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民文化节的精彩欢迎词

2024-04-29

渔民文化节的精彩欢迎词(共5篇)

篇1:渔民文化节的精彩欢迎词

渔民文化节欢迎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渔民兄弟姐妹们:

今天,我们欢聚在朝阳升起的地方,一起倾听赶海的鱼鼓,一起遥望茫茫沧海,一起感受海与我们共同期盼的欢乐气氛,我和大家一样感到十分欣慰和舒畅。首届嵊泗菜园渔民文化节在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县属各有关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在广大渔民群众的广泛参与下,即将隆重开幕了,在此,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对首届嵊泗菜园渔民文化节的举办表示最诚挚的祝福,向参与本届渔民文化节并付出辛勤工作的组委会、县属各部门、各单位的同志们和渔民兄弟姐妹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并希望通过你们,向全县广大的渔民兄弟姐妹们表示最深切的问候。

渔民,一个朴实而具有代表性的名词,一个勤劳勇敢的群体,是你们用双手建设了美丽的嵊泗,是你们用智慧创造了源源不断的财富,是你们用辛勤的汗水灌溉了这片蓝色的土地,是你们用丰富的经历堆积了海洋文化。“万里碧波千帆尽,乘风破浪戏鱼龙”是你们一生的写照,不平凡的人生历程。辽阔的大海是你们创造事业的舞台,而你们是这个舞台永远的主角,演奏了一曲曲粗犷有力的海洋文化旋律,为嵊泗社会经济的腾飞起锚,起锚吧!

当前,随着渔业资源的不断衰退,“三渔”问题是县委、县政府亟待解决的重要实事问题,渔民群众的利益不容忽视,提高渔民收入和生活质量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任务,如何促使广大渔民转产转业,让渔民群众能够安居乐业,需要我们想尽一切办法加以引导和帮助。今天,我们在这里讴歌海洋,欢庆渔民的节日,是我们亲近海洋,感受渔民生活气息的体现,也是我们努力实践重要思想,以新的方式,新的思路,再发扬渔民闯海精神,做好做足“海”字文章,使渔民文化在广大渔村群众中遍地开花,向全社会展示渔民、渔村特有的文化风采。并以渔民文化节为载体,促使其成为地方旅游、商贸等领域的一大特色,推动休闲渔业的进一步发展,把海洋文化和海洋经济做大、做强、做深,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

新的时代需要新的动力,新的生活需要新的气象,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带领广大渔民群众,为全面建设现代化港口旅游城市而不懈努力!

谢谢大家!

篇2:渔民文化节的精彩欢迎词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越来越多地方需要用到欢迎词,欢迎词有助于交流宾主感情。那么,怎么去写欢迎词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渔渔民文化节欢迎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尊敬的各位领导,渔民兄弟姐妹们:

今天,我们欢聚在朝阳升起的地方,一起倾听赶海的鱼鼓,一起遥望茫茫沧海,一起感受海与我们共同期盼的欢乐气氛,我和大家一样感到十分欣慰和舒畅。首届嵊泗菜园渔民文化节在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县属各有关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在广大渔民群众的广泛参与下,即将隆重开幕了,在此,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对首届嵊泗菜园渔民文化节的举办表示最诚挚的祝福,向参与本届渔民文化节并付出辛勤工作的组委会、县属各部门、各单位的同志们和渔民兄弟姐妹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并希望通过你们,向全县广大的渔民兄弟姐妹们表示最深切的问候。

渔民,一个朴实而具有代表性的名词,一个勤劳勇敢的群体,是你们用双手建设了美丽的嵊泗,是你们用智慧创造了源源不断的财富,是你们用辛勤的汗水灌溉了这片蓝色的土地,是你们用丰富的经历堆积了海洋文化。“万里碧波千帆尽,乘风破浪戏鱼龙”是你们一生的写照,不平凡的人生历程。辽阔的大海是你们创造事业的舞台,而你们是这个舞台永远的主角,演奏了一曲曲粗犷有力的海洋文化旋律,为嵊泗社会经济的腾飞起锚,起锚吧!

当前,随着渔业资源的不断衰退,“三渔”问题是县委、县政府亟待解决的重要实事问题,渔民群众的利益不容忽视,提高渔民收入和生活质量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任务,如何促使广大渔民转产转业,让渔民群众能够安居乐业,需要我们想尽一切办法加以引导和帮助。今天,我们在这里讴歌海洋,欢庆渔民的.节日,是我们亲近海洋,感受渔民生活气息的体现,也是我们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新的方式,新的思路,再发扬渔民闯海精神,做好做足“海”字文章,使渔民文化在广大渔村群众中遍地开花,向全社会展示渔民、渔村特有的文化风采。并以渔民文化节为载体,促使其成为地方旅游、商贸等领域的一大特色,推动休闲渔业的进一步发展,把海洋文化和海洋经济做大、做强、做深,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

新的时代需要新的动力,新的生活需要新的气象,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带领广大渔民群众,为全面建设现代化港口旅游城市而不懈努力!

篇3:渔民文化节的精彩欢迎词

舟山渔民, 他们出生于海边, 与海洋相伴成长, 随之而形成的他们的文化极具地域特色, 长期的生产实践形成的众多文化形式如对妈祖的信仰、对自然景象的独有理解等等。其中渔民的口语文化较为特殊, 因为无法利用文献进行具体定式保留, 只有以口头传承的方式, 代代相传。因此, 这种渔民的口语文化也很具有研究以及分析的价值, 这对我们保留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研究民风民俗有着重大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渔民生活中常用的一些名词、渔歌、渔民祭祀以及非常有特色的禁忌种种, 旨为大家展示一个悠久但又不乏生机的特色渔民口语文化。

一、扎根渔船的生产

渔民捕鱼作业赖以生存的工具就是渔船。渔船, “古人言舟, 汉人言船。”舟山本土名字由来也与船有关, 《昌国州图志》 (1298年元大德) 云:“舟山在川之南, 有山翼如枕海之湄, 以舟之聚, 故名舟山。”或曰:舟山“岛形如海中之舟”。舟山之名, 与“舟”有着不解之缘。所以提到舟山, 不得不先提及船, 所以说船的文化是舟山海洋文化题中应有之义。舟山渔民造船, 要择吉日良辰。开工前, 要用三牲福礼敬请天地神灵, 向大木师傅敬酒、送“红包”。新船梁头 (龙骨) 定位时要披红挂彩;装淡水的“水舱”梁头合拢处要衬银洋 (或铜板、铜钱) , 并用银锭 (或铜锭) 钉合, 渔民称它为“船灵魂”, 亦称“水灵魂”。最后一道工序装船“眼镜”, 叫“定彩”。“定彩”也要选择吉期, 并付给大师傅双份工钱和“红包”。施工时要在船尾栏板上贴上“海不扬波”的横幅, 由大师傅按五色彩条 (五行) 扎好的银钉, 嵌钉好“眼镜”, 用红布把“眼镜”蒙上。新船下水时, 再揭去红布, 称“启眼”, 由身强体壮、父母双全 (有福气) 的几十名青壮年在敲锣打鼓、鞭炮齐鸣的气氛中将船徐徐“赴水” (推入水中) , 谐音“富庶”, 以示吉利。赴水时, 东家站在船头上向木工师傅和围观者抛分馒头, 即谓“新船下水抛馒头”。

