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节

2024-04-24

气节(精选13篇)

篇1:气节

小河之所以蜿蜒盘旋却延绵不断,因为它懂得追求;小草之所以饱受蹂躏却永不屈服,因为它懂得容忍;雄鹰之所以忍受风暴却展翅翱翔,因为它懂得奋斗;人之所以面对挫折却永不言弃,因为他有气节。

气节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淡泊。

东晋陶渊明在担任县令时,面对腐败的官场,他选择挂冠而去,辞职回乡,选择了艰苦但宁静的田园生活,那是因为他不趋炎附势,不为世上名利荣誉所动容。他深知百姓疾苦,可他却怎能与小人同流合污呢?有着“大济苍生”抱负的他,面对官场腐败,世事黑暗,也只有无奈。他淡泊名利,不为区区一饱而折腰,他执着追求,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和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更要如此,用淡泊的心态面对一切,执着追求,以节义为重,不为世上任何名利浮华所改变。

气节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不屈。

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面对元人的威逼利诱,他选择从容就义。深受亡国悲痛的他,自责与自叹交织,最后,他以舍生取义的壮举博得了世人对他的崇敬。他是不会妥协面对一切,更不会投降,这是他英雄气概与高风亮节的表现,他心甘情愿为国牺牲,那是他铮铮铁骨,耿耿忠心的崇高精神的最后诠释。我们更要如此,用勇敢与不屈面对一切,而不是一度退缩与沉沦。

气节是“我要扼住命运咽喉”的执着。

德国音乐家贝多芬,面对两耳失聪的厄运,他并没有低头,而是执着的追求。要知道,对于一个音乐家没有什么比失聪更可怕了。在他看来,音乐不仅只是迷人的旋律,还是变现深刻思想的一种语言,更是他生命的全部。他那永不言弃的执着让我折服,那美妙动人的作品更让我们感叹,一朵禁受厄运纠缠的花儿竟能在黑暗中绽放得如此鲜艳。我们更要如此,执着面对一切,而不是轻易放弃,不在自己的生命道路上留下遗憾。

气节,是古代人民爱国的表现,亦是人们伟大精神的体现。我们需要它,因为它能让垂头丧气的人,昂首挺胸。我们需要它,因为它能让一蹶不振的人,奋发向上。我们需要它,因为它能让饱受挫折的人,永不言弃。

篇2:气节

此时,晴朗的天空突然乌云蔽日,雷声滚滚,一场大雨和我们同时抵达将军殉国之地。

雨中青山静穆,绿水低回,我们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游人一起走进这座陵园。参观拜谒者如此之多,初觉出乎意料,细想情理之中。据靖宇县民政局副局长、东北抗联史研究专家李立斌介绍,杨靖宇将军殉国地已被国家批准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每年都有上百万游客来这里拜谒。在人们心中,杨靖宇将军是一位抗击外侮、保家卫国、捍卫尊严的民族精神化身。

走过寓意杨靖宇将军与敌寇孤身奋战118个小时的118级台阶,来到他牺牲前作为掩体的老树前,来到将军殉国的纪念碑前,67年前冰寒彻骨的日子、艰苦卓绝的战斗、感天动地的牺牲,仿佛在人们眼前复活、再现。

这是并不遥远的昨天:1931年9月18日,东北人民打响了抗击日寇的第一枪。杨靖宇和他的战友们浴血抗战,牵制了数十万日寇入关南犯。杨靖宇殉国后,剖开将军身体的日寇震惊了――这位高级将领的腹中只有草根、棉絮,没有一粒粮食。

我们发现,“人民英雄杨靖宇同志殉国地”纪念碑上,有烟火熏灼的痕迹。讲解员傅冬梅说,常常有人来这里拜祭,为将军焚纸燃香。

放眼雨中的陵园,拜谒者几乎无人打伞。大雨淋湿了衣服、淋湿了眼睛,却淋不去记忆、淋不失民族气节、淋不灭心头的圣火。滚滚雷声更激起人们对英雄的崇敬。将军墓碑前,人们在默哀中仰望,在仰望中攥紧拳头。

走出陵园,迎面是一家酒馆,老板名叫刘国良。这位30多岁的外乡人,因为仰慕杨靖宇将军、崇尚杨靖宇精神,多年来,义务向群众宣传杨靖宇事迹,并投资复原“抗联密营”,再现当年抗联队伍的战斗生活场景。

篇3:气节

决不屈膝而生,

决不低头哈腰,

激烈的感情决不屈服!

干渴可能烧裂他们的嘴唇,

可能没有一点儿水,

没有一点儿空气,

在最紧要的关头连空气也没有,

甚至风也成了断裂的绳子, 干凝的血,

但是他们的意志决不可能摧折。

也许他们会被投下监狱,

在黑暗阴森的狱室中,

寒冷伤害着他们的皮肤和脉搏,

但是决不能使他们屈服, 顺从。

也许会使他们想到血淋淋的十字架,

也许会使他们想到监狱的野蛮,

但是决不会使他们绝望!

屈膝吗?不!他们是

长着无畏的筋骨的人,

有着自由威武的进攻者的雄姿,

有着永不驯服的

充沛的精力, 坚定的信念,

激昂的热情, 战士的拳头, 和斗争的呐喊!

不管他们是生是死,

谁也不可能使他们屈服!

