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进需要勇气,拐弯需要智慧

2024-05-12

前进需要勇气,拐弯需要智慧(共10篇)

篇1:前进需要勇气,拐弯需要智慧

前进需要勇气,拐弯需要智慧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人生天地间,路路九曲弯,从来没有笔直的。水能直至大海,就是因为它巧妙地避开所有障碍,不断拐弯前行。许多聪明人没能走上成功之路,不少是因为撞了南墙不回头。人生路上难免会遇到困难,拐个弯,绕一绕何尝不是个办法。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只要心念一转,逆境也能成机遇。只要你心里拐个弯,就会路随心而转从而超越自我,开创新的天地。红极一时的影星克里斯朵夫·李维在一次马术比赛中意外坠落,成了一个高位截瘫者。他一度绝望过,也曾想就此了结生命。但在挫折面前,他最终选择了转弯,以轮椅代步,当起了导演,他导演的影片还获得了金球奖。他还坚持用牙咬着笔,写出了他人生的第一部书《依然是我》。

行至水穷路自横,坐看云起天亦高。路旁有路,心内有心,凭的是眼界与心胸。命运只有自己掌握,拐弯是前进的一种方式。有人说,人在前进的路上就是两件事:前进和拐弯。前进需要勇气,拐弯需要智慧。路不通时,选择拐弯,心不快时,选择看淡;情渐远时,选择随意。人生如行路,一路艰辛一路风景。爱因斯坦曾说:“人的最高本领是适应客观条件的能力。”达尔文说得更透彻:“适者生存。”他们所说的“适”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会“拐弯”。走过一些路,才知道辛苦;登过一些山,才知道艰难;趟过一些河,才知道跋涉;跨过一些坎,才知道超越。只要你愿意走,路的尽头依然是路。由此可见,拐弯在人生的字典里就出现了愿不愿、会不会、善不善拐弯的多种情形,由此就造成了千差万别的人生,演绎出五彩缤纷的世界。

人生之路,有崎岖有平坦,总有许多沟坎需要跨越;生活之味,有苦辣有甘甜,总有许多咸涩需要品尝。旅途在前进时候总有拐弯的地方,面对痛苦,无需躲避;不避生活百态,坦然面对。做一枝倾情绽放的花朵,盛开时无须肆意遮掩,凋零时坦然面对凄凉,用简单快乐之心,笑迎人生。眼光不到,容易走弯路;理智丧失,容易走绝路。其实,弯路走到底差不多就成绝路了。这个世界,弯路有无数条,绝路只有一条。区别是,弯路是把正路走绕了,绝路是把正路走反了,弯路是山重水复,绝路是一去无归程,路走不通时,何不选择拐弯呢?杰出的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今年已105岁了。一次,央视崔永元问起他的长寿秘诀时,周老说:“凡事要想得开,要往前看。”主持人开玩笑地说:“要是我还是想不开呢?”周老跟着一句说:“拐个弯,不就想开了嘛!”周老认为“拐个弯,坏事就是好事”。他还提醒人们说:“自杀的人,就是他走到要拐弯的地方,他不能拐弯,就只好死了。”弯路给予人生的好处是,你可以看清正路在哪里;给予人生的坏处是,你需要损失人生另外的东西去弥补它。要善于团结周围的人,该收敛时收敛,该隐忍时隐忍,要有气度。生活不会亏待有雅量人,待人要厚道,让善念相伴一生,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成全他人,就是成全自己,少生气,多争气。对于漫漫人生路来说,看得清比走得快更重要,因为走得对才能走得远。

有的路,是用脚去走。有的路,要心去走。原路走不通了,必须拐弯,但这个弯不是返回原来的起点,而是拐到一个新的落脚点上,从而在新的领域获得新的发展。人在一生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不幸。关键在于你是否学会了拐弯。人活得再漂亮,也会有凄凉;路走得再潇洒,也会有迷茫,所以,生活要理性一点。每一段路,都是一种领悟。我们不察觉自己的幸福,因为我们不知道,有些痛楚失望、悲欢离合,也是幸福。一些伟人、名人成长的轨迹,就雄辩地证明了他们正是在不停拐弯中才前进,在不断拐弯中才获得成功的。两院院士王选一生经历了九次选择,也就是九次拐弯,终于研制成功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引发了我国印刷业“告别铅与火,迈入光与电”的一场技术革命,被誉为“当代毕升”。

