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认识之心理测试

2024-05-08

自我认识之心理测试(精选8篇)

篇1:自我认识之心理测试

心理教育

第一课 认识自我 提升自我

一、教学背景分析: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生理上、心理上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特别是性的唤醒。他们身体外形的变化及性的成熟,使他们产生了成人感,表现为对成熟的强烈追求和感受。在心理上他们也希望能尽快的进入成人世界,摆脱儿童时期的一切,寻求到一种全新的行为准则,扮演一个全新的社会角色,重新体会人生的意义。同时自我意识高涨,内心世界越发丰富起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常常将很多的心智用于内省。如“我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别人是喜欢我还是讨厌我?”等一系列的关于“我”的问题开始反复萦绕在他们的心中。而此时的初中生又很迷惘,有很多的矛盾。他们心理发展的矛盾特点就是反抗性与依赖性,勇敢性与怯弱性,高傲性与自卑性等,再加上自我意识的觉醒,追求独立感,成人感,但却又尚不能正确评价和认识自己的智力潜能和性格特点,很难对自己做出一个全面而恰当的评价。而是往往凭借一时的感觉对自己轻下结论,否定自己,产生自卑;过分高估自己,产生自傲,自负。因此对初中生进行自我意识的辅导有其重要性、迫切性和实际需求性。

二、认知和情感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认识自我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自身所存在的优点

2、培养学生敢于自我剖析的勇气,以真诚的态度接纳同学的看法

三、能力或问题解决目标:

1、学会学会利用自我测查和他人评价相结合的的方法正确认识自我。

2、树立自信心,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奋斗目标。

四、教学方法:

活动探究法、体验教学法、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猜谜语(多媒体展示斯芬克谜语):

传说中众神居住的地方叫做奥林匹斯山,众神的主神叫做宙斯,奥林匹斯山上有一块石碑,碑上刻着一句箴言。宙斯想把句箴言告诉给人类,于是他派了斯芬克斯来人间。斯芬克斯把这句箴言化作了一道谜语人类猜。斯芬克斯来到了古希腊著名的城堡森克,守候在这座城堡唯一的井口旁,要求一位前来打水的人猜这句谜语,凡是没有猜的,斯芬克斯马上把他吃掉。这句谜语给当的拜森克城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谜 语:“什么动物早上4条腿走路,中条腿走路,晚上3条腿走路?”谜 底:人 箴言是:人,认识你自己

设计意图:通过猜谜语,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通过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让学生感受到:认识自己是十分重要的,并由此导入新课。

午2这到给拜每中时

教学环节二:探讨问题

问题

1、认识自己很重要吗?(讲故事或者电子白板展示故事。)

小明认为自己文学功底深厚,常在别人面前吹嘘卖弄。一次他看到电视台举办文学知识大赛,他马上报了名,想这下可以在电视上露脸了,并在同学面前夸下海口:一定要拿个大奖。比赛开始了,有10分、20、30分题可供选择。小明非常自信地选择了30分题,题目一出来,小明傻眼了,第一关就被淘汰出局。这下小明可是羞得无地自容。

思考:同学们,小明为什么会羞得无地自容?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结论:人贵有自知之明,认识自己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2、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展示苏东坡名诗)

《题西林壁》 横 看 成 岭 侧 成 峰,远近高 低 各 不 同。不 识 庐 山 真 面 目,只 缘 身 在 此 山 中。

思 考:为什么看不到“庐山真面目”? 这首诗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结 论:人贵有自知之明,但人常常对自己认识不清楚。我们看问题要用全面的观点,我们对待自己更应该如此,不要用片面的观点,我们要全面的认识自己。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明白正确正确认识自我,才能增强自尊自信,才能确定合理的奋斗目标,才会取得成功;相反,如果自视过高,就会自以为是,变得很盲目;如果觉得自己什么不行,这样就会不思进取,永远一事无成。

教学环节三:认识我自己

活动:“亮出你的精彩来”——自制个性化名片(白板展示要求)

请同学们为自己制作一张能展示自己特点、能力和风采的个性化名片,其中要包括姓名、体貌特征、性格、血型、爱好及特长、理想等基本内容,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增加特色项目,以突出自己的独特性。

描述性格参考语

漂亮的、谨慎的、聪明的、肯合作的、好奇的、大胆的、坚毅的、果断的、宽容的、引人注意的、冲动的、瘦弱的、独立的、孤僻的、懒惰的、乐观的、消极的、耐心的、强壮的、实际的、机智的、自信的、苗条的、敏感的、顽固的、猜忌的、斤斤计较的 温和的、顺从的、善良的、爱动的、体贴的、不合群的、诚实的、大方的、受欢迎的、友好的、孤独的、寂寞的、自负的、有创造力的、能言善道的 知识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意识到“金五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的外在形象与内在素质都存在着自己的优势与不足。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其实,人的优点和缺点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日新又新我常新,每个人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我们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教学环节四:悦纳自己

故事1:

林肯,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总统之一,他的相貌很丑陋,常常被他的政敌所讥笑。有一天,他的一位政敌遇见他,开口骂到:“你长得太丑陋了,简直让人不堪入目。”林肯微笑着对他说:“先生,你应该感到荣幸,因为你将因为骂一位伟大的人物而被人们所认识。” 思考:林肯如果只把眼光停留在自己丑陋的外貌上,不去发现自己的其他长处,他能成为美国著名的总统吗? 故事2: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小时候在课堂上做手工,老师要求每个学生做一只鸭子。学生纷

纷把做出来的鸭子交给老师并得到老师的夸奖,唯有爱因斯坦迟迟才交出他的手工活。老师看过之后高高举起,用嘲笑的口气对全班同学说:“谁见过世界上比这更丑的鸭子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爱因斯坦站起来大声说:“有,同学们。”他从抽屉里拿出一只更丑的小鸭子高高举起:“这就是我第一次做的鸭子。”

思考:若爱因斯坦因为老师和同学的嘲笑而自卑,永远抬不起头,他能成为一位大科学家吗?

