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白露节气有关的古诗词《九辩》赏析

2024-04-27

与白露节气有关的古诗词《九辩》赏析(精选16篇)

篇1:与白露节气有关的古诗词《九辩》赏析

白露是农历24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白露。农作物即将成熟,秋天,就这样呼之欲出了。

《秋夜同永叔看月》

梅尧臣

青天有右目,昏明不常开。

常时翳云气,古监生莓苔。

秋夜特清彻,乃顾渐西回。

灵兔不捣药,是夜无纤埃。

与君玩流景,置酒临层台。

单衣湿白露,鸣e方南来。

以言欢未终,e声一何哀。

《登北楼》

吴则礼

落景孤云共,清商戍角和。

苍烟淡伊洛,白露湿关河。

牧马随鸿雁,行人击骆驼。

暮年余习在,犹欲听边歌。

《白露为霜》

唐:徐敞

早寒青女至,零露结为霜。

入夜飞清景,凌晨积素光。

驷星初晰晰,葭I复苍苍。

色冒沙滩白,威加木叶黄。

鲜辉袭纨扇,杀气掩干将。

葛屦那堪履,徒令君子伤。

《南湖晚秋》

唐五代・白居易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

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

手攀青枫树,足蹋黄芦草。

惨澹老容颜,冷落秋怀抱。

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

蒹葭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濉K蒌Т又,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b。时来,烟波白浩浩。

《宿烟含白露》

唐 :孙Q

析析有新意,微微曙色幽。

露含疏月净,光与晓烟浮。

迥野遥凝素,空林望已秋。

著霜寒未结,凝叶滴还流。

比玉偏清洁,如珠讵可收。

裴回阡陌上,瞻想但淹留。

《玉阶怨》

【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扩展阅读:白露节气谚语鉴赏

白露节气:9月的第一个节气,扬城“入秋”进入倒计时。以后的天气也绝对印证“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的老话。

白露播得早,就怕虫子咬。

麦种拌农药,不怕虫子咬。

麦种毒谷拌,不怕害虫犯。

麦种温水泡,不长黑包包。

选好种,晒得干,来年多打没黑疸。

选农药,仔细挑,防病、治虫、防鼠咬。

抢秋抢秋,不抢就丢。

谷到白露死。好谷不见穗,好麦不见叶。

谷怕连夜雨,麦怕晌午风。

头白露割谷,过白露打枣。

白露割谷子,霜降摘柿子。

白露谷,寒露豆,花生收在秋分后。

谷子上场,核桃满瓤。

谷子上囤,核桃挨棍。

枣红肚,磨镰割谷。

谷子老了吃米,高粱老了吃糠。

生砍高粱熟割谷。

谷子未熟透,小米粒子瘦。

生割谷,饿得老婆孩子哭。

割谷要稳,收麦要紧。多打几遍场,多收一些粮。

穷豆秸,富谷穰,再打几遍还有粮。

太阳照门里吃新米,太阳照门外吃新麦。

门里吃米,门外吃面。

玉米成熟没有过,完全熟透粮食多。

玉米苍皮还未熟,晚刨几天有好处。

白露田间和稀泥,红薯一天长一皮。

白露见湿泥,一天长一皮。

白露种葱,寒露种蒜。萝卜白菜葱,多用大粪攻。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每年9月8日前后,当太阳移达黄经165度时,开始进入白露节气,此时农作物即将成熟,“秋老虎”也将逝去,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天高气爽、云淡风轻的天气。

谚语说“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意即白露时白天夜里的温差很大。气象资料显示,白露时节,晴朗的白昼温度虽然仍旧可以达到30多摄氏度,但夜晚会降到20多摄氏度,其温差达10多摄氏度。

[有关白露节气的诗词]

篇2:与白露节气有关的古诗词《九辩》赏析

1《闻雷》

【唐】白居易

瘴地风霜早,温天气候催。

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

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

空余客方寸,依旧似寒灰。

2《春雨早雷》

【唐】张说

东北春风至,飘飘带雨来。

拂黄先变柳,点素早惊梅。

树蔼悬书阁,烟含作赋台。

河鱼未上冻,江蛰已闻雷。

美人宵梦著,金屏曙不开。

无缘一启齿,空酌万年杯。

3《观田家》

【唐】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4《秦楼月·浮云集》

【宋代】范成大

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

初惊蛰。

鹁鸠鸣怒,绿杨风急。

玉炉烟重香罗浥。

拂墙浓杏燕支湿。燕支湿。

花梢缺处,画楼人立。

惊蛰时,春雷阵阵,惊到了鸠鸟,杨柳随风拂动,春草湿润,那花隐处,有一人正凭而立,赏这春日风光。

词人在末尾点出“花梢缺处,画楼人立”,顿使景中有人,意境全活。全词抒情含蓄,幽雅和婉。

5《菩萨蛮·春雨》

【宋代】萧汉杰

春愁一段来无影。著人似醉昏难醒。

烟雨湿阑干。杏花惊蛰寒。

唾壶敲欲破。绝叫凭谁和。

今夜欠添衣。那人知不知。

6《甲戌正月十四日书所见来日惊蛰节》

宋·张元干

老去何堪节物催,放灯中夜忽奔雷。

一声大震龙蛇起,蚯蚓虾蟆也出来。

7《惊蛰家人子辈为易疏帘》

【宋】范成大

二分春色到穷阎,儿女祈翁出滞淹。

幽蛰夜惊雷奋地,小窗朝爽日筛帘。

惠风全解墨池冻,清昼胜翻云笈签。

亲友莫嗔情话少,向来屏息似龟蟾。

惊蛰节气谚语

1. 惊蛰不耙地,好像蒸锅跑了气。

2. 地化通,赶快耕。

3. 到了惊蛰节,耕地不能歇。

4. 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

5. 二月莫把棉衣撤,三月还下桃花雪。

6. 惊蛰有雨并闪雷,麦积场中如土堆。

7. 二月打雷麦成堆。

8. 惊蛰地气通。

9. 惊蛰断凌丝。

10. 地化通,见大葱。

11. 惊蛰至,雷声起。

12. 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

13. 未到惊蛰雷先鸣,必有四十五天阴。

14. 冷惊蜇,暖春分。

15. 惊蜇刮北风,从头另过冬。

16. 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

17. 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

18. 惊蛰不藏牛。

19. 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

20. 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

21. 惊蛰闻雷,谷米贱似泥。

22. 春雷一响,惊动万物。

23. 春雷响,万物长。

24. 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

25. 二月莫把棉衣撤,三月还下桃花雪。

26. 惊蛰有雨并闪雷,麦积场中如土堆。

27. 二月打雷麦成堆。

28. 惊蛰地气通。

29. 惊蛰断凌丝。

30. 地化通,见大葱。

31. 九尽杨花开,春种早安排。

32. 九九八十一,家里做饭地里吃。

33. 九九加一九,遍地耕牛走。

34. 冻土化开,快种大麦。

35. 大地化,快种葵花和蓖麻。

36. 大麦豌豆不出九。

37. 豌豆出了九,开花不结纽儿。

38. 种蒜不出九,出九长独头。

39. 惊蛰地化通,锄麦莫放松。

40. 麦锄三遍无有沟,豆锄三遍圆溜溜。

41. 麦子锄三遍,麦缝像条线。

42. 麦子锄三遍,等着吃白面。

43. 麦子锄三遍,皮薄多出面。

44. 惊蛰地化通,锄麦莫放松。

篇3:09年的那些与节气有关的事儿

为了拉动经济, 扩大内需, 政府连连发布了“保增长、调结构、促内需”的应对政策, 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 政府对经济增长的目标被称为“保八”, 这一字眼也成为了今年的关键词之一。

