优美。桂林市不少街道都栽植桂花做行道树, 四季长青, 满城秀色。每到秋季幽香四溢, 为这一风景胜地增色不少。

(4) 群植景观。凡种植20株以上、100株以下的同种或异种树木组合在一起的配置方式称为群植。树群是园林的骨干, 常用它来组织空间层次和划分景点区域。群植主要体现树木的群体美、协调美。将不同树龄的桂花按一定规律配植, 能够呈现出优美的桂花林景观, 苏州光福和杭州满觉垅等成为赏桂胜地。

(5) 盆景制作。桂花萌发力强, 耐修剪, 上盆后一二年, 在梅雨季节或秋季开花后加工造型, 采取攀扎与修剪相结合的方法。主干可攀扎成曲干形或斜干式或飘逸式为佳;主干较高者可适当短截, 使基部萌生新枝干, 不致下部空虚, 或重剪上部枝梢及过密枝条, 以刺激主干下部另发新枝, 保持上下平衡, 使树形美观, 花叶繁茂, 开花时, 浓香四溢, 沁人心脾。

(6) 专类园。植物园内以专科、专属或专类植物收集展示而建立的专类园是植物园的核心部分, 是植物收集展示、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游客休憩的主要场所【4】。1999年建成的灵谷桂园, 每年都会举办中国南京灵谷桂花节。其中种植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等40多个品种、近20000株桂树。金秋时节, 万桂竞相吐艳, 芬芳馥郁, 令人心醉。

历时3年打造的桂林桂花博览园位于桂林黑山植物园中, 是目前国内外同类桂花园中品种最多的园区。桂花博览园占地两公顷, 分为金桂区、丹桂区、银桂区、四季桂区、木樨属区等5个园区, 收集了63个品种, 1891株桂花, 其中桂林的桂花品种为53个, 是目前国内外同类桂花园中品种较多的园区, 也是银桂品种最多的园区。

(7) 古桂景观。在桂林市东郊朝阳乡唐家里村生长着一株千年“桂花树王”。树高13.8米, 胸径131厘米, 冠幅直径15.5米。虽经历代战乱, 树也进入古稀之年, 但仍生长健壮, 枝繁叶茂, 每逢金秋, 繁花满枝头, 飘香数十里。该村的先辈们为保护这株古树, 早在清朝道光庚寅年3月于树旁挖井立碑。

湖北咸宁的桂花源景区位于咸安区桂花镇睏龙山侧, 为全国古桂花树最为集中的区域。据介绍, 目前国内百年以上桂花树2200棵, 其中2000棵集中在咸安, 而桂花源景区就有280棵。山腰上一棵被称为“桂母”的古树, 树牌标称树龄达800年。

全国各地大力挖掘、保护古桂资源, 许多地方已成为著名的风景区。

(8) 插花。桂花四季常绿, 花枝坚挺, 花香四溢, 历来被视为家庭团圆、财运亨通、文思长进的象征。由于其花形小, 色泽淡雅, 在插花上长做背景花。在色调搭配上, 可以用于暖色调红、黄、橙搭配, 也可与冷色调协调。常用来与桂花搭配的花木有玉兰、海棠, 牡丹、竹、芭蕉、梅花、兰花搭配己取其“玉堂富贵, 竹报平安”之意。由芙蓉、挂花、万年青组合, 寓意“富贵长青”。还有将芝兰和桂花组合“兰桂齐芳”插花作品。

2. 桂花与其他园林植物的景观配置【5】

(1) 桂花与乔木。桂花是常绿树种, 在与其他树种搭配时要考虑季相、色彩和景观等因素。在以桂花为优势种的群落中进行搭配时, 落叶乔木的数量和比例应适当增加, 即多用落叶乔木, 少用常绿乔木。如高大的马尾松、龙柏、广玉兰和樟树等, 这些树种宜配置在桂花的北侧而不宜配置在桂花的南侧, 以免遮去南侧的光线, 影响桂花的生长发育。与桂花树高相当, 如红叶李、西府海棠、合欢、鸡爪槭等, 则应根据这些树种成年的冠幅大小来决定它们和桂花之间的合理间距, 以求稳定和持久。

另外, 桂花与白玉兰、山茶、梅花和桃花搭配可以体现很好的春季景观;与枇杷、杨梅等夏季果木, 以及紫薇、石榴等夏季花木可形成很好夏季景观;与银杏、无患子、乌桕和鸡爪槭等秋色叶树种形成很好秋季景观。