总结:看人与看物的道理一样,有时需要变换角度重新审视自己。不因自身优点而骄傲,也不因自己的缺点而自卑,即能够坦然接受现实中的自己。

教学环节五:提升自己

名人事例:

“口吃”的雄辩家

狄摩西尼是古希腊政治家、雄辩家。他7岁时父亲去世,家产被监护人侵吞了。他成年后,决心向法院提起诉讼,以讨还被夺走的家产。然而,由于他患有口吃,无法到法庭去陈述自己的意见。面对自己身体方面的缺陷,他没有灰心,没有放弃,而是勇敢地接受了事实,并尝试努力去改变它。从此,狄摩西尼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练习发音,训练雄辩术。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他终于学会了正确发音,掌握了雄辩这门技术,在法庭上以流畅有力的言辞击败了对手,打赢了官司。思考:这个故事对同学们有什么启示?

结论:正视自己的缺点,无条件地接纳自己并努力改善自己。

飞向自己的天空

俄罗斯著名男低音歌唱家奥多尔夏里亚宾从小就很喜欢唱歌,在他十九岁的时候,有一次去喀山市的剧院经理处请求经理听他唱几首歌,以求允许他参加合唱队获得登台表演的机会。而当时他正处于嗓子变声的阶段,结果没被录取。但是他并没有放弃努力,过了些年,终于成为全国闻名的歌唱家。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高尔基,向作家倾吐了自己青年时代的这次遭遇。高尔基听了,却出乎意料地笑了。原来就在那个时候,高尔基也想成为该剧团的一名合唱演员,而且有幸被选中了,不过很快他就明白自己根本不适合唱歌,退出了合唱队转身投入写作。如果他俩都没有及时找准自己的位置,就不会有后来的耀眼成绩了。

认识自己、悦纳自己、调控自己,最终完善自己;探索自我、提升自我,才能飞向那片属于你自己的天空。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不仅知道了要用全面、发展的观点来认识自己,同时,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来重新认识自己,对自己了一个更加全面清晰的了解。正如苏轼所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看来,认识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能否正确认识自己关系到我们的成长和发展,所以,老师由衷的希望同学们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用自己的双手设计自我,超越自我,满怀信心的迎接崭新的自我!

篇2:自我认识之心理测试

场景:你在森林的深处,你向前走,看见前面有一座很旧的小屋。

(1)这个小屋的门现在是什么状态?(开着/关着)

(2)你走进屋子里看见一张桌子这个桌子是什么形状的?(圆形/椭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3)在桌子上有个花瓶,瓶子里有水,有多少水在花瓶里?(满的/一半/空的)

(4)这个瓶子是由什么材料制造的?(玻璃/陶瓷/泥土)(金属/塑料/

(5)过了一会,你走过瀑布,你站在坚硬的地面上,你看见地上有金光闪烁,你弯腰拾起来,是一个带着钥匙的钥匙链。有多少把钥匙拴在上面,你可以任意选一个数字(从1到10)

(6)你继续向前走,试着找出一条路来,突然你发现眼前有一座城堡。这个城堡是什么样的?(旧的/新的)

(7)你走进城堡,看见一个游泳池,黑暗的水面上飘浮着很多闪闪发光的宝石,你会捡起这些宝石吗?(是/否)

(8)在这个黑暗的游泳池旁边还有一座游泳池。清澈的水面上飘浮着很多枚钱币。你会捡起这些钱币吗?(是/否)

(9)你走到城堡的尽头有一个出口,你继续向前走走出了城堡。在城堡外面,你看见一座大花园,你看见地面上有一个箱子。这个箱子是多大尺寸的?(小/中/大)

(10)这个箱子是什么材料做的?(硬纸板/纸/木头/金属)

(11)花园里还有一座桥就在离着箱子的不远处。桥是什么材料建造的?(金属/木头/藤条)

(12)走过这座桥,有一匹马。马是什么颜色的?(白色/灰色/褐色/黑色)

(13)马正在做什么?(安静地站着/吃草/在附近奔跑)

(14)哦,不!离马很近的地方突然刮起了一阵龙卷风。你三种选择。

A.跑过去藏在箱子里?B.跑过去藏在桥底下?C.跑过去骑马离开?

