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V6控制电脑简介

2024-04-28

MV6控制电脑简介(共9篇)

篇1:MV6控制电脑简介

MV6控制电脑简介 功能与原理

温度与制冷输出控制

模块化冷水机组中,每个模块单元压缩机的运行取决于系统所需求的制冷量。MV6电脑控制系统实时检测冷冻水进水和出水的温度,与温度控制的设定值相比较,计算系统需要的运行负荷,以此确定所需工作的压缩机数量。机组启动运行或负荷加载时,压缩机是逐级逐台启动的,即当上一台压缩机启动到最大输出状态后,才启动下一台压缩机。逐级启动的方式使一台大型的冷水机组在启动时不会产生强大的启动冲击电流,避免对供电回路的影响。机组输出控制可以选择回水温度控制或出水温度控制。Multistack模糊控制技术使机组无论是选择回水温度控制,或是出水温度控制,都可以在维持冷冻水工作温度的情况下,使压缩机的工作数量最少,达到最佳的运行效能。当负荷控制选择回水温度控制时,一个四级的VSP设定可以使机组低负荷运行时对出水温度进行不同程度的补偿,在维持冷冻水温度和节省能量消耗之间

获得最佳的平衡。

风冷冷水机组包括单冷机型和热泵机型,通过控制板上选择开关可以选择机型,通过菜单还可以对热泵机型进行制冷/制热运行模式的选择。

运行显示

控制系统具有一个5.7英寸的触摸式显示屏,菜单式的结构可以快速进入需要查阅的信息界面。主菜单下的5个子菜单可以分别进入机组状态、负荷输出档

案、参数设置、故障档案、服务热线等信息显示界面

机组状态记录和显示系统冷冻水的工作温度、系统输出负荷百分比、需求负荷百分比、机组进入下一个负荷级运行的延迟剩余时间、系统当前存在的故障数量(如果有的话)、机型、软件版本、压缩机工作压力、膨胀阀后温度等。负荷输出档案机组的制冷输出从0%至100%被分成10个负荷段,MV6自动累计每个负荷段机组的运行时间。同时,在负荷输出档案中也累计了每一台

压缩机的工作时间。

参数设置用于对机组的控制和保护设定参数进行修改。参数设置根据重要性等级被两极密码保护,只有获得授权的人员才能够对控制和保护参数进行设

定或修改。

故障档案MV6控制器按照故障发生的先后顺序,记录最后发生的60个故障,故障可能是系统故障,或是模块单元故障。在每一条故障下,记录了故障发生的时间、日期、故障的位置、故障的原因、故障的当前状态、故障发生时系

统以及故障压缩机的工作参数等详细的故障信息。

压缩机运行顺序与运行时间

MV6电脑控制器实时记录每一台压缩机的累积运行时间,根据每一台压缩机的运行时间建立压缩机工作顺序表。当机组加载需要启动新的一台压缩机运行

时,会选择所有待机的压缩机中,累计运行时间最短的那一台启动;同样,当机组卸载需要关闭一台压缩机运行或减少压缩机的工作级数时,会选择正在运行的压缩机中,累计运行时间最多的那一台减少工作级数或者关闭。

故障保护

MV6电脑控制系统实时监测以下的故障条件,当模块单元当出现故障时,电脑控制器将关闭故障压缩机组的运行。如果所出现的故障是机组系统的故障,电脑控制器则关闭模块化机组中的全部压缩机的运行。

系统故障冷冻水流量过低

冷冻水出水温度过低

外部连锁故障/保护

系统板通讯故障

模块单元故障润滑油压力过低

压缩机排气压力过高

压缩机吸气压力过低

蒸发温度过低

模块单元冷冻水出水温度过低

压缩机马达过载、马达线圈温度过高(需压缩机支持)

单元板通讯故障

联机运行/手动运行/强制关机模式

安装在模块单元内的单元控制板具有一个5位的DIP开关,通过DIP开关的不同设置,可以将每个模块单元(或每个制冷回路)分别设置到联机运行/单机运行/强制关机等工作模式。在联机运行的模式下,模块单元受到主控制电脑的控制,与其他模块单元共同按照一定的程序运行;在单机运行的模式下,模块单元是处于不受主控制电脑控制,而在单元控制板的控制下运行的,这是一种受控的手动运行模式,以满足对模块单元的检修、调试或试运行。在单机运行模式下,压缩机的开停取决于模块单元所设定的冷冻水出水温度,如果单元冷冻水温度低于设定值,压缩机则关闭运行。这一模式下对压缩机的各项保护继续有效;在强制关机的模式下,对这一模块单元的控制被隔离,压缩机被关闭,用于对模

块单元的故障隔离和检修。

密码保护

MV6具有用户密码和维修服务密码两级保护。用户密码用于修改系统运行参数的设置,而维修服务密码用于修改所有控制参数的设置。两级密码保护可以确保只有获得授权的人员才能够修改机组的控制和保护设置,避免无关人员因为

随意改动机组的控制而导致机组故障或运行混乱。

远程监控(选配)

MV6控制系统提供了标准的RS485通讯接口,以下三种方式都可以进行数

据通讯,对机组远程监控:

(1)直接将控制系统连接到一个上位PC电脑。在一个与Windows系统兼容的Multistack远程监控软件支持下,在远离机组的地方对机组进行监控。这种

方式通讯电缆的最大连接长度为1000米;

(2)MV6的数据传输支持开放的ASCII协议,通过BAS系统对机组进行

远程监控;

