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鲁滨孙漂流记》英文有感

2024-05-22

读《鲁滨孙漂流记》英文有感(精选8篇)

篇1:读《鲁滨孙漂流记》英文有感

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

每一个人总得学会生存,即使是遇到危险,也要勇敢地活下去。阅读了《鲁滨孙漂流记》这篇文章,我更深一层知道了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学会生存的道理。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鲁滨孙因乘船遭遇暴风失事,流落到了一个无名无人的荒岛,整整生活了20多年。鲁滨孙一个人是怎么样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岛上生活了20多年呢?又是什么使他能够坚强地生活着呢?——是一种强烈的求生欲望,是一种顽强的意志。

鲁滨孙很勇敢,很聪明,他能够充分地利用现有的条件,保障了最起码的生活,保住了生命,从而创造了一个奇迹。他在荒岛,从船上,搬下来了许多能用的东西。他用一只狗,两只猫去捕获食物。他有远见,将捕获到的野山羊畜养起来,他将麦子反复播种,后来就可以吃上自己种的粮食了。

当鲁滨孙遇到野人时,因为他有着强烈的防范意识,所以他又安全的生活了几年。如果我是他,当独自一人置身于荒岛时,叫天不应,叫地不灵时,我会像他那样不自暴自弃,重燃生活的希望吗?不,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我不可能像他那样因时而变,积极自救,因为我没有那样的能力。

如果我是他,当看到野人用自己的同类开宴会时,我会像他那样勇敢的地站出来,在仅有一个人的情况下和他们搏斗吗?不,我宁可自己躲得远远的,祈祷他们永远不要发现我。

鲁滨孙一个人能够这么勇敢,坚强地生活着,为什么我不能呢?我要像鲁滨孙那样,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勇敢地面对,学会生活,学会独立。

读了《鲁滨孙漂流记》我感受深刻。

篇2:读《鲁滨孙漂流记》英文有感

——学会生存

对于“学会生存”这四个字,我觉得我做的不算差,可当我认真地阅读完英国小说家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后,我马上觉得惭愧起来,“学会生存”我真的不够格,真的不懂得它的含义。

鲁滨孙流落到荒岛,适应了这个极其恶劣的环境,而我呢,我不能,在现在这个幸福、舒适的环境中,我早已学会了依赖、懈怠和安于现状。鲁滨孙独立建造了房屋、种植放牧,靠自己的劳动养活了自己。而我呢?我不行,我们现在根本不用建房、种菜、放羊,很多人已经帮我们做了这些,我们只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罢了。鲁滨孙用自己的智慧、勇敢地救出了同伴,和他一起生活。而我呢,我不能,现在的生活中的困难,父母和其他人总帮助我度过难关,已经成为“小皇帝”的我们,也早已习惯了安然接受别人的关爱,早已淡忘了要与人合作。

比着比着,渐渐不敢比了,越比越惭愧。我对“学会生存”也有了新的认识。

学会生存,就要与所追求,有目标,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要好好珍惜;学会生存,就要自强,我们不能畏惧困难,要顽强的面对他,经历挫折,也是收获一种精神财富;学会生存,就要自立,不再依赖别人。学会生存,就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超越。

篇3: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

在荒无人烟、缺乏最基本的生活条件的小岛上, 鲁滨孙孤身一人, 克服了许许多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 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地生存下来。他充分利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 修建住所、种植粮食、驯养家畜、制造器具、缝制衣服……为了不被野人吃掉, 他竟冒死救下“星期五”, 并把他教育成一个忠实的奴仆、合格的助手。最后鲁滨孙终于把荒岛改造成井然有序、欣欣向荣的家园, 实在令人敬佩!

在现代社会中, 虽然像鲁滨孙那样的遭遇很少见, 但也会遇到危险或灾害, 我们也应该学会自我保护, 顽强生存。如有一次, 我上山寻鸟蛋、抓野味, 遇到一只狗熊想吃我。我正想拔腿逃命, 突然想到老人讲的“遇到熊瞎子千万不能狂跑”。于是, 我一边注视着狗熊的举动, 一边慢慢地向后退。当狗熊快要追上我时, 我连忙脱下衣服放在地上。狗熊走到衣服前闻一闻、扒一扒, 我又逃出了一段路。狗熊一次次追上来, 我的衣服也脱光了, 怎么办?这时, 突然刮来一阵风, 狗熊摆一摆头, 眼睛眨巴眨巴, 想竭力睁大。哇!我发现狗熊的睫毛特别长, 如果迎着风跑, 睫毛就会把它的眼睛遮住, 这样必定影响它追我的速度。这个发现让我如获至宝, 我马上折转身向上风撤退。果然奏效, 狗熊的速度慢了许多!我终于成功逃脱!

