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沙区第六次人口普查技术总结

2024-05-04

龙沙区第六次人口普查技术总结(通用10篇)

篇1:龙沙区第六次人口普查技术总结

龙沙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技术总结

龙沙区统计局 赵桧洲

2011年5月

2010年龙沙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启动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力领导下,在省、市人普办具体指导下,全区各相关部门以及各级普查机构共同努力下,认真按照国家和省、市普查方案规定的步骤、程序和要求,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精心组织,统筹安排,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我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技术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保证体制建全是做好普查工作的前提。

一是领导重视,责任明确。这次人口普查和十年前“五普”相比,人口结构、规模、流动性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普查难度非常大。对此,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提早着手研究各项普查准备工作。2009年12月,我区下发了《龙沙区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六次人口普查的通知》(齐龙政发[2010]2号),标志着龙沙区人口普查工作正式启动;2010年7月16日龙沙区召开人口普查领导小组(扩大)会议,龙沙区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组长、主管统计副区长刘大勇对全区人口普查工作作出动员和部署,责令各街道(农委)分级建立建全普查领导机构,并与各街道(农委)主要负责人签订人口普查责任状。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责任的层层落实为我区人口普查工作的圆满成功起到重大作用。

二是健全组织,选配人员。根据工作需要,经龙沙区第六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研究决定,2010年8月,抽调公安、计生、六个街道、农委、统计等部门14名业务骨干成立了龙沙区第六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常设办公室,全面组织、部署、指导我区人口普查工作。在抓好本级机构组建的同时,各街道办事处、农委、区相关各部门、各主要企事业单位都按照全区统一部署成立了人口普查机构,明确工作责任,为我区人口普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深入宣传,营造氛围,保证提高社会认知度是做好普查工作的基础。

一是制定宣传方案。2010年6月与区委宣传部共同下发《关于印发<龙沙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宣传工作方案>的通知》(齐龙政发[2010]28号)。文件要求各街道办事处切实抓紧落实,在规定时间内制定出附合实际的宣传方案,力争创新宣传方法,多种宣传形式,扩大宣传成果。以依法普查为主线,紧紧围绕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内容、目的和意义进行宣传,有计划的推进全区人口普查宣传工作,积极营造一个领导重视、群众参与、社会关心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社会对人口普查重要性的认知度。

二是制作人普宣传材料。为加大宣传力度,我们在人口普查试点工作期间制作了2000份《致龙沙区第六次人口普查综合试点被调查户的一封信》;在正式普查登记期间,在市局下发普查宣传材料之前,制作15000份《致龙沙区第六次人口普查被调查户的一封信》,向社会广泛散发,在全区各社区(村)醒目位臵张贴,告知广大群众积极配合人口普查。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宣传标语内容,组织各级普查机构制作宣传横幅350多幅,在各小区出口、居民娱乐广场、影剧院、各大医院、学校、菜市场、大型商场、建筑工地、行人较多的交通路口、公路隔栏上等显要位臵进行悬挂。

三是积极做好全国人口普查宣传月活动。2010年10月是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宣传月。区人普办积极行动,广泛发动,组织各街道和区中小学开展积极配合人口普查工作的一堂课;在城区主要街道利用广播、宣传车和直接向市民发放宣传画等多种形式高密度开展人口普查宣传工作,为11月1日正式普查入户登记工作造势。

通过以上宣传活动,增强了我区广大人民群众对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的知晓度,为普查员入户登记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注重培训,提高技能,保证业务知识水平上台阶是做好普查工作的根本。

2010年9月15日-22日,区人普办对全区9名普查指导员进行集中业务培训;2010年9月22日-10月1日,区人普办与各街道办事处、农委及各机关、企事业单位普查机构又分别组织对全区1409名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进行培训。由于此次人口普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内容复杂,工作量大,区人普办组织的师资骨干根据各普查区域普查对象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的设计业务培训重点,并结合实例深入浅出讲解普查操作技巧,确保两员培训的质量。

四、认真登记,狠抓审核,保证一流数据质量是做好普查工作的核心。

数据质量是人口普查工作的生命线。区、街道(农委)两级普查机构仅仅围绕普查质量这一核心,全力做好普查表的登记填表、收集和审核工作。

一是严把登记填报关,确保一线数据准确可靠。2010年11月1日-10日,是国家法定的普查登记日,全区所有普查员进入紧张的普查登记阶段。普查登记期间,我们要求每个普查员,必须入户登记,对每一张报表、每一种指标、每一项数据按照要求如实填写,保证数据真实可靠。普查登记期间,区普查办多次组织督导组对各个街道(农委)进行反复数据质量抽查,对抽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及时反馈,这一举措对各普查区有针对性地开展复查核实工作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

二是严把审核关,确保普查数据经得起逻辑推敲。在普查表上报期间,严格把好普查表的审核关口,重点对普查表的完整性(缺项、漏项、错项)进行审查,加强数据质量控制力度。

五、主动探索,技术创新,保证紧跟上级普查流程是做好普查工作的关键。

普查技术是做好普查工作成败的关键,严格按上级工作流程开展工作的同时,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主动探索解决普查工作中的难点疑点问题。

(一)快速汇总的准备工作。

在摸底完成后,为使快速数据准确及时,在录入快速汇总程序之前,根据过录表对长、短表数据编制了数据汇总表和数据审核程序表,确保数据质量。汇总表和街道、普查区数据审核程序表如下所示: 表1:

表1中,合计下面的序号就是本普查区各小区的数据情况,表中显示的“红字”和各小区序号上面的“合计”数据均能实现自动运算,普查区级的普查指导员可根据自动升成的数据来检查确定本社区总体数据的正确性。表2:

表2中,将普查区合计数据按项目填入到“合计”中,后面的审核结果自动算出逻辑审核情况,出现错误程序就自动提示错误性质。其中“模糊检查”,是根据我区实际情况,对本普查区总人数进行的总户数的推断结果,是大致范围的逻辑检查,以防出现再生性录入错误而设立的。

表3:

表3,是街道用于检查本街道汇总数据的逻辑检查程序,这也是录入快速汇总程序的最后一关,这一步数据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汇总程序录入的质量。

只要按照表

1、表

2、表3的工作顺序进行,便能很顺利地进行快速汇总程序的录入、审核、上报工作,如果前三步不认真进行,或不按顺序进行,则有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对汇总程序的录审工作带来很多麻烦,所以我区严格要求各街道、普查区按照工作顺序逐一操作。实践证明,这样做完全正确,对于如此庞大的工作量,我们做到了一次上报成功,不但节省了大量的录入审核时间,同时也从源头上保证了数据质量,为下步抽样和正式填表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统一长表抽样,确保数据质量。长表抽样工作,即是一项苦差事,又是一项技术活,为了保证抽样不出现任何问题,我区采用由区级统一抽取的方法。如果按常规进行抽样工作,我区1409个小区都得逐个来抽取,将会给区普查办带来相当大的工作量,并且还不能保证数据质量。为此,我们编制了“一表一程序”的抽样办法。具体:“一表”是编制一张街道汇总表,见表4所示。表中含有各社区和各社区中小区的用于抽样的摸底数据。“一程序”是按国家抽样规则编制了一张抽样程序,见表5所示。操作员只要将“一表”的数据复制到表格中,程序就会自动计算出被抽中的长表户,此程序简单、方便、实用,容易操作,且不会出现差错。此方法既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又确保了工作质量。由于国家安排的普查时间太紧张,且工作上点多、面广、任务重、人员少,每人又兼职其他业务,不能专门从事单项工作,所以没能上报全市进行推广,为此我们也感到很遗憾。

下面分别用图片介绍一下“一表”、“一程序”:

表4:

表4为抽样用的汇总表,表中每个社区的第一列是小区编码,第二列是参与抽样的各小区户数。表中街道的社区个数、街道总户数、每个社区的总户数都是根据表中数据自动计算生成,本地数据如果出现差错,在最短的时间内很容易就可以从社区中找到原因。