09年, 让世人垂头丧气的那场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影响在中国的消费市场仍若隐若现。年初之时, 无论是危机发源地的美国, 还是因此受影响甚至国家破产的这些人都被媒体每天频繁跳动着的失业率上升、公司倒闭、破产等这些字眼弄得胆战心惊。这种特殊时期, 谁都怕哪一天不小心就把工作给丢了, 所以钱袋子自然也是捂得越来越紧, 日子看起来似乎不那么好过了。为了拉动经济, 扩大内需, 中国政府连连发布了“保增长、调结构、促内需”的应对政策, 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 政府对经济增长的目标被称为“保八”, 这一字眼也成为了09年的关键词之一。年初之时, 听闻民工荒, 许多农民工返乡导致工厂无人开工;年初突然出现了闻所未闻的退房热潮………出现这些怪现象, 与原先的政策结构当然分不开, 但经济危机却是导火索。而仅仅就在这一年的时间, 变化是常态, 且变化之大和速度之快也叫人惊叹。

立春:这个春天有点冷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 代表春天来临了。一年之计在于春, 对于农事来说,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气, 而09年的开春对于许多人来说有点冷, “寒意”森森。虽说09年的立春刚好赶上中国的农历新年, 如此传统以及最大的一个节日, 对于拉动消费自然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但却还是不如人意。当然, 这个时候的商家更为卖力地启动了岁末以及春节的黄金促销。为了在这个节日的促销战中多“捞”一点, 绝大多数的品牌都拿出最为优惠的价格。同时, 由于海外市场的消费能力下降, 出口受到严重影响, 许多产品也只能退回寻求国内市场。比如说, 彩电行业, 许多新品只能在国内市场销售, 为了消化掉这些产品, 只能采取降价的措施。在此之前, 为了刺激国内经济, 国务院宣布将在未来两年内投资四万亿元, 且涉及诸多的行业领域。包括铁路、机场、电站等基础设施, 还有节能环保等民生领域, 扶持中小企业等。在全球经济全体低迷的时候, 中国政府的出手实在是大手笔。这四万亿也成为了一揽子刺激计划的代名词, 这四万亿背后, 还包括了一些列的振兴政策和规划, 如家电下乡、以旧换新, 降低商品交易的税费、利率以及首付款, 提振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等。

但是, 消费板块所表现出来的反应并没有太多显示这些政策所带来的利好反应。A股市场所体现出来的信号是, 投资者原先所期望的节日消费行情并没有如期上演, 而且食品、饮料行业甚至比大家想象的还不理想。中银国际食品饮料行业分析师赵宗俊分析认为, 经济下滑已经影响到了消费领域。而且, 这也是在此次节日消费没有被掀起的深层次的原因。消费者的信心指数也是连连下降, 这无疑折射出了消费者消费意愿的下降, 且在高档消费品类领域表现更为明显。赵宗俊认为, 消费者对未来收入的预期较差, 使得他们对非必须的中高档食品需求放缓, 以至于出现下滑的倾向。这也同时制约了该类产品生产企业的业绩增长。这个红火的节日, 各领域的生活消费并没有像原先想象的所应该有的红红火火景象。消费者消费得有点身不由己。

立夏:物至此时皆大假

立夏一到, 意味着夏天不远了。天气转暖, 赶上了百般红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节。在农事上, 这是一个开始耕种阶段, 夏收农作物进入了生长期。春争日, 夏争时, 绿色冉冉遍天涯。而这个时候, 接连着迎来了清明、五一、端午这三个小长假和传统节日。节日已然成为了人们工作与生活的调节。而度过节日的方式, 无非就是消费、度假等这种商家所乐于见到的形式。因而, 节日对于商家和消费者来说都皆大欢喜的事情。消费者在紧张的工作之后, 以购物消费来放松, 而商家正好趁此机会推动产品的销售。

接踵而至的三个小长假, 一个接一个地挑起消费者购买的热情。这一段长时间的消费低迷状态, 也刚好加大了消费者的欲望和宣泄的情绪。3+3+3或许刚好在这个节点上达到了大于9的效果。三个小长假的结束也代表着上半年小长假的告一段落, 消费者的假日消费情怀也要暂时收一收。所有这些因素加在一起, 促成了这三个小长假的消费热潮。深圳商家们在假日结束后进行盘点, 零售、百货、超市、家电这些行业都获得了丰收。有些家电卖场单单小端午的销量就超过了之前五一七天的销量。而像清明节、端午节这些指向性明确的假日, 特定的商品消费也自是翻了几番。商家们是喜笑颜开。这与春节期间的消费形成了反差。如在家电方面, 由于传统风俗习惯的影响, 消费者在清明的消费力可能稍弱一点, 但是到了端午节, 因为天气转热, 空调销售明显好转。不过在旅游市场, 3+3+3并不见得就大于9, 几个小假期的间隔性短暂以及频繁性, 使得长线旅游变为短线旅游, 且效益也并未有预期地高涨。

商务部在发布会上公布了一组数据, 上半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3.4%, 拉动上半年3.8%的GDP,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增强。东北证券金融与产业研究所的一份行业研究报告显示, 零售行业二季度的表现远好于一季度, 二季度行业整体营业收入579.12亿元, 回暖迹象非常明显。这些数据显示, 行业历史性低点和最困难时期已经过去, 消费者信心指数也已经出现了持续性的明显反弹。消费者逐渐从经济低迷的阴影中走出来, 整个市场的信心也慢慢得到恢复。白领们曾经比拼如何消费地最少, 如何用最少的钱过生活的日子, 蹭饭吃减少开销这些记忆将成为今后的笑谈, 但这些却真实地记录了那段消费紧缩的日子。

立秋:凉风至, 却见遍地黄

走过一个炎热的夏日, 迎来秋风飒爽的日子。立秋十天遍地黄, 一个黄灿灿的秋天带着丰硕的果实款款走来。在这个时节, 属于农事上丰收的时节。忙活了两个季节, 农民们盼到了收成的时候, 南方大部分地区晚稻拔节孕穗, 棉花裂铃吐絮。这个秋天里, 同时也迎来了09年的一个消费高峰, 中秋节和国庆。中秋这一传统的团圆节日加上60年国庆的七天假期, 共八天假期甚至比春节假期还要长。自端午节小长假结束以后, 这个节日加长假是人们翘首企盼的。节日的计划安排早已出炉, 就等着假期的到来。

60周年的庆典, 不仅是北京地区, 全国各地都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庆祝这一大事。北京在国庆黄金周这段时间的旅游景象不言而喻, 同时在其他地方掀起了“红色旅游”的热潮。一些著名的红色旅游景区出现了交通拥堵的情况, 像遵义、延安、会宁、瑞金和井冈山等这些革命地区接待的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都得到了大幅增长, 而遵义和延安的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增幅超过了20%。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办公室发布的关于国庆中秋假日旅游的信息显示, 截至7日18时, 全国纳入监测的119个景区共接待游客199.05万人次。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戴斌说:“这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假日旅游消费高潮。”长假的旅游热被激发地异常澎湃。同时, 长假婚庆市场同样蔚为可观, 形成了黄金珠宝的消费高峰。北京菜市口百货商场销售额同比增长92.4%, 上海第一百货商店前三天黄金首饰销售额同比增长1.5倍。全国各地都传来了销售火爆的好消息, 实在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世界金融信息服务机构穆迪公司旗下穆迪经济网学家陈颖嘉认为, 今年国庆长假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大大超过去年, 而且可能超过政府出台的经济刺激计划。