鲁滨孙身陷绝境, 竟能以顽强的意志生存下来。我们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危险, 也应该勇敢地面对, 保护自己, 去挑战厄运。只有这样, 才能像鲁滨孙那样, 永远是一个胜利者!

(指导教师:赵天星)

交代作品, 谈总体上的感受, 简洁明了。

简述鲁滨孙的成功, 并剖析成功的原因, 为下文做了很好的铺垫。

过渡自然, 然后详写生活中自我保护的事例。

联想老人的经验, 灵活运用于实践。

脱衣诱熊减速, 这是小作者智慧的显现。

在细致观察中发现转机, 再次表现小作者的智慧。

篇4: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

我读了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深深地被这本书所吸引,它让我感受到了鲁滨孙那惊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特别是那极强的自我生存、自我保护能力,永远值得我学习。

在荒无人烟、缺乏最基本的生活条件的小岛上,鲁滨孙孤身一人,克服了许许多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地生存下来。他充分利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修建住所、种植粮食、驯养家畜、制造器具、缝制衣服……为了不被野人吃掉,他竟冒死救下“星期五”,并把他教育成一个忠实的奴仆、合格的助手。最后鲁滨孙终于把荒岛改造成井然有序、欣欣向荣的家园,实在令人敬佩!

在现代社会中,虽然像鲁滨孙那样的遭遇很少见,但也会遇到危险或灾害,我们也应该学会自我保护,顽强生存。如有一次,我上山寻鸟蛋、抓野味,遇到一只狗熊想吃我。我正想拔腿逃命,突然想到老人讲的“遇到熊瞎子千万不能狂跑”。于是,我一边注视着狗熊的举动,一边慢慢地向后退。当狗熊快要追上我时,我连忙脱下衣服放在地上。狗熊走到衣服前闻一闻、扒一扒,我又逃出了一段路。狗熊一次次追上来,我的衣服也脱光了,怎么办?这时,突然刮来一阵风,狗熊摆一摆头,眼睛眨巴眨巴,想竭力睁大。哇!我发现狗熊的睫毛特别长,如果迎着风跑,睫毛就会把它的眼睛遮住,这样必定影响它追我的速度。这个发现让我如获至宝,我马上折转身向上风撤退。果然奏效,狗熊的速度慢了许多!我终于成功逃脱!

鲁滨孙身陷绝境,竟能以顽强的意志生存下来。我们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危险,也应该勇敢地面对,保护自己,去挑战厄运。只有这样,才能像鲁滨孙那样,永远是一个胜利者!

篇5: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

七年九班赵蔚然 我们也许常会遇到挫折、坎坷,却不一定能够顽强地战胜它,反倒一蹶不振,灰心丧气。我曾经也是这样,但自从我跟着英国作家笛福的讲述,认识了一位了不起的人物——鲁滨孙,我变得坚强,勇毅。现在就让我带着你走进鲁滨孙荒岛生存的冒险历程吧。

前不久,我拜读了《鲁滨孙漂流记》这本著作。鲁滨孙冒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各种危险和磨难,坚强地在荒岛上独自生活了二十八年,期间他不断改变自己的处境,遇到野人与他们斗智斗勇,没有食物创造食物,没有房屋创造房屋……最后鲁滨孙从荒岛上获救,回到英国。

最让我佩服的,是他的深谋远虑。他从船上取下的麦子,并未把它们吃光,而是将他们留一部分用来播种,让它们结出更多麦子,以备今后食用。假若是我,也许早就不顾一切将他们一扫而尽,解一时之需,不能想得更长远。鲁滨孙的深谋远虑,真是让我十分佩服。

鲁滨孙在黑暗之中对付野人的情节真是精彩夺目!他善于观察,发现岛上有野人的脚印。他意识到野人的存在会对自己的处境不利,于是做好了防护措施。英雄所见略同,如果我当时遇到这样的情况一定也如鲁滨孙那样做,遇见野人也会冷静面对。他的沉着冷静也让我很钦佩。

