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访学心得体会

2024-05-04

教师访学心得体会(通用11篇)

篇1:教师访学心得体会

访学心得体会

2014年10月19日至10月26日,我有幸参加了武汉常青实验小学教师访学活动。在为期一周中,我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走进了这所名校,感受了那所学校的校园文化,认真聆听了武汉常青实验小学教师所上的每一节课,身临其境感受了其独特的教学方法,对于一直在教育一线工作的我来说,这次活动受益匪浅。

通过学习,我深深的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充分信任自己学生,还要把机会交给学生。俯下身子看学生的生活,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这样,学生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地开展教学活动。当然,高效课堂实施的灵活性大,让教师觉得难以驾驭教学,原因是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还不习惯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观察和探究学生的学习方式,还不能及时了解他们的认知情况,学生的需要没有真正地被关注。

通过学习,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把自己看到的、学到的和教学结合起来,使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不断提高,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学生。然后,如今我才发现,不是我们的老师不够负责,不是武汉的学生比我们的学生听 话,当然素质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最重要的是我们没有找准一个恰到好处的切入点,实施的过程中方式方法不是很恰当。

通过访学活动,使我耳目一新,深深地认识到自己要想跟上新世纪的教育教学步伐,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增强热爱教育事业的信念。其次,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是基础,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是教育教学活动获得成功的开始,所以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中的,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要打破教师主课堂的惯例,彻底抛弃教师心灵深处沉积的传统的专制思想观念。最后,我们教师只有从观念上更新,允许学生提出独到的见解,这样才能创造出师生平等的教学环境,更好的为苏家院镇的教育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总之,在武汉常青实验小学的期间,让我看到了很多,学到了很多,思考了很多。我迫不及待的想把我学到的、想到的落实到我的工作中,使得学习要求尽可能适合学生,学习内容尽可能贴近学生,学习方法尽可能吸引学生。

篇2:教师访学心得体会

守望中学 吴健

2013年10月14—21日,我参加了昭阳区教育局组织的骨干教师邯郸市第四中学访学活动。我从教十多年来,有幸第一次参加了这次活动,使我悲喜交集。悲的是害怕完成不了学校交给的任务;喜的是能够到一所有着60年历史的河北省示范性中学,并且是邯郸市基础教育一颗璀璨的明珠,能把看到的繁荣景象、学到的知识技能带回自己的家乡与同事亲人分享。这次培训缩短了我们的距离,让邯郸四中丰富的文化资源源源不断地倾注到我们的内心,使我们的文化逐步向发达的地区迈进。

在这短短的一周学习活动中,除了听课外,学校的领导都主动带领我们参观学校的校园、校貌,介绍学校的办学特色等。

我们看到了学校设施先进,环境幽雅,学校虽然不大,但精致、优美,是具有人文环境的校园,园内苗木错落有致,雕塑小景散落有间,布局层次分明,特别是教学楼楼道设计科学合理,避免学生进出拥挤。校园无论是教室还是操场,甚至各个角落,可用一个词来概括,一尘不染。学校文化氛围浓郁。

教师专业技术过硬,教学成绩优秀,“小班化”的教学模式,便于教师的个别辅导,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教师的关爱,教师能走下讲台,蹲下身子,“溶”入学生,互动学习。以“让学校成为师生学习和成长的乐园”为办学宗旨,人人都是研究者的思想理念办学。

一周的研讨活动,不仅有专家的引领,也有课堂教学展示。在学习期间,我们从听课到评课,从评课到品课,我们一点点进步,一点点成长。现在那一堂堂精心设计无限精彩的课堂一直在我的脑海里呈现,使我记忆犹新,收获颇多。他们昂扬的精神风貌,铿锵的语言,灵活的技巧,敬业的精神,让我们所有学习者敬佩,使我受益匪浅。

现在,回到自己热爱的家乡,从事着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我将不断总结自己学习到的先进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手段,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学以致用,为自己家乡的教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篇3:浅谈国内访学与青年教师成长

关键词:国内访学,青年教师,影响

青年教师一直以高学历、专业理论知识充实、具有较高的科研能力但年纪较轻、经验不足的矛盾体存在于高校中。为了让青年教师的学术水平在短期内得到迅速的提高, 通常会将青年教师派往国内的一些一流的科研院所、教育机构进行深造, 以此拓展青年教师的思路, 及时了解学术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 提高教学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增强青年教师的创新意识。因此, 访学工作又被认为是青年教师能力培养的“速成班”。2013年有幸成为了教育部组织的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计划中的一份子, 来到了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反应组完成为期一年的访学工作。现从我亲身经历的访学经历来说一说国内访学生活对青年教师的影响。

