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习俗:少女拜织女

2024-05-09

七夕习俗:少女拜织女(精选6篇)

篇1:七夕习俗:少女拜织女

以下是广东、北京、江浙三地的各地拜月光习俗介绍,其实对于中秋节拜月光来说,广东,北京和江浙三个地方的用品和拜法都是差不多。

1、拜月光的用品。

拜月光的食物主要是月饼和棱角,还有各种各样的水果,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大家都知道吃月饼的习俗,除了吃月饼,许多地方都会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生活习俗吃一些土特产和时令水果。比如广东人过中秋,在吃月饼的同时,还有吃芋头、菱角、田螺和柚子的传统习俗,虽然这些传统食品吃的含义不同,但都有祈福求神保佑、辟邪消灾的意思。

2、拜月光的节目主要是玩花灯,舞火龙和烧塔。

玩花灯,舞火龙和烧塔这些活动是平时我们很少玩的节目,一般到中秋节才能上演,北京,江浙和广东三个地方对于这几种活动的青睐程度是差不多的。

3、拜月光时吃菱角,据说能让孩子长得聪明伶利。

菱角的大多数吃法是将菱角用清水煮熟,然后剥壳当零食吃;也食物月饼习俗赏月,拜月,玩花灯,舞火龙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大家都知道吃月饼的习俗,除了吃月饼,许多地方都会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生活习俗吃一些土特产和时令水果。比如广东人过中秋,在吃月饼的同时,还有吃芋头、菱角、田螺和柚子的传统习俗,虽然这些传统食品吃的含义不同,但都有祈福求神保佑、辟邪消灾的意思。中秋节吃菱角,据说能让孩子长得聪明伶利。

各地拜月光的习俗来源

各地拜月光的习俗来源如下:

1、广东人拜月光:

广东人拜月光从北宋兴起。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在广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技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

2、江浙人拜月兴起于清代。

如《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五记: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圆塔形,有多孔。黄昏时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烧之。俟瓦片烧红,再泼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时四野火红,照耀如昼。直至夜深,无人观看,始行泼息,是名烧瓦子灯”。江浙一带的烧瓦塔,也是以砖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树枝烧起火来。同时还燃烟堆,就是将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结束后烧燃。

3、北京人拜月光就要追随到远古时代。

北京的月饼则以前门致美斋所制为第一。遍观全国,已形成京、津、苏、广、潮五种风味系列,且围绕中秋拜月、赏月还产生了许多地方民俗,如江南的“卜状元”:把月饼切成大中小三块,叠在一起,最大的放在下面,为“状元”;中等的放在中间,为“榜眼”;最小的在上面,为“探花”。而后全家人掷骰子,谁的数码最多,即为状元,吃大块;依次为榜眼、探花,游戏取乐。

篇2:七夕习俗:少女拜织女

七夕牛郎与织女

1、牛郎织女可能确有其人其事。据考证,山东省沂源县燕崖乡大贤山拥有一处传说与实地实景相对应并存有古建筑遗址的珍稀景观—建于唐代的织女洞和牛郎庙。二者隔沂河东西相对,一河两岸的山水格局,与天上“牵牛星-银河-织女星”遥相呼应,有着惊人的相似,地下“沂河”更是与天上“银河”绝妙谐音,可为天人合一、天地神奇的独特景观。在古老文献中,最早在西周的诗经小雅大东篇就有:“跂(qi)彼织女”、“睆(huan)彼牵牛”的记载,据考察大东的位置是泰山以东,临淄、曲阜一带,而大东的核心位置正是沂源。由此来见,牛郎织女可能确有其人其事,只是在历代相传中不断神化,以至形成今天的神仙传说版本。

2、牛郎织女可能是文学大师的爱情诗作。“织女”、“牵牛”二词见诸文字,最早出现于《诗经》中的《大东》篇。诗中的织女、牵牛只是天上两个星座的名称,它们之间并没有什么关系。到了东汉时期,无名氏创作的《古诗十九首》中,有一首《迢迢牵牛星》,从中可以看出,牵牛、织女已是一对相互倾慕的恋人,不过诗中还没有认定他们是夫妻。在文字记载中,最早称牛郎、织女为夫妇的,应是南北朝时期梁代的肖统编纂的《文选》,其中有一篇《洛神赋》的.注释中说:“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这时“牛郎织女”的故事和七夕相会的情节,已经初具规模了,由天上的两颗星宿,发展成为夫妻。这些文学大师们因为“织女”、“牵牛”而写的浪漫诗作,随着时间的流逝,自然而然的就变成了今天这个“牛郎织女”的故事。