我也是冷静且具有自我保护能力的。一个晚上我独自回家,在路上遇见了一个,满身酒气的男人,手里拿着一个空酒瓶,晃晃悠悠地朝我走来,嘴里含糊不清的喊着什么。这条路没有分支,我发现身旁有两三丛到我大腿的草,就钻入其中掩护自己,怕这个醉汉对我造成威胁。过了一会,这个醉汉不知为何恼火,愤怒地将酒瓶摔在地上,气哄哄的走开了。我这才安心回家。

篇6: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

这是一本男孩、女孩都要读的“人生教科书”,它出自于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笔下,这是一本能给人坚强信念的书,它就是《鲁滨逊漂流记》。当我又一次阅读这本书后,我的心理不由得生起了更深的敬意。

本书的故事情节也许很多人都清楚,我更是可以娓娓道来。一个人的奋斗,无数的心血,使他从一无所有时的绝望,到有了自己的住所和家具,还有牧场、种植园,甚至还有宠物。最使我感动的是他想着造船国乡,这使他花费了数年的时间,光砍树就用了几个月,但由于事先没有考虑周全,船因离海太远而无法下水,使数年的心血白费,一切希望都破灭了的时候,我感到了无穷的落陌。好在星期五的出现使这个希望重新燃起,我的心情才好受了点。

刚读完《鲁滨逊漂流记》,我就经历了一件让我感受深刻的事。那天爸爸妈妈都出门了,留下我一个人在家看门,而饭菜只够早饭吃,这就麻烦了,爸爸妈妈最早也得第二天回来,我的午饭和晚饭还没有着落呢!想其他的办法找吃的我还真不好意思,都已经是中学生了不会做饭,这让人知道了好没面子。没办法,我只要尝试着煮粥,可是无论如何都煮不好,在连续煮坏两锅之后,我再也没耐心了。晚上我吃完了平时积攒的所有零食后钻进被子里哭了起来。平时最爱睡懒觉的我第二天却早早就醒了,我是被饿醒的。早饭当然没有吃,就在我觉得自己要饿昏过去的时候爸爸妈妈终于回来了。

在经历这件事后,我对鲁滨逊更加佩服了。他在一座与世隔绝的小岛上都没有放弃希望,而我遇到一点点不能算作困难的困难就没有信心了,真惭愧呀!

我也深深领悟到:虽然我们不可能像可怜的鲁滨逊一样身陷绝境,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同样需要勇敢地面对生活,需要练就生存的本领,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生活中的强者。

篇7: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

六(5)班

董为轩

好书,就如同良师,教会我们许多知识;好书,如同明灯,为我们照亮未来的路;好书,如同阶梯,能帮助我们登上知识巅峰。我读过一本书,叫做《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我觉得就是一本好书。其中,主人公鲁滨孙给我的印象最深刻。

鲁滨孙是个勇敢乐观的人。初到孤岛,他一无所有,但他并没有灰心丧气,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接受了这一切。慢慢地,他对生活有信心起来,开始一心一意地计划自己的生活,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岛上家园。还从几艘搁浅海盗船上找到了一些食品、物品。我听过一个故事:一次,美国前总统罗斯福的家中被盗,丢失了许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忙写信安慰他,劝他不必太在意。罗斯福给朋友写了一封回信:“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安慰我,我现在很平安,感谢生活。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的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罗斯福家中被盗,要是我,我早已焦急不已,而罗斯福却是庆幸,真是乐观。我要学习他们的乐观精神。

鲁滨孙不仅是个乐观的人,还是个坚毅执着的人。在岛上,他起初做的所有事情都失败了,都在白费力气,但鲁滨孙并没有灰心丧气,并没有自暴自弃,也没有灰心失望,而是汲取失败的经验后又重新开始,不放弃。辛勤的劳动换来了丰厚的回报:有葡萄干,有陶瓷,有枪,有炸药,有船,有面包,有牧场,有种植园······这让我想起了一次,我心血来潮,想学炒菜,那时的我很胆小。我把切好的菜放进锅里,锅里的菜顿时吵起了口,有的还打起了架,响起了“噼啪噼啪”的声音,还溅出了许多油,我害怕极了,生怕会爆炸,我一下子跑开,一直不愿意进厨房,说什么也不干了,剩下的残局只能由妈妈来收拾了。这件事让我有了一个认识,后来,经历的多了,也就不害怕了。

鲁滨孙还是个勇敢的人。第一次航海就遇上暴风雨;第二次航海,不仅遇到了暴风骤雨,还遭到了海盗的袭击,鲁滨孙勇敢地战斗,虽然成为了海盗的奴隶,但又逃走了;到了荒岛,杀死了只凶猛的豹子,还从野人群中救出了即将被吃的“星期五”;从叛乱的水手中救出了船长和其余被俘的水手。