对于舟船本身, 渔船上最常见的是根据动物的名字命名的部位, 也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地方如:鳖壳 (渔船后舱室顶盖) , 撑梁鸟船 (架竖柱之一) 等。还有用十二生肖命名的船上的部位和部件:老鼠伏 (固定桅杆的插销) ;蓬纽 (牛) 子 (用以穿联蓬帆与缭绳的滑轮) 。这样生动形象的命名方式既富有情趣又便于传教。此外, 渔船中的许多部位以“仓”做通名再按其大小或用途命名, 如:大仓、中仓、水仓、火仓等。有按照制作材料来命名的, 也有根据颜色和形状命名的而更多的是按照渔船的用途命名, 如:鱿钓船、溜网船、拉钓船。渔船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在电视电影中常见的“锚”。锚, 是渔船抗击风浪的必备工具, 锚按形象有成为“牛角锚、狮子锚”等。船锚不论从哪一方向入海, 总能有两齿可以扎入海底淤泥中。若海底泥深, 则可三齿皆入泥中。

除却渔船本身的构造, 还有一些渔民捕鱼的用具如渔网, 有的渔网以制作的材料来命名的, 如棉纱网;也有以大小轻重来命名的, 如:大网、轻重、网、重网;也可以按网的形状来命名, 如:背对网;和舟船类似的是, 大都可以按其捕捞的对象和用途命名, 如虾皮网、海蛰网、张网、溜网、围网、大捕网、拖风网、大对网等。根据各种命名我们也可以很直观地了解到各类渔网的用途。渔船上捕鱼的渔民也各偶职称, 渔船船长称“老大”, 轮机长称“老轨”, 给轮机长做辅助工作的称“二轨”。渔民的职务更多的以捕鱼作业中的职事来命名, 如:扳头桨 (负责头桨操作) 、抛头锚 (负责抛、起头锚) 、撩头篙 (负责撑篙) 、拖下纲 (负责渔网下纲绳的起、放) 等等。还有一些比较细小的专业名词如渔民管捕鱼叫柯鱼, 相应的捕鱼人也就成了“柯鱼人”类似这类有趣、生动的专有名词为渔民口语文化增添了不少意味。

二、富有韵味的渔歌、鱼谚

渔歌, 顾名思义, 就是渔民、船工在渔船和运输劳动程序中或织网、晒网、休息时自编自唱的民歌, 而民歌属于民谣, 民谣是“那些牧童灶妪村妇野叟以天籁的方言方音, 发表他们真挚浓厚的情意”的口唱形式, 最能道出民心民意, 反映人民的生活状况。千百年来, 一直流传于舟山民间的渔歌, 就是舟山渔民根据渔业生产的特殊性和流动性, 逐步积累和创作出来的一种口头文化, 它不仅富有浓郁的海洋气息和渔乡风情, 而且含有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生活知识。它长期根植于渔民的生产实践中, 是勤劳朴实的渔民们在经历了各种酸甜苦辣、积累了各种经验教训后, 为表达喜悦与苦闷, 传达知识和技术而采用的一种特殊方式。它紧扣“海”字主题, 运用艺术手法, 通过口授传承, 把海洋航行、海洋生活、海洋气象, 以及船网工具、渔类习性、船员职责等知识, 以歌谣形式一代一代往下传。古往今来, 许多一字不识的渔民, 就靠这种方法, 学习古人知识, 掌握生产技能, 战天斗海, 驾驱海洋。

这里, 将渔歌细分为劳动号子和渔歌小调。前者是渔民在生产实践中长期积累且代代传承“劝力之歌”, 是人们在参与需要相互协作的集体劳动时, 为了统一劳动节奏、协调劳动动作、调解劳动情绪而唱的一种民歌, 所以许多“号子”往往没有词, 但在节奏上往往抑扬顿挫, 基调上高亢奔放、振奋人心;而渔歌小调则是渔区民间传唱的小曲, 它反映的是一种生活、生产情绪, 涉及渔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有着丰富的情感内涵, 是渔民社会的一面镜子。如《大网号子》

(领) 沙啦啦子

(齐) 嗨唷!

(领) 沙啦啦子

(齐) 嗨唷!

(领) 沙啦啦子……

(齐) 嗨唷嗨唷!

(领) 嗨!——天上有多少星星

(齐) 嗨唷!地上有多少人丁

(齐) 嗨唷! (领) 海里有多少珠宝

(齐) 嗨唷!……

(领) 数拉格数勿清呀!

(齐) 嗨唷! (领) 嗨唷

! (齐) 嗨唷!……

(领) 沙啦啦子——

(齐) 嗨!

这首渔歌就是一首典型渔民号子, 渔歌中多用“啦”、“嗨唷”等语气词, 唱词节奏清晰协调、悠长婉转, 是渔民生活极具内涵的一种文化体现, 诸如此类的渔歌还有《起网号子》、《拔蓬号子》等等。当然日常渔歌并不局限在生产劳作中, 渔民的日常生活也渗透着渔歌的影子如《渔民苦》中所唱:“渔民头上三把刀, 渔霸、海匪加风暴。渔民面前三条道:挨饿、跳海、坐监牢。”融入在渔民婚恋的《盼郎五更》, 儿歌《蚂蚁》, 四季歌《四级渔歌》等等都是有趣的渔歌表现。

渔谚的产生是渔民们对生活的一种观察, 舟山广大渔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 不但积累丰富的捕捞经验, 且以顺口溜的形式, 创作了大量琅琅上口的渔谚, 世代口口相传。这些渔谚, 或总结舟山鱼发规律与时机, 或细析舟山鱼类习性与特点, 或评析海产品口味, 或表述生产经验描述生产状态, 或表达哲理小品。渔谚的表现内容一般是为了总结捕鱼的规律与时机、细析舟山鱼类习性与特点、评析海产品口味、表述生产经验和生产状态以及表达事理修养, 如老蟹还是小蟹乖, 小蟹打洞会转弯 (老蟹行动迟钝, 其藏身之洞穴打得直通通, 比较简单, 容易被捉, 而小蟹的洞穴却七拐八弯, 似乎要比老蟹聪明)