国庆加中秋所迎来的井喷景象, 让人们再次见识到了中国人的消费力量之强大。到处都是人头攒动, 走到哪里都是人挤人, 旅游景点更是不在话下。商场、书店、电影院, 总之一切可以消费的场所都布满了人。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和热情都在这一时刻被最大化地激发出来。这也是假日消费的惊人之处。如今, 消费已经成为节假日商家和政府所关注的头等大事。每当假日一结束, 就自会有一大堆关于已逝假日的消费报告和调查。这些数据在讲述着人们的消费能力和消费热情。而商家们则是在这个假日来临之前, 费尽气力要出些新招。但是来来去去, 也就是那些大家所司空见惯的招术。不过, 对于消费者来说, 在节假日消费的一大好处就是商场的疯狂打折。由此, 两者就这般顺理成章地形成政府所乐于见到的互动局面。金秋十月, 满城尽是弥漫着消费的欲望。

冬至:阳气起, 最后的喷发

这个冬天, 北京在11月就迎来了三场大雪, 令人叫奇。冬至到, 也就临近了一年的最后一段时期, 这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 还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一阳生, 也就是冬至以后, 阳气又慢慢地回升。而在这一时节, 商家还期待着靠两个节日来作最后的努力, 即圣诞和元旦。

圣诞节是西方的传统节日, 但是在这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这个节日早已经成为普天同庆的节日。虽然关于圣诞节庆祝的是什么,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 但庆祝还是一件不可少的事情。总之, 只要是节日, 就是值得庆祝的, 这已经成为现代人的习惯思维。其庆祝的方式, 又自然离不开消费环节。刚刚进入十二月, 各大商场就开始布置了起来。几乎每个大小商场的门口都会被布置成与圣诞节日有关, 圣诞老人、圣诞树在各处招摇。一到晚上, 各样的装饰亮起五颜六色的彩灯。这对于消费者的吸引力是何其的大。纵观一年的各大节日, 圣诞节的装饰算是商场最花心思的一个节日。而且在中国人所过的节日当中, 圣诞节是比较靠前的, 甚至可以跟春节相媲美。以至于有许多民俗学家和学者认为过圣诞节是崇洋媚外, 并提出了一个新名词, 即节日殖民主义。关于节日殖民主义这个词说的还是有些过火, 对中国的大部分消费者来说, 过这个节日纯粹就是当做节日而已。它也不同于西方人过这个节日的意义。如果从宗教上来说, 这一信仰也不是单属于洋人的信仰, 同样可以是中国人的信仰。关于洋节与中国传统节日的区别问题, 有60.7%的女性认为洋节轻松自在, 中国传统节日过得累。这或许从某些角度可以解释为何圣诞节在中国如此流行的原因。因而到十二月月初之际, 人们就已经沉浸在圣诞节的节日气氛之中。消费者一早就被告知圣诞节来临的消息, 消费的热情从那个时候就开始被燃起。究竟是文化的力量带动经济的发展, 还是经济因素带动文化的传播?在这个以经济为主流的时代, 经济似乎占了上风, 文化都已经开始服务于经济。而在一些庆祝圣诞节的国家, 圣诞节是每年一度最大的经济刺激点, 就好比中国的春节。同样是进入12月以来, 所有的零售领域, 销售都会有极大的增长。这一节日到了中国之后, 自然也就有了中国自己的特色。而稍晚几天的元旦, 其实与圣诞节已经成为了一体, 就像大家在道贺的时候通常都是“Merry Christmas and Happy New Year”一同祝福。两大节日在一起, 形成了一年当中最后的一个井喷点。

这同时表明了扩大内需, 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必要, 使得经济结构得到调整和经济得以转型。

篇4:白露节气的古诗

1.玉阶怨

李白

玉阶生白露,

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

玲珑望秋月。

2.近作小池颇有野意日晚临流吟柳浑独不见慨然

晁说之

无波枉陼若堪凭,

白露青苹更可陵。

过尽秋风独不见,

此时肠断柳吴兴。

3.登北楼

吴则礼

落景孤云共,清商戍角和。

苍烟淡伊洛,白露湿关河。

牧马随鸿雁,行人击骆驼。

暮年余习在,犹欲听边歌。

4.南湖晚秋

白居易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

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

手攀青枫树,足蹋黄芦草。

惨澹老容颜,冷落秋怀抱。

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

万里何时来,烟波白浩浩。

5.秋夜同永叔看月

梅尧臣

青天有右目,昏明不常开。

常时翳云气,古监生莓苔。

秋夜特清彻,乃顾渐西回。

灵兔不捣药,是夜无纤埃。

与君玩流景,置酒临层台。

单衣湿白露,鸣鴈方南来。

以言欢未终,鴈声一何哀。

6.杂诗

左思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

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

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

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

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

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

7.情诗

曹植

微阴翳阳景,清风飘我衣。

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

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归。

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

游者叹黍离,处者歌式微。

慷慨对嘉宾,凄怆内伤悲。

8.白露

杜甫

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

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

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

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

9.白露为霜

颜粲

悲秋将岁晚,繁露已成霜。

遍渚芦先白,沾篱菊自黄。

应钟鸣远寺,拥雁度三湘。

气逼襦衣薄,寒侵宵梦长。

满庭添月色,拂水敛荷香。

独念蓬门下,穷年在一方。

10.白露为霜

徐敞

早寒青女至,零露结为霜。

入夜飞清景,凌晨积素光。

驷星初晰晰,葭菼复苍苍。

色冒沙滩白,威加木叶黄。

鲜辉袭纨扇,杀气掩干将。

葛屦那堪履,徒令君子伤。

11.秋日漫兴二首

洪迈

江湖久客日思家,坐觉微霜上鬓华。

节序又催秋后雁,风光争发雨前花。

倦游已梦庄生蝶,不饮何忧广客蛇。

篇5:描写白露节气的古诗

朝代:元朝|作者:方回

草木归根白露零,寒蛬欲蛰动酸吟。

每惊世事如翻手,难保人生不负心。

旷野嗟嗟三献玉,权门诩诩四知金。

篇6:描写白露节气的诗词

《白露》

唐:杜甫

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

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

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

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

《南湖晚秋》

唐五代·白居易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

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

手攀青枫树,足蹋黄芦草。

惨澹老容颜,冷落秋怀抱。

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

万里何时来,烟波白浩浩。

盈润白露

《白露为霜》

唐:颜粲

悲秋将岁晚,繁露已成霜。

遍渚芦先白,沾篱菊自黄。

应钟鸣远寺,拥雁度三湘。

气逼襦衣薄,寒侵宵梦长。

满庭添月色,拂水敛荷香。

独念蓬门下,穷年在一方。

《悲秋》

唐: 卢殷

秋空雁度青天远,疏树蝉嘶白露寒。

篇7:与白露节气有关的古诗词《九辩》赏析

《春日》是一首游春诗, 诗人借景喻情, 通过描写泗水河边百花齐放的绚丽春色, 表现了一种怡然自得的情趣。诗题《春日》的“日”在这里当日子、时日讲, “春日”就是春天的日子。第一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这里作美好讲;胜日:春光明媚的大好日子。寻芳:就是观景;芳:花草。泗水:在山东省境内。滨:水边。这句的意思是:在春光明媚的大好日子里, 我到泗水河边去游览、观赏花草。第二句“无边光景一时新”。无边:没有边际, 说明在河边, 放眼看到的地方极广。光景:风景。一时:很快, 说明春天的到来使大地更新、变化很快。这句的意思是:看到了无边无际的大地, 一时之间都换上了春天的新装。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等闲:这里当“随处”“到处”讲;识:认识;东风:这里比作春天。这句的意思是:在大地一片春光中, 到处都可以认识春天的面貌。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万紫千红:形容百花盛开;总是:都是;春:春光。为了押韵和平仄的需要, 诗人在这句中把“总是春”排列到句尾, 理解时应倒过来, 意思是:春天总是百花盛开、万紫千红的。纵观全诗, 首句既点明了天气 (胜日) , 又点明了地点 (泗水滨) , 同时也点明了主题 (寻芳) , 而接下来的三句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了“寻芳”的所见所得, 尤其是“万紫千红总是春”一句, 色彩浓丽夺目、抒情显赫厚实, 写出了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的感觉, 广为后人所传诵。