(2) 桂花与灌木。桂花种植时, 为了增加植被层次和提高绿化覆盖率, 应增加灌木的比重, 特别是有利地被植物生长的落叶灌木的数量。由于桂花枝叶非常稠密, 所以, 与桂花搭配在一起的灌木要求比较耐荫, 如杜鹃、山茶、八仙花、八角金盘和洒金东瀛珊瑚等。同时还要求将这些树种种植在桂花的林缘地带, 以避免日后因遮荫太重, 生长不良或不能开花。

(3) 桂花与地被。园林中常见的地被植物有沿阶草、羽衣甘蓝、矮牵牛、红花酢浆草、萱草、凤仙花和红花石蒜及草坪等。引种栽培的地被植物最好具备生长期长、繁殖容易、管理粗放、适应性好、抗逆性强、观赏效果佳以及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等特点, 常见的有诸葛菜、阔叶麦冬、紫茉莉和一串红等。

近几年来的调查研究表明:适合在桂花林下的地被植物有红花酢浆草、虎耳草和连钱草等;适合在桂花林缘或疏林下的有沿阶草、阔叶麦冬、诸葛菜、红花石蒜和萱草等;适合在丛植桂花周围栽植的有一串红、紫茉莉、凤仙花、矮牵牛和羽衣甘蓝等。

六、结语

随着环保理念的深入, 园林生态建设逐渐成为当今园林绿化发展的趋势, 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无疑会提到一个比较重要的地位。作为中国传统名花――桂花, 探索其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具有抛砖引玉的作用。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中国十大传统名花桂花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为拓展桂花的园林景观用途提供借鉴。

关键词:桂花,园林景观,应用

参考文献

[1]吴绍锦, 江仲春, 高勇.观赏树木学[R].南京: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观赏园艺教研组, 1993.

[2]林纪.创造人性化的环境与景观[J].国外城市规划, 2003, (1) :68-75.

[3]刘伟龙.中国桂花文化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 2004:29-30.

[4]黄仕训, 周太久等.桂林植物园的专类园建设方法和特点.广西科学学报.2007.23 (1) :49

篇14:期待“阵痛中的崛起”

昨天的记忆依然温热,新的希望已扑面而来。中国盛事之年,世界迈入2011。

今年是建党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也是中国启动“入世”后的第十载,还是“十二五”规划的启动之年。这些或纪念、或记取、或砥砺、或期待的历史时刻,不仅承载着十三亿国人的当下,更关乎他们的未来。

由追求经济增长向讲求经济模式的转变,已成为有识之士对“十二五”发展的共识。而“十一五”期间积结的诸多发展矛盾,在下一个五年,已不能单纯依赖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单兵突进,太多的问题和困扰,来自更深层次的社会体制现状。与之对应的,国家“十二五”期间的系列改革,需要决策者拿出更多勇气和智慧。

过去改革30多年来的实践,诚如胡锦涛指出:“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身处全球一体化浪潮中的各个国家,都无法阻挡这一发展中的必然选择。“十二五”开局之年重申此意,唯希望任何时刻,都勿忘改革之由。

如果说“赶上时代”是我们启动改革的目的,那么,“赢得时代”则是推动改革的原动力。时代需要温饱和发展,需要梦想与荣光,更需要公平和常识。从这个意义上讲,“赢得时代”便是赢得发展之机,赢得自我尊重,赢得民心向背。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湖北经济发展中的诸多突破令人振奋:大武汉战略地位升级,产业结构调整成效初显,中部经济枢纽地位加固(详见本期特别报道《盘点湖北2010》)。但我们更应看到其中掣肘:增长模式依然单薄,人才吸引力依然不足,企业模式创新依然匮乏。相较之下,在09年全球性金融危机中受到重创的沿海省份,则在模式转型的道路上明显加快了步伐。在未来五年的经济发展中,湖北企业和政府,应在此问题上快速达成一致目标。

经济层面之外,社会矛盾的局部升级同样考验着湖北“十二五”期间的转型策略。一年多前,本刊曾撰文指出:“多事之秋”亦是燮变之时,但只要破旧立新,必然以尖锐的方式改变既有各方的利益,若要实现“和谐转变”,更亟需在经济转型之下,有另一场更为广泛和深刻的社会变革。对湖北发展来说,这些社会变革应包括:增加依法行政透明度、加强社会公平,推进分配制度改革、缩小贫富差距,更加注重公共需求、深化政府职能改革,重视媒体舆论监督、敬畏社会约束力,等等。

上一篇:寓言读书笔记下一篇:基建标准化作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