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名家讲堂-人像摄影指导》的读后感

2024-04-18

《摄影名家讲堂-人像摄影指导》的读后感(共9篇)

篇1:《摄影名家讲堂-人像摄影指导》的读后感

第二届中国数码摄影公益大讲堂

主办单位:中国数码摄影家协会 化学工业出版社

好消息!好消息!中数摄协主席李济山先生将于2013年07月06日在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二届中国数码摄影公益大讲堂上进行主讲--利用光影拍牛片,为北京影友及广大影友提供一个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本次限报200人来现场聆听大师讲座,现场还有两次抽奖惊喜,希望大家积极参与,不要错过这次学习的机会!

数码摄影大讲堂是由中国数码摄影家协会与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强强联合,共同举办的数码摄影系列公益性讲座。届时我们将不断邀请国内知名的摄影人以及专家学者来到这里传道解惑,组织高端的数码摄影讲座,为全国的影友提供一个免费交流,速成提高的渠道,为广大摄影爱好者提供一个全国摄影爱好者的圈子供您交流。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让大讲堂成为中国数码摄影家协会注网站册会员及广大摄影爱好者学习的课堂,让大讲堂成为摄影人展示自己风采的舞台,成为推进广大摄影爱好者和专业摄影人相互学习交流全面提高的平台。我们“摄影大讲堂”将会给大家寻找各种不同的资源,给大家提供不同的交流和互动平台,我们争取让大家可以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个欢乐 和谐的氛围共同提高我们的摄影技术。

摄影艺术正在逐步走向大众。许多原本与艺术无缘的人们,如今借助摄影的阶梯进入了艺术的殿堂,成为现代艺术领域内一道亮丽的风景。功夫在画外,功夫靠平常积累。摄影人以摄影为本,摄影作品所具备的内涵,凸显了作者所内在的品质与情操。摄影是生活态度,摄影是审美历程,摄影是悲悯之心,摄影是你的眼,你的手,你的生活,你的所思所想以及你的内心。当我们要踏上摄影这条路的时候,我们怎么去准备,我们需要做些什么?是良好的设备与娴熟的操作重要,还是充裕 的时间和义无反顾的决心重要;是敏锐的观察重要还是图片背后呈现的故事重要;是善于发现,还是善于表现?带着这些疑问,一起来参加数码摄影大讲堂吧!

第二场主讲:如何利用光影拍牛片

摄影家 李济山 时

间:2013年07月06日15:00—17:30

【讲座内容】:本次讲课中国数码摄影家协会主席李济山先生主要从摄影如何用光拍牛片来解说摄影用光的技巧,其中会讲到“摄影构图、摄影技巧、光影、纪实及民俗摄影方面,李主席从自己的摄影经历、创作过程、作品评点等入手,详细地讲述了有关摄影光影的拍摄技巧,让摄影爱好者迅速提升自己的摄影技能。

讲课中实例点评,穿插现场抽奖两次,奖品由化学工业出版社提供

【主讲人介绍】:

李济山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会员。现任中国数码摄影家协会主席,北京济山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艺术总监。中国艺术摄影出版社社长。十年的时间带领数万名国内外摄影爱好者奔赴新疆,四川,贵州,吉林,内蒙,山西,陕西,湖南,西藏,浙江,福建,云南,广西,黑龙江,山东,甘肃,青海,宁夏,河南,台湾,南极、美国、土耳其、以色列、约旦、柬埔寨,肯尼亚,尼泊尔,印度、阿根廷、埃塞俄比亚等地采风创作,拍摄大量的人文风情、风光等系列摄影作品。

摄影展览:

2006年作品《青砖黛瓦,天人合一》《雪乡之晨》《松花江夕照》《冬韵坝上》入选美国第34届国际摄影展览;2007年个展“人间最后的净土黔东南苗、侗系列作品”,在平遥国际摄影节展出;2008年《彝人视界》入选第七届奥地利超级摄影世界巡回展;作品多次在平遥、大理、凤凰国际摄影展展出;2009年8月1日617西部行摄影展在大理国际影会展出;2011年8月作品《转经的老人》、《普兰人的幸福生活》入选“2011·中国西藏珠穆朗玛摄影大展”;2012年8月作品《然乌秘境》、《藏北姑娘》入选“第五届中国西藏珠穆朗玛摄影大展”等。李老师在国内外获得多个奖项,在此不一一列举。

摄影专著:

2003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

2012年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 《摄影之魂 破解光影密码》;

2012年8月化学工业出版社即将出版《西藏旅游摄影大全》,李老师不断推出自己的摄影专注和技术大全等新书,把自己35年的摄影经验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全国的影友!

【活动地点】: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南街13号 化学工业出版社3楼会议室

【限定人数】:200 【现场负责】: 徐长红

电话:*** 【乘车路线】:

1、公交方式: 27路 地兴居站下车,150米即到

2、地铁2号线 地铁 鼓楼大街站 B口出

【活动须知】

1、数码摄影大讲堂是公益活动,完全免费,参加活动的影友请多拍花絮,并把活动照片发布到数码大讲堂专版http:///bbs

2、活动前请签到,并记住自己的编号,以便在抽奖环节领取奖品;

3、现场遵守课堂纪律,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不准大声喧哗,手机静音,请勿吸烟。

【报名方式】在中国数码摄影家协会论坛“数码摄影大讲堂”专帖跟帖报名,并点击上面的 我要参加留下联系电话,以便统计人数。活动时间如有变动会即时通知!备注:电话不会在网页上面显示

篇2:《摄影名家讲堂-人像摄影指导》的读后感

优质X线照片影像的获得,与X线摄影条件(exposure factor)的大小密切相关。X线摄影条件的设定,除了摄影条件基本因素外,还要考虑人体被检部位构成,被检部位器官运动情况、病理、年龄、胖瘦等因素。西门子公司的F.Claalen研究的条件表,又称点数法或对数率法解决了如何恰当的选择处理与感光效应有关的各因素的平衡关系问题。曝光量的点数变化按下面方法取得:被检体厚每增减1cm(胸部含气体每增减1.5cm),曝光量就增减大约25%的m As,与其对应的对数点数是±1点[2]。

本试验旨在探讨曝光指数器与曝光量之间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可根据曝光指数器所显示的数值对摄影条件进行修正并实现定量化。

1 资料与方法

本实验采用Kodak Directview DR 5100设备,SSIIDD==110000ccmm,,将将88块块有有机机玻玻璃璃板板((每每块块厚厚度度为为1188mmmm))顺顺序序叠叠放放在在探探测测器器上上,,固固定定管管电电压压为为7700kk VV,,mm AAss按按照照点点数数系系列列递递增增,,从从22..55~~116600 mm AAss分分别别进进行行曝曝光光,,每每次次曝曝光光结结束束后后记记录录设设备备上上显显示示的的EEII值值。。用用SSppssss1133..00统统计计软软件件包包对对所所得得到到的的数数据据进进行行统统计计作作图图并并得得出出EEII与与点点数数PP之之间间的的拟拟合合关关系系方方程程。。

2结果

每每次次曝曝光光结结束束后后所所得得数数据据如如表表11所所示示。。应应用用SSppssss1133..00统统计计软软件件包包所所得得EEII与与PP之之间间的的拟拟合合关关系系图图如如图图11所所示示,,二二者者最最佳佳拟拟合合方方程程为为::EEII==119911..222233++9933..007711PP,,相相关关系系数数rr==00..999999。。

3 讨论

3.1 EI与P

通过分析此试验所得数据,可得EI与P之间存在着正比线性关系,EI=191.223+93.071P,即P点每增减一个点,EI值在数值上就相应增减93.071。因此,在我们实际工作中,可以根据EI与P点之间的此关系来对摄影条件进行修正量化。上述为实验所得数据,下面用理论数据验证。根据Kodak公司EI计算公式:

假设当P点为0时,E的值为1m R,根据西门子公司的P值表的规律特点,P变化有一个点,E值相应的变化原来的25%,具体数据见表2。

通过分析表2的数据,可得P每变化一个点,EI在数值上就相应的变化约为100。这与上述实验所得结论基本一致。由于实验数据样本数量较少和设备误差的原因,理论上和实验上在变化数值上有些误差。

3.2 结论

传统的X线摄影在医学领域中应用的最早、最普遍。自1895年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X线以来至今已100多年,1983年日本富士公司首先推出了存储荧光体方式CR系统,1997年荷兰飞利浦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直接数字X线摄影设备数字影像(DR)系统,为医学摄影全面实现图像数字化奠定了基础。近年来数字X线摄影设备在各大医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在医疗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家在应用普通X线摄影中所总结的曝光剂量知识是否还适用于现代数字X线摄影,这是我们工作中应该研究的一个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曝光量过大或者过小都是不准确的,若曝光量过小,会导致信噪比过小,影像质量下降;但是,若曝光量过大,影像质量不但无明显改善,而且会由于增加了曝光剂量,加大X线对患者身体的损害,并容易造成设备的损坏[4]。合理利用曝光量,才能以最低的辐射剂量获得最大的影响诊断价值[5]。因此在一次摄影完成后,如果影像的质量达到要求,可以根据现有影像所显示的EI值,推算出预期影像质量(EI)所需要的曝光量(m As)。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提供了一种具体量化数值的方法。

参考文献

[1]Lanca L,Silva A.Evaluation of exposure index(lgM)in orthopaedic radiography.Radiat Prot Dosimetry,2008,129(1-3):112-118.