篇8: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1、宗教信仰

笛福对英国国内盛行的宗教迫害深感不安, 他赋予鲁滨逊以信仰自由的权力。他认为流落荒岛的原因是自己罔顾父母亲的建议不要出海而受到上帝的惩罚。作品对宗教的肯定表现很多。圣经中葡萄这种植物在以色列人的眼里是神圣的, 甚至被认为是基督耶酥之树。《鲁滨逊漂流记》中有大量葡萄意象, 并被作为对宗教的依赖和信仰进行了描写。在到达荒岛十个月后的一天, 他沿着一个山谷走, 在山谷的尽头, 他发现了一个地方。“在这地方, 我发现了……树上有不少葡萄;那些葡萄藤攀满在树木之间, 一串串的葡萄刚好成熟, 它们色泽鲜艳, 香味浓郁。这一发现真叫我惊喜不已……”从此以后, 葡萄成了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并成为他生活富足之源。即使后来有了足够的劳动力来种植庄稼, 他们还是要到那里采摘一串串的葡萄, 因为“葡萄同面包一样, 是我们的主食;还可以肯定地说, 这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好东西……”这些描述都说明了上帝没有抛弃鲁滨逊, 用葡萄拯救他的生命。

2、忏悔

作品还通过忏悔这一形式将宗教的力量表现的淋漓尽致。清教认为人类是通过某一个体的生活历程来描述人类的反叛, 忏悔, 和得救的过程。鲁滨逊在违背父命, 吃了不满之树上的果子之后, 开始流浪。但是就在第一次出海遇险的时候, 他开始意识到自己所犯的罪过, 开始了忏悔。经过几番灾难后, 他改变了对父亲和原来生活境遇的看法, 认识到了自己的罪过, 即使在流落荒岛获救无望的时候, 也不忘记忏悔自己的罪。鲁滨逊在人生的道路上, 不断提高对上帝的认识, 不断忏悔自己的罪过, 并通过忏悔获得了新生。鲁滨逊认为只要他信仰敬畏上帝, 寻求上帝的指示, 最终上帝会将他拯救出来。作品对宗教的信仰无可厚非, 宗教信仰是人精神上的一种寄托。作品中反映的忏悔思想值得现代人借鉴。每个人都有做错事情的时候, 当我们能不断的发现自己的错误, 忏悔自己的错误, 并改正自己的错误的时候, 那我们就是进步的, 就是可以原谅的。

3、感恩的心

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给予自己的恩惠在心里产生认可, 并希望进行回馈。《鲁滨逊漂流记》中主人公有着一种感恩的心。例如:在重返英国后, 鲁滨逊委托他的恩人——慈爱的老船长作为他的种植园的年息管理人, 并给予其以及子孙丰厚的报酬;鲁滨逊经过周折将一百英镑的现款交给他的第一位恩人的寡妇妻子;鲁滨逊给他两个住在乡下的妹妹每人寄了一百英镑;鲁滨逊重访独岛, 在岛上逗留了大约二十天, 临走时, 给岛上的人留下了各种日用必需品, 特别是枪支弹药、衣服和工具以及他从英国带去的两个工人, 一个木匠和一个铁匠。在《鲁滨逊漂流记》中, 感恩有时候穿插在对宗教的信仰之中。例如:鲁滨逊和他的船员为购买黑奴在去几内亚的航程途中遭遇到了飓风和风暴的袭击。在与自然作斗争后, 他的同伴们全都葬身大海之中, 只有他一个人幸存了下来。鲁滨逊在岸上狂乱地跑来跑去, 高举双手, 做出千百种古怪的姿势以表达他的激动之情和对上帝的感恩之心。当他在荒岛上生活了五年后, 每当他坐下来吃饭时, 鲁滨逊总会在心里默默地感激上帝。他认为他此时的生活状况比起当初上岛时已有很大的改善, 认为是上帝在旷野中为他设摆宴席。

《鲁滨逊漂流记》中主人公对上帝、对曾经施与他恩惠的人以及身边的亲人的感恩之心值得我们学习。中华民族是个谦虚和感恩的民族, “感恩的心”曾唱响了大江南北。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物质的进步, 人们的感恩意识也逐渐缺失, 从而引发了大量的不良事件。因此, 我们应该重塑民族精神, 以感恩的心来对待自己拥有的一切。

