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2010年新闻学传播学考研参考书目

2024-05-13

暨南大学2010年新闻学传播学考研参考书目(精选7篇)

篇1:暨南大学2010年新闻学传播学考研参考书目

新闻传播史论

书名 作者 传播学教程(第二版)郭庆光 新闻传播学(第三版)蔡铭泽 新闻学概论(第四版)李良荣 外国新闻事业史教程 张允若 中国新闻通史(修订版)刘家林 中国新闻事业史 丁淦林 网络新闻传播学(第三版)董天策

新闻传播业务

书名 作者 新闻评论教程(第四版)丁法章 新闻采访学(第二版)林如鹏 新闻编辑学(第二版)蔡雯 当代新闻写作 薛国林 广告文案写作原理与技巧(第二版)杨先顺 新广告学 李苗王春

公共关系的基本原理与实务 纪华强 新闻·公关·广告之互动研究 董天策 广播电视新闻学(第二版)李岩黄匡

电视节目策划实务 谭天 广告策划与品牌管理 陈俊宁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福建人民出版社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考研网转载

篇2:暨南大学2010年新闻学传播学考研参考书目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考研目前按三个大方向招生,新闻学、传播学、国际新闻,入学后再细分。专硕的话必须要有工作经验才能报考,并且集中上课,和应届毕业生就没有什么关系了。

新闻学和传播学初试试题一样,在今年复试时也几乎是完全一样,面试是一组老师所以初期大家不用在传播和新闻之间纠结太久,可以等报名的时候再决定,因为到了报名的时候大家都复习了几个月了,对新闻和传播会有初步的认识,那时候决定就不会这么困难了。

考试科目:

高硕教育新祥旭考研

参考书目: 史论:

新闻学概论:《新闻学概论》刘建明,理论性很强,慢慢看 《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力推,写的很棒,对于入门理解很有帮助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必看

传播学理论:《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五颗星,必看,很多名词解释以及简答都可以借鉴里面的内容

《传播学引论》 李彬,很适合入门,语言很生动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沃纳·塞弗林&坦卡德,清华之前高硕教育新祥旭考研

书单中的一本,这本我看了还单独做了笔记

《传播学精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绿皮的,我当时是借助这本书把传播学所有的要记忆的东西串联起来的,它很适合概念梳理和记忆,需要自己不断补充。

《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刘海龙,对传播学流派、范式的介绍非常棒,对于概念厘清非常有用(借用四月姐姐的话)《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董璐,帮助你厘清传播学中的概念 《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 麦奎尔,看了一遍,没有细致做笔记以及背诵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感觉网络传播是传播学很重要的一个分支了,清新的考题也频繁涉及,占的比重还很大,所以当时就看了,还做了一点笔记。

新闻史:

《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知识性更强,适合梳理知识点和记忆 《中国新闻传播史——媒介社会学的视角》 陈昌凤,内容如书名,从另一个视角来展现中国新闻传播史,很重要的一本书吧 《全球新闻传播史》 李彬

研究方法:自己在网上查找的资料,比如定量定性的区别、调查方法的区别、信度效度等等,可以通过真题来查找

高硕教育新祥旭考研

考研经验:

清新近几年出题的风格一直都是非常灵活,不禁锢书本,我觉得今年是在灵活的基础上又加强了对理论知识的考察,比如前两道简答题和最后的两道论述题以及复试时的一道大题,都不难,可以用纯理论来解释,但是清新的目的肯定不是要你用干巴巴的理论去答题,它考察的是融会贯通。我觉得融会贯通有两层含义,一是对理论的运用,看到这个题能不能想起来这个理论,怎么用这个理论;二是对语言的运用,你会不会组织语言,比如名词解释中的几道题,抛开真理电影、无知之幕这些可能确实不会的,像新闻客户端这种的,人人都知道,可很少有人在复习中会去想该怎么对它进行名词解释,这就考察你的语言组织能力了,新闻客户端的特征和性质,你能不能get到那个得分点,这才是最关键的。而这个能力是在平常就可以积累起来的,并不是所有的知识点你都会复习到,考到不会的是必然,重要的是如何在不会的题中拿到分。另外,清新今年最后两道论述考的都是与新闻传播学著作有关的题目,《传媒的四种理论》和《乌合之众》,这两本书非常经典也可以说是必读的,这也提醒我们要注意这方面经典著作的阅读。

清新从13年开始改革业务题,所以我也就是按照13、14这两年的真题来复习的。在这里还要再一次强调真题的重要性。我通过对这两年真题的分析,大致锁定了老师出题的偏好和风格,出题内容高硕教育新祥旭考研

涉及老师论文、传媒热点问题、研究方法和实务操作,这个分析并不准确,老师心海底针,但学会分析真题和找规律,避免盲人摸象是很重要的。其实如果有人领导自己的话也会省很多时间,所以辅导班的问题如果入门不深的话是建议报班,但是如果觉得自己学习没问题,也不用报班。

