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厉行勤俭节约演讲稿

2024-05-18

小学生厉行勤俭节约演讲稿(通用9篇)

篇1:小学生厉行勤俭节约演讲稿

小学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演讲稿

尊敬的校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我是二年级三班翁洁怡同学的奶奶,今天在国旗下重温校园生活,我非常开心!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争做光盘好少年》。

“从我做起,今天不剩饭”这是光盘行动的口号。光盘行动是一种大众自发认识到节约粮食,倡导节约粮食资源的一种方式更是一个符合当前的社会发展的积极行动。

孩子们,奶奶在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是经常吃不饱的,那时候的粮食和副食品都是凭票供应的,全家人口又多,每个月的粮食根本不够吃。我们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吃上鱼和肉。你们可以回家问问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他们都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而如今生活条件好了,越来越多的浪费粮食的现象却蔚然成风,在家里也好,在外面也罢,人们为了方便、彰显气派,不惜浪费了大量食物,甚为可惜。

同学们,根据可靠数据,每年消费者仅餐方面浪费蛋白质和脂肪就达800万吨和300万吨,最少倒掉约2亿人口的粮食。“全世界饥饿人口超过10亿,全球平均每年因饥饿而亡的人数达100万,估计每6秒钟就有一名儿童因饥饿而死亡!如果我们每天减少食物浪费5%,就可救活400万饥民!”相信无论谁看到这样惊人的数字,都会感到惊恐,都会哑口无言的。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的“光盘行动”的要求,都要有自觉节约资源的意识。我们不能只为了当前生活的舒适,而去浪费粮食。要知道,谁也无法预测自然灾害会在什么时候发生。我们从小要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我家孙女从小就养成了吃饭菜不挑食的好习惯,做什么吃什么,买什么穿什么,生活上向最低标准看齐,不攀比,学习上向最高标准看齐。同学们,如果外出游玩或就餐,吃多少点多少,吃不完就打包,不要因为怕麻烦而倒进垃圾桶里,如果我们都能做到不浪费一点粮食,那么就等于会挽救很多将要饿死的人。所以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今天不剩饭”。

同学们,尊重粮食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一大传统美德。你们是现代的文明人,就要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行为修养、文明修养,做的每一件事都要考虑后果。“光盘行动”的出现就是证明现在的浪费行为已经很严重,所以每个人务必节制自己不好的浪费行为,为自己,为国家,为世界做出力所能及的事。同学们,从今天起,让我们每个人成为“光盘一族”吧!世界是你们的,你们属于世界,关心我们身边宝贵的粮食吧,它是我们人类的珍宝!

谢谢大家!

篇2:小学生厉行勤俭节约演讲稿

大家早上好!

我是来自x年级x班的xxx。非常幸运,今天由我来给担任这次的演讲人。我给大家带来的演讲主题是――“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希望同学能认真倾听我的演讲,好好的反思一下,我们在平时做的怎么样。

我们的xxx小学是一个文明的小学。这点,想先大家在学习和生活中早已经深有体会。老师们教导的最多的,是我们的行为习惯,墙壁上贴着的,是节约的各种标语,我们将这些习惯和美德看在眼里,行在脚下。这样的校园,便是我们最温暖和谐的xxx小学!

但是,我们也知道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东西,有好的一面,自然就有不好的地方。尽管在学校中我们一直提升勤俭节约,提倡要文明礼貌。尽管大部分的同学也都做到了这些,成为了文明的小学生,但在我们的校园之中,仍然有不少的问题出现!

今天,我就说一个最为严重的问题!在前段时间里,我们教学楼的厕所里,竟有人在洗完手后不将水龙头拧上!而且还不止一个!几个水龙头就在那里哗哗的流着水,而且还长达半节课!这样的情况,不仅仅严重的浪费了水资源,而且还会破坏我们学校的学习!同学们,你可曾想过,在我们学习的时候,教室外却不断的传来“哗哗”的流水声,这样喧杂的环境下,我们还怎样将手中的书本读好,还怎么去听老师的课呢?

再者说,将水龙头开这么大绝不是为了洗手之用!而且在打开后还不知道关闭,这就更为过分了!那位不关水龙头的同学,你可知道,这几十分钟下来,几个水龙头放走了多少的水啊!这可是最为珍贵的资源!

同学们,也许我们现在有了水龙头,只要打开就能见到水,着让人不仅感到,水是非常普通的东西。但其实并不是!我们的地球看似是个水球,但其实大部分都是无法供我们使用的海水,能用来生活和饮用的,不过是微乎其微的稀缺淡水罢了。而且大部分,还是出于冰封状态的!同学们,我们的水不多,真的不多,如果我们有水,怎么会每年都会有这么多人渴死,怎么会有大片的禾苗干枯,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地方连一口水都难求!同学们我们的水越用越少,但是我们浪费的行为却越来越奢侈!这是不应该的!

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从自己开始节约用水!我想,大概谁也不希望过上没有谁用的日子,为此,让我们互相监督,共同勉励!节约水资源,从我做起!

篇3:小学生厉行勤俭节约演讲稿

一、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公用经费是中小学校“过日子”的专项经费、是维持学校正常运转的基本保证。公用经费开支范围包括:教学业务与管理、教师培训、学生体检费、实验实习费 (含教学计划内的社会实践活动) 、文体活动、水电、交通差旅、邮电通讯、仪器设备及图书资料购置, 房屋、建筑物及仪器设备的日常维修 (护) 费等, 不得用于工资福利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房屋大修理支出, 不得用于校舍建设、专项设备购置等形成固定资产的资本性项目支出。当前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公用经费各个支出项目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公用经费涵盖着中小学日常教学活动和后勤服务等各方面开支的各项费用。由于管理制度中并没有对公用经费主要支出项目的比重进行逐一量化规定, 所以某些项目能否开支, 开支多少, 各个项目大致可以占到公用经费总额的比重是多少, 如招待费、会议费、交通差旅费等, 这些科目使用的上限或者下限是多少?各地、各学校的具体情况不同, 使用情况也大相径庭。公用经费管理暂行办法中, 只对教师培训费一项进行了量化规定—“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中, 教师培训费按照不低于5%的比例安排, 用于教师按照学校年度培训计划参加培训所需的差旅费、伙食补助费、资料费和住宿费等开支。”对于其他项目, 则无具体的约束性指标, 多采取定性描述的方式。这就可能造成有些学校用于办公费用、公务接待、后勤服务、交通差旅、以及房屋设备维修等方面的经费过多, 而用于教育教学的经费却相对较少, 从而没有最大限度的提高学校公用经费使用的效益。

