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细则

2024-05-08

2024年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细则(精选9篇)

篇1:2024年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细则

2014年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细则

一、评审范围:

2013年1月1日后完成相应的职称过渡,截止2013年12月31日前任中二满四年、中一满五年,到2014年底不到退休年龄的一线带课教师。小学调入中学的需在中学任教满两年以上方可申报。

二、评审步骤和时间安排

1、安排部署(2014年8月10日)

2、确定推荐名单(8月11日—8月20日)

(1)个人书面申请,并提供任现职来工作总结、各种

证件、论文论著和获奖证书(8月11日)

(2)单位综合量化考核,打分排名并公示(不能有重

复名次)(8月15日)

(3)按指标等额初报参评候选人名单(8月20日)

(4)教育局和人社局协商确定参加教育教学能力测试

人员名单

(5)由教育局评委会进行资审及教学能力测试,最终

确定参评推荐人

3、咸阳人社局和教育局组织教育教学能力测试

4、上报推荐材料

三、否决条件:

1、非一线教师不得参评,进本校不满五年者不得参评

2、退出一线的校长、教委主任等领导不得参评

3、借调出系统或虽然在系统内借调但不在一线代课的不

得参评

4、后取大专学历,累计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不满九年者不

得参评一级职称

5、大专毕业,累计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不满二十年者不得

参评高级职称

6、后取大专学历,累计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不满二十五年

者不得参评高级职称

7、后取本科学历,累计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不满十五年者

不得参评高级职称

8、以管理为主的教学人员,任现职以来年均教学工作量不

到专任教师的三分之一者不得参评

9、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年均不到72学时及没有继续教育证

者不得参评

10、没有新课程培训证者不得参评

11、截止2012年12月31日前年龄不到45周岁,国家计算

机应用能力不到两个模块(必须含操作系统模块)者不得申报一级职称(乡镇中学申报高级职称不需要计算机模块)

12、拒绝承担教学、教育科研任务、班主任工作;不能履行

现岗位职责,严重失职;弄虚作假、虚报工作业绩,剽

窃他人成果的;受党纪政纪处分和刑事处罚的不得参评

13、在规定时限前未能交齐所需申报材料者不得参评。

四、需要上交的职评材料:

1、身份证复印件

2、第一学历及后取的所有学历证书

3、现任职资格证书

4、聘任证书

5、教师资格证书

6、继续教育证书

7、新课程培训合格证书

8、计算机考试合格证

9、聘用合同书

10、任现职以来的奖励证书

11、论文及校本研修相关资料。教研论文均指省级及以上正

式刊物发表(不含增刊、特刊、专刊、专辑、论文集等形式的刊物,且申报人为第一作者)论文复印件应包括刊物封面、主办单位、目录、正文和封底。

12、任现职期间的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13、晋升高一级职称的书面申请14、2013-2014学年度内本人所有教案及其中两课时的复印

篇2:2024年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细则

1、二级教师符合下列两项条件者,可破格申报一级教师。

(1)公开出版教育教学专著1部或在公开出版的教育刊物

上发表教科研论文不少于3篇,其中核心期刊不少于1篇;

(2)主持完成市级以上教科研课题不少于1项,并参与完

成县(区)级课题不少于2项;

(3)在教育教学方面获得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及以上奖励的第一完成人。

2、一级教师符合下列两项条件者,可破格申报高级教师。

(1)公开出版教育教学专著1部或在公开出版的教育刊物

上发表教科研论文不少于4篇,其中核心期刊不少于2篇;

(2)主持完成省级以上教科研课题不少于1项,并参与完

成市级课题不少于2项;

篇3:2024年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细则

一、要求“专业对口”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存在明显的缺陷

教师职务资格评审关系到广大教师的切身利益,政策性强,操作规范性要求高,一些地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求教师学历专业与所报职务资格学科“专业对口”本身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其出发点是确保教师职务资格的一定水准,确保教师的业务水平。如果一个教师不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准,就不可能与一定的专业职称相符合。但这种“专业对口”的要求在面对全体中小学教师的时候应该有一个怎样的基准,即是否所有中小学学科教师全部都必须按照同一个基准来衡量,存在着很多的现实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对于在中学任教的教师来说,一般都是按照教学学科来划分学科专业的,语、数、外、理、化、生、史、地都有较为明确的学科专业区分,不同学科间的教师只有一些师资比较紧缺的乡村初中音、体、美、劳等课程有些兼任,教师主教学科专业的符号性十分明显,因而对中学教师提出学科“专业对口”要求确有其一定的合理性。然而,那些已达到学历层次要求本可申报高一级职务的教育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科教师、在地方行政区划调整过程中中小学的大规模合并和教学资源重新组合引起的一部分教学学科转换的教师、担任学校一定领导职务的“双肩挑”教师就有点不知所措了,除了极少数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双肩挑”教师可以参评管理系列职务资格之外,其他的教师只好重新再读一个本科才能解决问题,这对于相关教师的个人发展实在太残酷了。

对于广大小学教师来说,小学虽然分设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自然、社会、体育、音乐等课程,但对教师的学科专业性要求不如中学明显,如果要求以学科专业文凭申报职务资格,在理论上似乎也是合理的,但这样的“专业对口”在实践中明显存在缺陷。小学教育教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其对教师学科专业的要求更多地体现出综合性特征,师范教育中“小学教育”专业的设置就最能说明问题,它充分体现出对小学教师“宽口径”“厚基础”“一专多能”的基本要求;同时,小学中教师编制的配备也与中学有着很大的差异,一个教师兼上几门课程是很正常的事情,除了一些术科性比较强的如计算机、音乐、美术等课程教师相对可以“专业对口”之外,“小学教育”专业也就是标准的学科专业了。

对于在2001年全面实施教师准入制度后进入教师岗位的非师范毕业的教师来说,他们的专、本科学习的专业门类十分宽泛,教师职务资格评审中的“专业对口”将是他们在取得中小学教师职务之后的职业晋升和职业发展道路上一个严重的制约。显然,完全统一要求的“一刀切”的“专业对口”规定并不完全切合实际,更不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

二、完全要求“专业对口”使教师任职资格认定工作面临尴尬

目前我国开展的教师资格认定工作是教师准入的一个门槛要求,而教师职务资格评审工作则是教师提升发展的学术性要求,因此,取得教师任职资格与在职教师申报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应该是两码事,这两项工作在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也由相关机构分别管理。然而,当取得教师任职资格的教师们有所进步、达到升职条件的时候,教师职务资格评审就是教师们职业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门槛,其中的学历“专业对口”就是学历门槛。如果把学历门槛绝对化,势必影响到想进入教师队伍的优秀人才的职业选择,原本为吸引优秀人才而设计的教师任职资格认定工作就会面临尴尬。

按照教师资格准入制度的规定,只要具备了教师任职资格申报的相关条件,高等教育本、专科专业目录上所有专业的毕业生都可以申报教师任职资格。符合条件的申请人以后如果在中等职业学校任职,其专业门类对口的可能性比在普通中小学相对多了一些,但也不可能完全“专业对口”,必然有一批人将会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被排斥在“专业对口”之外。而非师范专业毕业的申请人如果在普通中小学任职,则基本没有“专业对口”可言,尽管目前因体制等原因非师范毕业生进入普通中小学任职的人数很少,但即使是少数人,其在取得中小学教师职务之后的职务晋升和发展道路上,“专业对口”也必将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坎。通过教师资格认定的非师范毕业生如果没有“专业对口”可言,如果以后连中级以上的职称都不能参评,他们的业务发展、相关待遇就无从说起,就不可能有好的专业发展。如果对非师范专业的教师们堵上了职务晋升的道路,让他们失去了在教师职业道路上向上提高的希望,也就在有意无意间失却了教师准入制度本身的意义。

三、推进教师职务资格评审制度改革的建议

我国于1994年1月1日实施《教师法》,“九五”期末实施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1997年对1993年12月31日前在册的中小学教师进行了资格过渡,2001年开始面向社会进行教师资格认定工作,标志着教师准入制度全面实施。经过几年的实践,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绩和经验。但从总体上说,我国教育发展进程中坎坷的教师教育和迟到的教师准入制度,使我国的教师教育和教师队伍状况一直不能满足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准不断提高的需求。中小学教师教育的相对滞后、教师职务资格评审制度改革明显的制度性缺陷(如对外语的要求与不要求),以及教师职业准入制度的先天不足,使教师职务资格评审和教师资格认定之间的不配套成为必然。如何进一步完善教师职务资格评审制度和教师资格认定制度,是目前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

