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片《教育强国》观后感

2024-05-05

教育片《教育强国》观后感(共8篇)

篇1:教育片《教育强国》观后感

三亚学院作为国内唯一民办高校、海南唯一高校亮相央视一套专题片《教育强国》。该片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教育部联合摄制,旨在全面反映新中国教育事业前进历程,展示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辉煌。三亚学院结合海南自贸区(港)建设,发展旅游学科专业,培养特色旅游人才的办学成就获重点关注和报道。

专题片《教育强国》全片分为《立国之本》《强国基业》《春风化雨》《面向未来》4集,以鲜活的人物、故事化的手法,串联起中国教育扎实前行的足迹,全面讲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把教育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以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从各个领域作出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创新,对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跨越式成就进行了系统总结。据悉,该片摄制团队赴上海、山东、海南等14个省份教育一线,采访了65位亲历者、一线师生和专家学者,通过镜头定格中国教育的时代风采。

该片报道:“民办教育在中国教育体系中始终是一支活跃力量,始建于20xx年的三亚学院,围绕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开设高尔夫管理、邮轮管理等专业,不仅解决了当地旅游人才稀缺问题,而且灵活多样的办学方式提升了学校的育人效果”。

旅酒学院会展专业王妍苏在接受该片采访时说:“在我们大学期间,学校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实践机会,比如三亚目的地旅游博览会、博鳌亚洲论坛,我们都参与到其中。正因为这些经历,为我们的就业提供了基础”。

不仅如此,三亚学院还前瞻时代发展培育高端旅游人才,“海南自贸区(港)建设对人才培育提出了新要求,不能仅停留在技能层面,更要积极面向未来,关注数字教育,关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运用,关注智慧旅游。”旅酒学院执行院长柴勇说。

旅酒学院院长杨玉英在此前接受《海南日报》时也表示,三亚学院紧紧围绕旅游新业态对接人才培养,学校还作为全省牵头高校,在会展专业、旅游产业(酒店管理)、文化产业(文化与旅游协同发展)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创新。

围绕旅游人才培养的“换代升级”,学校还推动并加强学科融合,整合旅酒学院、盛宝金融科技学院、信息与智能学院等力量,围绕“旅游+金融”、“旅游+信息智能”,走出了一条全新的的发展路径并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

发展是硬道理。十四年来,三亚学院通过脚踏实地的办学,在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智力贡献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已成为三亚的靓丽城市名片,在海南岛上熠熠生辉。未来,三亚学院仍将坚持信念,坚定信心,在省市支持三亚学院发展成为“三亚大学”的背景下,不负教育初心,不负政府重托,不负社会期望!

20xx专题片《教育强国》观看体会

11月5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教育部联合摄制的专题片《教育强国》播出。该专题片共4集,分别为《立国之本》《强国基业》《春风化雨》《面向未来》。专题片以鲜活的人物、故事化的手法,串联起中国教育扎实前行的足迹,展示了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专题片的热映,在全国教育系统引起强烈反响。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凤义表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教育事业获得巨大发展,人口素质显著提高,为我国经济奇迹创造了重要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正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我们要坚持立德树人,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关键课程的作用,提升课程质量,增强课程吸引力,努力培养合格的、有信仰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建国初期数以万计的人通过学习,改变了个人命运,国民素质整体提高。”江西省玉山县凤凰小学校长王丹说,“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如何让更多孩子通过教育改变命运?我们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为学生成长打好精神底色,构建更加科学的课程体系,更加关注贫困学生、留守儿童,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优质教育。”

“我为新中国教育事业所取得的跨越式成就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河北省保定市易县教体局局长许俊良说,“今后,我们将继续坚守教育理念,心怀教育梦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努力办好新时期人民满意的教育。”

“这是新中国教育温暖而有力量的回忆。”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征街小学校长杜忠成说,“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赋予了今日教育人前所未有的重任。使命在肩,我们要立足当下,不忘教育初心,坚持改革创新,努力写好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奋进之笔’。”

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党委副书记郑中兵说:“经过新中国70年的发展,我们成为教育大国,正奔跑在教育强国的路上。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牢记为党育人初心、勇担为国育才使命,在培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征程中,书写教育工作者的华章,不负人民教师的称号。”

“我们要用心做教育,让更多的农村孩子通过教育,改变命运,成就未来。”扎根乡村教育的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湖村小学教师尤圆圆说。

“观看专题片,我们既看到了新中国教育经历的曲折、坎坷,同时也为70年中国教育的发展而欢欣鼓舞。未来,我们将回归教育本源,推进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大优质义务教育资源供给,满足不同群体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重振师道尊严。在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征途上走好愈加坚定的步伐。”安徽省宁国市教体局党委书记、局长胡正平说。

20xx专题片《教育强国》观看有感

近日,小编的朋友圈被纪录片《教育强国》刷屏了,这部纪录片到底讲了啥,其中又有哪些精彩内容?

原来这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教育部联合摄制的4集纪录片《教育强国》,聚焦新中国教育事业,以时代线索展开,全面讲述新中国教育70年走过的非凡历程,展示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

纪录片分为《立国之本》《强国基业》《春风化雨》《面向未来》四集,每集都以鲜活的人物、故事化的手法,串联起中国教育扎实前行的足迹。

北师大教授担任总撰稿,这部纪录片不简单

受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梁振华、周云磊两位教师承担了教育部专项课题《中国教育七十年成就电视化研究与实践》。在四集纪录片《教育强国》中,梁振华、周云磊分别担任总撰稿、执行总撰稿工作。

摄制团队赴上海、山东、贵州、广西、海南等14个省份教育一线,采访了65位亲历者、一线师生和专家学者,通过镜头定格中国教育的时代风采。

第一套中小学统编通用教材长啥样?

教师节是怎么来的?

高考是如何恢复的?

关于乡村教育,国家都出了哪些政策来支持?