篇4:廷杖.廉耻.气节

廷杖、廉耻、气节,这三个名词,看起来它们之间毫无关系,却形成了明朝一代的风气。三者之中,廷杖作用最大,引起了后面两个问题。

我国封建社会的每个朝代,都有自己一套刑法,犯了罪的被剥去衣裳,鞭打一顿,叫鞭刑或笞刑,这在封建刑法中是很普通的。但是廷杖,就是臣子触犯了皇帝,在朝廷上当众扒掉裤子,打一顿屁股,轻则血肉横飞,重则毙于杖下,这却是明朝独特的创造。在它之前那么多的封建王朝,没有这个刑法;在它之后的清朝,也没有这个刑法。

《明史·刑法志》的初稿,是清初学者姜宸英撰写的。他虽然是一个封建正统的史学家,对明朝的这种独创的刑法却很不满意,据实而书,受到清朝另一个著名史学家全祖望的赞许,认为“淋漓痛切,以为后王殷鉴”(《鲒亭集·姜先生墓表》)。说明这对封建时代的史学家来说,象姜宸英这样正直的学者,是极难能可贵的。据《刑法志》所载,明初,有个永嘉侯朱亮祖,恃功骄横,明太祖不喜欢他,父子一齐鞭死。又有个工部尚书薛祥,犯了罪(什么罪,连《明史》也说不清楚),也被杖死。这就是廷杖之刑的开始,原来也并没有载入明朝王法之中,是由皇帝本人一时喜怒决定的。好处是可以立即执行,用不着由什么三法司来审定。既然祖宗创了例,后代子孙照此执行,就有了根据。正统年间,宦官王振擅权,虽然皇帝信任他,他却怕大臣夺他的权,谁要冒犯了他,不管尚书、侍郎、祭酒,用皇帝的名义,当廷杖责。从这以后,廷杖就成了明朝皇帝处分臣下的常事。宪宗是个自作聪明的皇帝,他任用太监汪直,听他的诬陷,一次就廷杖二十人。南京有几个官员联名的章疏中有个错字,宪宗摘了出来,很得意,立即叫锦衣卫去南京,在午门前每人打二十记屁股,并由南京守备太监监刑。武宗是个荒淫的皇帝,各处游荡,游了北方,还要游江南,臣子们劝他不要去,他一次就廷杖一百四十六人,死了十一人。到了世宗,他是由藩王入继登位的,一心要把自己亲生父亲加上皇帝称号,受到一些臣子的反对,叫作“大礼之争”;他一发火,就廷杖了一百三十四人,死了十六人。他在位四十多年,杖杀的朝士,超过前代一倍多。他还有个折辱臣子的办法:打完了屁股,立即命令上班办事,让这些臣子含羞带愧,在同僚面前抬不起头来。世宗之后是神宗,也是个专横昏庸的皇帝,廷杖不断,一次也有上百的。

明朝皇帝这样滥施刑罚,折辱臣下,所造成的结果是怎样呢?嘉靖年间,有个詹事霍韬给皇帝上了一通奏章,写道:“昔汉光武尚名节,宋太祖刑法不加衣冠,其后忠义之徒争死效节。士大夫有罪下刑曹,辱矣。有重罪,废之诛之可也;乃使官校众执之,脱冠裳,就桎梏,朝列清班,暮幽犴狱,刚心壮气,销折殆尽。及覆案非罪,即冠带之朝班。武夫捍卒指目之曰:‘某,吾辱之;某,吾系执之。’小人无所忌惮,君子遂致易行。此豪杰所以兴山林之思,而变故罕仗节之士也。”

霍韬的奏章,反映了明朝刑法的一个特点,就是不惜予人以辱,使廉耻扫地以尽,并且提出了气节的问题。没有疑问,这通奏章的目的完全是为了明朝统治者的利益着想,因为封建社会称道的所谓气节,无非是维护王朝正统和对皇帝个人的效忠,所以稍有远见和稍有头脑的统治者是无不加以提倡和表彰的。这对他们有利。但是,明朝的皇帝都是些蠢货,他们会的是一顿棍棒,打得痛快,又显威风,把臣子们的颜面、人格和仅有的一点感恩之情全打光了。人无廉耻,还讲什么气节呢?霍韬奏章说得够沉痛,忧心忡忡,为明朝的存亡敲了警钟。但是昏庸的明朝皇帝,怎听得进臣子的忠告,他们只当作耳边风。

篇5:气节小学作文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一心报国岂能负

汨罗江畔,一位渔者无声而坐,一位老人仰天长叹:“世人皆醉我独醒,世人皆浑我独清!我该如何是好!”

汨罗江水奔流而去,渔者波澜不惊,说:“何苦独自挣扎,不如随波逐流,留在人间。”

岸上一座草屋静静的伫立,老人留下两行苦泪,说:“既已决定一心保国,岂能同世人而去!宁可舍生,也不能失掉气节!”

小屋里传来研磨的声音,久后,老人怀抱一块大石,任两行热泪纵横,跳入了江中。

渔者徐步走进草屋中,岸上一联竹卷,留有一诗名曰《楚辞》,作者是楚国屈原。

朝南三拜还家乡

自古都道文人墨客太过风骚,执笔有如神助,拿剑枉然无力。

不然——

一位瘦弱的人,多处受伤,被两名士兵押上刑台。

没想到首领亲身站起,挽住他的手,说:“何苦,不如留下,封侯赏爵,赐汝大官。”

首领说:“子孙万代,代代袭制。”

那人果断吐出一字:“不!”

首领说:“你还有什么心愿吗?”

那人问:“南在哪里?”

百姓指明方向。

那人毅然下跪,朝南拜了三拜,头也不回地走向了断头台。

想必大家已经猜到。那人便是文天祥,对他来说,气节就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只因为我们懂得

转瞬即为历史。

20xx年的`九月三日,我激动的在电视前观看着检阅仪式。

七十年前的屈辱在七十年后的中国人心里也不会忘怀。百年的兴衰与起伏,沧桑与变化,痛苦与磨难……

因为他们不懂得,所以他们说要四个月攻克中国,但他们打了八年,输了;

因为我们都懂得,所以我们坚持着,是我们的土地就是我们的,缺一点都不行;

因为他们不懂得,所以他们不知中国的力量。

因为我们都拥有,所以在百年风雨后,屹立不倒。

只因为我们懂得,国家的尊严,民族的希望,人民的意志,最后只归于二字——气节!