(二) 公用经费支出结构不合理, 细节管理不到位, 浪费现象比较严重

学校缺少完整的公用经费支出计划, 使用上弹性很大, 支出结构很不合理。表现在办公费、招待费、交通费、会议费等后勤服务等方面的支出占公用经费的比例比较大, 甚至占到绝大部分:有的学校办公用品累计金额较大, 采购缺少计划性, 没有真正做到精打细算, 严格控制价格成本, 有的甚至高于市场价格。对纸张、文具、耗材没有建立必要的出库入库手续, 低值易耗品没有登记领用手续, 管理上比较粗放, 不能真正做到精简高效, 厉行节约。有的学校教学交流活动频繁, 人员往来较多, 招待费占比超过公用经费的10%-15%;有的学校由于寄宿学生较多, 仅水电费就要占到公用经费的15%左右。有的学校由于各级、各个条线的指定或摊派, 每年仅订购的报刊杂志费就要占到公用经费的10%左右;有的学校校舍、设施、设备比较陈旧, 每年会支出相对较大的维修费用;有的学校公务用车审批不严, 管理松散, 随意性大, 甚至公车私用等, 造成交通费支出额度较大。相应的能用于教师培训、学生体检和教学专用材料费等教育教学等方面的支出却占到很少比例。公用经费支出结构不合理, 用于后勤服务的比重过大, 用于促进教育教学的比重过小, 要解决资金的有效使用, 避免铺张浪费, 降低教育办公成本, 勤俭办学, 厉行节约, 最大程度地提高公用经费的使用效益。

(三) 公用经费被挤占挪用的现象时有发生

公用经费挤占挪用是指公用经费没有按照国家的规定用于相关支出, 而是被用作其他用途。中小学公用经费明确规定不得用于工资福利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房屋大修理支出、偿还基建债务等方面的开支, 不得用于校舍建设、车辆购置、专项设备购置等形成固定资产的资本性项目支出。公用经费被挤占挪用一方面表现在学校层面:有的学校由于其他项目资金的不足, 通过压缩公用经费的开支标准, 千方百计节省本应用于教育教学的相关开支, 用来购置学校的设施设备, 弥补学校自有资金的不足。有的则用于学校基本建设开支以及偿还债务等;公用经费被挤占挪用还表现在另一层面:某些地区公用经费被地方政府财政挤占挪用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即地方财政的公用经费不能及时、足额的按照预算划拨, 影响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四) 公用经费的会计核算不规范

公用经费支出的相关会计科目使用混乱, 会计数据缺乏准确性。会计人员没有根据《中小学校会计科目表》来准确记录会计业务, 制作会计凭证时随意填列会计科目, 使得按照会计科目所归集出来的会计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受到限制。比如单位为了控制招待费总额, 将相关的餐饮费, 烟酒费、礼品费等支出项目分别记入招待费、会议费、培训费、甚至办公费中;还有的学校公用经费支出审批手续不完整:一是报销凭证上, 经办人、证明人、审批人不全;二是支出凭证的附件资料不完整。主要表现有: (1) 购置的办公用品, 只有总金额, 没有单价、数量等的明细单; (2) 招待费支出数额较大, 但是仅以一张或者几张大额发票报销, 没有具体的用餐接待记录, 没有相关菜单明细作附件; (3) 维修费只有劳务发票或人员工资, 而没有具体的维修明细和劳务用工明细记录; (4) 租车费只有发票没有详细的租车事由, 未附有学校公务用车的派车单; (5) 培训考察费只有发票, 缺少培训通知或批复文件; (6) 会议费只有发票, 没有会议通知单, 会议方案、参会人员签到表, 会议费的开支项目和招待费界限不清。

二、如何加强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

(一) 做好预算编制工作

为了有计划的安排学校的预算收支, 必须做好收入预算、支出预算, 包括公用经费的支出总额和具体支出项目的预算。预算编制人员要根据计划年度的公用经费额度进行大致的匡算和具体测算。确定各个项目的开支金额, 开支标准, 以及占年度公用经费总额的比重。一般是通过分析上一年度各个项目的数据, 分析影响计划年度预算收支的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 预测这些相关因素对该项目的影响程度, 确定增减调节量, 从而测算出计划年度的支出额度。做好预算编制工作, 预算细化, 有利于按照轻重缓急, 科学合理安排支出, 平衡收支, 使各项支出严格受到预算约束。

(二) 确保财政资金拨付及时到位

“巧妇难无米之炊”。只有财政经费按时足额拨付到位, 公用经费的支出才有保障。公用经费一般由教育主管部门或财政部门根据每个学校的学生数乘以生均标准确定年度总额, 直接拨付给各个学校, 以保障学校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必须保障该项资金的按时足额到位。一般是在会计年度中按序时进度, 逐月或者按季度拨付到校。特别是春、秋季学期开学前, 一定要及时拨付相应资金到每个学校, 确保学校正常运转的需要。公用经费一律应由学校管理和使用, 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以任何名义统筹集中或挤占挪用。

(三) 保证合理的支出结构, 统筹兼顾, 突出重点

公用经费支出是学校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支出, 主要分为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三大类。公用经费支出主要表现在“商品和服务支出”的相关科目中。公用经费支出包括了学校的办公费、水电费、邮电费、差旅费、劳务费、培训费、会议费、专用材料购置费等等一切日常费用。既要保证学校开展日常教育活动所需的基本开支, 又要统筹兼顾, 突出重点, 全力安排保证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学生全面发展所需的活动经费开支。各个支出项目的支出额度和比重应当科学合理。要注意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中, 教师培训费按照不低于5%的比例安排, 用于教师按照学校年度培训计划参加培训所需的差旅费、伙食补助费、资料费和住宿费等开支。学校公用经费的使用, 在确保学校正常运转的基础上, 要有利于学校创建办学特色, 提升学校办学品质, 要注重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

(四) 勤俭办学, 厉行节约, 注重细节管理

制定学校公用经费支出内部管理办法, 细化支出范围与标准, 加强实物消耗核算, 建立规范的经费、实物等保管、领用制度, 严格执行物品采购的计划、审批等管理程序。坚决执行中央关于严控“三公经费”支出的政策, 厉行勤俭节约, 反对铺张浪费, 把强化公务接待、公务用车等的管理, 真正细化、落到实处, 制定详细、可行、有效的管理方案, 并严格执行, 可在一定范围内将公用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公示, 自觉接受师生、群众的监督。真正做到厉行节约, 降低教育办公成本, 提高经费使用效益。要倡导绿色校园, 注重节能减排。加强教育宣传力度, 节约使用水、电、煤、然气、汽油及办公用纸等一切耗材物资。对每月的水、电、煤、气、汽油等能源消耗, 要结合能源耗用表, 逐月对比分析, 找出增减因素, 通过细节管理,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五) 加强会计核算和内部控制, 定期进行财务分析, 体现过程管理

要加强公用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 明确中小学公用经费的支出范围、分类科目。各学校应按规定要求, 对公用经费进行明细核算, 以准确反映学校公用经费支出状况。不属于公用经费开支范围的项目, 坚决不得计入公用经费科目中支出, 保证用好用足公用经费。会计人员应以审慎、负责的态度, 从严格审核每一张原始凭证入手, 充分发挥会计工作的核算、管理、监督职能。应按月分析学校的事业支出明细表, 根据公用经费各个明细科目的当月发生额、累计金额来分析公用经费各个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对严重偏离预算计划的项目, 要进行详细的分析, 并将情况及时反馈给领导, 寻找原因, 适时调整, 以免出现严重偏离预算, 大幅度超支的情况。通过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实现对公用经费使用过程的控制管理。

(六) 加强外部监督检查力度

财政部门、教育部门要做好公用经费专项管理工作, 加强监督, 定期进行检查, 对不按规定使用公用经费的, 要严肃查处, 并按照有关法律、财政法规, 追究相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教育局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应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学校负责人及财务人员要从思想上提高廉洁自律意识。财政、教育、审计、各级政府教育督导室对中小学校公用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 对未按规定使用公用经费, 挤占、挪用公用经费的, 按《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进行查处, 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学校外部监督部门对学校公用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有利于发现问题, 并及时进行处理, 确保中小学公用经费全部用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

综上所述, 公用经费支出管理, 要真正做到“勤俭办学, 厉行节约;统筹兼顾, 提高效益。”只有这样, 才能既保证学校开展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所需的基本开支, 又保证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从而更好的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 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最大程度地提高公用经费的使用效益。

摘要:公用经费支出是中小学财务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学校财务收支管理的重要内容。文章从中小学校公用经费支出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着手, 对如何加强公用经费支出管理, 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提出了一些建议和策略, 力求最大程度地提高公用经费的使用效益。

关键词: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

参考文献

[1]上海市中小学校长培训教程编写组.中小学校长财务管理培训教程[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9.

