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教科版语文下册《北京话品析课》教案

2024-05-01

小学五年级教科版语文下册《北京话品析课》教案(精选5篇)

篇1:小学五年级教科版语文下册《北京话品析课》教案

第三单元

“除了艺术之外,没有更妥善的逃世之方;而要与世界联系,也没有一种方法比艺术更好。”(歌德)本单元教材以“艺术家”为主题编写,选编的4篇课文用生动的笔触,真实地向大家展现了艺术家的生活趣事:有艺高胆大的泥人张《贱卖海张五》,有“乐圣”贝多芬即兴创作《月光曲》,有表演艺术家常香玉对己“小气”对人“大方”的趣事,也有绘画巨匠达•芬奇刻苦学画终有所成的过程。这4篇课文,表现了艺术家身上高超的艺术才华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在“能说会写”中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的艺术家,写一写自己喜欢的一种艺术形式;“语文七色光”中,编排了一组形近字的辨析,还安排了词语、句子等语言的积累,让学生了解东方特有的艺术——书法,并且安排了一项语文实践活动:既要读圣贤书,也要关心窗外事——搜集一些关于艺术的新闻。这些内容与单元主题紧密配合,构成了一个整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同站在艺术家的身边去了解艺术家、了解艺术一样,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点:

做好读的指导和训练,要引导学生认真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文章内涵,体会人物品格。教学难点:

要把握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抓住课文的情节主线——读课文、品文字中去,避免陷入对课文支离破碎的分析讲解,避免就事论事的简单说教,让学生在“读”和“品”中学习语言文字,受到情感熏陶。

另外,本单元课文很适合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训练。可以结合课后思考题,通过让学生复述课文、演课本剧、给家长讲故事等形式,让学生有充分的表达机会,同时发展语言应用能力。教学时间:约12课时

5、贱卖海张五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联络文明背景领悟文章的外延,让先生对官方文明能有所理解,激起先生酷爱官方艺术的美妙情感。

3、品尝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言语,在阅读中领会作者对人物的言语、举措、神态细致入微的描写办法。教学重点 品尝文章富有特征的言语,想像故事发作时的场景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对人物举措、言语、神态的描写办法。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说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阅读了《刷子李》这篇文章。谁情愿说说这篇文章写了刷子李的什么事?他是怎样的一团体?

刷子李确实是一位奇人,我们还要去看法《俗世奇人》这本书中的另一位奇人――泥人张。(同时出示课件)我们明天就来学习第五课“贱卖海张五”。(板书课题“贱卖海张五”)

二、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品尝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言语,在阅读中领会作者对人物的言语、举措、神态细致入微的描写办法。

三、探究新知 初读课文

(一)先生自在读课文,读的时分要留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读词语,纠正字音。

第一组:大摇大摆大名鼎鼎横冲直撞阔绰发怵 第二组:估衣核桃蒲扇撂西瞧东瞅

(三)先生分段读课文,边读边考虑本人方才提出的成绩。

(四)先生答复读书前提出的成绩。精读课文 协作探求:泥人张是一位俗世奇人,你以为泥人张“奇”在哪里?找到文中的语句,画一画,读一读,品一品。(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一)学生汇报:技艺高明

1、学习第八自然段。

(1)读一读这一段,让先生结合泥人张的举措描写,说说本人的感受。(2)了解“比变戏法的手还乖巧”的意思,用“比„„还”造句。(3)读一读划线的句子,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2、学习第九自然段。

(1)说一说看到这样一个泥人,你有什么感受?(2)读一读第九自然段,读出本人共同的感受。

3、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句子:清朝咸丰年间,天津手艺人中,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2)说说这句话的意思。用一个成语来描述泥人张。(3)读一读引见“泥人张”的文字材料。

(4)看一看泥人张的泥塑作品图片,说说本人的感受。(用一个成语来描述泥人张的泥塑作品)

(二)学生汇报:胆识过人

1、海张五是个什么“人物”呢?用一个字概括海张五的特点。

2、了解“横”与“怵”的意思。

3、变换句子:有的同学(惧怕)考试。――有的同学一听说考试就(打怵、发怵)。

4、读一读描写海张五作容貌的句子:“两头一位穿的阔绰、大脑袋、中溜个子、挺着肚子、架势挺牛、横冲直撞往里走。”

5、读一读12-13自然段,说说本人的看法。

6、了解“贱卖海张五”这句话的含义?

小结:面对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泥人,我们理解到官方艺人高明的技艺,而经过智斗的故事更让我们理解到泥人张崇高的人格,不愧为俗世奇人。

四、课内延伸

(一)交待读书办法:要注重人物的细节描写(板书:关注细节描写)

(二)说说什么是“俗世奇人”?

(三)速读《刷子李》一文,说一说“刷子李”终究“奇”在哪里?

