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养儿子富养女,是教育最大的骗局

2024-05-04

穷养儿子富养女,是教育最大的骗局(精选3篇)

篇1:穷养儿子富养女,是教育最大的骗局

穷养儿子富养女,是教育最大的骗局

“穷养儿,富养女”是在中国家长中间一直盛传的教育顺口溜,表面上看起来这句话的意思似乎仅止于金钱观念,其实它没有这么简单。

穷养儿富养女跟金钱没关系

一个生在富人家的儿子,父母不可能会让他像穷人家的孩子一样,过着半饥半饱的日子;而一个生在穷人家的女儿,父母也一样不可能让她像富人家的孩子那样,过着披金戴银和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般的生活。

用金钱的多寡来解读“穷养儿富养女”是非常肤浅的。

穷养儿富养女到底作何解呢?

“穷”养男孩的真正的内涵

1、“穷”养内涵一:让男孩过点“苦日子”。

优裕的物质生活和给孩子大量的金钱,是葬送孩子的第一杀手。有人戏称,孩子拥有大量的钱财,除了购回享乐、好逸恶劳、攀比之心外,还买回了囚车和监牢。

经济腾飞了,家长们将钱用在培养子女上,这本无可厚非,可以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环境,但绝不能给他们太过奢侈的`物质享受。要不然,就把钱存起来,等儿子长大,有了正常的金钱观后再给他也不迟。为了儿子的积极奋进,为了儿子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为了儿子不饱暖思坏,还是让他过点“穷日子”为好。

2、“穷”养内涵二:让男孩体验挫折感。

温室里的花朵承受不了狂风暴雨的侵袭。含在嘴里怕化,捧在手里怕疼的爱子观,会促使男孩意志不坚强,心理承受力差,稍遇不顺心或挫折就走极端。挫折会激发男孩勇敢无畏的精神,积极面对遇到的困难。作为父母,就必须让儿子遭遇“挫折”,鼓励其克服并战胜它。

3、“穷”养内涵三:让男孩学会独立生活。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万事包办”,这是育人大忌。很多大学生不会做饭、不会洗衣、不会叠被,这简直不可思议。这样的男人能接受社会的各种挑战吗?能有创造力吗?所以,父母要尽快从儿童时起,就教会并让他们独立承担力所能及的事。生活自理、会做家务、做饭、独立办事是人之必然!

4、“穷”养内涵四:让男孩适当受点委屈。

男孩子必须要学会坚强。适当地受点委屈,就会对生活有更深刻的认识。儿子做错了事,家长给予适当的批评和惩罚是必要的,哪怕他受点委屈,也不乏是育人的一种策略。这样的孩子,领略过多种情感体验后,逆反心理少、心理承受力强、心理健康,易成大事。

5、“穷”养内涵五:让男孩学会承担责任。

责任是男人肩头的“徽章”。因敢于担当,不推卸责任,才让男人更显魅力。所以,父母对男孩要从小进行责任心的教育。让他们未来能担起家庭和社会的双重责任,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富”养女孩的真正内涵

女孩富养,其主要真义是从小要培养她的气质,开阔她的视野,增加她的阅世能力,增强她的见识。“富养”的女孩,因见多识广、独立、有主见、有智慧,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什么是真正值得追求的东西。等她到花一样的年龄时,就不易被各种浮世的繁华和虚荣所诱惑,活出自己的精彩。

6、“富”养内涵一:养出女孩的自信

与男孩相比,女孩生活在一个更弱势的世界里,她们需要别人的肯定和认可,需要别人在后面推她一把。对她们来说,别人的肯定和认可、别人的助力,就是自己自信、独立、坚强、追求卓越的动力之源。

家有女儿,要多鼓励多认可。爸妈要常说常做:

“女儿,爸爸妈妈很爱你。”

“爸爸妈妈相信你。”

“在爸爸妈妈心目中,你是最棒的。”

7、“富”养内涵二:养出女儿的气度

女孩子一定要眼界开阔,不妨让女儿多见识大千世界,眼界的开阔让女孩更聪明,但是,要谨防养成女儿虚荣心,让女儿养成“公主病”,既要让女儿见识好的,也要让女儿见识不好的,让她明白花开花落,宠辱不惊。

越有见识的女孩,越有大气度,不会小家子气,整天拘泥于家长里短,不会总想着依靠他人,她知道凭借自己,也能活出与众不同的精彩。

8、“富”养内涵三:养出女儿的能力

女儿“富”养要充分锻炼个人能力,培养广泛的兴趣,让女儿有能力,有底气,更有自信面对自己的人生,相信自己绝不比任何人差。

篇2:穷养儿子富养女,是教育最大的骗局

韩小华

看了 《穷养儿子富养女》一书,感受颇多:穷养儿子富养女,说来容易,做起来难啊,火候拿捏不到,很容易走极端,也会误导了孩子们真正的生活准则。没有必要遵照哪种格式去套哪种教育方式,其实,每个家庭的教育模式已经一代代遗传至父母身上,言传身教,想变也跑不出那个圈圈框框的。如果故意的穷养或富养,反而让孩子们不真实、不实际的生活。真实的养孩子,让孩子感受自己的现实生活环境,不去虚假的幻想,不去真实的假穷。