篇6:谈气节

作者:莫其憬

发表日期:2012/12/31

记得有一次,有个同事对我说,“老莫,你的伞都坏了,还不换一把。”当时我笑而应之:“它还可以用,还有利用价值。”现在想起来,我真的有点舍不得这把伞了,后来这把伞送给老板了。我觉得它象征着某种意义,或者说某种精神,也许有人会说,一个不是生命的东西,何以谈意义,何以谈精神,会认为我是一个自吹自乐的人。哈哈,也许我是借物抒情或者是托物言志吧,也许,我是真的想抒发自己的情感吧,好吧,言归正传,我觉得这把伞象征着一种气节,可以说它表现出风欲吹却不倒的一种铁骨铮铮的英雄气概和民族气节,正所谓“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说起气节,遥想当年,宋朝的文天祥就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一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气节,他面对着元朝皇帝的威逼利诱和多次劝降,表现出宁死不屈,从容就义的民族风,最后以忠烈名传于后世,受后人敬仰。不说古代,就说近代,知名文学作家朱自清,他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嗟来之食,一代文学大家就这样活活被饿死了,从而他让这种气节得到了升华,你们看,真是人格如其名啊,因而朱自清就表现出了一种清高的品质和强烈的民族感。那不说我们人类,就说这万物中的生物,就如长在寒冬中的梅花,它不畏严寒,傲雪凌霜,依然是大义凛然地在严寒中独自生存,正如王安石写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情景,表现出了一种顽强的生命力,一种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从而被称为“花中之魁”。这也是许多文学诗人、作家以梅花作为感情寄托物的缘由吧,从而赞美大自然的强大力量和寄希望于国家与民族有着自强不息的民族风。

说起气节,不说古代,不说近代,就说当代,大家都知道,中国与邻国日本因钓鱼岛问题闹得不可开交,甚至要擦枪走火,由之前本来是政冷经热,而现在变为政冷经又冷的局势,因日本政府“购岛”闹剧,不仅是中国政府提出严正抗议,实施了一系列的抗议措施,而且我们中国国民抵制日货浪潮席卷全球,特别是在中国市场,让日本各企业巨头的市场份额急剧下降,销售量达到最低点,几乎让一些日资企业倒闭关门,这让整个日本的经济得到了严重的挫伤。在这一点上,不得不说我们的民族气节得到了彰显,这也让我们民族得到了更大的团结,一致对外,力量绝对是不容小觑,可以说,这种力量足以以一种排山倒海之势淹没日本这弹丸之国。当然,在抵制日货的过程中,一面可以显示出我们民族的气节,另一面也凸显出我们民族气节的滥用,就是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爱国主义口号打砸自己同胞的私有财产,这不仅给我们爱国主义人士蒙上了一层黑纱,而且在国际上造成了不良的影响,给世界人民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更是让日本嘲笑我们。

篇7:气节——名人名言

2、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叶挺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4、见利争让,见义争为,有不善争改。——王通

5、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6、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7、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百失节。——罗马尼亚

篇8:论气节

冯先生指出士节的两种典型:一是忠臣, 一是清高之士。他说后者往往因为脱离了现实, 成为为节而节的虚无主义者, 结果往往会变了节。他却又说士节是对人生的一种坚定的态度, 是个人意志独立的表现。因此也可以成就接近人民的叛逆者或革命家, 但是这种人物的造就或完成, 只有在后来的时代, 例如我们的时代。冯先生的分析, 笔者大体同意;对这个问题笔者近来也常常加以思索, 现在写出自己的一些意见, 也许可以补充冯先生所没有说到的。

气和节似乎原是两个各自独立的意念。《左传》上有一鼓作气的话, 是说战斗的。后来所谓士气就是这个气, 也就是斗志;这个士指的是武士。孟子提倡的浩然之气, 似乎就是这个气的转变与扩充。他说至大至刚, 说养勇, 都是带有战斗性的。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 义就是有理或公道。后来所谓义气, 意思要狭隘些, 可也算是浩然之气的分支。现在我们常说的正义感, 虽然特别强调现实, 似乎也还可以算是跟浩然之气联系着的。至于文天祥所歌咏的正气, 更显然跟浩然之气一脉相承。不过在笔者看来两者却并不完全相同, 文氏似乎在强调那消极的节。

节的意念也在先秦时代就有了, 《左传》里有圣达节, 次守节, 下失节的话。古代注重礼乐, 乐的精神是和, 礼的精神是节。礼乐是贵族生活的手段, 也可以说是目的。

篇9:周邦彦的气节

事情发生在元丰六年(1083),周邦彦年仅28岁,还是一名在太学读书的大学生。此时大宋王朝处在王安石改革大潮风起云涌之时,年轻的周邦彦大约感到热血沸腾,于是满怀激情地写下了一篇《汴都赋》,并将它进献给了神宗皇帝。这篇诗赋,长达七千余字,写得非常漂亮,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评价说:“《汴都赋》变《二京》、《三都》之形貌,而得其意,无十年一纪之研炼,而有其工。壮采飞腾,奇文绮错。两刘博奥,乏此波澜;两苏汪洋,逊其典则。”宋神宗看到这篇颂扬盛世、讴歌改革的作品很是激动,召周邦彦赴政事堂亲自接见,鼓励一番后,任命他为太学正,相当于训导主任,周邦彦由此从一名太学生,摇身一变而成为管理太学生的官员。

这还不算完。元祐二年(1087),周邦彦因为改革派的倒台而被外放为官,经历了整整十年“浮沉州县”“漂零不偶”的生活,就在他感到郁郁不得志之时,元符元年(1098)六月,重举改革大旗的宋哲宗读到了《汴都赋》,深受震撼,下诏召见周邦彦,“使诵前赋”,于是周邦彦写下了《重进〈汴都赋〉表》,再次进献给皇帝,哲宗提拔他为秘书省正字。