(3)Multistack可以为用户提供一个可选的Ethernet-Card,用户为此授予一个唯一的IP地址,通过Internet或用户自主建立的局域网进行数据传输,监控界

面可以是以上两种方式的任何一种;

2、电源及RS485通讯口接口连接

MV6控制器通过RS485通讯口与系统控制板、单元控制板用屏蔽双绞线连接起来,构成一个MV6联机控制系统,址设定见“3.系统设置”和“4.模块单

元设置”。电源插座和RS485针脚说明见图3-2。

广州速能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篇2:“意识头盔”通过大脑控制电脑

日前, 俄罗斯科学家能够通过大脑意识控制计算机, 该系统包括由电极形成的一个头盔和能够读取大脑脉冲并转换成为电脑屏幕字符的特殊程序。

当一个人戴上这种头盔, 仅需要大脑进行思考就能控制计算机打出相应的字符, 或控制某些机械仪器, 这项技术将为那些残疾行动不便的人群带来福音。神经计算机交互项目的主管科学家德米特瑞卡尔洛维斯基 (Dmitry Karlovsky) 说:“瘫痪者通过这种头盔装置能够将信息传达至外部世界。”

同时, 卡尔洛维斯基带领研究小组还设计了一种微型实验模型, 它能够依据人们的大脑意识指引进行相应操作。目前, 在全球有大量的瘫痪和残疾人, 多年以来科学家一直致力于如何帮助他们改变生活, 而当前发明的这种头盔装置则找到了解决方案。

篇3:用大脑控制电脑

听起来脑机接口技术这个名字很陌生,实际上从字面上看很好理解,就是一种将脑和机器设备连在一起的技术。“脑”是指有机生命形式的脑,“机”是指任何处理或计算的设备,其形式可以从简单电路到硅芯片。具体来说,脑机接口技术是人脑与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设备之间建立的直接交流和控制的通道。利用这个通道,人就可以直接通过脑来表达想法或操作其他设备,而不需要通过语言或肢体的动作,这是一种全新的通信和控制方式。

脑机接口有有创和无创两种形式,有创形式即在大脑中植入脑活动捕捉器,无创即在大脑外部设置捕捉器。目前,脑机接口技术面临两个技术难题。第一个难题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从人的大脑中获得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有效解读;第二个难题是如何把设备植入大脑,并且保证这个设备能够在使用者几十年生活中正常运转。要突破这两个难题,研究界还需要花上很多年时间。科学家研究的目标,是使未来脑机接口技术成为人脑的一部分,就像是计算机的内存一样,可以随时调出来,为人所用。

心灵感应的实验

在进行脑机接口研究时,往往先在动物身上进行,看看能不能实现脑机接口。 20世纪90年代,美国科学家就在恒河猴的脑中植入了一些电极,通过脑中直接采集的电信号来控制机械手。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那只猴子把这只机械手当成了自己的手,可以运用自如。现在,科学家更进一步,让猴子与机械手之间产生了“心灵感应”。浙大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脑外科医生为一只名叫“建辉”的猴子做了脑部手术,他们在“建辉”的大脑运动皮层植入两个与200多个神经元相连接的芯片。芯片的另一头连接着一台计算机,它实时记录“建辉”一举一动发出的神经信号。研究人员利用获得的神经信号,研发出神经信号实时分析系统,对记录到的200个神经信号进行解读,最终区分出了“建辉”抓、勾、握、捏4种不同信号的“密语”。当“建辉”开心地玩着玩具,它的脑部信号被外部的计算机“截取”并“破译”,直接传递到了机械手,“心灵感应”就这样产生了:在不远处,一只机械手就像是与“建辉”有“心灵感应”,亦步亦趋同步做着与“建辉”一模一样的手部动作。

美国杜克大学的神经学教授也进行了一项十分有趣的实验,使两个相距几千千米的小鼠建立起了一种电子连接,让其中一只小鼠脑中的信号能够帮助另一只小鼠完成智力游戏。科学家将一种特殊的设备植入两只小鼠的脑中。甲鼠是“编码者”,它曾受过特殊训练,会通过压下笼子里的一根杠杆取得食物;乙鼠是“译码者”,没有经过这样的训练。进行实验时,科学家记录甲鼠脑中运动皮层的活动,再将记录到的数据转化成电子信号,通过神经链路传输到乙鼠大脑内植入的设备中。尽管乙鼠对甲鼠所接受的训练任务完全陌生,但它的运动皮层在处理来自甲鼠的信号后,也能从中得到有用的信息,知道压下杠杆来取得食物。

用脑控制直升机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一位科学家长期致力于直升机试验的研究,他试图用脑机接口技术来控制直升机,为此他进行了一项意念控制直升机模型的实验。实验时,他让5位参与者佩戴着装有64个电极的“帽子”,然后通过计算机将脑电波与运动相匹配,之后计算机被设定成只依靠参与者的思维和WiFi网络来控制直升机。在大学的体育馆中设了很多障碍物,他让参与者用意念和手势控制直升机躲避障碍物飞行。结果参与者通过大脑的思维和手的动作,可以遥控直升机安全地穿越障碍物,其成功率高达90%。

另外的实验也证明这样的思维能力可以控制机械轮椅,而且一系列的可靠大脑信号甚至被用于演奏世界上的第一支“大脑管弦乐”。

在临床医学上的应用

脑机接口的研究是近年来康复医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在这一技术的帮助下,未来有一天,坐在轮椅上的人可以通过脑机接口技术做更多事情。

