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师德育工作报告

2024-05-25

学校教师德育工作报告(精选8篇)

篇1:学校教师德育工作报告

学校教师工作述职报告

xxxx年在全体老师的支持与配合下,分管的条线工作和年级管理工作均能有序开展,现将一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条线分管工作

本年度继续配合教务主任做好教务处条线分管工作,主要负责音体美、教研组备课组建设。

在分管教研组备课组工作中继续贯彻服务的理念,配合教研组备课组做好相关教研活动,通过举办高效课堂建设月活动,对外公开课等活动来推进全程导学工作的深入开展,并及时做好相关活动材料的收集。做好各级各类公开课安排,及时安排每周校级公开课,通过短信通知开课老师,做好汇总并上网公布。

合理安排校际公开课教师外出听课,及时短信通知,区内、区外教师听课合理调配好。分管体艺,配合体艺组做好相关体艺工作,协调做好学生体育训练的组织和服务工作,协调体育、艺术社团活动的开展。做好教学常规考核,并及时汇总常规检查数据及时公布。在分管工作中,加强学习,弘扬正气,接受大家监督,对于分管的事情能及时办理到位,主动、认真、承担责任地完成学校的各项任务,发挥桥梁沟通作用。

二、年级管理工作

上半年分管高三年级教学、下半年分管高一年级的教学,在年级管理中与年管会一起群策群力,合理完成一个年级老师的课务工作,做好年级教学安排,抓好教学管理,在学校的统筹安排下,圆满完成教学条线各项考试、会议组织和协调工作。上半年,我负责xxxx届高三年级教学工作,完成xxxx届高三高考的一系列报名、考试、志愿填报工作,特别是组织好xxxx高职院校的`学生动员与报名参考。高三教学管理方面,通过周练、学情调研以及通过学生座谈等方式及时了解分析学情,汇总数据以便年管会了解情况,调整策略。下半年负责xxxx级高一年级教学工作,做好xxxx级高一的分班、学籍建档等工作。

一年来认真组织每个年级的学科调研与期中、期末考试,做好每次考试安排、数据分析。在工作中始终抱着对学生、对工作、对学校负责的心态努力开展工作,在教学管理中做到:在其位、务其职、思其政,在行动上,自己起模范带头作用。

在过去的一年的工作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足,感谢各位领导和同仁的包容,感谢各位的配合!以后我会一如既往的作好本职工作,继续努力,用心去工作,为师生服务。

篇2:学校教师德育工作报告

很遗憾在这个时候再次向您提出辞职申请,辜负了领导的期望,深感惭愧。

感谢八年来对我的信任和关照,但是由于个人及家庭方面的原因,本人已经无法胜任此工作。正是考虑到这些因素,我郑重向学校提出辞职,希望领导能够批准,另外我会认真做好现有的工作,把未完成的工作做一下整理,以期在一周之内顺利地完成工作交接。

我真心的感谢学校领导一直以来对我的关爱,也感谢身边同事对我的关心和帮助,由于自身能力及性格等到方面的原因,我对自己所做工作已感到力不从心。没能给领导当好助手,心里很是过意不去,加之工作无规律性,对家人关心不够,也让自己倍感压抑。就在上学期当我产生辞职的念头时,已对这份工作失去应有的热情,希望领导理解我的苦衷,准许我的申请,同时也相信学校许多有能力的年轻人更能胜任此项工作。

本人考虑再三,决意辞去会计工作,恳请领导批准我的申请。

谢谢!

申请人:× ×

学校教师辞职报告4 尊敬的吴校长:

你好。 首先向你说声对不起,我辜负了你对我的期望,今天写信是向您提出辞职的。

自去年毕业到我校工作以来,我一直受到了您的各方面的帮助,对此我是感恩不尽的。刚大学毕业,我由一名学生成了一位光荣的人民教师,对教师这职业我是既熟悉又陌生。我对于学校和领导的照顾表示真心的感谢!今天我选择离开并不是我对现在的工作畏惧,承受能力不行。经过这阵的思考,我觉得离我所追求的目标越来越远。所以,考虑再三,依然决定辞职!

篇3:学校教师德育工作报告

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双师型”教师是指具有教师职称, 能熟练进行专业理论课教学, 同时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任教师: (1) 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经验的中级 (或以上) 技能等级证书者 (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及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者) ; (2) 近五年中有一年以上 (可累计计算) 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 或参加教育机构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 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 (3) 近五年中主持 (或主要参与) 两项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 使用效果好。当前, “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途径主要有“技能考证型、短期培训型、学习考试型、挂职锻炼型、企业引进型”等类型。从总体上看, 这些做法呈现了三个基本特点:一是培养的主体还是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 是一种内部培养;二是培养的时序主要是后继培养, 即培养现有的专业课教师, 没有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三是培养的重点是补偿式培养, 教师缺技能补技能、缺经验补经验。这样的培养策略缺乏系统性与前瞻性, 从长远发展看, 要真正解决职业教育师资问题, 不能完全依赖学校与教师个人的努力, 而应彻底改变职业教育教师的培养、引进制度, 建立职业教育教师资格标准制度, 实现职教师资的社会化培养, 并建立健全与之相应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与体制。

遇到的问题在我国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今天, 各中职学校采取一系列途径和方式, 使“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强, 但对农村中职学校来说仍存在不少问题: (1) 专业课教师占学校教师队伍的比例不足50%, 明显低于60%的国家要求, 且专业课教师90%以上是从文化课教师转岗或高校毕业后直接任教的, 缺乏专业理论基础与有效深入企业实践实训锻炼的渠道, 实践经验普遍不足; (2) 学校专业设置变动频繁, 专业课教师中专业对口的比例很低, 多数专业课教师缺乏跟踪专业发展的能力; (3) 对“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政策保障及评价激励机制等不完善, 多数“双师型”专业课教师在参与中小学教师晋职晋级竞争中仍处于劣势, “双师型”教师的继续培养与持续专业成长困难; (4) 现有“双师型”教师主要是较低级别的“双证型”教师, 多数对实际生产过程并不熟悉, 导致农村中职学校缺少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带头人和专业骨干教师, 没有形成专业学科带头人、骨干专业教师及一般教师的合理梯级结构。

研究设计

研究目的与意义通过对农村中职教育特点与本校教师队伍结构的调查分析, 及对“双师型”教师培养的行动研究, 探寻适合本地农村中职学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策略模型与保障激励机制, 为学校乃至本地区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与评价管理提供决策参考;通过本课题研究, 构建适应农村中职学校科学发展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策略模型, 指导学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实践行动, 促进专业教师持续健康成长, 优化中职学校的教师队伍结构。

研究对象与方法以郧西县职业技术学校为代表的农村中等职业学校为研究对象, 调查分析、行动研究与经验总结等方法相结合。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 国内外“双师型”教师培养文献收集与启示研究; (2) 农村中职教育特点与“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关系调研; (3) 校本“‘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实践行动探索; (4) “双师型”教师培养多种途径比较与综合分析。