渔歌、渔谚是渔民口语文化的一种特别的表现形式, 是生产生活与情感生活交织的产物, 通过对他们的了解我们可以感受到来自渔村的生活气息。

三、凝聚信仰的鱼祭

渔祭为原始信仰的产物, 它多在汛前进行, 以求多获。它既是巫术与宗教的仪典也是渔民出渔前的心理准备和出航仪式。浙江舟山群岛的渔民在一年四次的渔汛前都要进行“海祭”活动。他们在出海前一天准备好猪头、黄鱼酱、糖、盐, 鸡或鸭等祭品, 洗放祭品的主妇事前要沐浴身子。祭品供在渔船的船头和尾舱, 以祭海龙王和船菩萨。渔人跪拜, 船主和家属在岸上放鞭炮, 渔民在船上鸣锣, 然后渔船挂上大红旗帜, 破浪入海。

在《酉阳杂俎》中记有古人捕捉“系臂”的迷信, 强调“入海捕之, 必先祭”的利害。

可见, 捕前、汛前的渔祭在于祈多获, 求平安, 由于鱼的汛期一般多有规律, 因此有些渔祭仪式成了固定的节目性活动。如台湾高山族雅美人的“招渔祭”、“丰渔祭”、“夜渔祭”和“昼渔祭”等, 都有统一的致祭期日。

除了祈求多获的渔祭活动, 渔船上还设神祭祀, 以求风平浪静。

在舟山渔民的渔船上从前都供有“船菩萨”, 菩萨两旁还有两个小木人, 一为“顺风耳”, 一为“千里眼”。渔民们将它们带到海上时时供奉, 以求来去顺风, 渔事平安。对于“船菩萨”据史料记载实乃孟婆, 古称风神为孟婆。《山海经》中有“帝女游于江, 出入必以风雨自随;以其帝女, 故称孟婆。”孟婆的信仰主要流布于江南一带, 并随船祭载, 故其又有“船神”之称。舟山渔人所供奉的“船菩萨”, 就是“船神”, 实际上为风神, 风神保一路风顺, 故渔人出海, 必要拜祭神祗, 保风顺求平安, 甚至携带神像上船随行。

四、别具一格的口语禁忌

禁忌, 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社会心理层面上的民俗信仰, 是人在疑惑与恐惧之中, 在生存本能的驱使下, 对诸多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盲日崇拜、畏惧和迷信, 又盲目添加许多清规戒律的结果, 它以非理性的缺乏任何验证的特点而区别于法律。弗洛伊德的《图腾与禁忌》一书讲:禁忌包含两重含义:一是崇高的、神圣的, 唯其崇高神圣故而凛然不可侵犯;二是神秘的, 危险的, 不洁的, 禁止的。禁忌是人们在长期巫术巫教信仰中形成的观念和习俗, 它对人的心理或精神上形成了很强的支配力和控制力, 对整个民族传统社会发展进步都起着潜在的巨大作用。

长期以来, 舟山渔民寄居于岛屿, 依赖海洋生存。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渔民们在长期与海洋的搏斗中, 感到了自身的软弱与渺小。所以由这种对大自然尤其是未知的海洋的恐惧就会衍生出来种种禁忌, 这些禁忌也往往被渔民们赋予一种神秘的色彩。自然地, 这种禁忌表现在语言上, 就出现了很多语言上的禁忌。它往往包括语言的灵物祟拜和委婉语、鄙视语两个方面。舟山渔民在对海龙王崇拜中所体现出来的即是典型的语言灵物崇拜现象。

(一) 禁忌语和委婉语

1.渔船出海捕鱼时的言语禁忌极多, 例如, 船长对有人贸然询问何时可到达渔场之类的提问十分忌讳, 且绝对不回答, 因为渔船一旦出海, 一切就听任龙王和船菩萨的安排了, 否则它们将会故意刁难, 引来大风恶浪的灾祸。如在航行中发生诸如舵把脱落等故障, 只能以目暗示, 不能用语言点破, 因为一旦出口便意味着提醒海中恶鬼来借机寻衅。

2.渔船出海去捕鱼时, 渔民们一般不说“去柯鱼”, 而是说成“做生意”。一次出海捕鱼回来互相谈论鱼的产量, 总是问“生意咋话 (如何) 啦?”而不直接说“柯了多少>”等。既然捕鱼是做生意, 就又有了下面一些与之相关的言语禁忌, 例如/把“舌头”说成是“赚头”, 因为, 方音“舌”与“蚀”同音

3.舟山渔民时常要与宁波象山石浦一带的渔船、渔民相互往来, 但“石”、“蚀”近音, 故也忌讳说“石浦”, 而把它说成是“赚浦”, “小石浦”叫“小赚浦”

4.“食罩” (盖在餐桌上的饭、菜上的罩子) 叫“赚罩”。在渔船上吃饭时有许多不可少的礼仪和讳饰。开饭前有向海上撒米饭以敬海神和龙王的被称作“结缘”的仪式。在用餐时, 酒杯和汤匙不可反扣, 吃鱼时忌把鱼翻身, 因为这些都会是“翻”船的凶兆。吃鱼要先吃头, 意为“一头顺风”。渔民还风趣地把他们吃饭时所用的“筷子”叫“撑篙”, 把“汤匙”叫做“掏部” (在鱼网中捞取鱼货的竹制大舀子) , 把“盛饭”说成“起饭”, 因为在舟山话里“盛”与“沉”同音, 驾船出海没有比“沉”船更可怕的灾难了。

5.舟山人“做梦”称为“做乱梦”, 但在渔民中“乱梦”要说成“聊天”, 因为“乱梦”与“乱网”同音, 所以渔民忌说“乱梦”, 以防捕鱼时会网乱鱼逃。

6.“猪”与“输”谐音。“猪头”便叫“利市头”, “猪耳朵”则称“顺风耳”。

7.“鸡”与“欠”谐音。把礁石名“鸡骨礁”称“鸭骨礁”, “鸡娘礁”称“老鸭礁”。

8.若有渔船在海上遇险, 周围渔民都会义不容辞地进行抢险救灾。若有人落水, 也当救不辞如遇浮尸, 仰面女尸或伏着的男尸则不可急于去捞, 要等到海浪将其翻身后才可去捞取。捞取时用镶边蓬布蒙住船眼睛, 以避邪气, 为了讨个吉兆, 渔民把捞尸称做“捞元宝”。无主死尸运回陆地给以埋葬, 葬地大多集中一处, 美称“义家地”。

9.不能七男一女同船过渡, 意为“八仙闹海”不吉利, 有时未曾检点, 已有七男一女同了船, 船上人就须故意说。“今天船上有九个人”。第九个是指“船关菩萨”, 以此解忌。渔民称恶浪为“度糟 (肮脏) 浪”, 遇到这种情况, 渔民就向海里撒去大把大把的白米, 说是“海开口, 鬼讨食”, 施食以求和。

