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感动中国观后感

2024-04-09

版感动中国观后感(精选9篇)

篇1:版感动中国观后感

昨天晚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观看中央1台播出的《感动中国》。我最喜欢的一个是《宝贝回家》,因为有许多小孩丢了好多年,最后因为志愿者找到了丢失的孩子,让他们和失散多年的家人团聚在一起,那个时候我很感动!

还有一个80多岁的老爷爷,不管刮风还是下雨,老爷爷还是坚持磨刀(剪刀),很辛苦,但是遇到需要帮助的人,老爷爷都会把自己赚到的钱毫不犹豫的给他们了,那都是一元一元硬币积攒下来的,我也很感动!

节目里还有许多让我感动的人和事情,他们都是平凡的人,但是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他们都是我的好榜样,我要向他们学习!

篇2:版感动中国观后感

少年立志顾诵芬1930年出生于江苏苏州的一个书香门第。父亲顾廷龙是国学大师,族兄顾颉刚是著名历史学家。关于为何没有继承父亲衣钵,顾诵芬曾回忆,1935年,其父应邀去燕京大学任职,全家迁居北平,住在燕京大学附近。两年后“七七事变”爆发,日寇全面进攻华北。“我记得很清楚,7月28日那天,日军轰炸二十九军营地,轰炸机就从我们家上空飞过,连投下的炸弹都看得一清二楚。”时隔多年,顾诵芬对那一幕仍记忆深刻,“二十九军的驻地距离我家最多不到两千米,爆炸所产生的火光和浓烟仿佛近在咫尺,玻璃窗被冲击波震得粉碎。”7岁的顾诵芬在纷飞的战火和战机的呼啸声中,立志投身航空事业。1947年,顾诵芬从上海南洋模范中学毕业。他先后参加了浙江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考试,三所大学报名的都是航空专业,最终同时被三所大学录取。由于母亲不愿意儿子离开身边,他最终选择了上海交通大学航空系。从歼教1到初教6回首这一生,顾诵芬的工作经历与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轨迹完全重合。他见证了新中国航空事业发展70年,也见证了中国航空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构建起现代航空产业体系的过程。

1951年,中国拿出“60亿斤小米”建设航空工业,新中国航空工业艰难起步。这一年,21岁的顾诵芬从上海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毕业后分配到新成立的航空工业局,从此便将自己的一生与新中国的航空事业紧紧联系在了一起。新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机构——沈阳飞机设计室于1956年成立,顾诵芬作为首批核心成员,担任气动组组长,在徐舜寿、黄志千、叶正大等开拓者的领导下,开启了新中国自行设计飞机的征程。气动力是飞机设计的灵魂。中国开始飞机设计之初,气动力设计方法和手段完全空白。顾诵芬参加工作后接受的第一项挑战,就是中国首型喷气式飞机——歼教1的气动力设计。他潜心学习研究国外资料,最终提出了亚音速飞机气动参数设计准则和气动力特性工程计算方法,出色完成了歼教1飞机的气动布局设计。随后,顾诵芬又完成中国首型初级教练机——初教6飞机气动布局设计,建立了亚音速飞机气动力设计体系。他依靠扎实的理论功底,首次建立了超音速飞机气动力设计体系,实现了超音速飞机气动力设计、计算、试验与试飞的闭环。他所创立的飞机气动力设计方法体系至今仍被国内飞机设计采用,为后续歼击机设计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从歼8到歼8Ⅱ1964年,中国开始研制歼8飞机,这是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型高空高速歼击机。顾诵芬先作为副总设计师负责歼8飞机气动设计,后全面主持该机研制工作。他带领设计部门与风洞试验单位联合攻关,在国内第一次创建了战斗机喷流影响试验方法,该试验方法也成为后来确定发动机喷流影响的基本方法。1969年7月5日,歼8飞机成功实现首飞,也正式宣告终结了中国不能研制高空高速战斗机的历史。然而,在后来的试飞试验中,歼8飞机在速度达到马赫数0.86时出现了强烈的跨声速抖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顾诵芬瞒着家人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乘坐试飞员驾驶的教练机上天,近距离观察飞机的振动情况。在弄清了产生振动的原因之后,顾诵芬提出采用局部整流包皮修形方法解决问题,并亲自做了整流包皮的修形设计,他与工厂工人师傅一起改装,经试飞证明此法非常有效,彻底排除了跨声速抖振现象。1985年7月,歼8全天候型设计定型,同年10月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这是我国航空事业发展的一个里程时刻,不仅在技术上实现了一代战机向二代战机的自主跨越,同时也标志着新中国航空工业从此迈入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历史轨道。1980年,歼8Ⅱ飞机立项研制。顾诵芬任该型号总设计师,组织和领导军地多个部门、上百个单位高效协同工作,仅用四年就实现了飞机首飞。

歼8系列飞机的研制,牵引构建了较为完善的航空工业体系,促进了冶金、化工、电子等工业的发展。顾诵芬被誉为新中国杰出的飞机设计大师、飞机气动力设计第一人。,歼8Ⅱ飞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注:当年未设置特等奖)。