凭借一篇文章,升了两次官,难免让人羡慕嫉妒恨,谁见了都有酸酸的感觉,不过这种大唱赞歌的溜须之举,又很让文人们所不齿,事实又是如何呢?《汴都赋》里道出了周邦彦写作的动机,他在这篇赋的开头写道:“彼三国割据方隅,区区之霸,言余事乏,而三都之赋,磊落可骇人,到於今称之。矧皇居天府,而有遗美,可不愧哉!”意思说,三国时国家分裂,《三都赋》却可流传,为人称道,现在天下统一,却没有这样一篇诗赋来歌颂,实在让人惭愧,那就让我来献上它吧。原来年轻气盛的周邦彦写作《汴都赋》,本意就是要和《三都赋》一较高下。

这样说如果有人觉得牵强,那么后来的事则是更好的证明。

宋徽宗时,有一阵子他接连收到大臣们看见了白鹿、赤兔、苍鸟等祥瑞的奏报,借此称颂太平盛世。这不过是某些人拍皇帝的马屁而已,可徽宗却很开心,他想这事不能只管自己偷着乐,而要让万民尽知,与民同乐,当然最好的方法就是写成歌曲,广为传唱,由此他想到了流行乐的大家周邦彦。

一天,徽宗召见宰相蔡京,对他说:“最近祥瑞沓至,可以把这件事让乐府广泛传播。”蔡京心领神会,立刻找来主管乐府的周邦彦,传达了皇帝的最新指示。照理说,皇帝交办了任务,应该欢欣鼓舞才是,因为你就是有心想拍皇帝的马屁,也未必就能找到合适的机会,现在机会送到了眼前,那自然是走过路过不能错过。不料,周邦彦脸上却没半点高兴的神情,反而叹了口气,回绝说:“某老矣,颇悔少作。”我岁数大了,现在已经很后悔年轻时写那些轻佻的作品。这样的回答,让徽宗和蔡京一脸乌云。这事引起了周邦彦一个同僚的注意,他素来與周邦彦不和,于是留心他的行踪,不久他就向蔡京打了个小报告,说某天周邦彦出席一位王爷的宴会,在酒宴上当场给一个歌妓赋了一首词。蔡京如获至宝,当即上奏给徽宗,徽宗很是恼火,立刻把周邦彦贬出京城。

王国维对周邦彦为人的风骨极为称道,他在《清真先生遗事》中说:“盖文人脱略,于权势无所趋避。”当初周邦彦受到宋神宗的赏识,但在太学正的职位上一待五年,他也没想去跑跑皇帝的路子,只是“益尽力于辞章”,埋头于文学创作,自得其乐。宋哲宗让他再进《汴都赋》,他也没有因此夤缘求进,“虽归班于朝,坐视捷径,不一趋焉”。周邦彦虽然二十几岁就得到了皇帝的认可,但一生也没做过什么大官,甚至到了晚年,因为不肯为皇帝溜须拍马,不愿依附权臣蔡京,十年间经历了三次外放。

南宋文学家楼钥曾经感慨说:“盖其学道退然,委顺知命,人望之如木鸡,自以为喜。”连皇帝的马屁都不肯拍,在旁人看来真的有些呆若木鸡,但从中却让我们看到了周邦彦的文人气节,这或许正是他的词流传千年而热度不减的真正原因吧!

篇10:高中作文素材——气节

气节是一种人生准则,一种道德修养,体现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和人生的各个方面。

守节者,诚信无欺,见利思义,将节操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更不要说生命之外的金钱、财富与虚名了。“富贵不淫,贫賤不移,威武不出”是守节者的行为标准。

有一种人,见利忘义,先已后人,凡事首先考虑的是个人的得失,考虑的是生命的保全。只要生命不受危害,只要个人能捞取好处,灵魂就可以出卖,至于气节,他们往往看得很淡很轻,这种人我们称之为失节者。

普通的时候,平常的日子,也许不易区分出气节的高下,然而在逆境中,在危难中,在权钱的诱惑面前,一个人的气节就高低分明了。刘胡兰宁可死在敌人的铡刀下,也不背革命,也不出卖同志,受到世人永远的景仰;汪精卫卖国求荣,甘心做日本人的走狗、汉奸,则,受到世人永远的唾弃。

格言名句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孟子 ————屈原 ————《三国志》 ————《北齐书》 ————李白 ————孟郊 ————房玄龄 良将不怯死以荀免,烈士不毁节以求生。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为瓦全。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坚心如铁石,不谄亦欺。

贞松标于岁寒,忠臣亮于国危。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

————苏轼

在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陈毅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頣 ————于谦 ————海瑞 ————鲁迅 ————老舍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三生不改冰霜操,万死常留社稷身。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一个读书人最珍贵的东西是他的一点气节。两腿直立的普通人,比屈膝下跪的名人高大。