一些科学家采用脑机接口技术推出了一系列的医疗设备。比如丰田公司的智能轮椅,它可以仅凭人的思维驾驭。轮椅上安装有一个小桌板,上面可以放置笔记本电脑,坐轮椅的人戴上一个电极帽,脑电图感应装置把大脑发出的信号传输给笔记本电脑,后者又将它们变成轮椅操作指令。用思维操作的轮椅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玩意,但丰田公司的轮椅大大缩短了发出指令和执行指令之间的时间。过去这个过程需要好几秒钟,现在只需要千分之一秒。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科学家研制出大脑思维翻译器,它是一种可以实时翻译大脑信号的技术,植入大脑内部的装置以无线的方式向外传送大脑信号,外部的语言合成器可以实时接收大脑信号并将其翻译成人类语言。该技术已经在一位闭锁综合症患者身上取得实验成功。利用这项技术,“思想变语言”的过程仅仅需要50毫秒,这与神经正常的人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时反应时间相持平。

从现在脑机接口的研究来看,用脑机接口技术来“窥测”人的内心活动也是有可能的。科学家们基于人们在重复思考时大脑会重复放电的认识,已经找到一种方法来“重塑梦境”,甚至可以在人们观看图像时实时地将他们观看的图像“重塑”出来。这一技术有潜在的应用,例如,能够用于获知自闭症孩子在看到面孔时如何反应,了解这些孩子的思想活动。在更广泛的应用层面,“窥探”人的思想也许能够帮助揭示陷入重度昏迷的病人正在“想”什么,揭示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大脑活动。

【责任编辑】蒲 晖

篇4:MV6控制电脑简介

近年来,意大利、韩国等制造的电脑袜机迅速占领了我国的袜机市场,传统的手工操作式机械袜机已经逐步被淘汰[1]。在电脑袜机控制系统的作用下,袜子的生产过程完全实现了电控、气控自动化,无须人工的任何干预,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因此,加紧研发电脑袜机控制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袜机中需控制的现场器件很多,用一般的常开常关方法进行控制,会造成很大的电流值和剧烈的电流峰值变化,不仅浪费了大量的功率,而且容易发热导致因温度过高而烧坏元器件,因此必须有一个合理的控制思想,再配以可靠的硬件电路与良好的软件算法,才能构成一个稳定、省电的袜机控制系统。变频控制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控制技术,其主要是通过快速改变电信号的频率来控制一些大电流的器件。它在交流电机的伺服控制上取得了很大成功,但其应用领域不仅仅局限于此[2]。将变频控制的思想应用于袜机的选针器、电磁阀、步进电机等各种现场器件的控制,可以较好地解决袜机控制系统的平稳启停问题,并极大地降低系统电流值,从而减少散热量,降低能耗。

本研究拟设计一个简捷、省电、安全的电脑袜机控制系统,较好地控制袜机的各种现场器件,并具有接收上位机花纹数据、编织相应花色袜子的功能。

1 系统结构与硬件设计

袜机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主板、控制板、选针器驱动板、电磁阀驱动板、步进电机驱动板和伺服电机驱动板等部分,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

主板负责液晶按键等人机交互界面功能和远程通信功能,采用菲利普LPC系列的ARM处理器。控制板采用数字信号控制器,它包含PWM、正交编码器等模块,特别适合于袜机现场器件的控制[3]。主板和控制板之间采用工业级的CAN总线进行通信。

1.1 选针器驱动模块

选针器是电脑袜机的核心部分,与提花直接相关,由多把选针刀组成[4,5]。选针刀带有一块磁铁,根据线圈的磁场变化而运动。因此,它的控制部分要求能够加正反两个方向的直流电压,并快速切换。采用变频控制的方法,搭建一个桥式电路进行控制,如图2所示。

控制信号与驱动信号之间用光电耦合器PS2501进行隔离,保证信号不受后端电路的干扰。用4个达林顿管构成H桥电路,使得输出信号的电压可以快速进行正反切换,且频率可以任意改变,从而实现变频控制。桥式电路的两个输出端直接连接选针刀背后的线圈两端。线圈通电后会产生磁场,从而产生磁力以控制选针刀的出刀和回刀动作。

1.2 电磁阀驱动模块

在袜机中,电磁阀被用来控制刀具的进退。电磁阀是开关控制器件,要求相应的控制电路具有开和关两种状态。它的电流通常比较大,经常处于打开状态,可以采用高电压、大电流的达林顿晶体管直接进行控制。

1.3 步进电机驱动模块

步进电机是根据相位信号的变化而一步步转动的电机,它在袜机中实现传送纱线等重要功能。在袜机的运行过程中,步进电机的运转速度需要根据其他部件的运行情况而不断地改变,保证纱线的顺利传递。运用变频控制技术,通过实时改变相位信号的频率来控制步进电机的速度和位置,其控制电路如图3所示。

L298为双H桥芯片,可以直接驱动一个二相式步进电机。在每个H桥的接地端串联一个0.5 Ω的精密电阻,实时获取桥路上的电流值,在电流过大时立刻关闭整个模块。L6210是一个二极管阵列,起到续流的作用,实现相位信号的快速切换。

2 系统软件设计

电脑袜机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包括各个控制点的驱动程序、制作袜子的动作程序以及人机操作接口程序等。袜机的各个控制对象在运行过程中的开关很频繁,电流大且变化剧烈,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很难保证。因此,系统软件设计的关键在于运用变频技术对各个控制点进行合理的控制,从而构造一个稳定安全的袜机控制系统。