从每个人成长的轨迹来看,人生天地间,路路九曲弯,从来没有笔直的。前行的路上绊住脚的往往不是荆棘和石头,而是心。所以,看起来,是路铺展在我们眼前,实际上,是心

扑腾在路上。深一脚浅一脚,痛一回哭一回,欢喜在路上,曲折的路上,丰腴在路上,弯曲在路上。人生前进的道路上弯很多,并不是拐一两次弯就能到达人生终点的,而是要经过多次拐弯的锻炼,经历多次挫折的磨练,经受多次失败的考验。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为了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实行“三民主义”,经受多次失败,但矢志不渝,终于取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由此看来,学会“拐弯”不只是转换思路的小方法,更是指引人生方向的大智慧。所以奋斗中我们要切记:路不通时,选择拐弯,心不快时,选择看淡,这样才能柳暗花明,绝处逢生。

篇2:前进需要勇气,拐弯需要智慧

有人说,人在前进的路上就是两件事——前进和拐弯。前进需要勇气,拐弯需要智慧。——题记

从每个人成长的轨迹来看,人生天地间,路路九曲弯,从来没有笔直的。

爱因斯坦曾说:“人的最高本领是适应客观条件的能力。”达尔文说得更透彻:“适者生存。”他们所说的“适”,就是适应、顺应,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会“拐弯”。

拐弯在人生的字典里是个关键词,由于每个人对这个词理解、掌握和运用的水平不同,就出现了愿不愿、会不会、善不善拐弯的多种情形,由此就造成了千差万别的人生,演绎出五彩缤纷的世界。我想如果把拐弯用英文大写的字母来表示,可分出若干种类型。

一是把拐弯用字母“V”来表示。

不仅形象上非常传神,而且真正表达了拐弯的意义:这不是一种简单的拐弯,是一种迂回型的拐弯,是形退实进。左边的一半,代表向下;右边的一半,代表向上。从左边的趋势来说,本应向下,但到底部终止了,又改为向上。这是一种消极状态向积极状态的转折。许多人和事都是这样由挫折走向成功的。北大著名教授季羡林,“文革”时被勒令守楼听电话,这对别人来说可能是无法忍受的屈辱,可季老却在困境中发现了有利因素,便利用三年看大门的时间,翻译了280万字的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宏篇巨着,为中国翻译史和中印文化交流建起了一座丰碑。

二是把拐弯用字母“N”来表示。

这种拐弯和“V”有点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它是表示人们按既定的道路和方向前进时,原路走不通了,必须拐弯,但这个弯不是返回原来的起点,而是拐到一个新的落脚点上,从而在新的领域获得新的发展。人在一生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不幸。关键在于你是否学会了拐弯。只要你心里拐个弯,就会路随心转、超越自我,开创新天地。红极一时的影星克里斯朵夫·李维在一次马术比赛中意外坠落,成了一个高位截瘫者。他一度绝望过,也曾想就此了结生命。但在挫折面前,他最终选择了转弯,以轮椅代步,当起了导演,他导演的影片还获得了金球奖。他还坚持用牙咬着笔,写出了他人生的第一部书《依然是我》,后来这部书还成为畅销书。

三是把拐弯用字母“W”来表示。

人生前进的道路上弯很多,并不是拐一两次弯就就能到达人生终点的,而是要经过多次拐弯的锻炼,经历多次挫折的磨练,经受多次失败的考验。一些伟人、名人成长的轨迹,就雄辩地证明了他们正是在不停拐弯中才前进,在不断拐弯中才获得成功的。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为了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实行“三民主义”,经受多次失败,但矢志不渝,终于取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两院院士王选一生经历了九次选择,也就是九次拐弯,终于研制成功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引发了我国印刷业“告别铅与火,迈入光与电”的一场技术革命,被誉为“当代毕升”。

篇3:前进需要勇气,拐弯需要智慧

一是把拐弯用字母“V”来表示。

不仅形象上非常传神,而且真正表达了拐弯的意义:这不是一种简单的拐弯,而是一种迂回型的拐弯,是形退实进。左边的一半,代表向下;右边的一半,代表向上。从左边的趋势来说,本应向下,但到底部终止了,又改为向上。这是一种消极状态向积极状态的转折。许多人和事都是这样由挫折走向成功的。北大著名教授季羡林,“文革”时被勒令守楼听电话,这对别人来说可能是无法忍受的屈辱,可季老却在困境中发现了有利因素,便利用三年看大门的时间,翻译了280万字的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为中国翻译史和中印文化交流建起了一座丰碑。

