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观后感2022

2024-04-25

感动中国观后感2022(通用12篇)

篇1:感动中国观后感2022

《感动中国》每年从社会各行各业推选出十位人物,他们温暖着中国,感动着我们。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感动中国》2022观后感5篇,希望大家喜欢。

《感动中国》2022观后感1

体育老师曾经说过,最高尚的道德是什么,我们说过:“孝敬父母””保护环境“”关爱他人“……但体育老师都摇了摇头,说出了一个惊人的却又合情合理的答案:爱国!

爱国对人们来说是十分简单,却又难以做到,从古代开始,就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奸臣,背叛国家的人,如秦桧等,但同样也出现了爱国的人,如屈原,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豪杰,我认为最具有代表性的还是“精忠报国”“抗金名将”的岳飞,包含深深的爱国之情写下了《满江红》,在朝廷准备议和时,岳飞坚决反对议和,主张抗战到底,置个人荣辱安危于度外,对赵构、秦桧的投降活动进行坚决斗争。申言“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并直接抨击了“相国”秦桧出谋划策、用心不良的投降活动,使“秦桧衔之抱恨”。和议达成后,高宗赵构得意忘形,颁下大赦诏书,对文武大臣大加爵赏。可是,诏书下了三次,岳飞都加以拒绝,不受开府仪同三司的爵赏和三千五百户食邑的封赐。他在辞谢中,痛切地表示反对议和:“今日之事,可危而不可安,可忧而不可贺。”并再次表示收复中原的决心,“愿定谋于全胜,期收地于两河,唾手燕云,终欲复仇而报国。”这无异于给宋高宗当头泼了冷水,从而更使赵构、秦桧怀恨在心。“但岳飞不顾个人得失,坚持抗战到底的立场,率领军队,联络北方义军,卓有成效地从事抗金战争,筹划收复中原、统一祖国,成为全国抗金民族战争中的有力支柱。在岳飞心中,国家已经大于任何东西了,已经成为一种信念。

在如今的社会中,人们似乎心灵被蒙蔽,只会批判自己的国家,爱国只是成了人们的口头禅,总是指点国家哪里做的不好,却从未从自身找过问题,垃圾太多总是抱怨国家不过情节,却忘了这究竟是谁扔的,说国家政治不清明,却从来没有找过自身做错过什么。

鲁迅说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们已经把最好的给了我们,我们只有拼命学习才能明白爱国之心。

《感动中国》2022观后感2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并不富裕,但他们的精神是任何人都不可替代和衡量的。

医者他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只有一位医者做到了,那就是胡佩兰老奶奶,她是一位妇科医生,虽然已经退休了,但她仍然去医治那些妇女,却不在意自己也是腰间盘突出的病人。曾经有多少婴儿在她的手上出生。她是医生中一块不倒的铭碑,给所有人都竖起了榜样。

有这样的一位老爷爷,他已经快90岁了,他的每次汇款虽然都是用几十来计数的,但这些钱是他从自己的生活中,饭菜中节省下来的。他的一日三餐只是靠自己在垃圾桶里捡来一些别人不要的菜叶为持生活,他的钱来之不易,是自己捡来的一个又一个的塑料瓶,去卖掉后换取来的辛苦钱,他自己不用这些钱,却用这些钱去汇款给那些捡来报纸中那些有困难的学生。政府给他的补贴费也存着不用,等到足够了,再去汇款。他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他就是饱经风霜的刘盛兰老爷爷。他的汇款是给所有中国人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他们虽然只是尽自己的一份责任,但他们的贡献是谁都可以替代的,他们永远是中国人的骄傲。

《感动中国》2022观后感3

她,被上帝的双手蒙住了双眼,但她的内心都是光明的;她,帮别人打开了一扇又一扇窗,却没有人打开她的那扇窗。她,叫朱丽华……

43年前,双目失明的她,在未来的日子里,并没有自暴自弃。她自学成为了一名盲人中医师。30年后,她不仅开创了自己的诊所,还为贫困学生资助了373万元。

在黑暗中,她仅靠自己的双手,却做出了许多连我们正常人都做不到的事情。相反那些整日游手好闲,混混度日的人,或者是身强体壮却整日贪图享受,蹉跎岁月的人应该感到羞愧。我的内心深深感到了惭愧,光明就是我们身边,但我们却不如一个盲人那样好好珍惜它。也许人就是这样,拥有时不珍惜,失去才会感到后悔吧!

接下来,我要说的是一群集体:她们是90后、00后点燃青春的力量;她们是70后、80后前进的动力;他们又是50后、60后的偶像。他们,是中国女排,他们点燃了几代人的火把。

30多年来,女排精神一直存在中国人的心中,我认为她们身上的信念感和拼搏不放弃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去学习,去赞扬。生活中在难题面前迎接挑战不也是女排精神的内化吗?

在这令人心情跌宕起伏的30年里,中国女排从低谷中奋起,如此难得可贵的精神是许多人一辈子也坚持不了的。我们应该向她们深深致敬!

《感动中国》2022观后感4

一年一期的《感动中国》如约而来,一批各行各业感动国人的故事跃然屏幕,给予我们感动和力量。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把生命献给高原的植物学家钟扬,守岛卫国32年的民兵夫妇王继才、王仕花,生活节俭却捐赠千万的退休老人马旭,不畏牺牲的排雷战士杜富国,勇斗歹徒的退伍军人吕保民,危急时刻安全降落的英雄机长刘传健,雪域邮路上的忠诚信使其美多吉,坚守扶贫一线的基层干部张渠伟,担起未来的80后乡村教师张玉滚。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让我明白了要为社会做贡献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提升自我能力。俗话说“打铁还需本身硬,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好的身体是干事创业的根本,身体力行,才能弯腰实践。不断学习党的政策法规、学习业务理论技巧,主动适应新常态,不断练就新能力。

二是坚守基本原则。遵守各项法律法规,严守规矩底线,不踩法律红线,按规矩办事,用制度管人。在工作上,始终坚持不推诿不扯皮、不摊派不遥控,搞好单位团结,带好干部队伍。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尊老爱幼,争做人人学习的表率。

三是履行自身职责。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责,组织和领导安排的要及时抓落实,自己分管负责的要亲自指导跟踪问效。作为一位公民一名国家干部,要敢于同社会的不良风气说不,要善于带头做合格公民,传播正能量,传递好声音。

他们活着是一面又一面旗帜,倒下是一座又一座丰碑,折射出一个时代中最闪亮的光芒。

《感动中国》2022观后感5

一个小小的岛屿,20年的坚守,对心性的考验,对国家的忠诚,对责任的重视,成就了他--感动中国2012获奖人物李文波。

李文波,一个朴实无华的名字,可是在它之下,却藏着一颗勇敢的心。

从他的言语中,我读出了他对永暑礁的感情,也是他对责任的重视。换了别人,在寂寞的煎熬下,在沉重的工作下,早就想尽办法离开了。可他,本可去更好岗位的李文波,选择了留下,这一点,他和辛弃疾是多么相像,他们都是那么的爱国!

