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幽默为话题的的作文

2024-05-04

以幽默为话题的的作文(精选7篇)

篇1:以幽默为话题的的作文

生活中,很多人都把抱怨当作自己的口头禅,有时我也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有的人会有那么多的抱怨呢?抱怨生活的不公,不论是小孩还是大人,大部分都有说不完的抱怨。而有的人,虽然受到了很多的命运的不公,却乐观向上,把“挺好的”,“没什么”当作自己的口头禅。

人不可能有一帆风顺的人生,每个人生都会遭到或大,或小的困难。对于这样的困难,有的人绊倒后便放弃了,而有的人却乐观向上,盼到后又从新站了起来,变得更强,更强,更强!!!

有一次,兄弟俩在沙漠中走路。都只剩下了半杯水,一个人会说:“天啊,只剩半杯水了,唉,好不公平啊!!”于是,他还没有走完沙漠就自杀了。

一个人却说:“谢天谢地,我还有半杯水啊!!太幸运了!!”于是,他走了出去。

同样的东西,不同的心态,不同的结果。

这就是悲观和乐观的差别。

想一想,我们有什么可抱怨的?

比起那些贫穷的人,我们至少可以解决温饱问题;

比起那些身体上有残缺的人,我们至少可以自己上下楼,自己自由地活动;

比起那些饱受疾病痛苦的人,我们至少可以有着健康的身体;

比起那些饱受战争痛苦的人,我们至少可以有一个和平的社会;

我们是多么的幸福,为什么还要抱怨呢?整天抱怨自己的房子不够大,吃的饭不够好,总是对别人给予自己的东西不满足,总想不劳而获,而且获得的少一点都不行,自私,任性,妄为,这都是我们这一代的缺点。

反正日子总要过得,快乐是一天,不快乐也是一天,那么我们为什么还那么悲观呢?毕竟,日子总是要过的,还不如乐观一点呢。

乐观,乐观。

篇2:以幽默为话题的的作文

美国著名作家凯勒曾经说过:“一本书就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海洋。”我读过许许多多的书,而对我最有启发的还是我去年暑假读的《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著名作家笛福写的一本书,书里讲述了一位英国青年鲁滨逊,他从小喜欢航海,曾多次离家到全国各地旅行。一次,他怀着高远的志向,告别了家人,越过大西洋和太平洋,在惊心动魄的航海中经历无数险情,后来,整条船在太平洋上不幸落难,船上的人都葬身在大海之中,但唯有鲁滨逊一人奇迹般的活下来,并在一座荒无人烟的岛屿上,于从绝望中得到了生命的启示,在岛上生活了20--年,他在岛上劳作生息,开拓荒地,圈养牲畜,生产粮食,后来又盖起了房子,他与野兽斗志,与野人斗勇,最后,他以非同寻常的毅力和勇气,克服了我们人类难以想象的困难,用勤劳的双手,为自己创造了一个生存的家园。

读完这本书后,我不禁反省自己,如果我流落到孤岛,能活几天?一天?两天?我又能干些什么?会像鲁滨逊那样坚强吗?我现在连自己的衣服都洗不干净,更不用说像他那样在荒岛上生存20--年了。通过读这本书,我知道了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都应该学他那种不怕困难乐观向上的精神,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哪怕只有一线希望也要争取,绝不放弃。我也要像鲁滨逊那样有志向,有毅力,爱劳动,凭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创造人生——这就是《鲁滨逊漂流记》给予我的精神财富。

篇3:以幽默为话题的的作文

一、基于EVA的作业成本法的理论概述

(一)基于EVA的作业成本法的理论分析

作业成本法概念最早来自对水力发电行业核算成本的思考,Eric Kohler(1952)教授在《会计师词典》中首次提出作业的概念,并将其纳入成本管理中。20世纪Kaplan教授提出,传统管理会计的可行性下降,应该用一个全新的ABC思路来研究成本。20世纪90年代,作业成本法在国外企业得到广泛应用。作业成本法坚持“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的思想,通过建立作业成本库,将成本以不同的作业动因分配到产品成本,作业成本法的确提高了产品成本的决策有用性。