二是把拐弯用字母“N”来表示。

这种拐弯和“V”有点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它是表示人们按既定的道路和方向前进时,原路走不通了,必须拐弯,但这个弯不是返回原来的起点,而是拐到一个新的落脚点上,从而在新的领域获得新的发展。人在一生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不幸。关键在于你是否学会了拐弯。只要你心里拐个弯,就会路随心转、超越自我,开创新天地。红极一时的影星克里斯朵夫·李维在一次马术比赛中意外坠落,成了一个高位截瘫者。他一度绝望过,也曾想就此了结生命。但在挫折面前,他最终选择了转弯,以轮椅代步,当起了导演,他导演的影片还获得了金球奖。他还坚持用牙咬着笔,写出了他人生的第一部书《依然是我》,后来这部书还成为畅销书。

三是把拐弯用字母“W”来表示。

人生前进的道路上弯很多,并不是拐一两次弯就能到达人生的终点,而是要经过多次拐弯的锻炼,经历多次挫折的磨练,经受多次失败的考验。一些伟人、名人成长的轨迹,就证明了他们正是在不停拐弯中才前进,在不断拐弯中才获得成功的。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为了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实行“三民主义”,经受多次失败,但矢志不渝,终于取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两院院士王选一生经历了九次选择,也就是九次拐弯,终于成功研制了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引发了我国印刷业“告别铅与火,迈入光与电”的一场技术革命,被誉为“当代毕升”。

学会“拐弯”不只是转换思路的小方法,更是指引人生方向的大智慧。

篇4:金融改革需要智慧和勇气

在金融层面,或可作出这样的描述:无论是从官方的资金供给而言,还是从国内外资金在市场上剩余或头寸的形成而言,市场资金十分充裕,甚至可以说,资金在某种程度上产生了过剩。但过多的资金在市场上的流向却形成一个极大反差。比如,尽管有种种宏观政策设限,最易引发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虚增的房地产业吞吐资金的“胃口”极好,房价一直居高不下;而承担对社会资金进行优化配置职能的股市,却由于一直得不到资金的“补血”而陷入极度困境。

表面上看,这是资金的逐利性使然。在投贤渠道不足的情况下,货币市场资金的价格很难反映其价值,利率没有充分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不完善,资金也不能形成有效的配置。按有关专家的分析,目前由于实际利率偏低,汇率升值压力大,必然误导资金的流向,利益机制就使得投资一轮轮膨胀,宏观调控也只有一再加码。而宏观调控的弦绷得太紧,将会加大改革的成本,甚至导致改革进程的逆转。

目前中国整个金融体系已经初显端倪的“肠梗阻”现象,金融结构、金融体制、金融政策的微观经济基础在改革中存在的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是资金的供求关系发生扭曲的深层原因。因此,破解宏观经济背后潜伏的金融困境和隐患,已经成为中国下一步深化金融改革的关键之举。

当前中国在金融市场发展方面已取得不少重要进展。比如,已经初步建立了证券期货市场、货币市场和银行间外汇市场为主的金融市场体系;包括商业银行、社会保障基金、信托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以及开始引入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在内的金融市场参与主体日益多元化;债券、票据、证券、基金等金融产品逐步多样化;跨市场的金融创新产品如货币市场基金、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正在破题,等等。金融体系这几年的发展确实给人以目不暇接之感。但严格地讲,这还只是发展市场经济所需要的金融框架的一个“大形”,与现代金融体系所要求的“神”、“势”、“气”还相距甚远。

——“神”乃金融行为主体。中国的金融企业国有商业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经营者行为的道德风险防范和控制体系停留在治标不治本的阶段;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金融市场还是存在产品匮乏、金融深化程度不足,不少方面还存在创新压抑的现象和问题。形似神不在,稳定和发展就缺少支撑。

——“势”乃市场环境。实物市场和虚拟市场像资本、货币、保险和产权交易市场还很脱节,经济发展中融资过多依靠银行体系间接融资,而直接融资所占比例依然过低,为全社会的资产负债管理和风险控制带来相当的难度。势存但虚弱,就经不起风雨。

——“气”乃政策运行。贷币政策、资本市场发展政策和财政政策协同不够;而在资金和资本市场的国际化上过于照搬照套国外政策工具,一味靠吃“西洋偏方”,难免简单化、教条化,过激化。气运而不畅,就容易淤积生疾。