[2]于兹喜.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23.

[3]AAPM Report No.93,Acceptance Testing and Quality Control of Photostimulable Storage Phosphor Imaging Systems.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hysicists in Medic-ine,2006,19-22.

[4]胡益斌.CR系统曝光量指数的检测及校准.医疗卫生装备,2008,29(10):72-73.

篇3:《摄影名家讲堂-人像摄影指导》的读后感

UV镜有必要么?

Q uv镜真的会对画质造成影响吗?Stuart Hamon

Andrew的回答:说到UV镜对镜头的保护作用,我是这么看的:UV镜确实能确保镜头不被划伤,在意外掉落时或许也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不过我曾经摔过一支装着UV镜的70-200mm镜头,最终结果是UV镜和镜头都受损了——所以也别指望UV镜能起太大作用!

那么UV镜会影响画质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在镜头前端装上UV镜,相当于给镜头增加了一片镜片。个人来说,贪图便宜使用劣质的UV镜是绝对不可取的。因为它会对照片的白平衡造成影响,不嫌麻烦的话也可以在后期中调整回来。同时因为你在镜头前面加了一片镜片,你有可能会拍到意料之外的眩光。如果在一支廉价镜头上使用UV镜,它的成像效果会更加糟糕:如果在一支昂贵的镜头上使用UV镜,也会让它的成像性能大打折扣。如果确实有购买的需要,请一定购买有品质保证的品牌。在到手之后,可以在日光下把UV镜放在一张白纸上,检查它是否有偏色的情况。

我刚说的那些并不代表我不会保护镜头。相反地,我在拍摄时基本都会使用遮光罩,在运输镜头的途中也会确保盖上镜头盖。

如果我必须要在风沙肆虐或者水汽弥漫的环境中拍摄,我会使用天芬Digital HT Ultra Clear钛金属镀膜UV镜。这款77mm的保护镜售价大概在600元左右,据我观察它不会对画质产生显著的影响。不过我也只会在有可能伤及镜头前片的情况下作为应急装备,并不会一直装在镜头上。

入门指南

逆光拍摄

什么是“逆光拍摄”?

是指直接面向光源拍摄,通常这个光源是太阳,不过其他人造光源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而且无论是在静态摄影还是视频拍摄中,逆光拍摄都能营造出非常特别的效果。

什么时候拍?

通常来说,拍摄逆光照片并没有什么必须守则,无论是日出日落还是正午只要是逆光可以为画面添彩都可将太阳收入画面。尽管有些违反常规但也并非什么不理智的行为,尽管去尝试吧。

应不应该把光源也拍进画面?

把光源拍进画面是逆光拍摄时的一种极端情况,因为此时通常会有大量光线(眩光)从光源点溢出,这种情况相机的测光系统是无法正常应对的。所以如果有可能,应尽量避免光源直接射入镜头。

如果把光源拍进画面,又需要做什么?

如果将光源拍进画面,拍到眩光的可能性会更大。但画面中出现眩光并非是坏事,适量的光斑反而能给照片增色不少。一般逆光照片中光比都会非常大。比如拍摄剪影照片就是保留明亮的天空细节,而主体则完全欠曝成一个黑影。此时要做的两件事,一是通过轻微改变拍摄角度控制眩光的形态和占比,二是根据拍摄意图调整曝光。

该如何控制曝光?

一般我们可以通过使用曝光补偿来达到想要的效果。比如在拍摄剪影照片时,降低1到2挡的曝光就能够保证足够浓重的阴影。而在逆光拍摄人像时,对准人脸测光能确保曝光正确,同时背景也会变成一片惨白。但如果将拍摄对象置于黑色的背景之中,背光时所产生的轮廓光效果会变得更加明显。

对镜头有什么特殊需求吗?

镜头的选择并不会影响是否能拍出逆光效果,不过我会针对不同的拍摄题材选择不同的镜头。无论是用的是什么镜头,逆光拍摄都能够达到有趣的效果。

右边的例图是几种不同的逆光效果,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在拍摄剪影照片时,相机的测光系统往往不能领会拍摄者的意图,最好欠曝1到2挡以确保足够浓重的阴影。”

器材风暴

怎样拍倒影?

Q你能告诉我一些拍摄到倒影的

小技巧吗?

Gene Smethwick

Andrew的回答:早起到达拍摄现场,保证现场风不会太大;或者是找个无风的日子出门。想要拍摄倒影照片,你至少要做到这两点其中之一。如果遇到微风,你也可以通过长曝光的方法来强调倒影的效果。因为水面在长曝光之后会变得更加平滑柔顺,倒影效果也会比肉眼看起来更加明显。因为曝光时间可能会长达几秒甚至十几秒,所以在白天拍摄时,请记得带上像Lee牌的Big Stopper(10挡ND)滤镜。

如果你能幸运地碰到无风的天气,就像我在例图中拍摄的磨坊那样,那你就会发现水中的倒影会比实际景物暗很多。这个时候使用中灰渐变镜能够帮助你平衡画面上下部分的光比。有时候我也会使用偏振镜来消除不必要的水面反光,保证倒影有足够的对比度和色彩。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如何安排你的构图。单独拍摄一片倒影并不能成为一张好照片,如何与周围元素结合在一起才是需要重点考虑的。运用得当,倒影能为照片增色不少。

相机科技

不同尺寸

Q 相机中不同尺寸的RAW与JPEG尺寸设定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

Andrew的回答:我个人总是希望能在后期制作中最大程度地延展我所拍摄的照片的可能性,所以我基本上拍摄的都是RAW格式的照片。这样能确保我在后期制作是有足够的调整空间,得到满意的效果。

但是有时在拍摄运动时,我会转为拍摄JPEG格式图片。因为这样我在连拍时就不会占用过多的相机内存。所以在用JPEG格式图片拍摄运动时,你可以放心地使用高速连拍捕捉瞬间,而不用担心相机内存会被填满导致无法拍摄。

我认识一些职业摄影师只拍摄高质量JPEG格式的图片,因为这样他们就可以在拍摄结束后将内存卡交给客户,然后开始下一个拍摄任务了。不过这样做的前提是保证正确的曝光,并确保顾客喜欢机内处理的画面风格。但如果受限于内存大小而拍摄更低质量的JPEG图片,那么最终受影响的是图片输出的结果。

做个大胆的猜测,现在大多数摄影者并不会将照片打印出来。在拍摄之后,他们会直接将照片上传到社交媒体和图片网站上。所以拍摄小尺寸的JPEG图片也有一定的道理:一张相同的内存卡里用来拍摄更多的照片,在上传照片时花费的时间也更少。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他们想将这些照片打印出来的话,小尺寸JPEG所包含的信息量和细节都不足以支撑高质量的大幅输出。一般来说,一台1000万像素的相机拍出来的中等尺寸JPEG图片可以满足A4大小的输出需求,小尺寸JPEG则可以满足一般的标准尺寸输出。

扫街镜头谁最强?

Q我平时最喜欢扫街,拍摄一些人文照片。大家都说35mm是最好的扫街焦段,但是也有大师用更广角的定焦镜头,搞得我很混乱,请问在室外拍摄街景和人文,镜头的焦段和光圈该怎么选择?

