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中招复习备考反思

2024-05-05

物理中招复习备考反思(共7篇)

篇1:物理中招复习备考反思

初中历史中招复习备考攻略

一、回归基础,构建知识体系。

广大考生要立足于中考试题的基础性,以“开卷考试、闭卷备考”为原则,注重回归教材,梳理基础知识。结合教材目录,感悟单元主题及主干知识间联系,在感悟历史发展的时序性的同时,明确中外历史发展的整体脉络。同时,要关注教材中出现的史料、地图及思考问题等细节内容。

二、专题训练,注重能力提升。

历史中考试题注重对学生的能力考查,考题灵活多样,因此冲刺阶段的专题训练要摆脱纯粹的知识点点拨,而应是结合中考试题的.不同类型进行训练。选择题部分,可以细化为史料类、图表类、表述类及主题概括类等类型;材料分析题部分,按照不同的设问方式可分成归纳概括类、分析类、变化、关系类、启示类等类型。结合不同类型题目设计,精选习题、限时练习,学生要从中归纳做题方法、技巧,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切实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

三、查漏补缺,关注热点事件。

复习阶段,学生极易陷入“题海”而不能自拔。实际上,题不在多,反思则灵。尤其是最后阶段的复习过程中,考生要把日常的习题、资料、试卷上的错题、疑难题整理下来,反思是知识层面还是能力层面的问题,并标记相关知识点以查漏补缺,或是从中总结做题方法或注意事项。同时,是五四运动的101周年、新中国成立的71周年、中美建交的41周年……对于这些热点问题也要及时予以关注,结合所学并能够联系现实问题,把握历史学科的人文性及综合性。

四、掌握技巧,灵活应对考试。

50分钟的中招考场犹如高手过招,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十分必要。试卷发放后,要通观全卷,确定试题难易程度及小作文涉及的历史史实;答题过程中,先易后难,切忌翻书,合理安排时间,预留五六分钟的时间作翻书核实疑惑点或检查错题所用;审题要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理清所问,认真阅读史料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答题时要注意书写工整、分点作答,使用规范的学科术语而戒口语化。

篇2:物理中招复习备考反思

xx,女,xx市外国语中学的一名化学教师。从教十三年,一直从事初三教学,教学成绩始终名列全市前茅。

2008年11月,xx老师做了阑尾炎手术。术后第3天,她因牵挂四个班学生的学习,毅然走出医院,来到学校。由于身体未痊愈,课间她搂着肚子,艰难地扶着楼梯走路,看到此情此景,所有的师生都为之心疼,为之感动。她所教的初三(8)班一名学生曾在作文中这样评价x老师:“她是我见过的最朴素、最负责、最无私的老师,从她的身上我真正明白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含义,找到了学习的动力,明确了努力的方向。x老师,谢谢您!此生能做您的学生,我倍感荣幸和骄傲!”其实,x老师此时也是临危受命,因教师调动,这个班的化学老师已先后换了3位,学生对化学是一知半解,化学成绩直接影响了本班的总成绩,班主任对此很是头疼。xx是这个班的第四任化学教师,当时有学生问:“这个化学老师还是临时代课的吗?能教我们多长时间?”当班主任说出“一定把大家送毕业”这句话后,班里迅速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同学们这掌声里包含着对x老师的信任。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2009年的中招考试中,她所教的四个班化学综合成绩评价位居全市第一名,其中初三(8)班升入一中人数为35人,全市最多,x老师当之无愧立了头功。

2011年9月,因x老师教学成绩突出,工作责任心强,学校安排她担任3个班化学课并兼任初三班主任。这对于从未当过班主任的她来说确实有点措手不及,但因为这份信任,她毅然接受了。从此,她早出晚归,把一颗心完全交给了她的学生。为了学校,为了学生,她每天忘我的工作,乐此不疲。在公爹生病住院期间,没有耽误过一节课,即使在料理公爹的丧事期间,还总是通过电话了解学生情况。中招体育考试前夕,她每天坚持与学生一起锻炼,鼓励带动每一名学生坚定信心,坚持到底。由于爱人也教初三,每天也是早出晚归,孩子没人照顾,自己上街吃饭,难得的是孩子明白妈妈的心思。在丈夫和孩子的理解、支持下,x老师一心扑在工作上,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在今年的三次初三质检中,她所教的3个班综合成绩均名列全年级第一。

篇3:物理中招复习备考反思

2013年的高考犹如一位新娘, 终于在众人的期待中掀开了红盖头, 露出了她美丽的脸庞.高考物理试题是命题专家命题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付出了他们的心血和汗水.我们在感谢命题专家为我们提供一道道好题的同时, 也要把这一道道好题当成一杯杯上等的好茶去细细地品尝, 从中悟出道理, 为2014年的高考复习作好充分的准备.为此, 我提出一些复习备考建议, 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建议一、注重基础, 培养能力

在高考中, 考生因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理解不透彻而失分的现象是很普遍的 (即使是尖子生也如此) , 高考物理试卷中有很多题目源于教材或经典物理模型的试题, 它向我们传递出的信息是“以物理教材为本, 以考试大纲为纲”, 而不是脱离教材和基础知识去题海中遨游.考试大纲要求考生的五种能力一定要在充分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去培养.第一轮复习的主攻方向是提高经典的中低档题的正确率, 要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 提高基本技能, 不要过多地追求那些新题、难题.在每一单元的复习中都要明确这样几点: (1) 本单元包含哪几个知识点、考点, 等级如何? (2) 本单元有哪些能力点?包括哪些研究问题的方法、解题的技巧等? (3) 本单元有哪些典型的题型?高考经常考的是哪些题型?