3、牛郎织女可能是封建社会上层贵族编撰的故事。爱情,无论古代还是现代,都多少有一些贵族小姐爱下贫穷但却纯朴善良农民的几率。上层贵族们为了警告自己的女儿们,不要爱上像牛郎一样的穷苦农民,于是编出这样凄惨的爱情故事,提醒贵族小姐们,如果爱上像牛郎一样的穷苦农民,就会承受一年才能见一面的悲惨境况。

4、牛郎织女可能是穷书生的文学意淫。对于穷书生来说,因为无钱无势,几乎不可能娶到漂亮的贵族小姐,只能通过写书编故事来意淫,把自己当成牛郎,以意淫的形式来娶漂亮的仙女姐姐。穷书生意淫之际,不忘文学艺术一把,把故事写得曲折动人,让每一位读者深受感动和冲击,从而口口相传,越传越广。

5、牛郎织女可能是牛郎们的梦想好事。相对于穷书生来说,牛郎们虽然不会写书,但却可以在牛背上作白日梦。每天在牛背上看天空,自然而然就作出了娶天仙MM的美梦。当然,牛郎们也有自知之明,知道不会轻意娶到,于是编撰了天帝制止但允许一年一次相会,总也算是一个陶醉一生的黄粱美梦。

6、牛郎织女可能是牛郎官村祖先的爱情故事。在沂源县燕崖乡大贤山沂河岸边有一个村叫牛郎官庄,村里的人全部都姓“孙”,与牛郎(孙守义)刚好同姓,这个村子明朝年间就有

记载,村里人以牛郎后代自居,并历代传承牛郎织女故事,至今沿袭着养蚕、织布、取双七水等习俗。由此推断,也许牛郎织女是牛郎官村祖先的爱情故事,一个牛郎爱上贵族小姐或者织纱家族之女,因为女方父母认为门不当户不对坚决不同意,但“织女”爱意已定,在不得己情况下,为了爱情投了沂河自尽。为了纪念自己的爱人,牛郎在沂河对岸为织女修了一个织女洞。从此,历代将故事相传,且不断神化,以至形成今天的神仙传说版本。

7、牛郎织女可能是织女洞主人的爱情故事。沂源县燕崖乡大贤山上有一个很深的洞叫“织女洞”,并修了馆祠,据考证,修于唐代。洞的附近有很多石碑,所刻内容均与牛郎织女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或以诗描述:“仿佛星河垂碧落,依稀牛女降人间”,或用碑文记载:“志云唐人过谷,闻洞内札札机声,以故织女名”、“对岸并起牛宫,于是乎在天成象者,于地成形矣??”,从另一个角度猜想,也许“牛郎织女”是织女洞主人的爱情故事,是“织女”爱上“牛郎”后,父母不同意,织女为表忠贞爱情,毅然出家,在“织女洞”修行。之前可能不叫“织女洞”,因为织女家是纺织大户,而且织得一手好布,于是“织女洞”修行后人在织女归寂之后,为纪念织女而重新命名,并以织女得道升天而将织女的爱情故事神化。至于,对岸的牛郎官庄村,也许是牛郎为怀念织女,而主动搬到对面而住。

8、牛郎织女可能是牛郎官庄村祖先与织女洞主人的爱情故事。也许牛郎官庄村真有一个牛郎,而沂源县燕崖乡大贤山织女洞有一个擅长织布的修道之人叫“织女”,牛郎织女是发生在二人身上的凄美爱情故事。因为“织女”是出家修道之人,不能结婚,于是二个只能默默相爱。两人分别住在沂河两岸,每天只能从远处相望,只有每年一次的七月初七烧香大会才能面见一次。虽然每年只能一次相见,但爱情在两人心中一生永驻。牛郎一生未娶,织女一直相爱。为了纪念这段忠贞的爱情故事,于是后人将故事神化,将沂河变天河,将织女变天女。