10.船靠岸时不可以高喊“来了”、“到了”之类的话, 因为这样说会把野鬼引上岸去。

(二) 鄙视语

我们通过资料还查找到渔民在渔船上最忌讳的刻度的话语

1.“碰石岩”指船只触礁, 也泛指行事背运。

2.“刮汰演” (渔船) 被刮到礁石上, 也是触礁的意思。

3.浮尸、余来浮尸, 漂来的浮着的尸体。

4.余来蒲瓢, 把浮尸比作蒲瓢, “蒲瓢“是形似葫芦的一种植物, 嫩时可食用, 等它长老、风干后对半割开可作水飘用, 在水中会浮起。

5.余海底。人在海上遇难死亡后落到海底。

6.打海底桩, 在海上遇难后尸体头冲下扎在海底。

7.鱿鱼誊, 这是舟山著名的干水产品, 做法是开膛破肚, 然后再太阳下曝晒。这里指像鱿鱼一样被人开膛剖肚后暴晒。

8.潮魂, 在海上遇难后尸体永远在大海上漂浮, 成为潮间野魂。

徐波老师对于这种语言现象的概括耐人寻味, 她说:“随着语言本身被神化, 语言的功能也被神化。语言本是人类社会的交流工具, 可是在神话宗教里, 语言既然是神创造的, 神又是无所不能的, 那么神必然也懂得人的语言, 于是语言又被赋予了人和神之间的交流工具, 然而对于渔民来说, 大海的变幻莫测, 凶险恐怖, 更使他们小心翼翼地虔信种种语言禁忌习俗, 于是他们把能让人高兴的词语常常挂在口上, 而对有可能有损于神的话语和不吉祥话语则绝口不提, 渔民中的这种语言拜物教和语言禁忌现象, 是词语魔力的一种体现。”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许多语言禁忌的遵守上也就显得不再那么严格, 由于这样的原因, 许多语言禁忌正在慢慢消失, 这也促使我们花更多的精力去保护这种非物质遗产, 因为这对于研究语言学有着莫大的帮助。了解了这样的独具一格的禁忌不仅是我们对民俗的一种透视, 另外可贵的地方在于实用性, 掌握这些禁忌是对这种悠久文化的尊重。

若是把舟山看做是这东海之上的一枚珍珠, 那么来自渔民的文化则是这枚珍珠上璀璨夺目的一抹光泽。舟山渔民的口语文化, 悠久的历史积淀出的深邃的声音, 来自这岛屿的每个角落, 来自这海洋的深深蓝。如果我们能静心侧耳, 那么它将告诉你从前, 告诉你在这滔滔江海演变中这里的人民艰辛的生活和厚重的情感。因此, 我们要探寻、要保护这种文化, 让它在传承中延续, 而非在人们的记忆力或者在书本上成为一个心痛的回望。

参考文献

[1]《话说沈家门渔港》张捷.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9.11.

[2]《舟山市歌谣谚语卷》.浙江省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编.中国民间文学出版社, 1989年

[3]《岱山文史资料》 (第四辑)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岱山县委员会文史工作委员会.1992.10.

[4]《舟山方言与东海文化》徐波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9.

[6]《舟山群岛渔民词汇及其海岛民俗特色》 (《民俗研究》第二期) .徐波著.2002.

篇4:渔民文化节的精彩欢迎词

《更路簿》既是南海渔民自己记录的航海日志,也是我国航海民俗文化的重要文化遗产,翔实记载了我国人民在南海的生存史、航海史、生产史、海外贸易史,揭示了我国对南海U形九段线(中华民国时为十一段线)内西沙、南沙群岛岛礁及其海域最早发现、最早命名、最早开发利用连续管辖的历史事实,是我国南海主权的有力证据。《更路簿》是我国渔民在南海生存的

智慧结晶

从字面上看,“更”为距离单位,“路”为航向,“簿”为册子。

“更”原本是古代汉语中的时间单位,一夜分五更,俗话有“一更人,二更锣,三更鬼,四更贼,五更鸡”之说,苏轼也有“默坐数更鼓”的诗句。具体到南海的“更”,渔民在海上燃一炷香行船10海里路程为一更,也可以后船不见前船桅杆谓之一更,这个前后船距离,风帆船约行5小时,航程大约10海里;路指的是航海罗盘指向的针路,即航向。

“自大潭过东海,用乾巽使到十二更……”这是《更路簿》中的一句话。“大潭”指琼海潭门港,“东海”即西沙海域;“乾巽”是航行角度;“十二更”,即120海里,航行60小时。简短一句话就标示清楚出发地、目的地、航向以及航程,记录者对南海地理地貌了然于胸。

《更路簿》详细记录了南海西沙、南沙、中沙群岛的岛礁名称和特征、准确位置和航行针位、更数,这是航海时用来记录时间、里程和涉及航行范围内相关人文地理的渔民自编书,是千百年来海南渔民在南海航行的经验总结。

《更路簿》有些像年鉴,分为不同的章节,分别叙述关于航海、天气、海流、医药等,对渔民和海员有用的、具有操作性和参考价值的人文信息。如白天看起来波澜不惊的海面,晚上会出现一个个像海螺那么大的旋涡,在月光下泛着光,这是大风雨将到的信号预报。渔民们晚上会经常起来观测附近海面,看颜色,察波纹,一旦见到这种天象,就要赶紧找港口避风避雨,如果此时贪心,在汹涌袭来的大风暴中,在数米高的巨浪中将人船皆失。

正是凭着勤劳、勇敢和智慧,南海渔民足迹遍布海南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等海域,南到曾母暗沙,东到蓬勃暗沙,西至日积礁,几乎覆盖了整个南海,从这些线路看,西沙、南沙海域经过汉唐宋元历代的耕耘开发,到明代已经成为中国渔民成熟的、大规模作业的传统渔场。

《更路簿》是我国渔民在南海生产

生活的一幅幅鲜活图景

渔民在出海之前,都要拿出《更路簿》和《海图》,根据风向与风速来核实即将出发的线路。

渔民在西沙群岛的航行范围包括七连峙(七连屿)、三峙(南岛)、干豆(北礁)、石塘(永乐群岛)、大圈(华光礁)、二圈(玉琢礁)、三圈(浪花礁)、圈仔(羚羊礁)、白峙仔(盘石屿)、猫兴(东岛)、四江门(晋卿门)、猫注(永兴岛)、三脚峙仔(广金岛)、三脚大峙(琛航岛)、四江门(晋卿岛)、半路(中建岛)、尾峙(金银岛)、老粗大门(老粗门)、银峙(银屿)、红草们(红草门)、船岸尾(西沙洲)、红草(南沙洲)等20余处。