有很多小伙伴问怎么看老师的论文以及期刊杂志。其实我觉得不要泛泛地去看杂志期刊和老师的论文,阅读重点要放在你所报考院校的专业的老师的论文上。看看你所报考专业的老师在近一年发表的论文以及他的研究兴趣和研究重点,对他们的观点进行摘抄与归纳,最后吸收成自己的东西,答题时都可以用上。总之,有针对性的看才是最有效的。拿清华新传院来说,陈昌凤、金兼斌、史安斌、曾繁旭、周庆安等老师的论文都可以看。说实话我也不知道具体该看哪些老师的,但陈昌凤老师的论文肯定是很重要的,我在初试时将这些老师的论文看了一部分,后来复试的时候把所有老师近一年的论文全部看了一遍,可复试竟然没有发挥出来,光被戳软肋,伤感……..推荐几个微信账号:刺猬公社 全媒派

新闻与写作

新闻记者

考新闻

今日话题

新京报评论

复习时间安排:

我觉得现在就开始准备清新考研的盆友是幸运的,战线不宜高硕教育新祥旭考研

拉的太长,也不宜太短。但对于复习来说,没有一个固定模板,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你可以参照复习的步骤来计划自己的复习,比如专业课复习一遍肯定是不够的,需要看很多书,需要做笔记,需要背诵,需要做真题,把这些都根据自己的情况计划好,就可以了。我觉得前期把书越早看完越好,比如9月份开学前看完,然后就开始精读并做笔记,对书本进行深入理解,书读多少遍这个没有一定之规,重在理解。同时十月份可以开始做真题,到十一月的时候可以适当再添一两本课外书扩展视野,因为那时候已经有了复习的积累,对新闻传播相关的学术著作也能够理解,但这里要根据自身情况,不要舍本逐末了。背诵不宜太早,背太早会忘,也不可能只背一遍,所以自己需要计划好什么时候开始背,我是从十月底开始背诵第一遍的。

至于每天的复习时间,因为我不太习惯早起,所以就是七点半起床,八点半到图书馆准时开始,然后一直复习到晚上十点,中间午休吃饭都照常,偶尔还会出去吃顿好的犒劳下自己,注意劳逸结合很重要,提高复习的效率就可以啦。

政治:

我从9月中旬考纲出来开始复习政治,用的参考书有考研政治大纲+肖秀荣1000题+肖秀荣8套卷+考研政治真题(买有解析的,文都有本好像只要15RMB左右)+肖秀荣时政小册子+肖秀荣背诵小册子+肖秀荣4套卷,同时关注了肖秀荣的微博,他经常会在微博上高硕教育新祥旭考研

发布一些消息和视频。但是面对我的政治分数,我觉得当时花在政治上的精力有点多。今年肖爷爷的预测不准了,至于他下一年会不会预测准这个谁也说不清,但考题确实是越来越活了,这也提醒我们不要学的太死,还是多看看真题,找一下真题的感觉。

英语一:

英语算是我考的比较成功的一门(80),英语真题我用的是张剑的黄皮书,新东方的真题解析我也有做,可感觉还是张剑的解析更贴合真题并且更详细,黄皮书建议买试卷成册那种,可以做实战训练。英语真题是非常重要的,我做了三遍,第一遍是八九月份做的,做完后除了作文外,每篇文章我都进行了精读,新题型和翻译题亦是如此,把每个长难句都读懂,翻译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读不懂的句子就去问老师或者英语好的同学。然后十一月份开始做第二遍,到了十二月份考前做第三遍来练手。单词可以用新东方或者红宝书,单词建议多频率看,而不是老盯着一个单词发呆,并且要将单词的每个意思都记下来,不能只记一个。作文我买了何凯文的考研作文书,并且就着黄皮书里的作文讲解一起看。小作文自己归纳了一些模板,大作文自己写了六七篇的样子。除此之外还关注了何凯文考研英语的微信公共账号,他每天都会推送一则消息。总之,我觉得单词和真题应当放在第一位,不要盲目刷题,弄懂一个句子比做十篇阅读都有效。如果英语基础不太好,现在可以开始先做黄皮书的基础阅读150篇,背背单词,然后做冲刺阅读,同时可以买一本何凯文的长难句解析来看。

高硕教育新祥旭考研

篇3:暨南大学2010年新闻学传播学考研参考书目

研究方法是指在研究中发现新现象、新事物, 或提出新理论、新观点, 揭示事物内在规律的工具和手段, 是人们在从事科学研究过程中不断总结、提炼出来的。由于人们认识问题的角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等因素, 研究方法本身处于一个在不断地相互影响、相互结合、相互转化的动态发展过程中, 所以对于研究方法的分类目前很难有一个完全统一的认识。纵观科学发展史, 一种科学研究方法的问世, 往往会促使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1]传播学研究方法的创新, 必将为传播学研究方法创新的挑战, 才能适应未来传播学发展的要求。

