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少女时代观后感

2024-05-11

我的少女时代观后感(精选6篇)

篇1:我的少女时代观后感

看完《我的少女时代》,里面虽然有很多万年俗烂的笑梗和哭梗,但是确确实实让我在电影院里大笑和大哭;我会因为电影里林真心做的一些糗事笑到不行,也会因为她和徐太宇那懵懵懂懂的爱恋和最后知道徐太宇为她所做的一切而哭得稀里哗啦。也许,随着时光,我们慢慢长大,真的会如大真心说的那样:“你会有一份不怎样的工作,谈一场不怎样的感情,将就过着不怎样的生活。”所以,我觉得无论如何,我们要坚持做自己。

电影的预告片里有过这样的一句话“我们的青春总会因为一个人而闪闪发光”,在电影里,林真心因为遇到了徐太宇,敢在校庆上和校级主任对峙、敢去和她喜欢的欧阳说话、敢去改变自己的形象,做回一个内心真正的自己;徐太宇在林真心的开导下,走出了他内心的阴影,做回了真正的徐太宇;到电影的结尾,大真心帅气的向老板甩辞职信、甩掉她那个不怎样的男朋友,也做回了内心的自己。

电影里,少女时代的林真心和徐太宇是在对方的帮助下做回了自己,但是在我看来,他们都是从对方的鼓励中拾到勇气,自己做回了自己;我们正处于花样一般的少女时代,我们也会像林真心为自己的偶像和暗恋的对象尖叫,也会像她一样做很多糗事,但是并不是我们每个人都那么幸运可以碰到徐太宇帮我们、鼓励我们。这时我们就应该拾起我们内心的那份勇气,做真正的自己,做自己的真正想去做的事情,不论是在学习、生活还是在感情,我们都应该有勇气做自己,不然,很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会后悔,当初,我们为何没有做自己内心的那个决定呢。

电影总是略夸张,高于生活,但又紧贴生活的,电影里,真心说:“因为他,我才是现在的我。“其实,我们可以因为我们,我才是现在的我。

趁着最美的少女时代,做自己~

篇2:我的少女时代观后感

从《那些年》开始,我对台湾的青春片就多了一分的期盼,并不是正因它多么的格局精巧,也不是正因它故事多么的百转千回,仅仅只是正因生动自然的代入感。《我的少女时代》由细腻的女性视角林真心展开,讲述的就是一个爱与被爱,发奋与坚持的故事。当你坐在电影院的那一刻,有时会怦然心动,有时会爽朗开怀,有时会一声叹息,有时会了然轻笑,这就是代入感,好像这两个小时,我们都是林真心。

短评里面有句话说,老土到丧心病狂,然,感动的一塌糊涂。其实电影就是这样,幽默的地方会笑,动情的地方会哭,会偶然间在脑海中回放以前的点点滴滴,有一瞬间的冲动想要回到过去,作为一部青春片,这大概就是成功。透过荧屏的故事引领你想起以前的过往,跌入一场关于青春的梦里,再醒来,恍然隔世,却泪流满面。

电影中的林真心为什么代入感这么强?正因她身上有着最普通女孩的特质。她不漂亮仅仅称得上平庸,她成绩不好尤其数学最差,她更没有圆转自如的高情商甚至带些笨拙,但她善良,发奋,上进,懂事,勇敢,林真心,大概是我们认为的自己青春的模样。她和徐太宇的相遇也不传奇,好奇心爆棚的小丫头碰上脾气暴躁的小痞子一点就着,又不敢违拗他的心意只能唯唯诺诺的跟在身后,陪他追校花,与他一齐温习功课,替他顶撞主任的过程中情愫渐生。我们从少女的视角看,这大概是一场暗恋的故事。

可从男生的视角呢,在她还未换掉发型变得漂亮的时候,原来啊,徐太宇很早就已经爱上她了,甚至比她认清自己的心意还要早。在那个约会温习的下午时光,在推向她向着校草方向的那一刻,徐太宇爱的,好像还要比她更深一点呢。有时候人的视角是很狭窄的,只看到自己的心意,却无法明了对方在想什么。或许是太年轻,或许是不够自信,因此直到那卷录音带的告白,蠢蠢的林真心在第一次认知到,她,也是被爱的人。可徐太宇早已移民美国,消失在人潮,再也不见。

在观影过程中,我很间断的会想到自己的以前。正值青春的孩子不会有所感触,正因他们正经历这样的幸福时光。反倒是长大的人,更想要回到从前,那些以前的青涩时光,那些红过的脸跑掉的日子。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曾有一个徐太宇和欧阳非凡,可大多数人此刻回头看,他们都已经消散在过往的岁月里,再见,已不复还。

电影总是好的,因此结局才不让人伤感。时隔多年的林真心和徐太宇再遇见,无论是他还是她,都未曾改变一分一毫。而这份感情,没有消失,反倒更加坚实。有多少喜爱过你的男孩子依旧记得你爱的偶像并愿意为你圆梦到未来?有多少喜爱过你的女孩子多年后还会带着你以前送给她的钥匙扣念念不忘?电影能够。安排两个人的相遇相逢,相爱相知,在离别多年后加上时刻的筹码,赋予一个最好的结局,相敬相许。等待,永远是让感情最为感动的地方,更何况是初恋呢?