一、青年教师的成长不能仅仅圈闭在自己的校园里, 应该走出去多学习、多交流, 国内访学计划帮青年教师搭建平台

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质量、建设一流大学的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建设。而高校青年教师作为教师队伍中的生力军, 身负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多项职责于一身, 其胜任力发展程度极大地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质量。[1]高校青年教师的状况如何, 相当程度上决定着高校教育质量的高低。[2]目前, 国内高校中的青年教师基本都已经具有博士、硕士学位, 从专业知识角度来说都是比较扎实的, 对专业的前沿与热点也有一定的关注, 虽然都已经受过了系统的专业训练, 但往往由于所处环境的差异, 或者是学科的限制, 使得自己毕业后的工作出现了或大或小的波动, 对于学科前沿的知识领域缺乏系统的了解, 甚至由于专业方向的改变而出现了短期的低谷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不得不说, 现在的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是越来越快了, 学科之间的交叉也越来越明显, 这就迫切要求青年教师去接受新知识、新理念和新的信息。高校访学计划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为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每个学校本身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一些缺憾, 而接受访学的每个学校都有其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识底蕴或者是专业优势。青年教师在访学之初, 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地进行选择, 而访学过程中所经历的一切往往会是在自己学校中所不曾亲历的, 可以从真正意义上弥补自身存在的不足, 从而快速找准自己的定位, 优化知识结构, 开拓视野。

二、青年教师的成长不仅要求教师按部就班地向优秀教师讨教经验, 更需要有敢想、敢做、敢于承担的精神, 国内访学计划帮青年教师指明方向

在我国高校教师中, 年轻教师的比例普遍过大, 35岁以下的教师所占比例接近四成, 甚至有些高校35岁以下教师比例超过五成。[3]在我国的部分高校中, 青年教师的培养仍然规规矩矩地按照“传、帮、带”的老路子进行着。不可否认, 老教师的优秀经验、资深的阅历是青年教师必须要学习的, 但这不应该是青年教师学习的全部。知识的海洋可谓浩瀚无边, 前人走过的路还需后人进一步去开拓。无论学术还是科研, 总需要有人去开拓新的领域和方向, 也总需要那勇于吃螃蟹的第一人。青年教师经验、阅历较之老教师有较大的差距, 虽然这是不可忽略的缺点, 但也恰恰是青年教师的优点。因为这个年龄段可塑性比较大, 新知识、新理念便于学习也乐于接受, 外加精力充沛、头脑清晰, 更适于去创新, 去探索。清华大学的教师在培养自己学生的时候总是鼓励他们去想一些别人不敢想的事情, 同时要求他们开拓思维去做一些别人不敢做的事情。其实这对于大多数的青年教师来说都是有兴趣而不敢去尝试的问题, 机遇与挑战并存, 这也是时代对青年教师提供的一个考验。

三、青年教师的成长不要只注重外在能力方面的提升, 还要在心理上、在精神上给予足够的关注, 国内访学计划帮青年教师寻求寄托

近年来, 随着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的增加, 不断出现“过劳死”、自杀和英年早逝等现象, 由此可以说明, 我国高校教师的身心健康存在着一定的隐患, 而这一表现在青年教师中尤为突出。我国高校中大多数的青年教师由于读博、读硕的原因, 整体结婚较晚。工作初期往往均处于家庭刚刚组建, 事业刚刚起步, 孩子普遍偏小的困难阶段。随着高校教师压力的不断提升, 职称评审难度的进一步加大, 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多项职责的综合影响, 使得青年教师群体较之于其他群体普遍处于被动、劣势的趋势。在这种状态下, 青年教师不可避免地出现颓废、悲观、不自信、无所谓的生活状态。因此, 让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找准自己在社会中的准确定位, 正确认识自己, 是目前急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访学是一个寻找差距、缩短差距的过程。差距肯定是存在的, 关键在于怎样去看, 怎样去弥补。不论是在清华大学还是在国内的任何一个大学, 这种差距都会存在, 这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找准自己的定位, 学人之长补己之短, 这才是访学的真正意义之所在。访学过程中所营造的轻松地学习环境, 和谐的交流空间, 以及拥有共同话题人群间的相互关怀, 可以使青年教师缓解由于压力引起的负面情绪, 保持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 从而维护教师个体的身心健康。

四、青年教师的成长不是一次访学就可以完成的, 其根本还需要青年教师本人的勤奋, 国内访学计划帮青年教师树立榜样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力度的加大, 高校在管理、科研、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都在进行不同程度的变革与调整, 对师资的要求标准越来越高。这种要求不仅体现在学历与职称上, 更多地转变为青年教师在科研、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能力上。教学与科研是青年教师安身立命的根本, 是体现教师职业价值的主要依据。[4]不论是教学还是科研, 想要做出一定的成绩, 勤奋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铸造的, 勤能补拙一直是至理名言。清华大学作为国内高校的顶尖学府, 不可否认每一名教师都是同专业中的拔尖人才, 但在他们身上看到更多的是勤奋。每个人每天总是有这个那个的原因和理由占用着一天本就不多的时间。如何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工作, 如何让有限的时间作出更多的事情, 如何把工作与家庭的关系调解和谐, 如何摆正自己的心态, 是目前大多数青年教师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五、青年教师的成长不应该一概而论, 而要因材施教, 学会取舍, 国内访学计划帮青年教师识别利弊

在学生的培养中, 因材施教总是作为教学中的一个原则去实施。其实对于青年教师的培养来说, 因材施教同样重要。每个人的素质不同, 每个人的基础也不同, 这需要认真的去思考和筛选。选准方向, 做自己能做的, 做好自己能做的, 切记不要好高骛远, 知识重在积累, 得失之间, 正因为存在着“失去”的遗憾而使“得到”变得尤为珍贵。

不可否认, 国内的访学计划无论是在制度上还是在执行力上都存在着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问题, 但对于青年教师来说确是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国内访问学者计划虽然只是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一个短暂的阶段, 但是青年教师如果能抓住这个机会, 能够使自己的综合素质在这一阶段有一个较大的提升, 将会对自己的成长起到一个巨大的推进作用。只要相信自己, 心怀学习的信念, 国内访学将是青年教师成长的一个绝佳选择。

参考文献

[1]郑洁, 陈莹.我国高校青年教师胜任力发展的困境与提升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 2013, (6) .