在命运的颠中,最可以看出人伞兵气节。

————古希腊谚语 ————莎士比亚

丧失人格的诗人比没有诗才而硬要写诗的人更可鄙,更低劣,更有罪。————雨果

节操颂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歌颂节操的诗句,仅明代以来,就有于谦的诗句:“在生不改冰霜操万死常留社稷身”(《谒先师顾洞阳公祠》);“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无题》;“壮怀不逐秋容变,一任潇潇雨满帘”(《静夜思》);“珍重晚来风景好,黄花老圃殿高秋”(《遣怀》);“树坚不怕风吹动,节操棱棱还自持”(《北风吹》);“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咏石灰》)„„冯梦龙的诗句:“不共春风斗百芳,自甘篱落傲秋霜”(《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候》)„„瞿式耜的诗句:“冰炭凉转瞚换,但期长保凌寒节”(《园中见雪援笔志感》);“迎风桃李颜难驻,耐雪松篁味转长”(《咏梅呈牧师》);“莫笑老夫轻一死,汗青留取姓名香”(《庚寅十一月初五日》诗之三)„„这些诗句虽然都构成了歌颂节操的基本音调,但毕竟不是完整的诗篇,当然,完整的诗篇也不是没有的,比如,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乌江》诗说: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首诗的主题是:活着的时候要做人中豪杰,死了之后也要做鬼中的英雄,项羽不肯忍辱偷生、自刎而死的壮举,是项羽高尚情操的表现。再比如清代郑燮(板桥)的《竹石》诗说: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不食嗟来食

春秋时齐国连年灾。有个姓黔敖的富户在路边设了一个粥摊来周济逃荒的穷人。一天,黔敖看见一个人用袖子蒙着脸,拖着没精打采地走过来,就高声喊 道:“喂,来吃粥。”来人抬眼看着黔敖说:“我因为不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样的地步。”说完他辞 谢了黔敖又向前走了,终于饿死在路边。

鲁仲连功而不取 战国时鲁仲连是一个十分注重节操的人,他所注重的是为社会服务,为人排忧解难。公元前284年,燕将东毅率五国联军攻打鲁仲连的祖国齐国,半年内攻下70余城。五年后,齐将田单以 墨为根据地想收复这些城市。田单派人请人来了鲁仲 连,鲁仲连听取了有关战况后,提笔给燕将写了一封信,用箭射入城中。燕将读罢鲁仲连的信,恸哭三天三夜,拔剑自刎,燕军不战而溃,聊城被齐国收复。田单建议齐王为鲁仲连加官封爵,他坚辞不受。后来,他又为平原君解邯郸之围,平原君想加封他,他谢绝了。又用千金为他祝,鲁仲连淡然一笑说:“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即有取者,是商贾之事也,而连不忍为也。”(《史记·鲁仲连列传》)

子罕辞宝不失节

春秋时宋国有人获得一块美玉,奉献给大夫子罕。子罕不受。献玉的人说:“这块玉拿给玉匠鉴定过,认为是宝贝,所以才进献给您。”子罕说:“你把玉作为宝贝,我把不贪物作为宝贝,如果你把玉给了我,我接受了你的玉,我们两人就各自都丧失了自已的宝贝。不如各人保有自已的宝贝吧。”献玉的人说:“我怀藏美玉,一定传统被盗贼杀害,不能回到家乡,把美玉献给你是为了我免于一死。”子罕听后,便将他的美玉交给玉匠雕琢,卖了很多钱给了献玉者,然后送他回家乡。

披裘公讽季札

春秋时代,延陵(今江苏常州)名贤季札,有一天到南郊游玩,看到一位身披老 皮的老翁,背着柴禾很吃力地慢慢走着,就在老翁的脚旁,有一块被人遗留的金子,闪闪发光。老翁没有瞧见,只管走路。季札站在高处,处看得明白,招呼老翁说;“喂!老人家,你的脚旁有一块金子,拾了吧。”老翁停下来,眼睛乜着季札,答道:“你这个人虽然站得高,却看不远,表面上似乎像个君子,你想要你就拾了吧。不要以为我穷得夏天还披老羊皮,就会不劳而获拾这金子!”季札十分惭愧,问他尊姓大名,老人头也不回地走了。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

魏晋名士嵇康不与贪官污吏合作,表现出高贵的节操。嵇康曾在魏朝担任过一个小官,但他由于看不惯司马集团的所作所为,便到乡不隐居起来。他的好友山涛给他写来一信,劝他不要与司马氏集团顶撞,要克服自己的恃才自傲,自命清高的脾气,好继续去做官。

嵇康读完信后,立即提笔写了一封回信,这就是有名的《与山巨源(涛)绝交书》。在信中,他主张君子百行,循性而动,各附所安,论述了自己入山林而不返的理由。

嵇康采取庄子拒辞楚王之相的作法,表现出对贪官污吏批判的态度。所以,他写完信后,让好友阮籍看,阮籍竟双手颤抖,泪光莹莹,哽咽着对他说:“我从你身上看到了真正的人的骨气,你真是一个与邪恶势力格斗的勇士!我即使不能像你这样疾恶如仇,也可以在醉乡沉睡不醒。而山涛,可惜我们尊他为兄长,想不到竟会为了官位而背叛自己的气节。后来,嵇康被司马昭以“轻时傲世、乱群惑众”的罪名加以杀害,被害前,他还在刑上弹了一曲绝世之作《广陵散》,琴声不乱,音调激越,回荡在杀人刑场的上空,表现着他高尚的情操。

不为五斗米折腰

东晋诗人陶渊明在泽做县令时,有一次,郡里的督邮到彭泽检查公务。郡里派人送信给陶渊明,要求他做好迎接准备,也就是备好礼品,备好美食佳肴,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迎来送往。

陶渊明气得将信撕得粉碎。他大声说:“我决不为小小县令的五斗米薪俸,就低声下气地向那家伙献殷勤?”说完,脱下官服,摘下官帽,交出官印,坐下来写了辞职书,辞 官回家。

一方砚台,二人忠心

宋代抗金英雄岳飞有一方砚,背刻着这样一句座右铭:“坚持守白,不磷不溜。”意思是要保持玉石一般坚硬、洁白的本质,决不让黑色所玷污,象征了他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后来,这一方砚又转到另一位民族英雄文天祥手国,他在上面也刻了一 座右铭:“砚虽非铁难磨穿,心虽非石如其坚,守之费失道自全。”