随着作业成本法的发展与运用,慢慢地暴露出了它的缺点,单纯的成本信息已无法反映企业的价值创造。而EVA作为企业业绩评价的指标,不但可以弥补作业成本法在这些方面的不足,而且提升了企业产品的敏感性,对企业管理具有一定的意义。将经济增加值与作业成本法结合的思想启蒙于国外。Hubbell(1996)为了优化企业的产品成本信息,提出将经济增加值与作业成本法进行集成的想法,但该集成只能反映企业整体的获利能力,并不能清晰地反映到企业的产品和顾客,对顾客和产品的准确性没有明显的影响。Cooper(1999)赞成将经济增加值与作业成本法进行集成的思想并深入分析了企业内部资本的特点,但始终没有找到具体的案例,将该集成理论应用于实践,有待进一步研究。Roztocki(1999)在Hubbell的研究基础上,初次建立了ABC-EVA集成的模型,由于学科方面的限制,对资本成本的分配显得有些武断,直接分配到产品,没有按照作业成本法的核心思想由作业分配到产品,影响产品成本的准确性。汪方军、王平心(2004)首次提出将经济增加值与作业成本法集成思想,通过案例分析了该模型的开发程序,证明了该模型的可操作性。他们认为完全的成本有利于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可靠性。同年,王平心(2004)提出ABC-EVA集成的产品盈利能力分析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具体案例。潘飞(2005)把经济增加值引入作业成本法,通过比较传统作业成本法与改进后的作业成本法,使企业的产品成本更加完整,得出EVA的引入有利于企业战略决策的合理性,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二)基于EVA的作业成本法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引入EVA的主要原因在于作业成本法忽视资本成本。因此,企业是否适用基于EVA的作业成本法取决于资本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如果资本成本相对于总成本的比重较小,那么即使引入资本成本,对提高企业成本信息质量的作用也不大。所以改进后的作业成本法更适用于资本密集型的企业。以下两种方法可以帮助企业判断是否适合将经济增加值引入作业成本法:

第一种:资本成本占营业成本的比率(RCO)=资本成本/营业成本

资本成本反映企业对于资本资源的使用情况,而营业成本则代表企业对于经营资源的消耗情况。如果比率较高,则表明企业的资本成本较高,不容忽视,企业应当将资本成本引入产品成本。根据国外专家研究资料表明,如果企业的“资本成本/营业成本”大于10%,则可以使用基于EVA的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

第二种:资本成本占总成本的比率(RCT)=资本成本/总成本=资本成本/(资本成本+营业成本)

根据国外的研究资料,对于RCT指标也初步提出5%的经验性数据,即指标大于5%时,企业应当考虑使用基于EVA的作业成本法。

二、基于EVA的作业成本法实施的步骤

(一)分析企业的相关信息

企业的相关信息主要包括两类: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财务信息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以及企业的各种内部报表等。通过资产负债表可以大致估算出企业的资本成本,而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则通过利润表取得。非财务信息主要包括管理信息系统以及现场采集得到的数据,通过数据分析确定作业中心以及作业动因。

(二)确定主要作业

确认主要作业是基于EVA的作业成本法实施的基本步骤,可以借助企业经营者的视角,从客户、生产、质检、包装到销售系统来确定作业。作业中心应避免太多或太少,可以先确定主要作业,之后再对其进行细分。

(三)建立作业成本库

确定作业之后,根据作业消耗资源的原则,确定资源动因,把资源分配到相关作业。

(四)分配作业成本

本步骤的关键在于确定作业动因以及计算作业动因率,把第三步骤计算出的各个作业成本分摊到相应的产品。

(五)分配资本成本

本步骤是区别于传统作业成本法的主要体现,因为每个产品不仅消耗经营资源,也消耗资本资源。本文将采用产品-资本依赖法(PCD)与作业-资本依赖法(ACD)相结合的方法来分配资本成本。

(六)归集产品总成本

本步骤就是归集各个产品的直接成本、作业成本、直接资本成本和间接资本成本,由此计算得到的成本即完全成本。

三、基于EVA的作业成本法的案例研究

(一)案例背景

FH公司是国内生产甲烷氯化物、氟制冷剂的化工企业。该公司的自动化程度高,相应的资本成本占总成本比重也较高。FH公司拥有三个生产车间、一个试验中心和四个辅助车间。辅助车间主要有检修车间、质检车间、动仪车间等。生产车间主要生产无水氢氟酸、二氯甲烷和134a,本文将对这三种产品进行案例研究。

