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而知人之饥》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2024-04-23

《饱而知人之饥》阅读训练题及答案(精选16篇)

篇1:《饱而知人之饥》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13元“遗产”

河南省(非实验区)凤仙草

①那一晚,女儿仅吃了小半碗饭,就放下筷子说:“妈,我有点不舒服,得去躺一会儿,你吃完先走吧。碗筷等会儿我来收拾。”当时,我并没有太在意,等我收完夜市回来,看到碗筷还在桌上摆着,才想到女儿可能出事了。

②我推开她的房门,看见她在床上躺着,满脸通红,眼睛眯成了一道缝,似乎睁开都很吃力。一摸她的额头,吓了一大跳,她的额头烧得像一团炭火。我说:“孩子,你发烧了,我们得去看医生。”她说:“不用,可能是感冒了,睡上一觉明天就会好的。妈,你去把碗洗了吧。”她的声音微弱,但还是强睁着眼,冲我笑了笑。

③我知道她是在敷衍我,因为一去医院就意味着花钱,她怕。“不行,得赶紧去医院!”我果断地说,然后开始找钱,尽可能地找。当我把所有能找到的钱连同刚从夜市上挣来的散币堆在床上清点时,危机感油然而生。我胡乱地将钱塞进口袋里,搀女儿上了三轮车。

④三年前,丈夫身患绝症离我们而去,我没有工作,只得在夜市摆小摊。那一年女儿还不到13岁。也正是从那时开始,我发现她忽然长大了,开始真正懂得了什么是生活。

⑤我回头望了她一眼,看见她像一只受伤的小羊羔那样无助地趴在车斗里,眼睁睁地望着我。在女儿微弱的呻吟声中,我发疯似的蹬着三轮车,生怕耽误了她。

⑥女儿终于躺在病床上,挂上了吊瓶,我才松了一口气。医生说,眼下正流行病毒性脑炎,女儿的症状有些像,要待明天做了脊液检查才能确诊,今晚先做退烧观察处理。

⑦我的心又提了起来。夜深了,病房里就剩下我和女儿。女儿突然示意我靠近她,说:“妈,我感觉很难受,浑身都痛,和以往不一样。医生的话我听见了,我很有可能是脑炎,我怕是不行了……”

⑧“别瞎想,我肯定你不是的。”

⑨“妈,你听我说,”女儿突然严肃起来,很认真地说:“你记住了,家里床头柜的下层,最里面靠右角,那里有一个小布包,里面装有一些钱,那是我攒下的,留给妈妈。”

⑩猛地一阵酸楚直冲我的鼻子,我的眼睛蒙眬了,11第二天上午,经过检查,确诊女儿得的是一般性肺炎。当我把这个结果告诉她时,女儿一下就搂紧了我的脖子,搂得很紧。她还从来没有对我这样过,我们都哭了。

12回家后,我打开了女儿的床头柜,那里果然有一个小布包,里面是13元钱,全是角票。捧着那个小布包,我的眼泪又来了。

13事情已经过去三年多了,现在,女儿已经成了一名军医大学的学生。高考时,以她的分数可以进北大清华,但她的第一志愿就是这所大学。用她的话说是不用交钱还管吃管穿,能减轻母亲的负担。

14这些年来,我始终保存着女儿的那个布包,那是她郑重留给我的 “遗产”,13元,我只想永久地将它珍藏。

(选自《读者》2007年第2期,有删改)

1. 文章为什么用“13元‘遗产’”为题?谈谈你的理解。(2分)

2. 母亲从夜市回来,一“看到碗筷还在桌上摆着”就想到“女儿可能出事了”,为什么?(2分)

3. 阅读下面描写女儿神态、动作的句子,结合上下文,分析女儿当时的心理。(共4分)

(1)她的声音微弱,但还是强睁着眼,冲我笑了笑。(2分)

(2)当我把这个结果告诉她时,女儿一下就搂紧了我的脖子,搂得很紧。(2分)

4. 第13段说:“事情已经过去三年多了”,“事情”指什么?(2分)

5. 文章第⑩段 处省略了人物在此情此景下的表现。请发挥合理的想象,补写一段话。(要求有人物的语言或动作描写)(4分)

参考答案:

1.①13元“遗产”最能表现女儿的懂事、孝顺 ②凝聚了母女之间的亲情,最能突出本文主题 ③造成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答出一点,意思对即可。2分)

2.①女儿说过碗筷她来收拾,现在却没有收拾 ②吃饭时女儿说自己不舒服(一点1分。共2分)

3.(1)努力装出自己病得不重的样子,不想让母亲为自己担心。(2分)

(2)为自己还能活下去而感到庆幸,更加珍惜母女二人相依为命的骨肉亲情(2分)(共4分)

4.女儿生病时给我交代13元“遗产”的事(2分)

5.示例:我抓住女儿的手,喊着:“孩子,你不会有事,有妈在,你肯定不会有事的!”女儿怔了一会儿,慢慢地,她攥紧了我的手,晶莹的泪珠,从她的眼角滑落(想象合理2分,有语言或动作描写2分。共4分

篇2:《饱而知人之饥》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13元“遗产”

河南省(非实验区)凤仙草

①那一晚,女儿仅吃了小半碗饭,就放下筷子说:“妈,我有点不舒服,得去躺一会儿,你吃完先走吧。碗筷等会儿我来收拾。”当时,我并没有太在意,等我收完夜市回来,看到碗筷还在桌上摆着,才想到女儿可能出事了。

②我推开她的房门,看见她在床上躺着,满脸通红,眼睛眯成了一道缝,似乎睁开都很吃力。一摸她的额头,吓了一大跳,她的额头烧得像一团炭火。我说:“孩子,你发烧了,我们得去看医生。”她说:“不用,可能是感冒了,睡上一觉明天就会好的。妈,你去把碗洗了吧。”她的声音微弱,但还是强睁着眼,冲我笑了笑。

③我知道她是在敷衍我,因为一去医院就意味着花钱,她怕。“不行,得赶紧去医院!”我果断地说,然后开始找钱,尽可能地找。当我把所有能找到的钱连同刚从夜市上挣来的散币堆在床上清点时,危机感油然而生。我胡乱地将钱塞进口袋里,搀女儿上了三轮车。