他曾在惊涛骇浪中测量数据,尽管冒着生命的危险,因为只有那样,才能让数据更准确。我知道,在他心中,是责任。

他曾在房内阅读气象学直到12点,只因为“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认为,他一定在想,只有更多的学习,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尽点滴的一份力。

扪心自问,如果换了我,我做不到。这比上学可怕,远比上学、考试更加艰难。他能在如此困难的环境里坚持,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能把相对容易的学习做好?

据李文波说,曾经上岛的军犬未过几个月,都疯了。而人,需要多大的毅力才能坚持下去呢?更何况,还是足足20年!

难以理解,连他自己都说岛上烦闷无聊。可他,又为何对小岛如此眷念?我似乎又明白了什么,那是因为,忠诚重于山。

一个人,就是一条国境线。

如果再有一次选择,我想李文波仍会选择这条路。

《感动中国》2022观后感

篇2:感动中国观后感2022

马兰花生命力强,默默开放。林俊德,中国工程院院士,参与了45次核试验的马兰花,在人们人中默默。“做核试验的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林俊德常挂在嘴边的话,他用他的事迹真正体现了它的含义。林俊德被查出患病,5月23日为了工作还转院,5月26日他的病情恶化,护士与妻子都劝他躺下休息会儿吧,但他说:“做起来才是正常人,躺在床上是病人。”直至五月三十一日二十时十五分他安然入睡,再未醒来的那一刻,他的心中仍然是工作,以至于未来得及给孙子留下一句遗言。他对亲人是歉疚,但对工作是无悔,他是中国的骄傲,他是林俊德。

蒲公英的.生命在风中延续,何玥的生命在爱中延续。何玥,一个十二岁的女孩儿,却是一个不平凡的人。用平凡生命的最后闪光,把生活照亮。在病危的时候,何玥做了一个大胆的 决定----捐献器官,给他人生的希望。当小何玥第一次向家人提出这个决定时,父亲把她骂了一顿,但由于她的坚持,终于在11月16 日,他的家人正式表达捐献何玥的器官,但此时,一个花样年华的女花却已悄然离开了我们。她的平凡爱举,开启了一个有爱的未来!包括老师们对她捐献的两千元钱,她把爱留给了他人,转捐她人这件事都无不令我们佩服,敬爱。“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是他临终前反复唱的,何玥为五星红旗自豪,我们十三亿中国人为何玥骄傲。

篇3:《感动中国》传播的仪式观

关键词:感动中国,传播,仪式观,加冕,信仰

1 传播仪式观的定义

1.1 什么是传播的仪式观

詹姆斯.W.凯瑞(1934-2006),著名的文化历史学者,美国文化研究的杰出代表。20世纪70年代初,他在传播信息论、传播技术论、实证传播论之外,提供了另一种崭新的认知传播的模式,即从人类文化传承角度考量传播的传播仪式观论。他的这个领域是文化研究与传播研究相结合,提出了一套与美国主流传播学完全不同的传播理论,同时他对传播学做出耳目一新的划分:传播的传递观和传播的仪式观。所谓传播的传递观就是一个信息在空间上的传播和发布的过程,它强调的是信息的物理方位的移动和传递。而传播的仪式观强调的是信息接受时更像是出席了一场仪式,使得特定的信仰得以强化和特定的社会系统得以维系,它所关注的重点并不是信息的流通和流通的得知效果,它关注的是在整个接收过程中信息在处理过程中是否为维系社会共同体,强化信仰而做出努力。

笔者试图以音乐为例,对仪式观进行大致解释。音乐自古以来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产品,在早期的社会中音乐就大量存在于我们生活之中。它以劳动号子的形式存在着,在工作之中的存在除了缓解枯燥单调的工作节奏以外,还承担着提高劳动者精神和唤起劳动者积极动力的作用;它以音乐符号的古典形式出现,试图以音乐符号的方式来激励听众,寻求心灵上的慰藉等;如今音乐是传播文化的重要力量。音乐的发展在传递观中并没有得到充分地阐释,因为音乐的传递无法强调具体信息的获悉和对具体信息经过读者处理化后的反馈效果。而音乐作为符号体系,强化的是一种共享文化的确认。我们有理由相信传播的仪式观必将为音乐传播提供极好的理论支持。

1.2 传播仪式观的理论渊源

一个理论的提出必定是一场博采众长的系统分析的结果,它一定会有本身理论的思想来源。而传播的仪式观主要是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来汲取思想的。

1.2.1 芝加哥学派

凯瑞从不掩饰自己从杜威及芝加哥学派关于传播的社会思想那里所汲取的思想给养并在其基础上提出了他对传播的理解。杜威,帕克和库利等人均强调了社会在人类发展中存在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凯瑞提出了仪式观在维系社会结构中的作用,他强调传播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互动”,这种互动是以符号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其目的是构建一个使交流者能参与其中的和谐社会。

1.2.2 英国文化研究学派

美国传播学者对欧洲文化研究格外青睐。其中,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理论在美国文化研究学者中产生广泛的影响。尤其在方法论上,二者都沿袭了韦伯反实证主义的传统。其不同之处是凯瑞没有沿袭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批判传统而是转向了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兹的理念之中。

1.2.3 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兹

格尔兹认为文化是一张“意义”之网,阐明的是意义对于人生与社会的重要意义。这一点也被凯瑞所吸收,他认为传播的文化研究取向就是要“阐释表面上神秘莫测的社会表达”。

1.2.4 凯瑞将技术、历史和文化发展相结合,并对其进行全面分析

他认为技术一旦产生,就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势、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出现。它的出现改变了我们对时空的认识,我们的生活、思维方式都为此发生了改变。如此一来,技术在文化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阐释文化的一种重要工具。

2 从传播的仪式观视角下分析《感动中国》节目

在媒介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传播的仪式化形式越来越假托于节目报道的节目形式来表述了。电视媒介在重大事件中以仪式、典礼等形态呈现出一种媒介庆典。其中,以“加冕”“纪念”“团聚”或“庆祝”为主题活动的活动,强调区域性和全体性的参与感,使其取得良好的社会维系系统的建立和民族信仰的强化及升华作用。《感动中国》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例子。

《感动中国》是评选出当年年度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作为主打内容的一档大型年播节目电视,它被誉为“让整个民族为之动容的精神史诗”。其基本理念就是以年度为单位对一年的新闻事件元素以人物化的张力加以表现,突出了新闻事件中主角的作用,将主角的行为加以细节化的感性描述,用感性的方式表达,以细节的魅力展现,在节目中展现出作为中国精神的一个个具体化的人物形象以及内心的人格力量,用国人的心路历程来展现整个民族的气节和文化内涵。

《感动中国》以“感动”的理念为主题,强调了在民族价值观中需要我们强化的又往往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那一种情感和责任。它将“感动”付诸于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中,将一种精神的力量寓于丰满鲜活的平凡人的生活之中。然而,对这些平凡人、平凡事物所折射出的光辉以“加冕”的形式得以充分肯定,而这种“加冕”过程也充满了严肃感和权威感,让人在节目的每一个环节都感受到一种仪式感,一种参与感。至此,将这种精神和信仰通过仪式化的方式传递给在场参与的每一位受众。“感动”的本身已不再简单的是一场获奖的过程,它是对时代精神的一种坐标性指导。我们重视的往往不是获奖本身,而是在评奖过程中流露出我们对“感动”的尊重,对“美好”的敬意,对“人性”的升华。