夯实基础在于基本概念、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打好基础不是死记硬背概念和公式, 而是要在透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对物理概念应该从定义式及变形式、物理意义、单位、矢量性及相关性等方面进行讨论;对定理或定律的理解则应从实验基础、基本内容、公式形式、物理实质、适用条件等作全面的分析.

高考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 高考试题始终坚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 高考的物理试题十分注重考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方法.物理中的每一个概念、规律的建立和发现, 包含了许多科学思维的应用和科学精神的体现, 如外推法、等效法、对称法、理想法、假设法、逆向思维法、类比法和迁移法等, 这些方法要认真领会和掌握运用.

物理的重点知识年年考, 因此对同一知识点的能力考查必然不断翻新变化, 可能今年考理解能力, 明年考推理能力或综合分析能力, 或以不同的情景或不同的角度设问考查同一知识点, 不少考题明显带有旧题翻新的痕迹.复习时不要老盯着新题, 在题型的选择上不要浮躁和赶时髦, 不要盲目地强调热点问题, 而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上.新题型再怎么变都离不开基本知识点, 要科学有效地加以应用, 注重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 真正提高应变能力.

建议二、加强研究, 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1.认真研究《高考考试说明》及近几年的新课标高考物理试卷.努力把握住高考命题的特点和规律, 把握命题的重点、难点和热点, 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突出物理学科的主干知识.每节课的复习都要有适当目标, 课后训练题要精选, 少做或不做无用功、负功, 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2.认真研读教材.教材最能体现新课标的思想, 抓教材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研究教材, 把握教材编写思路和脉络;分析教材探究性实验设计思路和思想方法;分析课后习题呈现的课程理念的形式和特点.

3.注重试题研究.

(1) 历年试题整体研究———找规律;

(2) 近期试题重点研究———找趋势;

(3) 相同考点的试题比较研究———找变化;

(4) 不同模式的试题分类研究———找差别;

(5) 各地调研试题集中研究———找信息;

(6) 高中物理竞赛试题选择研究———找题根.

建议三、强化训练, 熟能生巧

历届高考试题无论从考查目的、知识容量、题型的设计上都经过了出题专家的细心斟酌研究, 因此, 在训练时, 历届高考试题为首选.同时, 关注高考的重点、热点, 关注高考命题的最新动向, 从历届高考试题以及各地高考模拟试题中得到启发.每次学生做完试题, 都应通过让他们自己对答案, 了解自己试题解答正误情况, 建议学生每人都有一张考纲考点统计表, 自己及时将出错的知识点填入表格, 便于了解自己的弱点和不足, 有针对性地自我巩固.

适当尝试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一进行训练.如一题多变, 可以变换试题呈现方式、变换试题设问方式、变换试题物理情景、变换试题设问角度等, 将有利于学生厘清分析问题的思路, 认识和掌握典型的物理过程, 辨别不同问题的过程特点, 从而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性方法.

在复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旧题、小题、熟题, 注意旧题翻新, 小题悟出大道理, 熟题巩固方法.

建议四、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

审题的重要性大家都很清楚, 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 只有看清楚才能做得对.但是在历次考试中学生由于审题不清失分的现象比比皆是.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花大力气解决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审题不细, 粗心大意”的问题.

在复习过程中要强调让学生学会把一个复杂的多过程问题划分成段落:按过程发生的时间、空间顺序转化成若干个有联系的简单问题进行分析.审题过程中要做到“眼看、口读、手画、脑思”, 要特别关注关键词语的理解、隐含条件的挖掘、干扰因素的排除、临界状态的分析, 要养成画示意图的习惯, 即建立一个完整的情境模型.

坚决克服思维定式.一些题目和情景, 可能是推陈出新, 也可能就是司空见惯的问题, 但命题者肯定经过一定的变形, 或者挖了些陷阱, 要给学生敲响警钟:遇到这样的问题时, 要谨慎, 要靠分析, 找到求解的方法和路径, 而不是把过去熟悉的模型和方法直接套上去.

建议五、强调答题规范, 在细节上求完美

解题不规范, 这是造成失分的重要原因之一.“把会做的题做对, 把做对的题写清楚, ”是获得高分的制胜法宝.在解题训练时应严格要求学生做好两点:

1.“必要的文字说明”一定要简洁.如设定题目中未给的物理量、说明方程的研究对象或者所描述的过程, 即说明这是关于“谁”的或“哪个过程”的方程, 说明列式依据, 说明计算结果正、负的意义, 说明矢量的方向.没有文字说明或长篇大论的叙述都是有害的.文字说明不但能引领我们的思路, 有时还是得分手段.

2.分步解答、及时收获, 一定要杜绝不良的公式堆积式解题习惯.注重基本方程的书写以及联立方程的求解, 尤其是文字解的表达.列方程时一定要分步, 不要写几个方程的综合式.在列出方程后, 如果能求得一个阶段性的结果, 就及时写出来, 及时收获成果.当然, 要引导学生明白什么该写, 什么不该写, 要写的是分步方程和重要的中间结论, 具体的运算过程不要写, 不要把试卷答题卡当作草稿纸.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 用最基本、最常规的方法;

(2) 书写规范, 减少笔误;

(3) 禁止写连等式;

(4) 重要步骤要标号, 结果化简放在醒目位置;

(5) 结果准确的重要性;

(6) 注意题意中已知条件的大小写, 按题目所给的符号书写.如果要使用其他题目中没有交代的符号, 则一定要有文字交代.