老师家长们,这些问题如果孩子问的话,您能够详细地给孩子讲解吗?纪录片《教育强国》对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跨越式成就进行了系统总结,家长和老师可以带着孩子一起看看,一起了解教育的大事小事。

第一集《立国之本》

教育是立国之本,从1949年到1977年,伴随着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探索前进,中国教育事业同样开辟了新的历史、取得突出成就,使中华民族的面貌焕然一新,为中国发展和接下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

从制定《共同纲领》到召开第一届全国教育大会确定新中国的教育方针;开展扫盲运动,让亿万中国人开始了读书识字的新生活,成就足以载入人类文明史册……一系列重大事件,记录着中国教育在新中国建设时期克服艰难考验取得快速发展的辉煌历程。

第二集《强国基业》

伴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前进,中国教育步履坚实,焕发出全新的时代面貌。从1978年到20xx年党的xx大召开,教育事业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中发挥着基础和支撑作用。鲜活生动、颇具时代特征的人物和故事,成为中国教育事业留给人们的温情回忆。

恢复高考改变了一代青年人的命运,建立学位制度让中国人才培养与世界接轨,大规模出国留学为国家发展培养高端人才,广播电视大学的开办泽惠更大范围的青年……一系列事件,拉开了改革开放时期中国教育探索前行的大幕。中国教育用二十多年的时间,完成基础教育领域的“两基”攻坚,并开创了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新格局,在世界教育史上,书写了属于中国的时代传奇。

第三集《春风化雨》

教育是奠定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坚固基石,20xx年党的xx大召开以来,中国教育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个个教育故事,讲述着在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指引下,中国教育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变革历程。在偏远农村,在课堂一线,在实训现场,中国各类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各学段普及水平持续提升,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教育保障条件不断改善,师资队伍质量不断提升……所有努力,让中国教育事业呈现出全新的时代格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人才支撑。

第四集《面向未来》

在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面向未来,当代中国教育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重大问题,正在发生着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变革和探索。

思想政治课创新形式,为学生插上思想的翅膀;以安吉游戏为代表,中国学前教育在改革创新中焕发出中国特色和时代风采;随着劳动教育生动实践的开展、网络技术等创新应用,基础教育领域更加突出公平、变革,育人效果举世瞩目……中国教育各领域的深入变革与砥砺前行,共同勾勒出当代中国教育勇担时代重任、以创新开启未来的气魄与格局。

20xx专题片《教育强国》观看感想

“每年的9月1日,都是开学的日子。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伴随着朝气蓬勃、人头攒动的开学画面,纪录片《教育强国》开篇便直接道出了1949年以来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发展成就。经过70年的风雨兼程和开拓奋进,中国实现了从文盲半文盲大国向教育大国的历史性跨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迸发活力,国民素质明显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增强。现有1672万教师,2.76亿学生。

毫无疑问,中国教育事业70年来的发展成就正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充分体现,它有力印证着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善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使社会充满生机活力等。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切实保障着人民受教育权利和社会公平,培养造就了一批批优秀人才,也加快着中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稳步迈进的步伐。

“史实+数据”

顺叙道来中国教育成就史

那么时光追溯到70年前,刚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制度?纪录片《教育强国》分为“立国之本”“强国基业”“春风化雨”“面向未来”四个篇章,以1949年12月23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为开端,顺叙讲述重要时间节点和关键发展时期,中国教育制度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和取得的发展成果。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5.4亿人口中80%是文盲,农村的文盲率高达95%以上。不但普通群众里没几个识字的,就连许多干部文化水平也非常有限,甚至自嘲道:“不怕枪,不怕炮,就怕写报告。”面对国家建设的新局面,各行各业逐步开启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扫盲运动。在军队,赛跑不用发令枪,谁先写出规定的字谁起跑。在农村,人们从本乡本土的村名、农具,到全国性常见事物和常用词语开始识字。在冬季农闲季节,举办“冬校”“夜校“识字班”,集中进行扫盲识字。夏季农忙时,推行“小黑板下地”“挑担识字”“赶牲口识字”,抓紧时间分散学习。

得益于全国上下积极学习的良好风气,从解放初期到1964年,15岁以上人口的文盲率,已经从80%下降到了52%。随后,以扫盲运动为起点,改革中国汉字,恢复高考,出版教材,开办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推行义务教育体制,实施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相继建设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改善留守儿童教育条件,为贫困大学生开设“绿色通道”,提高残疾儿童入学率,发展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研究生,涵盖每个教育阶段的改革举措,为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了接受教育的宝贵机会。

“1956年,建校初期只有6位老师、3个教学班、80名学生,到如今,已经有在职教师108位、35个教学班、1800余名学生。”“我真的是亲历了集团化办学以来学校的变化,学生人数从400多人变成了1800多人,从12教学班变成了47个教学班,学校办学也从一址办学变成了两址办学。”片中呈现的河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和北京小学天宁寺分校的巨变,成为中国义务教育普及和办学质量提升的缩影。尤其是20xx年到20xx年这十年时间里,中国义务教育实现了从“基本”到“全面”的跨越式发展。正如片中接受采访的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顾明远所说,“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能够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确实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像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都经过了120xx年、50年才能够普及,我们也就用了20多年。”

追溯时代印记,了解发展轨迹,依托画面的生动展现和数据的直观呈现,观众循序渐进地了解中国为取得教育事业发展作出的创新改变和付出的不懈努力。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教育强国》对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史的记录是一种铭记,更是一种激励。

“历史影像”与“人物采访”交相辉映

跳脱出单纯的知识科普和历史讲述,纪录片《教育强国》在叙述形式上开拓创新,融合史料影像、歌剧歌曲、新闻纪录片、纪实画面,以及教育行业各类代表人物的访谈,架构和串联起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脉络。

史实画面的再现带领观众了解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群众的学习面貌和青年的伟大志向。延安秧歌剧《夫妻识字》中唱道:“庄户人为什么要识字?不识字不知道大事情。旧社会不识字,糊里糊涂受人欺,如今咱们翻了身,受苦人变成了当家的人,睁眼的瞎子,怎能行?”新闻纪录片《直上云霄》展现了毛泽东时代青年的伟大理想,“我们北京航空学院同学们的理想,就是希望我们自己设计制造的飞机,飞翔在祖国的天空。我们本着敢想敢干的精神,大胆的提出了自己设计和制造的想法。看呐,我们美丽的云鹰展翅高飞了……”

《让我们荡起双桨》《我和我的祖国》等歌曲作为背景音乐的使用,实现了对每个时期教育发展状况的生动复盘。例如,伴随着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纪录片展现中国高等教育踏上快车道的发展局面。“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大批专业技术人才走出校园,投入到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设当中。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表现形式与人物采访的结合,能够帮助观众更好地获取和理解信息。新闻纪录片《祁建华快速识字法》,用纪实影像讲述了成都军区文化教员祁建华发明识字方法的史实。对于这种不到30天就能让一个文盲学会3000多个常用汉字的识字方法,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副会长张昭文解释:“他用的教材是注音教材,就是每一个字上头注上音符,然后根据拼音来认字。”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和毛主席到访苏联看望留学生的纪实画面,搭配原莫斯科航空学院学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的场景回忆,再现真实历史时刻。