[2]胡俊生.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须打“组合拳”[J].中国高等教育, 2012, (21) .

[3]黄建雄, 张继平.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结构的问题及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 2003, (1) .

篇4:加州访学心得

一、Cal Poly Pomona简介

了解Cal Poly Pomona,就必须先了解加利福尼亚州拥有三大公立高等学校系统:研究型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UC)——加州大学,教学型大学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CSU)——加州州立大学,社区学院CCC——加州社区学院。另外,加州还有众多私立大学和学院,著名的有加州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南加州大学等。

加州州立理工大学波莫纳分校(California State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omona, 简称Cal Poly Pomona)是隶属美国加州州立大学系统(CSU)的一所公立教学型大学。该校建于1938年,坐落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郡的波莫纳市,占地5.8平方公里,是全美七所理工型大学之一。

该大学设有65门本科课程,20余门研究生课程,以及13门教育资格认证课程,其中以工程(及技术)、农业、建筑、商业和酒店管理闻名。根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大学排名,该校2009-2010年排在西部硕士学位授权大学第32名,是全美排行第八的非博士学位授权的公立大学。

该校官方英语名称为“California State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omona” 及 “Cal Poly Pomona”。当地最经常使用的简称“Cal Poly”,由于不能有效区分该校和加州州立理工大学(California Polytechnic State University),因此被校方禁止。

该校中文名翻译因为Polytechnic University有多种翻译导致多种中文校名共存。简体媒体用得较多的是“加州州立大学波莫纳分校”和“加州州立理工大学波莫纳分校”。有意思的是,当我跟校方工作人员交流时,他们告诉我,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CSU)共有23个校区,如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Fullerton;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Long Beach 等,都隶属于CSU。Pomona在学校经营管理、招生等方面都是独立于其他校区的一个大学,所以从这一层面来说,这个大学的中文名称翻译不应该叫“波莫纳分校”,而应该叫“波莫纳校区”。

二、心得体会

洛杉矶与上海有九个小时的时差,到达的第二天,我们就开始上课。尽管很多老师不是很适应,但大家还是坚持了下来。两周的时间,Cal Poly Pomona先后给我们安排了多位专家和老师,从加州教育体系到美国语言教学等各方面做了介绍。

1. 领先世界的语言教学研究。

作为一个经济大国,美国每年吸引了无数合法或非法移民。这些人的语言背景和社会层次参差不齐,相互之间有着极大的差异,使得美国的移民团体成了天然的TESOL资料库。语言学家和教师们利用他们手头现成的丰富资源,潜心钻研并引导着领先于世界的语言教学和研究,也就再自然不过了。另外,这些移民为了早日实现美国梦,以浸入式方式沉浸在英语环境里,不仅有着极强的学习动机,还有优秀的教师和完美的语言环境。这正是国内TEFL研究所梦寐以求的因素。

尽管访学只有短短两周时间,但我还是能明显感觉国内大学跟美国大学在科研水平和教育质量上的差距。并非崇洋,只是简单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美国在教育方面的投入质量非常高,吸引了世界各国的优秀人才,因此成就了当今美国科技霸主的地位。

2. 先进的教学理念,蓬勃的校园生机。

Cal Poly Pomona的拉丁文校训“Instrumentum Disciplinae”,直译为“训练的手段”。寓意为该校基于动手的教育理念,以及面向职业的教育方针。加州州立理工大学的校训“Discere Faciendo”(Learn by Doing,从劳动中学习)也是该校教学理念。

加州州立理工大学波莫纳校区附属美国语言文化机构(CPELI)在1991年成立,主要为国际学生提供在美国生活、工作和升学需要的语言基础训练及文化背景教育。让学生在就读大学课程以前充分掌握需要的英语技巧,顺利发展学业。在接受语言课程期间,CPELI还为学生组织各样的校园和社区活动,鼓励他们用英语交谈、结识朋友和了解当地文化。

尽管我们访学期间学校尚未开学,但漫步风景如画的校园,依旧可以感受到校园里的勃勃生机:清晨绿草如茵的操场上,各种肤色的学生身披不同颜色的队服,在教练的大声喊叫下有条不紊地训练和比赛;每到傍晚时分,校园里的植被喷淋系统自动打开,为高温回落后干旱的草坪和灌木浇水;新落成的健身馆里面设施齐全: 攀岩等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应有尽有;图书馆、艺术画廊、露天泳池、超市和餐厅散落在各处错落有致。可以想象,开学后的Cal Poly Pomona将会有着多么丰富精彩的校园生活和种类繁多的学术活动。