由于这首诗展现了春天的诗意盎然和姹紫嫣红的美丽景象, 又具有独特的意蕴, 所以只有在充分理解和掌握该诗格调与内涵的基础上, 才能正确朗读和讲解这首诗。笔者认为, 关于《春日》的朗读可如下设计:

(注:单斜线“/”表示轻微的停顿, 双斜线“//”表示一般的停顿, “///”表示停顿时间长些;着重号“.”表示逻辑重音)

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篇8:白露节气古诗:徐敝《白露为霜》

徐敝 《白露为霜》

《白露为霜》原文:

《白露为霜》

年代: 唐 作者: 徐敞

早寒青女至,零露结为霜。

入夜飞清景,凌晨积素光。

驷星初晰晰,葭菼复苍苍。

色冒沙滩白,威加木叶黄。

鲜辉袭纨扇,杀气掩干将。

篇9:24节气白露古诗

白露丨最美的节气,醉美的诗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白露

NEW | 白露

白露即为典型的秋季气候,容易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预防秋燥的方法很多,可适当地多服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品,也可选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人参、沙参、西洋参、百合、杏仁、川贝等,对缓解秋燥多有良效。对普通大众来说,简单实用的药膳、食疗似乎更容易接受。

春捂秋冻是一条经典的养生保健要诀。当然,秋冻并非人人皆宜。如糖尿病患者局部供血较差,如果血管一下子受到冷空气刺激,很容易发生血管痉挛,使血流量进一步减少,易引起组织坏死和糖尿病足,再加上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常常伴发,冷空气刺激更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导致心梗等后果。因此,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秋冻。除此之外,像体质较弱的老人和儿童、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哮喘病患者和关节炎患者都不适合“秋冻”。

早晚温差大就应该及时添加衣被,否则,极容易患上感冒,而支气管炎、哮喘、消化性溃疡等慢性病患者,也容易诱发或加重病情。肚脐部位的表皮最薄,皮下没有脂肪组织,但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对外部刺激敏感。若防护不当,晚上睡觉暴露腹部或爱美穿露脐装,寒气极易通过肚脐侵入人体。如果寒气直中肠胃,就会发生急性腹痛、腹泻、呕吐;天长日久,寒气逐渐积聚在小腹,还会导致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脚部分布着人体的6条重要经脉,并且脚远离心脏,血液循环最为不畅。所以,有“寒从脚起,热从头散”的说法。研究证实,双脚受凉是引发感冒、支气管炎、消化不良、失眠等病症的元凶。因此,白露应注意脚的保暖,鞋袜宜宽松、舒适、吸汗。

对于白露时节的饮食应当以健脾润燥为主,在此期间中医专家建议你,可以吃以下食物进行养生:

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温之物,宜吃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平补食品。忌吃性质寒凉,易损伤脾气的食品,忌吃味厚滋腻,容易阻碍脾气运化功能的食品,忌吃利气消积,容易耗伤脾气的食品。可多吃点:粳米、籼米、玉米、薏米、番薯、豆腐等。

肉、蛋、奶类的选择:牛肉、鸡肉、兔肉、狗肉、牛肚、猪肚、桂鱼、乌鸡等。

蔬菜的选择:藕、粟子、山药、扁豆、豇豆、胡萝卜、马铃薯、洋葱、平菇等。

饮食禁忌:忌吃性质寒凉,易损伤脾气的食品,忌吃味厚滋腻,容易阻碍脾气运化功能的食品,忌吃利气消积,容易耗伤脾气的食品。如:苦瓜、冬瓜、海带、螃蟹、鸭子等。

24节气古诗词:白露

白露。

露从今夜白

古人以四时配五行

秋属金,金色白

阴气渐重

露凝而白

故名白露

白露时节

氣温始降

日照渐减

绵雨开始

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五个节气

秋季的第三个节气

明日白露

俗語有“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一說,

这说明白露时节就要開始注意保暖不要着凉了。

《逸周書 時訓》:“白露之日鴻雁來,又五日玄鳥歸,又五日群鳥養羞。

一候,鴻雁來。

鴻雁千里迢迢、翻山越嶺飛回過冬之地。

二候,玄鳥歸。

玄鳥是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中的神鳥,出自《山海經》。

玄鳥的初始形象類似燕子,《楚辭 離騷》王逸註:“玄鳥,燕也。”

燕子也要長途遷徙準備過冬了!

三候,群鳥養羞。

《禮記》曰:“羞者,所養之食。”養羞者,藏之以備冬月之養。

西風涼,白露降。

先秦秦汉时期

《诗经·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董娇娆》 宋子侯

洛阳城东路,桃李生路旁。

花花自相对,叶叶自相当。

春风东北起,花叶正低昂。

不知谁家子,提笼行采桑。

纤手折其枝,花落何飘飏。

请谢彼姝子,何为见损伤?

高秋八九月,白露变为霜。

终年会飘堕,安得久馨香?

秋时自零落,春月复芬芳。

何时盛年去,欢爱永相忘。

吾欲竟此曲,此曲愁人肠。

归来酌美酒,挟瑟上高堂。

《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扼。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魏晋南北朝时期