还有,新疆叶城第三中学的德育教师古丽加汗给同学们上课的纪实画面,搭配对党支部书记肖卫军的采访,生动讴歌像古丽加汗一样的青年教师,义无反顾投身祖国欠发达地区的教育事业的勇气和选择。在上海市上海中学原校长唐盛昌分析道,未来一代培养应该实现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最好的结合时,引出上海市东中学实验课上高一学生合作制作“程控升降机械手”的案例,帮助印证当下教学实践与未来培养目标的高度一致性……

从黑白影像到彩色画面,从直观讲述到配乐渲染,从经典影像记录到见证者解说,彼此互为补充,在变换表现方式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丰富影片内容。从教育改革的亲身经历者、教育政策的制定解读者、教育体制的体验受益者等不同身份和不同年龄的代表人物的口中,愈发感知中国制度、中国成就与中国自信。

借教育事业“典型人物”彰显时代印记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历史方位,教育政策的出台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教育事业的发展更与国家发展相互勾连。每个阶段有各自的典型人物,他们身上承载着那个年代的国家使命,彰显着那个时期独有的时代特征。通过《教育强国》中几位典型人物的事迹,观众可以以小见大,管窥这几十年来中国教育的发展样貌。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建设急需大规模高级专门人才,当时年仅19岁的戚发轫踊跃加入,一群怀揣着保家卫国梦想的年轻人汇聚在一起。戚发轫说:“抗美援朝的时候我们深深体会到,中国的航空力量太落后了,受人家欺负。所以那个时候下决心,一定去学航空、造飞机、保家卫国,所以我就报了航空这个专业,要下决心办这个事。”1977年,从宁夏戈壁草原来到北京的姜德文抓住了恢复高考的重要契机,追回了曾经丢失的学习时光,成为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批大学生。1978年也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符号,铭刻在无数人的记忆中。“我的证书是10001号。第一个‘1’代表科学院,最后‘1’代表第一个。”1983年5月27日,参加中国自主培养的第一批博士学位授予仪式的马中骐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位博士,他为国内理论物理学界和现代化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迈入新时代的中国,致力于学习型社会的建设。电子科技大学保安队的队长助理张永辉通过努力,在20xx年的时间里相继拿到了专科、本科、研究生文凭。他说:“我是41岁的时候准备考研究生的。当时的想法,一个是想拓宽自己的视野;第二个就是想,我能不能冲一下,别人为什么行,我为什么不行呢?”从分辨不出几何图形,到能精确计算出各种图形数据,走职业教育发展之路的邹彬实现了知识和技能的双提升,他用一把小小的泥刀雕砌出“艺术品”,实现了中国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砌筑项目中零的突破,找到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广阔平台。

从应国家发展需要投身航空航天事业的年轻人,到恢复高考制度后年龄参差不齐的第一批大学生,到18位获得第一批博士学位的知识分子,再到不局限年龄和身份接受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社会人士,我们看到了每一代人身上的时代印记,也愈发感慨中国教育事业的进步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

《教育强国》记录着中国教育的发展,也铭刻着属于一代代人的荣光。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肩负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原则使命,未来应继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中国将更加和世界接轨、与国际齐肩,稳步迈向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

篇2:教育片《教育强国》观后感

全片分为《立国之本》、《强国基业》、《春风化雨》、《面向未来》4集,以鲜活的人物、故事化的手法,串联起中国教育扎实前行的足迹,全面讲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把教育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以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从各个领域作出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创新,对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跨越式成就进行了系统总结。据悉,该片摄制团队赴上海、山东、海南等14个省份教育一线,采访了65位亲历者、一线师生和专家学者,通过镜头定格中国教育的时代风采。

央视一套专题片《教育强国》提到:“民办教育在中国教育体系中始终是一支活跃力量,始建于的三亚学院,围绕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开设高尔夫管理、邮轮管理等专业,不仅解决了当地旅游人才稀缺问题,而且灵活多样的办学方式提升了学校的育人效果”。

三亚学院旅酒学院会展专业学生王妍苏在接受采访时说:“在我们大学期间,学校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实践机会,比如三亚目的地旅游博览会、博鳌亚洲论坛,我们都参与到其中。正因为这些经历,为我们的就业打下了基础”。

不仅如此,三亚学院还紧跟时代发展培育高端旅游人才,“海南自贸区(港)建设对人才培育提出了新要求,不能仅停留在技能层面,更要积极面向未来,关注数字教育,关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运用。”三亚学院旅酒学院执行院长柴勇说。

篇3:教育片《教育强国》观后感

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面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情况, 面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新要求, 面对世界格局深刻变革、中国国际地位大幅提高的新形势, 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以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为战略目标, 实现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和贡献能力的全面提升, 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为我国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基础,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和平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一高等教育强国指标体系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 但究竟什么是高等教育强国?怎样才能称得上高等教育强国?高等教育强国的指标有哪些?这些问题正在研究讨论中, 目前还未能达成广泛的共识。科学地确定高等教育强国的指标体系, 有利于检验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水平, 也有利于找出一国高等教育发展所存在的差距, 明确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与路径选择。

关于高等教育强国指标体系, 有学者提出应该包括规模指标、质量指标、结构指标、投入指标、观念指标五个方面[1]。也有学者认为高等教育强国指标应从以下方面来确定, 它们分别是:一流大学 (及一流学科) 的比例及其在世界的地位、大学入学率、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高等教育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贡献率、高等教育对社会文化观念的引领作用、本国大学对外国学生的吸引程度、先进的具有引导作用的大学理念、民主开放与鼓励创新的高等教育管理等八个方面[2]。

我们认为, 高等教育强国的概念应从两个方面去理解, 一是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水平, 二是高等教育对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促进作用和对于世界的影响力。因此, 我们将高等教育强国的指标分为以下几个维度:一是高等教育的规模。包括高等教育的在校生规模、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主要劳动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二是高等教育的质量。包括是否有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高等教育是否协调发展、高等教育对于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和在世界的影响力;三是高等教育的投入, 包括高等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特别是财政性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生均经费等;四是高等教育的效能, 包括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

二高等教育规模

高等教育规模主要包括该国高等教育的在校生人数、该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和该国主要劳动力人口即25~64岁人口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

2006年, 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达到2500万人, 总量跃居世界第一, 毛入学率为22%。同时期, 八国集团 (简称G8, 是由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俄罗斯等八国组成的一个国际性组织。八国集团的高等教育, 整体上代表着世界高等教育的最高水平。八国集团各成员国都属于高等教育强国, 因此, 我们有必要拿我国高等教育与之进行比较。) 各成员国的在校生规模虽不及我国, 但毛入学率远高于我国, 超过50%的分界线, 达到了普及化水平。我国由于人口基数大, 毛入学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 所增加的学生数将是巨大的。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受多种因素影响, 主要有国家的经济总量规模 (GDP) 、人均GDP、城镇化水平、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量等因素, 其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起决定性作用。经济发展水平一方面决定了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和物质基础, 另一方面也决定了社会对人才的吸纳能力和科技应用水平。根据国际经验, 要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应该达到50%。到2020年, 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能否达到50%?我们分析, 达到50%的可能性不大, 达到或超过40%是较为合适的。为什么觉得40%比较合适?我们的预测分析如下:

从经济方面看, 在假定宏观经济政策保持中性、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国际经济保持正常发展趋势的条件下, 以2008年为基数, 如果以年均增长8%计算,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在2020年将达到75.7万亿人民币。按人口14.1亿计算, 我国人均GDP将达到53687元。假如美元与人民币的汇率按1:6计算, 我国人均GDP将达到8947美元。

从国际经验看, 西欧国家二战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普遍在5%左右, 英国、法国、德国在1965-1970年间用20~25年左右时间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5%提高到15%, 再用20~30年的时间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5%左右提高到50%。1965年, 法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4.2%, 其人均GDP为9464美元 (为方便比较, 按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 下同) , 199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1%, 其人均GDP为23932美元。1970年, 英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4.4%, 其人均GDP为13036美元, 199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9.5%, 其人均GDP为21244美元。1970年, 联邦德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3.4%, 其人均GDP为12130美元。1995年, 德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4%, 其人均GDP为21073美元。美国用两个30年 (1911~1941年、1941~1970年) 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高等教育大众化 (15%) 与普及化 (50%) 的国家。1970年, 美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的时候, 其国民的人均GDP为18150美元。日本用23年、31年 (1947~1970年、1971~2002年) 实现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5%到15%、50%的飞跃。1970年, 日本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7%, 其人均GDP为17345美元, 2002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5%, 其人均GDP为36787美元。

注:意大利为2005年数据资料来源:“Comparative Indicators of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Other G8 Countries:2009, ”http://nces.ed.gov/surveys/international/, 2009;教育部发展规划司。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简明统计分析[Z].2009.73.

根据上述我国2020年经济总量、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等情况, 到2020年, 把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控制在40%左右是比较合适的。尽管40%的毛入学率比起八国集团各成员国来说要低一些甚至很多, 但从我国人均GDP水平和人口基数大的国情出发,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的水平在规模上已经初步迈入了高等教育强国。

主要劳动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反映的是一国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水平。我国高等教育已有逾百年的历史, 但新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起点较低, 且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发展速度较慢, 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相对稀缺。我国25~64岁人口中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为6.8%, 与八国集团成员国的水平相差较大, 除与意大利的差距较小外, 与其他各国的差距在20个百分点左右及以上。

到2015年, 我国主要劳动人口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应该达到15%;到2020年, 如果我国主要劳动人口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 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08年翻一番, 居世界首位。从数量上看已经迈入了高等教育强国之列。

三高等教育质量

高等教育的质量包括是否有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高等教育是否协调发展、高等教育对于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和在世界的影响力。

大学自身发展水平应该纳入全球高等教育系统中考察, 各大学通过综合声誉和办学实力的竞争, 获得与自身相符合的排名, 找到自身所处的位置。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公布的2008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表显示, 在世界大学前20名中, 美国占有17所, 英国2所, 日本1所;前100名中, 美国占有54所, 位居第一, 英国11所, 位列第二, 德国6所, 日本和加拿大都是4所, 法国3所, 俄罗斯1所, 意大利0所, 我国0所。如果把世界排名前20位的大学定义为世界顶尖大学, 排名前100位的大学定义为世界一流大学, 那么, 结果是很令人遗憾的, 我国没有一所世界一流大学。我国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差距是很大的。值得庆幸的是, 我国正在实施的“985”工程进展总体顺利, 部分高校正全力向世界一流大学发起冲击, 力争早日挤进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资料来源:“Comparative Indicators of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and Other G8 Countries:2009, ”http://nces.ed.gov/surveys/international/, 2009;教育部发展规划司。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简明统计分析[Z].2009.118.

要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就必须有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到2020年, 通过努力使3~5所大学步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有若干个学科步入世界一流行列, 这是建成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标志。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除了有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外, 更为重要的是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存在两大不协调:一是东、中、西部地区间的差距过大;二是重点院校与普通本专科院校及高职院校之间的差距过大。

我国普通高校区域分布不协调的现象非常明显。表现在几个层面:一是地区间重点高校数量分布的不协调, 二是地区间重点学科分布的不协调, 三是生均教育经费的差别, 四是教师队伍的差距。从教育部直属高校数来分析, 教育部直属高校共有76所, 其中东部51所、中部13所、西部12所, 东部是中部或西部的4倍左右;“211”工程高校中, 东部64所、中部24所、西部25所;“985”工程院校中, 东、中、西部各为24、8、7所。2007年教育部批准的72个一级重点学科分布于全国286所大学中 (按照1个一级重点学科分布点折算为1所大学, 累计相加计算而得) , 其中东部地区198所, 占69.2%;中部地区57所, 占19.9%;西部地区31所, 占10.8%;中西部地区所拥有的一级重点学科高校数仅占30%左右。

从生均经费看, 2007年我国高等学校生均教育经费为9143元, 其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6546元, 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2597元。从地区上来看, 东部地区的生均教育经费为11682元, 中部地区为5173元, 西部地区为7404元。中部地区的生均教育经费最低, 低于西部地区, 且不足东部地区的一半。生均教育经费最低的是安徽, 为3309元。最高的是北京, 为34432元。

在西方发达国家, 获得大学教师资格都需要拥有博士学位。有人对2001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大学排行榜中排名前20位的大学的统计, 教师中获得博士学位者的比例平均为97%, 最高者达到100%, 最低的也有92%。由此可见, 这些著名大学中教师基本上都具有博士学位。相比, 我国大学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还比较低。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 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研究生学位教师比例达到50.7%, 普通本科院校达到61.5%, 普通专科院校达到26.2%。部属普通高校研究生学位教师比例为79.1%, 其中本科院校为79.4%, 专科院校为44.5%。地方普通高校研究生学位教师比例为46.3%, 其中本科院校为57.2%, 专科院校为26.1%。[3]该统计中采用的研究生学位包括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我国普通高校研究生学位教师的比例还比较低, 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显然就更低了。我国要建设成高等教育强国, 教师的学历水平必须要上一个更高层次。到2020年, 如果能够争取我国普通本科院校拥有研究生学位的教师比例接近100%, 拥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到60%, 部属普通高校拥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到80%, 这将有力地缩小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之间的差距。同时, 更为重要的是, 要汇聚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优秀教师, 造就一批学术领军人物, 培养一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建设一批勇于创新、勇攀高峰的教学科研团队。