因此,对于下一步金融体系的发展和改革,就需要正“神”、立“势”、扬“气”。

在“新兴十转轨”的阶段,或许可以说,因为知识和经验不足,因此金融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需要一个过程,允许金融创新走一些弯路,金融监管有一些错位和缺位,银行的一些问题,像内控机制失灵、经理人道德风险、集体性的徇私舞弊、大量资产流失和不良负债等都是不可避免的成长的代价。但在加入世贸组织的后过渡期,已经无法回避资本市场的重病缠身。等待、观望,坐而论道,言而不行,都将造成无可挽回的机会丧失。

篇5:高考优秀:选择,需要智慧和勇气

迈出这一步,便是走向成长与发展。“发展成长的最有利原则在于人的选择。”青年诸葛亮选择在恰当的时机出山辅佐英主,“一声长啸安天下”,他的选择成为了一生鞠躬尽瘁的起点和蜀汉称雄的落笔;嵇康的选择,是不与司马集团腐朽政治妥协,竹林论道,宁折不弯,他的选择延展出士人的风骨,七贤之首的名号由此奠定且名副其实;张允和一生起落漂泊,从她选择悲悯和童心的.一刻起,动荡的乱世便开出一朵纯洁的莲花……托尔斯泰的文学起点,更是源于选择,将庄园土地施予贫农,自己随军征战,这样的人生抉择成就了那个终生为平等与人道而战斗的托翁。

迈出这一步,在魂灵之中凝注的是勇气更是责任感。面对战国风云,孟子一声舍我其谁,正是把国家兴亡担在肩上的责任感,他选择带着仁政的雄图上路;邓稼先献身国防,甘于钻入深山隐姓埋名地攻关,才使新中国凭军事科技挺起脊梁,他作出的是舍己为国的选择;美国国父华盛顿在建国之初交出兵权,又拒绝第三次连任总统,他退位辞职提早退出政治舞台的选择,是一种舍得的勇气,一种放弃的精神,更是实现美国权力制衡与民主政治的关键一步。

主动选择,是对人生棋局的有力掌握,是吹响了人格塑造的精神号角,是掌握人生之舵的关键转折。可是,如何迈出这样一步,却也是站在分水岭上的我们,举棋不定时的困惑。

选择,需要以正直的灵魂为前提。唯有辨清方向,认清黑白,才能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找到真正的方向。

选择,亦要求高瞻远瞩的思域,和视界超前的胆略。硅谷投资之父格拉汉姆选择脱离大型公司而扶植创业者,才有了今日互联网应用的神话。

选择从来不易。

篇6:创新需要勇气和智慧作文450字

歌德说,要成长,你必须要独创才行。创新需要勇气和智慧,如果不懂得创新,没有勇气推陈出新,你永远都是在追着别人的步伐前进。在这条创新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会遇到种种困难和挫折,或许是烈日灼心,亦或许是寒风刺骨,面对如此,你该如何取舍?如何去探索前方未知的世界?只有坚定的信仰,昂扬斗志,不屈的意志,才能披荆斩棘,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别人从来没有走过路,只有这样,你才能在逆境中如凤凰般浴火重生,真正的学会成长。

创新不仅仅需要勇气,更多的.需要智慧和独特的思维。郑板桥是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他自幼爱好书法,立志掌握古今书法大家的要旨。他勤学苦练,然开始时只是反复临摹名家字帖,进步不大,深感苦恼。据说,有次练书法入了神,竟在妻子的背上画来画去。妻子问他这是干什么,他说是在练字。他妻子嗔怪道:“人各有一体,你体是你体;人体是人体,你老在别人的体上缠什么?”郑板桥听后,猛然醒悟到:书法贵在独创,自成一体,老是临摹别人的碑帖,怎么行呢!从此以后,他力求创新,摸索着把画竹的技巧渗在书法艺术中,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板桥体。

篇7:“顺学而导”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

时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而知易行难。在此次事件中,倪老师成功地运用了情感性处理策略,成就了一个“顺学而导”的精彩片段,充分体现了教师对“以学生为主体”这一教育理念的努力践行。

此次事件以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为主要线索,倪老师对学生小陈的创新想法给予了鼓励性的引导。虽然小陈的想法不可行,但倪老师却能运用情绪化的、有感染力的语言和表情等激发出相应的情绪氛围,使其产生安全感和自由感。在后续的教学中,倪老师则用心良苦地设计了问题并请小陈回答,引导小陈从实验失败的沮丧中走出来,使其获得了学习的成功体验。整个过程体现出教师不仅关注了教学的人员组织,同时也关注了教学的心理组织。倪老师成功营造出了一种民主的支持型的情绪气氛,有助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对实验及环保问题的关注也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提升的高度关注。

篇8:前进需要勇气,拐弯需要智慧

邓小平是一个有大勇气和大智慧的人

记者(以下简称记):说实话,近年来,主旋律电视剧的收视率一直不高,但最近《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持续热播,不仅吸引了经历过这些历史节点的人,也吸引了不少80后、90后,您觉得这部片子最大的吸引力在哪儿?