9、牛郎织女可能是星相学家为了传播牛郎星和织女星而编撰的故事。在古代,对于天上的星星,基本上都是很遥远的事情,所以对于早期的星相学家,向大家传播星相文化非常困难。为了让大家容易记住牛郎星和织女星,于是星相学家根据牛郎星和织女星的特点,编撰出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并间接记录下七月初七的特殊星相特点。试想,如果天上的星星都有一个动人的传说,相信星相学一定在社会中得以广泛普及,“牛郎织女”故事对当今的航天普及存有极有效的借鉴价值。

篇3:牛郎织女 浪漫七夕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

关于七夕,闽南有很多美丽的故事,趋于一致的都与牛郎织女有关。而每个故事中,喜鹊都是其中重要喜剧配角。

泉州民间关于七夕的传说,从小我听到的版本是这样的:天上七个仙女下凡,其中第七个与牛郎结婚生了两个孩子。王母娘娘知道以后很生气,就将七仙女抓回天上。于是,牛郎就用扁担挑着两个孩子去追。王母娘娘拔下头发上的银针丢过去阻隔他们,于是有了银河。直到每年农历七月七日,喜鹊会纷纷飞至天河上,为之搭桥,名曰“鹊桥”,通过鹊桥牛郎和织女才得以见面。人们说,七夕当天不见喜鹊,是因为喜鹊都去为牛郎织女搭鹊桥了。七夕过后,喜鹊头部都秃顶,就是因为牛郎牵牛过鹊桥时,牛蹄子蹂踏所致。而七夕的晚上,也会经常下点小雨,民间解释是牛郎织女相会了,两个人喜极而泣,或是分手时依恋不舍,挥泪告别。

民间广为流传的是据说天帝原来的旨意是允许织女七日一会牛郎,但是喜鹊“报错喜”,错传为一年一度的七月初七日相会。这是喜鹊不能原谅的过失,因此在七夕大清早,人们把早已准备好的胭脂、花粉、花束等物,用红髻索捆扎起来,抛上屋檐顶,责罚喜鹊衔送到天河边,供织女梳妆打扮会牛郎。

厦门有关七夕的传说,牛郎织女原为天上的夫妇星宿,每年七月初七相会。但是牛郎很懒惰,每日的碗筷都不洗,到每年七月初七就累积360块碗,都要织女帮着洗,等织女洗完了,已经没有功夫和他相会。因此,织女埋怨鹊鸟误传,使他们不能时常相会,就捉了鹊鸟去拔毛,所以,每年七月七日这天鹊鸟连影都没,若是有,每只鹊鸟的头,便一根毛都没有。鹊鸟何辜,为了牛郎织女的恩怨,头部不是被牛蹂踏致秃,就是要当搬运工送那么多化妆品到天上,还要被抓去拔毛,的确很逗,也很值得玩味。不过,如果少了这只喜鹊,故事也不好玩了。

在台湾,七夕节又被叫“情人节”、“女儿节”,是“时年八节”中最富浪漫色彩的节日。牛郎织女、天仙配故事中争取婚姻自主,盼望早日团聚,以及对夫妻恩爱、耕织自足生活勇敢追求始终是台湾七夕节的主题之一。台北有一座叫“照明宫”的情人庙,庙中塑有牛郎织女的蜡像,仿佛真人一般。每到七夕节这天,一对对情侣从各地涌向情人庙朝觐,立下他们的山盟海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结连理枝。”如今,闽南地区也渐渐将七夕当成了属于自己的情人节。

那么,七夕究竟缘何兴起呢?

