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区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总结(正确)

2024-04-29

凉州区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总结(正确)(共8篇)

篇1:凉州区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总结(正确)

凉州区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总结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国发[2006]36号)和国务院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室印发的污染源普查方案的要求,凉州区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严格按照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各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上级普查的指导下,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多措并举、全面互动,截至目前,已完成了单位清查、普查表填报,数据录入、数据审核和上报等工作。现将工作情况如下:

一、切实提高对普查的认识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是国务院确定开展的一项重大国情调查,是全面掌握我国环境状况的重要手段,意义深远,影响重大。凉州区政府高度重视、严密部署,先后组织召开了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会、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会、普查工作安排部署会,区上领导通过各种会议、利用各种机会,多次强调一定要以此为契机全面掌握各类污染源的数量、行业和区域分布,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量、排放去向、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状况、污染治理水平和治理费用等情况,为污染治理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建立全区各类重点污染源档案和信息数据库,建立污染源信息共享系统,为污染源的管理 奠定基础。提高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能力,健全、完善环境统计、监测、监督和执法体系。通过普查工作的宣传和实施,提高全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主要工作方法和成效

(一)强化普查工作的组织领导

为保障普查工作顺利开展,区政府成立以分管区长为组长的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普查工作由区普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成员单位参与编制和审议污染源普查方案,按照各部门分工,开展污染源普查,落实相关工作。具体分工为:区委宣传部负责组织污染源普查的新闻宣传报道,配合做好新闻发布及相关宣传活动;区发改局配合做好普查成果的分析和应用;区统计局负责审定污染源普查表,协同环保部门做好数据统计和分析工作;区财政局负责普查经费预算审核,安排和拨付并监督经费使用;区环保局负责工业源、生活源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的普查;区中小企业局配合做好工业污染源普查工作中产量和生产能力的核定、审核工作;区公安局配合做好机动车污染的普查及相关普查成果的分析、应用;区城建局配合区环保局做好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的普查 ;区农牧局负责农业污染源的普查,制定农业污染源普查方案,并申请落实普查经费,对全区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进行指导,对普查数据进行分析、审核、汇总;区工商分 局负责提供污染源的基本登记信息,并协助做好生活源的普查工作;区卫生局配合做好医疗单位污染源的清查、普查工作;各乡镇人民政府要成立相应机构,指定专人,配合做好污染源普查工作。通过“全区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各方共同参与”工作机制,有力地推动了全区的污染源普查工作。

(二)落实经费预算,合理使用资金

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和国家普查办《普查经费编制指南》规定,区普查办在区财政局、区统计局的指导下编制了53.8万元普查经费预算,并向区政府上报了普查经费方案。尽管我区财政困难,但区政府在接到申请后,及时组织召开了区长办公会议,批准了该经费方案,并要求区财政局及时拨付,专款专用。普查办购买普查所需设备,购臵普查专用电脑2台、打印机1台、GPS定位仪2台、文件存储所需的移动硬盘等基本设备,购臵了档案柜、微机耗材等办公用品。支付了普查指导员、普查员、数据录入人员的生活补贴、车辆的维修和油料及污染源普查宣传费用等。

(三)加大宣传,营造污染源普查的良好氛围

为使污染源普查工作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区环保局和中共凉州区委宣传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凉州区污染源普查宣传工作方案>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普查宣传的内容、时间和形式,确保了宣传工作的迅速展开。通过电视台、电台等多种新闻媒体,采用公益广告、电视讲话、记者访谈等多种形式对污染源普查工作进行了广泛宣传。在全市污染源普查入户调查启动仪式上,凉州区在四大街悬挂宣传标语40余幅,向辖区各单位、企业发放污染源普查宣传挂图500余张。通过广泛的宣传,提高了全民环境意识,为污染源普查顺利实施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落实《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工作细则》,建立一流的普查队伍

1、选聘高素质的普查人员,合理配备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

按照《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工作细则》要求,根据我区的普查量,从环保、统计、中小企业局等单位选聘普查员30名,重点开展工业源、生活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的普查。按照《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工作细则》要求,为农业源合理配备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300名。

为了切实加强对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管理,印发了《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工作细则》,明确了普查指导员、普查员的职责、纪律和权利,印制了普查员、普查指导员证,进一步明确了职责,规范了行为,使普查人员全身心投入到本次普查试点工作中,为污染源普查工作高效有序地开展奠 定基础。

2、强化普查培训,提高工作水平

为确保高质量完成普查试点工作,我区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于3月16-17日参加了为期两天的武威市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培训会,全体普查人员和重点企业环保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80多人参加了此次培训。我区根据普查工作情况,对普查工作的重点、难点进行针对性地培训,为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3、合理安排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补贴

按照《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工作细则》中规定的“从环保、农业、统计或其它党政机关抽调的普查员、普查指导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由原单位支付并保持其标准不变,当地污染源普查机构可视情况对其发放适当的补贴”,针对普查员、普查指导员的聘用范围,按凉州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每人每天给予4元补贴,主要包括普查员、普查指导员的劳务费、交通费、通讯费、数据录入人员的补助等,有效调动了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工作的积极性。

(五)精心谋划,确保清查工作的实施

清查工作是普查工作的基础。根据区工商分局和统计局等部门提供的全区工商企业基本信息,2007年12月至2008年1月,凉州区组织开展了污染源普查清理摸底工作。要求各普查员、普查指导员要根据已下发的名单,从所负责的区域进行拉网式筛查,同时各组及时沟通情况,有效地避免区域之间的漏查;对于名单中没有而清查中发现的单位,要填 好清查表,全面记录其基本信息;对于名单中已有但清查中已经不存在的单位,要落实该单位不存在的原因。最后把落实的单位登记造册,上报到污染源普查工作办公室,由专门人员对所有清查表进行审核和汇总,建立了详细的清查基础数据库。形成了凉州区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普查基础资料册”。经过摸底调查,列入全区普查对象的企业共662家,其中:重点工业源126家,一般工业源54家,生活源525家。

(六)强化措施,保证普查工作保质保量完成

1、明确目标,落实责任

根据我区污染源分布现状,将全区划分为10个普查区,并与各普查小组签订责任书,要求普查员要按照“谁普查、谁负责”的原则,认真开展入户普查填表,严把核实,复查关,把差错消灭在源头。要求普查指导员了解和掌握普查员的工作进度和质量,保证清查、普查工作和普查资料的交接按时完成,确保普查员各项工作达到规定的标准。要求各污染源普查小组要对污染源普查工作高度负责,不得迟报、虚报、瞒报普查数据。普查数据必须真实、准确,必须在2008年4月30日前完成污染源普查入户普查填表。