④三年前,丈夫身患绝症离我们而去,我没有工作,只得在夜市摆小摊。那一年女儿还不到13岁。也正是从那时开始,我发现她忽然长大了,开始真正懂得了什么是生活。

⑤我回头望了她一眼,看见她像一只受伤的小羊羔那样无助地趴在车斗里,眼睁睁地望着我。在女儿微弱的呻吟声中,我发疯似的蹬着三轮车,生怕耽误了她。

⑥女儿终于躺在病床上,挂上了吊瓶,我才松了一口气。医生说,眼下正流行病毒性脑炎,女儿的症状有些像,要待明天做了脊液检查才能确诊,今晚先做退烧观察处理。

⑦我的心又提了起来。夜深了,病房里就剩下我和女儿。女儿突然示意我靠近她,说:“妈,我感觉很难受,浑身都痛,和以往不一样。医生的话我听见了,我很有可能是脑炎,我怕是不行了……”

⑧“别瞎想,我肯定你不是的。”

⑨“妈,你听我说,”女儿突然严肃起来,很认真地说:“你记住了,家里床头柜的`下层,最里面靠右角,那里有一个小布包,里面装有一些钱,那是我攒下的,留给妈妈。”

⑩猛地一阵酸楚直冲我的鼻子,我的眼睛蒙眬了,

11第二天上午,经过检查,确诊女儿得的是一般性肺炎。当我把这个结果告诉她时,女儿一下就搂紧了我的脖子,搂得很紧。她还从来没有对我这样过,我们都哭了。

12回家后,我打开了女儿的床头柜,那里果然有一个小布包,里面是13元钱,全是角票。捧着那个小布包,我的眼泪又来了。

13事情已经过去三年多了,现在,女儿已经成了一名军医大学的学生。高考时,以她的分数可以进北大清华,但她的第一志愿就是这所大学。用她的话说是不用交钱还管吃管穿,能减轻母亲的负担。

14这些年来,我始终保存着女儿的那个布包,那是她郑重留给我的 “遗产”,13元,我只想永久地将它珍藏。

(选自《读者》2007年第2期,有删改)

1. 文章为什么用“13元‘遗产’”为题?谈谈你的理解。(2分)

2. 母亲从夜市回来,一“看到碗筷还在桌上摆着”就想到“女儿可能出事了”,为什么?(2分)

3. 阅读下面描写女儿神态、动作的句子,结合上下文,分析女儿当时的心理。(共4分)

(1) 她的声音微弱,但还是强睁着眼,冲我笑了笑。(2分)

(2) 当我把这个结果告诉她时,女儿一下就搂紧了我的脖子,搂得很紧。(2分)

4. 第13段说:“事情已经过去三年多了”,“事情”指什么?(2分)

5. 文章第⑩段 处省略了人物在此情此景下的表现。请发挥合理的想象,补写一段话。(要求有人物的语言或动作描写)(4分)

参考答案:

1.①13元“遗产”最能表现女儿的懂事、孝顺 ②凝聚了母女之间的亲情,最能突出本文主题 ③造成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答出一点,意思对即可。2分)

2.①女儿说过碗筷她来收拾,现在却没有收拾 ②吃饭时女儿说自己不舒服(一点1分。共2分)

3.(1)努力装出自己病得不重的样子,不想让母亲为自己担心。(2分)

(2)为自己还能活下去而感到庆幸,更加珍惜母女二人相依为命的骨肉亲情(2分)(共4分)

4.女儿生病时给我交代13元“遗产”的事(2分)

篇3:阅读训练答案

(一)1.lonɡ diāo 2.略

3.他很后悔,应该接受街坊的劝告。

4.(1)丢失 羊圈 (2)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5.略

(二)1.(1)魏国 楚国 南方 北方

(2)①马好 ②路费多 ③车夫赶车的本领高

(3)①√

2.B 3.略

(三)1.mò qián 2.略

3.捉它很容易。

4.“走吧!”同伴们说,“现在,它大概又在表演潜水了。”

5.四件事。捕鼠(没捉着老鼠,还说老鼠太瘦了);捉鱼(没捉着鱼,被鱼尾巴打了一下,还说是利用鱼尾巴来洗脸);掉进泥坑(还说是用这个办法治跳蚤);掉进河里(还说在游泳,结果沉没了)。

6.猫爱吹嘘自己,掩饰过失,不接受别人的帮助,所以被淹死了。

7.结合实际谈启发,言之成理即可。

四年级阅读主题:大自然的启示

(一)1.叼走 幼儿 清淡

唠叨 幻想 谈话(答案不唯一)

2.(1)大自然的规律

(2)若无其事 冷淡 极不情愿

(二)1.biān bǔ bì ruì

2.灵活 敏捷 启发

3.三心二意 五颜六色 九牛一毛 十全十美

4.(1)蝙蝠的眼睛被他们把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

(2)塞住了耳朵,蝙蝠就像失控的汽车到处乱撞。

(3)在漆黑的夜里,飞机不能安全飞行。

5.三,蝙蝠在夜里靠什么飞行,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三)1.严密 立刻 启示

2.风马牛不相及 声名狼藉 逐臭之夫 污秽

3.A 4.略

五年级阅读主题:语言表达的艺术

(一)1.shì shèn yì wèi yìnɡ qín

2.(1)拜见 就,于是 (2)给……看 说

(3)没有

3.略

4.刘义庆 《世说新语》 言谈轶事

(二)1. jú zhǐ 贼 赔

2.微笑 傻笑 冷笑

3.得意洋洋 面不改色 安居乐业

4.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这是因为水土不同。

5.(1)种植用的土地 楚国的风气(楚国偷盗的风气)

(2)三,没出息,做了盗贼;羞辱晏子,显楚国威风。

6.略

(三)1.鲁莽 野兽 宰相 牢固

腥味 猩猩 冒犯 规范

2.管家 无可奈何 盛情 恍然大悟

3.安然无恙 豁然开朗 勃然大怒 浑然一体 迥然不同 怡然自得

4.(1)因为……所以…… (2)如果……就……

(3)如果……就…… (4)如果……还能……

5.清政廉洁、有远见

六年级阅读主题:难忘的历史

(一)1.rěn zhònɡ zhuó

2.他对革命事业的信心。

3.可以体会到父亲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面对危险和困难,坦然自若、临危不惧。

4.略

(二)1.固:本来。 或:有的。 于:表示比较。

全句: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有价值、有意义,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无价值,无意义,比“鸿毛”还轻。

2.(1)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总分

(2)引用 对比

3.张思德同志牢记活着为人民的利益工作,死为人民的利益牺牲,体现了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因为他为人民的利益而死,虽然一生中没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的死却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所以说“比泰山还重”。

(三)1.chǔ wànɡ cónɡ ái

2.祸 殃 张 结 羞 怒 遍 鳞

3.略

4.(1)第一个是过度疲劳而休息。 第二个是死亡、牺牲。

(2)吉鸿昌坚贞不屈,忠于抗日,视死如归,为革命事业壮烈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及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赞扬其英雄气概,并为英雄的死感到惋惜。

5.(1)吉鸿昌看了,平静地说:“行啊!你们什么时候动手?”