普遍观点认为,中国传统的七夕民俗发端于汉代,南北朝时由皇家传入民间,唐宋以后大为盛行。无疑,她是中华汉民族源远流长的一个节日。古代虽然流传着许多咏诵“鹊桥”爱情的诗歌,比如脍炙人口的秦观的《鹊桥仙》。但准确来说,七夕其实不是古人的“情人节”。在古代中原,七夕则具有“乞巧”“斗巧”的说法,七夕(“乞巧节”)是妇女的节日,反而是元宵节更像情人约会的节日。如果从闽南的民俗来看,尤为如此。 每年盛况空前的泉州正月十五游花灯民俗,由来已久。“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在古代类似元宵节或踏青才是青年男女社交和约会的平台;古代中原的习俗是,每年在这一天晚上,女子们穿针乞巧,是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闽南地区以前也有“乞巧”“斗巧”的习俗,但多不很重“乞巧”。有的地方妇女这一天捉一只蜘蛛,放在小盒中,第二天看其结网情况,判断自己巧不巧;闽南妇女,会在这一天制白酒(米酒),让亲友品尝,PK烹饪;姑娘们则缝制香蘘、香袋,赠送长辈、亲朋好友或心上人;小姑娘还悄悄缝三寸小绣花鞋,鞋里装上糖冬瓜、红枣、瓜子、糖果,在夜深人静后,到厕所拜“东新娘仔”,一边拜,一边舞蹈,一边轻唱一首《东新娘仔》的歌谣……看来,闽南女性也有风情万种的时候。

闽南和台湾的七夕节又是“七娘妈”的诞辰日。七娘妈是民间十分盛行崇拜,被奉为保护孩子平安和健康的偶像。据闽南籍台湾学者林再复考证:闽南人过去越峡跨洋到台湾或异国他邦经商、谋生,大都多年未能归,妇女们只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有了希望才有生活下去的勇气。所以,七夕这一相思传情的节日又演变成对保护孩子的“七娘妈”神的祈祷。每年这天,人们三五成群到七娘妈庙供奉花果、脂粉、牲礼等。中午时分,在檐口摆方桌,敬祀七娘妈。旧时人们要备瓜果菜肴七盘,胭脂花粉七件,剪刀七把,燃香七柱,酒盏七个,筷子七双,小型纸桥七乘,把七娘妈的六位姐姐也全部请来,共庆“七娘妈生”。七月初七日相会,七小姐忙着约会,还要分身来庆生,这真的是个美丽的误会。在闽南古代,民间也有七夕“拜天孙”的习俗。泉州府志《风俗篇》记载七夕陈瓜豆及果,小儿拜天孙,解续命缕”,按照这个习俗,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头一个七夕拜“七娘妈”为“契母”。在七夕,还要解去新生儿在端午节系于手腕上用五色丝线搓成的“续命缕”,将“续命缕”和香粉做成一包掷置屋顶上。到十六岁那年的七夕要“洗契”,意思是已经长大成人、与“七娘妈”脱离关系进行洗礼。“洗契”可以说是闽南地区的成年礼。台湾民间目前还流行一种“成人礼”,即孩子长到满15岁时,父母领着他带着供品到七娘妈庙酬谢,以答谢“七娘妈”保护孩子度过了幼年、童年和少年时代。在这一天,台南地区要为16岁的孩子“做十六岁”,行成人礼。

作为闽南人,在乡下,以前每年“七娘妈生”那天,一早就要欢快地去采七种不同的鲜花,对小朋友来说是件很有趣的事情。中午12点,在家中设香案,摆上这些花,连同汤圆、果蔬、油饭、胭脂、香粉等,面向天井空中,拜“七娘妈”,有的还焚送七娘亭、七娘轿。晚上时,在葡萄架下听长辈讲牛郎织女的故事。据说,如果仔细听,可以听到葡萄架上沙沙的声音,那是牛郎与织女在聊天;年轻女子把盛有清水的脸盆放在天井,也能从中看牛郎与织女相会情景……