研究过程及其分析

农村中职教育特点与“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关系调研农村中职教育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教育门类, 其教育特点与“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1) 农村中职学校教育仿高等教育的专业分类与教学管理模式, 客观上需要大批既懂专业理论又有操作技能的“双师型”教师; (2) 套用中小学教育教师管理体制和职称评聘模式, 造成高层次专业教师引进与自主成长困难; (3) 学校专业设置变动频繁, 造成专业教师队伍稳定性差, 专业教师知识与技能更新速度往往落后于专业技术的发展更新速度; (4) 以培养基层技术管理人员与基层技术工人为主要目标, 学校批量培养教学需要的中低层次“双师型”教师具有现实可行性。

“双师型”教师培养实践行动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根据本校教师队伍结构现况与学校专业设置规划, 制定科学的中职学校教师队伍结构目标和量质并重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行动方案。

2.积极搭建网上网下结合的宣传、培训平台, 营造争当“双师型”教师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综合利用学校网站、校报校刊、宣传栏等平台, 报道表彰“双师型”教师成长事迹与业绩, 引导教师自觉树立与农村中职教育特点相适应的“双师型”教师价值观。

3.学校不断创造条件, 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对原有教师队伍进行“双师型”人才的“挖潜”培养。 (1) 选拔保送各学科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骨干到名校名企进修考察, 培养成具有“牵引制动车头”作用的学科带头人, 由其“牵引”本学科专业教师队伍沿“科学轨道”有序前进; (2) 选送核心专业课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地市级的各类专业骨干教师培养; (3) 由学科带头人、专业技术骨干教师对文化课转岗教师、新招聘教师进行师徒结对式帮扶培养; (4) 办好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 强化工学结合, 对专业课教师进行循环锻炼“实用”培养; (5) 加大奖励力度, 鼓励专业教师自主提升专业理论与技能, 辅导学生参加各级技能竞赛, 促进自主提高; (6) 鼓励“双师”素质教师参加技能考证, 进行“双栖执业资格”培养。

4.重视对引进人才的“双师”素质培养。学校从高校毕业生中引进专业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加强跨行业横向联系, 从相关事业单位与合作企业生产服务一线挑选一部分理论与实践水平较高的技师, 聘为专业课兼职教师, 进行专业理论课堂教学能力达标培训。这样, 能使合作企业成为“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主要场所, 同时也成为专业兼职教师聘任来源, 加快构建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育教学团队。

5.通过网络平台开展“双师型”教师拓展、储备培养。建设好“毕业生跟踪指导网”, 对社会闲散师资进行网络培养, 以便实习生、毕业生与在线专家教师开展“师徒结对”。通过学校与学员在线发布威客式悬赏任务, 驱动高层次社会闲散师资按要求开展指导服务, 以此方式实现“双师型”教师的在线拓展、储备培养。

比较分析各种“双师型”教师培养途径的适应条件比较分析如表1所示。

研究结论

构建了“农村中职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策略模型”模型如下页图1所示。

设计了“农村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保障机制” (1) 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的学校评价激励机制。一是以专业组为单位的市场化人事动态管理制度, 专业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技能实训指导能力达标考核评价与奖励制度, 学科带头人选拔培养与各等级“双师型”教师课时津贴按比例上浮制度, 评先彰优与年度考核、晋升晋级活动中“双师型”教师量化加分制度等, 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提供制度保障;二是组建“双师型”教师培养与评价管理组织机构, 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提供组织保障;三是实施公费培训学习与企业挂职、实训基地锻炼课时津贴制度, 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提供经费保障;四是各专业配备实验室、实训实习基地, 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提供物质保障;五是参照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管理模式, 组织开展符合中职学校专业特点的继教培训, 促进“双师型”教师的持续专业成长。各学科带头人引领专业课教师, 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专业理论知识与先进技术的学习、实训演练, 并组织考核评价。确保每个继续教育周期内, 每位专业课教师累计脱产进修、校企交流、实训锻炼时间不低于6个月, 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提供时间保障。 (2) 地方政府统筹规划, 跨行业整合本地区的职教师资力量, 改变农村中职学校的办学机制与高层次“双师型”人才的管理制度。一是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规划, 组建地区职教集团, 鼓励各行业重点企事业单位组建本地区职教理事会, 指导本地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与选拔各学科带头人;二是建立中高级“双师”素质人才在本地区内跨行业动态人事管理政策机制。对中职学校富余“双师型”教师实施跨行业优待安置, 防止人才培养浪费;三是促进校企开展产、学、研全面深度合作, 系统解决学校师生的实习实训基地、技能教学指导教师与企业招工、员工岗位培训、宣传、科研等问题;四是推动以师徒结对技能教学为核心的《毕业生跟踪指导》网络建设, 有效利用社会闲散师资力量进行多途径、灵活方式的“双师型”教师拓展、储备培养, 组建庞大的在线专家 (技师) 辅导团队, 促进以企业员工与农民工为主体的本地终身教育体系建设。

研究成果的创新点与存在问题

研究成果的创新点 (1) 农村中职学校的“双师型”教师培养策略模型。本研究从实践操作层面, 系统直观地提供了“农村中职学校的‘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价值导向、途径选择、政策与制度保障、操作流程。对其他农村中职学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 农村中职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的保障机制。在理论层面上, 突破了中职学校与教育部门的内部式、后续式、补偿式等原有培养模式。特别是提出并创建基于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共享, 以师徒结对技能教学为核心的“毕业生跟踪指导网”, 尝试利用社会闲散师资进行多途径、方式灵活的“双师型”教师拓展、储备培养, 组建在线专家 (技师) 辅导团队, 对职校实习生与毕业生开展跟踪指导服务。这样变原有的被动适应性培养模式为充分体现职教公益性的社会化、前瞻性、主动拓展型“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

存在的问题与日后努力的方向可通过网络平台开展“双师型”教师拓展、储备培养。但这种培养途径的网络平台软件本身需进一步优化, 在线专家教师的资格审核与师徒结对教学管理、工作量统计、薪酬管理模式等都需进一步研究。

摘要:以尊重“双师型”教师的校园文化为导向, 引导中职教师自觉树立“双师型”教师价值观;依学校专业设置规划, 制定科学的教师队伍结构目标和量质并重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行动方案, 即:跨行业选拔考察学科精英, 进行学科带头人培养;选送核心专业课教师, 进行专业骨干培养;师徒结对帮扶, 进行新人培养;实训基地工教结合, 循环锻炼进行“实用”培养;开展技能竞赛, 促进自主提高;鼓励技能考证进行“双栖执业资格”培养;校企双向交流挂职锻炼与引进进行补充培养;对高层次社会闲散师资进行网络“储备”培养, 建立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的政策保障与评价激励机制。

关键词:农村中职学校,“双师型”,培养途径,策略模型,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1]贺文瑾.“双师型”职教师资的资格认定研究[J].职教论坛, 2010 (4) :58-60.