何威在《国际新媒介研究近况概述》一文中, 将国内传播学研究分为质化研究和量化研究, 得出结论:“量化研究侧重调查法和内容分析法, 运用统计分析来解读研究数据并验证假设, ……质化研究中, 被广泛使用的包括个案研究、人种志田野调查、文献研究等方法。”[2]谢静在《从〈新闻与传播学季刊〉 (1990-1999) 看美国九十年代的新闻学研究》中, 将新闻学的研究方法分为定性研究、抽样调查、内容分析、实验研究及其他。[3]

传播学是一门交叉学科, 多运用社会学、政治学、新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传播领域的问题。目前, 我国的传播学学科及研究方法均处于发展中状态, 国内的专家学者对传播学研究方法还未作出细致的梳理, 没有统一详细的分类, 本文将结合选取的样本进行划分。

二、对2008-2010年《国际新闻界》有关传播学论文的研究方法分析

(一) 样本的选取

《国际新闻界》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是由教育部主管、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新闻传播学综合性学术月刊, 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新闻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CSSCI) 来源期刊之一。在2005—2006年的新闻学与传播学学术期刊影响力研究报告中, 《国际新闻界》是对新闻学与传播学界影响较大的“五大名刊”之一, 在内容定位上注重国际视角, 代表了国内传播学研究的先进水平, 以此为研究对象, 希望能见微知著, 对国内传播学研究方法的使用现状作管中一窥。

本文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检索2008.1月—2010.12月《国际新闻界》文章, 然后用关键词“传播学”在结果中检索, 搜索出论文47篇, 经过逐一筛选、剔除无关文章, 得出关于传播学的论文共计27篇, 2010年5篇, 2009年14篇, 2008年8篇。

(二) 传播学研究方法分类

传播学的研究有定性和定量之分, 根据何威和谢静二人对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的划分, 笔者结合27篇论文的实际应用方法, 另外以雷纳德所著的《传播学研究方法》一书为参考, 将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分为:批判或诠释、个案研究、文献研究、实地调查、内容分析、问卷调查、控制实验法七类。

(三) 研究方法年度使用频次表

图表一是传播学研究方法在每年的使用频次, 本文仔细分析国际新闻界的27篇论文, 统计每篇论文都使用了哪些研究方法, 将各研究方法的使用次数除以该年的论文篇数得出各研究方法的使用频次。2008年的论文多是采用文献研究、批判或诠释的方法, 内容分析法、问卷调查、实验法也有使用;2009多倾向于使用批判或诠释的方法, 问卷调查和实验法均无使用, 其他的方法使用的也较少;2010年的论文大量采用内容分析和文献研究的方法, 批判或诠释依然是写作论文的常用方法, 除此之外, 其他方法均未出现。在众多研究方法中, 实地调查法、控制实验法、问卷调查法使用频次最低。内容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的使用频度有上升的趋势, 其余方法均呈下降状态。研究方法的使用也呈现集中化的趋势, 2008年未使用的研究方法有1种, 2009年有2种, 2010年有4种。

(四) 研究领域与研究方法表

本文根据《2009年新闻传播学研究最新报告》对传播学研究领域的划分, 结合已选取样本的研究领域, 将27篇论文归纳入传播基础理论及现状研究、受众研究、新媒体研究、效果研究、广告研究、公共关系研究、学科学派研究这七个方面。有些论文是从不同的学科或者不同领域的视角来研究传播学的现象、问题或者做出梳理, 本文仅以研究的传播学问题为基础做出领域划分, 例如2008年张燕、刘一赐的《“受众参与”的充分实现——掘客 (Digg) 模式的特性与价值》, 这篇文章从新媒体的视角来研究受众参与, 被列入受众研究领域。经划分, 《国际新闻界》2008年到2010年, 传播学理论基础及现状研究的文章有14篇, 占去了大半;其次是公共关系研究, 有5篇;再次是学科学派研究, 有3篇;新媒体研究有2篇, 传播效果和广告研究分别是1篇。笔者将这些文章中使用到的研究方法做出统计, 除以各领域文章的总数, 得出每种研究方法在该研究领域内的使用频次。

从表二可以看出:传播学基础理论及现状方面的论文虽然各种方法都有涉及, 但是批判或诠释的方法在该领域研究中分量最多;关于受众研究的文章采用了个案研究和内容分析法, 将这两种方法结合使用, 也是传播学研究方法的一大亮点;新媒体研究方面的论文主要采用了批判或诠释和内容分析这两种方法;有关效果研究的论文只有一篇, 使用的是个案研究的方法;广告研究领域主要运用了文献研究和内容分析法;公共关系主要是运用批判或诠释、内容分析法;有关学科学派研究的文章主要用了批判或诠释和文献研究法。从上表中还可以清楚的看出, 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法、控制实验法除了在传播学理论及现状研究中出现过, 在传播学其他领域均未出现。