罗勇

乔枫伟的回答:定焦镜头的“逼格”固然高,不过当你完全不了解这几支镜头特性时,变焦镜头是个好选择。比如适马最新推出的24-35mm f/2镜头,它不仅包括24mm、28mm和35mm这3个传统定焦“扫街”镜头的最佳焦段,还提供了更多焦距选择,你可以通过变换焦距更精准、快速地把握构图。关于光圈的选择则要考虑你应用的范围。在大多数情况下,室外拍摄的时候我们都要将镜头光圈设置为f/5.6到8的数值,来保证足够的景深,并且让画质达到最优的效果。在室内、夜晚室外手持拍摄的时候,需要将光圈开到f/2.8甚至更大。所以f/2的最大光圈基本可以满足城市拍摄的所有要求,它既能提供足够的虚化量,也能让你在暗光下获得较高的快门速度。无论对于不明白自己选择的爱好者,还是想得到更快速度、更多可能的摄影师,适马这支镜头都是目前参数最生猛的变焦广角镜头。

新手指南

1支变焦镜头真能取代3支经典定焦?

“经典焦段”指的是什么?

在拍摄人文、街景、风光等众多题材中,定焦镜头是很多摄影师以前的候选,而24mm、28mm和35mm这3个焦段是很多摄影师必带的3支镜头,以前的24-70mm镜头虽然焦距涵盖这几个焦段,但是因为画质和光圈限制,并没有取代它们的地位。

最近适马推出的24-35mm f/2镜头让人惊叹,请问这支镜头的规格和参数如何呢?

适马推出了18-35mm f/1.8非全幅镜头之后,很多人就盼着“黑科技”厂家赶紧出一支类似的全画幅镜头,适马终于把这支镜头给做出来了!这支镜头是适马Art系列中的成员,可以供全画幅使用,拥有恒定光圈f/2,拥有9片光圈叶片。这些参数基本上已经让它可以胜任城市人文、风光旅行题材的拍摄了。镜头还搭载了HSM超声波马达,可以安静快速对焦。

那适马如何保证这只变焦镜头的画质能与定焦镜头媲美呢?

首先,这支镜头是在日本组装制造的,绝大多数部件都来自日本,这保证了镜头品质。其次,镜头采用了大量高级镜片,保证鬼影和色差被降到最低水平。镜头采用了1片FLD镜片和让人乍舌的7片SLD镜片——这其中还有2片非球面镜片。在全开光圈的广角端也能获得非常优秀的画质。同时镜头拥有1:4.4倍放大倍率,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近距离拍摄的需求。

那这支镜头能否取代3支定焦镜头呢?

这要看你的需求了,这支镜头从性能和画质上,已经可以和定焦镜头媲美,但是其恒定光圈是f/2,而上述讲的3支镜头,适马均有f/l.4的产品。所以如果你经常在暗光下拍摄,或者是需要们4的超大光圈制造强烈虚化效果,还是可以选择定焦产品——虽然f/2的虚化已经非常给力。还有就是当你拍摄银河等特殊场景的时候,必须要选择更大光圈以提高快门速度。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支24-35mm镜头已经能代替你相机上沉重的定焦镜头了。

如何用Lightroom反转色调?

Q在Lightroom有什么像Photoshop中那样方便快捷的色调反转方法吗?Naomi Hope

Andrew的回答:使用Lightroom你的确可以做反转色调处理,但是没有在Photoshop中那么方便。选择“图像”-“调整”-“反色’选项之后,照片就会像例图中一样,变成反转色调风格的照片。在Lightroom中没有这样一键设置的工具,不过通过使用“照片编辑”模块中的“色调曲线”工具,也能达到相似的效果。

色调反转并不仅限于彩色照片。如果你在Lightroom中将照片转为黑白,同样也可以通过“色调曲线”工具反转黑白色调,达到不同的艺术效果。

导入照片并打开“色调曲线”工具之后,点击工具右下角的方框,关闭“高光”、“亮色调”、“暗色调”和“阴影”等编辑选项。然后点击并按住曲线的左下角,将它拖到左上角;右边类似,将曲线从右上角拖到右下角。

这项操作对鼠标的移动比较敏感,所以你可能需要多尝试几次。在拖动的过程中保证曲线平直,由于你只能一点点地拖动曲线,拖动过程会遇到软件自动重设曲线的情况。所以耐心一点,慢慢地将曲线调整到位。最终的效果或许和Photoshop中处理出来的效果不大一样,但是掌握了这种方法之后,你就可以拓展更多的特殊效果了。

如何……使用Lightroom反转色调使用“色调曲线”工具创造数码负片效果

1 准备工作

导入照片之后,调整一下照片的曝光值、对比度等数值,并进行裁剪这一类的处理。在确定满意之后,我们就可以找到色调曲线开始下一步的操作了。

2 反转色调

点击并按住色调曲线的左下角,慢慢地将它拖到左上角。这个时候画面会变成一片惨白,毫无细节。不用担心,下一步中我们就会还原这些细节。

3 重复上一步

与上一步类似,点击并按住色调曲线的右上角,并慢慢地将它拖到右下角。这样我们就在Lightroom中完成了对照片的色调反转。之后你可以拓展更多特殊效果!

如何拍摄燃烧的钢丝棉?

Q经常会看到一个火圈伴随周围四散火星的照片,这样的照片是如何拍出来的?

张辉

钟硕嘉的回答:你所描述的是钢丝棉摄影。钢丝棉本是一种打磨用品,是由非常细的钢丝缠绕而成(类似厨房使用的钢丝球,比钢丝球的钢丝更细)。钢丝棉自身非常易燃,一点明火就可以点燃,燃烧时会产生漂亮的桔红色火光,此时熔融状的钢丝无法承受自身重量,轻微甩动就会产生碎屑,碎屑会在空中继续燃烧产生漂亮的火星,火星打在坚硬物体表面,会裂解成更多碎屑,产生溅射效果。凭借以上属性,极易获得的钢丝棉成为了很多摄影爱好者热衷的拍摄对象。

你描述的火圈加四散火花的效果是通过旋转钢丝棉产生的。常见做法是将钢丝棉塞进打蛋器中,在打蛋器尾端拴上绳子,曝光过程中只要有人不停地转动打蛋器就可以制造出那种效果了。

下面这张图是由两个人完成的,强烈建议拍摄此类照片时有一个伙伴配合。两个人的分工分别为控制相机和转动钢丝棉。

拍摄钢丝棉需要在很暗的环境下进行,所以控制相机的人需要做好夜晚拍摄准备,三脚架、快门线都是必备的。构图和对焦工作在夜晚进行非常困难,最稳妥的方式是趁着夜幕还未降临就提前做好准备。趁着天亮试拍几张(当然不用钢丝棉)以保证对焦足够精准。拍摄参数方面,我推荐使用光圈8、IS0200这样的组合,一能保证镜头中心到边缘都有良好成像,二能保证钢丝棉的火光有充足的曝光。至于曝光时间还需参考现场光线,需要通过实拍前的试拍决定。器材选择上,机身没有特别要求,镜头我倾向于广角或者超广角镜头,因为钢丝棉甩起来火星会涉及十几米甚至几十米的范围,只有广角镜头此时才能保证工作距离不会太远,另外广角镜头特有的透视变形还会放大火星四散的效果,让画面更有戏剧性。

转动钢丝棉的人首先要考虑防护问题,厚雨衣,遮阳帽和护目镜(头盔),厚手套都是必备的,这样的穿着在夏日里非常难熬。将多少钢丝棉塞入打蛋器是需要两人配合决定的,一般塞满的情况下燃烧时间在25秒左右,如果曝光时间不足25秒则需要减少钢丝棉用量避免浪费。点燃钢丝棉的方式有两种,除了使用打火机还可以使用一号电池(短路原理).只需在钢丝棉上一触即可点燃。一切准备就绪,使出吃奶的劲甩起钢丝棉吧!另一边,痛快地按下快门吧!

寻找场地时一定要远离可燃物,远离人群,夜晚无人的沙滩是不错的选择,而下图中的废墟场景请勿模仿!

焦外成像是什么?

Q最近我买了一支新镜头,店员告诉我它的焦外成像非常棒。我不知道那是什么意思,但是当时不好意思问。所以能请你给我解释一下吗?

