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指针笔试题

2024-04-30

c指针笔试题(精选8篇)

篇1:c指针笔试题

1. 变量的指针,其含义是指该变量的_________.

a)值 b)地址

c)名 d)一个标志

2.若有语句int *point,a=4;和point=&a;下面均代表地址的一组选项是_____. a)a,point,*&a b)&*a,&a,*point

c)*&point,*point,&a d)&a,&*point ,point

3.若有说明;int *p,m=5,n;以下正确的程序段的是________.

a)p=&n; b)p=&n;

scanf(“%d”,&p); scanf(“%d”,*p);

c)scanf(“%d”,&n); d)p=&n;

*p=n; *p=m;

4. 以下程序中调用scanf函数给变量a输入数值的方法是错误的,其错误原因是________.

main

{

int *p,*q,a,b;

p=&a;

printf(“input a:”);

scanf(“%d”,*p);

……

}

a)*p表示的是指针变量p的地址

b)*p表示的是变量a的值,而不是变量a的地址

c)*p表示的是指针变量p的值

d)*p只能用来说明p是一个指针变量

5. 已有变量定义和函数调用语句:int a=25; print_value(&a); 下面函数的正确输出结果是________.

void print_value(int )

{ printf(“%dn”,++);}

a)23 b)24 c)25 d)26

6.若有说明:long *p,a;则不能通过scanf语句正确给输入项读入数据的程序段是

A) *p=&a; scanf(“%ld”,p);

B) p=(long *)malloc(8); scanf(“%ld”,p);

C) scanf(“%ld”,p=&a);

D) scanf(“%ld”,&a);

7.有以下程序

#include

main

{ int m=1,n=2,*p=&m,*q=&n,*r;

r=p;p=q;q=r;

printf(“%d,%d,%d,%dn”,m,n,*p,*q); }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A)1,2,1,2

C)2,1,2,1

篇2:c指针笔试题

main { int a=1, b=3, c=5; int *p1=&a, *p2=&b, *p=&c; *p =*p1*(*p2); printf(“%dn”,c); }

执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A)1

2. 有以下程序

main

{ int a,k=4,m=4,*p1=&k,*p2=&m;

a=p1==&m;

printf(“%dn”,a);

}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A)4

B)1 C)0 D)运行时出错,无定值 B)2 C)3 D)4 B)1,2,2,1 D)2,1,1,2

3. 在16位编译系统上,若有定义int a={10,20,30}, *p=a;,当执行p++;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向高地址移了一个字节

C)p向高地址移了两个字节

4.有以下程序段

int a[10]={1,2,3,4,5,6,7,8,9,10},*p=&a[3],b;

b=p[5];

b中的值是

A)5 B)6 C)8 D)9

5.若有以下定义,则对a数组元素的正确引用是_________.

int a[5],*p=a;

a)*&a[5] b)a+2 c)*(p+5) d)*(a+2)

6.若有以下定义,则p+5表示_______.

int a[10],*p=a;

a)元素a[5]的地址 b)元素a[5]的值

c)元素a[6]的地址 d)元素a[6]的值

7.设已有定义: int a[10]={15,12,7,31,47,20,16,28,13,19},*p; 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A) for(p=a;a<(p+10);a++);

B) for(p=a;p<(a+10);p++);

C) for(p=a,a=a+10;p

篇3:c指针笔试题

当前, 中移动TD四期建设正紧锣密鼓地进行, 与此前不同, 四期建设除了考虑对TD-LTE的支持, 更将节能降耗、绿色演进作为重点, 4月, 中移动提出的新一代绿色无线接入网架构C-RAN正是在此背景下横空出世。记者近日从中移动集团一位人士处获悉, 4个月以来, C-RAN试点正在一些省份有序开展, 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用他的话来说, “几个月的试点证明, 该架构无论从保证大带宽、高质量, 还是在节省成本、降低功耗方面都意义非凡”。

重压之下的抉择

C-RAN架构的提出肇始于中移动研究院, 作为该计划的负责人, 中移动研究院副院长王晓云深谙新形势下中移动面临的重重压力, 这些压力直接导致了C-RAN的诞生。

思科Visual Networking Index的统计显示, 当前, 移动互联网流量年复合增长率为131%, 但空口资源的复合增长率仅为55%, 二者之间存在巨大差距;另外, 数据流量增长迅速, 但APRU并没有随之快速增长, 二者正出现日益增大的鸿沟。

王晓云提出, 随着基站数量从20万个增加到50万个, 中移动的电力消耗在近5年内翻了一倍, 2009年电力成本更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孤立的基站已远不能有效处理潮汐效应的动态网络负载, 这导致较低的平均基站利用率, 浪费了大量电力资源。