篇3:《感动中国》传播的仪式观

关键词:感动中国,传播,仪式观,加冕,信仰

1 传播仪式观的定义

1.1 什么是传播的仪式观

詹姆斯.W.凯瑞(1934-2006),著名的文化历史学者,美国文化研究的杰出代表。20世纪70年代初,他在传播信息论、传播技术论、实证传播论之外,提供了另一种崭新的认知传播的模式,即从人类文化传承角度考量传播的传播仪式观论。他的这个领域是文化研究与传播研究相结合,提出了一套与美国主流传播学完全不同的传播理论,同时他对传播学做出耳目一新的划分:传播的传递观和传播的仪式观。所谓传播的传递观就是一个信息在空间上的传播和发布的过程,它强调的是信息的物理方位的移动和传递。而传播的仪式观强调的是信息接受时更像是出席了一场仪式,使得特定的信仰得以强化和特定的社会系统得以维系,它所关注的重点并不是信息的流通和流通的得知效果,它关注的是在整个接收过程中信息在处理过程中是否为维系社会共同体,强化信仰而做出努力。

笔者试图以音乐为例,对仪式观进行大致解释。音乐自古以来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产品,在早期的社会中音乐就大量存在于我们生活之中。它以劳动号子的形式存在着,在工作之中的存在除了缓解枯燥单调的工作节奏以外,还承担着提高劳动者精神和唤起劳动者积极动力的作用;它以音乐符号的古典形式出现,试图以音乐符号的方式来激励听众,寻求心灵上的慰藉等;如今音乐是传播文化的重要力量。音乐的发展在传递观中并没有得到充分地阐释,因为音乐的传递无法强调具体信息的获悉和对具体信息经过读者处理化后的反馈效果。而音乐作为符号体系,强化的是一种共享文化的确认。我们有理由相信传播的仪式观必将为音乐传播提供极好的理论支持。

1.2 传播仪式观的理论渊源

一个理论的提出必定是一场博采众长的系统分析的结果,它一定会有本身理论的思想来源。而传播的仪式观主要是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来汲取思想的。

1.2.1 芝加哥学派

凯瑞从不掩饰自己从杜威及芝加哥学派关于传播的社会思想那里所汲取的思想给养并在其基础上提出了他对传播的理解。杜威,帕克和库利等人均强调了社会在人类发展中存在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凯瑞提出了仪式观在维系社会结构中的作用,他强调传播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互动”,这种互动是以符号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其目的是构建一个使交流者能参与其中的和谐社会。

1.2.2 英国文化研究学派

美国传播学者对欧洲文化研究格外青睐。其中,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理论在美国文化研究学者中产生广泛的影响。尤其在方法论上,二者都沿袭了韦伯反实证主义的传统。其不同之处是凯瑞没有沿袭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批判传统而是转向了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兹的理念之中。

1.2.3 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兹

格尔兹认为文化是一张“意义”之网,阐明的是意义对于人生与社会的重要意义。这一点也被凯瑞所吸收,他认为传播的文化研究取向就是要“阐释表面上神秘莫测的社会表达”。

1.2.4 凯瑞将技术、历史和文化发展相结合,并对其进行全面分析

他认为技术一旦产生,就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势、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出现。它的出现改变了我们对时空的认识,我们的生活、思维方式都为此发生了改变。如此一来,技术在文化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阐释文化的一种重要工具。

2 从传播的仪式观视角下分析《感动中国》节目

在媒介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传播的仪式化形式越来越假托于节目报道的节目形式来表述了。电视媒介在重大事件中以仪式、典礼等形态呈现出一种媒介庆典。其中,以“加冕”“纪念”“团聚”或“庆祝”为主题活动的活动,强调区域性和全体性的参与感,使其取得良好的社会维系系统的建立和民族信仰的强化及升华作用。《感动中国》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例子。

《感动中国》是评选出当年年度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作为主打内容的一档大型年播节目电视,它被誉为“让整个民族为之动容的精神史诗”。其基本理念就是以年度为单位对一年的新闻事件元素以人物化的张力加以表现,突出了新闻事件中主角的作用,将主角的行为加以细节化的感性描述,用感性的方式表达,以细节的魅力展现,在节目中展现出作为中国精神的一个个具体化的人物形象以及内心的人格力量,用国人的心路历程来展现整个民族的气节和文化内涵。

《感动中国》以“感动”的理念为主题,强调了在民族价值观中需要我们强化的又往往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那一种情感和责任。它将“感动”付诸于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中,将一种精神的力量寓于丰满鲜活的平凡人的生活之中。然而,对这些平凡人、平凡事物所折射出的光辉以“加冕”的形式得以充分肯定,而这种“加冕”过程也充满了严肃感和权威感,让人在节目的每一个环节都感受到一种仪式感,一种参与感。至此,将这种精神和信仰通过仪式化的方式传递给在场参与的每一位受众。“感动”的本身已不再简单的是一场获奖的过程,它是对时代精神的一种坐标性指导。我们重视的往往不是获奖本身,而是在评奖过程中流露出我们对“感动”的尊重,对“美好”的敬意,对“人性”的升华。