测试结果:

(1)门:

门如果是开着的:说明你是一个任何事都愿与别人分享的人

门如果是关着的:说明你是一个任何事都愿一个人去做的人

(2)桌子

圆形/椭圆形—总有一些朋友陪伴着你,你完全地信任并接受他们。

正方形/长方形—你在交朋友的时候有点挑剔,你只是和那些你认为比较熟悉的朋友有一些来往。

三角形—在对待朋友的问题上,你是一个真正的非常吹毛求疵的人,所以你的生活里没有许多朋友。(3)瓶子里的水

空的——你目前的生活很不满意。

一半——你的生活只有一半达到你的理想。

满的——你对目前的生活非常满意。

(4)瓶子的质地:

玻璃/泥土/陶瓷——在生活里你是一个脆弱而需要得到照顾的人。金属/塑料/木头——你在生活里是一个强者。

(5)钥匙:

1—生活中你只有一个好朋友。2— 5生活中你有一些好朋友。6—10生活中你有许多好朋友。

(6)城堡:

旧的—显示你在过去的交往中有一段不好的和不值得纪念的关系。

新的—显示你在过去的交往中有一段很好的交往现在仍然鲜活的驻留在你心里。

(7)从脏水的游泳池里捡宝石:

是—当你的伴侣在你身边时,你依然和周围的人调情。

否—当你的伴侣在你身边里,你绝大多数时间只会围着他/她转。(8)从清澈的游泳池里捡钱币:

是——当你的伴侣不在你身边,你会和周围的人调情。

否——当你的伴侣不在你身边,你也会忠实于他/她,不和周围的人调情。

(9)箱子的大小

小—不自负

中等—比较自负

大—非常自负(10)箱子的材料(从表面看)

硬纸/纸/木头(不闪光)——谦虚的性格

金属——骄傲而顽固的性格

(11)桥的材料

金属——和朋友有非常紧密的联系

木头——和朋友有比较紧密的联系

藤条——周围没有很好的朋友

(12)马的颜色:

白色——你的伴侣在你心目中非常纯洁而美好。

灰色/褐色——你的伴侣在你心目中的位置一般。

黑色——你的伴侣在你心目中好像根本不怎么样,甚至还很坏。

(13)马的动作:

安静/吃草——你的伴侣是一个顾家的,谦虚的人。

在附近奔跑——你的伴侣是一个非常狂野的人。

(14)这是最后一个问题但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对了,故事的结尾是一阵龙卷风,你怎么去做呢?这里提供了三种选择:

(i)跑过去藏在箱子里面?

(ii)跑过去藏在桥下面?

(iii)跑过去骑上马走?

那么什么是你的选择呢? 现在,我们看看上面的这些事物代表的是什么:

龙卷风——你生活中的麻烦

箱子——你自己

桥——你的朋友

马——你的伴侣

(i)如果你选择箱子,你无论何时遇到麻烦你都会自己解决。

篇3:自我认识之心理测试

二十世纪初和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中国经历了两次留学生热潮, 第一次是以郭沫若、郁达夫、闻一多等为代表的留洋学子, 忧郁、敏感的“零余人”和“弱国子民”是当时留学生的主要形象。第二次是五六十年代台湾人大量留学欧美形成的潮流, 形成以於梨华、白先勇、聂华苓为代表的台湾旅美作家群。留学生文学是近百年来中西文化冲突、交融的缩影, 是中国走向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精神记录, 留学生文学作品被深深打上时代的烙印, 具有很强的写实性和自传性。郁达夫的《沉沦》和白先勇的《芝加哥之死》分别是上述两个时期留学生题材文学的代表作, 两篇文章都弥漫着浓浓的病态和感伤, 主人公都陷入深深的矛盾和苦痛中无法自拔, 最后只能将自我毁灭作为最终归宿。两位作家诚实地记录着主人公生前的心理变化, 将怀乡、隔阂、自卑、孤独、抑郁、敏感、欲望等复杂心理交织在一起, 毫不保留地向世人展示自己曾作为留学生的内心世界。但是郁达夫和白先勇是不一样的, 他们生活的历史时代不同, 所经历的矛盾冲突不同, 性格特征不同, 这注定了他们带有自传性质的留学生题材作品的人物形象有共同性的同时, 也存在着差异。

二、郁达夫的《沉沦》的主人公形象

五四时期, 郁达夫的一篇《沉沦》将那个时期孤独抑郁、病态扭曲的中国留学生的心灵世界展示给世人, 文中的那个“他”是郁达夫自己, 同样也是那个时期所有背井离乡的中国留学生的缩影。文化的冲突和排斥必然导致自我拉扯的矛盾和苦痛, 这一固有的“留学生心理”所造成的心灵冲击是强烈而深远的。在那个时期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 留学生的国家身份带来的不幸和歧视更把他们推向自卑、压抑乃至崩溃的边缘, 不合常情的、变态的行为则是他们阴暗扭曲心理的外在表现。

“他的早熟的性情竟把他挤到与世人绝不相容的境地去”。《沉沦》中的“他”是孤独的, 他刻意将自己封闭起来, 将自己困在内心小小的世界中, 不让人走近, 也绝不迈出一步。世人的抛弃和敌对、自我与周遭的不相容使他寻找着心灵的避难所, 他的避难所是“悠久无穷的大自然”, 是wordsworth的诗集, 无论是诗集还是大自然都是美好的, 它们寄托着他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想象, 这些美好是现实世界里没有的。逃避进梦想和好望中, 远离世俗和庸人, 这是他面对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的态度, 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处世哲学。但他并不是纯粹的厌世者, 他内心有火一样的欲望, 渴望着别人的主动攀谈, 渴望平等的交流。“我并不要知识, 并不要名誉, 我只要一个安慰我体谅我的心”、“我所要求的就是爱情”。但也许是他极其敏感和复杂的内心世界, 周遭的一切都变成敌对者的攻击, 别人无意中的言行都是对自己这样一个“支那人”的嘲笑, 害怕被排挤、被边缘化, 害怕坦诚过后的结果。这一切的一切实际上是自我否定的表现, 他主动把自己划到不同的道路上, 外在的看法、假象中的他人攻击只不过是预先设定的自我形象的强化, 以肯定自我的行为, 达到自我虐待的效果。