针对此次普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的情况,我们区别不同情况,进一步明确了此次普查的方法。一是生活源的普查采取了全部入户调查的方法。二是考虑到工业源数 量大,填报难度大,而环保部门通过日常环境监察对工业源的情况一般比较清楚,所以工业源中的重点企业采取了入户调查,逐家进行填报的方法,一般污染源(如基本上无污染物排放的铁选企业),则采用集中培训、集中填报、统一审核,对填报数据与平时掌握情况不一致的入户核查的方法。

2、先行试点,统一方法

为确保普查工作保质保量完成,我区在皇台酒业股份公司进行了试点填报,通过试点统一了填报方法。一是对重点工业源普查员必须亲自指导填报;对一般工业源进行集中培训,集中审核;二是对生活源的普查要求全部入户普查;三是各小组在初次填报时一律使用铅笔,经普查指导员审核员审核把关后在用钢笔填报。

3、集中精力,全面普查

为全面摸清生活源污染物排放情况,在此次普查试点过程中,我们对全部生活源进行了普查。主要目的是掌握一下规模以下生活源污染物排放量占全部生活源污染物排放量的比例,全面掌握生活源污染物排放量。

4、加强协调,保证质量

先后多次组织召开了全体普查指导员和部分普查员参加的普查调度会,明确了注意的问题,并要求各普查小组要掌握普查技巧,合理安排,抓紧时间,及时反映普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填表过程中我们安排6名普查工作办公室 的同志深入到各工业源普查小组跟班作业,随时指导普查表的填报。为随时掌握普查工作情况,我们实行每天早晨上班前例会制度,要求普查办的所有同志汇报全天工作情况、将遇到问题集中进行解决。

数据质量是普查的生命,为确保数据质量,我们严格按照《数据审核技术规定》的要求进行审核,明确了审核的重点和内容。普查员入户调查时进行数据的现场审核,主要审核填报内容是否齐全、准确,数据来源是否可靠;普查指导员主要审核数据的逻辑关系和合理性,同时普查工作办公室设立了数据审核组,对上报的报表进行集中的审核。对于重点大企业多人多次进行审核;对不符合规定的说明情况重新填报。

(七)质量控制工作及成效

1、加强协调,保证质量。区污染源普查办先后多次组织召开了全体普查指导员和部分普查员参加的普查调度会,明确了注意的问题,并要求各普查小组要掌握普查技巧,合理安排,抓紧时间,及时反映普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填表过程中我们安排6名普查工作办公室的同志深入到各工业源普查小组跟班作业,随时指导普查表的填报。为随时掌握普查工作情况,我们实行每天早晨上班前例会制度,要求普查办的所有同志汇报全天工作情况、将遇到问题集中进行解决。

2、数据质量是普查的生命。为确保数据质量,我们严格按照《数据审核技术规定》的要求进行审核,明确了审核的重点和内容。普查员入户调查时进行数据的现场审核,主要审核填报内容是否齐全、准确,数据来源是否可靠;普查指导员主要审核数据的逻辑关系和合理性,同时普查工作办公室设立了数据审核组,对上报的报表进行五级审核、交叉审核、集中审核。对于重点大企业多人多次进行审核;对不符合规定的说明情况重新填报。

3、建立了初报、四审、两查和反馈4项制度。为了保证普查数据的准确性、合理性和科学性,我们在普查工作中建立了初报、四审、两查和反馈4项制度。

初报是指在清查过程中所有清查单位都填报初报表,经审核无误后再填报正式表。我们按照国家普查办的表式印刷了生活源和工业源的初报表,单位清查的过程中,在核实单位信息填写清查表的同时,也要求清查单位填报初报表。生活源经审核后能列入普查范围的填报正式普查表,未列入普查范围的作为日常监管资料留存。工业源经审核后,确定应填详表还是简表,然后再分别填报正式普查表。

四审是指对普查数据实行四级审核。第一级是普查对象内部审核。填表人按规定填写表格内容并自检,部门负责人自审数据的真实性和逻辑性,单位负责人整体审核并签字盖章。第二级是普查员审核。审核普查表必填项目是否填报齐 全,原辅材料、产品产量、能源消耗等情况是否与台账或票据相符,普查对象内部是否内审并加盖印章。对存在问题的普查表要填写普查员审核表,并退回普查对象处予以更改或重新填报。第三级是普查指导员审核。审核普查数据的合理性和逻辑性,重点是能源消耗与废气中主要污染物、固废产生量、水平衡,主要产品产量与能源、水、原辅材料消耗量的关系。对存在问题的普查表要填写普查指导员审核表,并退回普查员处予以更改或重新填报。第四级是普查机构会审。由普查机构组织有关人员对重点污染源普查数据进行会审,确定普查数据填报的可信度。对存在问题的普查表要填写普查机构会审表,并退回普查员处予以更改或重新填报。两查是指在普查过程中对普查数据要进行两次随机抽查,一次是调查组对各小组的抽查,抽查比例不低于2%;一次是普查办对调查组的抽查,抽查比例不低于1%。抽查时要到普查对象的现场去对各项数据来源、依据、填报的准确性和合理性、逻辑关系、数据的有效性、质量管理等进行核对,并填写调查组抽查审核表或普查办抽查审核表,对存在问题的要退回普查员处予以更改或重新填报。调查组共抽查25个单位,普查办共抽查13个单位,抽查情况表明绝大多数单位情况与普查数据相同,但也有个别餐饮业的餐位数、注册号存在不一致。

反馈是指在清查、填报、审核、录入、上报的全过程中 进行书面问题、意见反馈,普查员、录入员、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办人员对普查过程中任何环节发现的问题或提出的意见都要以书面的形式,填写普查问题意见反馈表,普查办定期收回反馈表,分类研究予以处理或留存。

同时,为了加快工作进度,确保普查工作质量,我们还采取了在大企业的内部设立普查现场办公室的办法,指导员和普查员在初报的环节中就介入工作,保证了时间的及时性和填报的准确性,并在交流中了解了大量信息。

(八)高标准严要求,确保数据录入的质量 为了搞好数据录入,确定2名数据处理技术负责人,2名数据录入员,全部为普查工作办公室人员。从2008年5月1日开始,数据录入工作全面展开,为了确保录入的质量,普查办数据处理组对录入的过程进行了全程监控。严格按照录入的有关要求进行复录和比对,审核无误后,统一汇总上报,目前数据录入工作全面完成并上报到国家普查办数据组和武威市污染源普查办公室。