建议六、重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是高考要求的五个能力之一.代数、几何、三角函数、图象等数学知识在物理问题的求解中经常用到.

新教材注意到在实际生活、生产和科学实验中, 图形、图表的应用非常普遍, 它提供的信息多而且直观.能看懂图表给出的物理过程、会利用图表描述物理过程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有些题需要在图中寻找隐含条件;有些题需要通过图来描述物理情景;有些题则需要通过图来讨论、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结论.所以要加强图形、图象、图表结合实际内容的训练, 培养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在考试中, 学生由于运算失误丢分非常严重, “一看就会, 一做就错”严重影响学生的高考成绩.平时一定要加强学生的运算训练, 强化推理运算能力.

建议七、抓住典型问题和经典物理模型, 突破复习难点

高考命题中并不回避基本方法含量较高的一些典型问题和经典物理模型, 高考能在同一个模型 (或知识点) 上反复命题, 说明这些模型是高考物理中的重点、热点问题, 而且典型问题的解决最能反映学生的物理思维品质.这些典型问题和经典物理模型有:平衡问题、物体做直线 (曲线) 运动的条件、打点计时器的纸带问题、传送带问题、连接体问题 (分离条件) 、竖直平面里的圆周运动问题、万有引力与航天中的几个模型、电场中等势面与电场线问题、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问题、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的运动问题、导体棒切割磁感线问题、电路动态分析问题、弹簧模型、板块模型、速度选择器、磁流体发电机等.

建议八、重视物理学史和创新实验

物理学史蕴涵丰富的教育功能, 将物理学史融入课堂教学有助于学生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与发展, 掌握物理学家探索物质世界的科学方法,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是贯彻落实课程标准三维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高考物理学史的考查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和中学物理的教学实际.这部分知识在高考中一般占6分, 容易得分也容易失分, 复习时要特别引起注意.

高考把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放在重要的地位, 而实验题往往是学生失分的重灾区, 是高考中考生成绩拉开距离的第一关.实验题做得好不好, 无论从心理上还是时间上也会直接影响到后面解答大题的发挥, 因此可以说物理实验复习的成功与否, 是物理高考能否制胜的关键之一.

新教材中学生的分组实验数量虽然没有增加, 但对实验的重视程度没有降低, 近两年课改省高考题中的实验题常见创新题.实验的原理与方法是完成和设计实验的基础, 而创新设计题的本质是课本上的实验原理和方法的迁移.电学实验仍将是考查的热点, 新增的实验将逐渐地和过去经典的实验占同样重要的地位, 演示实验重在考查实验的原理、方法.建议在第一轮复习时就对实验的理论部分进行复习, 实验复习要动手、动脑、联想、设计, 要达到熟练掌握全部的学生实验、课本上的演示实验及教材所介绍的具有重要意义的科学实验.

实验复习的重点是基本仪器的使用、实验原理和基本试验方法、实验方案的确定、实验器材的选择、实验步骤与实验操作技能、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实验结果的误差分析 (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简单的实验设计.实验复习时要突出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与掌握, 因为这是分析实验中其他问题的基础.

建议九、重反思, 重纠错, 做好错题分析

查漏补缺是总复习阶段十分重要的工作, 在某种程度上说比全面复习更重要.练习和考试中反复出错的习题反映的就是学生知识上的欠缺和漏洞, 要求学生记下来, 做成错题本, 在以后让学生要有针对性地找几个同类题, 再次训练, 进行巩固提高.错题本不应该只是试卷集或错题摘录, 应该利用空白本, 把原题抄下来 (不要抄答案) .每隔几天都要求学生拿出错题本, 重新审题、重新思考、重新做 (如果是计算题, 另外找纸写出答案) , 如果不会做, 再去查阅答案, 弄明白后还是面对原题自己独立做.这样, 才能真正让错题本发挥作用.经常犯错的题可以先后做三遍.错题本最好用活页纸, 因为错题本上不用保留所有错题, 真正会了的题目就不必保存了.

建议十、加强识记, 提高解题速度

物理虽是理科, 该记的也得记.对物理学科的一些基础概念、定理、定律、公式、物理学史要记牢.还应记住一些常用的结论与推导.例如:带电物体在重力、电场力和洛伦兹力共同作用下做直线运动, 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带电物体在重力、电场力和洛伦兹力共同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 则电场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2013年的高考已经落下帷幕, 2014年的高考又吹响了号角, 让我们迅速投入到2014年的高考备考复习中吧!上帝总是最钟爱早有准备的人, 付出辛勤的劳动, 终会在2014年高考中蟾宫折桂, 金榜题名.

篇4:新课改高考物理备考复习策略

【关键词】知识梳理 实验概念 能力 解题

近年来新课改高考物理学科在命题上,遵循于高中物理教学大纲,但在应用上则不拘泥于大纲;在试题设计上,逐步增加应用型和能力型试题,在试卷长度的控制上,适当缩短,给考生更多的思考、作答时间;在试题布局上,有利于考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作答,有利于考生能力的发挥。

如何有序进行高考备考复习呢?我认为应在不同的阶段使学生明确复习目标,布置不同的任务,采取不同的措施做好复习工作。

一、知识梳理做到精要、细致、透彻

知识梳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对应表达式的整理和复习。精要的知识梳理主要体现为紧扣考纲内容及要求:对基本要求的知识点让学生了解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即可,一律不加深。例如“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或匀强磁场中的运动”均是Ⅱ级要求,要使学生能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熟练运用,而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只限于带电粒子进入场时速度平行或垂直于场强的情况”,所以我们不能因为是Ⅱ级要求而盲目追求面面俱到地复习,精选部分适可而止。