篇3:我的少女时代观后感

一、叙事时间:插叙突出主题

叙事时间是探索事件在戏剧性故事中发生的先后秩序或描绘顺序、倒叙、插叙等问题。[1]而本片主要使用了插叙这一手法,而伴随着插叙的同时有一个预叙,它们共同来强调反抗与梦想这一主题。根据热奈特对倒叙的定义即“在我们所处的故事时刻(O)对一个先前事件的回忆”,[2]那么插叙可以理解为“在事件发展的某个时刻(O)加入对先前事件的回忆”。这里的(O)如原文解释是故事的某个时刻,在这部电影里具体指成年林真心受到上司压迫、同事抱怨以及被未婚夫苛责之后,她听着高中时期最爱明星的歌回想起往事的那个瞬间。热奈特将“一个事件在时序中它的正常位置以前发生称作预叙”,本片是指成年林真心并没有像高中期待的那样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而是在工作与生活中委屈求全,面对压迫没有反抗的勇气。(O)点是一个具体的时刻,预叙则是一个状态,它们是伴随着插叙的两个基本概念。以下笔者将具体分析《我的少女时代》如何使用插叙这一特点来表现“勇敢反抗,追求梦想”这个主题的。

首先是(O)点的选择。这个时刻非常重要,它决定了影片的主题,假设导演选择成年林真心辞掉工作之后的某个时刻进入回忆,那么就不存在林真心失去梦想和勇气这一说,同时也就没必要找回梦想和勇气。如此设定,那么回忆的内容(高中时代带领全校学生反抗教导主任污蔑徐太宇抄袭的不公平事件)就变得意义微小,凸显不出那段经历对于林真心的重要性。从人物设定上来讲,林真心是千千万万个普通女孩之一,在家受父母哥哥管制,在学校成绩一般不被老师重视,每天最开心的事是看暗恋的校草打篮球和给偶像刘德华写情书。这样平凡的女孩很难有勇气反抗权威(这里指教导主任),而高中时刻的她因为爱上徐太宇而充满勇气最终带领全校同学为喜欢的男孩平反。这样的勇气不可能每时每刻都有,但是关键时刻她希望自己有,所以不通过回忆直接的辞职对于成年林真心来说不太可能。也就是说,笔者假设的(O)点既不能够表现出本片“勇敢反抗,追求梦想”的主题,也不符合林真心这个角色,同样其他的任何时刻也都不能,除了影片呈现的(O)点。

本片导演选择的(O)点是林真心受到三方压迫的极限点,即老板要求加班到很晚、同事集体抱怨、未婚夫苛责,这个时刻她听着广播里传来偶像刘德华的歌曲,翻看曾经的毕业纪念册,想起了高中时光。这个点之前是糟糕的现在,达到被压迫的极限也就是(O)点;回忆高中时代的初恋与反抗教导主任的往事,回到现在,做出辞职并且与未婚夫分手的举动,最后遇到偶像与初恋男友。根据以上的时序,影片选择受“压迫到极限”这个时间点进行回忆有非常大的意义,回忆之前林真心处于现实与梦想两难的状态,但是回忆起青春时期全体学生在自己的带领下共同反抗的那种勇气后,再次面对上司的压迫、同事的抱怨以及未婚夫的不理解,成年林真心的心理状态已经发生了变化,也就是她找到了反抗的勇气,拥有了活出真我的决心。因此本片(O)点的设置让成年林真心的处境与高中时期形成了比照,所以在遇到同样困难的时候,主角参照之前做出相同的选择,这样的安排非常顺利的传递了本片关于“反抗与梦想”的积极主题。

其次是预叙的选择。开场是成年林真心一身职业装从电梯出来,她走的很自信,来到办公室,老板特别赞扬她完成了一项大单,同事相拥祝贺她订婚,可谓双喜临门。可是印证了一句网络流行词“帅不过两秒”,下个镜头就是她被老板“要挟”加班,上午还羡慕她的同事开始抱怨以及受到未婚夫的责难。面对他们,成年林真心总是说不出拒绝、不站出解释,在别人的要求下活的不像自己。这一段就是影片的预叙,用理想与现实的对比刻画出了没有勇气反抗的成年林真心活的有多不好。为回忆铺垫,也与最后的痛快辞职与分手对比,告诉观众,拒绝委曲求全的工作和爱情,就能收获梦想(听刘德华唱歌)和找到真爱(徐太宇回归)。