当与外界事物隔绝得太久, 压抑的情感会以其他方式宣泄出来。读书是一种, 性冲动也是一种, 在这一方面, 二者无异。《沉沦》中有大量关于性的描写, 包括“他”的心理、行为、臆想等。文中“他”的性的念头只存在于内心而不敢表露出来, 因为他潜意识地认定这种念头是犯罪。生理反应的不自主和自我的立即谴责使他处在一种深深的矛盾当中, 自责心、恐惧心对这样一个本已脆弱的青年形成更大的精神负担。渴望真心的爱情但又极度渴望欲望、人性和传统伦理观念的矛盾使他将爱情与情爱交织在一起的, 一方面不愿做下流的人, 寻找真心的女子, 另一方面又羡慕着“俗物”, 欲望和情欲让自己做了“最下等的人”。

他自己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把所有苦痛都归结为祖国, “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当他把自我的情感与祖国的情感交织在一起时, 我们会发现“弱国子民”的身份是造成他自卑懦弱、压抑自我情感的根本原因。他因中国人的身份而感到苦痛, 这个身份让他变得小心翼翼、敏感惶恐, 当自己传统道德层面所鄙夷的行为实实在在发生在自己身上时, 自我批判最终将自己逼上了绝境。他的死是在满足了自我性欲的基础上而死的, 是对自己已成为一个“最下等”的人的谴责而死的, 是对无望的真心爱情的幻想破灭而死的, 是被周围的一切抛弃而死的。他的身上始终背着一个“身份包袱”, 阻碍着他的行为, 当理想和现实、欲望和保守的矛盾达到最顶峰时, 他就走向了毁灭。

三、白先勇的《芝加哥之互》的主人公形象

同样是留学生, 同样以文学为专业, 同样带有自传色彩, 同样是自杀的结局, 同样是孤独抑郁的内心, 白先勇《芝加哥之死》中的吴汉魂和郁达夫笔下的“他”是多么相似。吴汉魂同样是自我封闭的, 他把自己关在一个小小的、阴暗潮湿的地下室中, 潦倒的生活、紧张的学业、忙碌的工作成为吴汉魂来到芝加哥六年时间的主体。“六年来, 他靠着这股求知的狂热, 把自己囚在这堵高墙里, 将岁月与精力, 一点一滴, 注入学问的深渊中”。但在这一天, 在他参加完毕业典礼, 闲散地静坐在自己局促丑陋的房间里, 他开始感到别扭和不习惯, 他第一次审视着自己生活了六年的地方, 第一次用另一种视角审视芝加哥城———这个欢乐的、摩登的、红尘万丈的城市, 与之相比, 自己显得是多么格格不入。之前的六年他将自己投入到学业和工作中, 它们是自己的生活重心, 毕业是自己的目标和动力。但毕业之后, 目标达到的同时也意味着目标的失去。情感空白, 从不参加社交活动, 陪伴自己的一本本书籍这时显得腐烂和恶臭, 秃顶的自己就像一个浑身发臭的庸人活在这样一个五光十色的城市中。他茫然地寻找着自己在这座城市中的位置, 他急切地想将自己融入这个充满欲望的城市里, 他进酒吧, 他喝酒, 他攀谈, 他听着野性勃勃的爵士歌曲, 他注视着周围的男男女女, 他尝试着寻找刺激, 他用心发现着之前不曾注意的事物。但自己和这个世界隔得太远太远, 和妓女的交合使“他不要再见日光, 不要再见人, 不要再看见自己”, 对自己的厌恶、对未知的彷徨使他陷入深深的苦痛中, “在这地球上, 他竟难找到寸土之地可以落脚”。他既厌恶这过去六年腐尸般阴郁的、只与书本为友的寂寞生活, 又没办法融入芝加哥里, 最终在矛盾和痛苦中, 黑暗吞噬了自己。

“他”和吴汉魂都是在自我情欲得到非正常途径满足下选择死亡的。情欲得到满足, 内心依然空虚甚至产生更强的自我厌恶, 这种自我厌恶是促使他们死亡的直接原因。但根本原因是不同的, 他们“融不进”所处的社会, 一个因“民族身份”而融不进, 另一个则更多的是因“文化断裂”而融不进。吴汉魂离开台北便决定失去台北的一切, 他明白自己是无法回去的, 他自觉地将自己和故土的文化切割开来, 接受西方文化思想。作为被分割的人, 内在的中国人身份和自己接受的西方教育已经把自己分裂开来, 而自己所接受的教育又把自己和整个世界割裂开来了。他无法融入现实的社会, 只能在书中寻求慰藉。过去的六年可以把书本当做依靠, 但在泯灭了求知狂热的毕业的这一天, 他突然失去了任何可以寄托理想和美好的物体, 在芝城找不到自己同时作为“知识分子”和“异乡人”的定位。漂泊使自己的固有文化根基动摇, 无论是外在还是内心都无依无靠, 当一个生活在异乡的留学生将自我完全抛给一座城时, 在陷入进不去和回不去的双重境地时, 任何打击都是致命的。