细致的知识梳理主要体现为紧扣概念、规律及对应表达式本身:指出概念、规律中的关键字词并解释到位,必要时可举例形象说明,使学生理解确切的含义,能够清楚认识概念和规律,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规律的适用条件、公式中的字母意义、单位都要强调清楚,使学生能正确应用于简单的实际物理问题。

透彻的知识梳理主要体现为紧扣相关知识,讲解区别和联系:物理概念中有的是由一个概念衍生出的其他概念,如“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的变化率或磁通量、磁通量的变化、磁通量的变化率”,可加以类比进行边巩固边复习;有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很容易混淆;有的是表达式类似,但意义完全不同,如用表达式进行计算,求力对物体做功;有的力作用点的对地位移,若求摩擦生热则代摩擦两物体的相对位移,可通过举例说明。

二、重视实验,注重原理,强化设计能力

在高考物理复习中,要抓好实验的复习,要对每一个实验(包括演示和分组、课后小实验)都要认真弄懂实验原理,熟悉实验器材,掌握实验方法和步骤,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要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并能处理实验中出现的非预见性现象,能准确记录数据、处理数据,通过真正动手去做实验,得出正确结论。此外,还要进一步向设计性和开放性实验靠近,强化自己的实验设计能力。设计实验时,首先要明确实验目的,如果是测定性的,就根据实验仪器的功能,找到恰当的物理规律,把被测的物理量与实验仪器所能测的物理量联系起来,设计方案即可。近年高考中尤以电学设计性实验较多,主要设计思想有电表的量程选择,电流表、电压表的内外接选择,滑动变阻器的限流、分压接法选择,电表的另用(作待测电阻,电流表作电压表使用)等。

三、强化概念,掌握技巧,提高应用能力

新课程标准的内容化繁为简、化细为粗、化窄为广,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自由度和发挥空间。新教材突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众多的事例、图片来源于生活,如:速度计、斜拉桥、汽车的ABS 系统等都来源于生活。因此我们在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中要选择合适的例题。

具体的物理问题,有时必须掌握一些特殊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例如:解决力学问题时常用“隔离法”;对于不涉及系统内力,系统内各部分运动状态相同的物理问题时,用“整体法”简便。从初中升上高中的学生,常常是上课听得懂、课本看得明,但一解题就错,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物理认识理解不深,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决问题的能力较弱。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高中物理题目类型多,方法灵活。教师在强化概念的同时,应精心准备每一节习题课,要重视学生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精神。通过严格规范的批改作业,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严密的思维过程;通过精心准备的习题讨论、讲解,使学生逐步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注重审题、解题方法的讲解与归纳

审题、解题、归纳是完整做好一道物理题的三个必要步骤,它们环环相扣,紧密联系。审题时要让学生养成“仔细读题,勤快动手”的良好习惯:勤画——包括受力分析图、电路图、光路图或运动过程的示意图,充分展现整个题目的物理情景;勤标——明确已知量从而知道未知量和待求量;勤圈——多留意题目中描述研究对象的运动特点和过程,如“缓慢(静止或匀速)、匀加速直线、匀速圆周运动”等,更要留意题中的特殊字眼,如“恰好过圆弧最高点”“速度达到稳定”等;勤思——根据上面的特殊字眼找出题目的隐含条件或临界条件。勤画勤标是最基本的审题步骤,只要认真做每个学生都能完成,勤圈勤思是审题的难点,我们经常要让学生找出题中解题的突破点,并讲清特殊字眼的隐含条件和临界条件,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并适当记忆。

归纳是对解题技巧与方法的小结,这是我们教会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点睛之举。我们讲解完后一定要把题型特点和对应的技巧与方法用精简的文字归纳便于学生掌握记忆,训练时间长了,可以让学生归纳后老师再补充,只有通过同种题型的多次练习与归纳学会对一类题型的解题技巧和方法,才能在有限的复习时间里获取最高的复习效率。审题步骤做得充分得当是正确解题的前提,技巧与方法应用得恰当是正确解题的保证,题后反思与归纳总结是正确解题的延续,三者缺一不可,三者都要加强训练。

篇5:2013年中招复习备考工作总结

郸城县才源中学历史组结合2013年中招历史试题,结合学生在中招考试的得分情况,回顾2013年中招历史复习备考工作中的得与失,看到自己在中招历史复习备考工作取得的点滴成绩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以便在2014年中招复习备考中工作做到及时查漏补缺、防患未然、未雨绸缪。以期在2014年中招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现对我在2013年中招历史复习备考工作中的做法向大家做个汇报。一:充分利用《课标》,把握中招方向

国家课程标准是最权威的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把握好课程标准可以少走弯路、避免教学过程和复习备考中出现方向性错误;把握好课程标准可以提高效率、避免教学过程中和复习备考中加重师生的负担。我们知道中招历史复习时间紧、内容多、任务重,我们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应该学会取舍、学会放弃,课标要求的内容应该一一让学生掌握住,课标没有具体要求的内容而其他参考资料上或习题上出现的内容,尽量不要集体讲给学生听。