黄亚洲(以下简称黄):从观众群的情况分析,对60后之前的人群,这部片子能够较深地触动他们的青春记忆。剧中讲述的,都是他们亲身经历过的历史(仿佛为了印证这句话,当天的采访异常艰难,因为采访过程中不断有认识他的人激动地跑过来谈他们自己对这部剧的看法)。看到这部剧,他们仿佛看到的就是自己的青春,更何况剧本还披露了一些他们当年并不完全知道的历史内情,所以有吸引力,这很正常。对于80后和90后,父辈的经历对年轻人来说,也是宝贵的财富。年轻人应该也会好奇中国的今天是怎么来的。

从创作手法来说,这部剧采用的是平民化视角。整部片子跳脱出了以往人物传记“高大上”的创作模式,努力用平民化的叙事手法让伟人走下神坛,让观众了解更真实的伟人,这一表达方式也让许多观众为之感动。还有一个可能,就是这种题材的相对稀少。这部片子打破了历史政治题材的常规叙事手法,真实大胆地展现了一些历史过程,还首次将华国锋的形象搬上了荧屏,这些都是创新。创新之处,就是眼球紧盯之地。

记:要写这样题材的作品不容易吧?因为牵涉到太多重要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但又不是纪录片,要兼顾故事性和可看性。这个跟您以前创作的电影《邓小平1928》有哪些区别?

黄:虽然同样是写邓小平,但对于剧本创作来说,这次要严谨得多。不是说写年轻时候的邓小平不需要严谨,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关于邓小平有很多历史细节不可考了。比如邓小平16岁去法国勤工俭学,但在他21岁之前的一段时间,参与革命之后的回忆较多,参与革命之前的经历就少有人提及,书面记载较少。人物史料的缺失,对编剧来说是种缺憾,有碍对人物性格的准确把握,但同时也蕴藏了创作空间。我在《邓小平1928》里就绘声绘色地描述过邓小平的婚礼。但《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就不一样,一切都有据可查,而且很多当事人都还健在,所以资料准备期的工作量就特别大,看的材料也是海量的,也进行了很多采访,邓小平那些年到过的地方,我们都走了不止一次。好在这个戏的编剧工作,始终在中央文献研究室的指导下进行,有一种依傍的感觉。

另外,正如你所说,这是一部电视剧,不是纪录片,所以需要故事,这就又要虚构一些人物的命运来推动这个故事。真实历史人物和虚构人物之间的故事要有机对接,这当然有难度,需要考验编剧的智慧和勇气。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重大革命历史题材难写,但这部剧,我认为是战术上最艰难而战略上最轻松的一次创作——因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我们创作团队一致认为,既然是写邓小平,就该有直面历史的勇气,历史怎么演绎,我们怎么写,这不会错。

记:您从邓小平的青年时代写到邓小平的老年,您觉得他最伟大的成就是什么?作为一代伟人,他最大的人格魅力是什么?

黄:邓小平的一生有很多了不起的地方,但我觉得他身上最了不起的一点,是他的智慧,还有他的勇气。在文革余波未消的时候,他用一种大智慧,为中国的未来设计了一张发展蓝图,这就是我们称他为“总设计师”的原因。然后,为了实现这张蓝图,他做了很有力的推动,比如为冤假错案平反、打破“两个凡是”的枷锁、恢复高考、让知青回城、推动农村经济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确定以国民利益为中心的外交格局、开放特区,等等。他是拼着命去做这些推动的,是承担了很大风险的,没有他的勇气和智慧,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不可能有那么多的开创性局面。

说到人格魅力,除了智慧和勇气,邓小平还是一个具有非凡的坚定信仰和坚韧性的人,没有这种坚韧性,他不可能挺过那么多的大风大浪。

记:以现在的高中生看来,高考已是一种天然的存在,当年恢复高考就是让大家重新考试而已。您能告诉大家,恢复高考这件事对于整个时代、整个国家甚至民族的走向,具有何种重大意义?