(五) 数据库的使用

由表一、表二可见, 文献研究法和内容分析法呈上升趋势, 其中内容分析法在传播学中使用也较为广泛。在2008~2010年《国际新闻界》有关传播学的论文中使用了内容分析法的有6篇, 在该方法中的一个步骤是选取样本, 这些论文的样本来源都是数据库, 其中有中国知网,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SSCI, A&HCI, CPCI—SSH, 美国EBSCO, 台湾TSSCI, 使用较多的是中国知网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中国知网提供CNKI源数据库、外文类、工业类、农业类、医药卫生类、经济类和教育类多种数据库。其中综合性数据库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和中国重要会议文论全文数据库。而CSSCI从全国2700余种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性期刊中精选出学术性强、编辑规范的期刊作为来源期刊。这两个数据库前者偏重于学科覆盖面广, 后者偏重于学术水平。

(六) 作者身份与传播学研究方法

传播学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在这部分, 笔者从整体倾向出发, 将这27篇论文划分为定性和定量两部分。由上表可以看出, 独著的论文约有85%, 合著论文约有15%,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中都是独著的作者较多, 当然也有部分是同单位同专业的合作, 不同专业间的合作较少。

三、结论

第一, 批判或诠释在传播学研究中举足轻重。据表一分析, 2008—2010年传播学研究方法的使用频率由高到低依次是批判或诠释、文献研究、内容分析和个案研究, 问卷调查、实地调查、控制实验法使用最少。目前, 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倾向于批判或诠释的方法, 以批判为工具, 强调对传播学理论或现象的批判与自省, 由表二可见, 这种方法被广泛的应用于传播学理论和现状、新媒体、公共关系和学科学派领域的研究, 在传播学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

第二,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结合。在研究目标上, 定量研究重视预测控制, 定性研究重视对意义的理解, 值得关注的是, 传播学领域对部分问题的研究定性和定量有了相互结合的趋势:表一中,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2009年交叉使用频次较低, 2008年和2010年都有较为频繁的结合, 表二中, 除了效果研究和学科学派研究, 其他传播学领域都出现了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的结合。

第三, 数据库使用较为单一。国内学者引用参考来源集中在CNKI和CSSCI两大数据库。传播学在欧美发展较为成熟, 参考国外数据库的信息资源, 可以更清晰地把握传播学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第四, 合著偏少, 合作单一。由表三可知, 传播学合著的论文偏少, 不同单位之间没有合作, 跨专业的合作也较少。传播学是一门交叉学科, 早期的研究者大都拥有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背景, 国内传播学发展史相对较短, 研究者单一的从基础薄弱的传播学出发研究传播学, 束缚其更大的发展空间。

第五, 问卷调查、控制实验法、实地调查法运用偏少。样本中有两篇文章分别涉及到问卷调查、控制实验法, 但是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使用。陈力丹、陈秀云《2007年我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一文中使用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舆论研究所的传播心理实验室, 发表的运用眼动仪对读者阅读中文报纸版面的视觉轨迹的研究报告的结论;南京大学杜骏飞《通往公开之路:汶川地震的传播学遗产》一文中, 使用到了《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 发布的公众希望政府公开的信息内容的调查报告结论。这两篇文章虽然使用到了研究中心的结论, 但是整个研究不是在结论的基础上展开, 只属于引用, 不算是研究方法的使用。

参考文献

[1]约翰.C.雷纳德.传播学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 2008:1.

[2]何威.国际新媒介研究近况概述——对一年内《新媒介与社会》杂志的内容分析[J].国际新闻界, 2007 (1) :30-33.

篇4:暨南大学2010年新闻学传播学考研参考书目

考试科目及专业介绍:

考研经验及参考书目:

我是中文跨新闻专业考研的,个人认为自己能够取得最后的成功与复习方法和内容侧重有直接关系。一般来说,考研公共课的成绩差距不会很大,所以专业课成绩的高低则直接决定了考生能否被录取。

确定专业参考资料

在学校公布考试指定教材前,考生首要的工作就是确定专业课需要使用的专业书籍和相关资料,这样才能把握专业课的考查内容和范围。高硕教育新祥旭考研

提前找到适用的专业参考资料是考研非常重要的一步,因为专业课参考书目一般涉及到的都是该专业最基本的知识和理论框架,考试中所涉及到的一些具体内容可能会有偏差,但基本上大的方向还是一致的。

参考书目:

《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 程曼丽 复旦大学出版社

《新闻学概论》 李良荣 复旦大学出版社

《传播学总论》 胡正荣 段鹏 张磊 清华大学出版社

《现代电视新闻学》 叶子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广告心理学(修订版)》 黄合水 高等教育出版社

《公共关系的基本原理与实务》 纪华强 高等教育出版社

《广告学概论(修订版)》 陈培爱 高等教育出版社

《报纸编辑学教程》 郑兴东 人大版

《中国新闻传播史》 方汉奇 人大版

专业课资料

报考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一定要注意搜集一些经典资料,我当时是报了新祥旭考研辅导班,老师给我的资料精编,这些都是非常重要和实用的资料,再比如历年真题、答案,但是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学会思考。没有资料不行,不能掌握重点和方向,但是完全依赖资料,失去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更是大忌!

高硕教育新祥旭考研

专业课试题分析

根据我复习的时候对试题的分析,绝大多数专业试卷都由两大部分构成:基础题和拔高题。前者主要以名词解释、概念辨析、简答等形式考一些专业方面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分值不超过50%,难度通常不超过本科课程考试的水平,对绝大多数考生并不构成威胁,一般都能获得基本分数。后者则要难一些,往往以材料、论述等形式考查专业综合素质,题目通常跨章节,并且常与业界实践或当前学术界的理论研究有关。比如,要求对某个重大新闻事件或现象进行理论分析,或者要求对当前新闻传播界某个热点问题进行评述,分数也就是在这部分拉开了档次。

专业课复习方法

新闻专业本身就是一门与实际结合非常密切的科目,必须要不断的积累新鲜的资料。我平时复习中,十分注意阅读专业期刊杂志,这样做是为了博采众长,在深入广泛了解关于某些学术问题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逐渐搭建自己的理论框架,形成自己独立的观点和见解。另外,我还更看重读透专业课笔记。笔记上一般都是知识点精髓,记住理解这些重点,可大大提高复习效率。当然,如有时间和精力,最好旁听出题老师的课或参加考研专业课辅导班,因为考题的拟定和出题老师的偏好有着极大的联系,所以这个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大大加强了专业课复习的针对性。

高硕教育新祥旭考研

此外,大家在复习新闻专业中一定要重视深入的研究历年专业课试题。对照专业试题,看看曾经的考试重点落在哪里,并揣摩其命题思路和动机。通常反复出现的考点和尚未出现的考点成为今后命题对象的概率很大,因为前者可能是专业“兴奋点”,后者则填补空白。一般来说,近两年考过的基础题还可能再考,但最后几个拔高题不太可能重复考查。厦门大学新闻学传播学高分考研辅导丽丽老师电话(微信)幺三三六六六三三九零三

篇5:暨南大学2010年新闻学传播学考研参考书目

白虹贯日事件:外国新闻史日本部分。(个人觉得这个题目不会就算了,因为考前谁也不知道考日本,所以没有必要为了这个不确定的问题花那么多时间在外国新闻史上,把该看的看

好就行了)

新闻报道的独立性:新闻策划(新闻采写)、报道的角度选择、独家观点的提出……

新闻采写最后关于青藏铁路的评论:很多同学写成赞扬性的评论。个人觉得最好是结合3.14事件和七五事件,用我国的民族政策驳斥民族分裂主义,考研评论最好是写成批判性的,这样才会出彩。这个题目和06年上海大学钱伟长那个评论是一样的,借对钱伟长改革的赞扬

来批判中国的教育制度。

大学语文的诗书礼仪乐春秋

篇6:暨南大学2010年新闻学传播学考研参考书目

1.刘海贵:《中国新闻采访写作学》(新修版),复旦大学出版社,第2版,2012年版

2.蔡雯:《新闻编辑学》(第2版):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3.罗紫初:《出版学导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4.《图书编辑与制作实训教程》,朱宇等著,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年版 5.张新华:《数字出版产业理论与实践》(第一版),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年版

2018年考研专业课全年复习规划 1.基础复习阶段

着重基础知识的系统理解和梳理。该阶段要保持踏实认真的态度,深入研修。

建议复习专业课时可以交叉进行,一天可以看两门专业课或更多。可交替进行,减少疲劳,提高效率。

该阶段可以认真听听辅导班的课,仔细看书,做好笔记,增进对专业课知识的理解。2.强化提高阶段

新祥旭考研

该阶段要对照真题进行复习,深入分析考点,对重难点进行反复的研究。在这个阶段的复习中,需要把在基础复习中看过的书的内容进行整合,内化成自己的东西。该阶段要大量地做练习,并在做练习的过程中找出复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检验自己知识点掌握的程度,并且要反复地看书,消化考点。

通过强化阶段的学习,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是完全掌握了各个知识点,能熟练应用这些知识点去解决实际问题!