最后是插序之后的悬念。从回忆中回来的成年林真心听着初恋男友曾经留给自己的磁带,她会选择怎样的未来?关于成年时代反抗与不反抗的选择以顺序的方式等待揭示,如果成年林真心选择不反抗,那《我的少女时代》与近些年其它青春电影一样,主题变成“祭典青春”,[3]意思是青春的美好爱情与反抗的勇气只有在青春期这个特殊的时期才会存在,长大后就要屈于现实,不再拥有梦想也不会去挑战权威,成人世界就是要平庸、压抑。但是创作者设定“压迫到极点”这个时刻为(O),以及呈现“不敢拒绝和解释”的预叙,显然就是要成年林真心继续青春的反抗与追求梦想,因此她毅然决然的递交了辞职信,并提出和未婚夫分手。这样的结果使影片的主题变成积极热血的“勇敢反抗,追求梦想”,这是近年来青春片没有[4]的主题。

二、叙事空间:场景与人物的等同关系

叙事空间是探索故事与所选择场景的匹配、意义、关系等。[5]全片共52个场景,重要戏份的场景共有四个,分别是篮球场、楼顶、教室和溜冰场。这些场景之所以是重要的原因有二:一是它们的反复出现和安排了重要的戏份;二是不单单《我的少女时代》这部影片使用这些场景,近年来其它的青春片同样使用。接下来笔者详细分析这些场景在叙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对比《我的少女时代》与其它青春片在使用这些场景的时候所表达的不同意义。

篮球场在片中总共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女主林真心三姐妹以及很多女生在看欧阳非凡打篮球;第二次是林真心偷偷地看欧阳非凡弹吉他;第三次是林真心在欧阳非凡打球休息时候问他关于徐太宇在崇德高中的事情。以上可以看出,篮球场是叙事男二号的主要空间,在这个公共的空间里投篮和弹吉他能够展示他的魅力。这种会打篮球、会弹吉他,成绩又非常好的白马王子般的男生是很多人爱慕的对象,尤其是那些长相平凡、成绩平凡又爱幻想的少女们,林真心就是其中一个。于是篮球场成了白马王子般的欧阳非凡的代表,这是与其它青春片不同的地方。其它的青春片中也经常使用篮球场这样的空间,但是在它们的电影里是一群人的空间,不能够代表某个人,尤其不能这么符号性的等同于某一个人。

楼顶在影片中一共出现了五次,第一次是在快速介绍男主徐太宇爱打架的时候,他作为“一高十二少”的老大,带领着他的兄弟站在他的地盘即楼顶。第二次出现楼顶是徐太宇把林真心从游泳池里救出来,他们来到楼顶,第一次认认真真交谈。第三次出现楼顶是徐太宇和林真心从阁楼里偷出欧阳非凡和陶敏敏养的狗后跑到这里。第四次出现楼顶是徐太宇告诉林真心,他和陶敏敏在一起了。第五次是林真心听说徐太宇出国了,她到楼顶找他,他不在。

楼顶这个可以俯瞰校园的高处很符合校霸[6]徐太宇这样的形象,因为他是“一高十二少”的老大,带领兄弟们争取学校的领土;同时身为督查,管理学校的秩序卫生;虽然平时不学习,可要是想好好学习,又立马能考取全校前十名的聪明少年;更为重要的是好朋友的溺水死亡让他深深自责,这样内心孤独的人当然会选择很少有人来的楼顶作为自己的地盘。因此楼顶就成徐太宇的象征,把林真心带到楼顶意味着林真心走进了他的心里。这一幕发生在徐太宇把林真心从游泳池中救出,他特别害怕女主像他的好朋友一样淹死在水中。这说明他担心她,在乎她,这是徐太宇爱上林真心的开始。虽然他没有承认还一直拿追陶敏敏做幌子和女主呆在一块儿,但是从他带林真心来到了楼顶这一行动可以很明确的看出来事实的真相。楼顶这个相对私人的空间叙述了徐太宇和林真心之间的相互了解、误会、分手以及最后男主离开这些事件。