(四)向先生引荐阅读冯骥才的《俗世奇人》一书。

五、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习旧知,导入新课。1.依据拼音写出汉字

2.依据课文内容判别对错。二学习目标

1:读记“角色、阔绰、横冲直撞、大名鼎鼎、大摇大摆、等词语。

2:品课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言语,领会作者对人物举措、言语、神态细致入微的描写。

三、探究新知

(一)、品读课文,剖析感悟性情特点。1.先生自在朗诵课文。2.小组协作,共同探求。全班分两组,第一组先生找出哪些词或句子描写了泥人张,并读一读、品一品,经过这些举措、神态细致入微的描写,表现了泥人张什么特点;

第二组先生找出哪些词或句子描写了海张五并剖析这些言语、举措和神态描写,阐明了海张五什么性情特点。

3.设疑解疑,启示考虑。

⑴艺高胆小的泥人张是怎样“报答”海张王的?(用高明的手艺挖苦了海张五)⑵有哪些传神的举措描写?

(二)、全体回忆

1.剖析课文后,先生再有滋有味地把课文读一遍 2.画出本人喜欢的句子,读读写写。3.用本人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四、反应练习

填空:课文第8自然段有关举措的词语填写,领会这些词语运用的妙处。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深化地学习了这篇课文,不畏强权的泥人张用高明的手艺挖苦了横行霸道的海张五,十分让人敬仰,作为一名小先生,我们应该怎样做?(学习泥人张高贵的品格,酷爱官方艺术。)

六、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6、月光曲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清课文线索,抓住贝多芬的感情变化体会《月光曲》的创作过程及内容;让学生体会贝多芬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

3.学会根据实在的事物展开适当的联想的写法,在读写结合训练中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月光曲》的创作过程,体会贝多芬的情感变化。教学难点 理解“人物心境和乐曲意境”的统一。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营造氛围,揭示课题 教师简介乐圣贝多芬的一生: 贝多芬是世界上著名的音乐家。他对贫苦的人民非常同情,曾经写下这样的句子:“我们的艺术应当只为贫苦的人造福。„„做到这一点,我将是多么的幸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他谱写的《月光曲》。板书课题。

二、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清课文线索,抓住贝多芬的感情变化体会《月光曲》的创作过程及内容;体会贝多芬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

三、探究新知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指名分段读课文。

3.快速浏览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质疑问难,体会意境(一)鉴赏《月光曲》。

1.关于《月光曲》你想知道什么?

2.课文的哪个地方是直接描述创作《月光曲》的?学生快速浏览。

3.自由地、深情地朗读描写《月光曲》意境的段落,一边读一边画出想象的句子。

4.练读第9自然段中的“他好像面对着大海,„„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体会《月光曲》的旋律。

5再读,教师随机板书:月亮升起、微波粼粼、月亮升高、风卷巨浪、月光照耀、波涛汹涌。

艺术家创作作品,一般都是有了一定的生活经历,产生了强烈的情感,萌发了创作的激情,从而产生了灵感。那么贝多芬的灵感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一起来探讨《月光曲》的创作过程。

(二)探讨创作过程。

1.细读从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到创作出《月光曲》这一部分,感受贝多芬的情感发展过程。(出示表格)

2.学生用“”画出贝多芬由听到琴声到走近茅屋,再到走进屋内的句子,想一想他的情感变化。(1)“断断续续”——好奇;(2)“随便说说”——感动、同情;(3)“您,您就是”——激动。3.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1)听完音乐大师的琴曲,盲姑娘的心情如何?得多纯熟啊!感情多谁能用读表现出她的激动?

(2)品读这个句子,从字里行间,你能看出盲姑娘还是怎样的一个人?

(3)此时的贝多芬,弹完一首又即兴弹了一首,他创作的灵感来自哪里?(激动,遇到知音,面对着清幽的月光。)

小结:看到兄妹完全陶醉在他的乐曲中,尤其是看到乐曲给盲姑娘带来的欢乐和幸福,贝多芬激动万分。茅屋中的人和物、情和景激发了他创作的激情,于是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创作出著名的《月光曲》。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对《月光曲》的创作过程有了更深的了解,对贝多芬这位闻名世界的音乐家也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们感受到了著名音乐家贝多芬的高尚品格和音乐才能

六、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指导背诵

1.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整篇课文应该用徐缓、抒情的基调读。

(2)读贝多芬弹奏《月光曲》时:最初月亮升起,平静的海面上洒遍了银光,这时用舒缓的语气读;继而月亮升高,穿过微云,这时语气逐渐增强;接着风起浪涌,宁静完全被破坏了,这时语气变得高昂激越。3.指导背诵8、9两个自然段。

二、学习目标:

学会根据实在的事物展开适当的联想的写法,在读写结合训练中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3.学会本课“莱、茵、券”等6个生字,会写“谱、茅、罢”等9个生字。背诵课文第8、9自然段

三、探究新知

一、读文、1.读书。弄清弹奏第一首乐曲的经过。

一天夜晚,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什么?(断断续续的弹琴声)这琴声为什么会引起他的特别注意?(弹的正是他的曲子。)贝多芬是人民喜爱的音乐家,他到各地旅行演出,甚至来到一个小镇上,盲姑娘也在弹他的曲子。启发学生联想:“同学们想一想,这幅画上除了一轮明月、莱茵河、小路,还有在小路上散步的贝多芬外,根据故事的发展,画面上还应该有什么?”