充分利用《课标》,不但体现在复习备考上,更重要的要在平常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落实在每一节新课中,这样让学生在每一节历史课堂上都明白考什么、怎么考,让学生在每一节历史课都走进中招,都以中招的高度要求自己。充分利用《课标》,我们除了注意每一单元章节、每一节课的内容标准外,还要关注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课标》中对每一册课本的整体概述,二是《课标》中对教学活动的要求。可以不让学生看到每一课具体的课标要求,但一定要让学生能够了解到《课标》中对每一册课本的整体概述,因为学生对历史的发展线索的把握一直很困难,学生可以具体到某个历史事件的原因、时间、地点、人物、过程、性质和影响等,但很难把握住某个历史阶段的历史发展脉络。让学生了解到《课标》中对每一册课本的整体概述,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历史整体发展的观念,帮助学生整体把握某个历史阶段的发展特征。在复习备考中我会把《课标》中对每一个历史发展阶段的整体要求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这一本书首先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把握,了解历史发展的梗概与脉络。

关注《课标》中对教学活动的要求,并根据《课标》的要求,适当的对教材进行拓展,适时的对学生进行点拨。因为我们往往极少真正去做历史活动课,费神费力不说、效果往往不好,课堂秩序也不好调控;当然学生也往往会忽视历史教材中的活动课,但开卷考试试题的开放性灵活性特点决定了可能会从这方面着手出题。如2013年中招12题: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唱的歌曲,反映的是一个时代的心声。20世纪三、四十年代《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广为传唱,它们反映的时代心声是【】

A.自强求富B.民主科学C.和平建国D.抗日救亡

这一内容在八年级上册历史课本中最后一课《近代文学艺术》中有所体现,但平心而论,这部分内容应是教师和学生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不少师生只是一带而过,甚至是给学生画画作者、作品就结束了,对作品的时代背景、思想内涵、历史影响很少去剖析。熟悉《课标》的都知道《抗日战争》这一单元的教学活动要求就是学唱抗日歌曲,感受反侵略的斗争精神,根据课标,八年级历史教材《抗日战争》这一单元后有一节历史活动课,要求学生学唱八首抗日救亡歌曲,在去年的历史复习备考中,我明确让学生去看这部分内容,强调这八首歌曲的时代主题是------抗日救亡,这样学生就会有深意层次的理解和认识。

二:整合教材,合理利用课本

合理利用课本,首先要适当修正教材,不要迷信教材。因为现在一标多本的现象告诉我们,出题的依据是《课标》,当然课本是对《课标》的诠释和再创造,但不排除一个内容有不同的语言、观点的现象,甚至有些教材版本不同出现内容

和语句冲突的甚至是矛盾的地方。如中华书局版九年级教材《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课,课文里珍妮机出现的时间是1764年,而后面的大事年表显示的时间却是

1765年,当然这个时间不要求同学掌握,我只是说我们应该根据《课标》对教

材进行整合,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增减、修补。语言尽量和《课标》内容、人教

版教材、中招试题答案上的语句一致。这样,我们才能够有把握得高分、得满分,避免不必要的失分,如2013年22题第(3)小题:综合上述材料,指出维新变法

运动的积极作用有哪些?(4分)。本题4分,答案是1:维新变法运动是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2:有利于中国资本主

义的发展3: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4: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而我们的中华书局版教材中戊戌变法的意义是:维新变法运动是近代中国一场重

要的政治变革;也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发展起了重要推

动作用。答案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四个方面答题;而中华书局版教材只有

政治、思想两个方面。如果考试时候查找课本的话,就无形的失去两分。所以我们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增减修整。

合理利用课本,其次是我们应根据《课标》中的要求,适当的对教材单元标

题和课标题进行点拨,每一节课大约一两分钟就够了,从单元标题中提炼出每一

个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和时代主题(历史任务),从课标题中标注出《课标》中

对应的历史事件,如有的版本有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课的标题是英国的新生,我们就应该直接讲授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这样就可以直接和《课

标》接轨,规范、专业。

关注中招试题,不难发现,几乎每年中招都会有有关时代主题的试题出现,远的不说从最近几年的试题看:

2010.6.历史赋予各个时代不同的主题。如五四运动时期的主题是民主、科学;

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主题是打倒列强除军阀。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主题是 【 】

A.爱国、救亡B.民主、和平C.自强、求富D.和平、发展

2011.19.某历史兴趣小组正在进行以“二战后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为主

题的研究性学习,下列不属于这一主题的是 【】

A.印度独立 B.非洲独立年C.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D.玻利瓦尔解放南美

2012.13.某中学九年级同学在研究“17 世纪40年代—19世纪60年代资产阶

级统治确立”这一主题的过程中,总结了以下知识点.其中正确的是【】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阻碍是斗争的根木原因B都具有民族解放斗争的性质

C.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革命形式D.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2013.8.下列图片共同体现出的时代主题是【】