2.1 媒介符号运用

传播的仪式观强调媒介运用符号手段构建媒介盛典,以强调其内涵价值并尝试构筑起中国人的“价值共同体”。因此,符号在传播的仪式观节目中就显示其重要的勾连作用。

近几年,《感动中国》基本遵循的是同样的设计理念。其中,最重要的是两处地方的设计:一个是长长的步道,一个是丰碑的设计。所谓步道就是获奖者在获奖后走到台上接受颁奖而走过的这段路程。舞台设计师们将这个步道设计得非常长,他们并不认为这是浪费时间的一种表现。相反,节目组认为其长度和观众对人物的尊敬程度是成正比的。与此同时,在获奖人的“加冕仪式”的整个过程中可以让获奖人有充分的时间来获得关注,因为关注获奖人本身也是在对获奖人所代表的一种内在文化精神的一种内化过程。从技术方面来讲,首先,获奖人走路的时间差不多控制在30秒左右,而这个长度足够让观众完成一个转变,认识到这段路的意义,其次,它陡坡的设计风格又彰显出了获奖者亦或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之中都存在着起起伏伏的世态炎凉。丰碑的设计可以说是将晚会的仪式感推向高潮的一个重要部分。从第五届开始,《感动中国》的舞台上就出现了这个狭长的LED屏幕,它以纪念碑的形式出现在舞台上。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丰碑是一种神圣的事物,它代表着人们对崇敬事物的物化形式的推崇。它是精神力量的一种升华和凝结,它以纪念碑的形式出现在舞台上,这座丰碑的设计使人们对于人物,对于人物背后所承载的民族文化和精神力量的尊重毫无疑问地提升到一种仪式感的崇敬。可以说,丰碑的设计是整个舞台的点睛之笔。在设计师的理念中,长步道与丰碑的建立映衬着一种思想:竖起来的是一块碑,昭示的是人物的精神;躺着是一条路,用长度改变观众的心理。

配音效果作为一台晚会的语言重点,在设计中也是尤为重要和突出的一项内容。在《感动中国》的舞台中,人物故事的跌宕起伏,悲壮和雄浑,在只属于《感动中国》这个节目的非专业的配音师大象的演绎下给观众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他的声音和画面、音乐、同期声融合在一起毫不突出,让观众感受不到声音的单独存在,而是感觉嵌入于整个节目的呈现之中,如此一来却恰到好处地传达出了人物的情绪和精神内涵。

在奖杯的设计中也充分凸显了符号的仪式化形态。由于节目形式的约定是以“感动”为主题,因此在奖杯的设计上突显出对心的一种崇敬和敬仰。以水晶为材质表达出对纯粹、善良、透明、天真的一种向往之情。以“中国结,水晶心”作为其寓意更是彰显出人们对简单和纯粹的一种敬仰之意。它是一种积极精神的纪念物,是向心灵和精神的靠拢。它是一种力量的无形体现,是一种信仰的彰显。

在片头题字部分,设计者们也是运用了仪式化的符号概念。谦卑细致的字体夹杂着一位耄耋老人对于未来的期望与愿景,我们从中也可以看到这四个字的分量,可以看到它是对生命、对时间的一种尊重,更是一种仪式化的最近和崇敬。

在媒介节目中的所有环节,音乐是仪式表达的主体元素之一,根据人物的不同性格、品格及情绪,为每个人在场、访谈、接受奖杯等仪式环节“量身定做”独特的音乐元素.在音乐的表达之中我们听到了人物的感情表达在符号中的跳跃。可见,音乐作为“仪式语言”在《感动中国》舞台中的表现力。音乐用其独特的移情效果将仪式化的效果有效表达并加以阐释。

2.2 媒介节目流程的仪式化表达

仪式化作为话语的转化方式是对“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本身的精神的一种升华描述,他将个人年度人物的精神品质以仪式化的形式抽离、升华为整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和信仰追求。如丛飞代表着“不计个人得失,为社会奉献自己力量”,刘翔代表着“正在加速的民族形象”。即使是在整个感动人物的评选和晚会流程过程中也表现着一种仪式化的力量。

《感动中国》从2002年第一届起就形成了四段式的媒介节目模式,即人物故事短片播放、现场访谈、颁奖词宣读和为获奖者颁奖环节。在这四段的构建模式中,首先,人物故事短片的播放是由主持人进行引导通过人物细节的感性化描述,通过类似于人物通讯特稿的短片表现方式,利用聚焦的镜头结构展现出了获奖者的鲜明特点和感动细节。其次,主持人运用二次评价的方式,借助推选委员的推选词和颁奖词表现出主流价值对其品质的赞扬和肯定。整个过程中,对于获奖者所代表的社会形象给予肯定。再次,现场访谈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如果说人物短片是从宏观层面让观众对获奖者有一种直观认识,那么人物采访就是将这种形式更加细致地通过微观手法进行描绘。通过主持人与获奖者的对话,细致刻画获奖者的经历和想法。这种通过当事人自己描述自己亲身经历的形式更加显得新闻来源的真实可信,更具说服力。这样的表现手法使获奖者不仅仅是一个人物和事迹的展现,更是一个活生生的生活在社会中的一份子,从而借此加强了人们对自身的一种移情化思考,将优秀的人拉下神坛成为我们每个社会细胞的一份子。这样一来,使获奖者人物显得更加丰满立体。最后,颁奖环节,在这样的一个加冕式的环节之中,通过电子碑的映衬,高举奖杯的获奖者接受着观众的掌声和喝彩之声,这一切的礼遇都来自于对他们的感动事迹的一种尊重、敬仰。整个仪式流程之中《感动中国》借助仪式化的形式强调人们对“感动”的社会认知,将人物事件以符号的形式转化为促进公众精神成长的“价值共同体”。每一个人都是这场加冕仪式的主角,每个人也都是这场盛宴的参与者。这也同样体现了作为传播仪式观中所强调的是受众的参与性而不是传递观所表达的接收性。

2.3 传播仪式性节目的不足之处

仪式传播运用在媒介节目中也会表现出或多或少的不足。同时,仪式化的节目形式还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在实践层面易于走向极端。

2.3.1 强调整体性而忽视个体性

这是长期以来我们工作中时常出现的一种情况,强调整个社会共同体的精神向往和力量,从而对个性化的一种忽视,使节目人物过于脸谱化和刻板化,给受众一种不真实的感觉。长期以往,会对仪式化的表现形式产生不利影响,使受众拒绝接受思维定性化,从而导致仪式化表现形式遭受受众的刻板成见而受到排斥。因此,单单追求的整体性而忽视个性化的发展模式的形式是在媒介的仪式化传播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3.2 商业行为的过多侵入