(2)吉鸿昌把眼睛一瞪,大声说:“抗日是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民的事情,有什么秘密!只有蒋介石和你们,跟日本勾勾搭搭,尽干些祸国殃民的坏事,才有见不得人的秘密。”

(3)就义那一天,吉鸿昌像出门散步一样,从容不迫地出发了,在刑场上,他对特务说:“告诉你们,我为抗日死,可不能跪下挨抢,我死了也不能倒下!”

篇4:《心灯》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一夜,艄公父子正在捕蟹,突然阴云乱滚,恶浪汹涌,狂烈的风哗啦一声就拍碎了桅灯,顿时他们被卷入了黑色的漩涡,覆舟在即。“爸爸,我辨不出方向啦。”儿子绝望地喊。老艄公踉踉跄跄从船舱里摸出来,推开儿子,自己操起舵。

终于,蟹船劈开风浪,靠向灯光闪烁的码头。

“您视力不好,怎么还能辨出方向?”儿子不解地问。

“我的心里装盏灯呢。”老艄公悠悠地答。

人可能平淡,可能暗淡,甚至可能遁入黑夜,但是惟独不能心中缺少一盏灯。只要心中装盏灯,踩到哪里不是光明?

1.给加点字注音。①桅灯()②扁舟()③漩涡()④踉踉跄跄()()

2.用“‖”给文章划分段落结构,并归纳段意。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老艄公是个怎样的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理解下列句子的深刻含义?

①人可能平淡,可能暗淡,甚至可能遁入黑夜,但是惟独不能心中缺少一盏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那满舱的星光,满怀的明月,是老艄公岁月里恒开不败的花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2.一(第1段):介绍以捕蟹为业的老艄公和他的儿子;二(第2~5段):写老艄公在风暴到来时的举动;三(第6段):作者由此引发的感想

3.文中的老艄公是一个始终对生活充满信心的顽强的人。

篇5:《眼睛》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1、阅读全文,找出点明文章中心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15)段画线的比喻句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段中“父亲便是小群的眼睛。”中“眼睛”的具体含义是。③段中“父亲是要在失明的儿子的心灵中,重安一双明亮的眼睛”中的“眼睛”的具体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文中父亲错买书包这一情节,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理解:①父亲事先知道买的是绿书包,②父亲事先不知道买的是绿书包。你同意哪种理解?请根据文章简要说明理由。

4、联系全文,紧扣父亲心愿,补全小说结尾。

5、对文章的分析与欣赏,正确的三项是()A、父亲骤然去世,使小群受到了难以承受的打击,产生了轻生的念头。B、(16)段的悼词中透露出“父亲”也是“一位失明的人”,从而大大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增强了文章的震撼力。C、文章有一条贯穿始终的线索:父亲为小群重安“眼睛”。D、第②段写“小群真的由父亲和父亲的一位朋友带到海边去玩”,是为后文写父亲也是“一位双目失明的人”预设伏笔。E、文章行文详略得当,“买书包”、“开追悼会”是详写,其余都是略写。《眼睛》答案:

1、“就在这一刹那,„„贯注在了自己的身上。”;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 “父亲”。

2、父亲对生活、对他人的热爱,不懈地追求和奋斗的勇气,为小群指明了方向,鼓起了勇气。(答出了“父亲的优良品质给小群带来了生活的勇气”也行,重在后半句); ①段中“眼睛”的含义是:父亲循循善诱地引导、帮助小群了解精彩的外部世界(注意答出父亲、小群和外部世界的关系)。③段中的“眼睛”的具体含义是:父亲要让小群既具有感受、了解世界的能力,又有热爱生活、自强不息的信念(要注意这里的“眼睛”是安在心灵中的)。

3、第一种理解依据父亲的话“那天我买书包时说只剩下这个米老鼠书包,所以绿的我也买下了„„”;第二种理解是因为这样竭力扶持儿子的父亲不可能用欺瞒的手段来应付孩子或因为父亲也是瞎子,买书包时他自己也受了售货员的欺瞒(两种理解皆可,答出依据即可得分)。

4、原文的结尾是“我会长出一双明亮的眼睛的,就在我的心上。”(只要结合父亲的心愿,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篇6:《望岳》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2.有人评价此诗“‘割’字奇”,品析“割”这个字,指出奇在何处?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请说说你的理解。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意思。

①齐鲁青未了 未了: ②会当凌绝顶 会 当:

5.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的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

B.这首诗描写了泰山的神奇景色,抒发作者仰慕赞叹之情以及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

D.“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上句写泰山是实写,下句是虚写。

6.“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联中的“割”字突出了泰山怎样的形象?

7.这首诗最后一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8.全诗紧扣“望”字来写,“望”的角度是( )

A.由近望到远望 B.由远望到近望 C.由俯视到仰视 D.由仰视到俯视

9.对“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这两句诗对仗工整。 B.表达了作者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C.作者睁大眼睛望着归巢的鸟儿隐入山中。 D.层云围绕在我的身旁,鸟儿从山中飞出。

10.最能体现诗人希望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

A.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C.当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1.在我国文学史上,歌咏泰山的作品很多,但杜甫的《望岳》诗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下面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诗歌有虚写,有实写,虚实结合,意境高远,气势磅礴。

B.写出了泰山的浑厚与苍凉,表达了诗人俯视万物,桀骜不驯的性格特点。

C.诗歌能让人浮想联翩,充分感受到泰山的雄伟气势,同时又能让人体会出诗人的情怀。可谓形神兼备。

D.诗歌语言精炼传神,如“钟”“割”,充分体现出诗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追求。

12.选出对下面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全诗紧扣“望”字来写,“望”的角度是由远望到近望。

B.“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对仗工整,表达了作者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C.最能体现诗人希望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诗歌的前六句写诗人远望泰山,描绘了泰山的神奇与秀丽;后两句是写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

13.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请谈谈你对千古传诵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理解。(2分)

参考答案:

1、⑴.遮天蔽日(或“巍峨高大”、“高大雄伟”)。

⑵.这里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或“这句富有哲理的话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或“这句话抒发了诗人的壮志情怀:昂扬向上、积极进取、勇于攀登、俯视一切??”若从诗句字面含义去理解也可。