2.“贝多芬就在幽静的小路上散着步,他听到从那所茅屋里传来断断续续的琴声,你们想当贝多芬听到这断断续续的琴声,而且在这僻静的小镇上,有人在弹他的曲子,他会怎么想? 3.(学生自学)全班交流。

师:这个传说之所以写得这么感人,这么富有美感,是与文章中记叙中展开了联想有很大的关系。”

二、拓展写话

1.乐曲中旋律的变化引起了穷兄妹的联想。写作文时,不仅要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有时还要把想到的写下来。2.这儿有一段音乐《命运》,请同学们仔细听,用心去感受,展开自己的想象,去体会乐曲所描绘的生动画面吧。

3请用下面的句式,说一句话。我静静地听着,我好像面对着。

四、迁移练习

1.指导生字读音和书写。“券”应读quàn,不能读成juàn。写字时注意:“盲”和“琴”字不要多写一点,“键”“醉”的结构要紧凑,疏密要均称。2.比一比,组词。茅—矛、恬—刮、缕—楼

五、课后作业 教学反思: 快乐读书屋三

常香玉的“小气”与大方

教学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学习常香玉对自己、家人“小气”和对国家、人民慷慨解囊的崇高品质。3.认识“姆、慷、慨”等5个生字,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教学重点 从具体的事例中感受艺术家的崇高品质。教学难点 从具体的事例中感受艺术家的崇高品质。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揭示课题 1.《谁说女子不如男》片段谁听过。

同学们,你们看过这段戏吗?你们知道这是谁演唱的吗?她就是我国著名豫剧大师常香玉。2.请大家介绍一下课前搜集的有关常香玉的资料。3.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快乐读书屋三”,读一读《常香玉的“小气”与大方》这篇课文。(师板书课题)

二、学习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学习常香玉对自己、家人“小气”和对国家、人民慷慨解囊的崇高品质。3.认识“姆、慷、慨”等5个生字,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三、探究新知: 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在读中认识生字,并将生字所在的词语画上记号,读一读。在认识生字的基础上,读通全文,把课文读通顺。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3.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4.汇报交流。

师生共同归纳:课文是围绕“小气”和“大方”这一对反义词来写常香玉的故事的。

四、自读自悟,理解内容

“小气”和“大方”表现出常香玉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1.小组合作讨论。

(1)课文通过哪些具体事例描写了常香玉的“小气”与“大方”?

(2)你从常香玉身上感受到了哪些可贵的品质?能用一句话来表达对艺术家的赞美吗? 2.汇报。

汇报时小组成员可以用朗读加谈理解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采取其他的形式。

(1)常香玉“小气”得不尽“情理”,但那是对自己、对家人;常香玉慷慨大方得让人感动落泪,那是对国家、对人民。

(2)常香玉的“小气”表现在衣、食、住、行上(旧房子、旧家具、旧衣服„„);“大方”表现在为国分忧捐助飞机及“非典”防治工作,资助下岗职工,资助遇到困难的父老乡亲和自己的家乡。

指导朗读2、4自然段。

(3)常香玉爱自己的国家,爱人民,她的爱是崇高的。她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有感情地朗读5自然段,要读出赞美之情。了解对比的写法,指导写作

1.默读课文,看一看这篇文章采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

2.这篇文章始终采用对比的手法(对私和对公、小气和大方),在对比中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常香玉勤俭节约、严格要求自己,慷慨大方,忠心为国为民的高贵品质。3.我们在写作时,也可以适当采用这样的写作手法。

四、检查识字情况 1.学生自读生字。

2.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3.认读词语卡片。

五、课外延伸

阅读《小学语文阅读资源》中的文章《青藏铁路建设者的“哭”“酷”“苦”》,并交流读后的感受。

六、小结

学生齐读第5自然段,教师接着读第6自然段,结束全文的学习。教学反思:

达芬奇作画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字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人物的精神 教学重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最后的晚餐》是基督教传说中最重要的故事,几乎被所有宗教画家描绘过。但在达芬奇为米兰格雷契寺院食堂画《最后的晚餐》之前,所有的画家对画面艺术形象处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把犹大与众门徒分隔开,画在餐桌的对面,处在孤立被审判的位置上。这是因为画家们对人的内心复杂情感无法表现,从形象上难以区别善恶。由于达芬奇对人的形象和心理作过深入的观察和研究,能从人物的动作、姿态、表情中洞察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并表现出来。