[2]河北省教育厅.中小学财务管理实用手册[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10.

篇4:科学消费 厉行节约

人类经历了百万年的历史,从原来一些很小的群体,至今已经形成了具有几十亿个体的宏大规模:在这一过程中,对地球资源的消耗也从开始时的“微乎其微”,到现在“不堪重载”。如今,地球上很多维系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资源近乎枯竭,地球在哀求:“饶恕我吧!”人类中的先知者在疾呼:“拯救地球!”毫不夸张地说,人类生存面临危险的时刻,人类到了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消费并厉行节约的关头了!

两种不同的消费观

人类历史上,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消费观。

在消费目的上,正确的认识是,人的消费是为了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同时,人除了消费物质、健全体质、延长生命外,还要有精神消费,吸取人类文明的精神养分,以提高能力、完善人格、净化心灵、陶冶情操。而另一些人把消费看做人生的最高目的,把物质消耗当做生活的主要内容,以物质享乐为生活的主要准则。

在消费作用上,正确的认识是把消费看做是手段,不是目的。吃喝安住是为了生存发展,为人们的活动提供起点和可能,因而基本满足就可以了。消耗物质是为了在新的基础上生产物质;享受文明是为了进一步创造文明。而另一些人把消费作为目的,永不满足,陷入对物质恶的无限追求上。

在消费效能上,正确的认识是,消费只是人类的一种必要需求,它不能用来证明人的价值,更不具有表明人的本领的能力、身份、地位的效能。而另一些人“衣貌取人”,把消费作为装饰、炫耀自己的一个标尺,吃最好的,用最贵的……

在消费限度上,正确的认识是,宏观上消费必须植根于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微观上必须与个体的拥有程度相匹配,即适度消费。而另一些人却在追求超前、超标,甚至不惜用不正当的手段,巧取豪夺,满足私欲,直至身陷囹圄。

我们中国历史上,尽管有骄奢淫逸的帝王将相,有极端的铺张时期,但传统的主流是崇尚节约的。所以,勤俭节约被公认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每为国人所提及,为世人所赞扬。

略翻一下中国典籍,倡导“节约”的名句随处可见。

《周易·否》中有名句:“君子以俭以避难。”勤俭的德行有助于防患未然,在面临困难特别是物质匮乏时,有助于克服困难。

《左传·庆公二十四年》中,讲:“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把节俭作为善行中的大德,认定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

《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中,记载有唐朝陆贽给皇帝的建议,“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这就是现在的流行语:“资源和财物总是有限的,不能肆意恣取,应有节有度,才有可能持续发展”。

中国的老百姓熟记唐代李绅《悯农》中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记住了宋司马光《训俭文康》中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记住了明朱伯庐《治家格言》中“半丝半缕,恒含物力维艰”的教导,并常让自己的子女从小记诵。

可以这样说,中国传统理念中,把勤俭节约作为一种态度、一种作风,甚至是治家治国的方略来宣传、推崇的,并一脉相承!

当今世界和中国资源危机

正常消费是人类必须的,而且在很长的一个历史阶段里,人类的消费总量处于较低水平。但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人类对地球资源的消费,其领域迅速扩大,天南海北,天上地下,无处不至,无所不及,其品种急速增多,吃的,喝的,穿的,烧的,玩的,……固态的、液态的、气态的……;数量惊人地增长,从自然级数到几何级数,人均量、总量一再翻番。

且看一组数字:2006年,全球粗钢产量是12亿吨,石油产量是为36.24亿吨,煤气产量是62亿吨,天然纤维和化纤总量超过了7000万吨,小麦产量是6.2亿吨……,如此庞大的生产数字,反映出人类对地球资源的消耗规模。即便这样,由于全球人口总量的急速增长,加之政治经济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世界上还有不少人处于挨饿受冻、难续生计的状态。

人类当前的这种消费状态,后果是严重的,其一是如按此速度消费,地球上很多资源都应付不了多长的时间,人类今后难以持续发展,甚至有生存危机;其二是庞大的消费导致地球上的生态和环境严重破坏,自然界失去平衡,人与自然失去和谐!

当今中国,资源短缺也十分严重,成了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

水——全国几十个城市的淡水紧缺,碰上干旱时更是城乡同时告急,人畜难以过日;

土地——18亿亩耕地的防线屡屡遭受冲击;

原油、铁矿石等——在国际高价位的形势下,我国对外依存度在不断地上升;

森林——消耗极大,原始森林急速减少……

中国号称“地大物博”,中国人又秉承“勤俭节约”,但现在为什么也出现了“资源短缺”,甚至危机的状况呢?

第一,是因为我国资源状况和人口状况的特殊性。

我国确实地大物博,这是从总量上讲的,但对于13亿人口来说,那地就不大了,物也不博了。我国是总量富国,人均贫国,如矿产资源总量占世界的12%,居世界的第三位,但人均只及世界人均的50%,居第53位。

第二,在一个相当长的阶段里,我国整体处于低消费。但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整体消费量迅速扩大,如对淡水、土地、草地、森林、矿产等的消耗量就急剧增加。

第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进入持续高增长期,但增长方式粗放,生产技术落后,资源消耗量高,资源利用率偏低。如我国的钢铁、有色金属、电力化工高耗能行业的单位产品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都高出40%,农业的灌溉用水利用率为0.4-0.5,国际上先进的是0.7。

第四,浪费现象严重。生产、生活水平提高了,但由于错误思潮的影响,正确引导又不够,“超前消费”、“消费主义”的思想流行,节约的观念淡薄了,节约的传统丢掉了,大手大脚,大吃大喝,其情况比较严重,虽屡次讨伐,但纠正不力,矫正不多。

总之,中国到了必须采取坚决措施、科学消费、厉行节约的时候了。

伟大决策建设节约型社会

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伟大变革的历史进程中,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且不说在井冈山上、长征途中、延安窑洞那令人敬佩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和艰苦奋斗的生活,就是在取得全国政权后,毛主席和党中央一再教诫全党和全国人民,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现在,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在中国资源紧缺制约发展的关键时刻,党中央明确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这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1

2005年6月,温家宝总理就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大战略意义、总的要求和必须抓好的重点工作以及保障措施等做了全面的论述。

2007年3月,温总理在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大力抓好节能减排,保护环境。4月25日,国务院成立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温总理亲任组长。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力争节能减排取得更加明显的成效。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大会政治报告-提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提出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