David Carr

Andrew的回答:所谓的“焦外成像”,来自于日语中“Bokeh”一词,指的是模糊不清的样子,在摄影中指失焦的模糊部分。所谓好的“焦外成像”,指的就是在恰当的设定下,镜头能够将画面中失焦的部分拍得柔顺迷人,过渡自然。

最常见的例子就是以点光源作为背景时,能在主体身后形成非常漂亮的光斑。

并非所有镜头都能拍出漂亮的焦外成像,不过只要参数正确,基本所有镜头都是可以拍出这类效果的。David,根据你的描述,我猜你的镜头应该有F/2.8或者更大的最大光圈。像例图中一样,这么大的光圈已经足够拍出漂亮的虚化效果了。

以上图为例,我在香槟瓶子后面放了一些节日彩灯,然后用一支35mm镜头拍摄,对焦点放在瓶子上。在光圈放在F/2,8时,背景中的灯变成了边缘自然而平滑的浑圆光斑,电线也很好地被虚化掉了。

如果将光圈缩小到F/5.6,可以看到背景中的电线明显变得清晰了,电灯所形成的光斑也更小、更生硬,这样的焦外成像就要差一些了。

照片点评

这是由Karen Hichs拍摄的伯明翰Selfridges百货大楼,这张照片还有哪些改进的空间呢?

Karen说:我最近去伯明翰看了一场精彩的合唱团演唱会,真的是超赞!之后我们在伯明翰市里游览参观,见到了这座宏伟的建筑。

我刚学摄影一年左右,使用的是佳能EOS100D相机。我几乎从所有可能的角度把这栋建筑拍了个遍,给你们发来的这一张是我最喜欢的。我在Photoshop Elements里面把它转成了黑白图片。

Claire说:这真是一张漂亮的照片!我非常喜欢建筑外墙上重复的泡泡图案,你选取的角度也很好地避开了地面上可能会干扰视线的东西。如果是我的话,可能会再降低一点拍摄角度,减少天空所占的空间。因为现在照片中留白的空间似乎太多了一点。不过总的来说,你的构图非常棒。

如果你想再进一步的话,我建议你下次拍摄时带上三脚架和ND滤镜。它们能帮助你进一步降低快门速度,拍摄出流云的效果,让你的照片展现出更棒的动静对比!

篇4:《摄影名家讲堂-人像摄影指导》的读后感

在构图方面,作品《融融母爱一》[1]中,丹顶鹤的脖颈和身躯正好形成了L型构图,身躯处在画面的三分之一处, 而丹顶鹤宝宝处在画面的中心,景深较小,后景深的稻草全部虚化,突出了主体,表现鲜明、构图简练,使画面自然而然的产生了一种美感。作品《融融母爱二》[2]采用三角形的构图方式,丹顶鹤妈妈弯曲的头部、脖颈和丹顶鹤宝宝形成三个支点,表现了丹顶鹤自身的婀娜多姿的形态。这幅作品同样使用小景深,主题突出,背景内容丰富而不杂乱。

在用光方面,《融融母爱一》采用的是顺光拍摄,光线较强,主题突出,主题明确。《融融母爱二》则是逆光拍摄, 小丹顶鹤刚刚生长出来的绒毛在光线的照射下像是镶了一层金边,体现了生机和希望。光线照射在丹顶鹤妈妈的身躯上,羽毛的呈现出阴暗两面,给人一种真实感。

在影调方面,作品《融融母爱一》[4]是高调,画面上, 深色调是丹顶鹤的头部和尾部,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其余部分则是丹顶鹤洁白的羽毛,以及小丹顶鹤和背景稻草的金黄色,明度较高,这样的色彩搭配给人一种很温暖的感觉, 同时也让观察者感受到母爱的温暖。《融融的母爱二》[5]影调则偏低调,背景稍亮,能够突出主体。

二、陈寿安鹤题材摄影的主题思想

1、热情讴歌自然

陈寿安先生的摄影作品大部分以歌颂自然为主题思想, 从他的作品展览中可以看出,他把丹顶鹤作为感情的载体, 来表达对故乡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在几十年的摄影创作生涯中,陈寿安先生尝试过各式各类的题材,人物、风光、 花卉等各种艺术作品都曾拍摄过,唯独痴迷于故乡扎龙的丹顶鹤,并因此而成名,与丹顶鹤结下不解之缘,一切的一切都该归因于他对丹顶鹤的喜爱,崇尚自然。

2、注入人文思想

一件成功、完美的摄影艺术作品,必须有一个主题思想, 这个主题就是摄影师在拍摄创作过程中的创作目的与方向, 摄影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技巧来充分表现自己作品的主题。陈寿安先生的摄影作品主题相当明确,让观察者一眼就能看出他在拍什么,想表现什么,想表达什么样的主题思想。主题明确,重点突出。他拍的鹤充满灵性和情感,或表现鹤婀娜多姿的身姿和倩影,或表现鹤高贵优雅的气质,或变现鹤与孩子的融融母爱,或表现情鹤之间的缠绵爱意。

3、突出地域文化

陈寿安先生的故乡齐齐哈尔景观独特,辖区内的扎龙自然保护区是一片水草丰美、广袤无垠的湿地,是丹顶鹤的乐园,1992年被列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主要保护对象为丹顶鹤等珍禽及湿地生态系统。陈寿安充分利用地利条件, 夜以继日地守候在湿地,等待拍摄丹顶鹤的倩影。他把对自然的崇尚和热爱,全部倾注在丹顶鹤的摄影创作上。从他的作品中就可以看出,陈寿安先生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三、陈寿安鹤题材摄影的作品解析

欣赏陈寿安作品,可以感受到他对鹤的痴迷程度,十多年的时间,无论寒冬酷暑、暮雨晨风,陈寿安都屹然守候在丹顶鹤身边,为了就是拍摄出丹顶鹤婀娜多姿的倩影。他的作品中,从景别上来看,有远景,有中景,有近景、有特写。 他的代表作品多是特写照片,从一些小的细节来表现丹顶鹤的神情和雅态,如《融融母爱》、《初涉世事》[3]、《呵护》[4]、《两小无猜》[5]。《融融母爱》,是小丹顶鹤躺在妈妈身上的景象, 丹顶鹤妈妈回头轻轻的亲吻孩子,喂它食物,并悉心的为他梳理羽毛。作品的趣味中心就在于丹顶鹤妈妈与宝宝的细微交流。这幅作品作者看一眼,就能感受到丹顶鹤妈妈对孩子的疼爱。作品的构思很奇特,陈寿安先生没有拍摄全景,而是采用的近景,只拍摄了丹顶鹤妈妈与孩子交流的细节,只截图了丹顶鹤头部这一小部分,其余的通通不表现,这样的大特写使画面更为简练,重点主题更为突出,而不会分散观察者的注意力。在这两幅作品上,丹顶鹤妈妈与宝宝的交流给观察者产生巨大的震撼力,感受令人温暖的母爱。

陈寿安以鹤为题材的摄影,对于齐齐哈尔的发展以及丹顶鹤等珍贵水禽和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以后摄影史的研究,他的艺术创作在齐齐哈尔摄影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多年以来对鹤题材的摄影研究创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扎龙自然保护区的知名度,呼吁更多的人来爱护野生动物,保护湿地,维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陈寿安的鹤题材摄影是其本人摄影艺术的代表,同时也是齐齐哈尔地区鹤题材摄影历史发展的见证和缩影。其鹤题材摄影艺术思想深刻,拍摄手法多样,主题思想非常具有历史和文化的高度。陈寿安鹤题材摄影在齐齐哈尔摄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摘要:陈寿安的鹤题材摄影是其本人摄影艺术的代表,同时也是齐齐哈尔地区鹤题材摄影历史发展的见证和缩影。其鹤题材摄影艺术思想深刻,拍摄手法多样,主题思想非常具有历史和文化的高度。陈寿安鹤题材摄影在齐齐哈尔摄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篇5: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电视剧摄影指导

过去的2015年有很多优秀电视剧作品,我们从中看到,好的摄影会有属于自己的镜头语言,他们善用画面讲故事,传递作品的情感。本期我们便对这些幕后的优秀摄影做一个盘点。

孙墨龙

代表作:《琅琊榜》

影响力点评:熟练运用各种构图法,像教科书一样精准。

上榜理由:2015年的良心大剧《琅琊榜》,画面构图一度引起热烈讨论,更是被专业剧迷进行了拉片式的研究,其拍摄镜头从对称、对角线到三分法则、黄金分割,以及非常复杂的黄金螺旋,获得一致好评。每个画面都呈现专业的审美,被认为全剧都在“用画面讲故事,而不仅仅是用台词讲故事”,被认为“每一帧画面都能单独拿来做壁纸”。

《琅琊榜》的摄影指导孙墨龙,山东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摄影师,和孔笙、李雪、侯鸿亮团队合作过多部优秀作品,曾参与拍摄《闯关东》《北平无战事》等电视剧以及《接力追凶》等电影。他的作品善于用画面讲故事,以《琅琊榜》为例,画面里对于各种构图法的运用堪称教科书般精准,形成充满质感的影像风格和细腻的镜头语言。孙墨龙扎实稳健的基本功和极强的镜头把控能力蜚声业界,曾在第十七届北京影视“春燕”奖以电视剧《风车》斩获最佳摄影奖。