她同时指出, 基站的密集部署带来两大严重问题:其一, 在移动通信需求旺盛的许多大型城市已部署大量基站, 一些地区的基站间距仅有100~250米, 这导致了较高的频率复用因子和基站间无线信号干扰严重;其二, 运营商难以靠小区分裂提升网络容量, 因为在通过小区分裂增大发射功率的同时, 也将导致更强的基站间干扰, 而干扰降低了相邻小区的容量, 并使相邻小区覆盖恶化。

在层层重压下, 中移动研究院力图从三个方面优化RAN架构, 解决以上问题:即减少基站设备所需的机房、采用协作式无线接入技术、采用资源聚合以及动态资源分配, 于是C-RAN的三个要义—集中处理、协作处理、实时云计算构架, 随之破茧而出。

为了实现C-RAN较低的功耗及成本、提高网络容量、提供更大灵活性的“愿景”, 王晓云提出:中移动将建设高带宽的光传输网络, 以自适应地实现动态网络负载均衡;同时建设分布式RRU, 引入协作多点传输技术, 以提高网络频谱效率;并引入实时云架构实现集中式处理, 以降低基站数量、电力消耗及资本和运维开支。

节省50%OPEX和15%CAPEX

根据规划, 中移动将分三阶段实施C-RAN计划:1~2年内, 部署集中式基带池, 着力于重用光纤资源、降低基站站点数、减少基站配套设备;2~3年内, 引入协作式无线电, 重在改进空口传输方式、引入同站址协作波束赋形和多站址联合处理;3~5年内, 引入基于实时处理的云计算, 以实现虚拟基站, 基于通用处理器及开放平台, 支持多模的软件无线电。

C-R AN的最大优势是部署成本低廉, 可快速实施网络部署。王晓云根据中移动在某典型城市的部署情况预估:与传统网络配置相比, C-RAN可节省中移动50%的运维支出 (OPEX, 包括电力、人工维护、站点租金、传输费用) 和15%的投资支出 (CAPEX, 包括勘站及网络规划、配套设备、基站设备、网络建设费用) 。

作为中移动主导提出的无线接入网新架构, 中移动在C-RAN研发、部署之初就注重联合多方力量共同建设, 包括NGMN和3GPP等国际组织、清华和北邮等研究院校、IBM和inte等IT厂商、中兴和大唐等国内设备商以及爱立信等国际设备商都共同加入了中移动C-RAN阵营。

产业链方面, 中兴通讯无线经营部向际鹰介绍, 目前中兴正针对C-RAN, 与中移动及第三方合作进行面向LTE及LTE-A的集中式基带池研究与应用, 目前已可提供业界最大的基带单元并作了实际部署, 同时也正进行LTE-A CoMP研发工作。而诺基亚西门子通信中国区研发经理关皓则根据C-RAN的需求提出, 无线云将成为下阶段值得业界研究的新领域, 而诺西基于其Flexi基站, 实施了实时ICIC和CoMP, 降低X2延迟, 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应用。IBM中国研究院高级经理邵凌则提出, 对于C-RAN的实施, IBM目前正从未来RAN的新架构角度考虑无线网络云产品的规划和部署, 透明性、高使用率、高可扩展性、快速资源服务是IBM研究的重点。

link

中移动新型无线接入网架构C-RAN

今年4月末, 中移动研究院推出面向绿色演进的新型无线接入网架构C-RAN, 同时发布了详述其组织架构、关键技术及实施方案的白皮书。为尽早实现C-RAN产业化, 中移动研究院联合IBM、中兴通讯、华为、英特尔等厂商共同签署了谅解备忘录。

篇4:c指针笔试题

一、试题结构:强化标准化考试,单选题和多选题并存

台湾指考国文科试题由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构成,其中选择题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它们的分布与所占分值对比参见表1。

由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55:45的占分比,易于得出台湾强化标准化考试的结论。同时,其多选题的难度弥补了单选题易于造成试题过于简单的缺陷。

二、试题样式:注重引导,文字与插图并举

台湾指考国文科试题采取文字直叙和图画呈现的样式,直述问题或略加引导。就图画呈现和略加引导而言,如选择题第7题加上古代建筑物的插图,让考生得以具象对照各处联语,引导答题;而选择题第5题通过题干“人物描写未必要正面描写,透过人物的言语,往往可以更自然地刻画人物的真实性情”,引导学生解答“作者透过记录祖父的话,目的是要彰显祖父的何种情怀?”选择题第11题则以“文章中常会以一二关键字,作为凸显该段或该篇文章主旨的枢纽”的表述,引导学生“阅读下文,选出其中的关键字”。

三、试题选材:包罗古今,联系教材,彰显国学

首先,台湾指考国文科试题取材包罗唐宋古文、唐诗、元曲、文化思想典籍、现代散文、现代诗歌、对联等,古典、现代兼备。现代文学部分,更是囊括叶维廉、蒋动、亚荣隆、撒可努、刘大任、黄春明、古蒙人、陈黎等人的作品,涵盖新诗、美学、民间文学、乡土小说、报道文学等,丰富多元。