[2]郑秀英.“双师型”教师:职教教师专业化的发展目标[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0 (27) :75-78.

[3]熊璟.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成长途径探析[J].学校管理, 2011 (12) :159-160.

[4]朱孝平.中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进展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0 (13) :43-45.

[5]李志强, 侯谦民.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现状及对策分析[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1 (17) :5-9.

篇4:学校教师德育工作报告

【关键词】中职学校 教师资格认证制度 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7B-0018-03

教育发展实践证明,在教师资格认证工作中,建立独立的中职学校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是时代和社会所需,也是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途径之一。有鉴于此,为了加强教师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提升教师职业道德,课题组成员对相关中职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归纳、分析,以对建立独立的中职学校教师资格认证制度起指导和借鉴作用。

一、调查方法及对象

本次调研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通过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以及统计分析等方式进行。课题组成员在查阅相关文献和教师资格认证政策制度的基础上,确定调查对象,并设计调查表(仅在中职学校范围)和调查问卷。选择了南宁市7所中职学校(其中包括3所民办职校)、1所含师范类和非师范类的综合性大学广西民族大学作为调查对象,分别设计了中职学校校级领导、中职学校教师、师范类和非师范类大学毕业生共三大类问卷。共发放问卷348份,经过整理和筛选,剔除回答不完整以及回答一致的无效问卷,收回有效问卷336份,有效率为96.6%。其中大学毕业生176份,收回有效问卷168份,师范类毕业生78份,非师范类毕业生90份,有效率为95.5%;中职学校共发放问卷172份,收回有效问卷168份,中职公办学校领导23份,专业教师75份;民办学校领导9份,专业教师61份,有效率为97.7%。

二、调查结果的分析

(一)中职学校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经统计,以上7所中职学校2013年教职工总人数为109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879人,管理人员55人,其他人员160人。为了解中职学校教师基本情况,课题组设计的调查表内容分为八大项,33个小项,主要涉及职工结构、学历构成、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教师资格证和职业资格证等内容。数据汇总主要情况如表1所示。

从这次调查结果来看,中职学校教职工总数在增加,尤其是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在不断增大。从职工结构来看,“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的71.9%,兼职教师占28.2%。从学历构成来看,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全体教职工总数的74.7%,其中研究生学历达到5%。从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情况分析,各职校新进教师必须全部上岗培训,开始注重教师专业化培训、企业实践、为企业和周边社区服务,更能体现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的是开始重视培训兼职教师的理论知识。从教师资格证来看,拥有教师资格证的总数为900人,占年末教职工总数比例的82.2%。因为南宁市的职校基本上从普通中学转化而来,所以普通中学教师资格证所占比例达48.33%,差不多占了一半。中职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比例占51.1%,另外拥有高校教师资格证的教师占0.5%。从职业资格证来看,公办中职学校比较重视培养“双师型”教师,民办学校因为教师流动性比较大,在职业资格证方面要求不是很严格。但总的来说,获得中级证书的中职教师比例占了61.1%,能获得高级证书的教师占17.5%。如果按教职工总人数来计算,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总数仅占42%,比例有待提高。

(二)中职学校问卷调查情况

1.针对校级领导的调查问卷情况。本次中职学校校级领导问卷调查中,在对现有教师资格认证制度进行了解时,77.8%的校级领导认为现有的教师资格终身制缺乏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54.2%的校级领导认为中职学校教师制度建设滞后,缺少对中职学校教师实践能力的具体规定。在怎样发挥中职学校教师在职培训的作用的调查中,87.5%的校级领导强调实行培训制度化,每5年在师资培训中心分别进修一次;加强校企合作,定期去企业进行技术实践,参加企业培训;将教师在职培训与教师资格、职称评定、地位待遇相联系。在询问中职学校教师应有几年以上的实践工作经验时,50%的校级领导认为应有3-4年的企业实践工作经验,45.8%的校级领导认为应有1-2年,4.2%的校级领导认为要有5-6年的实践工作经验。95.8%的校级领导认为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专业课教师以及实习指导教师都应具备实践教学能力,只有4.2%的校级领导持相反意见。在讨论是否可实行多样化的教师资格证,100%的校级领导赞成设置从企业聘请的兼职教师特殊资格证,另有20%-30%的校级领导还希望设置因师资短缺问题的临时教师资格证以及从外国聘请的“外籍教师资格证”。100%的校级领导认为职校专业教师短缺的原因是专业教师福利待遇低宁肯进企业。在询问对教师资格认证标准的看法时,83.3%的校级领导认为教师资格专业标准(专业信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是最重要的。假设在我国中职学校实行独立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只有25%的校级领导认为改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主要途径排在最前面的应是建构多元教师资格评鉴系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完善教师资格评价标准,强调教学的专业性;建立教师资格认证的配套制度与措施。

在征求“作为中职学校校长,您对我国中职学校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建设有何具体建议”的问题中,笔者将建议归纳为以下几点:(1)具有高中教师资格证应转为中职学校教师资格证(确认),对部分企业工作有丰富经验专业教师适当降低认证标准。(2)希望上级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中职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工作,有专门的机构及人员管理,重视落实该项工作,形成制度,纳入法规管理。(3)应注重教师专业性的因素、实践能力、生产经验。(4)当前中职学校教师中普遍存在的两个突出的问题:由文化课教师转型的教师实操能力不足或欠缺;从企业行业聘请的人员普遍欠缺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和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欠缺,所以尽管实际操作能力不错,但表达能力,教学的基本规律、方法的短板导致他们的上课吸引力不够。这两个方面都应引以重视。