楼顶在许多的青春片中经常出现且作为男女主角谈心、彼此了解的地方,但是《我的少女心》把它作为徐太宇的象征,这是其他影片所没有做到的程度。

教室在影片中重复出现的次数最多,达到15次,包括林真心所在的教室12次和徐太宇所在的教室3次。教室在电影中很少是用来叙事学习的,《我的少女时代》再一次证明了这一点。影片开场就交代了教室这个空间的叙事作用,在这里林真心写情书给偶像刘德华,胖胖的小只宣称郭富城是他的未婚夫,陶敏敏收到学校男生写给她的情书。从中可以看出教室这个高中生每天最长时间待的地方,它的普遍功能即学习已经被淡化了,转而成了表现女生们尤其是林真心内心活动的场所。在这个空间里林真心写情书给她的偶像刘德华、羡慕陶敏敏收到很多情书、在这里偷偷分配她要送的幸运信名单、小心翼翼地掩饰着她和徐太宇偷了陶敏敏的狗、也在这里地期待着徐太宇的目光、最后因徐太宇的离开而在这里落泪。林真心所有的内心活动都在这个场景表现出来了,和篮球场代表欧阳非凡、楼顶代表徐太宇一样,教室代表林真心。

可以用教室来代表林真心的原因是,林真心这样一个长相平凡、成绩平凡、性格又有些胆小的形象不会出现在打架斗殴的场所,也不可能在和男生约会的私人空间,那么她的座位应该是她最常待的地方。这就是能够用教室这个场景作为叙事林真心的依据,整个场景与人物还有事件匹配的很自然。

溜冰场在电影中出现了6次,第一次是徐太宇强行拉着林真心逃课去的,在溜冰场内徐太宇如一般的青春电影主角一样有一场帅气的打斗,帮助他打败对方的是给他扔铁棒的林真心,这算是徐太宇奴役林真心的终点。第二次出现溜冰场是林真心想要帮助徐太宇做回自己,结果林真心成功地解救了徐太宇。第三次是徐太宇因担心林真心而从医院跑了出来,他教林真心溜冰并告诉她“不会摔倒的秘密是不要怕摔倒”。第四次出现溜冰场是徐太宇不告而别后,林真心因想念他而独自在这溜冰。第五次是林真心知道了徐太宇对自己所有的付出后,在这个场地听他给自己的录音带。第六次是成年时代的林真心在听当年的那盘录音带。

从以上可以看出,溜冰场这个空间不仅用于叙事男女主角的爱情,而且这个场景也与本片反抗压迫的主题有关。溜冰的时候是自由自在的,这就像他们追求自由公平,反对教导主任的蓄意压迫。可是当他们发传单,唤起大家共同反抗时,被班主任和家长一致阻止,这就像溜冰的过程会摔倒一样。但不管会摔倒多少次,总有一天能够学会溜冰,反抗也是一样的,再多人的阻止也不能够战胜反抗的人。溜冰场就是这么一个对抗的空间,在这里只要克服了摔倒,你就是自由的,如果害怕摔倒,你就是被压迫的那一个。高中时期教导主任的蓄意压迫也是这样,勇敢的反抗,你就是自由的,如果因为害怕而不敢反抗,那你永远都是被压迫的。同样长大后的林真心被上司以及未婚夫压迫,勇敢的辞职和分手,她就是自由的,如果因为担心种种问题而不敢这么做,她就永远是被压迫的。长大后的林真心在溜冰场这个地点听高中时期徐太宇给她的这个录音带有两个原因,一是她怀恋初恋徐太宇,二是她怀恋自己曾经的那种对抗世界的勇气。溜冰场这个空间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此了。

篮球场、楼顶以及教室这三个场景如前文所说其它的青春片也会使用这些场景,但是《我的少女时代》与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本片用这三个场景分别代表剧中人物欧阳非凡、徐太宇和林真心。场景与人物性格以及叙事结合在一起。溜冰场这个场景也是青春电影经常使用的,他们的共同点在于,这个场景是打群架和恋爱的开始。就溜冰场出现的次数来讲,《我的少女时代》反复出现这个空间,而其它青春电影大多只是出现一次;从深层的意义来讲本片中的溜冰场是一个追求自由、勇敢反抗的象征,而其它的青春电影并没有深层的意义。

三、叙事角色:具象化的表现反抗与梦想

叙事角色是指人物在电影中所代表的意义以及它的功能作用。比如卜罗普将童话中的人物分成七种角色,分别是“恶人、施惠者、帮助者、被寻找者和她的父亲、传信者、英雄、假英雄”。[7]“恶人”的作用是为了衬托“英雄”,目的是为了找到“被寻找者”,在《我的少女时代》中分别代表这三者的是教导主任、上司和未婚夫,林真心以及刘德华,所以这个故事用简单地一句话概括就是林真心反抗教导主任、上司和未婚夫后实现了梦想。那么代表梦想的刘德华以及代表压迫的教导主任、上司和未婚夫就成为本文重点分析的对象。