3. 优良的师资,印象深刻的培训。

本次Cal Poly Pomona派来给我们培训的几位老师,从事的是语言学研究和语言教学工作,可以说我们几个外国语学院的老师获益匪浅。来自Department of English and Foreign Languages的Dr.Olga Griswold所讲的“Teaching Speaking”阐述了美国英语口语教学目的和方法。“The American Tradition of Teaching Foreign Language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则纵览了二战以来美国采用的一些外语教学原则和实践方法。TESOL教授Dr. Nathan Carr则以极为幽默的语言和肢体语言,给我们做了“Overview of Lesson and Unit Planning”,以及“Writing and Implementing Communicative Lesson Plans”。此君太太为台湾人,因此他在讲座里时不时冒出一两个大舌头的汉语单词,听着令人捧腹,同时把他的教学理念成功灌输给了我们。我想在课堂上,幽默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加深印象同时又能调节气氛的教学手段。

值得一提的是在两周放学期间,有一位名叫Nick Salerno的教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他自己介绍,他是意大利移民的第二代,父母移民至美国时连一个英文单词都不会。他从小家庭贫困,但凭借个人的不懈奋斗,从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内向害羞的小男孩,努力求学,奋力向上,从一名普通教师,到教练,到校长,到州教学委员会主管。他的讲座林林总总,但始终有个主题贯穿其中:要善于发掘学生的长处和优点,鼓励学生自我激励奋发向上,最终像他一样走上成功之路。我想,他是美国梦的一个典型,而这也是他的个人魅力所在。这种个人魅力正是当今教师身上缺乏的。他始终在用自己的成功之路鼓励一些落后的学生:Where You Are I Have Been——Where I Am You Will Be!

三、几点建议

此次访学以向每位教师颁发培训证书而完美收官。回顾本次访学,收获之余感觉还有几点遗憾:

1. 访学,只学不访,或只访不学,都不能叫做访学。

两周的访学除去周末和来回路上的时间,实际真正只有九天在教室里。时间太仓促,无法更深入了解美国的TESOL教学理念,无法进入大学课堂实地观摩语言教学,无法展开可持续研究。我认为访学不是走马观花,也不是单纯的听讲座。听完了理论性讲座,接下来就是如何实践。应该让访问学者有机会深入美国大学课堂,跟学生一起听课,同学生交流,了解美国外来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看法和体会,以及当前TESOL教师的教学方法。同时,让访问学者了解自己学科的前沿研究方法和方向,为学者提供更多研究资源和资料,以便访学者回国后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同时可以学以致用,提高教学水平。

2. 培训应该更具体更深入,更有针对性。

本次访学有几个讲座都是围绕美国K-12的教师评估、教学标准及教师职业标准。如果时间宽裕,那么从侧面了解美国中小学的教育体系和一些评估标准也不为过。此外,对于外国语学院老师来说,九天的学习期间只有两天是涉及语言学和英语教学的,似乎也是意犹未尽。毕竟我们千里迢迢飞跃了半个地球,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接触一些新的国际前沿理念,这也是正常的诉求。

篇5:访学心得体会

徐国伟

我有幸参加学校组织的外出观摩学习,早也听说了威信水田小学的名气,“两步八环节教学模式”,我期盼中,我揣着一颗激动的心情。先到龙洞小学,干净整洁的校园,井井有条的教学,首先是自由听课,班班都是模式教学,统一的上课下课口号,统一的教学组织口号,“我说——你听;静——悄悄;我纠正” 等等都是模式化,回答问题的程序也是模式化,“我代表某某组,我是某某”,似乎让我走进了一个军事化基地的样子,佩服。接着,听了一堂数学和一堂语文,体现了小组合作,以学生为中心,教师适时的引导,数学老师机智幽默童趣,挺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的,课堂活跃,学习轻松,学有所用。但是语文课好像有些生硬。下午来到水田小学,听了一节三年级的数学课,充分贯穿了“两步八环节教学模式”,但是感觉在围绕模式结构在设计教学,教学过程蜻蜓点水,一带而过,生硬的往模式里填东西。交流会上,各路老师,你一言我一语,语言间传递经验和见解,博弈间维护学校的利益和教师的尊严。访学之行,真的是收获颇丰。

谈谈此次的感受吧,第一,精神得到洗礼。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也,热爱自己的职业,奉献自己的青春,燃烧自己的激情。第二,教学理念得到更新,知识水平有了提高。大胆创新实践,把教学模式化,理论化;勇于包装尝试,把学校模范化,明星化。理念和行动会推动教学各个环节发展进步,在一定的背景下,教师必须成长学习,才能得以生存,学生必须遵纪守规,才能留住颜面,管理必须切实可行,才能持续发展。要走就要撵着走,不要牵着走。第三,教学模式的建立,我听了三节课,全校全部采用小组教学模式,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分小组讨论、交流,教师找到切入点,恰当地指点引导,让学生进行自我展示,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讲台让给学生,让学生实践,从而学到自己想学到的知识,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下面我就结合实际来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注重与学生沟通,增进师生之间的亲切感

课前教师同学生交流,谈话,让学生的身心愉悦,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每位教师上课前都与学生交流,这样可以不仅起到拉回学生的注意力到课堂,而且缓解学生的紧张感,为学生在课堂上正常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做好铺垫。