目前,商业化的广告模式和其他一些模式越来越受到各个商家的重视和期盼。然而,在这个时候过多地植入商品元素的概念对仪式化的推崇存在着不合理因素,会对节目的仪式化表达或多或少产生一些差强人意的诟病。例如,同样是央视所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原本是全球华人在同一时刻集体参与共同体验的一个媒介公共平台,起到勾连昨天、今天、明天的一个赋予时间深刻文化内涵的仪式化符号。然而,商业植入广告的过多存在也引起了受众的一些诟病。由此,近两年来,春晚也在试图运用零植入广告等一系列措施来完善其形象魅力。

3结语

《感动中国》展示的是一个国家的精神脊梁,彰显的是一个民族的集体意志,它所倡导的感动,它所追逐的梦想,存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感动中国》创作的核心价值与核心理念就是对人的尊重,并把这种尊重凝练成一种仪式感。它提供了这样一个舞台:让大人物和小人物,知名人士和默默无闻者一起接受尊重。这些人代表真诚、正义、勇敢、坚强、廉洁、孝悌等。它们聚合在一起就是《感动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就是整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感动中国》体现了媒体传播的仪式观,这也使《感动中国》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量、传承信仰的一个有效平台,这样的节目形态、表现方式和传播理念,值得我们去研究、学习,更需要我们去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米莉.传播仪式观:一种独特的传播研究方法[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

[2]郭讲用.传播仪式观中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12).

[3]万芳.站在“感动”的支点上——解析央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J].中国电视,2005(6).

[4]明四新.孙金岭:《感动中国》的背后[N].中华新闻报,2005-02-23(A03).

篇4:《感动中国2015》观后感

这位老人今年已经整整86岁的高龄了,仅仅靠着磨刀为生,虽然生活清苦,但却乐善好施。二十多年来,他把磨刀挣来的微薄收入大部分都用于慈善公益,向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捐款。在汶川大地震和玉树地震时,老人先后向红十字会捐出数千枚硬币。当得知某地发生自然灾害时,他又急匆匆地赶过去,带着那几个月辛辛苦苦磨刀挣得的几百枚硬币,坐了三趟公交车,辗转两个多小时才来到红十字会,就是为了奉献一份自己的爱心。2013年,他将两年来磨刀积攒下来的积蓄全部捐给雅安地震灾区,其中1元硬币1715枚,5角硬币501枚,1角7枚,共计1966.2元。自2008年以来,他累计捐款达到了23392.2元。

在我们看来,23392.2元或许不是一笔非常大的数目,但对于吴锦泉老人来说,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磨一把刀一块钱,我们想想,这需要多少个日夜才能赚到这些钱呀!吴锦泉爷爷靠着辛苦赚来的微薄收入,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吴爷爷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真的很了不起,值得所有人去学习。

对比自己,吴锦泉爷爷,您的内心是多么的高尚呀,您宁愿在午饭时只用一杯白开水充饥,也要多省一分钱为社会多献一份爱心。而经常我们在吃食物的时候,却随意丢弃与浪费,在我们的生活字眼中,或许“节省”二字,根本就是陌生的。在您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从此懂得如何让自己去帮助更多的人,同时我也想说,我们的社会需要多些像您这样的“正能量”。

篇5:央视感动中国2022观后感

央视感动中国2022观后感1

在今天的上午第二节课下课了以后,我们学校的全体师生,观看了感动中国的这项栏目,在我们看感动中国的时候,我都是很感动的,因为他们都是为着人民做的一些很危险的、受苦事情。我就不由自主的想起了我,要是我在那么危险的情况下我绝对不会去的。但是有一个人他就去了,那就是:张玉滚。

张玉滚,他打算出门外出游玩,但是有一位山村学校的校长是他的好友,那个校长,对他说:“我们这个山村的学校的老师是很缺的,你能不能来当这个学校的老师”张玉滚拒绝了,但是那位校长让他看了一下它的学生,张玉滚去了。

他看了一下学校的孩子,他就很是伤心,因为孩子们在那么苦的情况下学习,还没有老师教他们,怎么多的学生真是浪费呀!他就留了下来,但是每月的工资只有30元,工资是非常少的,但是他留了下来。

在一个新的学期的时候,他要出去给孩子们买新书,在买书的过程中,都要走一段很长的山路,在山上走路,是只有一个人能走的路,因为那个时候没有公路,他就拿起了教孩子的重任,给学生们买书,再走山路的时候,不知道已经摔过了多少次跤,他教孩子的时候,它的孩子只有9个月,就死了,他忍受着痛苦,当时他有想放弃着所学校的念想,但是他想了想他的学生,还是留了下来。要是换成我的话,是不可能给孩子们教书的,因为那个山区的学校的条件是非常不好的,工资又不高,更别说坚持几年了。

张玉滚真令我佩服。

央视感动中国2022观后感2

今天,我们看了感动中国。

我们知道人造卫星,可是人造卫星是谁设计的呢?是孙家栋。孙家栋是导弹设计师,后来成为总设计师。当一颗嫦娥九号发射时,大家都在互相握手拥抱,可孙家栋却在一个角落里偷偷抹眼泪。航天的路非常陡,而且都是上坡,所以特别难。

王峰,凌晨一点多,一楼客厅中着了火,王峰一家就住在一楼,所以他们是第一个被惊醒的。王峰带着女儿跑了出来,随后又把妻子和儿子救了出来。他知道二楼还有人,就跑进火海中把二楼的人救出来。因为还有很多人在楼上,他就上楼挨家挨户敲门救人,最后,整栋楼其他的人都得救了,只有王峰,却被烧焦了。王峰的事传出去后,有很多人捐款,可他最后还是走了。

支月英,她是一个县城的人,可她去山里教课,到了山里,她发现那个小学什么学习的东西都没有。她用自己的钱买学习用具,给同学们上课。因为过度劳累,她的一个眼睛看不见了,但她还是继续教课。她每天带她的学生,却对她的女儿没有一丝照顾。她的女儿对她说:“妈妈,你是一个好老师,但你不是一个好妈妈。”可她还是一直在山里教学。

感动中国,有爱才感动。

感动中国,感动所有人。我感到很欣慰,我们国家有这样的人,这样让我们感动的人,真是了不起!当每个人为国家、为他人贡献一份力量时,总有一双眼睛在注视着他们。那双眼睛能看到一切感动人们的事迹,默默付出,总会获得回报。每个人的眼泪,每个人的付出,每个人的微笑,每个人的努力。

央视感动中国2022观后感3

一个山区,生活苦难,一百多个孩子只有六个老师,朱敏才老人家去山区救助儿童,当上了英语老师,他和他的妻子一去就是十年,朱敏才身体不适,过几天突然晕倒了,在山区学校的路上晕倒了。这是默默奉献的夫妻,在他们眼里,信念比生命还要重要。十年辛苦,积劳成疾,才会突发脑溢血,孙丽娜老师在“感动中国”舞台上捧着奖杯说:“感谢贵州的老百姓,使他们圆了我们的支教梦”。感动中国给予了朱老师和孙老师五个字:为霞尚满天,是啊,他们为了山区的孩子读书,放弃了安逸的生活,十年中,一年也不会回家吃过团圆饭。他们宁愿住在简陋的房子里,也不愿住楼房。

“炎黄”是一个熟悉的名称,但这是他的化名,谁都不知道他的真名字,他常常出钱捐助幼儿园、敬老院等,他不说出真名,只是在一旁默默的帮助他人,他的真名是张纪涛。他与妻子住在一个普通的房子中,他一生也不知道捐助了多少人,这种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母爱是天下最深的爱,陶艳波把爱完全发挥到了极限,他的儿子杨乃彬因为发烧导致耳朵失去了听力,从此,陶艳波成了儿子最好的同桌,一同桌就是十几年,如今杨乃彬考上了大学,这一切都离不开母亲啊!