该阶段要背诵和记忆相关概念和理论。3.冲刺阶段

找出对自己来说价值最高、效率最高,也就是脑力活动的最佳时间段,把重点的。难度大的任务尽量安排在这一时间去做。由于考试时间是第一天上午政治,下午英语,第二天上午专业一,下午专业二,所以在复习时可以适当的根据考试时间来调整自己的复习时间。同时要在后期进行模拟考试,主要练习自己的答题速度,因为专业课考试看似题目不多,但是需要写在答题纸上的字数要求有很多,大部分考生都反应考试时间不够或相对比较紧张,因而平时一定要加快自己的答题速度。

在冲刺阶段,最好要总结所有重点知识点,查漏补缺,回归教材。温习专业课笔记和历年真题,做专业课模拟试题。调整心态,保持状态,积极应考。

只要认真复习,脚踏实地的看书,考出好成绩,并不是难事。

篇7:暨南大学2010年新闻学传播学考研参考书目

笔者以“新闻权利”、“新闻侵权”、“司法”等为关键词, 通过对“中国期刊网”, “万方数据库”以及新闻传播类权威期刊的检索等方法, 收集到2010年新闻传播法研究论文数百篇, 以下对此进行分类整理以期能够梳理出2010年新闻传播法研究的概貌。

一、新闻自由与新闻权利研究

1. 新闻采访权

2010年对记者采访权受到侵害, 甚至是人身权、自由受到直接威胁和损害的“抓记者”等现象引起了社会与专家们的广泛关注。2010年8月27日, 新闻和法律界的专家学者们在上海召开了“公权力与新闻采访权”研讨会。会议围绕记者报道权的法律保护、公权力不当行使的法律限制、记者自身素质的提高等话题展开讨论。童兵认为“记者的采访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收集、传递信息的活动不受干扰, 不受阻碍;二是政府公务员以及一切有关人士, 不得拒绝公布公民应该获得的信息。”对于记者权利保护, 他提出“还需要立法保护记者的合法权益, 而出台这样一部法律, 也是构建一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游伟分析认为, 在转型时期政府为企业保驾护航, 企业是公共权力运行的支撑, 所以, 公共权力也会用来维护企业的利益。由于司法机构受制于地方政府, 无法做到司法独立, 就会因为外在的压力而限制采访权, 打击新闻记者的现象。他认为只有加强对立案的规范和监督才能保护媒体报道的权利。

对新闻出版总署2009年8月24日公布、10月15日起施行的《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 (简称“管理办法”) , 魏永征指出“《管理办法》最大的变化是明确把持有新闻记者证作为新闻记者的必要条件”, 而且“是指新闻机构编制内或者经正式聘用, 专职从事新闻采编岗位工作, 并持有新闻记者证的采编人员”。因此, 这表明新闻记者职业的专属性与排他性。《管理办法》还进一步确认了新闻记者的合法权益以及明确了记者的责任。他认为“事实上, 新闻记者的权利阻碍主要也正是在采访活动方面。主管行政部门保护新闻记者采访活动可说已是殚精竭虑。”他提出《管理办法》的进步意义体现在:“对于关心新闻记者地位和权益、关心新闻立法的人士来说, 无论采取何种视角和观点, 抱有怎样的希望和追求, 这件《管理办法》都是不可忽略的存在”。

地方政府在立法推动新闻媒体采访权利方面的进步, 很多学者在文章中表示支持。《昆明市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条例》规定了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干扰、阻碍新闻媒体依法开展舆论监督的”, “由主管部门或者监察机关责令限期整改, 逾期不整改的, 对负有领导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予以问责;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还建立实施的保障机制。2009年4月, 昆明市出台《新闻监督事项督查实施办法》, 提出新闻单位可以将监督报道报送至市委宣传部, 由市委宣传部进行立项督查。此前, 昆明已经相继颁布了党务信息公开以及行政效能的新闻监督的法规, 因此, 被外人称作是“新闻新政”。有人指出, “可以说, ‘地方试点, 边缘突破’、‘先地方后中央’, 将是我国新闻立法的路径选择”。

2. 知情权

政府信息公开与公民知情权的研究对于媒体在民主政治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和发挥更大功能意义重大。政府信息公开的问题直接影响着知情权的实现。陈力丹、王权指出, 现在的《保密法》仍旧是以“保密为原则, 以公开为例外”一种非法治理念的体现。“尽管当下公众对于知情权的要求与现行体制给予的回应之间, 尚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以‘公共行政’的理念, 对保密与公开之间的关系进行审视”, 他建议“《保密法》的修订是及时而必要的, 除了细节的条款修订外, 保密法的基本精神应体现‘公开为原则, 保密为例外’, 在这个原则基础上, 切实保障应该保密的信息得到有效的保密”。《保密法》反映的是政府与公众知情权之间的利益的博弈, 而为社会提供政治参与条件的大众传媒和网络建立的运行基础就是知情权。