其次,今年指考国文科试题继续延续台湾近几年积极采用高中教材入题的传统,选用了较多高中教材的内容设置试题,如《劝学》《师说》《冯谖客孟尝君》《烛之武退秦师》《出师表》《醉翁亭记》《黄州快哉亭记》《赤壁赋》《鸿门宴》以及选修教材中的《论语》《荀子》数章。

再次,文言文和白话文试题的比例在台湾指考中一向备受关注。今年台湾指考国文试题,在不纳入作文题分计算的情况下,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占分比例为67:33。从文言文考核的这种强势,可见台湾指考国文科对培养学生国文素养的重视。

四、阅读理解:短小精悍,一料一用

首先,台湾指考国文科共有11道阅读理解题,约占选择题的二分之一。这些阅读试题的文字量多介于150—300字之间,或测验考生理解文意、归纳文章主旨的能力,或测验学生解读文章深意、评析写作技巧的能力。考生必须具备阅读文字的耐心以及理解文意的能力,才能顺利作答。

其次,台湾指考国文科试题对阅读材料的使用主要是一则材料设置一个问题,即“一料一用”。如摘选自黄春明《青番公的故事》的片段只要求“阅读下文,选出叙述正确的选项”。

相比较于大陆高考对阅读材料处理的“一料多用”(即一则材料设置多个性质不同的问题),台湾的“一料一用”更利于考核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因为“一料多用”,学生可能针对不同的问题多次阅读材料,在为解决第二个或第三个问题再次阅读材料时,就有可能修改对第一个问题的解答。这样就使对快速阅读能力的考核失去了作用和意义。

五、写作:文体不限,发挥空间宽广

今年台湾指考国文科试题是“请以‘专家为题,写一篇首尾完整的文章,文长不限”。对于此题,学生可以写成或论述专家的定义、功能或价值的议论文,或描述专家专长的记叙文,或抒发专家奋斗历程甘苦的抒情文,文体不限,取决于考生个人对于“专家”的感受。此外,该题的引导——“现代科技进步,文明发展快速,任何知识学问的数量和深度都远远超过古代,分工、分门成了必然的趋势,任何人都无法博通一切,各类‘专家应运而生”,也只是对现代社会中专家之产生稍作描述,并未限定思考方向,只要考生能够切合“专家”一题,根据个人所知所感,文辞流畅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就应该能够得到不错的评价。

篇5:c指针笔试题

一、一个句子的误读

第二部分议论文阅读材料的第6段有这样一个句子:最近一届的“芥川奖”获得者田中慎弥却是个“普通人”。字面上看似乎没有问题,但认真推敲则发现:“的”字应放在“获得者”前,或者在“获得者”前添加“的”字,或者干脆去掉这个“的”字,因为这个句子造成了限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的不匹配:偏正关系的“最近一届”限制“芥川奖”而非“获得者”,即是“届奖人”而非“届人”。

二、一个答案的偏差

第一部分的4题是“阅读下面这则新闻, 回答后面的问题。”第(1)小题要求“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参考答案是:门户网站联合发布当前“最具价值的20个汉字”调查结果。标题是“眼睛”而非全貌,言简意赅、短小精悍为上;主要内容则需是主谓宾齐备为好。笔者认为,这里是“拟个标题”与“概述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混同了。

三、应用材料值得商榷

第一部分的5题:请找出下面这则应用文中两处不恰当的地方,并提出修改意见。

似乎是比较明显,按题意指向是格式上缺少“日期”,内容上“不能到校学习(病了)”而请假无需“原谅”,只求“批准”。然而作为全省统一的命题材料,应该是典范的,下面这几点值得考虑:1.“请假条”属于应用文中的条据类,按性质和内容分为凭证条据(如借条、欠条、收条等)和说明条据(如便条、留言条、请假条等),是与通知、倡议书等并列的常用应用文,“病假条”是与事假条、丧假条、婚假条、产假条等并列的,对学生来说“请假条”更合适。况且,真正的病假条是需要“医诊证明”或“医生建议”之类的内容的。2.作为标准的应用文 ,署名里自己的称谓“学生”后应加“:”。3.“急性肠胃炎”(或胃肠炎)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张丹昨晚得病,假条没写日期,估计应是今天早晨捎去的吧。“现正在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现在进行时】,写假条前难道没去看医生吗? 上吐下泻地··折腾,能承受得了? 是不是应该“还在接受治疗”啊【病症延治时】。4.假如是张丹在中考冲刺或总复习前的应约或会聚,宴··席上受长辈呵护或好友劝谏等而暴饮暴食, 或者食入生冷腐馊、秽浊不洁的食品,引发胃肠黏膜的急性炎症,事后愧悔了,而说“请您原谅”,似乎也顺乎情理。此其一。其二,张丹因病救治得误课两天,又不能前往学校当面请假,对班级的学习和学校的纪律来说,请求老师原谅,似乎也能说得过去。