2.1 选针器驱动程序

在选针刀的两端加上电压(正相或反相)后,刀片会有一个动作(出刀或回刀)。当动作完成后,应该马上撤掉加在上面的电压。如果一直保持通电状态,会将通电线圈烧坏。因此,加在选针器上的电信号必须根据系统动刀的要求不断地改变频率,并且要不断地进行PWM调制,既保证刀片可以顺利动作,又使选针器总的通电时间降到最低,减少功耗和散热量,保证线圈不被烧坏。

2.2 电磁阀驱动程序

电磁阀因导通电流比较大很容易发热,而其在袜机的实际运行过程中要长时间地处于打开状态,因此,电磁阀的温度过高一直是困扰袜机控制系统安全性的关键问题。用软件模拟的方法产生一个PWM调制的方波,代替普通的直流电压进行控制。实际的控制信号波形如图4所示。

控制信号的频率必须足够高,从而保证电磁阀处于导通状态,实际采用的频率为2 500 Hz[6,7]。它的占空比可以尽量调低,只需维持电磁阀处于导通状态即可,经反复实验,得出其最低值为40%。这样做可以大大降低电磁阀上消耗的功率,使得袜机运行过程中电磁阀的散热量降到最低,从而保证了袜机控制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2.3 步进电机驱动程序

步进电机的驱动方式有许多种,包括半步工作方式、两相激励的基本步距工作方式和单相激励的基本步距工作方式[8]。不同的驱动方式,其电流的大小、散热量和所产生的力矩的大小都有所不同。3种驱动方式的比较如表1所示。

根据袜机的实际负载情况,选用两相激励的基本步距工作方式。在袜机的运作中,针对不同的工艺环节,步进电机的运行速度是不同的。考虑到电机的惯性,电机速度的切换必须逐渐进行,否则会造成电机失步,导致电流过大而烧坏线路板。这时就要采取变频控制技术,在软件上逐渐改变相位信号的频率,使电机安全地切换速度。电脑袜机控制系统的软件流程图如图5所示。

3 结束语

本研究将变频技术应用于选针器、电磁阀、步进电机等各种袜机现场器件的控制中,以达到降低系统的功耗和散热量、构造一个简捷、成熟与稳定的电脑袜机控制系统的目的。本系统经过较长时间的运行和试验,研究数据结果表明该技术方案切实可行,现已初步应用于控制袜机进行编织生产。

参考文献

[1]夏风林,陈展云.针织机械的发展动向[J].纺织导报,2005(8):81-84.

[2]贾梅英.变频调速技术的推广应用[J].机械管理开发,2005(3):64-65.

[3]美国Microchip公司.Microchip.dsPIC30F系列参考手册[M].美国Microchip公司,2005.

[4]HASEGAWA J,KAWABATA S,SUZUKI Y.Needle selec-ting control apparatus for circular pattem knitting machines:美国,3955384[P].1975-03-05.

[5]DONG X L,KOJIMA S.Dielectric and resonance frequencyinvestigations of phase transitions in Nb-doped PZT95/5 and75/25 ceramics[J].Journal of Physics Condensed Mat-ter,1997(9):171-177.

[6]李方园.张力控制的变频系统[J].轻工机械,2009,27(3):39-42.

[7]姚道如,汪功明.变频器和PLC在注塑机节能改造中的应用[J].轻工机械,2008,26(6):59-61.

篇5:安全地远程控制电脑

UltraVNC和TeamViewer一样操作简便,但是对于使用的互联网接入服务不提供固定IP地址的个人用户来说,需要设置动态域名供远程访问使用。

安装软件 执行安装程序,在安装向导的选项中,远程控制其他电脑需选择安装“UltraVNC Viewer”,让电脑可以被远程控制必须安装“UltraVNC Server”,同时,应选中“Upgrade 1.0.8/1.0.9”安装选项,以支持最新的版本。选择安装“UltraVNC Server”的电脑,在接下来的步骤可以选择“Register UltraVNC Server as a system service”将远程控制服务注册为系统服务,随系统启动自动加载。

设置密码 安装完成后右击软件在任务栏通知区域中的图标,选择“Admin Properties”,并在“Authentication”设置的两个输入框中,分别键入用于远程控制和查看(只能看不能操作)的密码。

建立连接 在用于控制的电脑上启动“UltraVNC Viewer”,在“VNC Server”输入框中键入目标电脑的IP地址或者动态域名,单击“Connect”并输入目标电脑的远程控制密码,即可连接远程电脑进行操作。

加密插件 UltraVNC本身并不提供数据加密功能,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插件来添加该功能。首先,下载加密插件(http://t.cn/8DDMe2d),执行插件安装程序之后,在接受远程控制的电脑上打开“Admin Properties”设置对话框,在“DSM Plugin”选项下选中“Use”,并从右侧的下拉菜单中选择“SecureVNCPlugin.dsm”或“SecureVNCPlugin64.dsm”(64位系统),单击“OK”存储设置。接下来,在用于控制的电脑上启动“UltraVNC Viewer”,选择“SecureVNCPlugin.dsm”或“SecureVNCPlugin64.dsm”,即能以加密的方式连接远程电脑进行操作或传输文件。

消除障碍 Windows防火墙或者类似的安全软件可以导致UltraVNC的远程连接出现异常,注意在防火墙提示有与UltraVNC相关的连接请求时仔细地阅读并谨慎选择设置。

加快速度 通过调整压缩编码方式可以提高远程控制的连接速度。首先,打开“UltraVNC Viewer”并单击“Options”,在设置对话框中取消“Auto select best settings”选项的选中标记,并选择“Ultra”,选中“Use CopyRect encoding”、“Zip/Tight Compression”和“Jpeg (Tight) - Quality”,单击“OK”存储设置,重新连接即可。