(图片略: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

A.反抗外来侵略B.进行三大改造 C.发展国民经济D.巩固新生政权

作这类的题,学生很难从课本语言中找到答案,但如果我们关注教材单元标题和

课标题就很容易到的答案,如2013年第8题,我们讲授解析单元标题时:给学

生阐释:《新中国的建立与巩固》。解析八年级下册第二课课标题:《巩固新政权的措施》。(如果我们单纯的讲授某一课的某一个知识点,而不对单元标题和课标

题概述,对学生而言,这题就不好做,因为《西藏和平解放》的内容在第一课《新

中国的建立》中讲到的,第二课《巩固新政权的措施》的内容并没有提到它。因

此,我每复习一个单元,都会用一两分钟时间对单元标题和课标题进行概述解析。

这一点应该是学生比较欠缺的部分,甚至个别同学从来不看目录、单元标题,但

这却是开卷考试极为关注的:把握历史发展线索和时代特征。

三:多种课型交叉进行,实现复习课立体高效

复习课应该避免两个极端:一是填鸭式复习,二是放羊式复习。善于讲的能

说的会一节课把所有的知识点都重复一遍,不善于说的会让学生把这几课背会,然后提问一下结束。

我们可以把单元复习、单元练习、错题讲评、专题复习、专题练习等多种课

型交叉进行,构筑复习—巩固—练习—纠错—提高立体高效的教学框架,让学生

在学、练、考、评中真正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找到没有牢固掌握的知识点、找

到没有熟练驾驭的基本技能。

所谓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针对学生在复习中暴露的不足之处,首先

要学生把经典的有代表性的错题写在错题本上,并在错题旁边标注出哪个知识点的运用或者在《说明与检测》和课本中把相应的知识点折一下或标注出来,及时

强化巩固提高,应坚决避免同一个知识点同类型的题目重复出错。其次我们可以

及时调整复习中的方法技巧、课堂上的时间分配、学练考评的比例等细节,只有

不断微调修正自己的教学细节,才会有完美的教学结果,细节决定成败,关注细

节就会赢得成功。

实现复习课立体高效,我们可以组织专题复习,我们可以按不同的领域把专

题分为:

经济(中华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政治(中外改革与革命;国际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发展与演变

外交(世界国际关系;中国近现代外交

思想(古今中外思想解放过程

科技(中外科学家及其成就;三次科技革命

文化(古今中外文学艺术成就

另外,按不同的地域,把中国是分为南京、北京、上海、武汉、河南等地域

历史;把世界历史分为英、法、德、俄、美、日等国别史以及各国与中国的关系。

关注中招考试不难发现,几乎每年都会考查专题内容,如2013年考查了美

国三位伟大政治家的领导的历史事件颁布的文件及其作用。

2013.25.(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独立宣言》:材料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材料三《国家工业

复兴法》

(1)材料一内容体现出的主要思想有哪些?(2分)

(2)材料二的规定体现了材料一的什么思想?该宣言的颁布起到了什么作

用?(2分)

(3)依据材料三分析美国政府为什么要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上述三个

文件在美国历史上的共同作用是什么?(2分)

2012年考查了俄国的重大历史事件;2010年考查了日本的两次改革等。我们复习了国别史之后,学生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相应的提高。

另外,河南古代历史以及近代南京历史考试的频率较高,如2013年21题考

查了龙门石窟;2012年21题考查了《清明上河图》;2011年1题考查了世界历

史文化遗产登封天地之中古建筑群;2010年1题考查了安阳殷墟;2009年

21题考查了安阳殷墟甲骨文;2008年21题考查的是奥运会与河南城市古代文化;

再如南京历史:2007年22题;2009年4题;2010年8题;2012年1题;

南京的历史几乎每隔一年就会出现在中招试卷中,河南的历史每年都会出现

在选择题第一题或非选择题第一题。所以我们可以这些地域历史、国别历史做个

专题复习,我们把知识点展示给同学们,师生互动怎样拓展知识点,互动怎样出

现在历史试卷上,这样,学生有了知识点做材料就可以造就丰富的知识大餐了。

四:注重学生学习方法、技巧的指导,实现复习的科学化、专业化

首先要注意审题

其实,中招考试试题中,有相当一部分题并不难,不需要和课本教材知识点

实现链接,不需要翻阅查找资料,直接读题就可以得到正确答案了,而这样的题

仍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失误,学生往往会不如“开卷”“速查”这样的误区,没有

看完题就开始找书,书上根本没有这样的原题,结果就会选错。如

17.斯大林说过:等等),归根到底,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由此可

以看出,苏联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特点是【】A优先发展重工业B优先发展轻工业C.优先发展农业D.优先发展商业

19.拉伯国家之间多次进行战争,史称中东战争。中东地区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重要,石油资源丰富,是列强的必争之地。”该材料叙述的内容中不包含【】

A.以色列建国B.列强争夺中东地区的原因C.中东战争D.印巴分治

从17题材料中可以直接读到重工业三个字,选择项让你选是轻、重、农、商业。

同样从19题里,我们也可以读到ABC的答案内容。如果这样的出错了,真是到

了一定的境界了。也许是学生过度紧张也许是做题思路方法的问题。因此,在复

习备考中,我们在每一考试前反复要求学生一定要注意审题,逐字逐句阅读,让

学生在每一次做题之前,时时刻刻都想到“审”字,告诉学生,把“审”字放在心上,否则你会后悔的。

其次,要把常考知识点理解到位理解透彻。

关注中招考试的都会知道,几乎会有一些知识点非常高频率的出现在中招试

卷中,且每一年的试题面目不一样也不可能一样,这样的知识点的考查往往有一

定的难度,我们就可以下大力气复习,帮助学生理解透彻,我们在复习时就要重

点突出、难点突破。如对美国罗斯福新政知识点的考查

2013.25材料三《国家工业复兴法》规定„„美国为什么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

2012.17.右图是为保证《国家工业复兴祛》的实施,美国政府实行“蓝鹰行动”的标志。它体现了美国政府()

A.加强对经济实行干预B.实行全面的计划经济

C.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D.做反法西斯战争的准备

2011.16.罗斯福在1933年的就职演说中指出:“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

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为此实

行的措施是【】

A.恢复银行信用B.整顿农业 C.制定《工业复兴法》D.兴建公共工程

2010.16.历史学家认为罗斯福“改变了美国生活的全貌”。罗斯福主要改变了

美国【】

A.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B.二战后对苏联的战略

C.政府对经济的放任政策D.工业行业的不正当竞争

2009.15.在世界近现代史上,维护了现有制度、促进了经济的恢复、为本国和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借鉴的历史事件是【】