作业成本法的缺陷在于其统计的不是完全成本,作业成本法下的利润公式(税前):

会计利润销售收入-直接成本-作业成本

经济增加值的计算公式:

经济利润=会计利润-资本成本

其中:

资本成本=直接资本成本+间接资本成本

从而得到基于EVA的作业成本法的利润计算公式:

整合经济利润=销售收入-直接成本-作业成本-直接资本成本-间接资本成本

(二)基于EVA的作业成本法的案例研究

1. 分析企业的相关信息。

FH公司20×5年无水氢氟酸、二氯甲烷、134a的销量分别是1500吨、3250吨、3000吨。假定该企业产销相同。无水氢氟酸、二氯甲烷、134a的单价分别是每吨6000元、4500元、14000元。公司目前采用传统成本法核算,以下是20×5年的产品生产成本资料。

单位:万元

通过表1对各个产品的构成分析得出:制造费用占直接成本的41%,比重较高;产品之间的差异较大。该公司传统的制造费用的分配较不科学,本文将按照改进后的作业成本法重新核算,进行比较分析。

单位:万元

参照行业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以及公司的相关资料权衡该公司权益资本率为14.3%,参照银行平均一年期贷款利率结合公司的具体情况确定借款利息率为7%,所得税率为25%。

单位:万元

RCT分析计算如下:

(1)资本总额=11160-3100=8060

(2)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14.3%×(6060/11660)+7%×(6100/11660)×(1-25%)=10.18%

(3)资本成本=8060×10.18%=820.508

(4)RCT=820.508/(820.508+6010)=12%5%

资本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大于经验值5%,所以公司采用基于EVA的作业成本法有利于提高成本信息的准确性。

2. 确定主要作业。

从公司经营者的角度出发,为了便于说明问题,本文对作业进行简化,主要分为客户管理、生产中心、辅助中心、企业管理四大类,细分如下表4所示。

3. 建立作业成本库。

建立作业成本库的关键是确认资源动因,资源按照科学合理的动因分配到作业。对于资源的分配路径,本文不再赘述。根据各作业中心的数据统计以及技术参数分析,得到各产品作业动因量分配表,如下表5所示。

单位:元

4. 分配作业成本。

分配作业成本的关键是确定各个作业的动因分配率。比如,检修中心的作业动因分配率即表5中检修中心2000000的作业成本除以8000的人工工时作业动因量,得出250的作业动因分配率。根据产品的各个作业的作业动因量乘以作业动因分配率,得到三种产品的作业成本如表6所示。

5. 分配资本成本。

资本成本分为两类,一类是产品直接产生的直接资本成本;另一类是各作业中心产生的需要分配进入产品的间接资本成本。根据公司的资料以及专业判断,直接资本成本分配表如表7所示;间接资本成本分配表如表8所示。

直接资本成本分配即资本成本一次分配,根据公司的相关资料明确产品及作业中心对应的占用资本,占用资本乘以公司的资本成本率即产品或作业中心所占用的资本成本。

间接资本成本的分配属于二次分配。因为资本成本最终需要分配到产品,所以间接资本成本的分配主要针对一次分配未能分配到产品的作业消耗资本的再次分配。比如134a占用客户管理的资本成本的分配,结合表6与表7计算出客户管理作业的资本分配率35.65,再根据客户管理作业中134a消耗动因量的百分比相乘来确定134a在客户管理环节中消耗的间接资本成本。

6. 归集产品总成本。

基于EVA的作业成本法下产品成本主要由直接成本、作业成本、直接资本成本和间接资本成本组成。直接成本由表1的产品生产成本表得到;作业成本如表6即对传统制造费用重新按照科学的作业动因方法进行分配;直接资本成本与间接资本成本的分配路径具体见表7、表8;其于EVA的作业成本法产品成本见表9。