表5系列图片是“一程序”的主要内容,对照图片分别进行一下介绍。

表5-1:

表5-1为长表抽样程序的左边部分,第1列有规则说明,上面黄色框中可以输入用于抽样的负责人的生日末尾数;第2列为普查区中各普查小区顺序编号,自动生成;第3列为各小区随机起点参考值,自动生成;第4列为户编号在600以下的最大户编号,由街道社区汇总表中复制到此处;第5列为抽样错误提示,如果抽样符合规则,且抽样正确,则页面左上角会出现“抽样通过!”的字样。如果数据不符合抽样规则,在相应的单元格内会出现“错误”二字,同时,左上角会出现“抽样错误!请检查!”字样;第6列为户数小于20户的小区,仅抽取一组2户;第7列为户数20至39的小区,仅1组4户;第8列至22列为最大599户可抽取的组户数,每组中显示的户编号往前再连续推3户,即为4户一组,最多可抽取15组。

表5-2:

表5-2为抽样程序的右边部分,共3列,第一列为抽中的组数,第二列为抽中的户数,第三列为抽取的样本比例。右上角为实际参与抽样的小区数,这个数据是自动生成的。

表5-3:

表5-3为程序的底部显示部分:有普查区总户数、错误总笔数、仅抽取为1组2户的总数、仅抽取为1组4户的总数、长表抽中合计组数、长表抽中合计户数、长表占总户数比例;为保证数据不出现失误,中间部分用红字标识了在抽样前先对小区数据进行清零的准备工作。长表户抽取好以后,普查员必须在手工户主姓名底册上对该户进行标识,如果不认真明确地进行手工标识,入户调查时很容易出现漏、错和重复调查的现象,这也是关键技术之一。至此,长表抽样程序的介绍就结束了,虽然技术性高,但实际操作起来很简单,且方便,是一款不错的实用型抽样程序。

六、后勤保障到位,是完成人口普查工作的有力保证。一是对普查员、普查指导员要严格要求工作职责,完善两员考核机制,增强普查两员工作的责任心。二是自9月份开始,建立人普工作周报告制度,每周五各街道(农委)人口普查办公室将本辖区人普工作进度进行汇报,做到全区一盘棋。三是建立督导制度,在普查摸底和正式登记阶段,组织七个了督导组对普查员入户登记工作进行督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四是确保物资保障供给。人普办下拨部分专项资金为普查两员的物资配备提供保障。同时,在普查表整理、审核和编码阶段,均进行了集中办公模式,方便技术交流,并单独请领经费,为普查两员提供必要的补助,确保了普查表填报的工作质量。

篇2:龙沙区第六次人口普查技术总结

一、普查登记原则和标准时点

1、从历次人口普查登记原则的改变看人口普查方法制度完善与发展

2、对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原则重新定义的思考

3、现行的普查登记原则的利弊分析

4、查准流动人口与普查对象时间标准的思考

5、普查标准时点对查准总人口的影响

二、普查表和普查项目的设置

6、对本次普查项目设置的科学性与操作性问题的思考

7、本次普查项目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8、合理调整普查项目与普查周期之我见

9、人口普查表的设计

10、如何设置正确反映我国人口就业状况的指标

三、普查区域划分和普查摸底

11、科学划分普查区域

12、区域划分与绘图工作的几点体会

13、普查摸底方法研究

14、普查区域划分和普查摸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四、现场登记与复查工作

15、如何有效解决普查员“入户难、进门难”的问题

16、我看普查登记差错的关键环节

17、掌握流动人口特点 保证普查登记质量

18、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人户分离人口登记不重不漏

19、确保外来人口如实申报是提高数据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20、市场经济条件下宣传活动与登记实际效果的案例分析

21、让超生户如实登记的有效手段

22、人口普查质量控制工作回顾与思考

23、浅谈登记事后质量抽查工作的实效性

五、综合内容

24、普查后的反思

25、行政记录在人口普查中的使用和作用

26、长表抽样方法探讨

27、妥善处理普查工作量与普查数据质量关系

28、剖析本次人口普查业务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篇3:龙沙区第六次人口普查技术总结

(一)劳动力资源

大连劳动力资源一直稳步增长,劳动年龄人口规模逐步扩大,1990年大连市劳动年龄人口为379万人,2000年大连市劳动年龄人口为444万,2010年大连市劳动年龄人口为531万人,比1990年增加152万人,增长幅度40.11%,比2000年增加87万人,增长幅度19.59%。

大连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的大连市劳动年龄人口结构如下表1所示。

数据来源:2010年大连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整理得

劳动年龄人口按我国国家标准是指16-59岁的男性人口和16-54岁的女性人口。在人口分析中,通常用劳动年龄人口这一指标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特定时期(点)的劳动力资源状况。但鉴于现时的人口统计口径和为便于比较分析,表1中使用的是国际分类标准,即将15-64岁的人口界定为劳动年龄人口。

(二)劳动参与率

劳动参与率是经济活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率,是用来衡量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状况的指标。根据经济学理论和各国的经验,劳动参与率反映了潜在劳动者个人对于工作收入与闲暇的选择偏好,它一方面受到个人保留工资、家庭收入规模,以及性别、年龄等个人人口学特征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到社会保障的覆盖率和水平、劳动力市场状况等社会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大连按年龄劳动参与率如表2所示。

(三)经济活动人口状况

经济活动在西方指各种为获取工资或赚取利润以及其他劳务报酬的活动。因此,经济活动人口实际上就是劳动力人口。总人口中除去经济活动人口,其余部分称为非经济活动人口。它实际上是除失业人口以外的各种不在业人口。

数据来源:2010年大连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长表 (10%抽样) 数据整理得到

1. 就业人口状况。

2010年大连就业人口学历行业分布见表3。表3中提取了大连市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的“全市分年龄、性别、行业大类的就业人口(城市)表”和“全市分受教育程度、性别、行业门类的就业人口(城市)表”两表中主要信息得到,目的是观察不同行业的从业人数和该行业的所有从业人数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

数据来源:2010年大连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长表 (10%抽样) 数据整理得到

2. 失业人口状况。

从大连市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提取按学历区分基本失业情况数据见表4。

三、大连市劳动力分析

(一)劳动力资源暂时充足,但十年后将可能出现不足

为了便于分析,将大连市劳动年龄人口结构画成方图如图1所示,从图1上数据可以看出,大连十年后劳动力将明显减少,由于5-14岁年龄人口仅是50-59人口的41.72%,完全做不到劳动资源的补偿,5-14岁人口数在十年后将替代现在50-59岁人口成为主要劳动力,这个缺口很大。20-24岁的学生是否在大连就业也不能确定,各年龄段均有流动人口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离开大连,这个缺口将更大,会使大连陷入劳动力的严重不足。另外政府还要加大劳动分配力度,让人民享受改革开放成果,这也势必会有一部分经济活动人口转变为非经济活动人口。

数据来源:2010年大连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长表 (10%抽样) 数据整理得到

(二) 劳动参与率达到中等发达水平, 但未来可能改变

大连市1990年、2000年、2010年劳动参与率结构如图2所示

从图2中可以看出,大连过去30年内统计的劳动参与率结构都呈倒U型,已接近国际上认为的中等发达水平。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大连劳动参与率为70.85%,劳动参与率成倒U型说明儿童和老年人劳动参与率较低,青壮年劳动参与率较高,分析原因是目前大连的经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家长一般为15-20岁孩子选择的是继续学习,而不是就业,这对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有很大好处。而老年人劳动参与率低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如果养老金解决基本的衣食住行后参加工作的意愿较低,这可能与大连传统的社会观念有关。但是十年后伴随劳动力资源的缺乏和人口老龄化,可能会使这种结构发生根本的变化,可能会迫使60岁以上的人继续工作来弥补劳动力的不足。

(三)就业人口学历水平还有待提高,产业结构也有待转变

从就业人口总量上看,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就业人口的18.56%,而初中及以下学历占就业人口的64.75%,就业人口学历总体水平较低,劳动力素质有待提高。