四、结语

留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东方和西方文化的交汇、交锋, 其自我身份归属感的确定往往会陷入尴尬, 催生普遍蔓延的“夹缝里的人”心态, 他们往往比一般人更容易产生心理疾病, 陷入精神困境, 这是不同时期留学生人物形象的共性特征。五四时期的留学生以“支那人”的身份在异国他乡读书求学, 面对积贫积弱的祖国和强盛富饶的西方国家, 巨大落差造成的强烈震撼是前所未有的, 由此产生的自卑敏感也是前所未有的。知识分子自身的性格弱点又将这一份自卑感强化, 内在和外在的双重压力使这一时期的绝大部分留学生都患上了“时代病”, 成了郁达夫笔下的“零余人”。而台湾留学生作品中的“乡愁情结”是十分浓厚的, 主人公是“边缘人”, 站在两种文化之间, 小说创作内容主要表现他们在留学期间遇到的各种不适和苦恼, 描绘特定年代里寂寞彷徨、漂泊无根的情绪。像吴汉魂一样, 这一时期的台湾留学生对身份归属感的确定更加困惑迷惘, 和“五四时期”留学生不同, 他们不曾想过回到故乡, 他们决绝地对故乡摇手离去, 以饱满的热情奔赴他乡, 渴望在异国他乡寻到自己的一方寄居之地。但无奈文化的隔阂和种族的差异, 他们始终是“异乡的客人”。忘不了的家园情、寻不了的异国梦, 他们在尴尬和矛盾中“失根”、“断裂”, 走向“自我放逐”甚至“自我毁灭”。

从“弱国子民”到“无根的一代”, 留学生形象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着, 越来越体现人类共有的生存困境。在社会历史背景下, 个人的命运和整个时代牢牢地联系在一起, 通过研究这些作品, 比较不同时期留学生形象的异同点, 能够勾勒出留学生运动乃至近现代中国、世界的历史发展轨迹。

摘要:《沉沦》和《芝加哥之死》是郁达夫于1921年、白先勇于1964年创作的两部作品, 它们讲述的都是中国留学生在经历精神苦痛和折磨后走向自我毁灭的故事, 但《沉沦》和《芝加哥之死》的主人公的“死亡心理”是不同的, 它们体现两种不同的留学生精神困境。

关键词:留学生形象,自我毁灭,精神困境

参考文献

[1]中国留学生文学大系:当代小说欧美卷.上海文艺出版社.

[2]王奇生.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1872-1949.湖北教育出版社.

篇4:测试宝宝的自我认识程度

1.宝宝认识几个身体器官?(只要能指认就可以,不要求宝宝说出名称)

A.7个以下

B.8~1 2个

C.13个以上

2.对应认识的身体器官,宝宝知道他们的用途吗?如用哪儿吃饭,用哪儿听声音等等。

A.不太清楚

B.知道一半以上的器官用途

C.全部认识。

3.让宝宝闭上眼睛,用手分别摸头、鼻子、嘴巴、屁屁、脚,宝宝能完成几样?

A.2个以下

B.3~4个

C.全部摸对

4.关于性别认识,宝宝:

A.不清楚

B.宝宝知道自己的性别

C.宝宝不但知道自己的性别,还能说出其他人的性别5.宝宝被东西绊倒的时候,有没有自我保护意识和动作?

A.没有,经常会摔到脑袋

B.有一点意识,会用手挡一下

C.有明确的保护动作,很少会摔伤

6.宝宝会对你表达自己的要求吗?如想吃什么,想玩什么,想穿什么衣服等等。

A.很少有

B.只在玩的方面或吃的方面会表达,其他方面很少会表达

C.经常会提议,甚至能说出自己的理由。

7.以下10件事,宝宝自己能做的有几样?

a自己脱裤子b吃饭c穿鞋(但可能分不清左右)d鞋带e穿外套f穿袜子g梳头h洗手i收拾自己的玩具或书籍j接水喝

A.3件

B.4~7件

C.8件以上

8.宝宝能从照片里找出家人吗?

A.只能找出爸爸、妈妈

B.除了爸爸、妈妈,还可以找出宝宝经常接触的家人

C.基本能分清楚哪些是家人,哪些是外人,甚至能说出称谓

9.宝宝参加集体活动时,能区分自己的物品并保护自己的物品不被损伤吗?

A.不能

B.能区分一些,但不会负责

C.能明确区分并随时保护自己的玩具

10.如果不提醒,宝宝会主动做以下几件事?

a自己饭前会要求洗手b玩具弄脏了会试图弄干净c进屋的时候会主动脱鞋d留鼻涕的时候会要求帮助擦鼻子e如果食物上有脏东西,宝宝会拒绝食用

A.1件B.2件C.3件以上

结果分析

≥15分:宝宝的自我认识程度比较高,不但认识自己的身体、认识自己的能力,还能认识到自己和其他人的关系。如果家长在生活中能再继续加强孩子的独立性,宝宝会十分优秀的。

7~14分:薄薄对自己已有相当的认识程度,但你可能忽略了宝宝自我意识的培养,这样的宝宝虽然会很乖缺乏一定的主见。

≤6分:宝宝的自我认识能力有待提高。也许你认为宝宝还小,但良好的自我认识包括了独立性的发展,在宝宝很小的时候,就应该创造机会培养宝宝的这种意识。

篇5:思想汇报之认识党认识自我

之认识党认识自我尊敬的党组织:

我是西南大学2009级的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开学之际又一个金秋十月即将来临,中华人民共和国将迎来61周年的生日!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不平发展历程,充满奇迹,充满辉煌„„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急需革命的时候成立,在中国社会主义全面大建设时期不断快速发展壮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方面的事业,用短短61年的时间,将一个落后国家,建设成一个繁荣富强的大国。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是党解决自身矛盾和问题,加强党自身建设的法宝。但是就当前形势而言,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推进,或多或少会有党员在新时期的新情况下出现思想上的问题。因此,只有利用“批评与自我批评”,党员们才会在新形势下清醒头脑,改正不足,以高度的热情和崇高的理想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当中。

作为有志向的大学生,也可以借助这个法宝,及时对自我总结发现。大学期间,我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注重提高个人思想素质。课堂上对党章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的学习,使我深刻认识到政治思想的指导作用。同时作为一个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我,更应注重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用优秀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我也深刻知道应该以自己的作风去影响更多的人,起到带头作用。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区域,也有自己的思想空间,但是你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无时不刻所影响他人。所以,不一定要刻意去做些什么,只要用优秀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去做,你身边的人也会因为你的所作所为潜移默化,然后他们再去影响他们生活中的人,渐渐地就形成了一种网状式的扩展。

那么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我们常说: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决定行动。意识其实就是我们在认识物质世界的基础上产生的思想,而这种思想可能是科学的,也可能是非科学的。

向党组织靠拢,既是我们的权利,也是我们的义务。我想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一,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加强自己的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思想水平,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进入社会后能将自己的所学应用到工作中,创造一定的效益。

第二,经常主动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学习、工作和有关的问题,主动和入党联系人进行交流,使自己更快的进步,也使党组织时刻了解自己的发展情况,努力使自己向党组织靠拢,逐渐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

第三,在平时的学习中勤奋努力,积极进步,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努力钻研专业知识。在生活的过程中,尽自己所能去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

大学阶段是我们形成良好品德的黄金时期,是我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它将直接影响到我们将来的人生。作为当代大学生,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在思想上向党组织靠拢是有必要的。同时,以实际行动向党组织靠拢,贯穿于我们的不断挑战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成长进步之中,体现在我们学习、生活中的身边小事之上,也体现在我们的理想信念,科学文化素质之中。

篇6:《认识新自我》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告诉我们

A.任何人都有缺点,追求完善是不现实的

B.人不是十全十美的,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完善自己

C.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人,所以我不必完善自己的缺点

D.有缺点我也不怕,因为“人无完人”

2、“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个成语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要全面地认识自己

B.要通过自我观察来了解自己

C.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自己

D.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冷静地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

3、青少年时期的主要任务是

A.塑造十全十美的自我形象

B.发掘自己的潜能,成为明星式人物

C.重在知识的学习和品德的培养

D.选择适合自己的社会职业

4、地球上的生命是息息相关的,我们要关爱地球上的生命,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下面行为中错误的是( )

A.小刚和几个同学到林中去捉鸟

B.某班全体同学参加了今年植树活动

C.李明把小朋友捉到的青蛙放回田里

D.某学校开展了“爱护校园一草一木”的活动

5、“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这句话包含的哲理有( )

①.世界上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 ②.世界上的生命是丰富多彩的

③.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④.地球上的各种生命是息息相关的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6、但丁说过一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不要听别人的意见,要坚定地相信自己

②.听了别人的.说法,虽然认为是对的,但还坚持自己的看法

③.认真分析别人的说法,但判断自己是正确的时候,就坚持自己的原则

④.判断自己是正确的时候坚持自己的原则,并不是不重视他人的意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百年容易过,青春不再来”;“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这些名言主要告诉我们( )

①.青春宝贵而短暂,要珍惜青春时光 ②.生命最宝贵,要珍惜生命

③.青春年少时要尽情享受,不要顾虑太多 ④.青春时期要注重仪表,讲究穿戴

A.① B.①② C.①③ D.①④

8、要客观、全面地了解自己,就要通过他人了解自己。下列哪几句能说明这个道理?

①“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②“吾日三省吾身。”(《论语》)

③“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谚语)

④“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唐太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无论是炎炎烈日下的农夫,轰鸣机器旁的工人,还是楚河汉界边的象棋运动员,除奸铲恶的人民卫士……为了更好地实现人生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我们应该( )

A.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做有益于人民的事

B.必须成为一名伟人,做一番大事业

C.把他人的生命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重要

D.只需珍爱自己的生命

10、“虽然没有鸟的羽翼,人也可以飞上蓝天;虽然没有鱼的鳃鳍,人也可以遨游海洋。”这说明我们人类( )

A.想改变生活方式 B.只有想象力

C.是地球上最具智慧的生命 D.生命更有价值

11、青春和年迈不在于年龄的大小,而在于心境,一个人虽然年龄已经老了,但仍可以保持青春的活力。请选出下列体现青春活力的心理表现

A.对周围的环境满腹牢骚,灰心伤气

B.对自己的未来失去信心,厌倦生活

C.对身边的人和事熟视无睹,失去好奇心

D.对未来充满希望,不断探索新的世界

12、“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求短,智者难为谋。”这句话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请选出错误的选项( )

A.我们要善于认识自己,客观、公正、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

B.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要看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