根据《琼海县志》记载:“西沙、南沙、中沙群岛是本县远海捕捞的传统渔场。明代永乐年间,欧村港、冯家埠、潭门埠、草塘埠一带的渔民,已往返于西沙、南沙、中沙群岛捕鱼和居住。每年农历十月,驾驶帆船乘东北风南下西沙、南沙、中沙渔场,从事海参、贝类等海珍品作业,然后将鱼鲜品运往南洋群岛销售,换取食物和生活用品,至翌年农历四月乘西南风返航。”

渔船成队航行,先行驶至西沙双子礁,这是离海南最近的岛礁,20吨以下的渔船开始捕捞作业,而20吨以上的船一路往南,最先到南沙的南子岛、北子岛——作为南沙最北端的岛礁。渔船经过长时间航行,必须在此处作短暂停靠,让长途航行的船队得到休整,并检修船只。之后,渔船行经永登暗沙、福禄寺礁、太平岛,驶向中业岛和南威岛停靠——这两个岛屿上有淡水补给,渔船都会在此停靠,補充淡水后,在三角礁、仁爱礁、九章群礁留下生产作业的渔民,渔船会再一路南下,经过南康暗沙、北康暗沙、曾母暗沙,一直行驶至目的地星州(新加坡),在此地以货易货,获取更大利润,装卸完货物后再踏上返程之路。

《更路簿》记录了海南渔民开辟的完整交通体系:既有繁多的路线,又有集中的交通枢纽和核心活动区域,并形成点、线、面结合的海上交通体系,并且细述了如何经过三沙前往国外的海上航线,如到越南、新加坡、马六甲、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海南渔民习惯将捕捞到的海珍品就近出售。即使是今天的渔民出海作业路线图,与之参照对比,其出行范围和路线无出《更路簿》体系之外,由此可见传统帆船时代渔民的丰富捕捞经验和海洋生存智慧。

南海是我国渔民的“祖宗海”。渔民世代耕耘着这片蓝色的国土,把她视作生命,爱她、守她、护她!《更路簿》记载了渔民在南海劳动生活的详情。

海南的渔民船队每年农历十一月至十二月乘东北风南下,先至西沙群岛,一些船留在当地生产,另一些船队再赴南沙群岛。经过冬春两季大约半年的时间进行捕捞作业,渔民一路上捕获极丰:唐冠螺、凤尾螺、万宝螺、龙虾、海参、鲍鱼、公螺、砗磲、红口螺、牡蛎和海人草等。然后带着打捞的各种珍稀海产品,至第二年的清明谷雨期间乘西南风北返。

《更路簿》中记载,某月份某片海域大致是怎样的情形,渔民们了如指掌。南海的岛礁是渔民的生养之地,渔民在岛礁上用草席、椰叶或破旧船料、树木等搭起窝棚,将捕到的海参、海龟、螺和壕等海产品,晒干贮藏。到15世纪,渔民不但以西沙、南沙作为渔业生产基地,还在岛上建屋种田,从事农业生产。凡是有淡水的、具备住人条件的岛屿,几乎都有中国渔民居住,有些渔民,在岛上一住就是几年甚至十几年。《文昌县志》记载,文昌东郊上坡村陈鸿柏曾在双子礁住了整整18年。

有近代渔民记载,行船南海,最大的收获就是海参和马蹄螺,在船上或者礁盘上晒干,再运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然后换煤油、布和轮胎回来。

20世纪40年代,一名法國记者曾随一艘法国船到过南沙群岛的南子岛,他在岛上遇见了几个海南岛渔民,其中一个还在拉二胡。他用相机拍下了这一刻,发表在当时的报纸上,这个拉二胡的人就是拥有《更路簿》的彭正楷。

《更路簿》也有对西沙群岛古庙遗址的记载,其中最为普遍的就是“孤魂庙”或“兄弟孤魂庙”。明朝时期,海南岛有108位渔民到西沙群岛捕鱼生产,在海上不幸遇难,后来又有渔民在去西沙群岛途中遭遇狂风巨浪;在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到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的35年之间,闯荡南海遇险的海南渔民就有130多人。在西沙及南沙群岛,渔民们在南海的岛屿上为死去的同伴盖起孤魂庙和土地庙,祈求遇难的兄弟显灵保佑,太平岛、中业岛、南威岛、西月岛及南钥岛上都有神庙。其中,太平岛的土地庙门上写有“有求必应”四字横批;中业岛的土地庙是由几块宽大的石板搭成,3尺来高,2尺来宽,中间供着石质的土地神像。神像虽经多年风雨侵蚀,已经剥落模糊,其面相仍依稀可辨。

直到20世纪70年代,到南沙海域捕捞作业的基本上都是我国海南的渔民,因为海域毗连的一些国家或地方的渔民,没有《更路簿》这个航海法宝,他们在南海根本就是无法航行。

《更路簿》是渔民的“保护神”“命根子”和“传家宝”

对于海南渔民,要升帆驾船去南海“祖宗地”捕捞,茫茫大海,风高浪急,靠什么指引航向,避开暗礁、险滩、急流?一个罗盘加一本《更路簿》!

南海岛礁散布,古来有“千里长沙,万里石塘”之称,被航海者视为险途,特别是南沙群岛中部,一向有“危险地带”之称,有谚云:“走水行船三分命”“自古行船半条命”,渔民甚至把每年农历十月出海,到第二年农历二月回船的120天称作“120个灾难”。最初,渔民去西沙、南沙全凭经验:抬头看星象,低头看海况,再看看海水颜色,以此识别洋流。到了某个岛礁后,他们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给这些岛礁命名,没有名字,他们就没法交流各自的经验。除了岛礁的名字,一个岛礁再向哪个方向走多少航程能到另一个岛礁,以及我国南海诸岛各海域主要的物产,某片海域在各个月份的天气变化规律等内容,都需牢记在心。

无论是否识字,渔民都用自己的方法记录下航行中的点点滴滴,也许起初是用简单的符号记之,再渐渐用简单文字、图画补充完善。这是渔民自古以来自编自用的航海“秘本”,它详细记录了西南中沙群岛的岛礁名称、准确位置、航行针位、更数、岛礁特征、航海路线、航行要领、气象水流,甚至记载了在海上航行吃海里东西中毒怎么解毒等。《更路簿》是千百年来海南渔民在南海航行的经验总结,是必备的航海图。

《更路簿》是渔民们“用生命换来的航海日志”:出海捕鱼遇难再出海,是一代又一代渔民顽强不屈、搏风击浪、勇闯南海、生生不息的人生轨迹。《更路簿》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渔民世家一代又一代以手抄本形式传下来的,俗称“南海更路簿”;一类是口头传承下来,俗称“更路传”。这些主要分布于海南岛和文昌市、琼海市沿海一带以及海口市、陵水黎族自治县、万宁市、三亚市、临高县等港口海岸渔村。