《杂诗·漫漫秋夜长》 曹丕

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

辗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

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

天汉回西流,三五正纵横。

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

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

愿飞安得翼,欲济河无梁。

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

《七哀诗·荆蛮非我乡》 王粲

荆蛮非我乡,何为久滞淫。

方舟溯大江,日暮愁我心。

山冈有余映,岩阿增重阴。

狐狸驰赴穴,飞鸟翔故林。

流波激清响,猴猿临岸吟。

迅风拂裳袂,白露沾衣襟。

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

丝桐感人情,为我发悲音。

羁旅无终极,忧思壮难任。

《杂诗·秋风何冽冽》 左思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

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

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

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

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

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

《情诗·微阴翳阳景》 曹植

微阴翳阳景,清风飘我衣。

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

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归。

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

游者叹黍离,处者歌式微。

慷慨对嘉宾,凄怆内伤悲。

《歌》 刘铄

昊天晴且高,秋气发初凉。

白露下微津,明月流素光。

凝烟泛城阙,凄风入轩房。

朱华先零落,绿草就芸黄。

纤罗还笥箧,轻纨改衣裳。

《七夕》萧衍

白露月下团,秋风枝上鲜。

瑶台含碧雾,罗幕生紫烟。

妙会非绮节,佳期乃凉年。

玉壶承夜急,兰膏依晓煎。

昔悲汉难越,今伤河易,

怨咽双断念,凄悼两情悬。

唐代

《南湖晚秋》 白居易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

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

手攀青枫树,足蹋黄芦草。

惨澹老容颜,冷落秋怀抱。

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

万里何时来,烟波白浩浩。

《新秋》 白居易

西风飘一叶,庭前飒已凉。

风池明月水,衰莲白露房。

其奈江南夜,绵绵自此长。

《秋题牡丹丛》 白居易

晚丛白露夕,衰叶凉风朝。

红艳久已歇,碧芳今亦销。

幽人坐相对,心事共萧条。

《凉夜有怀》 白居易

清风吹枕席,白露湿衣裳。

好是相亲夜,漏迟天气凉。

《八月三日夜作》 白居易

露白月微明,天凉景物清。

草头珠颗冷,楼角玉钩生。

气爽衣裳健,风疏砧杵鸣。

夜衾香有思,秋簟冷无情。

梦短眠频觉,宵长起暂行。

烛凝临晓影,虫怨欲寒声。

槿老花先尽,莲凋子始成。

四时无了日,何用叹衰荣。

《悲秋》 卢殷

秋空雁度青天远,疏树蝉嘶白露寒。

阶下败兰犹有气,手中团扇渐无端。

《送张光归吴》 郎士元

看取庭芜白露新,劝君不用久风尘。

秋来多见长安客,解爱鲈鱼能几人。

《秋露》 雍陶

白露暧秋色,月明清漏中。

痕沾珠箔重,点落玉盘空。

竹动时惊鸟,莎寒暗滴虫。

满园生永夜,渐欲与霜同。

《郡中即事三首》 羊士谔

登临何事见琼枝,白露黄花自绕篱。

惟有楼中好山色,稻畦残水入秋池。

《衰荷》 白居易、

白露凋花花不残,凉风吹叶叶初乾。

无人解爱萧条境,更绕衰丛一匝看。

《宿烟含白露》 孙頠

析析有新意,微微曙色幽。

露含疏月净,光与晓烟浮。

迥野遥凝素,空林望已秋。

著霜寒未结,凝叶滴还流。

比玉偏清洁,如珠讵可收。

裴回阡陌上,瞻想但淹留。

《相和歌辞·玉阶怨》 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白露》 杜甫

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

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

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

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白露为霜》 颜粲

悲秋将岁晚,繁露已成霜。

遍渚芦先白,沾篱菊自黄。

应钟鸣远寺,拥雁度三湘。

气逼襦衣薄,寒侵宵梦长。

满庭添月色,拂水敛荷香。

独念蓬门下,穷年在一方。

《白露为霜》 徐敞

早寒青女至,零露结为霜。

入夜飞清景,凌晨积素光。

驷星初晰晰,葭菼复苍苍。

色冒沙滩白,威加木叶黄。

鲜辉袭纨扇,杀气掩干将。

葛屦那堪履,徒令君子伤。

《相和歌辞·乌栖曲》 王建

章华宫人夜上楼,君王望月西山头。

夜深宫殿门不锁,白露满山山叶堕。

《秋夜长》 王勃

秋夜长,殊未央,

月明白露澄清光,

层城绮阁遥相望。

遥相望,川无梁,

北风受节雁南翔,

崇兰委质时菊芳。

鸣环曳履出长廊,

为君秋夜捣衣裳。

纤罗对凤凰,丹绮双鸳鸯。

调砧乱杵思自伤。

思自伤,征夫万里戍他乡。

鹤关音信断,龙门道路长。

所在天一方,寒衣徒自香。

宋代

《秋夜同永叔看月》 梅尧臣

青天有右目,昏明不常开。

常时翳云气,古监生莓苔。

秋夜特清彻,乃顾渐西回。

灵兔不捣药,是夜无纤埃。

与君玩流景,置酒临层台。

单衣湿白露,鸣雁方南来。

以言欢未终,雁声一何哀。

《登北楼》 吴则礼

落景孤云共,清商戍角和。

苍烟淡伊洛,白露湿关河。

牧马随鸿雁,行人击骆驼。

暮年余习在,犹欲听边歌。

《南柯子·十里青山远》 仲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

数声啼鸟怨年华。

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暑,清风衬晚霞。

绿杨堤畔闹荷花。

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

《秋日漫兴二首》 洪迈

江湖久客日思家,坐觉微霜上鬓华。

节序又催秋后雁,风光争发雨前花。

倦游已梦庄生蝶,不饮何忧广客蛇。

怪底朝来衣袖薄,一川白露下蒹葭。

《近作小池颇有野意日晚临流吟柳浑独不见慨然》 晁说之

无波枉陼若堪凭,白露青苹更可陵。

过尽秋风独不见,此时肠断柳吴兴。

元代

《寄宋竹坡》 郭钰

久欲从君借竹看,东风又长碧琅玕。

午阴坐久晴云落,夜漏眠迟白露转。

韭叶连畦从料理,菊花分径共平安。

洞箫一曲裁新管,石上双吹翠袖寒。

明朝

《黄冈西望寄王子声》 汤显祖

白露滴江城,江声绕秋至。

心赏不在兹,幽芳渺难寄。

木叶号蝉悲,水荇潜鳞戏。

日气淡芙蓉,云阴生薜荔。

栖栖王子情,默默楚人思。

未及湘累醒,且共蓬池醉。

遥松起暝色,虚竹惊寒吹。

《旅怀》 张宇初

起早月尚明,微风响庭树。

遥钟尽残河,池草盈白露。

披衣行空庭,孤禽语平曙。

酬措每疏慵,晨光起檐户。

孰知愁虑牵,丘壑慕恬素。

薄俗擅奸危,皇情感深顾。

岁阑贫病侵,幽愤徒朝暮。

清代

《绮怀》 黄景仁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塔湾落雁》 戴梓

白露老蒹葭,西风旋雁斜。

未曾舒远翮,先已下寒沙。

细草梳清渚,丹林带赤霞。

篇10:关于白露节气的古诗10首

魏晋左思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

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

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

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

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

篇11:与白露节气有关的古诗词《九辩》赏析

关键词:初中古诗词,山水自然之趣,中学生心理健康

古诗词教学中, 字词句的赏析固然重要, 但古诗文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现象不可忽视。作为语文教师, 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古代文化知识、文化现象, 对于教学至关重要。然而, 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发现, 目前相当多的中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 更注重的是应试的背诵默写赏析方面, 对课文中的古代文化现象基本不做深入地理解。因此, 用文化的眼光、角度解读古诗文, 探讨古诗文教学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笔者以苏教版中学语文教材编写组、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洪宗礼主编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为对象, 挖掘其古诗词中的“山水自然之趣”, 并对其进行了归纳、整理, 重点分析有代表性的古诗词, 从作者背景, 情感体验, 传递精神等方面进行探究, 希望对语文教师通过古诗词教学, 向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所帮助。

1景趣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诵读欣赏《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诗人选取了早春最具典型的小雨与野草, 将它们安排于同一个画面中, 鲜明地表现了早春的独特景色, 给人以早春压倒盛春的感觉。此诗是作者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 景色如此, 怎能错过这美丽的春光。通过学习这首诗, 让学生们领略阳春三月的美景, 让缺乏“发现美的眼睛”的同学能够有目的地去观察早春的特有景物, 从而发现更多生活中的乐趣。