二、尊重每一个学生成长的权利

每一位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做学习的主人,教师不过是一个引导者,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对于学生一时想不出来的问题,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三、借助学具,重视操作活动,体现小组合作性。动是儿童的天性,将学生置于“学玩”结合的活动中,既能满足动的需求,又能达到启智明理的效果,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如孙贵合老师在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首先出示有刻度的胶片,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剪成三段,拼一拼的方法,得出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趣味性强,动手能力也很强,体现了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四、学习方式生活化、艺术化,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着许多数学知识,在教学时融入生活中的数学,使他们感到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的道理,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愿望。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数学课题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于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来取代,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对学习不在陌生,不在枯燥,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增加了教学的实效性。

五、教师要尊重学生,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形式。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其在自由、放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究、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教师把学生分成几组,以便于学生交流讨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6:访学的心得体会

依然清楚地记得经过一路的艰辛,踏入南农的校园时的激动,融入陌生环境的紧张,上第一节课的忐忑,结识新同学的喜悦,看到优秀同学的自卑......磨合、适应了这么久,而如今的感受就是,愉快的做好自己,愉快的学习生活。我想这样的心态源于在南农收获的种种吧。

访学之行,真的`是收获颇丰。第一,精神得到洗礼。首先是感受名校,这次访学的南京农业大学是全国知名的学校,不仅有高标准的现代教学设施,而且还有格调高雅,融传统与现代建筑风格于一体的育人环境,校园里浓厚的学习氛围无时无刻不深深的感染着我。其次是感受名师,在南农常常会有许多名人来举办讲座,从而我有幸可以接触、聆听许多名师的讲座、报告。我不仅从这些老师身上学到了专业知识,还深受他们优秀人格魅力的感染。第二,学习理念得到更新,知识水平有了新提高。这里的学生很爱学习,每天图书馆开馆之前门口排的长长的队伍就是最好的证据。来到这里后,深深的感受到自身的不足与差异,自卑过后我将压力化为动力,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在潜移默化中我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相比原来的自己更加主动学习,更加渴望获取新的知识。第三,体会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在访学期间,我感触最多的就是南农非常丰富的课外活动,这些活动大多都是学生自发的组织的,形式各异,主题鲜明,同学们的参与度也很高。我想这样不但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而且也使得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能力,同时还增长了知识,也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真可谓一举多得。我希望自己能够将这样的良好氛围带回农大,感染他们,也能更积极地投入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去。

篇7:出国访学心得体会

一、增长见识,明确差距。

出国访问研修,对我而言,确实增长了见识。首先,Karyn Esser教授对科研工作的浓厚兴趣和严谨的科研作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除去出差开会,每天Esser教授都在实验室,每周召开实验室会议,时刻关注团队成员每个人的工作进展,及时给予指导和建议。对任何一个有意义的结果,他的表现是那样兴奋,那样着迷自己的科研,这种情绪也深深感染了我。同时,对于结果的确认他总是慎之又慎,强调只有多次重复得出的结果才可靠。我想:西方国家的科研之所以做得好,领先世界,与他们科研人员的敬业精神和浓厚兴趣密不可分。

二、增长了专业知识。

一年的工作让我深深体会到:文献信息、实验条件、科研环境、学术氛围等都明显优于我校。因此,出国留学确实让我受益良多。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教学与科研都是我们的工作,所以,在佛罗里达大学图书馆,除了能获取大量专业文献外,我还下载了组织学、胚胎学最新版本的英文教材,相信必将有助于今后的教学工作。除了文献信息获取方便外,感受最深的是完善的实验条件。即使我所在的实验室不能具备所需所有的实验条件,但其他实验室的部分仪器设备可以共享,保证实验能顺利进行,因此实验进展较快。另一方面,各实验室之间专业知识交流频繁,有助于科研人员拓展视野,丰富专业知识,迅速获取专业信息,也利于实验的调整与完善。

三、夯实基础,提升技术。

一年的学习生活,对我的科研而言,首先是提升了英语水平。学英语,多用才能学得扎实。访问研修期间,因为天天要用,无形之中就得以提高。其次,是专业基础知识得到加强。在这一年中,一边做实验,一边阅读文献,对夯实专业基础很有帮助。而且人在国外,脱离了教学工作,一门心思做科研。加上Esser教授的指导和帮助,业务能力得到加强。第三,就是提升做科研的技术水平。例如WB,在国外实验室,不必担心所用抗体,特异性高,减少了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四、磨砺意志,坚定方向。

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到国外进行研修,面对优良的实验条件,自己不想荒废,希望能做出满意的结果。但做科研的人都知道,短短1年时间,要想得到完整的结果,时间上很紧张,这就意味着我必须加班加点,充分利用有限时间,尽可能的完成科研任务。因此,没有坚定信念、磨砺意志的思想准备,很可能吃不消。

因为我清楚的知道出国做访问研修,不是去享受的,不是去旅游的,也不是去享受国家提供的优越待遇的。我们是去深造、学习、提升的,是去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理论知识的。国家每年派出大批的留学人员出国研修,就是因为我们在很多方面需要向人家学习。所以,我在访问研修期间,没有虚度时光。面对那些困难和孤独,我的意志得到了锻造和磨砺。而且通过国外的学习,坚定了自己的努力方向。