王逸伟

代表作:《平凡的世界》

影响力点评:把美术运用于摄影,呈现平稳稹致的绘画感。

上榜理由:《平凡的世界》被称赞为“画面拍出了诗意美”,苍茫的黄土高原,晕染的天空,穿透时间的信天游勾勒出西北大地未得明言的美与浪漫,用画面完美呈现了厚重的历史氛围和浓郁的人文情怀。

《平凡的世界》的摄影王逸伟,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摄影专业,并攻读MFA艺术硕士,自幼出身于绘画世家,在考入电影学院之前已有十年的专业美术基础,对画面中的光影和色彩具有很强的造型意识。他所拍摄的影像一直刻意于平稳稹致的绘画感,追求内涵和底蕴,代表作有电视剧《平凡的世界》《英雄无名》《戈壁母亲》等,电影《春暖花开》《远山》等,广告作品《中国联通》系列、《康师傅鲜橙多》系列、《摩托罗拉》系列等,其中,《英雄无名》在2008年第三届韩国首尔国际电视节荣获“最佳摄影”提名,《戈壁母亲》荣获第七届金鹰奖“长篇电视剧一等奖”和第二十七届中国电视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一等奖”。

谢泽

代表作:《芈月传》

影响力点评:懂光的摄影才是真正优秀的摄影。

上榜理由:《芈月传》是国内第一部4K拍摄的电视大剧,场面大气唯美,画面明暗有致,细节细致入微,可谓开创了4K电视领域新时代。《芈月传》的摄影指导谢泽是国内第一代用PMW-F55 4K摄像机的摄影人,他善于把机器的性能运用到极致,利用摄像机带来自己想要的颜色,还原画面真实色彩。

谢泽拍摄、指导过多部优秀作品,电视剧《芈月传》《甄嬛传》《红高粱》《一代枭雄》等,电影《集结号》《山楂树之恋》《天下无贼》等,从电视剧《一代枭雄》开始,谢泽就大胆尝试使用大反差灯光布局,在这种方式取得成功后,又沿袭到《红高粱》和《芈月传》。谢泽善于在作品中呈现精细的亮部暗部效果,将画面反差和色彩明暗控制得尽善尽美,达到背景与人物分离的层次感丰富的画面。他的作品最大特点是灵活地运用光影效果表现细节,把高光和暗影环境很好地再现,将画面拍摄得真实又充满美感,用色彩影调和层次细节为观众打造一场视觉盛宴。

萧圣明

代表作:《何以笙箫默》

影响力点评:画面自带感情,让观众跟着镜头去旅行。

上榜理由:《何以笙箫默》电视剧开播之后,网络一度出现对于拍摄地点的揭秘和盘点,甚至有不少类似于“跟着《何以笙箫默》取景地游上海”的文章出现,也真的有追随剧中的地点去旅行的网友,去和剧中华丽的建筑、清新的校园相见。摄影的镜头就像一部有感情的广告片,对拍摄地形成无形的宣传,也是一种奇妙的效果。

《何以笙箫默》的摄影萧圣明,善于运用镜头展现故事的情感,从景致、景别、色彩、层次、光线总体把控,多方设计,让画面呈现和观众的心情相得益彰,天真浪漫还是虐心纠结,满屏跃然。他的作品多是此种类型,《杉杉来了》《幸福满堂》《因为爱情有幸福》《艾米加油》《女王不下班》等等,情感飽满,对观众形成极强的代入感,也因此会在屏幕之外形成号召力,让观众愿意追随镜头去实地。

蒋继正

代表作:《无心法师》

影响力点评:好的摄影能把网络剧拍成大电影。

上榜理由:2015年,网剧《无心法师》成为一匹黑马,其画面效果受到观众和业内的一致好评,被认为画面感和画面品质超过了传统的电视剧,视觉效果甚至堪比大电影。著名演员胡歌在欣赏《无心法师》之后,也忍不住发文表示:“好的编剧能把甲乙丙写成你我他,好的导演能把小鲜肉变成老戏骨,好的摄影能把网络剧拍成大电影。”

《无心法师》的摄影指导蒋继正,是上海唐人电影制作有限公司资深摄影人,有着丰富摄影的摄影和指导经验,曾担任多部电视剧的摄影,如古装剧《步步惊心》《大漠谣》,玄幻剧《轩辕剑之天之痕》,年代戏《金大班》《人秘密的背后》,偶像剧《微微一笑很倾城》《爱情来找茶》等。对于不同类型电视剧的摄影经验,不仅让他灵活地掌握了各种摄影技术,而且让他能够准确地把握不同电视剧类型的画面风格和拍摄要求,用专业眼光和职业水准,通过合适的镜头语言,把不同的故事以最佳的画面效果呈现出来。

篇6:图片摄影和影视摄影的相关思考

我国当前电视电影的摄影师有很多同时兼职图片摄影, 这就要求他们不但要懂得影视摄影和图片摄影的相关知识, 也需要了解导演、动画、编剧、动画、表演、录音、照明以及化妆等各方面的相关知识。想要成为一个具备多种能力成功的摄影师就要抓住影视摄影以及图片摄影之间的不同之处, 将其进行更好的利用。

图片摄影和影视摄影的画面与声音不同之处

图片摄影的本身是没有声音的, 只是一种视觉艺术, 但是摄影作品能够通过联想和渲染等手法将所要表达的艺术效果进行“诉述”。而影视摄影是一种视听艺术, 其声音包括环境音响、自然音响以及音乐、三白和解说等。并且影视摄影的画面和声音因当是有联系的, 并对彼此进行渲染、补充、烘托和深化, 共同展示所要表现的内容。一些影视作品的解说词具有丰富的镜头表现力, 起到解释画面以及表现作者创作感情的作用。摄影师在拍摄时, 不但要注意到形象的画面, 还要注意听觉上的感受。镜头只有视听统一, 影视作品才能够声画同步、声情并茂。

影视摄影偏向于群体创作而图片摄影偏向于个体创作

图片摄影能够利用静态艺术、图像艺术、视觉艺术以及瞬间艺术来展现内容。摄影师是唯一的或者是主要的作品创作者, 具有发挥自由、构思独立以及单独实践的特性。作者能够不被群体影响到他的生活积累、基础知识、美学水准、技术技巧以及艺术修养, 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电视电影比较注重视觉形象, 是一门综合时空交叉、视听统一以及声画并举的艺术。在电视电影的艺术之中, 影视是其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这也是其基本的元素。影视的摄影师不但需要按照导演总体电视电影的构思以及分镜头布置来对自己的摄影台本进行安排, 而且还要充分的体现出导演的创作意图, 并和照明、化妆、场记、表演、录音以及美术等工作人员紧密配合, 一起来进行摄影艺术的集体创作。影视作品能够创作电视化和电影化, 这是图片摄影所不能达到的。

图片摄影和影视摄影所表达情绪的不同

图片摄影所要表达的情绪主要是运用影调、构图以及色彩等空间的关系来进行表达的, 有的时候也能够运用瞬间的主体运动而产生作用, 但这是由观赏者通过瞬间的凝固加上想象得来的。影视摄影所要表达的情绪主要是运用影视时空而产生的, 含有蒙太奇、摄影造型以及叙事和表演等因素。就从摄影的角度来说, 这是由于空间造型以及时间累积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引起的。由于主体表达的侧重点不同, 所以时空表达的侧重点也会不同, 进而也会有不同的情绪表达;偏向于戏剧性空间叙述因素的, 会利用空间造型来进行情绪的表达。所以影视摄影的情绪是综合性的。

图片摄影和影视摄影在时空上的不同之处

图片摄影偏向于空间的关系, 图片只是保存了瞬间的时间, 表现了主题瞬间的状态或者是动作趋势。图片在空间上分为画外空间以及画内空间, 前者指的是画面和观赏者形成的形象空间, 后者指的是再现或者是截取所拍摄的现实空间。影视摄影会顾全这两个方面, 并且在一些镜头中是会有一些侧重的, 有的时候偏向于时间, 例如镜头的运动镜头、蒙太奇转换或者是特写镜头等, 这些往往比较注重于时间的转换、某一时刻运动的瞬间状态以及运动和时间的同步;有的时候比较偏向于空间关系, 例如静止镜头、运用景深镜头或者是空镜头等, 静止镜头和景深镜头能够用来加强空间关系以及空间关系之中的事物、人物之间的练习等抒情因素或者是戏剧因素。并且在影视的摄影过程中, 是不能完全的将空间和时间分开的。影视空间是一种自然或者是社会的假象空间, 是利用蒙太奇手法剪辑而成的。只存在于观看者的头脑中, 但在总体上来说, 是不存在所影视时间和空间的。