单位:元

单位:万元

单位:元

单位:元

单位:元

单位:元

单位:元

通过表10可以看到,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总成本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制造费用的重新分配,重分配使不同产品的成本信息更加准确,对产品定价决策有重大影响。改进作业成本法下的总成本明显大于传统及作业成本法,差额即资本成本,可以用来解释企业的生产业绩高但整体业绩低下的现象。

由企业的相关信息得到20×5年FH公司三种产品的销售收入为65625000元(1500×6000+3250×4500+3000×140000),由表10得出三种产品在不同成本模式下的成本信息,相减得到产品的价值创造如表11所示。

进一步研究表明,忽视资本成本不仅会对企业的整体业绩产生错觉,而且会对企业的定价决策造成影响。从成本差异率分析,加入资本成本后的单位成本明显高于传统作业成本。因此,对于资本成本占营业成本较高的企业,应当考虑使用基于EVA的作业成本法科学定价,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四、研究结论

从传统的管理会计视角来看,作业成本法作为成本核算方法,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而经济增加值作为绩效考核指标,有助于企业进行业绩评价。如今,不少学者将其结合使用,充分利用了彼此的交叉互补优势为管理会计的整合技术提供了空间。本文正是利用这一思路,将经济增加值引入作业成本法,改善作业成本法的缺陷,提高企业的长期竞争力与价值创造能力。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到,通过资本成本的引入,可以使企业意识到传统成本法的局限性以及完整、准确分摊完全成本的重要性。第一,从产品结构角度来看,将资本成本分摊到作业成本,弥补了传统作业成本的结构缺陷,使企业意识到完全成本的重要性。第二,从产品盈利分析角度来看,引入资本成本将企业的会计利润转变为经济利润,有利于企业进行管理决策。第三,从企业价值最大化角度来看,引入经济增加值的作业成本法,使企业站在整个生产过程视角核算产品成本,增加价值创造敏感性,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本文以FH公司为例,把经济增加值引入作业成本法,阐述作业成本法与经济增加值结合使用的步骤。通过实施结果与公司现行传统作业成本法的比较分析,论证基于经济增加值的作业成本法是一个有效的成本管理工具。

关键词:经济增加值(EVA),作业成本法(ABC),资本成本,管理会计

参考文献

[1]Hubbell and William.Combining Economic Value Added and Activity-Based Management[J].Journal of Cost Management,1996(1).

[2]Roztocki and Needy.Integrating Activity-Based Costing and Economic Value Added in Manufacturing[J].EngineeringManagement Journal,1999(2).

[3]Robin Cooper.Integrating activity-based costing and economic value added[J].Management Accounting,1999(80).

[4]Robin Cooper.The Rise of Activity-Based Costing-Part One:What is an Activity-Based Cost System[J].Journal of Cost Management,1988(2).

[5]Robin Cooper.The Rise of Activity-Based CostingPart Three:How Many Cost Drivers Do You Need,and How Do You Select Them[J].Journal of Cost Management,1989(12).

[6]王平心.作业分析法及其在我国先进制造企业的应用[J].会计研究,2000(2).

[7]潘飞,沈红波,郭浩环.作业成本法与经济增加值的整合系统--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J].财经论丛,2006(5).

篇4:以幽默为话题的的作文

关键词:主旨 理解 缝合 创新

一、经典拟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繁星(三四)冰心

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滚滚的波浪,却是它低下细小的泥沙。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少于800字。

二、技法导航

(一)读懂材料,把握主旨

写作中依托立意的材料都是短小的现代诗歌,所以当审读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现代诗歌的特点和一些理解鉴赏的方法。这些材料一般都是形式短小、思想深刻的几行现代小诗,虽没有太浓烈的情感抒发却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它往往托物言志,借助一两个事物体现作者的思想。因此,理解诗歌首先要抓住关键的词语,主要的事物(作者依托的对象)的特征,然后思考分析诗中事物间的关系,借助想象联想得出诗歌的内涵主旨。诗中如果只有一个事物,就分析该事物的特点,然后结合平时积累,利用联想渗透主旨;如果诗中的事物是两个或多个,就要分析其中的关系,是并列、对比还是包含或其他。并列的类型就从事物共同点得出主旨;对比类型主要从相异之处得到主旨;包含关系的看范围大的事物的特点,代表着一般、典型,从中理解主旨。