2.1 媒介符号运用

传播的仪式观强调媒介运用符号手段构建媒介盛典,以强调其内涵价值并尝试构筑起中国人的“价值共同体”。因此,符号在传播的仪式观节目中就显示其重要的勾连作用。

近几年,《感动中国》基本遵循的是同样的设计理念。其中,最重要的是两处地方的设计:一个是长长的步道,一个是丰碑的设计。所谓步道就是获奖者在获奖后走到台上接受颁奖而走过的这段路程。舞台设计师们将这个步道设计得非常长,他们并不认为这是浪费时间的一种表现。相反,节目组认为其长度和观众对人物的尊敬程度是成正比的。与此同时,在获奖人的“加冕仪式”的整个过程中可以让获奖人有充分的时间来获得关注,因为关注获奖人本身也是在对获奖人所代表的一种内在文化精神的一种内化过程。从技术方面来讲,首先,获奖人走路的时间差不多控制在30秒左右,而这个长度足够让观众完成一个转变,认识到这段路的意义,其次,它陡坡的设计风格又彰显出了获奖者亦或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之中都存在着起起伏伏的世态炎凉。丰碑的设计可以说是将晚会的仪式感推向高潮的一个重要部分。从第五届开始,《感动中国》的舞台上就出现了这个狭长的LED屏幕,它以纪念碑的形式出现在舞台上。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丰碑是一种神圣的事物,它代表着人们对崇敬事物的物化形式的推崇。它是精神力量的一种升华和凝结,它以纪念碑的形式出现在舞台上,这座丰碑的设计使人们对于人物,对于人物背后所承载的民族文化和精神力量的尊重毫无疑问地提升到一种仪式感的崇敬。可以说,丰碑的设计是整个舞台的点睛之笔。在设计师的理念中,长步道与丰碑的建立映衬着一种思想:竖起来的是一块碑,昭示的是人物的精神;躺着是一条路,用长度改变观众的心理。

配音效果作为一台晚会的语言重点,在设计中也是尤为重要和突出的一项内容。在《感动中国》的舞台中,人物故事的跌宕起伏,悲壮和雄浑,在只属于《感动中国》这个节目的非专业的配音师大象的演绎下给观众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他的声音和画面、音乐、同期声融合在一起毫不突出,让观众感受不到声音的单独存在,而是感觉嵌入于整个节目的呈现之中,如此一来却恰到好处地传达出了人物的情绪和精神内涵。

在奖杯的设计中也充分凸显了符号的仪式化形态。由于节目形式的约定是以“感动”为主题,因此在奖杯的设计上突显出对心的一种崇敬和敬仰。以水晶为材质表达出对纯粹、善良、透明、天真的一种向往之情。以“中国结,水晶心”作为其寓意更是彰显出人们对简单和纯粹的一种敬仰之意。它是一种积极精神的纪念物,是向心灵和精神的靠拢。它是一种力量的无形体现,是一种信仰的彰显。

在片头题字部分,设计者们也是运用了仪式化的符号概念。谦卑细致的字体夹杂着一位耄耋老人对于未来的期望与愿景,我们从中也可以看到这四个字的分量,可以看到它是对生命、对时间的一种尊重,更是一种仪式化的最近和崇敬。

在媒介节目中的所有环节,音乐是仪式表达的主体元素之一,根据人物的不同性格、品格及情绪,为每个人在场、访谈、接受奖杯等仪式环节“量身定做”独特的音乐元素.在音乐的表达之中我们听到了人物的感情表达在符号中的跳跃。可见,音乐作为“仪式语言”在《感动中国》舞台中的表现力。音乐用其独特的移情效果将仪式化的效果有效表达并加以阐释。

2.2 媒介节目流程的仪式化表达

仪式化作为话语的转化方式是对“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本身的精神的一种升华描述,他将个人年度人物的精神品质以仪式化的形式抽离、升华为整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和信仰追求。如丛飞代表着“不计个人得失,为社会奉献自己力量”,刘翔代表着“正在加速的民族形象”。即使是在整个感动人物的评选和晚会流程过程中也表现着一种仪式化的力量。

《感动中国》从2002年第一届起就形成了四段式的媒介节目模式,即人物故事短片播放、现场访谈、颁奖词宣读和为获奖者颁奖环节。在这四段的构建模式中,首先,人物故事短片的播放是由主持人进行引导通过人物细节的感性化描述,通过类似于人物通讯特稿的短片表现方式,利用聚焦的镜头结构展现出了获奖者的鲜明特点和感动细节。其次,主持人运用二次评价的方式,借助推选委员的推选词和颁奖词表现出主流价值对其品质的赞扬和肯定。整个过程中,对于获奖者所代表的社会形象给予肯定。再次,现场访谈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如果说人物短片是从宏观层面让观众对获奖者有一种直观认识,那么人物采访就是将这种形式更加细致地通过微观手法进行描绘。通过主持人与获奖者的对话,细致刻画获奖者的经历和想法。这种通过当事人自己描述自己亲身经历的形式更加显得新闻来源的真实可信,更具说服力。这样的表现手法使获奖者不仅仅是一个人物和事迹的展现,更是一个活生生的生活在社会中的一份子,从而借此加强了人们对自身的一种移情化思考,将优秀的人拉下神坛成为我们每个社会细胞的一份子。这样一来,使获奖者人物显得更加丰满立体。最后,颁奖环节,在这样的一个加冕式的环节之中,通过电子碑的映衬,高举奖杯的获奖者接受着观众的掌声和喝彩之声,这一切的礼遇都来自于对他们的感动事迹的一种尊重、敬仰。整个仪式流程之中《感动中国》借助仪式化的形式强调人们对“感动”的社会认知,将人物事件以符号的形式转化为促进公众精神成长的“价值共同体”。每一个人都是这场加冕仪式的主角,每个人也都是这场盛宴的参与者。这也同样体现了作为传播仪式观中所强调的是受众的参与性而不是传递观所表达的接收性。

2.3 传播仪式性节目的不足之处

仪式传播运用在媒介节目中也会表现出或多或少的不足。同时,仪式化的节目形式还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在实践层面易于走向极端。