2.“阴阳”分别指山的南、北两面,山南向阳,天色明亮;山北背阴,天色晦暗。那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同一时刻却是两个世界,“割”字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高大形象。3.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意愿,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4.①不尽 ②终要,终当5.⑵.D(上句是虚写,下句是实写。)6.高大巍峨 7.不畏艰难,勇于攀高的豪气壮志。8.B 9.D 10.D 11.B 12.D

篇7:阅读训练答案

(一)《可贵的沉默》选段

1.①沉默——热闹 ②四面八方 七嘴八舌

2.略

3.①因为孩子们很快就认识到自己不好,而且心里产生了回报父母的爱的朦胧意识。

②沉默前的热闹是孩子们讨论自己的生日父母如何给自己过;沉默后的热闹是孩子们讨论如何给父母过生日。

(二)伟大的母爱

1.liánɡ jiànɡ

2.呼呼 温暖

甜蜜 伟大

3.母爱,是那么伟大。

四年级阅读主题:热爱生命

(一)《触摸春天》文段选读

1. jìnɡ chànɡ bàn qiāo

2.展开 阻碍 误差

3.歪歪扭扭 高高兴兴 开开心心 乐乐呵呵

4.竟然 奇迹 神奇 扑腾 惊讶 完全

5.略

(二)大墙下的小花苗

1. 温暖——(寒冷) 难过——(高兴)

2. ①6 3

②又瘦又小很难过;力量;见到了阳光,满身披上绿叶,开出金黄色花朵;真勇敢

3. 我能靠着自己的力量爬上墙顶,我真高兴。我明白了,不能什么事都靠别人,要学会靠自己的力量。

五年级阅读主题:经典故事

(一)《草船借箭》选段

1.léi yǐn xiànɡ

dànɡ lè diào

2.近义词:嘱咐——吩咐 叫喊——呐喊

反义词:逆水——顺风顺水 远离——逼近

3.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C诸葛亮推断事情正确,他很了解曹操的为人性格。

4.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或天渐渐亮了,雾还没有散。

(二)《高明的琴师》

1.:“。,,。”

2.②清楚 ③有耐心地

3.①春秋 成连 《高山流水》

②一望无际的大海 高耸入云的山峰。惊涛骇浪拍击岩石的“哗哗声” 那扣人心弦的阵阵松涛声。

③大海

六年级阅读主题:大发明家

(一)《跨越百年的美丽》选段

1.但 尽管 却

2.写出近义词:

偶然——偶尔 幽暗——昏暗

分析——辨析 疲劳——疲惫

3.人工放射性 天然放射性

4.①× ②× ③√

5.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

6.居里夫人对科学事业的坚定信念和执著的探究精神。

(二)《发明家富尔顿》

1.费力──(费劲)

合适──(适宜)

盘算──(打算)

2.①(√) ②(×)

3.孩子,你只是图画画得好,别的功课都不行,这样偏科会影响以后发展。 懂得、领会

篇8:花的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他在为工作埋头忙碌过冬季之后,终于获得了两个礼拜的休假。他老早就计划要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到个风景佳丽的观光胜地去,泡泡音乐厅,交些朋友,喝些好酒,随心所欲地休息一番。

临行前一天下班回家,他十分兴奋地整理行装,把大箱子放进轿车的车厢里。第二天早晨出发前,他打电话给他母亲,告诉她去度假的主意。母亲说:

“你会不会顺路经过我这里,我想看看你,和你聊聊天,我们很久没有团聚了。”

“妈妈,我也想去看你,可是我忙着赶路,因为同人家已约好了见面时间的。”

当他开车正要上高速公路时,忽然记起今天是母亲的生日。于是他绕回一段路,停在一个花店门口,打算买些鲜花,叫花店给母亲送去。他知道母亲喜欢鲜花。

店里有个小男孩,正挑好一把玫瑰,在付钱。小男孩面有愁容,因为他发现所带的钱不够,少了10元钱。

他问小男孩:“这些花是做什么用的?”

小男孩说:“送给我妈妈,今天是她的生日。”

他拿出钞票为小男孩凑足了花钱。小男孩很快乐地说:“谢谢你,先生。我妈妈会感激你的慷慨。”

他说:“没关系,今天也是我母亲的生日。”

小男孩满脸微笑地抱着花转身走了。

他选好一束玫瑰、一支康乃馨和一束黄菊花。付了钱。给花店老板写下他母亲的地址,然后发动车,继续上路。

仅开出一小段,转过一个小山坡时,他看见刚才碰到的那个小男孩跪在一个小墓碑前,把玫瑰花摊放在碑上。小男孩也看见他,挥手说:

“先生,我妈妈喜欢我给她的花。谢谢你,先生。”

他将车开回花店,找到老板,问道:“那几束花是不是已经送走了?”

老板摇头说:“还没有。”

“不必麻烦你了,”他说,“我自己去送。”

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本文描写人物的方法有语言描写__________、 __________和肖像描写,其中侧重运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来表现人物。

3.他终于决定去看母亲的原因是什么?

4.他最终做出看母亲的决定是合乎情理的,原因是文中有所铺垫。请找出起铺垫作用的两方面内容。

5.文中的小男孩是一个十分可爱的人物,请你说说原因.

《花》答案:

1.写由于他首小男孩的影响,终于决定回家与母亲团聚并一起度过她的生日。

2.行动心理 语言动作

3.为小男孩的行为所感动。

4.他曾经给母亲打过电话他记起母亲的生日并给母亲买花

篇9:小城三月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小城三月

萧红

我有一个姨,她是我的继母的继母的女儿。我这个外祖母已经做了寡妇之后才来到外祖父家,翠姨就是这个外祖母在另外的一家所生的女儿。

翠姨对我哥哥没有什么特别的好,哥哥对翠姨就像对我们,也是完全的一样。不过哥哥讲故事的时候,翠姨总比我们留心些。哥哥对翠姨比对我们稍稍客气一点,这显然因为翠姨是客人的关系,而且在名分上比他大。

翠姨订婚,转眼三年了。正这时,翠姨的婆家通了消息来,张罗要娶。她的母亲来接她回去整理嫁妆。

翠姨一听就得病了。但没几天,她母亲就带着她到哈尔滨采办嫁妆去了。偏偏那带着她采办嫁妆的向导又是哥哥给介绍来的他的同学。翠姨带着哥哥的介绍信,像一个女同学似的被他们招待着。又加上已经学了俄国人的规矩,处处尊重女子,所以翠姨当然受了他们不少的尊敬。不用说,买嫁妆她是不痛快的,但那几天,总算她一生中最开心的时候。她回来时,母亲又接她来到我们家。后来,她的母亲发现她对出嫁太不热心,该剪裁的衣裘,她不去剪裁。做母亲的总是常常要加以督促,后来就要接她回去,接到她身边,好随时提醒。她的母亲以为年轻的人必定要随时提醒,不然总是贪玩。而况出嫁的日子又不远了,或者就是二三月。