黄道周节义千秋

黄道周在南明福王政权中,官至礼部尚书。他在衢州抵抗清兵时,战败被俘。他坚决不投降清军,临到就义的那天早晨,两名已经降清的南明官员按礼仪进来拜见,黄道 周痛斥他们对朝廷的背叛,两人灰溜溜地出去了。黄道周乘车赴弄场,另外随之就刑的七个人吓得面无人色,黄道周笑着对他们说:“害怕了吧?再忍一会就可成就千秋之业了。”跟随的七个人振奋了精神,说:“对!”车到了西华门,黄道周忽然从车上掉下来,清军以为他是害怕掉下来的,忙过来把他扶起来,安慰他不要害怕。黄道周见清军这样小看他,瞪大眼睛怒斥这个清军指挥:“你说的什么话?黄道周难道是怕死的人吗?你不知道这路是皇帝的辇车走的,我怎么能坐在车上走过这里呢?我只是由于连日绝食脚下没劲,下车时才摔在这儿的,我什么时候会害怕呢?”清军指挥赔礼后说:“这里有成千上万的人瞻仰您的风,您也很疲惫了,就在这里成全大事好吗?”黄道周就地设席,向南行礼,一个老人上前请他留下绝命书,他撕破衣襟,咬破手指写下“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16个大字。跟随就义的七个人也写下一幅血书:“师存与存,师亡与亡。”黄道 周挺起瘦弱的身躯,昂首就刑。大义凛然。刽子手的手颤抖了,一刀没砍死他,刽子手大惊,跪下请黄道周坐下就刑。鲜血淋漓的黄道

周坐在地上,从容就义。(《归田琐记》)

明月照人

王夫之为了事业和理想,从来不为利禄所诱,不受权势所压。就是历尽千辛万苦,也矢志不渝,明朝灭亡后,他在家乡湖南衡阳抗击清兵,失败后,隐居石船山,从事思想方面的著述。他晚年身体不好,生活又贫困,写作时连笔纸都要靠朋友周济。每日著述,以至腕不胜砚,指不胜笔。在他71岁时,清廷官员来拜访这位大学者,想赠送些吃穿用品。王夫这虽在病中,但认为自已是明朝遗臣,拒不接见清廷官员,也不接受礼物,并写下一副对联,以表自已的情操:

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

篇11:气节的名言警句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

良将不怯死以荀免,烈士不毁节以求生。————《三国志》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

坚心如铁石,不谄亦欺。————孟郊

贞松标于岁寒,忠臣亮于国危。————房玄龄

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苏轼

在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陈毅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頣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

三生不改冰霜操,万死常留社稷身。————海瑞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一个读书人最珍贵的东西是他的一点气节。————

老舍两腿直立的普通人,比屈膝下跪的.名人高大。————古希腊谚语

在命运的颠中,最可以看出人伞兵气节。————莎士比亚

篇12:朱自清的气节

提起民国时期的散文创作,不能不提起朱自清,他的散文以朴实、细腻、清新的风格著称,被称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

朱自清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的一个小官吏家庭,本名自华,号实秋,后来投考北京大学的本科,才改名自清,号佩弦。朱自清自小接受私塾教育,而且受到士大夫家庭的影响,逐渐养成了“整饬而温和、庄重而矜持”的性格。上大学之后,动荡时代的暴风骤雨冲开了他的心扉,四年哲学的学习培养了他剖析现实社会的敏锐的洞察力。所以,这决定了他不可能像隐士一样消沉遁世,当面对社会的污浊、现实的丑恶的时候,他迸发出了强烈的愤世嫉俗的不平之鸣。因此,他的挚友们称他为“积极的狷者”,狷介自守是指士大夫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性格。朱自清一生的经历和作品创作都反映了他的这种个性。

“五四运动”爆发时,朱自清正在读书,他响应新文化运动的号召,写了一些新诗;他的诗直面人生,风格伶俐明朗,收入诗文合集《踪迹》中。后来,他谦称自己诗情枯竭,开始转向散文写作,其实,他是用散文这种更加闳宽大度的文学手段来更加缜密地描绘社会人生,更加酣畅地抒诉内心起伏的情感。这段时间的散文有着突出的成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阿河》、《白采》、《荷塘月色》、《匆匆》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它们代表着朱自清散文的风格和特色。

“真挚朴实”是朱自清散文的一个重要特点。朱自清为人正直、淳朴,他的文章也散发出率真的气息。朱自清有许多记人记事的作品,大多写亲友的交往,家庭的琐事,这些平凡无奇的小事在朱自清朴实无华的笔下真实感人,催人泪下。比如,《背影》里的父亲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在为“我”买桔子回来过铁道的时候,“他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那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普通的老人的背影,不知道感动了多少做儿女的人。《儿女》里寥寥数笔就将小儿女天真可爱的憨态展现出来,表现了一个父亲在感叹生活艰辛同时的欣慰和乐观。《给亡妇》是纪念早逝的妻子的,作者用极其平实的语言回忆了妻子为家庭任劳任怨的一桩桩小事,怀念之情溢于纸面。类似的篇章还有很多,它们写的都是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正如文学史家赵景深所说:“朱自清的`文章,……不大谈哲理,只是谈一点家常琐事,虽是像淡香疏影似的不过几笔,却常能把那真诚的灵魂捧出来给读者看。”诚然,作者很少直抒胸臆,而只是用生活中的细节来表现“只为家贫成聚散”的窘苦处境和当时灰暗社会的日暮途穷。