四、作文材料尚有缺失

2014年的作文材料是 :“衣着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衣着体现着人的个性、爱好、修养、追求……它的背后往往有着生动的故事,有着不同的见解。”

请以“这样的衣着”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文体自定。 (余略)

这则材料是相当不错的,各层级考生都有话可说,有文能写。问题是命题作文不能以话题为题,“这样的”虽然体现着或蕴含着、渗透着“个性、爱好、修养、追求……”,但是按材料的指引【审题】,文体只能在记叙文(有着生动的故事)和议论文(有着不同的见解 )之中选择 ,而无法择用说明文。这样就造成了命题虽然不是有意制造偏爱取舍, 但实则无意间失落了一种文体的现实。其实,添上“有着别样的设计”或“有着独特的样式”等就规避了这种缺失,也为想象力丰富的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个性和自我的平台。

以上所言,仅仅是追求完美的拙见,意在表明“完美只是一种追求”,命题材料一定要竭力做到“深思而慎取”。

摘要:河北省初中升学考试作为全省统一性考试,试题命审特别慎重,不可谓不深思慎取,然而同世间万物一样,绝对完美恐怕只是一种愿景,指出其白璧微瑕,意在助力其顺利成长和发展,引发学术思考。

篇6:c指针笔试题

一、题型分析

分析古诗情感试题与《2008年考试大纲》中“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考点相对应。主要有以下六种设题方式:

例1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008年高考安徽卷)

例2“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感情?请简要赏析。(2006年高考四川卷)

例3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2007年高考广东卷)

例4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008年高考江苏卷)

例5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2008年高考全国Ⅱ卷)

例6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2007年高考湖北卷)

古诗情感分析类试题设题方式灵活多变。此类试题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以诗中意象、意境和炼字等情感载体为切入点设问,例1、例2和例3分别是分析意象、意境和炼字中蕴含的思想情感:一类是按分析范围不同又分为分析局部情感试题和分析全诗情感试题,例4是分析局部情感试题。只要求分析尾联表达的情感,例5和例6都是分析全诗思想情感试题,例6是分析比较两首诗表达的不同思想情感。

二、命题预测、

分析情感试题在高考古诗鉴赏题四种主打题型(分析意境、分析手法、品析炼字和分析情感)中居第一位,出现频率最高,2004—2008年平均每年17套试题中就有11道试题是分析情感试题。借景抒情手法是分析情感试题的命题核心点,因此复习备考中应重点培养考生从景与情关系角度分析写景诗的鉴赏能力。

三、技法点拨

首先,从以下五个角度分析就能高屋建瓴地把握全诗情感。

(1)知人论世——对于熟悉的作者,可从其生平、思想、风格和所处时代挖掘出解读全诗所需信息。如陆游和辛弃疾都身处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的南宋,始终把洗雪国耻、收复失地作为毕生事业,创作了许多表达抗金复国理想和壮志未酬感慨的诗作,因此解读这两位诗人作品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2005年北京卷考查的就是陆游《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中抗金报国的爱国之志和壮志未酬的悲愤情怀。对于陌生作者,要抓住诗下注释中简介其所处时代或当时处境的关键词,挖掘其隐性信息来解读全诗。如2008年安徽卷简介谢枋得的注释中“宋末…‘以忠义自任”即是关键词,“宋末”暗示了当时山河沦陷、百姓涂炭、朝廷腐败的黑暗现实。“以忠义自任”暗点谢枋得有民族气节,把握了这一时代背景和作者人格就能准确分析例1。

(2)分析意象——古诗中有许多具有固定象征义的意象。杨柳、孤蓬、浮云用来表达离愁别绪;明月、鸿雁、杜鹃用来表达思乡怀人之情;芳草、落花、鹧鸪、流水、夕阳等是抒发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等各种凄凉伤感之情的“愁种子”;梅花、菊花、荷花、松树、竹子等意象常隐喻正道直行、坚贞孤傲的节操;等等。利用这些“情感载体”即可见微知著。

(3)明确类别——各类诗歌抒发的情感也是有规律可循的。田园诗抒发喜爱山川美景之情,抒发怡然自得的闲适情趣,表达远离污浊官场的洁身自好情怀。边塞诗表达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抨击统治者穷兵黩武。送别诗抒发黯然销魂的离愁别绪,寄托对友人诚挚的安慰和祝愿。思乡诗表达游子或征人的思乡怀人之情。咏物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高洁傲岸的品格。咏史诗表达缅怀古代英雄、渴望建功立业之志,抒发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愤懑,抒发国土沦陷、山河易色的悲痛。抒发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感慨,抨击昏庸腐朽的统治集团。如2007年高考湖北卷例6题比较吴融的《华清宫》和李约的《过华清宫》。两首诗题目中都有“华清官”,华清官是唐代皇帝行宫,唐玄宗每到冬天都带着达官权贵到那里避寒,可知这是吟讽唐玄宗荒淫误国的咏史诗。据此初步把握了全诗思想情感,此题答案是:吴融的诗鞭挞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李约的诗讽刺统治者安逸误国,感叹王朝兴衰。