想不到外祖母来接她的时候,她竟很勇敢的提出读书的要求。她说她要念书,她想不到出嫁。开初外祖母不肯,到后来,她说若是不让她读书,她是不出嫁的。外祖母没有办法,依了她。给她在家里请了一位老先生,就在自己家院子的空房子里摆上了书桌,还有几个邻居家的姑娘,一齐念书。

念了书,不多日子,人就开始咳嗽,而且整天闷闷不乐。她的母亲问她,有什么不如意?陪嫁的东西买得不顺心吗?或者是想到我们家去玩吗?什么事都问到了。

翠姨摇着头不说什么。

过了些日子,我的母亲去看翠姨,带着我的哥哥。他们一看见她,第一个印象,就觉得她苍白了不少。而且母亲断言,她活不久了。大家都说是念书累的,外祖母也说是念书累的,没什么要紧的,要出嫁的女儿们,总是先前瘦,嫁过去就要胖了。

翠姨自己则点点头,笑笑,不承认,也不加以否认。还是念书,也不到我们家来了。翠姨越来越瘦了,哥哥去到外祖母家看了她两次,也不过是吃饭,喝酒,应酬。而且说是去看外祖母的。哥哥回来也并不带回什么欢喜或是什么新的忧郁,还是一样和大家打牌下棋。

翠姨后来支持不了,躺下了。她的婆婆听说她病,就要娶她,因为花了钱,死了不是可惜了吗?这种消息,翠姨听了病就更加严重。

母亲叫哥哥去看翠姨。母亲晓得他们年轻人是很构泥的,或者不好意思去看翠姨,也或者翠姨是很想看他的,他们好久未能看见了。同时翠姨不愿出嫁,母亲很久就在心里边猜疑着他们了。男子是不好去专访一位小姐的,这城里没有这样的风俗。母亲给了哥哥一件礼物,哥哥就可去了。

哥哥去的那天,她家里正没有人。

翠姨大概听出什么人来了,就在里边说:请进来。

哥哥进去了,坐在翠姨的枕边,他要去摸一摸翠姨的前额,是否发热,他说:好了点吗?风雨中忆萧红 阅读答案他刚一伸手,翠姨就突然拉了他的手,而且大声哭起来,好像一颗心也哭出来了似的。哥哥没有准备,很害怕,不知道说什么做什么。同时听得见外边已经有人来了,就要开门进来了。

翠姨平静的向他笑着,说:你来得很好,一定是姐姐告诉你来的,她爱我一场,可惜我不能报答她了我现在只想死得快一点就好,多活一天也是多余的人家也许以为我是任性其实是不对的,那家对我也很好,要是过去,他们对我也会是很好的,但是我不愿意。我小时候,就不好,我的脾气总是,不从心的事,我不愿意可是我怎能从心呢真是笑话谢谢姐姐她还惦着我请你告诉她,我并不像她想的那么苦呢,我也很快乐翠姨苦笑了一笑,我心里很安静,而且我求的我都得到了哥哥茫然的不知道说什么,这时祖父进来了。看了翠姨的热度,又感谢了我的母亲,片我哥哥的降临,感到荣幸。他说放心吧,翠姨的病马上就会好的,好了就嫁过去。哥哥看了翠姨就退出去了,从此再没有看见她。

哥哥后来提起翠姨常常落泪。他不知翠姨为什么死,大家也都心中纳闷。

等我春假回来,母亲还当我说:要是翠姨一定不愿出嫁,那也可以,假如他们当我说。

翠姨坟头的草籽已经发芽了,坟头显出淡淡的青色,常常会有白色的山羊跑过。这时城里的街巷,又装满了春天。暖和的太阳,又转回来了。

街上有提着筐子卖蒲公英的了,也有卖小根蒜的`了。更有些孩子们按着时节去折了那刚发芽的柳条,拧成哨子,就含在嘴里满街的吹。

大街小巷,到处的鸣呜呜,呜呜鸣。好像春天是从他们的手里招回来似的。接着杨花飞起来了,榆钱飘满了一地。

年轻的姑娘们,她们坐着马车去选择衣料了,因为就要换春装了。

她们热心的弄着剪刀,打着衣样,白天黑夜的忙着。不久春装换起来了,只是不见载着翠姨的马车来。

(节选自萧红《小城三月》,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开头对翠姨身世的介绍,既表明翠姨和哥哥有恋爱的可能,又暗示翠姨生活凄苦,没有选择命运、追求婚姻幸福的权利。

B。哥哥和翠姨之间的爱慕是不露痕迹的,但从翠姨坚决要念书、哥哥后来常常落泪等细节,可以看出他们早已互相倾心。风雨中忆萧红 阅读答案

C。翠姨的母亲什么事都问到了,却唯独不知道翠姨内心的真正想法,小说以此反映了母女之间的隔阂,表现了翠姨的孤独。

D。我是翠姨命运的见证者,在众人都不懂得翠姨的情况下,我却表现出对翠姨和哥哥勇敢热烈的爱情的理解和同情。

E。小说以波澜不惊的语言,叙述了翠姨短暂而又充满无奈与悲哀的人生,小城这一生活背景的落后,更显出她的人生的孤独感。

(2)翠姨是一个怎样的女性形象?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答:

(3)小说结尾着力描写了春天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

(4)文中写道:他不知翠姨为什么死,大家也都心中纳闷。翠姨究竟为什么会死去?请

结合全文对此加以探析。(8分)

参考答案

1。(25分)

(1)(5分)EC(答E得3分,答C得2分,答B得1分。答A、D不得分。A,根据翠姨身世,不能得出生活凄苦没有选择命运、追求婚姻幸福的权利的结论;B,念书、常常落泪等细节中看不出早已互相倾心;D,对翠姨和哥哥勇敢热烈的爱情的理解和同情不正确)

(2)(6分)①接触到新思想,向往文明生活。如采办嫁妆时她开心于受到的尊敬、勇敢要求读书等。②性格内敛、含蓄。她把对哥哥的爱意深藏内心,不告诉母亲,也没有明白告诉哥哥。③执著内心情感。她喜爱哥哥,不愿出嫁,宁肯自我折磨而死,也不改变。④无力冲破伦理观念和时代社会的束缚。尽管深藏对哥哥的喜爱,仍无法明白表达,只能抑郁而死。(答出一点2分,任答三点即得6分。意思相近即可)