2.3.1 强调整体性而忽视个体性

这是长期以来我们工作中时常出现的一种情况,强调整个社会共同体的精神向往和力量,从而对个性化的一种忽视,使节目人物过于脸谱化和刻板化,给受众一种不真实的感觉。长期以往,会对仪式化的表现形式产生不利影响,使受众拒绝接受思维定性化,从而导致仪式化表现形式遭受受众的刻板成见而受到排斥。因此,单单追求的整体性而忽视个性化的发展模式的形式是在媒介的仪式化传播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3.2 商业行为的过多侵入

目前,商业化的广告模式和其他一些模式越来越受到各个商家的重视和期盼。然而,在这个时候过多地植入商品元素的概念对仪式化的推崇存在着不合理因素,会对节目的仪式化表达或多或少产生一些差强人意的诟病。例如,同样是央视所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原本是全球华人在同一时刻集体参与共同体验的一个媒介公共平台,起到勾连昨天、今天、明天的一个赋予时间深刻文化内涵的仪式化符号。然而,商业植入广告的过多存在也引起了受众的一些诟病。由此,近两年来,春晚也在试图运用零植入广告等一系列措施来完善其形象魅力。

3结语

《感动中国》展示的是一个国家的精神脊梁,彰显的是一个民族的集体意志,它所倡导的感动,它所追逐的梦想,存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感动中国》创作的核心价值与核心理念就是对人的尊重,并把这种尊重凝练成一种仪式感。它提供了这样一个舞台:让大人物和小人物,知名人士和默默无闻者一起接受尊重。这些人代表真诚、正义、勇敢、坚强、廉洁、孝悌等。它们聚合在一起就是《感动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就是整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感动中国》体现了媒体传播的仪式观,这也使《感动中国》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量、传承信仰的一个有效平台,这样的节目形态、表现方式和传播理念,值得我们去研究、学习,更需要我们去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米莉.传播仪式观:一种独特的传播研究方法[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

[2]郭讲用.传播仪式观中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12).

[3]万芳.站在“感动”的支点上——解析央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J].中国电视,2005(6).

[4]明四新.孙金岭:《感动中国》的背后[N].中华新闻报,2005-02-23(A03).

篇4:《感动中国2015》观后感

这位老人今年已经整整86岁的高龄了,仅仅靠着磨刀为生,虽然生活清苦,但却乐善好施。二十多年来,他把磨刀挣来的微薄收入大部分都用于慈善公益,向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捐款。在汶川大地震和玉树地震时,老人先后向红十字会捐出数千枚硬币。当得知某地发生自然灾害时,他又急匆匆地赶过去,带着那几个月辛辛苦苦磨刀挣得的几百枚硬币,坐了三趟公交车,辗转两个多小时才来到红十字会,就是为了奉献一份自己的爱心。2013年,他将两年来磨刀积攒下来的积蓄全部捐给雅安地震灾区,其中1元硬币1715枚,5角硬币501枚,1角7枚,共计1966.2元。自2008年以来,他累计捐款达到了23392.2元。

在我们看来,23392.2元或许不是一笔非常大的数目,但对于吴锦泉老人来说,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磨一把刀一块钱,我们想想,这需要多少个日夜才能赚到这些钱呀!吴锦泉爷爷靠着辛苦赚来的微薄收入,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吴爷爷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真的很了不起,值得所有人去学习。

对比自己,吴锦泉爷爷,您的内心是多么的高尚呀,您宁愿在午饭时只用一杯白开水充饥,也要多省一分钱为社会多献一份爱心。而经常我们在吃食物的时候,却随意丢弃与浪费,在我们的生活字眼中,或许“节省”二字,根本就是陌生的。在您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从此懂得如何让自己去帮助更多的人,同时我也想说,我们的社会需要多些像您这样的“正能量”。

篇5:版感动中国观后感

感动中国XX观后感800字

看了感动中国后,总觉得那些评选出来的人物都让人敬佩感动。在这个简单的却又内涵丰富的舞台上,闪闪发光的不是那些耀眼的明星,而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

感动中国,感动你我,这世界才会永恒------”这歌词多么让人感动。是啊!一缕阳光让你灿烂,一丝关怀令你温暖,一片爱心使你感动万千。世界上无时无刻都在有人献爱心,温暖他人的心,也在感动着--中国。

春天是美丽的,人是受感动的。我的耳边又回响起了那首歌:“感动中国,感动你我,这世界才会永恒。”

看了感动中国后,总觉得那些评选出来的人物都让人敬佩感动。在这个简单的却又内涵丰富的舞台上,闪闪发光的不是那些耀眼的明星,而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

在XX年的感动中国节目中,虽然感动我的人有十个,有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有为报答战友深情,几十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园的老兵陈俊贵;有努力改变乡村面貌的基层好干部山西村官段爱平但是在这些人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试飞员梁万俊。

梁万俊是一名试飞员。一次,一架新型战斗机诞生了,梁万俊接受了这个任务。

半路上,战斗机突然发生状况,飞机失控了!飞机帽出了黑烟这时的梁万俊完全可以打开降落伞跳机,但这样的话,人是保住了可飞机却会坠毁。梁万俊心里也很清楚,一旦他跳下去了,这个科学家们辛辛苦苦制作出来的新型飞机就会坠毁,将会成为一堆废铁。为了保全飞机,为了保全国家财产,梁万军毅然决定迫降。但这样很容易机毁人亡------虽然梁万俊心里知道这一点,但他依然没有动摇这个决心。总部以为迫降做好了准备,梁万俊小心翼翼的驾驶着飞机着陆了,飞机在停机场上划了好久才停下来。算算看的话,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就用了八分钟!这紧紧握着一条火热的生命的八分钟啊!你又孕育了一颗生命种子。