(九)数据汇总审核与分析工作及成效

制定了普查数据汇总审核具体方案,使数据汇总有的放矢。在数据汇总审核与分析工作中着重做好“六个抓”:一抓突破。通过对污染源数据的具体分析和审核,在质量上力求突破,确保真实、可靠、有效。二抓规范。要抓实抓细,保证普查填报表和数据录入基层表的完整、规范、一致。三抓审核。审核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层层抓,以多种形式审核、把好质量。四抓细节。细节决定成败,污染源普查涉及的内容多。每个环节都不能出问题,要严抠细找,按技术规范保证数据的有效性。五抓考核。要将污染源普查工作列入各个普查小组目标责任考核的内容,要落实责任制。六抓整改。对上级普查机构汇总分析审核提出的问题及时整改,及时上报。汇总数据与环保、国民经济、城建、农村、能源、水利、交通等统计数据的对比分析,数据符合凉州区实际情况。目前正在进行开发利用普查数据库。在已有各类普查对象基本信息电子文档的基础上,以利于政府、环保、农业和有关部门乃至全社会共享普查成果为目标,建立覆盖污染源普查各行业的基本单位名录库、基础信息数据库,开发建设污染源电子地理信息系统。

(十)普查档案管理工作

为确保普查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系统性和安全性,确保普查数据有效利用,区污染源普查办制定措施,加强对污染源普查档案的管理: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指定专人具体负责,并将档案工作纳入污染源普查工作重点,与污染源普查工作同部署、同管理、同验收。二是组织学习。要求严格对照《污染源普查档案管理办法》,及时做好相关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等工作。三是加强沟通。积极主动与市环保局、区档案局联系,加强业务人员之间的 沟通,强化业务指导与学习培训,提高业务技能,区档案局领导和业务人员多次专程指导归档工作。四是建立制度。建立文件材料归档制度,确保归档文件的齐全完整,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轨道。五是加大投入。给予专项经费,购臵档案橱柜与档案盒等,为污染源普查档案的安全管理提供了保障。现阶段普查文件、表册、资料、音像、实物等都一一予以归档。

三、初步结论和主要成果

(一)普查工作成果的简要评述及普查汇总数据的初步结论

在这次普查试点工作中,我们严格按照国家污染源普查办公室的要求开展了各项普查工作,通过实际的普查操作,我们认为此次普查的组织管理、方法措施、原则要求及技术路线等均符合各级普查机构的要求,普查结果均符合我区实际。

(二)普查工作的主要经验、不足之处以及对今后工作的建议和打算

主要经验:一是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组织机构,是做好普查工作的重要保证。二是深入宣传,广泛发动,普查对象积极参与,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是做好普查工作的重要基础。三是积极培训,严格标准,落实责 任,明确要求,是做好普查工作的重要依据和措施。四是逐户现场调查,准确填报有关信息,及时审核,是做好普查工作的关键。五是采取分组、包片、自行审核与录入、交叉审核、技术组审核相结合的方式,有利于保证普查各项工作质量。六是及时召开会议,沟通普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向市普查办汇报并解决,有利于提高普查工作实效性。七是填表时应先用铅笔,确认无误后用钢笔填写,有利于保证表格和数据的清晰与完整。

存在问题:一是企业基础管理薄弱,设备状况不佳、计量装臵不全、排污口不规范、没有票据台帐等,难以取得真实数据;二是资金的障碍,普查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财物力,但西部地区财政状况普遍不好,难以保证经费按时足额到位。三是普查录入汇总审核阶段时间比较紧,工作量相对较大。四是少数普查对象特别是生活源的个体经营者,或者确实没有公章,或以各种理由推脱,无法盖章、签字。普查员经常会因为一个章跑上几次,最后还仍然盖不上章,既耽误时间,又浪费人力。在确定生活源水、电、煤等能源消耗时,由于多数是个体经营者,发票、台帐等基础性资料不全,加上偷水、偷电等现象客观存在,只能是估算,数据核实难度极大。

建议和打算:在这次污染源普查试点工作中,我们虽然做了许多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对污染源普查的组织机制、动员方式、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等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由于时间短,任务重,加之普查经验不足,工作中还存在许多缺点和不足,普查的体制、机制和工作的方法、程序也需要进一步去探讨。我们相信,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和上级普查机构的直接指导下,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去做好各项普查工作,为全国污染源普查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篇2:凉州区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总结(正确)

(2)组织培训。培训工作分二个阶段:(1)、省普查办对市、县级普查指导员、数据录入员、审核员进行集中授课、培训,市级普查机构对所辖县的乡级普查员进行集中授课、培训。(2)、所有的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和数据录入员、审核员必须进行考试,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二、普查阶段

(2)监测核查确保质量。

篇3:凉州区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总结(正确)

关键词:普查实施方案,数据审核,质量控制,成果发布

固原市原州区为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宁夏的一个县级普查区, 位于宁夏南部山区六盘山东北部。原州区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自2011年1月开始, 按照《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总体方案》及各专项普查实施方案的指导和要求, 原州区普查办结合当地实际, 本着全面系统, 真实可靠, 质量第一的原则, 在总体实施方案的指导和不断地探索和工作实践下, 分阶段, 分步骤, 全面而高效的完成各项水利普查任务, 形成了质量较高的普查成果。但在具体的普查工作中, 由于普查工作量大且复杂, 组织实施难度大, 且数据获取尤其是年取水量等动态指标获取较难, 质量控制难把握, 针对这些问题, 原州区普查办针对性提出一些应对措施, 实现水利普查进度超前和质量控制目的。

一、原州区水利普查难点问题应对措施

㈠组织落实到位, 责任分工明确是搞好水利普查工作的前提由于水利普查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情况复杂, 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比较多, 为增强水利普查的影响力、号召力和实效性, 原州区成立了以政府副区长为组长、由原州区水务局、政府办、统计局、国土资源局等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原州区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原州区水利普查机构与水利普查有关的多部门、包括乡 (镇) 、村负责人通力协作和配合;领导小组中主管水利普查工作的领导由原州区水务局业务副局长担任, 具体负责各专项普查工作的组织落实和责任分工, 协调处理普查办、各普查区域水利工作站所在水利普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原州区水利普查办公室, 办公室由5名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普查专项组成员及1名办公室主任和1名办公秘书组成。为确保普查工作有序开展, 原州区普查办利用原州区水务局基层水利工作站和管理所职工熟悉其管辖范围内的水利工程优势, 结合行政区划和基层水利工作站及管理所管辖范围, 按“在地原则”, 将原州区划分了16个普查区, 成立16个普查小组, 承担各自管辖片区的各类普查对象, 普查小组组长由最熟悉其管辖范围涉水工程的管理所所长或站长负责, 且一般由组长兼普查指导员。16个普查小组共由100多名具有初、中级职称的普查指导员及普查员组成, 各普查小组又细划了各个普查员的普查任务, 各基层普查员将各自负责的普查对象及普查数据定期上报给普查办与之对口的专项组成员, 由专项组成员审核其清查名录及普查数据, 并进行技术指导、数据录入和处理, 同时将审核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反馈给基层普查员, 确保普查表的规范性和普查数据的可靠性。