第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重视、认真研究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现实状况,真正把相关广大教师切身利益的教师管理制度设计作为重要工作来抓紧抓实,这是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按照国家教育部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要求,切实遵循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管理的科学性原则,加强教师管理制度的配套建设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及部门之间在任职资格和职务评审的管理上的协调,不断地优化和更新教师管理的模式、方法、形式,不断规范教师管理和教师准入制度,逐步完善中小学教师管理体系。

第三,以教师为本,妥善解决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类矛盾和实际问题。既要有严格的规范要求,又要用科学的态度认真研究教师任职资格评审所遇到的各种状况,针对各种具体情况寻求相关问题的解决办法。如在中小学教师职务资格评审学历“专业对口”的要求上,可以研究采取分类处理、区别对待等方法,适当放宽专业口径,小学教师的中高级职称评审可放开些,只要达到国民教育大专或本科以上学历,就应该认定为符合学历要求;对中等学校教师中的取得专升本学历者,如果原来的专科专业对口,就可以认定为符合学历要求;对非师范专业的本科学历者,可以增加学科专业能力测试(与资格认定时要求的是教育学、心理学课程培训和说课测试有所不同,可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操作),合格者就可以认定为符合学历要求,或者同时可对评定高一级职称设置一定条件,如一定的教学工作年限、教学研究实验报告,或设定中高级教学能力考试等。从而逐步推动目前实际上只重一个“评”字的职称评审制度改革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篇4:2024年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细则

[关键词]图书情报系列;职务资格;量化评审体系

前言

通过图书情报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资格量化评审体系,能为图书情报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依据,为图示情报工作效率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情报专业技术职务资格量化评审工作也朝着更加客观、科学、标准的方向发展。

1.基本情况的量化

对于基本情况量化,可以从工作人员学历水平、任职年限、学术兼职、工作年限、语言水平、电脑水平、荣誉称号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学历水平。工作人员的学历得分U1为:研究生得4分,本科生得3分,大专生得2分,中专及以下学历的得2分。

(2)任职年限。任职年限量化公式U2=0.04+0.2x-1.6×10-3x2,其中x表示工作人员的任职年限,任职年限得分U2为:任职1年得0.23分,任职3年得0.63分,任职5年得1.00分,任职7年得1.35分,任职9年得1.70分。

(3)学术兼职。学术兼职量化公式为U3=∑x4,其中x4表示工作人员各个学术兼职的得分,学术兼职得分U3为:省级理事以上得1.0分,国家级理事以上得3.0分。

(4)工作年限。工作年限量化公式U4=0.056+0.071x-1.9×10-4x2,工作年限得分U4为:5年得0.4分,10年得0.75分,15年得1.08分,20年得1.39分。

(5)语言水平。语言水平量化公式为U5=x/20,其中x表示工作人员在百分制语言考核中的实际得分,在免考情况下,按照60分计算,语言水平U5得分为:语言考核100分得5.0分,语言考核90分得4.5分,语言考核80分得4.0分,语言考核70分得3.5分,语言考核60分得3.0分。

(6)电脑水平。电脑水平量化公式为U6=x/20,其中x表示工作人员在百分制电脑水平统考中的得分,電脑水平得分U6为:电脑考核100分得5.0分,电脑考核90分得4.5分,电脑考核80分得4.0分,电脑考核70分得3.5分,电脑考核60分得3.0分。

(7)荣誉称号。荣誉称号量化公式为U7=∑x7,其中x7表示工作人员各个荣誉称号的得分,荣誉称号得分U3为:省级以上荣誉称号得1.0分,国家级荣誉称号得2.0分。

2.工作考核的量化

通过对现职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全面考核,首先是思想品德、知识水平、工作能力、工作成绩的量化,先求出各项考核的平均得分K1、K2、K3、K4,然后根据相对应的分值H1、H2、H3、H4,按照2%、3%进行线性组合,从而得出这几项的量化得分。其量化公司为V1=0.02K+0.03H。

其次是年终考核量化标准,先将每年的考核平均值求出来,然后按照量化公式V2=K5/20求出年终考核量化得分。最后是进修培训量化标准,其量化公式为V3=0.137+0.035x-4.1×10-4x2,其中x表示累计进修培训时间,进修培训量化得分V3为:进修培训1月得0.14分,进修培训3月得0.25分,进修培训6月得0.35分,进修培训9月得0.43分,进修培训12月得0.5分。

3.工作业绩的量化

工作业绩量化主要是对发表论文的量化,其量化公式为W=∑15JC,代表论文W最高得分为15分,J表示刊物级别系数,C表示论文参与系数,刊物级别系数和论文参与系数如下表所示。

刊物级别系数取值

刊物级别 1 2 3

刊物级别系数 1.0 0.7 0.5

论文参与系数取值

参与人生 参与系数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四名

1 1.00 - - -

2 0.95 0.50 - -

3 0.82 0.47 0.33 -

4 0.75 0.45 0.32 0.25

4.量化结果综合处理

对于基本情况、工作考核、工作业绩的量化得分都会参入一定的人为因素,因此,为保证评审量化体系的客观性,需要将这些基本分数转换为水平分数,其转换公式为:个人水平分=100×个人基本分/最高评分,基本分数转换为水平分数后,要对其进行修正,从而得出个人标准分。由于个人标准分不能将个人的综合水平表现出来,因此,要根据评职的侧重点,赋予各个基本分权值,通过乘权相加及现任资格基础分,得出工作人员的综合水平分。

5.总结

图书情报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资格量化评审体系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体系,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评价工作人员的综合水平时,要对工作人员的基本情况、工作考核、工作业绩等进行量化得分,并在此基础上,对量化结果进行综合处理,从而客观、全面的对工作人员的综合水平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1]郭泽,曾标,黄芳.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量化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2,(05):132-133.

[2]吕建辉.论图书情报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资格量化评审体系[J].图书情报工作,2002,(05):141-142.

[3]郭国庆,马炳厚,石建等.高校图书馆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期考评工作浅探[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4,(01):100-104.

作者简介

篇5:2024年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细则

资格评审细则(2012修订)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司法鉴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建设、培育高素质的司法鉴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和《关于法医技术人员靠用<卫生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的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结合司法鉴定工作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司法鉴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中评委)负责司法鉴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工作。

第三条司法鉴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四条 司法鉴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分为司法鉴定研究和司法鉴定应用两种类型。

司法鉴定研究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名称为助理研究员。

司法鉴定应用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名称为:主检法医师、工程师。

第五条 司法鉴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对象:

计算资历年限时,申报人在取得学历、学位前从事司法鉴定工作的年限按每1年折算为半年计入。

第八条 申报人应当通过相关专业职称外语职称等级考试,取得相应级别的合格证书。长期在基层司法鉴定机构中工作的人员, 可放宽外语成绩要求。获得博士学位或硕士学位的人员,可不参加职称外语考试。

第九条 申报人应当按照各省人事职改部门的规定要求,通过相应级别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取得合格证书。获得博士学位或硕士学位的人员,可不参加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

第十条 申报司法鉴定研究类助理研究员任职资格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从事司法鉴定技术研究工作;

(二)了解并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鉴定技术,具有对一般案件进行鉴定、检验的能力;

(三)受聘初级专业技术职务期间,平均每年从事科研、检案、教学工作及有关实验技术工作不少于44周,参与案件的检验和鉴定不少于50例;

(四)受聘初级专业技术职务期间,至少参与1项省部级课题研究工作,并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专业期刊上公开发表与申报专业相关的论文或综述1篇(4000字以上)。

师任职资格1年以上,或者取得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相关专业助理研究员任职资格1年以上,或者取得高等学校教师系列相关专业讲师任职资格1年以上。);

(二)取得《司法鉴定人执业证》后,从事司法鉴定工作5年以上;

(三)作为第一鉴定人,完成200例以上案件的鉴定业务。

第十四条从事法医临床或者法医病理专业工作的人员,申报司法鉴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应当具有医学专业学历。

第三章 申报程序

第十五条 申报司法鉴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应当由本人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应材料,经所在单位审查同意,由省级主管厅(局)审核后,报送中评委,并向中评委出具委托评审函。

第十六条 申报晋升司法鉴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一式2份;

(二)《司法鉴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人员信息简表》;

(三)《从事鉴定工作年限及检案数量证明》;

(四)反映申报人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业绩的业务自传一式2份;

(五)申报人任现职期间以第一鉴定人身份完成的、能够全面反映其司法鉴定能力和水平的司法鉴定文书10份(复印件);

(六)身份证、学历证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职业(执业)资格证书、接受继续教育证书等证明材料(复印件);