篇6:MV6控制电脑简介

关键词:NE555,单稳态,延时,点动,长动

0 引言

在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 电脑的智能化控制已经被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在车站等公共场所, 每天都在轮放着各种各样的广告, 而这些播放设备部分使用的是电脑一体机, 对其的控制大多需要人工的参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使对播放设备的控制更加智能化, 经过筛选及实验, 最终选择了对KG316T微电脑时控开关进行改进, 以便实现在无人职守状态下对播放设备的开关机进行定时控制。

1 功能介绍

KG316T微电脑时控开关内置电池、工业级芯片, 具有精度高, 抗干扰强, 体积小, 功耗低等特点, 被广泛应用在户外的智能控制等领域。

2 原理分析

经过对实物的拆解及电路原理分析, 绘制出其内部电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 其工作原理为220V市电经变压器隔离、降压后、再经D1整流桥整流、C1滤波后一路为外围电路提供直流工作电压, 另一路由R1分压、C2、C4滤波、R2再分压后供给控制芯片5脚。并使LED发光, 指示时控开关已经接入市电;LED2接到控制芯片的3、4脚, 用来指示时控开关的运行状态。时控开关的1脚为内部1.5V电池 (内附电池保证在停电时设定的数据不丢失和控制芯片计时的不间断, 长期供液晶显示时钟和微电脑电路运行) 的正极, 6脚接地。当微电脑控制设置为自动时, 控制芯片计时达到某组“开”的时间时, 微电脑控制芯片的2脚输出高电平, Q1、Q2依次导通, 继电器吸合, 时控开关转为开态。此时微电脑控制芯片的3脚处于高点位、4脚处于低点位, LED2点亮, 指示目前时控开关处于开状态。当控制芯片计时到达设定的某组“关”的时间时, 微电脑控制输出端变为低电平, Q1、Q2截止, 继电器释放, 时控开关转为关态, 同时, 由于Q1、Q2截止, 微电脑控制芯片3、4脚变为等电位, LED2熄灭, 指示目前时控开关处于关状态。当选择手动时将时控开关设定为“开”或“关”的状态时, 微电脑控制输出端子分别输出高电平或低电平, 控制、指示电路工作过程与设置为自动时相同。

3 点动的实现

根据以上工作原理, 当定时时间到了之后, 继电器一直处于吸合状态, 但是想要控制电脑一体机的开关机却是要求继电器吸合一下接着断开就可以, 所以改动的第一步是要把继电器的工作状态改为点动。让继电器实现点动的方法在这里我选用的是在继电器的前面加一级单稳态触发电路。

3.1 元件选择

为了节省体积及提高稳定性, 在这里我采用的是分立元件, 由电阻、电容、三极管、二极管等组成。其调试的关键是电容C3容量的选择和电阻R6的选择, 这两个参数直接影响到继电器吸合时间的长短, 过短不能有效的触发电脑一体机开机, 过长容易使电脑误动作。

3.2 电路原理

依照如下电路图的参数设置, 继电器吸合的时间是0.5S。电路图如图2。此电路图替换图1中的D2和K1。其工作原理为:R6和C3为此单稳态电路的定时元件, 控制继电器的吸合时间, 当图1中的三极管Q2导通时, 电容C3瞬间被充满电, 控制继电器吸合的三极管Q3导通, 继电器吸合, 以控制电脑开机。二极管D5、电阻R5、R6对电容放电, 当放到一定程度之后, 三极管Q3无法维持导通, 继电器闭合。虽然图1中的三极管Q2一直处于导通状态, 但由于电容隔直通交的特性, 故相当于断路, 继电器一直处于闭合状态, 直到下一次触发。

4 延时的加入

以上在电脑一体机待机的时候虽然实现了开关机功能, 但是如果遇到停电, 来电的瞬间, 电脑和控制器同时动作, 但由于电脑电源部分还没有自检完, 而控制部分就动作完了, 这样就出现了无法控制电脑开机的情况。故在这里要加入一个通电延时, 为了提高延时电路的稳定性及精确性, 我选择了NE555时基集成电路作为电路主元件。

4.1 元件参数

NE555时基集成电路是8脚封装, 双列直插型, 电压为直流5~18V, 各引脚功能如下:1脚 (GND) 是地端。2脚 (TR) 为触发端, 3脚 (Vo) 为输出端, 它有O和1两种状态, 由输入端所加的电平决定, 输出高电压约低于电源电压1V-3V, 输出电流可达200m A, 因此可直接驱动继电器;4脚 (MR) 是复位端, 5脚 (Vc) 是控制电压端, 不用时, 经0.01u F的电容接地, 以防止引入干扰;6脚 (TH) 称阈值端;7脚 (DIS) 是放电端, 8脚是电源端。

4.2 电路原理

延时部分的电路图如图3所示。此电路的IN、OUT串联在图1整流桥2脚的后面。

其中C1、R1为延时控制, 可以控制延时电路延时时间的长短, 当控制器得电时, 经图1中的整流桥D1整流, C1滤波后的12V工作电压加至延迟器上, 这时NE555的2脚 (TR) 和6脚 (TH) 为高电平, 则NE555的3脚 (Vo) 输出为低电平, 因此控制器后面的电路不得电而无法工作。这时电源通过图3中的电容器C1、电阻器R1至“地”, 对C1进行充电, 随着C1上的电压升高, NE555的2脚 (TR) 、6脚 (TH) 的电压越来越往下降, 当此电压下降至2/3Vcc时, NE555的3脚 (Vo) 输出由低电平跳变为高电平, 这时后面的电路将得电而工作, 继电器得电而触点闭合。