“细腻清秀,情致盎然”是朱自清散文的另一个特点,主要表现在他的描写文中。朱自清对景物观察细致,描写入微,而且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将情感和景物交织揉合在一起,使读者身临其境,产生心灵的共鸣。秦淮河的素月、灯影、碧波以及小船上坐着的歌伎,让人追思六朝金粉画舫凌波的繁华,然而“历史的重载”又引起作者对沦落风尘的歌女的深切同情,“心里充满了幻灭的情思”;《荷塘月色》描绘的是一幅错落有致的水墨画,在朦胧清幽的月光下,荷花绽放,荷叶田田,流水脉脉,作者暂时抛开了俗世的烦恼,享受着独处的自由和宁静,但是内心深处郁结的激愤却终究是无法排解的;《匆匆》是一篇令人警醒的小品:“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这样的话语让人悚然惊栗,激励人们珍惜光阴、热爱生命。此外,朱自清笔下醉人的梅雨潭的绿、烂漫的春色、如影如幻的白水漈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27年大革命失败,社会矛盾、民族矛盾进一步恶化。“四·一二”大屠杀给朱自清带来了极大的震撼,他的思想和创作发生了很大的转折,他的作品不再限于有关日常生活的抒情小品,而转向了抨击现实丑恶的杂文。这些杂文高扬着战斗的旗帜,反抗压迫,追求民主,冷峻论世,标志着朱自清散文创作进入了新阶段。1940年,朱自清在成都目睹饥民哄抢米仓,于是愤然写下了《论吃饭》一文,犀利地指责当权者无视人民的温饱,支持人们为维护自己的天赋人权而斗争。他说:“这集体的行动是压不下也打不散的,直到大家有饭吃的那一天。”“没饭吃会饿死,严刑峻罚大不了也只是个死;这是一群人,群就是力量:谁怕谁!”体现出不畏强暴的一身豪气。《论气节》也是朱自清散文中的上品,他精辟分析了“气”、“节”二字,指出“五四”以来的青年的“气”和“节”,实际上就是“正义感”,“这是他们新的做人的尺度”。毛泽东这样评价朱自清:“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一个“狷者”的浩然正气由此可见。《**时代》、《论青年》、《论书生的酸气》等也是他的代表作,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朱自清已经突破了前期散文的细腻柔婉,而是选择了杂文这种跟“真的暗夜”进行“肉搏”的利刃,用激情洋溢的笔调直抒情怀、笑骂人生。

篇13:史官的气节

庄公姜光虽然因与大臣的老婆私通而被杀,但他毕竟是一国之君,于是齐国的太史对这一大案做了记录曰:“崔杼弑其君。”崔杼一怒之下,把太史杀了。太史的弟弟接着照写,崔杼照杀不误。但他过于相信刀斧的威力,太史的二弟仍然接着照写。远在外地的南史氏听说崔杼连杀两位史官,也毫不畏惧地拿着简册赶往都城,准备照写。崔杼见如此杀下去,不但不能掩盖自己弑君的事实,反而罪过更大,只好罢休。

齐太史不畏强权、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直笔写史的精神,成为后世史官的典范。文天祥《正气歌》列述正气12例,开篇第一例便是:“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董狐是晋国太史,也以直笔写史而名传后世。但崔杼为隐恶而乱杀史官,却给后世史家造成精神上的威胁。可以想象,崔杼如果将手中的屠刀一直挥将下去,写史的人再多,终有斩尽杀绝的时候,而历史的真相,也将被彻底掩盖。于是春秋时期的一些史家开始采取口传史事的办法,或是多用“曲笔”以避祸。

司马迁评论《春秋》、《左传》说:“约其辞文,去其烦重,以制义法,王道备,人事浃。七十子之徒口受其传指,为有所刺讥褒讳挹损之文辞不可以书见也。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班固也对当时的史籍做出如下评论:“有所褒讳贬损,不可书见,口授弟子,弟子退而异言。丘明恐弟子各安其意,以失其真,故论本事而作传,明夫子不以空言说经也。《春秋》所贬损大人当世君臣,有威权势力,其事实皆形于传,是以隐其书而不宣,所以免时难也。及末世口说流行,故有《公羊传》、《谷梁》、《邹》、《夹》之传。”由此可见,即使是头号圣人孔丘先生所作的《春秋》,对于有“威权势力”者的所作所为,只能用口头传授的方式,由师傅传给弟子,再由弟子往下传。靠这种口头传授的方式,势必使史事失实或传出几种说法,结果为后世的史家、学者带来很大的麻烦。

崔杼只是一朝的大臣,就可以滥杀史官,作为一国之尊的皇帝老爷,杀起史官来就更不在话下。继崔杼之后,两眼盯着史官,动辄审查、篡改史书的皇帝、权臣不乏其人。

东汉的班固,就险些被皇帝杀掉。班固之父班彪为续《史记》而著有《史记后传》数十篇,班彪死后,班固回到家乡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整理老父遗留的史稿,立志完成父亲的遗业。不料后来有人上书告密,说他私修国史。明帝刘庄即令逮捕班固,并将他父子的史稿全部没收。班固的弟弟班超为救老哥,随后赶到洛阳,上书陈述班固著书的用意。刘庄原以为班氏父子的史稿中可能记录了皇帝的丑恶之事,但亲自审查之后,觉得内容并无违碍,而且文笔极佳,于是便下令释放班固,并任他为兰台令史,参预编修国史。

东晋中叶,大司马桓温专权,视皇帝为傀儡。桓温自恃威势,素有篡位称帝之心。海西公太和四年(369年),桓温率步骑兵5万北伐前燕,在枋头遭燕军突袭,晋军大败,死伤3万余人。桓温南征北战,屡建大功,这是他军事生涯中一次最大的败仗。在他的手下做参军的孙盛,博学多才,曾做过著作佐郎,写了一部晋代史书,取名《晋阳秋》,当时被称作良史。《晋阳秋》一书中如实记录了桓温在枋头吃败仗的经过。桓温这时权势正隆,废皇帝司马奕为海西公,立司马昱为帝(简文帝),紧锣密鼓地为篡位做准备。他看罢此书,大为恼怒,孙盛已告老还乡,他便威胁孙盛的儿子孙潜说:“枋头一战固然失利,但决不像你父亲所写的那样。这部史书流传与否,将关系到你孙氏一门的存亡。”意即要是不改,我将杀你全家。