其实,不管是在闽南,还是在台湾,七夕都很重视保健食俗。每到七夕之际,民间有许多地方要买来中药使君子和石榴,七夕这天晚餐,就用买来的使君子煮鸡蛋、瘦猪肉、猪小肠、螃蟹等,晚饭后,分食石榴。这两种食物均有一定的驱虫功能,因而很受欢迎。因何有此独特节俗?相传出自海峡两岸尊奉的北宋名医“保生大帝”吴云东(一称吴真人)。由于吴云东医术高超,医德高尚,上自皇家,下至贫民,都尊崇他为医神。景佑元年(1034年)夏令,闽南一带瘟疫流行,好心的名医吴云东带着徒弟,四处采药救治百姓。他见许多大人小孩患有虫病,就倡导人们在七夕这天购食使君子、石榴。因七夕这天好记,期间又是石榴成熟季节。所以,民众都遵嘱去做,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保健作用,后来便相沿成俗,并随着闽南移民过台湾而沿袭至今。宋代乾道年间(1165~1173年),皇帝封他为“忠显侯”、“大道真人”。明成祖永乐十七年(1419),又追封吴云东为“医灵妙道真君”、“万寿无极保生大帝”。在台湾,祭祀保生大帝的庙宇竟多达162座。有趣的是,台湾和漳州沿海地区,七夕的晚餐,民间还习惯煮食红糖干饭,这对诱虫吃药也起了辅助作用。漳州地区民间还有在七夕节用一种特殊食品祀神的习俗。这种特殊食品,漳州人俗称“白酒”,其制法是“白米蒸熟后摊凉”,酒香诱人,甜酸适宜、清爽香甜,十分可口,是酷暑中一种解暑食品。

不过,最有趣的还数漳州东山,过七夕更别具一格:家家户户“拜老婆”。七夕这一天,岛上家家户户一定会买石榴和“小管”(鱿鱼)。中午,米饭、“小管”外加几个石榴,是“拜老婆”不可或缺的东西。“拜老婆”地点就在卧室里的大床上,把上述三样摆在床中央,那个插香的小巧“香炉”,人们偏偏不叫“香炉”,而叫它为“老婆广(筒)”。从民俗的角度解读,其实其为一种生殖崇拜。看来,漳州人的节日创意一点不逊色泉州、厦门。

篇4:关于过年习俗的美文:拜年时

酒足饭饱之后,屋子里会支起一张麻将桌,一声招呼总是激起多声回应,很快各家代表盘踞一角以车轮战的形式开始了中国人最钟爱的一项休闲娱乐,而且在我们家,总是站着观战的远多于坐着打牌的,看着的总比打着的更着急。另外一间屋子就是一年一度的最大“家庭会议”,做饭刷锅的在一番忙碌之后也终于得空闲下来参与进来,于是一伙子人开始七嘴八舌东家长西家短地八卦开了,从大姨家说到小姨家,从自己家说到别人家,从长辈说到晚辈,从过去说到将来,反正话题总是滔滔不绝,话头总是得抢来抢去。还有一批不可小看的生力军就是院子里跑着的我们,捉个秘藏,逗个鸡狗,看个骡子马的都觉得新鲜无比。

小时候,总是盼望着每年的这一天,因为除了年夜饭之外,这是顿不可多得的大餐,我们小辈人总是从第一道菜开始上就围在桌旁眼巴巴的盯着,盘算着一旦开吃应该从哪道菜下手,但是慑于父母锐利批评的眼神,不管五脏庙里的馋虫再怎么闹得厉害也是绝计不敢先动手的。小时候盼望着这一天,还因为我总能在兜里塞满面值不等的压岁钱,院子里到处是长辈们转着圈的找着小辈给钱,然后就是各家孩子赶紧跑到自己妈妈前去汇报哪个姨哪个姑又给了多少多少钱。家里为数不多的几个弟兄在母亲的提点下接着钱便开始窟通窟通的挨着个的给长辈们下跪拜年,而我们姐妹们就围在一边指指点点的边看边笑。

一年年的,风俗传统就这样一直沿袭着,一年年的,姥爷姥姥就是在这样不知不觉中老去了,当年新嫁的闺女们如今十多年过去也早已是撑着又一个家庭的顶梁柱了,曾经在院子里疯跑着的我们几个姐妹尽管仍是长辈眼中的孩子却也开始静静得坐在屋里听着这各家的唠叨,慢慢学着如何处理琐碎的家务和应对扯不清道不明的人情关系。