公共财物是国家的财产,这是由许许多多的人创造出来的。梁万俊把战斗机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他的不顾一切,感动了总部,感动了全中国人民,同时,也感动了中国。

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生活中从来就不缺乏感动,只不过是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之中,我们忘记了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这些让我们的内心能为之震撼的感动事迹。

用心去看世界,去发现细节的感动吧!感动中国XX观后感800字

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他们分别是吴锦泉、张宝艳、秦艳友、郎平、屠呦呦、阎肃、徐立平、莫振高、官东、买买提江吾买尔、王宽等。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都是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

这些人物衬托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放飞追逐着我们的中国梦。感动中国,感动我们的心灵。中国梦,凝聚中华儿女的百年期盼,让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烘托我们美好的中国梦,支撑我们美好的中国梦。

用十大人物去感染中国梦,感染我们视觉,给我们心灵上的洗涤,精华我们的心灵。为了中国梦的实现,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让我们实现自身解放和自我超越。

感动中国,感动你我,感动中国梦。

感动中国XX观后感800字

在颁奖现场了解到,此次“盛典”由白岩松、敬一丹主持。王锋的家人及家乡朋友也来到评选现场。

白岩松在颁奖现场感叹地说,“大多数时候,我们的日子是平和、平静、平常的,因此太多的人在这样的日子里,也是平凡的,虽然我们喜欢这样平静的日子,但是生活却又不总是平静的,总有一些突如其来的变化,这个时候您会发现,一些看似平凡的人,展现出他不平凡的那一面。人们需要英雄,更需要王锋这样的平民英雄,他们是一个民族真正的脊梁。”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胡果这样评价王锋:人们需要英雄,更需要王锋这样的平民英雄,他们是一个民族真正的脊梁。

“感动中国”评选委员会给予王锋的颁奖词是:“面对一千度的烈焰,没有犹豫,没有退缩,用生命助人火海逃生。小巷中带血的脚印,刻下你的无私和无畏。高贵的灵魂浴火涅磐,在人们的心中永生……”

篇6:版感动中国观后感

唐山有13位普通的农民,他们用自己的力量为人民服务,他们奔忙于灾区中,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拯救了许许多多的人。难道他们这种为人民服务默默奉献的精神不值得我们去称赞吗?哪里有困难,哪里需要帮助;哪里就有他们忙碌的身影,哪里就有他们伸出的热情援助之手。他们这种为人民千里奔波,雪中送炭的精神令人敬佩。

李桂林、陆建芬这对扎根悬崖小学执教的夫妻,他们让山里的孩子认识了汉字,见到了五星红旗,让这个小山村摘掉了“文盲村”的耻辱帽。这对夫妻用坚定的信念支撑起了一所乡村小学。他们扎根山村,为的就是让这里的孩子能够在教室里面学习。这种坚持,这种信念,感动了我,我由心底敬佩他们。

篇7:版感动中国观后感

看完《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才第一次发现,社会各个层面都有闪光点,让人感动的人和事也并不止于电视上这十多组人物和事件。他们给我们带来了正能量,温暖着我们每一个人。

在这里写感想,我已不想再写他们。因为他们的感人事迹,现如今已经家喻户晓,没必要一遍又一遍重复他们的“光荣事迹”,大谈特谈“他们的×××精神值得我学习”。温暖,留一份在心里就行了。

我想说的是,这期节目播出前,会有多少人去关注他们呢?是的,不多。即使是郎平和阎肃这样的名人,关注和真正了解他们的人也不会太多。“因为他们大多只是小人物。”没错,他们大多是小人物,但是小人物也可以有大担当。正如,小小的火花可以带来温暖,小小的光亮可以驱散黑暗,因此,小人物,也可以有伟大的梦想,小小的举动也会让人心生温暖,可以给人带来感动,可以改写“未来”这一未知的剧本,而且他们就在我们身边,给我们鼓励和满满的正能量。

突然想到语文老师了,他胖胖的,脸上常带微笑,声音洪亮,一直在指引我们行走在真善美的路上,所到之处所言之语,满满都是正能量。期终考试前他生病了,最后的几堂课应该是撑下来的吧。一直到放假前期,体力才稍有恢复,然后便不失时机的宣传他的一贯的“看书理论”,再同我们依依惜别。他生病期间,没有丝毫懈怠,一心帮我们复习:梳理知识,答疑解惑,查漏补缺,批改讲评,不辞辛苦,一直“战斗”在“前线”!这个春节,我竞忘了给他拜个年。唉,这么重要的事竟忘了。他现在身体该好些了吧?还会在没完没了的备课改作文吗?老师,多休息休息吧,身体最重要了……您带给我们那么多欢笑温暖和指导,趁着这个寒假补补吧,别再劳累了。想想我们这帮不思进取的人,还会惹您生气,您却一次次理解我们,原谅我们,不厌其烦的帮助我们,真是不应该呀!