这种领导小组—普查办—普查专项组—普查小组—普查员由上而下层层管理, 层层抓的组织落实, 确保了普查工作有序开展的组织保障。使水利普查工作能有条不紊, 顺利的开展和实施, 做到“全区一盘棋, 分工不分家”, 大大降低了普查工作的难度。

㈡开拓创新、因地制宜, 在水利普查技术路线上实现新突破合理的水利普查的普查技术路线与方法步骤, 是确保水利普查取得成效的关键。为此, 原州区普查办制定了适宜本地水利普查的普查实施方案及相关细则, 并在具体的普查工作实践中, 针对普查难点问题探索出了一些新的富有成效的办法:

1.地下水取水井专项普查数据获取办法。面对原州区地下水取水井数量大, 分布面广, 且缺少量水设施、动态指标获取难度大问题, 提出对每个规模以上地下水取水井也建立取用水台账的办法, 具体是:参考灌区取用水台账表, 制造出适宜地下水取水井的机电井取用水量台账表, 并按1井两份台账表发放给各普查员, 要求普查员保留1份台账表, 给各机井管理人员 (主要指井主) 发1份台账表, 由机井管理员协助普查员填写每次、每月灌溉及供水开泵时间、开泵时数、单井出水量、灌溉面积、供水人口等, 到2011年底汇总出年总计开泵时数及灌溉面积, 并参考本地灌水定额、井群干扰情况分析确定水泵单位时间实际出水量, 从而估算出2011年度总计取水量。这种对每个地下水取水井也建立取用水台账的办法, 不仅能获得相对准确的取水量, 而且能核算出年实际灌溉面积, 使得普查数据中灌溉面积、取水量动态指标更可靠, 更准确。

2.缺少水利工程相关资料的情况下水利工程普查办法。部分水利工程由于多种原因保存资料不完备, 数据获取比较难, 且由于部分工程量水设施不全, 大部分动态指标获取也比较难。为此, 原州区普查办除了进行大量实地测量外, 还邀请一些曾经设计该工程的固原市水利勘测设计院及原州区水务局设计室工程师, 专门为一些缺少普查资料的水利工程通过水力计算, 现状分析, 校核, 综合分析, 得出现有水利条件下的一系列数据, 包括除险加固后一些水库的设计水位、校核水位等, 并签字盖章, 落实责任, 从而圆满解决了因资料缺失而不能填报的一些指标的问题。

3.经济社会用水普查中典型居民家庭用水测算经验办法。在经济社会用典型居民家庭用水调查中, 由于部分用水户缺少水表等量水设施, 原州区普查办组织一些普查员对典型户居民通过水桶容积进行测量, 设计了每个用水户家庭用水逐日台账表, 并跟踪调查, 获得比较准确的数据, 取得了明显成效。

㈢层层审核、严把质量关是确保水利普查质量的重要措施质量控制是水利普查成败的关键, 是科学、准确和真实地获取普查数据的重要保证。因此在水利普查工作中, 质量控制一直渗透在普查工作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中。通过多次的, 逐级的基础数据审核, 汇总数据审核及空间数据审核, 并对审核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全面复核和修改, 对各级数据审核意见进行整改落实, 实现审核数据的全面性、完整性、规范性、一致性、合理性和准确性, 从而达到质量控制目标。

1.普查审核办法。 (1) 人工审核。人工多次对清查表及普查表进行审核; (2) 系统软件审核。包括表间数据审核、表内数据审核, 关联性数据审核; (3) 人机互审。人将普查表数据与录入系统数据一一对照审核; (4) 外业内业相结合审核。外业测量一些普查对象, 与空间标绘系统软件采集普查对象数据相比较, 发现问题后核实并修改。

审核程序为普查员初审—普查专项组成员审核并录入—系统审核—上级普查机构系统审核外业符合, 各级审核的问题通过反馈, 复核后修改, 获得最终审定普查成果。

2.普查质量控制与抽查。按照质量控制要求, 原州区普查办质量检查小组抽取一定比例各类清查普查对象, 经过先后3次抽查验收, 发现问题, 及时纠正并修改。在原州区普查办多次自检基础上, 普查办配合并接受上级普查机构事中质量抽查、事后质量抽查, 对抽查中的问题通过现场勘测复核或分析论证, 给予答复, 对问题数据进行修改和系统处理。通过上级层层审查验收, 不断地修改和完善, 达到质量控制要求。

二、结论

原州区水利普查工作经过两年的辛勤努力, 于2013年3月生成最终普查成果并发布。由于原州区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水利普查实施方案, 在普查难点问题上采取办法措施得当, 并在数据审核, 质量控制上较严格, 从而确保了原州区水利普查的质量过关, 进度超前。

篇4:凉州区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总结(正确)

通过纳雍县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本人将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的困难与体会浅谈如下:

2010年1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通知》,决定用3年的时间在我国开展第一次水利普查。明确普查包括地下水取水井专项普查、灌区专项普查、水利工程基本情况普查、水利行业能力建设情况普查、河湖基本情况普查、河湖开发治理保护情况普查、经济社会用水情况调查和水土保持专项普查八个专项。各专项都明确了普查的目标任务,普查对象、范围和内容。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水利事业正处于快速发展与变革的关键时期,对保障国家水安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水利工作也正处于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关键阶段,系统掌握我国江河湖泊及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状况,准确把握水利发展面临的形势与阶段性特征,科学合理地确定水利建设与管理的任务,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对系统掌握我国江河湖泊及其资源环境状况以及水利行业发展能力等基础水信息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迄今为止,我国尚未开展过一次全国范围内的水利普查工作,国家综合国力和国情信息中基础水信息资料不全面、不系统,不能及时反映我国江河湖泊及其资源环境的整体变化状况,不适应新时期我国资源环境管理工作和水利工作的需要,因此,开展一次全面的水利普查工作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通知》精神,切实有效抓好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纳雍县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办公室全体普查人员团结协作,共同努力,克服重重困难,顺利完成了纳雍县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

1.水利普查存在的困难

第一,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水利普查涉及专项多、专业性强。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参与水利普查的多数都不是水利专业毕业人员,特别是乡镇的普查员及其普查指导员。据统计,参与纳雍县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工作人员有564人,而水利专业技术人员不到20人,对水利普查专业术语理解不懂,收集数据无从下手,实地获取数据不会操作等等。给水利普查工作的开展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第二,协调困难。由于水利普查涉及到的业务单位多,但是单位与单位之间缺乏沟通和理解,加上多数单位特别是企业,因为对水利普查的目的、意义不了解,将水利普查工作与以后征收水资源费、排污费等涉及自已切身利益联系在一起,要求提供数据时遮遮掩掩,推诿。或者上报数据流于应付,数据不完善、不真实,加大县级普查员复核的难度,影响水利普查普查数据的质量。