3. 匿名权、拒证权

隐匿权通常为新闻来源保密权, 它是指未经消息来源提供者的允许, 新闻工作者有不予透露消息来源给第三人的权利, 并且新闻记者的采访笔记、录像录影资料、文件、照片、底片、编辑讨论会纪要等有免于检查或挪用的权利, 并不得搜查编辑室。隐匿权虽说是新闻记者享有的权利, 但也是对信息提供者的一种保护, 进而影响到公众的知情权。同时, 它是保障新闻职业的一项重要制度。但是, 目前我们国家这一权利的规定却是空白。也有学者指出, “记者和媒体为新闻线人保密, 这是国际惯例, 许多国家在新闻职业道德规范里对此有明文规定。如果媒体暴露线人, 以后很多重要的内幕消息大家就不敢向记者提供了, 允许媒体和新闻记者为新闻线人保守秘密, 能够减少媒体与公权力机构的冲突”。

高一飞在美国新闻记者的含义以及记者拒证权等问题上已取得非常有价值的成果。他研究了美国新闻记者的拒证权。拒证权是指在司法活动中, 新闻记者拒绝作证提供消息的来源的权利。虽然这一权利目前在美国联邦层面尚未得到认可, 但是记者最终获得拒证权已是大势所趋。从世界趋势来看, 确认记者拒证权的潮流已不可逆转,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通过不同形式确认新闻记者享有一定程度的拒证权。“冯比洛测试”提供了对确定“谁是记者”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判断一个人是否可以享受记者特权的标准是其收集的信息是否准备向公众发布, 一个法官必须要认真考察发布的具体技术以考虑其是否是为了面向公众发布信息”, “美国的‘记者’含义应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际参与了将发表或者已经发表的报道的调查与采访;二是在开始新闻收集的过程中就有将报道向公众传播的明确意图。”[10]中国目前对于记者的身份认定还是通过体制的手段, 虽然我国治理媒体的理念应有其对特殊国情的考虑, 但对二者之间差异的比较和由此引发的思考仍然是有意义的。

4. 媒体司法报道权的讨论

2009年1 2月23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接受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若干规定》指出, “人民法院应当主动接受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对新闻媒体旁听案件庭审、采访报道法院工作、要求提供相关材料的, 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具体情况提供便利”, “对于公开审判的案件, 新闻媒体记者和公众可以旁听。审判场所座席不足的, 应当优先保证媒体和当事人近亲属的需要。有条件的审判法庭根据需要可以在旁听席中设立媒体席”, “新闻媒体因报道案件审理情况或者法院其他工作需要申请人民法院提供相关资料的, 人民法院可以提供裁判文书复印件、庭审笔录、庭审录音录像、规范性文件、指导意见等。如有必要, 也可以为媒体提供其他可以公开的背景资料和情况说明。”[11]学者认为这一法规的出台在肯定媒体对于法院监督的积极作用方面意义重大, 是舆论监督法制化的一种进步体现, 也有人认为对于其中所规定的媒体的各种权利又缺少必要的制度措施加以保障, 相对各级法院, 明显处于弱势一方的媒体, 或许一些规定就成为“中看不中用”的摆设。陈堂发指出“该规定只是为法院应该更全面地接受新闻媒体监督设立了义务性的一般条款, 至于如何使这些义务落到实处、不履行义务的责任承担以及如何即刻处理冲突的程序问题, 如何使媒体权利不被架空等, 新规并未提及。”[12]对规定中部分对新闻媒体权利进行约束的内容, 受到许多学者的指责, 林爱珺认为“从立法学的角度看, 法院根本不具备规定其自身之外权利的主体资格, 因此对于媒体权利进行限制也就只是无效的……换句话说, 这样的内部规定对于新闻媒体而言, 并不具有法律约束力”。[13]