不难看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节约资源这工作,并且在很短的时间里作出了决策,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党的十七大召开后,全党全民对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认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深刻和明晰。我们必须在认真学习十七大文件的基础上,着重在以下三个方面:准进工作。

思想领先转变观念

必须树立善待地球、保护资源的理念和适时适量适度消费的理念。地球只有一个,资源并非取之不尽。中国是一个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利用资源上更应有危机感,倍加珍惜。白居易曾经说过一句话,“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无限,而人之欲无极。以有时有限奉无极之欲,而法制不先其间,则必暴殄而财乏用矣”。全社会必须崇俭抑奢,大树“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风气。

必须加深对节约的意义、价值的认识。节约能创造财富,生产价值,而且是人类可持续发展、长远发展的必要手段。节约已不仅仅是“道德”、“品质”层面上的东西,而是社会“法制”要求的一个部分。“节约”与“不节约”,其行为与后果都不只是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事,而是关乎“保护地球,人类发展”的大事。破坏资源、破坏生态、污染环境,都是触犯法规的行为,要受到制裁。

必须树立“大节约”的观念。节约是一个大概念,不仅是对资源的节约,还应包括对财物、财政、时间、人力等的节约;节约不仅是对个体(个人、单位、企业、公司)财富的节约,还应包括对公共财产、人类共有资源的节约;节约不仅是指宏观的,如土地、水、森林重大资源的节约,而且包括微观的节约,比如过去所说的一粒米,一度电、一滴水。“微不足道”是错误的,微也足惜。

强化法制完善机制

建设节约型社会,当前必须突出法制的作用,更加注重采用法律手段。要加强法制建设,完善资源节约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更加严格的节能、节材、节水、节地等各项国家标准,建立高耗能高耗材高耗水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的强制淘汰制度。

2007年10月29日,《中国节约能源法》通过,该法明确规定:“节约能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家实施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战略”,“国家实行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考核评价制度,将节能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地方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依法履行节能义务,有权检举浪费能源的行为。”

11月17日,国务院国发[2007]36号文批转了国家发改委、统计局和环保总局等有关部门制定的关于节能减排的“三个方案”和“三个办法”,即《单位GDP能耗统计指标体系总量减排统计办法》、《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办法》、《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我国将建立科学、完整、统一的节能减排和考核体系,同时,对政府领导干部和企业负责人节能减排完成情况的业绩考核也有了依据。

12月12日,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了新的“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同时确定了首批政府强制采购的节能产品范围,这标志着我国政府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正式实施。

短短不到两个月的三个行动,表明了中央政府的态度。我们知道还有不少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将相继出台,构建一个完整全面的法制保障。今后重要的是如何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监督管理,坚决制止一切浪费资源的行为,促进各行各业改进工作,堵塞浪费资源的漏洞。

除了法制保障外,还必须依靠科技和创新,构建资源节约的技术支撑体系、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大力支持节约资源的重大项目建设;还必须深化改革、建立节约资源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的作用,注重价格、财税、金融手段和产业政策、消费政策、外贸政策,促进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等等。

全民节约蔚成风气

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在全社会宣传节约、厉行节约,让节约理念深入人心,让节约行为蔚成风气。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参与。要在全社会树立节约意识、建设节约文化,倡导节约文明,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气。

一、正确处理厉行节约与扩大消费、刺激内需两者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不能把二者截然对立,不能互为否定,关键是对节约有科学的认识。当代中国所倡导的节约,主要是节约资源、减少资源浪费,不是抑制消费。就中国现阶段而言,与发达国家相比,人民的消费整体水平还不高,国家也需要刺激内需,拉动经济发展。但这与建设节约型社会并不矛盾,即使出现了问题,也应该并且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加以解决;

二、让公民自愿、自觉厉行节约。人懂得了道理,还需愿意去做,坚持去做。诚然,消费什么、消费多少,是每一个消费者的权利,但消费观念有高下之分,有健康和粗俗之别,这要靠我们去宣传、引导,提高每个公民在消费方面的素质。这包括要提高公民的大局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让每个人有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对子孙后代负责的精神培养良好的节约习惯,形成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掌握一定的科技常识,能正确进行消费等。在一些地方,可以采取警示、提醒的方式,促使公民随时随地节约,如:“请把水龙头拧紧一点”、“谁最后走,请关电脑”等。可以说,当人人都能关心、参与、推动节约之时,就是节约型社会建成之日!

三、加强对干部和青少年节约意识的教育。

建设节约型社会,关键在机关,在干部。浪费现象,社会上普遍存在,但机关过之,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尤为过之。有材料显示,机关办公楼的能源消费是普遍民居的4至7倍;全国领导干部的公款消费,已成为财政支出的一个无底洞,且积重难返。这说明,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首先建设节约型机关;而建设节约型机关首先要建设节约型干部。如果领导干部从严要求、以身作则,必将带动全社会节约之风的形成。

当代青少年,是在改革开放时期成长起来的,有些人追求时尚消费,节约意识淡薄。许多人又是独生子女,父母厚爱有加,千方百计为其消费提供经济支撑,形成了社会上的“啃老族”、“月光族”。他们又是当前时尚消费的主力军,这给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带来了隐忧。因此必须对青少年进行健康消费、厉行节约的教育,使我们的节约型社会建设持之以恒,代代相传。

篇5:小学生厉行勤俭节约演讲稿

1921年7月1日,在军阀混战中,在五四烽火后,伴随着哀鸿遍野,伴随着民族的迷茫与彷徨,您,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我亲爱的妈妈!您历尽了沧桑磨难,挽救了革命,挽救了人民,挽救了伟大而可爱的祖国!迈着矫健而坚定的步伐,您走过了90个春秋冬夏。苦难阵痛里,是您,给华夏人民带来了生机和希望;风雨飘摇中,是您,给这个伟大的民族以光明和方向。跟着您,永远是历史最正确的选择!

面对错误,您从来都能英明的调整决策,引领祖国和人民走出污淖泥潭。

忆当初,是您及时纠正了张国焘、王明等的错误路线,慧眼识英雄,由毛主席领导红军,开创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壮举。从而转战陕北,保存了革命的火种和力量。建国后,“大跃进”盲目游走,兼自然灾害连连,目睹百姓们饱受的饥饿和苦难,党啊,我亲爱的妈妈,您伤心落泪,随即调整浮夸的作风,正视困难,从而挽救了千千万万人民的生命!十年内乱,带给民生满目苍痍。您痛悔自责,在邓小平同志领导下拨乱反正,一举谱写出改革开放的壮丽篇章!

党啊,我亲爱的妈妈!面对困难,您从来都不屈不挠、倔强挺拔!

您执著坚定的领导了两万五千里长征,您舍生忘死的抵抗了日本八年的侵略!抗美援朝,您更是下定非凡的决心,斩钉截铁地痛击了纸老虎的嚣张气焰,还伟大祖国以神圣尊严!新时期以来,您愈渐英姿勃发。抗非典,斗雪灾,退洪涝,解危机。汶川、玉树,您更是双目欲泪,谱写了伟大而悲壮的英雄序曲!党啊,我亲爱的妈妈,您从不曾退缩,从不曾畏惧!是您,永远让困难和浩劫低头,是您,永远让邪恶和灾患萎靡!