第三,多数水利工程修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资金缺乏、技术落后,工程基本无计量设施,获取数据难。且数据准确性存在一定误差。加上工业化、城镇化的建设,许多普查对象的数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实际普查数据与以前规划、建设的数据出现很大出入,影响了水利普查的成果。从此次水利普查中可知,我县大部分河湖取水、水利工程的取水和灌区取水是无计量设施的,给水利普查数据指标全面性、准确性的获取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2.水利普查体会

第一,领导重视是水利普查取得成功的关键。在水利普查过程中,有很多工作是水利普查办公室无法完成和协调的。例如,河湖开发治理保护专项普查中的入河湖排污口的普查,如果不是政府部门的重视和协调,排污部门是不会给任何数据的。依靠政府行为来开展水利普查工作,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广泛的号召力和明显的实效性。其次是在水利普查中经常与其他县的交流,领导重视的县,工作进展快。反之则慢,甚至是止步不前。水利普查离不开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第二,齐抓共管是标准水利普查数据真实性、全面性的重要举措。水利普查工作涉及统计、公安、国土、电力、农业、环保等多个部门,普查对象面广,没有其他部门的参与,配合,水利普查工作将一事无成。如农村供水工程人口与统计部门的人口统计、公安户籍人口的对比,灌溉面积与国土部门的国土面积的对比,排污口的规模与环保部门登记数据的对比等等。

第三,加大宣传力度,是水利普查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水利普查涉及的内容多、面广。通过宣传,积极动员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水利普查,努力推动水利普查的顺利开展。首先要开展多渠道、多种方式的宣传活动,通过各种媒体、张贴宣传标语、宣传车等方式进行全面宣传;另一方面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对乡镇领导、村两委人员、水利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和各类普查对象进行宣传。实现水利普查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得到普查对象的理解、支持和参与。

第四,深入实际是确保普查质量的重要举措。在普查过程中,对乡镇报送的内容要进行实地核实,确保水利普查数据的全面性、真实性。

篇5:凉州区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总结(正确)

12月我省入手下手畜禽养殖业混浊源普查工作,到如今为止,全市畜禽养殖业混浊源普查工作人员在时候紧、任务重、难度大的环境下,紧张结束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前期筹办阶段

(1)清查工作。混浊源普查清查工作是混浊源普查全程工作中的一个关键关键。经过议定混浊源清查,摸清普查地区范畴内混浊源的数量、行业和地区漫衍,界定普查填报东西,构成系统的普核东西名录资料,为科学、典范、高效的`构造履行普查工作供给紧张的根本数据与信息根据。料理查实普核东西的单位名称、地点、关联人、关联德律风、行业类别、范围,汇总、测算地区单位内的普核东西、行业类别、普查表格(详、简)数量。

(2)构造培训。培训工作分二个阶段:(1)、省普查究对市、县级普查教导员、数据录入员、考核员进行集结讲课、培训,市级普查机构对所辖县的乡级普查员进行集结讲课、培训。(2)、扫数的普查员、普查教导员和数据录入员、考核员必须进行测验,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2、普查阶段

(1)实地普查工作。实地普查工作混浊源普查工作中最紧张的一项工作。采纳县、乡(镇)行政主管带领及技巧人员+养殖场当真人(或专业户),即普查教导员+普查员+普核东西人员搭配式样;采纳乡级普查员会同村级防疫员以村为单位,约按时候,关照养殖场(区、户)当真人,以集会式样,集结讲解、填报、核对的普查方法进行普查。据统计,全市共普查符合标准的普核东西305户。

(2) 监测核对确保质量。

在入户查看工作进程中市农业混浊源普查究公室人员对全市扫数乡(镇、办)进行巡回教导查抄,及时把握我市普查工作进度,发觉和解决题目,确保填报数据的真正性、靠得住性。

自2月下旬进入入户查看阶段以来,全市15名畜禽普查人员本着务实求真的立场,不怕辛苦,深切普查点查看,至5月25日全市16个乡(镇、办)的305个畜禽混浊源普查点[此中范围养殖场9户,生猪养殖专业户237户,肉鸡养殖户31户,蛋鸡专业户6户,奶牛专业户5户,肉牛专业户17户,扫数结束入户查看和普查表填报工作。

3、数据查对

在数据录入之前,对扫数普查表进行了细致的审考核对,发觉各乡镇的表格均存在必定题目,此中不符合逻辑干系为各表呈现的互助题目,别的如漏填、错位、见解不对等各种题目也均存在。我们及时将存在题目的普查表返回普查人员从头查看填写,鞭策其根据普查表填写要求填写,再次对普查数据把关。

4、抽考核实

如今已对太阳河乡、舞阳坝办事处、龙凤坝、芭蕉乡、六角亭四个乡(镇、办)15张普查表数据库的抽查考核,联合前一阶段对部分县(区)的现场抽查,发起普查表填报和数据库录入中呈现的题目,反馈给普查究公室进行查抄、核实,包管了恩施市第一次畜禽养殖业混浊源普查数据质量,确保了普查数据科学、真正、精确。

篇6:凉州区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总结(正确)

重庆市渝北区污染源普查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2007年10月10日)

一、渝北区基本概况

重庆市渝北区地处重庆主城以北,长江、嘉陵江交汇的三角地带,区内有2条国道和5条高速公路横贯交汇,有渝怀铁路大型编组站、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是重庆的主城区和航空港,属重庆“都市发达经济圈”,幅员面积1452平方公里,辖21个镇、11个街道,人口90余万人。城区分为两路、龙溪和北部新区三大板块,城区面积达7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61.4%。

我区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区、全国文化先进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全国生态农业建设示范区、全国水土保持模范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

2006年,全区GDP183亿元、比上年增长25%;人均GDP达到2.06万元、增长2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5万元,增长12.8%,农民人均纯收入3604元、增长3.6%。目前,我区的总体发展思路是:围绕一个目标——空港强区目标;坚持两个带动——城镇带动农村、南部带动北部;实施三个战略——工业强 区战略、科教兴区战略、环境立区战略;突出四个重点——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社会事业建设、强力推进园区建设。渝北经济社会呈现又快又好的发展态势。

二、渝北区污染源普查试点工作的基本经验

今年,我区的污染源普查试点工作在市、区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国家、市普查办的精心指导下,通过全区上下的通力配合、精心策划、周密部署、全面动员、全力以赴,在不断探索中扎实推进,基本达到了“试点”工作的目的。整个污染源普查试点工作,先后经历了组建领导机构、落实工作经费、制定方案细则、广泛宣传发动、选聘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及数据录入员、开展技术培训、全面清查摸底、入户普查登记、质量会审把关、数据录入上报和全面总结分析等阶段的工作,前后历时半年,到10月上旬“试点”工作基本结束。现就我区普查“试点”工作的基本经验简要汇报如下:

(一)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是做好普查试点工作的前提

全国污染源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调查,是全面掌握我国环境状况的重要手段,意义深远,影响重大。国务院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决定把我区作为全国14个污染源普查工作试点区县之一,代表重庆和西部开展首批试点,无疑是中央和市里交给我区的一项艰巨而重大的政治任务,也是上级对我区环保工作的鞭策与激励。为此,区委、区政府把污染源普查试点工作列为了今年全区必须高质量全面完成的重要工作之一,要求各级各部门务必从讲 政治的高度,全力支持,积极参与污染源普查试点工作,并在今年全区环境工作会上进行了集中安排,从5月到8月,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先后3次专题研究部署,区政府又召开了有关镇、街、部门和重点企业负责人专题会议5次,全区电视电话动员大会将污染源普查试点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按辖区负责制,有关镇、街、部门、园区、企业“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根据国务院污染源普查办公室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区的实际,我们于5月初研究制订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初稿,齐齐哈尔会议和太原会议之后,我们又对方案和细则前后进行了3次大的修改和2次微调,最终于8月下旬,由区政府常务会议敲定了现在的实施方案和工作细则。这让全区上下统一了思想,增大了压力,形成了共识。

(二)充分利用各种媒体,积极抓好宣传发动是搞好污染源普查试点工作的先导

为扎实有效推进污染源普查试点工作,宣传发动工作是先导。7月初,区污染源普查办公室制定了《渝北区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试点工作宣传活动方案》,召开了全区污染源普查试点宣传专题工作会,对相应的宣传任务作了具体的分解落实。随后,渝北新闻社、渝北电视台、区政府信息中心等单位根据自身的特点也制定了相应的宣传方案。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重庆日报》、《重庆晚报》、《重庆法制报》、《今日渝北》、重庆电视台、渝北电视台、区政府信息中心网站、今日渝北网、渝北环保网等新闻媒体积极发挥自己的优势,纷纷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报道。特别是《今日渝北》长期开辟了“全国污染源普查试点”专栏,做到了每期必报; 渝北电视台也推出了“污染源普查连万家”的系列专访节目;区政府信息中心利用渝北广场超大电子彩屏连续两个月播报了污染源普查宣传广告。市环保网和国家污染源普查网也对我区污染源普查“试点”工作的动态作了报道。区普查办在城区制作了10余块宣传广告牌,印制了《致全区企业的一封信》10000余份,打消被普查单位的一切顾虑,要求大家依法支持普查试点工作。同时统一制作了10余条宣传标语,要求各镇、街、园区及被普查的规模以上企业至少悬挂一幅标语,有条件的还制作一期版报专栏。全区共制作宣传标语1300余条(幅),出动宣传车17台次。通过大力宣传,各企业和农户均把这次污染源普查视为促进发展的机遇和动力。

(三)健全工作机构,加强领导是搞好普查试点工作的根本

污染源普查工作量大面广,涉及部门多,技术要求高,工作难度大,作为试点单位没有先例和经验可循,为此必须有一个健全的工作机构和强有力的组织领导集体,这是搞好污染源普查试点工作的根本。为此,我区于7月初成立了以区长黄玉林为组长,区四大班子分管联系领导为副组长,区政府办公室、区委宣传部、区环保局、区农业局、区统计局等19个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渝北区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环保局,办公室下设综合协调组、农业普查组、监测技术组、现场调查组、质量审核组和数据处理组等6个工作组,并就各自主要的工作职责、任务作了明确分工;各镇、街道、园区和有关部门也建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

区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制定普查的实 施方案、工作细则,负责普查队伍的组织建设和技术培训,负责各阶段的组织调控和技术把关;区委宣传部负责全区的污染源普查的宣传发动工作;区财政局负责协调普查“试点”工作启动经费的落实;区环保局牵头主抓全区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医工科类辐射污染源普查;区农业局牵头主抓农村种植业污染源、畜禽养殖业污染源、水产养殖业污染源和农村生活污染源的普查;区统计局协助区普查办组织审核污染源普查数据、建立数据库及完成污染源普查数据汇总等工作;其他相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助和配合搞好普查试点各项工作。各镇、街、园区负责本辖区内普查员、普查指导员的选聘工作,并在区普查办的指导下组织实施好本辖区内污染源普查工作。

(四)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实施是搞好污染源普查试点工作的关键

污染源普查工作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其中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非常关键,各级普查领导机构必须周密策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才能真正做到全面准确、科学合理。

1、方案制定要周密细致

为了确保整个试点工作的有序推进,区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工作人员历时一个月的时间,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反复修改,征求意见,制定了《重庆市渝北区污染源普查试点工作方案》、《渝北区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实施工作细则》、《渝北区农业污染源普查试点工作方案》、《宣传手册》等一系列方案。

2、清查摸底工作做到全面准确

清查摸底工作是普查工作的基础。为了全面摸清普查底数,区污染源普查办公室分三步开展了工作:一是通过区统计局、区编制办、区税务局、区环保局、区工商局、区农业局、区卫生局等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资料建立了全区普查的基本名录底册共计7223户;二是以基本名录为基础,以各镇、街、园区为单元,组织普查员逐一清查、摸底和进一步核实,掌握了较为全面的清查名录,建立了清查名录底册共6945户;三是通过清查名录逐一审查筛选,最后确定符合普查条件的普查对象名录共计3289户。区农业系统清查摸底工作做到了镇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项,经过层层摸底,最后确定清、普查样本名录5185个(其中:种植业污染源1551个,畜禽养殖业120个,水产养殖业89个,农村生活污染源3425个)。

通过全面的调查摸底,我们对所有普查对象都进行了分区域、分类别的归类处理,并逐一进行了登记造册,为开展试点普查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3、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选聘要严格按标准

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普查质量的高低。根据国家普办制定的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工作细则,区领导小组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工作细则》,按各街道和镇的清查数确定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数量,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原则上由镇、街专业技术人员或公职人员担任,区级普查指导员原则上由区环保局、区农业局系统内部的工作人员和镇、街兼职环保员担任。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含重点工业污染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和第三产业,在企业环保机构内确定一名专职普查员,普查指导员由区环保局负责确定;

2、一般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的普查员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或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中选聘,也有临时从社会招聘(如,经济普查的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

3、镇街普查员由镇街按区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确定的数额选配;

4、农业污染源的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主要从农业系统内部(区、镇农业服务中心和畜牧兽医站)抽调。截止8月中旬,我区共选定了环保系统普查员总数555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普查员169人、街道普查员211人、各镇共有普查员139人、交警系统普查员2人、医疗卫生系统普查员23人、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3人、农业园区、两路工业园区、空港新城、空港园区共有8人;农业系统有普查员共计200人。全区环保系统共选聘普查指导员49人(其中,环保局普查指导员有27人,20个镇有普查指导员20人、交警系统有普查指导员1人、市政委普查指导员1人);农业系统有普查指导员34人。普查队伍的选定为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条件。