二、新闻侵权研究

1. 言论自由和侵犯名誉权

对名誉权的侵害标准, 张红通过对大量新闻侵权案件的研究, 探讨了真实性在实践操作中如何把握的问题并提出, “将言论所指向的对象区分为公益性言论与非公益性言论, 对二者适用不同的真实性标准, 应该不失为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而且, 目前大部分案件都涉及公益性言论是否侵权的问题”。[14]他主张在法律上偏向媒体对于公益事件的介入, 有利于媒体“第四权力”的发挥。在言论自由与构成诽谤罪的关系问题上, 他认为言论的真实, 公益性质, 以及是经合理查证义务的就能够形成抗辩。而且, 这一标准还可适用于名誉权侵权诉讼中。在意见表达与侵权的关系上, 他引述台湾地区的相关规定并指出, 行为人以善意发表言论, 对于可受公评之事而为适当之评论不构成名誉权侵害。但是, 此项原则的运用需注意三点: (1) 合理评论须为善意, 即其动机非以毁损他人名誉为目的; (2) 何谓可受公评之事项, 即须与公众利益有关, 无关私德, 依事件性质可接受公众评论;而对于何谓公众利益, 应以社会有无知道之权利为判断标准; (3) 评论乃主观意见、价值判断的表达, 是否适当应作较宽松的认定。此外, 评论所根据或评论的事实, 非众所周知时应一并公开, 俾公众得有所判断, 而参与追求真理的言论市场。[15]避免新闻评论侵害名誉权的善意原则在美国宪法上即“真实恶意”这一写入宪法以保护言论自由的原则。但值得注意的是, 非公众人物的新闻也可以具有社会公益的性质, 比如揭示背后的社会伦理、价值观的问题, 所以, 同样也适用善意的原则。在善意原则下对于公益的评论在方式上较少加以限制, 以鼓励批评和表达。作者引述在美国纽约时报诉沙利文一案判词中的诸多关于评论方式的名言, 这已成为传颂不绝的经典原则: (1) 对于公众事务的辩论, 应能以无限强制、强烈、公开且应能包括以激烈、尖酸刻薄、与某些时候得以不留余地的批评攻击于政府与公务员。 (2) 对于公务员职务上的批评, 不得仅仅因为有效批评且贬损其职务上的名誉而丧失批评者基于宪法而享有的言论自由。 (3) 错误陈述在自由辩论时难以避免, 表达自由有赖于自由生存的呼吸空间, 自应获得保障。 (4) 即使是不实的陈述, 也应当被视为对公共辩论有价值。[16]

2. 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名誉权

近年来随着公众人物与媒体因为隐私权而引发的纠纷的矛盾日益突出。李爽认为, 在公众人物隐私权问题的讨论中, 一直以来较为关注从社会责任论的立场。“过去一般认为对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保护要少于对普通人的隐私权的保护, 然而, 这也是越来越多的非公众合理兴趣的内容, 如明星的隐私能成为媒体追逐的焦点, 公众人物的隐私遭到不正当的损害, 同时, 没有达到区分公众人物隐私权的目的”。[17]“实际恶意”原则适用于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批评报道, 而在涉及其他公众人物时, 应当一并考虑公共利益和公众正当兴趣。“传统的‘公众人物’理论主张, 只有当新闻媒体在报道公众人物之新闻时存在‘实际恶意’, 才对其所实际侵害的公众人物的隐私等权利承担责任。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 ‘实际恶意’原则早已不能满足人们保护自身隐私的诉求”。[18]对于其他社会公众人物, 虽然受众享有知悉其部分私人生活信息的权利, 但对于与其自身毫无关联甚至是低级趣味并且有违社会善良风俗的信息的传播与散布, 则不必然适用“实际恶意”原则。他认为要协调隐私权与知情权之间的矛盾时需要关注合理的公众的兴趣, 在解决此种冲突之时, “应该充分考虑公众兴趣的合理性, 并且排除适用‘实际恶意’原则, 以防止越来越多的媒体以此为理由对新闻自由进行的滥用和对公众人物隐私的侵犯。”[19]对公众人物的隐私侵权问题中的公众合理兴趣原则引发了很多人的兴趣。董柯指出, “判断新闻媒体的报道是否具有‘新闻价值’, 是否属于‘公众的合理兴趣’, 如果满足这一条件, 即使所披露的信息涉及公众人物的隐私也不构成侵权。当然这些公众兴趣必须是公众应知的、合理的。大众传媒不应靠宣传名人的隐私来取悦公众, 以提高媒体的发行或收视率。对于公众人物的与社会不发生直接联系的个人信息私人领域和家庭活动, 除非本人同意, 媒体不得随意公之于众。否则, 就可能构成对其隐私及尊严的侵犯”。[20]在新闻报道与公众人物的隐私之间, 他认为在满足公众合理兴趣原则的同时, 需要综合考虑社会公共利益原则, 权利协调原则以及人格尊严原则。

对于隐私权的原则的讨论, 陈堂发、王海萍也强调了隐私权与公众关注之间的关系。“尤其对于那些关系到他人绝对性的隐私事项, 如果所公开的材料对一个理性的人构成明显冒犯, 而所公开的材料与合理的公众关注无关, 公开隐私信息就是非法行为……, ‘与公众关注有关’强调他的公开对公众而言十分重要, 而不是满足部分人猎奇心理。”[21]他还指出英美司法实践就通常情况而言, 公众的合理关注超过了对被报道者的冒犯。在判断公众的合理关注标准时, 法院在审理案件时所考虑的这种关注何以发生, 而不是阅读时用来娱乐的内容。

三、结语

上一篇:李吉林的培训心得下一篇:《化学平衡状态》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