(3)(6分)①坟头的落寞与城里春天的热闹相对照,表现翠姨死后的悲凉;②柳哨声与杨花榆钱等意象的更迭,表明春天的易逝,暗含对翠姨美好而短暂的人生的感伤;③以姑娘们换装的形象,既表现了物是人非的感慨和对翠姨的怀念,又表现了陈腐社会的顽固不化。(答出一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篇10:《秋天原野》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秋天来临了。

天空像一块覆盖在大地上的蓝宝石。村外那个小池塘睁着碧澄澄的眼睛,凝望着这美好的天色。一对小白鹅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山谷里枫树的叶子,不知道是不是喝了过量的酒,红得像一团火焰似的。

村前村后的稻子,低头弯腰,在秋风中默默地等待着人们去收割。

半空中,排成“人”字形的雁群,“咿咿呀呀”唱着歌,告别人们,向天边慢慢飞去。

1、这篇文章共有( )自然段,第二自然段共有( )句话。

2、这篇文章写了秋天原野的`什么景色?请选择( )

A、天空 池塘 枫树 稻子 大雁

B、天空 白鹅 枫树 稻子 大雁

C、天空 池塘 山谷 稻子 大雁

D、天空 池塘 枫树 火焰 大雁

3、仿照例句写一句话。

枫树的叶子红得像一团火焰似的。

4、用“——”画出文中表示动作的词语

参考答案:

1、5 3

2、C

3、梨树的花儿白得像一团雪似的。(句子只要用了较贴切的比喻均可)

篇11:阅读训练答案

(一)

1.(1)hào hǎo (2)sāi sài

2.太阳的光芒 雾逐渐消散

3.孩子 调皮的孩子

4.略

(二)

1.三个

2.升 快 淡

3. (1)7句

(2)粉红色变为橘红色又变成鲜红色

(3)先慢后快。开始时是冉冉升起,后来是猛地一蹦就出了海面。

(4)日出前,大海和天空通红一片;日出后,大海和天空一下就布满了耀眼的金光。

四年级阅读主题:坚持真理

(一)

1.fènɡ zé bèi shuān wéi zhí zháo

2.相信 表扬 反对

3.吃惊 清楚 顽固

4.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

5.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shuān shuàn)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

6.物体下降的速度快慢和重量有关。物体越重,下落的速度会越快,反之,物体越轻,下落的速度会越慢。

(二)

1.不仅……而且……虽然……但是……

2.(1)4个自然段 数学 天文

(2)在数学方面,他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祖冲之根据他的理论,写出新的历法书,叫“大明历”;

指南车、千里船。

3. 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一位杰出的科学家。祖冲之在学术上有很大的贡献。在天文学方面,祖冲之的贡献也很大。祖冲之还是一位能工巧匠。

中心句: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一位杰出的科学家。

4.不盲目跟从古人,独立思考,敢于大胆怀疑、提出问题。

五年级阅读主题: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一)

1.tiáo huá hè

2. 匀匀实实 平平整整 清清楚楚 浩浩荡荡

3. ①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也不能一滴不掉。

②曹小三看不出来。

4. 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本体是墙面,喻体是屏障。

(二)

1.傲慢 真诚 卑微

2.如果……虽然……但是……

3. 这句话表现了林肯对父亲的敬爱与尊重和他不以出身不好为辱的优秀品质。

4.略

六年级阅读主题:国家 城市

(一)水都威尼斯

1.宽窄不一 各具风姿 多种多样

2. 对比 宽窄不一

3.(1)桥上开设了许多店铺。

(2)全桥由桥屋覆盖。

(二)伊拉克

1. 不仅……还……

因为……所以……(或)由于……因此……

2. “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

______:(或——)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

3.有名、闻名; 丰富 、丰盛

4. 第2自然段:伊拉克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第3自然段:伊拉克油气资源丰富,这给他们国家、人民

带来了财富,但也使他们深受战争之苦。

5.好事有时也可能变成坏事。伊拉克石油资源丰富,本是

好事,可却引得坏人来争夺,带来了战争。

举例子(略)。

篇12:说宽容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说“宽容”

“宽以待人”,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宽容具有强大的感化力。

我国战国时代,蔺相如出色地完成了“完璧归赵”和“渑池会”的外交重任,维护了赵国的利益和尊严,于是被“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这一下触怒了居功自傲的大将军廉颇。他扬言说“吾见相如,必辱之”。而相如以大局为重,对廉颇的倨傲无礼采取了退让宽容的态度。每见廉颇,“引车避匿”,终于感化了廉颇,维护了赵国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也为后人留下了一段广为流传的佳话。

试想,如果蔺相如不是“引车避匿”,而是来个“两虎共斗”,在那种形势下,势必给国家招来灭顶之灾,后人对他的赞誉,也正是由于他有这种包容万物的气量和美德。

清康熙年间,礼部尚书张英的家人修建府第时,因地界不清,与邻居发生争执。双方都仗着自己家人在朝廷为官,互不相让。当地官员也惧怕各家势力,无法公断。张英家人给他修书一封,让他出面干预。张英接信后,当即赋诗一首答复家人:“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阅信悟出其中道理,当即让地三尺,以示不争。对方了解此事后,也觉惭愧,也让地三尺,这便是“六尺巷”的由来。

张英的做法不仅教育了家人,也感化了对方,退让三尺,海阔天空。他的做法对我们不也同样有很大的启发吗!

《北京日报》曾刊登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小伙子在公共汽车上吐了一口痰,女售票员让他擦掉。小伙子感到很难堪,不肯擦。女售票员给了他台阶下,自己用纸把痰擦掉了。事后小伙子很后悔,他给报社写了一封信,表示向这位售票员道歉。你看姑娘做得多好啊!如果她不这样做,而是硬逼着小伙子去擦掉,结果不难想象。得理也让人,大度而包容,它的感化作用有多大啊!

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人却缺乏这种胸怀和气度,遇事斤斤计较,寸步不让。譬如在大街上骑车,一不小心撞了别人;乘公共汽车,人多拥挤,不注意踩了别人的脚。这时不是你说对不起、他说没关系,而是互逞一时之愤,用不能形诸笔墨的语言,恶语相侵,进而大打出手,终至两败俱伤。朋友,好好想一想,何必呢?为什么遇事不退一步呢?为什么对别人不宽容一下呢?