4、技术培训工作要严格到位

污染源普查不同于人口普查、经济普查和农业普查,其操作程序较为复杂,技术要求较高,因此,我们对镇、街、园区干部和重点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及全区所有的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精心组织了大规模的培训。8月中旬到9月中旬,我们按计划分别对全区镇、街、园区干部和重点企业的主要负责人300余人、全区的755名普查员和83名普查指导员分五批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普查的目的意义、普查的政策要求、普查的技术规范等,每次培训后都组织了考试,从而保证了培训的质量,为普查试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全面普查工作要深入扎实

普查实施阶段是整个普查过程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它 涉及到普查的指标是否全面、采集的信息是否科学准确、操作的技术程序是否规范,这一环节直接影响到整个普查的质量。为此,我们高度重视这一环节,精心组织实施,周密部署安排,全面开展了普查。为了按计划于9月份正式开展普查工作,在国家普查办统一制发表格未到的情况下,我们不等不靠,严格按照《全国污染源普查表格式》的要求,自印普查表格15000份,并于8月底将所有表格分发到了各普查单位。9月1日,渝北区全国污染源普查试点工作正式进入了操作实施阶段——入户普查登记。全区所有的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各就各位,纷纷走进社区、企业、村寨、学校、医院等相关的普查部位,依法开展污染源普查登记工作,普查指导员及普查办工作人员均深入第一线作技术指导,直至9月15日全部收回草表。本着“认真负责、一个不漏”的精神,我们对普查中发现的139家“漏网之鱼”重新开展了动员、培训和全面普查,20日全部收回普查表格。22日至23日区普查办质量控制小组对回收的普查表进行了集中分类会审,对存在的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采取了相应的补救措施。

在全面普查工作中,我们做到了:一是普查指导员到现场监督指导,对普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和更正;二是对规模以上的普查对象不但对原始数据进行了核对,还要将原始数据复印存档。

6、数据录入要集中、高标准、高质量

为了搞好数据录入,区普查办确定2名数据处理技术负责人,12名数据录入指导员,在区内大专院校和职业中学计算机专业选聘24名学生作录入员。严格对录入人员进行了集中培训和试录操 作,9月23日开始,数据录入工作全面展开,集中18台微机(其中农业组8台),连续熬战一周时间,顺利完成了数据录入工作。为了确保录入的质量,区普查办数据处理组对录入的过程进行了全程监控;农业组录入共进行了三次:一次草表录入,二次正式普查表的初录,三次正式普查表的复录。9月29日将所有普查数据全部上报了国家普查办。

(五)足额的普查经费及时到位是搞好污染源普查试点工作的基本保障

尽管国务院污染源普查试点工作的专项资金未及时到位,我区为了保证“试点”工作的顺利启动,区委、区政府专题办公会研究落实启动经费,区财政局、区环保局、区农业局多方组织协调经费200多万元用于普查工作:一是及时添置必备的办公设备设施、组织人员培训和宣传会务等工作,二是及时向镇、街、园区下拨专项资金用于工作启动。区环保局和区农业局在用房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挤出5间办公室作为普查办公用房,购置了办公电脑22台(其中笔记本电脑4台)、专用服务器1台、专用检测仪器设备1台、传真机6台、打印机4台、复印机1台、办公电话13部、文件柜11个等最基本的办公设备设施,从而确保了我区普查试点工作按计划正常运行。但由于上级补助资金没有按时到位,区内筹集的经费不能满足工作需要,造成基层资金运转严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普查工作的开展。

三、对普查工作的几点建议

这次污染源普查试点从整个工作开展到普查表和数据录入软件的设置都比较全面、比较完整,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的工程,难能可贵。但在实际操作中难免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是在普查表的设计上我们认为应该尽量从简。污染源普查量大面宽、指标复杂,面对的是广大社区和农村,难度超过以往任何普查。我们认为过多的普查指标不仅增大了普查工作量、加重了普查经费支出、拉长了普查时间,同时难以保证普查的数据质量。为此,我们认为普查方案的设计要宁缺勿滥、删繁就简。

二是简化清查摸底表。清查摸底表中的指标与正式普查时的指标有重复,既增加不必要的工作量,也易引起普查对象的反感,还有就是“行业硬件特征数”很多普查员理解不了。是否可简化摸底表指标,摸底时只要判断清楚是否普查登记对象即可。

三是进一步充实内容,完善指标解释。特别要对内涵较大、统计有一定难度的指标进行细化、解释、说明,便于基层普查人员理解和掌握。指标设置要简单明了,解释要科学严密,逻辑关系和平衡关系要注明;不同普查表间的同一指标解释要统一。

四是对明年全面普查工作的布置力求要“早”。明年是我国污染源的第一次普查,建议国普办在工作部署、方案制定、组织体系、机构建立、经费落实、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选择、技术培训、先期清查等一系列工作中要早安排、早部署,普查时间要充裕,这样才能确保普查质量。

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篇7:凉州区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总结(正确)

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次全国污染源

普查工作2008年上半年工作计划》的通知

各盟市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目前已进入了全面普查阶

段,特别是上半年是普查阶段的重点时期,按照国家和自治

区的统一部署,自治区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办公室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上半年工作计划。现将《内蒙古自治区第一

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2008年上半年工作计划》(附后)印

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扎实做好每个阶段的各

项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全区普查工作。

附:《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2008年

上半年工作计划》

二〇〇八年三月十二日

主题词:污染源 普查 计划 通知

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08年3月12日印发

共印16份

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

2008年上半年工作计划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经过2007年近一年的准备,目前已进入了全面普查阶段,这一阶段的目标是全面开展污染源入户调查,完成普查数据审核,完成数据录入、上报工作,建立污染源档案,为全面完成污染源普查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今年上半年,是全面普查阶段的重点时期,各地要结合实际情况,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好各普查阶段的各项任务。

一、工作步骤

(一)、入户调查阶段(3月10日-4月5日)。将普查表按照普查对象名单,分类发放到每个普查对象,做到不错、不漏。若发现遗漏或分类错误的排污单位,要及时更正普查对象名录,并补发或换发相应的普查表。要指导、协助普查对象正确填报普查表,增强普查对象如实、准确填报的自觉性。

(二)、数据审核阶段(4月5日-4月30日)。加强审核把关,数据审核要实行五级审核制度,即普查对象内部审核、普查员审核、普查指导员审核、普查机构会审和抽查审核,确保数据可靠性。要充分发挥环境监察、监测、科研、管理等部门的职能作用,开展会审。对有问题的普查表要提

出审核意见,返回填报单位进行核实,核实后如有修改要重新上报。各旗县普查办要确保今年4月30日前完成本地区普查数据的填报和审核工作。

(三)、录入上报阶段(5月1日-5月20日)。各旗县普查办要在5月20日之前,集中人力、物力完成数据录入,在5月31日之前将原始数据报送国家普查办和各盟市普查办。自治区普查办将于7月31日之前完成对各盟市普查数据的汇总工作,并将汇总结果和基层数据一并报送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办公室。