至此, 电路的改进已完成。

5 输入输出的改动

为了配合电路的工作, 输入输出也要做相应的改动。①将连接继电器的220V电源输入的那根细线和变压器焊在板子上的那根入线焊下来, 接到一块, 用胶带缠好。②将连接继电器的220V电源输入的那根细线旁边的那根粗线贴着接线柱的根部剪断, 焊接到继电器常开触点的一端, 并将输出接线柱的另一根线焊到继电器常开触点的另一端。此时, KG316T型微电脑控制器便可以实现由长动到点动的转变, 以便实现对电脑开关机的控制。

6 总结

通过以上几步的改造, 此KG316T微电脑时控开关实现了以点动输出方式控制电脑在无人职守场合下的定时开关机。具体设置方法举例如下:假如你想让电脑早上6点开机, 晚上18点关机, 设置过程如下:开机:把第一个定时的开设置为早上6点, 第一个定时的关设置为晚上17:59, 这样的话早上6点继电器动作, 电脑开机。中间如遇停电, 当来电后, 由于还没有到关的时间, 所以经延时后控制部分得电, 图2中的三极管Q3输出高电平, 继电器动作, 电脑开机。当到达17:59时, 定时时间到, 图2中的三极管Q3输出低电平, 控制部分失电, 继电器不动作, 电脑没有反应。等待第二个定时指令的到达。关机, 把第二个定时开设置为晚上18:00, 当到达晚上18:00时, 继电器动作, 电脑关机。第二个定时关设置为晚上18:01, 当到达时, 图2中的三极管Q3输出低电平, 控制部分失电, 继电器不动作, 电脑没有反应。控制部分等待下一个定时指令的到达。

如想获知图中元件的具体参数, 请联系作者索取。

参考文献

[1]杨志忠.数字电子技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5.

[2]付植桐.电子技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12.

篇7:便捷超频手机控制电脑频率

MSI AfterBurner

类似华硕GPU Tweak、微星MSI AfterBurner这类显卡超频工具以前我们也曾介绍过,它们的特点不同于主板软件,只要是主流的显卡都可进行控制及频率、风扇转速和电压调整,无需一定是华硕或者微星显卡(图1)。

今天着重说微星MSI AfterBurner,因为这是目前唯一同时在iOS和Android双智能系统上推出AfterBurner APP的工具,通过同一网段内的移动设备和PC,能实现其他软件根本无法企及的功能和特殊用法(图2)。

手机遥控超频

我们正在玩一款单机大作时基本都是使用全屏幕显示的。玩到一关正激烈时,由于场景复杂显卡有些吃不住劲fps骤降,又或者显卡风扇声音像拖拉机难以忍受。在传统的使用场景当中我们只能暂停游戏,切回桌面打开显卡工具去调整频率。不过很多全屏游戏切入切出会有一定问题,如果退出游戏再调整实在有些影响心情。

有了AfterBurner APP则不同,通过Wi-Fi网络可随时监控PC中显卡的温度、电压与风扇转速等,还可直接对PC显卡进行超频和电压调整,PC版AfterBurner中几乎所有高级功能都在AfterBurner APP里完整体现。连接方法很简单,只需PC和手机/平板端同时安装AfterBurner,打开后移动设备和PC均在同一网络环境中即可。PC端要设置好IP、端口和安全密钥。之后在手机/平板APP上的设置里一一验证就可顺利联通。不论是在PC端还是移动设备端更改显卡参数都会及时使彼此同步(图3),在全屏状态下即时调整显卡以适应不同游戏。

篇8:MV6控制电脑简介

远程控制, 指的是在本地计算机上通过远程控制软件发送指令给远程的计算机, 从而操纵远程计算机使之能够完成一系列工作。

远程控制必须通过网络才能进行。位于本地的计算机是操纵指令的发出端, 一般被称为主控端或客户端, 非本地的被控计算机则通常叫做被控端或服务器端。这里所说的“远程”并不等同于远距离, 主控端和被控端可以是位于同一局域网的同一房间中, 也可以是连入Internet的处在任何位置的两台或多台计算机。远程控制软件一般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客户端程序 (Client) , 另一部分是服务器端程序 (Server) , 通常在使用前需要将客户端程序安装到主控端的电脑上, 将服务器端程序安装到被控端的电脑上。它的控制的过程一般是先在主控端电脑上执行客户端程序, 像一个普通的客户一样向被控端电脑中的服务器端程序发出信号, 建立一个特殊的远程服务, 然后通过这个远程服务, 使用各种远程控制功能发送远程控制命令, 控制被控端电脑中的各种应用程序运行。

现今使用的远程控制软件大多比较成熟, 但是作为主控端的设备往往都是PC机, 以手持设备为主控端的远程控制软件几乎没有, 故本文介绍了一种以手持设备为主控端, 个人电脑为被控端的远程控制系统的实现。

2 系统的结构

2.1 总体结构设计

本系统采用C/S架构, 包括PC端 (服务端) , 和手持设备端 (即客户端) 两部分, 以及在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之间进行信息交互的应用层协议。