2.针对中职教师的调查问卷情况。在所设计的中职教师调查问卷中,20-30岁的教师占18.5%,31-40岁的教师占55.6%,41-50岁的教师占22.2%,51岁以上的占3.7%。参加工作10年以上的教师占33.3%,11-20年的占44.4%,21-30年以上的占20.4%,31年以上的占1.9%。1.9%教师拥有硕士学历,90.7%的教师拥有大学本科学历,7.4%拥有大专学历,学历都达到中专以上的水平。拥有高级教师或高级讲师职称的教师占20.4%,中级或讲师职称占50%,初级职称占22.2%,无职称的教师占7.4%。在问及是否支持在中职学校建立独立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方面,77.8%的教师表示全力支持,1.9%表示不支持,14.8%表示无所谓。“双师型”教师占53.7%,但在“双师型”教师中,只有27.8%具备在企业工作的经历。38.9%认为自己的专业特长得到充分发挥,58.5%认为发挥仅一般,5.6%认为难以充分发挥。88.9%肯定学校经常选派一些专业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近三年参加过三次以上培训的教师达50%,其中31.5%认为效果很大;参加1-2次以上的教师占42.6%,其中13%认为效果很大。中职学校教师认为专业教师短缺的最主要原因是专业教师福利待遇低,他们宁肯进企业;其次是学历资格标准的限制和继续教育培训的缺乏。74.1%的中职学校教师认为资格认证低效具体表现在教师资格认证方式不能有效审核教师的教育教学素质与能力,24%的中职学校教师认为教师资格认证标准不能有效反映中职学校教师的专业性,1.9%的中职学校教师认为现有的教师资格证书缺乏有效的预测效果。77.8%的教师同意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应与定期的专业培训、教学考评、修满教育课程的学分以及评职称挂钩,并以此促进教师的成长;同时50%以上的教师认为,当所在单位有着同样资历层次的教师拿到比自己高的工资奖金时,都表示替他们高兴,并表示自己会更加努力。75.9%的教师赞成在中职学校建立兼职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其中31.5%的教师说明自己所在学校是通过从企业引进高级技术工人、技师、高级技师,从企业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吸纳企事业单位的专家或能工巧匠等方式引进兼职教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六章“职业教育”中,第十四条提出“完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据此征询是否国家采取法律法规等措施实施中职学校教师资格制度,结果显示85.2%的教师赞成,11.1%的教师持不赞成态度,还有3.7%的教师认为无所谓。如果在我国中职学校实行独立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只有37%的教师认为需从教学标准、专业知识、职业道德和社会交往能力方面考虑,且多数不赞同从社会交往能力去认证教师资格。

在征求“作为中职学校教师,您对我国中职学校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建设有何具体建议”的问题中,笔者归纳为以下几点:(1)增加中职教师资格认证考试条件,如专业能力、企业工作经验、专业操作技能能力。(2)明确教师资格有效日期,设置期限为5年,再重新确认教师资格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3)增加教师工资等福利待遇,与教师的职称评定、职位升迁相结合,提高社会对中职教师的认同度。(4)建立中职教师资格认证破例制度,一是针对专业技能高(如持有高工或高级技师)但学历未达标本科或中专高龄的教师;二是针对非师范类专业但中职学校又特别缺乏的专业教师;三是针对从企业行业聘请的专家或高级技师等。

(三)师范类、非师范类大学毕业生调查基本情况

在所设计的师范类、非师范类准大学毕业生调查问卷中,调查对象女生占绝大多数,共计142人,占总人数的84.5%,男生仅占15.5%。经调查,在这些即将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中,近一半的学生没有考取任何教师资格证,获得普通中学教师资格证的学生占30.4%,仅6.6%学生的考取中职学校教师资格证。89.8%学生认为校领导重视学生去考教师资格证,因为学生参加教师资格认证考试培训时间基本上是1-3个月,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校领导对大四学生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采取不干预的态度。51.1%的学生报考教师资格证的目的是热爱教师这门职业,38.1%的学生是为了增加就业砝码。以上调查表明,教师资格证对大学生就业影响比较大。

在我国,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基本上是教育学考试、心理学考试以及普通话测试,笔试、普通话测试过关后,再进行一次课堂教学和体检过关即可获得教师资格证,但这种考试方式过于笼统,既没有时间限制,更不利于中职学校选拔专业教师。在这次问卷调查中,64.3%的学生认可现有的教师资格认证方式,只有1%的学生持不支持态度,可见学生对教师资格认证的意义暂时还没有一定深度的认识。教师资格证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起点,51.7%的大学生赞同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更具体化,需涵盖职业道德专业化、学科知识专业化、教育教学知识专业化、教育教学实践这四个方面的内容。针对我国现有的教师资格证终身格局,61.9%的学生希望打破终身格局,赞成逐步推行5年一周期的教师资格定期登记。在涉及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理解这个问题中,根据我国中职学校的实际情况,所给的四个答案都可入选,因此学生仅从字面上即可找出答案,但如真的想成为中职学校的教师,那么“既具有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又具有技师(或其他高级专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能力的专业教师”则是最佳答案。68.8%的学生认为中职学校有必要设置教师专业标准,并且认为教师专业标准是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基础和依据,能为职业教育教师的培训项目和课程开发提供依据,能促进职校教师专业化成长。由此看出,大学生对中职学校教师资格认证的认识虽不成熟,但从某些方面反映出大学生对中职学校教师应有的水准还是有着很清晰的概念。

三、调查结论及建议

(一)制定中职学校教师资格认定标准应以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为基础

从调研可知,中职学校教师应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相应的文凭学历,具备承担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具有较高的普通话水平、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具有一定的职业经历或经验和能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专业素质。针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首先,不管教师如何分类,任何教师都应具备职业教育特性,必须掌握所教班级的相关行业专业基本知识和行业专业能力。其次,中职学校缺乏专业教师,在学历方面可以适当降低要求,在专业能力认定方面可以提高要求。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是中职学校教师资格认定标准的关键,这样可以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价值取向。另外,中职学校教师资格证认证制度强调专业能力固然重要,但还应重视教师师德等基本要求,如加强教育心理学、教育教学常规等方面的培养。

(二)明确中职学校教师的任职资格应以培养“双师型”教师为主线

中职学校教师应是集理论、技能、师范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中职学校教师任职资格包括入职资格和专业技术资格。一方面,根据我国中职学校实际情况,入职资格可灵活放宽,可引进中职学校毕业留校、高职院校或者非师范类普通高校毕业的专业教师以及从行业企业聘用的兼职教师,先缓解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短缺的现象,再通过教师资格考证培训、考试和考核去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另一方面,应严格审核中职学校教师的专业技术资格。按照高级讲师、讲师、助理讲师以及高级实习指导教师、中级实习指导教师和初级实习指导教师的评定要求,达到合格才能给予中职学校教师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促进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的队伍建设。

(三)完善中职学校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是教师评聘、绩效实施的前提

1.更新中职学校教师资格。我国部分中职学校是普通高中或者普通初中转化而来,其中大部分教师仍持有当初的普通中学教师的教师资格证书,这既不利于教师在职业教育教学岗位的成功转型,也对成功转型教师今后的职称评定和任职产生影响。另外,职业学校教师资格推行5年一周期定期注册,应打破教师终身制。

2.教师资格认证与教师评聘一体化。以往教师评聘一致的做法偏离了择优聘任的目标,不能体现公平竞争的原则。终身教育观以及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完善中职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如对教师资格证书采取年限政策、按照中职学校生师比增加中职学校教师的人事编制等。笔者建议,建立教师资格认证与教师评聘统一的社会机构,提高教师资格证书的含金量和职业教育工作质量。