我国应该加大对于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扶植力度, 制定促进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 促进东中西部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整体提升中西部高等学校的办学实力和水平, 为促进中西部地区人民综合素质的提高, 以及经济、社会、科学、文化的发展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力争到2020年, 在中西部地区形成一批水平高、贡献大、特色明、声誉好的本科院校。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同时, 加快建设教学型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 从而建立起较为发达的高等教育系统而不是极少数的几所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

高等教育对于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和在世界的影响力。高等教育对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主要是看高等教育在国家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在OECD国家中, 人力资本贡献率都在40%以上, 并且继续增长。我国目前人力资本的贡献率是18.7%, 力争使贡献率到2020年能够达到35%左右, 这主要需要靠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

接收留学生的数量和比例是最能反映一国的高等教育在国际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在过去的三十年间, 国际留学生的数量几乎增长了五倍, 从1975年的60万增长到2006年的290万。[4]2006年, 八国集团各成员国接收的外国留学生数占国际留学生总数的近三分之二。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留学目的地, 招收的外国留学生数占国际留学生总数的20%;英国排第二位, 占比11%;德国和法国相同, 占比9%;其它成员国的占比在2%到5%之间。经计算, 2006年我国招收外国留学生数占国际留学生总数的比例约为1.9%, 约为日本的一半。同时, 还可以测量计算外国留学生占本国高等教育在校生的比例。英国的外国留学生占本国高等教育在校生的比例达18%, 加拿大约为15%, 德国为11.4%, 法国为11.2%, 美国为3.3%。同期我国的比值约为0.22%。

我国招收的外国留学生数近年来有所增长, 但相比而言, 占国际留学生总数的比例还比较低。到2020年, 我国的经济实力将大幅提升, 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将大大加强, 为吸引外国留学生来华留学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我国完全有可能建设成为亚洲最大的国际留学生目的地国家, 争取来华攻读我国学位的外国留学生数量在亚洲占首位。从现在到2020年, 全球经济增长率预计将达到3.5%, 全球留学生增长率为5.33%, 预计将达到600万人, 我国经济增长率为8%左右, 留学生增长率会高于经济增长率, 预计将达到或超过10%, 来华留学生将会超过70万人。

四高等教育投入

高等教育的投入包括高等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特别是财政性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生均经费等。

我国教育投入严重不足, 一直未能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4%的目标。高等教育经费也非常紧缺, 生均教育经费支出较低。2004年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值为0.55%。八国集团成员国高等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值绝大多数都高于1%的水平, 美国达到了2.9%。

资料来源:“Comparative Indicators of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Other G8 Countries:2009, ”http://nces.ed.gov/surveys/international/, 2009;教育部发展规划司。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简明统计分析[Z].2009.

到2020年, 我国高教经费支出占GDP比值力争达到1.1%-1.2%, 生均支出超过20000元 (人民币) , 这是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一个重要保障。为此, 需要落实高等教育政府投入的主体地位, 积极鼓励社会多方参与办学。完善财政性高等教育经费分配机制, 提高高等教育经费分配的科学性和透明度。建立和健全高等学校的成本与效益评价标准和机制, 按照培养层次和学科专业特点, 确立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生均拨款标准, 保障生均拨款标准根据经济发展与教育事业发展需要逐步提高。建立健全高等学校经费使用管理制度, 完善绩效评价机制, 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高校研发费用占GDP的比例客观准确地反映了高校在国家科研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2006年, 我国高校研发费用占GDP的比例为0.13%, 八国集团中的主要国家美国为0.37%, 日本为0.43%, 英国为0.47%, 法国为0.38%, 德国为0.42%, 均远高于我国的水平, 是我国的3倍及以上。虽然我国的科技投入不断增加, 但是国家对高校的科技投入少且分散, 总量严重不足。2006年我国高校R&D经费投入只占全国R&D经费投入的9.2%, OECD国家高校获得的R&D经费占其全国R&D经费的比例是我国高校的2-5倍。在自然科学基础研究方面, 我国高校科研队伍占全国科研队伍的2/3, 但是所获得的经费仅占总经费的1/3。我国高校获得的哲学社会科学经费更加严重不足, 远远不能满足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对研究经费的需求。以2008年为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的总经费约2.4亿元。目前, 高校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人员近40万人, 人均每年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经费只有600元, 实际资助比例只有10%左右。高校科研经费投入不足, 严重制约了高校科研设施的改善、研究队伍的优化和原创性成果的产出, 直接影响了高校的创新能力和学术竞争力。

注:我国生均支出以人民币为计算单位, 数据年份为2005年, 高教支出占GDP比例为2004年数据资料来源:“Comparative Indicatorsof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Other G8 Countries:2009, ”http://nces.ed.gov/surveys/international/, 2009;教育部, 国家统计局, 财政部.2005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Z];人力资源强国体系研究, 102.

在加大对科学研究的投入的同时, 要重点加大对高等学校科研的投入, 特别是加大对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的投入, 这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从国际经验看, 基础研究一直是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重心。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所属大部分国家, 高校承担的基础研究占全国基础研究的60%以上。[5]全世界高校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人次, 占同期诺贝尔科学奖获奖总人次的3/4左右, 这充分说明了高校在基础研究中的核心地位。高校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单位在顶尖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占同期论文总数的2/3左右, 如果包括高校作为参与单位的论文则占总数的80%, SCI收录论文的情况也非常相似。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 高校发表基础研究论文的比例更为显著。我国由于历史的和体制的原因, 大量的基础研究集中在独立的科研院所, 这就使得我国高校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研优势不能完全发挥出来, 也使得高校研发费用占GDP的比例偏低。这样造成的不良后果一是限制与束缚了高校科研创新水平的提高, 二是不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最终影响和制约着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因此有必要改革我国教育体制和科技体制所存在的体制分割的局面, 加大高校科研费用的投入, 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规划刚要 (2006-2020) 》的要求, 到2020年, 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要达到2.5%, 从而提高高校研发费用占GDP的比例, 达到0.4%左右, 使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注:意大利为2005年数据资料来源:“Statistics 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http://stats.uis.unesco.org/unesco/ReportFolders/ReportFolders.aspx, 2008.