(4)抓情感语——诗的标题或正文常含有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语言。标题常含“怨、愤、哀、喜、别”等表达情感的词语,如2004年江苏卷考查的柳中庸《征人怨》、2007年重庆卷考查的白居易《惜牡丹花》等。许多诗句中常有“孤”“独”“悲”“愁”等直接表露情感的诗眼,如2004年广东卷考查的杜甫《江汉》中“永夜月同孤”的“孤”字,流露了作者苦无知音、孤独烦闷的情怀,2008年湖南卷考查的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的“愁”字统摄了全诗情感。

(5)卒章显志——在全诗结尾作者揭示出自己要表达的心志或情怀的写法叫卒章显志。律诗一般是后两联抒情言志,宋词一般是下阕抒情言志。因此许多分析思想情感试题都围绕律诗尾联设问,把握全词主旨的捷径就是深入探究诗的末联(句)含义。如2008年高考江苏卷要求分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尾联的思想情感,例4的答案是:“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表达了作者忧虑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奸邪为非作歹的忧国忧君情怀,“长安不见使人愁”一句抒发了包括作者自己在内的贤者不得任用的报国元门的沉痛心情。

其次,储备熟记答题所需的表达思想情感类术语。

解答分析古诗情感试题常用术语有:“离愁别绪、思乡怀人、恬淡闲适、清高孤傲、孤傲不群、孤寂惆怅、凄苦烦闷、伤感不平、苦闷无聊、乐观旷达、轻松愉悦、建功立业、壮志未酬、报国无门、忧国忧民、美人迟暮、借古讽今、怀古伤今、物是人非”等。

最后,按照不同题型的不同答题思路规范答题。

分析意象试题答案可按照“借(用)意象+的+意象的特征,表达(抒发)了+概括情感的短句”格式表述。如例1答案是:作者借小孤山砥柱中流。形象表达了身为末世孤臣。也要勇猛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分析意境试题按照“概括特征-描述画面-点出情感”三步答题,分析炼字试题按照“指出炼字-分析含义-点明情感”三步答题。如例3题干中已具体指出诗句中炼字,所以省略第一步“指出炼字”,答案是:“穿”字写诗人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踽踽独行之状(分析含义),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孤独的情绪(点出情感)。“数”字写诗人独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数着流萤(分析含义),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点出情感)。

分析全诗情感试题要分句(联)逐层分析,答案要按“总括语-分析语”的总分格式表述。如例5答案是:表现了作者政治失意后的寂寞以及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总括语)。一、二两句写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的凄冷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失意后的寂寞愁绪;三、四两句写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在归鸟的鸣叫声中,关上了自己家门。可看出诗人对世态冷暖的感叹(分析语)。

此外,分析古诗情感时要特别注意大多数作品的思想感情不是单一的。其中可能交织着许多非常复杂的情感。

四、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两首咏秋的古诤。然后回答问题。

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行秋

[南宋]徐玑

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闲傍柳边行。

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细浪生。

两诗均借秋天景色抒情,所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秋词》描绘了鹤排长空的壮景。画面开阔辽远而又富有生气(1分);抒发了一种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豪迈精神(或答为“展示了作者在困境中旷达洒脱的性格”,1分)。

篇7:c指针笔试题

阅读,就是从所读的文章中获取有效信息。文章中的信息有两种:一种是显性信息,就是文章直接告诉读者的,这种信息可以从文中直接找到;一种是隐性信息,就是文章没有直接告诉读者的,而是作者用委婉曲折的手法告诉读者的,这种信息需要读者透过文句的字面意思,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挖掘它的含义。学生对前一种信息的获取比较轻松,而对后一种信息,往往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就需要我们阅读的时候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那么如何提高阅读效率和解答问题的准确性呢?一是要注意文体的特点,二是要把题目带到文章中去,三是要掌握答题技巧。

现代文阅读题目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可能感觉无处下手,解答起来也不着边际。做现代文阅读题目固然需要良好的知识功底,但如果能遵照一定步骤,理清思路,也可化难为易,提高现代文阅读的答题水平。下面就现代文阅读谈谈一点体会。

一、通读全文,把握大意

带着题目阅读有利于我们更快更好地筛选出相关信息。阅读时,要重视标题、起始段、结尾段及各段落的首尾句的相关内容,理清全文的脉络。阅读时既要弄清字面上的意思,又要力图获取字里行间的隐含信息;既要注意文中隐含情感的文字、传递知识的语段、阐释观点的段落,还要特别注意超出常规的新思维。