感动中国的,是十多个来自不同领域的人;感动我的,还有您和与您一样的外国语学校的不少老师,以及生活中的很多小人物。

感动,不分大小,对我而言,这样就足够了;常留一份感动在心中,我们会更温暖,生活会更美好。

感动中国2020观后感四

在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张富清舍生忘死,只要部队一有突击任务,就报名参加。翻城墙、缴机枪、炸碉堡……越是艰险,越要向前。敌人的子弹和弹片,掀起过他的头皮,灼烧过他的腋下,撞碎过他的牙齿,但击不穿他为人民求解放的信念。

什么都不说,祖国知道我。

在看不见硝烟的建设和改革年代,张富清公忠体国,响应组织号召,脱下军装,收起奖章,直奔当时湖北最艰苦、最边远的恩施来凤,一干就是三十年。

时局艰难时,他以身垂范,动员妻子下岗;忠孝两难全时,他坚守岗位,没奔母丧成为毕生遗憾;改革开放时,他殚精竭虑,破除陈规桎梏……在同事眼里,他勤劳肯干,任劳任怨,不矜不伐。

或许在一般人看来,为国浴血奋战、九死一生的老革命,忘我工作、公私分明的老干部,应该好好歇一歇。

工作上离休了的张富清,在思想政治上没有离休。他时刻铭记着自己老党员的身份。

当他认为自己不能再为国家贡献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少索取。88岁截肢的他,拒绝在轮椅上被照料,靠着一条腿和假肢、支架重新站了起来;白内障手术期间,明明可以给自己安一个好的晶体,他却选了最便宜的一款;明明没人会动他的药,但他每次都将药瓶锁上,生怕别人挪用他全额报销的一粒药。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张富清的伟岸,不止在少年从戎时屡立战功,也在中年转业后恪尽职守,还在晚年离休间奋进不息。

张富清曾说,战场上决定胜败的关键是信仰和意志。

的确,在人生的征途上,因为信仰,他也一往无前。

篇8:《感动中国》人物身份变迁研究

一、《感动中国》人物身份的历时分析

(一)人物身份趋于草根化

从2002年到2013年,《感动中国》获奖人物出现了草根化现象,从社会名人占多数逐步变为基层人物占大部分, 2004年之前,社会名流人士获奖人数较多,在此之后,大都以基层劳动者为主流。

前两届的感动人物都是有稳定工作和干部身份的人群。从2004年,装修工人魏青刚登上颁奖典礼的舞台开始,感动人物的身份出现了多元化,朝着草根人群发展。在2009年以后,这种现象越来越明显。以2013年为例,《感动中国》的10位获奖人物中,有6位普通的农民,1位村委会主任,1位烈士陵园管理员,只有两位干部身份。

(二)人物民族多元化

从2003年开始,获奖人物出现少数民族,甚至外国人,《感动中国》人物逐渐开始民族多元化、国际化。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公民,也包括在中国的外国人。

民族,是在共同的地域环境、文化、经济生活中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的群体。在2002- 2013年《感动中国》年度获奖人物中,大多为汉族, 但也有一定的少数民族。其中有维吾尔族、藏族、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获奖的少数民族人物的事迹令人感动,在巴楚地震中隐忍着失去5位亲人的悲痛带领群众抗震救灾并取得胜利的村党支部书记达吾提·阿西木,汶川地震中指挥从废墟中救出1千多人的北川羌族县长经大忠,乡村医生李春燕,在玉树地震中忍受着失去3位亲人的痛苦带领大家救人的康巴汉子才哇,不怕苦不怕累收养13个孤儿的阿里帕·阿力马洪等。

(三)人物所处领域的多样化

2002年至2013年的获奖人物涵盖了社会各行各业,政府官员、军人、教师、医生、科学家、农民等,都在评选范围之内。

根据下面职业分布比值表的数据来看,2002到2013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中,笔者将感动人物归纳为七个领域, 其中科教界的人数占的比例最多,是总人数的23.3% ;其次是军人、武警和警察,占总人数的18.8% ;第三是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占总人数的13.8% 。还有其他行业的人数相对比较少。各个行业的工作人员在自己的岗位上用自己的方式、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范围内为祖国做贡献,取得了不同成就,为祖国的建设添砖添瓦,他们彰显社会正能量、引导了社会新的风尚。

(四)女性获奖人物比例增高

2005年开始,《感动中国》获奖人物中女性比例逐步升高。在《感动中国》获奖人物中,男性占大多数,但女性比例在逐渐递增,其中2009年当选的《感动中国》人物女性最多,有5人,反映出女性社会地位的重要性。

《感动中国》女性人物,是中国女性群体中的杰出代表, 她们无私奉献且备受瞩目,她们的事迹让人肃然起敬,并完美诠释了善良、勇敢、勤俭、奉献和坚强等传统美德,如被誉为“警界女神警”的任长霞、追求真理的刘姝威、民间防艾第一人高耀洁、香港教育的创奇女性钟期荣、顽强拼搏的吉吉, 等。还有如母爱齐天的“暴走妈妈”陈玉蓉、爱心妈妈阿里帕·阿力马洪,热衷社会公益事业的高淑珍、张平宜、林秀贞、刘丽,扎根乡村、默默奉献的陆建芬、谢晓君、周月华;舍己救人的吴菊萍,“最美女孩”00后何玥。

(五)地域广泛化

从2002- 2013年获奖人物地域来看,涵盖了全国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

从感动中国获奖人物的所在省份情况来看,分布于我国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各个城市。感动人物有北京、上海、广东等大城市市区的人物,如北京的巴金、上海的姚明、广东的钟南山,西藏不知名山区的人民教师格桑德吉 ,还有台湾、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同胞,更有异国他乡的日本的尾山宏和德国的卢安克先生。