孙潜连忙叩头谢罪,说一定请父亲删改。哪知孙盛生性强直,不畏权贵,不但不接受儿子的请求,还把他狠狠教训了一顿。诸子见老爹如此强硬,都跪在他面前叩头哭泣,求他为一家百余口人的性命着想,删改《晋阳秋》。孙盛更怒,又大发了一顿脾气。儿子们见劝说无效,便瞒着老爹,把书中犯忌之处偷偷做了删改。

一场灭门大祸终于得免,而桓温也如愿以偿地掩盖了那段不光彩的历史。哪知孙盛早有预见,事先将《晋阳秋》的定本抄写了两部,寄往前燕收藏。后来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广求异闻,从辽东得到了这部书稿的原本,桓温篡改历史的企图终于未能得逞。

前秦皇帝苻坚,其父苻雄早亡,其母苟太后年轻寡居,与将军李威私通,致使苻坚的血缘不明,许多人怀疑他不是苻雄所出。史官也记下了苟太后的风流韵事,并称李威有“辟阳之宠”。苻坚身为一国之主,身世居然有问题,当然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他生怕史官照录其母与李威的关系,给他留下不可抹去的“污点”,便不顾制度的规定,调阅起居注和史官编修的有关著作,发现其中果然有关于其母和李威私通的记录,他既羞惭又恼怒,下令将这些记录和史稿全部焚毁,并且要拿史官治罪。但负责编修史稿的著作郎赵泉、车敬等人已死,才未造成一场屠杀。

魏晋南北朝时期,以篡改、焚烧史书、威胁打击修史者等手段企图饰过掩恶的皇帝、权臣,当然不止桓温、苻坚两人。南朝齐国的开国皇帝萧道成,原是宋国的权臣,总揽军政,威势震主,后迫使宋顺帝刘准禅位,自己当起了皇帝,并改国号为齐。萧道成死后,他的儿子萧赜即位,是为武帝。他在位期间,征虏功曹刘祥撰写了一部《宋书》,将萧道成受禅的经过,直笔实录。萧赜得知后,大为不满,但一时没抓到刘祥什么把柄,未拿他治罪。后来刘祥作《连珠》15首,内容多怨刺之语,萧赜这下揪住了他的辫子,令御史中丞任遐上书弹劾刘祥,将他流放广州。刘祥在流放地抑郁而死,年仅39岁。

梁国武帝萧衍,登上龙椅的途径与萧道成相同。永元三年(501年),时任辅国将军、雍州刺史的萧衍,拥立南康王萧宝融即位于江陵,是为和帝。后来他起兵攻下齐国首都建康,东昏侯萧宝卷被建康守将所杀,萧衍遂自为建安郡公,总揽朝政,翌年又进位相国,封为梁公,不久又进爵为王。随后,他逼萧宝融禅位,自己坐上了龙椅,改国号为梁,成了梁国的开国皇帝。奉朝请吴均在撰《齐春秋》时,把萧衍称帝的经过如实写入。萧衍看了《齐春秋》,火冒三丈,下令罢去吴均官职,并将《齐春秋》付之以炬。

北魏大臣崔浩因编修《国书》而被杀,是中国史学史上一起骇人听闻的事件。

崔浩,字伯渊,曾仕北魏道武、明元、太武三朝,官至司徒,参预军国大计,对促进北魏统一北方起过重要作用。太武帝神麚二年,魏世祖拓跋焘诏令崔浩编纂北魏的《国书》。崔浩奉诏后,很快组织了一个写作班子,其中有中书侍郎高允与高谠、张伟、邓颖等一帮文官,连他的弟弟也参加编纂。最后由崔浩负责统稿,对全书做了最后的润色。

《国书》编好之后,本可以交差完事,但著作令史闵湛、郄标提出“请立石铭,刊载国书”的建议,即把《国书》内容刻石立碑,以传永久,并提出将崔浩注释的《五经》也一同刻上。古人把刻碑作为传世的重要手段,能将《国史》刻石立碑,使其永垂不朽,崔浩当然赞成,崔浩于是调集工匠,在首都平城东郊三里处辟了一块方圆130步的地盘,作为《国书》、《五经》的碑林。然而,这项以图“不朽”的工程,却为他招来杀身之祸。

将史书刻石立碑,堪称史无前例,况且碑又立在通衢之旁,故前来看稀罕的人络绎不绝。崔浩在编修《国书》过程中,本着直笔写史的原则,把北魏皇室的丑闻秘事皆收录其中。在拓跋氏统一北方的过程中,崔浩常和鲜卑贵族的意见相左,招至鲜卑贵族和一些大臣的仇视和忌恨。这一下,他们终于抓住了崔浩的把柄,纷纷到拓跋焘那里告状。拓跋焘大怒,忘记了自己曾令崔浩“务从实录”等语,下令将崔浩及秘书郎吏以下参与修史的128人全部处死,并灭其三族。幸亏高允临难不惧,据理力争,这些人的亲属才免于一死。

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崔浩被诛。崔氏家族及与其通婚的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等,尽遭灭族,上千名无辜的人死于这场屠杀。这一血案,给后世史官的心理留下一道无法抹去的阴影。

曾经做过史官的韩愈,深知修史之难、做史官之险,他在《答刘有才论史书》一文中,列举孔子、司马迁、班固、崔浩等修史者所遭的厄难,大发感慨:“夫为史者,不有人祸,则有天刑,岂可不畏惧而轻为之哉!”天刑当然是一种迷信的说法,而人祸却是历朝难免。

上一篇:车博会策划下一篇:物理课堂教学模式-“自主—互动—探究”的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