二、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字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人物的精神

三、探究新知

(一)学习课文

这幅在格雷契寺院食堂墙壁上的宏大画面,严整、均衡,而富于变化,无论从构思的完美、情节的紧凑,人物形象的典型塑造以及表现手法的纯熟上都堪称画家艺术的代表。它也是人类最优秀的绘画作品之一,由于它的问世而使达芬奇名扬世界。

(二)、扫清文字障碍。

1、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理解字义。

水浒传:“浒”与“许”区别小约翰:“翰”不要多写一笔成“"。女佣:佣读y#ng。敷药:”敷“与”缚“区别。

追悼:悼(d4o)与”掉“音、形、义的区别。吊唁:祭奠死者并 慰问家属。

囫囵吞枣:把枣整个吞下去不辨滋味,比喻读书不认真、不仔细、不理解意思。硼酸水:”硼“与”绷"区别。殡仪馆:停放灵柩、办理丧事的地方。

2、注意多音字。

3、学生质疑。

四、师生总结课文

五、作业 教学反思:

能说会写

我喜欢的一位艺术家

教学目标:

1.结合本单元主题,查找一位艺术家的资料,将他的故事及自己读后的感受等讲清楚。2.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3.指导学生正确评价他人的发言。教学重点 围绕话题,将自己要说的内容讲清楚 教学难点 学习倾听和评价他人的发言。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每年的除夕之夜,中央电视台都会为我们献上一台丰富的精神大餐——春节联欢晚会。在晚会上我们会欣赏到许多艺术家的精彩表演,给我们带来美好的精神享受。在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中,你最喜欢哪位艺术家表演的节目?(指名回答)“艺术家是美的事物的创造者”。在我国除了本单元学习了解的4位艺术家之外,还有许多许多家喻户晓的艺术家。在看电视、听广播或是读书中,你还认识了哪些艺术家?(指名回答)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艺术的殿堂,走进艺术家的生活,一起去看看这些美的创造者背后的故事——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喜欢的艺术家。(板书课题:我喜欢的一位艺术家)

二、学习要求,明确目标

1.学生自读教材,然后相互说说明白了什么。2.引导学生整理口语交际的要求。

三、探究新知: 出示要求。

(1)讲一位你喜欢的艺术家的故事。(2)说出你喜欢这位艺术家的理由。

(3)他(她)的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或者简单介绍一下他(她)的一部作品。4.多媒体课件出示齐白石、冰心、梅兰芳、侯宝林、郭兰英等艺术家的照片。(指名说一说,你对这几位艺术家了解多少?)教师介绍:

齐白石(1864~1957),湖南湘潭人,20世纪中国画艺术大师,20世纪十大书法家、画家之一,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一生创作勤奋,一天不画画心慌,五天不刻印手痒,创作多得惊人,好得出奇。

冰心(1900~1999)现、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她的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梅兰芳是世界人民熟知的中国戏曲艺术大师,最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是中国表演艺术的象征,是中国人民的骄傲。

5.在课前大家都搜集了自己喜欢的艺术家的资料,下面请大家把你喜欢的艺术家的故事讲给大家听,让大家与你分享吧!

四、学生交流,人人参与 1.学生按要求先在小组内讲述。教师巡视检查、指导;要求各小组做到人人发言,互听互评,互相修正,共同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2.全班交流。每小组推荐1~2两名同学参加全班交流。活动要求:发言人要将这位艺术家的故事讲述清楚,说出自己喜欢这位艺术家的理由和受到的启示,并把自己收集的有关图片展示给大家;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等他人讲完后再发表自己的见解。3.师生评议。

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评价他人的方法,如:讲清楚了没有,讲的内容好在哪里,有什么欠缺等;评价时注意客观、公正,态度诚恳。在学生评议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其他同学的优点,懂得善于发现别人优点的重要性。教师即时评价发言的同学,充分肯定“闪光点”,对学生存在的不足之处要进行指导,并要指出产生不足的原因。4.展示资料、图片。

把学生搜集的资料和图片通过投影仪进行展示,使学生对更多的艺术家有所了解,实现资源共享。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走进了更多艺术家的生活,了解了更多艺术家的故事,受到了艺术家们高尚人格和高尚艺德的熏陶,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在今后的学习中,学习这些艺术家的美好品质,做一个学习优秀、品德高尚的新世纪好少年

五、作业 教学反思:

语文七色光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词语的练习中,逐步掌握语言规律,学会辨析形近字,并能准确运用;丰富成语积累;提高运用关联词语的能力。

2.学习积累名言警句,增加学生的语言储备。教学重点.使学生在词语的练习中,逐步掌握语言规律,学会辨析形近字,教学难点 提高运用关联词语的能力。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欢迎同学们带着七彩梦来到“语文七色光”乐园。(板书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第3单元的主题是什么吗?(艺术与人生。)