《更路簿》是“传家宝”,父传子,子传孙,没有定本,传到每一代人手上都会随着出海捕鱼作业的实践而充实更新、不断修改完善:一条条航线、一个个岛礁,航行时的季节、风向、水流、云色等,一代代渔民口口相传,相互交流,笔笔记录,将航海技术、路线水流、岛屿暗礁分类整理,谱就渔民生存生活生产的智慧结晶——南海更路经,这是海南渔民在没有精确航海图标和卫星定位系统的帆船时代,能够前往暗礁密布的茫茫南海捕鱼作业、下南洋交易航路通达的“指南针”。

南海渔民较普遍地传抄、使用《更路簿》,起自明代郑和下西洋的15世纪初。《更路簿》以不同的抄本流传至今,已有600多年之久,明朝记载的《更路簿》已经是很完整的一套书籍。这种功能性、系统性的书籍的形成至少需要几百年、上千年航海捕捞的经验沉淀,融合了远古、战国时期、唐宋元明以来的所有南海航行经验和生产资料。

即使在今天,海南的渔民们仍然在实践中补充丰富着“南海更路经”。如今,被发现的《更路簿》有20余个版本的抄本——苏德柳《更路簿》、彭正楷《更路簿》、郁玉清《定罗经针位》、陈永芹《西、南沙更簿》、林鸿锦《更路簿》、王国昌《顺风得利》、麦兴铣《注明东北海更路簿》、李根深《东海、北海更路簿》、许洪福《更路簿》、卢洪兰《更路簿》、李魁茂《更路簿》、蒙全洲《去西南沙的水路簿》、郑庆能藏本《广东下琼州更路志录》、王诗桃抄本《更路簿》等。每个渔民都有权利把自己的经验添加到《更路簿》里,也就是说,《更路簿》没有定本,一直在不断完善和修改,成为一部详细记录西沙、南沙群岛的岛礁名称、特征和准确位置,以及航线、岛礁地貌和海浪、潮汐、风向、风暴等水文气象信息在内的航海针经。南海三沙海域,每个月水流是什么样,风潮是什么样的,海浪下有多少暗沙险礁,在每本《更路簿》中都有说明。如潭门镇老船长彭正楷拥有的《更路簿》,记载了17条西沙捕鱼线路、200多条南沙捕鱼线路、29条从南沙返回海南岛的航线、7个海上交通枢纽和渔业生产中心,其生产作业范围甚至达到了东南亚的纳吐纳群岛和潮满岛。

这些《更路簿》记述的侧重点不同,但主线是一致的。苏德柳抄本《更路簿》有29条、郁玉清抄藏本《定罗经针位》有35条、陈永芹抄本《西、南沙更簿》有16条、林鸿锦抄本《更路簿》有59条、王国昌抄本《顺风得利》有42条、麦兴铣存《注明东北海更路簿》有19条,等等。

《更路簿》中对南海诸岛礁的翔实

命名,是我国南海主权铁证

现已发现的《更路簿》,其记录的内容包括国内南海渔业捕捞和经南海下西洋进行国外贸易两个部分,国外涉及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100多处地方的航行针位。

国内部分又分“东海更路”和“北海更路”两组,“东海”“北海”是古代渔民对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总称。由于南海诸岛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每年5-9月盛行西南季风,11月至翌年3月盛行东北季风。在帆船航行时代,熟悉季风规律的海南渔民乘东北风顺风而下,赴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从事生产活动。于是,海南渔民就取东北风的“东”,称先到的西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为“东海”;取东北风的“北”,称后到的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为“北海”。

《更路簿》除了有表示珊瑚島礁群体的总称地名“东海”“北海”之外,还有表示通名的圈或塘(环礁)、峙(岛屿和沙洲)、线和沙(暗礁)、线排或沙排(暗沙、暗滩)等。《更路簿》把风环礁分为“筐”和“塘”两部分,把珊瑚礁体按距离海面远近分为峙、线(沙)、线排和郎四类,如把它们联系起来,就可以构成既有表示群体的总称地名,又有表示个体的地名,既有通名又有专名的一套独特而完整的西沙、南沙群岛地名。

最重要的是,《更路簿》积累了一代又一代渔民给西沙、南沙群岛的命名,他们一次次航行,一次次辨正坐实,使得南海岛礁的命名最全面、最具体、数量最多。他们对大潮也不被淹没的岛屿、沙洲几乎都给予命名;对高潮淹没、低潮露出礁石的大多数也都定了名称;对潜伏海面下较深的暗沙和暗礁部分命了名。渔民给南海中136个岛礁起了“乳名”,其中东沙群岛1个,西沙群岛38个,南沙群岛97个。这些命名除了以口口相传形式广泛流传于渔民群体,更是确凿记载于《更路簿》的一本本手抄本中,而手抄本记录的命名,许多与正统古籍记载也完全一致。如《更路簿》把西沙群岛的永乐群岛称为“石塘”,这与北宋以后古籍记载西沙群岛为“石塘”一致。这些“乳名”为国家在法定南海280多个岛礁命定“官名”时起了直接参考作用。

渔民的命名都是以海南方言称谓,乡音浓厚,散发着浓郁的海洋生活特有气息。例如以“峙”指岛和屿,以“沙”或“线”指暗礁等。如苏德柳本《更路簿》第三章中有驶船更路定例:“舟过外罗七更是长线,连石塘内,北有全富峙、老粗峙、世江峙、三足峙,又有尾峙,舟过见此七峙,急急转帆,用甲庚卯酉驶回。”这段文字,与明初官方下西洋水手亲历而写成的《顺风相送·定潮水消长时候》所记一样,所不同的只是《顺风相送》描述万里石塘有两个特征:“内有红石屿不高”“近看似二三个帆船样”。苏德柳本《更路簿》的作者是海南渔民,对西沙群岛十分熟悉,描述的石塘地段中的“红石屿”和那“二三个帆船样”的岛全部点明名称是全富峙等七个小岛和沙洲,也即今天确指的西沙永乐群岛。“此七峙”即琛航岛、广金岛、一圆峙(甘泉岛)、全富峙、老粗峙、世江峙和尾峙。这样的记述比起官方的《顺风相送》来,显得更为清晰、明白。这也证明,渔民发现、生活于南海诸岛的历史极其久远。

《更路簿》记载西沙和南沙绝大部分岛礁名称时,都标明位置以及岛礁之间的作业路线,并用罗盘确定方位,计算好距离。如《更路簿》中说:“自三峙驶干豆,乙辛兼二线卯酉,三更半收。”这完全是海南方言,具体意思是:在西沙,从三峙(南岛:北纬16°57,东经112°20)开往干豆(北礁:北纬17°05,东经111°30),航行针向用缝针(乙辛加二线卯酉),航程三更半到达。