党啊,我亲爱的妈妈,对共产主义,您永远抱着坚定的信念,永远满怀豪情和希望!

正是这种希望,顶着苏联撤走的压力,我们自力更生研制了两弹一星,让中华民族昂首挺胸于世界民族之林。正是这种希望,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您引领中国人民奋起直追。30年,短短30年,我们创造了世界经济的奇迹!30年,我们迎来了更辉煌的新世纪!正是这种希望,我们的载人飞船和探月卫星成功发射!正是这种希望,我们迎来了更加蓬勃腾飞的时代!

党啊,我亲爱的妈妈,凭着稚嫩的声音我想对您说,您历遍劫难,阅尽浮华,却总能够一次次力挽狂澜、转危为安。因为跟着您,人民绽开了笑;因为跟着您,祖国乐开了花!您就是灯塔,您就是舵手,跟着您,永远是历史最正确的选择!厉行勤俭国旗下讲话稿范文

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厉行勤俭,从我做起。

不知大家是否知道,10月31日是世界勤俭日。或许在这个物质文化飞速发展的时代,在这个迈向繁荣昌盛的社会,勤俭早已不是艰苦朴素的代名词,但这是否就意味着没有必要勤俭、可以随意挥霍浪费资源呢?

我们从小学会的第一首诗可能就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小时候,我们可能会将碗里的米饭认真地吃得一粒不剩,但如今我们这些衣食无忧的青少年,真的做到了勤俭节约吗?食堂的泔脚桶里,满满的尽是我们随意倒掉的饭菜;课后的小卖部里,挤满了挥霍零花钱大手大脚买垃圾食品的身影;更令人不解和痛心的是,我们当中还存在着一面伸手向国家和社会领取补助,一面却与他人攀比着mp3、mp4品牌的人!

这就是我们信口拈来高呼着的勤俭节约吗?我们生活在物质发达、福利充分的上海,但我们是否知道,中国现在地区发展不平衡还很明显,社会上还有很多人吃不饱、穿不暖,祖国虽然地大物博,但在十几亿人口的重压下,各种资源都稀少短缺。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恣意挥霍、随意浪费呢!

勤俭是什么?传统文化推崇它,那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品德;哲人推崇它,那是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现代文明推崇它,那是对有限资源的珍视,对过度消费的钳制。

我们青少年,现在是祖国的花朵,未来是祖国的栋梁,我们决不能让勤俭节约从我们身上流失。让我们在勤俭日来临之际,行动起来吧,把一直所提倡的节约、环保的理念和点子付诸行动,相信我们能将勤俭之风吹遍整个校园,也让我们在学习之余使内心得到更好的净化!

最后提一下,今天是9.9重阳节、敬老日,建议我们各位同学能主动送给长辈们一些关心、一些祝福,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真挚的爱,也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们身上传承。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厉行勤俭国旗下讲话稿篇

2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建设节约型校园。

勤以修身,俭以养德,节约为美。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共中央总书记、xxxx同志指出,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篇6:2015厉行勤俭节约演讲稿

第1篇:厉行勤俭节约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唐诗,告诫我们要勤劳俭朴,厉行节约,要我们从就小养成节俭的良好习惯和品格。“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节俭,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今天的社会里,更显得意义深长。

观察我们的周围,浪费现象就在身边,关不紧的水龙头、白天亮着的电灯、整个整个被扔掉的馒头、地上到处洒落的粮食和米饭。温家宝总理曾经说过,在中国,一件小事如果加上13亿人口就是大事,如果每人浪费一点资源,加起来就非同寻常,如果每人节约一点资源,加起来就是一笔巨大财富。所以说,节约是一种美德,节约是一种智慧,节约更应该成为一种习惯和风气。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节约要从小处着手,从一粒米、一滴水做起;然而,节约终究并不只是小事,现在的社会有时候变得很陌生,节约反而成了小气被人笑话,节俭被当成贫穷的表现。我们需要在全社会改变那种所谓的虚荣消费心理和浪费观念,需要重新认识老祖宗留下的千年传统和良好美德。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勤俭节约,从我做起,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今天,我们应该大声倡议: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牢固树立节约意识,“让节约成为习惯”、“让节约成为生活方式”,坚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一粒粮入手,把节约落到实处,对于我们学校,我们家庭,甚至我们社会都将是一笔可观的财富。谢谢大家!

第2篇:厉行勤俭节约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中国人的餐桌消费,跟中国的美食一样举世闻名,“舌尖”之上,消费惊人,浪费也惊人。有报道称,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如此糜费,触目惊心。在全社会范围内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很有必要从餐桌做起。

应该说,中国人真正摆脱贫穷饥饿还没有多久,可是,到处能见到这样的场面:无论是亲朋好友团聚,还是公务商务接待,餐桌之上,总要七碟子八碗点上一大桌菜,酒酣人散,剩下不少食物白白倒进泔水桶,究其根源,有的是觉得不如此不足以显示待客之盛情,有的则完全是讲排场、好虚荣、比奢华、慷公家之慨。

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从现实国情看,我们国家是资源短缺的大国,虽然现今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均衡,还有上亿农村扶贫对象、数千万城市低保人口;从长远影响看,铺张浪费行为极其有害,任其发展蔓延,会造成奢靡享乐的风气,毒害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重道远,要靠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胼手胝足艰苦奋斗,我们绝不能倒在享乐主义面前,绝不能容忍各种奢侈浪费。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首先要从整治公款吃喝开始。要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制度,将各项节约措施落到实处。同时,要采取针对性、操作性、指导性强的举措,加强监督检查,下大力气管好公款消费。管住公款消费,不用公款大吃大喝,既是对群众呼声的回应,也是所有公务人员理应恪守的职业道德。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也需要全社会每个成员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尽管生活条件好了,尽管花的是自己的钱,那也不应该铺张浪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敬惜物力,勤俭持家,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要把这种传统美德延续下去、传扬下去。

再过些时日,春节、元宵节就该到了,节日期间聚会欢宴乃人之常情,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这个春节的餐桌上做起,吃多少点多少,吃不完兜着走,塑造以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的餐桌文明风尚,让勤俭节约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谢谢大家!

第3篇:厉行勤俭节约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富国强民的必由之路。勤俭节约,它是当今中国现实国情的必然选择!那么,中国的现在国情是什么?人口众多、资源匮乏、环境承载力已接近极限,这就是中国现实的国情!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相当一部分人的节约意识还非常淡薄,铺张浪费的现象随处可见。你看,水龙头旁,洗漱完毕,人走了,水却还在哗哗地流;教室外阳光明媚,教室内电灯却还在大放光芒;餐盘里的菜,剩的比吃的多,好好的馒头上插上筷子。同学们,这些现象是不是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呢?通过这些现象,更反映出了我们一部分人节约意识的淡薄!有媒体报道,我国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数量巨大,“舌尖上的浪费”足以养活一亿人。

在物质不富裕的过去,需要勤俭节约;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也不能丢掉勤俭节约的品质。餐厅里,我们不要去比谁打的饭菜好,我们要比一比谁吃的最干净;有些同学请朋友吃饭,订了许多菜,吃得少,但因为爱面子又不好意思去打包。而就因为他的不好意思,浪费了许多粮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历史反复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社会是难以自立自强的;同样,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繁荣昌盛的。勤俭节约,不是一时的话题,而是永恒的话题!人口众多、资源匮乏的现实不能改变,只能直面,但铺张浪费的生活方式却是可以改变的!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作为每个中国人都有责任摒弃日常生活中浪费的习惯,思想上树立崇尚俭朴,以勤俭节约为荣、铺张浪费为耻的思想,努力做到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只要我们稍微关注一下的话,就会发现,很多举手之劳就能节约资源,减少浪费。比如用水刷牙时,水龙头不要一直开着;洗少量衣服时,洗衣机水位不要定得太高,每天能做到随手关灯、关电器;把白炽灯换成节能灯;夏天,把空调温度上调1度等等。显然,如果我们每位同学都能自觉行动起来,增强勤俭节约的意识,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每天节约一点点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为国家节省很多的资源。为了早日实现建成节约型社会的目标,愿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应该经常问问自己这样一句话:今天,我节约了吗?