如阅读冰心的《繁星(三四)》,这是一首典型的微型哲理诗。找关键词“新陆地”“波浪”“泥沙”,是诗中借以表情达意的事物。看事物特点和关系,“滚滚”和“细小”,事物间是对比的关系,表明诗中情感倾向的词语“不是\却是”很容易得出诗歌的主旨:“创造新陆地的”,或者说,创造伟大事业的,究竟是什么呢?诗人在“波浪”和“泥沙”的鲜明对比间,揭示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创造新事业的,不是波浪般的豪言壮语,而是细小的泥沙坚持不懈的积累。

(二)全面理解,最佳切入

材料作文忌貌合神离,偏离材料主旨。不能把枝叶当成主干同时也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造成审题失误,导致行文脱离题意。因此,全面理解诗歌材料,不仅要抓住关键还要看到细微。还要看清“要求语”,有的要求中明确了话题,指明了写作的方向,而有的则要依据诗歌的内蕴含义,自己确定话题,确定恰当的写作方向。

这首微型诗包含了五个方面的对比,其一,波浪滚滚惊天动地,泥沙细小不屑一顾;其二,波浪滚滚而来风光无限,泥沙深埋地下默默无闻;其三,波浪常在动态中喧嚣,泥沙似在静态中沉积;其四,波浪借风乘势奔涌,泥沙靠内力凝聚;其五,波浪滚涌激情阵阵,泥沙淤积历经沧桑。总之,波浪是外在的现象,泥沙是内蕴的力量。“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种看似有着滚滚气势的波浪,而是这种微细但却坚韧的、在悄无声息中奋斗的泥沙。

全面理解了材料之后,就要选择合适自己写作的角度,进入到构思环节。要善于化大为小,使用以小见大的手法,从小处入手会使文章更充实而深刻。从本诗的主旨出发写创造新事业的不是波浪般的豪言壮语,而是细小的泥沙坚持不懈的积累,这固然是最为稳妥正面切入,也可以从浮躁、喧嚣造成失败的反面例子入手,然后正面写那些默默积聚获得成功的例子。也可以写景切入,如写浮云、写雾气、写沙滩上的足迹……切入最好简短、有新意,但不要离材料太远。

(三)善于缝合,消化使用

试题所提供的材料是写作的引子,全文的中心、观点、论证都是由此材料生发出来的,写议论文不能“过河拆桥”,抛弃试题材料,其他文体也不能整篇脱离所给材料。写议论文时开头应概述材料,结尾还应回扣材料。可把材料变成作文内容的一部分,也可在原材料基础上加以挖掘和提炼,使文章高人一筹。这样还可以避免作文信马由缰、脱离话题的弊病。本则材料可以用在开头或结尾,以此诗的句子为主干,写几个排比的句子,这样既彰显了你的文采又扣住话题,同时还增加了作文的思想内涵。此外,材料中的“陆地”“波浪”“泥沙”,也可以在自己的文章中出现,深入准确地赋予其比喻含义就可以。

(四)准确为文,开拓创新

现代作文鼓励个性张扬,激励创新思维,要缝制新的形式外衣,力求结构形式超乎常规,别具一格。文章有好的内容,还需要好的形式来“包装”。可以摆脱一般的结构形式的束缚,写成日记、书信、演讲稿、寓言、童话、网络论坛等等,使文章生动活泼,摇曳多姿。如果把这个试题写成寓言应该是很容易出彩的,通过正反方面的叙述达到吻合中心话题的目的。同样写成议论文可以找到很多成功在于默默积淀、点滴积累的事例论据,如课本内外、古今中外、社会各个行业的例子。写记叙文可以用小小说的体裁,欲扬先抑,注意安排情节,使之波澜起伏。写书信的体裁可以从反面写,如一个失败的人物思考回忆自己的往昔故事。写成演讲稿,则要角度换位,以一个成功者的身份追述自己奋斗的历程,叙述中注意详略和线索。

总之,以现代新诗为材料的话题作文,写作中除了遵循材料作文写作的原则外要注意:主旨是关键,理解要全面,缝合与消化,创新务为念。

三、模拟练习

阅读欣赏下面这首诗歌,根据要求作文。

《故乡》杨孟芳

李白的霜,染白,一条小路。沿着小路,我,走回去,走到母亲床前才知道,我是她的故乡。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和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思路点拨