看了《感动中国》后,我收获到了那种默默奉献,不求名利的精神。

央视感动中国2022观后感4

昨天我们看了《感动中国》,里面所有的人都有自己的品质,最让我敬佩的是第八位官东。

官东是一个海员,他很有责任感。一天晚上,海上东风做起,天上乌云弥天,东方之星被击落,东方之星的轮船落入海中,使船上的所有人都落入海中,海员们立刻出动,官东他不想让其他队友去冒险,就像一个人去,他第一次下海,在黑暗中找到了,救上来一个老奶奶,第二次下海的时候,有队友陪他去,他很不情愿,可是官东一下海,就被信号绳缠住,官东为了救人,把信号绳给剪了,把信号声剪了,就等于把原路返回的机会丢失了,官东为了去救人,从来不想自己的生命,队友已经救上来人了,只有他还在黑暗中摸索,大家都着急的等待,5分钟、10分钟、15分钟……20分钟,他的氧气瓶被卡住,他努力挣扎着,因为氧气不足,他想立刻上岸可是氧气瓶太重,所以他把氧气瓶扔了,憋了一口气,到了海面。

官东的精神令我敬佩,他为了帮助别人不顾一切、也不想一切代价,舍生取义。我也有这样的小事。

一天,王志辉向我借笔,我毫不犹豫地说:“我的笔多着呢!我一会借你的,”我什么也没想,吃完早饭,他找我来要笔,可是我却迟迟不肯给,我心想:我给他,他还会给我吗?转念又想:他肯定会给我的,不就是一根笔嘛!我还是给了他笔吧。我内心纠结着,最后还是给了。

官东是为了朋友而不顾一切的,而我只是一个借笔得一个小事,都没有像关东一样,我以后一定会向官东学习,做一个爱帮助别人的人。

央视感动中国2022观后感5

告别了青春激昂的季节,告别了放飞梦想的日子,我怀着激动而又忐忑的心情踏上了工作岗位。曾经憧憬的画面马上就要在赤裸的生活中构图和绘画,激起了对于工作和梦想的信心,然而在躁动的憧憬背后却是充满无限疑惑和迷茫的眼眸。但是在培训过程中,观看的两段《感动中国》先进人物事迹视频,使我的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霎时,眼前一片光明。是他们的气节和精神融化了我,感动了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应该具有他们那样的品质,始终把学生当做自己人生的第一位,把关爱当做教育的第一步,用心去传授知识,用爱去感化心灵。

李桂林、陆建芬夫妇在海拔两千多米的高山上教书18年,培养了一百多位彝族孩子,帮助他们学习文化,摆脱愚昧,走出大山,走向文明。李桂林第一次攀上中断了十几年读书声的高山学校,感受到了山民们的纯朴热情和心底呼唤,他们夫妻用十八年的坚守做了回答:把青春献给孩子。同时十八年的耐心关爱,十八年的执着坚守,换来了感动中国的盛情礼赞。生命的存在形式多种多样,有的翱翔于天空,有的呼啸于大地,有的驰骋于沙漠。无需褒贬哪那一种形式,价值才是最重要的,本质才是最感人的。李桂林夫妇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了一部动人的育人赞歌,彰显了生命的价值、本质和辉煌。他们感动的不仅是正在贫瘠的土壤中寻求知识的幼苗,而且感动了我们这些在教育的路途中充满迷惑的教师。

篇6:2022年度感动中国观后感

一个上海人,一个大学生,在草滩上拿手抓牛粪,装进麻袋里,背回去烧水做饭,背一趟水要走半个小时的路程,见不到水果,吃不到大米,喝着奶茶吃着酥油炒面捏成的糌粑,就会想起上海的豆浆和米团油条捏成的粢饭。这是王万青来阿万仓初期的生活图景,而改革开放之后,他的哥哥同学,纷纷出国高就,享受着越来越多的富足和舒适,而他仍然抵御了大都市那些无尽繁华的诱惑,多次放弃回到上海的机会,在高寒缺氧的草原,一呆就是四十多年。

正如推委会所说:他以藏区为故乡,视牧民为亲人,全心全意为牧民解除病痛,温暖了草原民族的心。

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的王万青,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是科学与文明的传播者,1968年从繁华的大上海来到海拔3800米的甘南草原,43年,对自己人生价值取向的坚守,对医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坚守,他所做的一切,为一个时代给出了答案。

而王万青给自己的答案更加简单——城市的生活物质享受的确很丰富,但草原给了我人生的意义。多么朴实而庄重的话语啊!从意气风发的青年才俊到白发苍苍的老人,因为这句简单话语,王万青坚守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几乎整整一生。

每个人大概都有自己的信念,也都会为自己的信念去努力,只是成功的往往只会是那些能够持之以恒的人,而更多的人因为放弃,让信念烟消云散。比如平时我们都知道要遵守交通规则,保持良好的公德心,做一个好人。可在面对红灯的时候,往往会有些人贪图节省那仅以秒计的时间而奋不顾身地闯红灯,这一刻他把公德心早就抛在烟消云外,忘了什么是坚守。小中看到,如此将来,还有多少人有信念、有公德呢?

所以相比起其他英雄,虽然距离遥远,但王万青的事迹跟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联系的更为密切,我更敬重王万青持之以恒的努力,用他的爱心去实践了一个诺言,感动了全中国。

篇7:感动中国2022年度观后感

让我感动的是陈陆。他是一个消防员,他曾经参加过汶川大地震的救援。他的妻子是一名民警。他还有一个儿子。在一群当中,他拍过一次全家福,但他不知道,这是他们最后一次拍全家福了。

这次他要去一个安微的乡村,那里发生了洪灾。他要去抗洪。去的时候,他们都是坐船去的,当时洪水已经淹没了马路。到了那里的时整个村子都被洪水淹没了,有些人困在屋子里出不来,不能呼吸,不能讲话,有一些人漂浮在水面。有一些人站在高处等待救援,被困在屋子里面的人最难受,出都出不去。

我们在讲他是怎么牺牲的,当时洪水全都从一个洞里面喷涌而出。陈露的船翻了,他自己在船的下面不能呼吸,被困住了当时的他腿都肿了,根本就没办法游泳,所以他只能困在船下面等待他的队友帮他拉上来,但是队友啊根本没看到他,到了晚上的时候,队友们才注意陈陆他不见了,他们一直在找陈陆到了早上,终于找到了他的尸体他的妻子,听到这个消息后马上就哭了。他的房间里还有一个还没来得及送给孩子的消防车。

篇8:《感动中国》人物身份变迁研究

一、《感动中国》人物身份的历时分析

(一)人物身份趋于草根化

从2002年到2013年,《感动中国》获奖人物出现了草根化现象,从社会名人占多数逐步变为基层人物占大部分, 2004年之前,社会名流人士获奖人数较多,在此之后,大都以基层劳动者为主流。