A.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和罗斯福新政D.拉美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 2008.16.1933年3月4日,一位美国总统在他的就职演说中说:“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这位美国总统是【】

A.华盛顿B.林肯C.罗斯福D.杜鲁门

我们不难看到,最近几年一直在考,且考查角度分别是人物、影响、特点、内容、特点、目的,就差背景没考了,这样的知识点就要指导学生做好准备。在平时复习备考中就可以设计一些和中招考试同类型的题目,做好中招历史试题的变式练习,既可以节约我们编题找题组题的时间,又可以提高我们命中考点的几率,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成绩。如我们可以设计有关罗斯福新政背景的历史题目让学生练习。

再次,复习备考中注重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我们知道,学生普遍读图特别是地图的能力较差,我们平时新科讲授、复习备考中就可以有意培养学生从地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看近几年的中招对地图的考查:

2013.1.右图(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反映的事件发生的时期是()2012.1.右图能直接反映中英《南京条约》 内容信息的是()

2011.11.一五计划地图。22题近代民族工业分布图

2010.21隋朝大运河的功能

2008.10改革开放时期的特区

也是几乎每年都有一个考题出现,2012年是《南京条约》签订170周年,一定会考试的。2013年复习备考中我就仿照2012年中招试题设计一个有关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地图题,这样学生见到中招试题就会有亲情感,感觉好像是自己做过的题,同样仿照13年的试题,我把甲午中日战争的地图设计出一个中招模拟试题,题目很简单,也不需要太难,主要是帮助学生提高读图识图能力。2014年也正好是甲午中日战争120周年,有可能也有理由出这一方面的题的。所以,在中招复习备考中我们经常设计一些中招试题的变形练习,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五:复习备考中暴露出的不足之处

篇6:物理中招复习备考反思

物理组:张红玉

多年的高三物理复习工作,使得教师们对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命题的立意和趋向认识得越来越清晰,高考命题从知识立意转为能力立意,考试大纲中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突出了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在考查学科能力的基础上,着重考查利用相关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物理试题所涉及的知识,以多样性、复杂性和综合性呈现出来,侧重了考查考生选择、加工、提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及能力。

一、备考工作回顾

1、及早规划,制定出合适目标

学校及年级都要求高三各备课组均提前制定详细的周教学计划,具体到作业讲评的内容,并张贴在年级办公室和教学班,这样既可以让老师已计划授课,有准备有目标,同时学生也了解这一周的复习计划,做有准备之复习,目标也更加明确.全备课组成员共同商量,制定了严密、合理的周复习计划,有时间、有重点、稳步地推进复习。

2、加强集体备课

进入高三总复习,时间紧,内容多,很多知识点需要整合,需要为学生理清思路,排除误区,备课量大。所以我积极组织进行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力量,把每节课要讲的知识点、重难点,都做合理安排。同时我们两位老师还一起精选需要讲评的练习。通过集体备课,我们可以作到每节课都心中有数,进度也比较统一。研究近五年的高考试题,特别是课改区宁夏的高考试题,从中可以了解到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命题趋势,把握高考复习方向,突破重点、难点进行有效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3、扎实完成了三轮复习计划

一轮复习,注重双基,根据考纲要求,针对各各知识点逐一复习,各个击破,打好扎实的基础。二轮复习中,重点是形成板块结构,建立知识网络,全面提升综合分析能力。精选二轮资料、试卷,严格要求学生完成,并认真讲评,重点是思路分析、方法引导,经过一个多月的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在三轮复习中,重点是解决选择题,可以说选择题决定着物理成绩的高低,对选择进行专项训练,采用课前先练习,及时讲评,学生纠错,经过二、三周的训练,学生做选择题的准确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为理综的成功奠定了基础。最后,我们还根据学生的知识漏洞组合了几套练习题,进行模考,使得知识得以补救,基础更加坚实,充满自信,迎接高考。

4、专题复习及指导到位

先后印刷了以下材料:新课标物理学史、物理做题规范、选择题专练、实验题专练、宁夏四年理综试题、新课标考纲、物理易错知识点、物理易错题专练等。

5、实验能力的提升

(1)一些基本仪器的原理、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读数是高考的热点。(2)以结合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基本实验的思想方法、数据处理误差分析为主的创新实验逐渐成为增长点,能体现新课程思想。(3)以考察物理模型、物理规律为主的设计性实验,是难点也是高考的发展的方向。

(4)电学实验历年都是是高考实验亮点,命题新、方法活、内用丰富,源于课本又有创新.二、对新高三的建议 1、搞好教研加强“两纲”的研究。即对考试大纲和教学大纲的研究,把握好教学基调,命题基调。2、加强对高考题的研究

历年试题整体研究-------找共性

试题重点研究--------找趋势 试题对比--------找变化

试题分类研究-------找差别 外省试题--------找新意,找动态

新模拟题的研究------找策略 3、向教研要质量

每位老师认真实践“备---讲---改---考----辅-----研”教学环节,向课堂要质量,向计划要成绩,向问题要对策。4、狠抓专项练习,周考。

篇7:物理中招复习备考反思

一、表达训练

物理就是以物论理,特定对象是理论的基础,包括文字、几何(作图)、代数(列式)共同构成了解题表达的基本步骤。矢量等式,不仅存在大小相等关系,而且方向必须相同。因此,矢量关系式,必须选取一正方向,作为列式各量统一的正方向,且一题一向。