从地域分布的广泛程度来看,获奖人物的感人事迹彰显了“感动”的内涵,大爱无疆、真情永恒。

(六)人物年龄跨度大

从2002- 2013年感动中国年度获奖人物当选时的年龄来看,70岁以上有28人,且90岁以上有5人;20- 69岁年龄段入选人物最多,有84人;20岁以下的有2人。从数据可以看出感动中国获奖人物年龄跨度很大,年龄最小者是2012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获得者因病去世并捐献器官而被称为“最美零零后女孩”何玥,年龄最长者是2003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获得者、一生用一支笔点亮许多青年灵魂的99岁著名作家巴金。

二、社会语境下人物身份分析

(一)节目宗旨下的人物身份的取舍

中央电视台做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是党和国家对内和对外宣传的阵地。感动中国作为中央电视台的一个大型的评选活动,本着“感动公众,感动中国”为主要宗旨,挑选出为国家做出重要贡献、体现中国传统道德和具有时代精神的个人和社会团体。通过“感动人物”这么一个身份标签,一方面也是党治理国家的一种手段,另一方面规训着人们的日常行为和个人人生价值以及人身素质向党的政策方针靠拢,无形中提高了国民素质。这样把不符合评选条件的人物自然地遴选在“感动人物”身份之外,人物身份被自然地界定出来。

(二)传统道德下的人物身份变迁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中,传统道德的四维 (礼仪廉耻)、五常(仁义礼智信)、四字(忠孝节义)、八得(八德、仁爱、信义、和平)等方面在规训人们行为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社会道德作为法律之外的另一个约束人们日常生活的一只隐形的手,是我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法律制度规定着人们日常生活中哪些事可为哪些事不可为,而道德是在法律规定的可为的事中怎样做才能更加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才能体现人生的真正价值。中华民族继承了传统的孔孟之道、“尊老爱幼”、“仁义礼让”、“舍己为人”等。新社会中我们推崇“雷锋精神”,要求党员干部提倡“为人民服务”的服务宗旨。在道德这个层面上,体现了一个人的个人素质。《感动中国》的人物,已经跳出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对社会没有危害的那一类身份人物的层面上,而是在道德这个更细致层面上去遴选那些社会服务性的身份的人物。已经跳出了人物具有社会官员身份这样层面中挑选感动人物,而是在各个行业中去寻找对促进和谐社会贡献较大的人物。

(三)社会情境下的人物身份的取舍

中国有一句古话“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社会在不断地前进,人们的思想也跟着不断地前进,跟着时代的步伐,才能永葆活力。但并不是说旧的东西就被遗忘了,精华的东西始终铭刻在人们的心中。媒体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人们感知世界的窗口,获取社会动态最便捷的方式。《感动中国》每年的评选人物都与当年社会实事有很大的关联,在社会倡导的主旋律之下,取之于媒体中报道突出的人物。在当选2002- 2013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中,如2008年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是新闻报道的热点话题,唐山十三农民兄弟、救灾火线上创造一个又一个生命救援奇迹的尖兵李隆、从容指挥救灾3天3夜没有合眼的北川县长经大忠、为救灾活活累死的小战士武文斌 ;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中国举行,在获奖的10位人物中,有用身体保护奥运火炬的残疾火炬选手金晶,也有把圣火送上最高的地方、书写奥运史上奇迹的火炬手的吉吉,还有让五千年文明跃然呈现、让中国惊艳世界的奥运开幕制作的张艺谋团队。同样在2010年的舟曲地震中,一趟一趟用自己的车载着人们脱离险境却失去6位亲人的康巴铁汉才哇、在妻子最需要的时候为了救人没能回家也没能接起妻子电话以致失去妻子和未出生孩子的曲周之子王伟等感动人物。这些都是在社会情境下造就的“英雄人物”在关键的时刻体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四)教育程度下的人物身份的变迁

教育作为振兴国家的一个主要的途径,国家不断出台各种政策方针加速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在教育制度的大力改革下,素质教育作为现代的教育方式,义务教育的大力普及,以及高等教育的扩招等方针政策,维系着中国教育的顺利进行 , 在这样的 情境下国 民的教育 程度不断 提高。从2002- 2013年《感动中国》年度获奖人物的学历来看,获奖中人物受过高等教育的占一半以上,高校在提高国民素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从2008年开始,获奖人物已经不只是具有高学历的知识分子,而是向草根的农民、低年龄的孩子与青年趋势发展, 如河南的妇女高淑珍,14年之间收留孤残儿童,虽负债累累, 但她尽自己最大努力让孩子过得更好一些。如今在政府和社会人士的帮助下为孤残儿童提供了安身和学习的地方,受到了媒体和社会人士的关注。还有00后的何玥,得知自己的生命即将到尽头,留遗嘱将自己的身体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 全国各地共五人因为何玥的器官得到了治疗,这是人生价值观的最高体现。

三、身份变迁表现的价值导向

历年感动人物评选工作及其人物身份的变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价值导向:

(一)真实、平民和人文的视角

获奖人物的事迹短片以平民的视角,取材于真实的生活场景和真实的事件,用朴素的情愫讲述每个获奖人物的故事以达到与观众的共鸣,使观众在这种感动的驱使下,情不自禁地对人物产生崇拜感并为自己树立起榜样,从而使观众不断地完善自己。通过节目的力量,传递着积极的正能量,表达了人文关怀。