前两届的感动人物都是有稳定工作和干部身份的人群。从2004年,装修工人魏青刚登上颁奖典礼的舞台开始,感动人物的身份出现了多元化,朝着草根人群发展。在2009年以后,这种现象越来越明显。以2013年为例,《感动中国》的10位获奖人物中,有6位普通的农民,1位村委会主任,1位烈士陵园管理员,只有两位干部身份。

(二)人物民族多元化

从2003年开始,获奖人物出现少数民族,甚至外国人,《感动中国》人物逐渐开始民族多元化、国际化。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公民,也包括在中国的外国人。

民族,是在共同的地域环境、文化、经济生活中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的群体。在2002- 2013年《感动中国》年度获奖人物中,大多为汉族, 但也有一定的少数民族。其中有维吾尔族、藏族、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获奖的少数民族人物的事迹令人感动,在巴楚地震中隐忍着失去5位亲人的悲痛带领群众抗震救灾并取得胜利的村党支部书记达吾提·阿西木,汶川地震中指挥从废墟中救出1千多人的北川羌族县长经大忠,乡村医生李春燕,在玉树地震中忍受着失去3位亲人的痛苦带领大家救人的康巴汉子才哇,不怕苦不怕累收养13个孤儿的阿里帕·阿力马洪等。

(三)人物所处领域的多样化

2002年至2013年的获奖人物涵盖了社会各行各业,政府官员、军人、教师、医生、科学家、农民等,都在评选范围之内。

根据下面职业分布比值表的数据来看,2002到2013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中,笔者将感动人物归纳为七个领域, 其中科教界的人数占的比例最多,是总人数的23.3% ;其次是军人、武警和警察,占总人数的18.8% ;第三是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占总人数的13.8% 。还有其他行业的人数相对比较少。各个行业的工作人员在自己的岗位上用自己的方式、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范围内为祖国做贡献,取得了不同成就,为祖国的建设添砖添瓦,他们彰显社会正能量、引导了社会新的风尚。

(四)女性获奖人物比例增高

2005年开始,《感动中国》获奖人物中女性比例逐步升高。在《感动中国》获奖人物中,男性占大多数,但女性比例在逐渐递增,其中2009年当选的《感动中国》人物女性最多,有5人,反映出女性社会地位的重要性。

《感动中国》女性人物,是中国女性群体中的杰出代表, 她们无私奉献且备受瞩目,她们的事迹让人肃然起敬,并完美诠释了善良、勇敢、勤俭、奉献和坚强等传统美德,如被誉为“警界女神警”的任长霞、追求真理的刘姝威、民间防艾第一人高耀洁、香港教育的创奇女性钟期荣、顽强拼搏的吉吉, 等。还有如母爱齐天的“暴走妈妈”陈玉蓉、爱心妈妈阿里帕·阿力马洪,热衷社会公益事业的高淑珍、张平宜、林秀贞、刘丽,扎根乡村、默默奉献的陆建芬、谢晓君、周月华;舍己救人的吴菊萍,“最美女孩”00后何玥。

(五)地域广泛化

从2002- 2013年获奖人物地域来看,涵盖了全国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

从感动中国获奖人物的所在省份情况来看,分布于我国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各个城市。感动人物有北京、上海、广东等大城市市区的人物,如北京的巴金、上海的姚明、广东的钟南山,西藏不知名山区的人民教师格桑德吉 ,还有台湾、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同胞,更有异国他乡的日本的尾山宏和德国的卢安克先生。

从地域分布的广泛程度来看,获奖人物的感人事迹彰显了“感动”的内涵,大爱无疆、真情永恒。

(六)人物年龄跨度大

从2002- 2013年感动中国年度获奖人物当选时的年龄来看,70岁以上有28人,且90岁以上有5人;20- 69岁年龄段入选人物最多,有84人;20岁以下的有2人。从数据可以看出感动中国获奖人物年龄跨度很大,年龄最小者是2012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获得者因病去世并捐献器官而被称为“最美零零后女孩”何玥,年龄最长者是2003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获得者、一生用一支笔点亮许多青年灵魂的99岁著名作家巴金。

二、社会语境下人物身份分析

(一)节目宗旨下的人物身份的取舍

中央电视台做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是党和国家对内和对外宣传的阵地。感动中国作为中央电视台的一个大型的评选活动,本着“感动公众,感动中国”为主要宗旨,挑选出为国家做出重要贡献、体现中国传统道德和具有时代精神的个人和社会团体。通过“感动人物”这么一个身份标签,一方面也是党治理国家的一种手段,另一方面规训着人们的日常行为和个人人生价值以及人身素质向党的政策方针靠拢,无形中提高了国民素质。这样把不符合评选条件的人物自然地遴选在“感动人物”身份之外,人物身份被自然地界定出来。

(二)传统道德下的人物身份变迁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中,传统道德的四维 (礼仪廉耻)、五常(仁义礼智信)、四字(忠孝节义)、八得(八德、仁爱、信义、和平)等方面在规训人们行为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社会道德作为法律之外的另一个约束人们日常生活的一只隐形的手,是我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法律制度规定着人们日常生活中哪些事可为哪些事不可为,而道德是在法律规定的可为的事中怎样做才能更加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才能体现人生的真正价值。中华民族继承了传统的孔孟之道、“尊老爱幼”、“仁义礼让”、“舍己为人”等。新社会中我们推崇“雷锋精神”,要求党员干部提倡“为人民服务”的服务宗旨。在道德这个层面上,体现了一个人的个人素质。《感动中国》的人物,已经跳出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对社会没有危害的那一类身份人物的层面上,而是在道德这个更细致层面上去遴选那些社会服务性的身份的人物。已经跳出了人物具有社会官员身份这样层面中挑选感动人物,而是在各个行业中去寻找对促进和谐社会贡献较大的人物。

(三)社会情境下的人物身份的取舍

中国有一句古话“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社会在不断地前进,人们的思想也跟着不断地前进,跟着时代的步伐,才能永葆活力。但并不是说旧的东西就被遗忘了,精华的东西始终铭刻在人们的心中。媒体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人们感知世界的窗口,获取社会动态最便捷的方式。《感动中国》每年的评选人物都与当年社会实事有很大的关联,在社会倡导的主旋律之下,取之于媒体中报道突出的人物。在当选2002- 2013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中,如2008年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是新闻报道的热点话题,唐山十三农民兄弟、救灾火线上创造一个又一个生命救援奇迹的尖兵李隆、从容指挥救灾3天3夜没有合眼的北川县长经大忠、为救灾活活累死的小战士武文斌 ;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中国举行,在获奖的10位人物中,有用身体保护奥运火炬的残疾火炬选手金晶,也有把圣火送上最高的地方、书写奥运史上奇迹的火炬手的吉吉,还有让五千年文明跃然呈现、让中国惊艳世界的奥运开幕制作的张艺谋团队。同样在2010年的舟曲地震中,一趟一趟用自己的车载着人们脱离险境却失去6位亲人的康巴铁汉才哇、在妻子最需要的时候为了救人没能回家也没能接起妻子电话以致失去妻子和未出生孩子的曲周之子王伟等感动人物。这些都是在社会情境下造就的“英雄人物”在关键的时刻体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四)教育程度下的人物身份的变迁