图片摄影和影视摄影之摄影小说

摄影小说结合了影视摄影以及图片摄影, 在近几年的科普摄影中应用的比较广。摄影小说是由很多幅图片而组成的, 人物情感、景别变化、情节安排、时空交叉以及场景转换等形式和内容都和相似于电视小品。

有部分的摄影小说作者由于没有专业的知识或者是资金不足, 对于有时空交叉的内容, 不改变场景;随着时间的变化, 服装和客体景色应当是变化的, 但有些摄影小说的作者没有做到这些等情况出现。所以在拍摄摄影小说时, 应当多借用影视小品的手法, 运用多机位、多时空、多景别以及多场景的表现内容, 利用有限的画面让观众尽可能的享受到多层次的摄影感受。

图片摄影和影视摄影在韵律节奏上的不同之处

篇7:从技术走向艺术《摄影史话》读后

这本书其实是一本早期摄影史,论述时间基本是十九世纪,它详细介绍了摄影术发明的过程,沿着技术发展的线路,从尼埃普斯的沥青摄影法、达盖尔的银版摄影法,以及之后发展起来的湿版火棉胶、干版火棉胶、纸质干版、纸质胶卷,一直到赛璐珞胶卷的诞生,讲述了十九世纪人们对于把影像保存下来的各种努力。

对于这段历史,学摄影的人略知一二,但说多、说细就难了,国内出版的各种编、著、译摄影史籍,也多是以几页的篇幅一带而过,简单介绍而已。吴钢用讲故事的方式,描述了摄影术的孕育、发展和诞生。一般的说法是法国人达盖尔发明了摄影术,但各国学者对此看法不一,吴钢在书中详细介绍了这些发明家的故事和他们之间的纠葛,使这些一百多年前的人物不再是枯燥简单的铅字,而是把他们探索发明的经历和日常生活展现在中国读者面前。

从这些故事中,我们不仅了解了摄影术发明的过程,也可以看到在资本主义的上升时期,已经从法律上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及全社会对专利技术的重视。尼埃普斯的成果无疑是早于达盖尔,但尼埃普斯小心翼翼保护自己发明的同时,由于资金和各种条件的限制,使得各方面优越一些的达盖尔先一步正式向法国政府提请专利。为了法兰西的荣誉,法国政府以年薪的方式从达盖尔和尼埃普斯后人的手中购买了这项专利,然后无偿地向全社会公布,使得摄影术迅速在全世界传播。法国政府付给专利人的价格是普通工人十倍左右的收入,而且是终身津贴。从这个侧面,可以看出专利保护所带来创造发明的积极性和政府适时出手干预对社会进步的推动。

1839年法国政府宣告摄影术正式诞生,三年之后,一位名叫埃迪尔的法国海关官员,携带全套沉重的摄影器材和大量金属版远渡重洋来到中国,拍摄了许多达盖尔银版摄影法的照片。这是最早的中国风景和人物的影像,在埃迪尔的日记里,他讲述了在中国大地上第一次出现“摄影”时的故事。

我们身处一个讲求速度和效益的时代,学术和出版领域也常常难以免俗,为了效益,以“短平快”的方式赢利,更有甚者,不惜制造垃圾来误人子弟。就连著名的以出版学术著作闻名的三联书店,其有关摄影史方面的译著中也有许多硬伤。由于阅读或翻译外文资料时的失误,在国内一些摄影书籍中存在明显的错误,吴钢在书中用详实的图文,纠正了国内长期以来一些提法和研究上的失误:譬如“阿拉伯沥青”、“红衣主教”的摄影者、最早的照片“牵马人”等。

这本书的另一个特点是书中的照片都注明了出处,除早期摄影家的作品来自资料,其余全部是作者多年在学习、研究、采访过程中自己拍摄的(而省工省力缺乏版权意识的做法是从他人著作中翻拍),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明确而强烈的版权意识,吴钢多年生活在法国,工作方式已经完全符合国际惯例,在尊重他人的同时,自己的利益也得到了保护。

这几年国内部分摄影师,运用古老的技术,或者使用不同于目前流行的摄影器材,表达一些现代观念,造成强烈的反差,取得了很好的反响,同时也赢得了不俗的经济效益。吴钢在讲述摄影先行者们的故事的同时,也详细开列了这些古典拍摄方式的详细细节,包括银版、铜版的制作过程,各种感光乳剂、显影、定影的配方,如果有人愿意在复古方面进行尝试,这本书无疑是块垫脚石。所谓艺术,首先是一项技术,掌握了纯熟的技术之后,再加上创意,才称得上艺术。玩转数码技术是时尚,在数码时代玩古典的摄影法更是前卫。能人所不能,这个能,包括创意,包括技能,也包括资金,甚至包括时间。

篇8:基于数码摄影的航空摄影测量

一、传统航摄仪与数码相机获取影像方法的比较

1. 传统航摄仪获取影像的方法。航空摄影测量作业的第1个环节就是获取航空影像。传统航测在获取影像时利用的是光学胶片相机, 相机价格昂贵, 且操作也不方便。摄影时对天气和环境要求比较高, 在摄影之后还需要经过胶片冲洗等一系列处理得到光学航摄像片, 再通过扫描仪将光学航摄像片扫描成数字影像, 然后才能利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对数字影像进行定向处理并生成产品。整个作业过程十分繁琐, 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 在胶片冲洗的过程中反复的试验易造成胶片和相纸的浪费, 且冲洗之后的药水还会造成环境的污染。从胶片到光学航摄像片再到数字影像的处理过程中还会导致影像的变形并影响最终成图的精度。

2. 数码相机获取影像的方法。利用数码相机获取航空影像, 是以轻型飞机为平台并配以稳定装置, 利用配套的飞行管理软件进行飞行线设计, 飞行质量监控和影像质量检查, 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取高质量的数字航空影像, 这是胶片航摄仪所无法比拟的。数码航摄仪得到的就是数字影像, 可直接导入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中进行处理。在进行数码航空摄影时, 可以利用飞机上安装的GPS进行辅助空三摄影, 或者利用飞机上的惯导系统进行摄影, 直接获取影像的方位元素, 减少地面控制点。实现了无地面控制点的数码航测成图, 使航空摄影实现高度自动化。

二、数码航空摄影测图方法及作业流程

1. 数码航空摄影测图的方法。数码航空摄影测图基于经典摄影测量理论, 依据共线条件方程, 通过空间前方交会的方法最终获得地面点的三维坐标, 即由立体像对左右两影像的内、外方位元素和同名像点的影像坐标量测值来确定目标点的物方空间坐标。影像的内方位元素可以通过航空摄影环节中的相机检校获得, 影像外方位元素分3个线元素和3个角元素, 分别表示摄影时光束在空中的位置和姿态, 传统航空摄影测量作业主要利用已知地面控制点及其像点坐标解算得到外方位元素, 已知地面控制点由航测外业中像片控制测量得到。数码航空摄影可以通过安装在航摄仪上的GPS实时获取线元素, 或者利用惯导系统直接获取影像的6个外方位元素。进行数码航空摄影后, 通过数字摄影测量软件利用影像的内外方位元素和同名像点坐标来计算地面点三维坐标从而达到测图的目的。

2. 航测作业分类。航测作业从整体上可分为外业与内业2部分, 其中外业包括控制点联测, 影像获取以及影像质量检查和像片调绘;内业包括空三加密, 立体测图, 图形编辑, 接边与质量检查等。总的来说, 航测外业工作量大, 条件艰苦。航测内业主要利用计算机完成, 工作环境相对轻松,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发展的主要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减少外业工作量。内业中的空三加密就是通过软件计算的方式为立体测图提供更多已知控制点, 可以大大减少地航测外业像片控制测量的工作量。