3.制定“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根据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历程,在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的基础上,鼓励教师考取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即先实行“双证书”资格标准。“双师型”教师不仅要成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方面的专家,还要成为职业道德的表率,因此“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除要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外,还要有行业企业的从业经历,这样才能提高中职生对教师教学的认可度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建立中职学校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有益于培养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益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也有益于教师的评聘机制建设。通过中职学校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渠道,中职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一定会有一个质的变化,这样就更易实现中职学校教师个人的全面发展和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查吉德.职业教育教师资格制度研究[R].北京:教育部、财政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之“职业教育教师资格制度研究”课题组,2009:44

[2]曹茂甲.我国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制度研究评述[J].职教通讯,2012(13)

篇5:学校教师作业自查工作报告

“作业”:它不仅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也被看成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延续,它既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业批改”: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批改作业,是教师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既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获取老师对自己的学习评价的重要途径。教师批改作业的方法是否得当,将会直接影响着教与学双方的信息反馈,影响着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调控。

通过看其它老师批改的作业,我收获很多!尤其是陈老师批改的作文很认真,不仅评语详细,批改符号多样化学生的改错也很认真;董老师的作文批改很有特色不仅有老师的批语还有家长得建议,也以此增近了家长与学生的互动。王老师的综合作业本批改详细把这当作了和家长沟通的一种方式。想想我自己批改作业只是一味的纠错,自认为批改很认真但是没有讲究一定的方法,没有调动起家长的积极配合性。

篇6:学校支教教师工作总结报告

为了这个活动我们前期做了很多准备工作,期间遇到了很多很多的问题,前期资金的严重不足,差点迫使我们都要放弃这个活动了。后来通过不断的努力去拉赞助,为学校部门赞助等等,凑齐了这个活动需要的经费。但是我们的下乡地点却变了几次,第一次是永顺县勺哈乡,后来还听说是芦溪的一个地方,最后才决定是XX县完小。资金地点都确定好了,但是我们基本上都是第一次搞这个活动,还不知道我们到底要准备什么东西,又去向别人打听,自己慢慢摸索。大家集体开会讨论,最后把我们需要的东西都买了。由于这是第一次搞这个活动使得我们还是有很多东西准备不足,比如一些上课需要的东西,我们自己生活需要的东西。

这个活动在万众瞩目下还是办起来了,参加这个活动的二十人都憋足了一股劲,那就是不管怎样,我们必须把这个活动办好,一定不能比别人差。所以大家在各种分组的时候都积极配合,大家真的是花费了很多的心思为了这个活动。不怕吃苦,吃亏的团队精神在这个活动中,都体现了出来。这个活动中男生担起了很多苦力活,比如每天的挑水。女生同样了做了很多很多的事情,洗菜,帮忙做饭,给孩子们洗手洗脚洗头等等。

通过这个活动让我懂得了很多很多,山区中的孩子是全家人的希望,他们真的是想尽一切办法为了让孩子过上好日子。真的是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很多家长正是由于没有读书,他们吃尽了没有读书的苦,用他们的话就是只要孩子想读书,我就是不吃不喝也得供他们上学。可是很多家庭的条件实在是太差了,在山区重男轻女的思想特别重,所以这里的男女比例严重失调了,很多家里都有很多女孩子,甚至为了一个男孩生了四五个女孩。男孩在家中就是宝,女孩在家中的地位就明显不高,有的七八岁就已经开始给家里做很多事情了,自己已经学会煮饭洗衣等等。在那里我就知道一个孩子是独生子女,不过是一个儿子,如果那边没有儿子的家庭孩子肯定不止两个。那边我跟很多孩子都很熟悉了,因为这几天的交流让他们每天都跟着我玩,对于他们家里的情况还是了解很多了,这边的家庭家里基本上没有看见荤菜,每天去的时候都只是看见黄瓜,豆角啊。吴福英是一个从小在城长大就假期回乡下的孩子,在奶奶家,每次还不用帮做什么,但是我觉得她都已经不习惯这里的生活了,她说她每次回来都会好多伤口回去,而且好黑的,但是听说这边有人补课就过来了。十几天的支教生活,让我觉得好短的,他们在这么几天中到底能学到什么呢?或许就是我们给他们一些快乐及关心吧。还有中班的张林芝同学,我觉得她脾气好怪怪,因为她的占有欲太强了,最近几天我跟她好熟了,她就每天粘着我,看见我跟别人去玩了,就有点不高兴,会故意不理人,然后说话也好带讽刺的,有种赌气的感觉。那边的男孩子有调皮的但是也有非常听话的,但是听话好容易受到调皮的影响。可能是他们觉得自己去爱学习了,其他男孩子就会看不起他,不跟他玩了,然而他们这个年龄缺少的就是伙伴,所以他们也就只有跟着去调皮。每次开会我们都说了好多,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孩子,在每个人心中最听话肯定是自己最喜欢,而且孩子们在自己喜欢的老师面前也确实很听话,所以他们内心都是很善良的,只是他们爱恨分明,很单纯的想法。他们感觉得到谁对他们好,那个不怎么好,你对她们好,他们对你也肯定好。这些孩子内心都是敏感而脆弱的,他们一般不想去接受别人,因为他们以前就非常缺少关心,很怕自己受到伤害,所以把自己包裹了起来,留着一副不让人接近的面孔,但是认定了谁就会加倍对你很好的。这短短的十三天中留下的感动实在是太多了,基本上每个跟你很熟的孩子都有感人的故事留给你。在最后一天回来时候,由于中午我好困说要上课了,于是吴福英就拉我去一个教室让我趴着睡觉还不让别人进来打扰我,她就自己躲着看我,然后在黑板上还写下了:祝XX老师一路顺风,万事如意,早发大财,红包拿来的字样。让人看了都忍不住流下眼泪,她自己也困了也就趴桌子上睡觉。很懂事的一个孩子,还要我经常联系她。

此次三下乡活动,我认识到了自己缺少娱乐细胞,表演节目什么都不会,支教美术也是我自己很久都没有动过画笔的情况下教他们,而且他们很多人都喜欢画画,我每次也就能提供白纸给他们,其他材料都没,这么简陋的条件下每次都让他们自己照这例画来画,从中教一下基本的美术画要求及画画用笔技巧。这次的孩子都非常听话,让你有种非常舍不得离开他们,还想再去看看他们,现在也知道了他们需要我们怎么去帮助他们,让我们的帮助落到实处,让孩子真正的能够健康成长,希望不止我们能够帮他们也希望更多的爱心人士也去帮助他们,让他们有机会走出大山,为他们家乡的建设做出贡献。