二、对照考题,找到答题区间,筛选出相关的语言材料

问题的相关信息往往在一定的区间,同学们要能联系上下文,准确找出包含答题所必需信息的语段。

三、选好答题的角度,组织好答题的语言

这类题目的语言表达,可采取诸如“摘录法”“浓缩法”“拼接法”“改写法”“活译法”“仿写法”“分析法”“综合法”等。

四、快速浏览全文,拟出答案

⑴注意理清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抓准核心句子——起始句、重点句、归纳句,这些句子常常是提炼文段(或全文)内容要点(或中心意思)的依据。概括中心要点时,要注意保持概念的一致。对于文中比较长的句子的紧缩,要注意把握住其要点。

⑵要注意文段中多次出现的词语、意义相近的词语,这些词语是内容要点、中心意思的外在表现,不可忽视。

⑶概括时,要注意保持角度一致,概括的层次要恰当,内容要涵盖得全面正确,概念要限制准确,表达要精练确切。

⑷注意弄清作品的社会背景,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知人论世。

⑸充分利用题干所提供的信息。题干常能显示命题意图,显示答题的方向,显示答题的区间,显示答题的方法。

⑹借助归纳概括内容要点、中心思想的常用方法:

标题法——从标题理解中心来作答;

开篇法——抓住首段中心句作答;

结尾法——用画龙点睛的语句的意思作答;

摘录关键句法——利用文中议论、抒情的关键文字作答;

自拟法——根据理解,抓住写作目的作答。

当然,阅读是读者对作品的独特感受与认识,不能强求一致;但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还是必要的,这样可以少走弯路,提高答题的速度和答案的准确度,提高得分率。

【试题演练】

(一)写给母亲

贾平凹

人活着的时候,只是事情多,不计较白天和黑夜。人一旦死了日子就堆起来:算一算,再有二十天,我妈就三周年了。

三年里,我一直有个奇怪的想法,就是觉得我妈没有死,而且还觉得我妈自己也不以为她就死了。常说人死如睡,可睡的人是知道要睡去,睡在了床上,却并不知道在什么时候睡着的呀。我妈跟我在西安生活了十四年,大病后医生认定她的各个器官已在衰竭,我才送她回棣花老家维持治疗。每日在老家挂上液体了,她也清楚每一瓶液体完了,儿女们会换上另一瓶液体的,所以便放心地闭了眼躺着。到了第三天的晚上,她是闭着的眼再没有睁开,但她肯定还是认为她在挂液体了,没有意识到从此再不醒来,因为她躺下时还让我妹把给她擦脸的毛巾洗一洗,梳子放在了枕边,系在裤带上的钥匙没有解,也没有交代任何后事啊。

三年以前我每打喷嚏,总要说一句:这是谁想我呀?我妈爱说笑,就接茬说:谁想哩,妈想哩!这三年里,我的喷嚏尤其多,往往错过吃饭时间,熬夜太久,就要打喷嚏,喷嚏一打,便想到我妈了,认定是我妈还在牵挂我哩。

我妈在牵挂着我,她并不以为她已经死了,我更是觉得我妈还在,尤其我一个人静静地待在家里,这种感觉就十分强烈。我常在写作时,突然能听到我妈在叫我,叫得很真切,一听到叫声我便习惯地朝右边扭过头去。从前我妈坐在右边那个房间的床头上,我一伏案写作,她就不再走动,也不出声,却要一眼一眼看着我,看得时间久了,她要叫我一声,然后说:世上的字你能写完吗,出去转转么。现在,每听到我妈叫我,我就放下笔走进那个房间,心想我妈从棣花来西安了?当然是房间里什么也没有,却要立上半天,自言自语我妈是来了又出门去街上给我买我爱吃的青辣子和萝卜了。或许,她在逗我,故意藏到挂在墙上的她那张照片里,我便给照片前的香炉里上香,要说上一句:我不累。

整整三年了,我给别人写过了十多篇文章,却始终没给我妈写过一个字,因为所有的母亲,儿女们都认为是伟大又善良,我不愿意重复这些词语。我妈是一位普通的妇女,缠过脚,没有文化,户籍还在乡下,但我妈对于我是那样的重要。已经很长时间了,虽然再不为她的病而提心吊胆了,可我出远门,再没有人啰啰唆唆地叮咛着这样叮咛着那样,我有了好吃的好喝的,也不知道该送给谁去。

在西安的家里,我妈住过的那个房间,我没有动一件家具,一切摆设还原模原样,而我再没有看见过我妈的身影。我一次又一次难受着又给自己说,我妈没有死,她是住回乡下老家了。今年的夏天太湿太热,每晚被湿热醒来,恍惚里还想着该给我妈的房间换个新空调了。待清醒过来,又宽慰着我妈在乡下的新住处里,应该是清凉的吧。

三周年的日子一天天临近,乡下的风俗是要办一场仪式的,我准备带着香烛花果,回一趟棣花了。但一回棣花,就要去坟上,现实告诉着我妈是死了,我在地上,她在地下,阴阳两隔,母子再也难以相见,顿时热泪肆流,长声哭泣啊。

(2012年第1期《文苑?经典美文》)

1.本篇文章成功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是本文的特点之一,请选择描写“我”的一处细节简要分析。

2.仔细阅读文中画线句子,请你任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3.文章多处前后照应,结构严谨。仿照示例,再举一例。

前文:算一算,再有20天,我妈去世就三周年了。

后文:三周年的日予一天天临近。

前文:三年里,我一直有个奇怪的想法.就是觉得我妈没有死……

后文:

4.母亲去世已经三年,可“我”“就是觉得我妈没有死”,这是为什么?