1. 表现社会的进步与时代发展

能表现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这两种优秀人物是新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衡量一个社会的进步与否,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社会的进步标准“生产力尺度是根本标准,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是重要标准,人的发展是最高的标准,社会的进步就是生产力和人发展的有机统一”。个人的道德和素质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感动中国》人物从高级知识分子到普通的农民百姓身份的转变中,每个公民都在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如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用笔杆子打动人心的作家巴金,国学大师季羡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用自己实际行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郑培民;实现中华民族“飞天梦想”的航天英雄杨利伟;还有维护社会正义与安全的任长霞,更有收留残障儿童的农民高淑珍,见义勇为的好市民方俊明,还有00后何玥等。

2. 彰显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秀品质是在长期的文化中沉淀下来的,把传统美德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运用到现实的生活中,是社会主义社会所需要的公民。《感动中国》通过挖掘感动人物的事迹,在他们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舍己救人的消防官兵,亲情至上的洪战辉,无私母爱的阿里帕·阿力马洪,以孝为先的孟佩杰等;身残志坚、顽强拼搏的刘伟;爱岗敬业的孔祥瑞;治病救人的王万青、李春燕;长期义务支教的徐本禹、李桂林、陆建芬;热衷慈善的霍英东等。

3.弘扬主旋律,倡导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央电视台以其品牌化和广大的收视率,向社会弘扬着主旋律和正能量。从节目形态发挥着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其节目的主要宗旨。从《感动中国》获奖人物身份的变迁情况来看, 人物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通过分析发现,这些获奖人物是各个行业内为祖国的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模范人物,他们的事迹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感动中国获奖人物代表了时代精神,推动了中国社会文明进步和发展,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国人的优秀价值品质,引领了时代潮流,代表了时代精神,传递了社会正能量,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气质,引领了世界的“中国梦”。

四、结语

篇9:凡人版“感动美国”

这部《圣人文森特》不在颁奖季的热门片序列之中,却绝对属于意外惊喜。从题材本身来看,它属于那种标准的“套路型”电影。一个自暴自弃的中年男人和一个孩子,从相互厌弃到互相依赖。但就是这样一部按照标准框架去拍摄的故事,让很多影迷眼眶潮湿。它到处可见那些有意味的、幽默的细节,时而让人心酸时而令人捧腹。直白点讲,《圣人文森特》就是一部美国凡人版的《感动美国》。

男主角比尔·默瑞出演过的电影,评价都不低,比如《月升王国》,比如《布达佩斯大饭店》,还曾凭借出演《迷失东京》入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这一次,他出演了一个令人厌恶的老头文森特,嗜酒如命、脾气暴躁,生活在一个脏兮兮的房子里,终日试图靠赌马偿还高利贷。单身母亲玛姬带着儿子奥利弗搬到了他的隔壁,为了维持生计,玛姬不得不在医院加倍工作,偶然的情况下,她只能把儿子交付给文森特代为照看。最初,这个瘦小的男孩儿害怕文森特,而文森特也把他当做累赘,找各种理由找母亲玛姬要钱。但不知不觉,情况开始改变。文森特带着男孩儿去赌马场、去酒吧,还让他见到了自己做脱衣舞女的女友,当他在学校受欺负的时候,文森特替他出氣,还教他打拳以保护自己。某种程度上说,他们之间形成了一种类父子的关系。两个人站在沙袋两侧练习拳击的镜头,无比温馨。

在这类典型的电影叙事模型中,文森特这样的人一定隐藏着某些“品质”。他的玩世不恭,其实不过是隐藏自己失意生活的外壳,他密封了自己的真实感情,只是不想让旁人洞察到自己的脆弱。其实,他每周都去医院探视患阿尔茨海默病的母亲。他曾经是一名忠诚的老兵,冒死救过战友,他有无数坏毛病,但心中总有本能式的善良。

从男孩奥利弗的视角去看,文森特是一个有趣的人。作为一个被过度保护、缺失父爱的孩子,文森特为他洞开了一扇门,也让他感受到了一种别样的关怀。而从文森特的角度去看,这个累赘的孩子,让自己开始意识到责任和希望。这类电影,把控不好,就容易产生说教嫌疑。但这部片子做得不错。即使有一些故作的“正能量”和教育意义的细节,也都完全是符合人物性格的,可以讲得通的东西。比如,奥利弗学会了如何踢一脚自动贩卖机就可以多得一份零食。文森特看后,嘟囔着,“这本质上还是偷东西。”奥利弗想一想,就补交了一份钱。电影没有就这样的事讲道理,而只是让人物以合适的状态去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孩子自己习得道德自律。

之所以片名叫“圣人文森特”,是因为一场比较巧妙的设定。奥利弗的学校要大家讨论“圣人”的概念,并作一次报告会。同学们有人说特蕾莎修女,有人说圣经中的人物。而奥利弗认真调查了文森特的过去,走访了他的朋友,在报告会上说,“我要讲述的圣人叫文森特。”孩子说了文森特所有的缺点,也说了他的一切善良。文森特的一生在大屏幕上陆续播放着,他本人穿着一件破衬衣在台下看着,那场面真令人动容。一个抛弃了世界,又被世界抛弃的边缘人物,第一次被如此隆重地对待。

电影中有一句出自奥利弗老师的台词,“圣人就是牺牲并致力奉献于其他人的人。”但奥利弗选择的文森特,彻底颠覆了这个崇高的概念,把“圣人”变得家常而可爱。一个有缺点的人比一个完美的人更容易俘获人心。跟随着一个世俗标准下的“坏人”,孩子奥利弗却学到了他身上最美好的东西。

上一篇:写笔记下一篇:定酒店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