五、增进友谊,积攒资源。

通过这次学习,建立了与国外学者的友谊,积攒了学术资源。相信这对今后的科研必将会有所帮助。

篇8:美国访学札记

一堂有趣的中学汉语课

我在拿斯佛罗学校彻底感受了一堂有趣的汉语课。

上课前5分钟, 学生们就在教室里忙乎开了。全班共18人, 两三人一个小组, 他们把课桌围在一起, 把自己准备好的东西认真地摆放好。有的小组是巧克力系列, 有巧克力糖、巧克力饼、巧克力豆;有的小组是冰淇淋系列, 有草莓味、橘子味、香草味, 连搅拌机也带来了;有的小组是玩具系列, 大大小小的玩具堆满了好几桌;有的小组是日用品系列, 墨镜、护肤品、钱包五花八门……

上课了, 授课的教师邀请我们一起参加他们的教学活动。他告诉我们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体验如何进行商品买卖, 还给了我们很多的钱 (纸做的代用券) , 有50元、100元、200元、500元。要求我们去花钱买东西, 去用中文与学生讨价还价, 尽量给学生制造“麻烦”, 看学生如何应对, 但不要把剩下的钱给学生。

我们和授课的教师一起开始购买行动。因为是第四节课, 有点饿了, 于是我首先来到卖面包的摊子, 指着筐里的甜麦圈问学生:“一个多少钱?”一个学生用纯正的中文开价:“20元。”

“10元行吗?”我还价。

“好吧。”孩子经过一番思考同意了, 第一笔生意成交。我递给他20元, 他找我10元, 说了声“谢谢”便递给我一个甜麦圈, 马上在笔记本上记上一笔。

甜麦圈松软可口, 甜得恰到好处。只是觉得太小, 吃的有点不过瘾。于是, 我决定再次出马。这回走到冰淇淋摊前:“请问冰淇淋怎么卖?”

她听得不太明白, 但她很聪明, 立刻找来一个选修四年中文的学生帮忙翻译:“40元。”

“20元怎么样?”我问。

“不行。”她毫不犹豫地回答。

“我也来一份, 两份40元, 怎么样?”另一个教师走过来说。

“嗯, 那行吧。”孩子一阵思考, 最后勉强答应。“请问您要什么口味的?我给您调。”

“草莓味。”我一边回答一边赞叹:“价格下降, 服务质量一点也不下降呀。”不一会儿, 冰淇淋就调好了, 她插上吸管, 盖上盖子, 递给我。

“味道很好!”我夸奖道。

“谢谢!”听到我的夸奖, 她一边笑眯眯地道谢, 一边记账。

接着, 我还去了玩具摊、日用品摊、录像带摊, 每一处的学生都兴致勃勃地用英语加中文为我介绍、推销他们的商品。

教室里热闹极了, 有的学生在闲下来时还会到其他摊位挑选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买下来。临近下课时, 学生们准备的商品基本卖完。下课铃响后, 学生们收拾好自己的东西, 把教室打扫干净后才离开。

课后, 授课老师告诉我们, 这节课学生在两周前就开始准备了, 主要是想用好“来自中国的教师”这一宝贵的资源, 让学生进行中文口语训练, 同时感受商品买卖的过程:计算成本、学会标价、学会推销、学会赢利。毫无疑问, 这堂课达到了预设的目标。学生在商品买卖的实践活动中感受了生活, 积累了经验, 学习了知识, 提高了能力, 但我们更佩服的是美国教师随机利用资源设计学习活动的胆识与能力。

推BB车的小男孩

有一天, 我在拿斯佛罗学校的校园里来往的人群中发现了一个小男骇, 他褐色的头发, 深蓝色的眼睛, 身着黑色的T恤, 灰色的短裤, 加上一双黑白相间的球鞋。但是他引起我注意的并不是因为这些, 而是他推着一辆BB车, 车里面还有个洋娃娃。这是为什么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在好奇心的驱使下, 我上前和他搭起了话。

“你好!读几年级了?”我友好地打了声招呼。

“你好!我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小男孩非常礼貌地回答。

“你怎么推着这个BB车在校园里走来走去呢?老师允许吗?不影响你上课吗?”我满脸疑惑地问出一连串的问题。

“这是我今天的任务。我要负责照顾他一天, 按时喂他吃饭、喝水, 帮助他撒尿。不管我是在上课, 还是在吃饭或者在干其他什么事, 都必须将他带在身边, 负责照顾好他。”小男孩不慌不忙且一本正经地告诉我。

“我可以听听他的哭声吗?”我开玩笑地说。

“不行, 他只有在饿了、渴了、冷了、热了、生病不舒服或者想要撒尿的时候才会哭。”小男孩认真地强调。

望着那双深蓝色的眼睛, 我会心地笑了笑。我告诉他我不会弄哭娃娃的。我抚摸着洋娃娃的脸问小男孩:“为什么只有你带着孩子呢?”