当然了,我们所说的宽容是有原则、有限度的。在大是大非面前,当有人侵犯党和人民的利益之时,应挺身而出,绝不能姑息养奸,苟且偷安。

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就是对宽容气量的赞美。人与人能宽容相处,我们的生活将更加美好。

1.请从文章中摘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2.文中主要采用了 的论证方法。请仿照给出的例句,概括出其它两个事例: , 张英“让地三尺”感化邻居, 。 (3分)

3.文中倒数第二段的议论强调的是什么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3分)

4.你能用上一句名人名言或谚语俗语谈谈你对宽容的理解吗?(不超出100字)(3分)

【答案】

1.(2分)宽容具有强大的感化力;

2.(3分)举例论证(1分),蔺相如“引车避匿”感化廉颇(1分),女售票员“用纸擦痰”感化乘客(1分);

3.(3分)强调“宽容”是有原则、有限度的。(1分)这样写把道理讲得更全面,更严密,避免了议论的片面性。(2分)(意思对即可);

篇13:满庭芳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天风海涛,昔人曾此,酒圣诗豪①。我到此闲登眺,日远天高。山接水茫茫渺渺,水连天隐隐迢迢。供吟笑。功名事了,不待老僧招。

(选自《元曲三百首》)

注释:①酒圣:酒中的圣贤。此指刘伶之属,伶字伯伦,“竹林七贤”之一。诗豪:诗中的英豪。

1.“我到此闲登眺,日远天高”两句在曲中起什么作用?结合曲内容简要分析。(4分)

2.联系全曲,简析“供吟笑。功名事了,不待老僧招”三句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

1.①起转折、过渡作用。②由“酒圣诗豪”的登临转到“我”的登临;③由“天风海涛”的动态、壮美的`画面转到“山接水茫茫渺渺,水连天隐隐迢迢”相对静态、优美的画面;④作者的情绪由高昂豪放转到平静舒展。(4分,意思相近、语言通顺即可)(答对两点即可得满分)

篇14:我的四季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我的四季

生命如四季。

春天,我在这片土地上,用我细瘦的胳膊紧扶我锈钝的犁。深埋在泥土里的树根、石块磕绊着我的犁头,消耗着我成倍的体力。我汗流浃背,四肢颤抖,恨不得立刻躺在那片刚刚开垦的泥土之上。可我懂得没有权利逃避,上苍在给予我生命的同时也给予我责任。我不应白白地耗费时间,去无尽地感慨生命的艰辛,也不应该自艾自怜命运怎么这样不济,偏偏给了我这样一块不毛之地。我要做的是咬紧牙关,闷着脑袋,拼却全身的力气,压到我的犁头上去。我绝不企望有谁来代替,因为在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

每天,我怀着希望望着掩盖着我的种子的那片土地,想像着它将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如一个孕育着生命的母亲,期待着自己将来出生的婴儿。我知道,人要是能够期待,就能够奋力以赴。

夏日,我曾因干旱,站在地头上,焦灼地盼过南来的风,吹来载着雨滴的花朵。那是怎样的望眼欲穿、望眼欲穿呐!盼着、盼着,有风吹过来了,但那阵风强了一点,把那片载着雨滴的花朵吹了过去,吹到另一片土地上。我恨过,恨我不能一下子跳到天上,死死揪住那片云,求它给我一滴雨。可那是怎样的痴心妄想!我终于明白,这妄想如同想要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大地。

我顿足,我懊恼,我哭泣,恨不得把自己撕成碎片。有什么用呢?再重新开始吧。这样浅显的经验却需要比别人付出加倍的代价来记取。不应该怨天尤人,会有一个时辰,留给我自己检点!

我眼睁睁地看过,在无情的冰雹下,我那刚刚灌浆,远远没有长成的谷穗,在细弱的稻杆上摇摇摆摆地挣扎,却无力挣脱生养它,却又牢牢地锁住它的大地,永远没有尝过成熟是怎么一种滋味,便夭折了。

我曾张开我的双臂,愿将我全身的皮肉,碾成一张大幕,为我的`青苗遮挡狂风、暴雨、冰雹……善良过分,就会变成糊涂和愚昧,厄运只能将弱者淘汰,即使为它挡过这次灾难,它也会在另一次灾难里沉没。而强者却会留下,继续走完自己的路。

秋天,我和别人一样收获。望着我那干瘪的谷粒,心里有一种又苦又酸的快乐。但我并不因我的谷粒比别人干瘪便灰心丧气,我把它们捧在手里,紧紧地贴在我心窝,仿佛那是新诞生的一个自我。

我有一种特别的量具,它不量谷物只量感受。和谷物同时收获的还有人生。我已感动过、爱过、恨过、欢笑过、哭泣过、体味过、彻悟过……细细想来,便知晴日多于阴雨,收获多于劳作。只要我认真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人们将无权耻笑我是入不敷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来衡量我值得或是不值得。

到了冬日,那生命的黄昏,难道就没有什么事情好做?不,我可以在炉子里加上几块木柴,使屋子里更加温暖;我将冷静地检点自己:我为什么失败,我做错过什么,我欠过别人什么……但愿只是别人欠我,那最后的日子,便会安心得多!

再没有可能纠正已经成为往事的过错,一个生命不可能再有一次四季。未来的四季将属于另一个新的生命。

在生命的黄昏里,哀叹和寂寞的,将不会是我!

(作者:张洁 选自《语文报》有删改)

1.文章把生命比作四季,并以之为序写出了“我”奋斗的一生。请模仿下面对春天的概括,再各用一句话对另外三季加以简要概括(答案不超过方格限定的字数)。(3分)

春天 怀 着 希 望 艰 难 开 拓

夏天

秋天

冬天

2.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4分)

(1)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

(2)这妄想如同想要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大地。

3.阅读下面材料,你认为本文作者对材料中的人物会持什么态度,请说明理由。(3分)

中华第一蛙——石蛙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都非常高,但人工养殖石蛙无一成功的先例。有位捉石蛙的山民偏偏不信这个“邪”,他经过多年的尝试,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花费了他十几年的积蓄,还欠下了几十万元的债务,终于养活了几十只石蛙。许多人都认为他活得太累、太不值得了,简直是个傻子。

4.透过文中的比喻,说说现实中的“我”经历了一个怎样的人生?(3分)

5.作者在文中说“善良过分,就会变成糊涂和愚昧”,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请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3分)

答案:1.夏日:历尽艰辛经受磨练;秋天:酸苦交加收获人生;冬日:冷静反思检点自我。(3分,每句1分,意思对即可。)

2.(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之路,不可能有谁来帮你走完,不管着条路多么艰难,都要靠自己去开拓。(2)想通过脱离实际的幻想去谋求事业的成功是完全不可能的。(4分,每问2分,意思对即可。)