首先是梦想。正如影片开场所说“在那个年代,少女们最大的梦想是,有一天能和偶像碰面。”那个年代是指九十年代中期,林真心最大的梦想就是听刘德华唱歌。刘德华作为梦想的符号在影片中共出现17次,它们或以歌曲、照片、文字,或以小道具、人型立牌、广告牌等形式出现。刘德华作为林真心的偶像出现在她的各种心情下,她爱慕欧阳非凡的时候依然给刘德华写情书;她在被徐太宇捉弄时只要看到刘德华的照片就充满能量;她在爱上徐太宇时很珍惜他送她的钥匙挂件和人型立牌;成年后被上司和未婚夫压迫时她听刘德华的歌。最后她辞职、分手后,真的和偶像碰面了,初恋徐太宇也在消失很多年后真的做到了“让刘德华唱给你听”这个曾经对林真心的诺言。之所以在影片的最后,刘德华出现在林真心的面前而不是之前的任何时候?也就是说为什么在林真心辞职和分手后,她看见了自己一直以来的偶像并且初恋回归?这其实是一种暗示即只有勇敢反抗,活出自己的样子,梦想才会实现。梦想在这部影片中的意义是为了鼓励林真心像高中时代那样勇敢反抗。

值得思考的是,本片仅仅用刘德华来代表梦想是不是过于肤浅?少女时代的林真心把听刘德华唱歌作为梦想我们尚且接受,这与时代(90年代)以及年龄(高中时代)有关,但是成年时代的林真心依旧把它当做梦想,刘德华俨然成了成年林真心破釜沉舟之后的奖励。她与刘德华偶遇,拍照、签名、听他的演唱会而且非常有幸她的名字是本次演唱会的主题“真心爱你”,如此林真心在多年后最终完成了梦想。从现实的角度思考,这不足以撑起梦想这个词,从剧作的角度思考梦想是大部分青春电影爱喊的口号,但是如《我的少女时代》一样,在叙述梦想的时候如此缺乏力度。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笔者认为这是因为青春片的角色不够贴近现实。比如从2013年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开始直到2015年的《左耳》,这三年我国的青春片角色一直走不出怀孕、堕胎、车祸的命运,经历过或正在经历高中时代、大学时代的观众根本找不到与影片的共鸣。不能否认《我的少女时代》是近些年青春片的一股清流,因为它成功的绕开了以上的角色黑洞,但是在表现梦想这个主题上,它依然不够有力,希望将来想要拍青春电影的创作者们多些思考,才能够进步。

其次是压迫。教导主任、上司以及林真心的未婚夫是压迫者,他们存在的意义在于让主角们反抗,以此展现本片关于青春反抗的主题。青春是一种心态,有梦想,不屈于压迫,用影片中的话说是:“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我是谁,只有我们自己能决定自己的样子。”不管是少女时代反抗故意污蔑徐太宇的教导主任还是成年时代反抗压榨自己的上司以及不适合的未婚夫,林真心决定了自己的样子,作为奖励,她实现了梦想和找回了初恋。

但是少女时代和成年时代的两处反抗都有局限的地方,比如教导主任作为被反抗的对象真的存在吗?影片后来提到,教导主任之所以看似处处针对徐太宇,逼迫他退学,是因为徐太宇父亲想让徐太宇放弃国内的学业去美国学习。这一点在影片快结束的时候才揭露,教导主任把开好休学证明递给徐太宇,并对他说“徐太宇同学,我希望你到美国之后能够重新开始。”此时的徐太宇除去叛逆,对教导主任说谢谢。这样看来教导主任的故意污蔑是出于善意,徐太宇也最终知道了这点,并且对于之前的行为他表示理解甚至感谢。电影的主体部分———整个反抗的过程就变得犹如演习,实际上并没有危险存在。因为电影到这里惟一的“恶人”[8]消失了,压迫当然也随之消失,既然教导主任这个被反抗的对象最终确定并不存在,那么林真心的反抗是怎么回事呢?

这就是少女时代关于反抗的局限部分,成年时代的反抗来的简单粗暴,林真心将辞职信扔在老板面前以及对不断抱怨的未婚夫提出分手。辞职和分手作为反抗的外化,显得很机械,尤其是曾经抱怨她的同事瞬间改变态度纷纷赞扬。这一系列的动作符合电影想要表达的主题,但是不太合情合理。因为在角色塑造上他们是扁平化的,英国著名小说家和批评家将“一种或很少几种特性,甚至可以用几个字或一句话来描述的人物”称作扁形人物。[9]在此笔者只提出问题,找出症结,不能够给出解决方案,如何改进需要大家共同思考。