上述申报材料中,第(四)项需要加盖申报人所在单位公章,第(五)、(六)项需要加盖呈报单位公章。

第十八条 司法鉴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于每年下半年进行,具体申报时间另行通知。

第四章 评审

第十九条 中评委由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专业技能,公道正派,群众公认,并具有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组成,每届评委不少于9人。中评委办事机构设在人事处。

第二十条 司法鉴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材料初审。中评委办事机构对接到的申报评审材料进行审核,对符合评审要求的申报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做好评审准备工作。

篇6:2024年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客观公正地评价技工学校教师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与水平,依据《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等相关规定,结合黑龙江省技工学校教师专业技术人员实际情况,制定本评审标准。

第二条 专业划分

基础、文史、教育管理、机械、电工电子、计算机、冶金材料等。

第三条 适用范围

本评审标准适用于在全省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技工学校、职业技术学校、劳动就业训练中心或社会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中从事理论课教学、生产实习课教学、学生政治思想教育、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岗位上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四条 资格名称 技工院校教师系列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名称分别为讲师(一级实习指导教师)、高级讲师(高级实习指导教师)。

第二章 申报资格

第五条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第六条 晋升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必须是本专业被聘在岗人员,且任现职内综合考核结果达到合格。

第七条 学历、学位与资历要求

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中级任职资格:

(一)具有硕士学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2年;

(二)具有研究生班毕业证书或第二学士学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4年,任助级职务4年;

(三)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从事专业技术工作5年,任助级职务4年;

(四)具有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专业技术工作7年,任助级职务4年。

二、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副高级任职资格:

(一)具有博士学位,取得中级任职资格2年;

(二)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学士以上学位,取得中级任职资格5年。

三、破格条件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高级任职资格: l、具有全日制普通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专业技术工作16年,取得中级任职资格5年;

2、后取得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专业技术工作20年,取得中级任职资格5年。

第八条 获取及处理信息能力

一、外语要求

除符合免试条件的人员外,外语成绩必须达到规定标准。

二、计算机要求

除符合免试条件的人员外,计算机成绩必须达到规定标准。

第九条 执业资格要求

取得规定的《教师资格证书》。第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年不允许申报:

一、弄虚作假,或窃取他人学术成果的;

二、经有关部门鉴定,发生责任事故的;

三、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未满处分期的;

四、依照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其他情形不能申报的。

第三章 评审条件

第十一条 中级任职资格评审条件

一、专业理论知识

(一)较系统掌握本学科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

(二)熟悉有关教育法规,熟悉技工教育的规律和规范。

二、工作经历与能力

(一)具有独立完成教学工作的经历和能力。能独立完成学校的某项教学任务或教学组织工作,参与某项教学课题研究工作,并能正确解决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l、对于从事理论课教学的教师,能独立承担2门课程的讲授任务,至少完成一个教学循环。有编制教学计划和教学辅导材料的能力。平均每年实际授课量320学时。

2、对于从事生产实习的教师,应当具有本专业中级实际操作能力。能独立担任1个专业的实习教学任务,且能完成这个专业的全部教学过程。有编制教学计划和设计教学课题的能力,具有指导本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业务工作的能力,平均每年200个实习教学工作日,平均承担实习学生15名。

3、对于兼职从事教学管理的教师,能独立担任1门课程的讲授任务,至少完成一个教学循环。有编制教学文件的能力,具有按照教学规律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平均每年实际授课量100学时。

(二)具有一定的竞争意识和开拓创新能力,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并有一定程度的创新。

三、工作业绩与学术成果

(一)工作业绩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l、在学校组织的各类学生大型活动中获奖,公认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获得较好的社会声誉;

2、在教学、技术服务、生产实践中有革新或创造,对应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有较大贡献,并取得一定经济效益,经专家评议认为有较大贡献;

3、有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教学成绩突出,是学校的教学骨干,并得到本单位或专家的认定;

4、在省级学术会议上发表并获得三等奖的论文2篇。

(二)学术成果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l、作为第一作者,在有CN或ISSN统一刊号,且公开出版发行的科技类或社科类期刊上发表本专业论文1篇,字数1500字以上;

2、作为作者,正式出版有ISBN统一书号的本专业专著或译著1部,或为大中专院校采用的教材1部,字数1万字以上。

第十二条 副高级任职资格评审条件

一、专业理论知识

(一)熟悉相关专业的有关知识和教学规律。

(二)熟悉本专业的当前国家最新技术规范或工艺规范,了解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

二、工作经历与能力

(一)具有比较丰富的教学、教研方面的实践经验

1、对于从事理论课教学的教师,能独立担任2门课程的讲授任务,且至少完成3个教学循环,并作为主要参加者参与1项教学研究工作,平均每年实际授课量320学时,具有指导本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业务工作的能力。

2、对于从事生产实习的教师,能独立担任2个相近专业的实习教学,且能完成全部的教学环节,并作为主要参加者参与1次新工艺、新技术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有推广应用新技术的能力和编制设计不同等级的实习课题能力,具有指导本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业务工作的能力,平均每年200个实习教学工作日。

3、对于兼职从事教学管理的教师,能独立担任1门课程的讲授,完成1个完整的教学循环,主持过教育、教学、培训规划、规定、条例、细则、教研等工作,平均年实际授课量100学时。

(二)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和开拓创新能力,具有深厚的教学基本功,具有较高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组织能力。

三、工作业绩与学术成果

(一)工作业绩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l、作为主要参加者获得过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或发明奖、或自然科学奖、或社会科学奖三等奖1项;

2、所教课程在省(部)级教学竞赛中获得过团体前三名的成绩或市(地)级前两名的成绩;

3、进行教育教学实践,教学改革成果在省行业范围内推广或受到省行业主管部门的表彰;

4、在省级学术会议上发表并获得二等奖论文4篇(必须有2篇为第一作者)。

(二)学术成果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作为第一作者,在有CN或ISSN统一刊号,且公开出版发行的科技类或社科类期刊上发表本专业论文2篇,每篇字数1500字以上;

2、作为作者,正式出版有ISBN统一书号的本专业专著或译著1部,或为大中专院校采用的教材1部,字数 3万字以上。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三条 本评审标准中所规定的申报资格、评审条件等必须同时具备。

第十四条 本评审标准中涉及的年限均按整年计算。第十五条 本评审标准中涉及的各级任职资格均指本专业。

第十六条 本评审标准中涉及的工作业绩、学术成果均应为本专业,且为任现职以后取得的。

篇7:2024年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细则

1、封面:“单位”: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教研室(或科室),护理人员须写××病室;“现任专业技术职务”、“评审任职资格”:不能写“初、中、高级”,要写具体申报职称,如:技师、主治医师、副主任护师、主任医师等;填表时间统一为:2009年9月15日。

2、1-8页由本人填写。

3、第1页必须贴正面免冠1寸近照。

4、第2页“学习培训经历”,应从中专学历填起。

5、第3页“工作经历”,指何时、何地、任何工作、任何职务。

6、第4页:“任现职前主要专业技术工作业绩登记”。譬如:现为主治医师,这次申报副主任医师,应填写任医师时的工作情况。如填不下,可加附页。

7、第5、6页,主要填写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业绩。如填不下,可加附页。

8、第7页主要填写任现职以来公开发表的论文、论著及重要技术报告。其中“合(独)著、译”栏:发表的论文,请注明第几作者;出版的论著请注明主编、主审、编委、参编等。如写不下,可加附页。

9、第8页,“考试成绩及答辩情况”:第一行填外语成绩,第二行填计算机成绩,第三行填专业成绩,第四行填操作成绩;“答辩情况栏”本人不要填。

10、第9页,由教研室、科室(有专科的由专科主任填写)或护士长填写(300字以内),已鉴定为医疗差错事故或教学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党内严重警告或行政记大过以上处分者,有医德医风问题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者,请注明;做总住院时间须仔细填写,并请在最后逐年填写近3年来的考核结果(2006-2008)。负责人签名、盖章。落款时间统一为:2009年9月16日。

11、第10页,“基层单位意见”由教研室、科室主任或护理部主任填写,负责人签名、盖章。请写明是否同意推荐,推荐何种职称。落款时间统一为:2009年9月16日。“呈报单位意见”栏由医院统一填写。

12、凡担任有教学任务者在填写第4、5、6页时,应注明担任何年级、何系别的教学,上大课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是什么,上课的实际课时是多少(不要折算),是否脱产带教。

篇8:2024年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细则

为了认真做好我市中学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客观公正地评价专业技术人员,保证我市中学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健康、有序进行,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引导教师终身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特制定本细则。