5.母爱是最伟大无私的。请你写出一句有关母爱的名言。

(二)别迷失在“成功故事”中

赵畅

不论是谁,都想成功;不论是谁,都想寻找实现成功的最佳路径。于是,有些所谓的经典“故事”,便粉墨登场。只是,到了后来,有的人在频频撞了南墙以后,才觉得有受骗上当之感。“‘故事’变‘事故’”,乃此之谓也。

有个读小学的孩子,尽管平日说话做事显得很机灵,可学习并不用功,于是,学习成绩不免受到影响,有一次竟还考了不及格。对此,孩子的家长不以为然,依然很自信,自信孩子智商高,以后一定会赶上去的。因为放任自流,缺乏与学校沟通,缺乏对孩子的严格教育和正确引导,孩子成绩每况愈下便成了必然的趋势。人们不禁要问:这位家长的自信,源于什么?难道仅仅是因为“智商高”?后经了解,原来,他听信了爱因斯坦孩提时的“故事”。

殊不知,这个传说中的故事,该是以讹传讹的产物。真实的情况是:爱因斯坦在上小学时学习成绩优异,而不是后来认为的劣等生。这个说法之所以会流行,是因为每个人都喜欢这样的故事——小时候学习不好,长大后同样可以取得伟大的成就。但是令很多家长“失望”的是,爱因斯坦12岁就开始自学微积分了。

也难怪,有识之士直言不讳:“不要痴迷于从阅读成功人士的传记中寻找经验。这些书大部分经过精致包装,很多重要事实不会告诉你,盖茨的书不会告诉你他父母是IBM董事,是他们给儿子促成第一单大生意;巴菲特的书只会告诉你他8岁就知道去参观纽交所,但不会告诉你是他国会议员的父亲带他去的,由高盛董事接待的。”是啊,当人们听完许多关键“细节被故意忽略后的不厚道的“故事”后,有可能会出现“事故”——因为人们听信之,“以为从此以后自己走的路一定是正确的,即使偶遇失败,也是一时的困惑,你坚信最终还是会赢的”,这不是误人子弟吗?

一个人的成功,是基础条件、机遇希望、家庭背景、天赋经历等诸多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成功人士要重新复制自我都不可能,遑论后人一定能复制成功。真正能够复制成功的,便是自我悟彻、自我把握、自我努力。

英国剑桥大学对从本校毕业的曾获诺贝尔奖的专家进行过调研,结果显示:他们并非天才,中学时代学习勤奋努力,顺利考上剑桥;大学时代大多也是埋头学业,成绩优异;工作后,有的潜心科研,有的将科研与商业结合,但基本仍是兢兢业业,钻研不止,最终走向辉煌,名利双收。而美国一本知名杂志对各界成功人士的调研同样表明:在天赋、智慧、机遇、能力、勤奋、斗志、毅力等十几个成功要素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勤奋。

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故事”,不要太相信聪明,相信取巧和走捷径,只须在乎自己的判断,在乎勤奋、毅力等“大道理”——“大道理是经过几千年论证的,你以为你是个例外,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2012年第1期《今日文摘》)

1.本篇文章议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请你简要回答文章论证的过程。

3.请你解释文章中加点的词语的意思

遑论:

4.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5.“大道理是经过几千年论证的,你以为你是个例外,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句中的“大道理”指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篇8:期末综合测试题(C)

1. 若关于x的不等式-3x+n>0的解集是x<2,则关于x的不等式-3x+n<0的解集是

()

A. x<2B. x≤2C. x>2D. x≥2

2. 在一次课堂练习中,小敏同学做了如下4道分解因式题.你认为小敏做得不够完整的一道题是()

A. x3-x=x(x2-1)B. x2-2xy+y2=(x-y)2

C. x2y-xy2=xy(x-y) D. x2-y2=(x-y)(x+y)

3. 从A地到B地的路程为m km,某汽车匀速行驶从A地到B地需t h.若汽车速度每小时加快a km,则行驶时间可以缩短()

A.h B.hC.hD.h

4. 如图1,AB∥CD,AE∥FD,AE、FD分别交BC于G、H,则图中共有相似三角形()

A. 4对 B. 5对 C. 6对D. 7对

5. 某校测量了八(1)班学生的身高(精确到1 cm),按10 cm为一段进行分组,绘制出图2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班人数最多的身高段的学生有7人

B. 该班身高低于160.5 cm的学生有15人

C. 该班身高最高段的学生有20人

D. 该班身高最高段的学生有7人

6. 有一三角形纸片ABC,已知∠A=65°,∠B=75°.将纸片的一角折叠,如图3所示,使点C落在△ABC内.若∠1=20°,则∠2为()

A. 30°B. 60°C. 20° D. 65°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7. 如果正整数x的与2的和不小于x的一半与的和,则x的值可为.

8. 观察下列各式:2×4=32-1,3×5=42-1,4×6=52-1,…,10×12=112-1.将你猜想到的规律用只有一个字母的式子表示出来.