四、叙事情节:充满正能量

叙事情节是指事件在戏剧故事中的组织与排列,以此来展现故事的主题。[10]《我的少女时代》中的众多事件可以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排列,开端是成年林真心在职场和情感上受到压迫使她回忆起高中时代与初恋徐太宇的相识;发展是林真心与徐太宇的相恋过程;高潮是林真心带领全校反抗教导主任;结局是成年林真心辞职分手,遇见偶像和初恋徐太宇的回归。接下来笔者将从这四个方面分析《我的少女时代》是怎样呈现“青春的反抗与梦想”的,以及与近些年其它青春电影的不同之处。

首先,开端部分。人总是想从过去的经验中找到某种处理现实问题的方法,成年林真心在遇到职场问题与情感问题时回想起少女时代的那场相似经历,这是符合故事发展合理性的。她回忆的这个往事不是其他的往事,而是与徐太宇的相识、相知、相恋以及那时对抗世界的勇气。关于使用成年时代作为开场其实很多青春电影都是这么做的,但是它们只会使用一两个镜头或者直接就是画外音的形式展现,《我的少女时代》则是较为详细的展现了其中的矛盾冲突。这就说明了《我的少女时代》不仅仅只是回忆青春的那些事儿,它的目的在于找到处理成年时代问题的方法。如果使用高中时代的方法,这就是表达一种青春不是年龄的概念而是一种心态;如果用相反的方法,就表现了青春不再,成年时代就该回归现实。前者是本片想表达的,后者是近些年其它青春片所表达的。

其次,发展部分。如其它青春片一样,这一部分着重讲述了男女主角的相爱过程,不同之处在于《我的少女时代》有明确的目的性即为了让女主充满勇气。比如林真心为了了解徐太宇的过去而向欧阳非凡打听,即使她之前都不敢抬头看他;比如林真心为了让徐太宇从和朋友打赌而导致朋友溺水死亡的阴影中走出来,而提出用溜冰打赌的注意,即使她并不会溜冰;比如林真心在得知教导主任诬陷徐太宇抄袭事件后,发传单号召大家抗议,即使她内心是怕老师、怕违反校规的。爱本来就会让人充满勇气,所以青春时期我们总是什么都不怕,什么都敢想,前者让我们有勇气反抗权威(本片指教导主任),后者让我们拥有梦想。在此,影片所想传达的精神初见端倪,回忆和预叙的目的也在这里慢慢揭露,结局的样式其实早在这里被铺垫了。可见整个发展部分也就是制造勇气的部分,相应的结局部分就是找回勇气的部分。

再者,高潮部分,这个部分的关键词是反抗。教导主任是被反抗的对象,这是其他青春电影少有的反抗某个具体的人物。青春电影所表达的反抗大多为时间、社会,意思是时间和社会把我们变得不再是那个有勇气的人了。《我的少女时代》为了表现一个积极的主题,它就必须要有个让人愤恨的“恶人”,做一件让大家都反对的事情,这样才能团结一致共同对抗。反抗具体的人和事是简单的,如果是时间和社会作为反抗的对象,那太难表达同时也太难反抗成功。所以影片选择林真心带领全校同学反抗教导主任污蔑徐太宇考试抄袭这样的事件作为情节的高潮,自然而然地展现了本片关于反抗的积极主题。

最后,结局部分,这个部分的关键词是找回。与近些年其它青春片不同的是,《我的少女时代》有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结局。林真心再次拥有反抗的勇气并得到了同事们的赞扬,随之而来的幸运是遇见偶像刘德华以及初恋男友徐太宇。《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中男主角柯景腾失去了初恋沈佳宜;《致我们终将失去的青春》中女主郑微失去了爱人的勇气;《匆匆那年》男主陈寻失去方茴;《同桌的你》男主林一失去了反抗的勇气和初恋周小栀;《栀子花开》女主言蹊失去了好朋友和出国深造的机会;《左耳》女主失去了好朋友。近年来的青春电影都有失去的主题,《我的少女时代》却没有失去任何东西,林真心暂时隐藏的勇气,也在结局的部分找了回来,她曾经消失的初恋也带着对她的承诺完美回归了,她实现了所有的梦想,成为了她想成为的人,这样完美结局是《我的少女时代》最大的特色。

五、结语

其实《我的少女时代》讲述了一个特别简单的故事,一个职场和情场都失意的人通过回忆高中时代的往事再次获得勇气。影片叙事的方式也非常简单,在叙事时间上,使用了插叙的方式,让观众期待主角的现实命运到底会是怎样的;在叙事空间上,固定人物不断出现在同样的场景,加深了观众对于这个人物以及他所作事件的理解;在叙事角色上,将抽象的反抗以及梦想赋予具体的人物身上,给观众以具象;在叙事情节上,圆满的结局让观众充满正能量。

就这样一部简单的电影获得了很多人的喜爱,原因有很多,但其中之一是本文所探讨的叙事方面,因为它叙事时空的合理性、叙事角色的代表性以及充满正能量的情节,让这部影片获得好评。从叙事上面讲,《我的少女时代》可以给未来拍青春电影的创作者们一些参考,这也是这篇文章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吴孟樵.我的少女时代:做自己的样子[J].台声,2015(20):106.