一、评审标准及优惠政策

中学高级教师的量化及格标准为80分;未满35周岁以及小学中高参评者为85分。

为提高农村教育水平,鼓励优秀教师扎根农村,本评审细则向农村教师倾斜。凡长期在农村乡镇中学任教的教师, 从在乡镇中学任教累计到第11年开始,每年可获得0.5分的加分奖励。此项计分以10分为上限。

城镇中小学教师在评聘高级职务(职称)时,原则上要有一年以上在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经历。凡在农村或薄弱学校支教1年以上的城镇教师,且考核合格者,从支教第1年结束时开始计算,每年可获1分的奖励。此项计分以5分为上限。

考虑到累积性贡献,本评审细则也向长年在一线工作的老教师倾斜。凡年龄40--45周岁的教师,从41周岁开始,每年可获0.2分的奖励。从46周岁开始,每年可获0.5分的奖励。

二、任现职期间业绩条件

(一)普通中学教师

1、政治思想表现及工作量(共8分)

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忠诚党的教育事业,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爱生敬业。

(1)评为县(市、区)以上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或其他相当级别的综合荣誉称号者(或近五年考核三次优岗以上奖励,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省级单项奖,或大厂矿集团公司认定的先进工作者),计7-8分;

(2)获乡(镇)联校以上或市直、县直学校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或其他相当级别的综合荣誉称号;或近五年二次获优岗奖励者,计6分;

(3)在学校(单位)服从安排,满工作量,所带所教班级进步明显,所担负的工作完成较好者,计4-5分;

任期内有一年以上未达到学校规定的正常工作量一半(含一半)者减3分。

所有参评者必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凡有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扣5分;情节严重者,一票否决。近三年来有从事有偿家教家养行为者扣3分。所有参评者必须如实填报有关家教家养的具体内容。凡隐瞒不报者,一经查实,取消参评资格。

2、教育能力及实绩(共22分)

(1)任班主任工作,获县(市、区)以上优秀班主任称号,或所带班级被评为县(市、区)以上优秀班集体;或担任学校中层及以上干部、年级组长等,因工作成绩显著而获县(市、区)及以上优秀工作者的称号者。(部门工作获县(市、区)及以上优秀,部门负责人根据实际工作情况予以加分)记20-22分;

(2)任班主任工作,所带班级评为乡镇级或校级优秀班集体;或因班级管理能力强而出任后进班班主任且转化成效显著者;或任科任教师,所辅导的学生参加县以上集体项目比赛获二等以上奖励者,或音、体、美教师本人辅导的集体项目参加省、市比赛获优秀组织奖、精神文明奖、道德风尚奖者,记16-19分;

(3)担任班主任工作,教书育人取得一定成绩者;音体美教师组建10人以上非盈利性训练队(兴趣班),体育类每周训练不少于三次、艺术类每周训练不少于一次、连续训练一学年以上,能管教管导,且无重大责任事故者;或科任教师所辅导的学生参加县以上集体项目比赛获三等以上奖励者;记12-15分;(4)任现职以来从未担任过班主任,教书育人实绩材料体现不充分者,记8-11分。

3、教学能力及实绩(共28分)

(1)坚持常规教学,能按规定课时完成教学任务,不加班加点,能吸收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小学、初中、高中教师能胜任相应学段各年级本学科教学工作,历年教学考核合格以上,无教学事故。

(2)任现职以来,每届所教学科会考合格率不低于所在市(县、区)同类学校的平均水平,或辅导学生参加县(市)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举办的学科竞赛,取得较好成绩,或高考成绩不低于市(县、区)同类学校的平均水平。

①市级以上名师培养对象、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且教学成绩十分突出者;本人在教育行政部门或教育科研部门组织的大型赛课活动中获县级一等奖以上且教学成绩突出者;或辅导学生多次在高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科学奥林匹克学科竞赛或文艺、体育比赛中获市级二等奖、省级三等奖(省示范性高中教师获市级一等奖、省级二等奖)以上者;或近三年来,所任教的科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初中毕业会考成绩在本市(县、区)同类学校中人均分和合格率排名在前五名(省示范性高中排名在前三名)者,记25-28分;

②能胜任学科教学,有自己特色,教学效果好,能够较好完成各项教学任务,特别是任教后进班,所教学生人均分、合格率、直升率、优秀率有较大提高者,记20-24分; ③能完成本学科教学,能领会课程标准,并按要求制定教学计划,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者,记16-19分;

④按课程标准完成教学任务有一定的困难,教学效果较差者,记10-15分。

注:①辅导学生在学科竞赛中获奖必须有指导奖证书; ②所有的教学成绩必须有学校教导处出具的原始证明复印件,没有的不作计分依据; ③凡任现职以来从未教过毕业班的,在相应的得分中减去5分。

4、教研能力及实绩(共20分)

任现职以来,能根据自己的本职工作写出有一定价值的教育教学经验总结、科研报告或论文,并在县以上刊物发表或交流。

获奖论文必须坚持逐级推荐的原则,除个别基层没有的专业或领域外,所有论文必须逐级参评获奖。凡越级获奖论文必须甄别情况,区别对待,不作为计分的唯一标准。

(1)在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教育科研成果评奖中获县二等奖、市三等奖以上的课题主要参与者(除领导外排名在前三位),或在省及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教学、管理、教育论文,或所撰写的论文获省级教育学会/学科教学专业委员会一等奖者,记18-20分;(2)在科研课题评奖中获县三等奖;或所撰写的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市一等奖、省三等奖以上者,记15-17分;

(3)校本教研课题的主要参与者(有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或所写论文获县二等奖、市三等奖以上者,或在市级以上论文交流会上交流者,记13-14分;

(4)只有其他级别的论文(包括在学校交流的论文)者、或40岁以下无市级二等奖以上、35岁以下无省二等奖以上论文者,只能记8-12分。

注: 只有一项成果或只有一篇论文的参评者只能记该档最低分,在本档次中每加一项或一篇加1分,如有下一档次的,每两项或两篇加1分,可以累加至本项目的最高分(20分)。

5、辅导能力及实绩(共6分)

(1)市级以上科研课题主持人(牵头人)或近三年来担任市级以上示范观摩课、教师培训班的执教者,记6分;

(2)担任学校的教研组长,积极组织教研活动(必须有完整的教研活动纪录);或本人通过上县级公开课、示范课、专题讲座对青年教师进行辅导者;或指导的教师在市级以上教育科研部门组织的竞赛中获奖(必须有指导老师证书)记5分;

(3)近三年来每年都上一次校内公开课者(须有学校出具的专项证明),记4分。(4)辅导教师实绩在材料上体现不充分者,计1-3分。

注:上各级示范课、研讨课、公开课须有详细的时间、地点和参与人员记载或评课记录。

6、专业基础知识(共8分)

对所教学科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保持开放的心态,随时准备接受好的、新的教育观念,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专业技能。普通话、计算机等级水平及继续教育培训学分达到规定要求。

(1)具有所教学科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记8分;(2)具有所教学科本科学历,记7分;(3)具有所教学科专科学历,记6分;

(4)普通话未达标者,差一级扣2分,差两级扣3分。(5)继续教育培训学时、学分未达要求者扣2分。(6)参加湘潭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培训且获得结业者加1分。

备注:凡教非所学但取得本学科专业培训合格证者,在相应级别上扣2分,未取得本学科专业培训合格证者扣4分;虽有合格学历,但专业基础知识较差,在备课及其他材料上出现知识性错误者,在相应级别上扣2分。

7、教案(共8分)

(1)传统教案或电子教案(本人参加讨论的集体备课教案)内容注重师生沟通策略,教学目的明确,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突破了难点,教学过程设计科学,并具有个人教学特色,教学后记对改进教学有指导意义,并能起示范作用,记7-8分;

(2)比较注重师生沟通策略,教学目的明确,条理清楚,重点、难点分析准确,记5-6分;

(3)教学内容齐全,但不太注重与学生的沟通,或教案全部为幻灯片者,记2-4分。

备注:所有的教案必须是当时的原始教案,集体备课的教案应有全体教师的签名。凡网上下载的教案和其他抄袭的教案一律作造假处理,一票否决。

(二)各级专职教研人员

专职教研人员评审条件比照普通中学教师高级职务评审条件,要求全面达标,并突出教研成果和业绩。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业务思想端正。把主要精力用在素质教育的教改和教育科研上,没有滥编、滥印、滥发复习资料的行为。

(2)专职教研人员必须有5年以上学校教学经历,其教学经历应足以证明本人符合教学一线高级教师任职资格。

(3)面向基层,工作作风好,能经常深入教学一线组织教研活动或听课,培训教师,有详细记录。市级教研机构教研人员,下县(市、区)校的时间每年不得少于60天,听课不少于80节;县级教研机构教研人员,下校的时间每年不得少于80天,听课不少于100节。对于女性50岁以上,男55岁以上的教研人员,标准可适当降低,但要有近三年中一年的听课(评课)笔记。