对!艺术可以陶冶情操,净化人的灵魂,甚至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古今中外多少伟大的艺术家,他们功成名就,有感而发,留下很多有关“艺术精神”的名言,你们想不想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让我们来看“七色光”的第2个栏目——“日积月累”。

二、学习目标

学生在词语的练习中,逐步掌握语言规律,学会辨析形近字,并能准确运用;丰富成语积累;提高运用关联词语的能力。

三、探究新知 “日积月累”

(一)启发理解,引导记忆。

1我的艺术应当为贫苦的人造福。——贝多芬(德国)(1)联系已学习的《月光曲》一文,谈谈你是怎样理解这句名言的?(2)能把这句话记下来吗?看谁记得快。

2.我的音乐,要献给祖国,献给劳动人民,为挽救民族危机服务。——冼星海

看,这是我国伟大的音乐家冼星海写的,他用简单通俗的语句反映了人民艺术家的精神,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无论做什么事,无论身在何处,首先想到的一定是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这么好的名言,我们把它记下来吧。

我们已经学习了两句有关艺术的名言,老师这里还有一句,你们想记下来吗?课件出示:一切美好的艺术都是来自人类的精神,不需要任何外表虚饰。——邓肯(美国)这句话你又是怎样理解的?

(二)汇报交流,拓展延伸。

这3句名言都是教科书给我们提供的,老师相信同学们也一定搜集到不少有关艺术方面的名言,下面就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找到的名言和你对这句名言的体会。

四、教学“练”

1比一比,注音并组词。

(1)谁能读出它们的字音,并给字宝宝组一个词?(出示课件)纱——妙缕——搂陶——淘 卷——券漫——慢副——幅(学生回答。)

说说你是怎样区分它们的?它们有什么不同呢?(引导学生根据形声字特点进行区分。)(2)学生开火车读所有字及组成的词语。2.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横冲直()艺高()大大模大()尽()尽力

一()不苟波涛()涌德艺双()慷慨解()(1)独立完成后在组内交流。(2)学生汇报。(3)拓展练习。

①从以上这些成语中,任选一个说一句话。②进行成语接龙游戏。

3读例句,用“虽然„„但是„„”“不但„„而且„„”各造一个句子

(1)让学生明确,这两组关联词分别表示转折关系和递进关系。体会例句,尝试练习。例句:达•芬奇虽然告别了人世,但是他的画却仍然在人间流传着,不但传遍了整个意大利,而且流传到了其他国家。

(2)学生自由创作,小组交流。(3)汇报,集体评议,师鼓励评价。

五、探究新知

(一)知识窗

本单元我们认识了很多伟大的艺术家,也积累了丰富的名言,那么你们想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有哪些辉煌的艺术成就吗?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神秘的东方艺术之一——书法。(出示课件)

1.请同学们自读知识窗,说说对书法知识的了解,也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2.汇报,明确字体都有哪些,出示课件,演示各种字体,让学生加以了解。3.学生尝试写一写。

创设个性化朗读的机会,让学生了解祖国文字的种类,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感到骄傲和自豪。

(二)、窗外事

课前,老师布置了作业,同学们分组实践,搜集有关艺术的新闻。下面我们就来汇报,看哪个组能把过程说清楚,把感受谈深刻。

学生以组为单位自主汇报实践内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每组选代表全班交流,互相评价,互相鼓励。

同学们都汇报了自己的实践内容和实践过程,无论效果如何,都谈出了自己的所感所悟,在汇报过程中,老师也看到了同学们在实践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小结、语文七色光是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展示的特色平台,在此项语文实践活动中,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情境和交流活动的过程。在交流中促进思想的升华,在汇报中体验成功,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六、总结

语文是个开拓视野的天地,让我们多读书,读好书,丰富我们的知识,为将来学好语文、用好语文打好基础。教学反思:

篇2:小学五年级教科版语文下册《北京话品析课》教案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读课文。

2.理解并领悟渔船上的船员勇于战胜困难的精神。

3.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我不怕,解决困难我有办法”的精神。

教学重点:

领悟船员战胜困难的精神。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精神。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以读代讲,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师:看多媒体画面(海面上一条渔船里装满了鱼,一人说回家喽!)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是啊,辛苦了一天的渔民终于要归航了,他们能平安顺利到家吗?我们看课文《归航》板书课题。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标出不认识的字,并说出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再读课文,同桌合作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是哪国人叫什么名字?

(2)渔船什么时候归航的?说明了什么?

(3)渔船归航时遇到了什么情况?从哪里看出的你能读出来吗?

(4)渔民们是怎样应对困难的?你领悟到了什么?

(5)生活中遇到困难你会怎样做?