C.我们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做到扬长避短

D.挑战自己的能力和最短处

13、我们对于别人的评价正确的态度是()

A.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B.别人的意见肯定有其道理,应完全接纳

C.人怎么说,我就怎么做 D.不管别人的看法如何,要坚持走自己的路

14、疯狂追星女杨丽娟自1994年迷上刘德华后,父母为达成女儿心愿倾家荡产。父亲去年为让女儿筹募旅费,甚至想到了卖肾;如今,杨丽娟已如愿当面见到刘德华,可仍不满足于只与偶像留影纪念。3月26日,其父在香港跳海自杀,留下的遗愿竟是希望刘德华再见女儿一面。你认为杨丽娟的做法()

A.很正常,崇拜偶像和明星是正常的心理活动

B.可以理解,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偶像

C.很正确,有利于她从明星身上学习优点

D.不正确,崇拜偶像不应该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我们应崇拜的是明星那种追求理想、忘我敬业的精神

15、“每一天都有新的太阳,一样红红的含笑的脸庞;坏天气也有好心情,我们的心在乌云之上……”从这诗句中你能体会到( )

A.青春的我们眼中一切都是美好的 B.我们的脾气变幻莫测

C.成长中我们身体健康 D.年轻的心比天高

16、“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故事告诉我们( )

A.青少年要讲究卫生,经常打扫房间

B.青少年要树立远大的理想

C.实现人生的理想,追求生命的价值,要从小事做起

D.青少年学生要尊重长辈的建议

17、与其他生命相比,人的生命独特性突出表现在( )

A.人类的生命最具有智慧 B.人类的生命最具稳定性

C.人类的生命是最美丽的 D.每个人的性格是不同的

18、在学校门口,你的同学不幸遭遇到车祸,受到重伤.在这种情况下,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①迅速通知家长或老师②先把肇事司机收拾一顿再说

③立即拦车将受伤的同学送住医院④记下车牌号并迅速拨110报警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9、“君子之学必日进,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说明()

A.人应该天天追求时尚、时髦 B.人们应该看到明天的光明

C.年龄大了,自然就会进步 D.人应该不断更新和完善自我

20、207月17日下午,武警重庆总队新闻站干事康波接到任务后,主动请缨到陈家桥抢险第一线,英勇牺牲。7月22日上午,抗洪英雄康波的遗体告别仪式在重庆市渝北区殡仪馆举行,数千名群众前往吊唁。

这段材料告诉我们()

A.为人民牺牲的人总是得到人们的怀念的

B.努力为他人、社会作出更多贡献的生命更有价值,更值得敬重

C.老百姓非常爱戴、怀念康波

D.生命是宝贵的,康波为人民牺牲是不值得的

2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A.青春时期不尽情享乐,错过将后悔莫及

B.青春时期不努力上进,将一事无成、后悔莫及

C.青春时期是幸福的,年老时期是悲伤的

D.青春时期是充满活力的

22、为了让我们的青春更美丽,我们应该( )

A.树立远大的理想 B.要珍惜美好时光

C.不断充实、改造和提高自己 D.从小事做起,从明天做起

23、“对自然界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A.人类要完全服从自然界

B.人类能够主宰自然、主宰生命

C.人与自然是相互独立的

D.人类学会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就是在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24、自己的人生道路应该()

A.由家长决定 B.服从命运的安排

C.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 D.谁也说不好,只好走一步,看一步

25、年8月6日凌晨零时,“嘭”的一声巨响划破了广东省增城市荔城中学午夜的天空,即将读高三的学生杨伯辉倒在了血泊中。止咳露、美莎芬等带有一定毒性的且能食用成瘾的药品夺走了他年仅18岁的生命。

俗语说:“吸毒一口,掉入虎口。”它给我们的启示是()

A.要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和有一定毒性的且能食用成瘾的药品

B.毒品毒性大

C.服毒可以考验一个人的意志力

D.吸毒的人最终会被考虎吃掉

二、辨析题(共1题,9分)

26、下面是几名同学对有关生命问题的理解,请对他们的观点进行简要评析。(6分)

甲同学:人类来自大自然,是大自然进化的产物。没有大自然的恩赐,我们的生命就丧

失了存在的可能。所以我们人类应该从大自然中多多索取,只有这样,我们人类才能更好地生存。

乙同学:我的容貌与众不同,正因为如此,才使得这个世界变得如此生动和精彩。

丙同学:因为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所以才显得生命更加宝贵,我们才更应珍惜。

三、解答题(41分)

27、进入青春期,小红感到非常烦恼:脸上出现了小痘痘,内心既渴望友谊又怕处理不好与朋友间的关系。

小红应该如何认识并克服这些烦恼呢?(8分)

28、李小琴同学学习成绩一般,许多能力也不出众,平时在班里不受同学关注。为了引

起同学注意,她戴上了一只漂亮的头花,可是妈妈批评她“学生不需要外在美”。李小琴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对自己非常失望。

你若是她的朋友,将会从那些方面劝说开导她呢?(8分)

29、高燕同学非常喜欢文学,老师常说她语言表达能力极,她的作文经常被老师在班

里当作范文供大家欣赏学习。所以,高燕觉得自己在写作方面有潜力。于是,她请朋友为自己画了幅“未来作家”漫画像,时常提醒自己“我将成为优秀作家”、“我一定成功”等,还坚持每天写日记。