“学校有许多的选修课, 如乐队、合唱团、科学技术、电脑、航天、机器人、戏剧课、生活必备技能课等等。只有选修了生活必备技能课的学生才会有轮流看孩子的任务。”小男孩说。

原来如此。从课程的设置上我们可以体会到教育者的良苦用心, 可以体会到教育者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视, 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视。他们把学校作为学生掌握本领的地方, 这种本领就是创造性地了解周围的世界。

翻转课堂: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在WILBY HIGH SCHOOL, 我观摩了一堂生物AP课程。

授课教师看上去有40多岁。在她的实验室里, 十几位学生正在聚精会神地学习“DNA提取与电泳”, 每两三个学生使用一套电泳仪, 其余仪器共同使用。我注意到这位女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一份3页纸的“学习指引”, 上面有不少供学生思考并通过实验需要记录、探讨的问题。学生在实验中小声商量, 不时记录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 教师则不停地在学生中穿梭指导。令我惊讶的是, 她并没有在课堂上进行实质上的讲授, 学生却做得有条不紊, 充满信心, 实验进行得很从容, 学习也非常投入。后与授课教师交谈得知, 授课前她已把相关需要讲解的学习内容做成PPT上传到了网络上, 学生在家中已经把相关的学习任务完成了。她说:“课堂讲解可以压缩在10耀12分钟的视频中, 学生在做家庭作业的时间里观看教学视频, 接着写一个简要的总结, 并进入Google调查回答相关的问题。我会读到他们的问题, 并将学生们不懂的需要一起讨论的问题作为材料, 以便更好地利用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完成实验项目。”她告诉我们, 每一个视频都针对一个特定的问题, 有较强的针对性, 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篇9:上海访学教学管理心得体会

一、学校要发展,教师是关键

1、教师的工作目的,决定教师工作的动力的大小。

教师有什么工作目的,就有着对应的工作态度。一个人选择教师作为职业的目的如果仅仅为了工资,抑或仅为了教师编制的身份,甚至只是为了在找到跟好工作前的过度,那这个人在教学上花大量心思的可能就不大,因为他缺乏工作的动力。反之,一个人选择教师作为职业是因为自己喜欢当老师,希望把教师作为事业来做,他就会在工作中爆发出巨大的积极性,主动研究学生、研究课堂、研究知识、研究环境,以期提高自己的教学成绩。

2、教师教学的目的决定着教师教学的思路。

如果教师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一个合格的社会人,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在教学工作中就会想法全面落实三维目标,教学成绩自会提高;如果教师教学仅仅是为了提高考试成绩,在教学中的一切行为都会围绕如何做题展开,教学成绩不一定提高,即使成绩提高,学生也不一定满足社会的要求,因为这不符合是会发展的要求。

3、新教师的培养是学校持续发展的保障。

听了格致中学两名新教师的课,给我极大的震撼,让我在一次认识到:每一个学校的发展都需要一代又一代教师的努力,学校必须要选拔能扎根与教育事业的新教师,并辅以相应的措施,把学校好的东西传承下去,同时在培养新教师的过程中,给老教师思想上的冲击,从而促进所有教师的发展。

二、物理教学应该有自己的学科特色

1、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要穿插、渗透在所有教学过程中。

物理教学不应该仅仅是教授物理知识,同样应该承担育人的功能。物理学史、物理研究方法的传授讲解,不仅能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思维培养是物理教学的主线。

物理教学中要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物理上的公式、结论不过是思维的结果。学生学会了思维方法,就掌握了如何去学习,这不仅在让学生掌握了现在的物理知识,还让学生具有了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了适应社会的能力。

3、物理实验室是物理教学的灵魂。

篇10:重庆广安访学心得体会

王汉来

2016年月5月到13日,我有幸参加了洛阳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到重庆、广安访学活动。在张三虎科长的带领下,我们先后访学到渝北区实验中学、北碚区人民路小学、西南大学附属幼儿园和附属中学,以及四川广安希贤学校等学校(幼儿园),聆听了北师大陈锁明院长等几位专家的讲座,学员们之间也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交流。每项活动都让我觉得获益匪浅。

一、观摩学校为我们打开特色办学之窗 到访的每一所学校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鲜明的办学特色。每一所学校都在深入挖掘文化的根以及师生发展的脉的基础上认准目标坚持不懈,最终找到了一条符合校情,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之路。观摩别人,反思自己,我们在惊叹别人优良的办学条件之时,更应该看到别人的内涵,同时深刻反思自己的办学行为。我校目前所开展的课堂教学改革、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养成教育以及校本课程开发,本质上说就是与上述学校同根同脉,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时段不同、地域不同、条件不同,但归根到底都是内涵相同,目标相同,对于我校来讲都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师生素质的差距、办学特色的差距。我们将以各种访学为契机,深刻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不断反思,不断进取,在下一步工作中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堂结构,全面提高师生素质;继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养成教育,在精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上下功夫;努力挖掘潜力,积极推进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真正探索出一条适合师生发展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之路。

观摩课给我们留下了更多的思考。要了解时代发展,需勤于读书,才能开阔视野,提高教学素养。学习先进方法要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形成自己的风格。从现在开始,组织搞好教研工作,多关注学生,关注课堂,课前多思考,课后善于反思。多年以后定会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形成学校的教学模式。