这首诗的“诗意”和“哲理”在最后的三句,“故乡”的含义在这里又有了新的诠释。平时,我们常常会这样问自己:我的故乡在哪里?出生地?父亲的出生地?祖父的出生地?是,又似乎不是。然而当我吟诵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时候,我们似乎都在心灵的深处呼唤着“我的故乡”。对母亲来说,“故乡”就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游子来说,“故乡”就是梦牵萦绕的故土。这时,我们才知道“故乡”只是每一个人的心灵寄托。

篇5:以“路”为话题的的作文素材

不知不觉中感觉到自己已经又成长了一点点,看到那些新生一个个稚嫩的面孔,我总觉得我是不是已经有点老了,这个问题有的时候我想想还真的有点害怕,但又在想,有什么呢?反正总有一天会面对自己的成长,其实成长就是一个过程,我正在这个路上行走。

新生们一个个走进校园,她们的脸上有着好奇,又有着憧憬,还有一点点迷茫,因为她们不知道自己的大学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她们想像着自己的未来,可是每个人都知道,在这四年,是大家成长的路,每一步都会踏实的走下去。看着那些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对孩子第一次离家这么远的不放心,可是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个蜕变。成长是在他们内心早已经埋下了种子,它们将会慢慢发芽,直到我们在面对任何事情都可以自己去独挡一面,这样的你是真正的长大了,成熟了。也许我不知道自己未来会是什么状态,但是我相信我会成长。

成长是一个年龄段必经的过程,它会随着你的年龄,越来越有经验,当然那个时候的我们估计有丝苍老,像一张旧报纸。

篇6:以“路”为话题的的作文素材

路,在每个人脚下,但是前方的路是未知的,没有人能预测我们不是风云雄霸天下中的泥菩萨,能够预知未,所以我们从来都是在一条陌生的道路上人生就是路。

在这条路上不可避免的有着许多岔路口每条都会通向各自不同的终点可有的道路平坦,有的却泥泞不堪,甚至有的路的终点是深渊和悬崖而我们是那路上的行人,从不知自己会走到哪里停下来,不知道会选择哪条道路,更不会知道路的状况而我们却只能硬着头皮向前走,只直无人能望不到我们的身影,但愿我们选择的路的终点不是深渊或悬崖我们在未知的路上行走着,路旁可能会是鲜花,也可能是杂草,但我们顾不上欣赏和抱怨我们必须在天黑前抵达路的终点时间是无情的,它不会对任何人有怜悯之情在路上行走的时候,我们承受着孤独,寂寞,严寒,酷热等等它们阻挠我们前进的步伐,有的人面对它们知难而退,返回起点。

重新选择道路有的却迎难而上,尽管他们不知道前方是什么样子的,但他们却坚持着自己心中的信念未知的路在脚下,向着远方延伸,我们追随着它的脚步找寻自己的梦想。

篇7:以“路”为话题的的作文素材

这条路,是从县城通往某人村里的道路。开车也只需要40几分钟的车程。

记得第一次跟某人踏上这条路得时候,这条路还是坑坑洼洼的。一路上,某人给我讲述他们村里的一些风土人情,奇闻异事。自己心中的对那个地方充满好奇,看着车窗外的风景,对未来感到迷茫。

不知道迎接自己是怎样的一种生活。

再后来,跟某人在一起以后,每次去县城,走在这条路上,都觉得自己像出了笼子得小鸟,虽然道路依旧坎坷,可自己的心情是愉悦的。

再后来定居在县城,逢年过节,秋收种地,也在在这条路上来回的奔波,有时候是繁花盛开得春季,有时候是青山盈盈的夏季,有时候也是白雪皑皑的冬季。

总之,这条路上,留下了太多的我们的足迹。

再后来,自己有个车,路也修的平坦了许多。依旧会在这条路上奔波,有时是清晨,有时是夜晚,这条路,好像闭着眼睛也不会走错。就算路痴得自己,也知道路过的每一个村庄叫什么名字。

上一篇:商老庄乡中心小学 幸福校园建设方案下一篇:校长在开学典礼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