这里,将南海北礁称为“干豆”,这在《更路簿》里有其得名的详细记载。原因就是渔民出海总要在船上带一些豆子泡发豆芽,最初渔船常在北礁触礁沉没,后来的渔民们在这里拾获不少沉船遗留下的豆子,而且豆子经过日晒,大都已经干瘪,因此渔民就将北礁称为“干豆”。

位于南沙群岛的弹丸礁,在《更路簿》中记载名为“石公厘”,是因为弹丸礁的礁石边缘树立着一块块如同石人像一般的礁石,宛如在岛礁围上了一圈篱笆,石头人像在海南方言中称为“石公”,“厘”则是篱笆的意思,因此渔民形象地称该礁为“石公厘”。南海航线中最重要的淡水补给地——南沙南威岛,因为岛上有许多海鸟栖息,渔民就直接将其命名为“鸟仔峙”。

永兴岛、七连屿、琛航岛,这些岛礁在渔民的口中仍然被亲切地用土语乡音唤作“猫驻岛”“七连岛”“三脚岛”。海南渔民给南海岛礁命名,都是以自己日常生活中常见、常用、常听到的事物,依附于岛礁的形似而命名的。他们把环礁称为“筐”,西沙群岛中的华光礁、玉琢礁、浪花礁因为作为环礁形似一个个箩筐,又因它们距离较近,渔民分别将它们称为“大筐”“二筐”“三筐”。南沙群岛郑和群礁的安达礁白沙覆盖,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闪,于是被冠上“银饼”或“银锅”;把司令礁称为“眼镜铲”,就是因为这个岛礁的形状就像一副眼镜;把仙宾礁称为“鱼鳞”;双子群岛中的北子岛和南子岛,岛上树木葱茏,海鸟和鸟蛋遍地,当年渔民登岛一望,连声赞叹“好也”,用海南的琼海话喊出来,就是“奈罗”,众口相传,双子岛就分别命名为“奈罗上峙”“奈罗下峙”。还有的岛,在礁上行走时,见不到一贝一参,而水中也不见一鱼一虾,潜水下去也一无所获,故称作“无乜礁”,海南土话意思是“什么也没有”。又如,海南省三沙市七连屿赵述岛因纪念明朝赵述奉命出使三佛齐而得名,岛形状近圆形,《更路簿》里称之为“船舰”。

也有的岛礁命名,是与航行运用罗盘定位相关。渔民们去日积礁捕鱼,多由南威岛补充淡水后出发,用罗盘定位时,将指针指向乙辛方位即可到达。但在东边还有一个用“乙辛”方位能够到达的蓬勃暗沙,为了显示区别,渔民们便把日积礁称为“西头乙辛”,把蓬勃暗沙称为“东头乙辛”。位于南沙的渚碧礁被称为“丑未”,是因为渚碧礁在上一个渔业作业点中业岛的西南方,按照《更路簿》的记载,行船通过中业岛至此,需要在罗盘上使用“丑未”的方位,因此渚碧礁被渔民命名为“丑未”。

这些岛礁名还被译成外文,1868年英国海军出版的《中国海指南》中曾记载“Sin C owe”和“Namyit”两个南海岛屿的名称,显然就是音译海南渔民对景宏岛的称谓“秤钩”和对鸿麻岛的称谓“南乙”。

《更路簿》是我国几千年来经略、

管辖南海的证明

《更路簿》记载了3000多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我们祖先一直在南海生存捕捞、耕海牧渔和进行岛礁海域管辖及远洋航海贸易,是关于南中国海属于中国的最有说服力的历史文化证据。

我国先民最早发现、驻留和开发南海岛屿礁滩。战国时期《逸周书·王会解》记载,商汤令大臣们制定“四方献令”,伊尹便建议“正南……请令以珠玑、瑇瑁……为献”,这说明早在公元前18世纪,我国渔民就已从事南海水产资源的捕捞作业和养殖。秦汉时代,已经有我国在南海航海通商和渔业生产活动的记录。

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年)工部尚书郑权出任岭南节度使,韩愈写了一篇《送郑权尚书序》,点明了岭南节度使管辖的范围包括南海诸岛。

考古发现,西沙群岛甘泉岛有一处唐宋遗址,并出土一批唐宋瓷器、铁锅残片以及其他生产、生活用品。永兴岛和北礁等10多个岛屿及礁盘上发现的陶瓷器2000多件,南北朝、隋、唐、宋、元、明至清历代的都有。在甘泉岛上,有唐宋时期的青釉罐、青釉四系罐等,还有不少质地质朴的盘、碗、瓶、罐等日常生活用品,岛上留有铁刀、铁锅,更是古代先民耕海牧渔、在岛上生活劳动的见证,我国渔民早已经是南海诸岛的主人。

从汉代开始,我国开通与东南亚、南亚、大洋洲、非洲、欧洲许多国家交往的“海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航线遍及南海,穿过马六甲海峡到了东非海岸。对外贸易,海南岛和南海诸岛海域是必经之地。《更路簿》最早于元代出现,记载了我国无数的商船乘风破浪,满载中国物品驶离,同时运回众多国外奇珍异宝,航海贸易应运而生。

篇5:渔民文化节的精彩欢迎词

1 山东渔民号子的形成

山东渔民号子主要集中在沿海一带, 以荣成、岚山等最为著名, 其地理环境、地理位置决定了当地繁荣发展的渔业。在古时候, 农业盛行的年代, 当地除了农业收入外, 渔业十分发达, 几乎家家户户都是以猎鱼为生, 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在渔民撒网、捕鱼、拉网、打桩等一系列劳作过程中往往需要多个人力配合, 为了保证每个人动作的统一, 同时振奋人们的精神, 会用当地的方言演唱一种号子, 即渔民号子。同时, 渔民号子也是一种表演形式, 在渔民自己的节日中, 特别是在祭祀中会进行表演。当然, 大多数渔民号子没有具体的歌词, 往往通过一些语气词组成, 但是却能够使用当地的方言演唱, 与语气词相互搭配, 别有一番风味。

2 山东渔民号子的基本内涵

山东渔民号子内容是多样化的, 经过几十代人的传承与发展, 可以从制作绳子开始, 一直到收网归海。下面就从由来、作用、音乐特点几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