篇4:我的少女时代

比如我。

我初中的时候,又矮又肥,又黑又丑,又土又穷,五百度近视加二百五十度散光,还被妈妈强行拉去医院戴了一副银光闪闪的牙套。

偏偏我最好的朋友是全班最漂亮的女生,身材高挑,漂亮得全校皆知,我们就是言情小说里最标准的女生配置。偏偏那时候的女孩子都流行买姐妹装,两个人关系好,就会一起去街边小店里淘一模一样的衣服。

我和她也买过,渐变色的蛋糕长裙,她穿起来像是时尚杂志的封面女郎,而我……世界上最短的恐怖笑话,大概就是我的名字。

那时候班上的男孩子们追她,为了引起她的注意,他们总是会来欺负我。我和她并肩走在路上,我穿着我新买的运动套装,很深的蓝色,没有任何花纹,衬得我原本就黯淡的皮肤更加吓人。有个男生迎面走来,向我身上吐了一口口水,然后哈哈大笑着和我的朋友打招呼。

我一直记得,秋天的傍晚,远方的天空出现一点红。

我站在原地,一动也不动地站着,甚至不知道该愤怒还是羞愧。

那天夜里,我把那身运动装脱了下来,发誓这辈子绝对不会再穿它,可是又舍不得扔,一套衣服一百多,是打折时买的过季的“中国驰名商标”,那时候我周围的人穿的衣服不是耐克就是阿迪,可是对我来说,那已经是唯一一件叫得出名字的衣服了。

我在地上蹲了很久很久,最后把它整齐地叠好,放进衣橱。

这件事,时隔十年,我写出来,还是鼓起了很大很大的勇气。

我的少女时代,说起来是有那么一点惨淡,我没有收到过情书,没有拍过一张好看的照片,努力地想要让周围每个人都喜欢我,全班所有的值日都是我做,我还帮人写作业,跑腿去小卖部买零食,去食堂抢面条,帮人背黑锅,为了同学和老师顶嘴被罚站……

后来我才知道,这叫讨好型人格。

我习惯性地去讨好周围的人,想要被人重视,被人喜欢。我好像生来就低人一等,成天都像个白痴一样乐呵呵的,其实没有谁真的在乎过我。

如果得到哪怕一个冷漠的表情,或者对方没有回应我的“早上好”,我都会难受很久。我不停地反思是不是做错了,是不是被厌恶了,然后加倍地对别人好。

直到现在,我看到“自卑”和“自尊心强”,都会想到那时候的自己。

这个毛病,到现在也没有改变多少,我仍然常常惶恐,被周围的人遗弃,与重要的人疏远。可是无论如何,我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事业,实现了一点梦想,可以养活自己,孝敬父母。我交了几个真正的朋友,她们会耐心地听我的喋喋不休,会对我说:“很高兴认识你。”

我的少女时代实在是太普通了,没有轰轰烈烈,没有兵荒马乱,要是拍成电影的话,也不会有人来看,应该说根本就不会有人想要把它拍成电影。

但是它对我来说是无比珍贵、璀璨的,像是天边的星星,难过的时候,我就抬头看看它们。

因为我再也回不去,那些炎热的夏天,那些天真的笑容,那些来来去去的人。

我即将进入自己生命里的下一个阶段,要开始面对工作、房贷、生活,甚至催婚,听起来是有那么一点点沮丧。

但是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人总要长大,去承担自己的责任,去做一些痛苦的抉择,在这一天来临之前,我想用我的文字,陪你们度过,你们的少女时代。

多好,梦想还在,青春还没走。

篇5:《我的少女时代》观后感

没有人可以回到过去重新开始,但谁都可以从今日开始,书写一个全然不同的结局。——题记 2012年5月25日晚上,我们在文体馆观看了励志电影《我的少女时代》,它是以70年代为背景,表现了女主人公方丹在残酷命运挑战面前,没有沮丧和沉沦,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回答了亿万青年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

观看电影之前,领导和我们系残疾人同学代表发言,很佩服上台发言的那个残疾人同学,虽说人人平等,但是先天的不足给他的身体上留下了很大的缺陷,给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不便,这也不能消磨他的要生存下来的意识,要做一个对社会负责的人。身体的残疾,命运的不幸,没有压垮他的脊梁,靠坚强和勤奋丰富了自己的人生。