教育作为振兴国家的一个主要的途径,国家不断出台各种政策方针加速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在教育制度的大力改革下,素质教育作为现代的教育方式,义务教育的大力普及,以及高等教育的扩招等方针政策,维系着中国教育的顺利进行 , 在这样的 情境下国 民的教育 程度不断 提高。从2002- 2013年《感动中国》年度获奖人物的学历来看,获奖中人物受过高等教育的占一半以上,高校在提高国民素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从2008年开始,获奖人物已经不只是具有高学历的知识分子,而是向草根的农民、低年龄的孩子与青年趋势发展, 如河南的妇女高淑珍,14年之间收留孤残儿童,虽负债累累, 但她尽自己最大努力让孩子过得更好一些。如今在政府和社会人士的帮助下为孤残儿童提供了安身和学习的地方,受到了媒体和社会人士的关注。还有00后的何玥,得知自己的生命即将到尽头,留遗嘱将自己的身体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 全国各地共五人因为何玥的器官得到了治疗,这是人生价值观的最高体现。

三、身份变迁表现的价值导向

历年感动人物评选工作及其人物身份的变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价值导向:

(一)真实、平民和人文的视角

获奖人物的事迹短片以平民的视角,取材于真实的生活场景和真实的事件,用朴素的情愫讲述每个获奖人物的故事以达到与观众的共鸣,使观众在这种感动的驱使下,情不自禁地对人物产生崇拜感并为自己树立起榜样,从而使观众不断地完善自己。通过节目的力量,传递着积极的正能量,表达了人文关怀。

1. 表现社会的进步与时代发展

能表现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这两种优秀人物是新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衡量一个社会的进步与否,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社会的进步标准“生产力尺度是根本标准,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是重要标准,人的发展是最高的标准,社会的进步就是生产力和人发展的有机统一”。个人的道德和素质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感动中国》人物从高级知识分子到普通的农民百姓身份的转变中,每个公民都在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如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用笔杆子打动人心的作家巴金,国学大师季羡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用自己实际行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郑培民;实现中华民族“飞天梦想”的航天英雄杨利伟;还有维护社会正义与安全的任长霞,更有收留残障儿童的农民高淑珍,见义勇为的好市民方俊明,还有00后何玥等。

2. 彰显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秀品质是在长期的文化中沉淀下来的,把传统美德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运用到现实的生活中,是社会主义社会所需要的公民。《感动中国》通过挖掘感动人物的事迹,在他们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舍己救人的消防官兵,亲情至上的洪战辉,无私母爱的阿里帕·阿力马洪,以孝为先的孟佩杰等;身残志坚、顽强拼搏的刘伟;爱岗敬业的孔祥瑞;治病救人的王万青、李春燕;长期义务支教的徐本禹、李桂林、陆建芬;热衷慈善的霍英东等。

3.弘扬主旋律,倡导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央电视台以其品牌化和广大的收视率,向社会弘扬着主旋律和正能量。从节目形态发挥着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其节目的主要宗旨。从《感动中国》获奖人物身份的变迁情况来看, 人物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通过分析发现,这些获奖人物是各个行业内为祖国的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模范人物,他们的事迹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感动中国获奖人物代表了时代精神,推动了中国社会文明进步和发展,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国人的优秀价值品质,引领了时代潮流,代表了时代精神,传递了社会正能量,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气质,引领了世界的“中国梦”。

四、结语

篇9:“感动中国”,“感动”语文课堂

一、有效指导,张扬个性

指导学生根据“感动中国”的颁奖辞精推细敲,他们不仅能发现感动的要素,更能体味其中的独特情怀。

在指导学生阅读揣摩时,多让他们从平凡的事迹中探寻值得尊敬和学习的精神。在必修五第12课《记念刘和珍君》中,对刘和珍遭遇的不幸,有的同学这样写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敢冒生命危险,饮弹而倒,给当局者深深的提醒:中国好青年无处不在。确实是一段好文,但总觉得缺少一定的激情。于是,我建议学生认真阅读刘和珍去抗议并被扫射的一段,让学生能够从其中的情境中概括提炼,形成一定的陈述语句,以丰富自己的写作内容和情感。

感人的文章,首先是与众不同的。在指导学生写作中,应多给其自我分析的空间,鼓励他们在欣赏体味中找出与众不同,让他们能够有针对性地发现其中的精彩与闪光点。多融入自己的观点,做到情、景、事有机融合,虚实相间,散整相融,真正体味其“不一般”。

二、读写结合,多元评议

每一份感动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都需要深层次地解读和挖掘。透过“感动中国”的颁奖辞,不难发现精练、隽永、深刻无不是其中必备的要素。

在必修五第7课的《陈情表》教学中,学生对表中的“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总不“来电”,缺少理解的深度,更不能体味其中的“孝”道内涵。学生没有“感”过,自然也就不会“动”情。于是我请学生读2015年度“感动中国”中13年守护父亲的朱晓晖的颁奖辞:“寒风带着雪花,围攻最北方的一角。这小小的车库,是冬天里最温暖的宫殿。她病中的老父亲,是那幸福的王。”并请学生欣赏其反哺之恩的事迹。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便从内心深处涌现出了无限感思:久病床前无孝子,朱姐的事迹告诉我们,孝是世上最美丽的风景,更是温暖人心和传播正能量的一盏明亮的灯;父爱如山,孝情感天,朱姐,好样的!为你点赞……这样,以“读”为引子,能帮助学生抽出源源不断的思线;以“写”为载体,能帮助学生写出尘封已久的最感人肺腑的语言。

指导学生在读中体味感人事迹,让学生在认真体味中主动和其中的人物对话,产生心贴心的共鸣,让学生在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中感受大爱、大美。指导学生在写中揣摩颁奖辞特色,体味叙议结合运用的恰到好处,更利于学生积极模仿。教师不妨多让学生去寻找感动中的素材,组织他们点评、欣赏,给他们搭建平台,让他们展示读写成果,延续感动。

三、关注社会,充分积累

从生活中挖掘丰富的学习素材,不仅新鲜,更能发现取之不尽的宝藏。在题为“母爱最大”的写作指导中,我请学生说说自己母亲最感人的故事。很多同学都是从自己经历的小事中探寻其中的“母爱”的:母亲将治病的钱用来给我买需要的学习资料;母亲为了让我能读书,跑遍全村给我借钱凑学费;母亲为让我吃上心爱的红烧肉,每天等我上学后,去捡破烂换钱买肉,自己却嚼青菜……这些事例似乎也挺感人,但总觉得缺少了什么。于是,我建议学生参阅“感动中国”中同桌妈妈——陶艳波的事例,让他们体味杨乃彬(聋哑)的母亲同儿子学习、做儿子的老师、陪读16年的深情母爱。在此基础上,我建议学生运用家庭摄像机、自己的手机等设备抓拍母亲的感人细节:匆匆上下班,每日都出现在学校门口,等待着正在苦读的我;胆囊炎发作时,她背着我吞下了止痛片,害怕影响我考试的心情……我将学生搜集的素材,制作成“母爱”微视频,通过微信、QQ群给学生欣赏。他们看后都沉默不言,甚至低头悄悄流下了泪珠。