黄:可以这么说,没有恢复高考这件事,邓小平设计的蓝图就不可能实现。中国就不会是现在这种格局,不可能在短短的30年内取得如此迅猛的发展。当时,邓小平已经看到了人才断层带来的可怕后果,所以迫不及待地要恢复高考,选拔人才参与到国家建设中来。这是国家层面的,对国家来讲,是性命攸关的事。一个民族出现文化与智力的断层是不是最危险的事?从个人层面上讲,恢复高考,改变了很多有知识的年轻人的命运,让他们有了实现个人价值的机会。现在所有行业的中流砥柱,几乎都是那些恢复高考之后脱颖而出的人才。同学们不妨可以去问问家里的长辈,感受下他们对高考的看法。应该说,当时,中国成千上万的家庭对国家恢复高考这件事,怀着深深的感恩之心。

记:您1991年写电影《开天辟地》,现在又写《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就您创作这两部剧间隔的20多年内,您觉得中国社会的发展有了哪些变化?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黄:这20多年,在我看来,中国社会基本就是在邓小平设计的轨道上运行与发展。因为有了总设计师的蓝图,中国有了长足的进步,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的GDP增长了18倍,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成果,怪不得世界上老是在议论“G2”这个概念。当然,GDP不是一切,这些年,也出现了腐败、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负面问题,很严重,社会非继续改革不行,我觉得社会的进步在于,当我们处在社会转折的历史时期时,有政治勇气去面对和改正,而不是固步自封,只知道“维稳”。

篇9:前进需要勇气,拐弯需要智慧

一方面,政府推进医改的决心之大、投入之多及相关制度建设之快可谓前所未有,原计划投入医改的资金是8500亿元,实际投入却大大超过1万亿;另一方面,无论是从三大医疗保障制度覆盖95%的人口、医疗保障水平持续提升的客观事实,还是从基本药物制度的建立、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等出发,都表明三年医改确实取得了巨大成就。

然而,强调三年医改取得巨大成就,并不等于医改已经成功。

因为全民医保还面临着制度整合、管理与经办统一、继续提升补偿水平并走向公平等重大任务,基本药物制度与药品流通体制还面临着规范价格形成机制、药品流通秩序及集中采购机制等重大任务,而医疗服务体系更是面临着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发展社会办医、培养全科医生及巩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等艰巨任务。特别是公立医院改革的滞后局面已经成为整个医改的短板。

因此,虽然以往三年的医改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完成了阶段性任务,但它离城乡居民真正解除疾病医疗的后顾之忧和一个公平的、有效率的、可持续的制度建设目标还有着相当的距离。

当前医改所面临的局面,可概括为六个方面:

一是普惠全民易,实质公平难。因为实质公平牵涉到制度安排与投入规模及资源配置的均衡性,几乎涉及到医疗制度的每一个环节。

二是建立制度易,整合制度难。因为按照医疗保险制度应遵循的大数法则与互助共济要求,原有职工、城镇居民、农村居民间的不同保险制度,必须朝着全民统一的医疗保险方向发展。这涉及资源配置与待遇调整,以及管理体制与经办机制等,将触及更多的部门利益与阶层利益。

三是加大投入易,提高效率难。近三年国家投向医改的资金、投入的规模不可谓不大,但这笔投入的效率尚不如人意,大量资金被医疗服务机构、医药流通部门分割。此外,三大医保制度的分割也造成大量重复参保现象,许多地方存在的双重经办机制,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四是单项推进易,多项协同难。仅有医疗保险覆盖面的扩展,没有实现公立医院与医药流通领域同步改革,参保人的疾病医疗代价仍然高昂,下一阶段医改必须将滞后的公立医院改革、医药流通领域改革加速推进。

五是硬件建设易,软件建设难。不少医疗机构的硬件设施已有了很大改善,乡镇卫生院更因合作医疗而大受其益,但医疗人员特别是全科医生、护理人员明显不足,欠发达地区、广大乡村更是极度短缺,医疗信息系统建设滞后,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滞后,医保政策不尽合理等,所有这些软件均亟待改善。

六是满足一般参保的要求易,解决特殊群体的困难难。一般参保人只要有适当的医保就可以解除疾病医疗后的顾之忧,但是,要真正解决好重特大疾病、罕见病、老年病、慢性病患者和困难家庭患者,以及老少边穷地区居民的疾病后顾之忧却不那么容易。