9. 小王在超市用24元钱买了某种品牌的牛奶若干盒.过一段时间再去该超市,他发现这种牛奶进行让利销售,每盒让利0.4元.他同样用24元钱比上次多买了2盒.若设他第一次买了x盒,那么可列方程 .

10. 如图4,△ABC中,BP ∶ PC=3 ∶ 4,PE∥AB,PD∥AC,则S△ABC ∶ S▱ADPE=.

11. 如图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3,0),B(0,-4),C(0,1).过C作直线l交x轴于D,使得以D、C、O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A、B、O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这样的直线一共可以作出条.

12. 一组数据4,7,18,29,1,0,5,2的极差是.

13. 某职业技术学校甲、乙两个班举行电脑汉字输入比赛,参加比赛的学生每分钟输入汉字的个数经统计后填入下表:

表1

某同学根据上表得出如下结论:①甲、乙两班学生成绩的平均水平相同;②乙班优秀(每分钟输入汉字不少于100个为优秀)的人数多于甲班优秀的人数;③甲班的成绩波动比乙班的成绩波动大.上述结论正确的是(只填序号).

14. 如图6,AB∥CD,AF分别交AB、CD于A、C,CE平分∠DCF,∠1=100°,则∠2=.

15. 如图7,AB∥CD,AF交CD于E,若∠CEF=40°,则∠A=.

16. 有位同学验证了几个值就认为n2+3n+1(n为正整数)一定是质数.其实当n= 时,n2+3n+1=就不是质数,因而他的判断是错误的.

三、解答题(17~19题每题8分,20~21题每题9分,22题10分,共52分)

17. 深受海内外关注的沪杭磁悬浮交通项目2006年3月获得国务院批准.沪杭磁悬浮交通线建成后,分为中心城区段与郊区段两部分.其中中心城区段的长度约为70 km,约占全程的40%.沪杭磁悬浮列车的票价预定为每千米0.65元~0.75元,请你估计沪杭磁悬浮列车全程预定票价的范围.

18. 根据图8中所给出的长度,用因式的乘积分别表示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19. 阅读材料:

关于x的方程x+=c+的解是x1=c,x2=;x-=c-(即x+=c+)的解是x1=c,x2=-;x+=c+的解是x1=c,x2=;x+=c+的解是x1=c,x2=……

(1)请观察上述方程与其解的特征,比较关于x的方程x+=c+(m≠0)与它们的关系,猜想它的解是什么.并利用“方程的解”的概念进行验证.

(2)由上述的观察、比较、猜想、验证,可以得出结论:如果方程的左边是未知数与其倒数的倍数的和,方程右边的形式与左边完全相同,只是把其中的未知数换成某个常数,那么这样的方程可以直接求解.

请用这个结论解关于x的方程:x+=a+.

20. 如图9所示,花丛中有一盏路灯AB.在灯光下,小明在D点处的影长DE=3 m.沿BD延长线方向行走到达G点,DG=5 m,这时小明的影长GH=5 m.如果小明的身高为1.7 m,求路灯AB的高度(精确到0.1 m).

21. 某市实验中学王老师随机抽取该校八(4)班男生的身高(单位:cm)数据,整理之后制得如图10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每组含最低身高,但不含最高身高).

根据这个统计图,解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一条你从图中获得的信息;

(2)王老师准备从该班挑选出身高差不多的16名男生参加广播操比赛,他应选择身高在哪个范围内的男生,为什么?

22. 已知AB∥CD,直线MN交AB、CD于E、F,EG、FH分别是∠MEB和∠MFD的平分线.求证:EG∥FH.

证法1:如图11(1)所示, 因AB∥CD且MN交AB、CD于E、F, 故∠MEB=∠MFD.

又∵ EG、FH分别平分∠MEB和∠MFD,

∴ ∠1=∠2.所以EG∥FH(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证法2:如图11(2)所示,延长GE到K.因AB∥CD且MN交AB、CD于E、F, 故∠AEF=∠DFE.

又∵ EG、FH分别平分∠MEB和∠MFD, ∴ EK平分∠AEF.

∴ ∠1=∠2. 所以KG∥FH(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EG∥FH.

上一篇:全南县围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办事效能和服务水平工作实施方下一篇:求长正方体棱长和及相应练习教案(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