从图3就业人口学历行业分布中可以更直观地看出,农、林、牧、渔业就业人口最多,但受高等教育的比例最低。制造业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虽然为16.88%,但也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制造业本身技术复杂,需要高等教育劳动力要多。

从失业人口上看,男、女在失业总数和平均失业时间上无显著差异。大连失业人口中从年龄来看20-24岁失业人口最多,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加失业人口逐渐减少,从平均失业时间来看随着年龄的增加平均失业时间逐渐增加;就学历而言学历较高者无论是失业人数还是平均失业时间都远远低于低学历者。这也说明在现今的就业市场中,年轻、高学历人员比较短缺。

四、解决建议

(一)重视调整产业结构

其一,再就业人口中,农业劳动力人口占劳动力人口总数的33.59%,存在着严重的劳动力资源浪费,这就需要我们大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解放一部分农业劳动力,充实到二、三产业中,其二,重点发展劳动力使用较少的资本密集型产业,通过大量资金投入替代劳动力的使用,减轻劳动力资源不足的压力。其三,随着政府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劳动者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劳动者受教育程度越高,找工作时对进入城市正规部门(城市正规部门是指那些只要能够加入、几乎所有的人都乐于去工作的部门,它包括政府和大型企业,诸如银行、保险公司、工厂和贸易商行等)的期望越高,如果都希望在这些部门工作,找工作的等待期会加长,就造成了政府越提高教育,失业人口越多,这就需要政府做好产业结构调整,使产业机构与教育水平相匹配,减少对本来就不足的劳动力资源的浪费。

(二)提供良好就业环境,吸引外来劳动力人口

解决劳动力资源不足的另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吸引外来劳动力,吸引外来劳动力的主要因素是就业机会多。所以政府要创建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才能吸引企业投资建厂,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有了就业机会又会吸引更多的外来劳动力,这样就形成良性循环,达到既发展了经济,又解决了劳动力资源不足的问题。其次,要使外来劳动力稳定下来,还要重视城市建设。政府不但要提供便利的生活设施,还要通过舆论导向形成具有较强融合性的文化氛围,达到吸引劳动力,留住劳动力的目的。再次建立完善的就业服务机构,其中应该包括有效的职业中介机构,实用的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及良好的政策、法律咨询援助机构,降低劳动者就业成本、改善就业环境。最后,政府可以通过就业情况的实时发布,来促进劳动人口就业。例如,及时公布平均失业时间等,这样可以给失业者一个平均的心理预期,可以鼓励短期没找到工作的人,也可以给长期没找到工作的人以心理压力,促使其尽快达成工作意向。

五、结束语

未来十年大连会同中国许多其它城市一样面临劳动人口短缺问题,主要原因是中国的城市化和人口的老龄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教育、医疗水平的提高及软环境建设是非常迫切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既使劳动力短缺,也不会消除失业问题,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政府都要做好就业工作。

参考文献

[1]李仲生.人口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2]杜鹏.新世纪的中国人口[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3]德怀特.H.波金斯.斯蒂芬.拉德勒.发展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篇4:社区第六次人口普查总结

屏东社区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在区人普办和街道人普办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体社区指导员、普查员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任务。现将人口普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健全组织,领导重视。

社区“两委”班子高度重视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多次召开辖区单位、党支部、居民小组会议,研究和部署人口普查工作,层层落实责任制。社区成立了以书记、主任为组长,两委班子成员及辖区单位成员共同组成的人口普查领导小组,选配了3名指导员和15名普查人员,具体负责社区人口普查工作的实施,为全面开展人口普查工作打下了基础。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制作人普宣传横幅。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宣传标语内容,制作人普宣横幅2幅,标语5条,在小区院落、建筑工作、行人较多的公路边悬挂。同时,普查员在入户摸底登记时,给每户居民送上《致全市人口普查住户的一封信》,让居民群众了解人口普查的目的和意义,积极支持和配合普查员开展登记工作,营造良好的人普宣传氛围。

三、层层培训提高水平

根据街道人普办的统一部署,社区全体业务骨干在省农业厅会议室参加了街道人普办组织的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业务培训。培训期间大家认真学习了人口普查的入户摸底,户主姓名底册填写,长表抽样,短长表、死亡表、境外表填写、普查表审核、过录汇总、入户交谈技巧等一系列业务知识,增强了实际操作能力。

四、实地查勘,入户登记

界定区域,绘制地图是做好人口普查的基础。在区人普办的指导下,社区结合实际确定了把整个社区划分为13个普查小区(其中虚拟小区3个),全体普查员按照普查小区地图上房屋编号的顺序,不辞辛劳,以高度的责任心走遍调查小区内的家家户户,逐户进行摸底,按照要求详细记录被调查户信息,认真编制《户主姓名底册》并入户核实。做到不多登一户也不漏登一户,对不配合的住户做好耐心的宣传工作,最大限度的保证户籍人口、出生人口、死亡人口的准确,避免遗漏,完成了入户登记工作。

五、保证质量,准确无误。

篇5: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总结报告

今天为止,学生参加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工作已经到一段落,除了少数的几个学生需要继续进行收尾工作,其他学生的任务基本都完成了,在此进行一下总结报告。

首先,对参加普查的学生进行总体表扬,基本上给当地的居委会工作人员留下可以的评价,已经是对社会对于我们的学生的负面评价的一次很好的回击。

其次,对其中的一些不足提出来,需要进行改正,下次出外活动可以做到更好。

一、对于垃圾的处理还是不好,因为平时部分学生的习惯就是比较不好。

二、时间观念不够强,存在迟到的现象。

三、语言表达有些还是不够恰当,粗话有时会出现。

再次,参加普查的学生中,还是涌现出很多榜样,有上潮州日报的,有被电视台录像的,等等。这都是很好的榜样,虹桥的学生,我的学生其实都有他们各自的亮点。

最后,我觉得学生在校内表现得再好都是没有什么说服力的,出到校外,参加工作,活动等表现得出色,遵守纪律才是好的!平时再怎样吹嘘自己的学生多么好,出到外面,遇到事情,好坏一下就表现出来。

很庆幸我的学生到外面没有给我丢脸,我告诉他们:第一他们是代表虹桥职校的,应该为学校做好形象的表现。第二,他们也是代表他们的班主任——我,我教得怎样,都是他们的行为来证明,为给我争脸。

篇6: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总结

人口普查工作历经户口整顿、普查小区划分、入户摸底、长表抽样、正式入户登记、复查、质量验收、短表光电录入等几个主要阶段,1、多方进行协调,做好工作部署

为做好人口普查工作的准备工作,北京路办事处及早谋划,提前做好工作部署,多次召开由人普办、派出所、计生、街政、社保等部门共同参加的动员会议,协调各部门对人普工作的支持,要求各部门密切配合,积极加入到人口普查工作中来,同时明确了各部门在人普工作中应该承担的任务,要求各部门及时为人普工作提供涉及到本部门的数据资料,以便人普工作的顺利开展。

2、精心挑选“两员”,强化业务培训

为认真做好辖区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的选调选聘工作,办事处人普办根据人口普查工作的进度安排,按照《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普查指导员、普查员借调、招聘和培训细则》上的操作要求,充分发挥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多的优势,北京路办事处积极和辖区各单位进行协调,得到了辖区各单位的大力支持,从各单位选调80余名对本地区比较熟悉,文化、政治和身体各方面都较好,特别是要求责任心要重于文化水平的同志到普查队伍中来,大大的充实了辖区普查队伍。同时充分考虑普查过程中“两员”的变动情况,建立了人普普查员应急队,以应对意外情况。辖区内共划分了168个普查小区,落实普查员200余名,为辖区的普查工作提供了充足的人力保障。