支教老师个人总结

20xx年的9月份,我成为一名支教教师,带着光荣的使命,来到了服务地点----中心学校。支教生活是清苦的,寂寞的,单调的,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过惯了城里生活的我来到乡下,要说不苦,那是假话。尤其是刚到学校时,生活很不习惯,没地方洗澡,吃的是三元一餐的便饭,经常空着肚子上课等。最惨的是坐车时还经常堵车,最长的一次我坐了八小时的车,最苦的是我还经常晕车,第二学期刚习惯,我的脚因为一点小伤却在这艰苦的环境中反复感染,自己花了四、五百元钱却无处报销。然而,人民教师的职责使我克服重重困难,战胜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即将走过这一年的历程,将在我的工作生涯中写下不平凡的一页,也是我人生阅历的丰富。支教生活虽然清贫,但我的收获很大,它是我生命旅途中的闪光点,极大的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开阔了我的眼界。

支教开始,我就没有把自己当作一名“流水教师”,而是把自己当作本校正式老师对待,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努力的完成学校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跟同事相处的特别融洽,对学生处于一片爱心。一年的支教时间,我工作着,收获着,付出着,感动着,可以说随时随地每时每刻都面对一种挑战,我用行动战胜自我,从容的面对困难,战胜困难,走过这一年的历程,将在我的工作生涯中写下不平凡的一页,也是对我人生经历的一次极大的丰富,更是我人生道路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有辛苦地付出,就有幸福地收获,我感受着支教赋予我生命的精彩。

一、在思想方面

做为一名支教老师,首先、我坚持走教育方针的基本路线,根据教育大纲进行教学。其次、端正自己的服务态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多跟同事和学生进行交流,使自己成为同事们的知己,学生们的良师益友。支教对我们每个支教老师来说,是一次磨练,毕竟它打破了原有的生活规律,要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因此,当我加入“支教”队伍之前,自己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不管遇到多大困难,一定要坚持下来,尽自己的努力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严格要求自己,服从领导的各项安排。平时,我能主动的与综合科的老师沟通交流,传播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同时也虚心向他们学习。

二、在工作方面

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志愿者。做一名合格的教师,要从教育、教学、

教研三方面进行,这样才能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水平。

1、踏踏实实教书,全心全意育人

在教育方面,自己始终坚持换位思考的方法,让学生干事的时候要换位思考,有的学生爱告状,有的爱打架,有的有逃学的心态等。而处理这些事情不能强硬,那样会伤害学生的心灵。一有时间,我就跟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和学生内心的世界,掌握每个学生的情况,使其处于自己的掌控中,从不处理没有把握的事情。通过这一举措,学生有什么事情都愿意和我交流,因为我认为当学生有什么事情向我寻求帮助时,这是对我的肯定。

2.在教学方面,精心设计每堂课程

自己在不断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一有时间就走进其他老师的课堂,学习他们的教学技能,通过对比,自己什么地方不足,或者那种方法能使学生更容易接受。这样能快速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要上好一堂课,前提是要备好课,不上没有准备的课程。在备课时,在参考教案的同时,多考虑本学校的教学资源,学生的水平等综合考虑,从学生的角度去备课。课堂上改变传统的“填鸭子”的教学方式,采用师生互动,一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这样,我的课堂气氛特别活跃,带动了那些经常不善言语的学生都开始积极回答问题,这样的课堂会使老师使出的精力去给学生讲课。

3.在教研方面,精心准备教研活动,共同提高。

积极参与数学教研组的各种教研活动,促使自己不断研究好的教学方法,还能学到其他老师的优秀之处。通过教育、教学、教研三方面,自己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在生活方面

我没有搞什么特殊化,不迟到,不早退,服从学校的统一管理,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在学校的队形比赛中,我所训练的班级获得中年级组的第一名好的成绩,在校园解说,诗歌朗诵,歌唱比赛中都取得了不同等次的成绩。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学校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今年被评为“优秀支教教师”。

篇7:学校教师教学工作述职报告

我所做的主要工作是:推动两项改革。具体要求就是每周督促检查各组的教研活动。其中包括组织各教研编写专用作业纸,并努力提高专用作业纸的质量;其二是组织各教研组撰写基础教案。以达到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一年来,在张校长的领导下,在各位学科委员的大力支持下,学校的两项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此感谢各位帮助。为了完成学校交给我的任务,本人也想了许多办法。主要是发动大家的力量,对两项改革齐抓共管。这一工作首先要求对教研活动的常规检查;其次,学科主任对每张作业纸、每份基础教案签单印刷之前要进行质量审查并予以登记;第三、蹲点领导对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进行有力的监控和如实的反馈。第四、对各组上交的基础教案、专用作业和基础课件进行分等评估。这样就能够保证两项改革在数量上严格达标,在质量上不断提升。上一学年本人坚持天天检查,使全校各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在形式上有很大促进。这学期来,本人在高三任教,教学压力加大,不得不将检查工作交给教务员去做。教研活动的质量有下滑趋势。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要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只靠教科处几个人和年级管教学的领导来推动两项改革毫无疑问是杯水车薪。在此恳请各位领导继续支持本人的工作。因为学校的教学质量是我们生存的根本。而两项改革又是学校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除两项改革以外,本人还完成了下列阶段性工作。

一、组织编写假期作业。假期作业从编辑、排版、印刷、装订到发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前后要经历一个多月的时间。这项工作时效性极高强,必须保证在学生放假前,能带着假期作业回家,更重要的是保证质量。要完成这项工作,首要的是提前安排,精心策划,使方案具有可操作性。然后要及时收齐各组编写的作业。再进行统一排版。而此时总是期末最繁忙的时间,文印室的印刷量大。若不抓紧时间,就会导致任务不能如期完成。每学期这项工作的顺利完成,有赖于全校的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的支持,其中也有一些相关老师的努力。如:李正红老师为每次的假期作业设计精美的封面,柳红老师负责假期作业发放。

二、组织作业情况调查。每学期一次的作业情况调查,从作业数量到作业质量进行全面调查、统计和分析,为学校进行教学管理提供可靠数据。

三、组织学情调查,撰写学情调查报告。

四、组织教学评议。这就是每期的一次评学和一次评教。特别是教学评议,这是一件极费神的工作。每次要统计2300多张调查问卷,对23000个数据进行统计,计算,再进行班级横向对比,然后在备课组内进行综向比较。先集中,然后分解到个人。最后让每个老师知道自己的评议情况,每个备课组知道本组教师的评议结果。每个级部了解本级部情况。校长能掌握全校的情况。这次教学评议到目前为止基本数据已经录入和百分比的计算,剩下的工作主要是进行对比运算。学校的阅卷机经常出故障,严重影响教学问卷调查工作的进程。学校如不及时解决,这项工作会使我不堪重负。

五、完成新校区英语学科重大活动的组织工作。上学期组织了一次英语口语比赛和一次英语单词竞赛。本学期组织我校学生参加了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在上学期组织英语单词竞赛中,我们组织学生进行了长达四十天单词记忆活动。活动方案细致具体,具有可操作性。竞赛试题质量较高。但最后的竞赛考试组织不够严密,没有进行单人单桌的考试,导致竞赛可信度大打折扣。当然也还有其他方面的影响。但是,整个活动过程对促进学生记忆英语单词应该是有作用的。