篇7:自我认识之心理测试

一、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区别

1.工作的任务不同

心理咨询的任务主要在于促进成长,强调发展模式,帮助来访者发挥最大的潜能,为正常发展消除路障,重点在于预防。而心理治疗多在弥补病人过去已经形成的损害,解决和改变发展结构障碍。

2.对象和情景不同

心理咨询遵循教育的模式,来访者多为正常对象,主要涉及日常生活问题,一般在学校、单位、心理咨询机构等情景中开展工作。心理治疗的对象是心理异常的病人,是在临床和医疗情景中开展工作。

3.工作的方式不同

心理咨询应用更多的方式介入来访者的生活环境之中,如参与他的直接环境,与来访者的家庭、亲友取得联系,应用更多的日常生活设施(如电话咨询等),设计和组织学习班和各种团体活动。而心理治疗的形式则更多为成对会谈。

4.解决问题的性质和内容不同

心理咨询有现实指向的性质,涉及的是意识问题,如有关职业选择、培养教育、生活和工作指导、学习辅导等,因此多采用认知和论理的途径。心理治疗涉及内在的人格问题,更多的是与无意识打交道。

二.心理咨询

1.基本概念

心理咨询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求询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需要解决问题并前来寻求帮助者称为来访者或者咨客,提供帮助的咨询专家称为咨询者。来访者就自身存在的心理不适或心理障碍,通过语言文字等交流媒介,向咨询者进行述说、询问与商讨,在其支持和帮助下,通过共同的讨论找出引起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问题的症结,进而寻求摆脱困境解决问题的条件和对策,以便恢复心理平衡、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增进身心健康。

2. 基本原则

(1)帮助患者自立的原则

(2)客观中立原则

(3)尊重患者的原则

(4)保密原则

(5)时间限定原则

(6)关系限定原则

三.心理治疗

1.基本概念

心理治疗是一种专业性的助人活动。首先实施这种帮助的是受过专门训练,精通人格形成和发展的理论以及行为改变理论和技能的治疗师。其次,这种帮助是在专业的架构下进行的。这包括此种专业活动为法律或法规所认可,活动的场所和程序有一定之规,并受行业规范的监管等等。再次,受助者及其受助的方面是受限的。这一受限的性质是其“心理性”,主要表现为(1)来访者之所以求助是因为某些方面的心理功能受损,并导致其出现生活、学业或事业方面的适应困难;(2)治疗的焦点是协助来访者作出心理行为方面的改变,恢复或重建期受损的心理功能。

2. 基本原则

(1)治疗师在与来访者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上,运用心理治疗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对来访者进行帮助。

(2)激发和调动来访者改善的动机和潜能,以消除或缓解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和障碍。

篇8:请正确认识自我

盲目崇拜,会使孩子的人格萎缩。名人所具有的高大形象,往往是崇拜者屈膝仰视的结果。人们对名人平视久了,就会发现他们显赫名声的背后,原来也很普通,无需那般景仰。我们应该让孩子学会理智———即使是对科学、真理,我们需要的也只是心口如一地尊重、信仰、实践和发展它,不能将它奉为“圣旨”去崇拜。想想至今仍在愈演愈烈的追星狂潮,其实也折射了教育的悲哀。比如一位甘肃姑娘为了争得与刘德华见面一叙的“殊荣”,患上了痴想症、强迫症,逼得其父跳海自杀。她把歌星看成什么了?她把自己看成什么了?一个经过多年教育的成年人,怎么就没有点滴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而甘愿自我奴化呢?此类“新闻”频频出现,教育的功用何在?一个人总矮化自己,贬低自己,指望通过别人的认同来肯定自己,这只会造成缺乏自信、否定自己的恶性循环。只有认识自己、热爱自己,才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归属感,才会在自己的心中形成一股强大的支持力量。孩子在与别人互相拥抱、碰撞心灵的时候,我们要让他学会认识自己、热爱自己,这正是爱的源泉。

我们善于用“学习型思维”来思考问题。我们总是认为成功人士的人生经验一旦被发掘出来、整理清楚,就可以克隆出更多的“类名人”。脱离实际、迷失自我的“学习”又能给一个人带来什么?很多时候,“学习”是产生匆匆忙忙却也碌碌无为者的温床。不是说“学习”是坏事情,教育应该保持应有的理智与冷静:大道无形,自由的、有“我”的境界永远都是有效教育不可或缺的要素。

热爱自己,真正地认识自己,最重要的表现在于珍惜自己的天分。一个人一辈子没有任何成就感,那是最大的遗憾,是对“天生我才”的极大浪费。追求成就感未必要成为爱因斯坦———教育应该引导孩子尽量做有天分的事情,宽容孩子在自己“弱势项目”上的种种落后表现。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天分与成就的关系:对某类事情有天分的人,做起这类事情就很轻松,因为轻松,便得到了快乐,他所支付的心力成本相对就低;而没有相应天分的人,要做同样一件事,势必要费劲一些,因为费劲,自然会觉得很痛苦,付出的心力成本就高。不是每个孩子在学习方面的智商都是很高的,这就要我们在体育、绘画、音乐等方面发现他的天分,而不要对孩子进行“硬性投资”和“错误投资”。当今社会的分工日趋细化,已经为孩子的多元选择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我们不能抓住一点不计其余。

上一篇:人称代词物主代词专题下一篇:检察机关的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