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的业务水平和素质,直接关系到整个人口普查工作的成败。为了“两员”能更好的掌握摸底工作中各个环节的业务知识、工作技能及动手能力,确保能够实际操作、独立入户摸底登记,北京路人普办在普查“两员”已经参加了区统一培训的基础上,再次对辖区“两员”进行了摸底工作各个环节的专题业务培训,对区域划分与地图绘制、摸底工作、短表长表的填写方法、编码、复查、快速汇总以及长表抽样方法等内容进行了全面的培训和布臵,提高了“两员”的业务素质,增强业务能力,为有序推进人普工作提供坚实基础。

3、宣传资源共享,营造普查氛围

办事处人普办高度重视普查宣传工作,在人普工作宣传月期间通过悬挂横幅标语、设立宣传栏、发放致普查住户的一封信、在人群集中的地方发放宣传资料等方法,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动员活动。在辖区主要街道悬挂宣传横幅18条,发放《致人口普查住户的一封信》一万余份,在辖区显要的位臵张贴《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公告》及各种人口普查宣传画,向辖区住户发放人口普查内容封面的纸巾等。通过多形式、多手段的集中宣传,很大程度上消除了辖区群众的疑虑,增强了住户的参与和配合意识,为人普工作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在11月1日根据区人口普查办公室的要求,办事处在贵州省国际会议中心广场上开展了第六次人口普查正式人户登记启动仪式。启动仪式受到省、市、区领导的关怀,省第六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省统计局副局长刘带春一行,贵阳市人民政府市长袁周一行、云岩区政府常务副区长田儒雄一行先后亲临启动仪式现场向参加启动仪式的普查“两员”表示慰问,并和辖区普查员到辖区居民家中进行入户登记,现场的普查两员大受鼓舞,并表示将会一如既往发挥不拍苦、不怕累的精神,圆满完成正式入户普查登记。

在启动仪式现场,为了烘托宣传气氛,增加人口普查在群众中的知晓率,办事处积极联系辖区现有宣传资源,得到了省气象局、省农经网的大力支持,将移动视频宣传车提供给我们在现场循环播放人口普查的视频宣传资料,会场上设立了人普宣传栏,摆放了12块宣传展板,设臵了彩虹门、8个宣传气球。发放了《致全国人口普查住户的一封信》、印有“人口普查”字样的环保袋和纸巾等居民实用的宣传品,大大提高群众参与度,辖区群众纷纷积极领取各类宣传品。

4、摸底深入细致,打下坚实基础 按照工作要求,在摸底阶段,辖区普查员们严格按照普查小区地图的标识,“地毯式”逐楼、逐房、逐户、逐人进行摸底登记,认真填写《户主姓名底册》,并实行了每周例会制度,了解普查员的登记进度,集体讨论研究发现的问题,统一解决业务问题。及时就有关数据与公安、计生、卫生所等部门提供的数据进行了对比。由于前期摸底数据和派出所户籍数据相差较大,办事处人普办利用两周的时间,要求各个普查区逐个到办事处会议室利用一至两天的时间将本普查区摸底的数据和派出所提供的户籍数据逐户进行核实,找出数据差漏的地方,查缺补漏,为正式入户登记打下坚实的基础。

5、严格表格填写,确保数据质量

篇7:龙沙区第六次人口普查技术总结

一、质量控制工作的必要性

各阶段质量控制是整个普查方案的重要部分,普查的各项工作时间有限,人员不同,环境各异,某些阶段(如普查登记)具有一次性特点,用统一的标准和尺度去衡量,对于保证整个普查工作的数据质量至关重要。

《全国人口普查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人口普查实行质量控制岗位责任制,普查机构应当对人口普查实施中的每个环节实行质量控制和检查,对人口普查数据进行审核、复查和验收。《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规定人口普查实行质量控制岗位责任制,普查人员应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执行岗位工作规范,保证各自的工作质量达到规定的标准。各级人口普查办公室应对人口普查实施中的每个环节进行监督检查,收集、整理、分析工作质量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研究解决。在人口普查登记、快速汇总、编码、数据处理各环节实行质量验收制度。验收不合格的必须返工,直至达到规定的质量验收标准方可转入下一工作环节。联合国《人口和住房普查原则与建议》中的质量保证圈,其任务就是要“查找出最重要的质量问题,确定问题的根本原因,采取纠正措施,衡量质量标准”。

可见,健全科学的普查数据质量全过程控制体系是保证普查数据质量非常重要的环节,而不是走过场。通过普查进行各阶段质量控制,可以发现问题与错误,以便采取补救措施,保证数据质量。其核心是防止错误再次发生。这个过程由于是反复进行的,所以质量控制尤其适用于高度重复性的任务,这一普遍性原则适用于所有工作程序。

二、质量控制主要方法

人口普查的质量控制采用检查、督导和验收等多种方式进行,是定量与定性的统一结合。质量控制工作的环节主要包括在普查摸底、普查登记与复查,快速汇总、编码以及数据处理阶段。在这些主要阶段,各级质量控制组应组织人员到现场检查,梳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收集、整理、分析工作质量情况,防止出现系统性误差;在普查登记、快速汇总和编码阶段实行阶段工作质量验收制度。对达不到质量验收标准的,在验收时不予通过,由被验收单位返工后重新进行核实,据实修改,直至达到规定的质量验收标准;普查摸底阶段包括验收普查小区边界及其建筑物情况;核实空房情况以及《户主姓名底册》各个摸底表项目。

普查登记、复查阶段包括检查人员深入到各个普查小区,要认真核实普查表的重点项目;做好人工逻辑规则检查;检查普查员是否严格按照抽出的长表调查户进行长表登记;核对普查表的地址项,是否完整准确。同时,要了解掌握普查员的整体登记进度,防止只求登记的数量而忽略登记质量的情况发生;快速汇总阶段包括检查普查员填写的快速汇总过录表和普查区的快速汇总表,对快速汇总表中的普查区的登记人口数和户籍人口数与公安部门的户籍人口进行核对;利用普查小区的《户主姓名底册》与人口普查快速汇总过录表,对比摸底和快速汇总的应登记人数,差异较大的要查明原因,必要时要重新入户登记。

在编码阶段,对非专项编码,质量控制人员要检查普查员的编码质量,发现问题,责成普查员核对并据实更正,对差错较多的有权要求其返工重编;对专项编码,要检查行业、职业项编码是否正确,不正确的责成编码员改正。(见图1)

三、质量验收方法

对普查登记、快速汇总和编码阶段制定质量验收标准,并据此进行阶段质量验收。普查登记阶段的质量验收要求每个普查小区的普查表,在完成了自查、互查、议查和人工逻辑检查,并改正了差错之后,在每个普查区随机抽取一个普查小区进行质量验收。对普查区的质量验收方法主要通过汇总、议查或个别访查和人工逻辑检查方法验收。

快速汇总的质量验收,县级人口普查办公室在每个乡级单位随机抽取一个普查区审核一次,如合格,则通过;如不合格,则全乡(镇、街道)的全部资料重新进行复核,直到合格为止。

编码工作的验收在非专项编码和专项编码工作结束后分别进行。非专项编码的验收以乡级为单位,每个普查区随机抽取一个普查小区,分短表和长表分别进行验收,如合格,则通过;如不合格,则整个乡(镇、街道)的全部普查表(短表或长表)的非专项编码重新复查改错,直到合格为止;专项编码的验收以县为单位,每个乡(镇、街道)抽取两个普查小区对长表中的行业、职业编码进行专项编码验收,并计算全县的差错率,如合格,则通过;如不合格,整个县的全部长表的专项编码重新复查改错,直到合格为止。

四、质量控制指标的选择与验收定量标准

人口普查各阶段质量控制工作既有定性控制,也有量化依据。从量化指标来看,共有13项指标。

(一)普查登记阶段的质量控制指标

包括人口差错率、出生人口差错率、死亡人口差错率、总记录项目差错率、性别项差错率、年龄项差错率、登记人口大于户籍人口的比率等七项质量验收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1)人口数差错率=(多报人口数+少报人口数)/被抽查单位普查登记人口数

(2)出生人口差错率=(多报出生人数+少报出生人数)/被抽查单位出生人口数

(3)死亡人口差错率=(多报死亡人数+少报死亡人数)/被抽查单位死亡人口数

(4)总记录项目差错率=(户记录差错项数+人记录差错项数)