“我有手,我能写字;我有眼睛,我能看书;我有大脑,我能学习;我还有生命,还能做许多的事„„”这句话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鼓舞了很多的残疾人,让他们找到了人生的一个方向,只有自己还活着,就有机会让自己的人生活出精彩,自己的命运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上。

生活并不是每天都晴朗,充满阳光,有时也会刮起狂风,下起暴雨,让你失魂落魄。不要抱怨人生中的坎坷,要在从中学会坚强。一步一步地向前走,也是可以到底我们目的地。与电影中女主角相比之下,我们是多么的幸福,什么事情都是父母在操办着,没有受苦受累,但是自己却不珍惜眼前的,总想着不属于自己那些虚荣,也不好好地学好知识,只是一天天把日子给混过去。我们要学习主人公的精神,无论有多大的困境,都要乐观、坚强地活下去,不断学习,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

篇6:我的少女时代观后感

我是一个平凡的女生,但我不是没有故事的女同学。

我的高中记忆里有一辆火车,带着潮湿而躁动的`青春,在车轮划过铁轨的哐当声里呼啸而过。那些诱惑着我落泪的荒唐年岁,就像被泡沫包裹反射着的太阳光华。那少年还如记忆中的俊秀模样。

高一我读的是理科班,由于中考成绩优异被分到了A班,这个班高手如云,而我只是个平凡的女生,还是个惧怕体育课的女生。那天,我一如既往的在体育课上溜走去买了奶茶,正当我享受着难得的悠闲时光时,一个黑影朝我冲过来,越来越近,越来越快,我来不及反应就被撞倒在地,这是我和隔壁班滑板少年的相识第一天。

高中,没有功利,没有世俗,有的是解不完的数学题,背不完的化学方程式。第二次月考成绩出来,我已心如死灰。做题时发现书本里夹了一张纸,是一片温暖的文字,还有夸张的漫画,窗外,那滑板少年正看着我笑得灿烂。之后我们每天下课后都要一起解半个小时的数学题。我们性格互补,英语数学成绩互补,自然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学校一年一度的运动会如期而至,他脱颖而出,代表学校参加滑板比赛。老天总爱捉弄人,在决赛前他的腿受伤了无法参赛,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他流泪。我读到了他的悲伤,犹如在刀尖上跳舞,沉重也好,轻盈也罢,终究是钻心的痛,让人心疼。那段时间我每天都陪他去医院,心情好转,他还打趣道“现在医院都快成我家了!”

后来学校举行了作文演讲比赛,很幸运的是我的作品进了决赛。他知道后兴奋得像个吃到了糖果的小孩子。后来我的作文被班主任秘密给了另一个女同学去演讲,当时我气急了,感觉就像被全世界抛弃,他知道后去找了我的老师理论,还被罚写检讨。那天我们一起逃了课,去吃了冰淇淋,,还骑自行车环城。

学年结束,我的化学成绩依然没有起色,整个假期我没有联系过他,也不再接他的电话。高二开学,我毅然决然选择了转文科,两个星期之后他出现在我们班的后门,他说他是隔壁班新来的,当时我很诧异也很生气,于是我跑到政教处跟老师求情把他转回理科,老师说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机会,转回去是不可能的。对于他的无理取闹,我气急了,于是我们的冷战拉开了剧目。

不知道是他每天无言的陪伴,还是滑板上的英姿飒爽,不知不觉我们又变得无话不谈。他对滑板呕心沥血,为我的梦想至死不渝,我还有什么理由生气呢?我想,在这美好的年华得一知己足矣。时光荏苒,它从不会为可怜的人儿停下匆忙的脚步,它只会在角落偷偷奚落人们遗失的美好,高二匆匆而过,高三似乎也所剩无几。抓着高中的尾巴,他说:“三年了,有些话我还是想亲口说。”

我答:“三年了,你想说的话我已经听到。但是我走不到你滑板的天涯海角。”

他沉默,我不语。高中爱恋的美好就在于它的朦胧感,有的事情一旦说出口,万水千山就再也没有回头的余地。骊歌悠悠,两个人的青春时光从此走完了这段相伴的旅程,我的少女时代也告一段落。

前几天收到他的来信:“生活很美好,别再为了拿一百分而拼命努力。”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我的少女时代观后感】相关文章:

少女时代新小分队07-15

红衣少女观后感04-10

闪光少女观后感05-28

《文学少女》读后感04-29

穿越时空的少女读后感10-24

六年级读后感 :旋风少女600字06-03

纯洁少女范文05-16

热血少女范文05-17

情牵少女04-11

旋风少女台词04-27

上一篇:珍惜生命,勿忘安全下一篇:夯实基础的意思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