(4)任现职以来,主持开展过一项以上教改或教研课题(要求有计划、有资料积累、有总结和实施效果)。

(5)能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撰写论文、调查报告、工作总结或典型经验文章,县级教研员有2-3篇在市以上报刊上发表或会议上交流并获奖;市级教研员有2-3篇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或会议上交流并获奖。

(6)能独立承担骨干教师的辅导或培训任务,效果明显;或为青年教师上辅导课、示范课一期两次以上;或一年中帮助青年教师修改、发表论文2篇以上。

(三)小学教师

小学中学高级教师的参评对象主要是在基础教育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出了特殊贡献的一线教师;办学经验丰富,管理科学有序且在社会上有较大影响力的校长以及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的科研人员。

对申报小中高的参评对象应由市人事局职改办、市教育局教师科共同组织相应的问卷调查。

1、政治思想表现(共8分)参照普通中学教师评审标准执行。

2、教育能力及实绩(共22分)参照普通中学教师评审标准执行。

3、教学能力(管理能力)及实绩(共28分)教师标准:

①教学能力强,重视素质教育。能吸收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科学新颖,能启迪学生思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所上课程被所教学生的70%以上列为最喜欢的科目,被70%以上的所教学生视为最受欢迎的老师;能接受科学的新事物,能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学生学科素质发展全面,所教学科学生成绩(分数或等级)及格率达100%,且优秀率达60%,且本人在本学科的教学竞赛中多次获市级一等以上奖励者记25-28分。

②描述性评价同上。所上课程被所教学生的60%以上列为最喜欢的科目,被60%以上的所教学生视为最受欢迎的老师;所教学科学生成绩(分数或等级)及格率达100%,优秀率达50%,且在本学科的教学竞赛中获市级一等以上奖励者记20-24分。

③描述性评价同上。所上课程被所教学生的50%以上列为最喜欢的科目,被50%以上的所教学生视为最受欢迎的老师;所教学科学生成绩(分数或等级)及格率达100%,优秀率达40%,且本人在本学科的教学竞赛中获市级二等以上奖励者记16-19分。④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最受欢迎程度未过半数,或所教学科学生成绩(分数或等级)及格率达不到100%,或本人在本学科的教学竞赛中未获市级奖励者只能记15分及其以下。

校长标准:

①能忠实地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重视素质教育。能主动接受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并能在本校积极推行。治校有方,有一套科学、严谨、能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积极性的以人为本的规章制度,学校在全市有较大影响力,是众口一词的名校;育人有术,学校所培养的学生有较高的道德素养,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是高一级学校竞相争夺的对象;其办学经验在省级以上报刊杂志宣传,且本人三次以上被评为县(区)级以上优秀校长者记25-28分。

②条件同上。其办学经验在市级以上报刊杂志宣传,或本人两次以上被评为县(区)级以上优秀校长者记20-24分。

③条件同上。其办学经验在县级以上报刊杂志宣传,或本人被评为一次县(区)级以上优秀校长者记16-19分。

④未达到上述条件者只能记15分及其以下。

4、教研能力及实绩(共20分)

参照普通中学教师评审标准执行。一线教师着重于教学研究,校长着重于管理研究。校长没有管理论文的只能记13分以下。

5、辅导能力及实绩(共6分)参照普通中学教师评审标准执行。

6、专业基础知识(共8分)参照普通中学教师评审标准执行。

7、教案(共8分)

参照普通中学教师评审标准执行。

(四)勤工俭学人员

勤工俭学人员评审条件比照普通中学高级职务评审条件,要求基本达标,并突出在校办产业开发,发展中的效益和业绩。参评者教(工)龄不低于25年,且参评前须通过全校教职工满意度测评,满意度达70%以上。

(1)熟练掌握劳动技术教育理论、勤工俭学活动的原则、方法和过程,能根据勤工俭学既是教育活动,又是经济活动的特点,能根据上级政府及主管部门的规定,结合本区、本单位的实际,制定和采取可行的工作计划及措施,推动了本地区单位勤工俭学工作的开展,既育人又创收。

(2)市、县勤工俭学管理部门的教师和区、乡(镇)勤工俭学专干,要求所在地的勤工俭学经济效益持续增长,其增长幅度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或处于本地领先水平。

(3)能结合勤工俭学实际,承担劳动技术教育任务,有任现职以来的劳动技术教育教学计划、教案、工作总结,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所学专业,因材施教,上好劳动课,并能正确指导学生实验、实践,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4)能独立制定科研方案,承担科研课题,科研成果显著,投入生产且带来了明显的效益,受到县以上教育部门表彰;或科研论文及经济工作总结能在县级以上刊物发表或交流。

(五)实验人员

实验人员评审条件比照普通中学高级职务评审条件,要求基本达标,并突出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的表现和业绩。参评者教(工)龄不低于25年,且参评前须通过全校教职工满意度测评,满意度达70%以上。

(1)具有系统的、坚实的实验教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组织、指导学生实验的能力,实验教学经验丰富,效果显著,所负责的学科学生实验合格率在95%以上。

(2)熟悉本学科各种教学仪器的性能、特点、作用及其在教学中的使用方法,并具有较强的操作、维修、保养教学仪器的能力,设计实验的能力及自制教具的能力,自制教具在县级以上评比中获奖或在其范围内推广。

(3)能根据实验教学的实践,写出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较高水平的经验总结、科研报告、论文、专著在县级以上刊物发表或交流。

篇9:2024年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细则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我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提升我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试行条例‣和•江苏省高等学校教授资格条件(试行)‣等文件,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评审条件。

第二条 本评审条件适用于我校教师(含教学、科研、实验)系列申报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研究系列的评审条件根据•关于印发<江苏省本科院校艺术学科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等4个文件的通知‣(苏职称„2009‟15号文)的精神执行;教师外其他系列的评审条件根据•关于印发<江苏省高等学校教授资格条件(试行)>等138个文件的通知‣(苏职称„2003‟2号文)的精神执行,其他条件和程序、政策与教师(含教学、科研、实验)系列的一致。

第二章 申报资格

第三条 关于申报资格

(一)按照省和学校岗位设臵与聘任的文件精神,每位教职工的岗位具有唯一性,专业技术职务申报应遵循职岗一致的原则,必须根据申报时所在岗位申报相应系列的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

教学、科研、实验系列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申报本系列的专业技术职务;卫生、财务、工程、图书、档案、编辑等其他系列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申报或者考评本系列的专业技术职务;机关管理岗位上的工作人员应当申报教育管理研究系列的专业技术职务,专职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应当申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列的专业技术职务。

(二)根据教育厅有关规定,申报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人员须为在职在岗的工作人员,已办理退(离)休手续及申报之日已达到国家规定退(离)休年龄的人员不在申报范围之内。

(三)申报正高级职务,需取得副高级职务资格并受聘副高级职务5年以上;申报副高级职务,需取得中级职务资格并受聘中级职务5年以上,或获得博士学位且已取得中级职务资格并受聘中级职务2年以上;申报中级职务,大学本科毕业需取得初级职务资格并受聘初级职务4年以上,或具有第二学士学位证书且已取得初级职务资格并受聘初级职务3年以上,或获得硕士学位且已取得初级职务资格并受聘初级职务2年以上,获得博士学位经考察表明能胜任和履行中级职务职责者可以直接初定。

第四条 关于海外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破格申报的评聘

(一)近3年来从海外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可不受职称、资历及职称外语、计算机条件的限制,根据本人实际水平、能力和业绩成果直接申报相应级别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除此之外的教师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不得越级申报高级职务任职资格。

(二)高校教师系列(含实验系列)的任职资格一律不实行学历破格。高校教师及其他系列中级职务任职资格一律不实行破格申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研究高级职务任职资格不实行资历破格申报,具体破格条件见相关文件。

第五条 关于转岗评审

(一)高校以外其他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调至我校任教,须及时转评高校教师职务任职资格,并按以下规定执行:具有高校教师以外其他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必须参加当年省教育厅组织的新进教师岗前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从事1年以上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经考核确实符合相应的教师职务任职条件,并能履行相应的岗位职责,方可转评同级高校教师职务任职资格;晋升高一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需从事高校教学科研工作3年以上。