列式表达,先列后解。列式可采用“主式+消元式”结构,通过“剥葱式”思维展开。首先列出关于“待求量”的方程(拿到这根葱),再选择列出主式中其余未知量的方程一一列出消元式(选择剥掉多余的),直至列出的方程组能够求出待求量,列式表达才算结束。再用方程组求解。这种按需要列出的各式之间,相互逻辑关系严密,思路发展清楚。

“待求量”方程,可按照“索果—探因—找规律—列式”的思维方式进行。列某个量的方程,首先分析该量变化的直接原因,判断该量变化遵循的基本规律,再根据题设条件选择列出元数最少、次数最低的规律方程,便于计算。因为综合方程组求解,列式时应列出原始方程式,没必要进行规律式的变形推导。

例1: (2003年高考34题)一传送带装置示意图,其中传送带经过A区域时是水平的,经过BC区域时变为圆孤形(圆弧由光滑模板形成,未画出),经过CD区域时是倾斜的;AB和CD都与BC相切。现将大量的质量均为m的小货箱一个一个在A处放到传送带上,放置时初速为零,经传送带运送到D处,D和A的高度差为h。稳定工作时传送带速度不变,DC段上各箱等距排列,相邻两箱的距离为L。每个箱子在A处投放后,在到达B之前已经相对于传送带静止,且以后也不再滑动(忽略经BC段时的微小滑动)。已知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T内,共运送小货箱数目为N。这装置由电动机带动,传送带与轮子间无相对滑动,不计轮轴处的摩擦。求电动的平均输出功率Po。

分析:使用P=FV牵引力F多大题设条件不足,该法排除,只能考虑P=W/t。“T时间将N个物体送出”,以开放性对象(物块)作研究,电机牵引力作功,T时间转化成的能量有N个物块的动能、重力势能和部分内能。(索果—探因)

解:根据功是能转化的量度,电动机牵引力的功等于转化成的能量。

P=(Ek+Ep+Q)/T…… (1) (主式)

Ek=uNmgS=NmV2/2…… (2) (消Ek式)

V=NL/T…… (3) (消V式)

Ep=Nmgh…… (4) (消Ep式)

Q=uNmgS′…… (5) (消Q式)

如图2:S′=S,即Q=Ek…… (6)

综上得:P=Nm (N2L/T2+gh)/T

二、加强内在联系的四个理解

1. 两“定理”都是牛顿第二定律的推论。

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并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原理,作为牛顿第二定律的推论定理,公式Fs=m (Vt2-Vo2)与Ft=mV2-mV1既有力学量,又有运动学量,是比牛顿定律应用更简单、直接的动力学公式。

2.“守恒”是内力效应规律,“定理”是外力效应规律,两种方法可以实现转化。

(1)动量定理:外力冲量等于对象(质点或质点系)动量的变化量。若将研究对象进行变化,将冲量外力转化为内力,取外界零冲量系统作研究,内力的效应仅是动量在系统内个体间转移,系统动量守恒。

(2)动能定理:外力所作的功,等于对象动能的变化量。同样将研究对象进行变化,使作功外力成为内力,取外界零功能封闭系统作研究,内力效应仅是在系统内实现能的转化,系统能守恒。

一道力学题应选“守恒”法或“定理”法,取决于研究对象是开放性还是封闭性的,通过研究对象的变化,两种方法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由于地面作为动量和动能的参照系,所以地面不能纳入守恒系统(参照物不能选取自身)。地面力(地面摩擦力)不能转化为内力,其效应问题一般使用“定理”法解决。

例2:质量为M的木块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u,一质量为m的子弹水平速度v击中木块并留在其内,木块的前进位移为s,求子弹击中的速度。

解:以M, m组合的动量守恒系统作研究对象,子弹速度方向为正。

mVx=(M+m) V…… (1) (主式)

V2=2ugS…… (2) (消V式)

由 (1) 、 (2) 综合得:

3.“定理”法和“守恒”法所研究的特征不同,守恒法比定理法简捷。

“定理”法选取变化过程(时间或位移)作为研究对象,多少次(多长时间)、多少位移,注重力的积累效应。而“守恒”法只作两状态分析。

动量守恒采用两时刻列式。一般选择待求量所在时刻和动量已知条件最多时刻,列出Pt=P2。能转化守恒法采用初末两状态能量比较关系列式,列出△E增=△E减。

4. 动量法和能量法分别适用于力的不同效应问题。双守恒系统,两效应表达式可互为消元。

动量法适用于力“多少次”或“多长时间”作用而产生的时间积累问题;能量法适用于“多长位移”产生的空间积累效应问题。动量守恒系统,动量法也可表达力的空间效应(动量守恒的位移表达式)。由于动量守恒和能转化守恒的封闭条件不同,内力效应未必动量和能量同时守恒。在双守恒系统中由于力的效应不同,守恒的本质不同,动量式和能量式可互为消元。

例3:载人气球原来静止于高为h的空中,汽球质量为M,人的质量为m,若人要从气球处沿绳慢慢着地,绳梯多长?

解:如图3:

L=S+h…… (1) (主式)

以M、m组成的动量守恒系统研究,规定向上方图3向为正。由于系统各时刻存在MV1-mV2=0,且运动具有等时性,必然存在MS-mh=0…… (2) (消S式)

上一篇:教育实践活动明白纸下一篇:tpo市场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