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诵读欣赏《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诗人从孤山寺贾公亭写起, 写了沿途所见所闻, 结尾又写到湖东白沙堤, 诗人春行的足迹遍及大半个西湖。“眼前景, 口头语, 自能沁人心脾, 耐人咀嚼”。学习诗歌的同时, 学生似乎在诗人的带领下也畅游了一遍西湖, 一边游玩一边感受春天的各种美景, 激起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意趣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第十课《陋室铭》写“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当时刘禹锡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 并且让他住在简陋的房子里, 他没有屈服于权贵, 也没有因此郁郁寡欢, 而是以有仙之山, 有龙之水比喻“陋室”, 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 自然地引出“惟吾德馨”的主旨, 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的高尚品德。更用诸葛庐、子云亭类比, 表明自己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最后用孔子的话隐含“君子”自居之意, 说明“有德者居之, 则陋室不陋”。文章中传达的积极乐观的精神, 面对挫折时依旧坚持高洁傲岸的操守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是学生们最需要学到的品质。

3理趣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诵读欣赏《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一句写出了日夜交替, 冬去春来的自然理趣, 胡应麟认为这两句诗是盛唐诗歌的代表, 并把它与中、晚唐诗作了比较, 得出“文章关气运, 非人力”的结论。《河岳英灵集》说当时的宰相张说曾经亲手把“海日”一联题在政事堂, 让人当作学习的楷模。仅一句诗就能得到如此高的褒奖, 足见其中的青春精神, 给读者留下春风得意的无限展望。昨日的挫折与辉煌都已经是过去之事, 今后在初中阶段将谱写新的篇章, 这样的精神, 正是教材要传递给刚从小学毕业, 迈进中学的孩子们的。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诵读欣赏《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表达作者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 洋溢着一种向上的人生态度。课本注:这首词是公元1082年 (宋神宗元丰五年) 三月谪居黄州期间所作。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 被贬任黄州 (今湖北黄冈) 团练副使, 这首词是作者抱病游清泉寺所作。作者当时的情况可以说是非常糟糕的, 因反对变法, “谤讪朝廷”被一贬再贬, 又处在病中, 换了别人定是苦闷悲凉的心境, 哪里还有心思在春雨迷蒙的时候外出游玩。可苏轼却没有错过早春的美丽景色, 更将“听唱黄鸡与白日”反其意而用之, 多么乐观、豁达。学生今后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 学会笑对困难, 排遣苦闷是非常重要的。

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诵读欣赏《饮酒》:“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悠然”一词不仅属于人, 也属于山, 人闲逸而自在, 山静穆而高远。诗人在抬头远望的那一刻, 似乎有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底和山峰中一起奏出, 融为一支轻盈的乐曲, 同时也体现了全诗的主旨:复归自然。人既然是自然的一部分, 也应该具有自然的本性, 在整个自然运动中完成其个体生命, 这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首诗弱化了陶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激愤, 体现的是他超凡脱俗的追求, 因为这个年纪的学生不需要愤世嫉俗的不甘, 却需要懂得妙契自然的生命感动。

苏教版中学语文课本中浓郁的山水文化, 有直接的景色描写, 让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心胸更加宽广;有受挫后寄情山水, 从山水中寻到心灵的慰藉;有从山水中获得自然哲理, 让学生感受人类的渺小, 领略大自然的伟大。中学生处在青春叛逆期, 他们要面临小升初的心理调整, 要面对学业难度增加的压力, 要承受中考的紧张, 在这个阶段学生会遇到很多的挫折。将山水自然之趣用于课本, 精神上的指导多于内容题材或者写法技巧的指导。所以语文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从中指导学生, 要热爱生活, 培养积极向上, 豁达乐观的精神态度。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M].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2.

[2]魏冰戬.初中文言文教材全解[M].吉林大学出版社, 2012.

[3]殷璠.河岳英灵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篇12:关于白露节气的古诗10首

唐杜甫

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

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

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

篇13:与白露节气有关的古诗词《九辩》赏析

《七哀诗》

年代: 魏晋 作者: 王粲

荆蛮非我乡,何为久滞淫。

方舟溯大江,日暮愁我心。

山冈有余映,岩阿增重阴。

狐狸驰赴穴,飞鸟翔故林。

流波激清响,猴猿临岸吟。

迅风拂裳袂,白露沾衣襟。

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

丝桐感人情,为我发悲音。

羁旅无终极,忧思壮难任。

《七哀诗》诗人王粲简介: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三国时曹魏名臣,也是著名文学家。 王粲其祖为汉朝三公。献帝西迁时,王粲徙至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后到荆州依附刘表。刘表以王粲其人貌不副其名而且躯体羸弱,不甚见重。刘表死后。王粲劝刘表次子刘琮,令归降于曹操。曹操辟王粲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魏国始建宗庙,王粲与和洽、卫觊、杜袭同拜侍中。其时旧制礼仪废弛,朝内正要兴造制度,故使王粲与卫觊等典其事。王粲强记默识,善算术行文;着诗、赋、论、议垂六十篇,有《王侍中集》。与鲁国孔融、北海徐干、广陵陈琳、陈留阮瑀、汝南应玚、东平刘桢,合称「建安七子」。王粲为“七子之冠冕”,文学成就最高。他以诗赋见长,《初征》《登楼赋》《槐赋》《七哀诗》等是其作品的精华,也是建安时代抒情小赋和诗的代表作。同时王粲还撰有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记载“英雄”传记的史书《汉末英雄记》。明代人辑录其作品,编就《王侍中文集》流传后世。著名的文学典籍《昭明文选》中也有王粲的作品。建安二十二年卒,享年四十一岁。

历史评价:

陈寿评曰:「昔文帝、陈王以公子之尊,博好文采,同声相应,才士并出,惟粲等六人最见名目。粲特处常伯之官,兴一代之制,然其冲虚德宇,未若徐干之粹也。」(《三国志魏书二十一王卫二刘传》)

「今之文人,鲁国孔融、广陵陈琳、山阳王粲、北海徐干、陈留阮瑀、汝南应玚、东平刘桢,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自以骋骐骥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粲长于辞赋。干时有逸气,然非粲匹也。如粲之初征、登楼、槐赋、征思,干之玄猿、漏卮、圆扇、橘赋,虽张、蔡不过也,然于他文未能称是。」(《三国志魏书二十一王卫二刘传》引《典论》)

钟嵘评魏侍中王粲:「其源出于李陵。发愀怆之词,文秀而质羸。在曹、刘间,别构一体。方陈思不足,比魏文有余。」(《诗品》)

白居易《题文集柜》诗:「身是邓伯道,世无王仲宣。只应分付女,留与外孙传。」

篇14:冬至节气的古诗词与赏析

唐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请与朋友同行》

赏析:白岚

某次电影结束,一抬头遇见:“上帝是公平的他决定何人是你的亲戚,但给了你选择朋友的机会。”这句话给我很深刻的印象。如果论一个人存在的感觉,肆意宽广大概如同诗中的旷味,生活大概有好友知己将进酒,杯莫停。

古往今来有多少言语描写着友情:“不要走在我后面,因为我可能不会引路;不要走在我前面,因为我可能不会跟随;请走在我的身边,做我的朋友。”对比走在身边而诗中:“与君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同一个道理。但诗中的豪情壮语更写一个境界,一起呼儿将出换美酒,五花马,千金裘又有什么意义,还不如拿出来换了酒与友人一起月下相饮,诗中的情生高度。说起所谓的高度,完完全全我哪能理解这千苦名句的哲意,换个角度的赏析,多少爱恨不能平息,只顾雨落叶子听声音,一般简单说说自己的感受。

篇15:与白露节气有关的古诗词《九辩》赏析

一、把握意象语言, 促进个性发展

诗歌赏析的三个要点是意象、意境、情感。意象是指渗透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形象, 它是物象与情意的融合, 是诗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意境主要靠意象来构成。诗词的解读离不开对意象的把握, 赏析诗词更要从意象入手, 准确把握意境, 进而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