(二)具有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现聘用在管理岗或专职辅导员岗,可直接按现聘岗位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具有其他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现聘用在管理岗或专职辅导员岗,须同级转评成与现聘岗位同系列的专业技术职务后,方可申报现岗位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具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现聘用在管理岗位,可直接申报教育管理研究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具有教育管理研究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现聘用在专职辅导员岗位,可直接申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

(三)高校以外其他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调至我校从事教师外系列的专业技术工作,原已具备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调入我校后仍

然从事相应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应根据学校相关规定及岗位需要重新确定其任职资格,并由单位领导签署意见后,附有关证明材料,报学校人事处审批同意后,方可聘任相应职务。对于进校后不再从事相应专业技术工作的,原专业技术职务不予聘任,应当申报现从事专业岗位的专业技术职务。

(四)同级转评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任职条件与新晋升人员的要求相同,转评后的职务任职时间自新认定后开始计算。同级转评高校教师职务任职资格后,若申报高一级职务任职资格,其担任高校教师外其他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年限可与担任高校教师职务任职年限连续计算。担任同级高校教师外其他专业技术职务和高校教师职务期间取得的成果均可作为评审高一级职务任职资格的依据,但主要考察其在高校教师工作岗位上取得的成果。

(五)高校教师转评教师外其他系列、高校内部教师外其他系列之间的相互转评,参照上述精神执行。

第六条 关于附属医院临床带教医师双职务问题

(一)附属医院临床带教医师的教师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按照省教育厅印发的•江苏省高等医学院校附属医院临床带教医师评聘教师职务暂行办法‣(苏教师„2001‟154号)规定的评审条件执行。

(二)对新成立的附属医院(近五年内挂牌的)中带教医师申报教师职务任职资格的资历要求如下:

申报副教授任职资格的要求:已担任副主任医师职务,并被医学院校聘为兼职副教授,从事高校教学工作1年以上的医师,可以申报

副教授任职资格。申报教授任职资格的要求:未取得副教授任职资格的医师,一律不得申报教授任职资格。已担任主任医师职务,并且担任副教授职务3年以上的医师,可正常申报教授任职资格,不算作资历破格。

第三章 基本条件

第七条 政治素质、职业道德要求

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人民的教育事业,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学风端正,教书育人,敬业爱岗,为人师表。任现职期间综合考核在称职以上。

任现职期间,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在规定的任职年限基础上,从下年起延迟申报:

(一)年度考核、师德测评基本称职(基本合格)及以下或受单位通报批评或受警告处分者,延迟1年以上;受记过以上处分者,延迟2年以上。

(二)发生Ⅱ级教学事故者,延迟1年以上;发生Ⅰ级教学事故者,延迟2年以上。

(三)违反教师职业道德、严重违反学术规范,伪造学历、学位、业绩,剽窃他人成果等弄虚作假者,延迟3年以上。情节特别严重者,取消现任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第八条 学历要求

(一)申报高校教师高、中级职务及高级实验师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必须具备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二)40岁以下专业技术人员申报教学科研系列高级职务任职资格,须取得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音乐、体育、美术等专业按有关规定执行)。

(三)我校具有评审权的中医学、中药学学科,以及中西医结合、药学学科,凡1962年12月31日以后出生者,申报正高职务者必须具备博士学位。

(四)教师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各种形式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可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的进修阅历,其结业证书不作为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的学历依据。

第九条 关于教师资格证、职称外语和计算机水平的要求

(一)高校教师(含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高、中级职务任职资格申报人员必须持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

(二)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07年全省高校教师职务评聘工作的通知‣(苏教人„2007‟6号)、省人事厅•关于调整完善我省职称外语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苏人通„2007‟76号),对职称外语的要求按如下规定执行:

1、申报评审高校教师、自然科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农业科学研究、实验技术、卫生、图书资料、文物博物、档案、公证、律师、新闻、出版、教练员、国际商务等系列(专业)高、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中,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免试职称外语,其余人员应参

加职称外语相应等级考试且成绩达到国家通用标准或省合格标准。①已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或研究生学历的。②在县(不含县、县级市)以下基层单位(含行政区辖下的乡镇单位)工作的。③年龄满50周岁的。④取得外语专业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的。⑤因公出国且出国前已通过国家出国人员外语水平考试并在国外学习或工作1年以上的。⑥申报临床中医药、民族医药和社区卫生、古籍整理、历史时期考古等专业技术职务的。⑦市(厅)级以上科技进步三等奖(及相应奖项)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其他在本行业本地区作出重要贡献及从国内外引进的有突出成就的人员,经省教育厅审核确认的。

2、申报评审上述系列(专业)以外其他系列(专业)高、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及申报评审和初定所有系列初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不作职称外语考试要求。

3、达到国家通用标准或省合格标准的职称外语考试成绩,在评审同级别相应高、中级专业技术资格时取消有效期限制。

(三)计算机水平要求按照文件•关于转发省人事厅†关于职称工作中若干政策问题规定的通知‡‣“苏教人„2004‟47号”有关规定执行。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素质培训(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合格证在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资格时长期有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职称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可免试:①取得计算机专业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②参加全国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成绩合格。③申报计算机学科专业技术职务。

第十条 关于继续教育要求

根据•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规程‣和任职资格评审条件标准的规定,教师任职期间培训进修情况,作为评聘教师职务的重要条件之一。

我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继续教育的要求将按照•南京中医药大学教师进修培训积分制办法(试行)‣(南中医大人字„2008‟48号文)的精神执行。

第四章 教授职务资格条件

第十一条 专业理论知识要求

具有本学科广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水平,能及时掌握国内外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前沿动态,具有稳定的研究方向和系统的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具有提出本专业新的研究方向和开拓新研究领域的能力。

第十二条 教学业绩、成果要求

(一)系统担任过2门以上课程的讲授工作,其中至少有1门为全日制本科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博士学位点或硕士学位点学科的教师,须独立指导过硕士研究生,或协助指导过博士研究生;其他学科的教师,须指导过青年教师或进修教师,成绩突出。

(二)教学成绩突出。在教学过程中,能根据本学科发展前沿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改革、更新、充实教学内容,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学态度认真严谨、经验丰富,教学观点正确、方法得当,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开发学生智力方面成绩显著。

(三)在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教学法研究方面成绩突出。结合教学工作,进行科学研究,为所教的课程形成科学的体系提出建设性意见,并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在学科(专业)建设中成绩突出。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管理组织领导能力,具有学术带头人应具备的综合协调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积极发挥学术骨干的作用,有效地组织本学科教师开展教学、科研工作。

(五)教书育人成绩突出。善于言传身教,注意在教学过程中以高尚的师德、严谨的学风、渊博的知识教育影响学生,注意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树立远大理想。任现职以来,担任过1年以上兼职班主任或本科生导师。

(六)任现职以来,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教学材料齐全(包括讲稿、教学总结等),教学综合考核须为优秀。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过1篇以上教学研究论文。

第十三条 科研业绩、成果要求

(一)以教学为主的教师

以教学为主的教师,系指长期从事基础课、公共课教学工作的教师。

任现职以来,除完成规定的工作量外,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中第1条和第2、3、4条中的一条:

1、在核心刊物上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有创见的学术研究论文:文科8篇以上,理科6篇以上,其中至少有2篇在本学

科权威刊物上发表;或者撰写正式出版的高水平、有创见性的本专业个人学术专著(15万字以上)1部(或合著2部,其中至少有1部本人为第一作者,撰写部分总计在15万字以上,或主编全国规划教材1部,本人撰写5万字以上),同时在核心刊物上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本专业高水平、有创见的学术论文:文科5篇以上,理科4篇以上,其中至少有2篇在本学科权威刊物上发表。

2、主持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项目1项,并通过鉴定或已经结题。

3、获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三等奖以上奖励1项(排名前三),或获市(厅)级教学、科研成果二等奖以上奖励2项(排名前二)。

4、发挥专业优势,从事科技开发、科研成果推广工作,成绩卓著,取得重大经济效益,获得过省级以上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表彰;或获得职务发明专利1项以上(排名第一,不含外观设计、实用新型专利);或获得软件著作权2项(排名第一)。

(二)教学科研并重的教师

教学科研并重的教师,系指从事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学的教师。

任现职以来,除完成规定的工作量外,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中第1条和第2、3、4条中的一条:

1、在核心刊物上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本专业高水平、有创见的学术论文文科10篇、理科8篇以上,其中至少有3篇在本学科

国家级权威刊物上发表;或者作为第一作者发表SCI系列论文,单篇影响因子4.0以上3篇,或累计影响因子10.0以上;或者撰写正式出版的高水平、有创见性的本专业个人学术专著1部(15万字以上)(或合著2部,其中至少有一部本人为第一作者,撰写部分总计在15万字以上,或主编全国规划教材1部,本人撰写5万字以上),同时在核心刊物上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本专业高水平、有创见的学术论文文科8篇、理科6篇,其中至少有3篇在本学科国家级权威刊物上发表。