2.1 成缆号

过去渔民大于所有的船只主要是木船帆船, 竹条、麻布以及棉条是制作缆绳重要的材料, 用缆绳固定船只结构或船帆等。在制作缆绳过程中, 需要将三股合成一股, 一边成缆绳、一边唱号子。开始时绳子比较松, 唱的号子节奏也较为舒缓, 随着绳子越来越紧, 渔民所要花费的力气也越大, 号子演唱的节奏也会加快, 直到将缆绳全部拧紧。成缆号主要以五声调式为主, 抒发自豪的情绪, 起伏会随着情感的变化而变化。成缆号表达了渔民们为了出海准备, 在内心的兴奋的、高兴的, 在情绪上十分高涨, 体现了内心渴望出海后满载而归。

2.2 张蓬号

在木船帆船的年代中, 渔民渔船上的帆都是使用白色布料, 而具有深褐色的帆主要是用树皮染色, 蓬条是帆重要的构件, 重量极大, 可能达到数百斤, 为了能够将帆顺利的升起来, 鼓舞士气, 而演唱的号子。在帆上升过程中, 在风力阻力下, 所需要的力气越来越大, 需要多个渔民一起才能拉起来, 在船老大统一号召下共同发力, 速度往往较快。张蓬号是渔民将缆绳准备好, 准备挂帆起航, 在情感上体现了对出海的渴望, 对丰收的渴望, 希望帆能够快速顺利的升起来, 在演唱速度上也逐渐迫切。

2.3 推关号

在船帆准备好后, 准备推关起锚出海。在渔船起锚或收网过程中, 一般会演唱推关号。一般这种号子没有实际的歌词, 在语速上较为快, 由于船锚的重量较轻, 渔民花费很小的力气就能够完成, 在演唱中较为轻快, 主要表达对下一项劳作的准备。

2.4 拿船号

拿船号主要是在渔民将船只拉进海里、海岸是唱的号子。渔民每次出海时, 需要将渔船从海岸拉到海里面, 或者捕鱼归来后需要将渔船拉到海岸张。在没有出现机械船之前, 拉船主要是依靠人力, 需要多个劳动者一起用力, 拿船号子的演唱, 一般是所有劳动者一起演唱, 在演唱中刚劲有力, 速度不断加快, 给人们充足的力量。

2.5 溜网号

撒网捕鱼, 待鱼虾蟹上钩后, 收网, 这个过程叫做溜网。溜网号是渔民号子中相对精彩的号子, 在以前, 主要是在收网收获时, 船老大带领大家一起收网, 将网上的鱼虾捞起, 将其收入到船舱中。收获越大, 渔网越重, 溜网号的声音就越大。渔网错综复杂, 在收网过程中容易纠缠在一起, 因此, 往往需要格外小心, 花费的时间也相对较长。如果遇到恶劣天气, 需要加快速度, 在复杂的心理活动下, 溜网号表达的情感也是丰富多彩的。值得注意的是, 这种号子一般出现在收获时刻, 演唱者心情是较为愉快的, 旋律紧凑、悠扬。

2.6 点水号

点水号主要是渔船出海过程中, 通过一些工具对海水深浅进行测量, 以铁角、竹竿、绳子为主。同时, 在捕鱼归来后, 为了避免渔船在浅湾停靠, 都需要测量深度。渔民将测量海水称之为点水。对于海水深度的测量必须认真仔细, 这关系到出海的安全性、收获等。因此, 点水号一般具有单一的旋律, 在情绪上一般不会出现太大的起伏。

3 对山东渔民号子文化精神的探析

渔民号子, 有着强烈的生活气息。以吆喝、呐喊为主要特征, 烘托出渔业各项劳动的特点。其音乐的表现特色受劳动强度所制约。劳动强度小、动作幅度不大时, 所唱出的号子, 多是优美细腻, 抒情娓婉, 旋律性强, 节奏和缓的曲调, 突出了号子调节精神的作用;劳动强度大时, 所吆喝的号子, 粗犷、豪迈、浑厚有力, 而节奏性强, 这就突出号子的指挥劳动、统一用劲的功能。在面对狂风恶浪, 需要奋力抗争时, 则发出了铿锵有力、刚劲浑厚、气吞山河的呐喊。

渔民号子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属于时代的产物, 在社会生产力逐渐上升的今天, 机械劳动逐渐替代了人力劳动, 渔民号子内容传承受到了很大的威胁, 其发展条件、依附条件正在逐渐消失。然而, 尽管渔业生产实现机械化以后, 海上笨重艰苦的体力劳动多被机械所代替, 但是, 各种渔民号子仍在渔民的各项劳动中, 延续演唱着。在山东的海滩码头、山间村落、广场闹市、学校营区, 凡有生产劳动的地方, 集体活动的场所还时时传扬着渔号。老人扶着小孩子学步, 哼着渔号;妇女爬山干活, 唱着渔号;小伙儿们肩挑人拉, 喊着渔号;连小学生们的拔河比赛也叫着渔号齐使劲儿。山东的渔民号子, 显示着其旺盛的生命力。

我们应该从山东渔民号子的内容、形式等表面现象中, 明白其内涵, 了解其蕴含的文化精神。劳作时的团结合作、准备时的丰收渴望、收获时的欢快喜庆以及祭祀时的庄严传承, 这些文化精神都是我们世代需要学习的精神。同时, 渔民号子具有重要的音乐价值, 是一种人类在艰苦创业、劳动中产生的音乐载体, 亦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会潜移默化的融入到其他的音乐门类当中, 得到永久性的保存和发展。

4 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 山东渔民号子的形成与其地理位置、地理环境、文化背景、社会经济等都具有一定的关系, 属于历史的产物, 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研究当地历史、地理、音乐、社会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渔民通过号子表达情感, 对自身进行激励, 尽管在机械化时代下, 渔民号子受到了一定的传承危机, 但其文化精神必将会永存于世人心中。

摘要:山东渔民号子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宝贵的财富, 主要是当地渔民在海上撒网、捕鱼、打桩、拉船过程中, 为了振奋人心以及统一动作演唱的号子, 山东渔民号子至今也有几十代人的传承, 在当地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 对渔民号子的传承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 本文首先对山东渔民号子的形成进行介绍, 然后分析其基本内涵, 最后对其蕴含的文化精神进行探讨, 望采纳。

关键词:山东渔民号子,形成,内涵,文化精神

参考文献

[1]郭靖.荣成渔民号子的探究与思考——兼谈对山东半岛渔家号子艺术规律与创新研究的初步设想[J].音乐创作, 2015 (26) .

[2]田淑艳.山东荣成方言与荣成渔民号子[J].广播歌选, 2016 (12) .

[3]倪浓水.舟山渔民号子的特征及功能研究[J].文化艺术研究, 2014 (13) .

[4]戴琳琳.浅谈岚山渔民号子的发展现状及艺术特点[J].北方音乐, 2015 (03) .

[5]吴金英.对荣成渔民号子的探究与思考[J].黄河之声, 2015 (13) .

上一篇:国庆节举办校园活动的总结下一篇:公共经济学复习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