五、高等教育效能

高等教育的效能包括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三大职能之一, 也是大学的首要任务。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需要努力提高我国人才培养质量, 要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级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人才培养质量可以通过高等教育的毕业率、就业率等来初步衡量。

毕业率是指高校学生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按期修完学业而如期毕业的学生数占入学时学生总数的比例。我国高等学校在校生按时毕业率接近100%, 而在国外, 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 高等学校在校生按时毕业率大部分在30~60%之间, 没有按时毕业的学生继续在校学习。例如, 美国2000年大学生的按时毕业率是61%。[6]最近美国企业研究所的一项调查显示, 美国全国4年制大学有53%的大学生6年才能毕业。[7]也就是说, 美国大学生的按时毕业率由61%下降到了47%。西方发达国家较低的按时毕业率并不能说他们的学生学习投入不够或能力水平不够, 恰恰相反, 正是因为他们严格地保持了其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 所以才会有30~60%的毕业率。我国大学的毕业率接近100%, 毕业率与高校的层次、类型、水平等都无关, 这种没有淘汰率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否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很明显, 我国大学这种“宽进宽出”的人才培养方式是有悖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规律的。

2006年, 八国集团各成员国的高等教育就业率都介于80%至90%之间, 我国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72.6%, 其中研究生就业率为91.9%, 本科生81.7%, 高职高专生62.1%。[8]到2020年,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力争达到80%以上, 这是高等教育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体现, 也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方面。

提高高等教育的核心是人才培养质量。只有大力提高我国的人才培养质量, 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合格的高质量人才, 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也才能吸引优秀学生防止人才外流, 才能真正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我国高校的研究成果数量众多, 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 研究成果的质量和国际影响力还有较大的差距。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显示, 2006年, 我国国际科技论文总数位列世界第二, 仅次于美国。其中, 高校国际科技论文所占份额达83.7%。但篇均被引用次数没有一个学科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过去10年间我国论文被引用次数仍排在世界第13位。有专家根据SCI数据库统计了1997~2006年10年间全世界发表论文的作者情况。在这10年, 共有300万人发表论文, 按22个学科领域分类, 排在各学科被引次数前1%的作者共有5万人。各学科排在前250名上下的高被引作者, 全世界共6097人。这部分可以看作是世界顶级科学家。当以作者发表论文时所属的机构进行统计时发现, 美国排在第一位有4016人, 占总人数的65.87%;英国排在第二位, 为473人, 占总人数的7.76%。

中国排在第16位, 有19人, 仅占总人数的0.31%, 但其中来自香港的作者有15人, 也就是说我国大陆科技人员进入世界各学科被引次数前250名仅有4人。根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发布的《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2003》, 中国科技竞争力在被评价的51个国家和地区中, 位列第32名。由于存在大规模的科学院和其他独立科研院所, 我国高校科技竞争力的国际排序还略低于上述名次。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对我国重大实际问题研究缺乏深度, 原创性的思想和理论不多, 在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方面仍有较大的距离。与此同时, 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国际影响较小。

到2020年, 高等学校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和基础研究的主体, 自然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高校在开展产学研合作, 服务社会发展方面就需要上一个新的台阶。国家应通过政策引导、计划支持等方式加强高校科研创新能力建设, 推动高校融入区域创新体系之中。高校应制定计划, 出台政策措施, 进一步加强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工作, 努力形成与高等教育强国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的高校科学技术与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服务体系。

六结论

到2020年, 高等教育规模方面,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或超过40%, 主要劳动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高等教育质量方面, 有3~5所大学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有若干个世界一流的学科;东部与中西部的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各类高等学校协调发展, 建成较为发达的高等教育系统;高等教育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显著增强, 人力资本贡献率达到20%;高等教育在世界的影响力显著增强, 来华留学生人数达到70万人, 占世界留学生的比例超过10%。高等教育的投入大力增加, 财政性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能够达到1.1%~1.2%、生均经费达到20000元。高等教育效能方面, 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就业率达到80%以上, 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届时我国的高等教育实力将大大增强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差距必将大大缩小。我国将初步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跻身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之林。

参考文献

[1]丁三青.关于中国高等教育强国指标体系的战略构思[J].煤炭高等教育, 2009, (1) .

[2]柴旭东.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与大学发展战略的选择[J].现代教育科学, 2008, (6) .

[3]教育部发展规划司.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简明统计分析[Z], 2009.83.

[4]National Center f or Education Statistics.Comparative Indicators of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Other G8Countries20092009.28.

[5]OECD.University Research In Transition.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1999.

[6]闫岩.美国被曲解的毕业率[J].教育论坛, 2007 (, 11) .

[7]35所美国大学公布毕业率过半大学生6年才毕业[EB/OL].http://news.sohu.com/20090605/n264356478.shtml, 2009-06-05.

篇4:美国的教育强国之路

首先,是对全民教育的空前重视。这种全民教育既体现为全民受教育,又体现为全民办教育。 二次大战结束时,美军大量裁员,将1250万现役军人,裁减为591000人,共10个作战师。大约36万人分布在美国本土,231000人驻扎在美国大陆之外。对这些数量惊人的退役军人,美国政府不是甩手将他们推向社会,而是努力创造条件,让民间办学,使这些退伍军人进入各级各类学校学习。

这个时期,美国原有的高等院校急剧扩大规模,新成立的高等院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校生人数成倍增长,高教师资队伍迅速壮大。高等学府的大门逐渐向社会各阶层敞开,从而走向高等教育平民化。截至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高等院校毛入学率已高达51%。这些措施的颁布与实施堪称明智之举,它不仅使美国在战后避免了大规模的失业危机,而且还造就了几百万专业人才,大大增强了美国国力——尤其重要的是:它以国家法律的形式保障了美国从已经成熟的工商社会向更为先进的知识社会的成功转型,使之成为一个真正面向未来的国家。

其次,是美国对国外优秀人才不遗余力地引进。美国不仅仅重视本国国民教育,高度重视引进国外优秀人才为己所用是美国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美国保持强大科技实力的一个重要法宝。美国由于市场经济制度比较完备,竞争环境相对公平,经济发展水平高;具有世界绝对领先的科学技术及完善的教育发展条件,优秀人才较易得到良好的教育并在科技领域得到良好的发展;美国本身是个移民国家,社会比较能够包容多民族的文化,兼收并蓄世界上各种肤色、各种类型的优秀人才;偏重于以个人为中心,强调个人的价值。因此美国成为世界各国科技人才的首选之地。

当然,最后我们也不应该忽视美国在教育方面的巨大投资。美国是世界上教育经费支出最高的国家,从而为其成为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美国重视教育的传统集中体现在州一级,各州40%的经费都用于教育,地方政府的财产税主要支出用于教育。

就是因为如此内外兼修,唯才是举,美国才成为世界最大的教育强国:在世界大学前100强排名当中,美国的大学要占到一半以上。另据统计,自诺贝尔奖颁发以来,已经有近300名美国人获奖,美国在4个自然科学奖的获奖人数占全球的70%以上,而美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比例不到5%。