2.2 服务器端设计

服务端软件的基本任务是将PC机的Windows桌面图像及时、正确的传送到客户端程序中;以及接收客户端发送过来的控制命令, 加以分析, 并执行相应动作。服务端软件的基本设计原则是:尽可能减小网络传输, 以及客户端的负荷。服务端软件在此基本设计原则的基础之上, 也要控制对本身所依赖的服务端机器的负荷, 这是因为使用者的服务端PC机器不一定有较理想的配置。服务器端主要分为4个模块:网络服务模块、图像发送模块、主程序模块以及客户命令处理模块。系统模块图如图3.1所示。

2.2.1 网络服务模块

网络服务模块包括网络接受和网络发送, 它的具体作用是侦听客户端的连接请求, 并与客户端通过网络连接, 为图像发送模块发送图像, 为主程序模块发送服务器命令, 接收客户命令并交给客户命令处理模块, 以及为客户端模拟器发送客户命令。远程控制必须通过网络才能进行, 一般支持以下几种网络方式:LAN、WAN、拨号方式, 互联网方式, 部分远程控制软件还能够通过串口、并口以及红外端口来控制有限距离内的主机, 一般采用NERBEUI、NETBIOS、TCP/IP等协议来实现远程控制。本系统中采用TCP协议作为底层传输协议。

2.2.2 图像生成与处理模块

图像生成与处理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定时抓取桌面图像, 根据服务器当前状态及桌面图像生成客户界面图像, 当受控端网络服务模块所侦听到控制端的连接请求后, 向网络服务模块发送图像。由于客户端采用的是手持设备, 如果抓取桌面图像的时候, 生成的图片过大, 客户端接收图片帧的时间过长, 则显示的时候会产生很大的延迟。为了解决图像过大而产生的占用带宽过大问题, 在生成客户界面图像的时候, 可以选择生成16bpp或者8bpp图像, 还需要对图像进行缩放和压缩。为了服务器端图像和文字的清晰显示, 在主程序启动的时候可以将服务器的屏幕分辨率调整为640 x 480大小。

2.2.3 服务器管理模块

服务器管理模块又称主程序模块, 其主要功能是:创建、初始化及连接各个模块, 并且启动网络服务;维护用户列表, 验证客户的登陆;可以屏蔽个别用户名, 拒绝其登陆;可以暂时挂起所有服务;登陆成功时:向登陆者发送登陆成功命令, 以及恢复客户设置;接受客户命令处理模块送来的服务器设置命令, 保存设置, 并设置其他相关模块;接收客户端“服务器状态查询/活动确认”包, 并判断超时, 向客户端发送服务器状态。

2.2.4 客户命令处理模块

客户命令处理模块的主要功能是:从网络服务模块接受用户命令, 如果是鼠标、键盘命令, 则向Windows模拟用户操作事件, 其他命令一律转送给服务器管理模块。此模块的工作流程很简单, 如图3.2所示:

2.3 客户端设计

客户端软件的基本任务有二:将服务端送来的图像适当的显示在设备屏幕上;并向使用者提供一套模拟PC操作方案, 并将使用者的操作命令发送给服务端。客户端软件的基本设计原则是:尽量给使用者提供较便捷的操作方式, 令使用者通过手持设备操作PC时, 不至于过于费力。过于费力的遥控器会被使用者很快抛弃掉。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 CE.客户端的系统模块图如图3.3所示:

在开发过程中, 客户端采用Pocket PC 2003SE仿真程序进行调试。

2.3.1 客户命令生成模块

客户命令生成模块负责获取用户所希望的操作, 生成可以被服务器端点识别的客户命令, 以达到模拟鼠标、键盘等客户操作的目的。对于鼠标操作的模拟, 因为手持设备没有鼠标可用, 可以采用图形界面的命令按钮来代替, 模拟鼠标的移动和单击等事件。

2.3.2 网络服务模块

同服务器端, 客户端也有网络服务模块, 负责发送客户命令生成模块的客户命令, 并接收服务器端的图像更新, 并将接收到的图像交给模拟显示模块处理。

2.3.3 模拟显示模块

模拟显示模块负责显示从服务器端接收到的图像, 并将其显示给用户。客户端运行在智能手机上, 智能手机的显示屏幕太小, 在模拟显示服务器端传送的图像的时候, 往往无法清晰显示, 于是在设计模拟显示模块的时候, 可以为显示图像的区域加入滚动条, 通过拉动滚动条, 能够达到清晰浏览服务器端桌面的目的。

2.4 协议

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之间的应用层协议采用一种自定义的简单协议, 它的主要工作是要为服务端和客户端传送三种类型的数据: (1) 图像数据; (2) 客户命令数据; (3) 客户命令确认数据。在将来的版本中, 有可能考虑更多业界通用或知名的标准远程终端协议。可以预见, 假如采用某些通用协议后, 本版设计中的服务端模块便不再会需要继续发展。但客户端有可能不得不满足更高的要求。

传递图像数据的协议除了包含图像数据以外, 还需要额外的字段标明更新区域的坐标, 以及图像的各种属性;客户命令数据包含鼠标信息和键盘信息, 传递鼠标信息的协议需要相应的字段标明鼠标的初始位置和目标位置, 以及单、双击情况;传递键盘信息的协议需要相应的字段标明用户按下的是哪个键盘按键。客户命令确认数据包含了标明操作是否成功的字段、以及用不同的错误码提示用户产生了哪些错误。

3 对服务器端桌面图像监控的改进

为了达到监视服务器运行情况的目的, 客户端具有一个模块, 接收服务器端的图像数据并实时显示给用户, 客户端的模拟显示模块的作用就是如此。

在传统的远程控制的设计方案中, 采用的是如下的处理方式:

A.服务器端的桌面图像生成模块, 定时抓取整个桌面图像, 进行图像压缩与缩放处理;