3.作者对材料中的人物持肯定(赞成、赞赏、赞同)的态度。因为作者认为“只要我认真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人们将无权耻笑我是入不敷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来衡量我值得或是不值得”。(3分。态度1分,理由2分,意思对即可。)

4.不设统一答案。要点:充满艰辛,付出巨大,收获不多,充实无悔。(3分,每点1分,得满3分为止。意思对即可。)

篇15:阅读训练答案

(一)老槐树

1.笔直 巨大 茂密 绿色 和蔼 快乐

2.慈祥 茂密

3.粗壮 和蔼

4.(1)那巨大的树冠向四面伸展,茂密的树叶把阳光遮得严严实实,活像一把绿色的大伞。

(2)它那灰褐色、笔直的树干,高高地伸向天空,快要超过三层楼的楼顶了。

(3)三四个小朋友手拉手,也合抱不过来。

5.校园里有一棵老槐树,高大、粗壮。

(二)小青蛙

1.轻轻 移动 透亮 机智

2.这只青蛙,两只大眼睛像两颗晶莹透明的玻璃球,鼓得高高的,一眨一眨的,可机灵了。碧绿的身体布满了深绿色的斑点,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在发脾气,一鼓一鼓的。

特点:眼睛大大的、身体碧绿、肚子是白色的而且还很大。

3.因为青蛙捉害虫。少一只青蛙,就有上万只害虫逃掉,庄稼的损失会很大。

4.我便决定把小青蛙放了。从今以后,我要保护青蛙,善待所有人类的朋友。

5.略

四年级阅读主题:热爱和平

(一)一个苹果

1.(1)A (2)A

2.激烈地(争论) 微妙的(变化)

顽强地(拼搏) 刻苦地(钻研)

3.不重复。“幸福”是“我”为生活在这充满友爱的集体中而感到幸福。“骄傲”是“我”为身边这些危难之时不怕牺牲自己、首先想到他人的战友而骄傲。

(二)和平鸽

1.动人 驯养 请求 惊奇

2.一只洁白的和平鸽

3.(1)返回巢穴。

(2)指亲近或敬爱的人死亡的消息。

4.竹竿上的白布被他换成了象征复仇火焰的红布。

5.第一层:留辛驯养了一群白鸽。

第二层:徳寇杀害了留辛,并扫射鸽群。

第三层:应留辛的爷爷的请求,毕加索画了一只白鸽。

五年级阅读主题:童年趣事

(一)播种希望

1.高高 哞哞 清脆

2.(1)脊背向前弯曲。

(2)好像太阳正处在正午时刻,形容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

3.(1)补充说明 (2)补充说明 (3)转折

4.怕“我”失望,想在“我”的心里种下希望的种子,并让“我”感受成功。

5.表面上“我”收获了一个大西瓜,实际上“我”还收获了自己成功的事业、乐天的性情和幸福的生活。

(二)童年趣事

1.zhān qiāo

2.(1)口水流下三尺长。形容极其贪婪的样子。

(2)形容战斗、竞赛或劳动前精神振奋的样子。

3.普通 索然无味

4.时间 家乡的歪脖子大枣树

5.春天:用弹弓打马蜂窝被蜇。

夏天:用“面筋”捉知了,用小铁铲挖“知了猴”。

秋天:打枣,吃枣糕。

冬天:掏鸟窝,吃鸟肉。

六年级阅读主题:艺术追求

(一)摔琴

1.而来 虚席 如痴 袅袅 震惊 悠然

2.有名 绝妙 宝贵 惊讶

3.(1)多用于形容阅读诗歌、小说,听戏曲、音乐等时的忘我的精神状态。

(2)安闲、闲适的样子。

4.“余音袅袅”一词写出了观众都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人们正在享受音乐带给大家的快乐。这件“宝贝乐器”却只有一元六角五分。

5.(1)看五千元的小提琴 欣赏演奏者的技艺

(2)演奏的技艺 欣赏演奏者的技艺

6.观众可能会说:“这么昂贵的琴摔坏了,多可惜啊!”

7.示例:一个好的演奏家,靠的不是昂贵的乐器,而是他的演奏技艺。做人不能只看外表,要学着看他所掌握的本领。

(二)伯牙学琴

1.①A ②B

2.为了让伯牙从大自然中感受真正的音乐。

3.是大自然中各有妙趣、音响奇特不一的景象。

4.大自然的清声鸟语。

篇16:《给予的快乐》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给予的快乐》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在圣诞节前夕,保罗收到了一辆新轿车,那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圣诞前夜,他从办公室里出来,看见一个小淘气正在看他的新车,小男孩问他:“先生,这是你的车吗?”

保罗点点头,“我哥哥送给我的圣诞礼物。”小男孩吃惊地瞪大了眼睛,“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白白送给你的,你一分钱都没花?天啊!我希望……”他犹豫了一下。

保罗当然知道他希望什么。这个小男孩会希望他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但是那小男孩接下去说的话却让他对这小男孩刮目相看。

“我希望,”小男孩接着说:“我将来能像你哥哥那样。”保罗吃惊地看着这小男孩,不由自主地问了一句:“你愿意坐我的车兜一圈吗?”

“当然,我非常愿意。”

车开了一段路,小男孩转过身来,眼里闪着亮光,说道:“先生,你能把车开到我家门口吗?”

保罗笑了,这回他想他知道这小男孩想干什么,这个小男孩想在邻居们面前炫耀一下他是坐新轿车回家的。但是保罗又错了。小男孩请求他:“你能把车停到那两个台阶那儿吗?”

车停后,小男孩顺着台阶跑进了屋。不一会,保罗听到小男孩又返回来了,不过这次他回来很慢。他背着他脚有残疾的弟弟,他把他放在最下面的台阶上,然后扶着他,指着车对他说:“伙计,盾那新车,是不是跟我在楼上告诉你的一样。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他一分钱也没花。你等着,有一天我也会送你一辆车,那样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看一看圣诞节商店橱窗里那些好东西!”

保罗下了车,把那个小男孩抱进了车里,那位小哥哥也坐进了车里,他们三个人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从那天起,保罗真正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

1、本文以“给予”为题的两个基本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的中心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车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的主要人物是_________。其特点是_________;重要人物是_________,其特点是___________。

5、文章所写的中心事件是( )

A、哥哥送给保罗新车

B、小哥俩坐在保罗的新车

C、保罗开车兜了一圈

D、保罗开车载着小哥俩

【参考答案】

1、哥哥送给保罗新车,保罗让小哥俩坐新车

2、给予是快乐的

3、道具、媒介

4、小男孩 关爱弟弟 有远大抱负保罗 热情大方,乐于助人

上一篇:葡语学习每日两句下一篇:信访办年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