时代变了,环境变了,我并不赞同男孩和女孩不同方式的教养。诱惑是不分男女的,女孩子富养了能提高身上的非凡气质和贵气,殊不知,心比天高的孩子们目标也在渐渐水涨船高,总有她不能满足的愿望,其实这是心态问题,正确面对自己现实的生活,正确面对外界的诱惑,所积攒下来的好习惯、好传统,更能在将来的生活、工作上体现出中国女性的贤惠、朴实;而男孩子也不能穷养,为了培养孩子的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作风,却忽略了男孩子应有的担当、大气、责任和男人的那股冲劲,反而磨灭了男孩子的英雄气概。经调查,现在的小学和中学生中,女孩子从各个方面(学习、特长、为人处世)比男孩子们都强势,都比男孩子们略胜一筹。有些老师反映,班里的男孩子们反而更唯唯诺诺,过分的温文尔雅、主意不坚定、不敢担当。这是为什么呢?我也说不清,但我相信,依据家庭条件,结合孩子个人因素,因人施教,效果会更实实在在。

对儿子的教育,没有故意怎样或怎样,只是在家庭的力所能及中,让孩子学会体验,体验家庭富裕时的正常分配,体验紧缺时的心理压力和该有的应急心理。

从小没有过分的要穷养孩子,因为社会环境变了,社会上各种诱惑日益增加,你能帮他把持住眼前的,却阻挡不住身后金光灿灿的诱惑,所以,从小要让他自己养成辨别是非,抵挡诱惑的耐力。我不要儿子做小气、鼠目寸光、不敢承担责任的男孩子,从小要他树立男孩子应有的气概,不过分的给他创造优越的条件,也不故意制造生活窘迫假象;该有的社会场合都参加,该有的生活体验都尝试,甚至偶尔会破格尝试奢侈的某一餐,这并不是富养,这是一种生活体验,让孩子在经历中总结该与不该,总结奢侈过后也不过如此,他就不会有过多的想象,更不要孩子有比别人差的攀比和优越于他人的的心态。

孩子怎样养,不能从物质上概论,重要的是精神和心态上,心态正确了,外界的诱惑就能抵挡得住。不论儿子还是女儿,只要正确引导、积极向上、健康阳光,不刻意去穷养或富养,用平常心去待他(她),孩子身上都能挖掘出真实的自我和独有的特质。

篇3:我眼中的穷养儿子富养女杂文随笔

单从字面上看,这样子育儿好像没有什么错误,但是我们深入的研究一下就会发现,这种观念完全曲解了穷养和富养的真正内涵。

我认为,此“穷养”非物质上的“穷养”。而此“富养”也绝非是金钱和物质上的“富养”那么简单。

所谓的穷养,并不是物质上的匮乏,金钱上的短缺。而是给予孩子适当的锻炼和磨砺,历练心性,磨砺意志。比如多让孩子独立的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有挑战性的集体活动,锻炼孩子的身心,培养孩子吃苦耐劳,勤俭节约,果断勇敢的品质和抗挫折的能力。

因为,男孩子将来是要肩负起家庭顶梁柱的重任的。如果从小一味的灌输贫穷概念,对金钱方面就缺乏自信,容易引起自卑心理。长大了也许能够吃苦耐劳,肯上进,但是也会把金钱看的比较重,而变得不大方得体,小气抠门。不利于社会关系的展开,也不利于自己家庭的组建和和谐。

我认识一个男孩,从小家境不错,父母怕他养成大手大脚的毛病,从他记事起就一直制造了家境贫寒的假象。很少给他零花钱,也不给他买新的作业本,让他用姐姐用过的笔记本背面写字。穿衣上也是如此,我记得他十岁的时候还穿着他姐姐的裤子。

正因为如此,造成了他对金钱认知的偏差,他一直认为他家很穷,需要节衣缩食,勤俭节约才能维持家庭生活。

所以,他特别看重钱,以至于长大了挣钱了都存起来,自己舍不得花不说,找了个女朋友,他也舍不得给人家买点东西,请女友吃饭也是总去大排档或者简陋的小饭馆。

如今,我儿子都会打酱油了,他三十多岁了却仍旧是孤身一人。不是他条件不够优秀,也不是他长得不帅,只因为他太抠门,钱攥的很紧。听说他从来没买过一件礼物给交往过的女朋友。

一个男孩,如果从小物质金钱各方面都不缺,在同学朋友面前有存在感和优越感,他往往是比较自信的。父母再适时的多给他提供一些社会实践的机会,让他学会自己思考解决遇到的问题,培养他独立生活克服困难的能力,增强他的抗挫折的能力,这样的孩子,一定是有担当、能自立的人。

接下来,我们谈一谈富养。女孩富养,并不是物质上给予她想要的一切,而是精神方面给予足够的培养。

如果一个女孩子,想穿什么买什么,想吃什么给什么,要星星不敢给月亮,想要什么都满足。不仅不会让她成为举止优雅,不受金钱诱惑的女孩子,而且容易养成大手大脚、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毛病。这样子培养出来的女孩只能是娇滴滴的拜金女。

图片转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删

将来,一旦父母不能给予她足够的物质满足,她又不能自立,这样的女孩很有可能会为了继续追求高品质又不劳而获的物质生活而放弃了自己的尊严。

女孩子的富养,讲究的是精神层面和文化素养的富养。要在物质丰富的基础上,开阔其视野,丰富其精神。如果家庭确实富足有条件,可以多带孩子外出旅游参观丰富她的阅历与见识。让孩子接受正规的教育,多读书,读好书,培养孩子知书达礼、高贵典雅、勇敢乐观、开朗活泼又自信从容的气质。

总之,无论是穷养还是富养,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要本着一个原则,那就是物质上给予他们稳定的成长环境,精神上多让孩子接受教育,不仅仅是文化知识的教育,还要有思想品德、劳动、社会实践等全方面的教育,多带孩子走出家门,游览祖国大好河山,培养孩子豁达的心态、自信勇敢的性格以及谦和有礼的态度。

上一篇:食品安全部门工作总结下一篇:美容学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