我国的医改确实已进入了深水区,它不仅需要尽快打破体制性、机制性障碍,还需要有整合制度、缩小差距、化解特殊矛盾的勇气与智慧。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四年医改特别需要在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方面下功夫。

在医疗保险方面,我们不能再抱着城乡分割、部门分割的传统不放,必须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推进制度整合、统一经办机制。

同时,改进医保支付制度,探索重特大疾病保障办法,完善医疗救助,还要避免经办机制走多元并举特别是让商业保险公司直接介入经办服务的弯路。

在基本药物制度方面,有必要扩大范围、完善目录,特别是需要规范采购机制,真正消除药价虚高、恶性竞争等现象,坚决杜绝药品流通领域中的腐败现象。

在医疗服务体系方面,更应当将公立医院的改革摆到首位,真正根治医药合谋的恶疾,恢复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同时还要大力促进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发展。

我们可以预期,在前三年较为扎实的基础上,后四年的改革深化将有更加明确的目标、路径与更可行的行动方案,只要各级政府继续重视并加大投入,相关部门摒弃部门利益,改革如不出现重大挫折,我们应对未来充满信心。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篇10:前进需要勇气,拐弯需要智慧

改善民生 幸福中国梦

民生问题无小事。回顾历年的“两会”,民生问题几乎是永恒不变的重要议题。

今年两会也不例外,截至2013年3月7日下午2时,委员共提交提案5641件,涵盖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个领域,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共提出提案1760件。提案内容涉及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解决失能老人养老难问题、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完善保障性住房准入与退出机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等等。

温家宝同志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针对当前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难点最集中的诸多方面工作,报告围绕就业、社保、医疗、环境、保障房、教育、食品安全等内容提出了今后政府工作努力的方向。报告指出,全面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现了制度全覆盖,各项养老保险参保达到7.9亿人。“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报告明确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民基本医保体系初步形成,各项医疗保险参保超过13亿人,加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并在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稳步推进。

新形势呼唤更高水平的民生投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2013年的工作部署,提到了十大数字。其中,直接涉及民生的就有6项:物价控制目标3.5%左右,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养老金提高10%,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提高到30元,保障房新开工630万套,教育经费支出超过2万亿元。财政保障对于民生的保障至关重要。

李克强总理答中外记者问谈到施政目标时说,不断改善民生,也就是说要着力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的收入,持续地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要重点保障基本民生,编织一张覆盖全民的保障基本民生的安全网。

两位总理都将民生作为施政重点,可以想见,“你幸福吗”未来将不是一句调侃的问话,而是“我们都很幸福”的肯定作答。

节能环保 美丽中国梦

我们无法忘记,1月30日的中国中东部地区十余省(区、市)连续受大范围雾霾影响,灰霾面积达143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湖北、湖南等地。

在“两会”期间举行的“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记者会上,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表示,雾霾治理要重点抓重污染地区的大气污染治理,出重拳、用猛药、打组合拳。

“从今年开始,环保部将对火电、钢铁、石化、水泥、有色、化工6大行业实施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这是迄今为止我国污染治理史上最严厉的一项措施。”吴晓青表示,“十二五”时期将在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以及山东城市群开展煤炭总量控制试点,并督促各地加快油品质量升级步伐。他指出,到今年年底,我国将建成覆盖190个城市近950个监测点位的国家空气监测网,并实时发布监测数据,这将为地方各级政府下决心治理大气污染提供有效监督手段。

李克强在回答法国《费加罗报》记者关于“环境问题”的提问时表示,要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就要让人民呼吸洁净的空气,饮用安全的水,食用放心食品。对雾霾天气要下更大的决心,以更大的作为治理。不能以牺牲环境换来人民不满意的增长。进一步创新发展理念,推动科学发展。一是不能再欠新账,包括提高环保的门槛;二是加快还旧账,包括淘汰落后产能等。政府应当铁腕执法、铁面问责。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总经理陆启洲认为,火电企业对于形成雾霾天气有一定责任,但很多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也要负相当部分责任。他指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是治理空气污染的有效方式。

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减排目标,就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不仅要实现减排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也要让老百姓养成低碳出行、低碳生活的习惯,让绿色GDP理念深入人心,共建美丽中国。