2、主持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项目1项,并通过鉴定或已经结题。

3、获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三等奖以上奖励1项(排名前三),或获市(厅)级教学、科研成果二等奖以上奖励2项(排名前二)。

4、发挥专业优势,从事科学技术开发、科研成果推广工作,成绩卓著,取得重大经济效益,获得过省级以上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表彰;或主持单项到帐经费达100万元以上(或累计到帐经费200万元以上)的横向项目;或获得职务发明专利2项以上(排名第一,不含外观设计、实用新型专利);或获得新药证书1项(排名第一);或获得软件著作权2项(排名第一)。

(三)以科研为主的教师

以科研为主的教师,系指主要从事专职科学研究工作的教师。

任现职以来,其年均教学工作量不少于专职教师规定工作量的三分之一,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中第1条和第2、3、4条中的一条:

1、在核心刊物上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本专业高水平、有创见的学术论文10篇以上,其中至少有4篇在国家级权威刊物上发表,中药学、药学学科至少有1篇SCI论文;或者作为第一作者发表SCI系列论文,单篇影响因子4.0以上3篇,或累计影响因子10.0以上;或者撰写正式出版的高水平、有创见的本专业个人学术专著(15万字以上)1部(或合著2部,其中至少有1部本人为第一作者,撰写部分总计在15万字以上,或主编全国规划教材1部,本人撰写5万字以上),同时在核心刊物上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本专业高水平、有创见的学术论文8篇以上,其中至少有3篇国家级权威刊物论文,中药学、药学学科至少有1篇SCI论文。

2、主持国家级教学、科研项目1项,或主持省(部)级教学、科研项目2项,并通过鉴定或已经结题。

3、获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二等奖以上奖励1项(排名前三),或获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三等奖以上奖励1项(排名第一),或获市(厅)级教学、科研成果二等奖以上奖励2项(排名第一)。

4、发挥专业优势,从事科技开发、科研成果推广工作,成绩卓著,取得重大经济效益,获得过省级以上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表彰;或主持单项到帐经费达200万元以上(或累计到帐经费300万元以上)的横向项目;或获得职务发明专利2项以上(排名第一,不含外观设

计、实用新型专利);或获得新药证书1项(排名第一);或获得软件著作权2项(排名第一)。

第五章 副教授职务资格条件

第十四条 专业理论知识要求

具有本学科系统而坚实的理论基础,比较丰富的教学、科研实践经验和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能及时掌握本学科的发展前沿动态,不断拓宽知识面,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第十五条 教学业绩、成果要求

(一)系统担任过2门以上课程的全部讲授工作,其中1门为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或主干课程。同时,按照教学计划要求,指导过学生实习、社会调查,指导过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指导过学生进行科学技术活动等,协助教授、副教授指导过研究生、青年教师等。

(二)把育人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关心学生全面成长,善于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担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或教学、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任现职以来,担任过1年以上兼职班主任或本科生导师。

(三)教学成绩突出。在教学过程中,能根据本学科发展前沿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改革、更新、充实教学内容,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学态度认真严谨,经验丰富,教学观点正确,方法得当,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开发学生智力方面成绩显著。

(四)任现职以来,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教学综合考核在良好以上,以教学为主的教师须为优秀。

(五)任现职以来,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过1篇以上教学研究论文。

第十六条 科研业绩、成果要求

(一)以教学为主的教师

以教学为主的教师,系指长期从事基础课、公共课教学工作的教师。

任现职以来,除完成规定的工作量外,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在省级以上刊物上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有创见的本专业学术论文4篇以上,其中至少1篇在本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或编撰正式出版的学术专著、规划教材,本人编写5万字以上,同时在省级以上刊物上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有创见的本专业学术论文2篇以上,其中至少1篇在本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

2、在教学改革、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法研究中成绩显著,获得过省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排名前五)或获得过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前二),同时在省级以上刊物上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有创见的本专业学术论文2篇以上,其中1篇在本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

(二)教学科研并重的教师

教学科研并重的教师,系指从事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学的教师。

任现职以来,除完成规定的工作量外,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中第1条和第2、3、4条中的一条:

1、在省级以上刊物上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有创见的本专业学术论文6篇以上,其中至少2篇在本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或者撰写正式出版的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本专业学术专著,本人撰写5万字以上(或编撰正式出版的规划教材,本人编写5万字以上),同时在省级以上刊物上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有创见的本专业学术论文4篇以上,其中至少2篇在本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

2、主持市(厅)级以上教学、科研课题1项,或参加省(部)级教学、科研项目1项(排名前三),或参加国家级教学、科研项目1项(排名前五),并通过鉴定或已经结题。

3、获市(厅)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1项(排名前三)。

4、发挥专业优势,从事科技开发、科研成果推广工作,成绩卓著,取得重大经济效益,主持单项到帐经费达50万元以上(或累计到帐经费100万元以上)的横向项目;或获得职务发明专利1项(排名第一,不含外观设计、实用新型专利);或获得新药证书1项以上(排名前三);或获得软件著作权1项以上(排名第一)。

(三)以科研为主的教师

以科研为主的教师,系指主要从事专职科学研究工作的教师。任现职以来,其年均教学工作量不少于专职教师规定工作量的三分之一,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中第1条和第2、3、4条中的一条:

1、在省级以上刊物上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本专业高水平、有创见的学术论文6篇以上,其中至少3篇在本学科核心刊物上发表;或者撰写正式出版的高水平学术专著,本人撰写5万字以上,同时在省级以上刊物上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有创见的本专业学术论文4篇以上,其中至少有2篇在本学科核心刊物上发表。

2、主持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项目1项,或者主持市(厅)级教学、科研项目2项;或者参加国家级教学、科研项目1项(排名前三),并通过鉴定或已经结题。

3、获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1项(排名前三)。

4、发挥专业优势,从事科技开发、科研成果推广工作,成绩卓著,取得重大经济效益,主持单项到帐经费达100万元以上(或累计到帐经费200万元以上)的横向项目;或获得职务发明专利1项(排名第一,不含外观设计、实用新型专利);或获得新药证书1项(排名第一);或获得软件著作权2项(排名第一)。

第六章 讲师职务资格条件

第十七条 专业理论知识要求

具有本学科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及从事教学与科学研究的能力,了解本学科发展动态。

第十八条 教学业绩、成果要求

(一)公共课、基础课的教师,独立系统担任过1门以上课程的讲授工作,专业课教师担任过某些专业课部分或全部讲授工作。

(二)承担过1门以上课程的辅导、答疑、课堂讨论、习题课、实验课(含实验室建设)等教学工作,专业课和实践课教师还须参加指导过学生的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教学效果良好。

(三)善于结合学生思想特点,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关心学生全面成长,帮助学生不断进步。任现职以来,担任过1年以上兼职班主任或本科生导师。

(四)任现职以来,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教学综合考核在良好以上。

(五)有1篇具有独立见解的教学总结。第十九条 科研业绩、成果要求

任现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2篇以上,或在本专业核心刊物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1篇以上;

(二)参加编撰正式出版的学术专著或规划教材,本人撰写3万字以上,同时在省级以上刊物上独立或以第一作者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1篇以上。

第七章 高级实验师职务资格条件

第二十条 专业理论知识要求

具有本学科系统而坚实的理论基础、比较丰富的教学、科研实践经验和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熟悉本学科国内外的实验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不断拓宽知识面,不断更新知识结构。

第二十一条 实验教学业绩、成果要求

(一)系统担任过2门以上实验课程的全部讲授工作。同时,按照教学计划要求,积极指导学生实验、科研活动等,完成学校规定的实验准备和实验技术工作。

(二)实验工作实绩突出。在教学过程中,能根据本学科发展趋势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改革、更新、充实教学内容,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实验技术手段;注意对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验水平。

(三)在实验工作方面,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对大型精密仪器设备,能进行技术指标的鉴定工作。能制定实验室建设的中、长期规划。

(四)能解决本学科实验工作中的关键性技术问题,承担过本学科的重大实验工作。

(五)具有指导和培养下级实验技术人员的能力。第二十二条 科研业绩、成果要求

(一)教学辅助型。教学辅助型实验技术岗位一般在主要承担实验教学的教学实验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单位设臵。

任现职以来,须具备下列条件中第1条和第2、3条中的一条:

1、在省级以上刊物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有创见的本专业学术论文4篇以上,其中至少2篇在本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或者撰写正式出版的具有较高水平的学术专著1部,本人撰写5万字以上(或参加编撰规划教材1部,本人编写5万字以上),同时在省