六、做好学校值日工作,坚持守时、守岗。认真撰写值日通报材料,给学生以正面教育。

篇8:学校教师德育工作报告

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 促进教师向专业化发展, 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 是现今职校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一环, 也是当今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制度与机制创新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学习共同体理论概述

1.学习共同体含义解读

关于学习共同体的内涵, 人们主要有四种观点。 第一, “学习共同体是未来学校的理想状态”。 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法国哲学家尚吕克·侬曦, 侬曦认为:共同体事实上从来没有发生过。 “共同体与其说是社会所冲刺或失手的固有有机关系, 不如说是社会建立以后所发生的问题”。 因此, 从哲学上说, 共同体只是作为一种理想信念存在, 我们对学习共同体的追求是学校将来的发展取向。 第二, 有学者认为:“学习共同体就是为完成真实任务、问题, 学习者与他人相互依赖、探究、交流和写作的一种学习方式。 ”此观点偏重教育学视角, 将学习共同体定义为一种学习方式, 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新的学习方式是一致的。 第三, “师生学习共同体”建构的观点, 这是将学习共同体作为一种关系的主张, 其将共同体视为关系的结合, 从社会学视角考察学校的师生交往互动, 师生相互促成发展, 为共同的成长愿景而奋斗。 第四, 学习共同体是指由具有共同信念、共同目标的学习者及其助学者 (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 共同构成的团体。 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 分享各种学习资源, 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 这是将学习共同体作为一种组织的主张, 即学习共同体是教学的组织形式, 是传统班级组织的替代物, 尝试通过组织形式的变革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成长。 这是以系统论为基础, 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角度进行阐释的。

2.学习共同体表现形式

根据共同体的内涵, 本文将学习共同体归纳为三种形态:一是学习的组织方式, 即组织结构, 如教师教研组、课题组、备课组、项目组、博客圈。 作为教师主动研究的平台出现的学习共同体, 是由教师和其他有关人员构成的学研存在的组织。 二是学习的关系, 即精神的共同体, 如教师沙龙、协会 (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愿景) 等。 作为一个学习共同体的一个必要特征就是要有共同愿景。 三是学习的理想理念, 即理想状态, 永恒追求, 如教师自我学习型团队。 团体学习的目的, 是让大家的思想和力量保持方向一致。 教师在自我学习团队中培养互相学习的风气, 团队成员共享并分析各自的经验、知识及观念。 教师团队是学校效能改善的核心, 是实现学校组织结构的变革, 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支持平台①。

二、中职教师学习共同体现状分析

1.职业学校构建学习共同体意义

基于职业学校教师自愿参与下的专业学科教研共同体, 是解决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中学术问题的组织, 它是非行政性的, 却又受学校行政支持的组织。 它是学校设定的教研组、备课组、学科中心组活动的有益补充, 与常态的基础性校本教研相辅相成。 建构企业专家、学校名师引领下的自主式的教研共同体, 旨在促进教研更加有的放矢。 在教研过程中, 教研共同体面对真实、复杂的实践问题 (教师面临的问题情境) 进行分析、探究, 通过对话、协商、合作解决问题, 产生与创造新知识、新理念。 因此它也是一种相互学习 (学会教学、学会研究、学会合作) 的过程, 是主体之间在经验共享中的相互造就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讲, 教研共同体即“学习共同体”。

2.职业学校学习共同体现状调查

本问卷调查的对象是以××市4所中等职业学校为例, 主要采用问卷方法, 利用学校组织教师集体教研时发放的, 共发放问卷300份, 目前收回合格问卷270份, 有效率为90%。 对有关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情况、教师的教学教研合作情况、学校的价值期待状况问题、 学校的成员相互支持状况及学校的成员共享实践情况五个方面进行调查以便评估中职学校中建立学习共同体特征的程度, 每一个项目都划分了A-E的维度 (A=很少, B=较少, C=一般, D=较多, E=很多) :

关于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情况: (1) 教师可以通过教代会或其他途径参与制定管理制度A25.19% , B25.93% , C28.52% , D16 . 67 , E3 . 7 % ; ( 2 ) 教师的建议会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A11.99%, B18.73%, C39.7%, D22.47%, E7.12%; (3) 学校专门召开教师会议对学校教育问题进行诊断和改进A10.74%, B19.26%, C28.15%, D27.04%, E14.81%; (4) 学校很重视教研组的制度建设和业务会议A6.3% , B17.41% , C28.52% , D34.44%, E13.33%; (5) 教师了解学校办学现状和重大改革政策A8.18%, B13.38%, C24.54%, D37.55%, E16.36%。 具体见图一:

关于教师的教学教研合作情况: (1) 教师所在的教研组就业务学习、 课堂教学和研究项目展开讨论A8.18%, B14.13%, C29.39%, D37.55%, E10.78%; (2) 学校有针对性安排老教师对新教师进行指导与培养A5.95% , B17.84% , C29.74% , D31.97%, E14.5%; (3) 定期安排教师到企业实践并纳入教师培养计划A18.22%, B21.19%, C29.39%, D22.68%, E8.55%; (4) 教师共同开发专业校本教材或精品课程建设A20.37% , B27.04%, C32.22%, D15.19%, E5.19%; (5) 学校领导是否有主持或共同参与教学教研课题A15.24% , B28.99% , C30.48% , D15.61%, E9.67%。 具体见图二:

关于学校的价值期待状况问题: (1) 教师对学校未来发展具有信心有归属感A11.44% , B14.39% , C31.37% , D33.21% , E9 . 59 % ; ( 2 ) 学校领导和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A4 . 09 % , B14.13%, C21.14%, D34.94%, E19.7%; (3) 教师之间具有交流的渠道和交流的机会A5.93%, B16.3%, C30%, D35.93%, E11.85%; (4) 学生家长关心学校的发展A23.79%, B17.1%, C29%, D22.3%, E7.81% ; ( 5 ) 教师对学校发展规划积极建言献策A8.15% , B17.04%, C35.56%, D30.37%, E8.89%。 具体见图三:

关于学校的成员相互支持状况: (1) 教师和领导有足够的时间见面和讨论事务A9.96%, B21.77%, C32.84%, D25.83%, E9.59%; (2) 学校具有缓解教师工作压力和协调教师的组织和计划A18.66%, B23.88%, C33.58%, D18.28%, E5.6%; (3) 任课教师与班主任配合参与班级与学生管理A5.24%, B20.97%, C34.08%, D26.97%, E12.73%; (4) 教师有专门教研活动会议和论坛A6.34%, B20.9%, C26.49%, D35.07%, E11.19%; (5) 教师、管理人员之间存在普遍的信任与尊重A4.89% , B17.29% , C31.2%, D33.08%, E13.53%。 具体见图四:

关于学校的成员共享实践情况: (1) 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到兄弟学校和相关企业实践交流A13.01%, B22.3%, C32.71%, D21.19%, E10.78%; (2) 教师有机会确定专业发展活动的主题A10.08%, B22.76%, C42.16%, D16.79%, E8.21%; (3) 学校领导和教师一起进行教师在职培训事宜A12.69% , B16.79% , C35.82%, D25.37%, E9.33%; (4) 学校建立各专业教学资源库并共享A15.67%, B26.12%, C29.85%, D19.78%, E8.58%; (5) 教师定期开设公开课和教研活动A7.46% , B4.85% , C14.93% , D50.75%, E22.01%。 具体见图五:

3.职业学校学习共同体状况分析

通过对上述调查结果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到, 当前中职学校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设存在一系列问题, 诸如教师共同体的理念难以落实, 学校管理科层化、制度建设形式化、学校愿景虚无化、合作形式表面化、合作实践简单化、考核评价自由化, 等等, 这些因素都不利于实现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制度与机制创新。

学校科层化管理过于注重统一性和服从性, 过于突出行政领导的权威, 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受到压抑, 其结果只能是引发和激化行政人员与教师队伍的摩擦。 在课题组走访的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师对校本教研这个学习共同体还缺乏深入的认识, 以“生源是学校生命线”为指导思想, 工作重心在于全力做好招生工作, 对于致力于校本研究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大多数学校领导的指导和垂范作用仍感不足, 学校校本教研制度建设还不能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在工作中承担不同角色、履行各种职责, 却难以得到学生家长的认可, 也常困扰职业学校教师的价值观, 因而没有归属感。 由于工作中个人主义倾向、集体中人际关系淡漠, 没有共同愿景, 因此实施合作教研就形成表面化。

三、中职学校教师学习共同体重建

1.学习共同体学校领导角色变革

“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班子, 有什么样的班子就有什么样的教师”, 这些都是校长在领导班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学校软实力的提升中起着思想引领作用的形象表述②。 学校学习共同体的特点之一就是扁平化的组织设计, 这意味着决策权的下移, 即领导方式的转变。 学校领导作为学校的主要管理者和决策者对教师团队合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职学校领导应该充分注意时代对组织管理者做出的新要求, 及时转变领导方式和观念, 实行分布式领导和实施道德为本的管理, 建立教师共同愿景, 实现教师有效沟通, 实行教师人性关怀。

2.学习共同体学校教研方式变革

教师教研方式变革中专业引领是先导, 同伴互助是关键, 自我反思是基础。 专业引领的实质是先进教育思想和教育榜样的引领, 其主体可以是教育专家, 也可以是有经验的教师、有专业背景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等。 即以教师为研究主体, 专家 (研究人员、教研人员、专家教师) 给予必要的引领与协作, 教师与专家之间构成协作共同体,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同伴互助是同学科、同年级、同学校、同区域 (地域) 的同伴之间实现知识共享、共同发展的机制。 学校作为一个知识共同体, 通过在校本教研中的对话、交流、协作及骨干教师的传、帮、带等形式, 实现教师之间的知识共享、共同发展, 并实现学校的知识管理, 提高校园文化的知识含量。 自我反思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回顾”、“检讨”, 它是对观念、行为、目标设定、实施、教育智慧等方面内容的反思。 它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将隐性知识显性化, 即将难以明确表达的技能、技巧、经验、诀窍、直觉、灵感、心智模式等外显, 成为有价值的教学实践知识, 这在传统教研中很少提及。 教学反思是教师走向研究性学习之路的重要学习方式, 是教师由经验丰富的教书匠走向研究型教师乃至教学专家必须经历的基础环节。

3.学习共同体学校保障机制变革

学校行政保障机制变革应从教师学习共同体的资源保障、组织机制、激励机制、运作机制四个方面进行考虑。 校长作为学校学习共同体的保障者, 是指校长要督建学校学习共同体的内部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的校本研究的组织机构, 明确学校教研室的职能、工作流程和主要工作任务, 促进学校科研与教研的整合, 加强教科室人员的业务培训, 为学校学习共同体提供良好的支撑平台, 从而使学校得到可持续发展。 学校要成为一个整合分散资源的共同体, 一个真正以教学为中心, 全体教师为之奋斗的学习共同体③。 学校至少要从人、财、物、三方面提供资源保障。 教师学习共同体必须具有完善的组织机构, 有效的组织形式必须改进教研组, 把那种过于行政式的、强调教学规范的组织内涵转化为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的学习共同体, 即“教师团队”。 健全学校制度, 建立相应的考核激励机制, 在教师学习共同体中制定首席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评比方案等。 通过这些制度实施于教师学习共同体, 充分体现其导向性和激励性, 使教师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乃至自我超越, 使教师学习共同体的能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核心是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 包括教师之间的合作叙事、课例研究、网络教研等。 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 是以职业教育就业为导向, 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 以教学过程中面对的各种问题为对象, 要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注重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提炼, 注重教师认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 充分联系教师的工作实际, 使教师有话可说, 并使其在与同事交流、共享经验的过程之中, 达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

四、结语

“学习共同体”移植到学习研究领域的时间并不长, 但它已经成为教育领域探讨的主要内容, 在实践中得到人们更多的重视。 研究已经有了很大进步, 总结了许多优秀的培育和维持方法, 提出了有价值的建议, 它的教育价值已凸显, 作用范围日益广泛。 学习共同体的发展反映了我们对教育认识的更深入的变化。 在学习共同体中, 一个核心的观念是提高共同体的集体认识, 通过这种方法提高学习者个体的学习效率, 这种文化观念强调学习是一种社会性、培养型的事业, 就这种意义而言, 学习正在变成一个实践共同体④。

总之, 学习共同体作为一种新模式, 对整个学校内教师间合作, 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对学生的关注, 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益处。 只有转变观念, 并在政策和制度上给予明确要求, 才能真正形成共同体, 才能真正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才能促进教师迅速提高专业能力。

摘要:随着中央一系列大力扶持职业教育政策、法规的出台,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号角已吹响。职业学校要实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实行高技能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关键所在。本文从分析调查问卷入手, 阐述了现今职校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中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了建议, 从而指出了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对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制度与机制创新具有的重要时代意义。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制度与机制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2]教育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 (2014-2020) .

[3]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

[4]李梦卿, 张碧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制度的回顾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12年2月下.

[5]全守杰.“学习共同体”研究述评[J].现代企业教育, 2007年7月下期.

[6]薛焕玉.对学习共同体理论与实践的初探[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1) .

[7]谌启标.有效学校[M].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173-174.

[8]尚茹.学习共同体:教师成长的新途径[J].继续教育研究, 2007 (1) .

上一篇:车用香水产品经销代理的合同格式下一篇:化妆品淘宝店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