3. 数码航空摄影作业流程。传统航空摄影测量的工艺流程为:航空摄影—外业像片控制测量和像片调绘—内业立体测图—地形图编辑—成图, 这种流程是在航空摄影之后先外业控制和调绘再进行内业测图, 如今又发展为一种航测作业模式。显然, 这种作业模式对于规模化的地形图生产来说, 若生产周期过长, 对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 很难满足及时提供现势性资料的要求。因此, 航测内外业一体化的作业模式应运而生, 一体化的作业模式是在航空摄影之后即可开始外业像片调绘, 然后在需要的时候进行控制测量和地图采集编辑, 即外业调绘和内业数据采编同步完成, 并可以独立于像片控制之外进行, 控制测量可以在采集编辑之前或之后进行, 只要能对采编的数据进行大地定位和纠正即可。这种工艺流程可以实现像片调绘, 立体采集和地图编辑工作的一体化流程, 彻底打破了传统外业和内业上下工序之间的界线。目前, 由于数码航空摄影时获取影像的特点, 利用GPS辅助摄影或者惯导系统辅助摄影, 外业工作量大大减少。数码航测成图主要采用一体化的作业流程。

三、数码航测成图的现状

在数码影像获取方面, 目前使用较多的数码航摄仪有ADS40和DMC, 这些航摄仪在设计时硬件与配套软件都按照系统构成方式设计, 其可视化程度高, 便于作业员的操作。

1. 航测外业像片控制测量。航测外业像片控制测量主要是为了获取地面控制点, 目前使用较多的是利用GPS进行像片控制测量。但是由于GPS辅助空三, 惯导系统 (IMU/DGPS) 应用于数码航空摄影, 影像的外方位元素数据可以在摄影时实时获取, 航测外业像片控制测量作业量会越来越少甚至不需要外业控制测量。目前, 像片调绘工作主要依赖于作业员的手工作业, 如今, 已有手持PDA数码调绘系统问世, 但全面推广仍需时日。

篇9:摄影作为质疑摄影的手段

在哈苏摄影奖的颁奖仪式上同时进行的是他的新书《自然的摄影与摄影的本质》(The Photography of Nature and the Nature of Photography)的发布。摄影评论家杰弗里·巴钦(Geoffrey Batchen)在为此书所写的前言中首先介绍了一个2005年在英语中新出现的词汇:感实性(truthiness)。它最早是在一档美国的电视栏目中由喜剧演员斯蒂芬·科尔伯特(Stephen Colbert)发明的,根据他的解释,“感实性表示你希望事实是什么样的,而不是事实本身是什么样的”(truthiness is what you want the facts to be, as opposed to what the facts are)。于是所谓的感实性本身也就是一个谎言,一个观者、听众自愿相信的谎言,而作为谎言的创造者,则更多的将它作为一个玩笑,一个用谎言来揭示真实的严肃玩笑。封库贝尔塔就是一个讲述这种严肃玩笑的高手。在他的创作生涯当中,封库贝尔塔以摄影为他的主要手段,配合文字、档案、实物,将真实和虚构混杂在一起,让科学与艺术相结合,从而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无论是他照片中的花卉、动物、山川、星空、宇航员、教授,无一例外都是伪造出来的。而伪造这些所使用的媒介恰恰是最容易使人信服于事实的摄影。抛开每一系列的作品内容本身,它们的概念始终贯穿着封库贝尔塔对于摄影的哲学思考,也即,人们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信任摄影?而摄影又在什么样的程度上能够构建真实?

封库贝尔塔最早的一个系列作品叫做《植物标本》(Herbarium),整个系列的照片都以一种模仿20世纪初著名的植物摄影师卡尔·布洛斯菲尔德(Karl Blossfeldt)的拍摄方式来呈现,白色背景前的植物都有着强烈的几何造型,但是每株植物奇特的外形特征又让人觉得似乎不像是地球上的生物。关于这些植物的照片从何而来,在霍坦西奥·维尔度普拉多(HortensioVerdeprado)博士的游记中他是这样写的:他一直对一种叫做尸体花(corpse flower)的植物非常感兴趣,这是世界上已知最大的花,它有几米高,比人还要宽,花本身很稀有,外加授粉过程很困难,因此仅存不多。这花的名字则来源于其特殊的味道,像腐烂尸体似的气味。当他得知洪都拉斯一家植物馆保存的尸体花即将绽放时,他马上订下机票前往洪都拉斯,但却由于飞机延误错过了花期。不过出乎他意料的是,保管尸体花植物园园的工作人员带他参观了花园中另一些更奇异的花卉,这就是照片中所记录下的那些植物。不过如果我们再次仔细观察这些植物,就会发现一些不太协调的地方,一株名为卡拉斯卡(Calarasca)的植物其实是由百合花,松果和包装纸拼合在一起的,其他植物亦是如此,是自然产物与人工废品的结合。

认识到这一点之后我们会不禁反问,这篇故事里的其他部分还有多少是真实的?事实上,尸体花是确有其物的,文章中人和尸体花合影的照片也是真实的,而自此之后的部分就都是虚构的了。如果说作品只由照片组成而没有这篇报道性质的文章,那么观者意识到植物的奇怪之后就很难将照片中的植物认为是存在于现实中的,照片可以保证在过去的某一时刻这一“物体”出现在了相机前并被记录了下来,但是照片本身并不能告诉观者这一物体“是什么”,“是什么”的问题需要文字来进行补充,于是文字在“欺骗”观众的过程中就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而且整个作品中的每个细节都是精心设计的,文章的作者是一个“博士”,在学术性上有了保障;照片模仿卡尔·布洛斯菲尔德的拍摄方式,对摄影史稍有了解的观众能够马上联想到,黑白照片又有效地掩盖了各种“垃圾材料”的特征;每株植物都有一个拉丁文的名字,也符合植物学的命名系统。这些“细节”都是文化和社会对真实的定义所形成的传统,观众带着文化潜意识进行观看会自然而然地认同它们的真实性。人们相信的实际上是他们愿意相信的事物,而封库贝尔塔的目的则是刺穿人们的信仰(faith),把传统上用来界定真实的手段一一破坏。

这种做法在封库贝尔塔几年之后的作品《动物志》(Fauna)中又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名叫彼得·艾默新豪芬(Peter Ameisenhaufen)的动物学家。他的一生都致力于寻找各种奇怪的动物,将它们记录并捕捉下来制作成标本。这些动物包括身上长绒毛的鱼,用两只手捕鱼的贝壳,长有12条腿长达1米多的蛇,猴身鸟翅并且有独角的生物,还有能够跟人类交流的上身是狒狒下身是马的动物。不过这位悲剧的动物学家并没有得到世人的认可,他在1955年独自开车出去旅行时失踪了,他的车停在了海岸悬崖旁,但他的遗体一直没有被找到。在他留下的档案里,“证据”不仅是动物的照片,还有田野调查绘制的动物草图,详尽的生理行为特征描述,动物的标本陈列室,甚至动物的X光扫描图,似乎一个隐秘的动物世界展现在了人们眼前。凭常识判断,我们可以立刻说出这些动物全部都是伪造的,从来都不存在的,但悖论在于,我们实际上并没有逻辑上的办法“证伪”。这些奇怪的生物有可能来自外星,也有可能是某次核泄漏事故造成的基因突变,无论是哪种情况,原因都是不可考证的,于是就让它们成为了无法证伪的存在。如果说单看照片还可以怀疑照片本身是伪造的话,封库贝尔塔在展览时把所有的动物标本,骨骼模型,田野草图,记录照片一起展示出来,完全是一种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布展模式。鲍里斯·格罗伊斯(Boris Groys)曾提出,决定一件艺术品是否为艺术品的判断依据是展示它的语境,也即,当它在博物馆中展出时也就确立了它的艺术品身份。如果把这句话里面的艺术品换为真实性正好可以用来解释封库贝尔塔的作品,当照片本身的真实性可能受到质疑的时候,博物馆充当了它真实性的担保人。这也把在植物标本中人们对于博物馆的质疑更进一步推到了对公共机构的质疑上。endprint

实际上,植物标本与动物志这两个系列的作品都是封库贝尔塔和他的好友佩雷·伏特米盖拉(Pere Formiguera)合作完成的。最早封库贝尔塔完成植物标本后有出版商找到他想要将这些照片集结出版,他则找来同是摄影师佩雷来为他写一篇介绍文章。佩雷没有选择将文章写成传统的分析评论,而是虚构了一个故事引出这些照片,也就是上文中提到的坦西奥(HortensioVerdeprado)博士的游记。这种虚实相间的作品形式达到了出乎意料的效果,让他们决定继续以这种方式合作创作下一个作品,也就是动物志。不过这一次他们走得更远,展览中不仅包括照片,更添加了实体的动物标本,田野调查文本,记录视频,还有采集的声音等等。这也体现了封库贝尔塔对于摄影的一贯反思,通常摄影(或者说照片)都被认为是介于真实和图像之间的一扇窗户,它是不带感情色彩的透明玻璃(植物标本的呈现形式);通过这种展览作品的方式他将这层窗户打破,让观众在意识到窗户存在的同时也能够切身触碰和体验图像背后的事物,于是图片脱离了单纯的指称性,化为具体的存在。