二、工作要求

(一)、完善普查工作制度。各地普查办每半月要向自治区普查办上报一次工作进展情况;自治区普查办要及时掌握各地普查工作的进展,对工作进展快、质量高的地区,要予以表扬,对于工作不力,进展缓慢,质量控制不严的地区要通报批评。

(二)、进一步加大普查宣传力度。各级普查办要加强普查工作目的、意义、内容的宣传,争取各方面的重视、支持,使广大群众和普查对象深入了解普查工作,以取得配合和协助,使普查的信息真实、有效,保证数据的准确、真实。

(三)、加强普查员队伍的管理与监督。各地要加强对普查工作人员的监督与管理,规范其工作行为,保持普查员队伍的稳定,从而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普查任务。

(四)、建立质量控制岗位责任制。要层层把关,保证普查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要加强督察督办,确保抽样数量和覆盖面。

(五)、各盟市要及时掌握旗县普查工作进展,加强对基层的指导工作,保证普查的进度。同时,要做好迎接国家普查办的检查。

附:《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2008年上半年工作计划表》

附: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

篇8:凉州区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总结(正确)

1 普查结果

1.1 各种植类型面积

耕地总面积252 888.05 hm2, 其中旱地251 028.38 hm2, 水田1 859.67 hm2。保护地面积4 257.87 hm2。园地面积7 303.07 hm2, 其中果园5 491.57 hm2, 桑园46.67 hm2, 其他1 764.83 hm2。耕作方式主要有常规耕作218 489.33 hm2, 免耕18 307.20 hm2, 少耕16 091.52 hm2。不同坡度耕地面积, 平原 (坡度≤5°) 214 123.80 hm2, 缓坡地 (坡度5~15°) 3 720.85 hm2, 陡坡地 (坡度≥15°) 8 859.79 hm2。坡地种植方向上, 顺坡15 471.64 hm2, 横坡23 071.87 hm2。

1.2 种植方式

种植方式主要为大田种植和保护地种植。种植种类主要有小麦—玉米、小麦—大豆、油菜—玉米、瓜果类蔬菜—根茎叶类蔬菜、油菜—水稻、小麦—水稻、芹菜—番茄—洋白菜、甜瓜—白菜、小麦—甘薯、西瓜—白菜等模式。

1.3 秸秆与地膜

秸秆产生量19 153.136 84 t, 其中丢弃2 055.038 32 t, 田间焚烧400.770 02 t, 还田11 970.540 94 t, 堆肥654.936 74t, 其他359.822 87 t。全市农膜用量为46.507 65 t, 其中地膜残留量为4.418 18 t。

1.4 化肥使用情况

全市化肥使用量平均为820.5 kg/hm2, 使用总量为4 575.759 69 t (折纯) , 其中纯氮580.166 93 t, 五氧化二磷207.921 31 t, 氧化钾192.732 57 t, 比例为1.000∶0.358∶0.332。鲁山县、郏县、石龙区、新华区、湛河区、卫东区、舞钢市、叶县、宝丰县、汝州市化肥使用量分别平均为802.05、733.50、591.00、573.00、496.50、678.00、622.50、880.50、768.00、1 009.50 kg/hm2, 按使用量多少排序依次为汝州市、叶县、鲁山县、宝丰县、郏县、卫东区、石龙区、新华区、湛河区。

1.5 农药使用情况

平顶山市农药使用种类有毒死蜱、涕灭威、阿特拉津、2, 4-D丁酯、丁草胺、乙草胺、氟虫腈、克百威、吡虫啉等9种, 使用量分别为36.58、2.06、6.88、2.90、15.61、878.14、0.28、24.63、9.88 kg。

2 主要环境问题

一是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情况方面。除虫类农药大多集中于毒死蜱, 除草类农药大部分使用的是乙草胺, 虽然使用量不多, 但相对较单一, 长时间使用对农业环境产生不利影响[1,2,3]。二是化肥的使用方面。化肥使用量较大、品种多, 但农民在使用化肥上缺乏科学依据, 一般都是凭经验盲目撒施;氮肥使用量大, 磷肥使用适中, 钾肥使用量逐渐合理, 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不能根据土壤特性、作物需肥规律、化肥肥效等情况区别施肥, 也没有科学的使用量。长期如此, 易形成土壤板结、肥力下降、作物减产、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等情况[3,4]。三是秸秆的焚烧和农膜的丢弃方面。秸秆利用率和处置率高, 但也有秸秆被焚烧, 这部分焚烧掉的秸秆理所当然的成为废气或者固体废物, 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今后也是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切入点。

3 对策

3.1 加强专家联系农户建设, 结合专家指导工作, 减少农药使用量

虽然平顶山市作为农业大市, 农业的耕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但在如今科技发达的时代, 农民的耕种也应该跟进科技发展, 多利用科学知识种田。因此, 作为农业系统人员, 应该加强对广大农民的知识培训, 让他们科学种田, 科学防治病虫害;增加专家指导, 把各个乡镇、办事处的农业指导专家的联系方式和专业特长发放到各个村委会和办事处, 甚至是农业专家包村到户, 任何一户人家有问题都可以单独与专家联系、取得指导。这样做一方面农户能在专家的指导下科学地用药治虫, 另一方面专家也可以在农民咨询的过程中掌握田间病虫害情况。

3.2 加强化肥指导工作, 科学合理施肥

大力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 将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与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推广相结合。在项目区设立了测土配方施肥跟踪调查点和试验示范点。将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将土肥技术推广列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内容, 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措施之一。

3.3 加强能源方面的建设, 使秸秆向新型能源转化

农民焚烧秸秆是因为他们认为秸秆没有太大的使用价值, 但又无法对其进行必要的处理, 而如今能源问题又是热门的研究课题, 国家也提出了节能减排的口号, 因此, 加强使用秸秆等生物质能源原料的设备研制正当时。希望国家、高校和企业加大投资力度, 尽早生产出能使秸秆转变成普通百姓家用燃料的设备, 为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和减少百姓支出做出更大的贡献。

摘要:通过平顶山市第一次全国种植业污染源普查, 摸清了平顶山市种植业污染源的分布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建立了种植业污染源信息数据库, 提出了治理种植业污染源的对策。

关键词:种植业污染源,普查结果,存在问题,对策,河南平顶山

参考文献

[1]中国农科院:我国展开种植业污染源普查[J].种子世界, 2008 (8) :60.

[2]我国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种植业污染普查[J].致富天地, 2008 (8) :24.

[3]全国范围内首次种植业污染普查开展[J].种业导刊, 2008 (6) :48.

上一篇:简报用挂图培训内容下一篇:赠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