/(被抽查户数×(0.1×17+0.9×6)+被抽查人数×(0.1×28+0.9×12))

分母中包含了10%的长表中17项户记录,28项人记录;也包括90%短表中6项户记录和12项人记录。即被抽查户数×(0.1×17+0.9×6)中“0.1”表示10%的长表,“17”表示长表中有户记录17项,“0.9”表示90%的短表,“6”表示短表中有户记录6项。被抽查人数×(0.1×28+0.9×12)中“0.1”表示10%的长表,“28”表示长表中有人记录28项,“0.9”表示90%的短表,“12”表示短表中有人记录12项。

(5)性别项差错率=性别项差错数/被抽查人口数

(6)年龄项差错率=年龄项差错数/被抽查人口数

(7)登记大于户籍人口的比率=(本普查区登记人口——本普查区户籍人口)/本普查区登记人口

(二)快速汇总阶段的质量控制指标

只设一个验收指标汇总项目的差错率,验收定量标准为“0”,即要求实现零差错。

(三)编码工作的质量控制指标

编码工作的质量验收有6项验收指标,包括户记录差错率、人记录差错率、性别码差错率、年龄码差错率、行业码差错率和职业码差错率。计算公式如下。

(1)短表验收的户记录差错率=户记录中的各项差错数总和/被抽查的户数×6

长表验收的户记录差错率=户记录中的各项差错数总和/被抽查的户数×17

(2)短表验收的人记录差错率=人记录中的各项差错数总和/被抽查的人数×12

长表验收的人记录差错率=人记录中的各项差错数总和/被抽查的人数×26

(3)性别码差错率=性别码差错数/被抽查人数

(4)年龄码差错率=年龄码差错数/被抽查人数

(5)行业码差错率=行业码差错数/被抽查人数

(6)职业码差错率=职业码差错数/被抽查人数

(四)主要指标验收定量标准

根据质量控制指标的自身特点与验收区域总量的定量分析,质量验收标准的具体量化数值测算详见表1。

五、质量控制的组织实施要求

人口普查各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在各级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按制度规定严格实施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各级普查办公室要按照统一领导、各级负责的原则,认真对待,严格执行质量的各项要求和技术规范。各级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组长要对本地区人口普查工作质量全面负责,各级人口普查办公室主任是人口普查质量控制工作的执行负责人,各主管副主任对其分管业务工作质量负责。各级人口普查办公室设置质量控制组,负责质量控制工作的具体组织和实施。质量控制组由熟悉人口普查业务的人员组成。

普查登记阶段的质量验收,由县级人口普查办公室统一组织,乡级人口普查办公室质量控制组负责具体实施,普查指导员不得参与本人负责的普查区的验收工作;快速汇总的质量验收工作由县级人口普查办公室组织乡级人口普查办公室进行;编码工作的质量验收,在县级人口普查办公室领导下,以乡级为单位逐个进行。

参考文献

[1]联合国《人口和住房普查原则与建议》2008年。

[2]《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手册》。

篇8: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总结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总结

作为一个普查员,我们感到无比的神圣,同时我们更感受到作为一个普查员肩负的责任,人口普查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是人人有责的事情。作为在校大学生,能够有机会参加国家组织的这样大型的活动,是一中莫大的荣幸,更是对我们的考验。大学生享受国家提供的教育以及各项资源,理应当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勇敢的挺身而出,用我们年轻的活力和不懈的努力,做到不愧对大学生这个称号。

篇9:钤阳镇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总结

按照县人口普查办的统一部署,钤阳镇人口普查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市、县的总体要求,围绕普查重点、难点问题,积极探索,突破传统的工作模式,突出特色亮点,取得良好的成效,圆满完成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现将我镇开展人口普查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成立了强有力的领导机构。为了进一步做好我镇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加强对普查工作的组织和领导,我们于2009 12 月25日成立了钤阳镇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确立了以镇长郑传权任普查小组组长,分管副镇长程新亮任领导普查小组副组长、派出所所长、计生办主任等相关部门成员作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人口普查办公室,由程新亮同志任人普办主任,并抽调相关人员作为办公室成员。

二、宣传发动、营造舆论氛围。7月 29 镇召开了钤阳镇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动员会议,各村、镇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共 130 余人参加。会上镇长郑传权作了动员讲话,强调了此次人口普查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加强各部门协作,把人口普查工作作为当前头等重要的任务来完成。

为了确保钤阳镇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顺利进行,我镇在各村、各社区主干道两侧及人口密集的地方悬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宣传条幅共计20余条,张贴标语40余副,对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充分进行了宣传。我镇还与各村委会、社区签定了钤阳镇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目标责任书,明确任务,责任到人,保证人口普查工作措施到位和顺利实施。

三、及时筹措经费,确保工作开展。为了保证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正常的开展,在各级领导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虽然在镇财政困难、经费极其紧张的情况下, 经过多方筹措,狠抓普查经费的落实。根据国务院关于人口普查经费由“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以地方为主”的原则,按照省、市、区政府的要求,经镇党委研究按 5元/户编制的普查经费预算,由镇财政全部落实到位。保证了全镇人口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注重培训,夯实基础。钤阳镇人口普查实施阶段。针对钤阳镇辖17个村 4个社区 居委会的实际情况,所需普查员多,且整体普查员素质较差的情况下,镇人普办及出良策,先是由县普查办给指导员进行业务培训后,再由镇普查办对普查员逐一进行业务培训。在整个培训过程中,遇到一些实际操作中的问题,及时和县人普办的同志们进行了沟通,达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重点开展普查小区划分和绘图、户口整顿、编制《户主姓名底册》、普查表填写等业务培训,镇人普办分两批对普查员进行培训,通过细致讲解、举例说明、问题解答等形式,明确了各个环节的工作流程,提高了普查人员的业务能力,促进了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11月1日-10日为入户调查、清查摸底、填表登记全过程阶段,清查摸底、绘制小区图、编制《户主姓名底册》、户口整顿调查表和普查表填写等环节不缺不漏,为全面开展人口普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也为村(社区)培养和锻炼了一支骨干队伍。

五、加强指导、检查,确保工作落实。为认真做好我镇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镇人口普查办公室多次地到各村、社区对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对检查上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为稳步推进第六次人口普查各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查找问题,对症下药。钤阳镇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中,虽然在工作中完成了各项普查任务,但同时也在工作中发现和暴露出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准备工作不够充分。由于前期的户口整顿工作没有开展,人口普查所需的重要环节没有完成。为了提供必要基础资料,工作人员先行进行了摸底,但由于社区和部分边界村情况复杂,又加上没有详尽的户籍资料,因此,在提供的基础资料方面比较欠缺,使划分的个别普查小区规模与实际相差比较大,提供的人员信息比较少,给工作开展带来一定的难度。二是培训效果与预期有一定差距。此次工作主要是让指导员与普查员在进村入户普查,因此,在业务培训的时间安排上比较紧凑,讲课速度较快,没有给大家有足够的时间做笔记,讲理论性的较多,实例讲解和知识点的展开较少;在课程结束后没有安排测试,也没有留足时间让大家消化吸收,难以在一次培训过后就能达到所想要的效果。三是普查表填写不够规范。由于正式普查采用光电录入来进行数据处理,为此对普查表的填写要求十分规范。但在填表过程中,指标多填、漏填,特别是长表中行业和职业的填写,如职业指标栏里出现了“务工”的现象;表达方式不准确,直接以被普查对象的申报填写,普查表的改错不规范,没有按照讲课时的方法操作。填写快速汇总表时,没有分长短表填写。四是普查员的责任心不够强。如资料上提供的信息与实际出入不是很大,直接在家里先填写,再上门让调查户签字。有的上门两次碰不到,也没有采取各种办法,写好说明交差了事。因此,如何增强“两员”责任心,有待我们进行深入的探索。

篇10:XX市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总结

省人口普查办公室:

在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市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我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取得了圆满成功。为了使今后的普查方案设计更加科学、规范和易于操作,现将我市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中取得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作如下总结。

一、试点基本情况

本次试点摸拟演练了人口普查全过程的各项工作,具体包括户口整顿、划分普查小区、绘制普查小区地图、宣传动员、业务培训、调查摸底、编制《户主姓名底册》、长表抽样、入户登记、快速汇总、复查、编码、质量抽查、数据处理等各个环节。试点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4月-5月16日)为前期准备阶段,由广州市人普办会同天河区人普办在前期调研基础上完成普查试点区域选定和普查小区划分,天河区公安分局石牌街派出所提前开展户口整顿,第二阶段(5月17日至5月25日)为集中试点阶段,第三阶段(5月26日至6月15日)为数据处理及工作总结阶段。

本次试点选定的龙口花苑社区居委会主要由楼盘小区和单位宿舍组成,社区内户籍人口人户分离现象较为普遍且为境外人口聚居区域,朝阳社区居委会属于典型的城中村,主要以村民住宅和出租屋为主,为外来人口聚居区域。根据试点区域内建筑物及人口分布情况,细分为31个普查小区,由广州市、各区(县级市)及天河区各街(镇)人普办业务骨干组成31个试点工作小组分片负责。

试点数据汇总结果显示:(1)试点区域前期摸查结果为3670户12016人,其中户籍人口5808人,龙口花苑社区试点普查区2368户9739人,户籍人口5524人,朝阳社区试点普查区1302户2637人,户籍人口284人。(2)试点期间共上门摸底3294户,其中龙口花苑社区试点普查区1956户,朝阳社区试点普查区1338户。(3)试点普查登记阶段共登记2714户7753人,其中,试点时点时居住人数7066人,试点时户口在本户未住本户人口506人,港澳台及外籍人口181人,一年内出生人口52人,死亡人口8人;龙口花苑社区试点普查区共登记1956户5120人,其中试点时点时居住人数4543人,试点时户口在本户未住本户人口411人,港澳台及外籍人口166人;朝阳社区试点普查区共登记1220户2633人,其中试点时点时居住人数2523人,试点时户口在本户未住本户人口95人,港澳台及外籍人口15人。

二、关于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选调

从试点情况看,虽然已在试点区域开展广泛宣传,但由于调查人员由各级人普办抽调组成,与调查对象缺乏沟通交流的基础,调查人员在调查过程中需要一个获得信任和配合的过程,再者,由于对调查对象生活规律不了解和相关资料收集不齐全,多数调查对象需要经过多次上门才能完成登记,部分甚至到试点结束仍无法取得联系。调查人员的上门时间往往更多地耗费在对无人户的屡次上门以及宣传解释、消除调查对象戒心上,工作效率因此大打折扣。

由此看来,随着民众对个人隐私的日益重视和安全防范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人户分离程度和人口流动性的提高,影响调查登记工作效率、制约调查员所能承担工作量的关键因素,并不在于每一户的调查登记时间,而在于调查对象对调查人员的信任和配合程度,以及对调查对象生活习惯和有效联系方式掌握程度。

这就对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选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需要熟悉社区情况、具备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和相当的文化素质,更重要的是,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必须是普查对象所认识、能信任,并且能掌握每一被调查户生活规律的人员。在市郊农村和传统的居民小区,村居委会工作人员与居民联系相对密切,仍可成为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主要人选。但对于物业管理比较规范的城区住宅小区,每幢住宅楼基本上都配备相对固定的物业管理人员,他们与住户的联系更为密切、沟通更为方便,且了解每户住户的生活规律、掌握有效的联系方式,如果能从中选调文化水平较高、工作责任心较强、在本小区服务时间较长的人员担任普查员,只要管理得当、培训到位,将能成为普查员队伍的重要补充。

三、关于试点的业务培训

本次试点共安排两天半时间用于业务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区域划分和地址编码、“两员”选任和培训、摸底、长表抽样、普查登记和复查、港澳台和外籍人口登记、快速汇总、专项编码、资料包装运送和管理、质量控制、事后质量抽查等各项工作细则,各种普查表的指标解释和填报说明,以及上门调查技巧,培训结束后还安排试填表测试。

但从参加试点人员的反应来看,培训效果并不十分理想,问题主要有:

一是培训内容涉及面太广,但讲解深度不足。本次试点培训的内容,涵盖了除数据处理以外的全部工作细则,但其中部分细则如区域划分和地址编码、资料包装运送和管理、质量控制、事后质量抽查等在本次试点集中阶段并不涉及,造成部分听课人员精神不集中,会场纪律松散,难以达到好的培训效果。同时,由于培训内容多,部分场次的培训时间安排不足,导致授课人员无法展开深入讲解和开展课堂互动,培训重点不突出,影响了培训效果。

二是培训安排过于集中,节奏太快,不利于消化吸收。本次培训安排在集中试点阶段的前两天半,十多名授课人员连续讲课,中间没有安排问题解答和业务讨论,对于部分刚接触人口普查的试点人员来讲,培训节奏太快且缺乏感性认识,不利于消化吸收。

为此,在正式培训中,一是应该针对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分别设臵培训课程,根据培训对象的层次调整培训内容,以突出培训重点;二是可以分阶段组织培训,并在培训过程中增加情景模拟和试填表以提高培训对象的感性认识,增加问题解答和课堂讨论以帮助消化吸收。

四、关于人口普查的宣传和提高调查对象配合度问题

本次试点采取举办咨询宣传活动,派发宣传单张和普查小礼品,在社区出入口等显眼位臵悬挂宣传横额,在居民楼道、防盗门、公益宣传栏、宣传橱窗、电梯内部等地方张贴宣传海报、《试点调查预告》和《致被调查对象的一封信》,在住户信箱放臵宣传单张等手段开展宣传活动。从宣传效果看,各试点普查小区住户对于人口普查试点的知晓率均较为理想。

相对于以往的宣传手段,本次试点在宣传方面收获的经验主要有:一是在电梯内部张贴《试点调查预告》。在较小的电梯轿箱显眼处张贴调查预告,更容易引起住户关注,而在乘坐电梯过程中,住户也有更充足的时间去通读、了解预告内容,从而避免一般宣传画“过目即忘”的不足;二是在住户信箱放臵宣传单张。在上门摸底过程中,在无人户信箱中放臵宣传单张,下次上门时首先查看该宣传单张是否已被取走,据此可以推断两次上门的间隙该住户是否曾经回家,如果摸底阶段宣传单张一直没被取走,则基本可以肯定该住房单元无人居住。这一做法,除了起到宣传效果外,也可以帮助调查人员准确掌握住户的居住状况和生活规律。

宣传环节发现的问题主要有:一是要加强对人口普查工作环节的宣传。本次试点所使用的各类宣传用品,基本都侧重于对人口普查对象、登记内容和上门登记时间等方面的告知,而缺少对普查工作环节的宣传,造成部分普查对象对调查人员在短时间内多次上门进行摸底、登记、抽查产生厌烦情绪。在正式普查过程中,应加强对普查相关工作流程,尤其是需要普查对象配合的工作环节的宣传。二是要重视“点到点”的宣传,提高宣传效果。从试点情况看,取得明显效果的两种宣传方式(在电梯内部张贴《试点调查预告》和在住户信箱放臵宣传单张)的共通之处在于“点到点”的宣传,提高了普查对象的关注度,并保证普查对象有更充足的时间去了解宣传内容。在正式普查中,可以印制部分带有装饰边框的、更为精美宣传单张用于电梯内部张贴,并印制数量更多的宣传单张用于留臵居民信箱。

五、关于普查小区划分及地图绘制

根据国家和省人普办要求,本次试点以下发的遥感影像底图为基底,使用“全国人口普查地图标绘系统”划分普查区和普查小区边界。从试点结果看,影像图的使用效果并不理想,主要的问题有:

一是地图数据陈旧,无法反映试点区域现有状况。据试点区域居委会干部辨别分析,下发的影像图应该是2007年底的资料,距今已有近三年时间,部分区域已发生较大变化。

二是地图精度不足。下发影像图的精度为1:10000,放大到普查小区时基本无法辨认建筑物边界,尤其是朝阳社区试点普查区的城中村部分,由于建筑物的投影面积小且密度较大,放大到普查小区图时就形成一片灰白,无法辨别建筑物和划分普查小区。

三是地图缺乏必要标识。下发的影像图缺乏必要的路名和主要建筑物等标识说明,在使用时往往需要经过仔细辨认才能分清区域范围,给实际操作带来很大不便。对于街镇边界,程序要求需对主要道路或标志物标注,同样因很难要求各绘图员做到整齐划一,并且对最终在小区图上打印出标注结果作用很微小,即最终还得由一些普查员确定其每条边界的道路名称等标志参照物。

四是三维图产生的遮挡和阴影为地图使用带来不便。由于使用的是航拍影像图,部分道路或矮小的建筑物容易被较高建筑物所遮挡,高层建筑物所产生的阴影也很容易在地图上留下色斑,从而造成阴影下的区域辨认不清。

五是三维图数据量巨大,实际操作非常不便。对于非主城区的一些郊区大镇动辄4G以上,而基层计算机设备比较简陋,根本无法利用“全国人口普查地图标绘系统”调出遥感影像底图。以此同时,其需要描绘的边界线却是长度超大,划普查区、普查小区的实际工作量很大,依靠镇的力量很难完成。而区县也因不熟悉地形也难以帮忙。

六是基层设备无法支持大规模的地图打印。按照国家普查方案要求,乡级普查办公室负责制作并打印《普查区图底样》,下发到村级普查小组,供划分普查小区绘制边界使用。由于喷墨打印机所打印的图片防水效果不好,唯一可供选择的只有激光打印机,但从现阶段情况看,镇(街)一级激光打印机普及率不高,如果将全市6万多个普查区和普查小区的影像图打印任务均交由市、区(县级市)负责,对市区两级人普办将会产生很大压力。

在试点过程中,龙口花苑社区试点普查区仍然利用影像地图,经过反复辨认划分普查小区,而朝阳社区试点普查区则先利用从规划部门获得的测绘图进行小区划分,再在影像图上绘制小区界线,并取得较好效果。从试点经验看,假如正式普查中仍使用现有遥感影像资料,则各级普查机构仍需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本区域的示意图,先利用示意图进行小区划分,再利用“全国人口普查地图标绘系统”进行地图标绘。

从普查小区划分结果看,两个试点区域的普查小区基本上都以建筑物为单位进行划分,其中,龙口花苑社区试点普查区由于楼层较高,部分普查小区的划定的户数也较多,从普查登记结果看,数量最多的普查小区有159户,519人。由于试点期间的上门登记时间较短,每普查小区都配备较多普查员,最多普查小区的有16个人,最少的小区也有4个人,从试点情况看,以建筑物为单位划分普查小区,对于小区划分、明确普查员工作范围和任务作用明显,但在同一普查小区配备多名普查员,在进行资料核对和编排房屋编号以及户编号时容易造成混乱,在正式普查时,应在以建筑物为单位的基础上,按2-3名普查员所能承受的工作量划分普查小区为宜。

六、关于摸底与编制《户主姓名底册》

摸底阶段是普查员首次上门直接面对普查对象的工作阶段,也是普查员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与普查对象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获取普查对象对人口普查工作的支持与配合的关键机会。本次试点关于摸底与编制《户主姓名底册》的经验有:

一是要保证充足的上门摸底时间。本次试点上门摸底阶段的时间安排为两个晚上一个下午,正式登记的时间安排为三天半。从试点情况看,由于摸底时间安排不足,大多数全户外出户无法在摸底阶段及时取得联系,部分在摸底阶段界定为空房户的住户则在正式登记时才取得联系,而试点正式登记的时间安排则较为宽松。由此看在,在正式登记中,必须确保尽可能多的时间用于上门摸底,摸底与正式登记的时间至少应该按1:1进行安排。

二是要着力解决全户外出人口的普查登记问题。从试点情况看,全户外出人口是普查登记的最大难点,根据公安部门户口整顿资料显示,本次试点区域内共有户籍人口5808人,而试点最终登记的户籍人口仅为3036人,其中未能登记的大部分为全户外出人口。究其原因,一是相关部门提供的资料缺乏有效的联系方法,普查员上门时无人应门,或承租户

不清楚出租户的户籍和家庭成员具体情况,二是全户外出人口在试点期间无法按时回到户口所在地接受普查登记。解决的办法,一是要在摸底工作开始前完成对相关底册资料的收集准备工作,尽量从公安、民政、出租屋管理中心、物业管理等部门获取全户外出人口的有效联系方式;二是借助单位行政力量,对于单位房改房小区或工作生活一体化的单位住房,可与住户所在单位取得联系,统一在单位进行普查登记;三是由各村居委设立普查登记站,要求各全户外出户在摸底期间回户口所在村居委会接受普查登记。

三是要规范上门摸底流程。本次试点中,部分普查小区没能严格按照国家和省人普办的工作流程要求上门摸底,而是由普查员持空白《户主姓名底册》上门,每成功摸底一户登记一行资料,摸底完成后再统一填写房屋编号。由于大多数住房需要多次上门摸底,造成《户主姓名底册》上住房单元号顺序混乱,部分没人居住也没有户口寄挂的空房户容易漏掉,部分在同一住房单元内登记的多户住户则没有使用同一房屋编号。在正式普查中,要严格规范上门摸底的工作流程,要求普查员在上门摸底前,预先在《户主姓名底册》上依次填写“建筑物编号”以及该“建筑物编号”下的所有住房单元的“房屋编号”和住房单元地址。同时,要充分利用掌握的户籍登记资料,在已有户口寄挂在上面的住房单元所在行上做好标识,在摸底过程中,如果发现同一住房单元内居住多户,则使用同一“房屋编号”并在《户主姓名底册》最后位臵顺延填写。对于单元数量较多的建筑物,最好按建筑物分别填写《户主姓名底册》。

四是要规范同一普查区内人户分离户的普查要求。国家普查方案对于同一普查区内人户分离的住户没有提出具体的处理办法,在摸底过程中发现,在户籍所在地摸底填写《户主姓名底册》时,既不存在“摸底时住在本户的人数”,也不存在“本户户籍人口中离开本村(居)委会的人数”。建议国家普查方案统一规定,对于同一普查区内人户分离的住户,只在现住地摸底登记,同时取消普查表中“R6普查时点居住地”中“2.本村(居)委会其他普查小区”选项。

七、关于长表抽样和调查登记

本次试点由各普查小区在摸底完成后对《户主姓名底册》进行整理并编写“户编号”,市人普办指定专人使用预先编写的程序进行长表抽样,从样本抽取结果看,各普查小区普查户数均在40户以上,情况较为单一,抽样过程没有发现问题,但部分普查员对于“空房户”、“全户外出户”等特殊情况的界定出现偏差。

调查登记阶段的经验和问题主要有:

一是要尽量提请调查户提前准备户口薄、结婚证、身份证等资料。从试点登记情况看,若普查对象能提前准备户口薄、结婚证、身份证等相关资料,由普查员直接对照抄录,不但可以大大节省调查登记时间,还可以避免普查表人记录中姓名、出生年月、初婚年月等指标的申报差错。尤其是集体户,由于户内各成员间情况不是十分清楚,而普查登记时通常不是所有人都在场,相关资料的提前准备尤为重要。为此,在宣传资料、《试点调查预告》和《调查预约信》中,最好能列明需要调查的人记录内容,提请普查对象提前准备相关资料供普查员核实。对于集体户,也可以设臵简易的、一览表式的调查预登记表,由普查对象提前填好,正式登记时由普查员直接过录。