在接下来的一个作品《苏联人造卫星》(Sputnik)中封库贝尔塔又把质疑的矛头转向了政府档案。一份解密的前苏联文件显示,他们曾经发射过一艘名为Soyuz 2的载人飞船,宇航员是伊万·依斯塔柯尼科夫(Ivan Istochnikov),飞船上还有一只太空狗克洛卡(Kloka)。这艘飞船的任务是与另一艘飞船在太空接轨,可是在即将进行对接时,宇航与和太空狗却突然消失了,留下一个飞在太空中的酒瓶给人留下无数疑惑。在和美国的太空竞赛中苏联视此为重大事故,为防止有人发现此次任务的失败,政府将一切有关宇航员的信息抹除,并将他的家人流放。直到信息解密,人们才重新发现这位宇航员的存在。与动物志类似,这个作品也以博物馆装置的形式出现,里面有Istochnikov和苏联群众握手的照片,有和军官的合影(事故发生后合影中的Istochnikov被抹去),有结婚照,有上飞船前演讲的照片,还有他曾经穿过的制服以及他使用过的物品。所有证据都显示这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宇航员。

可实际上,宇航员是封库贝尔塔自己扮演的,照片都是摆拍的,Istochnikov其实就是封库贝尔塔的俄语翻译。是什么使得这个故事让我们相信了?首先是照片,作为确凿的见证,而且照片在事故后被篡改也符合人们心中苏联的作风;然后是文字,一个看似不可考证的故事,苏联的秘密文件,就算看完后心中怀疑这是伪造的故事,但还是禁不住会想,也许真的是苏联隐藏了事实。封库贝尔塔一方面在嘲讽这种《一九八四》老大哥式的政治宣传模式,另一方面他的目标则在于挑战人们对于档案—尤其是照片在档案中的地位的信任。更为有趣的是,有一些日本和西班牙的流行歌曲专门讲述这个故事,2012年发行的一部西班牙科幻电影的灵感也来源于此,更有甚者,一档专门讨论神秘事件的电视节目“Cuarto Milenio”完全相信了封库贝尔塔的故事,并且请来专家进行分析,专家得出的结论是:这位失踪的宇航员很有可能是被外星生命劫持走了!对此豪尔赫·瓦根斯伯格(Jorge Wagensberg)评论道,封库贝尔塔让“你只能对怀疑本身抱有信念”(You can only have faith in doubt)。

封库贝尔塔其他和这种模式类似的作品还有《塞壬》(Sirens),在里面他说自己受到《国家地质》(National Geologic)这本杂志的邀请去进行一次报道拍摄,报道的内容是几块酷似传说中的人鱼的化石。这些化石最早由让·丰塔纳(Jean Fontana)在20世纪中叶发现,化石有类似人的头颅,手臂的骨骼,最重要的是一条特别大的尾巴。由于发现时还没有碳14测量化石年代的技术,这些化石被人们认为是人鱼存在的证据。直到后来人们经过测量发现,头骨和身上的骨骼不属于一个年代,是有人伪造放上去的,人鱼的存在于是再度成为传说。这里在故事的结尾他就将谎言的谜底揭穿反而让故事当中虚构的部分显得无关紧要。另一个作品《解构奥萨玛》(Deconstructing Osama)中他写道,在9·11事件之后,美国政府为了让人们的视线尽快从悲伤与废墟中转移出来,他们伪造了一个邪恶的恐怖主义领导者—奥萨玛·本·拉登。出现在报纸、电视、网络各种媒体中的本·拉登形象其实是一个阿富汗的蹩脚演员穆罕默德·本·尤瑟夫(Muhammad ben Youssuf),在此之前他只出演过一些不入流的电视剧和阿拉伯语电影,而所有视频都是在美国伪造阿波罗登月视频的取景地拍摄的(电影《钢铁侠3》的剧情与此有相似之处)。2006年卡塔尔的一家新闻机构Al-Zur的记者从一些照片中发现,恐怖主义的真正幕后黑手是一个名叫 Dr. Fasqiyta-UlJunat(封库贝尔塔扮演)的人。但是,谁又知道这位 Dr. Fasqiyta-UlJunat不是美国政府放出的又一个障眼法呢?再一次,封库贝尔塔故事中的不可证实性让观众体会到了何谓“感实性”:我们每日所听所看的新闻,其实都是用图像来代替“事实”的,所谓事实都只是我们愿意相信的。

如果说上面提到的这些作品的创作方式主要依赖于拍摄照片,体现了封库贝尔塔创造信息的一面,那么在另一方面,他对于处理信息也有着深入的探索。在2012年的连州摄影节的讲座上他就谈到了这个问题,在一个图片信息泛滥的时代,每个人都成为了生产者,而艺术家的任务就不再仅仅是作为一个生产者,而应该在现有的图片资源中进行选择和重构,让观众在已有的被忽略的照片中重新发现意义。挪用(appropriate)是处理信息的最直接的方式,也即通过选择的过程加入艺术家本身的观点,对信息进行个人化的阐释。这样的方式在数字时代之前就存在,比如从20世纪初一直流行到现在的拼贴画(collage),在没有电脑的时代拼贴画主要靠手工拼贴,网络和各种软件让collage变得更容易,也能够包含更多的信息量。封库贝尔塔的作品《谷歌拼图》(Googlegrams)就是他对于信息输出的一次尝试,他使用的原始照片是一些比较著名的历史照片或者新闻照片,拼成这些照片所用的素材则是使用相关的关键词在谷歌里面进行搜索,比如他拼的尼埃普斯(Niepce)拍的历史上的第一张照片用的搜索词就是“photo”,拼的9·11事件的照片用的搜索词就是“Yahvé”(耶和华)和“Al·là”(阿拉)。封库贝尔塔的拼贴画由一张照片(不是自己的照片)到许多照片的拼贴,网络在这里一方面扮演了数据库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搜索选出来的照片来自不同的作者,最终拼合而成的照片也就是一张集体创作的作品,是网络自己所形成的一幅“肖像”,因此可以把他的创作方式看作是类似镜子的效果,让信息自己为自己说话。endprint

网络让信息自己将自己呈现出来,而信息更可以自己制造信息。在封库贝尔塔的作品《没有记忆的风景》(Landscape without Memory)中,一系列美丽的风景照片呈现在观众眼前,它们既像是旅游胜地出售的明信片,又透露着一种科幻小说中因为环境破坏而导致的荒芜景象。这些照片的标题许多来自绘画大师的名字,塞尚(Cezanne),达利(Dali),蒙德里安(Mondrian);也有不少来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风光摄影师,奥沙利文(OSullivan),沃特金斯(Watkins),芬顿(Fenton);还有的则有着奇怪的名字,比如身体风景(Bodyscape)。这些逼真又超现实的风光照片其实并不能称为“照片”,它们都是封库贝尔塔用软件制作出来的。这个软件本来是为军方开发,能够将扫描的地图通过三维建模制作出一张模拟的实景图片,不过封库贝尔塔输入的“原始数据”并不是地图,而是绘画作品,风光照片,甚至他自己身体局部的扫描图片。复制和临摹是艺术史中最古老的传统之一,而使用机器程序复制数据转换出来的图像则既非艺术又非自然,它是两者的拟像。当计算机程序“制造”风景时,它所使用的算法和数据库是根据“真实”的风光照片建立的,于是无论输入的数据内容是什么,输出的图像都是风景照片的“原型”。信息自己制造出了信息,如果把输出的图像再次作为输入,那么得到的信息依然是风景原型,于是信息也就进入了循环。风景本身是没有记忆的,但多年的文化因素使得人们对于风景画和风景照片赋予了许多含义,封库贝尔塔为照片所取的标题一方面指向风景的无记忆,另一方面,他在这组作品中用以制造风景的信息也是没有记忆的。在这里,他把矛头指向了照片—尤其是风景照片所附带的文化属性。

上一篇:中国大唐集团公司2014年锅炉防磨防爆专项研讨会会议纪要下一篇:浙江省桐乡市缴费“一户(卡)通”同城特约委托收款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