二、经济个人主义、殖民掠夺与社会关系的淡漠

1、经济个人主义

鲁宾逊唯一的使命就是追求利益, 梦想着占有整个世界。他的个人经济主义思想也体现在他与星期五之间的关系上。当鲁宾逊救了这个小男孩之后, 连他的名字都不问, 就直接根据自己的意愿给他取名叫星期五。这一行为说明了鲁宾逊只把星期五看作是自己的私有财产, 并打算用他来扩大自己的再生产。甚至在语言方面鲁宾逊也表现出了他的霸权和殖民思想。他说, “我要教他说英语, 但只教给他说Yes和No。”让星期五绝对地效忠和服从于他, 他们之间完全是一种主人和奴仆的关系。当他听到星期五说, “是的, 主人;不, 主人”这样的字眼时, 内心充满了快乐和成就感。

2、殖民掠夺

无论在哪儿, 当鲁滨逊看到他的一亩亩土地时, 就大声喊道, “要开发。”他无暇去注意土地上所蕴藏的美丽景色。他最大的满足感来自于他检查清点他储藏的货物。“我已经贮备好了一切, ”他说, “看到所有的货物排列整齐我感到极大的快乐, 特别是看到我有这么多的生活必需品。”物质的丰富给鲁滨逊带来了极大的快感, 使他感觉到整个孤岛就是他的殖民地, 他就像是岛上的国王。

3、社会关系的淡漠

追求个人经济地位削弱了社会生活中的群体关系。在鲁滨逊的生活中, 追求个人价值以及掠夺财富是其唯一的追求目标, 爱情、友情在其生活中占有的地位被降到最低。他认为战胜孤岛是他最大的胜利。爱情不过是他成功的绊脚石, 因此, 只有当他的经济地位通过再一次的航行而得到巩固时, 他才结了婚。对于友情而言, 他向上帝乞求给他一个伴侣作为安慰, 但是他所渴望得到的是一个男性的奴隶, 并自作主张的给他取名为星期五。鲁滨逊教星期五说的第一个字就是“主人”并且让星期五记住“这是我的名字”。并只给他说Yes和No。对于自己这个孤岛的唯一伴侣和朋友, 鲁滨逊表现出了充分的漠视。对于曾将帮助自己的叫佐利的男孩, 鲁滨逊曾决心爱他一辈子, 并承诺把它培养成一个出色的人。然而当有人拿出六十个西班牙银币来买佐利的时候, 鲁滨逊没能抵制住诱惑, 把佐利卖作奴隶。这也证明在鲁宾逊的内心中金钱和利益高于一切, 社会关系对于他来说, 都是排在金钱、利益的后面的不重要因素。

人生活在社会之中, 人生的追求不但是利益的追求, 还有亲情、爱情、友情, 只有当物质都精神上都能得到享受的时候, 人才算是真正的成功。靠牺牲人际关系因素来达到物质追求的目的是不可取的。

三、结论

笛福塑造的鲁滨逊成了当时中小资产阶级心目中的英雄人物, 是西方文学中第一个理想化的新兴资产者形象。他即是劳动者同时又是资产者和殖民者, 具有剥削掠夺的本性, 充分体现了作者自身的时代与阶级的局限性。我们在阅读和学习其作品的时候, 要充分的吸收其优秀的思想, 但也要摒弃那些不良思想。

摘要:《鲁滨逊漂流记》是丹尼尔·笛福著名的代表作之一, 也是出色的英美文学作品。主人公鲁滨逊描绘凭着自己顽强不息的劳动与大自然作斗争, 表现出惊人的毅力。作者借此将鲁滨逊歌颂成了坚强、勇敢、热情劳动的人, 歌颂了资产阶级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冒险进取精神, 说明了个人的聪明和毅力在其中发挥的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从宗教依赖、忏悔、感恩的心、经济个人主义、殖民掠夺、社会关系的淡漠几方面来分析了《鲁滨逊漂流记》中值得借鉴以及应该摒弃的思想。

关键词:资产阶级,英美文学

参考文献

[1]段绍俊.《鲁滨逊漂流记》带来的启迪[J].电影文学, 2010, (7) :119.

[2]高夕照.以后殖民主义批判的思维——重读《鲁滨逊漂流记》[J].林区教学, 2008, (11) :7.

上一篇:增加土方运距报告下一篇:西北民族大学校团委学生会学习部学期末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