二是要合理安排预约登记时间。由于试点期间摸底与正式登记的时间相距不长,大多数摸底期间预约登记时间的住户能应约在家守候接受调查,调查登记阶段的工作进展也较为顺利。但也有部分普查员由于未能合理安排预约登记时间、预约登记的住户数量太多且预约时间过于集中等原因而未能按时上门登记,从而造成住户的反感甚至抵制情绪。解决的办

法,一是要控制《调查预约信》的发放数量,对于多数时间有人在家的住户无需发放《调查预约信》,二是要合理安排预约登记时间,可按住宅楼分时间段安排预约时间,一旦约定就要履行诺言,无法按时上门的要提前通知普查对象。

三是要加强对出生、死亡人口的普查工作。本次试点所查到的出生、死亡人口数与试点区域居委会所掌握的资料相距较大,其中,龙口花苑社区试点普查区共查出一年内出生人口30人、死亡人口7人,居委会掌握的资料分别为55人和4人,朝阳社区试点普查区共查出一年内出生人口22人、死亡人口1人,居委会掌握的资料分别为18人和0人。从资料差距对比的原因分析看,出生人口数据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全户外出户中的出生人口在试点中由于无法登记而漏掉,二是部分外来流动人口家庭的出生婴儿寄放在老家抚养,但普查员上门登记时没有仔细询问,而是根据现场观察再决定询问该指标,从而造成漏普查。死亡人口数据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居委会掌握的是户籍在本区域的死亡人口,而普查登记则包括外来人口,甚至包括死亡时户籍与常住地均不在本区域的外来家庭人口。在正式普查时,对此要加强培训,并提前做好相关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

八、关于快速汇总及编码

本次试点采用手工过录方式,由普查员对普查表进行逐一汇总。从试点情况看,由于普查员未能及时消化培训内容,对于普查表R6、R7的指标间逻辑关系理解不透彻,汇总初始阶段的问题较多,速度较慢,但只要认真研究,汇总难度并不大,大致上汇总十户以后可以达到熟练程度。在正式普查时,一是可以在业务培训中增加手工快速汇总实践操作,以帮助参会人员熟悉普查表内容,尤其是试点时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间的指标关系,二是可以开发快速汇总程序,由程序自动生成快速汇总表,以避免手工汇总产生的再生差错,并提高汇总速度。

快速汇总的主要问题是:根据方案要求,快速汇总表仅对已登记完成的普查表进行过录,已摸底并编制户编号,但未能登记普查表的不需过录,试点时部分普查小区把没有填上普查表的户也过录过来,培训时应对此加以强调。

人口普查的编码包括非专项编码和专项编码两方面,从试点情况看,非专项编码的问题主要是,由于试点阶段各种版本培训教材、不同类型指标中关于错误修改方式的规定各不相同,导致普查员无可适从,修改结果也五花八门,建议规范对错误的修改方式,尤其是不同类型指标采用同一修改方式。专项编码的重点是行业和职业编码,从试点情况看,行业编码在日常统计工作中接触较多,问题不大,而职业编码则存在较多问题,主要是普查员对编码规则不熟悉,尽管已尽量详细描述所从事的具体工作,但仍无法与职业码一一对应,对此应加强培训。

九、关于复查和事后质量抽查

复查阶段的工作应包括自查、互查、议查,本次试点中,自查、互查由各普查小区独自组织开展,由于时间安排比较紧张,议查组织不严谨,质量不高。

一是对相关人口资料的收集不齐全。由于没有获得所负责普查小区的户籍人口、外来人口、出生人口、死亡人口等详细资料,试点普查员在完成登记后,只能进行组织进行表内逻辑关系的自查、互查,对于漏户、漏人的情况无从审核。

二是议查组织不严谨。议查阶段只对试点区域的出生、死亡人口在数量上进行对比,未能做到逐人逐项核对,也没有就户籍外出人口、外来人口、外籍人口等重点内容进行议查。

十、关于普查表和指标设置的有关问题

(一)普查长、短表的户记录

1.“H1户编号”。按照国家普查方案要求规定,在调查登记阶段,如果发现该户为空户,应在《户主姓名底册》上将该户摸底时填写的内容划去,该户的“户编号”作废且其他户不得再使用。这一做法将使普查表“户编号”存在跳空现象,可能造成数据录入时,录入员无法审核普查小区普查表的完整性,容易出现普查丢失现象。建议对于登记阶段发现的空户,将其“户编号”赋予本小区最后的普查对象。

2.“H3本户应登记人数”。国家普查一方面规定本户应登记人数包括普查时点居住本户的人,也即以反映普查时点的静止状态为原则,普查表的设臵亦是;一方面又规定标准时点因临时出差、探亲访友、旅游等暂时居住在本普查小区的人不在本普查小区登记,户籍人口中由于临时出差、探亲、旅游、或值夜班等原因31日晚不在家住的,R6和R7一律圈填①,也即以反映普查对象常住状况为原则。两者互为矛盾,部分普查对象在查看普查表后,对普查员的登记结果提出质疑,从而引发不必要的误解,建议将H3改为“普查登记阶段常住本户人数”和“户口在本户,阶段登记阶段未常住本户人数”。

3.“H3本户应登记人数”。在国家普查方案关于暂时居住的描述中,对临时出差、旅游、值夜班等的界定相对明确,但对于探亲访友常住和暂住问题的界定把握难度较大,登记阶段普查员间对此的争议也较大,建议对此进一步明确界定方法,规定以是否有明确的行程安排进行界定。

4.“H5本户住房建筑面积”和“H6本户住房间数”。根据国家普查方案规定,一户有两处或两处以上住房的,如果没有出租或借给其他人居住,要把这几处住房的住房间数和住房面积分别相加。但试点发现,大多数的普查员没能就这一问题进行详细追问,建议增设“常住住所数量”指标。

(二)普查长、短表的人记录

1.“R1姓名”。根据试点登记经验,该指标由于填写差错而需要修改的频率较高,建议在普查表中增加预填项。

2.“R9离开户口登记地原因”。试点中发现,普查对象中存在大量由于在户口所在地外购房居住、但没有迁移户口而造成的人户分离现象,普查员在填写本项指标时出现较大意见分歧,部分普查员将其归入“9.其他”项,造成“9.其他”项的选择数量过多。建议将其归入“6.拆迁搬家”项,并将“6.拆迁搬家”改为“6.拆迁购房”。

3.长、短表均有“户口性质”指标项,但指标代码不一致,建议将长表的“R10户口性质”和“R11户口登记地类型”顺序调换。

4.长表“R18行业”和“R19职业”。建立改为“R18工作单位情况”和“R19工作岗位情况”,以明确调查登记内容。

5.短表R11、R12和长表R14、R15。这两个指标分别为“是否识字”和“受教育程度”,大多数普查员反映不适应这一询问顺序,且人工逻辑检查中规定,“是否识字”中答案选“2否”的,“受教育程度”只能选“1未上过学”或“2小学”,建议调换这两个指标顺序,并在“受教育程度”指标中设臵跳答,若选“3初中”或以上的,不再回答“是否识字”。

6.长表“R21三个月内是否找过工作”和“R22能否工作”。要求离退休或无就业意愿人员填写这两个指标的意义不大,建议在R21指标中增设“无就业意愿”选项,选择该项的人员,直接跳答R23项。

7.长表“R27主要生活来源”和“R28身体健康状况”。这两个指标的填写过滤条件只有年龄限制,但在其之前的R25和R26两个指标的过滤条件则有年龄和性别限制,在普查登记过程中容易造成遗漏,建议将其调整到R25和R26指标之前。

(三)港澳台和外籍人员普查表

1.R2与户主关系。按照国家普查方案要求,港澳台或外籍人员与大陆人员同住的,另外填写《港澳台和外籍人员普查表》并与长、短表使用同一“户编号”,但方案没有规定两表间的户主是否应为同一人,建议对于此类情况,规定《港澳台和外籍人员普查表》中不设户主,其“R2与户主关系”填写与长、短表中户主的关系。

2.“R5来大陆或来华目的”。建议增设“随迁家属”选项。

上一篇:农资市场调查论文下一篇:学生会竞选面试问题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