3.集体订正,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重在第四、五题的讨论与探究。突破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4.指名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三、作业

一篇面对困难的态度与做法的日记。

四、教师总结

是啊,人生的舞台就像大海一样有他的多面性,我们从小就要有“面对困难我不怕,解决困难我有办法”的思想。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成为生活中的勇者与强者。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同学们,下课。

板书设计:

归航

发生发展XX结局

返航波涛突起勇战凶险平安到家

篇3:五年级教科版语文下册教案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具体的词句体会“四时”的情趣有什么不同,学习文章的表达顺序。

3.将文中“四时的情趣”与自己平时的体验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独特感受。

4.体会想象的妙用,训练了孩子们的想象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孩子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难点:

感受“四时情趣”的不同,学习作者的表达顺序。

体会想象的妙用,并能学以致用。

课时安排:

2课时。

相关资料:

选自《枕草子》,作者:清少纳言,原姓清原,因而姓氏用一清字。也许曾任“少纳言”(五品官)的,便取而为名,是当时的皇后身边的女官。清女出身于一个下等贵族之家

《枕草子》书名的意思是枕边的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文题切入,体现预习效果。

1.齐读文题,说一说,四时指什么?

2.看到这篇文章的题目,你愿意来猜一猜这篇文章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你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得流利、准确。

2.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课文的预习情况。

3.出示书后词语,要求会读会写。

三、再读课文,体会表达顺序。

结合课文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四、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读题,导入课文。

1.齐读课题。

2.四时到底有什么样的情趣呢?我们来细细品析一番。

二、抓关键词句,体会四时的情趣。

1.指名读课文,边听边画出最能打动自己的“情趣”。

2.你最喜欢哪一种“情趣”?和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你喜欢它的原因。

3.逐段交流感受,在交流中指导朗读。

(1)“春天”体会出作者对颜色的细致描写。

(2)“夏天”暗夜里的萤火虫。

(3)“秋天”作者对鸟类及声音的描写很细致。

(4)“冬天”雪的描写。

三、体会写法。

1.为什么作者会打动你?你找到其中的原因了吗?

2.结合自己平时生活中的观察所得,谈一谈不同“时间”的动人情趣。

四、总结全文,点明想象的魅力。

想象,是指根据已有的见闻和生活经验,构想出不曾见过,或者从未出现过的形象或情景。

想象的方法很多,作文中常用的有:

(1)编创法。就是编制故事的情节。

(2)组合法。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事拼凑在一起,形成新的人物形象,新的事情,可称组合法。

(3)扩展法。所见所闻的内容是简单、抽象或粗糙、模糊的,借助想象充实,使其变得清晰、细腻、生动、形象,可称扩展法。

(4)梦幻法。借助梦境或幻觉描绘出眼前并不存在的情景,以表达某种愿望或抒发某种情感,可称梦幻法。

(5)推测法。是指根据已经知道的情景,借助想象推测出未知的情景。

作业:

篇4:教科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集

1、从文中找出课后生字,给它们注上音。

2、读通课文,不认识的字查字典。

3、用“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的方法理解“宣告、共享、恐惧”三个词语。

4、查阅资料结合课后注解,了解《儿童和平条约》,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对和平的理解,想想自己能为和平做些什么。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儿童的美好心愿。激发学生从小维护世界和平的美好心愿,并鼓励学生能为此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重点难点】

1、认识注释,并能够借助注释帮助了解《儿童和平条约》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初读诗歌,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 熟读诗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 认识注释,知道注释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一、观看画面,谈话导入

近年来,中东地区战火不断,我们随着画面到那里去看看。(出示课件)看到这些画面,你有什么想法?

二、揭示课题,认识注释

1、教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引导学生观察课题和以前的课题有什么不同?(课题右上方有符号)

3、教师引导:这是什么意思呢?那位同学在预习中弄明白了?打开课本55页,看“金钥匙”,自己读读看这是什么意思。

4、读读《儿童和平条约》的注释,看看它说明了什么?

小组交流、汇报。

教师总结:1986年是国际和平年,我国石家庄市的刘玲同学代表我们中国儿童在纽约法拉兴草坪公园举行的《儿童和平条约》签字仪式上签了字。这个和平条约到底说了什么呢?

三、自读诗歌,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诗歌,想想“宣告”是什么意思?全世界的儿童向世界宣告了什么?