在赏析诗词时, 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把握作者反复使用的意象, 揭示其中蕴涵的主观情感、个性追求, 间接地向学生展示作为社会个体的人应该具有怎样的个性品格;然后分析个性人格与成就事业的密切关系, 让学生了解:古代诗人凭借不同的个性而形成风格各异的名篇佳句, 如屈原常用香草花木为意象, 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陶渊明以菊花来表现自己的不屈品格和清高气质;李白以名川大山来表现自己飘逸不群、自强不息的个性情怀。大凡有创造性成就的人, 都有鲜明的个性, 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性, 就没有独立的意志和人格。正如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所说, 没有自由思想, 没有独立精神, 就不能发扬真理, 就不能研究学术, 一切是小事, 唯此是大事。教师要让学生在赏析诗词中领悟这一道理, 使他们注重个性的养成。

二、引发探究兴趣, 培养人文精神

在诗歌教学中, 同样要重视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的培养。引发探究, 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 是诗歌教学中的一大特色。众所周知, 阅读是一种心智活动, 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学生在经历、兴趣、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 对诗歌的感受、体验、理解也就不尽相同。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走进诗歌, 加深体验和理解。同时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 使他们在相互交流中修正自己的判断、观点或产生新的见解, 促使阅读不断走向深入, 以期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如赏析骆宾王的名篇《咏鹅》, 可作多角度探究。此诗描绘了一幅鲜明生动的“白鹅戏水图”, 令人悦目;这幅图中鹅的形象既给人一种飘逸高洁、超凡脱俗的审美快感, 令人向往;又使人体会到一种健康、豪迈、向上的精神, 令人振奋;更让人想象到诗人志存高远的核心精华, 令人赞叹。这正应了谭献《复堂词话》所说的“作者之用心未必然, 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的阅读效应。

新《课标》指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应该让学生主动积极地自主探究。学生有了特殊的情感体验, 有了属于自己的个性理解, 才能真正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生命意识在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中, 才能得到唤醒。

三、巧用知人论世, 陶冶高尚品格

诗词赏析需要知人论世, 但不是模式化地每篇必讲作者生平、时代背景, 而是同时、适度、得法地介绍, 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诗人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去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 使诗中的此情此景变成学生内心中的情与景, 在情与景中感受作者的人格魅力, 熏陶自己的心灵。如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 最好在讲完“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的字面意义后, 再全方位地介绍苏轼家庭、理想、仕途的坎坷经历和他面对逆境泰然处之的豁达胸襟, 最后再引导学生品味全词。苏轼立志报国, 年轻时步入仕途, 后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请外调, 写此词时正在密州任上, 境遇不佳, 他与胞弟也整整七年没有团聚, 佳节思亲, 愁情苦绪可想而知。他以“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理性来化解心中愁绪, 以“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祝福他人团圆。苏轼自己经受离别之苦而不希望他人重复自己的痛苦, 因此用“愿”字提高了境界, 感人肺腑。这样的诗词欣赏比一般的道德说教更容易唤起学生的愉快体验, 更容易让他们自觉追求高尚的人生境界。

四、联系自身体验, 提升人格品位

对整个人类而言, 理性高于感性;但对个体而言, 感性才是更突出的。因此, 学生有体验才能有更深的印象。好的文学作品, 能使人们较容易地产生共鸣, 从而读出作者所创造的境界。在赏析时, 教师应该做学生的知音, 并力求让学生把生活、情感、经验同作品所表达的特定情感体验联系起来, 沟通作者、教师与学生三者之间的感情, 使师生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如分析苏轼的旷达胸怀, 教师就可以结合自身经历或提问学生“你考试未获好的名次, 肯定委屈、难受, 你将怎样走出这一情感困境”, 让学生用亲身经历来跟词人对比, 从心里领悟、感受词人通达的个性、崇高的品格。当学生动情地讲述自己的生活经历, 当那一张张笑脸上写满了奋进的激情, 教室里也就涌动着蓬勃的生命力。

人的情感非一时一刻促成, 而是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的人文教育深深地积淀于人的内心世界。这种情结一旦积淀在人的精神之中, 便很难改变。因此, 诗词的欣赏要动之以情, 让学生观照思索、体验认识人生与社会, 用心灵去感受大师的人格, 这样才能起到提升学生人格品位的作用。

篇16:与白露节气有关的古诗词《九辩》赏析

(宋代)邵雍

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

阶前冻银床,檐头冰钟乳。

清日无光辉,烈风正号怒。

人口各有舌,言语不能吐。

《雪里精神》

赏析:青谷

这首诗为“答任开叔郎中昆仲相访”而写,隔了近千年,具体人际往事已很难追究。但今时大寒读“旧声”,仍觉平易、清新,又充满耐人寻味的谐趣。

邵雍自号安乐先生,少有志,在仁宗嘉佑及神宗熙宁中,先后被召授官,都推托不赴,一生不求功名。而他留下《观物篇》、《先天图》、《伊川击壤集》等诗文传世不没,他的“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至今还在两岁小孙女翻看的“童书”里声声诵读。

据说,诗人晚年愈痴迷写诗,信手拈来,便成上品。一年节气在大寒中庄严谢幕时,人人相见不能言,试问大寒之寒寒如何?诗中不能说的话一定比说出的更多。

古来以诗观物,终究是写精神,但邵雍也说:“人生所贵有精神,既有精神却不纯。”(《弄笔吟》)近日中国诗歌研究院院长谢冕在中纪委网站谈诗歌,叹唐诗、宋词语言太漂亮,形式太优美。又叹新时代很难再现,是新诗百年来的巨大损失。接着批评“现在很多诗人不关心外面的世界,只关心自己,缺乏对时代、对人生的思考”,呼告书写时代精神。邵雍则以《观物吟》道出画工状物“止能照表,不能照里”,即使“察言观行,罔或不真”,即使“轩鉴照物,立写于前”也远远不够。而只有破刻板自囿,“表里洞照”,才能让精纯之诗“尽物之性,去己之情”而超越人思所限、凌驾时空。就像他的咏花诗所说“人不善赏花,只爱花之貌。人或善赏花,只爱花之妙。花貌在颜色,颜色人可效。花妙在精神,精神人莫造。”同样,《大雪吟》“雪妙在精神,精神人莫造”。

真精神指向永恒,信也。

《梅花》

北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赏析:莲心儿

本诗是北宋诗人王安石的一首五言绝句。

全诗以梅花的坚韧不拔和高洁品格喻示那些像诗人一样,虽处于艰难恶劣的环境却依然能坚持操守、坚守信仰,主张正义,为国家强盛鼎力而不畏排压和打击的人们。

“墙角”一词用得绝妙至极,不为人注目,不为人所知,更未被人赏识,却又毫不在乎。“墙角"这个特殊环境,突出了梅之身居陋室却依然孤芳自开的形态。体现出了诗人虽所处环境恶劣艰苦,却依旧坚持自己主张的人生态度。

“独自”,语意刚强隐忍,无惧旁人的舆论和眼光,在恶劣的环境中,依旧屹立不倒迎冬绽放。精准清晰的体现出了诗人坚持自我的信念。

“遥知”说明香气是从远处飘过来的,并不明显。诗人嗅觉灵敏,善于观察发现,独具慧眼。

“暗香”指梅花的香气,虽淡淡的却犹自有凌寒傲放的气节。以梅拟人,喻典其品格高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气充盈滋溢。