同学们,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带动身边的每一个人,带动每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让我们继续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起勤俭节约,创造美好的未来!谢谢大家!

第4篇:厉行勤俭节约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厉行勤俭节约,从我做起“。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如甘霖,能让贫穷的土地开出富裕的花;它似雨露,能让富有的土地结下智慧的果。古人说:力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纵览全球,许多国家,包括很多的发达国家,都把节约奉为立国之本,为此联合国专门把每年的10月31日定为”世界勤俭日“,提醒并要求人们在新世纪仍然不要忘记艰苦朴素、勤俭节约。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然而,当我们将目光聚焦在校园内外的时候,我们的心总有些阵阵作疼:偌大的教室空无一人,一盏盏日光灯依旧与明亮的太阳光争宠;洗手间外的水龙头,总会因为有人忘了关而呜呜哭泣;纸篓里的白纸气愤地说:”我身上能写1000多字呢!“,多少可以再利用的纸张就这么恋恋不舍的退出历史舞台;吃饭时不经意间倒掉不合自己胃口的饭菜;上学放学前后,总会有很多同学在校外的商店、摊点上排队买零食吃......其实稍加注意,我们可以做得很好,但往往我们却忽视了这些细节。同学们,还记得那则发人深省的公益广告吗?”如果任意浪费水资源,那么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的眼泪。“想一想如果都浪费,不节约的话,后果是多么的可怕!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古老的诗,我们都会背诵,它世世代代告诫我们,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随着现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勤俭节约被很多人忽视,有时候节约还被人笑话,节俭被当成贫穷的表现。我们需要改变那种所谓的虚荣消费心理和浪费观念,需要重新认识一下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由此我想到了一向以”小气“闻名的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他们的”小气“让人震憾。为了节约用水,丰田公司的员工将抽水马桶里放三块砖,以节约冲水量;笔记用纸正面书写完后,裁成四段订成小册子,反面再作便条纸使用;一只手套破了,只换一只,另一只破了再换;员工上班时,如要离开工作岗位三步以上,一律自觉的跑步;有时候真觉得不可思议,偌大的一个世界知名企业,还这么小气,还在乎这么一点点浪费吗?但是,对于丰田来说,”聚沙可成塔,积水可成渊“,正是由于丰田汽车公司员工的这种”小气“,才成就了丰田公司今天的辉煌。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如果我们每人每天浪费一元钱,那么全中国一天就会浪费十三亿元啊!这数字多么令人震惊啊!所以,即使微不足道的一元钱我们也不应该浪费。那么今天在这里,我就先和同学们一起算一组生活中的计算题:1×60等于多少? 60×60等于多少? 3600×24又等于多少?是86400,86400×365又等于多少?数字很大吧,应该是3153万6千。那么这组数据说明什么问题?我们假设一个没关紧的水龙头,一秒钟滴一滴水,一分钟60滴,一小时3600滴,一天86400滴,一年3153万6千滴水。同学们,我国大约有3.7亿个家庭,会有多少个水龙头?全国这么多学校会有多少个水龙头?每天又有多少个水龙头在滴水......那会浪费多少滴水?这将会是个天文数字,我们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面对如此触目惊心的数字,难道现在你还会总以为这一点浪费不算什么吗?

作为与时俱进的中学生,我们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同学们的家庭条件也优越了,所以很多人就认为就不需要勤俭节约了,但是,我们应该知道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能源也很匮乏。所以,我们应怀着以天下为己任的宏伟情怀,怀着对时代的责任感,传承勤俭节约的美德,从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把勤俭自觉落实到学习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比如,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不开无人灯、无人电脑、无人电视,出操、午休、室外课、课外活动等时间里,教室内应及时关灯、关电风扇等等。

篇7:小学生厉行勤俭节约演讲稿

颜乐天纪念中学 袁绮彤

大家好!我是袁绮彤。我非常荣幸能代表颜乐天纪念中学站在这里参加比赛。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厉行勤俭节约 反对铺张浪费”。

二氧化碳最明显的是温室效应,全球气温升高,南北极冰川融化。使得海平面升高,沿海地区有被淹没的危机,危害人类使人体体液酸化,血液pH值下降,引起红细胞内血红蛋白氧亲和力下降就是引起人体缺氧。

家庭习惯的改变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一半以上来自住房和小店的小规模燃烧,以及交通,特别是汽车。仔细观察,人们的日常生活包含着保护地球的多种可能性。绿色和平组织认为:“节约能源是减少向大气层排放污染气体二氧化碳最有效的方式,因此也可遏止地球全面转暖和气候变化过程。” 地球及其居民好像进入了一个高风险地区。在这个危险的地方,全球性变暖、气候变化和土壤、河流及海洋的污染威胁着人们。水和森林等自然资源的生存面临着威胁,大量的垃圾也在不断产生。环境日益恶化的警钟几年前就敲响了。

我国是一个大国,拥有十三亿人口,如果我们每人每天浪费一元钱,那么全中国一天就会浪费十三亿元啊!这数字多么令人震惊啊!但我们是否意识到:我们糟蹋水资源的同时,其实也是在毁灭一种希望,一种让蓝天、碧水和绿地永存的希望?所以,即使微不足道的一元钱我们也不应该浪费。“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点浪费,就像“蚁穴”一样侵蚀着立国的根基。“每一粒粮食,便念稼穑之艰难;每一件衣服,则思纺织之辛苦。”的古训尚在心中回响。

篇8:完善内部控制,厉行勤俭节约

关键词:内部控制,勤俭节约,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

一、引言

今年1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一份《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材料上作出批示, 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各级党政军机关、事业单位等都要率先垂范, 坚决杜绝公款浪费现象。虽然各省、市的财政等部门相继出台了加强内部管理促进勤俭节约方面的政策, 纪检等监督部门也加大了明察暗访的力度, 但是行政事业单位自身不能安于现状, 而应探索新路径, 改进作风, 从根本上厉行节约。

公款浪费行为长期存在, 究其原因, 主要是节约意识淡薄、内部管理水平不高、廉政风险防范机制缺失、内部控制不健全, 而完善的内部控制能够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信息真实完整, 有效防范舞弊与预防腐败, 有助于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 所以建立健全内部控制能有效杜绝铺张浪费、落实勤俭节约。