如前所言,品味“感动中国”的颁奖辞,挖掘感人元素,让学生嗅到感人的味道,帮助他们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激励自我、完善自我和提高自我,定会让他们在感动中演绎出真情实感的“故事”,让语文课堂更美丽动人。以“感”为本,引导学生细察、聆听、真说、多写,帮助他们积淀丰厚的语言文化知识;以“动”为引,帮助学生在深思笃行中反思自己、激励自己、完善自己。

篇10:2022年度《感动中国》观后感

你觉得,你和我们一样;我们觉得,是的。但你又那么不同寻常,从无声里突围,你心中有嘹亮的号角。新时代里,你有更坚定的方向;先飞的鸟,一定想飞得更远;迟开的你,也鲜花般怒放。

车水马龙、人声嘈杂,对于普通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但对于江梦南来说,所有的声音都是陌生的,她什么也听不见。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从小几乎完全丧失听力的女孩,在父母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通过读唇语学会了“听”和“说”,不仅没有失学,而且一路考出了偏远的瑶族乡镇,直到考上清华的博士。

江梦南说:“我从来没有因为自己听不见,就把自己看成了一个弱者。我相信自己不会比别人差,我也相信事情可以做得很好。”

央视对她的颁奖词这样写道“从无声里突围,你心中有嘹亮的号角。新时代里,你有更坚定的方向。先飞的鸟,一定想飞得更远。迟开的你,也鲜花般怒放。”

时间回到29年前,在江梦南半岁时,因为肺炎误用药物,被诊断为极重度神经性耳聋。于是,父母抱着她坐在镜子前,让她观察别人和自己说话的口型,进行发音模仿,并一遍遍地纠错。常人难以想象,在无声的世界里,小梦南是如何通过海量的重复与练习,学会读唇语的。

江梦南说:“父母安慰我,告诉我,听不见是既定的事实,与其怨天尤人,还不如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克服。”

于是,在学校里,梦南坐在教室前排,看老师的口型“听课”,并凭借着惊人的努力,成绩名列前茅。就这样,江梦南一路考上吉林大学的本科、硕士,并于20考上了清华大学博士。

同学们,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哪个人没有缺陷呢?关键是,在缺陷面前我们应该怎么做。有的人可能伤心郁闷,有的人可能怨天尤人,有的人可能选择逃避,有的人可能自欺欺人。但是,这么做的结果会是什么呢?

篇11:2022学习感动中国观后感心得

张桂梅坚守滇西贫困地区教育事业40多年,用爱培育爱、传播爱,用呕心沥血践行“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铮铮诺言。墨芳流转,指间绕流年,点墨芳菲,轻染岁月余香绵,虽是大山里不起眼的刹那芳华,但张桂梅身上彰显出的忠诚于党、无私奉献的品格,却温柔了大山里1600多名女学生的岁月,并将一代一代继续惊艳时光。

余韵绕梁,坚持不懈,高歌繁锦传奇。“心若有所向往,何惧道阻且长,总有些坚持,能从冰封的土地里,培育出十万朵怒放的蔷薇。”虽然病魔缠身,但毅然投身党的教育事业,扎根边疆教育一线40余年。她所创办的免费女子高中,是当地的教育奇迹,全校高考上线率、升学率连年高达百分之百,本科上线率稳居丽江市前列。她始终把学生的成长进步放在心上,把党的教育事业放在心上,她用朴实无华的力量书写了坚持创造的奇迹。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张桂梅一往无前、坚韧不拔、坚持不懈的干事精神,以实实在在的担当作为,担负起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实绩,勇于挑起时代重担,让坚持的生命在祖国大地遍地开花。

逆风翻盘,矢志不渝,染指似水流年。“你不歇斯底里精疲力尽,怎么能破茧成蝶涅槃重生?”作为一名普通山区教师,孑然一身、无儿无女的张桂梅立下誓言:“我想建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让这些山里的女孩们读书,让她们走出大山。”笔者也来自大山,我深知要体面地走出大山有多艰难。张桂梅,在大山深处播撒着希望的种子,让信仰在每个孩子们心中牢牢扎根。广大党员干部要像张桂梅那样,立身不忘做人之本,擦亮对党忠诚、对党感恩、对党信赖的底色,永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初心。“天下至德,莫大于忠。”要将对党绝对忠诚做为政治标准,用实际行动去践行,去落实,让信仰的光芒普照大地。

篇12:2022学习感动中国观后感心得

最美乡村教师支月英,在大山深处坚守36年,用一双平凡的握粉笔的手,撑起了整整两代山里人求知的天空;耶鲁大学毕业后回国扎根农村,脚踏泥泞,俯首躬行,在荆棘和贫穷中拓荒的秦玥飞;用十二年艰辛,呵护孩子,融化人心的红丝带学校创办人郭小平;执法无私,立身有责,在细碎的时光中守望使命的焦裕禄式好干部阿布列林·阿布列孜……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用生命助人火海逃生,面对一千度的烈焰,没有犹豫,没有退缩,三进火海舍己救人的王锋。

王锋是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广阳镇古城村人,他是一个平凡不过再平凡的人,每天过着平静安宁的生活,然而在5月18日凌晨,南阳市卧龙区西华村一栋民宅突发大火,浓烟迅速吞没了整栋楼房。租住在一楼的王锋发现火情后,义无反顾地三次冲入火场救人,20多位邻居无一伤亡。第三次从火场出来时,王锋已快被烧成了“炭人”,浑身都是黑的,神智已不清醒。从住处到临近的张衡路口,大约五六十米的距离,一路上都留下了他血染的脚印,王锋的事迹报道后,全国各地爱心人士纷纷慷慨解囊捐款相助,至5月底捐款达250余万元。尽管多方援助,10月1日下午,王锋因多脏器衰竭离开了人世,告别了我们。

故事结束了,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一个平凡的人当生命面临危险的时候,他却做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举动,他用自己的生命去救助20多位与他没有关系的邻居,当他做出抉择的时候,他的心里只有那份信念,在那一刻,他知道要面临的是什么,是一千度的烈焰,是生死的考验,是无法承受的疼痛,可是他却义无反顾地冲入火场。当他一次冲入火场后,又继续前行,这一步步阶梯,不只是险峻,更是命悬一线,后来他又两次闯入火海,开始,我也很疑惑是什么支撑他拖着血染的脚步砥砺前行,是什么使他不畏惧肉体上的疼痛,是什么让他决定用生命救助他人,后来,我明白了,是那坚强的意志、不屈的信念、舍己为人的精神,如果换位思考,我面临这种场景,我可能会以保护自己的生命为优先,而王锋他也是凡人,他却能有顽强的毅力,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他人的生命,看着看着我被深深的震撼、折服了,这不仅是一个感动你我的故事,这更是一次对心灵的触动,思想的洗涤,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这是真真正正的发自内心对英雄的敬佩!

上一篇:牛人英文求职信下一篇:跳呀快来跳舞音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