二、讨论交流为我们推开工作室特色之门

思想的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儿,心灵的沟通架起友谊的桥梁。这是一个团队,一个求取真经的团队。这次的访学活动是不虚此行啊!古人云:“百步之内 必有芳草”,更何况是在一起讨论的都是我们洛阳市教育界的精英名师。,不管是提出问题的老师,还是解答问题的老师都真诚的把自己的困惑与自己的有效做法讲出来,坦率热情。真诚、分享、提升。大家坐在一起真正的分享困难、经验,让思维碰撞,让智慧生成,真正提升每位教师的思想水平;老师们有话题、有话说、易沟通、有效果。真心希望能多参加这样的活动,让我能和更多的名师进行交流,从他们身上学习到更多的东西。哪怕只是一种思想、一种工作的态度,甚至是生活的态度,都会让人受益终生。比如张建民教师的乐观豁达、精益求精的精神,张金环老师虚怀若谷、从容淡定的态度,乔亚冰老师聪明睿智、机敏活泼的风格,以及充满活力的郑喜梅老师,热情自信的郭欣欣老师等,都让人终生难忘,从他们身上能让人学到太多东西。

三、专家讲座为我们指明名师成长之路

篇11:上海方略名校访学培训心得体会

名山二中

舒国伟

2013年12月25日,我荣幸地参加了2013年骨干教师名校访学活动,接受了一周的学习培训。首先我应该感谢学校领导和上海方略为我提供这么好的学习和生活的空间,以及帮助我提升素养、更新知识的老师和专家们。培训期间听了4场学术报告,走进了上海市6所学校,听了16节课及专家点评。一周的培训生活使我感到既紧张又充实;既开阔了眼界,又更新的理念。从一场场精彩的讲座中,我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收获颇深。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体会:

一、专家讲座

听完毛放老师内容精练,极富启迪性的知识讲座——《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新理念》,真有一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悟。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中国教师的生存与工作现状,今天,我们怎样做教师。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至少需要两次成长构成。并且知道,要想成为优秀的骨干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在不断的读书学习中,学会在身边找问题、带着问题来读书、在读书书中获取某种观点与方法并用这种观点与方法来反思、在反思中改善行动等。

二、各校观摩课

这次上海之行,所观摩过的教学,无一例外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1、面对教学活动,我们需要当好组织者。

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把机会交给学生。俯下身子看学生的生活,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学生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地开展教学活动。新课程实施的灵活性大,让教师觉得难以驾驭教学行为,课堂教学中表现为过多的焦虑和不安。原因是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学生精彩纷呈的学习活动,还不习惯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观察和探究学生的学习方式,及时了解他们的认知情况,学生的需要没有真正地被关注。

在教学中,我们平常也会犯这样的错误,教学总是紧紧围绕着教案按部就班地进行着,没有充分地考虑到课堂生成,往往忽视了孩子用心阅读后的真实感悟。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使自己具有所教学知识方面的前瞻性。这样,才能培养出新时期“发现型、发明型、创造型、创新型”的学生。教师要想以高贵的姿态行走,就要在教学中学会反思,在反思中总结,真正提高教学能力,做一个智慧型、亲和型、反思型的老师。

2、面对教学全过程,我们要做一个成功的引路人

一堂新课开始,教师可通过新课导入的设计、学习氛围的创设,教材所蕴含的兴趣教学因素、课堂内外的各种资源来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意愿和动力。然后,教给学生探索、发现的方法,让学生会探索、会发现。教师除了必须把学生自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步骤外,还需精心设计每一次自学的目标、内容,同时加强自学方法的指导。在这次的培训活动中,使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课改后的科学更需要我们教师去努力研究、挖掘教材,运用教材、把握教材、预设学案,以人为本,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做好引导工作,创设和谐、融洽、团结互助、分工合作、积极向上的民主课堂。

新课程的实施的确让学生在各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提高了他们的探究能力,但同时我也发现,学生中个体能力差异更大了。班级中聪明的学生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他们的确学会了自己学习的方法,学会用个性的眼光看待事物,可是有部分学困生却更显现出他们的弱势,在探究中,当一些聪明的学生滔滔不绝时,他们却默默无闻,只做一名旁听生,久而久之,这些性格较为内向的孩子没有了发表意见的机会和想法。要使这些孩子也适应起来,教师就应该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注意观察,及时发现,耐心引导,不让这些孩子成为探究活动中的“忠实的听众”。这些都是经过十多年的教学和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特别是听了几堂名校名师的展示课后,通过说课、评课写反思等活动,让我受益匪浅,弥补了一部分我在日常教学中知识的盲点,同时,也帮助开阔了我的知识面,使我更深入地理解了科学这一门课的内涵及它所具有的深意,使得我的课堂和我的学生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这一年的新课程实践和骨干教师的培训活动使我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提升了自己的水平,它将引领我不断地成长。

我们应抓住每一天,每一节课,关注课程改革,学习,思考,研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改革中,从各方面挑战自己,改变自己,完善自己。

3.特色课程的设定

东昌中学的跨年级听课,上海外国语学校的各种乐器课程,手工课,家政课等让人耳目一新。

4、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在访学期间,我们还参观了几所学校各具特色的课外活动。观 摩 了广播操、健美操表演,观看了书画,工艺品展。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增长了知识,同时还锻炼了自己的身体,真可谓一举多得。

上一篇:步仙中心学校师德建设方案下一篇:梁桥混凝土技术交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