而今再回老家,家中待亲的佳肴,在这个吃喝玩乐已无需假借节日之名的年代,早就刺激不起我的任何兴奋感;对已开始在方方面面独立的我,收压岁钱也慢慢成为了历史;院子也不是当年的那个土院土房了,取而代之的是几排明亮而又整齐阔气的砖瓦房;院子里仍然不缺疯跑的孩子,只是如今既当姑又当姨的我换了角色,成了跑着看孩子的。但是老家温暖的感觉却是经年未变,让人轻松愉悦,简单快乐。还是喜欢和众多兄弟姐妹们挤在一起抢饭吃,不是因为多么稀罕,而是欣喜于和姐姐共食一碗的亲密;还是喜欢跟着大姨小姨到各村去转亲戚,不是为了能多收点压岁钱,而是想着几辈的亲戚里能多认几个就多认几个;还是喜欢扒拉扒拉屋子里的好吃的,只是不再因为自己馋嘴,而是看看姥姥吃得到底好不好。

下午和姥爷一起坐在外屋喝茶吃瓜子,冬日午后的阳光绵绵地照在身上更增添了这种温暖。八十岁的老人已经没有太多过盛精力挨个闺女的去嘘寒问暖了,缕缕烟圈飘过眼前,再看出生在21世纪的两个孩子,忽然觉得世事恍惚。就是脚下的这片地,见证了几代人的更替,也见证了几代人的成长,而我则深感有幸生为这个大家族的一员。看着这四世同堂,物阜民丰的气象,感受着巷陌人家升腾出的一片旺气,我一下子好像变的豁达许多,不怎么惧怕年年累积疯长的年龄了,发现原来有很多美好是要在特定的年龄段上才能体验得到的,二十多岁的我是无论如何也感受不了姥爷姥姥看着满屋儿女幸福快乐的过自己小日子的骄傲和满足的。只要我们生而有情,又何必在意自己是花朵还是树桩呢!环顾这带着浓重家的韵味的大院,想自己带着一脉相承的善良淳朴,背着祖上庄稼人的勤奋厚道,未来即便是未知重重,我也固执地笃信着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和那份幸福是断然也不会割舍得与我擦肩的,而我,也会永怀着与长辈们一样的感恩,尽享岁月流逝,尽管从容成长。

篇5:关于中秋节习俗:民间拜月

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关于中秋节习俗:民间拜月]

篇6:七夕习俗:少女拜织女

潮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小城市,留传着不少风俗习惯。比如说:除夕夜我们无论有多忙都会在这一天回家吃团圆饭,寓意团团圆圆,幸福美满。大年初一会进行祭神祭祖活动,十分热闹。其中我最喜欢在大年初一的时候给亲朋好友送“大吉”。

在春节的前夕,家家户户都会到商场,挑选又大又新鲜的桔子,上面还必须带有翠绿的枝叶。我问妈妈:“为什么要买四个桔子呢?”妈妈面带微笑地说:“大桔与‘大吉’同音,寓意着大吉大利,所以我们去拜年时都愿意带上两个大桔。另外两个放在家里,等待亲朋好友来我们家拜年时可以与之互换。”

春节到来时,我们拿出一大盘五颜六色的糖果和又大又新鲜的`桔子来招待亲戚朋友。有的时候,我也捧着一对绽放着笑容的大桔子,到了曾祖母家里拜年。我对曾祖母拜年说:“新年快乐,大吉大利”。曾祖也从一大盘桔子里拿出一对最大最鲜艳的桔子,笑咪咪地对我说:“祝你新年学习进步,吉祥如意!”然后,我拿着曾祖母的“大吉”吃着美味的糖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我想:曾祖母提醒我要学习进步,今年开始我要认真学习,争取考上重点中学。

到了下午,我又带着另一对“大吉”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老三姨家拜年。到了老三姨家里,我也是一样送了她一对“大吉”,我说了一声:“大吉大利,祝您幸福安康!”老三姨说:“也祝你学习进步,健健康康!”说着她送给我一对大桔。我礼貌地从老三姨手里接过了那对大桔,说道:“吉祥如意!”老三姨慈祥地笑了,眼里洋溢着幸福,说:“同同!”我听了,不知如何是好,我不知道“同同”是什么意思,以为是“铜铜”,是铜块吗?于是,我问老三姨:“‘同同’是什么意思?”老三姨说:“‘同同’是同样的意思,我也祝你吉祥如意!”

上一篇:电视台工作者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助理工程师年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