二、内部控制对勤俭节约的作用

(一) 良好的内部控制能够促进勤俭节约的践行

内部控制有利于各种管理信息的反馈, 对管理目标的执行、管理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措施等能及时准确地传达给单位领导。良好的内部控制能够发挥其影响力, 约束铺张浪费行为, 规范经济活动, 促进勤俭节约的践行。

(二) 良好的内部控制能够监督勤俭节约的践行

内部控制着眼于单位经济活动的执行是否符合单位既定的规范标准, 力争使各项活动达到预期效果, 因此, 内部控制对经济活动有制约作用, 并进行监督与考核。良好的内部控制能够监督和协调单位各部门、各环节, 监控经济活动全过程, 防范舞弊与预防腐败, 监督勤俭节约的践行。

(三) 良好的内部控制能够应对勤俭节约所面临的风险

践行勤俭节约同样存在风险, 而内部控制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就是风险评估。良好的内部控制能够利用内部授权审批、预算、会计等控制方法应对厉行节约所面临的风险, 切实厉行节约, 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与效果。

三、内部控制与勤俭节约的现状分析

虽然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都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 但是在勤俭节约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

(一) 内部控制环境不规范

内部环境是影响、制约单位内部控制建立与执行的各种内部因素的总称。纵观现状, 领导干部素质参差不齐, 权利大于责任, 约束与监督机制欠缺;职工整体素质不高, 理论知识、业务水平偏低, 法制观念、节约意识淡薄, 职工的思想教育、业务培训流于形式, 激励机制匮乏;领导对内控制度在勤俭节约方面的作用认识不足, 没有将勤俭节约贯穿于日常管理的过程中, 致使干部职工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浪费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铺张浪费现象时有发生, 单位上下未能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二) 风险评估落后

风险评估是及时识别、科学分析和评价影响单位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并采取应对策略的过程。部分单位虽然重视风险评估工作, 但是往往难以准确识别所有风险, 譬如在评估预算、收支、政府采购等业务层面的风险时, 忽视勤俭节约的要求, 实现不了对风险的有效控制。更有甚者根本没有建立经济活动风险定期评估机制, 也没有成立风险评估工作小组, 风险评估意识极为缺乏, 风险评估普遍落后。

(三) 控制活动大打折扣

控制活动是根据风险评估结果, 结合风险应对策略采取的确保单位内部控制目标得以实现的方法和手段。由于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着风险评估落后的状况, 控制活动相应大打折扣。许多单位建立的内部控制机制中缺乏节约风险的评估, 风险识别不了, 诸如“不相容岗位分离、内部授权审批、预算”等的控制方法形同虚设, 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铺张浪费现象难以控制, 控制活动近乎失效。

(四) 信息与沟通不畅

信息与沟通是及时、准确、完整地收集与单位管理相关的各种信息, 并使这些信息以适当的方式在单位有关层级之间传递、沟通和应用的过程。目前在信息化这一大环境下, 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出现了“信息孤岛”的现象, 由于管理层级较多, 信息的获取与传递水平没有相应提高, 管理信息系统没有全面提升, 信息共享化低, 信息与沟通不畅, 制约了内部控制的实施与完善, 限制了勤俭节约的推广与践行。

(五) 监控不力

监控是单位对其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与评估, 形成书面报告并作出相应处理的过程。一方面, 许多单位没有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 不设内部审计部门, 即使设立了这一部门, 但其工作往往由财务部门人员完成, 使得内部监督缺乏独立性, 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铺张浪费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另一方面, 财政、审计等一些有权进行监督检查的部门, 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缺陷没有及时督促单位进行整改, 极少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外部监督严重弱化, 铺张浪费现象屡禁不止。

四、完善内部控制, 厉行勤俭节约

当前形势下, 行政事业单位迫切需要设计一套良好的、适合单位自身的内部控制体系。在此, 以勤俭节约为主线, 以内部控制五要素为框架, 对内部控制机制进行完善。

(一) 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环境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

1、文化建设, 也就是思想意识的建设, 思想决定一切, 它能以各种方式渗透到单位的各个部分。领导要重视建立健全节约型内控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率先垂范, 带头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加强舆论宣传工作, 利用宣传栏、单位网站等媒介宣传创建节约型单位的意义和具体措施, 单位上下树立“勤俭办一切事业”的工作作风, 全力营造勤俭节约的良好氛围。

2、人力资源建设。单位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的激励约束机制, 对领导班子、干部职工进行严格的考核与评价, 将落实勤俭节约的责任与实效纳入考核范围;制定关键岗位定期轮岗制度, 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建立职工培训长效机制, 提高业务水平与操作技能, 鼓励职工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控制, 规范和约束自身职业行为、自身节约行为。

3、机构的科学设置。设置合理高效的机构, 能够促进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能够保障勤俭节约的践行。设置独立的内部控制职能部门, 负责组织协调内部控制工作。充分发挥财务、内部审计、纪检监察、政府采购等部门或岗位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 监督勤俭节约的践行。

(二) 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建立风险定期评估机制, 对经济活动以及节约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系统和客观的评估, 成立风险评估工作小组, 由领导担任组长。

进行节约风险评估, 要重点识别以下风险:预算的编制与执行是否贯彻了厉行节约、勤俭建国的方针, 会议费、差旅费、公务接待费、交通费、因公出国 (境) 经费等有没有细化编制, 是否存在无预算、超预算、挪预算支出的情况;决算是否真实、完整;政府非税收入有没有被截留、挪用或者私分;公用经费支出是否按预算批复额度进行, 有没有严格控制开支范围, 其他支出是否节约、真实、合法;是否存在使用虚假票据套用资金的现象;是否按照预算和勤俭节约的要求组织政府采购, 是否超标准购置公务用车;是否把资金更多地用到重点工作、重点事业发展方面。在识别风险的同时, 应当确定风险承受度, 然后分析风险, 确定重点和优先控制的风险, 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来确定风险应对的策略。

(三) 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方式, 有效的控制活动能够保证信息的真实可靠, 为勤俭节约的践行提供坚实的基础。

1、合理设置预算、收支业务、政府采购、资产管理等关键岗位, 明确划分职责权限, 实施不相容岗位的分离措施, 形成制衡机制。根据单位实际情况, 按照权责对等的原则, 通过确定牵头部门或牵头人员等方式, 对各项业务实行统一管理, 严禁浪费现象的出现。

2、预算编制应重点做到项目细化、数据准确, 对批复的预算在单位内部进行指标分解, 再安排各项收支, 确保预算严格执行, 强化预算绩效管理, 约束铺张浪费行为。加强决算管理, 特别要加强支出决算的分析, 建立健全预算与决算相互反映、相互促进、共同抵制浪费的机制。

3、规范政府采购, 加强资产管理, 提高资产使用效益, 避免铺张浪费与资产闲置的现象, 特别要加强车辆编制管理, 严格按标准配备车辆。

4、建立健全单位财会管理制度, 强化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 规范会计各项具体工作。坚持“收支两条线”, 确保政府非税收入足额上缴。优化支出结构,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重点加强支出审核控制, 制定内部日常公用开支标准, 全面审核各类单据, 重点审核其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使用的准确性以及与预算的符合性等。