B.客户端的网络服务模块持续监听一个端口, 等待接收服务器端的图像数据;

C.服务器端的网络服务模块定时将处理后的图像发送到客户端;

D.客户端接收到图像数据后, 直接将图像显示到屏幕上。这样的设计方案的优点是简单明了, 在服务器和客户端均为PC机的远程控制系统中易于实现。在本系统中采用这种方法, 尽管图像经过压缩和缩放处理, 但在进行网络传输的时候仍然占用了太多带宽, 客户端接收图像数据的速率太低, 降低了图像显示的性能。故在此提出另外一种解决方案, 即在此基础上加入图像运动检测:

A.服务器端桌面图像生成模块定时抓取整个桌面图像;

B.将新桌面图像与备份图像帧 (即前一幅桌面图像) 进行较, 如果图像没有变化, 则丢弃;

C.如果新桌面图像与备份图像帧相比较发生了变化, 则获取图像变化的小区域;

D.对获取的小区域图像进行压缩和缩放, 通知客户端更新。为了支持这种方案, 应用层协议中的图像数据发送协议也需要改进, 在图像数据帧中加入相应的字段, 标识图像更新区域的坐标。客户端接收到一个新的图像更新请求的时候, 将新的图像叠加到前一副图像的Z次序之上, 完成两幅图像的合成。这种方法使服务器端在桌面图像没有变化的时候, 不再需要发送不必要的图像更新请求, 降低了网络传输模块的负担;客户端在显示服务器桌面图像的时候也会更流畅。

4 结束语

本文描述了一种利用智能手机等手持设备远程控制桌面计算机的远程控制系统的设计。该系统的客户端为智能手机, 通过手机按键和图形界面的按钮模拟桌面计算机的键盘和鼠标事件, 部署在桌面计算机上的服务器端点定时将桌面截图, 将新的图像与备份的图片帧进行比较, 获取图像变化的小区域, 再按照自定义的应用层协议格式封装成图片帧通过网络传输模块传送给智能手机客户端, 客户端将图像合成并显示给用户, 以监视服务器端界面的显示情况, 达到在允许的范围内控制桌面计算机的目的。

摘要:远程控制系统指能够在本地计算机上通过远程控制软件发送指令给远程的计算机, 从而操纵远程计算机使之能够完成一系列工作的系统。本文介绍了一种以手持设备为主控端, 个人电脑为被控端的远程控制系统的实现, 两端的网络传输底层采用TCP协议传输, 对服务器端生成的图像进行比较分割和压缩, 并通过一套自定义的应用层协议, 使用户能够通过智能手机来模拟操作个人电脑。

关键词:远程控制,智能手机,图像压缩,模拟显示

参考文献

[1]华龙.计算机远程控制技术的原理与实现.天津农学院学报.14, 3.

[2]王爱民, 栗青生, 马磊.局域网远程控制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微计算机信息, 2007, 5-3.P77-79.

篇9:操作更便捷 电脑控制手机

输入更高效 使用Total Control快速操作手机

由于手机屏幕小不方便进行大量文本的输入,现在这类操作可以借助Total Control(支持Android手机),使用电脑控制手机,在PC键盘上实现快速输入。因为需要分别在Android手机和电脑上安装Total Control,因此在电脑上启动Total Control后,首次使用需要使用数据线将手机连接到电脑上并在手机上开启“开发者模式”进行安装。

在手机上依次进入“设置→关于手机”,找到「版本号」(三个字),快速点击7次「版本号」,直到手机提示已处于开发者模式。回到“全部设置”中,然后开启“开发者选项”,打开其下的“USB调试”开关(图1)。

此时在手机屏幕上会弹出安装提示,点击“确定”完成驱动安装后即可连接手机。成功连接手机后自程序界面就可以看到手机屏幕,按提示使用鼠标进行点击即可操作手机了(图2)。

当然为了操作方便,现在可以使用Wi-Fi方式进行无线连接。在手机上启动Total Control,切换到“使用WiFi连接”,然后记住其中显示的IP地址,返回电脑端Total Control,点击“添加连接→WiFi连接”,输入手机上显示的IP地址进行连接即可(图3)。

现在我们就可以借助PC键盘实现高效输入。比如需要发送长短信内容,按提示在PC屏幕上启动新建短信,然后直接使用键盘输入需要撰写的文本内容,书写完毕点击“发送输入框的内容到手机”,这样短信的内容会出现在发送文本框,点击“发送”即可完成长短信内容的撰写。其他应用操作类似,比如可以在手机上启动WPS,然后在电脑上进行快速输入即可(图4)。当然Total Control连接手机后可以正常显示屏幕上的所有操作,因此对于屏幕损坏无法触摸的手机,使用上述方法连接后即可执行通讯录上传、文件提取等操作。

这样在手机上打开QQ,在“我的好友→我的电脑”里就可以看到QQ传送过来的消息。比如网址、图片可以直接在手机QQ中使用浏览器打开,长文本则可以使用复制、粘贴的方法转移到其他应用中,实现电脑间接控制手机的功效(图6)。

无惧小屏 手机内容投射到显示器

手机上的屏幕尺寸较小,在手机上看视频或者照片的时候就显得不方便,利用“应用宝”就可以轻松实现手机内容投射。

首先在手机和电脑上都安装应用宝,在电脑上启动应用宝后点击“连接手机”,在弹出的窗口选择“我没有数据线”,按提示扫描二维码安装,接着再次扫码即可进行连接(图7)。

上一篇:胡秀梅开题报告下一篇:致生活的文艺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