2、四人一组相互交流、评价,推荐一名代表发言。

3、各组代表发言、同学评价。

(总结:这首诗主要内容是全世界的儿童向世界宣告:未来的世界应该和平,没有战争、破坏、仇恨,人类应共享大自然的恩惠,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

4、学生集体读全文。

四、自学生字,交流释疑

1、和同桌交流一下,预习中你发现的这些生字的注意要点,提出问题,两人探讨。

2、提出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根据反馈进行生字读音和书写的再强调。

重点理解:疾(1、病2、快)恐惧(极度害怕)意思和字形。

强调“给予”的读音(jiyu)和“予”的字形。

五、课堂检测

1、根据拼音写词语

xuān ɡào jí bìnɡ chóu hèn wú jiā kě ɡuī

jì yǔ tàn suǒ kǒnɡ jù bēi shānɡ

wǔqì gònɡxiǎnɡ

两名学生在黑板上写,其余学生在白板上写出来,一同批改黑板上的,然后同桌对改白板上的。

六、巩固拓展

1、学生读课文,思考:你觉得和平世界应该是什么样的?可以从课文中找出句子,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

2、教师:环境优美,没有战争,世界各国人民和平共处,团结友爱,那该有多么好呀,可是当前的世界战争四起,天灾人祸,疾病肆虐,多少人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3、请同学们课后搜集有关战争、死亡、疾病方面的图片和文字材料,想想我们能为和平做些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继续学习诗歌,反馈收集的资料,了解当前世界的不安定,增强学生对正受着苦难的人民的同情以及迫切渴望世界和平的思想感情。

2. 总结延伸,让学生说说自己可以为世界和平做什么,让他们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共同创造未来世界的和平。

3. 有感情朗读诗歌。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指明读课文,说说儿童和平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呼吁共建一个和平、和谐、美丽的地球。)

教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全世界的人都渴望和平,人们希望未来的世界里没有战争、没有疾病、没有悲痛,那是因为当前世界,不少地方的人民正忍受着战争的痛苦,疾病的折磨……

二、结合资料,理解课文

1、四人一组,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说说世界那些地方有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怎样的疾苦。

2、出示课件,边看边体会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毁灭和伤害。

3、谈谈自己的心里感受。

4、教师引导:这是如此,所以世界各国的人民渴望和平,他们一起在纽约签订了《儿童和平条约》我们一起再来读条约的内容。

5、男女同学互读。

6、以宣告的口气读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三、总结全文,畅谈感想

1、说说从这个条约你想到了什么?(结合自己从电视、报纸和教师播放的课件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希望,使同学们感受到世界和平要靠大家的共同维护,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2、条约是国家和国家签订的有关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权利和义务的文书,我们少年儿童能为世界和平做些什么呢?

小组讨论,拟出来。

3,小组推荐代表交流

(1、做一个维护和平的小天使,和同学、朋友、邻舍友好相处。2、做维护和平的宣传员。3、组织人们签订和平公约4、刻苦学习,将来为世界和平做更大的贡献。)

四、课外拓展(任选一题)

1、给父母读《儿童和平条约》,和父母交流感想。

2、你想想中的未来世界是什么样的,画一画。

【板书设计】

没有战争和武器

没有破坏和疾病

世界和平—— 没有仇恨和饥饿 ——共同努力

共同游戏、欢笑

篇5:小学五年级教科版语文下册《北京话品析课》教案

9、桃花心木

年级:五年级

课型:讲读课 主备教师: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整体感知课文,体会树木成长和人成长之间的相似之处 3.自学生字:

教学重难点: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课题,解题。

二、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新词,能正确、工整地书写

3、整体感知课文,体会树木成长和人成长之间的相似之处

三、自学指导: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课文。

2、再读课文,同桌说一说: 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3、默读课文,思考: 这位种树人是怎样培育桃花心木的?

4、讨论,如果这个种树人就生活在你的身边,你发现他是这样种树的,你对他的表现会有什么看法或疑问?

(10分钟后,相信认真的你一定会有精彩的回答)

四、学生自读课文,并根据自学指导自学。

五、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检查识字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

3、用简练的语言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六、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学生找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共同讨论,教师适当点拨。

七、当堂训练 教学反思:

学生掌握了本课的生字: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题:

9、桃花心木 年级;五年级 课型:讲读课 主备教师: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课文内容,领会种树人语重心长的话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教学重难点:

1、读懂课文内容,领会种树人语重心长的话语

2、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教学过程

一、出示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领会种树人语重心长的话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二、出示自学指导

1、自主阅读,思考: 这位种树人是怎样培育桃花心木的?

2、默读课文,画出描写育苗人奇怪举动的语句。

3、讨论:种树人的话说明什么道理?你能再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吗?