总而言之,教育的强大,不在于你有多少钱,建了多少大楼,而在于你“全民教育”(包括全民受教育与全民办教育)的程度如何,在于你对全世界人才的吸引力如何。当然,最后在于你培养了多少世界级人才(比如诺贝尔奖获得者人数)——用过去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的话来说,就是“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以此标准来看,中国的教育强国之路,还很漫长。

篇5:教育强国片观后感

《教育强国》便是主旋律纪录片中专注教育这一领域的作品之一,它以文化教育的历史进程为起点,由点到面、由低到高,从扫盲到国培、从211工程到国外办学,全方位多角度呈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教育发展史,以教育这一立国之本、一个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衬托和展现祖国73年全景发展宏图。

以对比展现进步

73年风雨兼程,中国实现了从文盲半文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历史跨越,《教育强国》从黑白的史料影像素材到当代中国校园的人工智能实验室,以「立国之本」「强国基业」「春风化雨」「面向未来」四章节客观、全面、深刻的向观众展现了这一历史性的进步。

识字率的广泛提升与文化教育体系的完整建立可以为这一大历史进程最主要的体现。新中国成立初期,在经历了超过1战乱不平、风雨飘摇的岁月后,当时的5.4亿人民中80%是文盲,文盲人口达4亿。扫除文盲是新中国的一项重要工作之一,各类适合当时中国国情的识字活动在国土之上蓬勃发展。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的三项文字改革任务也在同步进行。

汉语作为字符语言家族中的一员,以其书写的复杂、印刷的不便、非拼音文字的记忆困难,一直是语言教育、传播的一大挑战,可以说汉语的自学和扫盲难度极高。不同于其他拼音文字,在学会基本字母或字符的发音后,可自行拼读识词。汉语若无专业人士教读识字,是无法自学成才的。

在国家政策的指引,社会各界的不断努力下,1965年,15岁以上人口的文盲率已从80%下降到52%。上亿人口的脱盲,是新中国教育发展之路的辉煌,也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

百废待兴的新中国,仅完成扫盲是远远不足的,国家的富强建设离不开人才的培养,教育是各业复兴的奠基石,国家的未来离不开新生代的教育,基础教育的普及与高等教育的加强尤为重要。

中小学基础教育方面,通过接收和改造私立学校、教会学校,取缔农村私塾,将各级各类性质的学校全部改为公办学校,使得中国中等学校和小学学生数量翻了两倍以上。

也是在同时代,教育部部长马叙伦代表人民政府接管了受美国监管22年的燕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一一成立。形成了由中央直接管理的综合大学,由行业管理的专门学院和师范院校并行的高等教育大格局。

教育体系的完整建立,为国家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源源不断输送人才,从文盲大国到全面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从「211」工程到「双一流」大学挑战科学难题,中国教育在这73年中完成的屡屡创举均被《教育强国》一一呈现,在73年前后对比中,显得更为让人惊叹与骄傲。

以偏远凸显普及

在第三章「春风化雨」中,《教育强国》用一整章笔墨展现了中国教育的普及面,如何填补教育短板,实现偏远地区的教育公平。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如平在纪录片中表示,推动教育公平,加快教育发展,乃至实现国家教育现代化,关键在中西部,重点在中西部,难点也在中西部。

基础设施和资源的缺失与不足是阻挡实现教育公平的难题之二,在基础设施方面,中央财政安排了大量资金在偏远贫困地区实施通路建设、校舍改建、营养改善计划。

享受到福利的小学生们在采访中表示,以前需要爬悬梯翻大山才能到学校的路线变成了平整的水泥路;用山上木材搭建的简易方桌变成了多媒体的教室;29个省1631个贫困县的3730万多学生享受了营养改善计划,公平教育如春风化雨吹遍贫困山村的每个角落,让偏远的山村有了更多的希望。

偏远地区的师资方面,当地政府采用多媒体一体机实现县城与乡镇之间的教育资源共享,如片中提及的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90%以上的学校,通过网络教学,补齐了英语、美术、音乐等课程,享受到与城里孩子同样的学习资源。国家也在陆续出台《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等重要文件,意在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国培计划」自实施以来,1400万欠发达地区教师参与,实现了对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全覆盖,将新的教育方法、理念注入乡村教师队伍中,推进教育资源平衡发展。

除辐射到全国每一个县村中,中国教育的普及面还凸显在人群辐射的广度,基础教育面向每一个孩子,继续教育帮助每一个有志求学的人。

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彭霞光在片中采访表示,自国家开始实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以来,要求适龄特殊儿童、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5%以上。在国家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的指导下,,全国特殊教育在校生人数达到66.6万,越来越多的残疾儿童和正常孩子一样享有公平的入学机会。

从片中一张张的鲜活面孔中,我们见证了中国教育的普及面,它不仅在地域辐射的广度与深度,更在人群覆盖的多元与复杂中。

以多元成就未来

如今的中国教育,正往多元的方向发展深化,意在阶段的完善与内容覆盖德智体美劳全领域。

首先,在学前教育方面,20,国家出台《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的学前教育文件,提出到,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5%的普及目标,这表明中国将于20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完成教育整体普及水平提高的一大成就。

同时,由浙江安吉县幼儿园所独创的安吉游戏,点亮孩子天性,让孩子从游戏中幼儿获得经验、表达见解、完善规则、不断挑战自身潜能。引来了美国、英国、德国、韩国、澳大利亚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位专家、学者到访考察,已成功成为中国学前教育在世界舞台的名片之一。

其次,中小学教育阶段,着重人才培养的多维性和整体性,早在1986年,北京八中的《北京八中学生素质大纲》便提出了包含「有爱国主义情感」「有自信、自教、自强和意志品质和能力」「有体育爱好,掌握一项健身项目」在内的23项学生素质的期望目标和73多条实施办法。

如今的中小学,不断深化劳动、体育、艺术和高科技等层面的素质培养,以劳动激发学生感恩生活的精神,拓宽学生们的课堂,不局限于教室的空间中,「新劳动教育」将城市中的孩子带回田野种地实践,感受劳动的辛苦、收获的喜悦,教育不再只停留于课本的文化知识,更重在提升人格的全面素养。

种类繁多的艺术类课程和艺术社团被加入到中小学教育中,学生们走进博物馆、美术馆、剧院、音乐厅,让心灵接受文化艺术的灌溉。

各类强身健体的体育活动和课程也在祖国大地的中小学中花开遍地,年全国中小学生体质合格率达91.91%、优良率达30.57%。这标志着中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进一步提升。