(四) 信息与沟通

信息与沟通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 良好的信息与沟通系统可以使单位及时了解勤俭节约的情况和问题, 可以使职工明确责任, 保证勤俭节约的践行。面对信息化环境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单位应当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优势, 通过信息管理平台建立超预算支出等的预警机制, 确保信息沟通与共享的实现, 达到勤俭节约全面管理信息化的目标。在单位内部, 领导、干部职工均可通过信息管理平台进行交流与沟通, 鼓励职工在平台建言献策, 激励节约措施的提出, 给予奖励。

(五) 监控

监控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 一个完整的监控体系应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1、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 设立内部审计部门或岗位, 并赋予其相应的职责权限, 要求其定期或不定期对单位的内部控制、勤俭节约的践行实施监控, 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坚决遏制各种铺张浪费行为的发生。

2、财政、审计等部门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积极开展支出的合规性监督检查、内部控制机制检查, 对于检查的情况, 提出检查意见和建议, 并督促单位进行整改, 对于限期不整改的, 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五、结束语

有效的内部控制至少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这五要素, 它们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良好的内部控制能够促进、监督勤俭节约的践行, 能够从容应对勤俭节约所面临的风险。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内控机制, 提高内控管理执行力, 严防内控制度流于形式, 切实厉行勤俭节约, 坚决杜绝铺张浪费。

参考文献

[1]车金良.对机关干部勤俭节约责任意识的调查与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9 (4) .

[2]刘志强.关于厉行节约严格经费管理的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 2013 (10) .

篇9:思前·食后·厉行节约

蒙古国总统

查希亚·额勒贝格道尔吉

环境保护不是一天之役,这是世界上每一位公民每日都需努力的终身事业。事实上,它及时而清醒地让全球公众在2013年世界环境日的“思前·食后·厉行节约:减少你的足迹”的主题下关注食品安全、供应和储存。

美国国务卿

约翰·克里

在世界环境日这一天,美国也加入了国际社会的活动之中,我们认识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地球自然资源是为后代创造一个安全世界的基础。最为迫切的是,我们都知道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自完成这件事。

我们十分赞赏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思前·食后·厉行节约,它侧重于关注我们每日的饮食选择与食物浪费如何影响环境。在保护森林与海洋、建设可持续型社会、维护物种多样性、鼓励高效的食物生产、以及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来解决气候变化并适应其影响等等方面,全球共同合作仍然至关重要。

联合国秘书长

潘基文

我们生活在一个粮食充足的世界,然而仍有8.7亿的人口面临着营养和发育不良的窘境。缩小饥饿差距和提升幸福感的最容易之法就是解决当今全球粮食体系的巨大食物损失和浪费问题。当前,全球每年浪费1/3的粮食产量。这是对饥饿最大的冒犯,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环境成本,如能源、土地和水资源。

食物损失和浪费是可以解决和应对的。这就是为什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与公私合作伙伴发起“思前·食后·厉行节约:减少你的耗粮足迹”运动,以提高全球人们的意识和寻找解决方案。

在今年的世界环境日里,我敦促全球粮食体系的所有人员,承担起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平的粮食体系的责任和义务。到2050年,全球人口数量将从70亿增长到90亿。但是,饥饿人口的数量不应该再有所增长。通过减少食物浪费,我们可以节省资金和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最重要的是,让全世界的每一个人都能吃饱!

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总干事

何塞·格拉齐亚诺·达席尔瓦

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些事实。全球有大约三分之一的食品(相当于13亿吨)在生产和消费系统中被损耗或浪费掉。通过消除食物浪费,我们将会有充足的食物来养活全世界大约8亿7千万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的人口,而不用增加现有的食物产量,也就避免了对自然资源造成额外的压力。

我所有幸领导的组织将消除饥饿作为主要目标,并且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各成员国将采纳我们在今年新制定的战略目标致力于消除饥饿、食品不安全与营养不良;以可持续方式增加食物供给和农业、林业、渔业的服务;减轻农村贫穷现状;在本地、国家与国际层面上建设更多兼容高效的农业和粮食系统;以及在面对威胁和危机时,增强生存弹性。

食物损耗与浪费问题如今已经迫在眉睫,让我们直面并解决这个问题吧。

Think·Eat·Save-World Environment Day

June 5, 2013

Reported by Tang Lijun Translated by Guo Qi

The theme for this year’s World Environment Day celebrations is Think·Eat·Save. Think·Eat·Save is an anti-food waste and food loss campaign that encourages you to reduce your foodprint. According to the UN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FAO), every year 1.3 billion tons of food is wasted. This is equivalent to the same amount produced in the whole of sub-Saharan Africa. At the same time, 1 in every 7 people in the world go to bed hungry and more than 20,000 children under the age of 5 die daily from hunger.

Tsakhiagiin Elbegdorj,

President of Mongoli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not a single-day campaign. This is a life-long cause of day-to-day efforts of every citizen of the world. It is indeed timely sobering to draw the global public attention to food security, supply and conservation under a theme “Think-Eat-Save: Reduce Your Footprint” for WED 2013.

Ban Ki-moon,

United Nations Secretary-General

We live in a world of plenty, where food production outstrips demand, yet 870 million people are undernourished and childhood stunting is a silent pandemic. To create the future we want, we must correct this inequity. We must ensure access to adequate nutrition for all, double the productivity of smallholder farmers who grow the bulk of food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and make food systems sustainable in the face of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shocks.

nlc202309020429

Food loss and waste is something we can all address. That is why the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the UN Food and Agricultural Organization and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 partners have launched the “Think.Eat.Save: Reduce Your Foodprint” campaign to raise global awareness and showcase solutions relevant to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alike.

On this World Environment Day, I urge all actors in the global food chain to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and socially equitable food systems. The current global population of seven billion is expected to grow to nine billion by 2050. But the number of hungry people need not increase. By reducing food waste, we can save money and resources, minimize environmental impacts and, most importantly, move towards a world where everyone has enough to eat.

John Kerry,

Secretary of State, US

On World Environment Day, the United States proudly joins the community of nations in recognizing that the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use of our planet’s natural resources is fundamental to creating a safe, secure world for future generations. Perhaps most urgently, we are reminded that no one nation can do it alone.

We welcome this year’s World Environment Day theme – Think·Eat·Save – with its focus on how our daily food choices and food waste impact the environment. Global cooperation remains crucial to preserving our forests and oceans, building sustainable communities, maintaining biodiversity, encouraging efficient food production and addressing climate change through the 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d adaptation to its impacts.

José Graziano da Silva,

Director-General of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Let’s look at the facts. Worldwide, about one third of all food products – equivalent to 1.3 billion tones – are lost or wasted in food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systems every year. By eliminating food loss and waste we would have sufficient food to feed the estimated 870 million chronically undernourished people in the world, without having to increase food production and putting additional pressure on our natural resources.

The Organization that I have the honor to lead is making the eradication of hunger its main objective and sustainability plays a major role in reaching it. This becomes clear in the new strategic objectives that should be adopted by our members this year: contribute to the eradication of hunger, food insecurity and malnutrition; increase the provision of goods and services from agriculture, forestry and fisheries in a sustainable manner; reduce rural poverty; enable more inclusive and efficient agricultural and food systems at local,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levels; and increase the resilience of livelihoods to threats and crises.

Food loss and waste is an issue whose time has come. Let’s put our shoulders against the problem and start pushing.

上一篇:论群众路线心得体会下一篇:感恩作文永存的温暖