新型城镇化 富裕中国梦

要努力实现2020年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李克强指出,需要年均增长7%的速度,这不容易。但是,我们有有利的条件,有巨大的内需。“关键在推动经济转型,把改革的红利、内需的潜力、创新的活力叠加起来,形成新动力,并且使质量和效益、就业和收入、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有新提升,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

李克强多次强调要“在中西部一些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加快培育新的城市群、形成新的增长极”、“更好发展小城镇,有条件的东部地区中心镇、中西部地区县城和重要边境口岸逐步发展成为中小城市”。

在中国经济的升级版中,这一系列的改革和发展问题可能都会在城镇化进程中遇到。李克强还特别指出:“要注意防止城市病,不能一边是高楼林立,一边是棚户连片。本届政府下决心要再改造1000万户以上各类棚户区,这既是解决城市内部的二元结构,也是降低城镇化的门槛。”

新型城镇化才能真正实现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便于发展大农业,完善农业产业链,实现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突出的是“新”:即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全国人大代表蔡继明多年来一直关注中国的城镇化问题,他在本次“两会”期间就表示,中国有2.6亿农民工,户籍问题把他们挡在了享受城镇化成果的门外,这样的城镇化不是真正的城镇化。

nlc202309030125

城镇化涉及百姓诸多切身利益,李克强强调,城镇化首先是人的城镇化。人的城镇化就是要真实的融入城市生活,享受市民待遇。公安部副部长黄明在全国政协召开的“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提案办理协商会上回应全国政协委员提出的推进城镇化涉及的户籍制度改革问题时表示,公安部正着手多项工作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步伐。其中包括,推动中等城市进一步降低落户门槛,有序放开落户限制;小城市和小城镇放开落户限制;特大城市和大城市进一步完善落户政策,合理控制规模。通过建立实施居住证制度,以具有合法稳定职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连续居住年限、按照国家规定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年限等为主要指标,按照总量控制、公平公正、有序办理的原则,为长期在所在城市工作生活的公民打通落户政策通道。

“新型城镇化,还必须着力完善城镇道路、供水、供电、管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加强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全国人大代表、海南陵水县县委书记王雄认为,“同时,也应强化产业支撑,发展特色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互促并进;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建设全过程,构建绿色美丽村镇;把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城镇化的核心,推动城镇化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推动新型城镇化,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必然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进一步促进投资、拉动消费,保障百姓都能过上便捷、舒适的生活,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民富国强将不再遥远。

深化改革 强大中国梦

北京复兴路10号大院门前,“中国铁路总公司”的牌子取代了悬挂6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本届两会,改革成了最强音。《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在“两会”期间亮相,内容涉及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实行铁路政企分开,整合加强卫生和计划生育、食品药品、新闻出版和广播电影电视、海洋、能源管理机构,等等。改革所涉及的领域都是与老百姓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部门,积极回应了社会关注点,反映民意。本次机构改革,仅仅是新一轮深化改革的“揭幕战”。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将“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入推进改革开放”。

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进改革开放,成为与会人士的共同心声。习近平同志在参加上海团审议时强调,改革“要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和利益固化的藩篱,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

“啃硬骨头”、“涉险滩”表明了新一届领导集体攻克难关、深化改革的决心。机构改革的核心是什么,应该如何改,改革的目标何在?这些问题更引起百姓关注。在答中外记者问时,李克强回答了这一问题,“这次改革方案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当然也是简政放权。如果说机构改革是政府内部权力的优化配置,那么转变职能则是厘清和理顺政府与市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说白了,就是市场能办的,多放给市场。社会可以做好的,就交给社会。政府管住、管好它应该管的事。机构改革不易,转变职能更难,因为它更深刻。”“改革贵在行动,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四川省南充市市长向东代表认为,国务院职能转变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向地方放权。中央部门以前管得太多太细,点多面广,尤其审批效率低。应该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最大限度地缩小审批、核准、备案范围,“特别是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减少与具体项目捆绑的专项转移,更好地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

方案确定以后,还要抓好落实。代表委员指出,地方各级政府应根据方案精神,抓紧搞好自身机构的改革和职能转变,尤其是要着力推进职能转移、职能下放、职能整合、职能加强,切实做到该管的管住、不该管的不管不干预。

改革的结果是机构精简了,办事效率提高了,政府服务职能凸显了,百姓从中获益了,国家经济才能更稳更好地发展,中国才能强大而屹立于世界。

上一篇:充分发挥督查作用确保政府决策落实下一篇:野外生存免责书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