全诗通过赞颂梅花的风度及品格,不在乎他人眼光而只坚持做自己,预示着诗人孤冷倔强的真性情写照。先用雪拟喻梅的冰清玉洁,再用“暗香”点出梅的远胜于雪,精确清晰的写出了诗人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之魅力。

这首小诗虽简约素朴但却意味深远悠长,没有丝毫雕琢斧砍的做作痕迹。堪称经典佳作。

梅的花语是忠实、独立、坚毅、忠贞、刚强、高洁。

象征着人的坚忍、顽强、富有牺牲、能耐得住寂寞的精神,也象征着人生将有的辉煌与成功。

梅具有高风亮节、傲气凌人、澄澈的心、浩然的正气、独立的创新精神。

梅亦有慈爱之心,高尚之心灵的体现。

以梅暗喻那些坚持信仰,秉承初心、砥砺奋进而方得始终的怀有不变信念的人,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赠峨嵋山妙道师

近代 虚云

七十峰高隐翠微,暗云疑雨任翻飞。

雪消晓嶂开天色,拨尽胸中是与非。

寒云懒鹤作生涯,为厌钟鸣鼎食家。

自有天真无限乐,莲收菊放又梅花。

《拨尽胸中是与非》

赏析:颜如

说到具有佛理禅意的诗词,最著名的莫过于六祖慧能的证道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诗情诗意与禅趣禅机本来就容易交融,特别是到我国唐宋时期,受社会诗歌繁荣风气的影响,禅僧们在开悟、示法以及一般商量问答时都常用诗偈。以王维、李白、杜甫、苏轼等为代表的诗人们也常常和僧人密切交往,开拓了诗歌艺术表现的新天地,将心中的感悟融入诗的情境之中,意蕴远超物象之外。宋代严羽《沧浪诗话·诗辨》中的一段话,用来说明禅诗的诗味十分恰当。严羽说:“论诗如论禅。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他还说:“诗者,吟咏性情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莹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

此诗作者虚云大师乃近代杰出高僧,出身福建官府人家,120岁的传奇人生,历经沧桑,老和尚曾自书一联,记述其生平,联曰:坐阅五帝四朝不觉沧桑几度,受尽九磨十难了知世事无常。虚云大师的诗字句浅白、对仗工整而又意蕴无穷,山峰重重如世道人心不平,疑云暗雨比比皆是。一旦冬去雪消,云开雾散之时,依然天色晴朗,胸中片尘不生。作者不贪恋人间富贵,不挂碍是非对错,只悠然赏析山中花开花谢的自然景观,好一个豁达自然的心境。

云门禅师有诗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在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春花秋月、夏风冬雪本是大自然客观存在的物质之美。然而只有达到物我两忘(“若无闲事在心头”)心静如闲云懒鹤,一年四季,夏日赏荷,秋季看菊,冬寻梅花,心随物转,却又并不为物所羁绊,才能真正体味到自然与人生的意蕴之美。禅诗所表现的清新淡泊的天真情趣,是诗人面对尘世喧嚣的表达与自在生活的体验。只有淡泊,才能笑看世态炎凉;只有潇洒,才能除尽人间是非,从而达到内心的欢喜和精神上的逍遥。

《将进酒·君不见》

唐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请与朋友同行》

赏析:白岚

某次电影结束,一抬头遇见:“上帝是公平的他决定何人是你的亲戚,但给了你选择朋友的机会。”这句话给我很深刻的印象。如果论一个人存在的感觉,肆意宽广大概如同诗中的旷味,生活大概有好友知己将进酒,杯莫停。

古往今来有多少言语描写着友情:“不要走在我后面,因为我可能不会引路;不要走在我前面,因为我可能不会跟随;请走在我的身边,做我的朋友。”对比走在身边而诗中:“与君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同一个道理。但诗中的豪情壮语更写一个境界,一起呼儿将出换美酒,五花马,千金裘又有什么意义,还不如拿出来换了酒与友人一起月下相饮,诗中的情生高度。说起所谓的高度,完完全全我哪能理解这千苦名句的哲意,换个角度的赏析,多少爱恨不能平息,只顾雨落叶子听声音,一般简单说说自己的感受。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来与现在的,“朋友一生一起走”记得年少时周华健的那句歌词,走过多少岁月才知友情的难得。人生的欢畅总要有分享才能饱满的体现,没有一个人可以快快乐乐,所谓开心快乐也多是一种感情的宴席,谈笑风生,即便灰飞烟灭,世事难料。也天生我才必有用,朋友间相扶相携为乐事。如果用友情去涵盖全篇就是舍珠求木,但我们谈起友情却让我想起诗中的句子。“与尔同销万古愁”就请记得与这般的朋友同行。

水仙子·咏雪

元·乔吉

冷无香柳絮扑将来,

冻成片梨花拂不开。

大灰泥漫了三千界,

银棱了东大海。

探梅的心禁难捱。

面瓮儿里袁安舍,

盐罐儿里党尉宅,

粉缸儿里舞榭歌台。

《元曲中的雪和梅》

赏析:圣诞节

每到冬天,北方总会或多活或少的降点雪,洋洋洒洒,漫天飞舞,还给大地一个白茫茫的童话世界,作为现代人在高兴的同时,更多的会抱怨下雪给交通出行带来的不便,比如飞机晚点,耽误行程,但是古代人的生活节奏慢,却会发现更多的生活情趣。

元曲中的雪和梅自然一脉相承了唐诗,宋词中的美,比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豪情和喜悦,“梅须逊梅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对比增色,“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的高洁和雅趣,更有“平年雪里,常插梅花醉”的心境与豪放,“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的孤傲与冷清,然而散曲中的大雪却更多了诙谐,浪漫,雅俗之趣。

雪花和梅花在古人的笔下总是在一起的,在冰雪中,怒然绽放的只有梅花,给严寒中的人带来一丝暖意和春色。也暗寓了在政治高压,人生失意中的孤独与坚守。

回到曲的本身,“冷无香”即代指雪,大雪像柳絮一样扑面而来,意可暗合“岂非柳絮因风起”的前人佳句,也从动态描写雪之大,从节令看,柳絮起于早春,就有了大寒已至,春天还会远吗?让人细细思考和期许。

大雪遇冷气,冻成片片梨花,落在人的脸颊上,让人用手赶也赶不走,极雪之大,天之冷。大雪像白灰一样弥漫了整个大千世界,(三千界为佛教用语,其意为广大无边),就是东边的大海也银装素裹(这就开始了发散性思维,想象力开始发挥作用了,如果说前边还是诗人在雪中漫步,那么这一下场景突然扩大,空间转移了), 探访雪中绽放梅花的心情,让人挡也挡不住,天地一片洁白,无论是东汉寒士袁安的房屋,还是北宋大官党进的豪宅都笼罩在其中(时间上的转换,两人的典故都和下雪有关)被白雪渲染成一个个不分贵贱高低的舞榭歌台。

雅在别致,俗在意趣,“大灰泥”,“银棱了”,“面翁儿”,“盐罐儿”,“粉缸儿”都言雪之大,雪之白,读后真的让人忍俊不禁,笑出声来。

乔吉还有一首山坡羊•冬日写怀,可以和这首在一起读,更能彰显雅俗之趣,冬寒前后,雪晴时候,谁人相伴梅花瘦?钓鳌舟,揽汀州。绿蓑不耐风霜透,投至有鱼来上钩。风,吹破头;霜,皴破手。

上一篇:中学行风建设工作汇报下一篇:图雅的婚事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