(10分钟后,相信认真的你一定会有精彩的回答)

三、学生认真朗读课文

四、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1、朗读汇报

2、再读课文,思考自学指导中的问题。

五、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六、当堂训练

教学反思:

学生读懂了课文内容,理解了课文内容,领会了种树人语重心长的话语。

课题:10.“美极了”与“糟透了” 年级:五年级 课型:讲读课 主备教师: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背诵从“我感到庆幸”到课文的结尾这部分。教学重难点:生字、新词。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课题,解题。

二、出示自学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从“我感到庆幸”到课文的结尾这部分。

三、自学指导:

1、自由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2、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三读课文,把自己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和大家讨论

(10分钟后,相信认真的你一定会有精彩的回答)

四、学生自读课文,认真思考自学指导中的问题、五、检查自学成果

1、教师范读

2、学生展示读

3、指导写字

4、回答自学指导中的问题

六、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七、当堂训练

教学反思:

学生读懂了课文内容,课题:10“美极了”与“糟透了” 年级:五年级

课型:讲读课 主备教师: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3、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体会父母对子女的爱。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体会父母对子女的爱。教学过程

一、出示学习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2、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体会父母对子女的爱。

二、出示自学指导

1、诵读课文 思考:在“我”眼中,“美极了”和“糟透了”是什么样的关系?它们在“我”的人生道路上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2、品读“童年的故事”。

自读,思考:当“我”写了第一首诗后,母亲是怎样评价的,“我”又怎样表现的,父亲是怎样评价的“我”又有什么反应?

3、自主品读“后来的认识”。

默读作者“后来的认识”的部分,提出自己不懂得或感兴趣的问题和大家讨论。

(10分钟后,相信认真的你一定会有精彩的回答)

三、学生

三、学生自学

四、检查自学成果

五、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六、当堂训练

教学反思: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题:韩信巧布背水阵 年级:五年级 课型:阅读课 主备教师: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古代谋略思想的丰富内容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古代谋略思想的丰富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课题,解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自学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古代谋略思想的丰富内容

三、出示自学指导

1快速浏览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用工具书来解决会认、会写的生字。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4、默读课文,体会布兵巧妙

用喜欢的标记标出韩信巧妙布兵的句子,并感受其中的奥妙!(10分钟后,相信认真的你一定会有精彩的回答)

四、学生自读课文,认识生字,了解古代谋略思想的丰富内容

五、汇报自学成果

1、展示读

2、检查识字

六、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读课文,试着说一说,了解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七、当堂训练

教学反思:

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了本课生字,读懂了课文内容。

题:寓言两则 年级:五年级 课型:阅读课 主备教师: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

3、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其中的道理。教学重难点:

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其中的道理。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课题,解题导入。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自主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其中的道理。

三、自学指导:

1、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学习生字新词。

2、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我们能用故事中的哪段话来概括整个故事的内容。

3.自己行走的方向跟目的地是相反的,他还硬要这样做,他真的这样愚蠢吗?他有没有自己的理由呢?

4、《自相矛盾》讲一个()的人,在夸耀自己的()和()时,前后语言抵触,闹出了笑话的故事。

(10分钟后,相信认真的你一定会有精彩的回答)

四、学生自主读课文,认识生字

五、自学成果汇报

1、学生读课文

2、检查识字

3、读课文,回答自学中的问题

六、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七、当堂训练 教学反思:

学生认识了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了课文内容。

题:怎样对待鼓励与批评 年级:五年级 课型:能说会写 主备教师: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捕杀吃食野生动物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懂得保护野生动物人人有责’增强学生爱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2、创设互动交流的平台,在口语交际中培养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注意养成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教学重难点:

学习劝说别人的方法。

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

以“怎么对待鼓励与批评”为主题,与班内同学举办一次讨论会 自学指导:

1、阅读教材,明确说话的内容和听话的要求

(1)确定观点。认真想一想:你认为鼓励对人有帮助,还是批评对人有帮助?

(2)、与班内同学自愿组成小组,先在小组内讨论。小组内每个成员都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后进行讨论,形成统一观点。

2、小组交流,充分练习说

3、分组合作,按照要求练习说话,相互学习,在倾听中补充自己的不足(15分钟后,相信聪明的你一定会有精彩的表现)

当堂训练 当堂训练

学生自荐、学生互荐相结合,选出几个同学把自己准备好的资料说给大家听。(相信认真的你一定会大声地、自信地表达出来)

最后由老师和全班同学共同对交流会进行评论,评出优秀小组或个人,并颁发奖状

反思;

题:发现生活中的道理 课型:能说会写 年级:五年级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主备教师:

一、写作目标

1、以“看问题要全面,不要孤立、片面地看问题”为题,写一篇习作。

2、写作时,注意详略结合,详写事情的经过,略写原因和结果。

二、写作指导

1、阅读教材提示,明确习作的内容和要求。

2、根据确定的写作内容,自拟一个题目。

3、根据自己选择的事情,列出写作提纲。列提纲时,要列出事情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等内容。

4、根据写作提纲,完成习作。

5、独立写作 在完成初稿后,自己认真修改。

(15分钟后,相信认真的你一定会有精彩的回答)

三、学生写作

1.拟定题目,课堂成文。2.把自己写好的习作读一读。

四、作文讲评

1、读习作,师生按要求共同评议。

2、自评、互改。自己修改习作。

五、修改作文

上一篇:没事生活嘛作文下一篇:当“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