与此同时,学校紧跟前瞻高科技发展,努力将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在校园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最后,在走出国门领域,中国基础教育的品质通过PISA等冠军得到了国际的认可,60名教师远赴英国帮助英国学生培训数学;高等教育,中国成为国际本科工程学位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的正式会员,这意味着中国高校专业与学士学位质量与国际接轨;职业教育的「鲁班工坊」通过「一带一路」与联手14个国家,将中国优秀的职业教育资源,以平台化的模式输出。

篇6:《教育强国》片观后感心得

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兆通小学组织全体教师开展集中观看《教育强国》专题片活动。全体教师共同观看了《教育强国》专题片“立国之本”,以鲜活的人物、故事化的手法,串联起中国教育扎实前行的足迹,全面讲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把教育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以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等各个领域作出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创新。

石家庄市西兆通小学校长任俊清同志强调全体教师要时时思考,不断求索,做好适应时代发展与变化的创新型教育工作者,为西兆通小学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支部书记师岩广强调,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教育不仅寄托着个人成长的希望、家庭的希望,也承载着一个国家发展的希望。

篇7:片《教育强国》观后感心得

全片共四集,分别为《立国之本》《强国基业》《春风化雨》《面向未来》,以鲜活的人物、故事化的手法,串联起中国教育扎实前行的足迹,全面讲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把教育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以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等各个领域作出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创新。

重视教育,离不开扎实的投入。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例首次超过4%,突破2万亿元,2018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达到3.7万亿元,并且连续7年保持在4%以上。这个实际行动彰显了国家的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为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面向未来,当代中国教育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重大问题,正在发生着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变革和探索。

思想政治课创新形式,为学生插上思想的翅膀;以安吉游戏为代表,中国学前教育在改革创新中焕发出中国特色和时代风采;随着劳动教育生动实践的开展、网络技术等创新应用,基础教育领域更加突出公平、变革,育人效果举世瞩目;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的成就、职业教育发展的全新局面、中国教育国际交流与对话形成新格局……中国教育各领域的深入变革与砥砺前行,共同勾勒出当代中国教育勇担时代重任、以创新开启未来的气魄与格局。

篇8:教育强国首先要实现城市教育公平

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徐辉先生发表了以《教育强国与中国教育改革的未来》为主题的演讲。他谈到, 中国从军事大国向军事的强国转变, 中国从教育的大国向教育的强国转变, 中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 以及中国从经济的发展到经济强国的转变, 都是经济大国的转变。

他犀利地指出:“城市必须改变中国!如果城市都不能改变一个国家, 城市都不能改变中国, 我们把改变中国的这个重任交给谁呢?”

城市改变国家, 包括改变世界这样的例子, 是经常听到的。2009年、2012年世界经合组织两次对国际学生的学习成绩评定进行比较, 结果公布之后引起轰动, 因为上海学生的学业排定都是第一, 阅读、科学以及主要的学科里面, 中国排第一。“上海经验”在全世界也引起了高度关注, 现在经常有发达国家把上海作为重要的例子, 去考量他们自己国内的教育改革。

中国政府财政在教育上的投入占GDP百分比, 前年勉强达到了4%, 就这还算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但以色列多年来都在7%~8%以上, 他们的政府拿出很多的钱来办教育。而受儒家文化影响的那些地区的成绩, 都往往都排在竟合组织评定里面较好的位置, 比如新加坡、韩国、日本、台湾地区以及香港地区。

因此以色列高管对世界教育的思考是, 全世界上哪去找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 小孩早上六点钟准备起来上学, 晚上九点和十点还做作业的?所以虽然中国自己内部批评小孩子学习负担过重, 或老师安排的作业过多。可事实上, 中国对教育的重视, 中国社会对教育的重视, 国外对此正面评价还是很多的。

整个国家现在在转型, 该如何转型呢?中国从军事大国向军事的强国转变, 中国从教育的大国向教育的强国转变, 中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 中国从经济的发展到经济强国的转变, 都是经济大国的转变。

我们国家的转变上下高度一致, 要实现中国梦, 各个领域都需要进行很大的转变, 从大到强的转变。对于强国的理解, 现在还是有很多的争议。这个争议中就说强国是什么含义?其实这个世界上, 从经济情况来看都是一样, 一个大的国家未必是一个强国。

拿体育来说, 从经济体育到群众体育, 再到体育产业。这些都做强了, 才能说明一个国家是体育强国。一些国家永远做不了大国, 但是他可以做一个强国。

而判断一个国家是否是教育强国时也有一定指标。美国是教育强国这是毫无疑问, 但美国有两三千万的功能性的文盲。美国的贫富差距导致的教育差距也很大, 好的地区与差的地区教育差别很多, 因此美国是一个教育强国, 但未必是教育很好的国家。相反, 芬兰肯定不是一个教育大国, 也算不上一个教育强国。但芬兰是全世界教育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 经合组织排名除了上海之外, 像芬兰、新加坡这些地方都是排在前列。所以说以教育的大、好、强, 是三种不同的态势。

所谓大的指的是国家现在的文盲的情况怎么样。解放初期现在87%是文盲, 现在文盲17%, 教育普及率达到100%。全国所有的县都已经通过了教育普及的考评。但是教育的巩固力还是一个问题, 现在好多教育是孩子读了小学以后就辍学了, 中国的教育巩固率还面临很大问题。另外一方面是中国的职业教育, 中国的高中教育增长率很快, 现在已经80%多, 全世界来说中国的规模也是最大的。

第二, 在做强的时候要好好考虑怎么把教育做好?北京的教育的发达水平应该在全国来说是数一数二的, 而且这个北京的教育大而强, 跟其他城市比较起来不会有什么疑问, 但是北京的教育是不是很满意, 做得很好?为什么择校的问题或是这么严重呢?为什么有人愿意花133万买14平方米的学区房呢?

这就涉及到教育公平的问题。非北京户籍的人想要到北京读书、受教育的话, 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我们整个国家也是这样, 我们国家现在教育的任务很大, 但从这个好的指标来看, 重要的是教育公平化, 孩子在哪个地方上学都是一样的。

像职业教育的问题, 做得比较好的, 有天津、深圳等一些地方。但是很多地方的教师、设备、生源都存在很多问题。所以做好这方面, 在质量上的改进方面, 中国也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去做。

城市很重要的一个使命就是办好教育, 办好教育就能改变城市, 城市改变国家。通过公共教育, 通过大学改变这个城市, 再通过这个城市再来改变一个地区, 一个国家。

上一篇:家国情怀的诗词诵读下一篇:男女同学交往 Microsoft Word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