级以上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有创见的本专业学术论文2篇以上,其中至少1篇在本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

2、主持或参加市(厅)级以上教学、科研项目1项以上(排名前三),并通过鉴定或已经结题。

3、获市(厅)级教学、科研成果奖1项以上(排名前三)。

(二)科研辅助型。科研辅助型实验技术岗位一般在主要承担科研项目研究的实验室、研究室、实验动物中心、应用平台等单位设臵。

任现职以来,须具备下列条件中第1条和第2、3条中的一条:

1、在省级以上刊物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有创见的本专业学术论文4篇以上,其中至少2篇在本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或者撰写正式出版的具有较高水平的学术专著1部,本人撰写5万字以上(或参加编撰规划教材1部,本人编写5万字以上),同时在省级以上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有创见的本专业学术论文2篇以上,其中至少1篇在本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

2、主持市(厅)级以上教学、科研项目1项以上,或参加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项目1项以上(排名前三),或参加国家级以上教学、科研项目1项以上(排名前五),并通过鉴定或已经结题。

3、获市(厅)级教学、科研成果奖1项以上(排名前三)。

第八章 实验师职务资格条件

第二十三条

专业理论知识要求

具有本学科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具有从事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和实验技术工作的能力,了解本学科领域国内外实验技术动态。

第二十四条

实验教学业绩、成果要求

(一)独立系统担任过1门以上实验课程的讲授工作,还参加指导过学生实验、生产实习等实践环节,教学效果良好。同时完成学校规定的实验教学和实验技术工作。

(二)承担有关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验收及维护、检修,故障排除等技术工作;

(三)根据教学、科研工作的要求,能加工特殊的实验装臵和零部件,改进有关仪器性能指标,解决某些关键性技术问题;

(四)承担实验任务,独立拟订实验方案。能独立承担实验室建设中的部分任务。

第二十五条

科研业绩、成果要求 任现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2篇以上,或在本专业核心刊物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1篇以上;

(二)参加编撰正式出版的学术专著或规划教材,本人撰写3万字以上,同时在省级以上刊物上独立或以第一作者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1篇以上。

第九章 破格申报条件

第二十六条

教授任职资格破格条件

破格申报教授,任现职以来必须业绩显著,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工作中取得重大突破,并同时具备以下四条:

(一)年度考核在合格(称职)以上,并至少有1次为优秀;

(二)具有博士学位;

(三)取得副教授任职资格满三年;

(四)任现职以来,在符合有关理论知识、教学业绩要求的前提下,还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正常申报教授职务(以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并重型、以科研为主型)有关学术论文要求的第1条;

2、主持国家级教学、科研项目1项,或主持省(部)级重点研究项目2项,并通过鉴定或已经完成准予结题。其中,破格申报以科研为主型教授须主持国家级教学、科研项目2项。

3、获得过国家级教学、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排名前五);或获得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排名前三),或获得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二等奖2项(排名前三)。

第二十七条

副教授任职资格破格条件

破格申报副教授,任现职以来必须业绩显著,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工作中取得重大突破,并同时具备以下四条:

(一)年度考核在合格(称职)以上,并至少有一次为优秀;

(二)具有博士学位;

(三)取得讲师任职资格满三年或博士毕业后取得讲师任职资格满一年;

(四)任现职以来,在符合有关理论知识、教学业绩要求的前提下,还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正常申报副教授职务(以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并重型、以科研为主型)有关学术论文要求的第1条;

2、主持省(部)级教学、科研项目1项,或市(厅)级教学、科研项目2项以上,并通过成果鉴定或已完成准予结题。其中,破格申报以科研为主的副教授须主持省(部)级教学、科研项目2项或国家级教学、科研项目1项。

3、获得国家级奖励或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排名前五),或市(厅)级教学、科研成果一等奖以上奖励2项以上(排名前三)。

第二十八条

高级实验师任职资格破格条件

破格申报高级实验师,任现职以来必须业绩显著,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工作中取得重大突破,并同时具备以下四条:

(一)年度考核在合格(称职)以上,并至少有一次为优秀;

(二)具有硕士以上学位;

(三)取得实验师任职资格满三年或博士毕业后取得实验师任职资格满一年;

(四)任现职以来,在符合有关理论知识、教学业绩要求的前提下,还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中的第1条和第2、3、4条中的两条:

1、在核心刊物上独立或以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有创见的本专业学术论文4篇以上,其中至少有1篇在本学科权威性刊物上发表;

或者撰写正式出版的具有较高水平的学术著作1部以上,本人撰写8万字以上(或参加编撰规划教材1部,本人编写8万字以上),同时在核心刊物上独立或以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有创见的本专业学术论文3篇以上,其中至少有1篇在本学科权威刊物上发表。

2、主持省(部)级教学、科研项目1项以上,或主持市(厅)级教学、科研项目2项以上,并通过鉴定或已经完成准予结题。

3、在实验教学、实验技术工作以及实验室建设工作中成绩显著,获得市(厅)级以上奖励。

4、获得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或市(厅)级教学科研成果一等奖以上的奖励1项(有获奖证书)。

第十章 有关条件标准的说明

第二十九条 关于论文、论著的要求

(一)论文、论著必须是任现职以来公开发表或正式出版的(有ISSN或CN刊号、ISBN书号),文章内容必须与申报职务的专业相关,字数一般不得少于2500字。在增刊、内刊、专辑、论文集(含正式出版的有相关书号的论文集)上发表的论文、作为第二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的论文均不得作为评审材料上报。

(二)作为独著者或主编、副主编的著作、教材、译著,可直接作为个人业绩报送;作为编委、编写者、编撰者、编译者参编的著作、教材、译著等,须在相应章节中署名或在前言、后记中有个人承担具体编写任务的说明,方可作为个人的科研业绩、成果要求。

(三)各类学习和考研辅导用书、临床指导用书、科普类著作、个案经验汇编、辞(字、词)典等,不得作为正式的个人业绩报送,只作为学术水平的参考、参照。

(四)评审副高以上职务时,在•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上发表的论文如果超过3篇,累计按3篇算,送审同行专家评议时只能有1篇。

(五)除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外,其他专业的教师以各种身份参加编写的中医药辞典类工具书不得作为个人业绩报送;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的教师参加编写的该类工具书,必须是上级或学校作为指定任务下达编写的,方可算作正式的可以报送的个人业绩。

第三十条 关于刊物类别的说明

申报各个系列各个级别的职务,文章质量必须达到相应的要求,即发表在核心刊物、省级以上刊物、本学科权威刊物上。核心刊物是指北京大学编撰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其中文科核心刊物可以参考南京大学编撰的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不含扩展版)来源期刊。省级刊物是指省有关部门主办并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和高等学校主办并公开出版的学报。本学科权威刊物是指在全国范围内被本学科同行专家公认的权威性刊物。

•关于我校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刊物类别有关问题的说明‣(南中医大人字(2009)54号)自2013年起废止。

第三十一条 关于科研成果和表彰奖励的要求

教学、科研、技术成果必须是通过鉴定、已经完成准予结题或通过规模生产已经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表彰奖励的主办单位应是政府或政府相应的职能部门。表彰奖励的内容应与本人拟评审职务岗位的专业相一致。教学研究方面课题、成果和获奖均视同于相应的科学研究课题、成果和获奖。体育、艺术等特殊学科教师的专业获奖,视同于相应科研获奖。

第三十二条 关于时间界限

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的任职年限,高一级学历学位取得时间,论文论著公开发表出版时间,教学、科研成果通过鉴定或完成时间,均截止申报前一年度12月31日。

第三十三条 有关条件数目层次的说明

本说明中有关条件,凡规定的学历、年限、数量(目)、等级等概念均含标识的学历、年限、数量(目)、等级,如,本科以上含本科,5年以上含5年,1项以上含1项等;所提“市”指省辖市,不含县级市;申报人员的年龄:从出生之日起计算至申报之日止;本专业工作年限:一般从毕业参加本专业工作起计算至申报前一年年底止;任职年限计算方法:从现任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之日起计至申报前一年年底止,须将全脱产学习时间减除。

第十一章 附 则

第三十四条 对于国家规定实行全国统一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考试制度的各系列(如卫生、会计、统计、审计、经济、出版)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学校不再进行评审或初定,须参加统考,考试合格

取得相应任职资格,同时符合国家相应主管部门规定,并参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研究系列的有关资历、业绩条件评审通过后方可聘任。

上一篇:销售内勤兼前台接下一篇:申请政府采购方式变更情况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